煤矿安全管理问题及对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煤矿安全管理问题及对策

摘要:以煤矿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为对象开展探究,在分析矿井安全管理现状的基础上,对造成煤炭生产安全隐患的客观因素和矿井安全管理特殊性做出分析,并对矿井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安全管理对策进行了总结,希望能为其他矿井相似工程的开展提供指导。

关键词:矿井;安全管理;客观因素;存在问题;管理对策

0引言

煤炭资源作为中国能源结构中的重要主体,确保煤炭资源的有效回采对国家的长久发展意义重大。在矿井生产中,矿井安全管理的有效开展是确保煤矿生产得以持续、高效进行的关键前提。因此,关注矿井安全管理,探究井下生产中存在的安全问题,并制订针对性防治措施是关乎矿井长久发展的核心要点。

1矿井安全管理现状分析

中国作为煤炭生产与消费大国,已探明煤炭储量超过8×1011t,位居世界前列。自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煤炭产业作为推动国家发展的关键产业之一获得了飞速发展。但相较于中国煤炭产量位居世界前列的情况,矿井安全管理水平却相对落后,矿井事故发生率与百万吨死亡率较高[1]。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矿井安全事故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国家和企业均采取众多措施对矿井安全管理加以改善,事故发生率获得显著改善。但矿井安全事故仍未获得根除,据不完全统计,仅2018年上半年,全国各地因煤矿事故死亡的人数达到90多人,其中较大型事故6起,造成人员死亡18人,可见矿井安全形势仍然严峻复杂,进一步加强对矿井安全管理的探究至关重要。

2造成煤炭生产安全隐患的客观因素

2.1能源结构问题

长期以来煤炭资源一直占据中国能源结构的绝对主体,虽然近些年政府采取了多种措施减少煤炭在资源使用中的占比,但截至2017年,煤炭资源在国家能源使用中的占比仍接近60%。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两点:a)中国幅员辽阔,煤炭资源储量十分丰富,国内矿井数量众多,加之煤炭资源开采难度较低,使用煤炭资源对于中国降低对外来能源的依赖有积极影响;b)中国早年所布设的各类供暖与供电设施多依靠煤炭作为能源供给,这使得国内部分地区对煤炭仍有较大需求。而煤炭资源回采会遇到各类复杂的地质类型,因此煤炭资源的大量开采一定程度上必然会导致安全事故发生概率的增大。因此,加快对新能源的研发和对老旧取暖设备的更新,能一定程度降低中国煤炭资源使用量,从而侧面降低相关安全事故的发生频率[2-3]。

2.2地质环境问题

现阶段,中国煤炭主要产区集中在北方地区,这些煤矿产区不仅地质结构十分繁复,且

在回采作业中还会受到气候环境的双重影响,从而导致回采工作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同时,通过前期的持续回采,现阶段中国煤炭回采已逐渐转入深部回采时期,这使得回采作业所面临的地应力环境、地质构造环境及地热、地下水、瓦斯赋存等环境的复杂程度进一步提升,矿井回采作业遭遇安全隐患的可能性显著提升[4]。

3矿井安全管理的特殊性

3.1事故多样性

受井下地质环境复杂多变和地下水、地热及瓦斯赋存状况等问题的影响,煤矿井下生产中可能遭遇的安全事故类型多种多样,不仅有各类因地应力变化引起的顶底板事故,还有瓦斯、突水、爆炸、运输等方面的各类安全事故,使得井下安全管理工作难度巨大。

3.2人员结构复杂

通常来说,矿山井下一线采掘作业者的来源十分复杂且多数人文化程度较低,未接受过专业的安全培训指导,在井下生产中的安全防范意识与能力相对较差;加之在矿井生产中习惯于依靠实践经验对各类工作中的难题进行处置,使得生产作业规范化程度较低,进一步加大了发生安全事故的风险。此外,矿井管理者为了追求矿井综合效益,盲目追求产量,在生产中使生产线超负荷运转并简化安检流程,进而导致安全隐患的增多[5]。

4矿井安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4.1安全基础管理不达标

长期以来,矿井安全管理中一直存在众多基础管理隐患,如图纸与报表数据不实、井下监测监控系统运行未按规定开展,使得人员定位系统无法运行、井下安全检查信息反馈存在不足等。这些问题的存在既是矿井顶层设计中存在的不足,也是矿井监督管理者专业素养与安全责任心不到位所引起。纵观煤矿产业安全基础管理现状,多数煤炭企业在施工建设中多选用承包责任制度,将矿井生产施工作业分段外包。而在分段外包过程中,煤矿监管者极易被承包方与供应方所左右,从而忽视了对材料供应和生产环节的审核监督,使得矿井基建与生产中存在质量空白区,导致基建施工与生产作业中存在众多隐患,容易诱发安全事故。

4.2危险源动态监控不到位

煤矿井下生产作业是一个持续性的动态过程,这说明矿井危险源的存在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会伴随矿井的持续开展而不断的变化与发展,特别是在矿井复杂地质环境和强烈开采扰动的双重影响下,往往很小的危险源也有可能诱发严重的安全事故。因此井下生产的安全监控十分必要,目前中国多数矿井的井下安全监控采用传统的视频仪器监测,这使得其对于生产中危险源的管理处于静态辨识和静态防范中,往往无法在回采作业开展过程中对可能发生的安全隐患实现动态管理,从而无法将危险扼杀在萌芽状态,进而无法自根本上实现对危险源的有效遏制。

5矿井安全管理对策分析

5.1进一步完善制度建设

矿井管理中必须健全部门监管责任体系,认真贯彻“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与“谁主管、谁负责”的基本原则,不断完善和增强机构队伍建设,优化改善安全管理设备,采取精细化管理。具体应做到下述几点:a)构建员工素质提升机制。各矿井生产企业必须充分结合矿井生产实际构建配套的员工素质提升机制,督促矿井工作人员自觉且自愿对关乎生产安全的知识进行学习,并定期进行考核,确保所有岗位操作人员专业素养合格;b)构建健全的隐患源头治理体系。各矿井生产企业应结合自身生产实际、特点,充分借助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构建覆盖全矿井的安全隐患排查体系,让每个员工都成为安全隐患源头治理体系中的一员,在生产中自觉参与到隐患排查与治理中,实现隐患的有效排除;c)实行岗位对标管理方法。在生产中严格按照国家有关安全管理规范,对标所有井下岗位,制订可行且高标准的岗位对标方法,确保所有岗位对标,在生产中严格依规进行,最大程度减少安全隐患[6]。

5.2加强技术革新

矿井管理者应充分认识科技创新对矿井生产安全的重要性,加大安全投入成本,构建完善的安全防范保障机制,安排充足的安全经费,并同相关院校增加技术合作,积极推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在矿井日常管理、隐患治理与预警、人员培训等各方面的应用,不断推动和完善矿井安全监测系统建设,构建矿区“大安全网”,推动科技对安全管理的保驾护航。同时在生产上,不断推动沿空留巷、回采注浆充填开采等技术的应用,提升高效集约化生产水平,推进智慧矿山的构建,建立无人作业面,自根本上实现安全风险的排除。

6结语

煤矿安全管理问题是关乎矿山企业长久持续发展的核心要点之一,而自根本上实现对矿井安全的有效管理,必须从制度建设与科技创新引进两方面着手,在结合矿井生产实际的基础上,构建具有良好针对性的安全管理体系,从而自根本上实现对矿井风险的防治。

参考文献:

[1]王芳林.煤矿采矿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和策略[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8(9):74-75.

[2]武星宇.煤矿安全生产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7(22):100-101.

[3]李莉.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7(13):86-8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