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形内角和定理(2)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第二课时).5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第2课时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七章第五节《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第二课时,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学习过平行线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以及他们的严格证明,学习了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证明以及相关应用,有相关知识的基础,并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严谨的推理习惯,为今天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本节课主要采取的活动形式是学生非常熟悉的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相结合、时间和理性证明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学生具有较熟悉的活动经验。
本节课的设计目的是发展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展示学生的思维过程,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本节课外角的定义和有关外角的两个定理相对比较简单,因此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是定理的应用,从而发展学生的推理论证能力。
在整个教学中为了避免教学的单调性,编排了一题多解的训练,开拓了学生的思维,为发散性思维创设了情境,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一题多解由于对学生能力的预设不足,没预设到学生会利用平行线作同位角或者内错角把角进行转化,因此学生在展示时时间有点紧张,展示不够充分。
实物展台课前突然发现出现意外故障,导致上课时不能使用展台,因此做了细微调整,所以刚上课有点紧张,因此对学生的情绪有所影响,学生在本节课的表现不够活跃,课堂气氛调控的不够理想。
初中数学《三角形内角和定理2》
当堂检测
3.如图, AB ∥ CD,∠ABP=125°,∠D=110°, 则∠ P=___1_5_°.
当堂检测
4. 如图,
(1)∠BFC是_______的外角,也是______的外角; (2)∠A=42°,∠ACE=18°,∠ABD=28°,求∠BFC的度数.
解:∵∠BEC是△AEC的一个外角 ∴ ∠BEC= ∠A+ ∠ACE ∵∠A=42° ,∠ACE=18°, ∴ ∠BEC=60° ∵ ∠BFC是△BEF的一个外角 ∴ ∠BFC= ∠ABD+ ∠BEF ∵ ∠ABD=28° ,∠BEC=60° ∴ ∠BFC=88°
M A
∴∠PMB=∠PQC=40°
∵∠MPN是△PNQ的一个外角
∴∠MPN=∠PND+∠PQC
C
∵∠PND=75°
N
∴∠MPN=75°+40°=115°
B P
QD
学以致用
三角形三个外角的和是360 ° (每个顶点处只取一个外角)
例2 如图∠BAE, ∠CBF, ∠ACD是△ABC三个外角,
它们的和是多少?
评价量规
合格+2:能在图形中准确找出三角形外角,会描述外角定理的几何语言。 良好+3:会用规范的几何语言证明外角定理,并能严谨地描述外角定理的
文字内容及几何语言。 优秀+5:熟练掌握外角定理的证明、文字叙述以及几何语言,并能在探究
过程中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出现问题能及时纠正和反思。
典例精析
例1 如图,在△ABC中,AD平分外角∠EAC,∠B= ∠C. 求证:AD∥BC.
CD
E
三角形一共有6个外角,每一个顶点处有两个外角, 是一对对顶角,它们相等。
11.2.1,三角形的内角(2)教案
11.2.1,三角形的内角(2)教案篇一:11.2.1三角形的内角(教案)八年级数学教学设计篇二:11.2.1三角形的内角(教案)11.2.1三角形的内角学习目标:1、经历实验活动的过程,得出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能用平行线的性质推出这一定理2、能应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新课导学:【问题1】在△aBc中,∠a+∠B+∠c等于多少度?你是如何得到这一结论呢?【问题2】如何用剪拼的方法验证三角形内角和为180o?(提示:在所准备的三角形硬纸片上标出三个内角的编码,动手把三角形的两个角剪下进行拼接,得到180o。
)动画演示如下图所示:图1图2图3【问题3】如图1,直线mn有什么特点?它存在吗?【问题4】由刚才图1的剪拼办法,可以想出怎样的证明方法来说明上面的结论的正确性呢?d?已知?aBc,求证:?a??B??c?180【问题5】结合图2、图3,你能得到怎样的证明方法?还有其他的证明方法吗?写出你能想到的所有证法的证明过程。
应用新知,解决问题:例题:如图,c岛在a岛的北偏东50(:11.2.1,三角形的内角(2)教案)方向,B岛在a岛的北偏东80方向,c岛在B岛的北偏西40方向,从c岛看a、B两岛的视角?acB是多少度????篇三:11.2.1三角形的内角---教案11.2.1三角形的内角和篇四:11.2.1三角形的内角教案11.2.1三角形的内角教学目标1经历实验活动的过程,得出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能用平行线的性质推出这一定理2能应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重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难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推理的过程课前准备每个学生准备好二个由硬纸片剪出的三角形教学过程一、做一做1在所准备的三角形硬纸片上标出三个内角的编码2让学生动手把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剪下拼在第三个角的顶点处(图1),用量角器量出?Bcd的度数,可得到?a??B??acB?180?图13剪下?a,按图2拼在一起,从而还可得到?a??B??acB?180?图24把?B和?c剪下按图3拼在一起,用量角器量一量?man的度数,会得到什么结果。
5.5三角形内角和定理(2)doc
B D E C5.5三角形内角和定理(2)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直角三角形的表示法。
(2)掌握直角三角形的三个性质定理,能利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定理进行有关的计算和证明2、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发现——猜想——证明”的过程,引导学生体会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的相互依赖和相互补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探索——发现——猜想——证明”的过程体验数学活动中的探索与创新,感受数学的严谨性,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学习的自信心。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直角三角形性质及应用。
难点:直角三角形性质定的证明。
三、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1、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是什么?2如图,在△ABC 中,∠1=∠2,∠3=∠4,∠BAC =54°,求∠DAC 的度数。
如图,已知△ABC 中,已知∠B =65°,∠C =45°,AD 是BC 边上的高, AE 是∠BAC 的平分线,求∠DAE 的度数。
(2)(二)引入新课:(1)取一副三角尺,你能说出每个三角尺中的两个锐角的度数吗?同一个三角尺的两个锐角的和是多少度?(2)任意画一个RT △ABC, ∠C =90°,它的两个锐角∠A 与∠B 之间有什么数量关系?怎样证明你的结论?∠A +∠B=90° 在RT △ABC 中,∵∠C +∠A +∠B = ︒180∴∠A +∠B = ︒180-∠C∵∠C =90° ∴∠A +∠B =90°B D C2 43 1A CB C D 于是,就得到直角三角形性质定理 :直角三角形两个锐角互余。
直角三角形性质定理的逆命题 :两个锐角互余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例1、已知如图,在Rt △ABC 中,∠C=90°,AB=16,BC=8,BD 平分∠ABC 。
求证:AD=BD练习巩固、掌握性质1、 Rt △ACB 中,∠ACB=90°CD ⊥AB,图中互余的角有几对2、如图,已知DF ⊥AB 于点F ,且∠A =45°,∠D =30°,求∠ACB 的度数。
5. 5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2) 导学案
年级八年级学科数学第5单元第5课时总计课时 2013 年 10 月 28 日1C B5. 5三角形内角和定理(2)一、课程标准:掌握“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定理及其逆定理”的证明过程。
二、学习目标:掌握“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定理及其逆定理”的证明过程,并能根据这个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三、学习重点难点:重点: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的证明过程。
难点: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的应用。
四、突破重难点的设想:五、学前准备:六、学情分析:七、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1、在充分预习自学的前提下,认真完成导学案。
2、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标注出来,并填写到后面“我的疑问”处。
3、限时完成。
自主预习:1、说一说一副三角尺中每个三角尺中的两个锐角的度数是多少?2、同一个三角尺中两个两个锐角的和是多少?课内探究探究一:探究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定理:问题(1):任意画一个Rt△ABC,∠C=90°,它的两个锐角∠A与∠之间有什么数量关系?怎样证明你的结论?课型:新授 执笔: 韩增美 审核: 滕广福 马海丽2C B A 学生归纳得出: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定理_____________________.问题(2):你能说出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的逆定理吗?它是真命题还是假命题?如果是真命题,请加以证明;如果是假命题,请举出一个反例。
(小组合作交流并证明)学生证明得出: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的逆定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知识应用:例1:已知:如图,在Rt △ABC 中,∠ACB=90°,CD ⊥AB ,垂足为D 。
求证:∠1=∠B 。
当堂训练:课本173页练习1、2题。
我的反思:。
初中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11三角形的内角和(2课时) 教案
11.2与三角形有关的角三角形的内角第1课时三角形的内角和一、教学目标1.探索并掌握三角形内角和定理.2.学会运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二、教学重难点1.三角形内角和定理.2.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推导过程.三、教学设计◆活动1新课导入1.问题: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2.在直角△ABC中,∠C=90°,则∠A与∠B的关系是____∠A+∠B=90°__.3.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之比为1∶3∶5,那么这个三角形的最大内角为__100°__.本节课我们一起学习有关三角形内角和的有关知识.◆活动2探究新知1.现在有一副三角板.提出问题:(1)每个三角板的每个角各是多少度?(2)每个三角板三个内角的和各是多少度?(3)猜一猜,任意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和都相同吗?等于多少度?学生完成并交流展示.2.教材P11探究.提出问题:(1)在图(1)中,直线l与△ABC的边BC有什么关系?(2)在图(2)中,直线l与△ABC的边AB有什么关系?(3)利用图(1)或图(2)能证明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吗?这样证明的依据是什么?(4)你还能想出其他方法证明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吗?学生完成并交流展示.◆活动3知识归纳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__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__.◆活动4例题与练习例1教材P12例1.例2教材P12例2.例3若△ABC的一个内角∠A是另一个内角∠B的23,也是第三个内角∠C的45,求△ABC三个内角的度数.解:依题意,得∠A=23∠B,∠A=45∠C,∴∠B=32∠A,∠C=54∠A.∵∠A+∠B+∠C=180°,∴∠A+32∠A+54∠A=180°,∴∠A=48°,∠B=72°,∠C=60°.例4如图,将△ABC沿EF折叠,使点C落在点C′处,试探求∠1,∠2与∠C的数量关系.解:由折叠的性质,得∠CEF=∠C′EF,∠CFE=∠C′FE.∴∠1=180°-2∠CEF,∠2=180°-2∠CFE,∴∠1+∠2=360°-2(∠CEF+∠CFE)=360°-2(180°-∠C)=2∠C,即∠1+∠2=2∠C.练习1.教材P13练习第1,2题.2.如图,AB∥CD,AD和BC相交于点O,∠A=20°,∠COD=100°,则∠C的度数是(C) A.80° B.70° C.60° D.50°(第2题图)(第3题图) 3.如图,AB∥CD,AD平分∠BAC.若∠BAD=70°,则∠ACD的度数是(A)A.40° B.35° C.50° D.45°4.当三角形中的一个内角α是另一个内角β的两倍时,我们称此三角形为“特征三角形”,其中α称为“特征角”.如果一个“特征三角形”的“特征角”为100°,那么这个“特征三角形”的最小内角的度数为__30°__.5.如图,在△ABC中,∠ACB=∠ABC,∠A=40°,P是△ABC内一点,且∠1=∠2,求∠BPC 的度数.解:∵∠A=40°,∠ACB=∠ABC,∴∠ACB=∠ABC=70°.又∵∠1=∠2,∴∠BCP=∠ABP,∴∠2+∠BCP=∠2+∠ABP=∠ABC=70°,∴∠BPC=180°-(∠2+∠BCP)=180°-70°=110°.◆活动5完成《名师测控》随堂反馈手册◆活动6课堂小结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四、作业和反思1.作业布置(1)教材P16习题11.2第3,9题;(2)《名师测控》对应课时练习.2.教学反思第2课时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一、教学目标1.了解直角三角形两个锐角的关系.2.掌握直角三角形的判定.二、教学重难点1.了解直角三角形两个锐角的关系,掌握直角三角形的判定.2.掌握直角三角形的判定,会运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进行相关计算.三、教学设计◆活动1新课导入三角形中求角的度数问题,当角之间存在数量关系时,一般根据三角形内角和为180°建立方程来解决.◆活动2探究新知1.教材P13练习下面的内容.提出问题.(1)在△ABC中,∠C=90°,∠A与∠B之间有什么关系?(2)你能证明吗?如何证明?学生完成并交流展示.2.在△ABC中,若∠B+∠A=90°,那么△ABC是什么形状的三角形?并说明理由.学生完成并交流展示.◆活动3知识归纳1.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__互余__.2.有两个角互余的三角形是__直角__三角形.◆活动4例题与练习例1教材P14例3.例2如图,点E是△ABC中AC边上的一点,过点E作ED⊥AB,垂足为D.若∠1=∠2,则△ABC是直角三角形吗?为什么.解:△ABC是直角三角形.理由如下:∵ED⊥AB,∴∠ADE=90°,∴△ADE是直角三角形,∴∠1+∠A=90°.又∵∠1=∠2,∴∠2+∠A=90°,∴∠C=180°-(∠2+∠A)=180°-90°=90°,∴△ABC是直角三角形.例3(1)如图①,在△ABC中,AD⊥BC于点D,CE⊥AB于点E.试猜测∠1与∠2的关系,并说明理由;(2)如图②,在△ABC中,如果∠BAC是钝角,BD⊥AC于点D,CE⊥AB于点E,那么(1)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请说明理由.解:(1)∠1=∠2.理由如下:∵AD⊥BC,CE⊥AB,∴△ABD和△BCE都是直角三角形,∴∠1+∠B=90°,∠2+∠B=90°,∴∠1=∠2;(2)结论仍然成立.理由如下:∵BD⊥AC,CE⊥AB,∴∠D=∠E=90°,∴∠1+∠4=90°,∠2+∠3=90°.又∵∠3=∠4,∴∠1=∠2.练习1.教材P14练习第1,2题.2.如图,在△ABC中,AD是边BC上的高,BE平分∠ABC交边AC于点E,∠BAC=60°,∠ABE=25°,则∠DAC的度数是(B)A.15° B.20° C.25° D.30°(第2题图)(第3题图) 3.如图,将有一块含有60°角的直角三角板的两个顶点分别放在长方形的对边上.如果∠1=18°,那么∠2的度数是__12°__.4.如图,AB∥CD,直线EF分别交AB,CD于点E,F,∠BEF的平分线与∠DFE的平分线相交于点P,试说明△EPF为直角三角形.解:∵AB∥CD,∴∠BEF+∠DFE=180°.∵EP为∠BEF的平分线,FP为∠DFE的平分线,∴∠PEF=12∠BEF,∠PFE=12∠DFE,∴∠PEF+∠PFE=12(∠BEF+∠DFE)=90°,∴△EPF为直角三角形.◆活动5完成《名师测控》随堂反馈手册◆活动6课堂小结1.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两锐角互余.2.直角三角形的判定——有两角互余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四、作业与反思1.作业布置(1)教材P16习题11.2第4,10题;(2)《名师测控》对应课时练习.2.教学反思。
三角形的内角和外角
三角形的内角和外角三角形是几何学中最基本的形状之一,它由三条边组成。
在三角形内部,存在三个内角,而在三角形外部,也存在着三个外角。
本文将深入讨论三角形的内角和外角的性质和关系。
一、三角形内角的性质1. 内角定义:三角形内角是三角形的内部角度,具体可分为三个角度,分别记为∠A、∠B和∠C,对应于三角形的三个顶点A、B和C。
2. 内角和定理:在任意三角形ABC中,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度,即∠A + ∠B + ∠C = 180°。
3. 内角的大小:根据内角和定理可知,对于普通三角形,其中至少一个内角小于90度,至少一个内角大于90度。
4. 直角三角形内角:直角三角形是一种特殊的三角形,其中一个内角为90度,另外两个内角之和必然为90度。
5. 三角形内角的分类:根据大小可将三角形的内角分为锐角、直角和钝角。
当三角形中的一个内角为锐角时,其余两个内角分别为钝角;当三角形中的一个内角为直角时,其余两个内角都为锐角;当三角形中的一个内角为钝角时,其余两个内角都为锐角。
二、三角形外角的性质1. 外角定义:三角形外角是指三角形的一个内角的补角,即等于360度减去该内角的度数。
2. 外角和定理:在任意三角形ABC中,三个外角的和等于360度,即∠D + ∠E + ∠F = 360°。
3. 外角与内角的关系:三角形内角与其对应的外角之和为180度,即∠A + ∠D = 180°,∠B + ∠E = 180°,∠C + ∠F = 180°。
4. 外角的分类:根据大小可将三角形的外角分为锐角和钝角。
当三角形中的一个内角为锐角时,其对应的外角也为锐角;当三角形中的一个内角为钝角时,其对应的外角也为钝角。
三、三角形内角和外角的关系1. 内角和外角的关系:在任意三角形ABC中,三角形内角和其对应的外角之和等于180度,即∠A + ∠D = 180°,∠B + ∠E = 180°,∠C + ∠F = 180°。
三角形的内角和(2)
解:(n-2)×180°=(8-2)×180°=1080°
解:(1)设多边形边数为n,则有
课时编号
备课时间
课题
7.5三角形的内角和(2)
教学目标
1、通过将多边形分割成三角形,从而探索出多边形内角和的计算公式,并能进行应用
2、掌握求多边形内角和的公式
教学重点
探索多边形内角和的计算公式,并能进行应用
教学难点
多边形内角和公式的推导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在小学计算不规则多边形的面积大多采用什么方法?
多边形的边数
3
4
5
6
…
n
分成的三角形的个数
3
4
5
6
…
n
多边形的内角和
180°
360°
540°
720°
…
(n-2)×180°
结论:n边形的内角和等于(n-2)×180°
按小明的分法,n边形就可以分得n个三角形,这n个三角形的内角和为n×180°,但是中间的一个周角是多算的,应该减掉,所以n边形的内角和等于n×180°-360°,即
(n-2)×180°
例1求八边形的内角和。
例2(1)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是是2340°,求它的边数;
(2)一个正多边形的一个内角是150°,你知道它是几边形吗?
1.一个多边形的每一个外角都等于144°,求它的边数。
2.如果四边形有一个角是直角,另外三个角的度数比是2:3:4,那么这三个内角的度数分别是多少?
11.2.1三角形的内角和(2)导学案 2
③②①第五课时 11.2.1三角形的内角导学案(1)【学习目标】1 经历实验活动的过程,得出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能用平行线的性质推出这一定理2 能应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学习重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学习难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推理的过程一、学前准备每个学生准备好用硬纸片剪出的大小一样的两个三角形。
二、探索思考探究一:小学我们已经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还记得是怎样得到的吗?(1)如果用剪拼的方法,怎样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呢?用准备的三角形动手试试看。
(2)测量常常有误差,而形状不同的三角形又有无数个,因此我们不可能用度量或剪拼的方法一一去验证,所以需要通过推理的方法去证明。
从剪拼的过程你的得到什么启示吗?(3)求证: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为180°.(证明文字命题要先据题意画出图形,在据图写出已知、求证)已知:求证:证明:(方法1)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典例分析(先阅读P12例1)例1、如图,在△ABC中,∠C=75°;∠B=65°,AD是△ABC的角平分线,求∠ABD的度数。
例2、如图,C岛在A岛的北偏东50方向,B岛在A岛的北偏东80方向,C岛在B岛的北偏西40方向,从C岛看A、B两岛的视角ACB是多少度?练习书P13T1、2四、当堂反馈1.如图,某同学把一块三角形的玻璃打碎成三片,现在他要到玻璃店去配一块形状完全一样的玻璃,那么最省事的办法是()(A)带①去(B)带②去(C)带③去(D)带①和②去2、如图,在△ABC中,点P是的△ABC的三条内角平分线的交点,则∠PBC+∠PCA+∠PAB=_ ____3、如图,在△ABC中,∠ABC、∠ACB的平分线交于点O。
(1)若∠ABC=40,∠ACB=50°,求∠BOC的度数。
(2)若∠ABC+∠ACB=lO0°,求∠BOC的度数。
(3)若∠A=70°,则∠BOC=_________。
平面几何中的三角形和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
平面几何中的三角形和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三角形是平面上最简单、最基本的几何图形之一。
它由三条线段所围成,每条线段称为三角形的边,两条相邻的边所夹的角称为三角形的角。
在三角形中,有一些角具有特殊的性质,它们的和也有着特别的规律。
本文将介绍三角形中的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平面几何。
一、三角形的内角和对于任意一个三角形ABC,三个内角的和应该等于180度,即∠A+∠B+∠C=180°。
这个结论可以用多种方法来证明。
方法一:利用三角形的等角定理。
我们先假设三角形ABC中的角A等于90度,则∠B和∠C互为余角,即∠B=90°-∠C。
将等式代入∠A+∠B+∠C=180°中,可以得到∠A+(90°-∠C)+∠C=180°,化简后得到∠A+90°=180°,即∠A=90°。
因此,三角形ABC是一个直角三角形。
方法二:利用平行线与交线的性质。
我们用线段AC作为三角形ABC的一条边,通过点B画一条平行于线段AC的直线DE,使DE与BC相交于点F。
因为AC与DE平行,所以∠A=∠E。
同时,∠EBF和∠CBF都是180度减去∠C,即∠EBF=∠CBF=180°-∠C。
因此,∠E+∠B+∠F=∠A+∠B+∠C=180°,即∠E+∠B+(180°-∠C)=180°,化简后得到∠E=∠C。
所以,∠A+∠B+∠C=∠E+∠B+∠C=180°。
方法三: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
我们将三角形ABC绕某个顶点旋转,使其底边平移至一条与底边平行的直线上,然后将三角形划分成两个梯形和一个三角形。
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两个梯形面积之和与三角形面积之比等于梯形的中线之比,即hA:hB=AC:BD。
因为BD=AC,所以hA=hB。
同理,再用梯形的面积公式,可得hA=hB=hC,即三角形ABC的三个高相等。
7.5.2三角形内角和定理2
A
A
E
B E
D D C B C
B
C (甲)
E (丙)
D
(乙)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 你有何收获?
山东滕州育才中学
Yucai Middleschool Tengzhou Shandong
Thank You!
The End
小测验
1、下列哪几种说法正确? (1)∠B<∠ACD (2) ∠B+∠ACB=180°—∠A (3) ∠B+∠ACB<180° (4) ∠HEC>∠B
A
H
E
B C D
2、如图,把△ACB沿DE折叠,当点A落在四边形 BCED内部时,∠DAE与∠1、∠2之间有一种数量关 系保持不变,这一规律是( ) B A. ∠A=∠1+∠2
C 、3∠A=2∠1+∠2
B、 2∠A=∠1+∠2
D 、3∠A=2(∠1+∠2 )
B D
1
A C
A 2 E
思维拓展:
• 1、(1)如图(甲),在五角星图形中,求 ∠A+ ∠B+ ∠C+ ∠D+ ∠E的度数。 (2)把图(乙)、(丙)叫蜕化的五角星,问它们的 五角之和与五角星图形的五角之和仍相等吗?为什么?A
3
A 2 1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推论
B
C
D
推论1: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 内角的和. △ABC中,∠1=∠2+∠3 推论2: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 邻的内角. △ABC中,∠1>∠2,∠1>∠3 这个结论以后可以直接运用.
训练反馈
1、已知:如图,在△ABC 中,外角∠DCA=100°, ∠A=45°。 求:∠B和∠ACB的大小.
第七章5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第2课时
重点典例研析
7
重点1利用三角形的外角性质求角的度数(运算能力、推理能力、几何直观) 【典例1】如图,在△ABC中,AD平分∠BAC交BC于点D,BE平分∠ABC交AD于点E, 若∠C=68°,则∠BED=___5_6_°___.
8
【举一反三】 1.一副三角板叠放在一起,如图所示,则∠α的度数为___7_5_°___.
2. (2024·湛江质检)如图,在△ABC中,∠ACB=80°,点D在AB上,将△ABC沿CD折 叠,点B落在边AC的点E处.若∠ADE=24°,则∠A的度数为____3_8___°.
9
重点2 用三角形外角证明不等关系(推理能力、运算能力、几何直观) 【典例2】如图,在△ABC中,∠BAC=90°,AD⊥BC于点D,点E是AD上一点. 求证:∠BED>∠C. 【自主解答】∵∠BAC=90°, ∴∠BAD+∠DAC=90°, ∵AD⊥BC,∴∠C+∠DAC=90°, ∴∠BAD=∠C, ∵∠BED>∠BAD,∴∠BED>∠C.
10
【举一反三】
1.如图,AB和CD相交于点O,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
A.∠1=∠2
B.∠2=∠3
C.∠1>∠4+∠5
D.∠2<∠5
2.(2024·珠海质检)如图,D,E在边AB上,∠A,∠1,∠2的大小关系是
___∠__2_>_∠__1_>_∠__A____.
11
【技法点拨】 应用推论注意事项 (1)应用推论时,一定要注意“不相邻”这一条件. (2)推论二一般用来证明角的不等关系. (3)在利用推论二证明角的不等关系时,常用到不等关系的传递性, 即如果∠A>∠B,∠B>∠C则∠A>∠C.
北师大版数学 八年级上册 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第2课时)
∵∠A+∠B+∠ACB=180°,∠BCD+∠ACB=180°, ∴∠A+∠B=∠BCD.
探究新知
验证结论 已知:如图,△ABC,求证:∠ACD=∠A+∠B.
证明:过C作CE平行于AB,
∴∠1= ∠B,(两直线平行,同 A
位角相等).
∠2= ∠A ,(两直线平行,
内错角相等)
B
∴∠ACD= ∠1+ ∠2= ∠A+ ∠B.
基础巩固题
2.如图,∠ACD是△ABC的外角,CE平分∠ACD,若
∠A=60°,∠B=40°,则∠ECD等于( C) A.40° B.45° C.50° D.55° 3.将一副直角三角板按如图所示的位置放置,使含30°角的三 角板的一条直角边和含45°角的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放在同 一条直线上,则∠α的度数是( C ) A.45° B.60° C.75° D.85°
A
B
CD
∠ACD是△ABC的一个外角.
探究新知
问∠题AC1D如与图∠,B延CE长为A对C到顶E角,∠,B∠CAEC是D不=是∠B△CAEB;C的一个外
角?∠DCE是不是△ABC的一个外角?
A
∠BCE是△ABC的一
个外角,∠DCE不是
B
C D △ABC的一个外角.
E
问题2 如图,∠ACD与∠BCE有什么关系?在三角形的每个
巩固练习
变式训练
如图,求证:∠BOC=∠A+∠B+∠C. 证明:延长BO交AC于点D, 因为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所以∠BDC=∠A+∠B,∠BOC=∠BDC+∠C, 所以∠BOC=∠A+∠B+∠C.
D
探究新知
知识点 3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推论(二)
最新版初中数学教案《三角形内角和定理2》精品教案(2022年创作)
7.5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第1课时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第一环节:情境引入活动内容:〔1〕用折纸的方法验证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实验1:先将纸片三角形一角折向其对边,使顶点落在对边上,折线与对边平行〔图6-38〔1〕〕然后把另外两角相向对折,使其顶点与已折角的顶点相嵌合〔图〔2〕、〔3〕〕,最后得图〔4〕所示的结果〔1〕 〔2〕 〔3〕 〔4〕试用自己的语言说明这一结论的证明思路。
想一想,还有其它折法吗? 〔2〕实验2:将纸片三角形三顶角剪下,随意将它们拼凑在一起。
试用自己的语言说明这一结论的证明思路。
想一想,如果只剪下一个角呢? 活动目的:比照过去撕纸等探索过程,体会思维实验和符号化的理性作用。
将自己的操作转化为符号语言对于学生来说还存在一定困难,因此需要一个台阶,使学生逐步过渡到严格的证明.教学效果:说理过程是学生所熟悉的,因此,学生能比较熟练地说出用撕纸的方法可以验证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原因。
第二环节:探索新知活动内容:① 用严谨的证明来论证三角形内角和定理.② 看哪个同学想的方法最多?方法一:过A 点作DE ∥BC∵DE ∥BC∴∠DAB=∠B ,∠EAC=∠C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DAB+∠BAC+∠EAC=180°∴∠BAC+∠B+∠C=180°(等量代换)方法二:作BC 的延长线CD ,过点C 作射线CE ∥BA .A B C D E AB C ED∵CE∥BA∴∠B=∠ECD〔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A=∠ACE〔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BCA+∠ACE+∠ECD=180°∴∠A+∠B+∠ACB=180°(等量代换)活动目的:用平行线的判定定理及性质定理来推导出新的定理,让学生再次体会几何证明的严密性和数学的严谨,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教学效果:添辅助线不是盲目的,而是为了证明某一结论,需要引用某个定义、公理、定理,但原图形不具备直接使用它们的条件,这时就需要添辅助线创造条件,以到达证明的目的.第三环节:反响练习活动内容:〔1〕△ABC中可以有3个锐角吗?3个直角呢?2个直角呢?假设有1个直角另外两角有什么特点?〔2〕△ABC中,∠C=90°,∠A=30°,∠B=?〔3〕∠A=50°,∠B=∠C,那么△ABC中∠B=?〔4〕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中,只能有____个直角或____个钝角.〔5〕任何一个三角形中,至少有____个锐角;至多有____个锐角.〔6〕三角形中三角之比为1∶2∶3,那么三个角各为多少度?〔7〕:△ABC中,∠C=∠B=2∠A。
三角形内角和2
分析: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知: ∠A+∠B+∠C=1800,然后结合已知条件便可以求出.
E B
4.如图:已知在△ABC中, EF与AC交于点G,与BC的延 长线交于点F,∠B=450 , 0 , 0 ∠CGF=70 , A∠F=30 求∠A的度数.
G C F
如图, 在△ABC中, 延长BC至D, BE、CE 分别平分∠ABC和∠ACD. (1) 若∠A=80°,求∠E的度数. (2) 根据(1)猜测∠E 与∠A的关系,并 说明理由. A
三角形的内角和
内角三兄弟之争
在一个直角三角形里住着三个内角,平 时,它们三兄弟非常团结。可是有一天,老 二突然不高兴,发起脾气来,它指着老大说: “你凭什么度数最大,我也要和你一样 大!”“不行啊!”老大说:“这是不可能 的,否则,我们这个家就再也围不起来 了……”“为什么?” 老二很纳闷。
同学们,你们知道其中的道理吗?
(2)∠C =900,∠A =300,则∠B =
(3)∠B =800,∠A =3∠C,则∠A =
3. 在△ABC 中,已知∠A-∠C=250,∠B∠A=100,求∠B的度数.
解:在△ABC中, ∠A+∠B+∠C=1800(三角形內角和定理) 联立∠A-∠C=250,∠B-∠A=100可得, ∠A=650,∠B=750,∠C=400 答:∠B的度数是750.
问题探究
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和是少?
º º
你有什么办法可以验证呢? 把三个角拼在一起试试看?
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和是180°
从刚才拼角的过程你能想出证明的办法吗?
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0.
证明:过A作EF∥BA, ∴∠B=∠2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E ∠C=∠1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又∵∠2+∠1+∠BAC=180° ∴∠B+∠C+∠BAC=18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练一练:
1、求下列各图中∠1的度数。
120°
35° 60°
1
1
1
50°
45°
练习: 求各图中∠1的度数
100 o
1
60 o 60°
55°
1
你能比较∠2 、 ∠A的关系么?再试试看。 试比较∠1 、∠A的大小关系? A P 2 B D 1 C
练一练:2、把图中∠1、 ∠2、 ∠3按从
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并说明理由。
归纳总结:
推论1:三角形的一个 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 内角的和。 推论2:三角形的一个外 角大于与它不相邻的任何一 个内角。
由公理、定理直 接得出的真命题 叫做推论。
三角形的外角与内角的关系:
1、三角形的一个外角与它相邻的内角互补; 2、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 两个内角的和; 3、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与它不相 邻的内角。
证明:∵ ∠1是△ABC的一个外角(已知), E 5 ∴ ∠1>∠3(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 于任何一个和 它不相邻的内角). 4 A ∵∠3是△CDE的一个外角 (外角定义). ∴∠3>∠2(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 任何一个和 它不相邻的内角). ∴ ∠1>∠2(不等式的性质). 3 1 B
结论: 三角形的外角和等于180°
B
A
1 C
P
N 3
2 D
M
F
E
360° ∠A+∠B+∠C+∠D+∠E+∠F=___ _。
(2)求∠A+ ∠B+ ∠C+ ∠D+ ∠E的度数
A
B
E
D
C
(1)用牛皮筋拉成如下形状,你能 够求出∠A+ ∠B+ ∠D+ ∠E的值吗? 如果可以求出值,如果不可以, 请你说明理由。
判断题: 1、三角形的外角和是指三角形所有外角的和。( 2、三角形的外角和等于它内角和的2倍。( 3、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两个内角的和。( ) )
)
4、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 )
5、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内角。(
)
6、三角形的一个内角小于任何一个与它不相邻的外角。 ( )
画图并思考:
画一个△ABC ,你能画出它的所有 外角来吗?请动手试一试.同时想一想 △ABC的外角共有几个呢?
归纳:
每一个三角形都有6个外角.
每一个顶点相对应的外角都有2个.
每个外角与相邻的内角是邻补角.
三角形的外角与三角形的内 角之间有怎样的数量关系?
相邻的内角:
不相邻的两内角:
A
不相邻 内 角
C A E D
B
(1)若∠C=30°,求∠A+ ∠B+ ∠D+ ∠E的值
A E
B
D
C
你可以想出多少种方法计算: ∠A+ ∠B+ ∠C+ ∠D+ ∠E的度数。
A
E
D
C
B
说一说本节课你的收获!
1 三角形的外角性质: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与它不相邻的内角。
2 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 三角形的外角和等于360 ˚ 3 在求角的度数时,常可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及外角 的性质来找数量关系;涉及图形时,可先把已知条件 尽可能的在图中标出来,有助于直观分析题意。
三角形的外角:
A
三角形的一边与另一 边的延长线组成的角, 叫做三角形的外角.
B
C
D
观察
A
D
A 1 A B 1 C
1
D B C B
·
Cபைடு நூலகம்
D
三角形的一边与另一边的延长线组成的角 外角定义:
叫做三角形的外角.
三个特征:1. ∠ 1的顶点在三角形的一个顶点上; 2. ∠ 1的一条边是三角形的一条边; 3. ∠ 1的另一条边是三角形的某条边的延长线
F
例1 已知:如图,∠1、∠2、∠3是△ABC
的三个外角 求证:∠1+∠2+∠3=360°
A
2 5
结论:三角形的外角和等于360°
B
3
6
4
1
C
通常把一个三角形每 一个顶点处的一个外 角的和叫做三角形的 外角和。
三角形的外角和
对于三角形的每个内角,从与它相邻的 两个外角中取一个,这样取得的三个外角 相加所得的和,叫做三角形的外角和。
3 相邻 内角
1
2
外 角
4
B
C
D
三角形的外角与内角的关系:
如图△ABC中,则 ∠ACB+∠ACD=180°
即三角形的外角与它 相邻内角的和为 180° A
? 结论: 三角形的外角与 它相邻的内角互为邻补角 ?
B
C
D
A
△ABC的外角∠ACD 与它不相邻的内角∠ A、 ∠ B有怎样的关系?
∠ACD= ∠ A+ ∠ B
A D
解:∠1> ∠2> ∠3
E C
B
解:∵ ∠1是△BDE的外角, ∠2是△ADC的外角 ∴∠1>∠2, ∠2 >∠3
∴ ∠1>∠2>∠3
B D
A
E C
例1.已知:如图6-14,在△ABC中, ∠1是 它的一个外角, E为边AC上一点,延长 D BC到D,连接DE. 2 求证: ∠1>∠2. C
B
C
D
能证明这个 结论吗?
A
B
C
如图, ∠ACD 是△ABC的一个外 角,试说明∠ACD= ∠B+ ∠A 你能说出三角形的外角与每 D 一个不相邻的内角之间的关 系吗?
∵ ∠ACD= ∠B+ ∠A ∴∠ACD>∠A, ∠ACD >∠B
结论1、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
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结论2、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 与它不相邻的内角。
∠ACD= ∠ A+ ∠ B
证明: △ABC中
A
∵∠A+∠B+∠ACB=180°(三角 形内角和定理) ∠ACB+∠ACD=180°(平角定义) ∴∠ACD=∠A+∠B(等量代换)
B
C
D
你选谁 ?
A
B
C
D
∠ACD > ∠A (<、>); ∠ACD > ∠B (<、>)
1、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 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2、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 一个与他不相邻的内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