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课堂提问实效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数学课堂提问实效性探究

【摘要】课堂提问是一种教学艺术,是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以提出问题、回答问题的方式展开师生的双边活动。它是了解学情的最快信息反馈手段,也是攻破难点、突破重点、体现观点、解决疑点、克服弱点的关键。

【关键词】创设情境;掌握要点;张扬个性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是思维的开端,问题是探究之源。数学课堂上教师问题的提出将直接关系到学生思维的发展。然而,在现实的数学课堂上,教师的提问,往往不尽如人意,要么过于简单,要么随意性太强等等。这其中的种种不足,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情绪、学习效果和学习质量,而且也使有效教学难以获得可靠保障。因此,如何依据学科特点和学生特点进行课堂提问,是初中数学教学面临的一个亟待解决的大问题。下面笔者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来谈一谈此方面的一些见解。

一、营造民主氛围,创设提问情境

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初中生的封闭心理逐渐加强。如果在课堂上,学生如履薄冰、战战兢兢,教师不苟言笑、一脸严肃,再好的预设或生成也会受到影响。因此,教师要多给学生一些安全的心理支持和精神鼓舞,让师生之间真正形成互动的对话平台,让问题在师生互动、平等对话的教学情景中产生,这不仅保护了学生积极参与的意识,也为教师提问创设了良好的情境。从而启动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主动进行思考。

例如在讲“增长率问题”时,可设问题情境:某服装店老板为了吸引顾客,打出一律六折的招牌,其实六折的价格比原价还多10%,问此时的服装标价是把原价提高了百分之几?在教“增长率问题”之前,学生是不知如何解答此题的,而此时引入这一具有实际生活意义的问题,调动了学生的思维,很容易地过渡到本节的学习。由此可见,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和创设最佳的问题情境,十分有利于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二、掌握知识要点,做到审视适度

随着素质教育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化和完善,课堂提问对数学教学的价值日益重要,并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被积极地加以运用。然而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提问存在着“随意提问,没有针对性”、“只提问一些简单的记忆性知识”、“只有教师问学生答”、“提问反复,数量过多”等问题。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有根据课标、教材和学生的具体情况,掌握好知识要点,做到审视适度,力求使每一个问题都处理得恰到好处,才能真正实现教与学的完美统一。

首先,要注重问题设计的趣味性、多向性、灵活性。几乎所有的人在理论上都知道,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真正领会这一点、运用这一点的并不是很多。课堂提问也是如此。只有问题得当,才能抓住学生的心,才能够维持其注意力始终处在较高水平,使其产生探究的欲望,迸发出学习的热情,闪烁出智慧的火花;针对那些答案固定、方向单一,或要求

学生回忆所学知识,凭记忆便可作答的问题,要少提问或干脆不提问,因为这往往容易限制学生思维想象的空间。除了提问的有趣性,我们还要关注提问的多向性,教师设计的问题应具有一定程度的“多向性”,应给学生发散思维;教师所提的问题的答案,或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不能是唯一的,学生回答这类问题时,需要综合运用各种知识,学生的思维要跃出线性思维的轨道,向平面型、立体型思维拓展。这对于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发展思维的灵活性、创造性都是十分有益的。

其次,是课堂提问要有科学性。课堂上问题的设计必须准确、清楚,有一定的层次,符合学生认知特点,适应学生认识水平,切忌含糊不清、模棱两可的问题。问题的答案应该是确切的,即使是发散性问题,其答案也应该有个大概的范围,而不是放任自流的,要避免答案不确定或超出学生认知水平的问题。对于学生的回答,教师要有明确的反应,或肯定或否定,或点拨或追问,恰当的反应足可强化提问的效果,同时教师还要把握时机,当学生思维处于积极状态时,及时安排具有启发意义的提问。善于了解学生的疑难,鼓励他们质疑问难,作深层次思考。

三、既要面向全体,又要个性张扬

学生对学习材料的智力加工,具有很强的个体特色。教师应留给他们适当而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有些教师说让学生看书,但还没等学生看完就开始讲了;有些教师在学生看书、思考的时候,不断地插话、干预,使学生思维不能连续。教师的这些主观臆断,极其

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

基于此,课堂中教师提出问题后,应该给学生留有思考讨论、归纳的时间。通过思考讨论,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在回答问题时要让学生充分发表个人意见,这样有利于学生个性张扬,发现他们运用知识分析、思维、归纳、口述的能力。问题讨论是课堂上让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共同切磋的有效途径,使学生学会沟通、学会互助、学会分享,在理解他人、欣赏他人的同时,也能使自己得到他人的理解和欣赏。

总之,教师的课堂提问是通过师生相互作用,检查学习、促进思维、巩固知识、运用知识、实现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行为方式。它是教师教学的重要手段和教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数学教师只有不断提出有效的、高质量的问题,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从而加强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提高其自学水平。

参考文献

[1]潘辉荣.浅谈到位的课堂提问[j].山西成人教育,2005(12).

[2]李玉琪.数学教育概论[m].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