噪声污染与控制研究性课题
研究性课教案一等奖---噪音的污染与危害

研究性课教案一等奖---噪音的污染与危害《研究性课教案一等奖---噪音的污染与危害》这是优秀的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研究性课教案一等奖---噪音的污染与危害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研究性课教案 ---噪音的污染与危害,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噪音对人体的危害,了解控制,减少噪音的措施。
过程与方法:了解噪音的危害和减弱噪音的途径,提高环保意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生产生活中控制噪音的方法,培养学生遵守社会公德的良好习惯。
【重点难点】重点:噪音的污染与危害难度:噪音的污染与危害及控制【教学过程】导入:提问:作为学生,我们经常有这样的感受,当课堂纪律很好时,我们会对老师所讲的知识的理解和记忆都较为好,如果这课由于某种原因而导致课堂纪律较乱时,这节课的所讲效果也特别差,好像对老师讲过的知识没有什么印象,这是为什么?学生回答。
(安静的环境容易使人注意力集中,吵闹的环境(噪音)分散人的注意力)提问:生活中四大污染是什么?学生讨论(四人一小组进行讨论)。
教师总结:空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新课教学:自主探究(一):噪声的含义和来源1、提问:噪声的`含义是什么呢?学生活动:二人一组,四人一组进行讨论,拿出所查资料。
教师总结:噪音即噪声,通常指那些噪杂、刺耳的声音。
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凡是影响人们正常学习、工作和休息的声音,凡是人们在某些场合“不需要的声音”都属于噪音。
2、提问:你们知道噪声的来源有哪些吗?学生活动:讨论后学生明确教师总结:(1)交通噪音:汽车、火车、飞机(2)生产噪音:工厂和建筑工地的噪声影响,在夜晚,尤其令人厌烦。
(3)生活噪音:为了招揽顾客,在店堂前大声播放音乐,家庭娱乐时电视机、音响的声音过大,吆喝声、吵闹声,甚至家庭厨房中的排油烟机的轰鸣声,这些声音包围着我们,形成了一首不和谐的“生活交响曲”自主探究(二):噪声强弱的特点和等级1、提问:通过讨论,我们知道了什么是噪音,那噪音有何特点?和其他污染有什么不同?学生活动:分析、讨论,采用比较法总结出噪音的特点。
《研究性学习课题二噪声污染及其控制》学历案-初中科学浙教版13七年级下册

《噪声污染及其控制》学历案(第一课时)一、学习主题本课学习主题为“噪声污染及其控制”。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噪声污染的基本概念、来源、危害及控制方法,从而培养环保意识和科学素养。
二、学习目标1. 知识与理解:掌握噪声的定义、分类及产生原因,理解噪声对人类生活和环境的危害。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探究噪声污染的控制措施。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环保意识,形成积极应对噪声污染的态度,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三、评价任务1. 知识理解评价:通过课堂提问和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对噪声概念及分类的理解程度。
2. 技能掌握评价:通过实操练习,评价学生是否能够正确使用噪声测量仪器,并能够分析噪声数据。
3. 情感态度评价:通过课堂表现和课后作业,评价学生是否形成了积极的环保意识和态度。
四、学习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一段嘈杂的城市交通噪音,引发学生对噪声的关注和思考,进而导入新课。
2. 知识讲解:教师讲解噪声的定义、分类及产生原因,通过实例说明噪声对人类生活和环境的危害。
3. 实例分析:教师提供几个典型的噪声污染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噪声的来源、危害及控制措施。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身边的噪声污染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
5. 实操练习:学生使用噪声测量仪器进行实地测量,记录数据并分析结果。
6. 总结归纳:教师总结本课重点内容,强调噪声污染的危害及控制的重要性。
五、检测与作业1. 课堂检测:通过课堂小测验,检测学生对噪声概念及分类的理解程度。
2.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我身边的噪声污染及控制措施”的作文,并附上实地测量的噪声数据及分析。
六、学后反思1. 教学反思:教师反思本课的教学效果,总结成功之处和需要改进的地方,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参考。
2. 学生反思:学生反思本课的学习过程,总结自己在知识理解、技能掌握和情感态度方面的收获和不足,为今后的学习制定改进计划。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不仅掌握了噪声污染的基本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环保意识和科学素养。
研究性学习报告学校周围噪声防治

长期接触噪声可能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如高血压、心脏病等。
噪声对人的情绪产生负面影响,可能导致焦 虑、抑郁等问题。
03
噪声防治技术
吸声降噪技术
吸声材料
01
使用具有吸声性能的材料,如玻璃纤维、矿棉和吸音棉等,吸
收和减少声能。
吸声结构
02
采用具有吸声性能的结构,如穿孔板、吸音板等,通过共振和
摩擦消耗声能。
学校周围噪声防治技术
针对学校周围的噪声污染问题,可以采取声屏障、低噪声设备、绿化 带和合理规划道路等措施来降低噪声污染。
05
研究性学习成果与建议
研究性学习成果
调查分析
通过对学校周围的噪声进行调查 和分析,我们发现噪声主要来源 于交通、施工和商业活动。
数据分析
我们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了详细 的分析,发现学校周围的噪声水 平普遍较高,对学生的身心健康 和学习效率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研究意义
2. 分析噪声对学校环境和学生的 影响
4. 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身心健 康水平
1. 探索学校周围噪声的来源和类 型
3. 为制定有效的噪声防治措施提 供科学依据
5. 为其他学校和社区的噪声防治 提供参考经验
02
噪声污染现状
城市噪声污染
交通噪声
随着城市交通的日益发展,交通工 具的噪音成为了城市的主要噪声源 。
合理规划交通
针对交通噪声,可以通过合理规划交通路线,减 少车辆在学校附近的行驶。同时,推广使用低噪 音车辆,减少车辆噪音对学校环境的影响。
加强宣传教育
加强对学校周围居民和商家的宣传教育,提高他 们对噪声污染的重视程度,共同营造安静的学习 和居住环境。
06
参考文献与致谢
《研究性学习课题 二 噪声污染及其控制》作业设计方案-初中科学浙教版13七年级下册

《噪声污染及其控制》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噪声的基本概念,掌握噪声的来源、危害及控制方法;2. 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实践活动,了解噪声污染的控制方法和相关技术;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培养他们积极参与环保行动的责任感。
二、作业内容1. 阅读材料:学生阅读关于噪声污染的相关材料,了解噪声的基本概念和危害;2. 课堂讨论:学生分享日常生活中对噪声的感受和经历,讨论噪声的来源和危害;3. 实践活动:学生通过自制噪声计,观察不同环境中的噪声强度,了解噪声监测的重要性和方法;4. 课外调查:学生通过课外调查,了解学校周边环境中的噪声污染情况,提出相应的控制建议;5. 小组项目:学生分组进行噪声污染控制实验,探讨在噪声污染严重的场所如何进行有效控制。
三、作业要求1. 独立完成:学生需独立完成阅读、讨论、调查和实验等作业内容,家长不参与评分;2. 记录反馈:学生需记录实践活动中观察到的数据和调查结果,并填写反馈表格;3. 成果展示:各小组需在课堂时间内进行项目成果展示,分享噪声污染控制的方法和经验。
四、作业评价1. 作业质量:评价学生的作业是否符合要求,是否独立完成;2. 知识掌握:评价学生对噪声污染及其控制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3. 实践操作:评价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包括自制噪声计、调查和实验等;4. 创新思维:评价学生是否提出新颖、可行的噪声污染控制建议和方法;5. 团队协作:评价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是否能与其他成员有效合作完成项目任务。
五、作业反馈1. 学生自评:学生需在完成作业后对自己的表现进行自我评价,并填写反馈表格;2. 小组互评:各小组之间可互相评价,提出建议和意见;3. 教师评价:教师根据学生的作业质量和课堂表现进行评价,给出相应的反馈意见。
通过这份作业设计方案,我们不仅期望学生掌握噪声污染的相关知识,也希望他们能够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动手能力,培养对环保的关注和责任感。
城市环境噪音治理与控制研究

城市环境噪音治理与控制研究噪音污染是当今城市环境中一个普遍存在且不可忽视的问题。
城市的迅速发展和现代化导致交通、建筑和工业活动的增加,这些都是噪音源的产生。
长期暴露于噪音环境中会对人们的身心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城市环境噪音的治理和控制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城市环境噪音的研究和治理方法,以及相关政策的制定和执行。
首先,城市环境噪音研究的重点是了解噪音污染的来源和传播特点。
噪音的产生主要来自交通工具、工业设备、建筑施工、社会活动等多个方面。
了解噪音源的特点有助于有针对性地制定治理措施。
同时,研究噪音的传播路径和衰减规律也是十分重要的。
通过分析噪音的传播特点,可以确定噪音源与受体的距离、噪音传播路径上的障碍物等因素,从而提出科学合理的噪音控制方案。
其次,城市环境噪音的治理和控制需要采取综合措施。
一方面,可以通过改进噪音源的技术来减少噪音的产生。
例如,采用低噪音机械设备、隔音材料等,可以有效降低交通工具、工业设备等噪音源的噪声水平。
另一方面,可以通过优化城市规划和设计来减少噪音的传播。
合理布局工业园区、住宅区和商业区,建设隔音屏障、绿化带等,都可以减少噪音的传播和侵扰。
此外,加强城市交通管理、减少车流量和速度等也是有效的控制噪音的措施之一。
除了技术和规划措施外,政府在城市环境噪音治理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
政府需要制定相关的法规和标准,明确噪音的限制值和监测方法,并对噪音污染行为进行监管和处罚。
政府还应加强对噪音治理工作的组织和协调,推动噪音治理工作的开展。
此外,政府还应鼓励和支持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以提升城市环境噪音治理的水平。
然而,城市环境噪音治理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噪音治理需要广泛的社会参与和合作。
社会公众和企业应增强环境保护意识,积极采取减少噪音污染的措施。
其次,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资源来进行噪音治理工作。
城市环境噪音治理往往需要对现有设施和设备进行改造和更新,这对城市经济和财政会造成一定的压力。
物理研究性学习设计方案之《 噪声的危害与控制》

物理研究性学习设计方案思维导图如下:三、参与者特征分析(重点分析学生有哪些共性、有哪些差异,尤其对开展研究性学习有影响的因素。
)(1)学生是初三的学生。
(2)学生对物理现象,尤其是生活中的物理现象有较浓厚的兴趣。
(3)学生思维较活跃,有过小组合作探究的经验,能积极参与讨论,探究的能力比较强。
(4)学生已学习了声音,对声音的产生、传播等有了一定的了解。
(5)学生对各种噪声的来源、危害情况了解不多。
(6)调查能力还是比较薄弱,在活动过程中教师需多加指导。
四、研究的目标与内容(课题研究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什么,通过哪些内容的研究来达成这一目标)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在有关人员的帮助下,利用课余的时间积极收集相关的资料,进入问题探究的状态,并在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的基础上,形成具体的探究目标和内容:(1)噪声的种类有哪些、与什么因素有关?其声源在哪里?(2)各种噪声会对人体产生什么危害、造成哪些不同的后果?(3)可用什么行之有效的方法来减弱或消除噪声?(4)对学校、家庭、公共场所和环境部门有哪些可行的建议?(5)作为学校学生、家庭成员、社会公民的我如何发挥作用?五、研究的预期成果及其表现形式(研究的最终成果以什么样的形式展现出来,是论文、实验报告、实物、网站、多媒体还是其他形式)学生在个人小结和小组综合小结的基础上,将个人参与的“噪声的危害与控制”的体验、收获和有关的宣传标语进行归纳整理,提炼总结,并使其以调查报告的形式展现出来。
学生调查报告的形式可是小论文、现场录音、现场录象、报刊文摘等。
六、资源准备教师提供的资源:相关的主题活动网站、相关的杂志及辅助研究的量表和样张。
学生自备的资源:笔、纸、相机、DV摄象机等。
(附后1)课题生成与研究小组成立用表年月日(附后2)课题研究方案(计划)年月日(附后3)课题研究活动情况记录表年月日(说明:活动形式包括文献学习、小组讨论、专家访问、实验、资料查阅、调查、实地测量、制作等。
结课论文-噪声污染及其控制方法(精选五篇)

结课论文-噪声污染及其控制方法(精选五篇)第一篇:结课论文-噪声污染及其控制方法噪声污染及其控制方法Xxx(大连理工大学建设工程学部,辽宁大连 116024)摘要:针对目前治理噪声的污染措施比较单一,主要集中于控制传播噪声传播途径来降低噪声污染,本文提出了从行政管理、规划管理、工程技术管理等新的综合治理措施,比较全面地综合了噪声污染治理措施。
其中,噪声的和谐化控制以全新的角度来解决噪声污染问题。
关键词:噪声污染;噪声危害;控制方法;Noise pollution and its control methodxxx(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116024)Abstract:Nowadays, noise pollution measures are relatively simple, mainly concentrated in reducing noise pollution.This paper puts forward a few new comprehensive treatment measures, such as administrative management, planning management, engineering technology management,comprehensively integrated the noise pollution control measures, among them the noise of the harmonious control providing a new perspective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noise pollution.Key words: noise pollution;noise hazard;control method;随着近代工业的发展,环境污染也随之产生,噪声污染就是环境污染的一种,已经成为对人类的一大危害。
噪声污染与控制研究性课题邢莹莹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开题报告指导老师:邢莹莹班级:高一(8)班研究成员:王明霞席嘉豪王励琦朱万鹏马达理王崴一、研究背景随着现代化大都市的建设,噪声严重影响着人们的身心健康,是当代社会的环境污染的四大公害之一。
噪声对人的耳朵伤害最大。
有位医生在一位八十二岁老人的左耳道深处发现了一个棉花球,那是三十二年前治疗中耳炎时丢下的。
医生立刻对病人进行听力检查,结果发现,老人左耳的听力比右耳好得多。
这说明,人年老后不一定非聋不可,噪声可能是老年耳聋的一个重要原因。
噪声还会使人心情烦躁、反应迟顿、注意力分散。
有人对电话交换台进行调查,发现噪声级从50分贝降到30分贝,差错率减少42%。
科学家还用动物做实验研究噪声的危害。
猩猩蝇是一种小昆虫,它们的寿命大约是30天。
把猩猩蝇放在没有强噪声的环境里饲养,平均寿命是33.7天。
同样的生活环境加上每天8小时100分贝的噪声,它们只能活28.1天。
大量的科学实验证明,噪声是杀人不见血的软刀子!二、课题的意义:我们进行此课题的研究,就是要通过环境教育,通过学生调查平泉镇以及校园周边主要的噪声污染源,了解有关部门噪声处理的方法和措施。
提高全体学生对噪声污染和环境保护的意识。
并向有关部门提出我们合理的意见和建议,使我区及我校重视环保工作,并逐步解决噪声污染问题。
以培养同学们关心社会、关心环保的高尚情操,创造优美的城市环境。
掌握研究性学习的一般程序,学习收集整理信息、调查和实验报告等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社会实践的交往能力,调查研究能力。
激发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社会责任感,积极主动参与社会实践的意识,认真负责的科学态度。
三、课题介绍谈论、研究当今世界上最热门的话题之一,结合学生实际生活,拉近了世界潮流与学生生活的距离,在这个过程中,使学生清醒环境保护不是政府人员、科学家、环保团体的责任,更是我们每一个公民的义务;让学生从不断的进行的材料收集中,逐渐体会到噪声,学生是祖国的新生力量,更联系着我国千千万万家庭,从小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是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不仅可以从纵度上(时间上)扩大环保者队伍,更可以横度上(空间)呼唤社会各层公民环保意识,增强效果。
研究性学习——如何控制和减少校园的噪声污染

3、环保局的联系电话以及联系人。
4、评价量规
学生自行准备资源:
调查问卷、照相机
七、研究性学习的阶段设计
研究性学习的阶段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起止时间
第一阶段:动员和培训
1、接触、讨论问题。
2、了解本次活动的学习目的。
3、学习了解本次综合实践活动的步骤、方法、要求。
1、呈现校园及周边环境的一些污染来源的图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组织、指导学生的小组讨论、小组成员分工。
形成小组实施方案
各小组根据分工制定研究计划,分配研究时间,细分研究内容,制作调查表,预定成果等。
1、设计“研究方案”模版,为学生制订研究方案提供指引。
2、设计“调查记录表”为学生调查记录提供指引。
3、设计成果展示模版,为学生展示研究结果提供指引。
第三阶段:课题实施阶段
五、研究的预期成果及其表现形式
每个小组都要写一份调查报告。
每个小组都要把拍摄和收集到的图片资料上传到本班的QQ群空间。
每个学生都要写一份学习体会并上传到本班的QQ群空间进行交流。
每个学生都会得到一份来自自己、同组组员、他组以及老师评价形成的综合评价。
六、资源准备
教师提供的资料:
1、校园及周边环境的一些污染来源的图片
一、收集资料活动
采取多种形式:讨论、问卷调查、走访、上网、上图书馆查阅相关资料。
二、实地考察
对学校及周边的环境进行实地考察,包括学校建筑工地和附近一些建筑工地,菜市场,超市等。
1、组织学生讨论
2、组织学生到镇的环保部门采访。
3、给学生一些考察重点提示。
4、给组长发放“活动记录表”,以用作每次小组活动后收集整理信息。
噪声污染控制技术研究

噪声污染控制技术研究噪声是一种引人注目的污染形式,它对人类的健康和生活质量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在社会和工业的发展过程中,人们的生活和工作环境愈加嘈杂,噪声污染已成为一个越来越广泛的问题。
为了改善环境质量,人们已经研究出了各种控制噪声污染的技术。
本文将深入探讨噪声污染控制技术研究方向及其应用情况。
1 噪声污染的研究方法和技术利用各种方法来检测和评价噪声的强度和分布是研究噪声污染的一项基本任务。
监测噪声的方法主要包括声音分析仪、光电型声压计、电容型声压计和整流表。
噪声评价的方法有振动方法和听觉评价法。
振动法是根据噪声的影响类型评估噪声产生的振动力学参数的技术,例如速度振幅、加速度振幅和振速。
听觉评价法是根据人类听觉的感知和实验结果对噪声进行评估的技术。
这些方法和技术在研究噪声污染和控制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2 噪声源控制技术噪声源控制技术是减少噪声源对环境的贡献的一种有效方式。
噪声源控制技术涉及到噪声源的建筑和结构设计、材料选择、机器设备和运行条件等方面。
最简单的噪声源控制方法是通过降低噪声源的声量来实现。
这可以通过优化供应电力、更换更低噪声的设备、添加声音屏障或改变噪声源的移动方式等方法实现。
另一个常用的方法是噪声控制反馈系统。
该系统监测噪声表面水平并向噪声源施加抵消音。
3 噪声传播控制技术噪声源控制技术仅能减轻特定噪声源的噪声贡献,而噪声传播控制技术则能够在整个噪声环境中减少噪声水平。
噪声传播控制技术包括声音屏障、隔音窗户、门、地板、天花板等。
声音屏障是限制声波传播的物体或结构,它们可以将噪声从一个区域传送到另一个区域限制在特定的范围内。
隔音窗户是限制噪音通过窗户进入房屋内部的结构。
它们通过保持室内和室外气压平衡来保持性能,同时阻止噪音传播,从而显着降低了室内噪音水平。
4 噪声消除技术最近的发展使得我们可以利用数学和物理技术来减少噪声。
这些技术通常使用数字信号处理或者数字神经网络方法,通过模拟信号处理和自适应控制来消除噪音。
噪音污染教研活动(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噪音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噪音污染已经成为影响人们生活、工作和学习的重要因素之一。
为了提高学生对噪音污染的认识,增强环保意识,我校特开展了一次以“噪音污染”为主题的教研活动。
二、活动目标1. 让学生了解噪音污染的定义、来源、危害及防治措施。
2.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提高学生对噪音污染的重视程度。
3. 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活动时间2022年9月15日四、活动地点学校会议室五、活动内容1. 专家讲座邀请环保专家为学生讲解噪音污染的定义、来源、危害及防治措施。
专家结合实际案例,深入浅出地分析了噪音污染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使学生深刻认识到噪音污染的严重性。
2.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与噪音污染相关的话题进行讨论。
讨论结束后,各小组派代表进行汇报,分享讨论成果。
3.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开展噪音污染调查活动。
学生分组前往校园、社区、交通要道等地,实地调查噪音污染情况,并记录相关数据。
活动结束后,各小组整理调查结果,撰写调查报告。
4. 创意展示鼓励学生发挥创意,设计一套减少噪音污染的宣传海报或标语。
各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评选出优秀作品并进行表彰。
六、活动过程1. 专家讲座环节,学生认真聆听,积极参与互动,对噪音污染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2. 小组讨论环节,各小组积极发言,提出了许多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
讨论过程中,学生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提高了团队合作能力。
3. 实践活动环节,学生分组开展调查,收集了大量数据。
在整理数据、撰写报告的过程中,学生锻炼了实际操作能力。
4. 创意展示环节,各小组展示了自己精心设计的宣传海报和标语。
评委们从创意、美观、实用性等方面进行评选,最终评选出一、二、三等奖。
七、活动总结1. 通过本次教研活动,学生了解了噪音污染的危害及防治措施,增强了环保意识。
2. 活动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充分发挥了团队合作精神,提高了自身综合素质。
噪音污染控制技术研究

噪音污染控制技术研究噪音污染是指环境中超过人体正常听觉适应能力的声音,给人们的健康和生活带来了不良影响。
为了有效控制噪音污染,保护人民的听觉健康和日常生活质量,针对噪音污染的控制技术的研究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噪音污染控制技术的相关研究进展和应用。
一、噪音污染的危害和意义噪音污染对人类的身心健康产生了严重的危害。
长期暴露在高强度噪音中会导致听力损失、心血管疾病、睡眠障碍、焦虑和抑郁等问题。
此外,噪音也会对工作和学习环境造成干扰,降低人们的工作效率和学习效果。
因此,开展噪音污染控制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噪音污染控制技术的分类噪音污染控制技术可以分为主动控制和被动控制两种类型。
1. 主动控制技术主动控制技术通过改变噪音源的特性或控制噪音辐射路径来降低噪音污染。
常见的主动控制技术包括主动噪声控制(Active Noise Control,ANC)、声学透明技术、声学屏蔽技术等。
主动噪声控制是一种通过引入反向声波以与噪音相消的技术,常用于减少低频噪音的传播。
声学透明技术通过设计吸音材料或结构来改变声波的传播路径,减少噪音的反射和透射。
声学屏蔽技术则是通过隔音材料或隔音结构来减少噪音传播的技术。
2. 被动控制技术被动控制技术主要通过改善噪音接受者的环境来降低噪音污染。
常见的被动控制技术包括声学隔离技术、吸声材料的应用、隔音窗、隔音门等。
声学隔离技术是通过设计隔音结构来阻断噪音传播路径,将噪音从源头隔绝出去。
吸声材料的应用通过使用具有吸声性能的材料,吸收噪音能量,减少噪音的反射和传播。
隔音窗、隔音门则是在建筑物中安装具备隔音功能的窗户和门,减少外界噪音的传入。
三、噪音污染控制技术的应用领域噪音污染控制技术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1. 交通运输领域交通运输是噪音污染的重要来源。
在交通领域中,可以利用主动噪声控制技术来减少飞机、汽车和火车等交通工具发出的噪音。
同时,在建设道路和铁路时,应采用声学屏蔽技术和声学隔离技术来减少噪音的传播。
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册科学(浙教版)配套教案 研究性学习课题二 噪声污染及其控制

(7)说一说你知道我国各级政府部门在控制噪声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你自己在减弱噪声上将做些什么?
小结
课堂练习教Leabharlann 讲评完成导学案布置作业
调查一下校园或家的周围有哪些噪声,如何控制噪声?(可以上网查,或是查其它的资料)
板书设计
课题名称
噪声污染及其控制
课型
研究性学习课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
设计
分析
本研究学习课题是在学生浙教版七下第2章第3节耳和听觉后进行的研究性学习。让学生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说明了什么声音属于噪声;因为这种定义与人的主观感受有关,所以紧接着指出噪声的强弱可以用分贝来表示后,通过现场测量感受不同分贝的声音大小,理解我国对噪声污染的相关规定。通过学生平时的体会及视频了解噪声对人体的危害,同时体会减弱噪音污染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针对听到声音的条件,提出了减弱噪声的三条途径。导学案中最后设计“对于噪声污染,我想说”环节,目的是引导学生把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自觉减少噪声污染,树立环保意识。
学生判断为什么是噪声?
在小区的广场上我们会看到大妈们在翩翩起舞,你认为广场舞是噪声吗?
学生判断是噪声吗?
从环境保护角度给噪声下定义与人的主观感受有关,会因人而异。因此,我国噪声污染标准用分贝来区分噪声。
对噪声的判断进一步深入
测量教室噪声强度
学生观察、体验
对比刚才测量的大小,你认为在下列场景噪声数值应该是多大呢?
2、通过开展社会调查,培养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兴趣。
教学重点
知道噪声的危害和减弱噪声的途径,提高学生环境保护的意识。
教学难点
噪声的等级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阅读法、实验法、归纳法
噪声污染研究性学习报告

噪声污染研究性学习报告第一篇:噪声污染研究性学习报告篇一:关于城市噪音污染的研究性学习2 关于城市噪音污染的研究性学习调查目的:近年来,由于经济的飞速发展,带来了不少危害,其中带来的城市环境恶化就是一项,而城市中的噪音污染更是非常严重,为了了解和解决城市中的噪音污染问题,我们特此利用暑假时间做了一个关于此方面的你研究性学习。
调查背景与相关资料:(1)噪声级为30~40分贝是比较安静的正常环境;超过50分贝就会影响睡眠和休息。
由于休息不足,疲劳不能消除,正常生理功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70分贝以上干扰谈话,造成心烦意乱,精神不集中,影响工作效率,甚至发生事故;长期工作或生活在90分贝以上的噪声环境,会严重影响听力和导致其他疾病的发生。
听力损伤有急性和慢性之分。
接触较强噪声,会出现耳鸣、听力下降,只要时间不长,一旦离开噪声环境后,很快就能恢复正常,称为听觉适应。
如果接触强噪声的时间较长,听力下降比较明显,则离开噪声环境后,就需要几小时,甚至十几到二十几小时的时间,才能恢复正常,称为听觉疲劳。
这种暂时性的听力下降仍属于生理范围,但可能发展成噪声性耳聋。
如果继续接触强噪声,听觉疲劳不能得到恢复,听力持续下降,就会造成噪声性听力损失,成为病理性改变。
这种症状在早期表现为高频段听力下降。
但在这个阶段,患者主观上并无异常感觉,语言听力也无影响,称为听力损伤。
病程如进一步发展,听力曲线将继续下降,听力下降平均超过25分贝时,将出现语言听力异常,主观上感觉会话有困难,称为噪声性耳聋。
此外,强大的声暴,如爆炸声和枪炮声,能造成急性暴震性耳聋,出现鼓膜破裂,中耳小听骨错位,韧带撕裂,出血,听力部分或完全丧失。
主观症状有耳痛、眩晕、头痛、恶心及呕吐等。
噪声除损害听觉外,也影响其他系统。
神经系统表现为以头痛和睡眠障碍为主的神经衰弱症状群,脑电图有改变(如节律改变,波辐低,指数下降),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心血管系统出现血压不稳(大多数增高),心率加快,心电图有改变(窦性心率不齐,缺血型改变);胃肠系统出现胃液分泌减少,蠕动减慢,食欲下降;内分泌系统表现为甲状腺机能亢进,肾上腺皮质功能增强等。
城市噪声污染控制和治理研究

城市噪声污染控制和治理研究
其次,对噪声污染进行监测和评估是治理噪声污染的重要前提。
噪声
监测可以通过专业的噪声监测设备和方法进行,以获取详细的噪声数据。
噪声评估则是对噪声污染的程度和对人体的影响进行量化和评估,以确定
治理措施的优先级和效果评估。
目前,许多城市已经建立了噪声监测站点,通过实时监测和评估噪声污染情况,为制定有效的噪声治理策略提供了依据。
然后,噪声污染的治理措施和技术主要包括源头控制、传播路径控制
和受体防护三个方面。
源头控制是指通过改进设备、采用低噪声工艺和技
术等方式减少噪声源的产生和排放。
传播路径控制则是通过在噪声传播路
径上设置隔音屏障、阻隔墙等来减少噪声的传播。
受体防护则是通过对公
共场所、居住区域等关键区域进行隔声装修、使用隔音耳塞等方式保护噪
声暴露者的健康和安全。
此外,噪声污染的治理还需要政府、企业和公众的共同参与。
政府应
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完善噪声污染的监管体系;企业应严格控制
噪声排放,积极采用低噪声技术和设备;公众应提高对噪声污染的认识和
意识,主动保护自己的健康。
总之,城市噪声污染的控制和治理是一个复杂而长期的过程,需要全
社会的共同努力。
通过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减少噪声源、控制噪声传播
和保护受体,可以有效改善城市居民的生活环境,提升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水平。
噪声污染与控制研究性课题

学生研究性学习课题实施评价表(一)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开题报告指导老师:班级:高一(8)班研究成员:一、研究背景随着现代化大都市的建设,噪声严重影响着人们的身心健康,是当代社会的环境污染的四大公害之一。
噪声对人的耳朵伤害最大。
有位医生在一位八十二岁老人的左耳道深处发现了一个棉花球,那是三十二年前治疗中耳炎时丢下的。
医生立刻对病人实行听力检查,结果发现,老人左耳的听力比右耳好得多。
这说明,人年老后不一定非聋不可,噪声可能是老年耳聋的一个重要原因。
噪声还会使人心情烦躁、反应迟顿、注意力分散。
有人对电话交换台实行调查,发现噪声级从50分贝降到30分贝,差错率减少42%。
科学家还用动物做实验研究噪声的危害。
猩猩蝇是一种小昆虫,它们的寿命大约是30天。
把猩猩蝇放在没有强噪声的环境里饲养,平均寿命是33.7天。
同样的生活环境加上每天8小时100分贝的噪声,它们只能活28.1天。
大量的科学实验证明,噪声是杀人不见血的软刀子!二、课题的意义:我们实行此课题的研究,就是要通过环境教育,通过学生调查平泉镇以及校园周边主要的噪声污染源,了解相关部门噪声处理的方法和措施。
提升全体学生对噪声污染和环境保护的意识。
并向相关部门提出我们合理的意见和建议,使我区及我校重视环保工作,并逐步解决噪声污染问题。
以培养同学们关心社会、关心环保的高尚情操,创造优美的城市环境。
掌握研究性学习的一般程序,学习收集整理信息、调查和实验报告等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社会实践的交往水平,调查研究水平。
激发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社会责任感,积极主动参与社会实践的意识,认真负责的科学态度。
三、课题介绍谈论、研究当今世界上最热门的话题之一,结合学生实际生活,拉近了世界潮流与学生生活的距离,在这个过程中,使学生清醒环境保护不是政府人员、科学家、环保团体的责任,更是我们每一个公民的义务;让学生从持续的实行的材料收集中,逐渐体会到噪声,学生是祖国的新生力量,更联系着我国千千万万家庭,从小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是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不但能够从纵度上(时间上)扩大环保者队伍,更能够横度上(空间)呼唤社会各层公民环保意识,增强效果。
研究性学习课题二:噪声污染及其控制

研究性学习课题二:噪声污染及其控制同步训练题基础训练1.下面四个单位中,哪个是用来表示声音强弱的单位( )A .纳米B .分贝C .光年D .毫克2.学生们正在教室内上课,为了减小校园外汽车的噪声干扰,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A .在校园周围植树B .将教室的窗户打开C .在教室内安装噪声监测装置D .每个学生都带一个防噪声耳罩3.下列措施中,哪一个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 )A .做一个外罩将声源罩住B .在枪管上装一消声器C .在耳朵中塞一团棉花D .在声源和居民区之间植树造林4.在需要安静环境的医院、学校和科学研究部门附近,有禁止鸣喇叭的标志(如图所示)。
这种控制噪音的方法是( )A .防止噪音产生B .阻断噪音的传播C .防止噪音进入人耳D .采用了上述三种方法5.对于下列四幅图,说法正确的是( )A .小明敲鼓时用力越大,鼓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B .广口瓶中的空气越稀薄,人听到手机的响声越大C .纸板划得越慢,梳齿振动得越慢,发出的音调越低D .安装“噪声监测仪”可以根治噪声污染6.为缓解交通压力,许多大中城市都修建了轻轨,我们看到,紧邻居民区的地方大都安装了封闭的玻璃屏,如图所示,这样做的目的是( )A .防止下雨时淋湿列车B .便于控制C .阻断噪声的传播D .美化环境7.噪声会严重影响人们的工作和生活,请指出下列三幅图中控制噪声的措施分别属于: 甲:______________;乙:_____________;丙:_____________。
8.如图,是一款电子噪声监测器,此时噪声分贝数为_______,这个数字表示的是当时环境声音的_______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第6题色”)。
当附近有汽车或摩托车驶过时,显示屏上的数字将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少”或“不变”)。
9.“掩耳盗铃”是大家非常熟悉的故事,从物理学角度分析盗贼所犯的错误是:既没有阻止声音的_________,又没有阻止声音的_________, 只是阻止声音进入自己的耳朵。
研究性学习——如何控制和减少校园的噪声污染

物理是一门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如何使学生能“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是我们的教学理念。通过这一课题的研究,一是可以加深学生对书本知识的理解;二是可以加深对物理这门学科的特点的认识,从而更喜欢物理;三是可以让学生认识到他们也是社会的小主人,要以主人翁的态度积极参与到环境保护中来,从自己做起,关心我们的生存环境;四是可以培养学生收集信息、查找资料、访谈、写论文等各方面的能力;五是可以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2、学校图书室、电脑室、多媒体教室
3、环保局的联系电话以及联系人。
4、评价量规
学生自行准备资源:
调查问卷、照相机
七、研究性学习的阶段设计
研究性学习的阶段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起止时间
第一阶段:动员和培训
1、接触、讨论问题。
2、了解本次活动的学习目的。
3、学习了解本次综合实践活动的步骤、方法、要求。
1、呈现校园及周边环境的一些污染来源的图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5、及时跟踪了解各小组活动进行情况,为学生出谋划策,当好参谋指导作用,让学生随着活动的开展,不断修改活动方案,调整活动方式,保证活动的顺利进行。
1个月
第四阶段:评价
1、各小组分组汇报自己一个月的研究成果,上交调查报告。
2、小组各成员进行自我评价,由小组长收集,整理汇报。
3、小组汇报小组自评。
4、当所有组成果汇报完毕,各小组整理意见,对其他小组的活动成果展开评价。
初步学会如何进行研究性学习,会写调查报告。
3、经历小组一起完成共同课题,学会与人交流与合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到噪声的危害,以积极主动的态度投入到课题研究中,从自我做起,为控制和减弱噪声的危害出一份力。
课题噪声的危害与控制

减弱噪声的途径是,从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
教师巡回倾听学生的讨论情况,并及时给予指导
教师板书
教师介绍引导学生思考问题
教师板书
教师引导学生自学
教师板书
讨论时不限于课文中已提到的事例,各抒已见畅所欲言
学生思考并讨论问题
学生自学
学生各抒己见
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和渗透合作学习
知道噪声的来源及其危害。知道减弱噪声的途径
教学难点
环境保护的教育。
教法学法
自主探究法
教学用具
录音机、
教学过程
程序
教学内容
教法
学法
设计
理由
时间
课前诊测
1.乐音的三要素是什么?
2.我们能“听声辨人”的原因是什么?
3.声音是怎样产生的,靠什么传播?
4.我们叫振幅、频率?
教师提问
学生回答
复习旧知识
3
引入新课
培养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10
解疑反馈
完成自学提纲(7),渗透良好生活习惯的重要性。
教师引导
学生完成习作
渗透教育
5
小结
1.从物理学角度和环境保护的角度认识噪声。
2.噪声是当今社会的四大公害之一,有损人们的身心健康。
3.减弱噪声的途径和。
教师归纳
到底什么是噪声?噪声是从哪里来的?噪声有什么危害?可以用什么办法来减弱噪声?
问题激趣
学生思考猜测答案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
学生小组自学
将课前打印好的本课阅读提纲分发给每位学生,阅读提纲如下:
(1)从物理学的角度什么是噪声?
(2)为什么有时乐音也是噪声?(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来认识噪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生研究性学习课题实施评价表(一)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开题报告指导老师:班级:高一(8)班
研究成员:
一、研究背景
随着现代化大都市的建设,噪声严重影响着人们的身心健康,是当代社会的环境污染的四大公害之一。
噪声对人的耳朵伤害最大。
有位医生在一位八十二岁老人的左耳道深处发现了一个棉花球,那是三十二年前治疗中耳炎时丢下的。
医生立刻对病人实行听力检查,结果发现,老人左耳的听力比右耳好得多。
这说明,人年老后不一定非聋不可,噪声可能是老年耳聋的一个重要原因。
噪声还会使人心情烦躁、反应迟顿、注意力分散。
有人对电话交换台实行调查,发现噪声级从50分贝降到30分贝,差错率减少42%。
科学家还用动物做实验研究噪声的危害。
猩猩蝇是一种小昆虫,它们的寿命大约是30天。
把猩猩蝇放在没有强噪声的环境里饲养,平均寿命是33.7天。
同样的生活环境加上每天8小时100分贝的噪声,它们只能活28.1天。
大量的科学实验证明,噪声是杀人不见血的软刀子!
二、课题的意义:
我们实行此课题的研究,就是要通过环境教育,通过学生调查平泉镇以及校园周边主要的噪声污染源,了解相关部门噪声处理的方法和措施。
提升全体学生对噪声污染和环境保护的意识。
并向相关部门提出我们合理的意见和建议,使我区及我校重视环保工作,并逐步解决噪声污染问题。
以培养同学们关心社会、关心环保的高尚情操,创造优美的城市环境。
掌握研究性学习的一般程序,学习收集整理信息、调查和实验报告等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社会实践的交往水平,调查研究水平。
激发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社会责任感,积极主动
参与社会实践的意识,认真负责的科学态度。
三、课题介绍
谈论、研究当今世界上最热门的话题之一,结合学生实际生活,拉近了世界潮流与学生生活的距离,在这个过程中,使学生清醒环境保护不是政府人员、科学家、环保团体的责任,更是我们每一个公民的义务;让学生从持续的实行的材料收集中,逐渐体会到噪声,学生是祖国的新生力量,更联系着我国千千万万家庭,从小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是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不但能够从纵度上(时间上)扩大环保者队伍,更能够横度上(空间)呼唤社会各层公民环保意识,增强效果。
四、参与者特征分析
高一的学生已经学习的声学的一些基础知识,基本满足本课题的要求。
同时城市学生绝绝绝绝大部分配有电脑,电脑操作水平较强,接收信息的途径丰富,能够满足学习上网收集资料、实行数据图表处理、写规范调查报告的需要。
本课题需要学生具备以下实践水平。
一是收集社会人员资料水平,如到社会上做调查问卷等。
本校学生生源基本全是城镇生源,社交水平、语言沟通水平相对较强,再通过合理的人员编组,基本能够完成本任务;二是实地考察、收集样品水平,本课题涉及到城市噪声污染,需要到实地考察、收集数据,因为车辆较多,加上高一学生十分活跃,采集活动可能存有着一定风险,必须以小组为单位。
三是调查报告、文书水平,高一学生没有接触过调查报告,可能在书写形式上存有一点困难,但通过相关资料查阅,基本可能完成这个环节;三是宣传水平,课题成果除了以报告形式汇报外,
还要以宣传稿、画册、板报、手抄报等不同的形式对外宣传活动的意义,唤醒社会对环境保护的意识。
五、研究的目标与内容
课题研究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
1.噪声来源主要有三部分:工业噪声、交通噪声和居民噪声。
a.工业噪声:发动机运转声、电锯、电钻、工地爆破声等。
b.交通噪声:汽车摩托车的鸣叫声,火车、飞机发出的巨大的响声等。
c.居民噪声:洗衣机、电冰箱、电视机等家用电器的声音,人们的哭笑声等。
2.噪声的三种危害:
a.心理效应:使人烦躁、精力不集中、妨碍睡眠和休息、影响工作效率。
b.生理效应:头痛、消化不良、视觉模糊、耳聋等,严重的神志不清、休克或死亡。
c.物理效应:高强度噪声能够损坏建筑物3.减弱声的途径与方法。
a.在声源处减弱:改造声源结构,减小噪声响度;在声源处加防护罩;在内燃机排气管处加消声器。
b.在传播过程中减弱,用隔音或吸音材料把噪声声源与外界隔离开来。
在人耳处减弱,戴防噪声耳塞,用手指塞住耳朵等。
c. 本课题主要的研究目标:
从实际生活出发,组织学生对家乡、家庭、学校的噪声污染情况实行调查,培养学生科学调研水平,唤醒学生环保意识,并通过学
生行为影响家庭、影响社会。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结题报告
一、交通噪声的危害
交通噪声干扰人们的正常生活和休息,严重时甚至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
如引起心血管疾病、内分泌疾病等。
噪声可使学习
工作效率降低、
产品质量下降,
在特定条件下
甚至成为社会
不稳定的因素
之一。
另外,交
通噪声还会影响到公路沿线的经济发展。
例如,交通噪声影响严重的房地产、工厂、商厦等的经济效益和生产效益都有不同水准的下降,噪声还直接影响到公路周围的土地价值。
有资料表明:交通噪声每升高1分贝,土地的价格就会下降0. 08~1.26%,平均0.9%左右。
反过来说,将交通噪声水平降低1分贝,则相当于沿线土地增值
0.9%,对于土地批租来说,这是一个可观的数值。
二、降噪措施分析
近年来,世界上众多国家为降低公路交通噪声采取了诸如应用降噪路面、种植降噪绿化林带、修筑声屏障等措施。
1.降噪路面
对于中小型汽车,随着行驶速度的提升,轮胎噪声在汽车产生噪声中的比例越来越大,所以修筑降噪路面对于控制交通噪声
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所谓降噪路面,也称多
空隙沥青路面,又称为
透水(或排水)沥青路
面。
它是在普通的沥青
路面或水泥混凝土路
面结构层上铺筑一层
具有很高空隙率的沥青混合料,其空隙率通常在15~25%之间,有的甚至高达30%。
国外研究资料表明,根据表面层厚度、使用时间、使用条件及养护状况的不同,与普通的沥青混凝土路面相比,此种路面可降低交通噪声3~8db。
该方法的优点是:因为混合料孔隙率高,不但能降低噪声,还能提升排水性能,在雨天能提升行驶的安全性。
局限性是:耐久性差,集料、粘结料要求高,使用一段时间后,孔隙易被堵塞。
2.种植降噪绿化林带
树木及绿化植物形成的绿带,能有效降低噪声。
在公路两侧植树绿化,是防治交通噪声的有效措施之一。
选择合适树种、植株的密度、植被的宽度,能够达到吸纳声波,降低噪声的作用。
同时绿化林带还能够起到吸收二氧化碳及有害气体、吸附微尘的作用,能改善小气候,防止空气污染,截留公路排水、防眩和美化环境等作用。
根据相关研究资料表明,当绿化林带宽度大于10m时,可降低交通噪声4~5db。
这是因为投射到植物叶片上的声能74%被反射到各个方向,26%被叶片的微震所消耗。
噪声的降低与林带的宽度、高度、位置、配置方式以及植物种类都有密切关系。
该方法的优点是:生态效益明显。
局限性是:占地较多,早期降噪效果不显著。
3.声屏障技术
采用构筑声屏障的方式来降低公路交通噪声是当前应用比较广泛的降噪方式。
声屏障降噪主要是通过声屏障材料对声波实行
吸收、反射等一系列物
理反应来降低噪音,据
测试采用声屏障降噪
效果可达10db以上。
声屏障按其结构外形
可分为:直壁式、圆弧式;按降噪方式可分为:吸收型、反射型、吸收-反射复合型;按其材质可分为:轻质复合材料、圬工材料等等。
因为声屏障的类型各异,所以在降噪效果、造价、景观方面各有特点。
所以,在
选用声屏障时,应根据受声点的敏感水准、当地的经济状况、自然环境来合理选择适用的声屏障类型。
该方法的优点是节约土地,降噪效果比较明显。
局限性是:长距离的声屏障使行车有压抑及单调的感觉,造价较高,如使用透明材料,又易发生眩目和反光现象,同时还要经常清洗。
结束语
因为交通噪声对环境的影响愈来愈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噪声污染这个世界性四大环境公害之一,必须得到有效的控制。
从国外公路建设发展的规律来看,当路网建设形成规模后,投入于环保治理的资金将逐渐增大。
我们应该看到当前的任何一种降噪方式在技术上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在使用中也各有不足,所以应该从各地的实际情况出发,在公路建设的同时增强环保建设,根据工程实际,对降噪措施实行技术和经济论证,在多方案比选之后采用最佳降噪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