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我学51单片机(一):单片机最小系统组成与IO输出控制
51单片机基本结构详解
51单片机基本结构详解51单片机(也称为8051单片机)是一种8位微控制器,由Intel公司于1980年代推出。
它是目前市场上最广泛使用的低成本单片机之一,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包括家电、工业控制、仪器仪表等。
本文将详细介绍51单片机的基本结构。
一、51单片机的总体结构51单片机的总体结构主要分为五个部分,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存储器、IO口、定时器/计数器以及串行通信接口。
1. 中央处理器(CPU)51单片机中心的核心是一个8位的CPU,负责执行指令集中的操作。
它包括一个累加器(Accumulator)用于存放运算结果,以及一组寄存器用于存放操作数和地址。
2. 存储器51单片机的存储器主要包括内部RAM和内部ROM。
内部RAM用于存放程序和数据,容量通常较小,而内部ROM则用于存储不变的程序指令。
3. IO口51单片机提供了多个通用IO口,用于与外部设备进行数据交互。
这些IO口既可以作为输入口用于接收外部信号,也可以作为输出口用于发送信号控制外部设备。
4. 定时器/计数器51单片机内置的定时器/计数器模块可用于产生精确的时间延时和计数应用。
它能够协助实现各种时间相关的功能,如PWM输出、测速和脉冲计数等。
5. 串行通信接口51单片机的串行通信接口可用于与其他设备进行数据的串行传输。
常见的串行通信协议包括UART、SPI和I2C等。
二、51单片机的工作原理51单片机的工作原理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步骤:1. 程序存储器中的指令被复制到内部RAM中。
2. CPU从内部RAM中取出指令并执行。
3. 根据指令的要求,CPU可能会与IO口、定时器/计数器或串行通信接口进行数据交互。
4. 执行完指令后,CPU将结果存回内部RAM或IO口。
三、51单片机的应用领域51单片机由于其成本低、技术成熟、易于开发和应用广泛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1. 家电控制51单片机可以用于家电控制,如空调、洗衣机、电视机等。
51单片机IO端口的四种输入输出模式知识讲解
51单片机IO端口的四种输入输出模式知识讲解51单片机I O端口的四种输入输出模式51单片机IO端口的四种输入输出模式 (by wuleisly)单片机I O口的使用对所有单片机玩家来说都是“家常便饭”,但是你真的了解I O口吗?你真的能按你的需要配置I O口吗?一、准双向口输出准双向口输出类型可用作输出和输入功能而不需重新配置口线输出状态。
这是因为当口线输出为1时驱动能力很弱,允许外部装置将其拉低。
当引脚输出为低时,它的驱动能力很强,可吸收相当大的电流。
(准双向口有3个上拉晶体管适应不同的需要)准双向口读外部状态前,要先锁存为‘1’,才可读到外部正确的状态.二、强推挽输出推挽输出配置的下拉结构与开漏输出以及准双向口的下拉结构相同,但当锁存器为1时提供持续的强上拉。
推挽模式一般用于需要更大驱动电流的情况。
三、仅为输入(高阻)输入口带有一个施密特触发输入以及一个干扰抑制电路。
四、开漏输出配置(若外加上拉电阻,也可读)当口线锁存器为0时,开漏输出关闭所有上拉晶体管。
当作为一个逻辑输出时,这种配置方式必须有外部上拉,一般通过电阻外接到V cc。
如果外部有上拉电阻,开漏的I/O口还可读外部状态,即此时被配置为开漏模式的I/O口还可作为输入I/O口。
这种方式的下拉与准双向口相同。
开漏端口带有一个施密特触发输入以及一个干扰抑制电路。
关于I/O口应用注意事项:1.有些是I/O口由低变高读外部状态时,读不对,实际没有损坏,软件处理一下即可。
因为1T的8051单片机速度太快了,软件执行由低变高指令后立即读外部状态,此时由于实际输出还没有变高,就有可能读不对,正确的方法是在软件设置由低变高后加1到2个空操作指令延时,再读就对了.有些实际没有损坏,加上拉电阻就O K了有些是外围接的是NP N三极管,没有加上拉电阻,其实基极串多大电阻,I/O口就应该上拉多大的电阻,或者将该I/O口设置为强推挽输出.2.驱动L E D发光二极管没有加限流电阻,建议加1K以上的限流电阻,至少也要加470欧姆以上做行列矩阵按键扫描电路时,实际工作时没有加限流电阻,实际工作时可能出现2个I/O口均输出为低,并且在按键按下时,短接在一起,我们知道一个C MO S电路的2个输出脚不应该直接短接在一起,按键扫描电路中,此时一个口为了读另外一个口的状态,必须先置高才能读另外一个口的状态,而8051单?片机的弱上拉口在由0变为1时,会有2 时钟的强推挽高输出电流输出到另外一个输出为低的I/O口,就有可能造成I/O口损坏.建议在其中的一侧加1K限流电阻,或者在软件处理上,不要出现按键两端的I/O口同时为低.一种典型三极管控制电路:如果用弱上拉控制,建议加上拉电阻R1(3.3K~10K),如果不加上拉电阻R1(3.3K~10 K),建议R2的值在15K以上,或用强推挽输出。
单片机最小系统的构成
单片机最小系统的构成单片机最小系统是单片机工作的基础,拥有了最小系统,单片机才能被正常地使用。
最小系统的构成是由多种元器件组成的,包括单片机、晶振、电源、稳压电路、滤波电容和上拉电阻等。
首先,单片机是最小系统的核心,它是实现各种功能的基础。
不同型号的单片机的引脚数和功能不同,选择单片机时需要考虑应用场合和具体功能要求。
其次,晶振是单片机最小系统的另外一部分,用于提供给单片机系统所需要的时钟信号。
在单片机最小系统中,晶振可以采用百万分之二的石英晶体振荡器,常见的晶振有4M、8M等不同频率,具体的采用哪一个频率需要根据单片机的类型和工作需要来决定。
电源是单片机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其提供工作所需的电能。
在使用单片机最小系统时,可以使用直流电源,使用5V电源,这可以通过从220V的交流电网上降压得到,也可以使用电池电源。
稳压电路是一个保障单片机系能正常运行的必要元件,主要起到稳压和过载保护作用。
当电压达到一定值时,该电路会自动调节电流,以保证单片机稳定工作。
最常用的稳压电路是7805稳压器,其稳压精度较高,稳定性好。
滤波电容和上拉电阻也是最小系统的组成部分之一。
滤波电容主要用于滤除干扰信号,上拉电阻则可以优化单片机输入输出的电平,使其更加稳定。
滤波电容一般采用0.1至10微法的陶瓷电容,上拉电阻则可以使用1K - 10K欧的电阻。
综上所述,单片机最小系统的构成包括单片机、晶振、电源、稳压电路、滤波电容和上拉电阻等元器件。
合理的搭配和选用不仅有利于提高单片机系统的稳定性和精度,也能保证其正常工作。
因此,在设计单片机应用时,充分考虑最小系统的构成和选配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51单片机IO(输入输出)口
采用通用TTL芯片的I/O口 扩展
• 在许多情况下,有些开关量或并行数据需 直接输出或输入。 • 可采用8D锁存器和三态驱动门等进行扩展。 (74LS377、74LS273、74LS244等)
25
74LS377作为输出口
U? 3 4 7 8 13 14 17 18 11 1 D0 D1 D2 D3 D4 D5 D6 D7 C LK E 7 4 LS3 7 7 Q0 Q1 Q2 Q3 Q4 Q5 Q6 Q7 2 5 6 9 12 15 16 19
地址:8000H Mov dptr,#8000h Mov a,#00h Movx @dptr,a
U? A 2 C LK 3 1 7 4 LS3 2 V5 RU N U? D0 D1 D2 D3 D4 D5 D6 D7 C LK Vc c 3 4 7 8 13 14 17 18 11 1 D1 D2 D3 D4 D5 D6 D7 D8 C LK C LR 7 4 LS2 7 3 Q1 Q2 Q3 Q4 Q5 Q6 Q7 Q8 2 5 6 9 12 15 16 19 UP1 UP2 B EW 1 B EW 2 DW 1 DW 2 BJ RU N BJ V6 CS0 DW 2 1 W R DW 1 3
A1 0 0 1 0 0 1 1 x 1 x A0 0 1 0 0 1 0 1 x 1 x RD 0 0 0 1 1 1 1 x 0 1 WR 1 1 1 0 0 0 0 x 1 1 CS 0 0 0 0 0 0 0 1 0 0 操作 读端口A 读端口B 读端口C 写端口A 写端口B 写端口C 写控制字寄存器 数据总线为三态 非法状态 数据总线为三态
2
3
• 74LS377作为输出 口,试确定其地址, E接P2.7;CLK接 WR,377的输入端 接8031的数据口, 输出端接8个发光 二极管。 地址:7FFFH Mov dptr,#7fffh Mov a,#00h Movx @dptr,a 27
很全的51单片机IO端口详解(带图)
80C51的I/O端口结构及应用特性一,I/O端口的结构1,锁存器加引脚的典型结构80C51的I/O端口都有内部总线实现操作控制。
P0-P3四个I/O 口都可以做普通I/O口,因此,要求具有输出锁存功能。
内部总线有事分时操作,因此每个I/O端口都有相应的锁存器。
然而I/O端口又是外部的输入/输出通道,必须有相应的引脚,故形成了I/O端口的锁存器加引脚的典型结构。
2,I/O口的复用功能(1)I/O口的总线复用。
80C51在使用并行总线扩展时,P0口可作为数据总线口和低8位地址总线口,这是,P0为三态双向口。
P0口输出总线的地址数据信号,P2口输出高8位地址信号。
(2)I/O口的功能复用。
I/O口的P3为功能复用的I/O端口。
端口有复用输出的控制端;引脚也有复用输入的控制端。
3,准双向结构P0,P1,P2,P3口做普通I/O口使用时,都是准双向口结构。
准双向口的典型结构见P1口位结构图。
准双向口的输入操作和输出操作本质不同,输入操作时读引脚状态;输出操作时对口锁存器的写入操作。
有口锁存器和引脚电路可知:当有内部总线对只1或只0时,锁存器的0、1状态立即反应到引脚上。
但是输入操作(读引脚)时,如果口锁存器的状态为0,引脚被嵌位在0状态,导致无法读出引脚的高电平输入。
二,I/O端口的应用特性1,引脚的自动识别。
无论P0,P2口的总线复用,还是P3口的功能复用,内部资源会自动选择,不需要通过指令的状态选择。
2,口锁存器的读、该、写操作。
许多涉及到I/O端口的操作,只是涉及口锁存器的读出、修改、写入的操作。
这些指令都是一些逻辑运算指令、置位/清除指令、条件转移指令以及将I/O口作为目的地址的操作指令。
3,读引脚的操作指令。
如果某个I/O口被指定为源操作数,则为读引脚的操作指令。
例如,执行MOV A,P1时,P1口的引脚状态传送到累加器中,执行MOV P1,A是,指令则将累加器的内容传送到P1口锁存器中。
4,准双向口的使用。
简述单片机最小系统的组成部分
简述单片机最小系统的组成部分
首先,处理器是单片机最小系统的核心构成部分,也是执行控制任务的核心。
处理器可以识别和执行机器指令,它包括存储器、计算机和控制器等部分,把所有的数据进行处理,还可以控制外设的工作。
其次,存储器是单片机最小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主要用来存储程序代码和数据,它包括位寄存器和存储器,它们之间通过地址线与数据线连接,可以进行快速的数据处理。
最后,外设是在计算机周围接口设备的总称,它是用于为计算机提供额外的处理服务的设备,包括中断控制器、A/D转换器、时钟模块等。
它们的作用是将外部的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传送给处理器,或将处理器的数字信号转换成模拟信号,输出到外部。
单片机最小系统包括以上三个主要部分,它们之间共同协作,完成计算机控制任务。
它们之间要建立紧密的联系,保证处理器的正常工作,提高系统的计算性能和控制效率。
未来,随着单片机技术的发展,单片机最小系统的性能将得到极大的改善和发展。
单片机最小系统是一种具有非常复杂功能的精密机械系统,它的正确运行对于许多计算机系统至关重要。
它不仅可以满足用户在应用环境中对计算机特殊功能的要求,而且可以提供良好的可靠性和可维护性,大大降低应用成本。
因此,单片机最小系统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日常的控制应用中。
- 1 -。
51单片机基本结构详解
51单片机基本结构详解1.什么是单片机单片机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是采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把具有数据处理能力的中央处理器CPU 、随机存储器RAM 、只读存储器ROM 、多种I/O 口和中断系统、定时器/计数器等功能(可能还包括显示驱动电路、脉宽调试电路电路、模拟多路转换器、A/D 转换器等电路)集成到一块硅片上构成的一个小而完善的微型计算机系统。
图1-1 单片机外形图2.单片机的引脚排列常用的单片机有40个引脚,其排列和功能如图2-1所示。
外ROM读选通信号外接晶体引线端地址锁存控制引脚内外ROM选择引脚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2019181716151413121110987654321VSS XTAL1XTAL2T1/P3.5TO/P3.4TXD/P3.1RXD/P3.0RST/VPD P1.7P1.6P1.5P1.4P1.3P1.2P1.1P1.0INT0/P3.2INT1/P3.3P2.0P2.1P2.2P2.3P2.4P2.5P2.6P2.7P0.7P0.6P0.5P0.4P0.3P0.2P0.1P0.0VCC EA/VPP ALE/PROG PSEN RD/P3.7WR/P3.6电源引脚接地引脚复位信号P1口P0口P3口P2口图2-1单片机的引脚排列和功能3.单片机最小系统单片机最小系统是单片机正常工作的最小硬件要求,包括供电电路、时钟电路、复位电路,如图3-1所示。
图3-1 单片机的最小应用系统判断单片机芯片及时钟系统是否正常工作有一个简单的办法,就是用万用表测量单片机晶振引脚(18、19脚)的对地电压,以正常工作的单片机用数字万用表测量为例:18脚对地约2.24V ,19脚对地约2.09V 。
对于怀疑是复位电路故障而不能正常工作的单片机也可以采用模拟复位的方法来判断,单片机正常工作时第9脚对地电压为零,可以用导线短时间和+5V 连接一下,模拟一下上电复位,如果单片机能正常工作了,说明这个复位电路有问题。
MCS51单片机最小系统设计
四、电路板制作中的几点说明
1、单片机中没有用到的I/O口必须引出,以便于日后的扩展应用。 2、按键不应超过16个。 3、数码管设计为8位,实际制作时安装4位,剩余的4位等需要时再安装。 4、数码管用插座安装,不要直接焊接在电路板上。 5、注意电路板的布局,疏密合理。 一般数码管在电路板的上方,按键在电路板的下方,单片机在电路 板的中心位置。特别注意单片机周围应留出一定的空间,以便于仿真头 的使用。 电源引入脚放置在电路板的左上角,并注意接好去耦电容,也可以 加上电源指示二极管。 I/O口必须引出插座可以放置在电路板的左侧或右侧。 6、晶振电路应尽量靠近单片机。
外部时钟 XTAL1
XTAL2
XTAL2
15~45pf×2
1~12MHz(MCS-51) 0~24MHz(Atmel-89C)
3、 复位和复位电路
RESET: 复位端 (正脉冲有效,宽度> 2个机器周期)
+5V Vcc 10uF RST 10K GND 上电复位 10K GND 手动&上电复位 1K +5V 10uF Vcc
MCS51单片机最小系统设计
一、任务与要求
应用89C51(52)单片机设计并制作一个单片机最小 系统,达到如下基本要求: 1、具有上电复位和手动复位功能。 2、使用单片机片内程序存储器。 3、具有基本的人机交互接口。按键输入、LED显示功能。 4、具有一定的可扩展性,单片机I/O口可方便地与其他电路 板连接。
1、引脚图
2、典型应用电路图
3、使用注意
(1)数码管必须是共阴式的,不能直接使用共阳式的。 (2)R9~R16 是限流电阻,典型值是270Ω。 (3)为了使键盘扫描得以正常进行,下拉电阻R1~R8 和位选电阻R17~R24 是必须的。 它们之间还要遵从一 定的比例关系,比值在5:1到50:1 之间,典型值是10:1。 下拉电阻取值范围在10~100KΩ,位选电阻取值范围在 1~10KΩ。 (4)在多数应用当中可能用不到太多的按键,建议按列裁 减键盘,则相应列的位选电阻可以省略
51单片机最小系统设计
一、内容及要求内容:设计制作一个51最小系统,用最小系统控制8个发光2极管。
要求:全部点亮,依次点亮,交换点亮;用最小系统控制蜂鸣器;用最小系统控制电机。
二、设计思路使用AT89C51单片机时无须外扩存储器。
因此,本流水灯实际上就是一个带有八个发光二极管的单片机最小应用系统,即为由发光二极管、晶振、复位、电源等电路和必要的软件组成的单个单片机.八个发光二极管D1-D8分别接在单片机的P2。
0-P2.7接口上,当给P2。
0口输出“0”时,发光二极管点亮,当输出“1"时,发光二极管熄灭。
可以运用输出端口指令MOV P0,A或MOV P0,#DATA,只要给累加器值或常数值,同理,接在P2.1~P2.7口的其他7个LED的点亮和熄灭的方法同LED1。
因此,要实现图2-1 主程序流程图流水灯功能,我们只要将发光二极管LED1~LED8依次点亮、熄灭,8只LED灯便会一亮一暗的成流水灯了.在此我们还应注意一点,由于人眼的视觉暂留效应以及单片机执行每条指令的时间很短,我们在控制二极管亮灭的时候应该延时一段时间,否则我们就看不到闪烁效果。
程序启动时跳转到键盘判断模块程序中,此程序里面包含Key1~Key5的按键情况判断,循环检测直到有按键按下的时候,程序转去相对应按键的彩灯显示的花型模块,与此同时,当按键Key6有闭合时,程序中调用延时程序程序时,给延时参数赋值上另一个值,是延时程序延时时间发生改变,以达到不同快慢节奏闪烁的彩灯.具体程序流程图2-1所示。
三、硬件设计3。
1 直流稳压电源电路对于一个完整的电子设计来讲,首要问题就是为整个系统提供电源供电模块,电源电路的稳定可靠是系统平稳运行的前提和基础.电子设备除用电池供电外,还采用市电(交流电网)供电。
通过变压、整流、滤波和稳压后,得到稳定的直流电。
直流稳压电源是电子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本项目直流稳压电源为+5V。
如下图所示:直流稳压电源的制作一般有3种制作形式,分别是分立元件构成的稳压电源、线性集成稳压电源和开关稳压电源。
MCS-51单片机IO口详解
MCS-51单片机IO口详解单片机I O口结构及上拉电阻MCS-51有4组8位I/O口:P0、P1、P2和P3口,P1、P2和P3为准双向口,P0口则为双向三态输入输出口,下面我们分别介绍这几个口线。
一、P0口和P2口图1和图2为P0口和P2口其中一位的电路图。
由图可见,电路中包含一个数据输出锁存器(D触发器)和两个三态数据输入缓冲器,另外还有一个数据输出的驱动(T1和T2)和控制电路。
这两组口线用来作为CPU与外部数据存储器、外部程序存储器和I/O扩展口,而不能象P1、P3直接用作输出口。
它们一起可以作为外部地址总线,P0口身兼两职,既可作为地址总线,也可作为数据总线。
图1单片机P0口内部一位结构图图2 单片机P0口内部一位结构图P2口作为外部数据存储器或程序存储器的地址总线的高8位输出口AB8-AB15,P0口由ALE 选通作为地址总线的低8位输出口AB0-AB7。
外部的程序存储器由PSEN信号选通,数据存储器则由WR和RD 读写信号选通,因为2^16=64k,所以MCS-51最大可外接64kB的程序存储器和数据存储器。
二、P1口图3为P1口其中一位的电路图,P1口为8位准双向口,每一位均可单独定义为输入或输出口,当作为输入口时,1写入锁存器,Q(非)=0,T2截止,内上拉电阻将电位拉至"1",此时该口输出为1,当0写入锁存器,Q(非)=1,T2导通,输出则为0。
Newbuff图3 单片机P2口内部一位结构图作为输入口时,锁存器置1,Q(非)=0,T2截止,此时该位既可以把外部电路拉成低电平,也可由内部上拉电阻拉成高电平,正因为这个原因,所以P1口常称为准双向口。
需要说明的是,作为输入口使用时,有两种情况:1.首先是读锁存器的内容,进行处理后再写到锁存器中,这种操作即读—修改—写操作,象JBC(逻辑判断)、CPL(取反)、INC(递增)、DEC(递减)、ANL(与逻辑)和ORL(逻辑或)指令均属于这类操作。
单片机最小系统
单片机最小系统单片机最小系统是指以单片机为核心,配以必要的外围电路,实现一定功能的电路系统。
它通常包含单片机、电源、时钟电路、复位电路和程序存储器等部分。
下面将详细介绍单片机最小系统的构成和特点。
单片机:单片机是整个系统的核心,它负责数据处理和控制信号输出。
常用的单片机型号有AT89CPIC16F877A等。
电源:为单片机提供电能,一般采用直流电源,如5V、3V等。
时钟电路:为单片机提供时钟信号,常用的时钟芯片有0592MHz和4MHz等。
复位电路:当单片机出现程序跑飞或异常情况时,可以通过复位电路使单片机重新启动。
常用的复位芯片有MAX811等。
程序存储器:用于存储单片机程序,常用的存储器有EPROM、EEPROM 和Flash等。
结构简单:单片机最小系统以单片机为核心,配以外围电路,结构简单,易于实现。
功能灵活:通过编程,单片机可以实现各种不同的功能,如数据采集、控制输出、通信等。
可靠性高:由于单片机最小系统结构简单,所以其可靠性较高,适用于各种工业控制和智能家居等领域。
成本低廉:单片机最小系统的硬件成本较低,适用于各种低成本应用场景。
单片机最小系统是一种简单、灵活、可靠且低成本的电路系统,广泛应用于各种嵌入式系统开发中。
随着物联网、智能家居等领域的快速发展,单片机最小系统的应用前景也将更加广阔。
在嵌入式系统和智能硬件领域,单片机最小系统作为一种基本的控制器单元,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本文将介绍单片机最小系统的设计与应用,包括系统设计、系统应用和系统优化等方面的内容。
单片机最小系统通常由微处理器(MCU)、电源电路、时钟电路和复位电路等组成。
在设计单片机最小系统时,需要根据具体的应用需求选择合适的微处理器,并搭建相应的电源电路、时钟电路和复位电路。
单片机最小系统的架构设计应考虑应用需求和系统可靠性。
一般而言,系统架构应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微处理器:作为系统的核心,微处理器负责数据计算、处理和传输等任务。
单片机最小系统讲解
单片机最小系统讲解单片机(Microcontroller Unit,简称MCU)是指在一个芯片上集成了微处理器核心、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和定时器等功能模块的专用集成电路。
单片机由于体积小、功耗低、成本低等优势,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中。
而单片机的最小系统是指将单片机与必要的外部电路组合在一起,以实现单片机的基本功能。
本文将对单片机最小系统进行详细讲解。
一、单片机最小系统的组成单片机最小系统主要由单片机芯片、晶振、电源电路和复位电路等组成。
1. 单片机芯片单片机芯片是单片机最核心的部分,它集成了微处理器核心、存储器和各种外设接口等功能单元。
单片机芯片根据不同的应用需求,有不同的型号和规格可供选择。
2. 晶振晶振是单片机最小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提供了单片机系统的时钟信号。
单片机通过时钟信号来同步各种操作,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
3. 电源电路电源电路为单片机提供稳定的电源供电,保证单片机系统的正常工作。
一般情况下,单片机最小系统采用直流电源供电,可以是电池或者是稳压电源。
4. 复位电路复位电路是单片机最小系统中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用于保证单片机系统在上电或者复位时,能够正常启动和初始化。
复位电路通常由电源复位电路和外部复位电路组成。
二、单片机最小系统的工作原理单片机最小系统的工作原理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上电初始化当单片机系统上电或者复位时,复位电路将在系统满足工作电压条件后,发送复位信号给单片机芯片。
单片机芯片接收到复位信号后,将会执行初始化动作,包括清除寄存器和设置初始值等。
2. 系统时钟初始化在上电初始化完成后,单片机系统将会初始化系统时钟。
系统时钟一般由晶振提供,并通过时钟分频器对时钟信号进行分频处理,以产生单片机内部各个模块需要的时钟信号。
3. 程序执行经过上电初始化和系统时钟初始化后,单片机系统就进入了正常的工作状态。
此时,单片机将开始按照程序内存中的指令顺序执行各种操作。
程序由程序员编写,并存储在单片机的闪存或者RAM中。
51单片机教程(全)
原作:平凡的单片机(感谢原作者的无私共享精神)慧净网上收集的资料,全部免费共享,没有版权可以用于配套学习的单片机学习板HJ-3G单片机教程第一课:单片机概述1、何谓单片机一台能够工作的计算机要有这样几个部份构成:CPU(进行运算、控制)、RAM(数据存储)、ROM (程序存储)、输入/输出设备(例如:串行口、并行输出口等)。
在个人计算机上这些部份被分成若干块芯片,安装一个称之为主板的印刷线路板上。
而在单片机中,这些部份,全部被做到一块集成电路芯片中了,所以就称为单片(单芯片)机,而且有一些单片机中除了上述部份外,还集成了其它部份如A/D,D/A等。
天!PC中的CPU一块就要卖几千块钱,这么多东西做在一起,还不得买个天价!再说这块芯片也得非常大了。
不,价格并不高,从几元人民币到几十元人民币,体积也不大,一般用40脚封装,当然功能多一些单片机也有引脚比较多的,如68引脚,功能少的只有10多个或20多个引脚,有的甚至只8只引脚。
为什么会这样呢?功能有强弱,打个比方,市场上面有的组合音响一套才卖几百块钱,可是有的一台功放机就要卖好几千。
另外这种芯片的生产量很大,技术也很成熟,51系列的单片机已经做了十几年,所以价格就低了。
既然如此,单片机的功能肯定不强,干吗要学它呢?话不能这样说,实际工作中并不是任何需要计算机的场合都要求计算机有很高的性能,一个控制电冰箱温度的计算机难道要用PIII?应用的关键是看是否够用,是否有很好的性能价格比。
所以8051出来十多年,依然没有被淘汰,还在不断的发展中。
2、MCS51单片机和8051、8031、89C51等的关系我们平常老是讲8051,又有什么8031,现在又有89C51,它们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MCS51是指由美国INTEL公司(对了,就是大名鼎鼎的INTEL)生产的一系列单片机的总称,这一系列单片机包括了好些品种,如8031,8051,8751,8032,8052,8752等,其中8051是最早最典型的产品,该系列其它单片机都是在8051的基础上进行功能的增、减、改变而来的,所以人们习惯于用8051来称呼MCS51系列单片机,而8031是前些年在我国最流行的单片机,所以很多场合会看到8031的名称。
单片机最小系统
单⽚机最⼩系统
1、概念定义
单⽚机的最⼩系统就是让单⽚机能正常⼯作并发挥其功能时所必须的组成部分,也可理解为是⽤最少的元件组成的单⽚机可以⼯作的系统。
2、系统组成
对 51 系列单⽚机来说,单⽚机最⼩系统⼀般应该包括:单⽚机芯⽚、电源电路、时钟 / 晶振电路、复位电路⼏个部分。
注:⼀个可以⼯作的嵌⼊式最⼩系统其硬件还应包括:嵌⼊式微处理器、存储器、与 I / O 接⼝。
之所以单⽚机最⼩系统中没有提到,是因为这三者已经集成在 51 单⽚机芯⽚上。
2.1 电源
传统 51 单⽚机的供电电压在 4.7V - 5.2V 之间,超出此范围会烧毁单⽚机或者单⽚机不⼯作,⼀般是采⽤ 5V 供电。
2.2 晶振
晶振是⽯英晶体谐振器(quartz crystal oscillator)的简称,也称有源晶振,它能够产⽣中央处理器(CPU)执⾏指令所必须的时钟频率信号,
CPU ⼀切指令的执⾏都是建⽴在这个基础上的,时钟信号频率越⾼,通常 CPU 的运⾏速度也就越快。
只要是包含 CPU 的电⼦产品,都⾄少包含⼀个时钟源,就算外⾯看不到实际的振荡电路,也是在芯⽚内部被集成,它被称为电路系统的⼼脏。
2.3 复位电路
复位电路⽤于将单⽚机内部各电路的状态恢复到⼀个确定的初始值,并从这个状态开始⼯作。
单⽚机的复位条件:必须使其 RST 引脚上持续出现两个(或以上)机器周期的⾼电平。
2.4 传统 51 单⽚机最⼩系统。
手把手教你学51单片机(C语言版)
10.1.2 定时时间精准性调 整
10.1.4 数码管扫描函数算 法改进
12
Part One
11 UART串口通信
11 UART串口通信
11.1 串行通信的 初步认识
11.2 RS-232通 信接口
11.3 USB转串口 通信
11.4 IO口模拟 UART串口通信
11.5 UART串口 通信的基本应用
A
C
E
13.2 1602整屏 移动
13.4 计算器实 例
13.6 练习题
13.1 通信时序 解析
13.3 多.c文件 的初步认识
B
13.5 串口通信机制 和实用的串口例程
D
F
15
Part One
14 I^2C总线与E^2PROM
14 I^2C总线与E^2PROM
14.1 I2C时 序初步 认识
14.2 I2C寻 址模式
18 RS-485通信与Modbus协议
01
18.1 RS485通信
02
18.2 Modbus 通信协议介绍
18.2.1 Modbus协议 特点 18.2.2 RTU协议帧数 据
03
18.3 Modbus 多机通信例程
04
18.4 练习题
20
Part One
19 实践项目开发——多功能电子钟
19 实践项目开发——多功能电子钟
1.6 答读者问
03
Part One
2 点亮你的LED
2 点亮你的LED
2.1 单片机的 内部资源
2.2 单片机最 小系统
2.3 LED小灯
2.6 练习题
2.5 程序下载
51单片机最小系统原理
51单片机最小系统原理
51单片机最小系统是指由51单片机芯片、时钟电路、复位电路和电
源电路等组成的最基本的硬件系统。
它是进行51单片机软件开发和运行
的基础,对于学习和应用51单片机技术来说非常重要。
下面将详细介绍
51单片机最小系统的原理。
1.51单片机芯片
51单片机是由英特尔公司推出的一种8位微控制器,是指基于哈佛
结构、具有复杂存储器结构和指令集的通用型单片机。
51单片机具有很
强的通用性,广泛应用于各种嵌入式系统和控制系统中。
常用的51单片
机芯片有AT89C51、AT89S52等。
2.时钟电路
时钟电路是指为51单片机提供稳定的时钟信号的电路。
由于51单片
机是以时序为基础进行工作的,因此时钟信号对于单片机的运行至关重要。
一般来说,时钟电路采用晶体振荡器作为时钟源,晶体振荡器的频率一般
为11.0592MHz。
时钟电路还包括电容和电阻等元件,用于保持晶体振荡
器的稳定性。
3.复位电路
复位电路是指对51单片机进行复位操作的电路。
当51单片机上电或
按下复位按钮时,复位电路会向单片机的复位引脚发送一个复位信号,使
单片机回到初始状态。
复位电路一般由电源滤波电路、复位电容和复位电
阻等元件组成。
4.电源电路
电源电路是指为51单片机提供稳定的电源电压的电路。
由于51单片机对电源电压的要求较高,一般在3.3V至5V之间,因此电源电路需要将输入的电源电压进行适当的处理,使其保持在合适的范围内。
电源电路一般由稳压电路、电容和电阻等元件组成。
51单片机最小系统电路图
51单片机最小系统电路图
--------------------------------------------------------------------------------
51单片机最小系统电路图(包括电源供电电路与I/O 扩展及选通电路)
本设计使用的最小系统板是以80C52 单片机为内核,并且具有良好的扩展性。
CPU 外接11.0592MHz 的晶振,主要由74LS373 锁存电路、74LS138 译码电路以及按键、显示器件、ICL7135 及其外围典型电路组成,并用8255 外扩了I/O 接口。
最小系统电路如图1所示。
本电路需外接一个AC220/9V 的变压器,变压器的二次侧通过整流滤波后输入CW7805便可得到+5V 电压,此电压做最小系统的电源。
系统中通过8255外扩了PA、PB、PC共24个I/O口,以便作为系统的输入输出通道。
用74LS138的输出作为各个芯片的译码选择端,除最小系统中使用的Y0~Y3外,还有Y4~Y7可供其它扩展使用。
图最小系统电路图
本文来自: 原文网址:/mcu/51mcu/0084195.html。
单片机最小系统介绍
单片机最小系统介绍什么是单片机最小系统单片机(Microcontroller Unit,简称MCU),是一种集成了微处理器核心、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和时钟等主要部件的微型计算机系统。
在单片机中,最小系统是指最基本的电路配置,能够使单片机正常工作所需的最简单电路。
单片机最小系统的组成单片机最小系统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1. 单片机单片机是整个系统的核心,它负责接收输入信号、进行数据处理并控制输出。
2. 晶振与时钟电路晶振和时钟电路为单片机提供稳定的时钟信号,使得单片机能够按照一定的时间间隔执行指令。
3. 复位电路复位电路用于对单片机进行复位操作,使其恢复到初始状态。
复位电路通常由电容、电阻和复位按钮等元件组成。
4. 电源电路电源电路提供单片机所需的电源电压,保证其稳定工作。
一般情况下,单片机最小系统采用直流电源供电。
5. 外部扩展电路外部扩展电路包括与单片机相连的输入/输出接口以及其他外设。
这些外设可以是LED灯、继电器、传感器等,用于与外界进行交互。
单片机最小系统的工作原理单片机最小系统的工作原理如下:1.当系统上电或复位时,复位电路会将单片机复位到初始状态。
2.外部晶振和时钟电路提供稳定的时钟信号,单片机根据时钟信号执行指令。
3.单片机根据输入信号对数据进行处理,并控制输出信号。
4.单片机通过输出接口与外部扩展电路连接,完成与外界的交互。
单片机最小系统的应用单片机最小系统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包括家电、汽车、工业自动化等。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场景:•家电控制:单片机最小系统可以用于家电产品的控制,例如智能灯控系统、空调控制系统等。
•汽车电子:单片机最小系统在汽车电子领域应用广泛,例如车载娱乐系统、车载导航系统等。
•工业控制:单片机最小系统在工业自动化中起着重要作用,例如工厂控制系统、自动化生产线等。
•仪器仪表:单片机最小系统可以用于各种仪器仪表的控制与数据处理,例如温度计、压力计等。
总结单片机最小系统是单片机正常工作所需的最简单电路配置。
51单片机IO口工作原理
51单片机I/O口工作原理一、P0端口的结构及工作原理P0端口8位中的一位结构图见下图:由上图可见,P0端口由锁存器、输入缓冲器、切换开关、一个与非门、一个与门及场效应管驱动电路构成。
再看图的右边,标号为P0.X引脚的图标,也就是说P0.X引脚可以是P0.0到P0.7的任何一位,即在P0口有8个与上图相同的电路组成。
下面,我们先就组成P0口的每个单元部份跟大家介绍一下:先看输入缓冲器:在P0口中,有两个三态的缓冲器,在学数字电路时,我们已知道,三态门有三个状态,即在其的输出端可以是高电平、低电平,同时还有一种就是高阻状态(或称为禁止状态),大家看上图,上面一个是读锁存器的缓冲器,也就是说,要读取D锁存器输出端Q的数据,那就得使读锁存器的这个缓冲器的三态控制端(上图中标号为‘读锁存器’端)有效。
下面一个是读引脚的缓冲器,要读取P0.X引脚上的数据,也要使标号为‘读引脚’的这个三态缓冲器的控制端有效,引脚上的数据才会传输到我们单片机的内部数据总线上。
D锁存器:构成一个锁存器,通常要用一个时序电路,时序的单元电路在学数字电路时我们已知道,一个触发器可以保存一位的二进制数(即具有保持功能),在51单片机的32根I/O口线中都是用一个D触发器来构成锁存器的。
大家看上图中的D锁存器,D端是数据输入端,CP是控制端(也就是时序控制信号输入端),Q是输出端,Q非是反向输出端。
对于D触发器来讲,当D输入端有一个输入信号,如果这时控制端CP没有信号(也就是时序脉冲没有到来),这时输入端D的数据是无法传输到输出端Q及反向输出端Q非的。
如果时序控制端CP的时序脉冲一旦到了,这时D端输入的数据就会传输到Q及Q非端。
数据传送过来后,当CP时序控制端的时序信号消失了,这时,输出端还会保持着上次输入端D的数据(即把上次的数据锁存起来了)。
如果下一个时序控制脉冲信号来了,这时D端的数据才再次传送到Q端,从而改变Q端的状态。
多路开关:在51单片机中,当内部的存储器够用(也就是不需要外扩展存储器时,这里讲的存储器包括数据存储器及程序存储器)时,P0口可以作为通用的输入输出端口(即I/O)使用,对于8031(内部没有ROM)的单片机或者编写的程序超过了单片机内部的存储器容量,需要外扩存储器时,P0口就作为‘地址/数据’总线使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跟我学51单片机(一):单片机最小系统组成与I/O输出控制1单片机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技术,很多初学者在学习单片机技术开发的时候往往一头雾水,不知何从下手。
为此,笔者结合自己使用单片机多年的经验,特意设计了单片机开发所需的Stud y-c 整机和硬件套件,并结合套件精心编写了单片机从入门到精通系列教程。
通过讲述单片机原理、电路设计、应用开发软件工具、编写实验实例让读者全面接触单片机技术。
教程编排上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内容力求完整、实用、趣味并存,使读者在轻松愉快的学习过程中逐步提高单片机软硬件综合设计水平。
一、内容提要本讲主要向大家介绍51 系列单片机的最小系统的实现并通过编写程序来实现对单片机IO 口的输出控制。
以点亮外部连接的LED(发光二极管)为例,简要的介绍单片机的原理、最小系统的组成,并通过简单的C51 程序设计来讲述编译软件Keil的使用并下载Hex 文件烧写单片机。
二、原理简介在了解原理之前,首先让我们思考一个问题,什么是单片机,单片机有什么用?这是一个有意思的问题,因为任何人都不能给出一个被大家都认可的概念,那到底什么是单片机呢?普遍来说,单片机又称单片微控制器,是在一块芯片中集成了CPU(中央处理器)、RAM (数据存储器)、ROM(程序存储器)、定时器/ 计数器和多种功能的I/O(输入/ 输出)接口等一台计算机所需要的基本功能部件,从而可以完成复杂的运算、逻辑控制、通信等功能。
在这里,我们没必要去找到明确的概念来解析什么是单片机,特别在使用C 语言编写程序的时,不用太多的去了解单片机的内部结构以及运行原理等。
从应用的角度来说,通过从简单的程序入手,慢慢的熟悉然后逐步深入精通单片机。
在简单了解了什么是单片机之后,然后我们来构建单片机的最小系统,单片机的最小系统就是让单片机能正常工作并发挥其功能时所必须的组成部分,也可理解为是用最少的元件组成的单片机可以工作的系统。
对51 系列单片机来说,最小系统一般应该包括:单片机、时钟电路、复位电路、输入/ 输出设备等(见图1)。
图1 单片机最小系统框图三、电路详解依据上文的内容,设计51 系列单片机最小系统见图2。
图2 51系列单片机最小系统下面就图2 所示的单片机最小系统各部分电路进行详细说明。
1. 时钟电路在设计时钟电路之前,让我们先了解下51 单片机上的时钟管脚:XTAL1(19 脚):芯片内部振荡电路输入端。
XTAL2(18 脚):芯片内部振荡电路输出端。
XTAL1 和XTAL2 是独立的输入和输出反相放大器,它们可以被配置为使用石英晶振的片内振荡器,或者是器件直接由外部时钟驱动。
图2 中采用的是内时钟模式,即采用利用芯片内部的振荡电路,在XTAL1、XTAL2 的引脚上外接定时元件(一个石英晶体和两个电容),内部振荡器便能产生自激振荡。
一般来说晶振可以在1.2 ~12MHz 之间任选,甚至可以达到2 4MHz 或者更高,但是频率越高功耗也就越大。
在本实验套件中采用的11.0592M 的石英晶振。
和晶振并联的两个电容的大小对振荡频率有微小影响,可以起到频率微调作用。
当采用石英晶振时,电容可以在20 ~40pF 之间选择(本实验套件使用30pF);当采用陶瓷谐振器件时,电容要适当地增大一些,在30 ~50pF 之间。
通常选取33pF 的陶瓷电容就可以了。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如果读者自己在设计单片机系统的印刷电路板(PCB)时,晶体和电容应尽可能与单片机芯片靠近,以减少引线的寄生电容,保证振荡器可靠工作。
检测晶振是否起振的方法可以用示波器可以观察到XTAL2 输出的十分漂亮的正弦波,也可以使用万用表测量(把挡位打到直流挡,这个时候测得的是有效值)XTAL2 和地之间的电压时,可以看到2V 左右一点的电压。
2. 复位电路在单片机系统中,复位电路是非常关键的,当程序跑飞(运行不正常)或死机(停止运行)时,就需要进行复位。
MCS-5l 系列单片机的复位引脚RST(第9 管脚)出现2个机器周期以上的高电平时,单片机就执行复位操作。
如果RST 持续为高电平,单片机就处于循环复位状态。
复位操作通常有两种基本形式:上电自动复位和开关复位。
图2 中所示的复位电路就包括了这两种复位方式。
上电瞬间,电容两端电压不能突变,此时电容的负极和RESET 相连,电压全部加在了电阻上,RESET 的输入为高,芯片被复位。
随之+5V电源给电容充电,电阻上的电压逐渐减小,最后约等于0,芯片正常工作。
并联在电容的两端为复位按键,当复位按键没有被按下的时候电路实现上电复位,在芯片正常工作后,通过按下按键使RST管脚出现高电平达到手动复位的效果。
一般来说,只要RST 管脚上保持10ms 以上的高电平,就能使单片机有效的复位。
图中所示的复位电阻和电容为经典值,实际制作是可以用同一数量级的电阻和电容代替,读者也可自行计算RC 充电时间或在工作环境实际测量,以确保单片机的复位电路可靠。
3. EA/VPP(31 脚)的功能和接法51 单片机的EA/VPP(31 脚)是内部和外部程序存储器的选择管脚。
当EA 保持高电平时,单片机访问内部程序存储器;当EA 保持低电平时,则不管是否有内部程序存储器,只访问外部存储器。
对于现今的绝大部分单片机来说,其内部的程序存储器(一般为flash)容量都很大,因此基本上不需要外接程序存储器,而是直接使用内部的存储器。
在本实验套件中,EA 管脚接到了VCC 上,只使用内部的程序存储器。
这一点一定要注意,很多初学者常常将EA 管脚悬空,从而导致程序执行不正常。
4. P0 口外接上拉电阻51 单片机的P0 端口为开漏输出,内部无上拉电阻(见图3)。
所以在当做普通I/O 输出数据时,由于V2 截止,输出级是漏极开路电路,要使“1”信号(即高电平)正常输出,必须外接上拉电阻。
图3 P0端口的1位结构另外,避免输入时读取数据出错,也需外接上拉电阻。
在这里简要的说下其原因:在输入状态下,从锁存器和从引脚上读来的信号一般是一致的,但也有例外。
例如,当从内部总线输出低电平后,锁存器Q =0,Q =1,场效应管V1 开通,端口线呈低电平状态。
此时无论端口线上外接的信号是低电平还是高电平,从引脚读入单片机的信号都是低电平,因而不能正确地读入端口引脚上的信号。
又如,当从内部总线输出高电平后,锁存器Q =1, Q =0,场效应管V1 截止。
如外接引脚信号为低电平,从引脚上读入的信号就与从锁存器读入的信号不同。
所以当P0 口作为通用I/O 接口输入使用时,在输入数据前,应先向P0 口写“1”,此时锁存器的Q 端为“0”,使输出级的两个场效应管V1、V2 均截止,引脚处于悬浮状态,才可作高阻输入。
总结来说:为了能使P0 口在输出时能驱动NMOS 电路和避免输入时读取数据出错,需外接上拉电阻。
在本实验套件中采用的是外加一个10K 排阻。
此外,51 单片机在对端口P0—P 3 的输入操作上,为避免读错,应先向电路中的锁存器写入“1”,使场效应管截止,以避免锁存器为“0”状态时对引脚读入的干扰。
5. LED 驱动电路细心的读者可能已经发现,在最小系统中,发光二极管(LED)的接法是采取了电源接到二极管正极再经过1K 电阻接到单片机I/O 口上的(见图4 中的接法1)。
为什么这么接呢?首先我们要知道LED 的发光工作条件,不同的LED 其额定电压和额定电流不同,一般而言,红或绿颜色的LED 的工作电压为1.7V~2.4V,蓝或白颜色的LED 工作电压为2.7~4.2V,直径为3mm LED 的工作电流2mA~10mA。
在这里采用红色的3mm 的LED。
其次,51 单片机(如本实验板中所使用的STC89C52单片机)的I/O 口作为输出口时,拉电流(向外输出电流)的能力是μA 级别,是不足以点亮一个发光二极管的。
而灌电流(往内输入电流)的方式可高达20mA,故采用灌电流的方式驱动发光二极管。
当然,现今的一些增强型单片机,是采用拉电流输出(接法2)的,只要单片机的输出电流能力足够强即可。
另外,图4 中的电阻为1K 阻值,是为了限制电流,让发光二极管的工作电流限定在2mA~10mA。
图4 LED的接法四、程序设计在单片机编程语言上,有C 语言和汇编两种选择。
本系列教程采用C 语言编写程序,在此对C语言和汇编语言在进行单片机开发时进行下简单比较,汇编语言面向硬件,要求对硬件的特性如寄存器之类的比较熟悉,执行效率高,但可读性和移植性差,不同的单片机之间的程序不能通用,例如学会了51 单片机的汇编指令,却没法用到AVR 单片机上。
C语言面向过程,可读性和移植性很好,效率要比汇编低一些。
对于刚接触单片机的人来说,学习这两种语言是一样的,但在以后的开发效率上,C 语言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其可以几乎完全不改动的情况下移植,大大提高了开发速度。
控制发光二极管D1 闪烁的C 语言源程序:1. 程序详细说明(1)头文件包含。
程序接下来调用的P0_0 就是该头文件中定义好的一个寄存器地址。
在对单片机内部的寄存器操作之前,应申明其来处,有兴趣的读者可以看看AT89X52.h 文件中的内容。
(2)宏定义led, 便于直观理解也便于程序修改,将P0_0 口命名为led, 这样在程序中就可以用led代替P0_0 口进行操作。
(3)延时函数声明。
函数在调用之前必须进行声明,由于函数定义放在主函数之后,所以在主函数之前对延时函数进行了声明。
(4)主函数入口。
主函数不传递参数也不返回值。
(5)死循环。
(6)输出高电平,led 不亮。
(7)延时一段时间,以便人眼能够直观看到。
(8)输出低电平,led 点亮。
(9)延时一段时间。
(10)延时函数定义。
(11)for 语句循环延时。
2. 程序流程图与实验现象程序流程如图5 所示。
经编译软件(keil)编译,生成单片机烧写文件,然后就可下载到单片机内部运行了,硬件电路板如图6 所示,本实验板上用的是STC89C52RC,可以用通过板载USB 转串口烧写程序。
故将USB 线(本实验套件中有)连接电脑和实验板。
供电电源可以从USB 取,也可以从外部电源取电。
冷启动,即先点击下载,然后再上电。
下载程序到单片机内运行后,可以看到实验板上P0_0 口外接的LED 灯(D1)一亮一灭的闪烁。
图5 程序流程图图6 硬件电路板图五、总结本讲主要介绍了51 单片机最小系统的设计以及编写第一个简单的程序。
从过该实验,可以掌握单片机的开发流程,从而快速入门。
在该讲中应该注意几个问题:1. 本讲座中采用C 语言编写程序,因为C 语言的可读性和可移植性强。
若读者没有学过C 语言,则应去了解和掌握相应的C 语言知识。
C 语言易学易用,相信很快就能熟练。
2. 程序编译软件采用的是Ke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