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初三化学上册期末模拟试题及答案
2024年最新人教版初三化学(上册)模拟考卷及答案(各版本)
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物质中,不属于纯净物的是:A. 氧气B. 空气C. 水D. 铁锈2. 下列气体中,不支持燃烧的是:A. 氧气B. 氮气C. 二氧化碳D. 氢气3. 下列溶液中,呈碱性的是:A. 醋酸溶液B. 氢氧化钠溶液C. 硫酸溶液D. 盐酸溶液4. 下列化合物中,属于酸的是:A. NaOHB. H2SO4C. NaClD. Ca(OH)25. 下列金属中,活动性最强的是:A. 铁FeB. 铝AlC. 钠NaD. 铜Cu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2. 酸性溶液的pH值小于7。
()3. 化学反应中,质量守恒定律总是成立。
()4. 所有金属都能与氧气反应金属氧化物。
()5. 碘酒可以用来检测淀粉的存在。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有: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____反应。
2. 在化学方程式3Fe + 2O2 → Fe3O4中,反应物是____和____。
3. 下列气体中,密度最大的是____。
4. 氯化钠的化学式是____。
5. 下列溶液中,呈中性的是____。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
2. 什么是活性炭?它有什么用途?3. 简述硬水与软水的区别。
4. 什么是氧化反应?5. 简述酸雨的成因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水。
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 有一种物质,它的分子式为H2O。
这种物质在常温常压下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液体。
这种物质是什么?3. 某化合物A的分子式为HCl。
在水中溶解时,A会形成酸性溶液。
写出A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
4. 简述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
5. 某金属与稀盐酸反应氯化物和氢气。
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 有一瓶无色无味的气体,经检测发现该气体不能支持燃烧。
初三化学初三化学上册期末模拟试题及答案
初三化学上册期末模拟试题及答案一、九年级化学上册选择题1.3g某物质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8.8g二氧化碳和5.4g水,下列关于这种物质的组成描述正确的是()A.该物质只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B.该物质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C.该物质一定含有碳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D.该物质的分子中碳原子与氢原子的个数比为l:22.某气体可能含有H2、CO、CH4,中的一种或几种。
在空气中点燃该气体,用干燥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烧杯壁上出现水雾,将烧杯倒转过来,向其中倒入澄清的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
根据上述实验判断,该气体成分不可能是()A.CO B.CH4C.H2和CH4D.H2、CO和CH4 3.取2%的NaOH溶液20g和2%的HCl溶液20g,使其充分反应,所得到的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显A.红色B.蓝色C.无色D.紫色4.下表中,除去物质所含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物质所含杂质除去杂质的方法A CO2CO通入氧气点燃B Cu粉C粉在空气中灼烧C NaCl KNO3冷却热饱和溶液结晶D CaCl2溶液HCl加过量CaCO3粉末,过滤A.A B.B C.C D.D5.下列通过对比实验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实验一实验二实验三实验四A.实验一可以证明锌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B.实验二可以说明铁生锈的条件是与氧气和水同时接触C.实验三可以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需要可燃物D.实验四可以说明物质的溶解性与溶剂种类有关6.将2.8 g铁粉放入一定量的硫酸与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三者恰好完全反应,除去其中的不溶物,再将所得的溶液蒸干,最后可得固体( )A.3.2 g B.7.6 g C.8.0 g D.15.2 g7.以下归纳和总结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A B.B C.C D.D8.最早使用的充电电池是铅蓄电池。
已知电动车铅蓄电池充电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PbSO4+2H2O==Pb+PbO2+2X,则X的化学式为()A.SO2B.SO3C.H2SO3D.H2SO49.在一定的条件下,向一密闭的容器内加入A、B、C、D四种物质各20g,充分反应后,测定其质量,得到数据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物质A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B.容器内发生了化合反应C.其化学方程式为:2C+3D=5B D.反应后容器内C的质量为16g10.质量相等的锌、铝、铁分别与足量稀盐酸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A.锌最多,铁最少B.铝最多,锌最少C.铁最多,铝最少D.三者一样多11.为证明人体呼出的CO2含量明显高于空气中CO2,采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
初三化学初三化学上册期末模拟试题(含答案)
初三化学上册期末模拟试题(含答案)一、九年级化学上册选择题1.如图是木炭还原氧化铜反应的实验装置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给酒精灯加网罩,目的是使火焰集中并提高温度B.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红棕色粉末逐渐变黑C.木炭是使氧化铜还原为铜的物质,它具有氧化性D.实验结束后,应先停止加热,再将导气管从澄清石灰水中撤出2.有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混合气体40g,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0%。
使该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的灼热氧化铜充分反应后。
再将气体通入过量的石灰水中,能得到白色沉淀的质量为()A.30g B.50g C.100g D.150g3.推理是研究和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
正电子、负质子都是反粒子,它们跟通常所说的电子、质子相比较,质量相等,但电性相反。
科学家已发现反氢原子。
推测出反氢原子的结构可能是()A.由一个带负电的质子和一个电子构成B.由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构成C.由一个带负电的质子和一个带正电的电子构成D.由一个质子和一个带正电的电子构成4.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A.组成CO和CO2的元素相同,它们的分子构成不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不同B.煤既是燃料,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所以煤对人类有利而无害C.同种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非金属元素一定显负价D.一定条件下,碳和一氧化碳都能夺取氧化铜中的氧,都具有氧化性5.取2%的NaOH溶液20g和2%的HCl溶液20g,使其充分反应,所得到的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显A.红色B.蓝色C.无色D.紫色6.下表列出了除去物质中少量杂质的方法,其中错误的是选项物质所含杂质除去杂质的方法A CO2CO点燃B CO2O2将气体通过灼热的铜网C Cu Zn加入过量的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D FeCl2溶液CuCl2加入过量的铁粉,过滤A.A B.B C.C D.D7.下列通过对比实验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实验一实验二实验三实验四A.实验一可以证明锌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B.实验二可以说明铁生锈的条件是与氧气和水同时接触C.实验三可以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需要可燃物D.实验四可以说明物质的溶解性与溶剂种类有关8.电解水时为了增强水的导电性可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栄参与反应),电解一定质量氢氧化钠稀溶液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生成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2:1 B.溶液中钠元素质量变大C.溶液中氢、氧元素质量比不变 D.溶液中氢元素质量分数减小9.能正确反映相关实验过程中量的变化的图像是A.A B.B C.C D.D10.实验室中有一瓶气体,它由氢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甲烷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甲烷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用它进行如图所示实验,对该瓶气体中可能有哪些气体,某同学做了如下判断:a.可能是甲烷b.可能是甲烷和氢气c.可能是甲烷和一氧化碳d.可能是氢气和一氧化碳e.可能是甲烷、氢气和一氧化碳,其中判断正确的个数为()A.1个B.3个C.4个D.5个11.图中表示一定量的木炭和氧化铜固体混合物受热过程中,某变量随加热时间的变化趋势,其中纵坐标表示()A.固体的质量 B.固体中氧化铜的质量 C.二氧化碳的质量 D.固体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g的稀硫酸中,恰好完全反应.则所得溶12.将14.6g已部分氧化的锌粉,加入到19610%液中溶质的质量为()A.19g B.30.1g C.32.2g D.36.2g13.下列一些事实用微观粒子的知识解释错误的是()选项事实解释A墙内开花墙外可闻到花香分子在不断运动B水结冰后体积变大水分子体积变大C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D CO和CO2的化学性质不同两种物质的分子结构不同A.A B.B C.C D.D14.某纯净物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两种物质,实验测得1.6g该纯净物在氧气中燃烧后,可生成3.6g水和4.4g二氧化碳,则该纯净物的组成为()A.只含有碳、氢元素B.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C.肯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D.无法判断15.氢能是最绿色的能源,下图是制取与贮存氢气的一种方法。
初三化学初三化学上册期末模拟试题及答案
初三化学上册期末模拟试题及答案一、九年级化学上册选择题1.一定条件下,在密闭容器中发生某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列于下表中。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物质O 2 H 2O CO 2 W 反应前质量(g )36 4 2 8 反应后质量(g ) 4 22 x 0A .x 的值为22B .该反应为置换反应C .W 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D .W 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75 %2.硅(Si )是信息技术的关键材料,工业上制取粗硅的化学方程式为:2 SiO +2C Si+2CO 高温,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硅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比氧元素多B .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置换反应C .在此反应中硅元素的化合价升高D .该反应体现了碳的可燃性 3.在实验室中,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选项 实验目的实验操作 A除去混在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 点燃 B鉴别软水和硬水 加入水,搅拌 C除去混在木炭粉中的氧化铜 在空气中灼烧 D 鉴别空气、氮气、氧气 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A .AB .BC .CD .D4.下列实验设计合理的是( )A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B .探究燃烧的条件C.验证质量守恒定律D.氧气验满5.由X、Y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相对分子质量为76,已知Y元素核内有8个质子和8个中子,X元素核内质子数和中子数分别比Y元素少1个,则该化合物化学式为A.X2Y5B.X2Y3C.XY2D.X2Y6.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混合物8g,通过足量的炽热的氧化铜,充分反应后所得气体通入足量澄清石灰水,其质量增加了9. 6g,则原混合气体中二氧化碳的质量为A.2. 8gB.4. 4gC.5.2gD.7.2g7.质量相同的下列四种物质,完全分解后制得氧气质量最多的是()A.B.C.D.8.某元素M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2,M的氧化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0%,则M在此氧化物中的化合价为A.+6 B.+4 C.+2 D.+19.为了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设计如图装置,利用传感器技术测得实验过程中温度、压强和氧气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下。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模拟考试(及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模拟考试(及答案)(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班级:姓名:分数: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1、在消防知识中有一个词叫做“物理性爆炸”,是指在没有发生化学反应的情况下发生的爆炸,下列各项描述中不属于物理性爆炸的是()A.厨房中因燃气泄漏而爆炸 B.高压锅因为排气孔堵塞而爆炸C.车胎因为暴晒而发生爆炸 D.气球因为充气过多而引起爆炸2、为探究二氧化碳能否和水反应,用四朵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小花完成下图四个实验。
实验I、Ⅳ中小花变红,实验Ⅱ、Ⅲ中小花不变色。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实验Ⅰ、Ⅱ说明醋酸可以使小花变红B.实验Ⅲ说明二氧化碳不能使小花变红C.实验Ⅱ、Ⅲ、Ⅳ说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发生化学反应D.上述实验说明二氧化碳和醋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3、成语是我国语言文化的瑰宝。
下列成语的原意中蕴涵化学变化的是()A.星火燎原B.水滴石穿C.积水成渊D.披荆斩棘4、如图表示治理汽车尾气所涉及反应的微观过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B.生成物不属于空气质量标准监控对象A.图中单质的化学式为N2C.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D.生成单质与化合物的质量比为7:225、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A.氧B.硅C.铝D.铁6、如图所示,甲是溴(Br)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乙摘自元素周期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元素属于金属元素B.甲、乙两种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NaBrC.乙原子的核内中子数为11D.甲原子核外共有5个电子层7、下列对几种有机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烷中含有1个碳原子和4个氢原子B.乙醇(C2H6O)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6:1C.尿素[CO(NH2)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0gD.葡萄糖(C6H12O6)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8、将一定量的铁粉加入到含有Cu(NO3)2和AgNO3的废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无气泡产生。
初三化学初三化学上册期末模拟试题(含答案)
初三化学上册期末模拟试题(含答案)一、九年级化学上册选择题1.化学家已经开发出多种酯类人工香料,如丁酸甲酯(C5H10O2)具有苹果香味.下列有关丁酸甲酯的说法正确的是()A.丁酸甲酯属于氧化物B.丁酸甲酯由17个原子构成C.丁酸甲酯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58.82%D.丁酸甲酯中碳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30:5:162.运用推理、归纳、类比、对比的方法得出下列结论,其中合理的是( )A.不同元素组成的物质是化合物,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是单质B.水和过氧化氢的组成元素相同,则两者的化学性质相同C.Na+、Mg2+、Cl-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由此得出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D.同温下分解氯酸钾,加催化剂的反应速率快,说明催化剂可以改变反应速率3.将过氧化氢溶液平均分成两等份a和b,只向b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另一份微微加热。
则放出氧气的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的图象正确的是()A.B.C.D.4.已知固体氯酸钾在加热条件下可以分解,生成氧气.如果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则可以加快其分解速度.已知a为固体氯酸钾,b为混有少量二氧化锰的固体氯酸钾,且a和b的质量相等,当分别同时加热a和b至完全反应时,能正确表示生成氧气的质量随反应时间而变化的图象是()A.B.C.D.5.已知由CuS、CuSO3、CuSO4组成的混合物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x,则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A.1-3xB.1-2xC.1-xD.无法计算6.下列叙述与对应的坐标图表示正确的是()A.向硝酸钾的饱和溶液中加入氯化钠B.将相同质量的Zn粉和Mg粉分别加入足量的稀盐酸中C.水的电解D.盐酸和氯化铁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7.下列图象不能正确反映其变化过程的是()A.镁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内燃烧B.电解水生成气体的体积C.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D.把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中8.1.6g某物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4.4g二氧化碳和3.6g水,关于该物质的组成有下列判断:①一定含C、H元素;②一定不含O元素;③可能含O元素:④一定含O元素;⑤分子中C、H原子个数比为1:2;⑥分子中C、H原子个数比为1:4,其中正确的是()A.①②⑤B.①②⑥C.①③⑥D.①④⑤9.某校学习小组利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收集并测定 CO2的体积(如图所示)。
初三化学初三化学上册期末模拟试题及答案
初三化学上册期末模拟试题及答案一、九年级化学上册选择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2g 碳和80g 的氧气充分反应生成92g二氧化碳B.用酚酞试液无法区分稀盐酸和食盐水C.加热Ca(OH)2的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保持不变D.加热一定量高锰酸钾固体制氧气,剩余固体中钾元素的质量分数保持不变2.某学生用量筒量取液体,将量筒平放且面对刻度线,初次仰视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读数为 a mL;随后又倒入部分该液体后,向下俯视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 b mL,则该学生第二次倒入液体的实际体积是( )A.大于(b-a)mL B.等于(b-a)mL C.小于(b-a)mL D.无法确定3.运用推理、归纳、类比、对比的方法得出下列结论,其中合理的是( )A.不同元素组成的物质是化合物,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是单质B.水和过氧化氢的组成元素相同,则两者的化学性质相同C.Na+、Mg2+、Cl-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由此得出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D.同温下分解氯酸钾,加催化剂的反应速率快,说明催化剂可以改变反应速率4.质量相同的下列四种物质,完全分解后制得氧气质量最多的是()A.B.C.D.5.有 C5H10、C3H6O、C6H12O6组成的混合物,经测定含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0%,则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A.60% B.45% C.30% D.22.5%6.学习化学的一种方法是推理,以下推理正确的是()A.氧化物一定含氧元素,则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B.阳离子是带正电的粒子,带正电的粒子一定是阳离子。
C.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所以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D.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所以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7.化学中常借助曲线图来表示某种变化过程,如有人分别画出了下列的四个曲线图,下列有关曲线图的说法正确的是A.图①是红磷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燃烧B.图②是硝酸铵溶于水时溶液温度的变化C.图③是用一定量的双氧水制取氧气D.图④是电解水一段时间8.科学研究发现:金星大气层的成分之一是三氧化二碳(C2O3),实验证明三氧化二碳的化学性质与一氧化碳相似。
人教版初三化学初三化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通用版(含答案)
人教版初三化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通用版(含答案)一、九年级化学上册选择题、CO和C2H5OH在空气中充分燃烧,对于这些反应下列说法正确1.相同质量的C、CH4的是A.C2H5OH生成的CO2质量最少B.C消耗O2质量最多C.CH4的生成物质量总和最多D.发生的都是化合反应2.法拉第曾以《蜡烛的故事》为题为青少年连续开展了多次报告。
下表列举了报告中涉及的问题及对问题的回答,其中“对问题的回答”属于“设计实验方案”的是A.A B.B C.C D.D3.W、X、Y、Z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反应中生成X的质量为40g B.W在反应中可能是催化剂C.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D.该反应中Y全部参加反应4.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A.组成CO和CO2的元素相同,它们的分子构成不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不同B.煤既是燃料,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所以煤对人类有利而无害C.同种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非金属元素一定显负价D.一定条件下,碳和一氧化碳都能夺取氧化铜中的氧,都具有氧化性5.将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30克置于试管中,加热一段时间后冷却称量剩余固体为20.4克。
将此剩余固体加入足量水充分溶解(二氧化锰不溶于水)后过滤,滤渣经洗涤干燥后称得质量为5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参加反应的氯酸钾质量为25克B.停止加热后剩余固体中含有两种物质C.生成氧气质量为9.6克D.反应过程中固体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不变6.实验室中有一瓶气体,它由氢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甲烷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甲烷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用它进行如图所示实验,对该瓶气体中可能有哪些气体,某同学做了如下判断:a.可能是甲烷b.可能是甲烷和氢气c.可能是甲烷和一氧化碳d.可能是氢气和一氧化碳e.可能是甲烷、氢气和一氧化碳,其中判断正确的个数为()A.1个B.3个C.4个D.5个7.氢能是最绿色的能源,下图是制取与贮存氢气的一种方法。
初三化学初三化学上册期末模拟试题及答案
初三化学上册期末模拟试题及答案一、九年级化学上册选择题、CO和C2H5OH在空气中充分燃烧,对于这些反应下列说法正确1.相同质量的C、CH4的是A.C2H5OH生成的CO2质量最少B.C消耗O2质量最多C.CH4的生成物质量总和最多D.发生的都是化合反应2.已知:2KClO3=2KCl + 3O2↑,下列图像表示一定质量的KClO3和MnO2固体混合物受热过程中某些量随加热时间的变化趋势,其中不正确...的是A.A B.B C.C D.D3.能正确反映相关实验过程中量的变化的图像是A.A B.B C.C D.D4.一定条件下,下列物质在密闭容器内反应一段时间,测得反应产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关系如下表:根据上表信息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a=15.3 B.X、Z 是反应物,Y、W 是生成物C.Z 为化合物D.反应中 Y、W 两种物质变化的质量比为22:95.完全燃烧2. 8g某有机物,生成8. 8gCO2和3. 6gH2O。
下列对该有机物的判断正确的是A.该有机物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且碳、氢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6:1B.该有机物一定含碳、氢、氧三种元素C.该有机物的化学式为CH4D.该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66.根据下图所示实验分析得出的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A.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B.与电源正极相连接的玻璃管中生成的气体是氧气C.不同物质着火点不同D.向小试管中加入适量干冰,看到U型管中左侧液面上升,右侧液面下降7.在由CO2和O2组成的混合气体中,测得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4%,则混合气体中CO2和O2的质量比为A.2∶1 B.1∶2 C.22∶3 D.22∶78.氢能是最绿色的能源,下图是制取与贮存氢气的一种方法。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资料:①Mg2Cu是一种贮氢合金,吸氢后生成MgH2和MgCu2合金;②MgH2和HCl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H2 +2HCl=MgCl2+2H2↑A.ZnFe2O4中Fe的化合价为+2价B.循环制氢反应中需要不断加入ZnFe2O4C.反应2产生的氢气和反应3所得混合物与足量稀盐酸反应生成的氢气质量相等D.反应3中氩气作保护气,防止金属镁、铜在高温下与氧气反应9.已知FeCl3也可以催化H2O2的分解,现向一定量的H2O2溶液中滴入几滴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FeCl3溶液,充分反应(忽略水的挥发).下列图象正确的是( )A.B.C.D.10.如图所示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B.通常情况下丙是气体C.生成物丁中碳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D.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分子个数比为2:711.美国普度大学研发出一种制备氢气的新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化学期末考试试题(带答案)
2023-2024年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九年级化学试题(时间:60分钟分值100分)注意事项:1.本试题分Ⅰ、Ⅱ两卷。
第I卷(选择题共40分),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0分)。
2.考生答题前务必将自已的姓名、准考证号、座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考试结束,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3.第I卷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ABCD)涂黑,如需改动,必须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
答第II卷时,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答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Ba-137 Cl-35.5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40.0分)1.将一定量的生铁投入盛有足量稀盐酸的烧杯中,完全反应后,发现烧杯底部留有黑色残渣,其主要成分是( )A. 纯铁B. 碳的单质C. 氯化亚铁D. 氧化铁2.下列劳动项目与所涉及的化学知识不相符的是 ( )A. AB. BC. CD. D3.下列物质的名称、俗名、化学式、用途完全对应的是( )A. 氯化钠食盐NaCl2消除积雪B. 碳酸钙石灰石CaCO3干燥剂C. 氢氧化钠纯碱NaOH炉具清洁剂D. 氢氧化钙熟石灰Ca(OH)2改良酸性土壤4.如图所示,滴管中吸入某种液体,平底烧瓶中盛有另一种物质,挤压滴管滴入液体,一段时间后气球明显鼓起。
下列选项符合题意的是( )A. AB. BC. CD. D5.“侯氏制碱法”创立了更为先进的“制碱”工艺,主要反应是:NaCl+NH4HCO3= NaHCO3↓+NH4C1。
如图是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0℃时,NH4Cl的溶解度大于NaCl的溶解度B. NH4Cl中含有少量NaCl,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NH4ClC. 20℃时,NaHCO3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大于NH4Cl不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D. 20℃时,将9.6g NaHCO3加入到90.4g水中,可得到100g饱和溶液6.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P点表示甲、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质量相等B. t1℃时,乙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时仍是饱和溶液C. t1℃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1:4D. 将三种物质的溶液从t2℃降至t1℃,溶质质量分数最小的一定是丙物质7.从海水中提取食盐的流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蒸发池中海水的浓度逐渐增大B. 结晶池中食盐结晶的过程,溶质的质量分数保持不变C. 从母液中可以提取多种化工原料D. 从结晶池中得到的食盐属于纯净物8.小红同学为研究金属腐蚀的条件,用细尼龙线将三根大小相同的铁钉分别固定在如图所示的三个液面高度相同的装置中,放置一星期后观察现象(浓盐酸易挥发,浓硫酸具有吸水性)。
青岛市初三化学初三化学上册期末模拟试题(含标准答案)
青岛市初三化学上册期末模拟试题(含标准答案)一、九年级化学上册选择题1.“尾气催化转换器”是将汽车尾气中的有毒气体转变为无毒气体.其微观过程如图所示,其中不同的圆球代表不同的原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反应物和生成物全部是化合物B.反应物之间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3C.生成物之间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D.反应前后原子、分子的个数不变2.已知固体氯酸钾在加热条件下可以分解,生成氧气.如果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则可以加快其分解速度.已知a为固体氯酸钾,b为混有少量二氧化锰的固体氯酸钾,且a和b的质量相等,当分别同时加热a和b至完全反应时,能正确表示生成氧气的质量随反应时间而变化的图象是()A.B.C.D.3.已知由CuS、CuSO3、CuSO4组成的混合物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x,则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A.1-3xB.1-2xC.1-xD.无法计算4.如图所示为硫化氢(H2S)与氧气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中硫、氢元素质量比为1:2B.丙代表的是纯净物C.34g硫化氢完全燃烧至少需48g氧气D.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2:2:15.小芳同学对部分化学知识总结整理如下,其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生活中的化学B安全常识①自行车链条可采用涂油的方法防锈②用生石灰吸附水中的异味①酒精洒在实验台上立即用湿抹布扑盖②为防止一氧化碳中毒在室内放一盆水C化学规律D物质的鉴别①高锰酸钾加热后剩余固体的质量减少③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质量都不变①用燃着的木条鉴别氮气和二氧化碳②用观察颜色的方法鉴别铜丝和铁丝A.A B.B C.C D.D6.为了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设计如图装置,利用传感器技术测得实验过程中温度、压强和氧气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下。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Y是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B.X曲线中A到B点呈上升趋势的原因是燃烧放热C.实验过程中大致在t3时刻打开活塞KD.Z曲线中C到D点变化的原因是装置外的空气进入集气瓶7.下列推理不正确的是①燃烧过程中伴随着发光放热,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一定是燃烧②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为纯净物,但纯净物不一定由同种分子构成③单质只含一种元素,所以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④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所以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一定是物理变化⑤氧化物都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A.①②③⑤B.①②⑤C.①③⑤D.①④⑤8.有 C5H10、C3H6O、C6H12O6组成的混合物,经测定含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0%,则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A.60% B.45% C.30% D.22.5%9.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B.该反应的生成物只有一种C.丙物质一定属于化合物D.参加反应的乙、丁质量比为5:210.学习化学的一种方法是推理,以下推理正确的是()A.氧化物一定含氧元素,则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2024年最新人教版初三化学(上册)模拟考卷及答案(各版本)
2024年最新人教版初三化学(上册)模拟考卷及答案(各版本)一、选择题1.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 空气B. 矿泉水C. 氯化钠D. 铁矿石2. 下列符号中,表示分子的是()A. 2HB. H2C. HD. H+3. 下列化学方程式中,正确的是()A. 2H2 + O2 = 2H2OB. H2 + O2 = H2OC. H2 + O2 = 2H2OD. 2H2 + O2 = H2O24. 下列溶液中,质量分数最大的是()A. 10%的硫酸溶液B. 20%的盐酸溶液C. 30%的氢氧化钠溶液D. 40%的硝酸溶液5. 下列物质中,属于酸的是()A. NaOHB. HClC. NaClD. H2O二、填空题1. 原子的构成是由______和______组成。
2. 分子的构成是由______和______组成。
3.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规则是______。
4. 溶液的质量分数是指______。
5. 酸是指______。
三、解答题1. 请简述原子与分子的区别和联系。
2. 请简述化学方程式在化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3. 请简述如何计算溶液的质量分数。
4. 请简述酸碱中和反应的原理。
5. 请简述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应用。
答案:一、选择题1. C2. B3. A4. D5. B二、填空题1. 原子的构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
2. 分子的构成是由原子和化学键组成。
3.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规则是质量守恒定律。
4. 溶液的质量分数是指溶质的质量与溶液总质量之比。
5. 酸是指能够与碱反应盐和水的物质。
三、解答题1.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
原子是构成分子的基本单位,分子是由两个或多个原子通过化学键结合而成的。
2. 化学方程式在化学研究中的重要性在于它能够准确地描述化学反应的过程,帮助科学家们理解和预测化学反应的结果。
3. 计算溶液的质量分数的方法是将溶质的质量除以溶液的总质量,然后将结果乘以100%。
人教版2022年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模拟考试(及参考答案)
人教版2022年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模拟考试(及参考答案)(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班级:姓名:分数: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1、下图表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依据图分析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物质由5个原子构成B.化学变化的后硅元素的化合价不变C.参加反应的乙的质量和生成的丁中氢元素的质量相等D.参加反应的甲、乙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l:12、压缩气体可使气体液化,气体液化后()A.分子的质量变大B.分子的体积变小C.分子的数目减少D.分子的间隙变小3、除去下列物质中所含杂质(括号内为杂质)的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A.NaOH(Na2CO3):加入适量稀盐酸B.CO(CO2):通过装有浓硫酸的洗气瓶C.CuO(C):在空气中充分灼烧D.MgSO4(Na2SO4):溶解,过滤4、实验室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时,下列操作会导致结果偏小的是()①称量的氯化钠固体中含有不溶性杂质; ②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③往烧杯中加水时有水洒出;④将配制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中时有少量溅出。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5、有Mg、Al、Zn的混合物共7.2g,与足量盐酸反应,生成H2的质量可能是()A.0.2 g B.0.6g C.0.8g D.0.9g 6、金属是重要的资源.下列有关金属制备的说法错误的是()A.“湿法炼铜”的化学原理可以表示为:Fe+CuSO4═FeSO4+CuB.电解氯化镁可以制备金属镁,该反应为分解反应C.工业上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制备铁,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D.金矿中的金是以单质形式存在,用物理方法可以制得7、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A.氧气具有可燃性,可以支持燃烧B.水生动物能在水中生存是因为氧气易溶于水C.工业上利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取氧气D.氧气的化学性质很活泼,常温下能与所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8、下列物质溶于水时,溶液温度明显降低的是()A.氯化钠B.硝酸铵C.浓硫酸D.氢氧化钠9、将a、b、c三种金属分别投入稀盐酸中,只有b溶解并产生气泡;把a和c 分别放入硫酸铜溶液中,在a表面有铜析出,c没有变化。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模拟考试【参考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模拟考试【参考答案】(时间: 60分钟分数: 100分)班级: 姓名: 分数: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共20小题, 每题2分, 共40分)1.在消防知识中有一个词叫做“物理性爆炸”, 是指在没有发生化学反应的情况下发生的爆炸, 下列各项描述中不属于物理性爆炸的是()A. 厨房中因燃气泄漏而爆炸B. 高压锅因为排气孔堵塞而爆炸C. 车胎因为暴晒而发生爆炸D. 气球因为充气过多而引起爆炸2.元素观、微粒观是化学的重要观念。
下列有关元素和微粒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分子、原子和离子都是成物质的粒子B. 同种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与中子数一定相等C. 元素的原子序数与该元素原子核电荷数在数值上相同D.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 原子的种类不变, 元素的种类也不会改变3.化学符号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
下列对①~④所示化学符号的意义叙述正确的是()①Ne ②Mg ③Mg2+④H2O 2A. ①②④都表示一个分子B. ③表示一个镁离子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C. ④表示H2O2分子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D. ②和③属于同种元素, 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4.下列物质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 因为发生化学变化而质量增加的是()A. 浓硫酸B. 浓盐酸C. 氢氧化钠D. 石灰石5.下列化学用语的使用及其表示的意义, 正确的是()A. H2O——一个水分子中含有一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原子B. 4H——4个氢元素C. Ca+2——一个钙离子带二个单位正电荷D. 2CO2——两个二氧化碳分子6.下列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部分操作示意图中, 正确的是()A. 检查装置气密性B. 加热立即收集C. 收满后移出集气瓶D. 结束时停止加热7、豆腐是人们喜爱的食物, 营养丰富, 能为人体提供所需的多种氨基酸, 其中含量最多的是亮氨酸(C6H13NO2), 关于亮氨酸的说法正确的是()A. 亮氨酸是氧化物B. 亮氨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7.3%C. 一个亮氨酸分子由22个原子构成D. 亮氨酸中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的质量比为6: 13: 1: 28、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 下列推理合理的是()A.在同一化合物中, 金属元素显正价, 则非金属元素一定显负价B. 化学变化伴随着能量变化则有能量变化的一定是化学变化C. 单质含有一种元素, 则含有一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A.D. 催化剂的质量在反应前后不变, 则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B.9、黄蜂的毒液呈碱性, 若被黄蜂蜇了, 涂抹下列物质可缓解疼痛的是()食盐水(pH≈7 ) B. 牙膏(pH≈9)C. 肥皂(pH≈10 )D. 米醋(pH≈3)10、如图所示仪器中可以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的是()A. B. C. D.11.在光照条件下, AgNO3可分解为Ag、O2和某种氮的氧化物X.取一定质量的AgNO3固体充分光照, 测得反应后生成Ag、O2.X的质量分别为21.6g、mg、9.2g。
人教版2023年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模拟考试带答案
人教版2023年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模拟考试带答案(时间: 60分钟分数: 100分)班级: 姓名: 分数: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共20小题, 每题2分, 共40分)1.已知某酒精溶液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2%, 则此酒精溶液中酒精(C2H5OH)的质量分数为()A. 23%B. 36%C. 46%D. 54%2.在消防知识中有一个词叫做“物理性爆炸”, 是指在没有发生化学反应的情况下发生的爆炸, 下列各项描述中不属于物理性爆炸的是()A. 厨房中因燃气泄漏而爆炸B. 高压锅因为排气孔堵塞而爆炸C. 车胎因为暴晒而发生爆炸D. 气球因为充气过多而引起爆炸3.甲化工厂排放的酸性污水和乙化工厂排放的污水, 共含有以下6种离子中的各3种: K+、OH﹣、C032﹣、Ba2+、H+、NO3﹣, 则乙化工厂排放的污水中所含有的3种离子是()A. K+、OH﹣、H+B. K+、OH﹣、C032﹣C. Ba2+、OH﹣、NO3﹣D. OH﹣、K+、Ba2+4.某同学根据铜锈的成分Cu2(OH)2CO3作出猜想:引起金属铜锈蚀的因素除有氧气和水外,还应该有二氧化碳。
为证明“必须有二氧化碳”,需要进行下列实验中的()A. 甲和乙B. 甲和丁C. 乙和丁D. 丙和丁5.一氧化氮气体是一种无色、无味、有毒且难溶于水的气体, 能与空气中的氧气迅速反应。
下列是实验室收集一氧化氮气体的正确方法是()A. 向上排空气法B. 向下排空气法C. 排水法D. 以上方法都可以6.关于金属及合金的说法错误的是()A. 合金中至少含有两种金属元素B. 生铁和钢是常见的铁合金C. 黄铜的硬度比纯铜的硬度大D. 焊锡的熔点比纯锡的熔点低7、下列清洁用品中碱性最强的是()A. 厕所清洁剂pH=1B. 牙膏pH=8C. 肥皂pH=10D. 炉具清洁剂pH=138、将一定量甲烷和氧气置于密闭容器中引燃, 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物质甲烷氧气水二氧化碳X反应前质量/g 4.8 16 0 0 0 反应后质量/g 0 0 10.8 4.4 a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X可能是反应物B. X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C. X中含有氢元素D. 氧气增加能减少X的生成9、下列图示中的“错误实验操作”与图下面对应的“可能产生的后果”不一致的是()A. 液体喷出B. 污染试剂C. 酒精溅出D. 读数偏大10、下列诗句描述的自然现象跟所涉及到的物质变化的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包含了化学变化B. “日照香炉生紫烟”——包含了化学变化C. “北风卷地白草折”——包含了物理变化D. “草枯鹰眼疾, 雪尽马蹄轻”——前者包含了化学变化, 后者包含了物理变化11.化学上把“生成新物质的变化称为化学变化”, 下面对化学变化中“新物质”的解释正确的是()A. “新物质”是指自然界不存在的物质B. “新物质”就是与变化前的物质颜色, 状态有所不同的物质C.凡是变化过程中有明显现象产生, 说明此变化过程中一定有新物质生成D. “新物质”就是与变化前的物质在组成或结构上不同的物质12.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先”与“后”的说法中, 正确的是()A. 制取气体时, 先装药品, 后检查装置的气密性B. 用托盘天平称量10g固体药品时, 先放砝码, 后放药品C. 用滴管取细口瓶内的液体时, 先将其伸入液体内, 后挤压取液D. 加热KMnO4并用排水法收集O2的实验结束时, 先熄灭酒精灯, 后移出导管13.已知生活中厕所清洁剂的pH=1, 厨房的清洁剂的pH=12。
初三化学初三化学上册期末模拟试题及答案
初三化学上册期末模拟试题及答案一、九年级化学上册选择题1.如图是某反应前后的微观示意图,关于该示意图表示的化学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常温下一定能发生B.参加反应的“”和“”分子的个数比是2:1C.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没有发生改变D.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发生改变2.下列4 个坐标图分别表示4 个实验过程中某些质量的变化,其中正确的是()A.等体积、等质量分数的双氧水溶液分解B.木炭在盛有氧气的密闭容器内燃烧C.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固体D.镁条在空气中燃烧3.某元素M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2,M的氧化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0%,则M在此氧化物中的化合价为A.+6 B.+4 C.+2 D.+14.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是A.探究二氧化碳与水是否发生反应B.用水吸收COC.验证氧气已收集满D.验证质量守恒定律5.依据下图进行实验(夹持仪器略去)。
实验步骤如下:①通入N2一段时间后,点燃酒精灯,a、b中均无明显现象;②改通O2片刻,加热一段时间后,熄灭酒精灯,a中红磷不燃烧,b中红磷燃烧。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实验可以证明氮气不能支持红磷的燃烧B.实验过程①要先通入N2,是为了排除装置中的空气C.实验过程②的现象证明可燃物燃烧只需要足够的氧气D.对比①②实验现象可知:可燃物燃烧需要足够的氧气和达到一定的温度6.铜元素有多种氧化物,如CuO、Cu2O。
称取14.4g仅含Cu、O两种元素的固体样品、采用如下图装置实验(夹持装置省略)。
测得实验前后装置B增重4.4g。
查资料可知:碱石灰由NaOH和CaO组成,其作用是吸收H2O和CO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装置B的作用是吸收反应生成的H2O和CO2B.若缺少装置C,则实验所得Cu、O个数比偏高C.根据实验数据进行计算,可以确定该固体为Cu2OD.实验开始前应先关闭K2,打开K1,让CO通一段时间7.小芳同学对部分化学知识总结整理如下,其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生活中的化学B安全常识①自行车链条可采用涂油的方法防锈②用生石灰吸附水中的异味①酒精洒在实验台上立即用湿抹布扑盖②为防止一氧化碳中毒在室内放一盆水C化学规律D物质的鉴别①高锰酸钾加热后剩余固体的质量减少③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质量都不变①用燃着的木条鉴别氮气和二氧化碳②用观察颜色的方法鉴别铜丝和铁丝A.A B.B C.C D.D 8.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的实验操作的是()A.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B.一定量的红磷在密封容器中燃烧C .向一定质量的二氧化锰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D.碳和氧化铜的固体混合物在高温条件下反应9.下列实验不可行或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法A区分氯化钠溶液、高锰酸钾溶液观察溶液的颜色B除去CO2中少量的CO点燃C除去CO中少量的CO2通过足量灼热的炭层D 焊接金属时所用燃料乙炔(化学式C2H2)充分燃烧时的产物检验在火焰上方罩上干冷的烧杯,一段时间后迅速倒转烧杯并加入澄清石灰水A.A B.B C.C D.D10.分类是我们在研究过程中常用的重要方法,根据研究目的,采用不同的分类表中进行分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分类分类标准A 类别一:硅、氧气、铁类别二:二氧化碳、氯化钠、硫酸铜根据组成物质的元素种类多少,把纯净物分成单质和化合物.B 类别一:离子、原子核、质子、电子类别二:中子、分子、原子根据粒子能否显电性来分类.C 类别一:铁、铜、镁类別二:水、二氧化碳、氢气类别三:氯化钠根据物质通常情况下存在的状态,可分成固体、气体、液体.D 类别一:试管,蒸发皿类别二:集气瓶、量筒根据仪器能否加热,将仪器分类A.A B.B C.C D.D11.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A.某温度时,向一定量的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加入少量氧化钙,再恢复到原温度B.加热的饱和溶液的KNO3和饱和溶液的Ca(OH)2(不考虑溶剂的蒸发)C.向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中分别加入过量的Zn和FeD.将水通电一段时间12.下列问题的研究中,没有利用....对比实验思想方法的是()A.研究空气中氧气含量B.比较金属活动性C.研究燃烧的条件D.研究二氧化碳与水反应13.蜡烛(足量)在如图所示密闭的集气瓶内燃烧至熄灭,测得瓶内氧气体积分数的变化如图所示。
初三化学初三化学上册期末模拟试题(含答案)
初三化学上册期末模拟试题(含答案)一、九年级化学上册选择题1.甲、乙、丙、丁表示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甲、乙属于同种元素B.甲、乙、丙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C.丁中x=8D.乙表示阴离子2.已知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此反应中有三种氧化物B.此反应中反应物的质量比是1:2C.该反应是置换反应D.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都不变3.W、X、Y、Z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物质W X Y Z反应前质量g222340反应后质量g240待测1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反应中生成X的质量为40g B.W在反应中可能是催化剂C.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D.该反应中Y全部参加反应4.推理是研究和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
正电子、负质子都是反粒子,它们跟通常所说的电子、质子相比较,质量相等,但电性相反。
科学家已发现反氢原子。
推测出反氢原子的结构可能是()A.由一个带负电的质子和一个电子构成B.由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构成C.由一个带负电的质子和一个带正电的电子构成D.由一个质子和一个带正电的电子构成g的稀硫酸中,恰好完全反应.则所得溶5.将14.6g已部分氧化的锌粉,加入到19610%液中溶质的质量为()A.19g B.30.1g C.32.2g D.36.2g6.以下归纳和总结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对现象的认识B、对安全的认识①气体压缩,气体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②活性炭除去异味,活性炭具有吸附性③电解水时正极与负极产生的气体质量比为1:2①点燃可燃性气体前一定要验纯②煤矿矿井要保持通风、严禁烟火③家中天然气泄漏赶紧打开排风扇C、对鉴别除杂方法的认识D、对人物贡献的认识①区分硬水和软水,加肥皂水后搅拌②除去CO2中少量CO,通入足量灼热的氧化铜③除去CaO中CaCO3,高温充分煅烧①拉瓦锡--测定空气组成②门捷列夫--元素周期表③张青莲--测定水的组成A.A B.B C.C D.D7.在CO和CO2的混合气体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是64%,将该气体10g通过足量的灼热的CuO粉末,完全反应后,气体通过足量的澄清石灰水得到白色沉淀的质量是( )A.15g B.6.7g C.30g D.20g8.为证明人体呼出的CO2含量明显高于空气中CO2,采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
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模拟试题(附答案)
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模拟试题(附答案) 以下是查字典化学网为您推荐的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模拟试题(附答案),希望本篇文章对您学习有所帮助。
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模拟试题(附答案)Cl35.5 Ca40 Fe56 Zn65注意:1、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
第Ⅰ卷为选择题,;第Ⅱ卷为非选择题2、本试卷共五大题,22小题,总分100分,答题时间6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一、选择题(本题有12个小题,每个小题3分,共36分。
每个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请将你认为正确的选项涂在机读卡上)1、往盛有溶液M的试管中加入(或通入)N,溶液颜色有变化的是物质A B C DM HCl Ca(OH)2 CuSO4 H2SO4N Na2CO3 CO2 Fe Zn2、在化学世界里没有生命的阿拉伯数字也变得鲜活起来,它们在不同的位置表示着不同的含义。
下列化学符号中数字2表示的意义正确的是A.Fe2+:1个亚铁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B.CO2:二氧化碳分子中含有2个氧原子C.2N:2个氮元素D. CaO:氧化钙的化合价为+2价3、以科学原理和实验事实为依据进行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
下列推理得出的相关结论合理的是A.原子和分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所以分子在化学变化中也不能再分。
B.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不是化合物。
C.有气体原子是相对稳定结构,所以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粒子一定是稀有气体原子。
D.氧气和臭氧都是由氧元素组成的单质,所以它们的性质完全相同。
4、下列主体知识的归纳中,都正确的一组是A.生活常识B.节约意识C.安全常识D.环保意识5、燃着的火柴梗竖直向上,不如火柴梗水平放置或略向下放置燃烧的旺,其原因是A.火柴梗着火点低B.空气中氧气不足C.火柴梗跟氧气接触面积小D.火柴梗温度不易达到着火点6、已知某两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其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中共有四种分子B.该反应的反应物都是单质C.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4:1D.该反应中生成物有单质和化合物7、实验室制取氧气时,在试管中加热一定量高锰酸钾固体,随着反应的发生,纵坐标表示的是A.高锰酸钾的质量B.氧气的质量C.锰元素的质量分数D.固体物质的质量8、根据下列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所获取的信息不正确的是A.它们表示三种元素B.②③的化学性质相同C.②表示的元素是金属元素D.①表示的是原子,而④表示的是阴离子9.下列观点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A.煤燃烧后剩余残渣的质量减轻了B.一定条件下,SO2和O2生成SO3,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不变C.8g CH4完全燃烧生成8g CO2D.某有机物在空气中燃烧只生成CO2和H 2O,则该有机物一定含有碳、氢、氧元素10、2019年5月,媒体曝光台湾塑化剂污染食品事件,污染的食品超500多种,是台湾30年来最严重的食品渗毒事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三化学上册期末模拟试题及答案一、九年级化学上册选择题1.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A.电解水B.加热一定质量的KClO3C.两份完全相同的双氧水在有无MnO2的情况下产生O2D.红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2.有18.6g的NaOH和Na2CO3固体混合物,已知Na元素与C元素的质量比是23:3,把该固体全部加入到盛有100g的足量稀硫酸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烧杯里残留物质的质量是114.2g。
则原NaOH和Na2CO3固体混合物中钠元素的质量是()A.9.2g B.6.9g C.4.6g D.2.3g3.明胶,可以在制药与食品工业中使用。
明胶里含有多种蛋白质,其中某蛋白质在人内水解产物之一为苯丙氨酸(化学式为C9H11O2N)。
下列对相关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一个苯丙氨酸分子有23个原子构成B.苯丙氨酸分子由碳、氢、氧、氮四种元素组成C.苯丙氨酸中碳、氢、氧、氮四种元素质量比为9:11:2:1D.苯丙氨酸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4.推理是研究和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
正电子、负质子都是反粒子,它们跟通常所说的电子、质子相比较,质量相等,但电性相反。
科学家已发现反氢原子。
推测出反氢原子的结构可能是()A.由一个带负电的质子和一个电子构成B.由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构成C.由一个带负电的质子和一个带正电的电子构成D.由一个质子和一个带正电的电子构成5.将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30克置于试管中,加热一段时间后冷却称量剩余固体为20.4克。
将此剩余固体加入足量水充分溶解(二氧化锰不溶于水)后过滤,滤渣经洗涤干燥后称得质量为5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参加反应的氯酸钾质量为25克B.停止加热后剩余固体中含有两种物质C.生成氧气质量为9.6克D.反应过程中固体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不变6.科学实验是人类获取科学知识,验证科学理论的重要手段,其中,对实验现象的正确描述很重要,以下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的烟雾B.CO还原氧化铁,可观察到红棕色粉末逐渐变黑C.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可观察到浅绿色溶液变成蓝色D.向滴有植物油的水中加入洗洁精,振荡后得到澄清透明的溶液7.能正确反映相关实验过程中量的变化的图像是A.A B.B C.C D.D8.完全燃烧2. 8g某有机物,生成8. 8gCO2和3. 6gH2O。
下列对该有机物的判断正确的是A.该有机物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且碳、氢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6:1B.该有机物一定含碳、氢、氧三种元素C.该有机物的化学式为CH4D.该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69.下列物质鉴别方法,错误的是A.用水鉴别生石灰和石灰石 B.用MnO2鉴别蒸馏水和双氧水C.用燃着的木条鉴别H2和CH4 D.用澄清石灰水鉴别CO和CO2g的稀硫酸中,恰好完全反应.则所得溶10.将14.6g已部分氧化的锌粉,加入到19610%液中溶质的质量为()A.19g B.30.1g C.32.2g D.36.2g11.纯净物甲是一种可再生绿色能源。
在一定条件下,一定质量的甲与 48g乙充分反应,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
当乙反应完全时,生成 44g 丙和 27g 丁。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有()个①参加反应的甲物质的质量为 23g②反应生成丙和丁的化学计量数比为 2:3③甲物质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4:1④参加反应的甲与丙的质量比为48:44⑤甲物质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A.1个B.2个C.3个D.4个12.下列图象中,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向一定量CaCO3中加入稀盐酸B.将水通电电解一段时间C.镁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内燃烧D.向一定量铁粉中滴加稀盐酸13.下列图象分别与选项中的描述相对应,其中正确的是()A.表示向一定量大理石中滴加稀盐酸,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变化B.表示加热一定量碳铵(NH4HCO3),试管中固体的质量变化C.表示电解水实验中,生成的氢气及氧气的质量关系D.表示向相同浓度和体积的稀硫酸中加入足量的镁粉和铁粉,产生氢气的质量关系14.法拉第曾以《蜡烛的故事》为题为青少年连续开展了多次报告。
下表列举了报告中涉及的问题及对问题的回答,其中“对问题的回答”属于“设计实验方案”的是选项问题对问题的回答A 吹灭蜡烛时产生的白烟是什么?主要成分是烛油蒸气。
B 火焰为什么向上?热气流上升,形成对流。
C 火焰明亮的原因是什么?与火焰中有碳颗粒有关,碳颗粒会影响火焰明亮程度。
D 火焰不同部位温度高低如何比较?用一张纸在火焰中心一掠,观察纸上留下的火痕特点。
A.A B.B C.C D.D15.实验室常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固体来制取氧气,其化学方程式为:2KClO 32MnO Δ2KCl +3O 2↑现对一定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固体进行加热,加热过程中涉及的相关量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正确的是A .B .C .D .16.在密闭容器内,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该反应符合质量守恒定律B .生成的甲,丙两物质的质量比为8:1C .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D .参加反应的丁的质量等于生成的甲和丙的质量之和17.已知氢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约为1,则根据图示,A 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约为A.12 B.16 C.5 D.1018.一定条件下,在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的值为22B.该反应中的生成物是CO2、H2O和O2C.W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D.W中碳、氢元素原子个数比为1:419.实验室常用加热高锰酸钾固体制取氧气,现对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固体进行加热,加热过程中涉及的相关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图象正确的是()A.B.C.D.20.通过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其中实验结论正确的是()①既可说明甲烷具有可燃性,又说明了甲烷是由氢元素和碳元素组成②既可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又说明了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③既可说明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又说明了水分子中氢原子和氧原子个数之比为2:1④ 既可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又说明了白磷的着火点比红磷低⑤ 既可说明二氧化碳易溶于水,又说明了二氧化碳具有酸性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②③④D.①②③④⑤21.通过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能得出相应结论的是实验操作现象结论A 向收集满CO2的软塑料瓶中加入约1/3体积的水,旋紧瓶盖,振荡塑料瓶变瘪CO2能与水反应B把燃着的木条插入某瓶无色气体中木条熄灭该瓶中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C 将白磷浸没在热水中,再向热水中的白磷通氧气通氧气前白磷不燃烧,通氧气后白磷燃烧氧气是燃烧需要的条件之一D 点燃某气体,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烧杯内壁有无色液滴产生该气体是CH4A.A B.B C.C D.D22.已知蜡烛的着火点约为190℃,蜡烛的火焰由气态蜡燃烧形成,如图所示,在温度示数为280℃以上时,快速推动活塞,观察到蜡烛立即熄灭,其主要原因是A.隔绝氧气B.气流带走可燃物C.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D.无法判断CO的制备装置中,不能起到“随开随制,随关随停”效果的是() 23.如图所示2A.B.C.D.24.有甲、乙、丙三种纯净物,甲为黑色固体,乙、丙为无色气体。
点燃时,甲既能生成乙,也能生成丙;丙点燃也能生成乙。
以下关于这三种物质推断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甲是一种化合物B.乙是一氧化碳C.丙是一氧化碳D.丙是二氧化碳25.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X、Y、Z、M四种物质,使之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
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物质X Y Z M反应前的质量/g205328反应后的质量/g待测值3038关于此反应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物质Z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B.该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C.参加反应的Y、M的质量比为5:4D.待测值为1326.下列说法正确的有①在2A+B=2C的反应中,24g的A完全反应生成40g的C,若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0,则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6②鉴别CO、H2、CH4三种气体的方法是观察燃烧时火焰的颜色③除去二氧化碳气体中的少量一氧化碳可将混合气体点燃④一定量的某物质充分燃烧,消耗96g氧气,生成88g二氧化碳和36g水,则该物质中一定不含氧元素且该物质分子中碳、氢原子的个数比为1:2A.1个B.2个C.3个D.4个27.下列说法合理的有①凡是不纯的氢气在空气中点燃都会引起爆炸②含氧化合物里的氧被夺去的反应,叫做氧化反应③因为有了温室效应,全球平均地表温度才提高到目前适合人类生存的温度④向100g双氧水(过氧化氢和水的混合物)中加入5gMnO2,充分反应至无气泡产生,滤出MnO2固体后称量剩余物质的质量为97.2g,则该双氧水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8% A.1个B.2个C.3个D.4个28.下列关于2CO+O22CO2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表示一氧化碳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B.参加反应的一氧化碳与氧气的质量比为5:4C.反应前后碳原子、氧原子的个数均不变D.参加反应的氧气与生成的二氧化碳的分子个数比为1:229.在一定条件下,甲、乙、两、丁四种物质在密闭容器中发生某个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质量/g2*******反应后质量/g0x y10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参加反应的甲与丁的质量比为4∶1 B.x+y=75C.y≤20时,该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D.x的取值范围:0≤x≤3030.两份质量相等的碳,一份与足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另一份与氧气反应全部生成一氧化碳,则前者与后者消耗氧气的质量比为A.2:1 B.1:2 C.3:4 D.3:8二、九年级化学上册实验题31.下图是实验室制备气体的部分装置:(1)加热混有二氧化锰的氯酸钾制备一瓶氧气用于性质实验。
①该方法制得O2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可选用_____和________(填序号)装置组合。
首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方法是:把导管口放入水中,然后_____________________,观察到有气泡冒出,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2)氢气被认为是理想的清洁、高能燃料。
①实验室用锌与稀硫酸制取氢气并验证其可燃性,可选用_______(填序号)与E装置组合,在E导管口点燃。
实验过程是:组装仪器——>检查装置气密性——>装入药品制备氢气——>_____________——>点燃。
②电解水也可制得H2。
装置如图F,_________管中产生的是氢气。
③氢气的生产方法是制约其作为清洁能源广泛使用的原因之一,科学家根据生产方法提出“绿色”氢气和“有污染”的氢气的概念,下列方法可获得“绿色”氢气的是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