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教案与课件:《汽车工程材料》 第7章-7.1-7.2
《教案汽车材料》
《教案汽车材料》word版教案章节:一、汽车材料概述教学目标:1. 了解汽车材料的定义和分类。
2. 掌握汽车主要材料的性质和应用。
教学内容:1. 汽车材料的定义和分类。
2. 金属材料:钢铁、铝合金、铜合金等。
3. 非金属材料:塑料、橡胶、玻璃、陶瓷等。
4. 复合材料:碳纤维复合材料、玻璃纤维复合材料等。
教学活动:1. 引入汽车材料的定义和分类。
2. 讲解金属材料的性质和应用。
3. 讲解非金属材料的性质和应用。
4. 讲解复合材料的性质和应用。
教案章节:二、汽车金属材料教学目标:1. 了解汽车金属材料的分类和性质。
2. 掌握汽车金属材料的加工工艺和应用。
教学内容:1. 汽车金属材料的分类:碳钢、不锈钢、铝合金等。
2. 汽车金属材料的性质:强度、硬度、韧性、耐腐蚀性等。
3. 汽车金属材料的加工工艺:铸造、锻造、焊接、热处理等。
4. 汽车金属材料的应用:车身、发动机、悬挂系统等。
教学活动:1. 引入汽车金属材料的分类和性质。
2. 讲解汽车金属材料的加工工艺。
3. 讲解汽车金属材料的应用。
教案章节:三、汽车非金属材料教学目标:1. 了解汽车非金属材料的分类和性质。
2. 掌握汽车非金属材料的应用。
教学内容:1. 汽车非金属材料的分类:塑料、橡胶、玻璃、陶瓷等。
2. 汽车非金属材料的性质:强度、硬度、韧性、耐腐蚀性等。
3. 汽车非金属材料的应用:内饰、轮胎、玻璃、陶瓷等。
教学活动:1. 引入汽车非金属材料的分类和性质。
2. 讲解汽车非金属材料的应用。
教案章节:四、汽车复合材料教学目标:1. 了解汽车复合材料的定义和分类。
2. 掌握汽车复合材料的性质和应用。
教学内容:1. 汽车复合材料的定义和分类:碳纤维复合材料、玻璃纤维复合材料等。
2. 汽车复合材料的性质:强度、硬度、韧性、轻量化等。
3. 汽车复合材料的应用:车身、悬挂系统、刹车盘等。
教学活动:1. 引入汽车复合材料的定义和分类。
2. 讲解汽车复合材料的性质和应用。
电子教案与课件化工设备机械基础7章
泄漏,泄压后消除泄漏点,重复上述步骤;若没有泄漏点且压力表读
数没有变化则合格。之后卸压,拆卸设备,排水,填写试压报告。
(注意:比赛时保压时间一般只有3分钟左右,到时请参考竞赛任务单)
任务明确,细心操作哦! 别耽心,专心就好 会越做越顺溜滴
▪ 7.3.2.3换热器的管程试压操作
▪ 在试压前应正确组装设备,设备部件采用法兰连接,试压 管线采用法兰连接或螺纹连接,各连接部分必须连接密封 可靠;然后将管程灌满水,采用手动试压泵对设备加压管 程。试压步骤应正确,操作无误,管程设计压力1.5Mpa, 实验压力为1.9Mpa,保压时间为30min;试压过程为:先 将管程压力缓慢升至1.9Mpa(正负偏差不超过10%),保 压30min ,然后降到设计压力1.5Mpa ,再保压30min,在 该压力下检查各连接部位是否泄漏,如有泄漏,消除泄漏 点,重复上述步骤;若没有泄漏点且压力表读数没有变化 则合格。在这之后卸压,拆卸设备,排水,填写试压报告, 清理现场。
记录
备注
完成
填错、漏填一项扣0.5分,扣完为止
分扣 值分
3
3
(3)按试压系统图7-组装壳程试压设备所 选部件及组装顺序是否正确
部件安装拿错1件扣1分,步骤错一步扣 1分,扣完为止
2
(4)换热器各密封处垫片安装是否正确
错装一个扣1分,扣完为止
2
(5)各法兰连接处螺栓紧固的次序以及方 法是否正确
换热器壳程试 (6)盲板、试压改造盲板安装是否到位 压30分
辅助部件、阀门、仪表清单,标明规格、数量,并能够正确选择所列物 品; ▪ 2、完成图7-1填料函式换热器的部件的组装及管壳程试压操作,边组装 边试压;3、正确填写换热器压力检验报告; ▪ 4、将设备、阀门、仪表等所有连接部件拆除,恢复到赛前状态,并清 理现场。
《教案汽车材料》word版
《教案汽车材料》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汽车材料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掌握汽车主要零部件的材料特性及其应用。
了解汽车材料的最新发展趋势。
2. 技能目标能够分析汽车零部件的材料选择原则。
能够比较不同汽车材料的优缺点。
能够结合实例说明汽车材料的应用和效果。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汽车材料的兴趣和好奇心。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汽车材料的基本概念和分类定义汽车材料的概念。
介绍汽车材料的分类及特点。
2. 金属材料在汽车中的应用介绍金属材料的特性及其在汽车中的应用。
分析金属材料在汽车制造中的优势和局限。
3. 塑料材料在汽车中的应用介绍塑料材料的特性及其在汽车中的应用。
分析塑料材料在汽车制造中的优势和局限。
4. 复合材料在汽车中的应用介绍复合材料的特性及其在汽车中的应用。
分析复合材料在汽车制造中的优势和局限。
5. 汽车材料的最新发展趋势介绍汽车材料研究的最新动态。
分析未来汽车材料发展的趋势和挑战。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讲解汽车材料的基本概念、分类、特性和应用,传授相关知识。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汽车零部件的材料选择和应用案例,培养学生的实际分析能力。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不同汽车材料的优缺点,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4. 实践操作法:组织学生参观汽车制造工厂或实验室,亲身感受汽车材料的应用和效果。
四、教学资源1. 教材:选择一本合适的《汽车材料》教材作为主要教学资源。
2. 课件:制作精美的多媒体课件,辅助讲解和展示相关内容。
3. 案例资料:收集一些汽车零部件的材料选择和应用案例,用于分组讨论。
4. 视频资料:寻找相关的汽车材料制作过程或应用效果的视频,用于更直观地展示和讲解。
五、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提问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
2.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分组讨论中的表现和提出的观点,以及小组报告的质量和表达能力。
《汽车工程材料》PPT课件
1.铸造性能
2.锻造性能
3.焊接性能
4.切削加工性能
汽车机械基础
1.铸造性能 铸造性能是指金属在铸造生产中表现出的工艺性能。
2.锻造性能 锻造性能是指锻造金属材料的难易程度。
3.焊接性能 焊接性能是指金属材料对焊接成形的适应性,也就是指在
一定的焊接工艺条件下,金属材料获得优质焊接接头的难易 程度。
(2)晶格和晶胞 晶体结构:指在晶体内部,原子、离子或原子集团规则排列的方
式。 晶格:抽象的用于描述原子在晶体中排列方式的空间几何格架。
原子排列
晶格
晶胞
晶胞:组成晶格的能反映其特征和规律的最基本几何单元。
汽车机械基础
(3)三种典型的金属晶体结构 ① 体心立方晶格 α-铁(912℃以下的钝铁)、 铬、钼、钨、钒
实际金属晶体结构
汽车机械基础
晶体缺陷: 实际晶体中,排列不规则的区域称为晶体缺陷。
① 点缺陷:不规则区域在空间三个方向上的尺寸都很小,主 要是空位、间隙原子、置换原子。
在实际晶体结构中,晶格的某些结点上没有原子,则称这结 点为空位。位于晶格空隙之间的原子称为间隙原子。
汽车机械基础
② 线缺陷:不规则区域在一个方向的尺寸很大,在另外两个方 向的尺寸都很小,主要是位错,即晶体中某处有一列或若干列原 子发生有规律的错排现象。
汽车机械基础
《汽车工程材料》PPT课件
本课件PPT仅供学习使用 本课件PPT仅供学习使用 本课件PPT仅供学习使用
学习完毕请自行删除
汽车机械基础
任务一 汽车常用材料主要性能分析
汽车机械基础
任务引入
图1-1 汽车曲轴、活塞、齿轮
汽车曲轴、活塞、齿轮的主要性能有哪些?
汽车材料教学课件第四版第七章有色金属材料及其在汽车上的应用
2. 特殊黄铜 为了获得某些性能,在普通黄铜中加入铝、硅、锰、锡、铅等合金元素而组成的 合金,称为特殊黄铜。按其所加元素的不同,分为硅黄铜( HSi80-3)、铅黄铜 ( HPb63-3)、锡黄铜( HSn62-1)等。特殊黄铜加入合金元素,改善了黄铜的力 学性能、耐蚀性或某些工艺性能。如加入铝能提高黄铜的硬度、强度和耐磨性;加 入硅能提高黄铜的硬度、强度和铸造性能;加入锰能提高黄铜的力学性能和耐蚀性; 加入锡能提高黄铜的耐蚀性,尤其是能提高黄铜在海水中的耐蚀性;加入铅能改善 黄铜的切削加工性能等。
26
27
一、工业纯铜
纯铜是用电解法获得的,也称“电解铜”,外观呈紫红色,故又称紫铜。工业纯 铜的含铜量为 99.50%~ 99.95%。纯铜具有良好的塑性、导电性和耐蚀性,特别是 导电性仅次于银而居于第二位。铜的密度为 8.9 g/cm3,熔点为 1 083 ℃。工业纯 铜的强度、硬度低,不宜制作结构零件,广泛应用于制造电线、电缆、铜管以及配 制铜合金。此外,纯铜还可用于制作气缸垫、进排气管垫、轴承衬垫和油管等。
第七章 有色金属材料及其在汽车上的应用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铝及铝合金 铜及铜合金 滑动轴承合金 其他有色金属
1
材料学上通常把铁、锰、铬及以铁碳为主的合金(钢铁)称为黑色金属,如钢、 生铁、铁合金、铸铁等,把其他金属及其合金称为有色金属。有色金属具有质轻、 强度和硬度一般比普通金属高、导电性好、电阻温度系数小等钢铁材料所不具备的 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而且又具有一定的力学性能和较好的工艺性能,是实现汽车 轻量化的理想材料,因而在现代汽车工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10
3. 工业纯铝的主要用途 工业纯铝主要用来代替铜制作导线、电缆、电气元件以及强度不高的耐蚀器皿、 生活器皿和配制铝合金等。在汽车中常用于制作压缩机垫圈,排气阀垫片,内、外 装饰件和铭牌等。
汽车机械制图电子教案
汽车机械制图电子教案第一章:汽车机械制图概述1.1 汽车机械制图的重要性1.2 制图的基本原则与规范1.3 制图的基本工具与材料1.4 制图的基本步骤与方法第二章:投影的基本原理2.1 投影的定义与分类2.2 正投影与斜投影2.3 投影变换2.4 投影的基本作图方法第三章:汽车零件的常用表达方法3.1 视图3.2 剖视图与断面图3.3 零件图的标注3.4 装配图的绘制与阅读第四章:汽车零件的标准件与常用件4.1 螺纹紧固件4.2 键、销连接件4.3 滚动轴承与弹簧4.4 其他标准件与常用件第五章:汽车机械制图的实践与应用5.1 绘制简单零件图5.2 绘制装配图5.3 绘制轴测图5.4 计算机辅助制图简介第六章:复杂零件的绘制与分析6.1 复杂零件图的组成与特点6.2 组合体的绘制与分析6.3 相贯线的绘制与处理6.4 薄壁件与曲面零件的绘制第七章:汽车装配图的绘制与解读7.1 装配图的概述与作用7.2 装配图的绘制步骤与方法7.3 装配图的常见表达方式与技巧7.4 装配图的解读与分析第八章:汽车机械制图的标注与说明8.1 尺寸标注的基本原则与方法8.2 形位公差与表面粗糙度的标注8.3 制图中的文字说明与符号表示8.4 绘制零件图与装配图的注意事项第九章:汽车机械制图的软件应用9.1 计算机辅助设计(CAD)的基本操作9.2 常见汽车机械制图软件介绍与应用9.3 利用软件绘制零件图与装配图的实例9.4 打印与输出制图文件的操作第十章:汽车机械制图的实际案例分析10.1 案例一:发动机装配图的绘制与解读10.2 案例二:汽车底盘零件图的标注与分析10.3 案例三:汽车车身轴测图的绘制10.4 案例四:计算机辅助制图在汽车设计中的应用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汽车机械制图的重要性补充说明:制图的基本原则与规范是保证图纸质量的基础,需要学生熟练掌握;制图的基本工具与材料是进行图纸绘制的必备条件,需要学生了解并熟练使用。
《教案汽车材料》
《教案汽车材料》word版第一章:汽车材料概述1.1 汽车材料的重要性1.2 汽车材料的发展历程1.3 汽车材料的分类及应用第二章:金属材料2.1 钢铁材料2.2 铝合金2.3 镁合金2.4 钛合金2.5 其他金属材料第三章:塑料材料3.1 塑料的特性及应用3.2 塑料的成型工艺3.3 汽车用塑料的发展趋势3.4 常见汽车塑料零部件第四章:复合材料4.1 复合材料的定义及分类4.2 碳纤维复合材料4.3 玻璃纤维复合材料4.4 其他复合材料4.5 复合材料在汽车领域的应用第五章:汽车用涂层材料5.1 涂层材料的作用及分类5.2 有机涂层材料5.3 无机涂层材料5.4 纳米涂层材料5.5 涂层材料的发展趋势第六章:橡胶材料6.1 橡胶的特性及分类6.2 汽车用橡胶材料的主要类型6.3 橡胶在汽车部件中的应用6.4 橡胶材料的配方设计及制造工艺6.5 橡胶材料的发展趋势及挑战第七章:陶瓷材料7.1 陶瓷材料的特性7.2 汽车用陶瓷材料的类型及应用7.3 陶瓷发动机部件7.4 陶瓷材料在汽车轻量化中的应用7.5 陶瓷材料的发展前景第八章:密封材料8.1 密封材料的作用及分类8.2 汽车用密封材料的主要类型8.3 密封材料的设计与应用8.4 密封材料的性能评价8.5 密封材料的发展趋势第九章:摩擦与磨损材料9.1 摩擦与磨损的基本概念9.2 汽车用摩擦与磨损材料的类型及应用9.3 摩擦材料的制备工艺9.4 摩擦材料的性能测试与评价9.5 摩擦材料的发展趋势第十章:汽车用功能材料10.1 功能材料的概念及分类10.2 汽车用功能材料的主要类型10.3 功能材料在汽车领域的应用10.4 功能材料的研究与发展趋势10.5 功能材料在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现状与展望第十一章:汽车轻量化材料11.1 汽车轻量化的意义11.2 轻量化材料的种类与应用11.3 轻量化材料的制造工艺11.4 轻量化材料在汽车行业的发展趋势11.5 轻量化材料面临的挑战与解决方案第十二章:汽车用高性能合金12.1 高性能合金的特性及分类12.2 汽车用高性能合金的主要类型12.3 高性能合金在汽车部件中的应用12.4 高性能合金的制造工艺12.5 高性能合金的发展趋势第十三章:汽车用复合陶瓷材料13.1 复合陶瓷材料的特性及分类13.2 汽车用复合陶瓷材料的主要类型13.3 复合陶瓷材料在汽车部件中的应用13.4 复合陶瓷材料的制造工艺13.5 复合陶瓷材料的发展趋势第十四章:汽车用纳米材料14.1 纳米材料的基本概念及特性14.2 汽车用纳米材料的主要类型及应用14.3 纳米材料的制造工艺14.4 纳米材料在汽车行业的挑战与解决方案14.5 纳米材料在汽车领域的发展趋势第十五章:汽车材料的选择与评价15.1 汽车材料选择的原则和方法15.2 汽车材料评价的指标和体系15.3 汽车材料的测试与检测方法15.4 汽车材料的可靠性分析15.5 汽车材料的可持续发展与环保要求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教案《汽车材料》共分为十五章,全面介绍了汽车材料的种类、特性、应用以及发展趋势。
《汽车材料》教案.
绪论一、现代社会生产的三大支柱是:材料、能源和信息。
(而材料的品种、数量和质量是衡量一个国家科学技术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二、目前世界上的材料品种有40余万种,并以每年5%的速率递增。
一、汽车材料:I.金属材料,包括黑色金属(钢和铁),有色金属材料(铝、铜、铅等)及其合金; II.非金属材料,分为有机分子材料(塑料、橡胶),无机非金属材料(玻璃、陶瓷等)以及新型的复合材料。
III.汽车运行材料,汽车运行过程中所消耗的燃料、润滑油,工作液和轮胎等。
第一章金属材料力学性能指标教学目标1.了解金属材料力学性能指标的概念2.了解金属材料的拉伸试验、强度试验及冲击试验重点和难点金属材料的强度、塑性、硬度、冲击韧性及疲劳的基本概念金属材料的性能一般分为两大类,见下表§1.1 强度与塑性强度---在外力作用下,金属材料抵抗永久变形和断裂的能力塑性---在外力作用下,金属材料产生永久变形而不断裂的能力1.1.1载荷载荷;金属材料在使用过程中所受的外力称为载荷载荷的类型见下表1.1.2 拉伸试验与拉伸图(详见课本)1.1.3强度强度的大小用应力表示,金属材料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必然在材料内部产生与外力相等的抵抗力,即内力。
单位截面上的内力称为应力。
用符号σ表示,单位:Pa σ=S F通过拉伸试验得到的指标有;弹性极限、屈服强度、抗拉强度。
1.1.4 塑性塑性:指材料受力时在断裂前产生永久变形的能力。
通过拉伸试验得到的指标有指标:伸长率(δ)和断面收缩率(ψ) 1.1.4.1伸长率(δ) δ=1L L L ×100﹪ L 0----试样原始标距长度,㎜。
L 1-----试样拉断后的标距长度, ㎜δ100指L 0=100mm 的延伸率 1.1.4.2断面收缩率(ψ)ψ=010 S SS×100﹪S0----试样原始横截面积S1-----试样拉断后的横截面积,伸长率、断面收缩率与塑性的关系:δ、ψ值越大,塑性越好。
电子教案与课件:《高分子材料概论》 第七章 聚合物共混物
第七章 7.2 聚合物共混物的相容性
7.2.1基本概念 相容性是聚合物共混体系的最重要特性。共混过程实施的难易、共混物的形态与性能,都与共混组分之间的相容性 密切相关。聚合物的共混物的相容性(compatibility)起源于乳液体系各组分相容的概念,是指共混物各组分彼此相互 容纳、形成宏观均匀材料的能力。不同聚合物对之间相互容纳的能力,有着很大差别。聚合物之间的互溶性 (miscibility)亦称混溶性,与低分子物中溶解度(solubility)相对应,是指聚合物之间热力学上的相互溶解性。热力 学混溶性是指在任意比例时都能形成均相体系的能力。早期的共混理论研究发现,可以满足热力学相容的聚合物配对, 实际上相当少。此后,研究者不再局限于热力学相容体系,研究内容包括相分离行为和部分相容两相体系的相界面特性
第七章 7.2 聚合物共混物的相容性
7.2.5 相容性研究方法 研究聚合物之间相容性的方法很多。前面已述及以热力学为基础的溶解度参数(δ)及Huggins—Flory相互作用参数 χ12来判断互溶性。除热力学方法外,还可用玻璃化转变温度(Tg)法、平衡熔点法、聚合物相图、红外光谱法、电镜 法、界面层厚度法、界面张力测定法、共混物薄膜透明度测定法、共同溶剂法、粘度法等来研究聚合物共混物的相容性。 7.2.5.1 玻璃化转变温度法测定聚合物-聚合物的互溶性 7.2.5.2 平衡熔点法 7.2.5.3 浊点法
第七章 7.4 聚合物共混物的性能
7.4.4 流变性能 聚合物共混物的熔体粘度一般都与混合法则有很大的偏离,常有以下几种情况。 (1)小比例共混就产生较大的粘度下降,例如聚丙烯与聚(苯乙烯-甲基丙烯酸四甲基哌啶醇酯)(PDS)共混物和 EPDM与聚氟弹性体Viton共混物的情况。 (2)由于两相的相互影响及相的转变,当共混比例改变时,共混物熔体粘度可能出现极大值或极小值。 (3)共混物熔体粘度与组成的关系受剪切应力大小的影响。 (4)单相连续的共混物熔体,例如橡胶增韧塑料熔体,在流动过程中会产生明显的径向迁移作用,即橡胶颗粒由器 壁向中心轴方向迁移,结果产生了橡胶颗粒从器壁向中心轴的浓度梯度。一般而言,颗粒越大、剪切速率越高,这种迁 移现象就越明显,这会造成制品内部的分层作用,从而影响制品的强度。
教案汽车材料教案
教案-汽车材料教案第一章:汽车材料概述1.1 汽车材料的重要性讨论汽车材料在汽车行业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强调汽车材料对汽车性能、安全和环保的影响。
1.2 汽车材料的分类介绍金属材料、塑料材料、橡胶材料、复合材料等汽车常用材料。
分析每种材料的特点、优缺点及应用范围。
1.3 汽车材料的性能测试与评价介绍汽车材料性能测试的方法和标准。
讨论如何评价不同材料的性能,包括强度、韧性、耐磨性等。
第二章:金属材料2.1 金属材料的类型介绍铁合金、铝合金、铜合金等常用金属材料。
分析每种材料的特点、优缺点及应用范围。
2.2 金属材料的加工工艺介绍铸造、锻造、焊接、热处理等金属材料加工工艺。
讨论各种加工工艺对材料性能的影响。
2.3 金属材料的性能与应用分析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耐蚀性能等。
举例说明金属材料在汽车制造中的应用。
第三章:塑料材料3.1 塑料材料的类型介绍热塑性塑料、热固性塑料等常用塑料材料。
分析每种材料的特点、优缺点及应用范围。
3.2 塑料材料的加工工艺介绍挤出、注塑、吹塑等塑料材料加工工艺。
讨论各种加工工艺对材料性能的影响。
3.3 塑料材料的性能与应用分析塑料材料的力学性能、耐热性、耐腐蚀性等。
举例说明塑料材料在汽车制造中的应用。
第四章:橡胶材料4.1 橡胶材料的类型介绍天然橡胶、合成橡胶等常用橡胶材料。
分析每种材料的特点、优缺点及应用范围。
4.2 橡胶材料的性能讨论橡胶材料的弹性、耐磨性、耐老化性等性能。
分析橡胶材料在汽车制造中的应用。
4.3 橡胶材料的硫化工艺介绍橡胶硫化的目的、原理和常用硫化方法。
讨论硫化工艺对橡胶材料性能的影响。
第五章:复合材料5.1 复合材料的类型介绍纤维增强复合材料、陶瓷复合材料等常用复合材料。
分析每种材料的特点、优缺点及应用范围。
5.2 复合材料的性能讨论复合材料的强度、刚度、耐热性等性能。
分析复合材料在汽车制造中的应用。
5.3 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介绍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如树脂传递模塑法、真空复合法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7.1.1 汽油
• 1.汽油的主要使用性能及评定指标
• 2)抗爆性 • ② 提高汽油抗爆性的主要方法和措施 • a. 采用先进的汽油炼制工艺,如催化裂化、加氢裂化和催
化重整等工艺,生产高辛烷值的汽油。 • b. 在汽油中加入抗爆添加剂。 • c. 在汽油中加入辛烷值改善组分——含氧系燃料组分。
• ② 诱导期 是指在规定的加速氧化条件下,油品处于稳定状 态所经历的时间周期,其单位为 min 。它用于判断汽油氧化 变质的倾向,诱导期越长,汽油越不易被氧化。国标规定,车 用汽油的诱导期不小于 480min 。
7.1.1 汽油
• 1.汽油的主要使用性能及评定指标
• 4)腐蚀性 • 评定汽油腐蚀性的指标有以下几项: • ① 硫含量。 硫含量表示油品中硫及其衍生物的含量,用
质量分数表示。 • ② 硫醇含量。 汽油中的硫醇和硫化氢属活性硫化物,对金
属有强烈的腐蚀作用,其中硫醇还会促进胶质生成,影响 汽油的氧化安定性,因此应严格控制。 • ③ 酸度。酸度是指中和 100mL 油品中的酸性物质所需要 的氢氧化钾质量 (以毫克计),以 mgKOH / 100mL 表示。 • ④ 水溶性酸或碱。水溶性酸或碱用于判定油品中是否存在 无机酸、低分子有机酸或水溶性氢氧化物,这些物质是石油 炼制过程中残留下来的,有.1 汽油
• 1.汽油的主要使用性能及评定指标
• 3)氧化安定性
• 氧化安定性是指汽油在储存使用过程中抵抗氧化生胶的能 力,用于判定汽油能否使用或继续储存。
• 评定汽油氧化安定性的指标有实际胶质和诱导期。
• ① 实际胶质 是指在规定条件下测得的燃料的蒸发残留物, 用 100mL 试样中所含胶质质量 (以毫克计)表示,主要用于判 断汽油生成胶质的倾向。国标规定,车用汽油的实际胶质不 大于 5mg / 100mL 。
第7章 汽车运行材料
第7章 汽车运行材料
• 汽车运行过程中使用的燃料、润滑油料、特种液和橡胶轮 胎等统称为汽车运行材料。
• 目前,汽车使用的燃料主要有汽油、柴油及一些新型代用 燃料;
• 汽车润滑油料主要有发动机润滑油、齿轮油、自动变速器 油、润滑脂等;
• 汽车用特种液主要有制动液、冷却液、空调制冷剂等。 • 汽车使用性能的发挥与运行材料的质量及正确使用有非常
7.1.1 汽油
• 3.车用汽油的选用
• 汽油的选用对发动机的动力性和经济性有很大影响。 • 汽油牌号的选用首先应根据汽车使用说明书的要求来确定
。在没有说明书时,可参考发动机压缩比来选择汽油牌号 。在正常条件下,以不发生爆燃为原则来确定合适的牌号。 • 此外,根据发动机的工作条件和使用时间,可适当调整汽油 牌号。
密切的关系,因此对汽车各种运行材料的性能和质量提出 了更高的要求。
7.1 汽车燃料
• 燃料通常是指能够将自身储存的化学能通过化学反应(燃 烧)转变为热能的物质。燃料的种类繁多,目前汽车所用 燃料主要是汽油和柴油,此外还有一些代用燃料如甲醇和 乙醇、液化石油气和天然气等。
7.1.1 汽油
• 1.汽油的主要使用性能及评定指标
馏点表示其蒸发特征的温度范围。
7.1.1 汽油
• 1)蒸发性 • ① 馏程 • 馏程的测定常用图 7-1 所示装置进行。 • 从冷凝管流出第一滴汽油
的温度称为初馏点, • 馏出量为 10mL 、 50mL
、 90mL 时的各个温度分 别称为 10% 、 50% 、 90% 馏出温度。
• 汽油蒸馏结束时的温度称 终馏点或干点,
7.1.1 汽油
• 1.汽油的主要使用性能及评定指标
• 2)抗爆性 • 汽油在发动机气缸内燃烧时防止爆燃的能力称为抗爆性。 • 评定汽油抗爆性的指标用 “辛烷值”表示。 • 车用汽油的牌号也是根据汽油的辛烷值来规定的。 • ① 辛烷值的测定。
– 汽油的辛烷值是指在规定测试条件下,与被测汽油具有相 同抗爆性能的异辛烷与正庚烷所组成的标准燃料中,异辛 烷所占的体积分数。
7.1.1 汽油
• 2.车用汽油的规格和牌号
• 汽油的牌号是以汽油的抗爆性 (辛烷值)表示的,牌号越大, 则辛烷值越高,抗爆性越好。我国汽油牌号按研究法辛烷值 ( RON )划分。
• GB17930 — 2016 《车用汽油》中规定: – 车用汽油 ( Ⅳ )分为 90 号、 93 号、 97 号 3 个牌号, – 车用汽油 (Ⅴ )、车用汽油 ( ⅥA )和车用汽油 ( ⅥB )分 为 89 号、 92 号、 95 号和 98 号 4 个牌号。
• 汽油的使用性能直接影响发动机的经济性、动力性、可靠 性和使用寿命,其评定指标有蒸发性、抗爆性、氧化安定 性、耐腐蚀性和清洁性等。
• 1)蒸发性 • 汽油由液体状态转化为气体状态的性质称为蒸发性。 • 评定汽油蒸发性的指标有馏程和饱和蒸气压。 • ① 馏程 • 馏程是指油品在规定条件下蒸馏所得到的,以初馏点和终
• 烧瓶中最后剩下的少量不 蒸发物称为残留物。
7.1.1 汽油
• 1)蒸发性 • ① 馏程 • 馏程的测定常用图 7-1 所示装置进行。 • a)馏点: 100mL 汽油在规定条件下蒸馏时,得到第一滴汽
油馏分的温度
• b)10% 馏出温度:100mL 汽油在规定条件下蒸馏时,得到 10% 汽油馏分的温度。
• c)50% 馏出温度:100mL 汽油在规定条件下蒸馏时,得到 50% 汽油馏分的温度。
• d)90% 馏出温度: 100mL 汽油在规定条件下蒸馏时,得 到90% 汽油馏分的温度。
7.1.1 汽油
• 1)蒸发性 • ② 饱和蒸气压 • 指在一定温度下,汽油的液、气两相达到平衡状态时,汽
油蒸气所产生的压力,单位为 kPa 。其值高,说明汽油轻 质馏分含量高,蒸发性好,发动机易于启动。但过高则易 产生“气阻”,蒸发损失也越大,所以国标限制了其最大 值。
7.1.1 汽油
• 4.车用汽油使用注意事项
• ① 汽油具有一定毒性,平时不要用汽油作溶剂洗手或清洁 机械零件、工具、工作服和其他油污用品,严禁用嘴吸汽 油,也尽可能少吸少闻汽油蒸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