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电子电气管理与工艺》实践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船舶电气(海上)教学大纲新版汇总

船舶电气(海上)教学大纲新版汇总

18242206《船舶电气I》课程教学大纲二、课程简介本门课程为轮机工程专业的专业限选课。

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第一篇变压器、交直流电机、控制电机和电力拖动系统等基础知识;第二篇船舶电气设备的自动控制;第三篇船舶电站及其自动化装置;第四篇船舶电气安全管理。

在学习的基础上能初步运用电气知识和理论解决实践中的实际问题,掌握电机结构、电气自动控制和船舶电站操作等基本实验技术。

三、课程性质本课程是轮机工程专业的专业限选课。

《船舶电气I》是根据船舶电气特点,对电工学基本原理作了阐述,结合实际重点讲授船舶电力拖动装置和自动化电站装置。

对传统的继电-接触器控制系统,通过运行和维护实例介绍了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

四、课程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电机和电站的基础知识,包括电机结构、分类、工作原理,船舶电力拖动装置和自动化电站装置等。

了解船舶电气在船舶安全运营过程的地位,为今后安全管理船舶打下基础。

五、理论教学内容及要求第一篇船舶电机第一章电与磁【教学目标】1 . 了解本课程的“性质与内容”和“学习方法”,明确“学习目的和要求”;2. 复习“磁”的知识,学习铁磁材料的“磁性能”,掌握“磁化曲线”;3 . 掌握磁路基本定律;学会磁路的基本计算;4 . 掌握电磁铁的工作原理;明白“ 交、直流电磁铁”的特点。

【学时分配】3学时。

【授课方式】讲授2.5学时,讨论0.5学时。

【课外学习指导的要求】1、课外阅读资料《电机学》机械工业出版社徐德淦主编2、作业与思考题布置2道作业题。

(1)交流接触器接到相同电压的电源上时会出现什么现象;(2)铁磁材料具有哪三种性质。

【教学重点和难点】1.铁磁材料的磁性能;2. 铁磁材料μ的非线性;3.“磁路定律”及“计算”4.交、直流电磁铁的结构特点。

【授课内容】第一节磁场基本概念及基本物理量1.磁场基本物理量;2.铁磁材料的“磁性能。

”第二节磁路及其基本定律1. 磁路基本定律;2.磁路的基本计算第三节电流在磁场中的作用1.电磁作用力大小及方向。

船舶电气专业教学计划 (2)

船舶电气专业教学计划 (2)

船舶电气专业教学计划一、课程设置与教学目标船舶电气专业的课程设置旨在为学生提供全面、系统的电气与电子知识,同时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教学目标是培养具备船舶电气系统设计、安装、调试、维护和管理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为此,我们设置了一系列基础课程,如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等,为学生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此外,还开设了船舶电气系统、船舶自动化与控制等专业课程,使学生能够深入了解船舶电气领域的前沿技术和应用。

二、实践教学与实验环节实践教学是船舶电气专业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我们注重通过实验、实训、课程设计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实验室设备齐全,涵盖了船舶电气领域的各个方面,如船舶电站、船舶自动化系统等。

学生可以在这些实验平台上亲自动手操作,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同时,我们还与企业合作,开展实习实训活动,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锻炼自己的技能。

三、师资队伍建设优秀的师资队伍是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

我们拥有一支结构合理、学术水平高、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队伍。

教师不仅具备深厚的学术背景,还拥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实践能力。

我们注重教师的继续教育和专业发展,鼓励教师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不断更新知识和教学理念。

同时,我们还聘请了企业专家作为兼职教师,为学生提供更加贴近实际的教学内容。

四、教学管理与质量监控我们建立了完善的教学管理体系和质量监控机制,确保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通过制定详细的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和课程标准,明确教学目标和要求。

同时,我们还实施了定期的教学质量评估和课程评估制度,对教学过程和结果进行监控和评价。

这些评估结果将作为改进教学的重要依据,促进教学质量的持续提升。

五、教学资源与设施建设为了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实践条件,我们加大了对教学资源和设施建设的投入。

图书馆拥有丰富的专业书籍和期刊杂志,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知识海洋。

同时,我们还配备了先进的多媒体教室、计算机房和实验室等设施,为教学活动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船舶电工工艺和电气测试》课程标准

《船舶电工工艺和电气测试》课程标准

《船舶电工工艺和电气测试》课程标准表课程信息表2船舶电工工艺和电气测试课程标准开发团队成员名单注指参与课程标准开发的主要成员,含校外专家。

二、课程性质与作用《船舶电工工艺和电气测试》是航海类高职院校轮机工程技术专业的一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实践性极强的实训课程,同时也是轮机员适任评估项目之一。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获得高级轮机管理人才必须具备的船舶电气管理的基本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顺利通过轮机员适任评估考试,为毕业实习以及今后从事实际工作打下必要的基础。

结合本课程的教学,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观点、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船舶电工工艺和电气测试》课程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实训,掌握船舶电气设备安装、调试、修理以及日常管理所需要的基本工艺和维护技能。

本课程的教学重点是在了解船舶电气基本原理的基础上,掌握电气设备的实际操作技能和维护管理技术。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对船舶电气设备的操作、维护和管理做到应用自如,以适应现代船舶轮机员的岗位职能要求。

表3课程功能定位分析三、课程目标•.知识目标•能描述电气控制系统的组成、作用,理解各系统的工作过程;•能描述系统简单故障产生的原因和排除思路;•能读懂电气图纸并能对设备进行常规的维护保养。

•.技能目标•熟练使用各类电工仪表;•掌握对船用电缆进行工艺处理的能力;•具备一定的船用照明维护能力;•具备交流电动机的维护保养能力;•掌握电磁制动器间隙的测量和调整方法;•具备对温度继电器、压力继电器、时间继电器和热继电器进行调整的能力。

3.素质目标•养成诚实、守信、吃苦耐劳的品德;•养成善于动脑、勤于思考、及时发现问题的学习习惯;•养成爱护设备和仪器仪表的良好习惯;•养成安全操作的意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科学精神,培养学生学习新技术的能力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4.思政目标•养成操作规范,严谨细致的职业品质;•养成规范严谨,注重细节的工匠精神;•养成工位整洁、工具整齐的劳动精神;•养成安全用电的规范意识;•养成敬畏规则、行事规范的职业素养;•渗透海洋强国战略,唤起家国情怀和职业自豪感;•养成细心、严谨的工匠精神;•养成自主科技创新的拼搏斗志,助力海洋强国建设;•养成恪守职责的职业道德。

船舶电气设备管理与工艺教学设计

船舶电气设备管理与工艺教学设计

船舶电气设备管理与工艺教学设计一、船舶电气设备管理在船舶中,电气系统是船舶正常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对于船舶电气设备的管理也是不可或缺的。

船舶电气设备的管理包括设备的安装、调试、维护和保养等多个方面。

在电气设备安装方面,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考虑,包括设备的布置、接线和敷设。

在安装中要注意设备的安装方向、位置和固定牢固,以确保设备的稳定、可靠和安全。

在接线方面,要根据设备的电气连接图进行接线,不得出现错误连接,以确保电气系统的正常工作。

在敷设方面,则要确保敷设的电缆具有足够的绝缘性能、耐压和耐腐蚀性能,并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电缆敷设方案。

在电气设备调试方面,要注意对设备进行严格的试验和调整,以确保设备能够稳定地工作。

在试验过程中要注意检查设备的电压、电流、频率等参数是否正常。

在调整过程中,则要根据设备的电气参数进行调整,以确保设备的性能和可靠性。

在电气设备维护和保养方面,要根据设备的维护手册进行操作。

在维护过程中要定期进行设备巡检,并根据巡检结果进行相应的处理。

在保养过程中,则要注意设备的清洁和润滑工作,以确保设备能够长期稳定地工作。

二、船舶电气工艺教学设计船舶电气工艺是船舶电气系统的核心内容,也是船舶电气工程师必备的专业知识。

针对船舶电气工艺教学,应该注重实践和理论相结合,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

以下是一些船舶电气工艺教学的设计要求和建议:1. 具体、清晰的教学目标在设计船舶电气工艺教学时,一定要明确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应该具体、清晰,能够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实践。

例如,通过对船舶电气工艺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电气设备的安装、调试、维护和保养等方面的知识,能够熟练运用电气测试仪器进行电气检测等。

2. 突出实践环节在船舶电气工艺教学中,应该突出实践环节,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具体来说,应该设计一些实践任务,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设备的安装、调试、维护和保养等工作。

同时,应该为学生提供足够的实践机会和实践平台,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船舶电气工艺的实现方法。

船舶电气专业教学计划

船舶电气专业教学计划

船舶电气专业教学计划船舶电气专业是为培养掌握船舶电气设备的工作原理、性能分析、维护管理等知识和技能的专业人才。

本教学计划包括基础理论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实践课程、职业素养课程和拓展选修课程,旨在全面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技能水平,为将来从事船舶电气相关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基础理论课程基础理论课程是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基础,包括高等数学、英语、计算机基础、电路分析、电子技术等课程。

这些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数学、英语和计算机基础,以及电子技术和电路分析的基本能力,为学生进一步学习专业课程打下基础。

二、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核心课程是船舶电气专业的重点课程,包括船舶电机、船舶电力拖动、船舶电气控制技术、船舶电气设备安装与维护等课程。

这些课程主要介绍船舶电机的原理、电力拖动系统的组成和特性、电气控制技术的实现方法和船舶电气设备安装与维护的技能,培养学生掌握船舶电气系统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具备独立解决船舶电气问题的能力。

三、实践课程实践课程是船舶电气专业的重要环节,包括金工实习、船舶电站操作实训、船舶电气设备安装与维护实训等课程。

这些课程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船舶电气设备的安装、调试、运行和维护等方面的技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四、职业素养课程职业素养课程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的课程,包括职业规划、团队协作、沟通技巧等课程。

这些课程通过讲座、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形式,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

五、拓展选修课程拓展选修课程是为了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而设置的课程,包括船舶通信与导航系统、船舶动力装置自动化等课程。

这些课程可以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船舶电气专业的前沿技术和应用领域,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

总的来说,本教学计划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系统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技能水平,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

同时,本教学计划也注重课程的实用性和前瞻性,力求让学生掌握最新的技术和知识,为将来从事船舶电气相关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船舶电气设备管理与工艺课程设计

船舶电气设备管理与工艺课程设计

船舶电气设备管理与工艺课程设计一、背景船舶电气设备是船舶上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们的管理与维护对确保船舶正常的运行和安全性至关重要。

本课程旨在通过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为学生提供船舶电气设备管理与工艺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以满足航运业的需求。

二、课程设计目标本课程设计旨在达成以下目标:•理解船舶电气设备的特点和基本原理。

•掌握船舶电气设备的管理和维护技术。

•熟悉船舶电气设备施工安装工艺和标准。

•了解相关法规和标准,具备安全意识。

三、课程大纲1. 船舶电气设备基本原理1.1 电学基础知识 1.2 船用发电机和变压器 1.3 电缆与接线技术 1.4 船用电动机和设备 1.5 自动化控制系统2. 船舶电气设备管理和维护技术2.1 维护管理制度 2.2 检修技术和维修技术 2.3 预防性维护和故障诊断 2.4 典型故障案例分析3. 船舶电气设备施工安装工艺和标准3.1 船用电缆敷设标准 3.2 船用配电箱、主控板、电缆槽和电缆桥架的设计和安装 3.3 船用电气设备的安装方法和标准 3.4 船用电气设备检验标准4. 相关法规和标准4.1 国际海事组织推荐的船期检验规则 4.2 中国船级社船体检验规则 4.3 船用电气设备安全管理规定 4.4 船用电气设备检验构成和定义规定四、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理论讲解、案例分析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其中,理论讲解主要以课堂讲解形式进行,强调基础知识和原理。

案例分析主要以故障案例分析形式进行,通过实际案例讲解电气设备故障的预防和解决方法。

实践操作主要为模拟操作和实验操作,帮助学生掌握电气设备的施工安装和维护技术。

五、考核方式本课程的考核方式主要分为平时考核和期末考核两部分。

其中,平时考核包括听课情况、课堂作业、实验操作等,占总成绩的30%;期末考核包括理论考试和实践考试,占总成绩的70%。

六、结语本课程设计旨在为航运学生提供基础的船舶电气设备管理和工艺技能,并提高其安全意识和法规意识,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培养工程师的素质和能力。

船舶电气设备管理与工艺课程设计 (2)

船舶电气设备管理与工艺课程设计 (2)

船舶电气设备管理与工艺课程设计一、引言随着船舶发展的日益壮大,船舶电气设备的作用也日益重要,成为一艘船良好运行的保障。

因此,在航海过程中对于船舶电气设备的管理和维护越来越被重视。

本课程设计将着眼于船舶电气设备的管理和维护,从而帮助学生掌握船舶电气设备管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二、课程目标本课程的目标在于:1.让学生了解船舶电气设备管理和维护的基本知识;2.帮助学生掌握船舶电气设备的常见故障和处理方法;3.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船舶电气设备故障的能力;4.提高学生船舶电气设备维护技能。

三、课程内容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1. 船舶电气设备基础知识•船舶电气设备的种类和分类;•船舶电气设备的工作原理和特点;•船舶电气系统的组成和结构。

2. 船舶电气设备管理•船舶电气设备的检查和测试;•船舶电气设备的维护和保养;•船舶电气设备的备品备件管理。

3. 船舶电气设备故障处理•常见船舶电气设备的故障和处理方法;•船舶电气设备故障的诊断和排除;•船舶电气设备故障的预防和处理经验。

4. 船舶电气设备维护技术•船舶电气设备的拆装和调试;•船舶电气设备的保护和维修;•船舶电气设备的综合维护技术。

四、课程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 讲授法采用板书 + PPT讲授的方式,对于船舶电气设备管理和维护的基本概念进行详细的讲解。

同时,根据实例分析船舶电气设备的工作原理和特点,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船舶电气设备的运作机理。

2. 实践法课程中将设置实践环节,通过实操让学生掌握船舶电气设备的检修、维护、故障排除等操作技能。

五、课程考核本课程的考核方式采用以下几种方式:1.课堂练习;2.实验成绩;3.实习成绩;4.考试成绩。

考核内容主要涵盖本课程的全部内容。

六、结语本课程设计以船舶电气设备管理和维护为主要的教学内容,充分发挥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的共同作用,帮助学生掌握船舶电气设备管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为未来从事船舶电气设备管理和维护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船舶电气基础》课程教学大纲.doc

《船舶电气基础》课程教学大纲.doc

《船舶电气基础》课程教学大纲一、木课程的性质、任务和要求《船舶电气基础》(上)(基础原理)和《船舶电气基础》(下)(设备与系统)是海船轮机工程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

根据国际海事组织(IMO) STCW78/95公约的要求,国家海事局制订航海教育指导大纲把原来的电工学与船舶电气设备两门课合为一门专业基础设——《船舶电气基础》,作为轮机工程考证和认证的必学课程。

该课程具有一定的理论性和实践性,同时基础原理具有广泛的通用性。

《船舶电气基础》(上)(基础原理)的主要任务是根据海船STCW78/95公约的要求和专科机械类专业学历教育的要求,使学生掌握电工、电了基础知识,同时为学好《船舶电气基础》(下)打好理论基础,达到掌握轮机员考证需要的相关电工知识的目的。

《船舶电气基础》(下)(设备与系统)是根据海船STCW78/95公约的要求,使学生掌握必备的船舶电气理论知识,使学生具备必须的船电设备使用和管理能力,成为具备机电合一技术的合格轮机员。

基本要求:《船舶电气基础》(上)(基础原理):1、掌握直流电、交流电的基本概念,表示及分析方法。

2、掌握磁路,变压器,交、直流电动机,发电机的性质、原理和特点。

3、掌握半导体二极管、三极管及放大电路,集成运放,直流稳压电源等的基本原理、性质和特点。

《船舶电气基础》(下)(设备与系统):1、掌握主要的船用电气设备性能、原理和特点。

2、掌握基本的控制电路及其原理、性能。

3、掌握锚机、起货机、舵机电气控制的主要性能。

4、掌握船舶电站构成及主要设备的性能。

5、掌握调压器的分类及原理。

二、课程内容与要求《船舶电气基础》(上)(基础原理)部分(一)电路的基木概念与基木定律内容:电路的作用与组成部分,电路模型,电压和电流的方向,欧姆定律,电源有载工作、开路与短路,基尔霍夫定律,电路中电位的概念及计算。

重点:电流、电压、电势等概念,欧姆定律、克希荷夫定律及其应用,电位的计算。

(二)电路的分析方祛内容:电阻串并联接的等效变换、叠加原理。

《船舶电气》课程标准

《船舶电气》课程标准

《船舶电气》课程标准课程代码:课程类型:理实一体课课程性质:必修课适用专业:轮机管理专业总学时:99一、课程性质与作用《船舶电气》是海洋船舶轮机工程技术〈轮机管理〉专业核心课程,是海船船员三管轮适任考试课程之一,也从事船舶电气设备运行、维护、安装、调试及担任航运部门机务管理必备的课程。

二、课程目标1、课程总体目标:通过任务引导的项目活动,掌握海员培训、发证和值班标准国际公约(STCW 公约)关于船舶电气的理论知识;掌握船舶电气设备的工作原理、工作性能、管、用、养、修技能,具有一定的船舶电气设备故障分析能力和解决能力;满足国家海事局对海船三管轮适任标准的要求和航运企业对操作级轮机员的技能要求。

2、课程具体目标(一)知识目标•掌握船舶电机的类型、结构、工作原理及特性;•熟悉船舶常用控制电器的构造、电气符号及功用;•熟悉异步电动机的基本保护环节和基本控制环节;•熟悉船用辅机(锚机、绞缆机、起货机、舵机等)电力拖动控制系统的组成、特点及工作原理;•掌握船舶电站的组成、特点、基本参数以及配电装置的功能和工作原理;•了解轴带发电机系统的基本知识;•了解船舶高压电力系统的电气参数和安全常识;•掌握船舶照明系统的工作原理和维护保养常识;•了解电力管理系统PMS的基本功能和自动化电站的特点;22、能表述检查和排除典型电气故障的方法和步骤。

(二)能力目标23、能识别直流电机、变压器、交流异步电动机、同步发电机、控制电机的组成部件并能说明各部件的作用;24、熟悉并能正确使用各类低压电器;25、能熟练分析异步电动机常用控制电路的功能、组成及工作原理;26、熟悉典型船用辅机(锚机、绞缆机、起货机、舵机等)对自动控制电路的要求、工作原理和故障分析;27、掌握船舶电站的基本操作及维护管理事项;28、能正确查找和排除船舶照明系统的故障;29、具有船舶电气设备管理和安全用电常识。

(三)素质目标30、养成诚实、守信、吃苦耐劳的品德;31、养成善于动脑、勒于思考,及时发现问题的学习习惯;32、养成爱护设备和仪器仪表的良好习惯;33、养成安全操作的意识;34、具有与他人共事的团队意识,能进行良好的团队合作。

船舶电气专业教学计划

船舶电气专业教学计划

船舶电气专业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设定船舶电气专业的教学目标应紧扣行业需求、科技进步和学生发展,旨在培养掌握船舶电气技术知识,具备实际操作能力、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的高素质人才。

我们设定以下具体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船舶电气系统的基本原理、设计方法、故障诊断及维护保养技能。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注重实际操作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形成对船舶电气专业的热爱,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职业道德。

二、课程体系构建构建适应现代船舶电气行业发展的课程体系是教学计划的核心。

我们的课程体系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基础理论课程:包括电路分析、电子技术基础、船舶电气原理等,为学生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专业核心课程:如船舶电气系统设计与维护、船舶自动化技术等,使学生掌握专业核心技能。

拓展与选修课程:涵盖新能源船舶技术、船舶电气智能化等前沿领域,拓宽学生视野。

实践课程:通过实验室实训、课程设计等形式,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三、实践教学安排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关键环节。

我们计划安排以下实践教学活动:实验室实训:通过模拟实验环境,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加深理论知识的理解。

课程设计:以小组形式进行实际项目设计,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企业实习:组织学生到相关船舶企业实习,了解实际工作环境和流程。

创新项目: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科研项目或自主创新项目,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四、师资队伍建设优秀的教师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保障。

我们重视师资队伍建设,计划采取以下措施:引进优秀人才:积极招聘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教学能力的优秀人才。

教师培训:定期组织教师参加专业培训,提高教师业务水平。

教学研究:鼓励教师参与教学改革和研究,提升教学质量。

五、教学资源保障为确保教学计划的顺利实施,我们将提供以下教学资源保障:实验室建设:投入资金建设先进的船舶电气实验室,满足实践教学需求。

教材选用:选用高质量的专业教材,同时鼓励教师编写校本教材。

船舶电气设备及系统课程教学大纲

船舶电气设备及系统课程教学大纲

《船舶电气设备及系统》课程教学大纲《船舶电气设备及系统》课程教学大纲Syllabus for MARINE ELECTRICAL EQUIPMENT AND SYSTEM课程编号新13006610原13006610学时/学分90/5 开课单位轮机工程学院考核方式考试适用专业轮机工程执笔者朱周、张春来编写日期2008年7月一、本课程的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为轮机治理(机电合一)专业开设的专业课之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获得有关电机、船舶电气设备的机构、工作原理和运行治理方面的差不多知识、差不多理论和差不多技能。

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对电机和要紧电气设备的运行治理能力,为今后深入广泛地学习船舶电工技术和从事专业工作打下理论和实践的基础。

二、课程简介本课程要紧内容包括:船用电机、电器和电力拖动基础;机舱和甲板机械电力拖动的操纵;船舶电站与船舶电力网的组成、运行原理和治理技术;船舶照明系统;常用电工测量外表;船用电气设备、油轮电气系统的专门要求与安全治理以及安全用电等。

具有层次分明,适用面较广,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的特点。

The course mainly covers marine electrical motor、rudiments of electrical equipments and electrical drive; control methods of thedrive machines in the engine space and on the deck; the composition of the ship power station and the ship electrical network, and its working principle and the technique of its management; ship lighting system; the usage of the electrical measure instruments; marine electrical equipments、special requirement of oil tanker electriccal system and so on. The course combines the theory and the practice together, covers a widely area of appliance.三、课程知识体系架构及教学要求(一)理论授课1.磁路概念:●磁滞损耗及涡流损耗;◎磁性材料的磁性能及分类;电磁感应;○磁路;磁场强度;磁感应强度;磁导率;原理:●磁路欧姆定律;○安培环路定律;方法及应用:●右手螺旋定则;右手定则;左手定则;2.变压器概念:●变压器及差不多结构;匝数比及变比;变压器外特性;◎自耦变压器;电压/电流互感器○绕组相对极性(同名端、异名端);原理:●单相变压器的工作原理;◎三相变压器的工作原理;方法及应用:●单相变压器电压变换、电流变换及阻抗变换的差不多原理及运算方法;◎三相变压器的绕组接法与变比关系;电流互感器及电压互感器工作原理及安全防范;○交流铁心线圈的电路分析;直流铁心线圈的电路分析;单相变压器的电路分析;绕组相对极性的判别方法;3.异步电动机概念:●旋转磁场;同步转速;转差率;电磁功率;电磁转距;◎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差不多参数;原理:●三相异步电动机转动原理;三种工作状态的条件及特性;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机械特性;单相异步电机的特性;◎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等效电路;○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转矩及功率平稳方程;方法及应用:●三相电动机起动方法;单相电动机起动方法4.同步电机概念:●励磁方式;空载特性;电枢反应;外特性;调剂特性;◎功角特性;原理:●同步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同步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方法及应用:●同步发电机的电压方程式及相量图;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调剂方法;电磁功率与转距的运算方法;同步发电机并联运行的条件;◎同步电动机的起动;○同步发电机的短路与振荡5.直流电机概念:●励磁方式;电动势;电磁转距;空载特性;外特性;机械特性;直流发电机的自励起压条件;直流电动机的起动和反转;◎直流电动机铭牌;直流发动机铭牌;电枢反应;○转子结构;定子结构;原理:●直流电机的励磁方式;电动势与电磁转距的运算;直流发电机的空载特性;直流发电机的外特性;直流电动机的机械特性;◎直流电动机的差不多工作原理;直流发电机的差不多工作原理;○无刷直流电动机;(选讲);方法及应用:●直流发电机的自励起压条件;直流电动机的起动和反转;◎直流电机的电压平稳方程;6.操纵用电机概念:●伺服电动机;测速发电机;自整角机;步进电动机;原理:●伺服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测速发电机的工作原理;自整角机的工作原理;步进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方法及应用:●伺服电动机的运行特性;测速发电机的运行特性;操纵式自整角机的工作原理;力矩式自整角机的工作原理;步进电动机的运行方式;◎操纵式自整角机的接线方式;力矩式自整角机的接线方式;7.电力拖动基础概念:●恒转矩负载;恒功率负载;起动;调速;制动;原理:●电力拖动的运动方程;负载的机械特性;电动机的起动方法;交流电动机的调速方法;直流电动机的调速方法;电动机的制动方法;◎电动机调速时的机械特性曲线;电动机制动时的机械特性曲线;方法及应用:●起动方法;转速公式;调速方法;制动方法;反转方法◎电力拖动系统运动方程式8.电动机的自动操纵基础概念:●各种操纵电器;爱护环节;操纵环节;典型操纵电路;可编程序操纵器(PLC);◎可编程序操纵器(PLC)的差不多指令;原理:●各种操纵电器的工作原理;差不多操纵环节的工作原理;典型操纵电路的工作原理;◎可编程序操纵器(PLC)的工作原理;方法及应用:●各种操纵电器的电路符号;电动机的磁力起动器操纵电路;电动机的降压起动操纵;◎可编程序操纵器(PLC)的应用;9.船舶甲板机械电力拖动与操纵概念:●甲板机械(锚机、绞缆机、起货机等);电力拖动自动操纵系统;◎电动液压操纵系统;原理:●起货机的电力拖动与操纵的工作原理与差不多要求;◎锚机的电力拖动与操纵的工作原理与差不多要求;方法及应用:●起货机的电力拖动操纵线路;◎锚机的电力拖动操纵线路;10.船舶舵机的电力拖动与操纵概念:●舵机;单动舵;随动舵;自动舵;◎比例舵;比例微分舵;比例微分积分舵;原理:●舵机电力拖动操纵的差不多要求;各种操舵方式的工作原理;自动舵的调剂规律;自动舵的各种工作原理;◎自动操舵系统的差不多要求;方法及应用:●各种操舵系统的工作原理;◎自动操舵系统的差不多工作原理;11.辅助机械的电力拖动与操纵概念:●自动切换;自动操纵;组合起动屏;原理:●备用泵的自动切换操纵电路的工作原理;方法及应用:●备用泵的自动切换操纵线路的运行分析;○分油机自动操纵线路;(选讲)油水分离器的自动操纵线路;(选讲)船舶冷藏箱设备的自动操纵线路;(选讲)12.船舶电力系统的组成概念:●船舶电力系统;电站;配电装置;船舶电网;发电机并联运行;手动并车的操作;应急电源;万能式自动空气断路器;轴带发动机;◎定矩浆;变矩浆;原理:●船舶电力系统的组成及特点;发电机并联运行的条件;◎电网的爱护及爱护装置;方法及应用:●同步发动机的爱护及爱护装置;应急电源实际操作;◎主配电盘与应急配电盘的关系;船舶轴带发动机的要紧种类及其应用;○船舶电站容量和发电机组数量确定;13.同步发动机的并车运行概念:●同步指示灯;同步表;自动并车装置;◎船舶电站自动整步器;原理:●发电机并联运行的条件的分析;手动并车整步原理;◎自动准同步并车原理;方法及应用:●发电机手动并车的操作;◎同步指示灯法的应用;同步表法的应用;○船舶电站自动整步器14.同步发动机电压及无功功率自动调整概念:●静态电压调整率;动态电压调整率;自励恒压装置;相复励;均压线;◎电压调整特性;原理:●自励起压的差不多条件和恒压原理;◎并联运行发动机组间无功功率的分配;方法及应用:●电流叠加相复励自励恒压装置的分析;直流均压线法和交流均压线法的应用;◎电磁叠加相复励自励恒压装置的分析;无刷发动机励磁系统的分析;○晶闸管自励恒压励磁系统;可控相复励自励恒压装置的分析;15.电力系统频率及有功功率自动调整概念:●调速器;调速特性;自动分级卸载;◎自动调频调载;原理:●发动机并联运行的有功功率分配;◎调速器的动作原理;方法及应用:●有功功率的转移操作;自动分级卸载装置;◎自动调频调载原理;16.船舶自动化电站概念:●机舱自动化;电站自动化;船舶电站自动操纵装置;中压电力系统;◎功率自动治理功能;原理:●船舶电站自动操纵装置的组成及工作原理;船舶中压电力系统;◎PMA 71型船舶电力治理系统;方法及应用:●船舶电站自动化要紧功能;◎船舶中压电力系统的组成;17.船舶照明系统治理●主照明;应急照明;临时应急照明;◎航行灯;信号灯;原理:●船舶照明电光源的种类和工作原理;方法及应用:●船舶照明系统操纵线路;航行灯操纵器线路;信号灯操纵线路;◎船舶照明系统的爱护保养;船舶照明系统的常见故障检查;18.船舶安全用电和安全治理概念:●安全用电;爱护接地;工作接地;屏蔽接地;爱护接零;静电;◎重复接地;避雷接地;原理:●船舶安全用电的差不多要求;油轮电气系统的安全治理;◎油船电气设备的治理要求;方法及应用:●船用电机的差不多要求;船舶电气设备接地与爱护措施;◎油船静电起火的预防;19.船舶电气治理人员的安全职责概念:●安全职责;航修;小修;检修;◎审图;监造;试验;交接班;●船舶修理及建筑的职责;船舶航行期间的职责;◎船员交接班时的职责;方法及应用:●修理项目的确定和修理后的检验;监造新船时的职责;◎船舶机动状态下的安全职责;船舶正常航行状态下的安全职责;船舶停泊状态下的安全职责;(二) 实验授课1. 三相异步电动机磁力启动器实验内容:三相异步电动机磁力启动器实验要求:把握用接触器操纵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直截了当起动的原理和接线方法。

《船舶电子电气管理与工艺》实践教学大纲

《船舶电子电气管理与工艺》实践教学大纲

《船舶电子电气管理与工艺》实践教学大纲(60学时)课程编码:0604019一、实践课程性质《船舶电子电气管理与工艺》是建立在物理学、电工学、电子元件与材料、电子技术等课程基础上的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是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装配工艺日新月异。

电子工艺课程强调基础,同时又力求体现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要与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规范相结合,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二、实践教学目标及要求该课程的教学目标为: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和实践,使学生初步接触电子产品的生产实际,了解并掌握电子工艺的一般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意识及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为培养适应船舶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机电合一的、符合SCTW 公约规定的船舶轮机工程专业技术人才打下坚实的理论和实践的基础。

通过对电气控制盘安装配线了解各个元件的配备原则和方法,掌握工具、材料、设备的种类及使用范围,掌握各种电气控制回路的配线方法,熟悉实际电气控制回路,具备排查故障的能力。

同时增强学生综合应用线路知识与结构工艺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使学生初步掌握本课程的工程设计方法和实际操作技能。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达到以下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较熟练地掌握船舶电气设备的使用和维护方法,船舶电器的正确拆卸和安装的工艺。

,使学生了解电子技术安全知识,科学的认识元器件焊接,以及印制电路的设计与制造工艺,对国内外电子行业的先进制造技术,特别是以信号技术为支撑的制造技术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

三、实践教学安排四、说明1、本课程的简单介绍电子元器件,焊接技术与电子装焊工艺,手工自制印制电路板,电源充电器制作,船舶电气设备维护管理的要求和技能,电工仪表的使用与故障诊断基本技能的训练,船用电机的维护管理及拆装工艺,船舶电力系统的继电保护,应急电站的日常维护。

2、任课教师资格:应具有中级以上职称,不少于12个月的海上服务资历或不少于5年从事过电气、电子设备的管理工作经历。

《船舶电气控制》课程标准

《船舶电气控制》课程标准

《船舶电气控制》课程标准课程编号:020407B课程类型:专业课基准学时:64 学分:4适用专业:机电一体化专业(船电方向)1.前言1.1 课程的性质和作用本课程是高职高专机电一体化专业(船舶电气方向)领域的一门主要专业必修课程。

本课程的作用是使学生全面了解船舶电机与电气控制系统的全过程,掌握变压器.船舶电机的结构及工作原理,学会电力拖动的基本知识和电力拖动的基本电路,了解船舶各种辅机的控制原理和方法.本课程要以典型的船舶原理的学习为基础,以“电工基础”为前导课程,同时要与“船舶电站”、“电力拖动”“船舶电气设备维修”、“船舶信号系统”课程相平行或衔接。

1.2 课程设计基本理念船舶电气建造是船舶建造的主要组成部分,船舶电气建造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船舶建造的质量和生产周期。

为了培养优秀的船舶电气技术人才和施工人员,针对船舶生产监造的职业行动领域,选择以《船舶电机与电气控制系统》课程来完成职业领域具有代表性的综合性任务。

本课程立足于实际能力培养,以机电一体化专业(船舶电气方向)的学生就业为导向,从“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出发,设定职业能力培养目标,变书本知识的传授为动手能力的培养,开发基于工作过程的“船舶电机与电气控制系统”课程,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或情境的过程中来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并发展职业能力。

1.3 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的内容突出了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理论知识的选取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进行,同时又充分考虑了高等职业教育对理论知识学习的需要,同时融合了相关职业资格证书(船舶电工)对知识、技能的要求,并对学生的职业能力发展的所需进行了扩展。

船舶电机与电气控制系统是介绍船舶变压器,电机的结构原理,以及电气控制原理和方法,在这个实际工作过程中,船舶电气建造人员会应用工程技术的所有知识、技能和经验,实行船舶电气施工的全过程。

而学习领域课程教学设计的核心就是科学、准确地选择“载体”,然后经过教学处理,使一个学习领域的设计既要包含一个完整工作过程的所有元素,又结合学生的认识水平和知识技能系统的建构过程,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学习认知规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序号
实践内容
学时 序号
实践内容
学时
电子元器件的检测 6 1
与识别
应急电站的日常维
6
6

手工焊接与拆焊技 8 2能Leabharlann 手工自制印制电路7
4

3 电源充电器制作
4 8 电工仪表
8
船舶电力系统的继 8 4
电保护
水位的自动控制装
9
4

船舶电气设备维护 6
船用电机的维护管
5
10
6
管理的要求和技能
理及拆装工艺
总计
60
四、说明 1、本课程的简单介绍 电子元器件,焊接技术与电子装焊工艺,手工自制印制电路板,电 源充电器制作,船舶电气设备维护管理的要求和技能,电工仪表的使用 与故障诊断基本技能的训练,船用电机的维护管理及拆装工艺,船舶电 力系统的继电保护,应急电站的日常维护。 2、任课教师资格: 应具有中级以上职称,不少于12个月的海上服务资历或不少于5年 从事过电气、电子设备的管理工作经历。 3、本大纲适用于 轮机工程技术(电子船员)专业三年制大专三年级学生实践教学。 4、教材: 《船舶电子电气管理与工艺》张国强 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 2002 5、考核方式: 考核内容应包括平时作业(实验过程)的认真程度;实验记录、实
《船舶电子电气管理与工艺》实践教学大纲
(60学时) 课程编码:0604019 一、实践课程性质 《船舶电子电气管理与工艺》是建立在物理学、电工学、电子元件 与材料、电子技术等课程基础上的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是应用电子 技术专业的专业基础课。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装配工艺日新 月异。电子工艺课程强调基础,同时又力求体现新知识、新技术、新工 艺,要与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规范相结合,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二、实践教学目标及要求 该课程的教学目标为: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和实践,使学生初步接触电子产品的生产实 际,了解并掌握电子工艺的一般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 新意识及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为培养适应船舶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发 展、机电合一的、符合SCTW公约规定的船舶轮机工程专业技术人才打下 坚实的理论和实践的基础。通过对电气控制盘安装配线了解各个元件的 配备原则和方法,掌握工具、材料、设备的种类及使用范围,掌握各种 电气控制回路的配线方法,熟悉实际电气控制回路,具备排查故障的能 力。同时增强学生综合应用线路知识与结构工艺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使学生初步掌握本课程的工程设计方 法和实际操作技能。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达到以下要求: 通过教学,使学生较熟练地掌握船舶电气设备的使用和维护方法, 船舶电器的正确拆卸和安装的工艺。,使学生了解电子技术安全知识, 科学的认识元器件焊接,以及印制电路的设计与制造工艺,对国内外电 子行业的先进制造技术,特别是以信号技术为支撑的制造技术有一个较 全面的了解。 三、实践教学安排
验报告、实验课程总结记录书写情况;仪器设备操作使用情况;遵守实 验室工作规章制度情况等。
考查:本课程采用平时考核,期末考查,综合评定学生成绩。本课 实验成绩量化考核办法如下:
实验成绩=平时成绩70%+期末成绩30%,成绩考核采取百分制记分 制。
编写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