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1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概述教案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教案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77424185727a5e9856a615a.png)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教案【篇一:《学前儿童健康教育》课程教学设计方案】《学前儿童健康教育》课程教学设计方案根据中央电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未来保证试点的顺利进行和学前儿童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质量,特制定如下教学实施设计方案。
一、本课程的性质及特点1.本课程的性质和教学目的“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是学前教育专业(专科)的一门统设必修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儿童健康与儿童发展的重大意义,掌握实施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基本方法,理解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基本原理,从而全面掌握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基础知识,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健康观。
共4学分、72学时。
本课程在生理学、心理学知识基础上,对学前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基本规律与特点有较深入与全面的了解,在《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学前教育学》、《幼儿园课程论》等课程的指导下,使学生初步掌握儿童健康教育领域内基本理论,通过课程实践,加强学生学前教育活动的组织能力、实践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主要教学形式与教学内容及学时安排建议一览表教学内容学前儿童健康概述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概述学前儿童日常生活行为教育学前儿童营养教育学前儿童疾病防御教育学前儿童体育学前儿童环境教育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学时总数网上教学 3面授辅导 3专题案例研讨练习作业 1实践课内学时教学小计712 3 3173 2 2 2 1 3 104 3 3 2 195 6 72 3 22 3 22 2 21 1 13 10 93 108 2 202 202 121 83 1210 722.本课程教材的编制思路及特点健康是维系生命的永恒话题,新时期下,培养儿童健康的行为习惯尤为迫切,本课程是为进一步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业务水平而开设的,它的内容既保持了传统的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理论,又紧紧结合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实践,也与当前学前儿童教育的最新发展动态紧密联系的。
文字教材编写依据本课程的性质、任务和目的,把对学前儿童教育健康的核心概念和基本理论的阐述和理解与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实际问题的分析结合起来,侧重对学生组织能力、活动能力的培养方面。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概述教案(5篇)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概述教案(5篇)](https://img.taocdn.com/s3/m/2d85cb4c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02.png)
第3页共6页
本文格式为 Word 版,下载可任意编辑,页眉双击删除即可。
呼吸、身体接触等方式传播病菌。假如有小伴侣或者小动物得病,就有可
〔1〕教师:此刻请小伴侣把刚刚我们商量的资料,用图或图夹文的
能会传染给其他人,所以叫做传染病。小伴侣简单得的传染病有流行性感 方法记录下来,每组呈现 3~4 种方法。
红柿里也有很多的养分,象 vc 他能是我们的牙齿骨骼变的坚固,还能防 时带着他们了解每个五官的具体位置;第二环节:说一说,请小伴侣踊跃
止牙龈出血。
发言,说一说五官的用途以及如何爱护五官,听一听他们对五官的了解有
师:小伴侣平常都是谁做菜给你们吃呀?咱们自己也来做一个菜尝尝 多少;第三环节:贴一贴,在动手操作中进一步让幼儿加深了解。
三、设计思路: 买菜、认识、了解常见蔬菜、烹饪、品尝、整理、整理、针对中班幼 儿,对其纠正挑食、偏食的心理与行为,进而爱吃各种食物,均有着重要 的影响。 四、活动进程: 1、进超市、《买菜》音乐导入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概述教案 1 一、活动目标: 1、在老师的引导下,有目的地观看菠菜、胡萝卜、大蒜、西红柿等 蔬菜,明白名称,了解其丰富养分; 2、透过亲自“烹饪〞,激发幼儿爱劳动的兴趣,同时教育幼儿懂得 多吃蔬菜身体好,养成爱吃蔬菜的好习惯。 二、活动预备: 1、多种蔬菜〔菠菜、胡萝卜、大蒜、西红柿等〕 2、烹饪用具、音乐磁带、小篮子 3、丰富词汇:维生素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概述教案 4
侣在做什么。
活动目标:
〔2〕幼儿自由回答。
1、喜爱刷牙,养成每一天早晚刷牙的好习惯。
〔3〕教师:小伴侣,除了书上面的几种预防传染病的方法,你还明
2、了解龋齿的危害,明白刷牙能够爱护牙齿,感知正确的刷牙方法。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内容》教案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内容》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4b11ed9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aecaa64.png)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内容》优质教案第一章:绪论教学目标:1. 理解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意义和重要性。
2. 掌握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3. 了解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目标和内容。
教学内容:1.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定义和意义。
2.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3.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目标和内容。
教学活动:1. 讨论:为什么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很重要?2. 小组活动:探讨并总结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3. 小组分享:每个小组展示并讲解他们选择的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目标和方法。
第二章:学前儿童身体发展教学目标:1. 了解学前儿童身体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2. 掌握促进学前儿童身体发展的方法和策略。
3. 理解身体发展对学前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1. 学前儿童身体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2. 促进学前儿童身体发展的方法和策略。
3. 身体发展对学前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性。
教学活动:1. 观察和讨论:通过观察幼儿的身体发展情况,探讨其特点和规律。
2. 小组活动:共同制定一份促进学前儿童身体发展的活动计划。
3. 实地观察:观察幼儿在进行体育活动时的表现,并记录下来。
第三章: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学目标:1. 理解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概念和重要性。
2. 掌握促进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方法和策略。
3. 了解心理问题在学前儿童中的常见表现和应对方法。
教学内容:1.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概念和重要性。
2. 促进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方法和策略。
3. 心理问题在学前儿童中的常见表现和应对方法。
教学活动:1. 讨论:什么是心理健康?为什么学前儿童心理健康很重要?2. 小组活动:探讨并总结促进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方法和策略。
3. 角色扮演:通过角色扮演,学习如何应对学前儿童心理健康问题。
第四章:营养与饮食健康教学目标:1. 了解营养与饮食健康对学前儿童的重要性。
2. 掌握基本的营养知识和健康饮食的原则。
3. 学会制定健康的饮食计划和提供健康的食物选择。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活动设计教案(通用5篇)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活动设计教案(通用5篇)](https://img.taocdn.com/s3/m/58eac4e7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75.png)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活动设计教案(通用5篇)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活动设计教案(通用5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活动设计教案(通用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活动设计教案1目标:1、知道水对人体的作用以及有关喝水的一些知识。
2、懂得在平时的生活中要少喝饮料多喝水。
3、初步了解并养成一些健康的生活方式。
活动准备:实物投影仪、水、饮料等,有关什么时候喝水的图片,A、B字母卡等活动过程:1、引入课题,知道人体需要水。
〈1〉教师提问:我们喝的水到哪里去了?〈2〉通过观察实物投影知道人体的各个部位都有水。
2、知道水对人体的一些作用〈1〉引导提问:我们人体各个部位都需要水,假如我们不喝水会怎么样呢?〈2〉幼儿交流表述。
〈3〉教师小结水对人体的作用。
3、了解有关喝水的一些知识〈1〉了解人一天大概要喝的水量。
〈2〉提问:那我们什么时候应该喝水?〈3〉师:并不是什么水都可以喝,那什么水我们不能喝?〈4〉懂得在平时的生活中要少喝饮料多喝水师:有的小朋友在平时生活中喜欢喝这些饮料(出示可乐、娃哈哈、奶茶等)平时我们在生活中应该多喝饮料还是多喝水?4、游戏巩固,引导幼儿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幼儿玩A、B竞猜游戏〈1〉早上起来我们应该:(A)喝一杯水(B)喝一杯饮料〈2〉平时我们应该这样做:(A)只是口渴要喝水(B)不渴也要喝水〈3〉我们人身上什么地方有水:(A)各个部分都有水(B)就血液里有水〈4〉下的雨水:(A)是可以喝的(B)不能喝5、拓展活动:给植物浇水师:生活中除了人要喝水,动物、植物也要喝水,但它们也应该喝适量的水。
幼儿给植物浇水,活动结束。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活动设计教案2活动目标:1.知道眼睛的用处和保护眼睛的几种方法。
2.了解有关眼睛的常识。
活动材料:图片1.一个幼儿姿势正确看书。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概述教案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概述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bf3d5fbf524ccbff021844c.png)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与活动指导》教案方案设计教案模块一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概述工程一、二健康概述与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概述一、教案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内涵;理解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特点;明确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意义;了解健康概念的演变发展过程及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因素;2.能力目标:形成正确的学前儿童健康教育观念,并能用正确的观念指导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工作;3.素质目标:初步养成健康的生活态度,意识到健康对于学前儿童及自身的重要性。
二、教案重点:掌握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内涵和特点。
三、教案难点: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因素。
四、教案课型:理论课五、教案课时:2课时六、教案设计思路: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通过师生互动讨论及案例分析,由浅到深地向学生介绍健康、学前儿童健康、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概念,且通过事例分析,逐步引导学生了解影响学前儿童健康的因素及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特点及意义。
七、主要教案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启发提问法。
八、教案过程:第一部分――课前预热:介绍本课程主要学习内容和任务的基础上与学生共同探讨本课程的学习思路1.介绍学期本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模式:理论与实践结合,课内和课外双修。
2.问题导入,激发兴趣。
从幼儿园五大领域中感受健康领域的重要性。
➢小小调查:你觉得你一生中最希望拥有什么?从富有、健康、快乐中选出你认为最重要的1项➢幼儿园教育中最重要的原则是什么?(安全性原则,提问五大领域的顺序,健康教育排首位,幼儿园一日生活的开端是什么内容?晨检)第二部分――讲授新课1.章节导航,理清本章学习内容的框架。
2.启发提问,结合相关图片理解健康的概念。
什么是健康?哪些人群或者行为可以称得上不健康?小结:从生理、心理、社会适应、道德品质来总结健康的概念。
➢生理健康——身体各器官组织结构是否完整,发育是否正常,功能是否良好,生理生化指标是否正常。
➢心理健康——人格发展是否健全,智力、情感、意志行为活动是否正常,人际关系是否良好,社会适应能力是否强。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概述教案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概述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759accd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a4.png)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概述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2.掌握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基本原则和方法;3.了解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内容和途径;4.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和健康行为。
二、教学内容1.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定义和意义;2.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重要原则;3.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内容和途径;4.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和健康行为。
三、教学方法1.情境式教学法:通过引导学生参与健康活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2.讨论法: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和交流,促进集体合作,提高思辨能力和动手能力;3.归纳法:通过分析和总结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特点和方法,理清教育思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5分钟)1.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学前儿童的健康状况,引起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2.小组讨论:学前儿童的健康为什么重要?二、学习核心内容(50分钟)1.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定义和意义(10分钟):a.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是指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为学前儿童提供身体、心理和社会的健康需求,促进其全面的健康发展。
b.学前儿童的健康状况对于他们今后的身体和心理发展、学习和社交能力具有重要影响。
2.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重要原则(15分钟):a.以儿童为本:关注儿童的身心需求和发展特点,根据他们的兴趣和能力开展健康教育。
b.积极参与:鼓励儿童积极参与健康活动,提高他们的健康意识和行为。
c.多方合作:家庭、学校和社区共同合作,提供全方位的健康教育服务。
3.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内容和途径(20分钟):a.身体健康:饮食均衡、生活有规律、运动适度等。
b.心理健康:情绪管理、社交技巧、自我认知等。
c.社会健康:卫生习惯、安全意识、环境保护等。
d.家庭、学校和社区是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
三、总结(10分钟)1.学生进行个人思考,总结学习到的知识和体会。
2.学生交流和展示自己的思考和总结。
四、作业(5分钟)1.写一篇100字以上的作文,谈谈你对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理解和体会。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内容》教案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内容》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2c6e69c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1e2d64c.png)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内容》优质教案第一章:绪论教学目标:1. 理解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意义和重要性。
2. 掌握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目标和基本原则。
教学内容:1. 介绍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定义和目的。
2. 讲解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3. 阐述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目标和基本原则。
教学活动:1. 讨论:让学生分享对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理解和认识。
2.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深刻理解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第二章:学前儿童身心健康与发展教学目标:1. 了解学前儿童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
2. 掌握促进学前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方法。
教学内容:1. 讲解学前儿童的生理发展特点。
2. 阐述学前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
3. 介绍促进学前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方法。
教学活动:1. 小组讨论:让学生探讨如何根据学前儿童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进行教育。
第三章:营养与健康教学目标:1. 了解学前儿童的营养需求。
2. 掌握学前儿童健康饮食的指导原则。
教学内容:1. 讲解学前儿童的营养需求。
2. 阐述学前儿童健康饮食的指导原则。
3. 介绍健康饮食的实用方法。
教学活动:1. 小组讨论:让学生探讨如何为学前儿童提供合理的饮食。
2.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不合理的饮食对学前儿童的影响。
第四章:身心障碍与特殊需求教学目标:1. 了解学前儿童身心障碍的特点和成因。
2. 掌握应对学前儿童身心障碍的策略和方法。
教学内容:1. 讲解学前儿童身心障碍的种类和特点。
2. 阐述学前儿童身心障碍的成因。
3. 介绍应对学前儿童身心障碍的策略和方法。
教学活动:1. 小组讨论:让学生探讨如何识别和应对学前儿童的身心障碍。
第五章:健康行为与生活方式教学目标:1. 了解学前儿童的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
2. 掌握培养学前儿童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的方法。
教学内容:1. 讲解学前儿童的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
2. 阐述培养学前儿童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的重要性。
3. 介绍培养学前儿童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的方法。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概述教案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概述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435b2ab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60b384f.png)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概述教案以下是根据题目提供的信息,对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概述的教案。
文章内容不出现小节和小标题,并遵守字数限制。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概述教案一、教育目标1. 了解学前儿童健康的重要性。
2. 理解学前儿童常见疾病的预防措施。
3. 提高学前儿童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学前儿童健康概述a. 儿童期的身体发育特点。
b. 学前儿童常见疾病的分类和特点。
c. 儿童健康问题对学习和成长的影响。
2. 学前儿童常见疾病的预防措施a. 常见传染病的预防,如流感、手足口病等。
b. 饮食卫生与腹泻、肠胃炎的预防。
c. 儿童牙齿保健与预防龋齿。
d.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勤洗手、保持住环境整洁等。
3. 提高学前儿童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a. 合理饮食的重要性和基本原则。
b. 合适的体育锻炼和休息规律。
c. 健康卫生常识的学习,如牙齿刷洗、手部清洁等。
d. 与他人友好相处,防范欺凌。
三、教学方法1. 多媒体辅助教学,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生动直观地展示教学内容。
2. 故事讲解法,通过讲述与学前儿童健康相关的故事来引起兴趣和理解。
3. 分组讨论,让学生参与互动,分享对健康的认识和经验。
四、教学步骤1. 引入:用简单的故事或图片引起学生对健康的兴趣。
2. 介绍学前儿童健康概述,包括身体发育特点和常见疾病的分类。
3. 简要介绍学前儿童常见疾病的预防措施。
4. 通过生动的案例和实例,引导学生掌握健康保健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5.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他们的健康保健经验和观点。
6. 小结:帮助学生总结学到的知识,强调学前儿童健康的重要性。
五、教学评估1. 教师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表现。
2. 小组讨论中学生的发言和讨论的质量。
3. 针对学生的书面作业,检查他们对学前儿童健康的理解。
六、教学延伸1. 邀请专业医生或保健专家进行讲座,增加学生对健康教育的认识。
2. 建立与家长的合作关系,加强家校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健康。
1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概述教案
![1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概述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bceadb7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36.png)
1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概述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儿童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了解儿童健康教育的基本内容和方法。
3.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
4.提高幼儿对自身健康需求的认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二、教学内容1.为什么要进行儿童健康教育?通过生动的故事和图片,引导幼儿了解健康的重要性,了解保持健康的好处。
2.如何进行儿童健康教育?用简单明了的语言和图示,介绍儿童健康教育的基本内容和方法,如饮食健康、运动锻炼、个人卫生等。
3.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
通过游戏和互动的形式,引导幼儿学习正确的洗手方法、饮食卫生、口腔卫生等。
同时,鼓励幼儿主动参与户外活动和体育运动,培养良好的运动习惯。
4.提高幼儿对自身健康需求的认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通过朗读故事、角色扮演等活动,教导幼儿如何识别和避免潜在的危险,掌握自我保护的技巧。
1.导入(10分钟)以生动的故事或图片来引导幼儿思考健康的重要性和好处。
2.知识讲解(20分钟)用简单明了的语言和图示,介绍儿童健康教育的基本内容和方法,如饮食健康、运动锻炼、个人卫生等。
3.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30分钟)通过游戏和互动的形式,引导幼儿学习正确的洗手方法、饮食卫生、口腔卫生等。
同时,鼓励幼儿主动参与户外活动和体育运动,培养良好的运动习惯。
4.提高幼儿对自身健康需求的认识和自我保护能力(30分钟)通过朗读故事、角色扮演等活动,教导幼儿如何识别和避免潜在的危险,掌握自我保护的技巧。
5.总结(10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鼓励幼儿将所学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四、教学资源1.故事书/图片:用于引导幼儿思考健康的重要性和好处。
2.幼儿乐园玩具和游戏:用于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
3.故事书/小剧场道具:用于提高幼儿对自身健康需求的认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1.观察幼儿在课堂中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2.听取幼儿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情况。
3.通过与幼儿的日常交流,了解其是否养成了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概述教案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概述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db8a3a0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fe.png)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概述教案第一章: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意义1.1 介绍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定义和目的1.2 分析健康教育对学前儿童的重要性1.3 探讨健康教育对家庭和社会的影响第二章: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内容2.1 身体发展方面的教育2.2 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2.3 生活习惯和饮食方面的教育2.4 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的教育第三章: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教学方法3.1 游戏法:通过趣味游戏培养儿童的健康意识3.2 故事法:通过生动的故事引导儿童学习健康知识3.3 实践操作法:亲身体验,培养儿童的健康行为3.4 互动讨论法:引导儿童积极参与,共同探讨健康问题第四章: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实施策略4.1 创设健康的生活环境:提供安全、舒适的学习和生活空间4.2 家庭与学校的合作:家长和教师的共同努力4.3 定期进行健康教育评价:了解儿童的健康状况和教学效果4.4 注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满足儿童的不同需求第五章:我国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政策及现状5.1 介绍我国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相关政策5.2 分析我国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现状5.3 探讨我国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发展趋势第六章:健康教育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的融入6.1 晨间活动:通过晨间锻炼和问候培养儿童的健康习惯6.2 教学活动:将健康教育内容融入课程教学6.3 生活活动:在如厕、饮水、用餐等环节培养儿童的健康意识6.4 户外活动:利用户外时间开展健康教育游戏和锻炼第七章:健康教育活动的设计与组织7.1 确定活动目标:根据儿童年龄特点和需求设定教育目标7.2 选择活动内容:结合季节、节日等设计相关健康教育活动7.3 制定活动方案:包括活动准备、过程和总结7.4 活动组织与实施: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和儿童的安全第八章:健康教育教师的专业素养8.1 专业知识:了解儿童发展规律、健康教育理论和方法8.3 情感态度:关爱儿童,尊重儿童,积极投入到健康教育工作中8.4 持续发展:不断学习,提高自身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第九章:家长在学前儿童健康教育中的角色9.1 家长的认识和重视:了解健康教育的重要性,积极参与儿童的健康成长9.3 家长与教师的沟通:共同关注儿童的健康问题,形成教育合力9.4 家长资源的利用:发挥家长的专业优势,丰富健康教育内容第十章: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评价与反思10.1 评价方法:定性和定量相结合,全面评估儿童的健康状况10.2 评价内容:关注儿童的身体、心理、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发展10.3 评价结果的运用:为指导教学和家长提供有益的信息10.4 教学反思: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完善健康教育策略重点和难点解析一、第一章: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意义难点解析:深入理解健康教育如何影响家庭和社会,以及如何在教学中体现这一影响。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概述教案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概述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d566a23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8e8ed19.png)
一、教案名称: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概述二、课时安排:2课时(90分钟)三、教学目标:1. 了解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概念、目的和意义。
2. 掌握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
3. 理解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四、教学内容:1.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概念a. 健康教育的定义b.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特点2.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作用a. 对儿童个体发展的作用b. 对家庭和社会的作用3.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a. 身体健康教育b. 心理健康教育c. 生活习惯教育d. 环境健康教育4.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方法和途径a. 教学活动b. 日常生活c. 环境创设d. 家庭与社区合作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引发学生对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兴趣。
2. 学生分享对健康教育的理解和认识。
二、教学内容讲解(20分钟)1. 教师讲解健康教育的定义和特点。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探讨健康教育的作用。
三、案例分析(15分钟)1. 教师提供案例,学生分组讨论案例中存在的问题。
2. 各组分享讨论成果,共同得出解决问题的策略。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复习上节课的主要内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二、教学内容讲解(20分钟)1. 教师讲解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探讨健康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三、实践活动(15分钟)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如何在实际教学中实施健康教育。
2. 各组分享讨论成果,共同得出实施健康教育的策略。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
五、课后作业:2. 家长参与评价,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健康行为表现。
六、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活动的设计与实施课时安排:2课时(90分钟)教学目标:1. 理解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活动设计的基本原则。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概述教案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概述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8f4e279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43a567f.png)
一、教案概述教案名称: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概述教案适用年级:幼儿园中班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健康教育的概念和重要性。
3. 提高幼儿对健康问题的认识和解决能力。
教学重点:1. 健康教育的概念和重要性。
3. 健康问题的认识和解决能力。
教学难点:1. 健康教育的实际应用。
2. 幼儿生活习惯的培养。
教学准备:1. 教学PPT。
2. 健康教育相关图片和视频。
3. 幼儿用品(如餐具、水杯等)。
二、教学内容1. 健康教育的概念和重要性教学方法:讲解法、互动提问法教学步骤:(1)引入话题:提问幼儿对健康的理解。
(2)讲解健康教育的概念:让幼儿了解健康教育的内容和目的。
(3)强调健康教育的重要性:通过实例说明健康教育对幼儿成长的影响。
教学方法:讲解法、互动提问法、情境模拟法教学步骤:(2)互动提问:引导幼儿思考自己的生活习惯是否良好。
(3)情境模拟:设置相关情境,让幼儿学会自我保护。
3. 提高幼儿对健康问题的认识和解决能力教学方法:讲解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教学步骤:(1)讲解健康问题的识别:让幼儿学会判断自身和他人的健康问题。
(2)案例分析:分析实际案例,让幼儿了解健康问题的解决方法。
(3)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如何解决面临的健康问题。
三、教学评价评价方法:观察法、问答法评价内容:1. 幼儿对健康教育的概念和重要性的理解程度。
2. 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情况。
3. 幼儿对健康问题的认识和解决能力。
四、教学拓展1. 家庭作业: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制定一个健康生活计划,包括饮食、运动、作息等方面。
2. 课后活动:组织一次健康知识竞赛,让幼儿在游戏中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要对本次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针对不足之处进行改进,以提高后续教学效果。
关注幼儿在家庭和学校中的表现,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确保幼儿健康教育的顺利进行。
六、教学活动设计1. 教学活动一:健康知识讲座目的:让幼儿了解健康教育的概念和重要性。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概述》教案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概述》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2f5c3dd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3167c73.png)
整体的健康观指的是什么?
(2)教师进行点评并归纳
(三)幼儿健康的特性
1、学生结合自己在幼儿园里所见到的孩子,分组讨论:什么样的孩子才算是健康的?
2、请学生派代表发言。
3、教师归纳:幼儿健康具有以下特性:
包涵身心层面的健康。
首先,幼儿身体器官组织的结构正常,各个生理系统的主要功能的良好发挥,能有效抵抗各种疾病。
(四)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师资培养思想的发展——从看护者到教育者
二、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含义及功能
(一)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含义
(二)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功能
1.促进学前儿童身心和谐发展
2.促进学前儿童认知发展
3.提高学前儿童的道德水平
4.促进学前儿童审美能力的发展
三.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体系
(一)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知、信、行康教育
(五)关注学前儿童健康行为的养成,探索学前儿童健康行为形成规律
四、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理念
1.前儿童健康教育生活化
2.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游戏化
3.学前儿童健康教育与其他领域的融合化
4.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合作化
课后小结
3、现代社会
自然科学有了很大的进步,医学进步很快…
(二)归纳健康观的历史演进
1、教师归纳
(1)身体健康观
(2)身心健康观
(3)和谐健康观
2、健康的概念
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健康是指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健全状态。
3、请学生思考并发言
(1)学生思考
对于幼儿来说,健康的幼儿应该是怎样的?
可以把健康分为哪几个层面上的健康?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概述》教案
授课课题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概述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概述教案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概述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977dfd2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bfeb605.png)
一、教案名称: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概述二、课时安排:2课时(90分钟)三、教学目标:1. 了解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概念、重要性及目标。
2. 掌握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内容和方法。
3. 认识到家庭、学校和社会在学前儿童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四、教学内容:1.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概念2.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重要性3.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目标4.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内容5. 家庭、学校和社会在学前儿童健康教育中的作用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0分钟)1. 教师通过向学生提问,引导他们思考健康教育的概念和重要性。
2. 学生分享对健康教育的理解和认识。
二、讲解(30分钟)1. 教师详细讲解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概念、重要性、目标、内容和家庭、学校和社会在其中的作用。
2. 学生认真听讲,记录重点内容。
三、案例分析(20分钟)1. 教师展示一些实际案例,让学生分析其中的健康教育内容和方法。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分析结果。
四、小组活动(20分钟)1. 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设计一个针对学前儿童的健康教育计划。
2. 学生讨论并完成计划设计。
第二课时:一、回顾(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巩固知识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二、实践活动(20分钟)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健康教育实践活动,如模拟教学、游戏等。
2. 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实践能力。
四、作业布置(10分钟)2. 学生完成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本节课的评价分为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两部分。
1. 过程性评价:主要评价学生在小组活动、案例分析、实践活动等环节的参与程度、合作能力和实践能力。
2. 终结性评价:主要评价学生对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概念、重要性、目标、内容以及家庭、学校和社会在其中的作用的掌握程度。
通过作业、短文等方式进行。
七、教学资源:1. 教案、PPT、教学素材(案例、图片等)。
2. 健康教育实践活动所需的道具、器材等。
八、教学建议:1. 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可以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使其更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教案第一章概论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教案第一章概论](https://img.taocdn.com/s3/m/011a4057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15.png)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教案第一章概论第一篇: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教案第一章概论第一章概论主要内容:健康的基本理念;学前儿童健康观内涵;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基本模式等。
健康的基本理念一、医学模式的演变人们对自身的认识,经历了若干不同的阶段。
医学是研究人体健康和疾病及其相互转化的规律的科学。
医学的发展在每一个时期都具有不同的特点,这些特点的集中和概括,就构成了不同的医学模式。
1.机械唯物模式人们认为疾病是鬼神作怪,健康是上帝或鬼神赐予和主宰的,只有用祈祷乞求上帝祛病保平安,这种迷信思想曾一度限制和约束了医学的研究和发展。
后来,西方出现了“人是机器”的说法,这种模式看到了健康和疾病的“物质”性,但是它忽视了人的生物性和社会性。
2.生物医学模式19世纪以后,进入了“细菌学时代”。
人们开始认识到疾病是生物因素引起的,但是,生物医学模式只重视引起疾病的生物学因素,忽视了影响人体健康的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
3.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随着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迅速发展,心理和生理的关系的重要性愈来愈被人们所认识。
社会上的种种事件,通过人的心理反映到机体上,从而影响健康,引起疾病。
1977年美国学者C.L.Engel正式提出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的概念。
该模式研究生物、心理、社会的三方面因素对健康和疾病的影响,只有在三者之间保持相对的动态平衡,才意味着健康。
也就是社会生活中的许多事件,都有可能通过影响人的心理,破坏人的健康,引起身心疾病。
二、现代的健康观不同时代对健康有不同的理解。
过去,人们认为“无病”就是健康,或者把健康当做疾病、伤残、功能障碍等词的反义词。
从现代的认识来看,这仅仅是对健康的机械理解。
早在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就在其宪章中将健康定义为:“健康是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完满状态,而不仅仅指没有疾病或虚弱现象。
”从这一定义可以理解为:1.健康是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三方面的完满状态从基本要求来看,机体应当发育匀称,功能健全;在心理方面应当心理稳定,精力充沛;在社会适应方面应当关系和谐,道德健康。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内容》教案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内容》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f9d0e74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6ecdd54.png)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内容》优质教案第一章:绪论1.1 课程简介1.2 教学目标(1)使幼儿认识健康的重要性,了解健康的生活方式。
(3)提高幼儿自我保护能力,学会应对意外情况。
1.3 教学方法采用故事讲解、游戏互动、实践操作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引导幼儿主动参与。
第二章:身体健康教育2.1 教学内容(1)认识身体部位和功能。
(2)学会正确的坐姿、站姿和行走方式。
(4)学会保护眼睛、耳朵和口腔。
2.2 教学目标(1)使幼儿认识身体的主要部位和功能。
(3)提高幼儿保护眼睛、耳朵和口腔的意识。
2.3 教学方法通过身体部位认知游戏、姿势纠正活动、饮食知识讲解和实践操作等方式,让幼儿在活动中掌握身体健康知识。
第三章:心理健康教育3.1 教学内容(3)提高幼儿的自我认知能力。
(4)培养幼儿的抗压能力。
3.2 教学目标(1)使幼儿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
(3)提高幼儿的自我认知和抗压能力。
3.3 教学方法通过情绪管理游戏、角色扮演、自我认知活动等方式,让幼儿在实践中学会心理健康知识。
第四章:安全自护教育4.1 教学内容(1)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学会自我保护。
(2)教育幼儿遵守交通规则,预防意外伤害。
(3)使幼儿了解家庭、学校和社会中的安全隐患,提高防范能力。
4.2 教学目标(1)使幼儿具备基本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2)教育幼儿遵守交通规则,预防意外伤害。
(3)提高幼儿对家庭、学校和社会安全隐患的防范能力。
4.3 教学方法通过安全知识讲解、情景模拟、紧急逃生演练等方式,让幼儿在实践中学会安全自护知识。
第五章:环境适应教育5.1 教学内容(1)使幼儿了解自然环境,培养环保意识。
(3)帮助幼儿融入社会环境,学会与人相处。
5.2 教学目标(1)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关爱自然环境。
(3)提高幼儿的社会适应能力,学会与人相处。
5.3 教学方法通过自然环境探索活动、学校生活习惯培养、社会交往实践等方式,让幼儿在实践中学会环境适应知识。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活动设计教案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活动设计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f03ecd519e8b8f67c1cb9c1.png)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活动设计教案第一章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概述本章将帮助你:1、熟悉健康的概念,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意义。
2、了解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总目标及各年龄段儿童的健康教育的目标。
掌握目标的表述。
3、掌握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内容。
主要包括身体健康的教育内容与心理健康的教育内容。
核心概念:健康;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目标;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内容第一节健康与学前儿童健康教育一、健康的概念(一)健康的概念指人体的生理心理的完好标准,它是对人体的完好状态能否符合现实需要所规定的评价标准,是身体的、心理的和社会的完好状态,而不是没有疾病和虚弱。
(二)两种健康概念的比较旧的健康概念仅指人体生理机能正常,没有疾病和缺陷。
新的健康概念在前面已提到。
两者的不同体现在:1、反映的对象不同:前者反映人体的生理机能状态,它仅仅是人体机能状态的一个组成部分;后者反映具有生物和社会双重属性的人的生理、心理和社会性状态;2、健康的标准不同:前者从临床医学的角度来确定健康的标准,后者从现实生活对人的身心和社会性的需要来确定健康的标准;3、所依据的对人体身心关系的看法不同:前者是依据身心分离观,后者所依据的是身和心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密不可分的身心辨证统一观。
二、健康的标准世界卫生组织根据新的健康观提出了身体完好的具体内容与标准:1、有充沛的精力,能从容地应付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压力而不感到紧张;2、处世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责任,事无巨细不挑剔;3、善于休息,睡眠良好;4、应变能力强,能适应环境的各种变化;5、能抵抗一般性感冒和传染病;6、体重适当,身体匀称,站立时,头、臂位置协调;7、眼睛明亮,反应敏锐,眼睑不易发炎;8、牙齿清洁,无孔洞,无痛感,齿龈颜色正常,无出血现象;9、头发有光泽,无头屑;10、肌肉、皮肤有弹性,走路感到轻松。
三、学前儿童健康的概念学前儿童的健康是指:学前期的儿童各个器官、组织的正常的生长发育,没有生理缺陷,能较好地抵抗各种急、慢性疾病,体质不断增强;心理发展达到相应年龄组儿童的正常水平,情绪积极,性格开朗,无心理障碍,对环境有较快的适应能力。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概述教案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概述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bf3d5fbf524ccbff021844c.png)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与活动指导》教案方案设计教案模块一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概述工程一、二健康概述与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概述一、教案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内涵;理解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特点;明确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意义;了解健康概念的演变发展过程及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因素;2.能力目标:形成正确的学前儿童健康教育观念,并能用正确的观念指导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工作;3.素质目标:初步养成健康的生活态度,意识到健康对于学前儿童及自身的重要性。
二、教案重点:掌握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内涵和特点。
三、教案难点: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因素。
四、教案课型:理论课五、教案课时:2课时六、教案设计思路: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通过师生互动讨论及案例分析,由浅到深地向学生介绍健康、学前儿童健康、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概念,且通过事例分析,逐步引导学生了解影响学前儿童健康的因素及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特点及意义。
七、主要教案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启发提问法。
八、教案过程:第一部分――课前预热:介绍本课程主要学习内容和任务的基础上与学生共同探讨本课程的学习思路1.介绍学期本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模式:理论与实践结合,课内和课外双修。
2.问题导入,激发兴趣。
从幼儿园五大领域中感受健康领域的重要性。
➢小小调查:你觉得你一生中最希望拥有什么?从富有、健康、快乐中选出你认为最重要的1项➢幼儿园教育中最重要的原则是什么?(安全性原则,提问五大领域的顺序,健康教育排首位,幼儿园一日生活的开端是什么内容?晨检)第二部分――讲授新课1.章节导航,理清本章学习内容的框架。
2.启发提问,结合相关图片理解健康的概念。
什么是健康?哪些人群或者行为可以称得上不健康?小结:从生理、心理、社会适应、道德品质来总结健康的概念。
➢生理健康——身体各器官组织结构是否完整,发育是否正常,功能是否良好,生理生化指标是否正常。
➢心理健康——人格发展是否健全,智力、情感、意志行为活动是否正常,人际关系是否良好,社会适应能力是否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与活动指导》教学方案设计教学模块一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概述项目一、二健康概述与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概述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内涵;理解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特点;明确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意义;了解健康概念的演变发展过程及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因素;2.能力目标:形成正确的学前儿童健康教育观念,并能用正确的观念指导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工作;3.素质目标:初步养成健康的生活态度,意识到健康对于学前儿童及自身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掌握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内涵和特点。
三、教学难点: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因素。
四、教学课型:理论课五、教学课时:2课时六、教学设计思路: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通过师生互动讨论及案例分析,由浅到深地向学生介绍健康、学前儿童健康、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概念,且通过事例分析,逐步引导学生了解影响学前儿童健康的因素及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特点及意义。
七、主要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启发提问法。
八、教学过程:第一部分――课前预热:介绍本课程主要学习内容和任务的基础上与学生共同探讨本课程的学习思路1.介绍学期本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模式:理论与实践结合,课内和课外双修。
2.问题导入,激发兴趣。
从幼儿园五大领域中感受健康领域的重要性。
小小调查:你觉得你一生中最希望拥有什么?从富有、健康、快乐中选出你认为最重要的1项幼儿园教育中最重要的原则是什么?(安全性原则,提问五大领域的顺序,健康教育排首位,幼儿园一日生活的开端是什么内容?晨检)第二部分――讲授新课1.章节导航,理清本章学习内容的框架。
2.启发提问,结合相关图片理解健康的概念。
什么是健康?哪些人群或者行为可以称得上不健康?小结:从生理、心理、社会适应、道德品质来总结健康的概念。
生理健康——身体各器官组织结构是否完整,发育是否正常,功能是否良好,生理生化指标是否正常。
心理健康——人格发展是否健全,智力、情感、意志行为活动是否正常,人际关系是否良好,社会适应能力是否强。
社会健康——包括家庭教育、群体关系、社会环境、应变能力、处理角色的能力和工作能力等是否正常。
道德健康——主要指能够按照社会道德行为规范准则约束自己,并支配自己的思想和行为。
有辨别真伪、善恶、美丑、荣辱的是非观念和能力。
3.运用事例说明健康概念演变的三个阶段。
(1)神灵自然医学模式阶段:健康被认为是神灵赐予人类获得生存和延续生命的礼物。
生命为神灵所赐,病痛为神灵之惩,为治病而求神问卜是情理中事。
(如今社会,也不乏求神的善男信女。
)我国民间医生扁鹊:“望、闻、问、切”。
古希腊的希波克拉底:四体液学说。
“血液、粘液、黄胆汁和黑胆汁”四种液体和谐平衡就会健康,否则就会生病,主张用理性和系统的方法治疗病人。
(2)生物医学模式阶段(第二次卫生革命)16世纪中叶以后,人类发现了血液循环机理,将实验法引入生理学和医学研究中,以后,细菌学、组织胚胎学、生物化学、遗传学、病理学等学科相继形成,各种检测技术在医学研究与治疗中得到广泛应用。
18世纪以来,快速发展的科学与技术为人类许多现象提供了物理学解释,把人的身体看作机器,其活动过程用力学原理解释,例如心脏活动似水泵,肌肉活动似杠杆等,认为人体就是自己发动自己的机器,疾病就是由于机器的某个部分发生故障而失灵,所以需要加以修补完善。
(3)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阶段20世纪后半叶,人们发现,由理化、生物刺激所导致疾病的死亡率已退居次要地位,而与心理、社会因素密切相关的高血压、冠心病、癌症、溃疡和精神疾病等,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则明显提高。
这些身心疾患的死亡率已进入人类疾病死亡谱的前三名。
政治、经济、战争、教育、居住、职业等社会因素以及冲动、孤独、紧张、恐惧、忧虑等心理因素对健康的影响也日趋严重。
可见,仅从生物医学的角度来描述健康是不够的。
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宪章指出: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衰弱现象,而且是一种在躯体、精神和社会上的完满状态。
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将健康的概念调整为:“健康应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
”4.结合健康概念的四方面来理解学前儿童健康概念和健康标准。
学前儿童健康的概念:学前儿童期各个器官、组织的正常生长发育,能较好地抵抗各种急、慢性疾病,性格开朗、情绪稳定,对环境有较快的适应能力。
学前儿童健康标准:从身体、心理、社会、道德品质来说明。
5.运用案例分析法,结合图片视频掌握影响健康的因素,并以此延伸理解影响学前儿童健康的主要因素。
(1)影响健康的因素生物因素——遗传及疾病心理因素——消极心理生活方式——饮食、行为习惯及锻炼(健康与不健康行为对照表)环境因素——自然环境(季节气候、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噪声)和社会环境(社会文化因素、卫生保健服务)。
【例1】二噁英——无眼男孩【例2】长期高强度的噪音刺激会使儿童大脑皮层的兴奋抑制过程失调,条件反射异常,脑血管功能受损,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产生头痛、耳鸣、心悸、失眠、嗜睡、乏力等症状。
【例3】在生活空间小的环境中生活的幼儿侵犯性行为增多,焦虑水平升高。
(2)影响学前儿童健康的主要因素生理因素细胞、组织、器官和系统的机能(遗传基因体现)在不同环境下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和整体的反应(抵抗疾病能力体现)自然环境•良好的自然环境:如充足的阳光、新鲜的空气、清洁的水源等提供各类物质条件,维持和促进生命健康,同时也提供了精神条件,使个体清醒愉悦、积极向上。
•不良的自然环境:如不适当的温度、湿度、照明、噪音、空间等刺激的长期影响,会影响生长发育,影响情绪和行为。
自然环境污染是影响儿童健康的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
【例】:•全球气候变暖提高了与温度和湿度关系密切的传染病发生的几率,学前儿童发病率和死亡率随之增加;•臭氧层耗减,儿童患皮肤癌的可能性增大;•酸雾、酸雨导致儿童呼吸系统感染率增加;•室内污染源增多,文具污染、铅污染、杀虫剂污染、电磁场污染、吸烟污染、噪音污染等,严重影响了儿童健康。
社会环境•家庭环境【例】一项“关于家长与子女饮食爱好相关度的调查与对策”的研究中发现:学前儿童与父母饮食爱好均呈正相关的占12.9%,与父亲饮食爱好显著相关的占19.35%,与母亲饮食爱好显著相关的高达67.74%,与父母饮食爱好均不相关的为0。
•托幼机构物质环境和心理环境兼备:“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
”“教师的态度和管理方式应有助于形成安全、温馨的心理环境,言行举止应成为幼儿学习的良好榜样”,教师应“以关怀、接纳、尊重的态度与幼儿交往”。
教师对于儿童具有一种自然的影响力,如果这种影响力建立在权威、权力的基础上是极不稳定的,应充分关注和谐的师生关系、良好的班级氛围对儿童健康的积极意义。
当前托幼机构在儿童心理环境构建中仍存在一些问题:有的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对学前儿童高控制、高约束,活动仅仅围绕教师的指令和意愿进行,学前儿童处于服从地位,没有自主的活动,回答问题倘若符合教师的预先设计则得到肯定,否则就有可能被教师忽视甚至批评有的教师对学前儿童过于放任,学前儿童无约束、无所事事,活动中缺乏安全感和成就感,园内或室内处于无序状态教师和家长之间关系不平等,出现教师以权威字句家长被动配合或教师不顾大多数学前儿童的利益过分迎合个别特殊家长使个别学前儿童优越感太强等不正常现象园长和教师、家长之间的关系功利化,助长某些不良风气等•社区小结影响健康的因素及影响学前儿童健康的主要因素。
6.结合学前教育的相关文件和案例了解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发展、概念、特点及意义。
(1)我国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回顾胎教思想的发展——从经验到科学学前儿童保健思想的发展——从关注身体到身心并重幼儿园健康课程思想的发展——从单一的内容、形式到系统的组织、策略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师资培养思想的发展——从“儿童看护者”到“学前儿童教育者”(2)理解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概念【思考】以下观点正确吗?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就是通过一定措施保证儿童不生病。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就是让儿童在幼儿园中快乐、健康。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就是保证儿童在幼儿园中十分安全。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就是幼儿园的体育活动。
小结: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是根据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提高学前儿童健康认识,改善学前儿童健康态度,培养学前儿童健康行为,保持和促进学前儿童健康的系统的教育活动。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
(3)把握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特点渗透性(一日生活中、各领域教育活动中、环境创设中、家园社间的渗透;避免“5+2=0”现象)长期性(学前儿童的认知特点决定了健康教育无法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必须长抓不懈。
)群体效应性(即从众心理,利用从众心理增强幼儿健康教育的效果)(4)了解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意义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是学前儿童教育整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在整个学前儿童教育体系中具有其他教育活动不可替代的作用;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是保护学前儿童健康成长的特殊需要;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将为学前儿童一生的健康和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学前儿童的身心健康是国家、民族发展的需要。
第三部分――课堂小结与学生提问健康概述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概述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概述第四部分――课后作业:预习第二章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目标与内容。
我国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回顾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概念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特点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意义健康概念的演变 健康的概念 影响健康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