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镜及其应用》练习题

合集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透镜及其应用》经典习题(附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透镜及其应用》经典习题(附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透镜及其应用》经典习题(附答案)一、单选题(每小题4分共60分)1.下列光学仪器中能成倒立、缩小实像的是()A.照相机B.凸面镜C.平面镜D.幻灯机2.)把一个凸透镜对准太阳光,在距凸透镜10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

若将一物体放在此透镜前15cm处,经凸透镜所成的像是()A.倒立、缩小的实像B.倒立、放大的实像C.正立、放大的实像D.正立、缩小的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15cm,若将蜡烛放在离凸透镜10cm处时,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将看到()A.倒立缩小的实像B.倒立放大的实像C.正立放大的虚像D.无像4.)来自于物体的光经过晶状体等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的像。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B.视网膜相当于光屏C.所成的像是实像D.所成的像相对于物体是正立的5.如图所示,将凸透镜看作是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是眼睛的视网膜,烛焰看作是被眼睛观察的物体。

拿一副近视眼镜给“眼睛”戴上,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而拿走近视眼镜则烛焰的像变得模糊。

拿走近视眼镜后,为了能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下列操作可行的是( )A.将蜡烛远离凸透镜B.将光屏远离凸透镜C.将光屏靠近凸透镜D.将光屏和蜡烛同时远离凸透镜6..物体从距凸透镜12cm移到距凸透镜18cm的过程中,调整光屏的位置,总能在光屏上得到倒立放大的像,由此可知,此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A.6cm B.10 cm C.16 cm D.20 cm7.如图所示,a、b、c、d是距凸透镜不同距离的四个点,F为焦点。

下列几种光学仪器的成像原理与物体在不同点时的成像情况相对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照相机是根据物体放在d点时的成像特点制成的B. 幻灯机是根据物体放在c点时的成像特点制成的C.使用放大镜时的成像情况与物体放在a点时的成像情况相似D.人眼看物体时的成像情况与物体放在F点时的成像情况相似8.下列关于凸透镜成像的说正确的是()A.在照相机中成缩小、正立的实像B.在投影仪中成放大、倒立的实像C.在摄像头中成缩小、正立的实像D.做放大镜时,成放大、正立的实像9.人的眼睛像一架照相机,从物体射出的光经过晶状体折射后成像于视网膜上,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A.倒立、放大的实像B.正立、缩小的虚像C.倒立、缩小的实像D.正立、放大的虚像10.小明用凸透镜先后两次观察书本上的字,看到如图所示两种情景.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图中成的是实像;乙图中成的是虚像B.甲图中书本在凸透镜2倍焦距以外;乙图中书本在凸透镜l倍焦距以内C.甲图中凸透镜靠近书本,所成的像变小;乙图中凸透镜远离书本,所成的像也变小D.甲图中成像规律可应用于投影仪;乙图中成像规律可应用于照相机10题11题1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凸透镜、光屏处于图所示的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

部编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真题训练(解析版)含答案

部编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真题训练(解析版)含答案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真题训练(解析版)第Ⅰ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2分,共3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2021秋•伍家岗区期末)如图四种玻璃透镜中( )A.只有a是凸透镜B.只有b是凸透镜C.只有a和b是凹透镜D.只有d是凹透镜【答案】D。

【解答】解:由图可知,a、b、c都是中间厚,边缘薄,是凸透镜;d是中间薄,边缘厚,是凹透镜,故D正确。

故选:D。

2.(2021秋•江津区期末)关于四种光学仪器的成像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实像B.照相机成正立、缩小的实像C.幻灯机成倒立、放大的实像D.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实像【答案】C。

【解答】解:A、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A错误;B、照相机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B错误;C、幻灯片是投影仪,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C正确;D、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虚像,故D错误。

故选:C。

3.(2021秋•兴山县期末)以下是显微镜和望远镜原理示意图,下面是关于它们的二次成像的说法:①显微镜先成放大的实像,再成放大的虚像;②显微镜先成缩小的实像,再成放大的虚像;③望远镜先成放大的实像,再成放大的虚像;④望远镜先成缩小的实像,再成放大的虚像。

上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A.①③B.①④C.②④D.②③【答案】B。

【解答】解:(1)显微镜物镜和目镜都是凸透镜,把标本放在物镜的二倍焦距和一倍焦距之间,这样得到一个放大的实像,那么这个放大的实像正好成在目镜焦点以内,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当u<f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所以显微镜的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①正确,②错误;(2)用望远镜观察远处物体时,物体通过物镜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这个像通过靠近眼睛的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③错误,④正确。

故选:B。

4.(2021秋•西峰区期末)透镜在生活中应用广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远视眼镜的镜片对光线有发散作用B.望远镜的物镜将远处的物体成缩小的像,其口径越大越好C.用照相机照相时,物距应小于两倍焦距D.用放大镜看地图时,不可能看到缩小的像【答案】B。

(典型题)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测试题(包含答案解析)

(典型题)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测试题(包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下列哪种镜头的成像原理与投影仪镜头成像原理相同()A.显微镜物镜B.显微镜目镜C.望远镜物镜D.望远镜目镜2.在模拟“老花眼”的实验中,将蜡烛放在离凸透镜较近的位置,如图所示,给凸透镜“戴”上老花镜,此时光屏上能成一清晰的像;若取下“老花镜”,为使光屏上的像清晰,在保持光屏和透镜位置不变的条件下,应该将蜡烛()A.远离透镜B.靠近透镜C.靠近透镜和远离透镜都可以D.保持在原来的位置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凸透镜、光屏位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光屏上出现了清晰的像,则这个像是()A.倒立缩小的实像B.倒立放大的实像C.倒立等大的实像D.正立放大的虚像4.下面四幅图中分别表示远视眼、近视眼成像情况和矫正的做法,其中表示近视眼成像及矫正做法配对正确的是()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5.如图所示是十字路口处安装的监控摄像头,A 和 B 是一辆汽车经过十字路口时,监控摄像头先后拍下的两张照片。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摄像头的镜头拍摄的是正立、缩小的实像B.车身的外表很亮,因为车身是光源C.由照片 A、B 可以看出汽车是迎着摄像头行驶D.监控摄像头工作原理与投影仪相同6.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对其所涉及的物理知识,下列解释不合理的是()甲:加水后,硬币“再现”乙:人民币“防伪”丙:放大镜把字“放大”丁:近视眼成因A.甲图中,硬币在“再现”是光从空气中进到水中时光发生了反射B.乙图中,防伪技术利用了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C.丙图中,放大镜把字“放大”与显微镜和望远镜的目镜作用相同D.丁图中,近视眼形成原因是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需要用凹透镜矫正7.小聪同学用焦距为10cm的放大镜观察《阳光学业评价》,观察到了如图所示的情形。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图中的成像为倒立、放大的实像B.图中的透镜到字的距离大于10cmC.图中的透镜如果靠近字,所成的像将变小D.图中的成像原理可以应用于投影仪8.如图所示,装香水玻璃瓶的透明瓶盖,设计有多种形状,其中阳光透过瓶盖会导致香水温度较快升高的是()A.B.C.D.9.下列现象中,与小孔成像的原理相同的是()A.屏幕上的“手影”B.海市蜃楼C.露珠下的叶脉D.水中的“倒影”10.如图所示,小明透过水晶球看到远处建筑物的像,下列器材工作时的成像特点与图示情形中水晶球成像特点相同的是()A.放大镜B.照相机C.潜望镜D.投影仪11.下列关于成像的说法正确的是()A.面镜成的像是虚像,像与物体等大B.透镜成的像是实像,像可以是放大的,也可以是缩小的C.海市蜃楼是光通过折射成的物体的虚像D.放大镜只能成放大的虚像12.如图,该经过凸透镜的光线会折射到点()A.左侧f 处B.左侧 2f 处C.右侧f 处D.右侧 2f 处二、填空题13.疫情期间,要求大家进入公共场合时,戴口罩量体温。

《透镜及其应用》练习题(含答案)

《透镜及其应用》练习题(含答案)

《透镜及其应用》练习题(含答案)一、单选题1. 每年的6月6日是全国“爱眼日”,2019年爱眼日的主题是“共同呵护好孩子的眼睛,让他们拥有一个光明的未来”。

下列四幅图中,表示近视眼成像情况和矫正做法的是( )A. ②③B. ①③C. ②④D. ①④2. 如图所示,一束光经过一个透镜后会聚于主光轴上的A点,取掉透镜后,光会聚于B点,则该透镜的种类以及对光线起的作用分别是( )A. 凸透镜会聚B. 凹透镜会聚C. 凸透镜发散D. 凹透镜发散3. 在下列虚框中放入适当的凸透镜或凹透镜,光路图成立。

其中放入凹透镜的是( )A. 甲和丁B. 乙和丁C. 丙和丁D. 乙和丙4. 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进入了“刷脸”时代。

“刷脸”时人脸面对摄像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经系统自动拍照、扫描,确认相关信息后,即可迅速完成身份认证。

在系统拍照过程中( )A. 人脸是光源B. 人脸应保持在透镜的一倍焦距到两倍焦距之间C. 人脸经摄像头成像的原理与平面镜成像相同D. 人脸经摄像头成缩小倒立的实像5. 如图所示,是创新小组的同学们自制的照相机。

在较暗的教室内,让凸透镜对着明亮的室外,拉动纸筒,在半透明膜上可看到室外实验楼清晰的像,若想在半透明膜上成实验楼更大清晰的像,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 相机向前移,纸筒向前伸B. 相机向后移,纸筒向后缩C. 相机不移动,纸筒向后缩D. 相机和纸筒的位置均不变6. 下列实验利用光的反射的是( )A. 用凸透镜取火B. 用三棱镜分解太阳光C. 驾驶员通过后视镜了解车后的交通状况D. 开凿隧道时,工人们用激光束引导掘进机7. 当蜡烛、透镜甲和光屏放置在图示位置时,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现保持蜡烛和透镜的位置不变,将透镜甲更换为透镜乙后,需将光屏向左移动距离s,方可在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则( )A. 透镜甲的焦距为20cmB. 透镜甲的焦距比乙的大C. 第二次所成的像是放大的D. 光屏移动的距离s<10cm8. 小雨用凸透镜先后两次观察书本上的字,看到如图所示的两种情景。

专题03 透镜及其应用(练习)(原卷版)

专题03  透镜及其应用(练习)(原卷版)
A.倒立、缩小的实像B.倒立、放大的实像
C.正立、缩小的实像D.正立、放大的虚像
4.下列关于实像和虚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实像不可能与物体等大;
B.实像都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
C.虚像是人的幻觉,并没有光线射入人眼;
D.虚像不能在光屏上呈现
5.(2023·陕西A)如图,是某地投放使用的智能无人驾驶小巴车,它可以通过车上的摄像机和激光雷达识别道路状况。小巴车上的摄像机识别道路上的行人时,其镜头相当于一个________透镜,行人在摄像机感光元件上成倒立、缩小的________像。当小巴车靠近公交站牌时,站牌在摄像机感光元件上所成的像_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2023·连云港)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凸透镜、光屏在图所示的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利用这个成像规律可以制成( )。
A. 照机机B. 潜望镜C. 幻灯机D. 放大镜
5.(2023·贵州)人们将传统的汽车后视镜换成了电子摄像头(如图甲所示),摄像头将车辆周围的路况成像在车内的显示屏上(如图乙所示),司机通过显示屏即可了解车辆周围的情况。下列关于这种新技术描述正确的是( )。
A. 近视眼需要配戴凸透镜来矫正;
B. 望远镜中物镜的作用相当于放大镜;
C.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时,应使二维码位于手机镜头一倍焦距之内;
D. 当投影仪的镜头靠近投影片时,投影仪成的像将变大
3.(2023·株洲)如图,放大镜能使我们看清邮票的细微之处。下列能用来说明其成像原理的图是( )。
A. B. C. D.
D.利用这种成像原理可以制成照相机
3.(多选)在“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实验中,当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时,烛焰在光屏上恰好成一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物理)透镜及其应用练习题含答案含解析

(物理)透镜及其应用练习题含答案含解析

(物理)透镜及其应用练习题含答案含解析一、初中物理透镜及其应用1.小明将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凸透镜32 cm处,在透镜另一侧距蜡烛50cm处的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则()A. 光屏上所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B. 光屏上所成的是倒立、等大的实像C. 该透镜的焦距f一定满足9 cm<f<16 cmD. 该透镜的焦距f一定满足18 cm<f<32 cm【答案】 A【解析】【解答】根据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小于像到凸透镜的距离,则物体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像在二倍焦距之外,此时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A符合题意,B不符合题意;根据物距和像距范围列不等式:f<32cm<2f,50cm>2f,解得16cm<f<25cm,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分析】根据物距和像距的大小可以判断成像特点,并且可以分析凸透镜焦距的取值范围。

2.正午时,太阳光垂直照射水平地面,取一直径是15cm的圆形的薄透镜正对阳光,在距透镜12cm的地面上得到一个光斑,其直径是5cm,若将透镜向上移动少许,光斑变小,则透镜的焦距是()A. 6cmB. 12cmC. 18cmD. 24cm【答案】 C【解析】【解答】在距透镜15cm的地面上得到一个光斑,说明太阳光经凸透镜未过焦点会聚的,或已过焦点会聚的光斑。

将透镜向上移动少许,光斑变小,说明太阳光经凸透镜是没过焦点会聚的光斑。

光斑的直径是透镜直径的,说明太阳光经凸透镜形成的光斑是焦距,即焦距是 12cm=18cm.故答案为:C.【分析】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的作用;最小、最亮的光斑就是该凸透镜焦点的位置,焦点到透镜光心的距离就是焦距.3.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拍摄的武汉长江大桥的照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要想使桥的像小一些,小明应离桥远一些再拍摄B. 桥在水中的倒影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C. 桥在水中的倒影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D. 拍摄时底片上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答案】A【解析】【解答】A. 要使底片上桥的像变小,物距要增大,所以马亮离桥要远一些。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测试题(含答案)

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测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要使小灯泡发出的光经某透镜后变成平行光,应把小灯泡放在()A.凸透镜前任意位置 B.凹透镜前任意位置C.凹透镜的焦点上D.凸透镜的焦点上2、下列关于透镜的说法,正确的是()A.凸透镜对光线一定有会聚作用B.凹透镜对光线不一定有发散作用C.经过凸透镜的光线一定是发散光线D.经过凹透镜的光线有可能比原来更会聚了一些3、下列光学作图中,错误的是()A.凹透镜聚光B.平面镜成像C.光从空气射入水中D.光的色散4、下列关于实像和虚像的说法,正确的是()A.实像不可能与物体等大B.实像都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C.虚像是人的幻觉,并没有光线射入人眼D.虚像不能在光屏上呈现5、在八年级物理的学习中,我们经常提到的“像”有:①小孔成像;②平面镜成像;③放大镜成的像;④投影仪投影在屏幕上成的像。

下列关于上述“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属于实像的是①②④B.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像是①③C.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像是①②D.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像是③④6、以下有关透镜的说法,正确的是()A.望远镜的物镜使远处的物体成正立、放大的虚像B.要使投影仪在屏幕上成的像更大一些,应让投影片离镜头更近一些C.照相机成像时,物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D.放大镜只能成放大的像,不能成缩小的像7、芯片(如图甲所示)是电子设备的心脏和大脑,光刻机是制造芯片的核心装备。

某种光刻机的原理如图乙所示,先在硅片表面涂一层光刻胶,再用紫外线光束透过事先设计好集成电路图的镂空掩模,经过凸透镜去照射下面的硅片,被光线照射到的光刻胶会发生反应,硅片上就会出现缩小的电路图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掩膜在硅片上的像是正立缩小的实像B.掩膜位于凸透镜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C.要想硅片上的像变小,需将掩膜和硅片向上移动D.将掩膜和硅片向下移动相同距离,硅片上还能成清晰的像8、如图所示,A、B、C、D是距凸透镜不同距离的四个点,F为焦点。

初二物理《透镜及其应用》测试题及答案

初二物理《透镜及其应用》测试题及答案

透镜及其应用测试题一、选择题: 将正确的答案填在各小题题号的前面1.一凸透镜的焦点为F, 一凹透镜的焦点为F’, 让这两个透镜的一侧都正对着阳光, 则在两透镜另一侧的焦点上, F和 F’的温度相比()A. F点的温度较高B. F’点的温度较高C. 两点的温度一样高D. 无法判断2. 列关于实像和虚像的说法, 正确的是()A. 虚像是人的幻觉, 实像有实际光进入人眼B. 虚像就是影子, 实像是由实际光形成的光斑C. 实像能在光屏上呈现, 虚像则不能D. 光经过折射后总成实像, 经过平面镜反射后总成虚像3.烛焰通过凸透镜后恰好在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的放大的像, 若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 把烛焰和光屏的位置对调一下, 则()A. 光屏上仍能一个倒立放大的像B. 光屏上仍能一个倒立缩小的像C. 透过透镜可以观察到一个正立放大的像D.光屏上没有像, 需调节光屏的位置才能成像4.关于四种光学仪器的成像情况,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实像B. 照相机成正立缩小的实像C. 潜望镜成正立等大的虚像D. 投影仪成正立放大的实像。

5.物体距凸透镜30cm时, 在凸透镜的另一侧距透镜20cm的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 则该像是()A. 放大的B. 缩小的C. 等大的D. 无法判断6.电影放映机也是利用凸透镜成像原理的机器, 若放映的电影胶片距镜头28厘米时, 银幕上可以得到一个放大的实像, 则镜头的焦距大约是()A. 10 厘米B. 20厘米C. 30厘米D. 56厘米7.将物体放在焦距为f的凸透镜主轴上, 分别离凸透镜20厘米、14厘米、6厘米时, 各能得到缩小的实象、放大的实象和放大的虚象, 则该凸透镜的焦距f为()A. 10cm>f>6cmB. 10cm>f>7cmC. 14cm>f>10cmD. 20cm>f>14cm8.如图是眼睛的成像光路,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甲是近视眼, 应戴凸透镜眼镜;乙是远视眼, 应戴凹透镜眼镜B. 甲是远视眼, 应戴凸透镜眼镜;乙是近视眼, 应戴凹透镜眼镜C. 甲是远视眼, 应戴凹透镜眼镜;乙是近视眼, 应戴凸透镜眼镜D. 甲是近视眼, 应戴凹透镜眼镜;乙是远视眼, 应戴凸透镜眼镜9.如图容器水中有一个空气泡, 则其对水平射入其中的光线有何作用()A. 会聚作用B. 发散作用C. 既不会聚也不发散D. 无法判断10. 关于望远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远处的物体透过物镜成倒立的缩小的实像B. 远处的物体透过物镜成倒立的放大的实像C. 目镜起到了放大镜的作用D. 通过望远镜看远处物体视角变大二、填空1. 凸透镜对光线有________作用, 凹透镜对光线有________作用;凸面镜对光线有________作用, 凹面镜对光线有________作用。

透镜及其应用测试卷及答案

透镜及其应用测试卷及答案

透镜及其应用测试卷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1.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对观察者所成的像是()A.物镜和目镜都成实像 B.物镜和目镜都成虚像C.物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D.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2.小明同学用放大镜看自己的指纹时,觉得指纹的像太小。

为了使指纹的像能大一些,以下做法,正确的是()A.眼睛和手指不动,让放大镜离手指稍远些B.眼睛和手指不动,让放大镜离手指稍近些C.放大镜和手指不动,让眼睛离放大镜稍远些D.放大镜和手指不动,让眼睛离放大镜稍近些3.以下光学仪器或元件中,对光起发散作用的是()A.潜望镜 B.平面镜 C.凸透镜 D.凹透镜4.关于实像与虚像,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实像都是倒立的,而虚像都是正立的B.实像能呈现在光屏上,而虚像则不能C.实像是经凸透镜所成的,而虚像则不是D.实像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而虚像则不是5.我们经常提到的像有:①小孔成像;②平面镜成像;③放大镜成像;④电影银幕上的像;⑤汽车观后镜中的像。

其中()A.由于反射而形成的像是②⑤ B.由于折射而形成的像是①③C.属于实像的是①②③ D.属于虚像的是②③④6、图3-2中正确表示了光通过透镜的是( )A.甲图 B.乙图 C.丙图 D.丁图7.一束光在空气中经凸透镜折射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一定是平行光束B.一定是会聚光束C.折射光束比原光束会聚一些D.一定是发散光束8、下面关于凸透镜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凸透镜既可以成实像,也可以成虚像B、物距小于焦距时,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C、投影机、照相机的镜头和放大镜都是凸透镜D、放映投影时,在屏幕上成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9.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先后把蜡烛放在a、b、c、d四点并分别调整光屏的位置,如图2所示,探究后他总结出下列说法。

其中正确的是( )A.照像机是利用蜡烛放在a点的成像特点制成的B.放大镜是利用蜡烛放在b点的成像特点制10.老师上课时经常用到投影仪 ,如图4所示,关于投影仪的使用以下做法中合理的是( ) A.投放到屏幕上的画面太靠上时,应增大平面镜与凸透镜的夹角使画面向下移动 B.若使屏幕上的画面大一些, 可使投影仪靠近屏幕同时将凸透镜适当向下移动C.若使屏幕上的画面大一些,可使投影仪远离屏幕同时将凸透镜适当向上移动D.若使屏幕上的画面大一些,可使投影仪远离屏幕同时将凸透镜适当向下移动成的C .幻灯机是利用蜡烛放在d 点的成像特点制成的D .蜡烛放在b 点成的像比它放在c 点成的像大11.小明在东钱湖畔看到:船儿在水面荡漾,鱼儿在白云中穿梭,青山在水中摇曳。

中考物理总复习《透镜及其应用》专项训练题(附带有答案)

中考物理总复习《透镜及其应用》专项训练题(附带有答案)

中考物理总复习《透镜及其应用》专项训练题(附带有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知识点复习1.透镜:利用光的来工作的光学元件。

2.凸透镜:中间,边缘。

对光有作用。

3.凹透镜:中间,边缘。

对光有作用。

4.三条特殊光路图:(1)凸透镜:(2)凹透镜:5.凸透镜的成像规律:6.眼睛和眼镜:(1)眼睛: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把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倒立、缩小的实像。

正常眼睛观察近处物体最清晰而又不疲劳的距离大约是cm,这个距离叫做明视距离。

(2)近视眼和远视眼:佩戴用透镜做成的近视眼镜佩戴用透镜做成的眼镜专题练习一、单选题1.我市正在加快“绿色城市”建设的步伐,城市建设规划是城市建设的一项重要的工作,为此,需要航空摄影人员从高空给城市拍照,若所用的照相机镜头的焦距为60mm,则胶片与镜头的距离()A.大于120mm B.恰为120mm C.小于60mm D.略大于60mm2.大门和一楼“刷脸”作为教师考勤识别手段,刷脸成像过程与手机镜头成像原理相同。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所成的像在摄像头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B.摄像头的镜片是凹透镜C.为使屏上半张脸变完整,可适当靠近摄像头D.获取脸部特征时成的是正立的实像3.小美同学需要用一块焦距为15厘米到7.5厘米之间的凸透镜.她利用光具座做实验,保持物体与凸透镜的距离是15厘米,更换透镜a、b、c,调节光屏,结果a镜能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像,b镜能成一个倒立放大的像,c镜可以看到正立放大的虚像,则符合要求的透镜的是()A.a凸透镜B.b凸透镜C.c凸透镜D.三者都可以4.下列关于光现象的分析与描述正确的是()A.平面镜成像大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有关,物体距平面镜越近所成的像越大B.站在湖水边,看到“鱼儿”在清澈的水中游动,我们实际看到的是鱼儿的实像C.缤纷的彩虹是由于光的色散形成的D.人配戴的是凹透镜,用来矫正远视眼5.小强看远处的某点时,其光路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强的眼睛是近视眼,应配凸透镜做成的眼镜B.小强的眼睛是近视眼,应配凹透镜做成的眼镜C.小强的眼睛是远视眼,应配凸透镜做成的眼镜D.小强的眼睛正常,无须配戴眼镜6.如图是爱动脑筋的小明用手机和透镜自制的简易投影仪,它能将手机上的画面放大投射到白墙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手机到透镜的距离应大于透镜的两倍焦距B.墙上呈现的是手机画面的正立、放大的虚像C.制作简易投影仪的透镜,可以制作老花镜镜片D.要使墙上的像变大,应增大手机与透镜间的距离7.如下图所示,是几种光学器材的示意图,其中凹透镜的是()A.B.C.D.8.物体放在凸透镜前16cm处,在光屏上得到放大的像,则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A.6cm B.8cm C.10cm D.20cm9.2023年6月6日是全国爱眼日,今年的主题是“视觉2023,关注普遍的眼健康”。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透镜及其应用》经典习题(内部含答案解析)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透镜及其应用》经典习题(内部含答案解析)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透镜及其应用》经典习题(内部含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如图4所示的两个透镜()A.都是向右凸出的,都是凸透镜B.都是向右凹进的,都是凹透镜C.a是凸透镜,b是凹透镜D.b是凸透镜,a是凹透镜2.一束光在空气中经凸透镜折射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定是会聚光束B.一定是发散光束C.可能是会聚光束或平行光束,不可能是发散光束D.可能是会聚光束,也可能是平行光束或发散光束3.在研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中,在竖直的玻璃板前后各放一支蜡烛,对着玻璃板可以看到前面蜡烛在玻璃板后所成的像,同时又可以看到放在后面的蜡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前者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像,后者是光的折射形成的像B.前者是光的折射形成的像,后者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像C.两者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像D.两者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像4.图5中N是一个水平放置的长方形暗盒,盒内有水平向右的平行光,P为暗盒右侧平面上的一个圆孔,M是一个与暗盒右侧平面平行的相间一定距离的光斑。

若从外径与圆孔P相同的厚平板玻璃、凸透镜、凹透镜这三个光学器件中取一个嵌入圆孔P中,发现在光屏M上呈现一个比圆孔P大的圆形光斑,则嵌人圆孔P的那个光学器()A.只能是凹透镜B.只可能是凹透镜或厚平板玻璃C.只可能是凹透镜或凸透镜D.凹透镜、凸透镜、厚平板玻璃都有可能5.某同学制作了一个眼球模型,如图6所示。

模型中的凸透镜相当于晶状体,烧瓶的后壁相当于视网膜,烧瓶里放有一种透明液体表示玻璃体,则图示表示的眼球模型和应采取的矫正措施分别是()A.远视眼模型,用凸透镜矫正B.近视眼模型,用凹透镜矫正C.近视眼模型,用凸透镜矫正D.远视眼模型,用凹透镜矫正6.家庭防盗门上的猫眼,可以让人从室内看清室外,而从室外却不能看清室内,猫眼是一块()A.厚平板玻璃B.凸透镜C.凹透镜D.都可以用7.有些年龄较大的同志在看书或看报时,需带上老花眼镜(老花眼镜的镜片是凸透镜),而他们在看较远处的物体时(如走路等)都要将老花眼镜摘下来,这是因为()A.不习惯B.为了爱护眼镜C.远处景物通过老花镜更看不清楚D.以上说法都不对8.报纸上放有小明的近视眼镜、爸爸的老花眼镜、奶奶度数更深的老花眼镜及妈妈的平光眼镜(如图7所示),则奶奶的眼镜是下列图2中的()9.如图8所示,小男孩拿着一个直径比较大的放大镜,伸直手臂观察窗外远处的物体,可以看到物体的像。

【单元练】(必考题)初中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经典练习(含答案解析)

【单元练】(必考题)初中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经典练习(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下列图中关于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错误的是()A.甲图中小孔成的是倒立的实像,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B.乙图中凹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凹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C.丙图中白光通过三棱镜会分解成多种色光D.丁图中漫反射的光线遵循光的反射定律B解析:BA.小孔成像所成的像是倒立的实像,其成像的原理是光沿直线传播,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凹透镜可以矫正近视眼,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故B错误,符合题意;C.白光通过三棱镜会分解成多种色光,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漫反射也是反射的一种,所以也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凸透镜、光屏位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光屏上出现了清晰的像,则这个像是()A.倒立缩小的实像B.倒立放大的实像C.倒立等大的实像D.正立放大的虚像A解析:A从图中可以看到,烛焰到凸透镜的距离是物距,物距大小是u==50cm-4cm46cm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是像距,像距大小是74cm-50cm24cmv==可知物距大于像距,此时光屏上出现了清晰的像,根据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可知,这时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故选A。

3.如图所示,手机扫描物品上二维码,相当于给二维码拍了一张照片,手机摄像头相当于凸透镜,影像传感器相当于光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品上的二维码是光源B.要使屏幕上二维码的像变小,需将手机远离二维码C.扫码时二维码要位于摄像头一倍焦距与二倍焦距之间D.影像传感器上成的是正立的实像B解析:BA.二维码本身不发光,不是光源,故A错误;B.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远像近像变小,如果要让像变小一些,应增大物距,需将手机远离二维码,故B正确;CD.手机摄像头相当于凸透镜,其是利用物体在2倍焦距以外,像成在另一侧的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成倒立缩小实像的原理制作的,故CD错误。

故选B。

4.关于凸透镜、凹透镜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显微镜的物镜是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B.望远镜的目镜是凹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C.近视的同学需要佩戴凹透镜,利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的特点D.角膜和晶状体共同作用相当于凸透镜,成在视网膜上的像是正立、缩小的实像C解析:CA.显微镜的物镜是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A错误;B.望远镜的目镜是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B错误;C.近视眼需要带凹透镜矫正,利用了凹透镜的发散作用,故C正确;D.角膜和晶状体共同作用相当于凸透镜,成在视网膜上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故D 错误。

最新物理透镜及其应用练习题20篇

最新物理透镜及其应用练习题20篇

最新物理透镜及其应用练习题20篇一、初中物理透镜及其应用1.把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可在距凸透镜15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将某一物体放在此透镜前20cm处,可得到一个()A. 倒立缩小的实像B. 倒立放大的实像C. 正立放大的实像D. 正立放大的虚像【答案】B【解析】【解答】解: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可在距凸透镜15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这个亮斑就是凸透镜的焦点,所以15厘米就是该凸透镜的焦距,这是利用平行光聚焦法测得了透镜的焦距.将某一物体放在此透镜前20cm处,即现在的物距是20厘米,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由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可知,此时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选B.【分析】利用题目中提到的物理过程,可确定该凸透镜的焦距;再利用物距与焦距的关系,结合凸透镜的成像规律来得到成像的情况.2.如图所示是小明看到老师拿着放大镜看自己时的情景,若放大镜镜片的焦距大约在10cm左右,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老师看小明是倒立缩小的B.小明距离老师在10cm以内C.老师在镜中放大的眼睛其实在真实的眼睛后面D.小明若戴有近视镜则不可能看到图示情景【答案】C【解析】【解答】当凸透镜成像时,若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由图知道,可知小明刚好通过透镜能看到老师眼睛正立的虚像,所以此时老师的眼睛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老师在镜中放大的眼睛其实在真实的眼睛后面,C符合题意;由于老师的眼睛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所以,无论小明是否戴有近视镜,小明都能通过透镜能看到老师眼睛正立的虚像,D不符合题意;由于小明到凸透镜的距离是u>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此时像距是2f>v>f,眼睛中视网膜相当于光屏,而此时老师的眼睛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所以老师从透镜中看不到小明的像,AB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

【分析】放大镜:原理、成放大、正立的虚像,u<f.3.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前,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清晰放大的像,如图所示,图中凸透镜焦距用f表示,与图中标注的L1和L2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A. L1>fB. L1>2fC. L1<f<L2D.【答案】 A【解析】【解答】由题图知,u<v,且光屏上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则f<u<2f,即f<L1<2f,A选项正确,B、C选项错误;L1>f,L2>L1>f,所以f<, D选项错误.故答案为:A【分析】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当u<v时,f<u<2f,v>2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4.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拍摄的武汉长江大桥的照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要想使桥的像小一些,小明应离桥远一些再拍摄B. 桥在水中的倒影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C. 桥在水中的倒影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D. 拍摄时底片上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答案】A【解析】【解答】A. 要使底片上桥的像变小,物距要增大,所以马亮离桥要远一些。

《透镜及其应用》测试题及答案

《透镜及其应用》测试题及答案

八年级物理上《透镜及其应用》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3X 3分共39分)1.如图所示,下列透镜中哪些是凸透镜8. 如图所示的是用来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示意图位置时,通过移动光屏,可以在光屏上得到与物体等大的像。

刻度线处,则A. 移动光屏,可以在光屏上得到倒立放大的像B. 移动光屏,可以在光屏上得到倒立缩小的像C. 移动光屏,可以在光屏上得到正立放大的像D. 不论如何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9. 小明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前2.3.36525>3>AHVD. 2、4、6 1 2 3 4 5小芳同学在森林公园游玩时,看到一个丢弃的透明塑料瓶。

她想到, 就可能会成为森林火灾的元凶,于是她捡起瓶子丢进了垃圾筒。

下的主要原因是6如果下雨使得瓶中进了水,雨使得瓶中进了水可能引起火灾( )A. 盛有水的透明塑料瓶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对太阳光有会聚作用B. 盛有水的透明塑料瓶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对太阳光有发散作用C. 盛有水的透明塑料瓶相当于一个凹透镜,对太阳光有会聚作用D. 盛有水的透明塑料瓶相当于一个凹透镜,对太阳光有发散作用下列表示平面镜和凸透镜成像情况的图中,正确的是C D在距凸透镜20cm的纸上承接到一个很小、4. 将一个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体放在距这个凸透镜50cm处时,在透镜的另一侧可以得到A.放大、正立的实像 B.C.放大、倒立的实像D.5. 如图所示,投影仪是教学中常用的设备。

下面关于投影仪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平面镜的作用是改变光的传播方向B. 屏幕表面粗糙,有利于光发生漫反射C. 物体在屏幕上所成的像是一个放大的实像很亮的光斑。

(当把一个物缩小、正立的实像缩小、倒立的实像■头H片D. 若使屏幕上清晰的像变大,只需使镜头靠近投影片6.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离凸透镜的距离小于焦距时, 的虚像的情况是图中的眼睛通过透镜观察到( ) 厂:A谆°A7.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凸透镜、的像,则所成的像是正立缩小的实像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把凸透镜向左移动,调整光屏的位置,得到的像变大把凸透镜向右移动,调整光屏的位置,得到的像变大I I C光屏和烛焰的位置如图所示时,光屏上能成一清晰()A.B.C.D.2F20cm处,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观察(光屏未画出),当蜡烛和透镜放在图示若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移动到30cm【0 20 30 40 50 60 70 80( cm)至怖小的像。

初中物理《透镜及其应用》练习题(附答案)

初中物理《透镜及其应用》练习题(附答案)

初中物理《透镜及其应用》练习题(附答案)1、透镜的分类【知识积累】(1)凸透镜:中间厚两边薄的透镜。

(2)凹透镜:中间薄两边厚的透镜。

(3)主光轴CC′:通过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我们叫做主光轴,简称主轴。

(4)光心O:通过这个点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这个点叫做透镜的光心。

【典型习题】【练习1】关于如图所示的两个透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为凸透镜,b为凹透镜B.都是向右凸出的,为凸透镜C.光经过透镜发生偏折是光的反射现象D.透镜b对光有会聚作用2、透镜对光线的作用【知识积累】(1)透镜对光线的原理:光的折射。

(2)凸透镜对光线起会聚作用,也叫会聚透镜。

(3)凹透镜对光线起发散作用,也叫发散透镜。

(4)凸透镜的焦点:平行于主光轴射向凸透镜的光线,被会聚在主光轴上一点,这一点叫做凸透镜的焦点,凸透镜有两个焦点,由于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所以是实焦点,用O表示。

(5)凹透镜的焦点:平行于主光轴射向凹透镜的光线,被发散射出,但将发散光线反向延长,也相交于主光轴一点,这一点也叫凹透镜的焦点,由于不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所以是虚焦点,凹透镜有两个虚焦点,用O表示。

(6)焦距:焦点到透镜光心之间的距离叫做焦距。

用f表示。

(7)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①平行与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另一测的交点F射出;②经过透镜光心O的光线,传播反向不改变;③经过一侧焦点射向凸透镜的光线,被平行射出。

(8)凹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①平行与主光轴的光线,被凹透镜发散射出,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经过同一侧的焦点;②经过透镜光心O的光线,传播反向不改变;③沿着另一测焦点射向凹透镜的光线,被凹透镜平行射出;【典型习题】【练习1】在森林中旅游时,请不要随意丢弃饮料瓶。

因为饮料瓶内进入水后,相当于一个______镜,对太阳光有_______作用,容易引发火灾。

【练习2】一塑料薄膜组成的顶棚下堆放着一堆干草,夏天雨后,阳光穿过薄膜上的积水,照射到干草上,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水和塑料薄膜共同起凹透镜作用B.透镜都是固体物质组成的,液体不能起凸透镜作用C.起凸透镜作用的应是塑料薄膜D.薄膜上的积水形成一个大的凸透镜,如果其焦点恰好在干草处,干草有可能燃烧【练习3】以下是光线通过透镜的光路图,其中正确的是()【练习4】如图所示,一束光射向主光轴上的S点,在MN处放一透镜后,光线交于S’点,则该镜一定是_____透镜,原因是该透镜对光有______作用。

【物理】物理透镜及其应用练习题20篇

【物理】物理透镜及其应用练习题20篇

【物理】物理透镜及其应用练习题20篇一、初中物理透镜及其应用1.烛焰通过焦距为10cm的甲凸透镜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如图所示.现用焦距为5cm的乙凸透镜替换甲,不改变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关于乙凸透镜的成像情况,正确的说法是()A. 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光屏应向左移动B. 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光屏应向右移动C. 移动光屏,可以得到一个清晰放大的实像D. 移动光屏,可以得到一个清晰放大的虚像【答案】 A【解析】【解答】根据图像,光屏上能成清晰的像,若换用焦距更小的凸透镜,相当于物体离凸透镜的焦距更远,则像更靠近凸透镜,所以光屏要向左移动才能承接清晰的像,A 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分析】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当物体距离凸透镜焦点更远,像会更靠近凸透镜。

2.自拍杆是最近风靡的自拍神器,它能够在20cm到120 cm长度间任意伸缩,使用者只需将手机固定在伸缩杆上,通过遥控器就能实现多角度自拍。

下列关于用自拍杆拍照的说法正确的是()A. 拍照时,人到镜头的距离在一倍焦距到两倍焦距之间B. 拍照时,人到镜头的距离小于一倍焦距C. 自拍杆增大了物距,同时增大了取景范围D. 使用自拍杆的好处是减小了物距,增大了像的大小【答案】 C【解析】【解答】用照相机拍照时,人到镜头的距离在镜头的两倍焦距之外,AB不符合题意;自拍杆增大了物距,同时增大了取景范围说法正确,所以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分析】照相机:原理;成倒立、缩小的实像,u>2f①当物体从二倍焦距以外的地方逐渐向凸透镜移近过程中,像逐渐变大,像距v也逐渐变大.但是,只要物体未到达二倍焦距点时,像的大小比物体要小;像的位置总在镜的另一侧一倍焦距至二倍焦距之间.②当物体到达二倍焦距之内逐渐向一倍焦距点移动过程中,像变大,像距v也变大.像的大小总比物体要大,像的位置总在镜的另一侧二倍焦距以外.3.如图是媛媛同学在做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后,将观察到的实验现象通过画图记录的物、像大致关系的四幅简图,其中不正确的是()A. B. C. D.【答案】 D【解析】【解答】解: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当物距u<f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像与物同侧,A不符合题意;当物距2f>u>f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此时像距v>2f,则像距大于物距u,B不符合题意;当物距等于像距,即u=v=2f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C不符合题意;当物距u>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由图可知,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

(必考题)初中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经典练习题(答案解析)

(必考题)初中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经典练习题(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下列哪种镜头的成像原理与投影仪镜头成像原理相同()A.显微镜物镜B.显微镜目镜C.望远镜物镜D.望远镜目镜2.如图所示,小明将蜡烛、凸透镜(f=10cm)、光屏依次摆放在光具座上,光屏上成清晰的烛焰像,然后进行了如下的操作和判断(每次操作均在图中基础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根据图中凸透镜成像原理可制成投影仪B.将蜡烛放在45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光屏上成正立放大的烛焰像C.小明把自己的眼镜放在蜡烛和透镜之间,然后向左移动光屏,光屏上可再次成清晰的烛焰像,由此可以判断小明戴的是近视镜D.将蜡烛沿光具座移动15cm,再适当移动光屏,一定能在光屏上成清晰放大的烛焰像3.学习完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后,小明同学进行了总结,其中正确的是()A.缩小的都是实像,放大的都是虚像B.缩小的像都是倒立的,放大的像都是正立的C.实像和物体都在凸透镜的同侧,虚像和物体分别在凸透镜的异侧D.实像都是倒立的,虚像都是正立的4.某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将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线处,光屏和点燃的蜡烛位于凸透镜两侧如图,此时在光屏上呈现烛焰清晰的像(像未画出)。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光屏上的像是虚像B.光屏上的像是缩小的C.光屏上的像是正立的D.将蜡烛与光屏位置对调在光屏上能呈现清晰的像5.以下是学习了“平面镜成像”和“凸透镜成像”的知识后,总结出的关于像的一些特点,其中正确的是()A.有些虚像可以用光屏承接B.像的大小都与物体到镜的距离有关C.实像不是放大的就是缩小的D.实像一定能用光屏承接6.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测出凸透镜的焦距,并“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当蜡烛、透镜、光屏位置如图乙时,在光屏上可成清晰的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30.0cmB.图乙中烛焰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C.保持蜡烛、光屏位置不变,将凸透镜向右移动,烛焰可在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D.保持蜡烛位置不动,在凸透镜原位置换一个焦距更小的凸透镜,向右移动光屏,烛焰可在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7.下列事例中属于虚像的是()A.小树在地面上的影子B.水中“倒影”C.小孔成像D.幻灯机成的像8.下列生活中的光学元件原理解释正确的是()A.放大镜是凸透镜B.近视镜是凸透镜C.投影仪镜头是凹透镜D.远视镜是凹透镜9.烛焰通过凸透镜恰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缩小、倒立的像,若保持透镜位置不变,把烛焰与光屏的位置对调一下,则()A.光屏上不能呈现出像,但眼睛透过透镜能看到像B.光屏上没有像,需调节光屏的位置像才能呈现出来C.光屏上仍呈现出一个缩小的像D.光屏上将呈现出一个放大的像10.照相机、投影仪和放大镜都是凸透镜成像原理的具体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透镜及其应用》复习检测题
一、选择题(36分)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平面镜所成的是正立、等大的实像B.凸透镜所成的像都是倒立的
C.凸透镜可矫正近视眼D.凹透镜可矫正近视眼
2.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矫正近视眼的镜片是凹透镜
B. 当你向竖直悬挂的平面镜走近时,你在镜中所成的像越来越大
C. 小孔成像是由光的折射现象产生的
D. 光是一种电磁波,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 km/s
3.(2012山东泰安)小明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时,烛焰在光屏上成了一个清晰的像,如图所示。

下面给出的生活中常用物品工作时原理与此现象相同的是()
A.投影仪
B.照相机
C.放大镜
D.近视镜
4. 物体从距凸透镜12cm移到距凸透镜18cm的过程中,调整光屏的位置,总能在光屏上得到倒立放大的像,由此可知,此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A.6cm B.10 cm C.16 cm D.20 cm
5.光学器件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下面的介绍有一项不切实际,它是A.近视眼镜利用了凹透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
B.照相时,被照者与相机的距离是在镜头的二倍焦距之外
C.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地图到放大镜的距离应略大于一倍焦距
D.阳光通过凸透镜可以点燃纸屑,这利用了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
6.一个物体在凸透镜前20cm处时,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f符合()
A.10cm <f<20cm
B.f>10cm
C.f<10cm
D.f>20cm
7(2012山东日照)如图7所示,a、b、c、d是距凸透镜
不同距离的四个点,F为焦点。

下列几种光学仪器的成像原
理与物体在不同点时的成像情况相对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照相机是根据物体放在d点时的成像特点制成的
B. 幻灯机是根据物体放在c点时的成像特点制成的
C.使用放大镜时的成像情况与物体放在a点时的成像情况相似
D.人眼看物体时的成像情况与物体放在F点时的成像情况相似8. 小王同学用光具座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蜡烛的像成在了光屏上侧,为了使蜡烛的像能成在光屏中央,以下操作可达到目的的是()
A.将凸透镜往上移B.将光屏往下移C.将蜡烛往上移D.将蜡烛往下移
9.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外观呈红色是因为中国馆吸收了红色
B.紫外线和红外线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一样的
C.眼睛老花的奶奶应配戴凹透镜来矫正视力
D.照相机、小孔成像、平面镜所成的像都是实像
10.投影仪在现代教学中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投影仪的镜头相当于是一块焦距不变的凸透镜,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无论物距多大,凸透镜均可成清晰的像
B.投影仪所成的像可以是实像,也可以是虚像
C.要使投影仪清晰成像在更远的屏幕上,投影仪的镜头要距投影片更近一些
D.放大镜就是一个凸透镜,它和投影仪所成像的特点是一样的
11、(2012徐州)如图所示,把人参泡在酒中,通过酒瓶看见的是人参的放大虚像,
这时的瓶和酒相当于一个()
A.凸透镜B.凹透镜 C.凸面镜D.凹面镜
12、(2012•烟台)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凸透镜、光屏位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烛焰在光屏上呈现一个清晰放大的像.要使烛焰在光屏上呈现一个清晰缩小的像,调节的方法是()
二、填空题(21分)
13. 某小区楼道设有多功能电子门铃,此装置可以通过其内置摄像镜头来识别来访者,该摄
像镜头相当于凸透镜,经摄像镜头所成的是____________(选填“正立”或“倒立”)、____________图7
(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若镜头的焦距为l0cm ,为了能成清晰的像,人到镜头的距离应大于____________cm.
14.(2012潍坊)照相机镜头的作用相当于一个 透镜;显微镜的目镜是一组透镜,它的作用相当于一个 透镜.在甲乙两幅示意图中,矫正近视眼的是 ;矫正远视眼的是 .(填“甲”或“乙”)
三.作图题(10分) 15、(2012福建福州)请在图的方框内画出合适的透镜。

16.(2012年桂林)请在图13中画出经过透镜折射后的光线。

15题 16题
四、实验探究题(33分) 17、(2012•扬州)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1)实验中出现了如图所示的情形,要使像成在光屏中央,应将光屏向 _________ (上/下)调整.
(2)已知凸透镜焦距为10cm ,将烛焰放在距离凸透镜25cm 处,调节光屏可得到倒立、 _________ (放大/缩小/等大)的实像,应用这个原理工件的仪器有 _________ .
(3)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将蜡烛向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则应将光屏 _________ (远离/靠近)透镜,光屏上的像 _________ (变大/变小/不变)
18、(2012•铁岭)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同学们不知道老师所给凸透镜的焦距是多少,于是利用图甲的装置测出了凸透镜的焦距为 _________ cm
(2)实验中,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使 _________ 、凸透镜和光屏三者中心在同一高度上.
(3)某次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光屏上恰好能接收到清晰的像,这个像是倒立、 _________ 的实像,人们利用这个成像原理制成了 _________ .如果让光屏上的像更小一些,除了移动光屏外,还应将蜡烛向 _________ (选填“左”或“右”)移动,才能接收到清晰的像.如果再将近视眼镜放在凸透镜和蜡烛之间,光屏上的像又变得模糊了,为了使光屏上的像变得清晰,他应将光屏向 _________ (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方向移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