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心理学整理版本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神经心理学:是现代心理学中研究大脑神经生理功能与个体行为及心理过程之间关系的一种新的研究方向。神经心理学的研究旨在了解大脑整体及其不同部位在个体表现某种行为或出现某种心理活动时所发生的变化。通过直接观察个体在不同意识状态下(如睡眠、清醒、思考、情绪紧张)大脑各部位的活动情况,推论和解释大脑分区的功能情况。对于行为异常者也可以将所获的资料作为诊断和治疗的依据。

2、情绪状态:一般分为三种,各有其特点。

心境:是指一种比较持久的、影响人的整个心理状态和精神状态的情绪状态。心境的主要特点是渲染性和弥散性。

激情:是一种短暂的、激烈的、爆发式的情绪状态。主要特点是爆发性和冲动性。

应激:是指突然发生的紧急状态下所引起的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特点是超压性和超负荷性。

3、心理学基本研究方法:

根据研究涉及的时间分类:横向研究、纵向研究、回顾研究、前瞻研究。

根据研究涉及的方法分类:观察法、调查法、测验法、个案法、相关法、实验法。

4、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卫生:

(一)儿童心理卫生:

A、儿童期新生发展特点

1、新生儿期

2、乳儿期 3~4个月开始出现初步记忆,6个月有深度知觉

3、婴儿期学习口头语言的关键时期

4、幼儿期第一反抗期

5、学龄期

B、儿童期心理卫生的注意要点

新生儿期和乳儿期心理卫生的注意要点母乳喂养(营养、母爱和安全感)、亲子联结(父母创造条件对孩子的感官、动作和语言进行训练,让孩子能够接触更多的刺激和摄入更多的信息;父母通过亲昵、拥抱和抚摸等体肤接触和言语情感交流。

1、)

2、婴儿期心理卫生注意要点加强语言训练、丰富感官刺激、培养良好习惯

3、幼儿期心理卫生注意要点营造和谐氛围、父母以身作则、参加游戏活动(游戏是幼儿的主导活动)、摆正孩子地位、多给表扬鼓励

(二)青年心理卫生:

A、青年期心身发展特点 5个

1、生理方面的成长

2、自我意识开始确立

3、情绪敏感不稳定

4、人格逐渐形成

5、性心理不断成熟

B、青年期心理卫生的注意要点 3个标题

1、社会适应问题(自我矛盾、生物、心理、社会之间的矛盾、社会对少年认知态度的矛盾)

2、情绪情感问题(受到挫折和打击时,出现情绪低落等,甚至非理性行为;辅导和训练青

年对自身情绪的管理;)

3、性的困惑问题(对性的好奇和敏感、对性欲冲动的困扰、与异性的交往问题。)

(三)中年心理卫生(四)老年心理卫生

5、否认机制:是一种比较原始而简单的防卫机制。是指遇到挫折时,把已经发生但又不能接受的痛苦事件予以否认,以减轻自己的焦虑、不安和痛苦。比如“此地无银三百两”“眼不见为净”“掩耳盗铃”。

6、经典条件反射:俄国著名的生理学家巴普洛夫用实验证明了动物能够把环境中的刺激与引起反应的其他事件相联系,从而对他们所处环境中的刺激产生反应。

始于刺激-反应(S-R)联系。巴普洛夫运用狗的实验,演示了食物-唾液的S-R联系。巴甫洛夫给饥饿的狗以食物,发现狗的唾液分泌增加。由于这个S-R实验未经巴普洛夫训练就存在的,所以我们称食物为无条件刺激(UCS),而流唾液的行为为无条件反射(USR)。当巴普洛夫将此无条件的刺激与新的条件刺激灯光或者铃声(不能自动引起预期反应的刺激CS)结合起来,经过一个阶段的反复联系,无条件刺激与条件刺激产生了条件联系。以后狗在单独灯光或者铃声的条件下,便会增加唾液。

无条件刺激(USC)→无条件反应(USR)

无条件刺激(USC)+条件刺激(CS)→无条件反应(USR)

条件刺激(CS)→条件反射(CR)

7、正强化: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后果可以使行为的频率增加,也可以使行为频率减少。能使频率行为增加的后果成为正性强化,能使行为频率减少的后果称为负性强化。是正还是负取决于人和情境。

8、失眠: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睡眠不足。

原因:生理因素、躯体因素、精神因素、药物因素(反跳性失眠)、其他睡眠障碍。

9、精神分析疗法:p210

基本理论

(一)心理结构理论1、意识 2、潜意识 3、前意识

(二)人格结构理论1、本我 2、自我 3、超我

(三)心理发展理论1、口唇期(0~1岁) 2、肛门期(1~3岁) 3、性器期(3~6岁)

4、潜伏期(6~12岁)

5、两性期(青春期以后)

(四)Carl Jung(荣格)的理论(五)Alfrec Alder (阿德勒)的理论

常用技术 1、催眠 2、自由联想 3、梦的分析 4、化解阻抗

5、医患关系与移情

6、解释与修通

7、现在心理动力学的治疗方法

10、挫折:是指个体动机性行为由于主客观因素的影响遭到阻碍,同时伴有不悦,烦恼、沮丧等负性情绪的出现。

形成挫折的三个条件:具有动机和行为;具有引起动机性行为受阻的主客观因素;具有挫折引起的负性情绪状态。

11、意志活动:

是指个体自觉地确定目标,根据预定目标支配和调节行为,并克服困难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

意志行动的特点:是人类特有的、自觉确定目标的行动、具有心理活动的自觉能动性、以随意动作为基础、与克服困难密切相关。

意志的品质:自觉性、果断性、坚韧性、自制力。

12、应激

心理应激:是人们对外界环境有害威胁、挑战经认知、评价后产生的生理、心理、行为反应。也就是说,是个体在实际或认识上的要求(或需要)与满足这些需求的能力不平衡时倾向于通过心理和生理反应表现出来的作用过程。

应激源:是指引起应激的因素,包括各种来自外部物质环境、人体内环境和心理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因素。

应对:应对是反映人对现实环境有意识的、灵活的、有目的的调整行为。

应激的生理反应:称为全身适应综合征→警戒期、抵抗期、衰竭期。

应激的情绪反应:恐惧、焦虑、过度依赖、抑郁、愤怒、敌意、自怜。

应激的行为反应:逃避与回避、退化与依赖、敌对与攻击行为、失望、物质滥用、睡眠和进食问题。

13、心理评估p121

一般原则:1、客观性原则 2、整体性原则 3、科学性原则 4、发展性原则 5、特殊性原则6、保密性原则 7、教育性原则

定性诊断常用的方法有个案法、晤谈法、观察法、调查法、作品分析等。

定量诊断的方法主要是各种心理测验和评定量表。

14、认知

指人们对事物知晓的过程,包括对事物的注意、辨别、理解、思考等复杂的心理活动。15、健康的定义1948年4月7日WHO组织法的序言中强调健康不仅是指没有疾病和虚弱,而且是一种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美状态。

16、思维

概念:人脑对于客观事物的本质和内部的联系的间接、概括的反应,是认识过程中的高级阶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