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渝地区 ppt课件

合集下载

2024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省际区域6.3成渝地区_西部经济发展的引擎之一习题课件晋教版

2024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省际区域6.3成渝地区_西部经济发展的引擎之一习题课件晋教版

A.成都、重庆
B.内江、涪陵
C.自贡、遂宁
D.宜宾、万州
点拨:成渝地区是我国西部地区城镇分布最密集的区域,
已经形成了以重庆、成都为核心的“双核”城市群。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8.“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是唐代诗人李白对该区域的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多角度设问】读图6-3-2,完成10~13题。
图6-3-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10.下列关于成渝地区地理位置重要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A.和长江三角洲地区实现经济互补 B.北接京津唐工业区 C.西通东北地区,能为之提 供技术支持和工农业产品 D.南达喀什经济特区 点拨:成渝地区北接关中—天 水经济区,西通青藏地区,南 达北部湾经济区。 图6-3-2
第六章 省际区域 6.3 成渝地区—西部经济发展的引擎之一
1.重要的地理位置 (1)位置:成渝地区地处长江上游,它北接 陕甘 ,南 连 云贵 ,西通 青藏 ,东邻湘鄂。 (2)范围: 重庆 、 成都 及其周边地区。
2.丰富的自然资源 (1)地形:以 平原 、丘陵和中低山地为主。 (2)气候:属 亚热带季风 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 温暖、降水较少,多阴雨天气,雾多、日照少。 (3)河流:长江、岷江、沱江、嘉陵江等。
述,说明该区域( C )
A.气候炎热
B.土壤肥沃
C.地形复杂
D.河湖众多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成渝经济区PPT课件

成渝经济区PPT课件

.
18
中心特征。
川 渝 经 济 区 “双核五 带” 示 意 图
.
6
经济区内90%以上的城镇沿交通轴线和江河分 布,形成了以“一江三线”(沿江城市轴线、宝 成—成昆城市轴线、成渝城市轴线)为轴的“H 型”空间布局,城镇体系发育点轴发展空间形 态明显。
布 局
.
7
经济区内的城市构成一个有机的
整体
从各城市的职能结构上看
.
15
八大支柱产业
支撑成渝经济区发展
1、全国重要的重大装备制造业基地;
2、全国有重要影响的汽车、摩托车整车及零部件
生产研发基地;
3、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基地;
4、国家民用航空、航天研发制造基地,将在重庆
布局直升机生产,建设国家直升机生产基地;
5、加快发展冶金和材料生产;
6、国家重要的石油天然气化工和盐化工基地;
南地区连接华中、华南地区的枢纽。
中小城市以经济功能为主,形成了一批专业化特点较为明显
的工业、矿业城市,如绵阳市的电子工业、德阳市的重型
机械制造、自贡市的盐化工、泸州的天然气化工等;一批
商业性城市,如眉山、资阳、内江、遂宁、南充、广安、
.
8
达州等;一批旅游性城市,如自贡、宜宾、沪州、乐山等。
职 能 结 构 分 布
当川南城市群发育成型自贡宜宾泸州内江四个城市呈现出分工与合作密切相互融合共生互补的一体化发展态势将具有足够的经济实力激活成渝城市发展轴线影响和改变成渝一线产业的空间集聚与整合以及货物人口和信息的流动节省运输费用和时间成本从而增强成渝两市的空间相互作用
成渝经济区
组员:
胡兴
王铮
陈培
贾向丽
闫伟玲
.

成渝地区

成渝地区
成渝地区的旅游业——九寨沟
1982年成为国家首批 重点风景名胜区,且又被 列为国家自然保护区; 1992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 织纳入《世界自然遗产名 录》;1997年又被纳入 “人与生物圈”保护网络; 2001年摘取“绿色环球21” 桂冠,成为世界唯一获得 三项国际桂冠的旅游风景 区。
三、成渝地区的经济发展
三、成渝地区的经济发展
成渝经济区是以成都, 重庆两市为中心,主要包 括:重庆(市区)、成都、 绵阳、德阳等31个不同规 模、不同等级的城市。
成渝地区位于长江经 济带西部,人口密集、产 业基础好,是西部重要的 经济中心,在我国经济发 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位置。
三、成渝地区的经济发展
成渝地区的农业
资中血橙
三、成渝地区的经济发展
成渝地区的旅游业
四川著名旅游景点: 九寨沟、青城山--都江堰、黄
龙、 峨眉山、乐山大佛、蜀南竹海 、海螺沟、四姑娘山、稻城亚丁、 康定丹巴。
重庆,号称“火炉”、“山 城”、“雾都”,曾经的陪都,现 在的直辖市,媲美夜香港的无敌夜 景。主要景点有:大足石刻、钓鱼 城、缙云山等,顺长江东去,分布 着丰都鬼城、石宝寨、白帝城等景 点,随着长江即将进入湖北段,也 就到了著名的三峡景......
成渝地区
——西部经济发展的引擎
学习目标
1、运用地图掌握成渝地区的地理位置,学会评价其战略地位的重 要性。 2、读图说出成渝地区的地形特点、气候类型,掌握本区拥有丰富 的自然资源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3、清楚成渝地区及周边是我国自然灾害易发区及应对策略。
一、成渝地区的概况
成渝地区的位置:
地处长江上游,属西部地区 北接陕甘,南连云贵,西通青藏, 东临湘鄂 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二阶梯
成渝地区的旅游业——都江堰

6.3成渝地区——西部经济发展的引擎之一ppt课件

6.3成渝地区——西部经济发展的引擎之一ppt课件
门源县第一寄宿制初级中学 李洪友
1
一、重要的地理位置
1、位置:成渝地区位于中国( 西南 )部, (长江 )的上游。它北接(陕甘)、南连 (云贵 )、西通(青藏)、东临(湘鄂), 在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中,具有十 分重要的地位。
2
2、范围:成渝地区包括 ( 重庆 )、( 成都 )
及其周边地区,面积约 20万平方千米。
全可靠、高效便捷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目前,铁路、高速公路总 里程分别达3936 和3353 公里,民用机场9 个,港口货物年吞吐能 力达到13000 万吨。
6、人力资源 人口总量大、密度高,常住人口9267 万人,劳动力资源总数
达6900 万人,专业技术人员超过210 万人。拥有各类高等院校 135 所,职业技术学校789 所,在校学生280 万人以上。科研机构 众多,科技活动人员约30 万人。 7、重大机遇
15
4、城镇分布
拥有2 个特大城市、6 个大城市、众多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城镇人口4046 万,城镇化率43.8%,城市密度达到每万平方公里1.76 个,是西部地区城镇1分6 布 最密集的区域,已经形成了以重庆、成都为核心的城市群。
5、交通体系 初步形成了铁路、公路、内河、民航、管道运输相互衔接、安
四、自然灾害与生态建设
地震
18
滑坡、崩塌和泥石流
19
四、自然灾害与生态建设
重庆洪涝
20
干旱
21
大雾
22
水土流失和环境污染 23
四、自然灾害与生态建设 成渝地区是长江上游重要水源涵养区和全国水土保
持重点区,先后实施了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地震灾 后生态重建等生态环境工程,构建的长江上游生态屏障 已初见成效。

成渝地区(正式)ppt课件

成渝地区(正式)ppt课件

史 关
辖市。成都为四川省会。 1964年—1997年,重庆为四川
省会。成都为四川第二大城市。
系 1997年—现在。重庆为国家直辖 市。成都为四川省会。
城镇分布
拥有2 个特大城市、6 个大城市、众多中小 城市和小城镇,城镇人口4046 万,城镇化率 43.8%,城市密度达到每万平方公里1.76 个 ,是西部地区城镇分布最密集的区域,已经 形成了以重庆、成都为核心的城市群。
成渝地区——西部经济发展的引擎之一
美食之都——成都
战略定位
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 全国重要的现代产业基地 深化内陆开放的试验区 统筹城乡发展的示范区 长江上游生态安全的保障区
一、地理位置 长江上游,地处四川 盆地,北接陕甘,南 连云贵,西通青藏, 东临湘鄂
包括重庆、成都及其 周边地区
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体现在:
工业门类齐全,配套能力强,形成了以 装备制造、汽车摩托车、电子信息、生 物医药、能源化工、冶金建材、轻纺食 品、航空航天等为主导的工业体系。。
第三产业发展较快,市场辐射力强, 是西部地区重要的物流、商贸、金融 中心和全国重要的旅游目的地
5.完善的综合交通体系
交通体系
初步形成了铁路、公路、内河、民航、管道 运输相互衔接、安全可靠、高效便捷的综合交 通运输体系。目前,铁路、高速公路总里程分 别达3936 和3353 公里,民用机场9 个,港口 货物年吞吐能力达到13000 万吨。
1、地理位置优越,易于与外部联系,是我国 重要人口、城镇、产业集聚区,为中国经济增 长的第四极。
成渝地区北接__关__中_—__天__水__经_济__区___,
东临_武__汉__经__济_圈___,西通__青__藏_地__区_____,

成渝经济区PPT课件

成渝经济区PPT课件
中心特征。
川 渝 经 济 区 “双核五 带” 示 意 图
.
6
经济区内90%以上的城镇沿交通轴线和江河分 布,形成了以“一江三线”(沿江城市轴线、宝 成—成昆城市轴线、成渝城市轴线)为轴的“H 型”空间布局,城镇体系发育点轴发展空间形 态明显。
布 局
.
7
经济区内的城市构成一个有机的
整体
从各城市的职能结构上看
出分工与合作密切、相互融合、共生互补的一体化发展态势,将
具有足够的经济实力激活成渝城市发展轴线,影响和改变成渝一
线产业的空间集聚与整合以及货物、人口和信息的流动,节省运
输费用和时间成本,从而增强成渝两市的空间相互作用。
.
17
总述
成渝经济区之所以形成一个独立的经济区域, 是因为其拥有重庆成都两个西部区域性中心城 市、高密度的城镇及其良好的空间聚合形态, 最重要的是其内部城市经济、职能的分工和互 补以及城市间良好的空间可达性。
.
18
成渝经济区
组员:
胡兴
王铮
陈培
贾向丽
闫伟玲
.
李昌盛
1
在全国的区位
.
2
包括范围
成渝经济区是长江上游的经济核心,其实质是以 重庆、成都两市为中心,由重庆城市群、成都都市圈、 成内(遂)渝经济带、成德绵城市带以及川南城市群组 成的成渝城市集群。
主要包括:重庆(市区)、成都、雅安、乐山、绵阳、 德阳、眉山、遂宁、资阳、宜宾、泸州、自贡、内江、 南充、广安、达州、广元、都江堰、彭州、邛崃、崇 州、广汉、什邡、绵竹、江油、峨眉山、阆中、华莹、 万源、简阳以及重庆的江津、合川、永川等33个不同 规模、不同等级的城市。
.
15
八大支柱产业

晋教版6.3成渝地区-西部经济发展的引擎之一

晋教版6.3成渝地区-西部经济发展的引擎之一

政策优势
西部大开发政策
成渝地区作为西部地区的重要城市, 受益于国家西部大开发政策的支持, 包括财政、税收、投资等方面的优惠 政策。
区域合作政策
产业扶持政策
政府对成渝地区的重点产业和新兴产 业给予扶持,如高新技术产业、现代 服务业等,促进产业升级和转型。
成渝地区积极参与区域合作,与周边 省市开展经济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 区域经济发展。
出口市场
随着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成渝地区的出口市场 不断扩大,产品出口到世界各地。
消费升级
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需求不断升级, 为成渝地区的消费品市场提供了机遇。
科技创新优势
高新技术产业
成渝地区拥有一批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和科技企业孵化器,培育了 一批科技型企业。
科研机构
该地区拥有众多高校和科研机构,为科技创新提供了人才和智力支 持。
解决方案
成渝地区应加强区域合作,共同制定区域发展规划,促进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在竞争方面,应发挥自身优势, 提升核心竞争力,积极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同时,加强与其他地区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05 成渝地区未来经济发展展 望
产业升级与转型
传统产业升级
01
鼓励传统产业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02 成渝地区经济发展现状
总体经济状况
总体经济规模
成渝地区作为中国西部的重要区 域,拥有相对较大的经济规模, 是西部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之一。
人均收入水平
近年来,成渝地区人均收入水平不 断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 升。
财政实力
成渝地区拥有较强的财政实力,为 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产业结构分析
01

成渝经济区与北部湾经济区.ppt

成渝经济区与北部湾经济区.ppt
因此,作为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重要跨国地域单元的 环北部湾经济圈的发展,一时成为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 区发展的热点。
2004年10月7、8日,温家宝总理对越南进行了正式访 问,中国和越南发表联合公报,同意在两国政府经贸合 作委员会框架下成立专家组,积极探讨建设“两廊一圈” 的可行性。 2005年7月,越南国家主席陈德良在对中国进行国事访 问时,与胡锦涛主席就关于同意共同维护海上治安和渔 业生产秩序,尽快启动北部湾跨界油气构造勘采合作问 题上达成了一致。 2005年10月21日至11月2目,应越共中央总书记农德 孟和越南国家主席陈德良的邀请,胡锦涛主席对越南进 行了正式友好访问。访问期间,中越两国政府和双方代 表公司签署了10多项合作协议,其中包括中越经济技 术合作协议、中国政府向越南提供优惠贷款框架协议等, 涉及电力、通信、化工运输等领域。
2009年10月2日四川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一极一轴一区块” 建设推进成渝经济区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了成渝经济区四川 部分“一极一轴一区块”的总体区域发展格局。这说明,成渝两 地近年来正逐步打破“分家”意识和行政壁垒,在经济发展的各 方面加强对接、整合,使成渝经济互融度进一步提高。
4、成渝经济区发展问题从区域合作层面上升到 国家战略层面(2009年底——)
3、成渝经济区的发展在各个层面全面推开 (2005年底-2009年)
2007年4月2日,川渝两省市进一步在成都签署了《关于推进川 渝合作共建成渝经济区的协议》以及交通、旅游、工业等部门的 合作协议,确立进一步加强川渝联合与协作的总体框架。
2007年10月20日,川渝两省市相关部门和涉及区县,在四川省 广安市举行了“首届川渝毗邻地区合作互动工作座谈会”,签署 了《川渝毗邻地区合作互动框架协议》和《川渝毗邻地区合作互 动工作协调机制》合作文件,以及交通、旅游、工业等部门合作 协议、相关区县、相邻区域的次区域合作协议等。

成渝 长江三角洲

成渝   长江三角洲

作用
向西:青藏地区 向南:珠江三角洲
动”作用
关系
冬温暖少雨 恐龙化石埋葬地 大熊猫
世界遗产:都江堰—青城山 大足石刻 乐山大佛---峨眉山 农 经

鱼米之乡 丝茶之府
天府之国 电子 军工
工 绵阳:西部硅谷 城
沿海经济带与长江经济带交汇处 经济实力最强的地区
上海 南京 杭州。上海:第一大工
铁路线:宝成---成昆线
济 “双核”城市 成都(西)交通枢纽 业 直辖市
市 重庆(东):上游最大港口
城市 第一大港 世博会。南京:航运
高新技术:成都 重庆 绵阳 自贡 乐山
物流。杭州:旅游 宜居城市
成渝地区
长江三角洲
洪水灾害
水污染问题 “两带”交汇处 对长江流域沿岸经济具有“辐射带 东西经济枢纽 大雾
自然
灾害
地质:地震 滑坡 崩塌 泥石流
气象:洪涝 干旱 水土流水 环境污染 向东:长江三角洲
成渝地区


长江三角洲
图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成渝地区 位置
地形 气候
长江三角洲 上海,浙北,苏南(长江下游入海口)
长江三角洲平原,杭州湾滨海平原(平原) 亚热带季风气候 夏炎热 冬温和
成都,重庆的部分地区(长江上游)
平原,丘陵,中低山(四川盆地)
亚热带季风气候(多阴雨 雾多日照少)
夏高温多雨 资源 自贡 井盐 生物活化石

晋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6.3成渝地区1

晋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6.3成渝地区1



江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宜宾
重庆
天府之国
活动二:探学园地
读课本图6.25总结成渝地区的气候类型以及特点
气候类型:亚热带季风气候, 气候特点: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又因地处盆地,多阴雨天气, 雾多、日照少。
重庆——雾都
气候影响下人们的饮食
活动三:找一找
读课本图6.26找出成渝地区的自然资源
天然气,煤炭 井盐、磷矿,
4、丰富的资源
• (1)、水资源丰富、水能富集。 • (2)、众多的野生动植物资源。 • (3)、能源资源和矿产资源丰富。 • (4)、多姿多彩的自然景色和人文景观
小结:
• 一地理位置与范围 • 1、地理位置:成渝地区位于我国西南部,
长江上游。北接陕甘(陕西甘肃),南联
云贵(云南贵州),西通青藏,东临湘鄂 (湖南湖北)
巴山夜雨的成因:
成渝地区,空气潮湿,使白天多雾,在 云层的保护下,地面的逆辐射减弱,不宜 发生对流运动。而到了夜间,云层上部迅 速变冷,而下部还比较暖,冷空气要往下 沉,暖空气要往上升,,暖空气在上升中 遇冷凝聚成雨,形成夜雨。

二、自然坏境特点
• 活动一、小试牛刀 • 读图6.24,完成以下内容。 • 1、说出成渝地区的主要地形特点。 • 2、找出主要的河流。 • 3、想一想成都平原为何会成为天府之国?
成渝地区的地
形以

)、


和(

为主。
流经的河流有


和(


成都平原
成都平原由 岷江、沱江 冲积形成, 有肥沃的土 壤,还可以 利用岷江水 进行灌溉。 —“天府之 国”

曾九利——成渝共建世界级城市群背景下的成都规划探索43页PPT

曾九利——成渝共建世界级城市群背景下的成都规划探索43页PPT
55、 为 中 华 之 崛起而 读书。 ——周 恩来
曾九利——成渝共建世界级城市群背 景下的成都规划探索
16、自己选择的路、跪着也要把它走 完。 17、一般情况下)不想三年以后的事, 只想现 在的事 。现在 有成就 ,以后 才能更 辉煌。
18、敢于向黑暗宣战的人,心里必须 充满光 明。 19、学习的关键--重复。
20、懦弱的人只会裹足不前,莽撞的 人只能 引为烧 身,只 有真正 勇敢的 人才能 所向披 靡。
谢谢!
51、 天 下 之 事 常成 于困约 ,而败 于奢靡 。——陆 游 52、 生 命 不 等 于是呼 吸,生 命是活 动。——卢 梭
53、 伟 大 的 事 业,需 要决心 ,能力 ,组织 和责任 感。 ——易 卜 生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4、 唯 书 籍 不 朽。——乔 特

成渝城市群

成渝城市群
以成都为核心的平原经济区是四川农业最収达的地区之一是四川以至我国电子工业重型机械制造业电站设备制造业飞机制造业光纤光缆制造业特殊钢铁工业量具刃具和航空仪表工业化工和医药工业食品工业的集中区域该区还是全国电子航空航天核能有机化工的重要科研基地之一同时也是四川全省金融信息商贸旅游等第三产业最収达地区
成渝城市群的形成与収展研究
5.成渝地区城市的収展仍以自己的城市収展为主,没有建立城市 间合作机制,但已经有些开始出现兲于成渝地区城市合作的建议。
现阶段:
1.成渝城市群属城市群収展第二阶段即城市群结构的初步形成阶 段。现阶段成渝城市群结构形成了两个核心城市即重庆市与成都 市。形成了绵阳、南充、万州等重要城市以及大量小型城市,是 成渝城市群结构初步形成的重要标志。 2.成渝城市群収展得到了国家层面的政策支持,获得西部大开収 的重要政策支持,重庆和成都成为国家城乡统筹综合配套改革试 验区等优惠政策,此表明国家加快对成渝城市群,缩小东西部经 济差距的政策导向。 3.成渝城市群的城市等级结构基本建立但仍有不足之处,缺少大 型城市这一兲键的城市结构组成。 4.特大城市群对城市影响力不足,现阶段重庆和成都两大核心城 市与城市群内部其他城市在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交流还不 是很密切,核心城市对城市影响力不足。 5.初步形成了成渝城市群収展的觃划。
自然地理以资源环境
主要讨论:
一、成渝城市群范围界定与分级 二、成渝城市群収展历程
三、成渝城市群的区域基础
四、成渝城市群的地理位置 五、成渝城市群的収展现状 六、成渝城市群的形成収展的动力机制 七、成渝城市群的収展趋势
成渝城市群范围界定:
成渝城市群,横跨四川省和重庆市,以成渝 经济区为依托,以为成渝两市为双核,主要范 围包括四川省内的成都、绵阳、德阳、乐山、 眉山、遂宁、内江、南充、资阳、自贡、广安、 达州以及重庆主城九区、涪陵、合川、永川、 江津、大足、垫江、璧山、铜梁、万州等。在 国家层面上,成渝城市群一体化収展已经纳入 了长江经济带的収展觃划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水能资源密集,水资源丰富
处在长江上游干流及其支流岷江、沱江、涪江、嘉 陵江、乌江流域的中下游地区,同“长三角”、 “珠三角”一样,具有流域经济区的特征
2、矿产资源丰富,有___ ___ ___ ___ ___ 等多种能源、矿产,均居全国前列 3、动植物资源 拥有4000 多种野生植物,50 多种国家重点保护的珍 稀野生动物,6 处世界遗产和世界地质公园。
成遂渝发展带:以兰渝、遂渝铁路,成遂渝、 成南、南渝高速公路,嘉陵江为纽带,培育成 为连接双核的新兴经济带。
成内渝发展带:以成渝铁路和成渝高速公路为 纽带,建成连接双核的重要经济带。
渝广达发展带:以襄渝、达万铁路和渝达、 渝宜高速公路为纽带,建成东北部重要的经 济增长带。
历 1949年—1964年,重庆为国家直
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 地处盆地,多阴雨天气,雾多、日照少
自古成渝地区有“天府之国”之称
“天府” 意为天生的仓库;
“国” 意为地区,原指土 地肥沃、物产丰富的地区, 后专指四川
同步在服务业方面建设国际知名、全国重要的旅游目的 地,以重庆、成都为核心,打造区域性旅游集散中心。
发展基础
自然禀赋优良 产业基础较好 城镇分布密集 交通体系完整 人力资源丰富
交通
沿长江发展带:以重庆主城区为中心,长江黄金 水道和沿江高速公路、铁路为纽带,推进岸线开 发和港口建设,建成长江上游重要的产业和城镇 集聚带。
成绵乐发展带:以成都为中心,成绵乐际客运 专线、宝成-成昆铁路和成绵、成乐、成雅高 速公路及大件运输通道为纽带,建设成为具有 国际竞争力的产业和城市集聚带。
经济区内的城市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从各城市的职能结构上看 成渝经济区各城市之间已形成了一定的职能分工,综合性城 市和专业性城市具有较强的互补性。
成都在科技、金融、商贸、文化教育方面优势明显,对成 都平原地区的中小城市起着重要的辐射与带动作用。
重庆制造业基础雄厚,工业水平较高,又是西南交通枢纽 和贸易口岸,向东可与武汉城市群相接,向南经过西南出 海通道与南(宁)贵(阳)昆(明)经济区紧密相连,成 为西南地区连接华中、华南地区的枢纽。
1、地理位置优越,易于与外部联系,是我国 重要人口、城镇、产业集聚区,为中国经济增 长的第四极。
成渝地区北接__关__中_—__天__水__经_济__区___,
东临_武__汉__经__济_圈___,西通__青__藏_地__区_____,
南达_珠_三__角__经__济_区___,
北部湾经济区
___________
成渝地区——西部经济发展的引擎之一
美食之都——成都
战略定位
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 全国重要的现代产业基地 深化内陆开放的试验区 统筹城乡发展的示范区 长江上游生态安全的保障区
一、地理位置 长江上游,地处四川 盆地,北接陕甘,南 连云贵,西通青藏, 东临湘鄂
包括重庆、成都及其 周边地区
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体现在:
工业门类齐全,配套能力强,形成了以 装备制造、汽车摩托车、电子信息、生 物医药、能源化工、冶金建材、轻纺食 品、航空航天等为主导的工业体系。。
第三产业发展较快,市场辐射力强, 是西部地区重要的物流、商贸、金融 中心和全国重要的旅游目的地
5.完善的综合交通体系
交通体系
初步形成了铁路、公路、内河、民航、管道 运输相互衔接、安全可靠、高效便捷的综合交 通运输体系。目前,铁路、高速公路总里程分 别达3936 和3353 公里,民用机场9 个,港口 货物年吞吐能力达到13000 万吨。
成都平原由岷 江、沱江等冲 积而成,地势 低平,土壤肥 沃
古人为什么说“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蜀道难》,诗中着 力描绘了秦蜀道路上奇丽惊险的山川,展 示蜀道之难
北依__大__巴__山____,南临__云__贵__高__原___, 西靠_横__断__山__脉___和___青__藏__高__原____, 东侧有_巫__山_____隔开了长江中下游平原
史 关
辖市。成都为四川省会。 1964年—1997年,重庆为四川
省会。成都为四川第二大城市。
系 1997年—现在。重庆为国家直辖 市。成都为四川省会。
城镇分布
拥有2 个特大城市、6 个大城市、众多中小 城市和小城镇,城镇人口4046 万,城镇化率 43.8%,城市密度达到每万平方公里1.76 个 ,是西部地区城镇分布最密集的区域,已经 形成了以重庆、成都为核心的城市群。
4、旅游重要经济中心,在我国社会经济 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有利条件: 1.地处长江经济带西部
2.人口密集,劳动力资源丰富
成渝地区在资源、劳动力、工农业产品等方面与长江 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的互补性强。如 _____天__然_气__能__源______ 输往长江中下游地区,
且_科__技_和__管_理__人_员__及__工_农__业_产__品___不断支援青藏等地区
天府之国
3.农业历史悠久,为我国粮食主产区之一
农业开发历史悠久,是我国粮食主产区之一, 粮油、畜禽、水产、果蔬、茶叶、蚕桑、道地 药材、经济林竹等特色农林产品在全国占有重 要地位。
4.是我国重 要工业基地, 工业门类齐 全,绵阳有 “中国西部 硅谷”之称
与其他地区联系密切
2、资源丰富,有一定经济基础,是引领西部 地区加快发展,提升内陆开放水平,增强国家 综合实力的重要支撑。
3、在国家政策大力支持下,与东部率先发展、 中部崛起、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构成我国宏观 经济战略布局,在西部大开发中具有重要战略 地位
二、丰富的自然资源
地形:
以平原、丘陵、 中低山地为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