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庆言:深度解读“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1)

合集下载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大发展理念”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大发展理念”

(三)理论的提出
2014年12月,习 近平总书记在江 苏调研时强调, 协调推进全面建 成小康社会、全 面深化改革、全 面推进依法治国、 全面从严治党, 推动改革开放和 社会主义现代化 建设迈上新台阶。
2015年初,万象回春。在中央党校,面对参加学 习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专 题研讨班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习近平总书记 全面辩证地梳理了“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
公共服务供给— —包括教育、科技、
文化、卫生、体育等。 诸如医疗保险、公共 图书馆等
提高教育质量,推动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逐步分类推进中等职 业教育免除学杂费, 率先从建档立卡的家 庭经济困难学生实施 普通高中免除学杂费, 实现家庭经济困难学 生资助全覆盖。
(二)理念意义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 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自然岸线格局,推动建 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产业体系。加快建设主体功能 区,发挥主体功能区作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基础制度的 作用。推动低碳循环发展,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 现代能源体系,实施近零碳排放区示范工程。
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 树立节约集约循环利用的 资源观,建立健全用能权、 用水权、排污权、碳排放 权初始分配制度,推动形 成勤俭节约的社会风尚。 加大环境治理力度,以提 高环境质量为核心,实行 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 深入实施大气、水、土壤 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行 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 执法垂直管理制度
发展理念是发展行动的先导。发展理念对头 不对头,从根本上决定着发展的成效乃至成 败。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习近平同志 系统论述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五大发展理念”,强调实现创新发展、协 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 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这“五大发展理念”, 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攸关 “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发展思路、发 展方式和发展着力点,是我们党认识把握发 展规律的再深化和新飞跃,丰富发展了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宝库,成为全面建成小康 社会的行动指南、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 目标的思想指引。

四个全面把握是指什么

四个全面把握是指什么

四个全面把握是指什么
四个全面把握指的是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提出,更完整地展现出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治国理政总体框架,使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和国家各项工作关键环节、重点领域、主攻方向更加清晰,内在逻辑更加严密,这对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提供了强力保障。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战略思想的重要内容,闪耀着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思想光辉,饱含着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认识论和方法论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认识论和方法论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作者:杜栋来源:《求知》2016年第10期“四个全面”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重大战略布局,是党在新形势下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建设在认识上的进一步深化,在实践上的进一步部署,它对于新时期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大意义,是当前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重大理论与实践的前沿问题,富含系统科学思想。

运用系统工程方法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1.哲学视角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马克思主义哲学密不可分。

2013年底,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的主题是“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

2015年初,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的主题是“辩证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

这两次会议主题都是关于哲学的,反映了中央强调学哲学、用哲学,把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发展统一起来的意图。

尤其是习近平总书记对辩证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的阐述,更是充分揭示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哲学基础。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蕴含唯物主义辩证法的哲学思维,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新境界。

“四个全面”表面看来是四项不同的战略任务或战略安排,但从根本上说,它们有机地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践之中,其中体现着深刻的辩证法:一是目标与手段的辩证法。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目标,而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手段、路径和保障分别是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和全面从严治党。

二是全局与重点的辩证法。

“四个全面”既有全局观,也指出优先要解决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

全局观体现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上。

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和全面从严治党,就是当前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必须解决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

浅谈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浅谈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文_党政党建214摘要:本文概要介绍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理论意义关键词:四个全面;全面依法治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又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行动指南。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一个科学的完整的理论体系,“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指的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这四个方面单独看都不是新东西,但是放到一块就是一个新提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的理论成果。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目标明确,意志坚定,统筹协调,逐步推进。

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从1949年建国到1978年我们开始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在这段时期可以说失败的教训大于成功的经验,1978年以后以邓小平为代表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开始把我们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开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进入了攻坚期和深水区,面对改革开放中不同的声音和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和困难,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立足中国实际、总结中国经验、针对中国难题,提出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进一步探索和回答了“什么是民族复兴、怎样实现民族复兴”这样的基本问题。

理论也需要接地气,在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第一次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近代中国的国情相结合,产生了毛泽东思想,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为代表的党中央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相结合,产生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针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情况和改革开放中遇到的一系列问题提出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并进一步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号召,进一步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相结合的新境界。

什么是四个全面

什么是四个全面

什么是四个全面
“四个全面”是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战略布局,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大后逐步提出的我国发展的战略布局,是党在新形势下治国理政的总方略。

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提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战略布局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随着2020年10月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进展,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对“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作出新的表述,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调整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提供了重要保障。

四个全面是从我国发展现实需要中得出来的,是从人民群众的热切期待中得出来的,是为推动解决我们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来的”。

从这个角度理解,四个全面,抓住改革发展稳定关键,统领中国发展总纲,确立了新形势下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战略方向、重点领域、主攻目标,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的战略抓手。

对“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理解

对“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理解

对“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理解一、“四个全面”的概念“四个全面”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四个全面”是从我国发展现实需要中得出来的,是从人民群众的热切期待中得出来的,是为推动解决我们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来的,它抓住了改革发展稳定关键,统领中国发展总纲,确立了新形势下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战略方向、重点领域、主攻目标,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的战略抓手。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一个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整体。

在这个整体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战略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战略举措。

“四个全面”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过程,统一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全过程。

二、“四个全面”的精神实质“四个全面”实际上就是一个“战略布局”,而这个战略布局蕴含了深刻的战略思想。

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定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确定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将全面依法治国论述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抓手、定海神针和助推器”;第一次为全面从严治党标定路径,要求“增强从严治党的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实效性”。

每一个“全面”,都是一整套结合实际、继往开来、勇于创新、独具特色的系统思想。

四个“全面”加起来,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它是我们党治国理政方略与时俱进的新创造,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新飞跃。

三、“四个全面”的具体内涵“四个全面”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每一个“全面”都有其特定的科学内涵和重大战略意义。

党的十八大适应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在十六大、十七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提出了新要求,强调要“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即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同时强调要确保全面建成的小康社会,是发展改革成果真正惠及十几亿人口的小康社会,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全面发展的小康社会,是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宏伟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坚实基础的小康社会。

“四个全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布局

“四个全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布局

“四个全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布局作者:陈雨露来源:《经济视野》2015年第10期社会主义社会是全面发展的社会。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提出并推动形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重大战略布局。

这一重大战略布局既有战略目标,又有战略举措,每一个“全面”都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这一重大战略布局是我们党总结我国改革开放历史经验,深入分析我国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发展进入新阶段的新情况和深层次问题而提出的,具有根本性、全局性,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深刻理解战略目标中国共产党与西方政党的一个重要区别在于,她不像西方政党在野时只谋求下次竞选获胜,执政后只谋求下届连任,只有近期目标而无远大理想。

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既有远大理想或最高纲领即实现共产主义,又有近期目标或最低纲领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因此,她在执政过程中始终坚持远大理想和近期目标、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统一,用最高纲领规定前进的方向,用最低纲领表达最高纲领在特定阶段的实践性目标。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对着两大历史任务:一个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一个是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

新中国成立标志着第一个历史任务完成,现在我们正着力完成第二个历史任务。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在新世纪确立的战略目标,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中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发展阶段。

这一目标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基本成形,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最终确立下来。

这一目标是社会全面发展的目标,是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中国人民把中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强烈期盼。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目标,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等各个方面。

其中,经济建设是中心,政治建设是保障,文化建设是灵魂,社会建设是条件,生态文明建设是基础。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背景、内涵和贯彻思路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背景、内涵和贯彻思路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背景、内涵和贯彻思路作者:郭占恒来源:《廉政瞭望》2015年第07期2014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调研时首次提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思想,立即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和宣传解读。

2015年2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明确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提出并形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

这个战略布局,既有战略目标,也有战略举措,每一个‘全面’都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2月25日《人民日报》开篇以《引领民族复兴的战略布局》为题,连续发表5篇评论员文章,系统阐述协调推进“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深入学习贯彻“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全党全国的首要政治任务,是做好其他各项工作的基本遵循和根本指南,是各级领导必须勇于担当的最大使命。

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提出的背景和过程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发展进入了新时期,国内外的发展环境也发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变化。

总体上说,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新时期战略机遇期的内涵和条件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既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机遇和挑战都是全面性的,包括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人口资源环境等各个方面。

如果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看,有这样一些背景:一是小康社会建设面临全面性。

自上世纪70年代末邓小平同志提出建设小康社会,至今已经36年。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实现这个时间表距现在只有5年多的时间。

虽然从整体上看,人均GDP、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完全可以实现全面小康的目标,然而城乡之间、地区之间、民族之间、经济社会之间、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差距还很大。

尤其经济发展进入由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面临“三期叠加”的问题困扰,面临能否跨过“中等收入陷阱”的挑战等。

浅谈对“四个全面”的认识

浅谈对“四个全面”的认识

浅谈对“四个全面”的认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新一届党中央在治国方略上开拓提升出的新版本,探索和回答了“什么是民族复兴、怎样实现民族复兴”的基本问题。

反映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成就和新境界,是我们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行动指南。

“四个全面”是深思熟虑、深谋远虑的结果,是重大战略构想的形成。

如何认识“四个全面”的主要特点、基本内涵,如何把握“四个全面”的当代价值、实践要求,是领会和贯彻“四个全面”需要厘清的重要问题。

标签:基本内涵主要特点价值实践一、“四个全面”的基本内涵和主要特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核心在全面,而“全面”体现在覆盖的人群是全面的,关联的战线是全面的,涉及的领域是全面的,其着眼点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这是实现由管理向治理的转变,更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基本理念的重要突破。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完整的法律规范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这些既是法治体系的构成要素,也是法治国家的重要支撑。

全面从严治党,落实从严治党责任,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坚持从严管理干部,严明党的纪律,持续深入改进作风,发挥人民监督作用等等。

这些思路都覆盖了党的思想建设、作风建设、组织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全面从严治党的最大关键是协调推进党的建设各方面,使党的建设举措落到实处。

“四个全面”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相互促进,是科学的完整的理论体系。

“四个全面”作为一种战略布局,从其基本内涵、构思理念、生成基础来说,又具有如下特点:1.国家、社会与执政党的统一。

“四个全面”通过全面从严治党,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法治化,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并且依据国家治理现代化、法治化与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要求,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深刻认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大意义,要准确把握这一 战略布局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内在关系 。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立足当下、着眼未来,扭住了事业发展中根本性、全局 性、紧迫性的重大问题,突出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环节、 重点领域和主攻方向,在解决突出问题中实现战略突破,在把握全局中推进各项工作。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对如何续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篇大文章进行了创造性回 答,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指明了正确路 径、确立了行动纲领。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 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 立足发展实际,坚持问题导向,在统筹推进“五 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同时,围绕协调推进“四个
全面”战略布局,进行了一系列新探索新实践,
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为党和国家事业发 展提供了重要指导 。
党的十八届三 中 、四中、五 中、六中全会 ,分别对全面 深化改 革 、
社会主义注入新的时代内涵、提出新的更高要求,贯穿着辩证唯物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 、方法论和历史观 、价值论 。
这一战略布局体现了体现了全面系统 、辩证平衡的观点 。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最突出、最鲜明的特色就是“全面”二字。这一全面性首 先表现在它坚持全面地而不是片面地、系统地而不是零散地、普遍联系地而不是单一 孤立地观察分析事物。它对小康社会的要求是“全面建成”,对改革的要求是“全面 深化”,对法治的要求是“全面推进”,对治党的要求是“全面从严”,并把四个方 面科学联系起来,从整体上强调“四个全面”。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那样,“四 个全面”战略布局,“是一种很全面的观点,不是单打一”。这深刻体现了把握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的要求,彰显了全局思维、战略思维,是全面系统放以来,我们党带领全囯人民不懈探索符合中 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制定实施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重大方针政策,形成了一 系列重要理论成果、实践成果和制度成果,积累了治国理政的丰富经验,深化了对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

学习、领会、落实好“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学习、领会、落实好“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学习、领会、落实好“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作者:林龙海来源:《新长征》 2015年第5期林龙海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陆续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思想,即“四个全面”。

“四个全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规划,是针对新形势下的机遇、挑战和历史任务提出的重要战略思想和战略布局。

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形成理论来源于实践、成长于实践。

“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是在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基础上,在党的十八大以来新的伟大实践中,逐步提出并形成的。

从“一个全面”到“两个全面”。

2002 年召开的党的十六大在报告中提出了“一个全面”,即“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2007 年召开的党的十七大在报告中重申了这“一个全面”的奋斗目标。

在距离2020 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还有8 年之际召开的党的十八大,把“全面建设”改成了“全面建成”,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从而把党的十六大、十七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个全面”扩展为“两个全面”。

此后,2013 年召开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把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简化为“全面深化改革”。

从“两个全面”到“三个全面”。

2014 年,也就是在全面深化改革元年召开的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这样,就把“两个全面”进一步扩展为“三个全面”。

从“三个全面”到“四个全面”。

2014 年10 月8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的讲话首次提出“从严治党”。

在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闭幕后不久,2014 年12 月14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调研时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主动把握和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

“四个全面”:推动中国新发展的战略布局

“四个全面”:推动中国新发展的战略布局

“四个全面”:推动中国新发展的战略布局作者:韩喜平来源:《新长征》 2015年第4期韩喜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四个全面”是推动中国新发展的战略布局,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论指南。

“四个全面”是一个崭新的起点,它是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冲刺阶段,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在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的情况下,以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全局视野和战略眼光,坚定中国自信、立足中国实际、总结中国经验、直面中国难题、回应国际关切并应对外部挑战提出的战略布局。

“四个全面”确立了新形势下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基本立场、战略方向、重点领域、主攻目标,体现了推动新发展的系统性和全面性,勾绘出了社会主义中国的未来图景。

“四个全面”是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崭新理论成果,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宝库。

一、坚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立场和原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改革开放30 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 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 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使我们国家快速发展起来,使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快速提高起来,使中华民族大踏步赶上时代前进的潮流,迎来了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党和国家的长期实践充分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改革开放30 多年来,我们经过艰苦奋斗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也存在着“三个没有变”和“三个世所罕见”的基本国情。

此外,发展中依然存在忽视发展规律、发展理念陈旧、发展方式落后的问题,严重影响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全面性和协调性。

同时,当前的国际形势变幻莫测,传统风险和新型风险呈现交织态势,各种周边和全球性问题都需要新的应对思路。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统领中国发展的总纲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统领中国发展的总纲

2015年第11期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对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指导意义。

一、深刻认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理论指导意义“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从我国发展现实需要中得出来的,是从人民群众的热切期待中得出来的,是为推动解决我们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来的”,并且第一次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定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第一次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确定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第一次将全面依法治国,论述为全面深化改革的“姊妹篇”,形成“鸟之两翼、车之双轮”;第一次为全面从严治党标定路径,要求“增强从严治党的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实效性”。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一个完整统一的系统思想,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的战略抓手”,是统领中国发展的总纲。

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顾名思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对到21世纪中叶建国百年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目标的实现至关重要,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

回顾历史,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辉煌历史,曾引领了世界发展潮流。

在以“和”为精髓的中华民族传统思想的影响下,中华民族历来主张以和为贵,和能兴家、和能兴业、和能兴国。

历史上,郑和七下西洋,送去的是友善、和平、科技;而西方殖民者发现新大陆,送去的是殖民掠夺。

文化基因的不同,使我们的文化理念与西方殖民主义截然不同。

基于此,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中国一直延续至今,灿烂辉煌。

在“和”的影响下,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才能独领风骚。

所以,走和平发展之路不仅是民族复兴之路,也是中国对世界的贡献。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指什么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指什么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指什么
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指什么?
答案: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

【知识补充】““统筹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最新体现。

这一新表述,反映了"两个一百年"目标有机衔接的历史逻辑,反映了我们党与时俱进的理论逻辑,反映了新的发展阶段治国理政战略布局的现实逻辑。


— 1 —。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论析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论析
民1 3 益 增 长 的物 质文 化需 求 同落 后 的社会 生 产之 间
的矛盾 ) 始 终没 有变 , 但 主要矛 盾在 不 同历史 时期 仍 会表现 出不 同的 阶段 性特 征 ,这 就 意味着 “ 四个 全 面” 战 略布局不 仅需 要把 握初 级 阶段 这个 总依 据 、 总 开关 , 也 不仅 需要 把握 初级 阶段 的主要 矛盾 , 而且 需

引领 ,同时也受制于特定的历史前提和条件即战略 布局 的总依据 。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现阶段的
实践 纲领 , “ 四个 全 面” 战略布局也遵循 了中国特色 社

“ 四个 全面 ” 战 略布局 的总任务 、 总依据
会主义的总依据。从这个意义上讲 , “ 四个全面” 战略 布局的总依据就是“ 三个没有变” , 即社会主义初级阶 段 的基本 国情 没有 变 ,人 民 日益 增长 的物 质 文化需 求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没有变 ,我国是世 界上最 大发展 中国家 的 国际地位 没有变 。而在这 “ 三
共产党认识把握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
规律 的新 飞跃 。 二、 “ 四个 全面 ” 布局 了中国发 展 的 当下 主题
“ 四个 全 面 ” 战 略 布局 的第 一项 是 “ 全 面 建成 小
康社会 ”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共产党人的现实使 命, 它不仅与我们的当下实践和未来发展密切相关 , 还与历史传统紧密相联。“ 小康” 出 自《 诗经 ・ 大雅》 : “ 民亦劳 止 , 汔 可小 康 。” 在儒 家思 想 中 , 小 康是 相对 于 大 同而言 的 , 是 比大 同低 一个层 次 的社会 理想 , 两 者都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因此 , “ 使 用‘ 小康 ’ 这 个 概念 来 确 立 当下 中国 的发 展 主题 , 既 符合中国发展实际 , 也容易得到最广大人民的理解 和支持” 。 党 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 , 邓小平结合 中 国实 际提 出了建设 小康 社会 的构想 ,并 指 出 : “ 所 谓小康社会 , 就是虽不富裕 , 但日 子好过。” 随后 , 从 党 的十 三大开 始 , “ 小康 ”成 为党 领导 人 民奋斗 的 目标 。 经 过艰 辛努 力 , 到2 0世纪末 , 我 国基本 达 到 了

从三个方面正确理解“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从三个方面正确理解“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从三个方面正确理解“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作者:韩效锋来源:《求知》2016年第07期2014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调研期间第一次提出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并在后来的讲话中对“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内涵、逻辑等作了进一步论述,标志着“四个全面”在理论形态上已经趋于成熟和完善,并且已经成为我党在新常态下治国理政的全新布局。

马克思指出,“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取决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作为一种治国方略,正是中国在经济社会发展处于新常态阶段,更加注重全面发展和治理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的必然选择。

一、正确理解“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必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不负历史使命,与时俱进,创新执政理念和执政方略,适时提出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这是在我国经济社会进入新常态时代背景下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具体方略,是现阶段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纲领。

1.“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追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制度设计的出发点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实现共同富裕,最终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简言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追求就是国强、民富、人发展。

价值追求如何转换为现实的行动纲领,是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孜孜奋斗的目标。

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当代共产党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依托,积极践行着共产党人的价值追求。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正是立足于现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水平,为了实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而提出的。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现是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的阶段性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依法治国都是为了改善人民生活,实现共同富裕,维护人民的主体地位和根本利益,最终建立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

“四个全面”战略设计和安排凸显了人民利益至上、维护共同富裕、社会全面发展的价值目标。

深刻把握“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科学内涵助推宿迁建成全面小康社会

深刻把握“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科学内涵助推宿迁建成全面小康社会

深刻把握“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科学内涵,助推宿迁建成全面小康社会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科学内涵全面理解和深刻把握“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需要我们首先精准理解“四个全面”的科学内涵。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指到2020年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为实现现代化和民族复兴奠定坚实基础。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既是党的十八大向全国各族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也是两个百年奋斗目标之一,它汇聚了全国各族人民对我们党治国理政的期待与厚望,体现了我们党继往开来的责任担当,也是党践行承诺的最终形式。

全面深化改革是指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以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为核心,全面推进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国防和军队改革、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全面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在党情国情世情深刻变化的大背景下,我们党在治国理政的新实践中要破解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各种难题,化解来自各方面的风险挑战,确保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就必须把全面深化改革贯彻到治国理政的各个环节、各个领域。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就是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全面依法治国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就是要使我们党履行好执政兴国的重大职责,依据宪法治国理政;就是要坚持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党领导人民实施宪法和法律,党自身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真正做到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带头守法,真正实现立法科学、司法公正、执法有序、普法有效。

全面从严治党,就是要落实从严治党责任,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从严管理干部,持续深入改进作风,严明党的纪律,发挥人民监督作用,深入把握从严治党规律,实现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殷庆言:深度解读“四个全面”战略布局2015-07-16 14:19 宣讲家网殷庆言中共北京市委党校原副校长字号:核心提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四个全面”集中体现了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新认识,以及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新思路、新举措和新要求。

那么,中央为什么要提出“四个全面”?“四个全面”新在哪里?“四个全面”之间存在着什么关系?如何深入理解四个方面的内容?大家上午好。

2014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到江苏视察时首次提出“四个全面”。

2015年3月“两会”期间又把“四个全面”上升为我们党和国家战略布局的高度。

最近,在中办印发的《关于在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中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方案》中,要求我们通过“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协调推进“四个全面”。

当前,在全党范围内正在开展关于“四个全面”的学习活动,围绕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我向大家汇报几个问题。

首先,介绍一下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背景。

“四个全面”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中央为什么要提出“四个全面”?“四个全面”新在哪里?“四个全面”之间存在着什么样的关系?围绕这些问题我来做些分析。

首先,为什么要提出“四个全面”。

1964年12月,在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根据毛泽东同志提议,周恩来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四个现代化”,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以及教育这“四个现代化”,并提出了实现“四个现代化”目标的“两步走”设想。

第一步,从1965年到1980年,用15年时间建成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使中国工业大体接近世界先进水平;第二步,从1980年到2000年,再用20年基本实现四个现代化,使中国经济走在世界前列。

中国人在解放后第一次提出了35年实现四个现代化的“两步走”路线图,当时极大地振奋了全党和全国人民。

但遗憾的是,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打断了中国第一次实现“四个现代化”的进程。

1974年,第四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召开,周恩来总理再次提出实现“四个现代化”,再次激起了中国人民的信心。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再次提出实现“四化”的奋斗目标。

经过文化大革命的教训,我们意识到在中国这样一个国家大、人口多、基础差、底子薄的国情下,实现现代化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所以上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同志提出了用70年时间在中国基本实现现代化的“三步走”战略。

从1980年到1990年,用10年时间使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基本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从1991年到20世纪末,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水平基本实现小康;21世纪中期,再用50年的时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这就是小平同志给我们设计的70年时间“三步走”实现现代化的路线图和时间表,应当说小平同志的设计是非常精准的。

回过头来看,到上世纪末、本世纪初,我们顺利完成了翻两番的“前两步走”的任务。

进入新世纪,从十六大、十七大到十八大,我们又提出了“新三步走”设想,也就是说在进入新世纪这50年,再分三步走。

从2000年到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翻一番;到2020年,再使国内生产总值翻一番,包括人均收入翻一番,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再用30年时间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这是进入新世纪之后的“新三步走”设想。

按照党的设想,无论是小平同志提出的“三步走”战略,还是新世纪的“新三步走”战略,从1980年到2050年,时间是70年。

2015年处在这70年当中的正中间,也就是说从1980年到现在正好是35年,从2015年到2050年正好又是一个35年,所以眼下正是中国实现现代化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

那么,当前怎么做好这篇承前启后的大文章?习总书记提出“四个全面”,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那么,在当前阶段,为什么习总书记要提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四个全面”新在哪里?首先,“四个全面”第一次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定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

十八大之后,总书记首次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并且对中国梦提出了两个标志性的目标,就是“两个一百年目标”。

到2020年我们建党100年的时候,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我们建国100年的时候,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而且到建党100年的时候,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还有一些具体的标志性的东西。

比如说,国内生产总值要比2010年翻一番,人均收入要比2010年翻一番。

翻一番是个什么概念?大家知道,2010年我们的国内生产总值总量接近50万亿,到2020年翻一番,就意味着我们的国内生产总值将达到接近100万亿,这是一个概念。

第二个概念,2010年人均GDP收入是34000元人民币,到2020年翻一番就意味着是68000元人民币。

按照现在的汇率折算,大概相当于12500美元。

12500美元是个什么概念?世界银行把全球所有国家分成四类:第一类,人均GDP收入1000美元以下的,称之为低收入国家。

第二类,人均GDP收入在1000到4000美元的,叫做下中等收入国家。

第三类,人均GDP收入在4000到12000美元的,叫上中等收入国家。

第四类,人均GDP收入在12400美元以上的,叫做高收入国家。

如果按照世界银行这个划分标准的话,到2020年人均收入68000元就意味着人均收入为12500美元,也就是说到2020年,我们将进入世界高收入国家的行列。

前面讲到,到2020年我们的经济总量将接近100万亿,100万亿按照现在的汇率来折算,大概是18万亿美元,已经超过了美国去年的经济总量。

所以说,到我们建党100年的时候,全面建成小康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意义是非常重大的。

总书记把它定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

也就是说,如果第一个百年目标实现不了的话,那么第二个目标就谈不上了。

如果第一个目标实现了,就为第二个目标的实现奠定了一个很好的基础。

第二,第一次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确定为完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也就是说我们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不仅包含经济体制的改革,还包含政治体制的改革,包括行政体制的改革、社会体制的改革,总之,方方面面。

前年我们学习三中全会《决定》,三中全会《决定》就包含着336项改革措施,所以改革是全方位的。

第三,第一次将“全面依法治国”论述为“全面深化改革”的姊妹篇,形成鸟之两翼、车之两轮。

什么意思?就是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动力和活力来自哪里?就是全面深化改革。

光有改革还不行,为什么?因为我们现在已经进入了矛盾凸显期,如果没有法治保障,我们不能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不能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我们的小康目标同样实现不了。

所以习总书记把改革和依法治国称之为鸟之两翼、车之两轮。

就好比汽车,既要有发动机,有动力系统,同时又要有制动和安全系统。

第四,第一次为“全面从严治党”标定了路径,要求增强从严治党的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和实效性,锻造更加坚强的领导核心。

所以四个全面新在哪里?主要就体现在这四个方面。

那么,四个全面之间是什么关系?《毛选》四卷中有一篇文章叫做《共产党人发刊词》,毛主席总结了党的三大法宝。

不知道在座的同志知不知道党的三大法宝是什么?三大法宝不是三大作风,三大作风是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

党的三大法宝是指什么?武装斗争、统一战线、党的建设。

既有三大作风,又有三大法宝。

当年毛主席是怎么论述三大法宝的?他说,武装斗争和统一战线是武器,党的组织是战士,也就是说党的建设和武装斗争、统一战线的关系是战士和武器的关系。

党是拿着这个武器向敌人冲锋陷阵的战士,是战士和武器的关系。

那么我们用毛主席的观点来分析四个全面之间的关系,我想恐怕也是同样的道理。

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是我们的武器,掌握这两个武器的党组织是战士,所以必须全面从严治党。

我们的目标是什么?我们的目标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所以我想这四者之间,就是目标、武器和战士之间的关系。

这是关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整个大的历史背景。

下面讲第二个问题,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我先进行一下总体的分析概括,然后再分别谈一点看法。

首先,什么是全面小康社会?前面我给大家做了一个量的分析,就是2020年我们的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要比2010翻一番,我们要分别达到100万亿和68000元人民币。

从总量上来说,大概相当于18万亿美元,从人均收入来讲,我们将进入世界高收入国家的行列。

这是从数据上讲。

十八大之后,习总书记在一中全会后会见中外媒体时,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讲了“十个更”。

对什么是全面小康社会,用老百姓的语言为我们做了一个描述。

什么是小康社会?他说就是老百姓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

讲完这七个“更”,总书记又说了三个“更”,叫“期盼着孩子们能够成长的更好,工作的更好,生活的更好”。

总之,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总书记这“十个更”讲得非常好,完全是用老百姓的语言给我们描绘出了一幅鲜活的全面小康社会的场景。

句句话都讲到了老百姓的心坎里,这就是老百姓期望的全面小康社会。

讲完什么是全面小康社会,我再进一步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核心。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核心是全面。

为什么说核心是全面?习总书记说,“全面”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覆盖的人群是全面的。

用总书记的话来讲,第一,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

这讲的是什么?他讲的是广大农村。

第二,我们国家有56个民族,总书记说一个民族都不能少,这讲的是少数民族的问题。

第三,绝对不能让一个苏区、老区掉队。

过去在革命时期,由于历史原因,我们的根据地往往都是建立在老少边穷的地区。

为什么?比如闽浙赣革命根据地,鄂、豫、皖根据地,包括后来的晋察冀、晋冀鲁豫等,为什么要在这些地方建立根据地?因为这是同中国革命道路有关系的。

中国革命道路走的是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因为敌人的力量异常强大,我们党在城市里站不住脚,所以首先我们先占领农村,在敌人统治薄弱的地方积蓄和发展我们的力量,所以革命起家都是在一些老少边穷的地区。

今天我们革命胜利了,改革开放也取得很大成果,我们回过头来要反哺这样一些老区、苏区,所以总书记讲,绝对不能让一个老区、苏区掉队。

这是覆盖的人群是全面的。

二,涉及的领域是全面的。

总书记讲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我们的全面小康社会是政治清明的小康社会,不是贪污腐败到处横行的社会,否则,这样的现代化就没有意义了。

习总书记讲,国家的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都要增强,要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