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数学教学中的思维导图应用与教学设计
数学教学中的思维导图应用与教学设计一、引言数学是一门重要而又复杂的学科,对于学生来说,往往会感到难以理解和记忆。
在数学教学中,如何能够提高教学效果和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成为了教师们面临的一个问题。
其中,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有益于梳理思维和整合知识的工具,在数学教育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将探讨思维导图在数学教育中的应用,并结合实际案例介绍如何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
二、什么是思维导图1. 思维导图定义思维导图是通过使用核心词语、图片和箭头等方式来展示信息之间关系的一种可视化工具。
它可以帮助人们组织思考过程、整理并梳理知识结构。
2. 思维导图优点a) 结构清晰:由于其分支连线清晰简洁,使得信息层次清晰可见。
b) 方便回顾:通过简单而有序地凝聚信息主干,并采用纵览全局和深入详述相互交替等方式,方便复习。
c) 激发创造性思维:刺激多样性联想和功能解剖的启发会帮助学生更加自由的思考问题。
三、数学思维导图在教学中的应用1. 课前预习在数学课程中,学生可以利用思维导图对即将学习的知识进行预习。
通过构建分支和关联,他们能够提前理解与该主题相关内容并确立重点。
这样,在正式开始教授之前,已经加深了对所要学知识框架全貌的理解。
2. 知识总结学完一节或几节数学知识后,让学生使用思维导图来整理所掌握的知识也是一种很好的方法。
他们可以把各个部分都列出来,并使用连线表示它们之间的联系。
这有助于帮助他们形成一个系统化、条理清晰地认知模型。
3. 解题策略解决数学问题时,很多步骤需要按照特定顺序进行。
利用思维导图工具可以凸显出每个步骤,并将其表达得令人难以忘怀。
同时,在每一个具体步骤下还可延伸一些子节点记录相应的方法或公式。
这样,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解题的思路。
四、案例分析:思维导图在函数教学中的应用1. 案例描述在高中数学函数一章节中,通常会涉及到定义域、值域、单调性等概念。
我们可以通过思维导图来帮助学生整理这些关键点,并建立它们之间的联系。
浅谈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思维导图是一种将思维过程以图形化方式呈现的工具。
它以核心思想为中心,分支出各个细节,帮助学生整理思路,展示概念和关系,从而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思维导图可以发挥重要作用,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
思维导图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性。
在数学教学中,很多学生对抽象的概念和公式感到困惑和枯燥。
通过使用思维导图,可以将抽象的数学概念可视化,以图形和颜色的方式展示,更加生动有趣。
学生可以积极参与思维导图的制作过程,将自己的思考和理解融入从而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整理和归纳知识。
在数学学习中,学生需要记住大量的定义、公式和定理。
通过使用思维导图,可以将这些知识点有机地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网络。
学生可以通过思维导图的制作过程,梳理知识点的逻辑关系和联系,形成自己的知识概念,提高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能力。
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
在数学教学中,解决问题是一个重要的能力。
通过使用思维导图,可以清楚地展示问题的各个方面和关系,帮助学生迅速发现问题的关键点和解决思路。
学生可以通过思维导图的制作过程,深入思考问题的各个方面,发散思维,寻找更多的解决方法和思路,从而提高问题解决的能力。
思维导图可以促进学生的合作和交流。
在数学学习中,学生需要通过合作和交流来探讨和解决问题。
通过使用思维导图,学生可以在一个图形化的界面上共同合作,共同思考,共同解决问题。
学生可以互相补充和修改思维导图,共同完善知识结构,形成良好的合作氛围和交流模式。
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它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性,帮助学生整理和归纳知识,发现和解决问题,促进学生的合作和交流。
教师可以适时地引入思维导图,在数学教学中灵活运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探究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探究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思维导图是一种通过图像化结构展示思考过程的方法,它可以将一个主题集中在一起并分支展开,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概念和信息之间的联系。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思维导图可以用来梳理知识点,帮助学生掌握重点和难点,并激发其思考和创造力。
本文将探究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1. 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点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使用思维导图可以把知识点集中在一起并分支展开,使学生的注意力更集中,更容易理解和记忆。
例如,教学一年级的加减法时,可以用思维导图展示各种加减法的运算法则、概念和举例,让学生在视觉上感受到加减法之间的联系和差异,有助于加深学生的印象和理解。
同样的,在教学几何图形时,也可以用思维导图展示各种几何图形的特征、分类和应用场景,让学生更清晰地理解各种几何图形之间的关系和区别。
2. 激发学生思考和创造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思维导图也可以被用来激发学生思考和创造力。
通过使用思维导图,学生可以更清晰地看到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和逻辑,从而在头脑中构建更立体和严谨的思维框架。
例如,在教学二年级的乘法时,可以用思维导图展示乘法的各种运算法则、特点和应用场景,并让学生自己构思乘法的应用问题和解决方法。
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乘法的概念和应用,并在思考中获得创造力的启发。
3. 提高学生的记忆效率使用思维导图也可以提高学生的记忆效率。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往往需要记忆大量的知识点和公式,而思维导图可以将这些内容整合在一起,帮助学生更快速地理解和掌握。
例如,在教学三年级的分数时,可以用思维导图展示分数的各种基本概念和运算法则,并通过举例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
在以后的教学中,学生可以随时回想起思维导图中的内容,更高效地复习和记忆相关的知识点。
1. 用思维导图来教学算术在使用思维导图来教学小学数学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确定学生的知识背景和程度,因为思维导图的作用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点,而不是难度加深。
浅谈思维导图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思维导图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一、思维导图简介思维导图是英国心理学家托尼·布赖恩(Tony Buzan)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一种思维工具,通过自由联想、关键词标注、层次分明等方式将知识进行整理和呈现。
它以中心思想为核心,将相关联的分支思路进行延伸,构建出一张有机的思维网络图,能够直观地展现出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层次结构。
思维导图的核心原则是“一图胜千言”,它能够帮助人们快速理清思路、增强记忆力、激发创造力,因而被广泛应用于教学、学习、工作和生活等领域。
1. 帮助理清数学知识结构在数学教学中,学生常常会感到数学知识点繁杂、难以理清。
通过引导学生使用思维导图,可以让他们将散乱的数学知识点有机地连接在一起,形成一张清晰的知识图谱。
学习三角函数时,可以以“三角函数”为中心,分别列出正弦、余弦、正切、余切等基本函数,然后再在每个基本函数下列出相关的性质、公式和应用等内容,从而形成一张完整而清晰的三角函数思维导图,帮助学生理清知识结构,减少死记硬背,提高理解和应用能力。
2. 激发数学思维与创造力思维导图的非线性、多中心的特点恰恰符合数学思维的发展规律。
通过思维导图,学生可以将数学知识点在脑海中形成一个个节点,节点之间相互联结,构成一个个完整的思维链条,从而培养学生的非线性思维能力。
在解决数学问题时,学生可以通过思维导图不断扩展相关联的分支思路,拓展解题思路,激发创造力,提高解决问题的灵活性和多样性。
3. 提高数学学习的效率和趣味性传统的数学教学往往是以教师为中心,以笔记和教科书为主要学习工具,学生们往往在枯燥乏味的讲解和演练中产生疲惫感。
而思维导图的图像化呈现和自由联想的特点,能够让学生在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就将数学知识点的要点概括,并对知识点进行深度思考,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消化所学内容。
思维导图的图像化和颜色标注的特点,也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趣味性和效率。
三、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1. 引导学生绘制思维导图在教学中,老师可以结合课程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绘制思维导图。
数学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数学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当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使用思维导图时,它可以成为一种强大的工具,帮助学生整理和组织数学概念、关系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以下是数学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些应用:概念整理: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整理和梳理数学概念。
例如,在学习几何形状时,学生可以使用思维导图将不同的形状分类,例如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并记录它们的特征和属性。
问题解决: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解决数学问题。
当学生遇到一个复杂的问题时,他们可以使用思维导图记录问题的关键信息、已知条件和所需求解的内容。
然后,他们可以通过思维导图的结构来推导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
概念扩展: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扩展数学概念。
例如,在学习数字序列时,学生可以使用思维导图将已知的数字序列展开,并寻找规律和模式。
然后,他们可以使用思维导图来创造新的数字序列,并验证他们的规律和模式是否成立。
知识连接: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将不同的数学知识连接起来。
通过创建一个主题中心,并在其周围添加相关的分支,学生可以观察和理解数学概念之间的联系和相互作用。
这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数学知识。
多元化解决方法: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探索问题的多种解决方法。
通过在思维导图中创建多个分支,学生可以记录不同的解决思路和策略,并比较它们的优缺点。
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和批判思维。
知识复习:思维导图可以用作复习工具。
学生可以使用思维导图来回顾和总结已学知识,将重点概念和关键信息组织在一起。
这可以帮助他们在考试前回顾和复习数学知识。
请注意,以上提到的应用仅是数学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几个例子,实际上,思维导图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需求和学生的能力水平进行灵活应用。
浅谈思维导图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思维导图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摘要】思维导图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是一种有效的教学工具。
通过思维导图,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理解数学概念,帮助他们建立起知识体系。
在解决数学问题时,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整理思路,找到问题的关键点。
而在知识串联和思维培养上,思维导图也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选择和使用适当的思维导图工具,以及技巧,也是关键之一。
思维导图在数学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价值,未来的发展前景也是十分广阔的。
通过本文的探讨,我们可以发现思维导图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并为更好地应用思维导图提供一些思考和建议。
【关键词】思维导图、数学教学、概念学习、问题解决、知识串联、思维培养、工具选择、使用技巧、教学价值、发展前景、观点总结1. 引言1.1 思维导图的概念思维导图是一种以图形方式表示信息,帮助人们更清晰地思考和理解问题的工具。
它通常由一个中心主题或问题开始,然后分支出不同的子主题或解决方案。
思维导图通常采用树形结构,让人们可以通过视觉方式更好地理解事物之间的关系和连接。
在数学教学中,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如函数、几何形状等。
通过将不同的概念用分支的方式连接起来,学生可以更清晰地看到各个概念之间的联系,帮助他们建立起完整的知识体系。
使用思维导图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解决数学问题。
将问题分解成不同的步骤,并用不同的分支表示每个步骤,可以帮助学生更系统地思考问题的解决方案,避免遗漏重要的步骤。
思维导图是一种有效的工具,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
在教学中,老师可以引导学生使用思维导图,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1.2 数学教学的重要性数已达到要求、篇幅已满2000字等信息。
数学教学在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不仅是因为数学本身的重要性,更是因为数学教学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
数学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数学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数学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数学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优化预习过程:教师可以借助思维导图帮助学生进行预习,将新的数学知识点与已学的知识点进行关联,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体系。
学生可以通过思维导图清晰地看出各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并在对应的知识点后面写上自己的心得或疑惑,然后将这些问题带入课堂学习中,提高听课效率。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数学教学中,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点。
通过思维导图,学生可以将复杂的问题分解为简单的子问题,逐一解决,从而提高解题效率。
同时,思维导图还可以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的归纳和总结,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
培养发散性思维:思维导图符合人脑的思维模式,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通过思维导图的制作,学生可以自由联想、拓展思维,形成多元化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拓宽学生的学习思路:思维导图能够清楚地显示新旧知识之间的关系,帮助学生拓宽学习思路,发现新的解题方法和技巧。
同时,思维导图还可以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情境相结合,提高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
提升教师的教学质量:通过思维导图,教师可以更加清晰地呈现数学知识的内在逻辑和联系,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同时,思维导图还可以帮助教师优化教学设计,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综上所述,数学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具有多方面的优势和作用。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的特点进行选择和调整,确保思维导图能够有效地服务于数学教学。
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途径
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途径思维导图是一种有助于整理思路和思维展开的图形工具,通过将主题或问题分解成相关的子主题,然后进一步展开每个子主题的细节,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点。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思维导图的应用可以帮助学生梳理数学概念、解题步骤和思维逻辑,提高学习效果。
以下是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些运用途径。
1. 概念梳理:通过思维导图,将一个数学概念分解为主要要点和相关概念,帮助学生理清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层次关系。
在教授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时,可以使用思维导图将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性质和判断条件等内容归纳总结,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记忆。
2. 知识串联: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将散乱的知识点有机地联系起来,形成知识网络。
在教授数字的大小比较时,可以使用思维导图将数字的大小比较方法、大小比较符号和具体的比较例子等内容连接起来,帮助学生形成对数字大小比较的整体认识。
3. 解题思路: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整理分析问题的步骤和思维过程,找到解题的思路和方法。
在教授解决四则运算题时,可以使用思维导图将问题拆解为理解问题、列出算式、计算结果和检查答案等步骤,帮助学生建立解题的整体思维结构。
5. 学习总结: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对学习的知识进行总结和概括,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在学习乘法口诀表时,可以使用思维导图将乘法表的规律、具体的乘法口诀和乘法的应用等内容整理归纳,帮助学生对乘法口诀的掌握和运用。
思维导图的运用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需要和教学内容进行灵活调整和组合,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和思维发展。
在实际运用中,教师可以通过示范和引导,帮助学生建立和运用思维导图的技能。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评价和反馈,鼓励学生积极运用思维导图,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随着多元化的教育理念的引入,思维导图越来越多地被用于小学数学教学中。
思维导图具有很多优势,如帮助学生记忆知识,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等。
本文将研究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及相关优势,以帮助更好地探究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二、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1、增强学生对学习内容的认知。
思维导图是一种抽象思维的组合,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清晰地认知学习的内容,例如学习比例、几何图形,以及把握中心概念等。
有了思维导图,学生可以把学习的内容组织成一条思路,培养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从而加深他们对学习内容的理解。
2、帮助学生学习和记忆数学知识。
通过思维导图,学生可以把所学到的知识简单地组织成单独的知识点。
这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学习,还有助于他们记忆。
学生可以把思维导图每一部分的信息连接起来,深入理解,从而增强对数学知识的记忆效果。
3、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思维导图,学生可以把问题有条理地组织成每一步,这有助于他们把握整个思路,从而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优势1、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
思维导图有助于学生把握整个知识框架,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而不是仅仅简单地记忆它。
2、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思维导图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组织思想,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比如,学生可以根据思维导图的要求,组织思路,更好地解决问题。
3、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
思维导图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助于他们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
四、结论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数学知识,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他们的主动学习,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然而,在实践中,思维导图仍面临着一些挑战,例如实践中的学生对它的认知度不高,在教学活动中,老师也可能会出现操作上的困难等。
因此,尽管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但仍需要加大宣传力度,以畅通更好地实践。
浅谈思维导图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思维导图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思维导图是一种图形化的学习工具,它将主题与相关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呈现在一个图表中。
思维导图的应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数学知识,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
本文将从思维导图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角度进行探讨,探讨思维导图对数学学习的帮助以及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有效地运用思维导图。
1. 帮助学生理清数学知识结构数学知识庞杂而繁杂,很多时候学生在学习某一数学概念时,往往会感到困惑和迷茫。
而通过绘制思维导图,可以清晰地展示数学知识的结构,将各个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层次关系呈现在图表中,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2.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相比于枯燥的文字和公式,思维导图以其图形化的特点使得数学知识更加生动形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使用丰富的颜色、图标和图片,可以使思维导图更加吸引人,让学生更主动地去学习和探索数学知识。
3. 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思维导图是一种以中心主题为核心,分支概念为支撑的图表,其结构简洁清晰,易于理解和记忆。
学生可以通过思维导图迅速地抓住数学知识的重点,避免了在复习和记忆过程中的混乱和困惑,从而提高了学习效率。
二、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有效地运用思维导图1. 引导学生制作思维导图在数学教学中,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制作思维导图。
通过在板书上绘制思维导图的形式,或者引导学生使用思维导图软件进行制作,可以帮助学生理清数学知识结构,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2. 结合具体案例运用思维导图在教学中,老师可以结合具体的数学案例,引导学生使用思维导图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
通过将案例中的数学概念、公式和解题方法用思维导图呈现出来,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提高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
1. 初中数学“集合”的思维导图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集合”是一个重要的概念。
通过制作思维导图,可以清晰地展示集合的定义、集合之间的关系、集合的运算以及常见的集合符号等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集合”这一数学概念。
数学思维导图在教学中的应用
数学思维导图在教学中的应用导论:数学思维导图的定义和作用数学思维导图是一种以图表的形式展示数学知识结构的工具。
它通过将各个数学概念、关系和问题以可视化的方式呈现出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之间的联系,以及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在教学中,数学思维导图可以起到引导学生学习、整理知识、激发思维等多种作用。
本文将探讨数学思维导图在教学中的应用,并分析其优势和局限性。
一、数学思维导图的应用场景及方法1. 概念整理与归类数学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整理各种数学概念,归类以及建立它们之间的联系。
学生可以使用思维导图将不同的概念进行分类,并用箭头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更直观地了解各个概念之间的联系,并加深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
2. 问题解决的思路引导数学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发现解决数学问题的思路,并引导他们逐步分析问题。
学生可以将问题的不同方面用分支的形式展示出来,并在每个分支上进一步拓展思路。
这样的思路导图可以帮助学生从整体把握问题,并逐步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3. 知识结构的梳理与补充学生学习数学过程中常常会累积大量的知识点,而这些知识点之间的关联可能不够明确。
数学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结构,将不同的知识点以图形的形式展示出来,并通过连接线表示它们之间的联系。
通过这样的梳理与补充,学生可以更好地理清数学知识的框架,并迅速回顾所学内容。
二、数学思维导图的优势与效果1. 增强学习兴趣与参与度相比传统的数学教学方式,数学思维导图以图形化的方式呈现数学概念和问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提高他们对于课堂内容的参与度。
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制作思维导图,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还能够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2. 帮助提高思维逻辑能力数学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进行全面、系统地思维训练。
通过构建思维导图,学生可以锻炼逻辑思维和空间思维能力,从而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之间的关系,培养系统性思考问题的能力。
浅谈思维导图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思维导图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思维导图是一种思维工具,它能够辅助我们有效地组织知识结构,提高学习效率,尤其在数学教学中,思维导图的应用也有着很大的价值。
本文将从以下三个方面阐述思维导图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平面几何为例,学生很容易混淆各个概念。
使用思维导图,可以把各个概念和定义都列出来,归纳整理,使学生更清晰地理解每个概念之间的关系,从而更好地理解整个知识体系。
通过思维导图,学生容易看出各个几何图形的关系,这样不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也能让学生对各个几何图形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有一个更为直观的理解。
二、提高解题能力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整理梳理数学知识点,从而提高解题能力。
数学中许多概念、定理、公式都是相互联系而存在的,因此,如果能够将它们整合到一个系统的思维导图中,就能够建立起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和解题模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关系。
此外,在解题时,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将题目中的条件和结论更清晰地表达出来。
通过思维导图,学生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题目,也能够更为方便地找到题目中相关的公式和理论,从而提高解题的效率和准确度。
三、激发创造力在数学教学中,特别是在解决一些抽象、难度较高的问题时,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自己的思考方式,激发他们的创造力。
通过思维导图,学生可以将自己的思考逐步展开和深入,发掘潜在的规律和特点,从而提高解题的能力。
此外,思维导图还能够帮助学生对一些原则性问题进行深入思考,使得学生在整体上看到问题的本质,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综上所述,思维导图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点,提高解题能力,同时也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因此,在教学中应当适当地运用思维导图,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创造力。
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一、认知结构化
知识是有意义的信息,它们的本质是与其他知识相关联而成的网状结构。
在小学数学
教学中,通过绘制思维导图,教师可以将分散的知识元素有机地联系起来,形成一个更加
完整系统的认知图谱,从而达到结构化认知的目的。
例如,在学习分数时,我们可以通过
绘制思维导图来描绘分数的概念、分数的化简、分数的加减乘除等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让
学生清晰地了解和掌握分数的重要性、概念、运算方法等要素。
二、提高记忆力
思维导图能够帮助学生将前后知识点呈现在一个图形中,形成层次结构,可以很好地
帮助学生记忆和理解知识点。
在记忆速算乘法口诀时,我们可以通过绘制思维导图来帮助
学生记忆口诀,如:“九九归一、十八乘十八、十乘以十、一百以内分配律、交换律
等。
”
三、激发思维
思维导图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方式,通过思维导图的构建,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思维。
在解决数学问题时,我们可以教学生通过思维导图对问题进行拆解、分类、归纳、总
结和推理,让学生更加深入地思考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提高学生的探究性
和创造性思维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成绩。
四、提高交流能力
思维导图是一种图形化的表达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提高交流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可以要求学生在小组内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共同探讨数学问题,这不仅可以锻炼学生
的交流和合作能力,还能够帮助学生对知识点更加深入地理解和记忆。
浅谈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浅谈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思维导图是一种以图形化的方式整理和呈现信息的工具,它通过将主题和相关概念以中心节点为核心进行关联,并以分支节点的方式展开,帮助人们更清晰地理解和记忆知识。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思维导图能够帮助学生建立数学知识的整体认知,促进他们的思维发散和联想能力,提高学习效率。
本文将就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进行探讨。
一、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意义1. 帮助学生建立知识框架。
小学数学知识分散而且繁杂,学生往往难以把握整体。
利用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将各个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结构,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好地把握知识脉络。
2.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传统的数学教学大多以公式和计算为主,过于枯燥,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而思维导图以图形化的方式呈现知识,符合学生对视觉信息的接受习惯,能够增加学习的乐趣。
3. 提高学习效率。
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更快地理解和记忆知识,减少死记硬背的情况,提高学习效率。
思维导图还能够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促进知识的联想。
1. 整合知识点。
利用思维导图,教师可以将散乱的知识点整合起来,形成一个系统的知识结构。
在教授小学生有理数的概念时,可以利用思维导图将有理数的定义、性质、加减乘除等内容以节点的形式进行呈现,并逐步展开各个节点,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有理数的全貌。
2. 帮助学生理清知识脉络。
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学生经常遇到各种概念、公式和定理,而这些知识之间常常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利用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理清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关联,更好地把握知识的脉络。
3. 激发学生思维发散。
思维导图的分支节点设计符合人的思维特点,能够帮助学生进行思维的延伸和联想,拓展思维的广度和深度。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探究和解决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思维发散。
4. 提高学生记忆效果。
思维导图以图形化的方式整理知识,符合大脑对图形信息的接受和记忆,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记忆知识。
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思维导图是一种以图形化方式展示知识结构和关系的工具,它通过以核心概念为中心,逐步展开思维,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和建立知识框架。
针对小学数学教学,思维导图可以发挥以下价值和作用:1. 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思维导图通过图形化的方式展示知识结构,使得学习内容更加直观、易于理解。
学生可以通过观察思维导图中的关系和连接性,更好地掌握数学概念和知识点的内在联系,帮助学生迅速建立准确的思维框架,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2. 培养学生的系统思维能力: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把零散的知识点和概念整合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系统。
通过绘制和构建思维导图,学生需要在不同知识点之间建立起逻辑关系和联系,从而培养学生的系统思维能力,提升他们对整体概念的理解和把握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思维导图是开放性的工具,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理解和思考,随时添加新的分支和节点,形成自己的思维结构。
这种自主绘制和扩展的过程,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4. 整合课堂教学资源:思维导图可以让教师更加系统和清晰地组织教学内容和资源。
教师可以通过绘制思维导图来整理课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形成教学大纲和框架,提供给学生进行预习和复习。
教师还可以将相关的教学资源和案例与思维导图进行结合,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和推理过程。
5. 培养学生的归纳和总结能力:在学习数学时,学生需要通过归纳和总结来发现规律和套路。
而思维导图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整理、分类和概括数学知识,通过分析和比较相似概念和问题,帮助学生形成归纳和总结的能力。
6. 促进学生的合作学习和交流:思维导图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和交流。
学生可以在思维导图上进行共同绘制和编辑,分工合作、交流思想和观点,达到合作学习的目的。
学生还可以将自己的思维导图展示给其他同学,互相学习、借鉴和讨论,提高学习效果。
思维导图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课改前沿教学•教研 思维导图是英国著名的心理学家托尼巴赞提出的一种发散性思考方法。
思维导图在美国、英国、新加坡等很多国家的教育领域被广泛的应用,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在国内,思维导图在教育教学领域的应用起步较晚。
在数学教学过程之中,我们应该有效结合数学课程标准与新课程教育理念,构建新的教育模式,不断促进思维导图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一、正确认识思维导图,了解思维导图设计过程中的基本特征 思维导图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应用给学生呈现的是一个思维的过程,是学生通过发散性的思维来表达的一种学习方式。
思维导图的应用,有利于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更好地给学生描绘出课堂教学的重点与难点,从教学内容中的一个中心问题开始,不断深入思考与联想,然后形成一个有序的图例对某一知识内容进行分析与讲解,让学生通过思维导图有效理解与掌握教学内容,帮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建立以图形为主的知识体系。
对于思维导图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教师应该明确其基本的特征,首先,思维导图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应该把知识集中的焦点清晰地反映在思维导图的中央图形上;其次,作为主题内容的主干分支从中心内容向四面呈放射性结构,在设计思维导图时应该注重其树状结构的构成,使学生在利用思维导图学习的过程中很好地理清知识的结构与思维的脉络。
最后,思维导图主干上的分支设计应该由主要知识联想的关键词等形式来构成,分支上所表达的知识内容是由主干知识联系与衍生出来的,这样学生可以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对思维导图的形象直观感受来回顾整个学习过程中的思维过程。
把知识学习过程中文字内容的知识以颜色、符号、图形等多样化的形式表述出来,在知识学习的过程之中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二、数学教学过程中引入思维导图,有效促进学生数学知识的学习 在数学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给学生清晰地归纳与总结数学知识内容,将数学知识以形象直观的方式展现给学生,简单明了地反映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帮助学生更清晰地构建网络化的知识体系。
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思维导图作为一种直观的表达方式,在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探讨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并结合具体案例进行分析。
本文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介绍思维导图的概念和基本特点;第二部分探讨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第三部分以实例进行分析,突显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二、思维导图的基本特点思维导图是一种非线性的思考方式,它以中心点为基础,发散而不受限制,采用颜色、形状、线条等辅助工具,辅助人们组织思路和信息。
思维导图具有如下特点:1. 多重性:思维导图采用概念树的形式,可以同时显示多个主题和子主题。
2. 层次性:思维导图的结构可以清晰地显示出主题之间的层次关系。
3. 易读性:思维导图采用简单明了的符号来表示主题和子主题之间的关系,易于阅读和理解。
4. 非线性:思维导图的结构是发散的,没有固定的先后顺序。
5. 可视性:思维导图将复杂的信息以图形的方式呈现出来,方便记忆和观察。
三、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1. 概念整合小学数学涉及的知识点繁多,想要系统化学习这些知识,就需要通过概念整合来归纳总结。
思维导图可以通过分支的形式将概念有机地联系起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整合和学习。
例如,在小学一年级的数学教学中,可以通过思维导图的形式整合箭头、长短、粗细等的概念。
学生通过思维导图的帮助,理解这些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从而更好地掌握这些知识点。
2. 解决问题小学数学中的问题往往比较实际和简单,但对于学生来说,仍需要一定的思考和探究才能解决。
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将要解决的问题进行分类,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正确方向。
例如,在小学二年级数学教学中,学生需要解决“海星有多少个脚”的问题。
教师可以先在黑板上画出思维导图,将问题中涉及的概念(海星、脚)分别列出,然后通过通过分类计算,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3. 组织思路小学生的思维方式比较简单,需要训练他们系统化思维能力。
思维导图可以有效地锻炼学生的系统化思维能力,增强他们的理解和记忆能力。
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中的运用
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中的运用思维导图是一种以图形化的方式来呈现知识和信息的工具,它可以帮助人们更加系统地整理和理解所学的知识。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思维导图也可以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本文将探讨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中的运用。
一、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基本作用1. 帮助学生理清数学知识的逻辑结构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将数学知识按照逻辑关系进行整理和分类,让学生更清晰地了解数学知识的结构和内在联系。
通过绘制思维导图,学生可以将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使学习过程更加系统和有条理。
2. 帮助学生进行联想和记忆思维导图可以激发学生的联想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数学知识。
在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关联不同的知识点,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同时也可以通过视觉化的方式来帮助记忆,提高学习效率。
3. 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分析和解决数学问题。
通过将问题的各个要素用思维导图的形式进行表达,可以让学生更清晰地了解问题的结构和关键点,从而更好地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1. 思维导图在概念学习中的应用在小学数学中,很多概念性知识是学生比较难以理解和记忆的,此时可以通过思维导图来帮助学生。
在学习几何形状时,可以通过绘制思维导图来整理各种形状的特点、分类和关系,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不同的几何形状。
3. 思维导图在知识复习中的应用在知识复习阶段,思维导图也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回顾和巩固所学的知识。
通过绘制知识点的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更系统地复习和记忆知识,避免遗漏和混淆。
三、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教学策略1. 设计合适的思维导图练习老师可以根据课程内容设计一些思维导图练习,让学生在课堂或课后进行绘制。
通过针对性的练习,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并培养他们的系统思维能力。
2. 引导学生学会制作思维导图老师可以在课堂上指导学生学会制作思维导图的方法和技巧。
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1. 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思维导图通过图像的形式展示数学知识点,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力,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
学生可以通过思维导图更好地理清数学知识的体系结构,培养学生的系统思维能力和概括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水平。
2. 增强学生的记忆和理解思维导图通过图形、线条、颜色等形式对数学知识进行图解、标注和分类,使得数学知识呈现出清晰、简洁的结构。
这样的形式化呈现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还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提高记忆的效果。
思维导图可以将抽象的数学概念可视化,有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抽象概念进行具体化和形象化的理解。
3.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思维导图的图文结合、图解生动等特点,可以使得学习过程更加生动有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通过思维导图的应用,可以让学生对数学知识产生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学生对数学的浓厚兴趣。
4. 促进学生的合作学习思维导图的制作过程本身就是一个整理、分类和归纳的过程,这样的制作过程可以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通过制作思维导图,学生可以更加系统地整理和梳理知识,锻炼自己的分析和综合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1. 优化教学资源,提供技术支持学校可以通过优化教学资源,为教师提供有关思维导图的培训和技术支持,培养教师的思维导图制作能力和应用意识。
学校可以加强对相关软件的采购和应用,为学生和教师提供使用思维导图的技术支持,促进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 整合教学环境,营造良好氛围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合理地应用思维导图,创造性地设计和引导学生制作思维导图。
教师可以适时地分享和展示优秀的思维导图作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思维导图的应用意识。
4. 强化教学管理,加强评价指导学校可以通过强化教学管理,加强对思维导图制作和应用的评价指导。
教师对学生思维导图作品进行评价,并对学生进行及时的指导和反馈,帮助学生不断提高思维导图的制作技能和应用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数学学科论文思维导图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摘要:思维导图是一种终极的组织性思维工具,也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在数学教学中使学生熟练地掌握思维导图的画法,运用思维导图教学策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水平,促使学生更好地记忆、理解和运用数学知识,并能把思维导图应用在数学的自学、预习、听课、复习等各个方面,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关健词:思维导图学习兴趣学习效率数学教学一、思维导图的简介思维导图是1971年由英国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学家东尼·巴赞(Tony Buzan)先生创造的一种终极的组织性思维工具。
思维导图有一个中心概念,并由此中心概念向外发散出2一8个跟它相关的知识要点,即形成一个个分支,在每一分支上由词汇、图形、线条、编号等构成,然后再由每一分支的要点向外发散出2一8个相关的知识要点,以此类推,形成一个树状的结构图,图可以用不同的色彩、图像来表示。
即把所学到的生物学信息组织在这样连结而成的图形上,从而建立起自己的知识树状突,这种知识之间关系的树状图就是思维导图。
应用思维导图可以把零散的知识按照一定的逻辑、类别、结构组织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系统。
所以思维导图既是一种思维工具又是一种学习方法——把书由厚读薄的方法。
二、在教学中引用思维导图的意义(一)攻克复杂和混乱两大难关新课程初中教材内容多、知识点琐碎,具体实例少,各学段多学的知识涉及面广而联系少,这些都不利于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整体把握。
在三年的学习中学生学得辛苦、教师教得吃力,而学生在学完之后却是基础薄弱,对已学知识无系统概念。
复杂和混乱恰恰是影响学生学习和思考的最大障碍,思维导图能将复杂问题简单化,将混乱的问题有序化,简单到可以在一张纸上画出来,也让你一下看到问题的全部。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动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在现今的社会大环境下,很多学生都缺乏学习主动性,厌学情绪严重,特别是在学习中困难较大的学生。
我们积极开展教研活动,一直在寻找一种有效的学生喜爱的教学模式,然而,目前多数数学教师教学方式仍然比较陈旧,忽视数学学科的特点,盲目、机械地帮助学生获取知识,识记知识,而忽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学生被动学习,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少,教师与学生交流机会少,学生积极性不高。
而思维导图正是以一种与众不同的独特的有效的方法驾驭整个范围的皮层技巧——词汇、图形、数字、逻辑、节奏、色彩空间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分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主能力,从而根本上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
(三)解决学习时间长而产生的遗忘问题托尼·布赞说“图像才是大脑的语言。
”因而透过心智绘图,可以提升注意力与记忆力,进而促进左右脑的平衡发展。
初中学生的正常学习是三年,其中前两年半多都是以学习新知为主,学到最后整合阶段,学生几乎将原先学习的大部分知识和方法遗忘了,所以在最后阶段师生都不得不一遍又一遍的重复学习回忆。
而“思维导图”工具用于学习中则可解决以上困惑和矛盾,它利用色彩、图画、代码和多维度等图文并茂的形式来增强记忆效果,使人们关注的焦点清晰地集中在中央图形上特别是采用手绘的思维导图,富有自己独特的个性特点,在复习期间借助自己的思维导图对知识方法等进行回忆,可以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合作学习思维导图作为一种学习策略,能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合作学习和创造性学习,最终使学生学会学习。
对学生来说,思维导图能促使他们整合新旧知识,建构知识网络,浓缩知识结构,从而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知识。
概念图还可以作为一种元认知策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和自我反思能力。
学生通过画思维导图,可以自行判断在学习过程中不同时期所画出的思维导图,从而看出自己认知上的改变,同时他们在画思维导图的过程中体会、观察知识间的关系,对自己所学过的概念加以组织及整理,而使自己的知识结构更加完整,甚至发现自己从来没是有注意和意识到的各知识间的关系,从而产生一些具有创新性的理解,达到创新性的学习目的。
同时,将思维导图引入小组合作学习中,让多个学生利用思维导图对问题进行研究和讨论。
由于小组成员对概念或问题有着不同的理解,通过共建思维导图来进行协商,培养了批判性思维技能,使各自的认识得到完善与扩展。
三、思维导图在初中教学中的应用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教师培养学生学习和应用思维导图,即培养学生学习思维导图的兴趣、教给学生思维导图知识、训练学生制作思维导图的技能,并能把思维导图应用在数学的自学、预习、听课、复习等各个方面。
(一)在学习新知过程中的应用在新学知识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先将原有的认知和自己的猜想在思维导图中绘制出来,然后通过学习,对自己的原有的认知及猜想进行修正和补充。
这样思维导图就能将制作者的学习过程,知识方法的积累过程很真实的呈现出来,也能让学习者从中看到自身知识的增长,和学习能力的发展,体验收获和成功的喜悦,从而提高学习的兴趣,有效抑制厌学情绪的产生。
下面是一学生学习梯形时的手绘导图:应用体会:这种方法适用于刚接触思维导图或者面对比较复杂的概念结构,可以促使学生积极动手作和动脑思考,使他们能够从整体上掌握基本知识结构和各个知识间的关系。
应用建议:1.原有的认知和修正部分以及后学的内容要以不同的颜色呈现。
2.要求学生不要碍于面子或为美观考虑在修正部分制作假象,因为修正部分恰恰是自身最值得注意避免犯错的地方。
3.重点内容和给自己的提醒事项要以明显的记号作标记。
4.导图可以不是在一节课中全部完成,而是好几节课的内容制作在同一图中。
一节课也可以不是一个导图,可以分知识点和方法或其他专题等几张导图。
5.导图如果课堂上没办法完成应在最近的时间完成主体部分,因为时间越近对课堂学习过程的记忆越清晰。
个性制作等可以放在周末等空余时间完成,完成时也可以作为一次回顾复习。
(二)在专题分析整理中的应用现在的学习,教师往往感叹学生往往只顾着做题,不会对问题进行归纳整理,不能做到方法的迁移使用,因此总是花很多时间来做练习,学得很辛苦,效率很差。
俗话说:“学会了总结,就学会了学习。
”其实学生也知道这个道理,但是为什么没有用起来呢?没有足够的时间是一个因素,更重要的没有很好的整理方法。
传统的整理模式不外乎罗列性的1.2.3.4…,机械式的处理容易让学生觉得枯燥乏味,自然就缺乏了动力,而利用思维导图工具进行整理就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下面是初一第一学期学生利用思维导图对关于“握手问题”进行的整理。
(说明:此图学生在课堂上25分钟左右时间完成)应用体会:思维导图能促进学生的高级思维,因为学生在制作的过程中要经历:整理资料,整合知识,形成某主题已有的知识图,在已有的知识结构中嵌入新概念,在长期记忆系统中固定学习内容,修正与完善等过程,让学生主动的高注意力的参与到这个学习过程中去,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对此,本人进行了两个平行班的比较试验,在之后分阶段对此类计数问题的完成情况做了比较,表明利用“思维导图”整理的班级完成率较另一班级高出许多,且学生更愿意用这样的方法去对其他问题进行整理。
应用建议:1.必须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完成整理,不要在同一天外加其他作业,那样学生又会只顾做作业而不去整理。
2.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方法,不一定必须独立完成。
(三)在复习时的应用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实际上大大小小的复习几乎贯穿始终,从单元复习到章节复习,从期中期末复习到中考复习,我们常常觉得复习形式不够多,学生积极性不够高,复习效果不够好而感到烦恼,而让学生自己复习整理学生又总是无从下手,思维导图就可以作为一个很好的复习方法和复习工具提供给学生使用。
下面为学习反比例函数后学生用计算机制作的一份复习用思维导图:应用体会:学生掌握的是整体的知识框架,更容易了解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和区别,学生通过思维导图记忆的知识比简单机械记忆更高,他们更善于解决问题。
应用建议:1.可以先让学生不看任何资料整理绘制,以检查掌握的程度。
然后再翻阅书本资料以及原有的导图,再把该补充的绘制上去。
2.千万不要停留在知识点的整理上。
可以选取某个专题整理,比如以直角三角形为中心整理绘制与其相关的思维导图,比如以一个问题为中心,将其涉及到的知识和相关问题或变式等发散出去整理。
3.可以好几个同学整理同一内容然后相互交流,再整理,也可以好几个同学合作整理一份导图。
四、应用思维导图的成效(一)特别关注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把学习兴趣作为不竭的动力,关注学生个性的发展,因材施教。
班上几个数学学习困难、觉得数学很乏味的学生,在接触思维导图学习法之后觉得原来数学还可以这样学,虽然自己作业考试没有别人的好,但是导图整理的不必别人差,觉得自己也很不错,一下有了成就感,体会到了数学学习的乐趣,慢慢地也就愿意学习了。
而学习较好的几个同学就爱上了利用思维导图整理题型和复习知识,他们说画导图就像在沙漠里出现一株草,再出现第二株、第三株、第四株…然后变成了绿洲一样,他们能从现在学的四边形“画到”之前的三角形到更早的线段与角,还很想看看之后还有什么相关的要学习。
能从反比例函数“画到”一次函数“画到”方程方程组有能画的平行线、三角形…突然发现原来知识其实是相通的。
(二)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和独立思考及实践经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与成绩。
学生通过整理思维导图,原来在脑海里零碎的知识串起来了,看到问题的时候“灵感”就来了,原来觉得有些困难的问题似乎思路一个接一个就来了,这其实就是思维导图最大的效用。
我现在任教的初一两个班级,在上学期期末阶段开始尝试使用思维导图学习法,其期末平均成绩比期中进步了6名左右(与实验初中初一联考)。
(三)丰富了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拉近了师生的距离,和谐了师生关系,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本人在12年6月开展了一节以“思维导图与生态课堂”为主题的市级公开课《梯形》,12年12月开展了一节以“思维导图课堂教学改革”为主题的市级公开课《期末复习2——专题:握手问题》,反映较好,听课老师一致认为可以尝试使用这种教学模式。
在课堂上特别是复习课采用思维导图教学模式,真正把课堂还给了学生,他们主动积极的思考,主动积极的与同组伙伴交流、协调、合作,在参与教学过程中获得四基。
而老师也脱离了原有的主人形象,做起来引导者、协助者甚至就是伙伴,真正做到了教学共长,师生共同发展。
五、在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的注意事项(一)思维导图只是一种手段,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理清思路,总结归纳,更愉悦更有效地学习,但不能代替所有教法。
(二)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思维方式,不在于画的怎样的色彩鲜艳,它的另一个巨大优势是随着问题的发展,你可以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地在原有的基础上对问题加以延伸。
另外这种思维应该是逐渐养成的,所以不要急于求成,过分地要求学生,要注重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