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蘑菇中毒的预防与控制 (1).答案

合集下载

六种常见食物中毒预防知识5则范文

六种常见食物中毒预防知识5则范文

六种常见食物中毒预防知识5则范文第一篇:六种常见食物中毒预防知识六种常见食物中毒预防知识1、四季豆(又称芸豆、小刀豆、豆角等)和油豆角(也称东北油豆角)中毒致病物质:皂甙、血球凝集素等天然毒素。

中毒表现:四季豆、油豆角中毒一般为食用后1-4小时内发病,快的可在十几分钟之内发病。

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胃部不适,胃烧灼感及腹痛、腹泻等胃肠炎症状,可伴有头痛、头晕、出冷汗等神经系统症状。

严重者有脱水, 血压下降、电解质紊乱、休克等症状。

预防控制措施:预防四季豆、油豆角中毒的方法简单,只要严格按照“一洗二浸三烫四烹调”的工序,把四季豆、油豆角彻底煮熟焖透就可以了。

2、木薯中毒致病物质:氢氰酸。

中毒表现:发病潜伏期为0.5-12小时,一般在食后1至数小时内出现症状。

轻者恶心呕吐、头痛、头昏、嗜睡或烦燥等,较重者呼吸急促,心悸,紫绀,抽搐等,严重者呼吸困难、昏迷、瞳孔散大光反射消失、心律失常,呼吸衰竭等征。

预防控制措施:要防止木薯中毒,可在食用木薯前去皮,用清水浸薯肉(有些地方的方法是水泡3~5天,每天换水1次),再加热煮熟,煮时将锅盖打开,使氢氰酸蒸发,弃汤,即可食用。

3、生豆浆中毒致病物质:皂素。

中毒表现:通常在食用0.5-1小时后即可发病,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胀、腹泻,可伴有腹痛、头晕、乏力等症状。

预防控制措施:在煮豆浆时,出现“假沸”后还应继续加热至100℃。

煮熟的豆浆没有泡沫,然后再用小火煮10分钟左右,若豆浆量较大或较稠,加热时一定要不断地搅拌,使其受热均匀。

4、河豚鱼中毒致病物质:河豚毒素。

中毒表现:一般在10分钟-3小时内发病。

早期表现为手指和脚趾刺痛或麻痛,口唇、舌尖以及肢端感觉麻木,继而全身麻木,严重时出现运动神经麻痹,四肢瘫痪,失声、呼吸困难、循环衰竭、呼吸麻痹;还可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血压下降、心律失常等,最后呼吸麻痹死亡。

预防控制措施:河豚鱼中毒无特效解毒剂,重在预防,禁止供应和食用河豚鱼。

预防毒蘑菇中毒

预防毒蘑菇中毒

预防毒蘑菇中毒第一篇:预防毒蘑菇中毒“预防毒蘑菇中毒”健康教育教案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毒蘑菇中毒事件及其发生的原因。

2.使学生学会如何识别毒蘑菇及中毒后的应急处理。

教学过程:一、导入师:在夏秋季节,气温升高,雨量充沛,正适合野生蘑菇的生长繁殖,许多群众(学生家长)上山采集蘑菇食用或上市,由于识辨不清毒蕈与食用蘑菇,常因误食而中毒甚至死亡。

近年来,我县几乎每年都有因误食毒蘑菇中毒事件发生,近年我县毒蘑菇中毒事件(搜集相关资料)1、案例一:2012年 8月31日,歙县武阳乡村民凌某等上山采摘了野生蘑菇,晚上炒熟和妻子食用。

其间,女儿也来“尝鲜”,一家三口均不幸中毒。

9月1日凌晨3时,三人被送至歙县武阳乡卫生院,当时他们已出现恶心、呕吐、头昏、出汗、身痛、尿少、呼吸困难等多器官衰竭症状。

他们先后转院至歙县和黄山市人民医院,但77岁的凌某和68岁的妻子张某因中毒严重,先后死亡。

2、案例二:2012年9月2日晨,歙县还有一对父子因误食野生毒蘑菇中毒,当天上午37岁的儿子中毒死亡,父亲还在重症监护室抢救3、案例三:2012年8月26日,休宁县商山镇一对夫妻因误食野生毒蘑菇,先后死亡,据悉,他们的孩子当时外出玩耍,没有食用野生蘑菇,幸免于难。

师:通过以上事件可以看出:当前是野蘑菇生长旺季,我市群众有自采野蘑菇食用的习惯,因此,这个季节是我市食用野蘑菇引起中毒的高发期,为预防和避免类似悲剧再次发生,预防群众误食毒蘑菇发生中毒事件,我们大家今天共同学习一下怎样预防毒蘑菇中毒。

二、探讨毒蘑菇中毒的原因师:什么是毒蘑菇中毒?生:讨论小结:毒蕈俗称毒蘑菇,由于某些毒蕈的外现与无毒蕈相似,常因误食而引起中毒。

毒蕈的种类较多,其主要有毒成分为毒蕈堿,毒蕈溶血素、毒太、毒伞太及引起精神症状的毒素等。

衔接:我国所见的毒蕈约有80余种,分布范围很广,以毒性很强的红色捕蝇蕈及白帽蕈为多见,误食者死亡率甚高。

师:毒蘑菇中毒主要临床表现?生:讨论,小结:1.胃肠炎型: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严重者出现休克、昏迷。

毒蕈中毒考试试题及答案

毒蕈中毒考试试题及答案

毒蕈中毒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毒蕈中毒的主要症状是什么?A. 头痛B. 恶心呕吐C. 腹痛腹泻D. 以上都是答案:D2. 以下哪种蘑菇是有毒的?A. 松茸B. 牛肝菌C. 毒蝇伞D. 香菇答案:C3. 毒蕈中毒后,应立即采取的措施是?A. 催吐B. 喝水C. 吃解药D. 立即就医答案:D4. 毒蕈中毒的常见原因是?A. 误食B. 故意食用C. 烹饪不当D. 储存不当答案:A5. 毒蕈中毒的预防措施包括以下哪项?A. 避免食用野生蘑菇B. 只吃人工栽培的蘑菇C. 吃蘑菇前先煮熟D. 以上都是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毒蕈中毒的常见症状包括______、______、______等。

答案:恶心、呕吐、腹泻2. 毒蕈中毒的诊断依据是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病史、症状、体征3. 毒蕈中毒的急救措施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催吐、洗胃、就医4. 预防毒蕈中毒,应避免食用______和______。

答案:不明来源的蘑菇、不认识的蘑菇5. 毒蕈中毒的常见毒蕈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毒蝇伞、赤褐蜜环菇、死亡帽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描述毒蕈中毒的临床表现。

答案:毒蕈中毒的临床表现包括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头晕、乏力、出汗、视觉模糊、肌肉抽搐、呼吸困难、昏迷等。

2. 毒蕈中毒的诊断依据有哪些?答案:毒蕈中毒的诊断依据包括食用毒蕈的病史、典型的临床表现、体征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

3. 如何预防毒蕈中毒?答案:预防毒蕈中毒的方法包括:不采摘和食用野生蘑菇,购买蘑菇时选择正规渠道,烹饪蘑菇前彻底清洗,烹饪过程中彻底煮熟。

4. 毒蕈中毒的急救措施有哪些?答案:毒蕈中毒的急救措施包括:立即催吐、尽快就医、在等待救护车到来时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避免患者再次摄入毒蕈。

四、论述题(每题10分,共20分)1. 论述毒蕈中毒的常见类型及其特点。

警惕夺命毒蘑菇

警惕夺命毒蘑菇

警惕夺命毒蘑菇前言广东省地处热带亚热带地区,有丰富的生物资源,毒蘑菇的种类也十分繁多,加上广东等南方人喜爱食用各种“山珍海味”,对野生蘑菇也情有独钟,所以误食毒蘑菇的中毒事件时有发生。

据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05年的不完全统计,2000-2005年仅广州市发生蘑菇中毒事件共有19起,中毒92人,死亡13人。

而对于整个广东省来说,这样的事件就更加频繁和难以统计了。

据不完全统计,世界上已知具较明显毒性的毒蘑菇种类多达400多种,我国毒蘑菇有200多种,广东则有100多种。

如果将具有轻微毒性的种类都算上的话,世界上的毒菌则多达1000多种。

毒蘑菇的种类繁多,毒性有强有弱,它们对人体的健康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损害,其中剧毒的种类可直接危及受害者的生命安全。

如2000年3月发生在广州天麓湖的9名外来人员误食致命白毒伞,其中8人在随后的数天内相继死亡,另一名患者则在老家养病半年后亦不治身亡!广东省近年来类似的案件还有多起:2002年3月,广州发生2起6名外来民工和广州市民一家3人因采食野生蘑菇中毒的事件,造成2人死亡;2004年4月,广东清远一家6口因采食毒鹅膏菌,结果发生了全家6人全部死亡的悲惨事件;2005年9月广东连州市大路边镇发生了食用野生蘑菇的重大中毒事件,全村进食人数142人,中毒31人,死亡5人;2007年4月萝岗区九龙镇7名民工因采食灰花纹鹅膏,中毒5人,死亡2人。

以上只是广东省众多毒蘑菇中毒事件中的少数事例。

我省邻近省区也常发生毒蘑菇中毒事件,中毒人数多达3000多人。

由于辨别毒蘑菇非常困难,在采集野生蘑菇时,常误采毒蘑菇食用而中毒。

由于毒蘑菇中的毒素难以去除和破坏,预防毒蘑菇中毒最好的办法是不采食野生蘑菇。

每年三、四月份和七、八月份是蘑菇生长旺盛期,春夏季节雨量及温湿度适合各类野生蘑菇的生长。

部分蘑菇是可以吃的,其中一些不但美味可口,而且含有很多矿物质和纤维。

但是采食野生的蘑菇是很危险的,每年都有人因吃了有毒的蘑菇而死亡。

预防食用野生菌等食物中毒应急方案

预防食用野生菌等食物中毒应急方案

预防食用野生菌等食物中毒应急方案为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野生菌等食物中毒事件的危害,指导和规范食物中毒事件的处置工作,高效组织应急救援,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国务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卫生部《食物中毒事故处理办法》、卫生部《食品卫生监督程序》、卫生部《食品卫生行政处罚办法》结合我镇实际,制定本应急预案。

一、工作原则食物中毒应急处理工作,坚持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方针,贯彻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反应及时、措施果断、依靠科学、加强合作的原则。

二、适应范围和时间适应于全镇范围内,凡发现食用野生菌等食物中毒事件时启用本预案。

三、应急处置机构及职责为预防食用野生菌等食物中毒事件发生,做好应急处置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经镇人民政府研究,决定成立镇预防食用野生菌等食物中毒应急工作领导小组:组长: *** 镇人民政府镇长副组长: *** 镇人民政府副镇长*** 镇人民政府副镇长成员: *** 镇卫生院院长*** 镇司法所所长*** 镇食品药品监督所所长*** 镇党政办公室主任*** 镇社会事务办公室主任*** 镇经济发展办公室主任*** 镇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办公室副主任*** 镇农业服务中心主任*** 镇文化广播电视服务中心主任*** 镇财政所所长*** 镇林业服务中心负责人*** 镇卫生院副院长*** 镇卫生院办公室主任*** 镇中心小学校长*** 镇中学校长*** 村主任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镇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所,由雷蕾兼任办公室主任,沈杰为办公室副主任,成员从相关单位抽调,负责处理日常事务。

(一)主要工作职责1. 镇卫生院负责组织医务人员,做好对中毒人员的医疗救治工作,避免和减少人员伤亡,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与健康。

2. 镇中小学校要在各班级开展预防野生菌中毒防制知识的宣传教育。

3. 镇文化与广播电视服务中心加强对食用野生菌等食物中毒有关防制知识的正面宣传报道,让群众认识食用野生菌中毒的危害。

预防野生蘑菇中毒风险提示

预防野生蘑菇中毒风险提示

预防野生蘑菇中毒风险提示
预防野生蘑菇中毒风险提示如下:
1.不要因为好奇或为满足一时口腹之欲采摘野生蘑菇或来源不明的蘑菇。

2.勿在路边摊购买蘑菇,不要偏听偏信,轻易买来食用。

3.家庭要慎食野生蘑菇。

集体聚餐、餐饮服务、民俗旅游等不要加工食用野生蘑菇,以确保饮食消费安全。

4.各类餐饮单位、食堂等食品经营者要严格把好原料进货关,并做好原料进货登记台账。

各类单位食堂,尤其是学校食堂严禁采摘、采购野生蘑菇,严禁使用野生蘑菇作为食品原料。

5.若误食野生蘑菇,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全身无力等症状,应立即停止食用,并寻求专业医疗救助。

请注意,不同种类的毒蘑菇所含毒素不同,引起的中毒症状也不同。

其中以胃肠中毒型最为常见,主要症状包括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全身无力,严重者甚至休克,危及生命。

在享受美食的同时,切勿忽视食品安全。

希望以上建议能帮助您有效避免野生蘑菇中毒的风险。

毒蘑菇的中毒特征及预防措施

毒蘑菇的中毒特征及预防措施

毒蘑菇的中毒特征及预防措施1.蘑菇因其含有毒成分不同,中毒后的症状在临床上可分为五种类型:(1)胃肠型:潜伏期为30分钟到6小时,有恶心、剧烈呕吐、腹泻等症状。

(2)神经精神型:潜伏期10分钟到2小时,除胃肠炎症状外,尚有流涎、流泪,严重者可出现幻觉、精神错乱等。

(3)溶血型:潜伏期为6~12小时,可出现急性贫血、黄疸、肝脾肿大、血红蛋白尿。

(4)肝炎型:潜伏期10~24小时,临床上分潜伏期、胃肠期、假愈期、内脏损害期和恢复期。

应特别注意假愈期,此时病人无任何症状,但毒素正向肝肾内脏侵犯,病情将很快恶化,可能导致死亡。

(5)光过敏性皮炎型:潜伏期约24小时,与光接触部位皮肤肿胀,指尖剧痛、指甲根部出血,嘴唇肿胀外翻。

2.流行病学特征:发病有季节性,与有毒植物分布一致,农村常见,潜伏期为数分钟至数天。

3.预防措施:夏季气温高、雨水多,是毒蘑菇生长旺季和采摘季节,也是毒蘑菇中毒的高发季节。

为预防毒蘑菇中毒,对不认识的野蘑菇或对是否有毒把握不大的野蘑菇,不要贸然采摘食用;对过于幼小、老熟、鲜艳或已霉烂的野蘑菇,不宜采食;对市场上销售的野蘑菇,也不能放松警惕,尤其是自己没吃过或不认识的野蘑菇,不要轻易食用;烹调加工野蘑菇经洗净后,宜先在沸水中煮3~5分钟,弃汤后再炒熟煮透。

4.毒蘑菇的识别:识别蘑菇有毒无毒,主要从它的形态、气味和颜色来区分。

有毒的一般在顶上有凸起的疙瘩肉瘤,柄上有环状物(脚苞),根上有环状托;有苦、辣、酸、麻及其他恶味;色彩鲜艳,采后易变色,多数柔软,浆汁多浑浊像牛奶。

一般生长在潮湿、肮脏的地方,能使米饭、大蒜、银器变黑。

无毒的一般生长在矮草丛中或松林地下,盖是扁或圆的,肉厚而嫩,颜色多半是黄、白或古铜色。

掰开后浆汁清亮如水,不变色,味道清香。

野生蘑菇中毒防控宣传资料

野生蘑菇中毒防控宣传资料

野生蘑菇中毒防控宣传资料一、前言野生蘑菇是一种美味的食材,但同时也是一种危险的食品。

野生蘑菇中毒是常见的食物中毒之一,严重时甚至会危及生命。

因此,为了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需要加强野生蘑菇中毒防控宣传工作。

二、野生蘑菇中毒的原因1. 毒性成分:野生蘑菇中含有多种有毒成分,如鹅膏、鹅膏酸、乳酸等。

2. 个体差异:不同人对同一种蘑菇的耐受能力不同,有些人对某些种类的野生蘑菇有过敏反应。

3. 季节影响:由于气温、降雨量等环境因素的影响,同一品种在不同季节所含有毒成分的数量也会发生变化。

三、野生蘑菇中毒的症状1. 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腹泻等。

2. 神经系统反应:头晕、头痛、视力模糊等。

3. 肝肾功能损害:黄疸、肝功能异常、尿毒症等。

4. 呼吸系统反应:呼吸困难、喉咙痛等。

四、野生蘑菇中毒的预防措施1. 不要采摘未知品种的野生蘑菇,以免误食有毒品种。

2. 采摘已知品种的野生蘑菇时,要仔细辨别是否为有毒品种,并注意不要将有毒品种与无毒品种混在一起。

3. 在食用野生蘑菇前,应将其剖开观察,确认无异味和异色后方可食用。

4. 食用野生蘑菇时,应先少量试食,观察是否出现过敏反应或其他不适症状。

如出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食用,并及时就医。

五、野生蘑菇中毒的急救方法1. 立即停止食用有毒蘑菇,并漱口清洁口腔。

2. 尽快前往医院就诊,并告诉医生所食用的蘑菇种类和数量等信息。

3. 根据医生的指示进行相应的治疗,如洗胃、吸氧、输液等。

六、结语野生蘑菇中毒是一种常见的食物中毒,但通过加强宣传,提高公众对野生蘑菇中毒的认识和预防意识,可以有效避免此类事件的发生。

同时,在采摘和食用野生蘑菇时,一定要谨慎小心,以保障自己和家人的身体健康。

预防食物中毒健康安全教育知识

预防食物中毒健康安全教育知识

预防食物中毒健康安全教育知识第一篇:预防食物中毒健康安全教育知识预防食物中毒健康安全教育知识凡是吃了被细菌(如沙门氏菌、葡萄球菌、大肠杆菌、肉毒杆菌等)和它的毒素污染的食物,或是进食了含有毒性的化学物质的食品,或是食物本身含有自然毒素,这些原因引起的急性中毒性疾病,都叫食物中毒。

如河豚鱼中毒、有毒贝类中毒、亚硝酸盐类中毒、毒蘑菇、霉变甘蔗、未加热透的豆浆、菜豆和发芽的土豆等。

一、食物中毒的特点:(1)发病呈暴发性,潜伏期短,来势急剧,短时间内可能有多数人发病。

(2)中毒病人具有相似的临床症状。

常常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

(3)发病与食物有关。

患者在近期内都食用过同样的食物,发病范围局限在食用该类有毒食物的人群,停止食用该食物后发病很快停止。

(4)食物中毒病人对健康人不具有传染性。

二、症状:食物中毒多发生在气温较高的夏秋季,其它季节也有集体中毒发生(如发生在食堂及宴会上)。

食物中毒者最常见的症状是剧烈的呕吐、腹泻,同时伴有中上腹部疼痛,常会因上吐下泻而出现脱水症状,如口干、眼窝下陷、皮肤弹性消失、肢体冰凉、脉搏细弱、血压降低等,最后可致休克。

三、急救措施:一旦有人出现上吐下泄、腹痛等食物中毒,千万不要惊慌失措,冷静地分析发病的原因,针对引起中毒的食物以及吃下去的时间长短,及时采取如下三点应急措施:1、催吐:如食物吃下去的时间在一至二小时内,可采取催吐的方法。

立即取食盐二十克,加开水二百毫升,冷却后一次喝下。

如不吐,可多喝几次,迅速促进呕吐。

亦可用鲜生姜一百克,捣碎取汁用二百毫升温水冲服。

如果吃下去的是变质的荤食品,则可服用十滴水来促进迅速呕吐。

有的患者还可用筷子、手指或鹅毛等刺激咽喉,引发呕吐。

2、导泻:如果病人吃下去中毒的食物时间超过二小时,且精神尚好,则可服用些泻药,促使中毒食物尽快排出体外。

一般用大黄三十克,一次煎服,老年患者可选用元明粉二十克,用开水冲服即可缓泻。

老年体质较好者,也可采用番泻叶十五克,一次煎服,或用开水冲服,亦能达到导泻的目的。

预防野生菌中毒安全教育

预防野生菌中毒安全教育

预防野生菌中毒安全教育在自然界中,野生菌是一种丰富的资源,但是同时也隐藏着一定的危险。

为了确保公共健康安全,提高预防意识,本文将介绍如何预防野生菌中毒,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识别危险野生菌在自然界中,存在着一些具有毒性的野生菌,如毒蘑菇、毒草等。

这些危险野生菌的外形和特征各异,有些甚至会危及生命。

因此,学习并掌握常见危险野生菌的识别方法非常重要。

2、不随意采摘和食用不熟悉的野生菌对于不熟悉的野生菌,切勿随意采摘和食用。

即使是一些看似无害的野生菌,也可能由于误食而引发中毒。

在野外活动时,要避免采摘和食用不熟悉的野生菌。

3、了解并遵循当地的野生菌食用指南不同地区对于野生菌的食用习惯和注意事项各有不同。

在采摘和食用野生菌前,要了解并遵循当地的野生菌食用指南。

可以向当地居民、农业部门或专业机构咨询相关信息。

4、正确烹饪和加工野生菌,避免生食正确烹饪和加工野生菌是预防中毒的关键。

要彻底清洗野生菌,避免残留的泥土和杂物。

此外,要确保烹饪过程中达到足够的温度和时间,避免生食。

5、避免与有毒野生菌混淆在自然界中,有些无毒野生菌的外形和有毒野生菌相似,容易混淆。

因此,在采摘和食用野生菌时要特别小心,避免误判。

如有疑问,应向专业人士寻求帮助。

6、及时就医,中毒后迅速寻求帮助如果不幸出现野生菌中毒症状,应立即停止食用并寻求医疗帮助。

前往医院时,要带上剩余的野生菌样本,以便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

7、不要自行采取催吐等土办法在出现中毒症状后,有些人会尝试自行催吐等方法。

然而,催吐等土办法并不能有效缓解中毒症状,还可能延误治疗时间。

如有中毒迹象,应立即就医,听从医生的专业建议。

8、定期清理森林和草地,避免毒素扩散为了减少野生菌中毒的风险,可以定期清理森林和草地。

清理工作可以减少环境中毒素的积累,防止毒素扩散到其他植物和食物中。

个人在野外活动时,也要注意环境卫生,避免在毒素积累严重的地方采摘和食用野生菌。

总之,预防野生菌中毒需要我们提高安全意识,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

学校食物中毒预防措施有哪些

学校食物中毒预防措施有哪些

学校食物中毒预防措施有哪些一、食堂管理系统的监控溯源满客宝智慧食堂系统从食堂预订统计、供应商管理、采购、菜谱管理、食材出品管理等对整个食堂工作流程进行管理。

数据信息可以实时掌握监控,系统可追溯菜品的供应商、采购员、制作厨师、哪一道菜等。

充分的保证就餐的安全和利益。

食堂一旦出现危及食品安全的问题时,可通过菜品溯源找到相应供应商和食用了菜品的人员,以及此菜品从采购到入库、出库、厨师所有流程的经手人员。

溯源菜品的责任人。

二、细菌性食物中毒的预防(一)沙门氏食物中毒预防(1)严禁采购或使用病死畜禽制作的食品。

(2)搞好烹饪卫生管理。

彻底消灭厨房、食品贮藏室及餐厅的老鼠、苍蝇、蟑螂等害虫,工作人员应定期检查,发现沙门氏菌带菌者,停止从事烹饪工作。

(3)保证烹调加温灭菌的要求,彻底消灭病原菌。

烹饪原料要完全解冻后再进行加温灭菌,食物必须烧透煮熟,从而控制沙门氏菌的繁殖。

剩饭菜的食用在二次加热时必须充分。

(4)严格执行生熟食品分开制度,防止二次发生交叉污染。

必须建立熟食专门使用的刀、墩板、盆等器具,并经常消毒,保持干净卫生。

(5)境地食品储存温度,控制细菌繁殖。

沙门氏菌在20度以上能大量繁殖,其最适宜温度为37度。

因此,缩短熟食储藏时间,低温储存食品时预防细菌性食物中毒的重要措施。

(二)葡萄球菌肠毒素食物中毒预防(1)防止普跳球菌污染食品。

人和动物是普通球菌的主要污染来源,工作人员除经常保持个人卫生和手的清洁外,还应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严格禁止患有脓肿,化脓性皮肤病,以及咽喉、鼻腔葡萄球菌带菌者直接从事烹饪和食品供应工作。

(2)防止葡萄球菌肠毒素的形成。

各种易腐食品和剩饭菜最好在5度以下或通风阴凉和干净出保存,不宜超过4小时。

剩食客采用双热法,即在存放钱先加热灭菌后,食前再进行加热。

若怀疑有葡萄球肠毒素污染,食品必须在100度加热2小时以上,才可以食用。

(三)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预防(1)对海鲜类原料烹制要特别注意。

2024年预防食用野生菌中毒工作实施方案5篇

2024年预防食用野生菌中毒工作实施方案5篇

2024年预防食用野生菌中毒工作实施方案5篇篇一:预防食用野生菌中毒工作实施方案野生蘑菇是我国各族人民的传统食品,由于其味道鲜美,是大众餐桌上常见的食品。

很多人喜欢吃野生蘑菇,但由于不能有效鉴别野生蘑菇有毒与无毒,从而导致食用野生蘑菇中毒事件的频频发生。

近年来,我市已发生多起食用野生蘑菇中毒事件,中毒人数较多,有的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做好预防野生蘑菇中毒工作非常重要,为切实加强野生蘑菇中毒事故发生,确保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省、市有关通知精神,结合我镇实际,制定《__镇20__年野生蘑菇中毒防控工作方案》。

一、总体目标各村(社区)及有关部门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扎实抓好野生蘑菇中毒防控工作和宣传工作,建立完善常态化的宣传预防、应急救治、防控保障机制,提高群众自我保护意识,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实现野生蘑菇中毒防控知识群众知晓率达95%以上,不发生野生蘑菇中毒事故,不出现死亡情况。

二、防控时间防控时间:实行全年防控,重点时间段为__-__月三、责任分工我镇野生蘑菇中毒防控实行村(社区)属地为主,其余部门联动。

具体责任分工如下:镇食安办负责野生蘑菇中毒防控的统筹协调,信息收集,事故调查,多渠道。

多途径进行宣传和防控,使人民群众对野生蘑菇中毒防控知晓率达95%以上,村(社区)配合镇食安办进行宣传,严防辖区内发生野生蘑菇中毒事件。

镇社会事务办负责对各级学校食堂的监管,杜绝学校食堂发生食用野生蘑菇中毒事件发生。

组织开展野生蘑菇防控知识进校园、讲课堂活动。

镇城管中队负责加大对辖区内巡查,禁止流动商贩销售野生蘑菇。

镇林业站负责发放野生蘑菇和有毒蘑菇识别知识宣传手册。

四、主要措施1、加强防控工作宣传。

各村(社区)要强化属地责任,结合本属地实际,细化防控方案,召开本村组长会议,确保防控工作落实到位。

通过固定宣传牌“村村响”宣传折页,橱窗宣传栏、宣传车、屋场夜话、警示标牌、电子显示频等多种形式,在野生蘑菇产地区入山口,人口密集区域,集镇等重点场所,广泛宣传“野生蘑菇有毒!禁止采食!”等内容,教育群众勿采勿食、不买卖野生蘑菇,不要轻信网络和社会流传的鉴别方法。

野生蘑菇中毒实施方案

野生蘑菇中毒实施方案

野生蘑菇中毒实施方案野生蘑菇中毒是一种常见的食物中毒,由于野生蘑菇的外观和食用性质的复杂性,使得人们在采摘和食用野生蘑菇时很容易误食有毒蘑菇而导致中毒。

因此,对于野生蘑菇中毒的实施方案至关重要,能够帮助人们在野外活动中避免误食有毒蘑菇,或者在误食有毒蘑菇后能够及时采取正确的急救措施。

本文将就野生蘑菇中毒的实施方案进行详细介绍。

一、野生蘑菇中毒的预防措施1. 不采食未知的野生蘑菇在野外活动时,尤其是在野外采摘蘑菇时,一定要慎重对待未知的野生蘑菇。

即使外观看起来很美味,也不要轻易采食,因为很多有毒蘑菇的外观和食用蘑菇非常相似,很难通过外观来判断其有毒性。

2. 学习识别野生蘑菇对于喜欢野外采摘蘑菇的人来说,学习识别野生蘑菇是非常重要的。

可以通过参加相关的蘑菇识别课程或者阅读相关的蘑菇识别书籍来提高自己的识别能力,从而避免误食有毒蘑菇。

3. 采摘时携带专业人员指导在野外采摘蘑菇时,最好能够有专业的蘑菇识别人员陪同,这样可以确保采摘到的蘑菇是安全的。

4. 不要过量食用野生蘑菇即使是已经确定是可以食用的野生蘑菇,也不要过量食用,因为某些人对蘑菇过敏,过量食用也可能导致食物中毒。

二、野生蘑菇中毒的急救措施1. 立即停止食用有毒蘑菇一旦发现误食了有毒蘑菇,应立即停止食用,并将口中残留的蘑菇吐出。

2. 喝水或牛奶在停止食用有毒蘑菇后,可以让中毒者喝水或者牛奶,以稀释毒素和减轻中毒症状。

3. 寻求医疗救助中毒者应立即就医,告知医生误食了有毒蘑菇的情况,以便医生能够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4. 保存有毒蘑菇残余如果可能的话,应保存有毒蘑菇的残余,并告知医生,以便医生能够根据残余蘑菇进行毒素检测和诊断。

5. 不要自行采取解毒措施在中毒后,中毒者不要自行采取解毒措施,比如催吐或者服用解毒药物,这可能会加重中毒症状,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相应的治疗。

三、野生蘑菇中毒的处理措施1. 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一旦确诊为野生蘑菇中毒,医生会根据中毒症状和毒素种类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比如洗胃、补液、使用解毒药物等。

毒蘑菇的危害及处理方法

毒蘑菇的危害及处理方法

毒蘑菇的危害及处理方法蘑菇是一种人们常食用的食物之一,但是在野外采摘的蘑菇中,有些是有毒的,食用后会导致中毒甚至死亡。

为了让大家更了解毒蘑菇,本文将重点介绍毒蘑菇的危害及处理方法。

一、毒蘑菇的危害毒蘑菇的危害首先表现在毒性上。

毒蘑菇中含有大量毒素,毒性强烈,较难分解。

一旦食用,会对人体产生严重的影响,表现为头痛、呕吐、腹泻、发热、肌肉酸痛等症状,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甚至有些毒蘑菇的毒素会对人体的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肝脏等造成严重影响。

其次,毒蘑菇的不同部位的毒性也不同。

有些毒蘑菇的菌盖和菌跟中毒性较强,但是菌柄的毒性较小,有些毒蘑菇则是整株植物都含有毒素,因此,食用毒蘑菇可能会因为食用的部位不同,导致毒性程度不同,给中毒处理带来一定的困难。

二、处理毒蘑菇的方法在面对毒蘑菇时,人们应该采取适当的措施,以保证自身的安全。

1、远离毒蘑菇聚集的区域首先,为了避免误食毒蘑菇,人们应该避免进入到毒蘑菇聚集的区域。

毒蘑菇集中的地方大多是酸性较高、湿润的地方,例如森林地带中、草原、沼泽、干燥的沙质土地等,在旅游、野外探险时一定要注意。

2、了解毒蘑菇的特征如果不能避免进入毒蘑菇聚集的区域,最好要了解毒蘑菇的特征,例如不要采摘颜色过鲜艳或过暗的蘑菇,不要采摘已经腐烂的蘑菇,不要采摘蘑菇时不戴手套直接用手触摸,切记勿将常见的毒蘑菇误认为可食用的蘑菇,例如“鸟舌菌”等。

3、及时救治中毒者如果不慎食用了毒蘑菇,要及时救治中毒的人员。

如果病情较轻,应该尽量将胃内的毒性物质排出,可以吃些含蛋白质高的食物或饮用些水和磷酸类饮料,也可以服用抗过敏药物缓解病情。

如果病情较重,应该立刻将患者送到医院进行治疗。

总之,毒蘑菇虽然有危害,但是只要人们在采摘、食用和处理上注意以下一些方法,可以有效地保护自己的安全。

希望本文对大家有所帮助。

预防毒蘑菇中毒安全教育活动方案

预防毒蘑菇中毒安全教育活动方案

预防毒蘑菇中毒安全教育活动方案一、活动背景及意义毒蘑菇中毒是一种严重的食物中毒,常常发生在不了解蘑菇的人或者自行采集蘑菇食用的人群中。

因此,开展预防毒蘑菇中毒的安全教育活动对于提高公众对蘑菇危害的认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预防毒蘑菇中毒事件的发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开展一系列的安全教育宣传和实践活动,提高公众对毒蘑菇的认识,增强预防意识,有效降低毒蘑菇中毒的发生几率,为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提供保障。

二、活动目标1. 提高公众对毒蘑菇的认知和了解,增强辨认蘑菇的能力;2. 增强公众预防毒蘑菇中毒的意识和能力;3. 推动社会各界关注毒蘑菇的防范和救护工作。

三、活动内容1. 宣传教育阶段(1)开展毒蘑菇中毒安全知识宣传周活动,包括宣传栏、横幅、海报、微博、短视频等方式;(2)在社区、学校、单位等地方设立宣传展板,向公众宣传蘑菇的种类、形态、产地和食用要点;(3)利用互联网平台,开展毒蘑菇中毒安全知识科普宣传,增加公众了解的机会。

2. 知识普及阶段(1)开展毒蘑菇中毒安全知识普及讲座,邀请专业人士向公众介绍毒蘑菇的种类、危害、辨认方法和防范措施;(2)在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地方,开展毒蘑菇中毒安全知识义诊活动,提供免费咨询服务;(3)结合实地实践,组织公众到毒蘑菇生长的地方进行实地考察和教学,让公众亲身感受毒蘑菇的危害,并学习正确的辨认方法。

3. 技能培训阶段(1)开展毒蘑菇中毒急救培训班,邀请专业医护人员进行毒蘑菇中毒的紧急救护、急救技能培训;(2)邀请专业厨师进行健康饮食知识培训,教授公众正确的蘑菇烹饪方法以及如何避免误食毒蘑菇。

四、活动实施方案1. 时间安排本次活动计划在XX年XX月至XX年XX月进行,共计三个月。

2. 地点安排根据活动内容安排,将活动地点确定在社区、学校、医院以及野外的蘑菇生长地等地方。

3. 人员组织(1)筹备组:负责活动的统筹安排,包括活动策划、宣传物资准备、活动场地设备安排等;(2)宣传组:负责活动的宣传工作,包括宣传栏、展板、海报的设计制作、微博、短视频等宣传内容的准备;(3)培训组:负责活动的培训安排,包括讲座、义诊、实地考察和急救培训等;(4)监督组:负责对活动进行全程监督,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杜绝安全隐患。

“预防毒蘑菇中毒”健康教育教案

“预防毒蘑菇中毒”健康教育教案

“预防毒蘑菇中毒”健康教育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毒蘑菇的基本知识,提高对毒蘑菇中毒的认识。

2. 培养学生正确的饮食卫生习惯,预防毒蘑菇中毒事件的发生。

3. 提高学生自我保护和他人保护意识,增强防范毒蘑菇中毒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毒蘑菇的基本知识:毒蘑菇的种类、特征、生长环境等。

2. 毒蘑菇中毒的症状和危害:恶心、呕吐、腹泻、头晕、昏迷等。

3. 预防毒蘑菇中毒的方法:不采食野生蘑菇、鉴别毒蘑菇的方法、正确处理有毒蘑菇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解毒蘑菇中毒的案例,引起学生对预防毒蘑菇中毒的关注。

2. 毒蘑菇的基本知识:介绍毒蘑菇的种类、特征、生长环境等,让学生认识毒蘑菇。

3. 毒蘑菇中毒的症状和危害:讲解毒蘑菇中毒的症状和危害,提高学生的防范意识。

4. 预防毒蘑菇中毒的方法:教授学生鉴别毒蘑菇的方法,引导学生正确处理有毒蘑菇。

5. 总结:强调不采食野生蘑菇的重要性,提醒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饮食卫生。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毒蘑菇的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对毒蘑菇中毒的症状和危害的理解程度。

3. 学生对预防毒蘑菇中毒的方法的掌握程度。

五、教学资源:1. 毒蘑菇图片:用于展示毒蘑菇的特征,帮助学生识别。

2. 毒蘑菇中毒案例:用于引起学生对预防毒蘑菇中毒的关注。

3. 鉴别毒蘑菇的方法:用于教授学生如何鉴别毒蘑菇。

六、教学活动:1.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毒蘑菇中毒的案例,分析案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办法。

2. 情景剧:学生分组表演情景剧,展示在遇到毒蘑菇时如何正确处理。

3. 知识问答: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检验学生对预防毒蘑菇中毒知识的掌握程度。

七、实践活动:1. 鉴别毒蘑菇: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鉴别野生蘑菇,提高学生识别毒蘑菇的能力。

2. 制作宣传海报:学生分组制作预防毒蘑菇中毒的宣传海报,提高学生的宣传意识。

八、教学策略:1. 生动讲解: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讲解毒蘑菇的基本知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毒蕈中毒的治疗(1)

毒蕈中毒的治疗(1)

编辑ppt
23
中毒处理
• 灌肠:对未发生腹泻的患者可用盐水或肥
皂水高位灌肠。每次200-300ml,连续2 -3次
编辑ppt
24
中毒处理
• 输液和利尿:早期可采用大量输液,以使
毒素从尿中大量排出。输液可用10%葡萄 糖、生理盐水等,同时应用静脉注射利尿 剂,一般用速尿20~40mg或20%甘露醇 250ml静注,必要时可多次重复注射。但要 注意进入液体平衡,还要注意水、电解质 平衡和对低钾病人补充氯化钾。
3
神经精神型
• 从中毒症状可以分为神经兴奋,神经抑制、
精神错乱,以及各种幻觉反应 。此类症状 可在发病过程中交替出现,或仅有部分反 应,有的病人还可伴有胃肠炎症状
编辑ppt
4
神经精神型
• 如含毒蝇碱的蘑菇中毒,潜伏期较短,一般在食
后10分钟至6小时内发病(多在30分钟内发病)。 出现大汗、发热、流涎、流泪、发冷、心跳减慢、 血压降低、呼吸急促、瞳孔缩小,眼花,视力减 弱,甚至模糊不清,支气官痉挛、急性肺水肿。 严重者谵语、抽搐、昏迷或木僵,因呼吸抑制而 死亡。含有毒蝇母和蜡子树酸的毒蘑菇中毒,潜 伏期甚短,一般在食后30分钟至2小时左右发病。 主要表现有烦躁不安、精神异常、痉挛、视物不 清或幻视等。
编辑ppt
2
胃肠炎型
• 这是最常见的中毒类型。中毒潜伏期较短,
一般多在食后10分钟~6小时发病。主要表 现为急性恶心、呕吐、腹痛、水样腹泻、 或伴有头昏、头痛、全身乏力。一般病程 短、恢复较快,预后较好,死亡者很少。 但严重者会出现吐血、脱水、电解质紊乱、 昏迷,以及急性肝、肾功能衰竭而死亡。
编辑ppt
率加快等,严重发生急性肝坏死,出现肝性昏迷,有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应积极纠正脱水、酸中 毒及电解质平衡紊乱。 3、神经症状者应用阿托品、镇静剂, 加强对病人进行良好监护。 4、严重中毒可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5、对毒伞、白毒伞造成的中毒早期可 使用含巯基的解毒药,如二巯基丙磺酸钠 等。
谢谢!!!
如何预防毒蘑菇中毒
简介
• 蘑菇又称蕈,肉质细嫩,味美可口,含有 多种营养成分,且具有一定的医疗价值, 是人们喜爱的副食品之一。然而,有毒蘑 菇和可食蘑菇往往混生,形态相似,辨别 困难,导致误食中毒现象屡见不鲜,因此, 人们应掌握毒蘑菇的形态特征,避免误采 误食,中毒后及时到医院抢救治疗,就可 大大降低中毒的发生和死亡危险。
一、蕈的形态特征 二、毒蘑菇中毒的症状 三、怎样预防毒蘑菇中毒 四、发生中毒后怎么办

一、蕈的形态特征

蕈的形态结构包括菌丝体和子实体两大部 分。菌丝体是白色丝状物,当温度、湿度 适宜时菌丝体大量生长繁殖,产生子实体, 子实体就是我们常见的菌体,外形像伞, 主要由菌盖、菌褶(管)、菌柄三部分组成, 有的还有菌环和菌托。
二、毒蘑菇中毒的症状

毒蘑菇中毒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一般分为五 种类型。 1、胃肠类型。多数在食后2小时左右发病, 快的10多分钟,主要症状是剧烈恶心、呕吐、 阵发性腹痛、水样便腹泻,不发热。这种类型 病程短,恢复较快,一般不引起死亡。
二、毒蘑菇中毒的症状

2、神经精神型。表现复杂多样,潜伏期一般 为半小时至四小时,病人产生幻觉、狂笑、手舞 足蹈、走路不稳,出现幻视症,还有可能类似精 神分裂症。重症病人出现抽风、昏迷等。也有病 人出现流口水、流泪、大量出汗、血压下降等, 甚至相反症状。中毒病程为1-2天,很少死亡。
三、怎样预防毒蘑菇中毒

引起中毒主要原因是误采、误服和烹调方法不 当所致。预防毒蕈中毒应注意以下两点: 1、熟识毒蕈的形态,注意区别:凡有菌环、 菌托的野生蕈最好不要食用,虽然这一大类野生 蕈包括一些可食蕈,但其毒蕈形态与可食蕈相似, 很难辨别,易误食。对不认识的野生蕈千万不要 采集食用,为了自身的健康,最好不采不吃野蘑 菇,食入干毒蘑菇也可导致中毒。

二、毒蘑菇中毒的症状

3、溶血型。潜伏期6-12小时,最长可达2 天。最初为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症状,发 病3-4天后皮肤变黄,肝脾肿大,肝区疼痛。 严重者心律不齐、抽风、昏迷。可能引起急性 肾功能衰竭,导致死亡。
二、毒蘑菇中毒的症状


4、脏器损害型。最为严重,病情凶险,抢救若不 及时,死亡率极高。病人的潜伏期一般为10-24个小 时,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继而出现休克、 昏迷、抽风,全身出血、呼吸衰竭,在短时间内死亡。 病人在病程中有的会出现假愈期,导致误诊误治,如 经过积极治疗,可痊愈。 5、日光皮炎型。潜伏期24小时左右,在手指、脚 趾、上肢和面部出现皮疹,甚至疼痛、肿胀。

• 2、民间流传很多毒蘑菇的辨别方法,如与
大蒜、灯芯、银器共煮,能使之变黑;虫子 能吃的或能生蛆的无毒;样子不好看的或破 损不变色的可食用等等。经调查与试验证 实这些方法均不够完善可靠。
四、发生中毒后怎么办


一旦吃了野生蘑菇发病,必须立即到医院 救治。目前对毒蘑菇中毒尚无特效疗法, 尽早排除毒素对治疗效果非常重要,治疗 越早,效果越好。治疗原则是: 1、尽早迅速排除毒素。及时催吐、洗 胃、导泻、灌肠非常重要,早期可大量输 液,使病人排尿,排除毒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