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质岩(复习)

合集下载

变质岩复习整理

变质岩复习整理

变质岩复习整理1.变质作用和变质岩概念变质作用:由于地球内动力作用,原始条件发生改变,已形成的(原有的)岩石为了适应新的环境在基本保持固态的情况下发生的结构、构造和矿物成分(有时甚至化学成分)的变化和调整,甚至局部发生部分熔融。

从原始岩石到形成新的岩石类型所发生的一系列变化过程统称为变质作用变质岩: 由变质作用形成的一种新的岩石2.变质作用控制因素?温度的作用、来源、在变质作用过程中的范围变质作用控制因素:温度,压力,具化学活性的流体温度的作用:1、促进重结晶;2、促进变质反应;3、导致原岩部分重熔温度的来源:1地热增温;2放射性衰变;3机械能转变;4岩浆侵入或上地幔热流活动温度在变质作用中的范围:200~800℃3.压力的分类及定义,压力对变质反应的影响,构造超压压力的分类:负荷压(固体岩石所承受的上覆岩石的压力,是一种均向性的静压力)、流体压(岩石系统中流体所具内压)、定向压(应力,物体遭受定向外力作用时其内部产生的一种抵抗力)压力对变质反应的影响:构造超压:是应力的垂直分压,作用相同于负荷压,即为超出正常负荷压的那部分静压力。

4.流体的成分、含量及变化规律,来源和作用流体的成分:H2O, CO2, CH4, S, N2, Cl, F……含量及变化规律:总量不超过1~2% 随岩石变质程度的增高而减少来源:1、继承原岩中的;2、岩浆侵入和地幔去气作用;3、大气降水进入底下在循环;4、原有含挥发份矿物的分解作用:1、控制反应;2、携带活动组分导致交代作用;3、提高反应速率;4、降低熔融温度5.变质作用方式及含义,以及各种变质作用发生的控制因素变质作用方式:1、重结晶作用;2、变质结晶作用;3、变质分异作用;4、交代作用;5、变形与碎裂作用6.变质作用类型;区域、接触、气液、动力(断裂)、埋深、洋底;各种变质作用类型的主要变质作用因素和变质作用方式7.正变质岩、副变质岩,进变质、退变质正变质岩:原岩为火成岩的变质岩副变质岩:原岩为沉积岩的变质岩进变质或退变质:由原来的变质岩又一次遭受新的变质作用8.影响脆性或韧性变形的因素:温度、压力; 韧性变形的三阶段,不同矿物韧性变形相对难易(强弱)韧性变形的三阶段:滑移、恢复、重结晶不同矿物韧性变形相对难易(强弱):由易到难石英>长石>云母9.变质岩的基本特征(结构构造、矿物成分、化学成分),它们受什么因素控制(原岩特征,变质类型及强度)10.正、副变质岩的化学特征、等化学系(列)、等物理系(列)(p19, 25)等化学系列:不论原岩类型如何,但其原始总化学成分特征相同的所有变质岩等物理系列:主要按温度高低来划分,包括在特定变质条件下形成的所有变质岩的系列11.特征变质矿物、贯通矿物特征变质矿物:形成温压条件窄,能灵敏地反映外界条件变化,并能较好地指示原岩化学成分特征的变质矿物。

变质岩复习题

变质岩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变质重结晶作用:指在变质条件下, 同种矿物间的溶解, 组分迁移, 再沉淀结晶的改造作用. 这此过程中, 没有新的矿物相出现。

变质结晶作用(变质作用):指在变质作用的温度压力范围内, 原岩在基本保持固态的条件下, 岩石中原有矿物被新生矿物所取代的过程等物理系列:指相同或特定变质条件下形成的所有变质岩。

同一系列变质岩的矿物成分的不同决定于原岩的总化学成分.贯通矿物:稳定温度区间相当大,只要原岩成分合适,在所有的变质等级中均可出现的矿物。

特征变质矿物:有些矿物稳定存在的温度和压力范围较窄,因而能较好地反映特定的温度和压力条件.混合岩化作用:在高级区域变质地区,由部分熔融产生的低熔物质(新成体)与变质岩基体(古成体)混合形成混合岩的过程。

它是变质作用向岩浆作用的过度类型,又称超变质作用。

接触变质作用:分布于岩浆侵入体与围岩接触带,主要由岩浆热导致的变质作用。

主要因素是温度,压力较低,应力不明显。

变质机制以静态重结晶或静态变质结晶为主。

交代假象结构:原来的矿物被另一种新矿物所置换,但仍保持着原来矿物的晶形,有时还保存着原来的解理等特点。

交代蚕食结构:以交代关系相接触的两种矿物之间,接触线很不规则,成港弯状或锯齿状,通常弧形曲线尖角指向被交代矿物。

交代残留(岛屿)结构:交代作用进一步增强时,被交代矿物可分割成零星分布的残留体包在新形成的矿物中。

交代净边结构:在斜长石中最长见。

在蚀变较强列的斜长石四周,有一圈清洁的边缘,是由于交代作用由外向内进行,原来的次生矿物如绢云母等再度被吸收而成。

交代作用:一种复杂的成岩和成矿作用,它们是含某些活动组分的流体在岩石中通过,彼此间进行组分的交换的过程。

造山变质作用:(区域动热变质作用或狭义的区域变质作用)与造山作用密切相关,大规模分布于前寒武纪结晶基底(面状)和显生宙造山带(带状)的变质作用。

变质因素复杂,P/T比范围宽(三种压力类型)并与构造环境密切相关,变质机制为变质(重)结晶和变形。

变质岩复习资料

变质岩复习资料

试题1.热接触变质岩石是岩石的一种构造。

主要在受轻微热接触变质作用的泥质岩石中,由炭质、铁质或空晶石、堇青石、云母等矿物的雏晶,集中成不同形状和大小的斑点,不均匀分布于基本未重结晶的致密状泥质基质中。

热接触变质岩由热接触变质作用(也称热变质作用)形成。

它是在岩浆体散发的热量和挥发份作用下,使围岩发生重结晶和变质结晶形成的。

2.接触变质晕的发育程度取决于以下因素:(1)岩体的规律大小规模大、热量多,则晕圈宽度大。

(2)岩体的侵入深度喷出地表,岩浆冷却迅速,散热快,使底板围岩烧烤变质(称烘烤或高热变质作用)晕圈宽度窄。

中深条件下,热能散失慢,晕圈发育宽度大。

(3)岩体成分酸性岩因富含挥发份,易促进化学反应,因而晕圈发育。

(4)围岩的成分、结构和产状泥质岩和碳酸岩类易变化;石英长石质的岩石难以变化。

原岩结构细小疏松比结构致密的容易发生变质。

此外围岩的片理和层理与接触面垂直,在这方向上晕圈发育宽度也大。

(5)岩体和围岩的接触关系接触面平缓则晕圈发育。

3.命名热接触变质岩的命名一般采用次要矿物+主要矿物+岩石基本名称的方法。

岩石的基本名称根据矿物成分,结构构造的不同,有:1.具变余结构、构造的,在原岩名称前冠以“变质”二字和主要新生矿物的名称。

如二云母变质石英砂岩。

2.具变晶结构或变成构造的(1)具定向构造的:根据构造特征分别定名为板岩、千枚岩、片岩、片麻岩等。

(2)不具定向构造的:角岩(hornfels),具角岩结构或显微变晶结构,矿物成分作散布状或其它非定向排列的热变质岩都可称为角岩。

大理岩(marble)。

主要由碳酸盐矿物组成。

石英岩(quartzite)。

石英含量>85%。

如含长石15-25%,则称长石石英岩。

以上的进一步命名根据矿物含量。

<5%的不参加命名;含量5-10%的,冠以含字;含量>10%的,直接参加命名。

含量较多的矿物名称放在后面,含量较少的放在前面。

例如夕线石红柱石云母片岩。

岩浆岩与变质岩复习要点

岩浆岩与变质岩复习要点

《岩浆岩与变质岩》复习题
一、基本概念
岩石、岩石学、岩浆岩、火成岩、侵入岩、变质岩、糜棱岩、构造角砾岩、碎裂岩、里特曼指数、石英岩、脉岩、煌斑岩、特征变质矿物、色率、科马提岩、辉绿结构、花岗结构、珍珠岩、
主要矿物—含量多,是划分岩石大类的依据,次要矿物—含量较少<15%,是划分种属依据,;副矿物—很少<1%,对岩石定名不起作用,如磁铁矿、磷灰石、锆石等
结构:岩石的组成部分(矿物和玻璃质)的结晶程度、颗粒大小(绝对大小和相对大小)、自形程度及其相互关系。

构造:岩石中不同矿物集合体之间的排列方式和填充方式。

混合岩化、特征变质矿物
二、熟悉
花岗岩的一般特征、三大岩类的主要区别、岩浆的主要成分、岩石的碱度,里特曼指数σ=(K2O+Na2O)2/(43-SiO2) (钙碱性岩σ<3.3碱性岩σ=3.3-9过碱性岩σ>9)、SiO2饱和度与矿物组合的关系,SiO2饱和度、Al2O3饱和度(按化学成分SiO2分为4大类,按碱质(Na2O+K2O)分为钙碱性、碱性)
火山岩及变质岩的主要构造及特点、侵入岩的主要结构举例
主要岩浆岩及变质岩的主要类型及特点,重点掌握玄武岩、闪长岩、安山岩、英安岩、花岗岩、流纹岩、辉长岩、辉绿岩、正长岩
变质岩的分类;区域变质岩的主要类型及特点,重点是板岩、千枚岩、片岩、片麻岩、混合岩、碎裂岩、糜棱岩、麻粒岩
火山碎屑岩的分类依据、煌斑岩、矽卡岩、。

变质岩复习题答案

变质岩复习题答案

变质岩复习题*变质作用:变质作用是一个亚固态的过程,该过程导致了矿物及其结构发生了改变,常常引起某个岩石的化学成分发生变化。

这些变化是由于物理或化学条件的改变所致,且这些变化不同于在地球表面发生的正常变化,以及在地球表面的固结和成岩作用,也许这些变化可能于部分熔融共存。

*重结晶作用:指岩石在保持固体状态下的矿物重新组合和通过化学反应形成新的矿物过程交代作用:指固体岩石在化学活动性流体作用下通过组分带入带出使岩石总组分和矿物成分发生变化的过程。

岩石在交代过程中体积不变。

*晶内塑性变形:直线滑移、双晶滑移、单晶扭折、晶体位错。

*晶界塑性变形:颗粒边界的滑移、扩散流动(压溶)。

*变质分异:使原先均匀的岩石发育成分层的变质过程*P-T-t 轨迹:就是岩石在变质作用过程中P-T条件随时间(t)的变化而变化的历程或在P-T 图解中表示历程的曲线。

*热峰条件:是岩石在变质作用过程中经历的最高温度状态时的条件,包括热峰温度、热峰压力等,也称顶峰变质条件。

变质级: 变质作用的程度增加, 通常这种增加与温度和压力之间的关系没有十分精确的联系;通常是指最大温度(T max)时的温度和压力, 因为变质级是由平衡矿物组合来确定的;通常主要指示变质作用的热峰温度;很低级、低级、中级和高级。

进变质:岩石在热峰前温度随时间而增加过程中发生的变质结晶作用。

递增变质:一个变质地区地表一定方向热峰温度连续有规律地增加的变质作用。

两者区别:前者是对单个岩石而言,后者是对一个区域的出露的岩石而言。

退变质(retrograde metamorphism):岩石在热峰后伴随的温度降低的变质重结晶作用。

退化变质(retrogressive metamorphism):岩石在热峰后伴随的温度降低的变质重结晶作用。

①包含退变质含义;②复变质中,比老的变质事件温度低的年轻变质重结晶作用。

*变质反应:发生在变质作用的条件下的化学反应。

*榴辉岩:是一种不含斜长石的变质岩,其所含石榴石和绿辉石的总量大于75%, 石榴石和绿辉石都是主要组分, 它们中的任一个含量都不能超过75%.*孔兹岩:主要由Sil、Gt、Q、长石组成的泥质变质岩。

变质岩期末复习

变质岩期末复习

一.名词解释.变质作用:由地球内力作用引起的物理、化学条件的改变,使地壳中已形成的岩石在基本保持固态的状态下,原岩组分、矿物组合、结构、构造等方面发生转化的作用,称为变质作用。

变质岩:由变质作用所形成的岩石称为变质岩。

正变质岩:原岩为岩浆岩,经变质作用后形成的变质岩称为正变质岩;副变质岩:原岩为沉积岩,经变质作用后形成的变质岩称为副变质岩。

均向压力:一般指地壳一定深处岩石所承受的上覆岩层重力,因而可以认为均向压力是深度和上覆岩层的相对密度的函数。

定向压力:又叫应力,主要指由构造运动或岩浆活动所引起的侧向挤压力。

流体(压力)主要由岩石中存在的挥发分,特别是H20和C02所引起的(以Pco2和P H2o表示)。

等化学系列:指具有相同原始化学成分的所有岩石,这些岩石的矿物组合不同,取决于变质作用类型和强度。

特纳将变质岩划分为五个等化学系列。

即:石英长石质岩类、泥质岩类、碳酸盐岩类、基性岩类、镁质岩类。

等物理系列:指同一变质条件下形成的所有变质岩,其矿物共生组合的不同,取决于原岩的化学成分。

新生矿物:又称变晶矿物,在变质作用过程中新生成的矿物。

如泥质岩经过变质后生成红柱石。

原生矿物:在变质作用过程中保留下来的原岩中的稳定矿物。

一部分石英就是花岗岩在云英化过程中保留下来的原生矿物。

变质相:指反映多种原岩成分,在一定的P,T条件下,与变质矿物组合之间的对应关系。

变质级:根据常见岩石中,反映矿物共生组合重要变质变化的特定矿物反应来划分变质带,称为变质级。

变质带:在变质岩区,常见变质程度不同的变质岩成带状分布,其成因主要与变质程度有关,我们把变质岩的这种分带现象称之为变质带或变质程度带。

双变质带:指环太平洋沿岸 (如日本岛弧) 可见并排分布着地质时代相近的高压低温变质带和高温低压变质带,前者位于太平洋一侧,后者位于靠大陆一侧,由于总是成对出现,故称为双变质带。

变质岩的结构:指岩石组分的形状、大小和相互关系,它着重于矿物个体的性质和特征。

变质岩复习名词解释

变质岩复习名词解释

变质岩复习名词解释1、变质岩:三大岩类的一种,是指受到地球内部力量(温度、压力、应力的变化、化学成分等)改造而成的新型岩石。

2、变质作用:系指在地壳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由于物理化学条件的改变,早先形成的岩石(包括岩浆岩和沉积岩)在固态条件下所发生的矿物成分、结构构造的变化,称变质作用。

3、变质重结晶作用:指在变质条件下, 同种矿物间的溶解, 组分迁移, 再沉淀结晶的改造作用. 这此过程中, 没有新的矿物相出现。

静态重结晶:一般发生在低应变区或应力消失以后, 是在没有应力或应力较弱的条件下发生的重结晶作用.动态重结晶:作用方式(机制)一般可以分为两种类型:1)迁移动态重结晶:已变形的矿物颗粒开始溶解并被新生的同种矿物定向生长取代的过程,结果产生定向组构。

2)旋转动态重结晶:在剪应力作用下,矿物旋转变形与重结晶作用同时发生,结果形成一种独立的亚颗粒结构(由许多细小的同种矿物颗粒组成,它们光性不同,界限不清)。

4、变质结晶作用:又叫变质反应,指在变质作用的温度压力范围内, 原岩在基本保持固态的条件下, 岩石中原有矿物被新生矿物所取代的过程.5、交代作用:指在变质条件下,由变质岩以外的物质的带入和原岩物质的带出,而造成的岩石中一种矿物被另一种化学成分不同的矿物所置换的过程。

6、变质分异作用:指原来矿物成分均匀的岩石经历变质作用后, 转变为矿物成分不均匀的岩石的各种作用的总和7、变形作用:是在岩石受应力超过弹性限度时,使岩石及矿物发生变形的一种作用。

在浅部低温和低压条件下,以脆性变形为主,表现为岩石及矿物中出现各种碎裂现象。

在深部较高温度和压力条件下,以塑性变形为主,矿物的形态和光性均可发生变化,通常以形成结晶片理为特征。

在韧性剪切带中,可出现拔丝结构、核幔结构等特征的变形结构。

8、复变质:又称多期变质作用(multiple metamorphism)、叠加变质作用(superimposed metamo rphism)。

变质岩复习第九章

变质岩复习第九章

第九章变质相一.变质相概念变质相是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范围内,不同成分的原岩经变质作用后形成的一套矿物共生组合引。

它们在时间上和空间上重复出现和紧密伴生,每一个矿物共生组合与岩石化学成分之间有着固定的对应关系。

二.变质岩相的主要种类1.沸石相标志是浊沸石和钠长石开始出现为下限,温度稍高可以出现葡萄石。

主要变质反应有:方沸石+石英=钠长石(200 ℃, 2kb)片沸石=浊沸石+3石英+2H2O(稍低于200 ℃,2kb)典型矿物组合:(1)浊沸石+绿泥石+钠长石+石英;(2)浊沸石+葡萄石 +绿泥石+钠长石+石英;(3)葡萄石+绿泥石+方解石+石英形成条件(实验资料):P H2O=1-3kb ,T =200-300℃(极低级变质)2.葡萄石-绿纤石相标志是浊沸石分解形成绿纤石,温度稍高绿纤石(400℃)将分解。

要变质反应有:浊沸石+绿泥石+方解石 =葡萄石+石英+CO2+H2O (温度稍低)浊沸石+葡萄石 +绿泥石 = 绿纤石+石英+H2O (360 ℃, 2kb )典型矿物组合:(1)绿纤石+葡萄石+绿泥石+钠长石+石英(变质硬砂岩)(2)绿纤石+绿泥石+绿帘石+钠长石+石英(变质基性岩)形成条件(实验资料):P H2O=1-3kb,T=300-360℃。

(极低级变质)3.蓝闪石-硬柱石相(蓝片岩相)特征:基性变质岩中出现蓝闪石、硬柱石、硬玉、文石等。

主要变质反应(多):例如浊沸石=硬柱石+石英+H2O (200-300 ℃, 2.6-3.3kb )绿泥石+阳起石+钠长石=蓝闪石+ H2O (200-350 ℃, 5-7kb )钠长石=硬玉+石英(硬砂岩)(200-300 ℃, 7.5- 9.5 kb )典型矿物组合:中压:硬柱石+钠长石+绿泥石+(石英,方解石,多硅白云母)高压:硬柱石+蓝闪石+钠长石+霰石(无石英时可以出现硬玉)极高压:硬柱石+蓝闪石+硬玉+石英形成条件(实验资料):温度200-450℃ 压力 3-5kb,可达10kb 。

变质岩复习题(2016)

变质岩复习题(2016)

一、名词解释1、变质岩;2、正变质岩;3、副变质岩;4、麻粒岩;5、榴辉岩;6、TTG片麻岩(TTG 岩系);7、孔兹岩;8、矽卡岩;9、云英岩;10、变质作用;11、重结晶作用;12、变质结晶作用;13、交代作用;14、区域变质作用;15、冲击变质作用;16、动力变质作用;17、交代变质作用;18、接触-热变质作用;19、造山变质作用;20、洋底变质作用;21、混合岩化作用;22、热峰条件;23、P-T-t轨迹;24、等化学系列;25、等物理系列;26、变余结构;27、变晶结构;28、变晶系;29、反应结构;30、交代结构;31、碎裂结构;32、糜棱结构;33、筛状(变晶)结构;34、板状构造;35、千枚状构造;36、片状构造;37、片麻状构造;38、变质反应;39、晕长石;40、不连续反应和连续反应;41、固-固反应;42、变质带;43、成岩格子;44、共生分析;45、封闭系统的 Goldschmidt矿物相律;46、开放系统的Korzhenskii矿物相律;47、矿物共生组合; 48、ACF图解;49、变质相;50、变质相系二、填空题1、在没有交代作用的前提下,变质岩的化学成分主要受的影响。

2、变质作用机制包括、、和。

3、交代作用是使发生改变的一种作用。

4、根据有无交代作用的发生,可将接触变质作用分为变质作用和变质作用。

5、影响变质作用发生的因素是、、和时间等。

6、温克勒(Winkler)根据变质反应温度划分的四个变质级是、、、。

7、铝硅酸盐Al2SiO5在不同变质条件下具有不同的同质异相体矿物,它们分别为、、。

8、以矿物组合及其含量命名的变质岩有、、、、、和。

9、以构造命名的变质岩有、、、、和。

10、某变质岩石具有片状构造,斑状变晶结构,基质为中粒粒状鳞片变晶结构,矿物组成为石榴石(10%)+十字石(15%)+黑云母(20%)+白云母(15%)+石英(40%),该变质岩名称为,可能原岩为系列,变质程度为。

变质岩(复习)

变质岩(复习)

1.为什么自然界的岩石不仅仅是岩浆岩、沉积岩两大类?答:地球演化过程中不同地球动力学事件使早先存在的岩石所处的地质环境和物理化学条件发生变化,偏离其初始形成时的地质环境及物理化学条件。

这必然引起岩石的矿物组成、结构构造甚至化学成分发生变化(调整或改造),以适应新的地质环境及物理化学条件。

2.如何正确理解变质作用的概念答:在地壳形成和发展、演化过程中,早先形成的岩石(包括岩浆岩、沉积岩以及先存的变质岩)在地壳一定深处,为适应新的地质环境和物理化学条件,在基本保持固态的条件下发生的矿物组成、结构构造甚至化学成分的变化称为变质作用。

3.变质作用与岩浆作用都是内生地质作用,它们的区别是什么?答:变质作用的发生过程主要是一个升温过程,而岩浆作用主要是降温过程。

(变质反应重结晶)变质作用主要是在固态条件下的矿物转变,而岩浆作用则是在液态条件下的矿物晶出。

(变晶结构)变质作用与岩浆活动之间也不存在一条截然的界线。

(部分重熔)4.为什么说温度是变质作用最重要的因素?答:○1温度升高可使原岩中一些矿物发生重结晶。

○2温度变化能引起原岩中矿物之间发生变质反应形成新矿物。

CaCO3(Cc)+SiO2 (Q)⇌ CaSiO3 (Wo)+CO2↑温度是变质反应中最重要的热力学平衡参数。

○3温度升高可为变质反应提供能量,并使岩石中流体的活动性增大,促进变质反应进行,使新矿物和新组构能以较快的速率和较大的规模形成。

○4温度持续升高可使原岩在重结晶和变质结晶基础上发生部分重熔,其中长英质组分成为流体相,引起混合岩化作用。

○5温度升高还可改变岩石的变形行为,从脆性变形向塑性变形转变。

5.负荷压力在变质过程中的作用是什么?答:○1改变发生变质反应的温度。

压力增高,多数情况下可使吸热反应的平衡温度升高。

如: CaCO3(Cc)+SiO2(Q)⇌ CaSiO3(Wo)+CO2↑压力由105Pa(1bar)增高到0.1GPa (1Kb)时,发生这一反应的温度将由470℃增到670℃。

变质岩复习思考题

变质岩复习思考题

变质岩复习思考题一名词解释1正变质岩-原岩为岩浆岩经变质作用形成的变质岩称正变质岩2副变质岩-原岩为沉积岩经变质作用形成的变质岩称负变质岩3特征变质矿物--指稳定p--t范围比较窄,反应外界条件变化灵敏的变质矿物。

如AL2SiO5S三种同质多相变体:红柱石指示低压、蓝晶石指示中压、矽线石指示高压。

4变质相--指变质作用过程中同时形成的一套矿物共生组合及其所反映的形成时的物理化学条件。

5变质带--变质程度不同的岩石在空间上呈有规律的分带现象,这些带呈变质带。

6角岩结构—是一种细粒粒状变晶结构,也可以称为显微粒状变晶结构。

其中矿物颗粒常呈多边形,彼此紧密镶嵌,一般不呈定向排列。

岩石常具角状断口和块状构造。

它是热接触变质作用形成的角岩的特征结构。

7矽卡岩—主要在中、酸性侵入体与碳酸盐岩的接触带,在热接触变质作用的基础上和高温气化热液影响下,经交代作用所形成的一种变质岩石。

8云英岩—是由花岗岩类岩石在高温气水热液作用下,经交蚀变而形成,在矿物成分上主要是白云母和石英组成。

形成云英岩的作用称为云英岩化。

二、填空1.变质岩的构造分为:(变余构造)、-(变成构造)两大类。

2.变质作用的类型分为:(区域变质作用)、(接触变质作用)、(汽液变质作用)、(动力变质作用)、(混合岩化作用)五大类。

3.接触交待变质岩的代表岩石为:(矽卡岩)4区域变质岩类包括下列岩石类型:(板岩)、(千枚岩)、(片岩)、(片麻岩)、(长英质粒岩)、(角山质岩)、(大理岩)等。

5.以矿物组合及其含量命名的变质岩有:(石英岩)、(大理岩)、(斜长角闪岩)、(麻粒岩榴辉岩)、(超铁镁质岩)(混合岩)。

6.以构造命名的变质岩有(板岩)、(千枚岩)、(片岩)、(片麻岩)、(糜棱岩)、(碎裂岩)。

7区域变质相包括:(浊沸石相)、(葡萄石-绿纤石相)、(蓝闪石片岩相)、(低绿片岩相)、(高绿片岩相)、(低角闪岩相)、(高角闪岩相)、(麻粒岩相、(榴辉岩相)等。

岩石的三大类型介绍沉积岩火成岩变质岩

岩石的三大类型介绍沉积岩火成岩变质岩

岩石的三大类型介绍:沉积岩.火成岩.变质岩岩石有三大类型,沉积岩、火成岩、变质岩。

具体类型和它们的形成过程的具体总结,全都在这里!不懂得同学看这里,懂得同学复习一下!一、沉积岩(1) 什么是沉积岩?沉积岩是在地球表面及其以下深度有限的地方形成的地质体,它是在常温常压下由风化作用、生物作用和部分火山作用形成的碎屑物质,经过一系列作用( 搬运、沉积和成岩作用等) 而形成的岩石。

在陆地约四分之三的表面是沉积岩,它占地壳总重量的8%。

这些紧密的岩石比火成岩更易弯曲。

像沙,盐,粘土,砂岩,炭和石灰石都是例子。

常见的沉积岩有:直径大于3 毫米的砾和磨圆的卵石及被其它物质胶结而形成的砾岩,由2 毫米到0.05 毫米直径的砂粒胶结而成的砂岩,由颗粒细小的粘土矿物组成的页岩,由方解石为其主要成分,硬度不大的石灰岩等。

(2) 沉积岩的主要特征:①层理构造显著;②沉积岩中常含古代生物遗迹,经石化作用即成化石;③有的具有干裂、孔隙、结核等。

(3) 沉积岩的分类:以物质来源为主要考虑因素的分类,沉积岩被分成三类,即由母岩风化物质、火山碎屑物质和生物遗体形成的不同沉积岩。

二、火成岩(1) 什么是火成岩?火成岩是岩浆在地下或喷出地表后冷凝形成的岩石,又称岩浆岩。

大部分火成岩是结晶质,小部分是玻璃质。

火成岩的形成温度较高,一般介于700-1500C之间。

火成岩主要由硅酸盐矿物组成,在地壳中具有一定的产状、形态。

根据岩石的矿物成分和化学成份,火成岩分为喷出岩和侵入岩。

(2) 岩浆岩的显晶质结构和隐晶质结构根据形成岩浆岩的主要矿物颗粒的绝对大小,可把岩浆岩的结构分为显晶质结构和隐晶质结构。

(1) 显晶质结构凭肉眼观察或借助放大镜能分辨出矿物颗粒者称显晶质。

根据主要矿物颗粒的平均直径大小又分为:粗粒结构颗粒直径>5mm;中粒结构颗粒直径5-2mm;细粒结构颗粒直径2-0.2mm;微粒结构颗粒直径若颗粒平均直径大于1cm者称为巨晶、伟晶。

变质岩石学复习资料

变质岩石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变质作用概述一、变质作用概念(1)与地壳形成和发展密切相关的一种地质作用;(2)地壳已存岩石在基本保持固态条件下的转变过程. (3)在特殊条件下,还可以产生重熔(溶),形成部分流体相(岩浆)二、变质作用影响因素:包括原岩化学成分;地质条件;物理化学环境。

物理化学因素包括温度、压力、应力、流体。

它们通常是同时出现,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

温度一般是最重要的因素,它不仅控制着变质作用的发生和发展,也制约着流体的活性和岩石变形性质;压力也是影响物化平衡的独立因素,有时对矿物组合起决定作用;应力不是变质反应物化平衡的独立因素,但它是变质岩组构的最重要因素,此外还控制着变质反应的速度和规模;流体是变质作用得以实现的基本因素,但温度又是流体具有活动性的前提。

三、变质作用类型:分类依据:分布规模/地质背景或物化条件。

有关术语(1)局部变质作用:接触变质作用; 动力变质作用; 冲击变质作用; 交代变质作用.(2)区域变质作用: 造山变质作用; 洋底变质作用; 埋藏变质作用; 混合岩化作用.四、变质岩概念:地壳已存岩石在基本保持固态条件下形成的一种转化岩石,其形成与地壳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

第二章变质岩的基本特征一、变质岩的化学成分• 影响因素-体系的封闭程度及元素的活动性• 变质岩化学成分的一般特征• 等化学系列的概念/类型/主要特点1).富铝系列:富铝、贫钙;铁、镁低;钾>钠。

原岩是泥质岩石(泥岩、页岩)或火山凝灰岩。

出现许多特征变质矿物(硬绿泥石、十字石、堇青石、铁铝榴石、红柱石、蓝晶石、矽线石)。

2)长英质系列:富硅、贫钙;铁、镁、铝含量也较低.原岩是含长石的各种砂岩、粉砂岩和酸性—中酸性火山岩、花岗岩。

极少出现富铝系列特征变质矿物。

3)碳酸盐系列:富钙、镁;铝、铁、硅含量较低且变化范围大。

原岩是石灰岩和白云岩。

常见矿物有方解石、白云石、滑石、蛇纹石、透辉石、透闪石、硅灰石、金云母、镁橄榄石、钙铝榴石4)铁镁质系列:贫硅、富铁、镁、钙;钠>钾;含一定量的铝。

变质岩岩石学参考复习题型

变质岩岩石学参考复习题型

(10%)、石英(10%)组成
8
细粒鳞片粒状变晶结构、 斜长石(55%)、黑云母(20%)、石英(10%)、
片麻状构造
钾长石(10%)、绿帘石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5%)
10
斑状变晶结构,基质显微 变斑晶:红柱石(15%)
变晶结构,块状构造
变基质:黑云母(30%),石英质(55%)
11
中-细粒鳞片变晶结构, 绿泥石(50%),绿帘石(35%),长石
斑状变晶结构,基质鳞片 白云母(50%)、十字石斑晶(30%)、
变晶结构,片状构造
石英、长石少量
岩石名称
4
斑状变晶结构,片麻状构 变斑晶蓝晶石;变基质斜长石(55%)、

石英、黑云母(20%)
5
细粒鳞片粒状变晶结构, 斜长石(15%)、黑云母(25%)、白云母(15%)、
片状构造
石英(43%)、钾长石(2%)

(30%)、少量长石
四、判断题
1.变质作用的影响因素主要是温度、压力和原岩的化学成分。( ) 2.变质岩的成分完全取决于原岩的成分。( ) 3.变质岩都可以保留原岩的结构和构造。( )
4.在变质作用过程中,岩石的矿物成分发生变化都是交代作用引起的。( ) 5.在变质作用过程中,岩石的组分发生迁移主要是通过溶液来实现的。( ) 6.岩石在定向压力的作用下都会产生塑性变形。( ) 7.岩石在定向压力的作用下都会产生变形。( ) 8.不同的原岩形成不同的变质岩。( ) 9.变质程度相等的变质岩属于等物理系列的岩石。( ) 10.等化学系列的岩石都处于同一变质相中。( ) 11.区域变质岩是温度、压力和具化学活动性的流体等诸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分布于局部地区。

长江大学岩浆岩与变质岩复习详细资料

长江大学岩浆岩与变质岩复习详细资料

1 折射率:光在一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与在另一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之比。

2 折射定律:光波从一种介质传到另一种介质时,在两种介质的分界面上将发生反射及折射现象。

3 双折射:光波射入非均质体中,除特殊的方向外,都会分解成振动方向相互垂直、传播速度不同、相应折射率值不等的两种偏光的现象。

4 双折率:产生双折射现象时的两种偏光的折射率值之差。

5 光率体:表示光波在晶体中传播时,光波的振动方向与相应的折射率之间的关系的光学立体图形(光性指示体)。

6 光轴角:两个光轴之间的锐角。

7 光轴面:包括两个光轴的面。

8 光性方位:光率体主轴与晶体结晶轴之间的关系。

9 多色性:由于光波在晶体中的振动方向不同,而使矿片颜色发生改变的现象。

10 闪突起:在单偏光镜下,转动载物台,非均质体矿物的边缘、粗糙面及突起高低发生明显改变的现象。

11 平行消光:矿片在消光位时,矿片上解理缝或晶面迹线与目镜十字丝之一平行,即矿片的光率体椭圆半径之一与解理缝或晶面迹线平行。

12 消光位:非均质体除垂直光轴以外的其他方向切面,在正交偏光镜间处于消光时的位置。

13 补色法则:两个非均质体除垂直光轴以外的任意方向切面,在正交偏光镜间45。

位置重叠时,光波通过这两个矿片后总光程差的增减法则。

14 高级白:各种单色光波不等量的出现、互相叠加混杂的结果,形成一种与珍珠表面相似的亮白色。

15 消光角:光率体椭圆半径与解理缝或晶面迹线之间的夹角。

16 延性:长条状矿物切面的延长方向与光率体椭圆长短半径的关系。

17 岩浆:产生于上地幔和地壳深处,含挥发分的高温粘稠的主要成分为硅酸盐的熔融物质。

18 浅色(硅铝)矿物:化学成分中含SiO2和Al2O3较高,不含镁铁,以浅色为共同特征的矿物。

19 深色(铁镁)矿物:成分中富含铁镁矿物SiO2含量较低,又称镁铁矿物。

20 鲍文反应系列:表示岩浆结晶过程的反应系列,先析出的矿物与残浆反应,使矿物成分发生变化而形成新的矿物,随着温度降低可产生两种系列---1.连续系列(斜长石系列,晶格不变);2.不连续系列(铁镁矿物系列,结晶格发生变化)。

岩浆岩与变质岩复习提纲

岩浆岩与变质岩复习提纲

岩浆岩与变质岩复习提纲一岩浆岩1 岩浆:在地下深处形成的(50-200km),含有会发物质的,高温、高压、炽热而粘稠的硅酸盐熔融体。

P1692 岩浆岩:是岩浆在内力地质作用下,由深处侵入地壳表层或喷出地表,并冷凝,固结形成的岩石。

P1703 造岩氧化物:岩浆岩的化学成分常用氧化物来表示,其中含量最多的为SiO2 Al2O3 Fe2O3 FeO MgO CaO NaO K2O H2O TiO2 这十种氧化物,它们的平均含量占岩浆岩的99%,故称之为主要造岩氧化物。

造岩元素:O Si Al Fe P1714 岩浆岩酸度:岩浆岩是否有足够的SiO2与金属氧化物结合,亦称为Sio2的饱和程度。

P172 碱度:是否有足够数量的碱质与Sio2及其他氧化物相结合,亦称为碱质饱和程度。

5 主要矿物:对划分岩石大类起决定性作用的矿物。

P173次要矿物:对划分岩石大类不起决定性作用,但可作为确定岩石种属的矿物。

副矿物:含量最少,通常小于1%,在岩石的分类和命名中不起作用。

暗色矿物(铁镁矿物):带有深暗不同的颜色,在成分上富含铁、镁的硅酸盐矿物。

橄榄石、角闪石、黑云母。

浅色矿物(硅铝矿物):无色或颜色较浅者,在成分上富含SiO2、Al2O3,不含铁、镁的矿物。

长石、石英。

原生矿物:岩浆在冷凝过程中形成的矿物。

可以从岩浆中直接结晶出来,也可以是结晶后与岩浆重新反应而生成的矿物。

长石、石英、橄榄石、辉石、角闪石次生矿物:岩石受各种外部地质营力(如地表风化作用)的影响而形成的矿物。

P1736 化学成分的变化规律从超基性岩至酸性岩,其化学成分的变化如图所示。

7 鲍温反应系列8 矿物种类与含量的变化:从超基性岩至碱性岩9 岩浆岩中矿物成分与化学成分的关系1)暗色矿物随FeO、MgO含量减少而减少2)随SiO2含量的增加,斜长石由基性变为酸性,钾长石含量逐渐增多3)随SiO2饱和程度增加,石英从无到有,当SiO2达到过饱和时出现大量石英4)随碱质含量的增加,出现碱性长石、副长石和碱性暗色矿物6 结构:岩石的结晶出呢程度,矿物颗粒大小,形状及其组合方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为什么自然界的岩石不仅仅是岩浆岩、沉积岩两大类?答:地球演化过程中不同地球动力学事件使早先存在的岩石所处的地质环境和物理化学条件发生变化,偏离其初始形成时的地质环境及物理化学条件。

这必然引起岩石的矿物组成、结构构造甚至化学成分发生变化(调整或改造),以适应新的地质环境及物理化学条件。

2.如何正确理解变质作用的概念答:在地壳形成和发展、演化过程中,早先形成的岩石(包括岩浆岩、沉积岩以及先存的变质岩)在地壳一定深处,为适应新的地质环境和物理化学条件,在基本保持固态的条件下发生的矿物组成、结构构造甚至化学成分的变化称为变质作用。

3.变质作用与岩浆作用都是内生地质作用,它们的区别是什么?答:变质作用的发生过程主要是一个升温过程,而岩浆作用主要是降温过程。

(变质反应重结晶)变质作用主要是在固态条件下的矿物转变,而岩浆作用则是在液态条件下的矿物晶出。

(变晶结构)变质作用与岩浆活动之间也不存在一条截然的界线。

(部分重熔)4.为什么说温度是变质作用最重要的因素?答:○1温度升高可使原岩中一些矿物发生重结晶。

○2温度变化能引起原岩中矿物之间发生变质反应形成新矿物。

CaCO3(Cc)+SiO2 (Q)⇌ CaSiO3 (Wo)+CO2↑温度是变质反应中最重要的热力学平衡参数。

○3温度升高可为变质反应提供能量,并使岩石中流体的活动性增大,促进变质反应进行,使新矿物和新组构能以较快的速率和较大的规模形成。

○4温度持续升高可使原岩在重结晶和变质结晶基础上发生部分重熔,其中长英质组分成为流体相,引起混合岩化作用。

○5温度升高还可改变岩石的变形行为,从脆性变形向塑性变形转变。

5.负荷压力在变质过程中的作用是什么?答:○1改变发生变质反应的温度。

压力增高,多数情况下可使吸热反应的平衡温度升高。

如: CaCO3(Cc)+SiO2(Q)⇌ CaSiO3(Wo)+CO2↑压力由105Pa(1bar)增高到0.1GPa(1Kb)时,发生这一反应的温度将由470℃增到670℃。

○2压力的增高有利于形成分子积体较小、密度较大的高压矿物或矿物组合。

如硬玉和霰石等。

6.评述构造超压和流体超压对变质作用的影响。

答:构造超压——构造超压为平均应力与负荷压力之差,是构造作用对总压力的贡献。

构造超压大小与岩石强度有关,后者本身又因成分、温度、变形速率及其他因素而变化。

由于变质作用发生在高温条件下,岩石强度通常不大,因而构造超压通常较小,正常变质条件下小于0.1GPa。

构造超压只有在地壳浅部、岩石处于刚性状态且应变迅速时才有意义。

而在地壳较深处,温度较高、负荷压力较大,岩石具有一定的塑性,应力可通过塑性变形而被释放,所以不大可能起附加压力的作用。

流体超压——有时在封闭体系中,随着温度的上升,多种变质反应将释放出大量的H2O 和(或)CO2,由于毛细孔体积很小,同时岩石的强度又足够大,则可出现Pf>Pl 的情况。

两者的差值称作流体超压, Winkler认为这是“内部产生的气体超压”,一般是局部的。

这种情况下,无论变质反应是否有流体相参与,Pf都是控制变质反应的独立因素。

在侵入体附近,由于岩浆结晶过程中析出大量流体相,也可在局部出现Pf>Pl的情况,此时Pf也是控制变质反应的独立因素,可以不考虑Pl。

7.区分:重结晶作用与变质结晶作用,变质分异作用与交代作用,动态重结晶与静态重结晶。

答:重结晶作用:是指在变质作用条件下,原岩中矿物颗粒的重新组合(只涉及同种矿物的溶解、组分迁移和再次沉淀结晶),只有矿物颗粒形状和大小的变化,而不形成新的矿物相。

重结晶前后,岩石总化学成分(除H2O、CO2等挥发分外)保持不变。

变质结晶作用:在变质作用的温度、压力范围内,原岩在基本保持固态的条件下新矿物相的形成过程,同时必然有相应的原有矿物相趋于消失。

变质结晶前后,岩石总化学成分(除H2O、CO2等挥发分外)保持不变。

变质分异作用:是在变质作用的温、压条件下,原岩中某些矿物组分经扩散作用而不均匀聚集的过程。

它以组分在空间上有一定范围的迁移而不同于一般的重结晶作用,又以没有组分从系统中带出或从系统外带入而不同于交代作用。

交代作用:在变质作用条件下,由变质原岩以外的物质的带入和原岩物质的带出而造成的一种矿物被另外一种化学成分与其不同的矿物所臵换的过程。

发育位错的晶体储集了变形施加的应变能,所以不稳定而力图通过重结晶来消除应变能并恢复到稳定的无应变状态。

这种伴随变形发生的重结晶称为动态重结晶,包括恢复和重结晶两个阶段。

无偏应力参与的重结晶作用称静态重结晶。

8.综合说明变质作用的分类答:根据其规模,可分为局部变质作用和区域变质作用两大类:一、局部变质作用局部变质作用分布局限(其体积一般小于100km3),分布在一个具体的地质构造中,往往一个变质因素起主导作用。

在局部变质作用发生的地区可清楚地观察到变质岩与未变质岩石的逐渐过渡。

具体分为4类:(1)接触热变质作用指发生于侵入体周围的接触带上,由岩浆侵入带来的热使围岩发生的变质作用,也称热变质作用。

其主要控制因素是温度,变质作用的方式主要是重结晶和变质反应。

这类变质作用一般深度不大,围限压力不高,约为2~3×108Pa以下。

典型的接触热变质岩称为角岩。

(2)动力变质作用指断层带或其它强烈错动(剪切作用)带上,由于构造应力的作用,岩石通过碎裂、变形或重结晶等方式,发生结构、构造上的改造,有时有矿物成分上的转换。

其特点是低温、高应变速率。

除高级动力变质外,一般变质温度相当于绿片岩相。

典型岩石如糜棱岩、碎裂岩。

(3)气-液变质作用指在化学活动性流体的参与下,岩石中某些活动性组份之间发生的一种交代作用。

常发生于一些热液矿床或矿脉周围以及侵入体与围岩的接触带上,前者称围岩蚀变,后者称接触交代变质作用。

除流体外,温度、组分的化学位是主要的控制因素,交代作用和变质反应是其主要的变质方式。

(4)冲击变质作用指陨石撞击地表引起的一种局部的、短时间的、压力巨大的变质作用。

是陨石冲击时产生的动能瞬时转化为热能使岩石变质。

高压、高温条件→石英高压变体:柯石英和斯石英;长石、石英熔融形成玻璃等。

典型岩石为陨击角砾岩,是一种基质呈似熔岩外貌的角砾岩。

二、区域变质作用指岩石圈大规模范围内发生的多种因素综合起作用的复杂的变质作用。

多与构造运动相伴发生,常见于前寒武纪结晶基底及显生宙造山带中。

主要变质因素有温度、压力(包括围限压力和应力)和流体。

一般发生于地壳深部,并且常伴随有混合岩化、大规模的构造变形及岩浆活动。

按照区域变质的环境可分出以下类型:(1)造山变质作用是大规模分布于前寒武纪结晶基底和显生宙造山带的变质作用,与造山作用有密切的成因联系。

面积数百至数千平方公里。

在前寒武纪结晶基底呈面状分布,在显生宙造山带呈带状分布。

温度、压力、偏应力都是其重要的变质因素,主要变质机制为重结晶、变质结晶和变形,形成的岩石常具有面理和线理,因而又称区域动热变质作用。

(2)洋底变质作用是指洋中脊附近的洋壳岩石在上升热流和热卤水作用下发生的大规模变质作用。

温度和流体中活动组分化学位(或浓度)是主要的变质因素。

P/T很低。

变质作用机制是变质结晶作用和交代作用,形成的岩石通常不显片理、线理。

洋底变质作用不仅使岩石矿物成分、结构构造发生变化,也可导致岩石化学成分发生变化,因而是区域规模的异化学变质作用。

(3)埋藏变质作用岩层由于上覆沉积物的深埋而处于地下较深处,由负荷压力和地热增温引起的一种大规模、很低级变质作用。

常出现于造山变质和洋底变质的很低级部分,或独立出现于强烈坳陷的沉积盆地底部,P/T变化范围很大。

其特点是变质温度低,重结晶和变质反应不彻底,多形成很低级至低级变质岩石,可看作是成岩作用与变质作用的过渡类型。

(4)混合岩化作用地壳深部高级变质岩发育区,由于温度、压力的增高及流体的参与,一些变质岩能熔融产生相当数量的花岗质熔体(深熔作用)。

当熔融程度很高时可产生花岗质岩浆,冷凝后便形成典型的花岗岩;如果熔融程度较低,则出现部分属花岗岩质、部分属原变质岩的宏观上不均匀的复合岩石,称为混合岩。

从变质岩经深熔而形成混合岩的过程称为混合岩化。

它是变质作用向岩浆作用过渡的类型,亦称超变质作用。

9.为什么说固-固反应是较好的地质稳压计?答:固-固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固相,不涉及流体相,因此平衡条件与流体相无关,影响反应的因素仅仅是T和P,是较好的温压指示计。

10.为什么说与脱碳酸反应相比,脱水反应是较好的地质稳压计?答:由于地壳流体中H2O的大量存在,因此在通常的成因分析中,把流体相近似地看作是纯水相,分析脱水平衡时,仅考虑图解中x(H2O)=1条件下的P-T曲线,把脱水反应作为地质温压计应用。

脱碳酸反应的下述一般特点:它们都不仅受T、P控制,而且受x(CO2)控制。

当x(CO2)=0时,反应的平衡温度最低,平衡曲线为具有负斜率的直线。

随着x(CO2)的增加,平衡温度增高,平衡曲线逐渐变为正斜率曲线,x(CO2)=1时,平衡温度最高,曲线斜率和曲率最大(如脱水反应一样,在高压下变为负斜率)。

11.说明Ms+Q=Als+Or+H2O的岩石学意义。

答:是最重要的脱水反应之一,是中级变质与高级变质的临界反应。

Or+Als组合指示高级变质,而Ms+Q组合指示中级变质。

反应式中的Als(铝硅酸盐)视反应的压力条件可以是Ky(高压)、Sill(中压)或And(低压)。

12.连续反应的特点是什么?答:另一些反应涉及成分可变的固溶体,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关系是渐变的,在给定压力和流体成分的条件下,反应在一个温度范围内连续发生。

在P-T、P-x、T-x等双变量图解上,反应物和生成物在双变反应区内共存。

在双变区内,成分不断调整,反应的P-T条件取决于岩石成分。

这样的反应称为连续反应或滑动反应。

13.变质带的定义和划分标志是什么?答:在变质岩分布区,变质程度不同的岩石在空间上往往呈有规律的带状分布,可根据变质岩矿物、矿物组合、结构构造等特点将这些变质程度不同的带划分出来。

同一个带的变质岩石在一个基本相同的P-T-x范围内形成,这些指示变质程度的带称为变质带,带与带之间的界线称为等变线。

标志就是巴洛式变质带的等变线反应(书281页)14.岩石中既有Sil,又有And,是否说明岩石形成的P-T条件一定在And=Sil反应线上?有哪几种可能?15.已知岩石的矿物组合,请指出他们的化学类型:(1)Di+Tr+Cc+Dol+Q;————(钙质变质岩)(2)And+Crd+Ms+Bi+Q;————(泥质变质岩)(3)Di+Hb+Bi+Pl+Q;————(基性变质岩)(4)Ms+Bi+Mi+Pl+Q;————(长英质变质岩)16.举例说明变质岩矿物成分的影响因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