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儿童学前教育的现状和趋势分析
特殊需要儿童的学前教育
特殊需要儿童的学前教育特殊需要儿童是指在身体、智力、情感、语言、学习等方面存在障碍或困难,需要特殊教育和个性化支持的儿童。
他们在学前教育阶段面临着更多的挑战和困难,因此,特殊需要儿童的学前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特殊需要儿童的学前教育的重要性、特点以及有效的教育策略。
一、特殊需要儿童学前教育的重要性特殊需要儿童学前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首先,学前教育是儿童成长发展的关键阶段,对于特殊需要儿童更是如此。
在学前阶段,儿童的大脑发育迅速,接受能力强,因此及早介入和干预对于他们的发展至关重要。
其次,学前教育是特殊需要儿童适应学校生活的基础。
通过学前教育,特殊需要儿童可以逐步适应学校环境,培养社交能力和自理能力,为将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基础。
此外,学前教育还可以帮助特殊需要儿童早期发现和干预问题,提前制定个性化的教育方案,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潜力。
二、特殊需要儿童学前教育的特点特殊需要儿童学前教育与普通儿童的教育有着明显的区别,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个性化教育。
每个特殊需要儿童的情况各不相同,需要根据其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教育方案,注重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其潜力。
其次,多元化教学。
特殊需要儿童的学习方式和节奏各不相同,需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如视觉教学、听觉教学、运动疗法等,以满足其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再次,家校合作。
特殊需要儿童的学前教育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参与和支持,形成良好的教育合力,共同关注儿童的成长发展。
最后,关注全面发展。
特殊需要儿童的学前教育不仅要关注其学习能力的提升,还要注重其情感、社交、生活自理等方面的发展,促进其全面成长。
三、特殊需要儿童学前教育的有效策略为了更好地开展特殊需要儿童的学前教育工作,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策略。
首先,建立多元化的教育体系。
特殊需要儿童的学前教育需要整合各方资源,建立多元化的教育体系,包括专业机构、特殊学校、普通学校的特教班等,为儿童提供全方位的教育支持。
学前教育专业的发展前景和趋势分析
学前教育专业的发展前景和趋势分析学前教育是指对3至6岁儿童进行教育和培养的过程。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教育的重视程度逐渐提高,学前教育的发展前景日渐广阔。
本文将从师资、课程、科技以及家庭教育等方面,对学前教育专业的发展前景和趋势进行分析。
首先,学前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是学前教育的基础。
目前,教师对学前教育的认识和理念呈现多样化发展,专业化的学前教育师资培养逐渐成为发展趋势。
随着学前教育专业的设立和发展,越来越多的大学开始开设学前教育专业,培养更多的专业教师。
这些专业教师具备深厚的学科知识和专业能力,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满足幼儿的教育需求,提高学前教育的质量。
其次,学前教育课程的改革和创新是学前教育专业发展的核心。
学前教育课程要与时俱进,紧密联系社会需求和幼儿发展规律,注重培养幼儿的综合素质。
在学前教育课程中,越来越注重对幼儿进行综合能力的培养,包括语言表达、动手能力、社会交往等方面。
同时,还注重培养幼儿的创造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科技的应用已经成为学前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学前教育中的教学手段也在不断创新。
例如,利用智能化教具和网络教学平台,可以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和学习知识。
此外,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学前教育中的应用,也有助于幼儿的学习和发展。
最后,家庭教育对于幼儿的发展至关重要。
学前教育专业应当注重与家庭教育的结合,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合作,共同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学前教育专业要为家长提供相关的教育指导,帮助他们了解如何正确引导孩子的学习和发展。
综上所述,学前教育专业在未来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随着社会对教育的重视程度的提高,人们对幼儿教育日渐看重。
同时,学前教育专业的发展也需要与时俱进,不断推动师资队伍、课程、科技以及家庭教育等方面的创新和发展。
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学前教育专业将会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
学前教育专业的发展前景和趋势与社会需求密切相关。
随着人们对教育的重视,学前教育越来越被看作是培养幼儿综合能力和发展潜能的重要阶段。
特殊儿童学前教育的现状和趋势分析报告
2013省特殊教育学校智障教育学前骨干教师培训笔记整理(一)培训时间:2013年11月14日上午培训地点:市新东吴珍珠大酒店会议厅主讲人:特殊教育职业技术学院科研处处长教授谈秀菁题目:特殊儿童学前教育的现状和趋势分析容:一、特殊儿童早起教育的意义当代脑科学、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众多领域的研究表明,学前期是个体的社会行为、情绪、情感、性格和认知等方面的最重要和最关键的时期,个体在这一时期如果得到科学、适宜的教育,将对人的一生可持续发展起到极其重要的奠基作用。
▪2006年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我国大陆有残疾人约8296万,残疾人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为6.34%。
其中,0-5岁的学前残疾儿童有141万。
▪中国每年出生2000万新生儿,每年新增加26万新生缺陷儿。
▪尽可能及早诊断与鉴定出儿童的第一性缺陷,并采取医学的、心理的、教育的手段对儿童可能发生的任何第二性缺陷进行预防、矫正和补偿,可以更好地克服或减轻残疾造成的不良后果。
▪有特殊教育专家计算出:“如在早期干预中使用1元钱,那么将会在残疾儿童学龄时的教育中节省7元钱,也就是说早期干预既可减轻残疾幼儿的不良后果,又可使他们在日后的教育中减少困难和节约经费。
”▪据英国的研究表明:经过早期良好的教育训练,“母语为英语的有阅读困难的学生在幼儿园时占儿童总数的25%,到小学一年级时这一数字降低为5%;英语为第二语言的的学生有困难迹象的儿童在幼儿园时占学生总数的40%,到小学一年级末时降为9%。
”二、我国特殊儿童学前教育的现状▪2011年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全国共对2.7万名聋儿进行了听力语言康复训练;实施贫困聋儿人工耳蜗、助听器抢救性康复项目,资助700名聋儿免费植入人工耳蜗,资助3000名聋儿免费佩戴助听器。
▪2012年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推进听力语言康复机构规化管理,完善基层服务网络。
已建设省级听力语言康复机构32个,基层听力语言康复机构1011个。
幼儿园学前特殊儿童教育的现状与对策
幼儿园学前特殊儿童教育的现状与对策摘要:在幼儿园学前教育中,要关注特殊儿童,有效实现幼儿园日常教育活动,对特殊儿童给予关怀和爱护,促使特殊儿童可以在温暖的环境下健康成长。
幼儿教师要及时补充特殊教育知识,提升幼儿教师的教育素养,了解特殊儿童的不同情况,了解幼儿的发展现状,合理给幼儿设置幼儿园内的活动,促使幼儿教育质量得以提高。
要充分发挥幼儿园应有的功能,保证幼儿园教育活动可以促进特殊儿童的健康发展,引导特殊儿童在成长中形成正确的观念认识,增强儿童的学习体验。
本文通过对特殊儿童教育现状进行分析,希望提出有效开展特殊教育的策略。
关键词:幼儿园;特殊教育;现状;策略在现代幼儿教育活动中,幼儿教师要及时更新个人的教育理念,注重现代化特殊教育理念的创新,保证提升特殊教育质量。
注重幼儿园学前教育活动的创新,保证在学前教育中合理创设课堂教学模式,增强幼儿的学习体验,让特殊儿童可以发挥个人的优势,提升儿童的学习自信心,有效促进幼儿的全面成长。
幼儿教师也要及时给予特殊儿童支持与帮助,了解特殊儿童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困难,及时制定相应的解决策略,保证特殊儿童自身学习活动效果不断得以提升,满足幼儿的学习需求。
一、特殊教育现状在目前特殊教育活动中,许多幼儿教师自身的特殊教育理念比较落后,在日常教育活动中关注特殊儿童的安全,让特殊儿童可以在学前教育活动中可以保证人身安全,对于幼儿自身能力的培养以及特殊儿童兴趣的挖掘则有所忽略,学前特殊教育效果有待提升,难以满足幼儿的自身发展需求。
许多特殊儿童依旧渴望正常的学前教育,也有着积极进取的上进心,如果幼儿教师无法开展专业化的教育引导,导致特殊教育活动无法实现创新,也就无法给特殊儿童营造良好的环境,导致特殊儿童在教育学习活动中容易受到限制,难以提升特殊儿童的学习质量。
在目前的特殊教育中,学前教师需要转变自身的教育观念,主动与特殊儿童沟通交流,了解儿童的学习和发展需要,并且可以针对儿童的自身情况合理创设课堂教育内容,增强特殊儿童的学习体验,促使儿童可以在和谐的学习环境下健康成长。
学前教育的发展趋势和未来展望
学前教育的发展趋势和未来展望近年来,学前教育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
学前教育的发展对于儿童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学前教育的发展趋势和未来展望,旨在为教育从业者和相关机构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学前教育的发展趋势1. 多元化教育模式的崛起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对教育需求的不断变化,多元化教育模式正逐渐兴起。
除了传统的幼儿园课堂教育外,越来越多的家庭开始重视家庭教育和社区教育。
家庭教育强调家长的积极参与和育儿技能的提升,社区教育则注重为儿童提供更广阔的学习机会和资源。
2. 科技与学前教育的融合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教育领域的应用也在不断创新。
在学前教育中,科技将起到更加重要的作用。
通过合理利用数字化教育资源、智能化学习工具和在线教学平台,可以提高教学效果和学习乐趣,满足不同儿童的个性化需求。
3. 全面素质教育的倡导近年来,全面素质教育理念在学前教育中得到广泛倡导。
传统的注重知识传授的教育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下社会需求。
全面素质教育强调以儿童为主体,注重培养儿童的思维能力、创造力、情感与品德等方面的发展,培养具有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人才。
二、学前教育的未来展望1. 重视早期干预和特殊教育未来学前教育将更加重视早期干预和特殊教育。
早期干预可以及早发现和纠正儿童发展中的问题,为孩子进入正规教育阶段打下良好基础。
同时,特殊教育将更加关注有特殊需求的儿童,提供适合他们的教育服务,实现教育的平等和包容。
2. 推动学前教育与社会需求的对接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儿童所需要的能力和素质也在不断变化。
未来的学前教育将更加与社会需求相结合,注重培养创新思维、沟通能力、个人管理等现代社会所需要的素养,为儿童未来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3. 加强教师专业化培养教师是学前教育的核心资源,他们的专业素养对于教育质量的提升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未来学前教育将加强教师的专业化培养,提高他们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知识水平,为儿童提供更优质的教育服务。
学前教育的十大发展趋势
学前教育的十大发展趋势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加速,学前教育也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和机遇。
为了满足现代社会对优质学前教育的需求,学前教育的发展方向和趋势也在不断演变和调整。
本文将重点探讨学前教育的十大发展趋势,并对其进行分析和展望。
趋势一:注重全面发展在过去,学前教育普遍偏重于智力开发,而忽视了其他方面的培养。
然而,现代学前教育越来越注重儿童的全面发展。
学前教育将不仅关注学术知识的传授,还将注重儿童的身体、情感、社会和创造力等多个方面的培养。
趋势二:深化课程改革学前教育的课程改革是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在传统的学前教育中,教育内容往往较为单一,形式单一,不够丰富多样。
现代学前教育将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注重培养创造力、思维能力、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趋势三:个性化教育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的发展和学习方式也各不相同。
个性化教育将成为学前教育的重要方向之一。
学前教育将根据孩子的兴趣、特长和个人差异来制定个性化的教育计划,以满足每个孩子的需求。
趋势四: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结合学前教育不再仅仅是学校的责任,而是学校和家庭共同肩负的义务。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结合将成为学前教育的一个重要趋势。
家长将扮演更加积极的角色,积极参与孩子的学习和成长。
趋势五:信息技术在学前教育中的应用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学前教育将积极探索和应用信息技术,以提高教育质量和效果。
通过使用教育软件、多媒体设备和互联网资源等工具,学前教育可以更好地满足孩子们的学习需求,提供更加多样和有趣的学习体验。
趋势六:多元化评价体系以往,学前教育往往过于注重考试和成绩,忽视了对儿童其他能力的评价。
然而,现代学前教育重视综合能力的培养和评价。
因此,多元化评价体系将逐渐取代传统的单一评价方式,以更全面地了解和评估儿童的发展。
趋势七: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随着全球化的进程加速,学前教育也需要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通过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学前教育机构交流经验和资源,学前教育可以不断提高自身的发展水平,并吸取其他国家的先进经验和教育理念。
特殊儿童学前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
特殊儿童学前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特殊儿童学前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引言特殊儿童是指具有身体、智力、情感、行为或感觉能力方面的特殊需求的儿童。
他们在学前教育阶段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可能会对他们的发展和学习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为了帮助特殊儿童充分发展潜力,促进他们的学习和参与,我们需要对特殊儿童学前教育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学前教育困境1.1 教育资源不足特殊儿童在学前教育方面面临的首要问题是教育资源的不足。
许多学前教育机构缺乏专门针对特殊儿童的设施和教材。
这使得特殊儿童在学前教育中无法得到应有的支持和指导,限制了他们的学习和发展。
1.2 学前教育师资不足另一个问题是学前教育师资的不足。
特殊儿童需要特别培训和教育,以满足他们个体化的学习需求。
然而,许多学前教育机构缺乏经验丰富和专业知识的教师,无法提供针对特殊儿童的有效教育。
1.3 社会认知和接纳不足特殊儿童在学前教育中还常常面临社会认知和接纳不足的问题。
许多人对特殊儿童持有偏见和误解,导致他们在学前教育环境中遭受排斥和歧视。
这不仅影响了特殊儿童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还对他们的学习和社交能力产生了负面影响。
二、特殊儿童学前教育对策2.1 提供多样化的学前教育资源为了解决教育资源不足的问题,我们需要提供多样化的学前教育资源,包括专门设计的设施和教材。
学前教育机构应提供适合特殊儿童的教学工具和教具,以满足他们不同的学习需求。
同时,还需要建立专门的资源中心,集中管理和共享学前教育相关的资源。
2.2 加强教师培训和支持为了提高学前教育师资的质量,我们需要加强教师培训和支持。
学前教育师应接受有关特殊儿童的特别培训,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
此外,学前教育机构应提供持续的专业发展机会和资源,以帮助教师不断提升专业知识和教育技能。
2.3 促进社会认知和接纳为了促进特殊儿童在学前教育中的社会认知和接纳,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
首先,需要提高社会对特殊儿童的认知和了解,以减少对他们的偏见和歧视。
幼儿园学前特殊儿童教育的现状与对策
SHAN XI JIAO YU2021.0532GUANDIANLINGHANG观点领航幼儿园学前特殊儿童教育的现状与对策■文/吕梁市兴县教育科技局幼教中心 王莲莲学前特殊儿童一般是指身心发展上与普通儿童有显著差异,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个体发展特别需要的学龄前儿童。
对于学前特殊儿童的分类有以下几种:发育迟缓、智力障碍、言语和语言障碍、视觉障碍、听觉障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自闭症谱系障碍、肢体和其他障碍等类型。
对于学前特殊儿童教育,一般指为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学前儿童提供保教服务。
要求是应当根据特殊儿童的身心特点和教育需要,与保育、康复相结合实施。
开展学前特殊儿童教育可以提升特殊儿童发展质量,预防出现继发性障碍,可以减轻家庭负担,提升家庭生活质量,对于减少特殊儿童后续的特殊教育需要与社会依赖等,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一、学前融合教育的基本原则我国陆续发布了关于学前特殊儿童教育的相关政策法规。
1989年发布的《关于发展特殊教育的若干意见》,其中提出由特殊教育学校附设的学前班、残疾儿童康复机构和普通幼儿园举办的残疾儿童学前班作为残疾儿童学前教育机构,并依靠家庭的配合,对残疾儿童进行早期智力开发和功能训练。
1990年推出的《残疾人保障法》,1994年推出的《残疾人教育条例》,以法律的形式确定实施学前特殊儿童教育的机构。
《中国残疾人事业“九五”计划纲要》把学前特殊教育纳入残疾人事业发展规划中。
2014—2016年的《特殊教育提升计划》与2017—2020年的《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提出要落实残疾儿童学前教育。
学前特殊儿童教育有两项基本原则。
一是零拒绝。
所有学前特殊儿童都有机会接受适合其特点和需要的学前教育服务,各类托幼机构、特殊教育机构、康复机构都要为之提供适合的特殊教育服务,不得拒绝。
二是最少受限制环境。
最少受限制环境是安置残疾儿童教育的一项基本原则,其根本思想是保障特殊儿童在最大程度上和普通儿童一起接受教育。
学前教育专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学前教育专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学前教育是指在孩子未上小学之前,依托于幼儿园、托儿所等机构,为幼儿提供教育与护理服务的一种教育形式。
随着家长对幼儿教育的重视程度的增加,学前教育的专业化和发展逐渐成为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探讨学前教育专业的现状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学前教育专业的现状目前,中国的学前教育专业已经得到了积极的发展。
随着政府对学前教育投入的增加和政策的支持,学前教育专业的发展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学前教育专业的师资队伍不断壮大。
随着学前教育对师资需求的增加,越来越多的专业人才开始涌入学前教育行业。
许多高校也开设了学前教育专业,培养更多的学前教育人才。
其次,学前教育专业的培训机构不断增加。
为了满足社会对学前教育的需求,许多专业机构开始提供学前教育培训课程,为从业人员提供更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
再次,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更加丰富多样。
为了适应幼儿的发展需求,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越来越注重全面发展。
不仅包括了幼儿教育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学前教育专业的发展趋势除了目前的现状,学前教育专业未来还将面临一些发展趋势。
首先,学前教育专业将更加注重综合素质的培养。
随着社会对综合素质教育的需求的增加,学前教育专业将更加注重培养幼儿的品德素质、创新能力、社交能力等。
培养全面发展的幼儿成为学前教育的重要任务。
其次,学前教育专业将借助科技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随着科技的发展,学前教育将更加注重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来提高教学效果。
例如,借助互联网技术和在线教育平台,可以实现对幼儿进行个性化教育,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
再次,学前教育专业将加强与家庭的合作。
幼儿教育不仅仅是学校的责任,家庭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
学前教育专业将加强与家庭的沟通和合作,共同为孩子的成长提供支持和指导。
此外,学前教育专业还将关注特殊儿童教育。
随着社会对特殊儿童教育关注度的提高,学前教育专业也将加强对特殊儿童的教育研究和教育方案的制定,为他们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
学前教育的现状、挑战与未来展望
学前教育的现状、挑战与未来展望引言学前教育是儿童教育的起点,对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观念的转变,学前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本文将探讨学前教育的现状、面临的挑战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学前教育的现状1. 学前教育的普及与发展近年来,中国的学前教育取得了显著进展。
根据教育部的数据,2021年全国幼儿园数量达到29.5万所,比2011年增加了12.8万所,增长了76.8%。
学前三年毛入园率从2011年的62.3%提高到2021年的88.1%,实现了基本普及。
2. 学前教育资源的分布学前教育资源的分布存在区域差异。
中西部和农村地区的学前教育资源增长较快,新增幼儿园中80%集中在中西部,60%分布在农村。
这表明国家在缩小城乡教育差距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
然而,尽管资源分布有所改善,城乡之间的教育质量差距依然存在。
农村地区的幼儿园在师资力量、教学设施和教育质量方面仍需进一步提升。
3. 学前教育的公益性学前教育的公益性逐渐增强。
政府加大了对学前教育的投入,推动了公益普惠幼儿园的发展。
这不仅提高了学前教育的覆盖率,也减轻了家庭的经济负担。
许多地方政府还推出了学前教育资助政策,帮助经济困难家庭的孩子接受优质的学前教育。
这些措施有效地促进了教育公平,保障了每一个孩子的受教育权利。
4. 学前教育的多样化随着社会的发展,学前教育的形式也变得更加多样化。
除了传统的幼儿园教育,早教中心、亲子园、家庭教育等多种形式的学前教育机构也应运而生。
这些机构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教育内容和活动,满足了不同家庭和儿童的需求。
家长们可以根据孩子的兴趣和发展需要,选择适合的教育方式,为孩子的全面发展提供支持。
二、学前教育面临的挑战1. 人口出生率下降近年来,中国的出生人口持续下降,这对学前教育的需求产生了直接影响。
2023年,新生儿数量降至902万,导致学前教育机构面临生源减少的挑战。
许多民办幼儿园和公办幼儿园出现了招生困难的情况。
我国残疾儿童学前教育现状及问题探析
自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我国特殊教育事业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
随着《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残疾人保障法》和《残疾人教育条例》的颁布以及随后一系列政策法规的实施,目前,我国已建立起了义务教育、中等教育阶段的特殊教育体系。
然而,在普及残疾人义务教育目标的逐步实现过程中,残疾儿童的学前教育依然面临诸多问题与困境。
一、残疾儿童学前教育的重要意义1.有利于儿童的成长和发展当代脑科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学科的研究结果表明,0~6岁是个体神经系统结构、动作、知觉、语言、性格等发展的敏感阶段和关键期,这一时期个体机能发展最为迅速,神经系统的可塑性较大、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强,是个体社会化的起始阶段。
许多对特殊儿童进行早期干预的研究也证实,越早开始的干预便越容易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可以使残疾幼儿的损害不至于造成更大的残疾和障碍。
因此,学前特殊儿童的康复教育具有一定的时效性,早干预、早训练,可以使残疾儿童缺陷得到最大程度补偿、有利于其潜能的最大程度发挥、促进其身心的最大限度发展。
2.有利于基础教育质量的提高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在我国学前教育尚未纳入义务教育的公共服务体系,但是各类残疾儿童的早期干预机构在学龄前特殊儿童的教育、康复和训练方面可以为幼小衔接以及小学阶段的学习做好充分的准备,良好的身心发展基础也会有利于他们学好各门课程。
残疾儿童学习有效性的提升,也将极大地促进基础教育质量的提高。
3.有利于教育公平的实现我国于1991年颁布的《残疾人保障法》和1994年的《残疾人教育条例》是最早提出残疾儿童学前教育的专门性法律和法规,随后又有多部法律和相关政策强调了残疾儿童学前教育在特殊教育乃至整个教育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并要求各教育机构接纳残疾儿童,这是保证残疾儿童有公平接受教育的政策保障。
拥有平等的教育机会才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基础,教育公平才能促进社会公平目标的实现。
二、残疾儿童学前教育面临的问题与困境分析1.教育机构数量不能满足需求1994年颁布实施的《残疾人教育条例》明确强调了对残疾儿童实施学前教育的机构设计。
自查报告三十五幼儿园特殊儿童教育
自查报告三十五幼儿园特殊儿童教育一、引言近年来,特殊儿童的教育问题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特殊儿童是指在身体、智力、情感、语言等方面存在障碍或特殊需要的儿童。
三十五幼儿园一直致力于为特殊儿童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
本报告旨在对幼儿园特殊儿童教育的情况进行自查,以进一步改进教育方式和提高教育质量。
二、特殊儿童教育的现状1. 特殊儿童数量根据我园统计数据显示,目前三十五幼儿园共有20名特殊儿童,其中包括智力障碍、听力障碍、自闭症等多种类型。
2. 教育方案针对特殊儿童的教育需要,我园制定了相应的教育方案。
方案包括:- 个性化教学计划:根据特殊儿童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教学计划,充分考虑到他们的特殊需求和潜能。
- 多元化教学方法: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视觉、听觉、运动等,以适应特殊儿童的学习方式。
- 辅助设施和工具支持:为特殊儿童提供适当的辅助设施和工具,如助听器、轮椅等,以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和参与度。
3. 教师培训为了提高教师对特殊儿童教育的专业水平,三十五幼儿园举办了一系列的培训课程。
培训内容包括特殊儿童的心理特点、教学方法和沟通技巧等。
通过培训,教师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得到了增强,能够更好地应对特殊儿童的教育需求。
三、特殊儿童教育的成效1. 学习成绩提升经过多年的特殊儿童教育实践,我们发现,通过个性化的教学方案和专业化的教师指导,特殊儿童的学习成绩得到了显著提升。
他们的学习兴趣增加,自信心提高,融入普通教育环境的能力得到加强。
2. 社交能力发展特殊儿童的社交能力是他们成长过程中的重要问题。
在三十五幼儿园的特殊儿童教育中,我们注重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通过合作游戏、小组活动等方式,特殊儿童的社交能力得到了良好的发展,他们与普通儿童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更加融洽。
四、问题与建议1. 个别教育资源不足目前,我们发现个别特殊儿童在特殊教育资源方面存在一定的缺乏。
针对这一问题,建议加强与相关机构的合作,争取更多的资源支持,确保每一个特殊儿童都能得到充分的关注和教育。
我国残疾儿童学前教育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
这些问题导致残疾儿童在普通教育中常常面临困境,甚至受到排斥。
对策提出
为了解决残疾儿童随班就读面临的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教育部门完善相关政策
教育部门应制定并完善关于残疾儿童随班就读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确保残疾 儿童的权益得到有效保障。同时,应加大对随班就读残疾儿童的资助力度,提高 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条件。
可以看出这些对策在实际操作中具有积极的效果。然而,要彻底解决残疾儿 童随班就读问题,仍需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持续。希望本次演示的内容能为关心 残疾儿童成长和教育的人士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谢谢观看
童随班就读问题与对策展开研究,旨在为改善残疾儿童的教育环境和条件提 供参考。
问题陈述
残疾儿童随班就读面临的问题主要包括歧视、适应困难等。首先,一些学生 和家长对残疾儿童存在偏见和歧视,认为他们会影响班级的整体成绩和秩序。其 次,残疾儿童在普通班级中可能存在适应困难,如沟通障碍、学习进度缓慢等。
是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并要求“完善学前教育资助制度”。研究显示,对 于有残疾幼儿的家庭而言,在时间和权重上更具先在性的是解决“入园难”这一 瓶颈问题,尤其是要解决就近进入公办幼儿园难题。我国已全面进入小康社会,
通过制度保障残疾幼儿平等接受普惠性学前教育的权利,成为许多家庭的诉 求。新时代学前特殊教育必须坚持公益普惠基本方向,推进学前特殊教育普及、 普惠、安全、优质发展。完善学前教育资助制度是时代所需,残疾幼儿入园率亟 待成为幼儿园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中具有一票否决效应
4、加强家校合作
学校积极与残疾儿童的家长进行沟通和合作,定期举行家长会和座谈会。通 过与家长的紧密合作,学校和家长共同制定并监督残疾儿童的教育计划,确保他 们的权益得到充分保障。
学前教育现状总结
学前教育现状总结引言学前教育是指为3至6岁幼儿提供的早期教育服务,是孩子成长过程中重要的阶段。
在现代社会中,学前教育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其发展状况也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对学前教育的现状进行总结,分析各个方面的发展情况和面临的挑战。
发展情况学前教育资源投入随着人们对学前教育的认识逐渐深入,学前教育的资源投入也得到了显著提升。
政府加大了学前教育的拨款力度,扩建了一大批幼儿园。
与此同时,社会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民办幼儿园和托儿所,为学前教育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学前教育的资源投入大大增加,为幼儿提供了更好的学前教育环境。
学前教育课程改革随着学前教育理论的不断发展和认识的深化,学前教育课程改革也逐渐推进。
以往重视知识灌输的教育方式逐渐转变为注重整体素质培养的教育理念。
学前教育课程的改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多元化的教育内容:学前教育不再局限于知识的传授,更注重培养幼儿的创造力、想象力、社交能力等多方面的能力。
2.游戏化教学:通过游戏教学的方式,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动力,提高他们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3.家园合作:学前教育课程改革强调教育机构和家长之间的密切合作,共同关注幼儿的成长发展。
这些改革的推进,为幼儿提供了更符合其成长特点的学前教育。
师资队伍建设学前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是保障学前教育质量的重要环节。
随着学前教育的发展,师资队伍也得到了大力培养和提升。
政府鼓励幼儿教师的继续教育,提供了各种培训机会和经费支持。
同时,学前教育专业的本科和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也有所扩大。
师资队伍建设的成果在学前教育的实施中得到了充分展示,为幼儿提供了更好的教育服务。
面临的挑战学前教育机构数量不足尽管学前教育资源的投入有所增加,但仍然存在学前教育机构数量不足的问题。
特别是在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和人口密集地区,学前教育资源依然紧缺。
这就导致了一些幼儿无法获得足够的学前教育机会,给他们的成长带来了不利影响。
教育质量参差不齐虽然师资队伍建设得到了重视,但学前教育的教育质量仍然存在参差不齐的问题。
当前我国特殊儿童教育的现状及对策教育
当前我国特殊儿童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特殊儿童在我国人口数量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因为特殊儿童的在心理与生理方面与普通儿童存在着一定的差距,那么对待特殊儿童我们就不能采取普通的教育方式,而是要根据特殊儿童的特点采取针对性的教育,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特殊教育。
要想让特殊教育得到全面的发展并惠及到每个特殊儿童,这就需要以教育部门为主干力量,民政、卫生、残联等多部门密切配合,并且还要积极的发展社会的力量来形成我国特殊教育的办学渠道。
1 特殊儿童与特殊教育所谓特殊儿童,是指在智力、情绪、肢体、行为语言等方面与一般的儿童存在着显着的差异,在我国特殊儿童主要是指在生理或心理上有着各种缺陷的儿童。
为了满足特殊儿童的学习需要而特别设计的教育。
特殊教育和普通教育有着一些共同点,普通教育的一些特点和规律在特殊教育中也能适用,但特殊教育也有着特殊的一面,它除了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外,还应该强调进行补偿缺陷和发展优势的教育。
在我国特殊教育一般可分为三种形式,开办专门的特殊教育学校;在普通的学校内设置特殊教育班和在普通学校的班级中进行随班就读。
目前第三种的特殊教育方式在我国较为普遍。
2 我国特殊儿童教育现状在我国,特殊儿童教育隶属于现行的教育体系,一般情况下分为学前教育、义务教育、职业教育和普通高级中等以上教育,但是目前的教育立法体系中仍然缺乏单独的残疾人教育立法而且法律的执行力还不够,这就导致了现存的立法层次还难以发挥相应的效力,特殊儿童的教育权也得不到充分的保证。
根据《教育法》的相关规定,我国的教育实施是以财政拨款为主、多渠道筹资为辅的体制,但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特殊教育经费的投入要远远的低于普通儿童教育,这就存在着不教育经费不公平的现象。
另外,家庭教育也在特殊儿童教育的体系中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家庭作为儿童,尤其是特殊儿童最初的生活环境,对掌握孩子的心理与情绪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家庭应当在教育系统中充分发挥自己的职能和作用,承担起特殊儿童特殊教育和发展的重要责任。
2024年幼儿园特殊儿童计划总结报告
2024年幼儿园特殊儿童计划总结报告在过去的这一年中,我们幼儿园致力于为特殊儿童提供全面的支持和关爱,以确保他们能够在一个包容和促进发展的环境中成长。
本报告将总结我们在实施特殊儿童计划方面的成就、挑战以及未来展望。
一、特殊儿童计划的实施1.个性化教育计划:我们为每位特殊儿童制定了个性化的教育计划,根据他们的特殊需求和学习风格,提供定制化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2.专业支持团队:我们组建了一支由特殊教育专家、心理学家、语言治疗师和物理治疗师组成的跨专业团队,为特殊儿童提供全方位的评估和干预服务。
3.融合教育:我们积极推动融合教育,让特殊儿童与普通儿童一起参与课堂活动,促进彼此之间的理解和友谊。
4.家长参与:我们定期与家长沟通,分享孩子的进步和挑战,共同制定家庭支持计划,确保孩子在幼儿园和家庭中都能得到一致的关爱和指导。
二、取得的成就1.学习成果:通过个性化的教育计划,大部分特殊儿童在认知、语言和社会技能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
2.社交技能:融合教育环境帮助特殊儿童提高了社交技能,他们更愿意参与集体活动,与同伴的互动也更加积极。
3.身心健康:专业的治疗团队介入,有效提升了特殊儿童的身体协调性和心理健康水平。
4.家长满意度:家长对我们的服务表示高度满意,他们认为孩子的自信心和适应能力得到了明显增强。
三、面临的挑战1.资源有限:尽管我们尽力提供全面的服务,但资源短缺仍然是一个挑战,特别是在专业人员和特殊教育设施方面。
2.社会认知:社会对特殊儿童的认识和理解有待提高,我们仍需加强宣传和教育,以消除对特殊儿童的误解和歧视。
3.持续评估:持续评估特殊儿童的需求和进展是一项挑战,我们需要不断调整计划以满足他们的变化需求。
四、未来展望1.扩大服务范围:我们计划扩大特殊儿童计划的服务范围,包括提供更多的专业支持和资源。
2.社区合作:我们将加强与社区的联系,争取更多社会资源和支持,以提升服务的质量和覆盖面。
3.专业发展:我们将继续投资于员工的专业发展,确保我们的团队能够提供最新的、最有效的特殊教育服务。
当今学前教育的趋势
当今学前教育的趋势当今学前教育的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强调全面发展:学前教育的目标是全面培养儿童的认知、情感、社会和身体等多个方面的能力。
越来越多的学前教育机构注重提供多元化的学习机会,帮助儿童全面发展身心各个方面的能力。
2. 注重优质师资:优秀的教师是学前教育质量的关键。
目前,学前教育机构越来越重视教师培训和专业发展。
教师们不仅需要熟悉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还需要具备丰富的儿童教育经验和实践能力。
3. 倡导家庭参与:学前教育不再是单纯由学校承担,而是强调家庭与学校的密切合作。
家庭的参与可以增强儿童的学习动力,促进家庭与学校的有效沟通和合作,共同为儿童的发展提供支持。
4. 引入多元化教学方法:传统的教学方式逐渐被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所替代。
学前教育倡导通过游戏、探究和创造等方式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和潜能,注重培养儿童的主动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 重视信息技术应用: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学前教育开始注重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越来越多的学前教育课程和教具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如电子书籍、教育游戏等,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丰富儿童的学习体验。
6. 推崇幼小衔接:幼儿园和小学之间的衔接被认为是学前教育的重要环节。
学前教育机构和小学开始加强合作,共同制定衔接方案,促进儿童平稳过渡,确保他们在小学阶段的学习和发展持续性和稳定性。
7. 关注特殊儿童教育:学前教育也越来越重视特殊儿童的教育需求。
学前教育机构致力于提供包容性教育环境,为特殊儿童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方案和支持,帮助他们充分发展潜能,融入社会。
总体来说,当今学前教育越来越注重儿童全面发展、教师专业化、家庭与学校合作、多元化教学方法、信息技术应用、幼小衔接以及特殊儿童教育。
这些趋势的共同目标是为每个儿童提供优质的学前教育,促使他们全面发展,建立坚实的学习基础,迎接未来的挑战。
特殊需要儿童的学前教育
特殊需要儿童的学前教育随着社会的发展,特殊需要儿童的学前教育日益受到重视。
特殊需要儿童是指在身体、智力、情感、语言等方面存在障碍或困难的儿童。
他们需要特殊的教育方式和资源来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
本文将探讨特殊需要儿童的学前教育的重要性、挑战和解决方案。
一、特殊需要儿童学前教育的重要性特殊需要儿童学前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首先,学前教育是儿童发展的关键时期,对于特殊需要儿童来说更是如此。
在这个阶段,他们的大脑发育迅速,接受教育的能力也最强。
通过早期的干预和教育,可以最大程度地促进他们的发展,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和生活质量。
其次,特殊需要儿童学前教育有助于促进他们的社交能力和自理能力的发展。
在学前教育的环境中,他们可以与其他儿童互动,学习合作、分享和沟通的技巧。
同时,通过日常生活的训练,他们可以提高自己的自理能力,增强独立生活的能力。
最后,特殊需要儿童学前教育有助于提前发现和干预潜在的问题。
通过专业的评估和观察,教育工作者可以及早发现儿童的特殊需求,并提供相应的支持和帮助。
这样可以避免问题的进一步恶化,为儿童的未来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特殊需要儿童学前教育的挑战特殊需要儿童学前教育面临着许多挑战。
首先,资源不足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特殊需要儿童需要特殊的教育设施、教具和教材,但这些资源在许多地区都非常有限。
这导致了特殊需要儿童无法获得他们所需的教育服务,限制了他们的学习和发展。
其次,缺乏专业的教育工作者也是一个问题。
特殊需要儿童的学前教育需要专业的教育工作者来提供个性化的教育和支持。
然而,目前许多地区缺乏这样的专业人才,导致特殊需要儿童无法得到适当的教育。
另外,社会对特殊需要儿童的认知和接纳程度也是一个挑战。
由于缺乏了解和接触,许多人对特殊需要儿童存在偏见和歧视。
这导致特殊需要儿童在学前教育中面临着更多的困难和障碍。
三、特殊需要儿童学前教育的解决方案为了解决特殊需要儿童学前教育面临的挑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幼儿园学前特殊儿童教育的现状与对策
幼儿园学前特殊儿童教育的现状与对策摘要:学前特殊儿童身心发展与普通儿童有明显差异,比如发育迟缓、听力障碍、智力障碍等。
为了能够促进特殊儿童良好学习与健康成长,应提供保教服务,以便特殊儿童能够像普通幼儿一样正常生活、学习。
基于此,本文着重分析幼儿园学前特殊儿童教育现状,明确当前特殊儿童融合教育存在的问题,探究优化特殊儿童融合教育的可行性对策,希望能够起到一定参考作用。
关键词:幼儿园;学前教育;特殊儿童教育;现状;对策引言:我国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当下,教育教学前移已经成为必然情况。
正因如此,幼儿园教育教学备受社会、教育工作者及家长的关注。
为了能够使幼儿园教育长足发展,除了科学化、合理化地教授正常幼儿之外,还要关注特殊幼儿,根据他们的成长需求与学习需求,开展优质的教育教学活动。
这需要掌握当前幼儿园学前特殊儿童教育实际情况,明确阻碍特殊儿童教育发展的因素,探究可行性策略加以解决,以便良好地教授和培养特殊儿童,促进他们健康成长,也提高我国学前教育水平。
1.幼儿园学前特殊儿童教育现状为了促进特殊儿童在幼儿园良好地成长与发展,科学合理地规划和实施学前融合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而深入了解实际工作情况,不难发现特殊儿童教育存在一些不足,具体表现为:其一,课程体系有待更新。
《3~6岁儿童学习和发展之南》、《上海市学前教育纲要》、《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等政策规定颁布实施的情况下,上海市幼儿园需要按照相关规定要求,结合特殊儿童学习需求及成长需求,科学合理地制定课程体系,以便在课程体系指导之下良好地展开课程教学活动,调动特殊幼儿的良好情绪状态,引导他们主动学习、轻松学习,促进他们健康地成长。
但现实情况则不然。
部分幼儿园所构建的课程体系存在缺陷,也就是在国家新政策要求颁布实施的情况下未能及时更新,导致其指导作用不强,相应的所创设的课程活动可能存在不足。
所以,为了能够良好地教授和培养特殊幼儿,使之能够像正常幼儿一样健康成长、快乐成长,需要重视课程体系的更新与完善,从而构建具有较高教育价值的课程活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江苏省特殊教育学校智障教育学前骨干教师培训
笔记整理(一)
培训时间:2013年11月14日上午
培训地点:苏州市新东吴珍珠大酒店会议厅
主讲人:南京特殊教育职业技术学院科研处处长教授谈秀菁
题目:特殊儿童学前教育的现状和趋势分析
内容:
一、特殊儿童早起教育的意义
当代脑科学、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众多领域的研究表明,学前期是个体的社会行为、情绪、情感、性格和认知等方面的最重要和最关键的时期,个体在这一时期如果得到科学、适宜的教育,将对人的一生可持续发展起到极其重要的奠基作用。
▪2006年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我国大陆有残疾人约8296万,残疾人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为6.34%。
其中,0-5岁的学前残疾儿童有141万。
▪中国每年出生2000万新生儿,每年新增加26万新生缺陷儿。
▪尽可能及早诊断与鉴定出儿童的第一性缺陷,并采取医学的、心理的、教育的手段对儿童可能发生的任何第二性缺陷进行预防、矫正和补偿,可以更好地克服或减轻残疾造成的不良后果。
▪有特殊教育专家计算出:“如在早期干预中使用1元钱,那么将会在残疾儿童学龄时的教育中节省7元钱,也就是说早期干预既可减轻残疾幼儿的不良后果,又可使他们在日后的教育中减少困难和节约经费。
”
▪据英国的研究表明:经过早期良好的教育训练,“母语为英语的有阅读困难的学生在幼儿园时占儿童总数的25%,到小学一年级时这一数字降低为5%;英语为第二语言的的学生有困难迹象的儿童在幼儿园时占学生总数的40%,到小学一年级末时降为9%。
”
二、我国特殊儿童学前教育的现状
▪2011年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全国共对2.7万名聋儿进行了听力语言康复训练;实施贫困聋儿人工耳蜗、助听器抢救性康复项目,资助700
名聋儿免费植入人工耳蜗,资助3000名聋儿免费佩戴助听器。
▪2012年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推进听力语言康复机构规范化管理,完善基层服务网络。
已建设省级听力语言康复机构32个,基层听力语言康复机构1011个。
年度新收训聋儿2.0万名,在训聋儿3.2万名;实施贫困聋儿人工耳蜗、助听器抢救性康复项目,资助4000名聋儿免费植入人工耳蜗,资助4500名聋儿免费配戴助听器.
▪盲幼儿的早期教育已经从上海盲校学前一年的教育,发展为各个省级盲校大都有了提供1到3年教育的学前班。
▪智障儿童的早期教育也普遍开展。
实施救助项目资助2.0万名智力残疾儿童进行机构康复训练。
▪建立了30个省级孤独症儿童康复训练机构;1.1万名孤独症儿童在各级机构进行了康复训练。
▪资助3.0万名脑瘫儿童进行机构康复训练。
▪残障儿童随园就读工作也逐步展开。
▪但现实的状况是不容乐观的:
“3-6岁残疾儿童接受学前教育率43.92%,远低于普通幼儿入园(70.55%)”。
调查发现,“为残疾儿童提供学前教育的特殊机构严重匮乏,普通学前教育机构缺少接纳残疾儿童的师资力量和相应设施。
3~6岁残疾儿童学前教育状况亟待改善,尤其是农村。
”
三、特殊儿童学前教育的趋势分析
(一)特殊儿童学前将从慈善型向权益型转化
▪早期的特殊教育是一种慈善型教育,但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民主化进程的加快,特殊教育在当代社会已经不是有钱人或正常人对残疾人的一种施舍和福利,而是人的一种平等的基本权利。
▪美国早在1968年就颁布了《援助障碍儿童早期教育法案》,1975年颁布的《所有残疾儿童教育法》(94-142法)又提出3~5岁的特殊幼儿均应接受特殊教育,有条件的州可再提前到0~3岁开始实施特殊教育。
▪日本在1999年新修订的《特殊教育学校指导要领》中特别规定了特殊幼儿园除应教育、指导在园的特殊儿童以外,还要针对虽然未到3岁入园年龄,但已显示出有残障的儿童开展工作。
▪台湾早期疗育的全面开展和普及起始于1991年,以教育行政部门发布的《发展与改进幼儿教育6年计划》为标志,在之后的20年里,政府相继颁布了:《儿童福利法》(1993年)
《身心障碍者保护法》(1997年)
《儿童及少年福利法》(2003年)
《特殊教育法》(1997年修订,2001年修订、2005年修订、2009年修订▪中国的特殊儿童学前教育水平与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教育公平目标的要求差距依然很大,存在的突出问题是普及率偏低,发展不均衡等。
▪需要通过立法解决:
经费的投入
相关机构的人员编制
制订早期教育机构的基本条件和统一的建设标准
(二)完整的0-6岁特殊儿童早期教育体系逐步建立
▪美国目前残疾儿童的早期教育按年龄分阶段进行,对于0~3岁的特殊婴儿的教育,实行“专家上门服务。
3~6岁特殊儿童的学前教育主要通过特殊学校的学前班、特殊儿童幼儿园、小学和研究机构附设的特殊幼儿班、上普通幼儿园等形式接受学前教育。
▪德国也有比较完善的早期教育体系,包括早期干预、严格的诊断、合理的安置和转介等过程。
对0~3岁的残疾儿童,主要采取咨询和送教上门的方式;
对4~6岁的残疾儿童,在经过严格的测试和入学建议后,一部分康复效果较好的孩子进入普通幼儿园,一部分在有特殊帮助的前提下进入普通幼儿园,一部分进入特殊幼儿园(班)。
▪日本对残障儿童的早期干预主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对残障的判定和对家长的指导;。
二是对残障儿童进行早期治疗和训练,对被发现的障碍儿童劝导其进入幼儿俱乐部接受指导或在障碍中心、医院等处接受治疗和训练。
▪挪威对0~3岁的残疾儿童实行“家长学校制”,3~6岁的残疾儿童上专门的幼儿园。
▪我国普通儿童的早期教育,从十多年前起,就开始了托幼一体化的探索实验,对0—6岁婴幼儿实施全面的保育和教育。
在上海、江苏、浙江、北京、广东等地,已经开始了由政府部门牵头的有组织进行的托幼一体化实践。
各地政府都纷纷出台了推进托幼一体化的文件,表明了政府对0—6岁儿童早期教育的重视,突出了0—6岁儿童教育的连贯性和整合性,着重关注0—3岁的早期教育实践。
(三)特殊儿童学前教育安置模式呈现多样化并存的发展格局
▪1.从隔离走向融合是特殊教育发展的内在规律和必然趋势
▪第一阶段:隔离教育阶段
▪第二阶段:一体化教育阶段
▪第三阶段:融合教育阶段
▪2.在走向融合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特殊儿童学前教育安置方式将呈现多样化并存的发展格局
▪多种特殊教育安置方式(特殊儿童幼儿园(康复中心)、特殊教育学校学前教育班和随园就读)并存局面仍将在我国长期存在。
▪普通幼教机构接纳残疾程度较轻的儿童入学受教育。
▪每个大市至少建立一个公立的特殊儿童学前教育机构,以解决本地区一些残疾程度较重的儿童的早期教育问题。
▪ 0~3岁的特殊儿童的教育问题,可以采取专家上门指导、到资源中心、各类康复中心接受教育等形式。
▪加大宣传力度,营造
尊重关爱残疾人群的社会氛围
“目前,将特殊幼儿安置在全纳幼儿园,而不是把他们纳入传统的隔离式特殊机构中学习,已成为世界性的教育潮流”
“绝大多数研究说明全纳教育有利于特殊幼儿的发展”。
对于正常儿童,“在全纳教育环境中普通幼儿的语言、认知、逻辑思维等能力的发展,不仅未受到特殊幼儿表现出来的不良模式的影响,而且比起传统普通教育机构中的幼儿,也未见其呈现出发展缓慢的现象,甚至在有些标准化测验
中,这些全纳教育机构中普通幼儿所获得的分数还高于那些在传统普通教育环境中就学的儿童。
”
“另外,在全纳教育环境中的普通幼儿,能快速地解读特殊儿童的需要信号并做出恰当的反应,其社会帮助技能水平远高于在传统教育环境中学习的儿童”。
“有机会与障碍儿童互动、一起成长的无障碍儿童,长大以后会变得更宽容。
他们成年后会对社会中的弱势人群具有更深刻的理解和尊重”。
(四)特殊儿童学前教育从量的扩张向质的提高转变
1.面向更多类型的特殊儿童专业教育
80年代以后,在特殊教育的对象中,单纯的生理性致残比例下降,而心理失调、行为方式不当的问题却越来越突出。
特殊教育的范围不断扩大,涉及面越来越广。
特殊教育的专业性:
如台湾的早期疗育就是一个专业团队的合作项目,专业人员有医师、护理人员、心理师、物理治疗师、职能治疗师、语言治疗师、特教与幼教老师、社会工作者等与儿童发展相关各领域专业人员。
2.教育观念的转变
从过去的偏重缺陷补偿向关注整体性的组织文化和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社会生态学、教育模式转变。
3.借助现代科技提升特殊儿童学习和生活的质量
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科技辅具的应用给残疾儿童的生活、学习和缺陷补偿提供帮助和支持。
4.加强研究提高教育教学效益
在特殊儿童教育教学上,注意按照合适教育理念推进个别化( IEP)教育等教学改革。
5. 加强教师的专业化培养和培训
高校应开设与特殊教育相关的各门课程。
加强对普通幼儿园教师的专业培训。
完善特殊儿童学前教育机构教师的管理和培训制度。
附:小诗一首
他的名字叫今天
很多
我们需要的东西
我们可以等待
但是
孩子不能等待
他的骨骼正在强壮
他的血液正在奔放
他的情感正在发展
对他
我们不能回答“明天”
他的名字是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