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发展的空间格局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农业发展的空间格局

简小鹰

(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

摘要:我国农业发展水平在空间上呈现出较明显的区域性梯度分布格局,表现在:1)宏观上,东部、西部和中部的发展速度不均衡,呈现东部快于中部,中部又快于西部的现象;2)中观上,以城市为中心,同一区域不同地区的农业发展水平和农业生产结构随距城市的距离不同而变化;3)微观上,农业发展的水平呈现随地理海拔高度的降低而提高的趋势。本文对我国农业发展的空间格局形成的过程及原因进行了初步的分析。 

关键词:农业发展 空间格局

改革开放之前,我国农业发展速度极为缓慢。由于片面过分强调农村集体经济的作用和所谓“一大二公”的原则,致使广大农村的发展基本上停留并保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上,各地的发展水平差异不大,即空间上呈现一种平面的分布格局。因此,在改革开放初期,各地农村的农业发展处在相对同一的起步线上。这种状况对于我们了解中国农业近二十年的发展过程,探索这期间农业发展的规律和机制,提供了良好的素材。

我国农村的改革开放,首先意味着广大农村获得了根据自身的特点,选择不同农业发展战略的自主权,从而有了因地制宜、因时制宜不断发展的机会;其次,改革开放使农业生产逐步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成为可能,并为与农业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农业专业化、社会化和商品化的实现,在技术上、物质上、资金上及政策上提供了各种保证;第三,改革开放导致人们对农业发展观念上的一系列改变。由于各地地理区位的不同、农业资源秉赋上的差异,因而出现各地农业发展在速度上较大的悬殊,而这种悬殊的不断积累,二十年后的今天,我们可以从空间上看到我国农业发展水平的不均衡立体分布状态及某些较明显的规律。本文将从我国农业发展在空间上的分布格局这个角度,从宏观、中观及微观三个层次,探索我国农业发展的相关机制,这对于进一步深化我国农村的改革,促进我国农业的长足发展,尤其对于加快那些落后地区的农业发展,将提供有益的启示。

1.我国农业发展总体水平呈现东部高于中部、中部高于西部的区域性梯度分布格局 

每年的农业年鉴所提供的统计数据都清晰地显示出东部沿海省(市)、中部内陆省份和西部边疆省(自治区)之间农业发展水平的差异。无论是农业的总产量、总产值,还是农业的单产、劳动生产率、土地生产率等,其趋势是基本一致的;不仅如此,而且与农业相关的物质、资金等的投入水平以及社会化服务水平等方面的差距亦是十分显著的,即东部》西部》中部。这种区域间的梯度差异正

好和其海拔平均高度的差异相反,因此常给人以某种误导,使人过分强调农业区位的重要性。固然,涉及到不同地区农业发展水平,我们不可否认生态环境条件等自然因素对农业发展的作用,但从近二十年区域间差距的拉大这一事实中,我们至少还应该认识到以下几点。同自然条件的差异相比较,它们甚至起到某种决定性的作用。

1.1政策效应我国农村的全面改革开放基本上是由东向西逐步推进的,这样东部地区首先获得了有关政策上的优势,由此而形成了发展上的时间差,即东部地区开始发展的时间相对于其他地区要早一些,而中部又早于西部。有关农业政策在实践中真正有效的落实,在这三大区域间,大致各相差2—3年。由此可见,有关农业政策在西部地区实际上较东部滞后了5—6年。如果我们将这一因素在比较不同地区农业发展水平差异时予以充分考虑的话,我们可以发现这样一种规律,即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5—6年前的发展水平较为接近,而中部地区与东部地区以及西部地区,亦都存在2—3年的差异。

1.2农村人口素质显然政策的效应是巨大的,但政策的最终效应如何仍然取决于人。由于历史的原因,东部地区的教育程度普遍高于其他两个区域。许多研究均表明农民受教育的程度不同,既使同在一个地区,甚至同一个村庄,所呈现家庭经济状态的差异是十分显著的,由此我们不难理解地区间这种梯度差异形成的根本原因在于人的素质上的差异。因此,当中央有关农村和农业政策制定出来后,由于素质的差异,对于政策的理解和执行出现上述的时间差亦是很自然的,当然政策的某种倾斜也是以人口素质及地理条件为一定前提的。这样在我国农业的发展过程中,东部地区始终先行一步,并对我国农业发展的战略和途径从整体上进行探索和示范。从创新的角度来看,创新者往往可以取得较其他追随者更高的所谓“超额利润”。实践证明,创新者是那些群体中素质较高者,因为创新活动的最显著特点是利润与风险呈正相关。实际上,我国农业的发展始终同技术上、农业生产的组织形式上和农业运行机制上的一系列创新活动相关联的。

1.3 农村的城镇化和城镇(人口)密度农村的城镇化是我国农村发展中的一个明显的趋势,在人口逐步向城镇集中的过程中,乡镇企业得到相应的发展。一方面部分农村人口从农业部门中转移出来,适应了农业向一定规模化方向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吸引了许多外地人口,使城镇规模进一步扩大。实际上,我国农业近期发展的实质是完成由传统的、封闭的、自给自足型的小农经济向现代的、开放的、以市场为导向的商品经济的根本转变。东部地区农村城镇化的发展速度显然快于其它两个区域,而人口密度的分布亦是东高西低,在客观上形成了农产品消费群体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对农产品消费需求的不断变化,这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引导和促进农业发展的一种巨大的动力。

从理论上来讲,农业发展取决于四种力的有机整合,即农业自身按一定规律发展的内力、农业技术进步的推力、农业生产社会环境(包括农业产前和产后等环节)的外部拉力和农业生产自然环境的变化对农业发展的压力。显然,农业在三个区域间所承受的四种力的大小以及四种力的组合是不同的,因而必然会产生不同的发展速度。从另一方面,我们亦可以进一步认识到农业发展与国民经济整体发展的相互作用、相互适应,相互促进同时又相互制约的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以及农业和国民经济其它部门区域间同步协调发展的过程。

东部、中部和西部农业发展水平的差异不仅仅只是表现在数量上,严格来讲存在一种质量上的不同,呈现出各种农业生产形式,如生态农业、无机农业、有机农业、自然农业等由东向西的过渡。例如,当东部地区农业投入达到一定水平而出现多种生态问题时,人们对生态问题的关注,促使农业从无机农业向生态农业发展,在这种情况下,许多地区已经建立起有关生态农业的理论模式,并在实践中形成了一定的规模;而在中部地区,人们更多地仍在考虑加大农业投入的问题,这种思路带有明显的无机农业阶段的特征;在西部,由于受自然因素所限制,农业发展的重点仍然是如何促进传统(有机)农业向现代(无机)农业的根本转变,涉及到加大农业基础实施的建设和现代农业科技产品的应有等。从农业生产的目的来看,东部地区已经将农业生产的效率作为首要的追求目标,中部地区对农产品质量的追求以及西部地区仍在很大程度上停留在对农产品数量的追求上。显然,上述这些都反映出三个区域间农业发展水平处于不同的阶段,具有许多根本性的差异。

2.农业发展以城市为中心,并呈现出发展水平与距城市的距离呈负相关的特征 

我国农业发展的空间不均衡性,除了表现在区域间外,其实更多地是同一区域内或地区内的差异。在西部地区,我们不难找到许多农业发展水平较高的典型村、乡,甚至一个县,其发展程度并不低于东部地区;而在东部也仍然存在一些地区,农业发展水平并不高于中部和西部的局部地区。因此,当我们从区域整体的角度进行比较时,往往会产生一种误解,因为即使是同一区域内,也仍然存在诸多非同质性的因素,这样我们需要在上述农业发展空间格局总体认识的基础上,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校正。

当我们以城市为中心点划同心圆,并以此对我国农业发展在区域内的空间分布状态进行考察时,便会发现以下两点规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