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封模具常用计算公式及方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集成电路塑封模具常用计算公式及方法

1 引言

随着电子信息产业的迅速发展,集成电路封装产业在国内也随之迅猛发展,但集成电路封装设备--塑封模具却成为制约封装产业发展的瓶颈,长期依靠进口。本文通过我公司长期制造塑封模具的经验,详细介绍了封装模具常用的计算公式及方法。

2 塑封模具的常用计算公式及方法

塑料模具的常用计算公式及方法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原材料线涨系数的测量计算;成型型腔尺寸的计算;型腔镶件的线涨匹配;上料框架线涨尺寸的计算。

2.1 原材料线涨系数的测量计算

在这里原材料线涨系数的计算,主要针对引线框架的线涨计算,也可适用于其他材料的计算(如铝、钢等)。在此,只提供计算方法以便灵活应用。

线涨系数指原材料温度每升高1℃,单位长度内所增加的长度。

(1)式中:

a为原材料的线涨系数/℃-1;

Lt为原材料在t温度时的长度(一般指高温时的长度)/mm;

L0为原材料在常温时的的长度/mm;

t指高温(一般我们根据封装工艺的特点测试时取175℃/℃:

to指常温(一般取20℃)/℃。

例:一种材料在20℃时长150mm,升温到175℃时长度为150.3mm,求线涨系数a为多少?

解:a=(150.3-150)/[150×(175-20)]=12.9 X 10-6℃-1。

2.2 成型型腔尺寸的计算

(2)式中:

L为型腔尺寸/mm;

L'为塑件尺寸/mm;

S为树脂成型收缩率。

该公式为基本简化公式,具体计算时,根据塑封体外形偏差的大小,适当调整,在此不作累述。

S一般取0.2%~0.4%,在实际使用时根据用户提供的树脂型号选取。

例:塑件外形尺寸为18mm,计算型腔尺寸L,树脂收缩率S为0.35%。

解:L=18x(1+0.35%)=18.063mm

2.3 型腔镶件的线涨匹配

公式:

(3)式中:

L模为模具型腔经线涨匹配后的尺寸/mm;

L产为引线框架的实测长度尺寸/mm;

a产为引线框架的线涨系数/℃-1;

a钢为模具型腔所选钢材的线涨系数/℃-1;

t工作为模具正常工作时的温度(一般取175℃/℃;

t常温为模具室温时的温度(一般取20℃)/℃。

例:已知L产=18.288mm,a产=16.3xlO-6℃-1,a钢=11.3xlO-6℃-1,求L模。

解:

L模=18.288+(16.3x10-6-11.3x10-6)×(175-20)x18.288=18.302≈18.3mm

如上例,当a产小于a钢时,假设a产=4.5×10-6℃-1。

解:L模=18.288+(4.5x10-6-11.3x10-6)X(175-20)x18.288=18.269≈18.27mm

2.4 上料框架线涨尺寸的计算

上料框架线涨尺寸的计算,主要是以下三类尺寸的计算(见图1)。

A尺寸指模盒与模盒之间的中心尺寸;

B尺寸指一根引线框架中两个定位孔之间的距离;

C尺寸指一个模盒中确定两根引线框架之间相对位置的定位孔距离。

通过计算该三类尺寸,要达到上料框架能在工作温度下,准确地将引线框架放入模具中,避免卡滞、入位不畅等现象。

上述三类尺寸计算方法各不相同,在此提出计算方法。

2.4.1 A类尺寸的计算

公式:

(4)式中:

L框为上料框架的尺寸,为所要计算匹配的A类尺寸/mm;

L模为模具中模板的尺寸/mm;

a框为上料框架材料的线涨系数/℃-1;

a模为模具中模板材料的线涨系数/℃-1;

△t框为上料框架工作温度与常温之差(一般取130℃-200℃=110℃)/℃;

△t模为模板工作温度与常温之差(一般取175℃-20℃=155℃)/℃。例:模板两镶件座中心距尺寸为315mm,则上料框架中心距尺寸应为多少?其中模板材料为40Cr,线涨系数a=12×10-6℃-1;上料框架材料为铝材6061,线涨系数a=23.6×10-6℃-1。

解:L框·(1+110x23.6x10-6)=315×(1+155x12×10-6)

则:L框=314.77mm

2.4.2 B类尺寸的计算

公式:

(5)式中:L框为上料框架的尺寸,为所要计算匹配的B类尺寸/mm;L镶为模具中,镶件上对应引线框两定位孔之间的长度尺寸/mm;a框为上料框架材料的线涨系数/℃-1;

a镶为模具中镶件材料的线涨系数/℃-1;

△t框为上框架工作温度与常温之差(一般取130℃-20℃=110℃)/℃;

△t镶为模具中模盒的工作温度与常温之差(一般取175℃-20℃=155℃)/℃。

例:模盒中对应引线框两定位孔之间的距离为150mm,则上料框架中心距尺寸应为多少?已知:镶件材料为D2,a=11.3×10-6℃-1;上料框架材料为铝材6061,a=23.6×10-6℃-1。

解:L框(1+110x23.6*10-6)=150(1+155x11.3*10-6)

则L框=149.87mm

2.4.3 C类尺寸的计算

C类尺寸的计算较复杂,分5个步骤完成,见图2。

(1)计算框架上两镶件座之间在工作温度下的步距尺寸,对应图2中A 尺寸,得到A框(高温);

(2)计算镶件组件中两定位针之间的尺寸,在工作温度下的距离,对应图2中C尺寸,得到C镶(高温);

(3)计算M(高温)尺寸:

M(高温)=[A框(高温)-C镶(高温)]/2 ( 6 );

(4)将M(高温)转化为对应框架托板材料在低温下的M(低温);

(5)计算最终的C类尺寸:

C=A框(低温)一M(低温)×2(7)

例:已知A框(低温)=108.92mm,上料框架材料线涨系数为23.6x10-6℃-1;C镶(低温)=57.85mm,镶件材料线涨系数为11.3x 10-6℃-1;框架托板材料为2Cr13,线涨系数为11.5x10-6℃-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