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备氯乙烯方法比较
电石法与乙烯法PVC树脂对比
![电石法与乙烯法PVC树脂对比](https://img.taocdn.com/s3/m/d2e441deff00bed5b8f31d06.png)
实用文档电石法与乙烯法PVC树脂对比分析一、电石法与乙烯法PVC工艺及各项指标的对比分析1、两种原料路线氯乙烯生产工艺技术分析(1)电石乙炔法工艺简介该方法是在氯化汞催化剂存在下,由乙炔与氯化氢加成直接合成氯乙烯( VCM) ,然后经聚合制得聚氯乙烯。
其生产过程可分为乙炔制备和净化,氯乙烯合成、产品精制及氯乙烯聚合。
这一制法工艺和设备较简单,投资低,收率高;但能耗大,原料成本高,催化剂汞盐毒性大,故受环境保护等所制约。
(2)乙烯氧氯化法工艺简介目前,国内比较流行的乙烯氧氯化法生产VCM工艺由8 个单元组成, 即乙烯直接氯化、乙烯氧氯化、二氯乙烷( EDC) 精馏、EDC 裂解、HCl 加氢脱炔、VCM 精制、废水处理和焚烧。
乙烯氯化分为低温法( 50 ℃ ) 、中温法( 90 ℃ ) 及高温( 120 ℃) , 上海氯碱化工股份限公司已引进德国的高温氯化法, 其反应温度200~230 ℃ , 压力0.2~1.0 MPa, 该反应器有固定床及流化床2 种。
乙烯氧氯化法的主要优点是利用二氯乙烷热裂解所产生的氯化氢作为氯化剂,从而使氯得到了完全利用。
由于电石乙炔法较简单,而乙烯法流程较长,因此投资大,但后者的氯可完全利用,“三废”均可处理而不排出。
[ 1]产品的质量指标对比及杂质影响分析、两种原料路线所得VCM2 (1)现国内电石乙炔法路线生产PVC 厂家的实际使用的单体氯乙烯质量指标如表1。
表1国内电石乙炔法生产PVC 单体氯乙烯质量指标文案大全.实用文档)国内上海氯碱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山东齐鲁乙烯化工股份有限公2(。
单体指标如表2司乙烯法制备的VCM上海氯碱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山东齐鲁乙烯化工表2VCM 单体的规格股份有限公司乙烯法制备的- 6- 6较乙烯法氯乙烯10 600 10500 电石法氯乙烯中含水量≤×~×, 文案大全.实用文档- 6高出4~5倍, 前者对生产PVC 10含水量≤100×高质量产品有一定难度。
氯乙烯的生产方法、生产原理
![氯乙烯的生产方法、生产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4a8c8ca25acfa1c7ab00cca5.png)
氯乙烯的生产方法、生产原理1生产方法按其所用原料可大致分为下列几种:⑴乙烯法此法系以乙烯为原科,可通过三种不同途径进行,其中两种是先以乙烯氯化制成二氯乙烷:C2H4 + Cl2 → C2H4Cl2然后从二氯乙烷出发,通过不同方法脱掉氯化氢来制取氯乙烯;另一种则直接从乙烯高温氯化来制取氯乙烯。
现分述如下:①二氯乙烷在碱的醇溶液中脱氯化氢(也称为皂化法)C2H4Cl2+ NaOH → C2H3Cl + NaCl + H2O此法是生产氯乙烯最古老的方法。
为了加快反应的进行,必须使反应在碱的醇溶液小进行。
这个方法有严重的缺点:即生产过程间歇,并且要消耗大量的醇和碱,此外在生产二氯乙烷时所用的氯,最后成为氯化钠形式耗费了,所以只在小型的工业生产中采用。
②二氯乙烷高温裂解C2H4Cl2→ C2H3Cl + HCl这个过程是将二氯乙烷蒸气加热到600℃以上时进行的,与此同时,还发生脱掉第二个氯化氢生成乙炔的反应,结果使氯乙烯产率降低。
为了提高产率,必须使用催化剂。
所用的催化剂为活性炭、硅胶、铝胶等,反应在480~520℃下进行,氯乙烯产率可达85%。
③乙烯直接高温氯化这一方法不走二氯乙烷的途径,直接按下式进行:C2H4 +Cl2→ C2H3Cl + HCl由上式可以看出这一反应是取代反应,但实际上乙烯与氯在300℃以下主要是加成反应,生成二氯乙烷。
要想使生成氯乙烯的取代反应成为唯一的反应,则必须使温度在450℃以上,而要避免在低温时的加成过程,可以采用将原科单独加温的方法来解决,但在高温下反应激烈,反应热难以移出,容易发生爆炸的问题。
目前一般用氯化钾和氯化锌的融熔盐类作裁热体,使反应热很快移出。
此法主要的缺点是副反应多,产品组成复杂,同时生成大量的炭黑,反应热的移出还有很多困难,所以大规模的工业生产还未实现。
⑵乙炔法这一方法是以下列反应为基础的:C2H2+ HCl → C2H3Cl其生产方法又可分为液相法和气相法。
氯乙烯的制法
![氯乙烯的制法](https://img.taocdn.com/s3/m/bd78df86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ec.png)
氯乙烯的制法氯乙烯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塑料、橡胶、涂料等行业。
它的制法主要有两种:乙烯氯化法和乙烯氧氯化法。
乙烯氯化法是指通过将乙烯与氯气反应生成氯乙烯的方法。
这种方法主要分为气相氯化法和液相氯化法两种。
在气相氯化法中,乙烯和氯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进行反应。
催化剂通常采用氯化铜、氯化铝等物质。
反应过程中,乙烯和氯气经过混合后进入反应器中,通过加热使其发生反应。
反应生成的氯乙烯蒸汽被冷却后,通过冷凝器进行液体分离,最终得到纯净的氯乙烯。
这种方法制备氯乙烯的工艺简单,但是由于氯气具有毒性,对设备和操作要求较高。
液相氯化法是将乙烯溶解在氯化亚铜溶液中,通过加热使其反应生成氯乙烯。
这种方法相对较安全,操作简单,但是生产成本较高。
乙烯氧氯化法是指通过将乙烯与氯和氧气混合反应生成氯乙烯的方法。
这种方法主要分为直接氧氯化法和间接氧氯化法两种。
直接氧氯化法是将乙烯、氯和氧气混合后,经过催化剂的作用进行反应。
催化剂通常采用氯化铜和氯化铝等。
反应过程中,乙烯、氯和氧气进入反应器中,通过加热使其发生反应。
反应生成的氯乙烯蒸汽被冷却后,通过冷凝器进行液体分离,最终得到纯净的氯乙烯。
这种方法制备氯乙烯的工艺相对较为复杂,但是反应效率较高。
间接氧氯化法是将乙烯首先与氯气反应生成氯乙烯,然后将氯乙烯与氧气进一步反应生成氯乙烯醇。
最后,氯乙烯醇经过脱水处理得到氯乙烯。
这种方法操作相对较复杂,但是反应过程中产生的氯乙烯醇可以用于其他化工产品的制备,具有较高的综合利用价值。
除了以上两种主要的制法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制备方法。
例如,通过氯化钠和乙醇的反应生成氯乙烯。
这种方法操作简单,但是产率较低。
总的来说,氯乙烯的制法多种多样,各有优缺点。
在实际生产中,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制备方法。
无论采用哪种方法,都需要注意操作安全,严格控制反应条件,以确保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氯乙烯作为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在各个行业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pvc生产原理
![pvc生产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4cfc945b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7c64d46.png)
pvc生产原理
PVC(聚氯乙烯)是一种重要的合成塑料,其生产原理是通过聚合反应将氯乙烯(VC)单体分子连接成长链聚合物。
以下是PVC的生产过程:
1. 氯乙烯制备:氯乙烯是从石油基础化工产品经过裂解或氯化生产的。
主要方法有乙炔法、乙烷氯化法和氯化乙炔法。
其中乙炔法是常用的制备氯乙烯的方法。
2. 聚合反应:将氯乙烯单体加入反应釜中,同时加入过氧化物类或乙酰过氧乙酸类的引发剂,引发剂在加热条件下会分解产生自由基。
自由基与氯乙烯发生链引发反应,将氯乙烯单体分子连接起来形成线性聚合物。
3. PVC颗粒化:聚合反应后的PVC以悬浮液的形式存在于反应体系中。
通过加入棕榈油、硬脂酸等表面活性剂,使聚合物颗粒分散均匀,避免颗粒间的聚集。
4. 脱水和干燥:将悬浮液通过过滤或离心分离,去除大部分的反应剩余物和溶剂。
然后将湿润的PVC颗粒置于干燥室中进行烘干,以去除残余的溶剂和水分。
5. 熔融加工:将烘干后的PVC颗粒通过塑料挤出机或注塑机进行熔融加工,使其变为可塑性良好的热塑性塑料。
在熔融状态下,可以通过挤出或注塑成型,制备出各种形状的PVC制品。
PVC生产的关键在于聚合反应,通过控制反应条件、化学添加剂的选择和控制,可以获得具有不同性能和用途的PVC产品。
氯乙烯的制法
![氯乙烯的制法](https://img.taocdn.com/s3/m/3824a4bd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00.png)
氯乙烯的制法氯乙烯(也称为乙烯氯化物,化学式C2H3Cl)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广泛应用于塑料、橡胶、溶剂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氯乙烯的制法,包括直接氯化乙烯和氯化乙烷两种方法。
一、直接氯化乙烯法直接氯化乙烯法是制备氯乙烯的主要方法之一。
该方法主要通过将乙烯与氯气在催化剂存在下反应来制得氯乙烯。
催化剂通常采用氯化铜、氯化亚铜等。
具体的制备步骤如下:1. 将乙烯和氯气按一定摩尔比例混合,并通过催化剂层进行反应。
反应温度一般在50-200摄氏度之间,压力一般在1-5大气压。
2. 反应完成后,将反应混合物经过冷凝和分离,得到氯乙烯的纯品。
直接氯化乙烯法的优点是反应简单,工艺成熟,能够高效制备氯乙烯。
但是,由于氯气具有毒性,对环境和人体有一定的危害,所以在工业生产中需要严格控制氯气的使用和排放。
二、氯化乙烷法除了直接氯化乙烯法,氯化乙烷法也是制备氯乙烯的常用方法之一。
该方法是通过将乙烯与氯气在氯化铝等催化剂存在下反应,制得氯乙烯。
具体的制备步骤如下:1. 将乙烯和氯气按一定摩尔比例混合,并通过催化剂层进行反应。
反应温度一般在50-200摄氏度之间,压力一般在1-5大气压。
2. 反应完成后,将反应混合物经过冷凝和分离,得到氯乙烯的纯品。
与直接氯化乙烯法相比,氯化乙烷法的优点是反应条件温和,不需要高温高压,且氯化乙烷相对比氯气更容易储存和运输。
但是,由于氯化乙烷的制备需要乙烷作为原料,而乙烷的制备过程涉及石油加工等复杂步骤,因此氯化乙烷法的成本较高。
氯乙烯的制法主要包括直接氯化乙烯法和氯化乙烷法。
这两种方法都能有效制备氯乙烯,但在实际应用中需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适合的工艺路线。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氯乙烯的制备方法也在不断完善,为塑料工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希望本文能够为读者提供有关氯乙烯制备方法的基本知识,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重要化合物。
氯乙烯的生产方法生产原理
![氯乙烯的生产方法生产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acdda64c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faa175c.png)
氯乙烯的生产方法生产原理氯乙烯(化学式C2H3Cl)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机化合物,广泛应用于聚氯乙烯(PVC)的制备以及橡胶、树脂、涂料等产业中。
氯乙烯的生产主要通过烯烃卤化反应和氯乙烯裂解反应两种方法进行。
下面将分别介绍这两种生产方法的步骤和原理。
烯烃卤化反应是一种将乙烯与氯气反应生成氯乙烯的方法。
其主要步骤如下:1.原料准备:将高纯度的乙烯和氯气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
乙烯通常由乙烷或石油乙烷在催化剂的存在下加热裂解得到。
2.混合和催化剂:将乙烯和氯气混合后,加入催化剂。
常用的催化剂包括锌、氯化铁、过氧化物等。
3.氯乙烯生成反应:将混合物加热,使其达到反应温度。
反应温度通常为300-600摄氏度。
在催化剂的存在下,乙烯与氯气发生反应生成氯乙烯。
反应方程式如下:C2H4+Cl2→C2H3Cl4.氯乙烯分离和提纯:反应结束后,将产物冷却,使氯乙烯液化。
再经过一系列的分离和提纯步骤,如蒸馏、精质除、酸碱中和等步骤,将氯乙烯提纯。
氯乙烯裂解反应是一种将1,2-二氯乙烷裂解生成氯乙烯的方法。
其主要步骤如下:1.原料准备:将1,2-二氯乙烷和一定比例的热能提供剂混合。
1,2-二氯乙烷通常由氯乙烯和氯气反应得到。
2.加热:将混合物通过加热使其升温,进入裂解反应温度。
裂解反应温度通常为400-600摄氏度。
热能提供剂在此过程中起到提供热能的作用,使1,2-二氯乙烷发生裂解。
3.氯乙烯生成反应:在高温下,1,2-二氯乙烷经过裂解反应生成氯乙烯和氯化氢。
反应方程式如下:C2H4Cl2→C2H3Cl+HCl4.氯乙烯分离和提纯:反应结束后,将产物冷却,使氯乙烯液化。
再经过一系列的分离和提纯步骤,如蒸馏、精质除、酸碱中和等步骤,将氯乙烯提纯。
总的来说,氯乙烯的生产主要分为烯烃卤化反应和氯乙烯裂解反应两种方法。
这两种方法通过将乙烯或1,2-二氯乙烷与氯气反应,生成氯乙烯。
然后通过分离和提纯等步骤,将氯乙烯提纯,以供后续的应用。
工业制作氯乙烯的原理
![工业制作氯乙烯的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a39465c8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28.png)
工业制作氯乙烯的原理氯乙烯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塑料、橡胶、涂料等行业。
工业上制造氯乙烯主要有两种方法,即乙烯氯化法和四氯化碳法。
乙烯氯化法是指使用乙烯和氯气作为原料,经过氯化反应生成氯乙烯。
这种方法主要有乙烯盐酸法和乙烯氯化氧化法两种。
乙烯盐酸法是乙烯氯化法中最常用的方法。
该方法将乙烯在盐酸中溶解生成乙烯盐酸溶液,并通过加热加压的方式使盐酸中的乙烯转化为氯乙烯,反应方程式如下:C2H4 + HCl -> C2H5Cl在这个反应过程中,乙烯经过吸氯生氯的反应生成氯乙烯,同时产生大量的热量。
乙烯盐酸法制备氯乙烯的优点是反应速度快,适用于工业规模的生产,同时反应过程相对简单。
但是该方法有一个缺点,就是需要使用大量的盐酸,而盐酸一方面在生产过程中可能会产生环境污染,另一方面还会对设备产生腐蚀影响。
乙烯氯化氧化法是通过将乙烯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乙烯,然后再与氧气反应形成氯乙烯,具体的反应方程式如下:C2H4 + Cl2 -> C2H4Cl2C2H4Cl2 + O2 -> C2H3Cl乙烯氯化氧化法制备氯乙烯的优点是不需要使用大量的酸,相对环保,而且反应过程相对简单。
但是该方法需要高温高压条件下进行反应,设备要求较高,工艺复杂。
四氯化碳法是另一种制备氯乙烯的方法。
该方法将四氯化碳和乙烯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生成氯乙烯,反应方程式如下:C2H4 + CCl4 -> C2H3Cl + CCl3H该方法的优点是反应过程相对简单,适合用于小规模生产。
但是四氯化碳是危险品,有毒且易燃,制备氯乙烯的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反应条件和安全措施。
以上介绍了工业制备氯乙烯的三种主要方法,乙烯氯化法可以通过乙烯盐酸法和乙烯氯化氧化法两种不同的反应方式进行制备,而四氯化碳法则是另一种独立的制备方法。
不同的方法适用于不同规模的生产,根据具体的生产需求和条件选择适合的制备方法,可以高效地获得氯乙烯这一重要的化工原料。
电石法与乙烯法PVC树脂对比
![电石法与乙烯法PVC树脂对比](https://img.taocdn.com/s3/m/93704e5e81c758f5f71f675c.png)
电石法与乙烯法PVC树脂对比分析一、电石法与乙烯法PVC工艺及各项指标的对比分析1、两种原料路线氯乙烯生产工艺技术分析(1)电石乙炔法工艺简介该方法是在氯化汞催化剂存在下,由乙炔与氯化氢加成直接合成氯乙烯(VCM),然后经聚合制得聚氯乙烯。
其生产过程可分为乙炔制备和净化,氯乙烯合成、产品精制及氯乙烯聚合。
这一制法工艺和设备较简单,投资低,收率高;但能耗大,原料成本高,催化剂汞盐毒性大,故受环境保护等所制约。
(2 )乙烯氧氯化法工艺简介目前,国内比较流行的乙烯氧氯化法生产VCM工艺由8个单元组成,即乙烯直接氯化、乙烯氧氯化、二氯乙烷(EDC)精馏、EDC裂解、HCI加氢脱炔、VCM精制、废水处理和焚烧。
乙烯氯化分为低温法(50 C )、中温法(90 C )及高温(120 C),上海氯碱化工股份限公司已引进德国的高温氯化法,其反应温度200〜230 C ,压力〜MPa,该反应器有固定床及流化床2种。
乙烯氧氯化法的主要优点是利用二氯乙烷热裂解所产生的氯化氢作为氯化剂,从而使氯得到了完全利用。
由于电石乙炔法较简单,而乙烯法流程较长,因此投资大,但后者的氯可完全利用,“三废”均可处理而不排出。
2、两种原料路线所得VCM产品的质量指标对比及杂质影响分析【1](1)现国内电石乙炔法路线生产PVC厂家的实际使用的单体氯乙烯质量指标如表1。
表1国内电石乙炔法生产PVC单体氯乙烯质量指标(2)国内上海氯碱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山东齐鲁乙烯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乙烯法制备的VCM单体指标如表2。
表2上海氯碱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山东齐鲁乙烯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乙烯法制备的VCM单体的规格电石法氯乙烯中含水量w 500 x 10- 6〜600 X10- 6,较乙烯法氯乙烯含水量w100 x 10- 6高出4〜5倍,前者对生产PVC高质量产品有一定难度。
从表1 及表2 中看出单体氯乙烯中的杂质种类较多, 2 种原料路线所得的氯乙烯中所含杂质种类各不相同。
氯乙烯的生产工艺
![氯乙烯的生产工艺](https://img.taocdn.com/s3/m/46fa0c08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1288a58.png)
氯⼄烯的⽣产⼯艺⽬录摘要 (1)关键词 (1)前⾔ (1)1 PVC的性质 (1)1.1 PVC的化学及物理特性 (1)1.2 PVC性能 (2)1.3 PVC主要⽤途 (4)2电⽯⼄炔法制氯⼄烯单体 (5)2.1电⽯⼄炔法制氯⼄烯的基本原理 (5)2.2⼄炔加氯化氢反应⼯艺条件 (7)2.3制氯⼄烯的⼯艺流程 (8)2.4物料衡算 (9)2.5热量衡算 (12)2.6主要设备尺⼨的计算 (15)⼩结 (22)参考⽂献 (23)致谢 (24)摘要:该设计内容是⼄炔电⽯法⽣产PVC,PVC的制备主要通过⼄炔⼯段,氯⼄烯⼯段。
⼄炔⼯段利⽤外购的电⽯和⽔在⼄炔发⽣器中发⽣反应⽣成⼄炔⽓体,⼄炔⽓体经过压缩、清静、⼲燥后得到纯净的⼄炔⽓体。
合成⼯段利⽤电解分⼚⽣产的副产品氯⽓和氢⽓反应合成HCL,或者是由废盐酸和蒸汽通过脱析、脱⽔⼯序⽣成⼲燥HCL,进⼀步净化后供给VCM转化,部分HCL由氯⼄烯分⼚提供。
纯净的⼄炔⽓体和HCL经过混合预热后发⽣反应转化为VCM单体,VCM再经过⽔洗碱洗、压缩、精馏后就送进VCM储罐等待参加聚合反应。
关键词: 氯⼄烯聚氯⼄烯前⾔⽬前PVC产业在全世界发展迅速,前景⼴阔,各国都看好PVC的潜⼒以及其对⽣态环境的好处,PVC正以其优越、独特的性能向世⼈证明其作⽤和地位是⽬前任何其它产品都⽆法取代的,社会发展需要它,环境保护需要它,它是我们⼈类社会⽂明进步的必然趋势。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开展,国内市场PVC 产品需求,尤其是建筑使⽤PVC管材、农业灌溉管、农⽤膜等的需求量将⼤增。
同时,PVC深加⼯技术在快速发展,特种PVC、糊树脂等新产品市场处于快速增长的临界点,总之,未来国内PVC市场潜⼒⽆限。
1 PVC的性质1.1 PVC的化学和物理特性刚性PVC是使⽤最⼴泛的塑料材料之⼀。
PVC材料是⼀种⾮结晶性材料。
PVC材料在实际使⽤中经常加⼊稳定剂、润滑剂、辅助加⼯剂、⾊料、抗冲击剂及其它添加剂。
乙烯氧氯化制氯乙烯
![乙烯氧氯化制氯乙烯](https://img.taocdn.com/s3/m/9882ec01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f8.png)
⼄烯氧氯化制氯⼄烯⼄烯氧氯化制氯⼄烯氯⼄烯是最重要的单体之⼀,主要⽤于⽣产聚氯⼄烯。
就产量⽽⾔,在⼄烯系列⾼聚物中聚氯⼄烯仅次于聚⼄烯居第2位。
氯⼄烯也能与1-1-⼆氯⼄烯、醋酸⼄烯、丙烯酸甲酯、丁⼆烯和丙烯腈等共聚。
此外,氯⼄烯还⽤作冷冻剂。
1. 氯⼄烯⽣产⽅法评述在氯⼄烯⽣产历史上,曾出现过以下4种⽣产⽅法。
(1)⼄炔法这是20世纪50年代前氯⼄烯的主要⽣产⽅法,中国⾄今还有⼀些化⼯企业仍采⽤本法⽣产氯⼄烯。
⼄炔转化率97%~98%,氯⼄烯产率80%~95%,主要的副产物是1-1-⼆氯⼄烷,它是由氯⼄烯与过量的氯化氢经加成反应⽣成的。
反应中为保证催化剂HgCl2不被⼄炔还原成低价汞盐Hg2Cl2或⾦属汞,氯化氢是过量的,过量以不超过15%为宜。
⼄炔法技术成熟,反应条件缓和,设备简单,副产物少,产率⾼。
因为⽤氯化氢作原料,适合在以氯化氢为副产物的企业(例如电化⼚)组织⽣产。
本法的主要缺点是⼄炔价贵,催化剂含汞有毒,不仅损害⼯⼈⾝体健康,还会污染环境。
(2)⼄烯法这是20世纪50年代后发展起来的⽣产⽅法。
⼄烯与氯经加成反应⽣成⼆氯⼄烷:⼆氯⼄烷再在500~550摄⽒度下热裂解或在1.0MPa,140~145摄⽒度下经碱分解制得氯⼄烯:⼄烯已能由⽯油烃热裂解⼤量制造出来,价格⽐⼄炔便宜,催化剂毒害⽐氯化汞⼩得多。
但氯的利⽤率只有50%,另⼀半氯以氯化氢的形式从热裂解⽓中分离出来后,由于含有有机杂质,⾊泽和纯度都达不到国家标准,它的销售和利⽤问题就成为⼯⼚必须解决的技术经济问题,虽然也可⽤空⽓或氧把氯化氢氧化成氯⽓重新使⽤,但设备费和操作费均较⾼,导致氯⼄烯⽣产成本提⾼。
(3)联合法是上述两法的改良。
⽬的是⽤⼄炔来消耗⼄烯法副产的氯化氢。
本法等于在⼯⼚中并⾏建⽴两套⽣产氯⼄烯的装臵,基建投资和操作费⽤会明显增加,有⼀半烃进料是价格较贵的⼄炔,致使⽣产总成本上升,⼄炔法的引⼊仍会带来汞的污染问题。
因此,本法也不甚理想。
聚氯乙烯合成方法及主要用途
![聚氯乙烯合成方法及主要用途](https://img.taocdn.com/s3/m/69a120538762caaedd33d4fa.png)
聚氯乙烯合成方法及主要用途聚氯乙烯氯乙烯单体制备:工业上制备氯乙烯的方法主要有乙炔法、联合法、乙烯氧氯化法、乙烯平衡氧氯化法等。
1、乙炔法乙炔与氯化氢反应生成氯乙烯是最早实现工业化的方法乙炔可由电石(碳化钙)与水作用制的。
此法能耗大,目前用此法生产氯乙烯制造聚氯乙烯树脂厂家主要集中在我国,占我国聚氯乙烯树脂总量的70%。
2、联合法由石油裂解制得的乙烯经氯化后生成二氯乙烷,然后在加压条件下将其加热裂解,脱去氯化氢后得到氯乙烯,副产品氯化氢再与乙炔反应,又制得氯乙烯。
3、乙烯氧氯化法使用乙烯、氯化氢和氧气反应得到二氯乙烷和水,二氯乙烷再经裂解,生成氯乙烯。
副产品氯化氢再回收到氧氯化工段,继续反应。
4、乙烯平衡氧氯化法是将直接氯化和氧氯化工艺相结合。
乙烯与氯反应生成二氯乙烷,二氯乙烷裂解产生氯乙烯和氯化氢。
氯化氢与乙烯和氧气反应又生成二氯乙烷,二氯乙烷裂解再产生氯乙烯和氯化氢。
氯化氢回收后,继续参与氧氯化反应。
聚氯乙烯聚合工艺:在工业化生产氯乙烯均聚物时,根据树脂应用领域,一般采用五种方法生产,即本体聚合、悬浮聚合、乳液聚合、微悬浮聚合和溶液聚合。
(1)本体聚合法一般采用“两段本体聚合法”,第一段称为预聚合,采用高效引发剂,在62~75°C温度下,强烈搅拌,使氯乙烯聚合的转化率为8%时,输送到另一台聚合釜中,再加入含有低效引发剂的等量新单体,在约60°C温度下,慢速搅拌,继续聚合至转化率达80%时,停止反应。
本体聚合氯乙烯单体中不加任何介质,只有引发剂。
因此,此法生产的氯乙烯树脂纯度较高,质量较优,其构型规整,孔隙率高而均匀,粒度均一。
但聚合时操作控制难度大,聚氯乙烯树脂的分子量分布一般较宽。
(2)悬浮聚合法液态氯乙烯单体以水为分散介质,并加入适当的分散剂和不溶于水而溶于单体的引发剂,在一定温度下,借助搅拌作用,使其呈珠粒状悬浮于水相中进行聚合。
聚合完成后,经碱洗、汽提、离心、干燥得到白色粉末状聚氯乙烯树脂。
氯乙烯生产工艺介绍
![氯乙烯生产工艺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973c3a2a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07.png)
氯乙烯生产工艺介绍氯乙烯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塑料工业的有机化工产品,其主要用途是生产聚氯乙烯(PVC)塑料,被广泛应用于建筑、电子、汽车等行业。
以下是氯乙烯的生产工艺介绍。
一、氯乙烯的制备方法氯乙烯的制备主要有两种方法:氯化乙烯法和吸收法。
氯化乙烯法是指通过气相氯化法将乙烯与氯气反应生成氯乙烯。
该方法是目前主要的生产方法,具有投资低、能耗低、生产周期短等优点。
具体步骤如下:1.将乙烯和氯气混合后送入氯化塔,加热至300~500℃。
2.在氯化塔中发生氯化乙烯反应,生成氯乙烯。
3.通过减压脱氯来分离氯乙烯和未反应的乙烯、氯气和副产物。
4.进一步通过含氧化剂的氧化反应,将残余的乙烯和氯气转化为次氯酸乙烯,再经过加热、水洗、脱水和分离等步骤,最终得到纯度较高的氯乙烯。
吸收法是指将裂解氯乙烯废气中的氯化氢吸收并与乙烯反应生成氯乙烯。
该方法主要用于废气的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具有环保性好、能耗低等优点。
具体步骤如下:1.将氯乙烯裂解产生的废气通过喷淋塔进行吸收,使氯化氢和乙烯反应生成氯乙烯。
2.废气中残余的乙烯和氯化氢通过减压脱氯塔分离,其中乙烯回收重复使用,氯化氢则用于其他反应。
3.进一步通过加压加热、脱水和分离等步骤,最终得到纯度较高的氯乙烯。
二、氯乙烯的后处理1.脱气:将生产的氯乙烯通过脱气塔去除其中的余氯,使其纯度进一步提高。
2.分离:将脱气后的氯乙烯进行分离,得到纯净的氯乙烯产品。
3.储存和运输:将纯净的氯乙烯储存于贮槽中,通过管道或槽车进行运输。
三、氯乙烯生产工艺的优化与改进1.节能减排:通过控制反应条件、改进废气处理设备等措施,减少能耗并降低废气排放量,提高生产的环保性。
2.优化产能:通过改进反应设备和工艺条件,提高产能,实现规模经济效益。
3.改进催化剂:研发更高效的催化剂,提高反应的转化率和选择性。
4.氯乙烯废气资源化利用:通过吸收法等方法将废气中的氯化氢回收利用,可能的再利用包括氯化乙烯生成的氯乙烯、氯化氢气体以及氯化氢和乙烯反应生成的氯乙烯等。
氯乙烯生产工艺流程
![氯乙烯生产工艺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a5433197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99.png)
氯乙烯生产工艺流程
氯乙烯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塑料、橡胶、涂料等行业。
下面将介绍氯乙烯的生产工艺流程。
氯乙烯的生产主要分为四个步骤:石油/煤化工原料处理、烯烃制备、氯化和裂解反应、精馏和分离。
具体工艺流程如下:
首先,石油或煤炭作为原料进行处理。
石油原料如重油或轻油经过脱硫、脱塑料和加氢等步骤,煤炭原料如煤气经过脱硫和精制等处理。
这些处理步骤能够去除杂质和不良成分,提高原料的纯度。
接下来,通过烯烃制备步骤制备乙烯。
乙烯是氯乙烯的主要原料。
乙烯可以通过煤气裂解或石脑油裂解制备,其中煤气裂解主要应用于石油化工厂,石脑油裂解主要应用于煤气化厂。
乙烯制备的主要目的是提高产量和纯度。
然后,将乙烯与氯气进行反应。
这个步骤被称为氯化反应。
氯气与乙烯反应生成氯乙烯,同时氯化反应的副产物还包括一些无机氯化物如硬氯和二氯乙烯。
氯化反应需要适当的反应温度和压力,以及催化剂的存在,以提高反应速率和产率。
氯化反应通常在氯化法炉中进行。
最后,将氯乙烯和副产物进行精馏和分离。
精馏和分离步骤主要是为了获得高纯度的氯乙烯产品。
在这个步骤中,通过蒸馏等方法将氯乙烯和其他副产物分离开来,以获得纯度较高的氯乙烯。
总之,氯乙烯的生产工艺流程包括石油/煤化工原料处理、烯烃制备、氯化和裂解反应、精馏和分离等步骤。
这些步骤能够将石油或煤炭原料经过多道处理,最终得到高纯度的氯乙烯产品。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氯乙烯的生产工艺也在不断改进和创新,以更高效、环保的方式生产氯乙烯。
氯乙烯的生产技术
![氯乙烯的生产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57f61dcb4b35eefdc9d33310.png)
氯乙烯的生产技术姓名班级[摘要]氯乙烯是生产聚氯乙烯的单体,其生产工艺的技术水平决定着聚氯乙烯树脂的质量、生产成本及市场竞争力。
本文对氯乙烯的生产技术现状及进展进行了综述,介绍了氯乙烯的性质用途、生产方法、国内外市场状况等,并给出了自己的结论。
在查阅资料的过程中,对未来氯乙烯的发展方向做出了预测。
[关键词]氯乙烯生产方法市场状况性质用途Vinyl chloride production technology姓名班级Abstract: Vinyl chloride monomer is the polyvinyl chloride, its production technical level determines the quality of PVC resin, production cost and market competitiveness. This paper present situation of production technology and chloride were reviewed, introduces the properties of vinyl chloride applications, production methods, such as market conditions at home and abroad, and gives to his own conclusions. In the process of data access, to futur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VCM made predictions Key words:Vinyl chloride Production methods Market Conditions PropertiesApplication一、前言氯乙烯(VinylChlorideMonomer简称VCM,分子式CH=CHC L)是无色的、易液化的气体。
氯乙烯生产工艺简介
![氯乙烯生产工艺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d4e98e6748d7c1c708a1458b.png)
主要合成路线
(4)平衡氧氯化法 在氯乙烯生产中利用氯化氢的第二种方法是将氯化氢 用于与乙烯的氧氯化反应。 在乙烯氧氯化合成二氯乙烷的反应逐步取代了联合法。 乙烯氧氯化反应解决了氯化氢的利用问题,使以乙烯 和氯气为原料生产氯乙烯的方法显出极大的优越性。 乙烯氧氯化法生产氯乙烯包括两个反应,第一个反应 是乙烯在铜催化剂存在下与氯化氢进行氧氯化反应生 成1,2-二氯乙烷,第二个反应时1,2-二氯乙烷裂解 脱氯化氢生成氯乙烯。
主要合成路线
(1)电石乙炔法 电石乙炔法是最早的生产方法。主要利用乙炔和氯 化氢为原料,用氯化汞作催化剂进行加成反应,生产氯 乙烯。该法设备、工艺简单,投资低,可以小规模经营, 但是电石耗电大,成本上升,反应中使用的催化剂污染 严重。在世界上先进国家和我国的先进PVC厂已逐渐将 其淘汰。反应路线为
主要合成路线
采用上述方法生产氯乙烯,仅有一半氯气用于生成氯乙 烯,另一半变成了氯化氢。虽然氯化氢有许多用途,但 需求量小,消耗不了大规模氯乙烯生产所产生的氯化氢, 是氯化工业必须解决的技术经济问题。 解决副产氯化氢问题的方法有三种,即平衡氧氯化法、 氯化氢转化法和联合法。
联合法
联合法是将氯化氢用于乙炔反应:
各种路线比较
路线 乙炔 法 联合法 烯炔法 平衡氧 二氯乙 氯化法 烷法
项目 建厂投资 原料成本 使用规模 自动化要 求 最小 最大 小-大 低 低 高 中-大 高 最高 低 大 高 高 低 大 高 高 最低 大 高
平衡氧氯化生产氯乙烯-乙烯直接氯化
一、技术可行性 乙烯直接氯化合成二氯乙烷在平衡氧氯化生 产氯乙烯工艺中是一个较简单的反应单元。该 反应可在常温、无催化剂条件下进行,但同时 生成多种氯化副产物。主反应如下:
氯乙烯生产工艺技术的优化
![氯乙烯生产工艺技术的优化](https://img.taocdn.com/s3/m/311e7cea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33.png)
1.4 乙烯氯化与氯化氢氧化联合法该工艺用乙烯与氯气直接氯化反应生成二氯化烷,二氯化烷又裂解生成VCM 和氯化氢、氯化氧再与氧气反应生成氯气与水。
该制造工艺产品投资小、操作简便、腐蚀少、安全、污染少,是一种比较是用的技术生产工艺。
1.5 乙烯氧氯化法本生产工艺主要是用乙烯与少量氯气加热反应生成二氯乙烷,二氯乙烷又通过裂解生成VCM 和氯化氢,氯化氢再与乙烯和少量氧气反应发生氧氯反应生成二氯乙炕和水。
该生产工艺中的原料产品来源广泛、价格相对较低、生产工艺合理,与其他生产方法工艺相比较其生产过程成本低。
2 氯乙烯生产工艺技术的优化2.1 电石法生产氯乙烯(1)氯和氢的比例。
氯和氢的比直接影响整个氯乙烯的质量和安全性以及整个产品的高纯度和产量。
在这个阶段,我国基本上是通过人工使用经验直接观察火焰中的颜色变化。
为了控制和测量氯气和其他氢气的火焰输入,存在较大的测量误差,这容易引起安全问题[4]。
(2)氯化氢与乙炔的比例。
氯化氢与硫酸乙炔的质量比之间的关系理论上应为1∶1关系,但是在实际生产中,为了确保整个反应可以在正确的方向上快速进行,氢气和乙炔比通常应为1.05∶1。
如果控制的比例不正确,则由于过度使用,排放的气体容易引起生产设备的热腐蚀,而过量使用氯化乙炔会直接导致设备爆炸,并增加设备生产成本[5]。
(3)氯乙烯转化的温度和压力控制问题。
在生产反应过程中,应注意控制氯乙烯反应过程的温度。
反应过程的温度控制在130 ℃至180 ℃之间。
太低的温度可能会严重浪费化学资源,而太高的温度则会导致催化剂的反应失效。
该生产阶段的反应温度控制对生产企业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以及产品生产中的质0 引言氯乙烯(VCM)在正常使用情况下是一种具有无色可燃性的气体,但是其易于液化,一般以无色液体状态用于贮存和运输,全球约98%VCM 都可以用来商业生产PVC,其余的部分用于工业生产诸如聚甲基偏二氯乙烯(PVDC)和对氢氯化钠的溶剂等。
电石法聚氯乙烯生产工艺
![电石法聚氯乙烯生产工艺](https://img.taocdn.com/s3/m/200e073a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fd95a61.png)
电石法聚氯乙烯生产工艺简介聚氯乙烯(PVC)是一种重要的合成树脂,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用于制造管道、地板、电线电缆、隔热材料和交通工具内饰等。
电石法是一种主要的 PVC 生产工艺,本文将详细介绍这种工艺及其原理。
工艺流程电石法聚氯乙烯生产工艺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制备电石电石是一种灰色固体,主要由氢氧化钙(Ca(OH)2)和电石石灰石(CaC2)组成。
制备电石的过程很简单:将石灰石与焦炭一同送入电炉内,经过高温反应生成电石。
反应方程式为:CaC2 + 2 C → 2 CaO + 4 CO电石的主要成分是乙炔气体,每吨电石可生产出约 400-450 立方米的乙炔气体。
2.合成氯乙烯将电石生成的乙炔气体和氯气送入氯化反应器内,通过氯化反应生成氯乙烯。
氯乙烯通过冷凝后被收集。
反应方程式为:C2H2 + Cl2 → C2HCl + HClC2HCl + Cl2 → C2H2Cl2C2H2Cl2 → C2H3Cl + HCl3.合成聚氯乙烯聚合反应是将单体化合物组装成高分子化合物的过程。
将氯乙烯作为单体加入聚合反应器,并在催化剂(如过氧化物等)的作用下进行聚合反应生成聚合物。
该反应由于产生大量的热,需要冷却。
反应方程式为:n(CH2=CHCl) → [-CH2-CHCl-]n4.精炼和成型聚合得到的 PVC 是一种奶白色固体。
在后续的操作中,需要对 PVC 进行精炼和成型。
精炼可以通过调整聚合得到的 PVC 分子量、添加剂和填料等方式进行。
成型是指将 PVC 粉末通过加热和挤出等方法形成不同形状的制品。
工艺原理电石法聚氯乙烯生产工艺的基本原理为单体聚合,即将单体分子组装成高分子化合物的过程。
本工艺主要有三个反应,分别是制备电石、合成氯乙烯和聚合合成 PVC。
下面分别介绍这三个反应的原理。
制备电石电石是一种灰色固体,主要用于制备乙炔气体。
电石的制备过程是通过将石灰石和焦炭放入电炉中进行高温反应得到的。
反应式为:CaC2 + 2 C → 2 CaO + 4 CO在这个反应过程中,焦炭用作还原剂,而石灰石则是氧化剂。
电石乙炔法生产氯乙烯
![电石乙炔法生产氯乙烯](https://img.taocdn.com/s3/m/713b16cb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03.png)
电石乙炔法生产氯乙烯简介氯乙烯是一种无色、可燃、有刺激性气体,广泛用于生产聚氯乙烯(PVC)、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等重要化工产品。
电石乙炔法是目前主要的氯乙烯生产方法之一,本文将介绍电石乙炔法的基本原理、工艺流程以及生产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基本原理电石乙炔法利用电石(也称为石灰石)通过加热分解产生的乙炔气与氯气反应制备氯乙烯。
乙炔气和氯气经过氯化反应生成氯乙烯,副产物为氯化氢(HCl)。
工艺流程电石乙炔法生产氯乙烯的工艺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原料准备:电石乙炔法的主要原料包括电石和氯气。
电石是一种含有高达40%以上的可分解乙炔气体的石灰石,需要通过破碎、研磨等工艺制备成一定粒度的粉末。
氯气则是通过电解盐水制备得到。
2.电石分解:将电石进入分解炉中进行加热分解。
通常,分解温度为900 - 950摄氏度,产生的气体主要是乙炔和一小部分氢气。
3.氯化反应:将分解得到的乙炔气体与氯气进行氯化反应。
反应温度通常为400 - 500摄氏度,反应产生的气体中主要是氯乙烯和氯化氢。
4.分离和纯化:通过冷凝和洗涤等工艺将反应产物中的氯乙烯和氯化氢分离,并通过稀碱洗涤来去除残余氯化氢。
5.精馏和尾气处理:对分离得到的氯乙烯进行精馏,提高纯度,并对产生的尾气进行处理,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注意事项在电石乙炔法生产氯乙烯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安全生产:氯乙烯具有刺激性和可燃性,操作人员需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注意防护措施,并确保设备和工艺的安全可靠。
2.能耗控制:电石乙炔法生产氯乙烯的过程能耗较高,需要注重能源的利用和节约,减少能源消耗。
3.环境保护:电石乙炔法产生大量氯化氢尾气,其中含有有害物质,需要进行有效的处理,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4.产品质量控制:氯乙烯是重要的化工原料,需要对生产过程进行严格控制,确保产品质量稳定。
5.废弃物处理:生产过程中会产生一些废弃物,如废酸液、废碱液等,需要进行妥善处理,防止对环境造成污染。
聚氯乙烯的生产工艺
![聚氯乙烯的生产工艺](https://img.taocdn.com/s3/m/35a20fae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88.png)
聚氯乙烯的生产工艺聚氯乙烯(Polyvinyl Chloride,PVC)是一种常见的塑料材料,主要由氯乙烯(VCM)单体经过聚合反应而得。
以下是一种常见的聚氯乙烯生产工艺的简要介绍。
聚氯乙烯的生产工艺通常分为三个主要步骤:氯乙烯的制备、聚合反应和后处理。
第一步是氯乙烯的制备。
氯乙烯是通过乙烯和氯气的反应制备而得。
乙烯首先被压缩,然后与氯气混合。
混合后的气体通过加热反应器,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发生氯乙烯的氯化反应。
氯化反应通常在高温下进行,反应物通过冷却和净化来去除不需要的杂质。
第二步是聚合反应。
氯乙烯单体通过加热和聚合催化剂的作用下进行聚合反应。
聚合催化剂可以是有机过氧化物或过氧化物与有机碳氯化物的混合物。
聚合过程通常在高温和高压的条件下进行。
氯乙烯单体在聚合反应中会逐渐连接形成长链的聚合物分子,最终形成聚合氯乙烯。
第三步是后处理。
聚合氯乙烯通常需要进行稳定剂的添加和挤出、成型等后续处理。
稳定剂的添加是为了防止聚合氯乙烯在高温下分解并降解。
稳定剂可以是有机锡化合物、硬脂酸盐和有机锑化合物等。
添加稳定剂后,聚合氯乙烯可以通过挤出和成型等工艺进行塑料制品的生产。
聚氯乙烯的生产工艺中还有其他一些辅助工艺,例如聚合反应中的搅拌、冷却和分离等步骤。
此外,压缩机、反应器、冷却器、过滤器和挤出机等设备也是聚氯乙烯生产线中常见的设备。
总体而言,聚氯乙烯的生产工艺具有以下优点:生产过程相对简单,原材料易得且成本低廉,制备的塑料材料耐腐蚀性好,可用于制作各种不同的塑料制品。
然而,聚氯乙烯的生产和使用过程中也存在环境问题,例如氯气对环境的污染和聚氯乙烯制品的回收和再利用等挑战。
以上是一种常见的聚氯乙烯生产工艺的简要介绍。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环境意识的增强,聚氯乙烯的生产和使用正朝着更加环保和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制备氯乙烯方法比较
班级:10化工(1)班姓名:吴倩学号2010115146
氯乙烯又名乙烯基氯(Vinyl chloride)是一种应用于高分子化工的重要的单体,可由乙烯或乙炔制得。
1835年法国人V.勒尼奥用氢氧化钾在乙醇溶液中处理二氯乙烷首先得到氯乙烯。
20世纪30年代,德国格里斯海姆电子公司基于氯化氢与乙炔加成,首先实现了氯乙烯的工业生产。
初期,氯乙烯采用电石,乙炔与氯化氢催化加成的方法生产,简称乙炔法。
以后,随着石油化工的发展,氯乙烯的合成迅速转向以乙烯为原料的工艺路线。
1940年,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开发了二氯乙烷法。
为了平衡氯气的利用,日本吴羽化学工业公司又开发了将乙炔法和二氯乙烷法联合生产氯乙烯的联合法。
1960年,美国陶氏化学公司开发了乙烯经氧氯化合成氯乙烯的方法,并和二氯乙烷法配合,开发成以乙烯为原料生产氯乙烯的完整方法,此法得到了迅速发展。
乙烯、乙炔和混合烯炔法的特点如下:
一.乙烯氧氯化法
氧氯化法是利用氯化氢合成有机物的一般称呼。
其反应如下
CH2=CH2 +2HCl+1/2 O2→ClCH2CH2Cl+ H2O
ClCH2CH2Cl→CH2=CHCl +HCl
此法是目前缺氯气地区采用的生产方法。
二.乙炔法
在氯化汞催化剂存在下,乙炔与氯化氢加成直接合成氯乙烯:
CH≡CH+H Cl→CH2=CHCl
其过程可分为乙炔的制取和精制,氯乙烯的合成以及产物精制三部分。
此法工艺和设备简单,投资低,收率高;但能耗大,原料成本高,催化剂汞盐毒性大,并受到安全生产、保护环境等条件限制,不宜大规模生产。
电石乙炔法已基本被世界淘汰,但这是我国目前主要的氯乙烯的生产方法。
该法的氯乙烯产量占总产量的50%以上。
这种方法在我国煤炭和矿石资源丰富的地区,在当前石油涨价的世界经济背景下仍然可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三.乙烯直接氯化法
CH2=CH2+Cl2→CH2=CHCl+HCl
这是石油化工发展后以石油为基础开发的生产工艺。
此法的最大缺点是伴随反应生成了大量的1,2-二氯乙烷,产率较低。
该工艺比目前广泛采用的乙烯平衡氧氯化法流程短,能耗
低,不存在乙烯与氧气混合形成爆炸混合物的危险,且氯化氢干法电解对设备腐蚀的要求低,可节省氧气,副产的氢气可做其他加氢反应的原料,因此是较理想的方法。
四.乙烯氯化裂解法 CH2=CH2+Cl2→CH2ClCH2Cl
CH2ClCH2Cl→CH2=CHCl+HCl
这是为解决乙烯直接氯化法存在的问题而开发的生产工艺,此法产率高。
该法副产品氯化氢,如果不利用,成本太高。
与电石法联合起来可解决氯化氢问题。
但是该法因为既不能完全向石油化工转换,又不能完全摆脱电石法,故没有发展前途。
五.乙烯氧氯化平衡法
比较乙烯氯化裂解法和乙烯氧氯化法,可以发现,乙烯氯化裂解法产生氯化氢,乙烯氧氯化法消耗氯化氢。
如果将两种方法结合起来,让乙烯氯化裂解法和乙烯氧氯化法的第一步按照一定的比例生产,可以使氯化氢变为中间产物,这是目前世界上生产氯乙烯的主要方法。
此法分三步进行:
①乙烯氯化 2422423Cl H C Cl H C FeCl
−−→−+ ②二氯乙烷热裂解 ClCH2CH2Cl→CH2=CHCl +HCl
③氧氯化反应 O H Cl H C O HCl H C CuCl 224224222
12+−−→−++ 乙烯氧氯化法的主要优点是在整个过程中氯化氢始终保持平衡,不需补充也不需处理,即平衡氧氯化法。
它是目前世界上比较先进的生产工艺。
我国四家大PVC 厂引进的工艺技术均属此法.
六.混合烯炔法
该法是以石油烃高温裂解所得的乙炔和乙烯混合气(接近等摩尔比)为原料,与氯化氢一起通过氯化汞催化剂床层,使氯化氢选择性地与乙炔加成,产生氯乙烯。
分离氯乙烯后,把含有乙烯的残余气体与氯气混合,进行反应,生成二氯乙烷。
经分离精制后的二氯乙烷,热裂解成氯乙烯及氯化氢。
氯化氢再循环用于混合气中乙炔的加成。
参考资料
1.氯乙烯 .中国化工制造网 [引用日期2013-02-22]
2.高中化学教材(苏教版)
3. Dow Chemical Company Reports. (Dow Chemical USA, Health and Environment Research, Toxicology Research Lab., Midland, MI 48640)
4. Human Toxicology. (Macmillan Press Ltd., Houndmills, Basingstoke, Hants., RG 21 2XS, UK) V.1- 1981- : 1,239,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