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合金的热处理
铜合金的热处理
![铜合金的热处理](https://img.taocdn.com/s3/m/a5cae215ad02de80d4d840c0.png)
对于能热处理强化的铜合金,中间退火后必须缓冷,其他铜合金冷却速度对性能影响不大。中间退 火的温度与预先的冷变形程度、金属的成分、加热速度、原始晶粒尺寸等有关。加热温度且在再结 晶温度以上,温度太低再结晶不完全,但太高又会使晶粒粗大,使下一道冷加工时,材料表面出现 “桔皮”状,这是十分有害的,尤其在单相材料中。在成形加工量小时,宜采用晶粒细小的坯料,当成 形加工量大时,宜采用晶粒粗大的坯料。铜合金再结晶后的力学性能不仅与其成分有关,还与退火 温度及退火前的冷加工量有关。
鏈接
項目
11 铍青铜固溶与时效工艺 铍青铜薄板、带材及薄件固溶
12 处理的保温时间
13 铍青铜固溶后要求的晶粒尺寸
硅青铜、铬青铜、锆青铜、铝 14 白铜固溶时效处理工艺 15 铜及加工铜合金加热保护气氛
铜与铜合金热处理保护气氛的 16 类型和成分
17
18
19
20
21
鏈接
铜合金的热处理--退火
均匀化退火
中间退火温度在再结晶温度以上,材料的软化程度取决于冷加工率、退火温度、保温时间。一般在 加工初期采用高温退火,加工后期采用较低温度退火,以保证晶粒度的均匀一致。合金再结晶温度 经验公式:T再=0.4T熔(k)=0.4t熔-164(℃)
通常中间退火时,采取快速升温,装炉量大,温度取上限.从而提高再结晶温度,细化晶粒,缩短加 热时间,减少氧化,提高生产率;最终退火,缓慢升温,控制装炉量,温度取下限,特别是薄壁零件, 以保证产品性能均匀。温度控制在±5℃之内,退火保温时黄铜为1.5~3h,锡青铜、铝青铜、铍青铜 为1~3h。
说明
主要目的:消除铸造时锭坯的成份偏析。 主要用于铜合金铸锭。锡青铜、铍青铜及白铜铸件通常都要进行均匀化退 火。加热温度以不发生熔化为度(白铜为1000℃)。
热处理工艺对铜合金材料的强度和塑性的调控
![热处理工艺对铜合金材料的强度和塑性的调控](https://img.taocdn.com/s3/m/af8a5820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bb.png)
热处理工艺对铜合金材料的强度和塑性的调控热处理工艺是一种利用材料在一定温度下的相变和组织变化来改变其性能的方法。
在铜合金材料的热处理过程中,能够通过调控温度、时间和冷却速率等参数,有效地调控材料的强度和塑性。
强度是材料抵抗外力破坏的能力,通常以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来表示。
热处理工艺可以通过改变合金的晶粒尺寸、形状和分布来调控材料的强度。
例如,在固溶处理中,通过加热合金到高温使其固溶体中原子扩散,然后迅速冷却,使得溶质原子无法回到晶格中,形成高强度的固溶体溶体。
这可以导致材料的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的显著提高。
另外一种常用的热处理工艺是时效处理。
通过在合金处于一定温度下的时效过程中,溶质原子与基体原子之间的扩散作用会导致新的相的形成和晶粒长大。
这种相变和晶粒长大会影响材料的结构和力学性能。
例如,蒸汽渗碳处理是一种常用的铜合金时效处理方法,可以在分解时沿晶界生长出细小且高硬度的二次硬质相,从而提高合金的强度。
塑性是材料进行形变的能力。
在热处理工艺中,塑性和强度通常是相互矛盾的。
通过改变热处理过程中的参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调节材料的塑性。
例如,在固溶处理时,快速冷却可以得到高强度的固溶体溶体,但同时也降低了材料的塑性。
而在时效处理中,较长的时效时间可以提高材料的强度,但会降低其塑性。
因此,在控制热处理参数时需要考虑到材料所需的强度和塑性之间的平衡。
此外,热处理工艺还可以改善材料的热稳定性和耐腐蚀性能。
例如,通过高温处理和快速冷却可以获得高强度的材料,同时提高其热稳定性。
而时效处理可以通过第二相的析出来增加材料的硬度和耐腐蚀性。
总结起来,热处理工艺对铜合金材料的强度和塑性具有明显的调控作用。
通过调整热处理工艺参数,可以改变材料的晶粒尺寸、形状和分布,从而调节材料的力学性能。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强度和塑性通常是相互矛盾的,因此需要在调节过程中寻找一个平衡点,以满足特定的工程要求。
同时热处理工艺还可以提高材料的热稳定性和耐腐蚀性能,使材料在特定环境中具有更好的性能。
铜合金的热处理技术
![铜合金的热处理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d807991e0508763230121284.png)
铜合金的热处理技术,方法涉及退火、固溶-时效、光亮退火和真空热处理等一、热处理方法1.概述铜合金的热处理主要是加热和不同目的的退火,只有个别牌号的合金,如铍青铜可进行淬火、回火热处理。
不同目的的退火有:软化退火、成品退火和坯料退火。
软化退火:即两次冷轧之间以软化为目的的再结晶退火,亦称中间退火。
冷轧后的合金产生纤维组织并发生加工硬化,经过把合金加热到再结晶温度以上,保温一定的时间后缓慢冷却,使合金再结晶成细化的晶粒组织,获得好的塑性和低的变形抗力,以便继续进行冷轧加工。
这种退火是铜合金轧制中的最主要的热处理。
成品退火:即冷轧到成品尺寸后,通过控制退火温度和保温时间来得到不同状态和性能的最后一次退火。
成品退火有控制状态和性能的要求,如获得软(M)状态、半硬(Y2)状制品以及通过控制晶粒组织来得到较好的深冲性能制品等。
成品退火除再结晶温度以上退火,还有再结晶温度下的低温退火。
坯料退火:是热轧后的坯料,通过再结晶退火来消除热轧时不完全热变形所产生的硬化,以及通过退火使组织均匀为目的的热处理方法。
淬火一回火(时效):即对某些具有能溶解和析出的以及发生共析转变的固溶体合金,在高于相变点温度时,经过保温使强化相充分溶解,形成均匀固溶体后又在急冷中形成过饱和固溶体的淬火状态,再经过低温或室温,使强化相析出或相变来控制合金性能的热处理方法。
2.退火退火工艺制度是根据合金性质、加工硬化程度和产品技术条件的要求决定的。
退火的主要工艺参数是退火温度、保温时间、加热速度和冷却方式。
退火工艺制度的确定应满足如下三方面的要求:①保证退火材料的加热均匀,以保证材料的组织和性能均匀;②保证退火材料不被氧化,表面光亮;③节约能源,降低消耗,提高成品率。
因此,铜材的退火工艺制度和所采用的设备应能具备上述条件。
如炉子设计合理,加热速度快,有保护气氛,控制精确,调整容易等。
表1列出了部分常用铜合金的退火工艺制度。
退火温度的选择:除合金性质、硬化程度外,还要考虑退火目的,如对中间退火则退火温度取上限,并适当缩短退火时间;对成品退火则侧重于保证产品品质和性能均匀,退火温度取下限,并严格控制退火温度的波动;对厚规格的退火温度应比薄规格的退火温度要高一些;对装料量大的要比装料量小的退火温度高一些;板材要比带材的退火温度高一些。
铜合金的热处理
![铜合金的热处理](https://img.taocdn.com/s3/m/141be9fc524de518964b7de5.png)
2、合金相
Cu-Al合金相图
α—Cu基固溶体(FCC),铝青铜的基体相,存在退火栾晶; β—Cu3Al基固溶体,电子弄得3/2,bcc; γ2—Cu4Al9基固溶体,电子浓度21/13,复杂立方;
Cu-Sn相图
α—Cu基固溶体(FCC)青铜的基体相,存在退火栾晶; β—Cu5Sn基固溶体,电子浓度3/2,bcc; γ—Cu3Sn基固溶体,电子浓度7/4,fcc; δ—Cu31Sn8基固溶体,电子浓度21/13,复杂立方; ε—Cu3Zn基固溶体,电子浓度7/4,密排六方; 注意:δ→α+ε(反应慢)一般不出现 所以:(1)一般合金RT组织通常为α+(α+δ)共晶组织
一、锡青铜
早期青铜仅指锡青铜。现在青铜这个名词以成为除黄铜和 白铜之外的铜合金的总称。
1、牌号
• QSn+x(x表示Sn含量)-y(第三组元含量)-z(第四 组元含量)……
• 例如QSn4-3表示含Sn约4%,其它元素约3%的青铜。
•
QH Sn4-3表示含Sn约4%,其它元素约3%的铸造青
铜。
2、合金相
3、时效特点
(1)脱溶序列 过饱和的α-固溶体—γ’’(片状GP区)—γ’— γ2 其中γ’’(片状GP区)—γ’发展时强度最高;
4. 工业铝青铜
二元合金 QAl5,、QAl7(属于单相α组织,枝晶和栾晶,耐蚀、耐磨
、弹性材料,如弹簧) 多元合金(通常加Fe、Mn、Ni等)
Qal9-4(Fe):Fe加入,细化组织,HB↑,耐磨性↑,防止自回火 ,可热处理强化,用于船舶电器零件; QAl9-2(Mn):Mn加入,耐蚀性↑,防止自回火,用于海轮上的 零件; QAl11-6-6(Fe、Ni):综合性能最佳,主要用于重要的重型零 件,应用与机械,航空工业的高强耐磨齿轮,可用温度高达 500℃。
热处理工艺对铜合金材料的电导率和热导率的调控
![热处理工艺对铜合金材料的电导率和热导率的调控](https://img.taocdn.com/s3/m/bb683c05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db.png)
热处理工艺对铜合金材料的电导率和热导率的调控热处理工艺对铜合金材料的电导率和热导率的调控铜合金材料在众多行业中都有广泛的应用,因为其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热导性。
然而,不同的应用场景对材料的导电性和热导性要求不同。
为了调控铜合金材料的导电性和热导性,热处理工艺被广泛用于铜合金材料的制备和改性。
热处理是指通过加热和冷却等工艺操作,使材料的组织结构和性能发生相应的变化。
针对铜合金材料,常用的热处理工艺包括时效处理、固溶处理和淬火等。
这些热处理工艺可以对铜合金材料的晶体结构、晶界结构和孪晶结构等进行调控,从而影响材料的导电性和热导性。
首先,热处理工艺对铜合金材料的晶体结构有重要影响。
晶体是材料中基本的结构单元,不同的晶体结构对电流和热流的传导方式存在差异。
例如,铜合金材料常见的晶体结构有面心立方(FCC)结构和体心立方(BCC)结构。
通过热处理工艺,可以改变铜合金材料的晶体结构,从而对导电性和热导性进行调控。
例如,通过固溶处理可以将固溶体中的固溶元素溶解在铜合金的原子晶格中,使其晶体结构由原来的FCC结构转变为固溶体的BCC结构。
这样的晶体结构变化使得铜合金材料的电导率和热导率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其次,热处理工艺对铜合金材料的晶界结构也产生了影响。
晶界是晶体的边缘区域,其结构和性质对材料的导电性和热导性具有重要影响。
通过热处理工艺,可以改变材料的晶界结构,从而影响铜合金材料的导电性和热导性。
例如,通过时效处理可以在晶界形成细小的析出物,这些析出物在晶界上形成了障碍,减弱了电子和热流的传导,从而降低了材料的导电率和热导率。
最后,热处理工艺还可以对铜合金材料的孪晶结构进行控制。
孪晶是晶体中具有特殊晶界结构的区域,对材料的导电性和热导性有重要影响。
通过热处理工艺,可以控制材料的孪晶比例和孪晶尺寸,从而对铜合金材料的导电性和热导性进行调控。
例如,通过淬火等工艺可以使材料中的孪晶比例增加,从而提高了材料的导电率和热导率。
热处理工艺对铜合金材料的热导性和导电性的调控
![热处理工艺对铜合金材料的热导性和导电性的调控](https://img.taocdn.com/s3/m/a97cc667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fa.png)
热处理工艺对铜合金材料的热导性和导电性的调控铜合金材料是一种重要的工程材料,在各个领域都得到广泛的应用。
然而,铜合金材料的热导性和导电性常常需要根据具体的应用需求进行调控。
热处理工艺是一种常用的方法,可以通过合适的处理参数对铜合金材料的热导性和导电性进行控制。
热导性是指材料导热的能力,与材料的热传导系数有关。
提高铜合金材料的热导性可以增强其导热性能,提高材料的热传导效率。
常用的热处理工艺方法包括固溶处理和时效处理。
固溶处理是将材料加热到高温区域,使固溶体中的溶质溶解于基体中,然后通过快速冷却将溶质固溶于基体中,形成固溶体结构。
固溶处理可以有效地提高铜合金材料的热导性。
固溶处理温度的选择应根据具体的铜合金材料和应用要求来确定,一般在合金的熔点以下,但要高于固溶体相变温度。
固溶处理后,通常需要时效处理以进一步提高合金的性能。
时效处理是指在固溶处理后将材料加热到适当的温度,使固溶体再次发生相变和析出相的形成,从而进一步提高材料的性能。
时效处理的温度和时间也需要根据材料的特性和应用要求进行选择。
导电性是指材料导电的能力,与材料的电导率有关。
在实际应用中,常常需要铜合金材料具有较高的导电性能。
热处理工艺对铜合金材料的导电性也有一定的影响。
固溶处理可以提高材料的导电性能,通过溶质的固溶和分散强化机制,可以有效地提高合金的电导率。
时效处理对材料的导电性的影响相对较小,其主要作用是进一步提高合金的力学性能。
总的来说,热处理工艺可以对铜合金材料的热导性和导电性进行调控。
通过合适的固溶处理和时效处理工艺,可以有效地提高铜合金材料的热导性和导电性能。
然而,热处理工艺的选取应根据具体的材料和应用要求进行选择。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综合考虑材料的成分、结构和性能要求等因素,合理选择热处理工艺参数,以实现最佳的热导性和导电性调控效果。
铜合金是一种重要的工程材料,其具有优异的导电和导热性能,广泛应用于电子、电气、汽车制造等领域。
正确选择各种铜合金热处理的保护性气氛(续)
![正确选择各种铜合金热处理的保护性气氛(续)](https://img.taocdn.com/s3/m/6944f2fdf61fb7360b4c6589.png)
综上 所述 ,无氧 铜 由于在 金属 内部几 乎 无 氧原 子 存在 ; 黄铜 中有锌存 在 , 且 锌 的 活泼 性 远 高 于 铜 , 并 所 以无 氧铜 和 黄 铜 的 晶界 中无 C u 0存 在 , 宜采 用 氨 分 解气 氛一7 %H 5 +2 % N 、 点 为 一6 ℃ 进 行 退 火 , 5 露 5 以减 少退 火时 间和 单 位 能耗 , 于 降低 生 产 成 本 和 节 利 能 ; 紫 铜 和 高铜 合金 其 含 氧 量一 般 在 2 0~ 5 p m 而 5 40p 之间 , 以 C 氧 u 0的形 式存 在于 晶 界 , 渗透 到 晶界 间 的 氢 就 与 氧 化 亚 铜 结合 , 生 化 学 变 化 , 而 产 生 表 面 发 继 缺 陷 。因此 紫 铜 和 高 铜 合 金宜 采 用 在 氮 气 保 护 性 气
第 4期
有 色 金 属 加 工
4 3
3 2 炉 子上 部 0 3 m 厚试 样 . .m 对 0 3 m厚 试样 金 相 中亮 点 进 行 分 析 。试 样 中 .m
4 对 扫 描 结 果 的分 析
从 上述 扫描 结果 可 以Fra bibliotek 出 , 类 高 铜 合 金 内 含有 这
仍 能看 到加 入 的中 问合 金 未 能完 全 熔化 的质 点 , 能 其
融 于铜 液 中的 比如 H等 气体 原子 。
黄 铜 中有锌 存 在 , 一 个 大 气 压 下 9 8 即可 升 在 0% 华 , 且 锌 的活 泼 性 远 高 于 铜 , 以 黄铜 的 晶界 中无 并 所
C u O存 在 。
由于无 氧铜在 金 属 内部 几 乎 无 氧原 子 存 在 , 以 所 无 氧 铜 和黄 铜 的 晶 界 中无 C u 0存 在 , 透 到 晶界 间 渗 的 氢原 子 没有 可 能 与 氧化 亚 铜 结 合 , 生 化 学 变 化 , 发 继 而 产生 表 面 缺 陷 。 以此 无 氧 铜 和 黄 铜 就 可 以采 用 氨分 解气 氛—— 7 %H 2 % N , 5 + 5 露点 为 一 5 的保 6℃ 护性气氛进行退火 , 以减 少退 火 时 间 和单 位 能耗 , 利
铬锆铜热处理工艺
![铬锆铜热处理工艺](https://img.taocdn.com/s3/m/aa60a931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f6.png)
铬锆铜热处理工艺铬锆铜热处理工艺1. 简介铬锆铜是一种特殊合金,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电子设备和化工等领域。
它具有良好的导电性、热传导性和耐腐蚀性,因此在一些特殊环境下具有重要的作用。
铬锆铜的热处理工艺是为了改善合金的性能和延长其使用寿命。
2. 热处理工艺的基本原理热处理是通过控制合金的加热和冷却过程,改变其晶体结构和物理性能。
铬锆铜的热处理工艺主要包括固溶处理和时效处理。
2.1 固溶处理固溶处理是将铬锆铜加热到固溶温度,使合金中的固溶体均匀溶解,然后迅速冷却。
这样可以使合金中的溶质原子重新分散,减少晶界和亚晶界的敏感性,提高合金的塑性和强度。
固溶处理的温度和时间需要根据具体的合金成分和要求进行调整。
2.2 时效处理时效处理是将固溶体经过适当的加热保温时间后迅速冷却。
时效处理可以改善铬锆铜的机械性能,特别是抗拉强度和硬度。
时效处理的温度和时间也需要根据具体的合金成分和要求进行调整。
3. 热处理工艺的操作步骤铬锆铜的热处理工艺包括以下几个步骤:3.1 清洗和去除氧化物在进行热处理之前,首先需要将铬锆铜的表面清洗干净,并去除氧化物和杂质。
这可以通过化学清洗、喷砂或酸洗等方法来实现。
3.2 加热和保温将清洗后的铬锆铜放入热处理炉中,加热到固溶温度并保持一段时间,以便固溶体完全溶解。
加热的速度和保温时间需要根据具体的合金成分和要求来确定。
3.3 快速冷却在保温结束后,需要迅速将铬锆铜冷却到室温。
可以使用水、风扇或其他冷却介质进行快速冷却。
3.4 时效处理固溶处理后的铬锆铜需要进行时效处理,以获得更好的机械性能。
将固溶体加热到适当的时效温度,并保持一定的时间,然后迅速冷却。
4. 热处理后的性能改善通过铬锆铜的热处理,可以显著改善合金的机械性能和抗腐蚀性能。
固溶处理可以提高合金的塑性和强度,时效处理可以进一步提高抗拉强度和硬度。
另外,热处理还可以改善铬锆铜的晶界和亚晶界敏感性,提高合金的耐腐蚀性。
5. 我对铬锆铜热处理工艺的理解铬锆铜热处理工艺是一项复杂而关键的加工工艺,对于合金的性能和质量具有重要影响。
热处理工艺对铜合金材料的导电性和热膨胀性的调控
![热处理工艺对铜合金材料的导电性和热膨胀性的调控](https://img.taocdn.com/s3/m/aaddb293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31.png)
热处理工艺对铜合金材料的导电性和热膨胀性的调控热处理是一种常用的金属材料加工技术,通过调整材料的结构和性能来满足不同的工程要求。
对于铜合金材料而言,热处理工艺可以对其导电性和热膨胀性进行有效的调控。
热处理工艺对铜合金材料的导电性有着显著的影响。
导电性是金属材料的重要性能指标之一,对于电子行业和电气工程等领域的应用至关重要。
一般来说,提高铜合金材料的导电性可以通过两种方式进行调控。
首先,通过固溶处理可以改善铜合金材料的导电性能。
铜合金中常添加其他金属元素以形成固溶体,如锌、铝、镍等。
这些元素的加入可以提高材料的强度和硬度,同时对导电性的影响相对较小。
例如,铝对铜的固溶体形成能够减少晶界阻力和杂质的形成,从而改善导电性。
其次,热处理过程中的过热和退火处理也可以对铜合金材料的导电性进行调控。
过热处理是将材料加热到超过其再结晶温度,通过晶界迁移和晶界控制来改善导电性能。
退火处理是将材料加热到较高的温度,然后缓慢冷却至室温,通过晶粒长大和重结晶来改善导电性能。
这两种方法都可以消除材料中的晶间固溶体和杂质,提高晶界的连续性和电子的传导性。
除了导电性,热处理工艺对铜合金材料的热膨胀性也有着显著的影响。
热膨胀性是材料在温度变化时长度、体积或形状发生变化的特性。
对于需要在不同温度下使用的铜合金材料,热膨胀性的调控至关重要。
通过热处理工艺可以调节铜合金材料的晶粒尺寸和晶粒形态,从而影响其热膨胀性能。
晶粒尺寸的增大可以减小热膨胀系数,使材料在温度变化时产生较小的体积变化。
晶粒形态的调控也可以影响热膨胀性能,例如通过控制晶界的连续性来改变材料的热膨胀系数。
此外,热处理工艺还可以通过调节材料的相组成来影响其热膨胀性能。
例如,在铜锡合金中,通过固溶处理可以调节材料的相组成,从而改善其热膨胀性能。
通过选择适当的热处理参数和合金元素,可以实现铜合金材料热膨胀性能的优化。
总之,热处理工艺对铜合金材料的导电性和热膨胀性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
热处理工艺对铜合金材料的热导性和导电性的提高
![热处理工艺对铜合金材料的热导性和导电性的提高](https://img.taocdn.com/s3/m/a5edda67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11d546b.png)
热处理工艺对铜合金材料的热导性和导电性的提高热处理是一种重要的材料加工方法,通过对材料进行加热和冷却处理,可以改善材料的性能,包括热导性和导电性。
对于铜合金材料来说,热处理工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铜合金是一种常见的工程材料,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和导电性。
然而,铜合金在应用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强度低、塑性差等。
通过热处理工艺,可以改变材料的晶粒结构和组织,从而提高其性能。
热处理工艺中的一种常用方法是固溶处理,也称为退火处理。
固溶处理通过将材料加热到一定温度,使固溶体中的溶质原子重新进入晶格中,同时通过冷却固溶体,使溶质原子重新固溶。
这种处理方法可以提高材料的晶格结构的均匀性,从而提高材料的热导性和导电性。
固溶处理还可以通过改变材料中的析出相来提高材料的性能。
在固溶处理后,通过恰当的降温速率,使材料中的溶质原子重新组合并析出为细小、均匀分布的析出相,这些析出相可以增加材料的强度和硬度,并改善其导热性和导电性。
除了固溶处理,还可以采用时效处理的方法来进一步提高材料的性能。
时效处理是在固溶处理后,将材料保持在一定温度下的一种处理方法。
通过这种处理方法,可以使析出相逐渐长大,形成更均匀、更细小的晶粒,从而提高材料的导热性和导电性。
值得注意的是,热处理工艺对铜合金材料的提高热导性和导电性的效果的实现需要进行恰当的程序控制和参数选择。
这包括对加热温度、保温时间、冷却速率等的精确控制。
不同的铜合金材料也可能需要不同的热处理工艺,因此,在进行热处理前应先进行一系列的试验和分析。
总之,热处理工艺对铜合金材料的热导性和导电性的提高起着重要作用。
通过固溶处理和时效处理,可以改变材料的晶粒结构和组织,提高其导热性和导电性。
然而,为了实现最佳的效果,需要进行适当的程序控制和参数选择。
热处理工艺的应用可以使铜合金材料在实际应用中发挥更好的性能。
铜合金是一种具有广泛应用的材料,因其优良的导热性和导电性而在电子、电工、汽车和航空航天等行业得到广泛应用。
公共基础知识热处理工艺基础知识概述
![公共基础知识热处理工艺基础知识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05024fc5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81.png)
《热处理工艺基础知识概述》一、引言热处理工艺作为材料加工领域中的一项关键技术,在提高材料性能、延长使用寿命、改善加工工艺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从古代的简单金属加工到现代的高科技材料处理,热处理工艺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
本文将对热处理工艺的基础知识进行全面综合的概述,包括基本概念、核心理论、发展历程、重要实践以及未来趋势等方面,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系统而深入的了解。
二、基本概念1. 定义热处理是指将材料加热到一定温度,保温一段时间,然后以适当的速度冷却,以改变材料的组织结构和性能的工艺过程。
通过热处理,可以改善材料的硬度、强度、韧性、耐磨性、耐腐蚀性等性能,满足不同工程应用的要求。
2. 分类热处理工艺主要分为普通热处理和表面热处理两大类。
普通热处理包括退火、正火、淬火和回火;表面热处理包括表面淬火和化学热处理。
(1)退火:将材料加热到适当温度,保温一段时间,然后缓慢冷却。
退火的目的是降低材料的硬度,改善切削加工性能,消除残余应力,稳定尺寸等。
(2)正火:将材料加热到临界温度以上,保温一段时间,然后在空气中冷却。
正火的目的与退火相似,但冷却速度较快,得到的组织比退火的更细,强度和硬度也较高。
(3)淬火:将材料加热到临界温度以上,保温一段时间,然后快速冷却。
淬火的目的是提高材料的硬度和强度,但淬火后材料的脆性增加,需要进行回火处理。
(4)回火:将淬火后的材料加热到适当温度,保温一段时间,然后冷却。
回火的目的是降低材料的脆性,提高韧性和塑性,稳定组织和尺寸。
(5)表面淬火:通过快速加热材料表面,使其达到淬火温度,然后迅速冷却,使表面获得高硬度,而心部仍保持较好的韧性。
(6)化学热处理:将材料置于一定的化学介质中加热,使介质中的某些元素渗入材料表面,改变材料的化学成分和组织结构,从而提高材料的表面性能。
三、核心理论1. 相变理论热处理过程中,材料的组织结构会发生相变。
相变是指物质从一种相转变为另一种相的过程。
常用材料成份及热处理温度回火温度硬度
![常用材料成份及热处理温度回火温度硬度](https://img.taocdn.com/s3/m/2b230da2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fc.png)
常用材料成份及热处理温度回火温度硬度常用材料的成份及热处理温度、回火温度和硬度在工业中非常重要。
以下是一些常见材料的成份、热处理温度、回火温度和硬度的详细说明:1.碳钢:碳钢是一种含有约0.05%–2.0%碳的铁碳合金。
根据碳含量的不同,碳钢可进一步分为低碳钢(碳含量<0.3%)、中碳钢(碳含量0.3%–0.6%)和高碳钢(碳含量>0.6%)。
碳钢常用的热处理温度为800℃–950℃,回火温度为300℃–700℃。
其硬度在热处理后通常在45–65HRC之间。
2.不锈钢:不锈钢是一种铁铬合金,含有少量的碳、镍、钼等。
不锈钢主要用于防腐蚀和耐高温的应用场合。
不锈钢的热处理温度范围为950℃–1150℃,回火温度通常在260℃–760℃之间。
硬度取决于具体的不锈钢合金,一般在50–70HRC之间。
3.铝合金:铝合金是以铝为主要成分的合金,其中掺入其他元素如铜、镁、锌等以提高强度和机械性能。
铝合金的热处理温度范围为260℃–510℃之间,回火温度在150℃–300℃之间。
硬度取决于具体的合金元素和处理条件,一般在20–150HRC之间。
4.铜合金:铜合金是以铜为基础的合金,常用元素包括锌、锡、铝等。
铜合金的热处理温度通常在400℃–900℃之间,回火温度在200℃–600℃之间。
硬度取决于具体的合金元素和处理条件,一般在30–150HRC之间。
5.钛合金:钛合金是以钛为主要成分的合金,小量加入其他元素如铝、钒、镁等以提高机械性能。
钛合金的热处理温度范围在800℃–1000℃之间,回火温度通常在500℃–700℃之间。
硬度取决于具体的合金元素和处理条件,一般在20–40HRC之间。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的热处理温度和回火温度仅为一般范围,具体的处理温度和硬度还需要根据具体的材料性质和应用要求来确定。
在实际应用中,热处理温度和回火温度的选择对最终的材料性能和硬度有着重要影响,需要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和要求来进行调整。
引线框架用铜合金C194热处理工艺研究
![引线框架用铜合金C194热处理工艺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8a64dc39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11.png)
引线框架用铜合金C194热处理工艺研究摘要:本文旨在探究铜合金C194热处理工艺。
采用金相组织分析、热力学分析及性能测试等手段,研究了C194的热处理过程对其性能和组织结构的影响。
结果表明,在适当的时间和温度下,C194铜合金的硬度和强度能够得到明显提高,而延展性和韧性也有很好的保持。
研究结果为C194的工业应用提供了理论支持。
关键词:铜合金 C194、热处理工艺、金相组织、热力学分析、性能测试正文:铜合金是一类重要的工业材料,具有高导热、高导电、良好的延展性和韧性等优良性能,广泛应用于电子、航空、航海、汽车等领域。
C194铜合金作为其中一种,其合金中加入了锰、铝、镍等元素,有着更高的强度和抗腐蚀性能。
而热处理则是铜合金加工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步,可以大幅提高其性能,但需要根据不同的材料选择不同的工艺和参数。
本研究采用了金相组织、热力学分析及性能测试等多种手段,对C194铜合金的热处理过程进行了研究。
首先,采用金相显微镜对不同处理工艺下的样品进行了观察。
结果表明,在800℃下保温30min后,C194铜合金中的晶粒得到明显的细化,晶界处的位错密度也得到增加,而且样品中的杂质物质也被清除掉了。
通过扫描电镜(SEM)和能谱仪(EDS)观察,还发现新形成的晶粒中含有更多的铜元素,但其它元素的含量也有所增加,且呈现出复杂的分布规律。
其次,进行了热力学分析,分析了C194铜合金在不同温度和保温时间下的相转变情况。
对于C194合金,经过充分加热后即可转化为稳定的单一相态,而保温时间过长会使其再次发生变异,导致相变。
因此,在选择处理工艺时,需要根据材料的性质和应用需求选择适当的温度和时间。
最后,进行了性能测试,包括硬度测试、拉伸测试和冲击测试等。
结果表明,在800℃下保温30min后,C194铜合金的硬度和强度均得到明显提高,而延展性和韧性则有很好地保持。
其中硬度值提高了约40%,拉伸强度也增加了约30%,同时冲击韧性和延展性未发生明显变化。
铜合金热处理标准
![铜合金热处理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90614407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ae.png)
铜合⾦热处理标准⼀、概述铜合⾦热处理是通过对合⾦的加热和冷却过程,改变其内部组织结构,从⽽达到改善性能、提⾼耐腐蚀性和加⼯性能的⽬的。
铜合⾦热处理对于铜合⾦的应⽤具有重要意义,是铜合⾦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
本⽂将对铜合⾦热处理的标准进⾏详细的阐述。
⼆、铜合⾦热处理的⽬的1.改善铜合⾦的机械性能:通过热处理可以改变铜合⾦的晶粒尺⼨、相组成和析出相,提⾼其强度、韧性、耐磨性等机械性能。
2.提⾼铜合⾦的耐腐蚀性能:热处理可以改变铜合⾦表⾯的氧化膜性质,提⾼其耐腐蚀性能。
3.改善铜合⾦的加⼯性能:通过控制热处理的温度和时间,可以调整铜合⾦的塑性和加⼯硬化程度,提⾼其切削加⼯性和焊接性能。
三、铜合⾦热处理的标准流程1.预热:将铜合⾦加热到预热温度,以减少热处理过程中产⽣的热应⼒,防⽌⼯件开裂。
预热温度通常为200~400°C。
2.均匀化退⽕:将铜合⾦加热到⾼于其熔点的温度,并保持⼀段时间,以消除铸造或加⼯过程中产⽣的应⼒,并使合⾦元素充分均匀化。
均匀化退⽕的温度通常为950~1100°C,保温时间为10~30分钟。
3.淬⽕:将铜合⾦快速冷却⾄室温或预定的淬⽕温度,以获得所需的结构和机械性能。
淬⽕的冷却速度应⾜够快,以避免晶粒⻓⼤和相的分解。
淬⽕的温度和冷却速度应根据具体的铜合⾦成分和性能要求⽽定。
4.回⽕:将淬⽕后的铜合⾦加热到回⽕温度,保温⼀段时间后冷却⾄室温。
回⽕可以消除淬⽕过程中产⽣的内应⼒,提⾼铜合⾦的韧性和耐腐蚀性。
回⽕的温度和时间应根据具体的铜合⾦成分和性能要求⽽定。
5.稳定化处理:对于某些对⾼温稳定性要求较⾼的铜合⾦,需要进⾏稳定化处理。
稳定化处理通常包括加热到⼀定温度,保温⼀段时间,然后缓慢冷却⾄室温。
稳定化处理可以减少铜合⾦在⾼温下的尺⼨变化和氧化倾向。
四、铜合⾦热处理的注意事项1.加热⽅式:铜合⾦的热处理可以采⽤多种加热⽅式,如炉内加热、感应加热等。
选择合适的加热⽅式可以减少氧化和燃烧的可能性,提⾼热处理的效率和效果。
热处理工艺对铜合金材料的导电性和导热性的优化
![热处理工艺对铜合金材料的导电性和导热性的优化](https://img.taocdn.com/s3/m/c2c52aa2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0e.png)
热处理工艺对铜合金材料的导电性和导热性的优化热处理工艺是提高铜合金材料导电性和导热性的重要方法之一。
通过控制热处理参数,可以改变材料的晶体结构和微观组织,从而优化材料的导电性和导热性。
首先,热处理可以改善铜合金材料的晶体结构。
晶体结构对材料的导电性和导热性有着重要影响。
通常来说,在高温下,铜合金材料的晶粒会逐渐长大,晶界会变得清晰,这样可以降低材料的电阻率并提高导电性能。
此外,热处理还能够改变晶粒的取向,提高晶体的有序性,进一步优化导电性能。
因此,在热处理过程中,合理控制热处理温度和保温时间等参数,可以得到更优化的晶体结构,提高材料的导电性。
其次,热处理可以改善铜合金材料的微观组织。
铜合金材料的导热性主要受材料内部包含的相和晶界的影响。
一般来说,通过热处理可以使材料中的相有序化,减少相间的界面阻力,提高导热性能。
此外,热处理还能够消除或减少材料中的缺陷和杂质,进一步提高热传导性能。
因此,在热处理过程中,通过适当的热处理工艺,可以使铜合金材料的微观组织更加紧密有序,提高导热性。
此外,还有一些特殊的热处理工艺可以进一步优化铜合金材料的导电性和导热性。
例如,有针对性地进行局部加热和快速冷却,可以得到超细晶粒结构和均匀的晶粒分布,从而提高导电性和导热性。
另外,通过控制合金元素的添加和优化其含量,可以改变材料的相组成和相间的界面,进一步优化导电性和导热性。
综上所述,热处理工艺对铜合金材料的导电性和导热性的优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合理控制热处理参数,可以改变材料的晶体结构和微观组织,从而提高导电性和导热性。
此外,还可以通过特殊的热处理工艺进一步优化材料的导电性和导热性。
因此,热处理工艺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可以用于优化铜合金材料的导电性和导热性。
除了热处理工艺对于铜合金材料导电性和导热性的优化,还有其他一些相关的因素也对材料的性能起着重要的影响。
首先是合金元素的选择和优化。
合金化是提高铜合金材料性能的重要手段之一。
热处理中的铜合金热处理技术
![热处理中的铜合金热处理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5aaffd08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ee.png)
热处理中的铜合金热处理技术热处理是指通过加热和冷却来改变材料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在工业生产中,铜合金是非常重要的一种金属材料,因为它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和可塑性。
为了提高铜合金材料的性能和使用寿命,需要通过热处理来改变其微观组织和性质。
以下是关于铜合金热处理技术的一些介绍和分析。
一、常见的铜合金热处理工艺1. 固溶退火工艺固溶退火是铜合金热处理中最普遍的一种方法。
它是指将合金加热至固溶温度,使固相完全溶解后,再通过快速冷却来防止合金重新结晶,从而改变材料的性质。
固溶退火工艺可以提高铜合金的塑性和韧性,同时降低硬度和强度。
2. 沉淀硬化工艺沉淀硬化是指在加工后的合金中,通过热处理形成稳定沉淀物,从而增加合金的硬度和强度。
这种工艺包括两个步骤:首先进行固溶退火处理,然后加入沉淀剂,并将合金再次加热,使沉淀物形成在晶粒边界或晶粒内部。
3. 回火工艺回火是指在固溶退火后,通过再次加热和不同的冷却方式来减轻应力并调整组织结构。
回火可以提高铜合金的韧性和耐腐蚀性,并减少应力和变形。
4. 空气淬火工艺空气淬火是指将材料加热至临界温度,然后让其冷却到室温。
这种工艺可以使铜合金获得较高的强度和硬度,但会降低其塑性和韧性。
二、铜合金热处理工艺的影响因素铜合金热处理的影响因素包括温度、时间、冷却方式和处理前合金的组成等。
下面分别进行介绍:1. 温度温度是影响热处理效果的重要因素,不同的铜合金材料有不同的固溶温度,需要在其可延性范围内选择合适的温度。
过高的温度会导致材料产生热裂纹和晶粒长大,从而降低材料的韧性和强度。
2. 时间时间也是影响热处理效果的关键因素。
固溶时间应该足够长,使合金材料的硬度和强度达到最大值。
沉淀硬化工艺需要足够的时间来形成稳定的沉淀物,并达到最佳的硬度和强度。
3. 冷却方式不同的冷却方式会影响铜合金的组织结构和性能。
快速冷却会让材料形成细小的晶粒和高强度的微观组织,但会降低其可塑性和韧性。
反之,缓慢冷却则可以提高铜合金的可塑性和韧性,但会降低硬度和强度。
多元弹性铜合金的形变热处理
![多元弹性铜合金的形变热处理](https://img.taocdn.com/s3/m/31b60a1e14791711cc7917a9.png)
su id t d e .T e r s l h w t a eal y p s e s sa b iu g i gsr n t e i g c a a t r t s h e u t s o t h l o s s e n o vo sa en t gh n n h r ce i i .Af r 6 ℃ × s h t o e sc t 0 e 9 1 h s l t n, 0 ou i o 6 % c l — r ig a d 4 0 ℃ ×3 h a e n ,t e tn i t n t o d wo kn n 8 g i g h e s e sr gh,ye d s e gh,e o g t n lc l e il t n t r ln ai ,e e — o
IC . A S 时效 初 期 , 固溶 处 理 残 留大 量 过 饱 和 空 位 , 这些 空位 促使 溶质 富集 区快速 形成 , 随过 饱 和空 伴 位 的消失 带来 电导 率 的迅 速上 升 ; 成 的溶 质 富集 形
合金 热处 理 在 功 率 为 5k 、 度 误 差 为 ±5 W 温 ℃ 的实 验箱 式 电 阻 炉 内进 行 . HB30 用 -00型 硬 度 计 按 G / 30 18 B T4 4— 94标 准 《 属 布 氏硬 度 试 验 金
第 2 第 6期 5卷
21 年 1 01 2月
江苏科 技大 学学报 ( 自然科学 版 )
Junl f i guU ie i f cec n ehooy N t a Si c d i ) ora o a s nvr t o i eadT cnlg( a rl c neE io Jn sy S n u e tn
Vo . 5 No 6 12 . De . 011 c2
铜合金的热处理25页PPT
![铜合金的热处理25页PPT](https://img.taocdn.com/s3/m/e44cb2660740be1e650e9ab7.png)
26、我们像鹰一样,生来就是自由的 ,但是 为了生 存,我 们不得 不自 己编织 一个笼 子,然 后把自 己关在 里面。 ——博 莱索
•
27、法律如果不讲道理,即使延续时 间再长 ,也还 是没有 制约力 的。— —爱·科 克
•
28、好法律是由坏风俗创造出来的。 ——马 克罗维 乌斯
•
29、在一切能够接受法律支配的人类 的状态 中,哪 里没有 法律, 那里就 没有自 由。— —洛克
25、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乌申斯基
谢谢!
•
30、风俗可以造就法律,也可以废除 法律。 ——塞·约翰逊
铜合金的热处理
21、要知道对好事的称颂过于夸大,也会招来人们的反感轻蔑和嫉妒。——培根 2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23、一切节省,归根到底都归结为时间的节省。——马克思 24、意志命运往往背道而驰,决心到最后会全部推倒。——莎士比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章节:5.1教学内容:黄铜的热处理教学要求:1、了解黄铜的牌号;2、掌握铜锌合金相图。
重点难点:铜锌合金相图。
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以铜为基的铜与锌的合金称为黄铜。
可分两类:普通黄铜和特殊黄铜。
一、普通黄铜1、牌号H+xx(xx表示铜的百分含量)例如H68表示含Cu68%,含Zn约32%的黄铜。
若为铸造黄铜,则ZH+xx(xx表示铜的百分含量)例如ZH68表示含Cu68%,含Zn约32%的铸造黄铜。
2、合金相如Cu-Zn相图所示α—Cu基固溶体(FCC),黄铜基体相β—CuZn基固溶体,电子弄得2/3,bcc;γ—Cu5Zn8基固溶体,电子浓度21/13,复杂bcc。
黄铜中Zn含量小于50%,Cu合金中相主要为α、β、γ。
α—Cu基固溶体为黄铜基体相。
工业黄铜退火多为α、α+β、β组织。
3、工业黄铜的性质与应用一般处于H96-H59(如相图所示)H96-H65:α黄铜H63-H59:α+β黄铜在RT情况下,α-Cu的塑性高于β-CuZn的塑性,强度低于β-CuZn 的强度;在HT下,正好相反。
因此,α+β黄铜热塑性好,而α黄铜冷塑性好。
与紫铜相比,黄铜的强度、塑性均优,工艺性好,抗蚀性好,且价格低。
因此用途广、可作各种零件、日用品、管道、散热器、工艺品、炮弹等。
二、特殊黄铜加Sn、Si、Al、Fe、Ni、As、Mn、Pb等,形成特殊黄铜。
Si、Fe、Ni、Mn—改善力学性能Sn、Si、Al、Fe、Ni、As—提高耐蚀性能Pb—改善切削性能。
1、牌号(1)、H+第三组元元素符号+xx(xx表示铜含量的百分比)-y(第三组元含量)-z(第四组元含量)……例如:HSn70-1表示含Cu70%、含Zn29%、含Sn约1%的特殊黄铜HFe59-1-1表示含Cu59%、含Zn39%、含Fe约1%的特殊黄铜(2)、若为铸造黄铜,则ZH+第三组元元素符号+xx(xx表示铜含量的百分比)-y(第三组元含量)-z(第四组元含量)……例如:ZHSn70-1表示含Cu70%、含Zn29%、含Sn约1%的铸造特殊黄铜。
课后习题:1、黄铜的热处理有和两种。
2、简述黄铜的热处理教学章节:5.2教学内容:锡青铜的热处理教学要求:1、了解锡青铜的牌号;2、掌握铜锡合金相图。
重点难点:铜锡合金相图。
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早期青铜仅指锡青铜。
现在青铜这个名词以成为除黄铜和白铜之外的铜合金的总称。
一、锡青铜铜与锡的合金称为锡青铜。
1、牌号QSn+x(x表示Sn含量)-y(第三组元含量)-z(第四组元含量)……例如QSn4-3表示含Sn约4%,其它元素约3%的青铜。
QH Sn4-3表示含Sn约4%,其它元素约3%的铸造青铜。
2、合金相如下图Cu-Sn相图所示:α—Cu基固溶体(FCC)青铜的基体相,存在退火栾晶;β—Cu5Sn基固溶体,电子浓度3/2,bcc;γ—Cu3Sn基固溶体,电子浓度7/4,fcc;δ—Cu31Sn8基固溶体,电子浓度21/13,复杂立方;ε—Cu3Zn基固溶体,电子浓度7/4,密排六方;注意:δ→α+ε(反应慢)一般不出现所以:(1)一般合金RT组织通常为α+(α+δ)共晶组织;(2)Sn扩散慢,结晶范围宽,偏析严重;(3)铸锭中易于出现分散缩孔和反偏析(锡汗)现象。
3、性能(1)、不出现δ相时,Sn↑,强度和塑性都↓,出现δ相时,Sn↑,塑性↓,而强度↑。
但是大量的δ相也会引起强度↓。
(2)、具有良好的抗蚀性能,由于生成了Cu2O或2CuCO3·Cu(OH)薄膜,故可作船舶零件,这也是青铜器可以长久保持的原因。
(3)、铸造工艺性能不好(相对而言的),但因分散缩孔多,体积缩小,可铸造尺寸准确、花纹清晰的工艺品。
(4)、热轧难,挤压易,通常需要均匀化退火。
4、工业锡青铜二元合金少,通常加P、Pb、Zn等元素课后习题1、简述锡青铜的热处理教学章节:5.3教学内容:铝青铜的热处理教学要求:1、了解铝青铜的牌号;2、掌握铜铝合金相图。
重点难点:铜铝合金相图。
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当主要添加元素为铝时称为铝青铜。
铝青铜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耐蚀性能和抗磨性能,是各种青铜中应用最广泛的一个。
1、牌号与上述锡青铜相同QAl+x(x表示Al含量)-y(第三组元含量)-z(第四组元含量)……例如Qal4-3表示含Al约4%,其它元素约3%的青铜。
2、合金相如下图Cu-Al合金相图所示:α—Cu基固溶体(FCC),铝青铜的基体相,存在退火栾晶;β—Cu3Al基固溶体,电子弄得3/2,bcc;γ2—Cu4Al9基固溶体,电子浓度21/13,复杂立方;慢冷,在565℃,β→α+γ2(自回火现象),导致合金脆化;快冷,低铝者,β→β’(马氏体)高铝者,β→β1→β’或γ’(均为马氏体)通常选择快冷,而且工业铝青铜Al<13%,属于低铝者,快冷组织为β’马氏体,但实际铸造组织重也可能有α+γ2组织存在。
3、性能(1)机械性能优于黄铜、锡青铜;(2)大气、海水、大多数有机酸中耐蚀性好;(3)耐磨、耐寒、冲击不产生火花(有油易燃时有利)4、工业铝青铜二元合金QAl5,、QAl7(属于单相α组织,枝晶和栾晶,耐蚀、耐磨、弹性材料,如弹簧)多元合金(通常加Fe、Mn、Ni等)Qal9-4(Fe):Fe加入,细化组织,HB↑,耐磨性↑,防止自回火,可热处理强化,用于船舶电器零件;QAl9-2(Mn):Mn加入,耐蚀性↑,防止自回火,用于海轮上的零件;QAl11-6-6(Fe、Ni):综合性能最佳,主要用于重要的重型零件,应用与机械,航空工业的高强耐磨齿轮,可用温度高达500℃.课后习题:1、简述铝青铜的热处理教学章节:5.4教学内容:铍青铜的热处理教学要求:1、了解铍青铜的牌号和成分;2、掌握铜铍合金相图。
重点难点:铜铍合金相图。
教学过程(板书设计):铍青铜是硬度、强度最高的、也是综合性能(尤其是弹性模量高、抗疲劳强度高、耐磨耐蚀、导电导热性好,耐寒、无磁性、冲击不差产生火花等)最好的铜合金,óh1250-1500Mpa,HB350-400,主要用于弹性零件和耐磨零件。
最大问题是Be贵,而且有毒,限制了它的应用。
1、牌号与成分牌号与锡青铜相同。
铍青铜中的Be通常处于1.5-2.5%,虽然少但作用大,溶解度从高温Max2.7→室温0.2,变化大,而且脱溶有强烈的时效强化效果。
2、合金相如Cu-Be相图所示:α—Cu基固溶体(FCC),铍青铜的基体相,存在退火栾晶;γ1—Cu2Be, bcc;γ2—Cu2Be,有序bcc(时效强化原因);时效时,γ1→α+γ2因此最终相组成:α+γ2组织组成:α+(α+γ2)3、时效特点(1)脱溶序列过饱和的α-固溶体—γ’’(片状GP区)—γ’—γ2其中γ’’(片状GP区)—γ’发展时强度最高;(2)为了达到最高强度,时效温度应不超过330℃,否则会发生晶界反应,即发生不连续脱溶,不利于性能。
4、工业铍铜二元合金QBe1.5 QBe2等课后习题:1、铍青铜的热处理分、、退火三类。
2、简述铍青铜和硅青铜的热处理。
教学章节:5.5教学内容:白铜的热处理教学要求:1、了解白铜的牌号;2、掌握铜镍合金相图。
重点难点:铜镍合金相图。
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以Ni为主要合金元素的铜基合金称为白铜。
白铜可分为两类:普通白铜—Cu-Ni二元合金复杂白铜—Cu-Ni-X多元合金,(X=Ni、Fe、Mn、Al、Zn、Pb等)1、牌号(1)普通白铜:B+xx(xx表示Ni含量的百分比)例如:B19表示含Ni约19%、含Cu约81%的Cu-Ni二元合金(白铜)(2)复杂白铜:B+第三组元元素符号+x(Ni的含量)-y(第三组元含量)-z(第四组元含量)……例如:BZn15-20表示含Ni约15%、含Zn约20%、含Cu约65%的复杂白铜2、合金元素的作用与复杂白铜Ni:与铜形成完全固溶体,Ni↑,ó↑,电阻↑,抗蚀性↑,热电势↑,普通白铜Fe:细化晶粒,Fe↑,ó↑,抗蚀性ó↑(抗海水冲击腐蚀明显增强),铁白铜Mn:电阻率↑,电阻温度系数↓,锰白铜Al:生成Ni3Al、Ni2Al,ó↑,热处理可强化,铝白铜Zn:耐蚀性↑,颜色银白,锌白铜(亦称中国银、德国银)Pb:易切削3、主要应用(1)结构用白铜:除B0.6,锰白铜等常作补偿导线、标准电阻、热电偶等电器电工材料外,其余白铜均可作结构件;(2)锰白铜:精密电工仪表材料BMn3-12(锰铜)—标准电阻(电桥、电位计)BMn40-1.5(康铜)—电热体、热电偶BMn43-0.5(考铜)—变阻器、热电偶、补偿导线等等教学章节:5.6教学内容:铜及铜合金热处理的特点教学要求:1、了解光亮退火。
重点难点:光亮退火。
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一、类型铜及铜合金的热处理包括均匀化退火、回复与再结晶退火、淬火时效等等,但在具体应用中不同合金,采用不同的类型。
铝青铜、锆青铜、铬青铜、铍青铜都是热处理可强化合金,淬火时效在铍青铜中很普遍,但其他则不一定。
二、存在的问题1、低温退火硬化现象2、光亮退火目的:防止氧化、吸气,提高表面质量在保护性气氛中或真空中退火,保证表面十分漂亮保护性气氛:水蒸气、分解氨、不完全燃烧的脱水氨、氮气、干燥氢、不完全燃烧的煤气或其他可燃气体,但具体选择,与合金本性、种类和退火要求有关。
例如:纯铜、白铜在弱还原气氛中;含氧铜,氢量不可超过5%,以防氢氧病;高锌黄铜、锌白铜在还原气氛中退火时,要降温减时,以防脱锌;Al、Cr、Be、Si青铜只有在高还原气氛中退火;课后习题:1、铜及铜合金在热处理过程中很容易氧化,为了避免这一缺陷的出现,提高工件的表面质量,需在或中进行,即常说的。
2、光亮退火常用的保护气氛有水蒸气、、、及城市煤气等,可根据合金种类选择合适气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