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教学设计原则
阐述建构主义对学习的基本解释、教学原则及结合学科的具体例子说明建构主义的典型的教学策略
阐述建构主义对学习的基本解释、教学原则及结合学科的具体例子说明建构主义的典型的教学策略一、建构主义对学习的基本解释。
可从“学习的含义”(即关于“什么是学习”)与“学习的方法”(即关于“如何进行学习”)这两个方面进行说明。
1、关于学习的含义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获取知识过程中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
由于学习是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即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
“情境”:学习环境中的情境必须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
这就对教学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
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教学设计不仅要考虑教学目标分析,还要考虑有利于学生建构意义的情境的创设问题,并把情境创设看作是教学设计的最重要内容之一。
“协作”:协作发生在学习过程的始终。
协作对学习资料的搜集与分析、假设的提出与验证、学习成果的评价直至意义的最终建构均有重要作用。
“会话”:会话是协作过程中的不可缺少环节。
学习小组成员之间必须通过会话商讨如何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的计划;此外,协作学习过程也是会话过程,在此过程中,每个学习者的思维成果(智慧)为整个学习群体所共享,因此会话是达到意义建构的重要手段之一。
“意义建构”:这是整个学习过程的最终目标。
在学习过程中帮助学生建构意义就是要帮助学生对当前学习内容所反映的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它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达到较深刻的理解。
这种理解在大脑中的长期存储形式就是“图式”,也就是关于当前所学内容的认知结构。
由以上所述的“学习”的含义可知,学习的质量是学习者建构意义能力的函数,而不是学习者重现教师思维过程能力的函数。
换句话说,获得知识的多少取决于学习者根据自身经验去建构有关知识的意义的能力,而不取决于学习者记忆和背诵教师讲授内容的能力。
第三部分 以学为主教学设计、 “学教并重”的教学设计理论 多种学习理论的关系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教学模式
辨证地看待教学设计理论的发展
每一种学习理论、教学设计模式都有其适 合的学习情境
如何具体操作建构主义的教学设 计
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
???
新型网络探究学习模式
WebQuest MiniQuest 拾荒者
基于情境认知理论的教学模式:认知学徒 式、协作、。。。。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该如何施 行、推广?(实施策略)
误区:
持技术本位观的住处技术整合,也就是教师“为 了技术而技术”或者“为了整合而整合”
在评价“整合课”时,一味或过多关注技术应用 的多寡和技术是否精美
人为割裂课程基础目标与发展性目标培养之间的 内在联系
学科教师投入太多精力开发一次性的低水平的重 复课件,忽视对学科教学内容的教学方式的研究, 忽视对网上大量开放的教学资源的搜集和利用
提出随机进入教学策略/模式
随机访问教学随机访问教学(Random Access Instruction)
为学习者提供知识的多重表征并鼓励学习者自 身对知识进行多种方式的表征
十分重视跨学科背景下的开放性、真实性、复 杂性、可视化学习环境的创设,并由此鼓励学 习者自己对知识的积极探索与建构
德国的一则关于“鱼牛”的童话
在一个小池塘里住着鱼和青蛙,他们是一对好朋友。 他们听说外面的世界好精彩,都想出去看看。鱼由 于自己不能离开水而生活,只好让青蛙一个人走了。 这天,青蛙回来了,鱼迫不急待地向他询问外面的 情况。青蛙告诉鱼,外面有很多新奇有趣的东西。 “比如说牛吧,”青蛙说:“这真是一种奇怪的动 物,它的身体很大,头上长着两个犄角,吃青草为 生,身上有着黑白相间的斑点,长着四只粗壮的腿, 还有…..”。鱼惊叫道:“哇,好怪哟!”,同时脑 海里即刻勾画出她心目中的“牛”的形象:一个大 大的鱼身子,头上长着两个犄角,嘴里吃着青 草,……(见图)。
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教学设计原则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教学设计原则由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认为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只对学生的意义建构起帮助和促进作用,并不要求教师直接向学生传授和灌输知识。
可见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教师和学生的地位、作用和传统教学相比已发生很大的变化。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仍然沿用传统的教学设计理论与方法来指导,显然是不适宜的。
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应遵循的教学设计原则如下:1、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明确“以学生为中心”,这一点对于教学设计有至关重要的指导意义,要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要能体现出学生的首创精神;要让学生有多种机会在不同的情境下去应用他们所学的知识;要让学生能根据自身行动的反馈信息来形成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
3、强调对学习环境(而非教学环境)的设计建构主义认为,学习环境是学习者可以在其中进行自由探索和自主学习的场所。
在此环境中学生可以利用各种工具和信息资源来达到自己的学习目标。
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得到教师的帮助与支持,而且学生之间也可以相互协作和支持。
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教学设计应是针对学习环境的设计而非教学环境的设计。
这是因为,教学意味着更多的控制与支配,而学习则意味着更多的主动与自由。
3、强调学习过程的最终目的是完成意义建构(而非完成教学目标) 在传统教学设计中,教学目标是高于一切的,它既是教学过程的出发点,又是教学过程的归宿。
通过教学目标分析可以确定所需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内容的安排次序;教学目标还是检查最终教学效果和进行教学评估的依据。
但是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中,由于强调学生是认知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所以是把学生对知识的意义建构作为整个学习过程的最终目的。
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教学设计通常不是从分析教学目标开始,而是从如何创设有利于学生意义建构的情境开始,整个教学设计过程紧紧围绕“意义建构”这个中心而展开,不论是学生的独立探索、协作学习还是教师辅导,总之,学习过程中的一切活动都要从属于这一中心,都要有利于完成和深化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建构主义的教学原理和应用
组织: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 (主动学习、积极参与、合作协商、体验探索) 引导:引导学生正确建构 (改变学习方式、提升学习水平、优化学习策略)
帮助:为学生建构提供一切支持 (提供学习资源及搜集的途径、学习的时间和空间) 促进:促使学生达成有效建构 (情感、态度、价值观;评价、激励)
二、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
建构主义教学的
原理和应用
一、建构主义教学的原理
(一)建构主义的学习原理
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 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中,运用已有的知识 和经验,通过与他人的协作,主动建构而 获得的。 1、知识分主观知识和客观知识 客观知识 主观知识 科学性 存在性 绝对性 经验性 体验性 相对性
2、学生习得的是主观知识,主观知识是学生自 己建构的。
皮亚杰:教学就是创设环境
学习环境是学习者在追求学习目标和问 题解决的活动中可以使用多样性的工具和信 息并相互合作和支持的场所
丰富的“硬”环境与和谐的“软”环境 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硬件”分析 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软件”分析
建构主义教学模式中的学习环境分析
资源库:教科书、教师、学习资料、光盘 符号簿:笔记本、索引卡片、计算机 表现场所:教室、水族馆、模拟真实世界 建构工具包:在真实世界没有明确对应物 任务管理者:教师、学生 根据丰富与否:低程度学习环境与丰富的学习环境 必须致力于创设资源丰富、场所开放的学习环境。
1、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教学设计原则
(1)学生是建构的主体(以学生为中心)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体现学生的首创精神
*让学生有多种机会在不同情境中应用所学知识
*让学生能根据自身行动的反馈信息来形成 对客 观事物的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 (2)以完成意义建构为最终目的(以发展为根本) (3)以设计学习环境、创设情境、协作学习为实现建 构的主要场所、途径和方法(以活动为主线)
建构主义视野中的教学设计_邱林
第21卷 第2期 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V ol.21 No.2 2004年4月 Journal of Xingtai V 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Apr. 2004建构主义视野中的教学设计邱林1,马冬梅2(1.华南师范大学心理系,广东广州 510507;2. 广东外语艺术职业学院外语系,广东广州 510507)摘要:建构主义理论是在认知主义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强调以学为中心的建构主义理论的兴起和发展,对传统以教为中心的学习理论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同时也为如何树立科学的知识观、学习观和教学观提供了新的思路。
本文着重介绍了建构主义理论的教学设计原则和方法。
关键词:建构主义;教学设计;原则;方法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129(2004)02—0031—03建构主义理论最早是由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J. Piaget)在研究儿童认知发展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皮亚杰认为,儿童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从而使自身认知结构得到发展。
在皮亚杰上述理论的基础上,科尔伯格、斯腾伯格和卡茨等人对认知结构的形成,以及个体的主动性在建构认知结构过程中的关键作用作了深入探讨。
而以维果斯基为首的维列鲁学派对“活动”和“社会交往”在人的高级心理机能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的研究,使建构主义理论得以进一步丰富和完善。
建构主义理论的产生,对现代学习理论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与传统理论相比,建构主义对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提出了不同看法。
建构主义认为,学生应该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非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教师应该是学生主动建构知识意义的帮助者,而非知识的灌输者;教材知识应该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对象,而非教师传授的内容;教学媒体应该是学生主动学习、协作式探索的认知工具,而非仅仅只是帮助教师传授知识的手段。
这就意味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彻底摒弃以教师为中心、单纯强调知识传授的传统教学模式,采用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充分利用教学媒体,为学生知识的主动建构创设有意义的情景。
建构主义;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设计
建构主义什么是建构主义?建构主义是一种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强调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和构建知识的过程。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是通过学习者对信息的解释和理解而建构出来的。
学习者不仅仅是知识的接收者,而是构建者和创造者。
建构主义的基本原理1.学习是主动的:学习者主动参与学习过程,通过实际经验和交互来建构知识。
2.社会交互对学习的重要性:学习者与他人以及环境进行交互,通过合作、讨论和分享来促进知识建构。
3.上下文的影响:知识是在特定的社会和文化环境中建构的,学习者的背景和经验对知识的建构起着重要作用。
4.个体差异的重视:每个学习者都有不同的背景、经验和兴趣,对于知识建构的方式和速度会有所差异。
建构主义在教育中的应用1.建构主义的教学方法:教师应设计出能够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和建构知识的任务,例如项目学习、问题解决和小组合作等。
同时,教师应充当学习的指导者和支持者,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反馈。
2.促进学生交互:通过讨论、合作和分享等方式,鼓励学生与他人进行交互,并从中获取不同的观点和见解。
3.利用真实情境:将学习与现实生活情境结合起来,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提高学习的真实性和可应用性。
4.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给予学生足够的自主权,让他们能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培养他们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模式什么是教学模式?教学模式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教学理念和方法的组合。
不同教学模式适用于不同的学习目标和学生特点。
传统教学模式传统教学模式是指以教师为中心,以知识的传授为主要方式的教学模式。
教师在传统教学中扮演着知识传授者和学习资源的提供者的角色。
学生则是被动接收知识的对象。
激励型教学模式激励型教学模式是一种重视学生动机和兴趣的教学模式。
教师通过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和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这种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的参与和探究,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协作教学模式协作教学模式强调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互助。
建构主义和教学设计
篇一:建构主义与教学设计建构主义与教学设计一、建构主义——一种重要的学习哲学作为一种学习的哲学,建构主义至少可以追溯到十八世纪拿破仑时代的哲学家维柯(giambat tista vico),他曾经指出,人们只能清晰地理解他们自己建构的一切。
从这以后许多人从事过与这一思想有关的研究。
从哲学角度看,建构主义扎根于康德对理性主义与经验主义的综合,他认为,主体不能直接通向外部世界,而只能通过利用内部构建的基本的认知原则(“范畴”)去组织经验,从而发展知识。
为了较好地理解建构主义,我们还可以将建构主义跟与其对立的、比较传统的认识论或认知科学的观点相比较。
传统的认识论和认知科学认为知识是对外部客观世界的被动反映,因此,教学的目的就是使学生通过教学过程获得这样的现实映象。
为此,学生必须以某种方式从环境中获得信息,也就是说要对他进行“教学”。
这种朴素的观点认为,我们的感官就象照相机一样工作,即拍摄出世界是如何“真实地”作用于我们的脑的映象,并利用这一映象作为一种“地图”,即以出自该客体结构的略微不同的形式进行编码。
这种观点很快碰到许多概念问题,这主要是因为它忽略了世界的无限复杂性。
此外,详细的观察也表明,在所有的真实案例中,认知并不是这样进行的。
主体在进行认知时,积极地产出大量潜在的模式,而外部世界的作用则在于选择,即在排除其它模式时,强化其中的一些模式,建构主义的观点则强调,建构首先服务的是自身的目的:主体希望能控制他所感觉到的东西,以便从其首选的目标状态中排除一切与之相背离和产生干扰的东西,控制自身需要的并可以加以控制的事物模式,但是该模式只应包括主体的目标和行为相关的那些方面。
在某种意义上,主体并不关心被控制的“事物”,而只是关心如何克服依据目标而觉察到的干扰,从而有可能去适应变化了的环境。
本世纪对建构主义思想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并将其应用于课堂和儿童学习与发展的当首推杜威、皮亚杰和维果茨基。
杜威认为,真正的理解是与事物怎样动作和事情怎样做有关的。
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教学设计
.nrcce./Expert/HEKK/JianGuo-JiaoXueSheJi.htm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教学设计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何克抗一、引言在研究儿童认知发展基础上产生的建构主义,不仅形成了全新的学习理论,也正在形成全新的教学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环境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不仅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且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
可见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教师和学生的地位、作用和传统教学相比已发生很大变化。
这就意味着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全新的教学模式(彻底摒弃以教师为中心、单纯强调知识传授、把学生当作知识灌输对象的传统教学模式)、全新的教学方法和全新的教学设计思想。
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Instructional Design,简称ID)正是顺应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上述要求而提出来的,因而很自然地,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就成为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ID)的理论基础,也就是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教学设计(ID)的理论基础。
二、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教学设计研究的几种偏向当前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ID研究(即以学为中心的ID研究),随着建构主义的流行,正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尤其是在多媒体计算机网络或基于Internet的教学环境下,对以学为中心的ID的应用更有其得天独厚的土壤。
因此,这个方面的研究近年来有较大的进展,但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偏向,应引起我们的警惕。
1. 忽视教学目标分析在传统教学设计中,教学目标是高于一切的,它既是教学过程的出发点,又是教学过程的归宿。
通过教学目标分析可以确定所需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内容的安排次序;教学目标还是检查最终教学效果和进行教学评估的依据。
但是在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中,由于强调学生是认知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所以是把学生对知识的意义建构作为整个学习过程的最终目的。
解读建构主义教学原则
原则4 原则4 注重学习者学习能力的培养
举例
飞行器的发展
启示
教师的教学技能修炼
飞行器的发展
原则5 原则5 鼓励学习者检验多种观点
举例: 举例:
医学伦理学软件 故事……的真相 故事……的真相
启示: 启示:
师生共建教学和评估方案
原则6 原则6 为学习者提供有援学习环境
举例
创建演示文稿支架 Ask an Expert
3
给出主题后, 学生自己产生 问题。 问题。
从多种电子和非 电子的渠道收集 信息。 信息。
2
学生在教师的 帮助下产生问 题。
从有限的电子和 非电子渠道收集 信息。 信息。
学生使用综合媒体展示了自己的发现
1
教师给出问题
只是从非电子渠 道收集信息。 道收集信息。
学生使用有限媒体 展示了自己的发现。 展示了自己的发现。 书面报告。 如:书面报告。
分析
最终产品
学生有效地使用综 学生分析了信 合媒体以多种方式 息, 并得出他 展示了自己的发现, 展示了自己的发现, 们自己的结论。 们自己的结论。 并发布到网上。 并发布到网上。 学生分析了信 息, 并在教师 的指导下得出 了他们自己的 结论。 结论。 学生在教师的 指导下分析了 信息, 信息 ,并得出 了结论。 了结论。 学生复述了所 收集的信息。 收集的信息。 学生有效地使用综 合媒体以多种方式 展示了自己的发现。 展示了自己的发现。
启示
学习资源的建设
原则1 原则1 设计真实的学习情境
举例
长方形物体的包装 生物进化软件
启示
书本知识的情境化 教学软件的情境化 ……
原则2 原则2 任务驱动” 以“任务驱动”为学习活动主 线
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模式
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模式一、概述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模式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建构性。
该模式认为知识是由学生主动构建而非被动接受的,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基于自身经验和社会文化背景的建构。
这种教学设计模式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随着教育学家开始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以及心理学家对人类认知过程的研究深入,建构主义教学理论逐渐形成。
在教育实践中,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被广泛应用于各级各类教育领域,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创设真实情境:教师为学生创设真实的、有意义的情境,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促进知识的意义建构。
引导学生参与: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通过合作、讨论、探究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提供学习资源:教师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包括图书、网络资源、实验设备等,帮助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
学生反馈:教师及时给予学生反馈,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展和困难,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支持。
这种教学设计模式的优势在于注重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该模式也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创设合适的情境,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并及时给予学生反馈。
1. 简述建构主义的基本理论及其在教育领域的重要性。
建构主义是一种源于认知心理学的学习理论,它主张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而非被动接受信息的过程。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独立于个体之外的客观存在,而是由个体在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中主动构建的。
这种理论强调了学习者的主动性、社会互动和情境脉络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在教育领域,建构主义的基本理论具有重要意义。
建构主义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来看待学习,强调了学习者的主体性和主动性。
这一理论鼓励教育者关注学习者的需求和兴趣,设计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活动,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和探索精神。
建构主义强调了社会互动在学习中的作用。
建构主义与任务型教学法
后任务阶段,又可称为语言焦点(Language focus)阶段,或语言教学阶段,包括语言分析和语言 练习,活动的重点将从语言意义转向语言形式,从而 帮助学生巩固基本语言点,确保大纲的实施。
a.分析(analysis):学生讨论课文或录音材料 的细节,进行新单词、短语、句型练习;
b.操练(practice):教师指导学生练习语言难点。
建构主义与任务型教学法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一)、建构主义的由来 (二)、建构主义学习观 (三)、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教学设计原则 (四)、对建构主义理论的再思考——以学生为中心”还是
“主导——主体相结合”?
二、 任务型教学法 (一)、“任务型教学”产生的背景 (二)、“任务”的界定 (三)、“任务型”教学模式 (四)、“任务”的实施 (五)、对任务型教学法的再思考——是“外语学习”还是 “二
任务是与真实世界有某种意义联系的一项活动,在 这一活动中,意义是主要的,并把任务的完成放在首位, 同时根据任务的结果来评价任务完成的好坏(Skehan, 1996)。
(三)、“任务型”教学模式 “任务型”教学模式分为强式和弱式两种(strong
and weak forms of the task-based approach)。 1、强式任务型教学模式 强式任务型教学模式将任务看作语言教学的基本
语习得”?
三、建构主义与任务型教学法对我国外语教学的启示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一)、建构主义的由来
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 )最早提出者是瑞士的 皮亚杰(J1Piaget)。他认为, 儿童是在与周围环境相 互作用的过程中, 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 从 而使自身认知结构得到发展。儿童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涉及两个基本过程: “同化”与“顺应”。同化是指把 外部环境中的有关信息吸收进来并结合到儿童已有的 认知结构(也称“图式”) 中, 即个体把外界刺激所提 供的信息整合到自己原有认知结构内的过程;顺应是
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教学设计
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教学设计一、本文概述建构主义是一种重要的教育理论,它强调学习者在知识建构过程中的主动性和参与性。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被动接受的,而是学习者通过与环境的互动,主动建构和理解的。
本文旨在探讨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设计,以期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一种新的视角和思考方式,促进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
在本文中,我们将首先介绍建构主义的基本理论和原则,然后重点讨论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包括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基于问题的学习模式、合作学习模式等。
接着,我们将探讨建构主义的教学方法,如情境教学法、案例教学法、项目式学习等,并分析这些方法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
我们将讨论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包括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过程的组织、教学评价的设计等方面,以期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一套完整的建构主义教学设计框架。
通过本文的阐述,我们希望能够帮助教育工作者更好地理解建构主义的理论和实践,掌握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设计,从而更好地指导学生的学习,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我们也期待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能够在教育实践中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和推广,为培养创新型人才做出更大的贡献。
二、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建构主义教学模式是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一种教学方式,它强调学生的主动性、积极参与和知识的自我构建。
在这种模式下,教师不再是单一的知识传授者,而是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和协作者。
建构主义教学模式的核心在于通过创设真实或模拟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主动探索、合作学习和自我反思。
在建构主义教学模式中,学生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通过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
这种教学模式强调学生的主体性,鼓励他们积极参与教学过程,主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并通过与同伴的合作交流,共同构建知识。
在教学方法上,建构主义教学模式通常采用项目式学习、情境式学习、合作学习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教学设计原则
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教学设计原则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教学设计原则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认为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只对学生的意义建构起帮助和促进作用,并不要求教师直接向学生传授和灌输知识。
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教师和学生的地位、作用和传统教学相比已发生很大的变化。
教育技术领域的专家们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与探索,力图建立一套能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以及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相适应的全新的教学设计理论与方法体系。
尽管这种理论体系的建立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并非短期内能够完成。
但是其基本思想及主要原则已日渐明朗,并已开始实际应用于指导基于多媒体和Internet的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教学设计。
建构主义使用的教学设计原则如下: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明确“以学生为中心”,这一点对于教学设计有至关重要的指导意义,至于如何体现以学生为中心,建构主义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努力:要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要能体现出学生的首创精神;要让学生有多种机会在不同的情境下去应用他们所学的知识;要让学生能根据自身行动的反馈信息来形成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
以上三点,即发挥首创精神、将知识外化和实现自我反馈可以说是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三个要素。
这种教学要求建立在有感染力的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的基础上。
确定这类真实事件或问题被形象地比喻为“抛锚”,因为一旦这类事件或问题被确定了,整个教学内容和教学进程也就被确定了(就像轮船被锚固定一样)。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要想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即达到对该知识所反映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它事物之间联系的深刻理解,最好的办法是让学习者到现实世界的真实环境中去感受、去体验(即通过获取直接经验来学习),而不是仅仅聆听别人(例如教师)关于这种经验的介绍和讲解。
由于抛锚式教学要以真实事例或问题为基础(作为“锚”),所以有时也被称为“实例式教学”或“基于问题的教学”或“情境性教学”。
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教学设计
知 识意 义 的建构 。而 同化 与顺 应离不 开 原 有 认 知结 构 中的 知 识 、 经验 与 表 象 , 情 境 创设 则为提 取 长时记 忆 中的 这些 知 识 、经 验 与表 象创 造 了有利 条 件 。在 传 统 的 课堂 讲授 中 , 由于不 能提 供实 际情 境 所 具有 的生 动性 、丰富 性 ,不能 激 发 联 想 ,难 以 提取 长 时 记 忆 中 的 有 关 内 容 ,因而 将使 学 习者对 知 识的 意 义建构
设 的 接近 实际 的情 境 下进 行学 习 ,可 以
利 用 生 动 、 直 观 的 形 象有 效 地 激 发联 想 ,唤 醒 长期 记忆 中有 关 的知 识 、经验 或表 象 ,从而 使学 习者 能 利用 自己原有 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知识与经验 去同化当前 学 习列 的新 知识 ,赋予新 知识 以 某种 意
发 生 困难 。
建构主 义的 学习理论 ; 学设 计 教
在 研 究 儿 童 认 知 发 展 基 础 上 产 生 的 建 构 主 义 ,不 仅 形 成 了 全新 的 学 习 理论 ,
出 它们之 间的形 成关 系 图。 由形 成关 系
图即可确定为达到规定的教学 目标 所需 的
教 学 内 容 。 在 以 学 为 中 心 的 教 学 设 计
维普资讯
中国科技信息 2 0 年第 5 08 期
C IA S I ̄E A D TC N L G N O A IN M暂 2 0 HN CE C N E H O O Y I I TO .0 8 ] F  ̄I
恣橼
环境 下的教学设计
张艳 柏庆花 庄俊红 章 丘市 第一职业 中专 2 0 0 520
基础,也就是建构主 义学习环境下 的教学设
何克抗-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及教学设计[1]
/keyan/zl/5.htm#2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教学设计何克抗一、建构主义的由来与发展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也译作结构主义,其最早提出者可追溯至瑞士的皮亚杰(J.Piaget)。
他是认知发展领域最有影响的一位心理学家,他所创立的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学派被人们称为日内瓦学派。
皮亚杰的理论充满唯物辩证法,他坚持从内因和外因相互作用的观点来研究儿童的认知发展。
他认为,儿童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从而使自身认知结构得到发展。
儿童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涉及两个基本过程:“同化”与“顺应”。
认知个体(儿童)就是通过同化与顺应这两种形式来达到与周围环境的平衡:当儿童能用现有图式去同化新信息时,他是处于一种平衡的认知状态;而当现有图式不能同化新信息时,平衡即被破坏,而修改或创造新图式(即顺应)的过程就是寻找新的平衡的过程。
儿童的认知结构就是通过同化与顺应过程逐步建构起来,并在“平衡——不平衡——新的平衡”的循环中得到不断的丰富、提高和发展。
这就是皮亚杰关于建构主义的基本观点。
在皮亚杰的上述理论的基础上,科尔伯格在认知结构的性质与认知结构的发展条件等方面作了进一步的研究;斯腾伯格和卡茨等人则强调了个体的主动性在建构认知结构过程中的关键作用,并对认知过程中如何发挥个体的主动性作了认真的探索;维果斯基创立的“文化历史发展理论”则强调认知过程中学习者所处社会文化历史背景的作用,在此基础上以维果斯基为首的维列鲁学派深入地研究了“活动”和“社会交往”在人的高级心理机能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所有这些研究都使建构主义理论得到进一步的丰富和完善,为实际应用于教学过程创造了条件。
二、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在研究儿童认知发展基础上产生的建构主义,不仅形成了全新的学习理论,也正在形成全新的教学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不仅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且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
建构主义学习环境3.0
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一、导言对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理论的研究最早起源教学设计领域的两次转向第一,哲学基点的转向,从客观主义走向建构主义。
客观指的是在意识之外,不依赖主观意识而存在的(跟‘主观’相对)。
“客观主义指的是这样一种信念,即存在一个客观的、可知的世界,这个世界同价值负载的主观意义和主观解释的世界是相互隔绝的。
客观主义(objectivism)就其最基本的主张来说,是关于“客体”(object)的研究。
“客体”是是研究者的心灵的“客体”。
客观主义的根源是现实主义和实在主义。
它信仰的是现实的世界和人类的经验。
它的基本假设是以人类对现实世界的相同的认识为前提的。
第二学习基点的转向,重新认识学习与知识的复杂性。
包含:第一、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理论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第二、学习者的主管体验和知识的自我生成过程,第三、强调如何帮助学习者积极地探究复杂的主题或环境,第四、像专家一样思考问题,第五、鼓励学习者建构自己理解,通过社会协商证明各种见解的合理性。
此章主要是认知建构主义和社会建构主义两个维度来选取了乔纳森建构主义学习环境设计和斯达卡玛丽亚的知识论坛设计理论,从宏观理论的探讨转向中观的设计模型与策略分析。
并且分别对两个理论的具体设计和设计要点、方法做剖析。
同时用可视化协作学习项目的设计为案例,从构建主义学习环境设计的微观层面进行理论阐述。
学习科学是什么:一个全新的跨学科研究领域,主要是围绕人的真实学习整合认知科学、教育学和计算机科学领域的相关成果,努力将有关学习的社会境脉(情景认知理论)的研究,拓展至包括课堂、学校、社区、博物馆、企业和家庭等在内的正式与非正式的学习和教学情境,并且师徒揭示轻重的社会、组织和文化的“动力学”。
同时研究者在此基础上力求建构旨在获取有组织的知识和技能、促进理解的学与教的结构和过程的科学模式,力求将多媒体、人工智能、计算机网络和创新型课程及课堂活动机构整合起来,建构新的学习与教学环境。
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教学设计
导到 另一个更高的水平 ,就像沿着脚手架 那 样 一 步步 向上 攀 升 。 ()如果是抛锚式教学 ,则根据事先 2 确定的学习主题在相 关的实 际情境中去选 定 某个 典型 的真实 事件或 真实 问题( 抛 “ 锚 ” 。然后 闸绕该 问题 展开进 一步 的学 )
习:对给定问题进行假设 ,通过查询各种 信,. 电资料和逻辑推理对假设进行论证 ,根 据 论证的结果制 定解决问题 的行动计划 , 实施该计划并根据实施过程 中的反馈 ,补
[ 董胜利 ,林 克明等 .普通高校体育 鬟 教 学模 式改革和 发展对策的研 究与实践 誊 [ .中国体育科技 0 i ¨) J] 2 0 ,(
[] 4张勤 .q国基础教 育体育课程 内容设 - 计研 D福建 师范大学. 0 4 】 20 . [】 5张学忠 ,毛振 明等. 育教学论 的概 0 体 念 、性质,对 象和任 务的研 究[】2 0 ≯ J 0 5 4、
罗曦 光 ( 9 一 1 9 } 7 '女 。助教 。在职 研 究 生 .研 究 方r :体 育 教学 单位 广 e ' 东海洋大学体 育系。
环境下 的教学设计
时) C 设接近真实情境的学 习环境 ,在该 i, Z !J 环境下应能仿真实际情境 ,从而激发学习
者参与交互式学 习的积极性 ,在 交互过程 中去完成 问题的理解 、知识的应用和意义
的建构 。在这两种环境中均应有 自包含的 “ e P”系统 ,以便为学 习者在学 习过程 hl
情境创设应分两种情况 :一种是学科
. .
内容有严谨结构 的情况( 数学 、物 理 、化 学等理科 内容 皆具 有这种结构 ) ,这时要 求创设有丰富资源的学 习环境 ,其 中应包 含许多不同情境的应用实例和有关的信息 资料 、以便学 习者根据 自己的兴趣 、爱好
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
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何克抗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一、引言二、建构主义的由来与发展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⒈关于学习的含义⒉关于学习的方法四、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⒈支架式教学(Scaffolding Instruction)⒉抛锚式教学(Anchored Instruction)⒊随机进入教学(Random Access Instruction)五、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教学设计⒈传统教学设计的内容与步骤⒉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教学设计原则⒊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教学设计的内容与步骤六、建构主义理论与传统教学的革新⒈信息技术是建构主义应用于教学的先决条件⒉建构主义是深化教学改革的理论基础⒊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教学改革课例一、引言众所周知,在过去的廿年中,强调刺激——反应,并把学习者看作是对外部刺激作出被动反应、即作为知识灌输对象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已经让位给强调认知主体的内部心理过程,并把学习者看作是信息加工主体的认知学习理论。
随着心理学家对人类学习过程认知规律研究的不断深入,近年来,认知学习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西方逐渐流行。
由于多媒体计算机和基于Internet的网络通信技术所具有的多种特性特别适合于实现建构主义学习环境,换句话说,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通信技术可以作为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理想认知工具,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所以随着多媒体计算机和Internet网络教育应用的飞速发展,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正愈来愈显示出其强大的生命力,并在世界范围内日益扩大其影响。
二、建构主义的由来与发展[1][14][15]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也译作结构主义,其最早提出者可追溯至瑞士的皮亚杰(J.Piaget)。
他是认知发展领域最有影响的一位心理学家,他所创立的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学派被人们称为日内瓦学派。
皮亚杰的理论充满唯物辩证法,他坚持从内因和外因相互作用的观点来研究儿童的认知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教学设计原则
由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认为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只对学生的意义建构起帮助和促进作用,并不要求教师直接向学生传授和灌输知识。
可见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教师和学生的地位、作用和传统教学相比已发生很大的变化。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仍然沿用传统的教学设计理论与方法来指导,显然是不适宜的。
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应遵循的教学设计原则如下:
1、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明确“以学生为中心”,这一点对于教学设计有至关重要的指导意义,要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要能体现出学生的首创精神;要让学生有多种机会在不同的情境下去应用他们所学的知识;要让学生能根据自身行动的反馈信息来形成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
3、强调对学习环境(而非教学环境)的设计建构主义认为,学习环境是学习者可以在其中进行自由探索和自主学习的场所。
在此环境中学生可以利用各种工具和信息资源来达到自己的学习目标。
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得到教师的帮助与支持,而且学生之间也可以相互协作和支持。
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教学设计应是针对学习环境的设计而非教学环境的设计。
这是因为,教学意味着更多的控制与支配,而学习则意味着更多的主动与自由。
3、强调学习过程的最终目的是完成意义建构(而非完成教学目标) 在传统教学设计中,教学目标是高于一切的,它既是教学过程的出发点,又是教学过程的归宿。
通过教学目标分析可以确定所需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内容的安排次序;教学目标还是检查最终教学效果和进行教学评估的依据。
但是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中,由于强调学生是认知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所以是把学生对知识的意义建构作为整个学习过程的最终目的。
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教学设计通常不是从分析教学目标开始,而是从如何创设有利于学生意义建构的情境开始,整个教学设计过程紧紧围绕“意义建构”这个中心而展开,不论是学生的独立探索、协作学习还是教师辅导,总之,学习过程中的一切活动都要从属于这一中心,都要有利于完成和深化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这样建构的“意义”才是真正有意义的,才是符合教学要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