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方案(全文)
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方案
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方案一、背景和意义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关于建设美丽中国的要求,加快建设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提高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特制定本方案。
二、总体目标1.生态环境质量达到国家一级标准,并且持续改善。
2.生态系统功能完善,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和恢复。
3.资源节约利用水平明显提高,可再生能源占比大幅增加。
4.新能源、清洁能源、循环经济等绿色产业发展迅速,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5.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公民环境保护意识和行动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三、建设重点为实现上述目标,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的建设将侧重以下几个方面:1.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制定严格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完善环境监测体系,加大对环境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
同时,推进水、气、土壤等环境质量的监测和治理,加强生态系统保护,重点保护湿地、森林、草原等重要生态功能区。
2.促进资源节约利用。
建立和完善资源循环利用机制,推广绿色低碳技术和装备,加强资源开发和利用的规划,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同时,加大水资源保护和节约利用力度,推进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强水生态环境保护。
3.推动绿色发展。
加大绿色产业的支持力度,培育发展循环经济、清洁能源等绿色产业,推进传统产业绿色转型升级。
加强绿色技术研发和推广,鼓励创新创业,推动绿色经济高质量发展。
4.提高环境治理水平。
加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环境质量,建设宜居城市。
加强垃圾分类和处理,推动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
加强大气污染和水污染治理,力争实现大气和水环境质量达标。
5.加强宣传教育。
加强生态文明教育,普及环保知识,提高公民环境保护意识,培养环保行为习惯。
加强社会组织参与和社会监督,构建良好的生态文明意识共同体。
四、建设保障为保障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的建设顺利进行,需要加强组织领导、加大投入力度、强化推进机制。
2023年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创建工作实施方案
2023年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创建工作实施方案一、背景2023年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决胜之年,也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
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是加速推进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举措,也是加强各级政府之间合作,全面提升城市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的重要平台。
二、目标通过示范市创建工作,打造一批优秀的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样板,实现以下目标:1. 大幅缩小城乡绿色发展差距,推进城乡绿色发展协调发展;2. 提升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和竞争力,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典范;3. 增强公众生态文明意识,推动社会绿色发展,形成良好的生态文明氛围。
三、内容1. 主题:创建生态文明城市示范市2. 创建范围:全国各地市级行政区划。
3. 创建期限:从2021年开始至2023年底。
4. 创建原则:市场化、法制化、服务化原则。
5. 创建重点:(1)生态文明指标评估系统建设:建立科学、标准化、监督有效的生态文明指标评估体系,确保市级行政区划的生态文明建设满足国家要求。
(2)城市生态规划建设:制定全面的城市生态规划方案,建立科学、完善的城市绿色生态网络体系和生态涵养区。
(3)环保设施建设:建设完善的环保设施,如污水处理设施、生态园林等,提高城市绿色发展水平。
(4)生态保护建设:加强生态保护和恢复工作,保护生态环境、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
(5)政策举措建设:采取多种措施,如财政资金补助、税收优惠等,鼓励和支持地方实施生态文明建设。
6. 实施步骤:(1)制定示范市创建工作方案,明确示范市创建的标准和要求;(2)选定示范市,积极宣传示范市创建工作,吸引各地区积极参与;(3)创建生态文明指标评估体系,对市级行政区划的生态文明建设进行全面监测和评价;(4)编制全面的城市生态规划方案,建立科学、完善的城市绿色生态网络体系和生态涵养区;(5)建设完善的环保设施,加强生态保护和恢复工作;(6)采取多种政策措施,鼓励和支持地方实施生态文明建设;(7)定期发布示范市工作成果,吸引更多的地方参与示范市创建工作。
先行示范区工作方案
先行示范区工作方案第1篇先行示范区工作方案一、背景分析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于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需求日益迫切。
为进一步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根据国家相关战略部署,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本工作方案。
二、目标定位(一)总体目标将本地区建设成为改革开放的先行示范区,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为全国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提供有力支撑。
(二)具体目标1. 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形成一批具有示范意义的改革成果。
2. 对外开放水平显著提升,成为国际交流合作的重要窗口。
3. 经济高质量发展,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创新能力显著增强。
4.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民生福祉持续改善,社会治理体系更加完善。
三、工作措施(一)深化改革1. 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简化审批流程,提高审批效率。
2.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增强企业活力。
3. 加强财政体制改革,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4. 推进教育、医疗、养老等社会事业改革,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二)扩大开放1. 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拓展国际市场,提高本地区产品和服务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2. 加强与国际友好城市的交流合作,促进互利共赢。
3. 吸引外资投资,优化外资结构,提升利用外资水平。
4. 建立健全与国际接轨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打造国际化、法治化、便利化的一流营商环境。
(三)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1. 优化产业结构,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2. 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加强研发投入,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3. 实施人才强区战略,吸引高层次人才,培养高素质人才。
4.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进绿色低碳发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四)提升民生福祉1. 坚决打好脱贫攻坚战,确保贫困人口如期脱贫。
2. 加强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提高群众收入水平。
3.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
4. 加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医疗服务水平。
2021年市商务局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
市商务局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根据XX市关于落实《宜昌市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任务分解书相关工作具体要求,结合商务工作实际和商务系统“十三五”三专项规划项目建设,特制定以下商务生态文明示范建设实施方案:一、建设目标1、三次产业增加值比例:2015年,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比例达到34%,2017年达到43.3%,2020年达到475以上,三产所占比例变化率2017-2012年为5个百分点,2020-2012年为8个百分点;2、主要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率:2015年达到60%,2017年达到80%,2020年达到85;3、二级及以上能效家电产品市场占有率:2015年达到68%,2017年达到73,2020年达到78%。
二、建设任务1、2015年至2017年,加快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建设。
逐步使XX市60%以上回收网点和回收人员纳入规范化管理,80%的社区设立规范的回收站(点),80%以上的再生资源进入指定市场进行规范化的交易和集中处理,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率达到70%以上,全市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总量达50万吨以上。
2、2015年至2020年,依托宜昌市回收利用“城市矿产”平台,积极推动XX市内的报废机电设备、电线电缆、家电、汽车、手机、铅酸电池、塑料、橡胶等“城市矿产”资源循环利用、规模利用和高值利用。
在条件成熟的地方,建立废矿物油回收处置综合利用中心,集中处理全市废矿物油。
三、重点工程建设1.依托湖北超市XX东方大厦“万村千乡”市场工程项目,以及个镇配套建设的二级中心店,向遍及全市城乡的“万村千乡”点进行物流共同配送;2.以安福寺果蔬工业园为重点,建设冷链物流中心,统筹全市鲜果、水产品、畜禽鲜肉产品等冷链共同配送;3.以兴港、安宁等已建成规模专业物流企业及东湖大道物流产业集群为骨干,发展城市共同配送业务;4.建好城北物流园、姚港物流园、安福寺物流园,发展社区终端物流体系建设。
四、保障措施1、加快商贸物流项目建设。
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方案(试行)
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等处于全国或本省(市)前列,城镇 供水水源地全面达标,森林、草原、湖泊、湿地等面积逐步 增加、质量逐步提高,水土流失和沙化、荒漠化、石漠化土 地面积明显减少,耕地质量稳步提高,物种得到有效保护, 覆盖全社会的生态文化体系基本建立,绿色生活方式普遍推 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环境保护制 度得到有效落实,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形成可 复制、可推广的生态文明建设典型模式。
附表: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目标体系
8
附表
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目标体系
类别 经济发展质量
资源能源 节约利用
指标名称
单位
1 人均 GDP 2 城乡居民收入比例 3 三次产业增加值比例 4 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 GDP 比重 5 农产品中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种植面积比例 6 国土开发强度 7 耕地保有量 8 单位建设用地生产总值 9 用水总量 10 水资源开发利用率 11 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 12 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 13 非常规水资源利用率 14 GDP 能耗 15 GDP 二氧化碳排放量 16 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 17 能源消费总量 18 资源产出率 19 矿产资源三率(开采回采、选矿回收、综合利用)
万元 % % %
万公顷 亿元/平方公里
亿立方米 %
吨水 %
吨标准煤/万元 吨/万元 %
万吨标准煤 万元/吨 %
基本值
指标值 目标值
变化率 -
9
资源能源 节约利用
生态建设与 环境保护
生态文化培育
20 绿色矿山比例 21 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 22 新建绿色建筑比例 23 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 24 主要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率 25 林地保有量 26 森林覆盖率 27 森林蓄积量 28 草原植被综合盖度 29 湿地保有量 30 禁止开发区域面积 31 水土流失面积 32 新增沙化土地治理面积 33 自然岸线保有率 34 人均公共绿地面积 35 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 36 空气质量指数(AQI)达到优良天数占比 37 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 38 城镇(乡)供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 39 城镇(乡)污水集中处理率 40 城镇(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41 生态文明知识普及率 42 党政干部参加生态文明培训的比例 43 公共交通出行比例 44 二级及以上能效家电产品市场占有率
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方案
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方案一、前言随着社会发展和人口增加,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凸显,为了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国家决定推出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方案。
本文将就该方案的背景、目标和具体措施进行阐述。
二、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态环境问题愈发突出。
空气污染、水质污染、土壤退化等问题日益严重,生态系统遭受严重破坏。
生态环境的恶化对人类健康和经济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威胁。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国家决定启动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方案。
三、目标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方案的目标是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循环利用,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2. 构建健全的生态环境监测和保护体系,落实生态环境保护责任。
3. 加强环境治理,消除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4. 建立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促进社会各界共同参与。
四、具体措施为了实现上述目标,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方案提出了以下具体措施:1. 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1)推动生态保护红线的划定和落实,严禁违规开发建设。
(2)加强自然资源保护,提高土地、水资源利用效率。
(3)加大生态修复力度,恢复和改善生态系统功能。
2. 促进产业结构升级(1)推动绿色产业发展,鼓励清洁能源利用和高效利用资源。
(2)扶持和引导绿色创新企业,推动绿色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3)加强环保产业和循环经济的发展,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3. 增强环境监管和执法力度(1)建立健全的环境监测体系,及时预警和监测环境问题。
(2)加强监管执法力度,打击违法排放和环境破坏行为。
(3)建立环境信用评价制度,提高企业和个人的环境意识。
4. 推进生态文明教育和宣传(1)加强生态文明理念的宣传,提高公众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
(2)开展环境教育培训,提高公众的环境素养和保护意识。
(3)引导媒体积极报道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果和典型经验。
五、总结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方案的实施,将为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的经验和示范。
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目标体系
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目标体系生态文明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目标体系的确立对于全国推动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围绕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目标体系展开论述,探讨其背景、内容和意义。
一、背景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旨在通过示范引领,推动地方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提高,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经济体系。
这一构想源于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有机结合,形成绿色发展的新路径。
二、内容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目标体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生态保护目标建设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的核心目标之一就是生态保护。
这包括保护生态系统完整性,提升生物多样性,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等。
国家将通过重点区域的保护,推动全国范围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2. 绿色发展目标建设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还要注重绿色发展。
这包括推动绿色经济发展、促进资源节约利用、推进清洁能源开发利用等方面。
通过绿色发展,可以实现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
3. 制度创新目标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目标体系还包括制度创新目标。
这意味着要通过法律、法规等制度手段,推动生态环境治理的有效实施。
通过建立健全的制度机制,保障生态文明建设的长期发展。
4. 公众参与目标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目标体系也强调公众参与的重要性。
这包括推动公众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加强环境教育和宣传、提高公众绿色意识等方面。
通过公众的参与,可以形成社会各界共同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氛围。
三、意义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目标体系的确立具有以下重要意义:1. 推动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目标体系的确立,将推动全国各地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步伐,构建全国范围的生态文明体系,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推进。
2. 带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目标体系的落地实施,将带动示范区所在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实施方案
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实施方案一、背景与目标1.背景:为适应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的突破和成果,进一步增强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能力,打造绿色发展的新样板,国家决定在特定区域内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区。
2.目标:通过实施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促进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发展,形成一批全面、开放、先进的生态文明示范区,为全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经验和示范。
二、建设原则和主要内容1.原则:(1)科学性原则:建设示范区要根据地方实际情况,科学制定生态文明建设规划和目标,并合理选择重点领域和关键任务。
(2)综合性原则:建设示范区要综合考虑资源利用、环境保护、产业发展、社会管理等多方面因素,形成系统性、整体性的发展布局。
(3)创新性原则:建设示范区要大胆创新,推进科技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等方面的探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
(4)合作性原则:建设示范区要加强与相关地区和部门的合作,形成合力,互相学习、借鉴经验,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整体提升。
2.主要内容:(1)规划布局:建设示范区要编制全面科学的生态文明建设规划,明确发展目标和任务,并建立健全评估机制,及时调整规划布局。
(2)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示范区要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加强环境监测和治理,保护生态系统完整性和稳定性。
(3)资源利用与保护:建设示范区要优化资源利用结构,促进绿色低碳发展,推广循环经济模式,保护和恢复生态资源。
(4)产业发展:建设示范区要培育壮大生态文明相关产业,推动绿色技术和产品的研发和应用,提升产业链和价值链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5)社会管理:建设示范区要加强社会管理,完善法律法规和制度建设,提升社会文明程度,推动公民环境意识和责任感的培养。
(6)组织实施:建设示范区要建立统一领导和协调机制,加强组织实施和监督评估,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三、示范区评价和经验推广1.评价标准:建设示范区要建立综合评价体系,以生态环境质量、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生态文明建设成效等指标为评价标准,定期进行评估。
国家先行示范区建设方案
国家先行示范区建设方案一、引言本文档旨在提出国家先行示范区的建设方案,该方案将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改革创新,探索新的发展模式,为全国其他地区提供有益经验和可复制的示范效果。
二、背景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国际竞争的加剧,为了加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进程,国家决策者决定在某个地区建设先行示范区。
该区域将在改革、创新、发展等方面作为全国的重点示范,通过试点探索和全面改革,推动相关领域的发展。
三、目标与任务国家先行示范区的建设目标是实现创新驱动发展、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推动经济结构优化、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促进产业升级、强化生态环境保护等。
具体任务包括:1.制定与国家发展战略相适应的区域发展规划,明确发展方向和目标;2.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加强市场化、法治化建设,提高政府服务效能;3.支持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新兴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4.推动科技创新,加强科技创新能力,提高企业研发投入;5.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绿色生态发展示范区。
四、建设重点国家先行示范区的建设重点包括以下方面:1. 制度创新国家先行示范区将着力改革创新体制机制,探索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新机制。
包括但不限于:•推进简政放权,减少行政审批,优化营商环境;•加强金融体制改革,提高直接融资比重;•推动土地制度改革,建立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等。
2. 产业发展国家先行示范区将加强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新兴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和提高产业链水平。
具体措施包括:•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建立创新型企业孵化器;•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提高企业创新动力;•拓展国内外市场,促进国际合作。
3. 改善民生国家先行示范区将重点关注民生改善,确保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包括但不限于:•加大教育投入,提高教育质量;•加强医疗卫生体系建设,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供更好的社会保障。
4. 生态环境保护国家先行示范区将着力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绿色生态发展示范区,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方案
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方案一、背景与意义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我国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为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和保护生态环境,建设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势在必行。
1.1 背景我国生态环境问题的日益紧迫性近年来,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我国所面临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退化等问题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
同时,生态系统遭受破坏,生物多样性丧失日益加剧,给生态环境保护带来了极大挑战。
1.2 意义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的重要性建设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对于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示范区可以通过引领和示范的作用,加快推动全国范围内的生态文明建设,为其他地区提供经验和借鉴。
其次,示范区的建设有助于促进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协调,推动工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增加绿色产业的发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最后,示范区的建设将有力推动生态文明理念在全社会的深入落实,提高国民环境保护意识,加强环境规划和管理能力,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生态文明建设氛围。
二、示范区建设目标与原则2.1 建设目标a) 实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b) 推动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c) 构建生态文明体制机制和法治工作系统d) 培育绿色文化,提升公众环境保护意识2.2 建设原则a) 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b) 综合施策,全面推进c) 创新驱动,科技支撑d) 公众参与,形成共识三、建设重点与实施方式3.1 建设重点a) 生态保护与修复重点加强生态系统修复和保护,治理重点污染区域,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b) 绿色产业发展重点推动低碳经济发展,加大对绿色产业的扶持力度,推广绿色技术和绿色生产方式。
c) 交通与能源重点提升交通运输和能源利用的效率,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压力,推动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d) 公众参与和创新重点加强公众参与和社会创新,鼓励各界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活动。
湖南省武陵山片区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方案
湖南省武陵山片区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方案(征求意见稿)湖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前言武陵山片区是全国首个启动的连片特困地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试点,是我国重点生态功能区,典型亚热带动植物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区,长江流域水土保持、水源涵养以及生态安全屏障功能区,是东部沿海和中部地区对接西部地区的过渡带,同时也是我国新阶段扶贫攻坚的主战场。
湖南省武陵山片区作为整个武陵山片区的主体部分,其生态资源、民族文化、旅游产业等都具有明显的优势和突出的特色。
建设湖南省武陵山片区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实现生态文明建设与扶贫开发相结合,探索一种生态文明建设带动扶贫开发的新模式,率先为全国连片特困地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以及脱贫致富积累经验、提供示范。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关于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部署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坚定不移实施主体功能区制度的精神,根据《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国务院关于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2011—2020年)的批复》(国函[2011]125号)、《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意见》(国发〔2013〕30号),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财政部、国土资源部、水利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关于印发《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方案(试行)》的通知,以及《湖南省主体功能区规划》、《湖南省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实施规划(2011—2020年)等文件精神编制本建设方案。
《湖南省武陵山片区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方案》范围包括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张家界市、怀化市、邵阳市和娄底市全部县市区,常德市的桃源县和石门县,益阳市的安化县等45个县市区。
本《方案》基准年是2012 年,目标年是2017年。
目录目录 (2)第一章建设背景 (5)一、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5)1、经济发展稳步增长 (6)2、基础设施逐步改善 (6)3、社会民生持续改善 (6)4、生态建设全面推进 (7)二、建设优势 (7)1、生态资源禀赋独特 (7)2、生态区位功能显要 (8)3、生态产业特色鲜明 (8)4、生态文化底蕴深厚 (8)三、示范意义 (9)1、对率先在连片特困地区实现脱贫致富具有重要示范意义 (9)2、对特困地区建立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具有重要示范意义 (9)3、对民族生态文化传承保护具有重要示范意义 (10)4、对保障长江流域生态安全具有重要示范意义 (10)四、面临的挑战 (10)第二章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 (12)一、指导思想 (12)二、基本原则 (12)三、战略定位 (13)四、主要目标 (14)第三章主要任务 (15)一、构建功能优化的空间布局体系 (15)1、构建“一纵三横五中心”城镇空间格局 (15)2、构建“两山三江七库”生态安全格局 (17)3、构建“五圈三带”农业空间格局 (18)二、构建“两型”引领的生态产业体系 (19)1、着力发展山地绿色农业 (20)2、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 (23)3、加快发展边贸物流业 (24)4、改造提升优势加工业 (25)三、构建资源节约的循环利用体系 (26)1、推进节能降耗 (26)2、发展循环经济 (27)3、节约集约利用资源 (28)四、构建山川秀美的生态安全体系 (29)1、石漠化及水土流失综合治理 (29)2、构筑长江流域重要绿色生态屏障 (30)3、加大矿区环境综合整治 (33)4、推进城乡环境同建同治 (33)五、构建民族融合的生态文化体系 (34)1、弘扬生态文明理念 (34)2、倡导生态绿色消费行为 (35)3、加强民族生态文化保护与传承 (35)六、构建管用规范的制度创新体系 (36)1.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和用途管制制度 (36)2.坚定不移实施主体功能区制度 (36)3.推行市场化机制 (37)4、建立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机制 (37)5、实行信息公开和社会监督制度 (38)6.建立生态文明考核评价体系和责任追究制度 (38)七、构建自我发展的能力支撑体系 (38)1、强化防灾减灾能力建设 (39)2、强化科技创新能力建设 (39)3、强化基础工作能力建设 (40)第四章重大示范工程 (40)一、特色生态城镇建设工程 (41)二、绿色廊道建设工程 (42)三、美丽山村建设工程 (42)四、特色文化生态旅游工程 (43)五、生物、地貌多样性保护工程 (44)六、石漠化及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 (45)七、矿区环境综合整治工程 (46)八、新能源开发利用工程 (47)九、山地绿色食品基地建设工程 (47)十、民族生态文化传承创新工程 (48)第五章组织实施 (49)一、加强组织协调 (49)二、加大政策支持 (50)三、强化资金保障 (51)四、推进方案落实 (51)五、强化监管评估 (51)附表: (52)湖南省武陵山片区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区域范围 (52)湖南省武陵山片区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指标体系 (53)第一章建设背景一、经济社会发展概况湖南省武陵山片区位于湖南中西部地区,是国家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主战场。
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目标体系
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目标体系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目标体系是指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下,为了实现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的目标而制定的一系列具体目标和政策措施。
生态文明是国家发展的必然要求,建设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是贯彻落实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具体举措,对于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的目标之一是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建立健全的体制机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有效的监管机制。
还需要推动国有经济和国有资本布局优化,在资源环境负担重的领域先行先试,推动相关产权制度改革,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
2. 构建绿色发展体系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需要构建绿色发展体系。
这一体系包括发展绿色产业、绿色金融、绿色技术创新等内容。
在绿色产业方面,示范区要率先发展清洁能源、节能环保等绿色产业,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在绿色金融方面,可以创新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引导资金向绿色产业和生态保护项目倾斜。
在绿色技术创新方面,可以加大绿色技术研发投入,推动绿色技术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3. 促进生态环境治理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目标体系还应包括促进生态环境治理。
生态环境治理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示范区需要制定并严格执行环境保护政策法规,推动生态环境监测和评估体系建设,加大环境治理力度,保护好生态环境。
可以探索建立符合区域特点的生态保护和修复模式,积极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工程,不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4. 打造生态文明先行示范样板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目标体系还应当着力打造生态文明先行示范样板。
要在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探索形成一套成熟可复制的经验和模式,为其他地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借鉴的范本和经验。
还应积极开展对外合作交流,吸收国际先进经验,推动国际合作,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作出贡献。
总结回顾: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目标体系包括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构建绿色发展体系、促进生态环境治理和打造生态文明先行示范样板。
2023年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创建工作方案
2023年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创建工作方案为深入贯彻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认真落实〃创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的奋斗目标,依据《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管理规程》《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规划》等相关规定和要求,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全面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以《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规划》为引领,完善生态制度、保障生态安全、优化生态空间、发展生态经济、践行生态生活、弘扬生态文化,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资源能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加快创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步伐。
二、工作原则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强化源头管控,落实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限硬约束,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
问题导向,以人为本。
以解决社会关注和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环境问题为导向,积极构建布局合理、设施完善、功能齐备、服务方便的公共服务体系,切实提升生态文明意识和生态环境满意度。
改革创新,完善机制。
深化生态保护红线管控、〃三线一单〃、河(湖)长制、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等制度建设,建立健全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体系。
立足市情,彰显特色。
结合区位优势、资源禀赋、产业发展、实际需求等,按照区域中心城市发展定位,加快发展特色农业、先进制造业、文化旅游业等,提升生态产业增加值比重,推动建立现代经济体系。
三、工作目标全面推进生态制度、生态安全、生态空间、生态经济、生态生活和生态文化体系建设,实施重点生态文明建设工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持续优化,经济质量效益实现新突破,发展新动能不断增强,能源结构和资源利用效率大幅改善,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相协调的高质量发展体系更加完善;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大气、水、土壤环境质量巩固提升,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保护修复稳步推进,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牢固,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取得明显进展,城乡人居环境不断改善;全社会生态文明意识明显提升,各项建设指标达到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考核要求,美丽城市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方案
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方案一、前言。
大家好呀!咱们都知道现在地球妈妈有点累了,环境问题不少。
所以呢,咱们得搞个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就像给地球妈妈打造一个超级棒的疗养胜地一样。
二、目标设定。
1. 短期目标(1 2年)咱们得让这个示范区像个刚被大扫除过的屋子一样干净整洁。
空气质量得变好,争取让大家每天早上一推开窗户,就能闻到清新的空气,而不是那些呛人的味道。
就好比从“烟雾弥漫的战场”变成“鸟语花香的花园”。
让蓝天白云成为常态,不是那种偶尔来串个门的稀客。
水源呢,要清澈得像镜子一样。
不能再看到那些黑乎乎、脏兮兮的污水到处流啦。
水里的小鱼小虾也得高兴起来,有个干净的家。
2. 中期目标(3 5年)在这个阶段,咱们要把示范区变成一个生态乐园。
增加好多好多的绿色植物,就像给大地穿上一件厚厚的绿毛衣。
森林覆盖率要大大提高,不管走到哪儿,都像走进了绿色的海洋。
野生动物也得愿意来这儿安家落户,形成一个和谐的生态大家庭。
比如说,让小鹿可以在树林里欢快地奔跑,小鸟可以在枝头尽情地唱歌。
3. 长期目标(5 10年)这时候,咱们的示范区可就厉害了,要成为全国乃至全世界的生态文明模范。
不仅环境超级好,而且这里的人们生活方式也特别环保。
大家都自觉地节约能源,开着环保的汽车,住着绿色建筑。
整个示范区就像一颗闪闪发光的绿色明珠,让别人看了都羡慕得不得了。
三、具体行动。
1. 环境治理方面。
空气污染治理。
那些冒烟的大烟囱可得好好管管。
给工厂的大烟囱装上超级净化器,就像给它们戴上大口罩,让它们呼出的气体都是干净的。
还要限制汽车的尾气排放,鼓励大家多坐公共交通,或者骑自行车、走路。
要是看到那些冒黑烟的老汽车,就像看到调皮捣蛋的小怪兽,要把它们修理好或者淘汰掉。
水污染治理。
把污水排放口当成“坏家伙”的嘴巴,要把它们一个个都堵住。
建立好多污水处理厂,就像给污水开个“净化学校”,让污水在里面好好学习,出来就变成干净的水啦。
还要保护好河流、湖泊的周边环境,不能让垃圾随便往水里扔,就像不能让自己的家变成垃圾场一样。
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工作进展及重点工作实施方案
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工作进展及重点工作实施方案今年来,x市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工作遵循创新、协调、开放、绿色、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创建“品牌x·文明家园”,着力推进“六个绿”,大力改善生态环境,努力构建生态文明体系,把打造生态文明建设“x样板”作为工作座标。
现将x年工作总结如下:一、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进展情况(一)一是制定生态发展思路结合中央、省、x大政方针,制定了“1553”发展思路。
二是谋划空间布局。
立足高铁高速、乡镇特色,综合考虑地理位置、产业特色、发展定位等因素,我市提出“一核两翼三轴四区”区域发展布局。
“一核”为中心城区,包括老城区、瑞阳新区和x工业园区;“两翼”为大城田园城市和建陶基地;“三轴”为320国道城镇轴、高胡一级公路工业轴和华林至田南南北公路生态轴;“四区”为沪昆高铁高新技术区、昌栗高速省级绿色光源产业区、中汽零汽车物流商贸区、“绿三角”现代农业示范区。
三是坚守三条红线。
严格按照“耕地红线”划定,坚决落实不破红线要求,通过严格预审、先补后占、土地增减挂等方式,实现了154.75万亩耕地保有量不减少、基本农田保护面积127.38万亩红线不突破的目标,在今年第三届全国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市)表彰会上,我市荣膺全国“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开展了水资源质量监测工作,推进了“西水东调”工程建设,加快了城乡供水管网改造;按照不同类型进行了分区管控,划定了生态保护红线体系。
(二)加强领导,落实生态建设目标一是市委、政府把生态文明工作纳入了重要议事日程。
多次专题研究与生态文明有关的陶瓷、畜牧养殖、环境治理等行业工作,尤其是市委书记、市长、市分管领导先后多批次召开现场办公会、座谈会、调查研究会、拆除退养专项整治推进会,制定并实施了陶瓷企业环境治理工作方案和环保公约,与各排污企业与环保部门签订了环保责任书。
按照“项目化、时间表、责任人”的要求,倒排工作时间、倒逼工作进度、细化工作任务。
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实施方案
市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实施方案目录一、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基础 (1)(一)地区概况及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1)(二)资源环境基本情况 (4)(三)生态文明建设基础、面临的形势和存在的问题 (6)(四)建设示范区的意义 (15)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建设目标 (17)(一)指导思想 (17)(二)基本原则 (17)(三)建设目标 (18)三、主要任务 (20)(一)如何确定企业资源环境准入标准 (20)(二)乡镇企业发展与小城镇建设 (21)(三)生活垃圾运营模式,与县级如何统一 (24)四、重点支撑项目和投资 (26)(一)生态保护与建设工程 (26)(二)水资源保护与利用工程 (27)(三)污染防治及环境保护工程 (28)(四)低碳城市及循环型社会建设工程 (28)(五)生态美丽乡村建设工程 (30)(六)水利设施建设工程 (32)五、保障措施 (32)(一)组织保障 (33)(二)资金政策保障 (33)(三)宣传教育保障 (34)(四)科技人才保障 (35)(五)社会监督保障 (36)一、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基础(一)地区概况及经济社会发展情况1、区域概况辽宁省市街道位于辽东半岛中西部,地理坐标为北纬39°29′,东经121°47′,坐落在湾畔,位于普湾新区西北端,东邻铁西街道,西邻复州湾街道,南靠渤海湾,北与瓦房店市九龙街道和泡崖乡接壤,南距市区48公里,北距沈阳288公里,地理位置优越。
瓦五铁路、长皮高速、滨海公路、瓦湾公路横穿东西,沈海高速公路、哈大客运专线、202国道纵贯南北。
辖区内,沈海高速设有站和海湾北站两个出入口,长皮高速公路在区内设有松木岛站出入口。
辖区面积226平方公里,有8个涉农社区、19个村、1个国营农场(托管)。
总人口7.6万人,其中常住人口5万人,外来人口2.6万人。
街道属暖温带大陆季风气候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0.3℃,年降水量580-750毫米,年无霜期185天。
xx县建设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工作方案
xx县建设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工作方案xx县建设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工作方案根据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省委十三届七次、八次、九次全会精神,为贯彻落实《xx省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
探索xx县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模式,致力“生态立县、绿色发展”,建设幸福xx,结合xx实际,特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目的意义党的十八大对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战略部署,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要求紧紧轻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态文明法律制度,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格局。
我省生态环境优良、生态区位重要,经国家发改委等六部委批复,已经全列入了我国首批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
xx县作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省级生态县”、“省级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县”、“省级重点生态功能区”,优越的生态环境是我县最大的优势,最亮的品牌、最好的财富。
全面建设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有利于提升我县在全省、全国区域发展格局中地位,形成发展新优势;有利于提升发展质量、全面提升全县人民的幸福指数;有利于巩固武夷山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屏障,打造昌抚一体化后花园;有利于探索生态文明建设体制体制创新,率先走出一条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的新路。
建设生态文明,关乎人民福祉,关乎xx未来。
为此,我县务必把握机遇,乘势而上,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再上新台阶,打赢绿色崛起的决胜仗,为全市、全省、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积累经验、提供借鉴。
二、示范定位紧紧围绕xx山脉生物多样性保护,大力发展全县域生态旅游、全县域有机休闲农业,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纯净xx”,打造海峡西岸经济区西部欠发达山区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努力为中部欠发达山区实现环境、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探索可复制、可推广、可借鉴的绿色发展模式。
重点建设四个示范区。
——武夷山生物多样性及森林流域环境保护示范区一是强化森林资源保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方案(全文)发改委网站12月13日消息称,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财政部、国土资源部、水利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制定了《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方案(试行)》。
每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申报不超过2个地区,并排出顺序,超过2个的不予受理),做好建设实施方案的编制工作,报经省级人民政府同意后,于2014年2月17日前,报送国家发展改革委(环资司)。
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土资源部、水利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将根据各地申报情况,确定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第一批名单。
以下为方案全文: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方案(试行)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意见》(国发〔2013〕30号)关于在全国范围内选择有代表性的100个地区开展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生态文明建设模式的要求,为做好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制定本方案。
一、充分认识开展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的重要意义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
党的十八大对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战略部署,要求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
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总体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现有法律、制度、政策尚不适应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落实不够严格,全社会生态文明意识也亟待加强。
选取不同发展阶段、不同资源环境禀赋、不同主体功能要求的地区开展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总结有效做法,创新方式方法,探索实践经验,提炼推广模式,完善政策机制,以点带面地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对于破解资源环境瓶颈制约,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不断提高生态文明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二、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一)总体要求。
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的战略地位,按照“五位一体”总布局要求,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紧密结合、高度融合,以推动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为基本途径,以体制机制创新激发内生动力,以培育弘扬生态文化提供有力支撑,结合自身定位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调整优化空间布局,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加快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明显提升。
(二)主要目标。
通过5年左右的努力,先行示范地区基本形成符合主体功能定位的开发格局,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初步建立,节能减排和碳强度指标下降幅度超过上级政府下达的约束性指标,资源产出率、单位建设用地生产总值、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城镇(乡)生活污水处理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等处于全国或本省(市)前列,城镇供水水源地全面达标,森林、草原、湖泊、湿地等面积逐步增加、质量逐步提高,水土流失和沙化、荒漠化、石漠化土地面积明显减少,耕地质量稳步提高,物种得到有效保护,覆盖全社会的生态文化体系基本建立,绿色生活方式普遍推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环境保护制度得到有效落实,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生态文明建设典型模式。
三、主要任务(一)科学谋划空间开发格局。
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定位发展,合理控制开发强度,调整优化空间结构,进一步明确市县功能区布局,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学划定生态红线,推进国土综合整治,加强国土空间开发管控和土地用途管制。
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城镇化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分类引导不同主体功能区的城镇化进程,走以人为本、集约高效、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二)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进一步明确产业发展方向和重点,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高技术产业和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优势产业,做好化解产能过剩工作,大力淘汰落后产能。
调整优化能源结构,控制煤炭消费总量,因地制宜加快发展水电、核电、风电、太阳能、生物质能等非化石能源,提高可再生能源比重。
严格落实项目节能评估审查、环境影响评价、用地预审、水资源论证和水土保持方案审查等制度。
(三)着力推动绿色循环低碳发展。
以节能减排、循环经济、清洁生产、生态环保、应对气候变化等为抓手,设置科学合理的控制指标,大幅降低能耗、碳排放、地耗和水耗强度,控制能源消费总量、碳排放总量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严守耕地、水资源,以及林草、湿地、河湖等生态红线,大力发展绿色低碳技术,优化改造存量,科学谋划增量,切实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四)节约集约利用资源。
加强生产、流通、消费全过程资源节约,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
在工业、建筑、交通运输、公共机构等领域全面加强节能管理,大幅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推动废弃土地复垦利用。
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落实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加快节水改造,大力推动农业高效节水,建设节水型社会。
加快建设布局合理、集约高效、生态优良的绿色矿山。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动园区循环化改造,开发利用“城市矿产”,发展再制造,做好大宗固体废弃物、餐厨废弃物、农村生产生活废弃物、秸秆和粪污等资源化利用,构建覆盖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
(五)加大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
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推进荒漠化、沙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等综合治理。
加强自然生态系统保护,扩大森林、草原、湖泊、湿地面积,保护生物多样性,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
以解决大气、水、土壤等污染为重点,加强污染综合防治,实现污染物减排由总量控制向环境质量改善转变∝制农业面源污染,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加强耕地质量建设。
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提高适应气候变化能力。
(六)建立生态文化体系。
倡导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并培育为社会主流价值观。
加强生态文明科普宣传、公共教育和专业培训,做好生态文化与地区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
倡导绿色消费,推动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加快向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方式转变。
(七)创新体制机制。
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体现生态文明建设的指标纳入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大幅增加考核权重,建立领导干部任期生态文明建设问责制和终身追究制。
率先探索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实行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和资源环境离任审计。
树立底线思维,实行最严格的资源开发节约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制度。
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和用途管制,能源、水、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生态补偿、生态服务价值评价、分类差异化考核等制度建设,以及节能量、碳排放权、水权、排污权交易、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等市场化机制建设方面积极探索,力争取得重要突破。
(八)加强基础能力建设。
强化生态文明建设统筹协调,形成工作合力,加强统计、监测、标准、执法等基础能力建设。
申报地区可结合自身资源环境特点和生态文明建设基础,调整和增加体现地方特色的发展任务,作为建设先行示范区的努力方向。
四、组织实施(一)申报条件。
1.对生态文明建设高度重视,将其放在突出的战略位置,突出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深度融合,重在文明建设,建立起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组织协调机制。
2.在体制机制建设、管理制度创新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实践,具备一定先行示范的基础。
鼓励与现行节能减排、循环经济、生态环保等生态文明相关试点示范相结合。
3.“十一五”期间完成节能减排、耕地保有量、森林覆盖率等资源环境类约束性目标,“十二五”以来单位GDP能耗、碳排放强度、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完成年度和进度目标任务;近年来未发生重大环境污染或生态破坏事件。
4.认真落实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在主体功能区建设方面取得一定成效并具有示范作用。
5.申报地区不局限于辖区范围大小,工作要有特色、亮点,具有辐射带动作用和推广价值。
(二)审核批准。
省、市、区、县自愿申报,有关地区也可按流域、区域等联合申报,编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
本行政区域申报为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的,其下辖地区不再申报。
省级发展改革委会同财政、国土、水利、农业、林业等部门对申报地区《实施方案》进行论证,根据申报条件、建设目标体系(见附表)等对申报地区进行初步审查,报经省级人民政府同意后,上报国家发展改革委,同时抄报财政部、国土资源部、水利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
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财政部、国土资源部、水利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等部门,组织专家对申报地区《实施方案》进行评审,在对通过评审的地区进行公示基础上,批复《实施方案》并确定为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
(三)方案实施。
先行示范地区要对批复的《实施方案》作进一步完善深化,认真抓好各项工作落实,确保完成目标任务。
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土资源部、水利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要加强对建设地区工作的指导,在政策、资金、项目等方面给予支持。
对先行示范区建设,中央财政按照现有各项有关政策优先予以支持。
(四)考核评价。
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财政部、国土资源部、水利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等相关部门,定期组织专家对先行示范区开展监督检查和评估。
建设期满后开展验收考核,验收考核不合格的,取消其建设资格。
验收考核办法由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财政部、国土资源部、水利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等部门另行制定。
(五)总结推广。
总结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功经验,凝练有效模式,树立先进典型,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宣传推广。
原文地址:/news/554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