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粤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第二章 声音与环境 单元测试题
沪粤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二章 声音与环境》新课标单元测试试卷及参考答案
沪粤版《第二章声音与环境》单元测试题一、填空题1、人发声靠振动,鼓发声靠的振动,管乐器发声靠的振动。
2.声音能靠一切、、传声,不能传声,通常我们听到声音是靠传播,鱼会被岸上的声音吓跑,表明能传声,“土电话”表明能传声。
3.在住宅区内种植大量树木可以使传来的被部分吸引而减弱,从而使我们的生活环境更安静。
4.为了听到自己的回声,障碍物至少离自己 m。
在大礼堂,为了避免听到回声,在墙壁上装饰凹凸不平的吸音材料,目的是声音的反射。
(填增强或减弱)5.拿一张硬纸板,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纸张振动越快越高。
6.一位男低音歌手正在放声歌唱,为他们轻声伴唱的是女高音,两位歌手中歌手的音调高,歌手的响度大。
7.“滥竽充数”的典故相信大家都知道,但今天的大型乐队里即使有“充数”的先生,乐队指挥不需要一个个地独听,也能把这位“充数”先生找出来,这只要从他的和与众不同即可辨出。
8.汽车的排气管回消音器是通过办法来减小噪声。
二、选择题9.敲锣时,要使锣声停止发声,只要用手按住锣面即可,这是因为。
A.手与锣面之间形成真空,无法传声 B.锣声通过手掌后消失C.锣面停止振动,不能发声 D.以上原因都有可能10.《梦溪笔谈》中有这样的叙述,行军宿营,土兵枕着牛皮制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及早听到夜袭敌人的马蹄声,这是因为A.马蹄声不能由空气传到人耳 B.马蹄踏在地面上时,大地振动发声C.睡在地上能感觉到地面振动 D.土地传播声音的速度比空气快11.在教室里讲话比在旷野里讲话要清楚,而且更响,是因为A.教室反射多而大有回声,旷野中无反射而无回声B.声音被教室四壁反射回来并和原声混在一起,听不到回声,使原声加强C.由于传声性能不同造成的D.实际一样,只是感觉作用12.在敲响大钟时,有同学发现,停止对大钟的撞击后,大钟“余音未止”,其原因是A.一定是大钟的回声 B.有余音,说明大钟仍在振动C.是因为人的听觉发生“延长”的缘故 D.大钟虽已停止振动,但空气仍在振动13.有月球的表面主要有岩石和尘埃,有人说,飞来的流星打在月球表面的岩石上,会像演无声电影一样,在其附近一点声响都听不到,这是因为A.月球表面的岩石受到流星撞击不发声B.撞击时,声音太小,无法听到C.月球表现附近无空气,缺少传声媒介D.原因尚待调查14.为了减少噪声污染,人们进行多方努力,下列措施不可行的是A.把高噪声的工厂迁往远郊区B.给噪声大的装上隔音罩C.在公路和住宅之间植树绿化D.关闭所有声源,彻底消灭噪声三、简答15.请你想象一下,如果“声音的速度变为0.1m/s,我们的世界会是怎样,请写出3个有关的合理场景。
考点解析-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音与环境单元测评练习题(含答案详解)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音与环境单元测评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物理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15分)一、单选题(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1、如图是八个相同的玻璃瓶,装有高度不同的水.用筷子分别敲击瓶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主要是由瓶内空气振动产生的B.声音主要是由玻璃瓶振动产生的C.a瓶的音调最低D.d瓶的音调最低2、图是警察利用无人机对行人“喊话”时的情景,该情景能说明()A.声音只能向一个方向传播B.声音的响度与距离无关C.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D.声音不能传递信息3、北京冬奥会闭幕式上,嘹亮的童声合唱《我和你》,让所有人回忆起2008年北京首次举办奥运会时的情景,关于童声合唱,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歌声是由声带振动产生的B.歌声的传播速度为3×108m/sC.扩音器增大了歌声的响度D.歌声通过空气传到现场观众耳中4、在医院、学校附近,常常有禁止鸣笛的标志,如图所示。
这种控制噪声的措施属于()A.防止噪声产生B.阻断噪声传播C.减小噪声传播速度D.通过监测减弱噪声5、下列措施中,属于在声源处控制噪声的是()A.教室安装隔音玻璃B.工厂安装噪声监测装置C.医院病房区域禁止喧哗D.机场跑道工作人员使用防声耳罩第Ⅱ卷(非选择题 85分)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1、如图所示,即使蒙住小王的双眼,他也能辨别出周围不同人的声音,是因为每个人声音的______不同;他演奏小提琴时按压不同的琴弦,可以改变琴声的______;随着音乐,他时而高唱时而低吟,改变了声音的______(均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
八年级物理上册声音与环境单元测试卷粤教沪版
第二章声音与环境考试总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班级:姓名:考号:一、选择题(共14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1.下列关于声音的发生,正确的是()A.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B.物体振动停止后还会发出很弱的声音C.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D.物体不振动也能发声2.通过对“声现象”的学习,你认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依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B.“隔墙有耳”说明声音能在固体中传播C.“禁止鸣笛”是为了阻断噪声的传播D.月球上两名宇航员可以面对面直接交谈3.下列关于声的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超声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B.人们可以用声学仪器接收到超声波判断地震的方位和强度C.倒车雷达是利用回声定位探测车后的障碍物D.人们根据响度来辨别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4.如图所示,将电铃扣在抽气盘上的玻璃罩内,通电后可以看到电铃在振动,同时听到电铃发出的声音.用抽气机向外抽气的过程中,将听到()A.声音越来越大B.声音越来越小C.声音的大小保持不变D.声音立即停止5.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手机是利用超声波工作的B.在道路两旁植树,可以减小噪声C.电磁波与声波都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D.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溅起水花,说明发声体在振动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我们听见声音一定有物体在振动B.物体振动一定发出声音,我们不一定听得见C.只要物体振动,就一定能听到声音D.不振动的物体一定不发出声音7.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B.15 时空气中的声速是3 4匚m/sC.声音在固体中比在空气中传播得慢D.真空不能传声8.下列与声现象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A.超声波能粉碎结石是因为超声波具有能量B.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一定是M 4。
啊15C. “长啸一声,山鸣谷应”是指次声波传播很远D.声波是一种电磁波,但它不能在真空中传播9.二胡又称“奚琴”,是我国南方民间艺人非常喜爱的一种独奏乐器.在它所独奏的“二泉映月”、“赛马”、“青藏高原”等曲目中,它既表现了深沉、悲凄的情感,又能描绘出气势壮观的意境.演奏前,艺人常根据不同的曲目进行调整琴弦的松紧度,这是调节琴弦发声的()A.响度B.音调C.音色D.振幅10.2 015年6月1日晚,“东方之星”客轮在长江水域监利段发生翻沉,客轮倒扣在江面上.为了尽快救出被困者,搜救队员用铁锤敲击露在水面的船体并将耳朵贴在船体上听.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敲击船体是为了使铁锤振动发声B.敲击船体是利用声向被困者传递能量C.贴在船体上听是为了听到求救的超声波信号D.贴在船体上听是利用固体传声效果比气体好1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长啸一声,山鸣谷应”是指次声波传播得很远B. “隔墙有耳”说明固体能传声C.“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D.“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12.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g口w5B.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不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C.声音在15 T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钝何5D.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13.关于声现象,说法正确的是()A.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B. 一切发声物体都在振动C.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相同D.在真空中也可以传播声音14.声音“震耳欲聋”是指它的()A.频率很高B.传播速度大C.响度很大D.振动时间长二、多选题(共4小题,每小题2分,共8分)15.下列关于声学现象中正确的是()A.医生用听诊器治病是因为听诊器能使振动的振幅增加,使响度增大B.在雷雨来临时,电光一闪即逝,而雷声却隆隆不断,这是由于雷声经地面、山峦、云层多次反射C.几个相同的水杯装入不同深度的水,用棍敲击时能发出不同声调的声音,这是因为各水杯振动频率不同D.公用电话亭都用玻璃做隔音墙,这是因为玻璃能吸收声音16.下列现象中利用回声的是()A.蝙蝠用超声波捕蚊虫B.录音棚内用软泡沫塑料隔音C.渔民利用声呐捕鱼D.雷雨天时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17.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它发出的声音B.声波可以用来清洗钟表等精细机械,说明声波可以传递能量C.城市道路旁的隔声板可以防止噪声的产生D.我们能区分不同同学说话的声音,是因为他们发出声音的响度不同18.我们生活在-个充满声音的世界中,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B.声音是一种波,它可以在真空中传播C.我们能够辨别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它们的音色不同D.我们常说声音“震耳欲聋”,是指它的音调很高三、填空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19.医生用听诊器听病人的心、肺发出的声音进行诊病,听诊器能减少声音的分散,使传入人耳的声音增大(填:“音调”、“音色”或“响度”). 近年来,我国城市建设和发展越来越注重以人为本.如城区汽车禁鸣、主干道路面铺设沥青、住宅区道路两旁安装隔音板等.这些措施都是为了降低污染.20.温度一定时,声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的(选填“相同”或“不同”);敲响的音叉接触水面能溅起水花,说明声音是由于物体产生的;在捉迷藏游戏中,蒙住双眼的小王能辨别周围同学的声音,这是因为不同人声音的 ___________ 不同,同时还可以根据声音的来大致判断周围同学离他的远近(均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21.2014年5月3 c日,在云南省盈江县发生61级地震,有些动物比人提前感觉到,是因为地震时伴有声波产生;医生用的“E超”是利用声波获得信息.常温下,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m0四、解答题(共1小题,共10分)22.(10分)现今社会,噪声污染已经严重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从以下声音中选出不属于噪声的选项.c 1)上课时听到隔壁教室响起的音乐声(2)课堂上个别同学轻声说话的声音(3)睡觉时听到楼上的电视声0)音乐课上,音乐老师的歌声(5)高山上,枝头的鸟叫声(6学校周围工地上机器的轰鸣声.五、实验探究题(共3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23.物理学习小组的同学们为探究影响声音响度的因素,设计了不同实验.他们选用的器材是这样的:小明:鼓、一些泡沫塑料小球;小华:音叉、细线、泡沫小球;小迪:鼓、小平面镜、胶带. 你知道他们的实验方法吗?请说出其中的一种.24.学习《声音的特征》之后,王刚和他的同学们为研究声音的特征而设计了以下几个探究实验:学习《声音的特征》之后,王刚和他的同学们为研究声音的特征而设计了以下几个探究实验:(1)吹笛子时,用手按住不同的孔便会发出不同的声音;(2)用大小不同的力敲鼓,鼓面振动幅度越大,发出的声音越大;⑪)用二胡和小提琴演奏《二泉映月》;口)放在玻璃罩内的闹钟正在响铃,把玻璃罩内的空气抽出一些后,铃声明显减小;(5)使正在发生的音叉接触水面时,水面溅起水花.(6用薄塑料片在塑料梳子的齿上划两次,第一次快些,第二次慢些.你认为能够探究影响声音特征的因素的实验是哪几个?各探究了哪种特征?;其他实验虽然不能探究影响声音特征的因素,但它们也具有一定的探究性,它们分别说明了什么?.25.阅读短文,完成问题:雪花落水也有声生活中的很多现象都是有科学道理的,但是却缺少发现它们的眼睛.一般的常识告诉我们,雪花落水静悄悄,毫无声响.不过,雪花落水真的发生声波,在3月份一期的《自然》杂志上,几个科学家联名发表文章,宣布了他们的上述结论.首先要说明的是,雪花落水发出的声波频率在5 口口口口检到2 X 1@出^之间,高于人们能听见的声波频率.但是,海里的鲸鱼就能听到雪花落水所产生的声响,并且这些声响令鲸鱼异常烦躁.然而,请不要想当然,这些声音不是雪花与水面撞击发出的,而是…冷战时期,当时美国海军要监视苏联潜水艇的活动,他们发现,在下雨的时候,水下声呐工作效果不好,常有噪声干扰,甚至干脆无法监听.著名的约翰•霍甫金斯大学机械工程系的普罗斯佩勒提教授是个奇才.普罗斯佩勒提断定,这些声音不是雨滴撞击水面发出,而是含在雨滴中的气泡振动发出的.克拉姆有一个设备:一个每秒可拍摄1 口口匚张照片的高速水下摄影机.利用这台摄影机,他们确实在下雨时发现水中产生气泡,这些气泡还在不断地收缩、膨胀、振动.普罗斯佩勒提的理论基础和数学能力也很高,他通过计算得出,下雨时哪些噪声的频率和衰减情况确实与气泡的振动状况协调一致,从而证实他们的理论完全正确.他还发现,大气泡振动产生低频声波,小气泡振动产生高频声波.普罗斯佩勒提通过理论分析指出,气泡是要将自己的体积与水的密度相适应,才不断收缩和膨胀的.事情还没有结束,人们告诉他们,渔民常抱怨,在下雪时他们的声呐也常常侦听不到鱼群.一开始,他们也不信,因为雪花中含有0%以上的水,空气不多.但是,他们不是简单否认,而是要用实验来验证.在一个风雪的夜晚,他们在一个汽车旅馆的游泳池找到了证据,雪花落水时也产生气泡,同样,这些气泡也振动,从而发出声波.其实,无论是人们打水漂时所听到的细微声响,还是瀑布的隆隆震响,都不是(或主要不是)来自石块及岩石与水的碰撞,而是由于气泡.你看,大自然是何等奇妙,而从事科研的人们在发现真理的时候又是多么幸福.(1)雪花落水发出的声波属于 (超声波/次声波).(2)声呐装置是利用仿生学原理制成的,它模仿的是下列哪种生物.A.蝙蝠B.猫C.狗D.大象⑪)雪花落水发出的声音对人来讲不是噪声,站在鲸鱼的角度看 (是/不是)噪声.(4)科学家们发现,不论是雪花落水,还是雨滴落水,都会引起气泡的,这个声音能被鲸鱼听到,说明能传播声音.(5)在探究雨滴落水产生声音的过程中,科学家们进行了下列的过程,请你把它们按正确的顺序排列起来 (填序号即可).国、归纳分析反进行实验D、得出结论.答案1.A2.B3.C4.B5.A6.C7.C8.A9.B10.D11.B12.C13.B14.C 15.BC16.AC17.ACD18.AC19.响度噪声20.不同振动音色响度21.次超3 4匚22.解:(1)上课时听到隔壁教室响起的音乐声,影响我们的学习,属于噪声;(2)课堂上个别同学轻声说话的声音,影响我们的学习,属于噪声;(可睡觉时听到楼上的电视声,影响我们的休息,属于噪声;(4)音乐课上,音乐老师的歌声,是我们要听到的声音,不属于噪声;(门高山上,枝头的鸟叫声,悦耳动听,不属于噪声;学校周围工地上机器的轰鸣声,影响我们的学习,属于噪声.故选:㈤和⑸.23.解:以小明的实验方案为例:当敲击鼓面时,鼓面振动发出声音,用不同的力敲击鼓面时,其响度不同,用力越大,响度越大,鼓面上的泡沫小球振动幅度越大;所以声音的响度与振动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24. (1)(2)(刃(6);(1)探究音调和物体振动的快慢有关;(2)探究响度与物体的振幅有关;口)探究音色的特点;(冉探究音调和物体振动快慢的关系0)说明真空不能传声;⑸ 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25.超声波A是振动液体C民4D。
沪粤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二章 声音与环境单元测试题
第二章声音与环境单元测试一、选择题1.关于声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物体发声时一定在振动B. 人说话是靠舌头振动产生声音的C. 固体传声一定比液体传声快D. 声音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大【答案】A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根据响度大小来判断不同人的讲话声B. 动物和人的发声频率范围和听觉频率范围是一样的C. 中考期间学校周围路段禁鸣喇叭,这是在声音声源处减弱噪声D. 人耳能听到的是声波,听不到的就不是声波【答案】C3.下列声音不属于噪声是()A. 歌唱时乐器的伴奏声;B. 城市里的汽车发动机的运转声;C. 深夜楼上传来的钢琴声;D. 自习课的喧哗声;【答案】A4.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错误的是()A. 手拨动皮筋发声,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B. 吹横笛时,手指压不同的孔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C. 倒车雷达应用了声可以传递信息D. 车间里工人戴耳罩是防止噪声入耳5.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错误的是()A. 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B. 真空也能传声C. 声音在水中比在空气中传播得快D. 利用回声可以测定海底的深度【答案】B6.以下利用超声波工作的是()A. 大象的“声音”交流B. 站在天坛中的圜丘坛上说话,会感到声音特别洪亮C. 监测地震D. 外科医生利用仪器对结石病人进行碎石【答案】D7.多种乐器合奏比单一乐器演奏的声音更丰富,因为不同种类的乐器各自具有独特的()A.音调B.响度C.音色D.频率【答案】C8.“闻其声而知其人”,这句话表明不同人发出的声音具有不同的()A. 音调B. 响度C. 频率D. 音色【答案】D9.将正在发声的手机、电铃或接通电源的音乐芯片悬挂在广口瓶内,再把瓶内的空气抽出如图所示,声音逐渐变小但始终能听到声音。
原因是()A. 瓶内已被抽成真空,真空亦能传声;B. 声源发声太强,换用发声较弱的声源;C. 离实验瓶远一点,就可以听不到声音;D. 瓶内仍有少量空气,悬挂声源的固体亦能传声。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音与环境单元测评试题(详解版)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音与环境单元测评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物理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15分)一、单选题(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1、以下与声现象有关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超声波能除去人体结石,说明声波可以传递能量B.高速公路两旁装有隔离带,是为了在声源处减弱噪音C.要区分自己发出的原声和回声,距障碍物至少34米以上D.声音是发声体振动发出来的,只要振动,我们都能听到声音2、为了监督司机遵守限速规定,交管部门在公路上设置了固定测速仪.如图所示,汽车向放置在路中的测速仪匀速驶来,测速仪向汽车发出两次短促的(超声波)信号,第一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信号用时0.5s,第二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信号用时0.3s,若发出两次信号的时间间隔是1.3s,超声波的速度是340m/s.则A.汽车接收到第一次信号时,距测速仪170mB.汽车接收到第二次信号时,距测速仪102mC.汽车从接收到第一次信号到第二次信号时,汽车行驶的距离68mD.汽车的速度是28.33m/s3、以下是对于乐器说法正确的是()A.甲图中古筝是由弦振动发出声音,琴弦越粗,音调越高B.乙图中用同样大的力敲击大小不同的编钟,编钟能发出不同响度的声音C.丙图中鼓面的振动带动周围空气振动,形成声波D.丁图中8个相同玻璃瓶灌入不同高度的水,敲击它们,从左至右音调越来越低4、在庆祝建党100周年歌咏比赛中,能辨别出二重唱男声和女声的依据是()A.音调B.响度C.音色D.频率5、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闻其声,不见其人”说明声音传播速度比光快B.弹吉他用力越大,声音的音调越高C.考场外禁止汽车鸣笛,这是在传播过程减弱噪声D.蝙蝠利用超声波进行“导航”,利用了声能传递信息第Ⅱ卷(非选择题 85分)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1、科学工作者为了探测海底某处的深度,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6s收到回波信号,海洋中该处的深度为______m(声音在海水中传播速度是1500m/s)。
综合解析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音与环境专题测评试卷(含答案详解)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音与环境专题测评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物理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15分)一、单选题(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1、在庆祝建党100周年歌咏比赛中,能辨别出二重唱男声和女声的依据是()A.音调B.响度C.音色D.频率2、下列关于声现象的描述和分析,正确的是()A.图甲:运动员在水中也能听到音乐,说明声音在液体中也能传播B.图乙:演奏古筝时按压不同的弦,是为了改变响度大小C.图丙:医生用B超查体,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D.图丁:防噪声耳罩是在传播过程中控制噪声的3、北京冬奥会闭幕式上,嘹亮的童声合唱《我和你》,让所有人回忆起2008年北京首次举办奥运会时的情景,关于童声合唱,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歌声是由声带振动产生的B.歌声的传播速度为3×108m/sC.扩音器增大了歌声的响度D.歌声通过空气传到现场观众耳中4、如图是八个相同的玻璃瓶,装有高度不同的水.用筷子分别敲击瓶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主要是由瓶内空气振动产生的B.声音主要是由玻璃瓶振动产生的C.a瓶的音调最低D.d瓶的音调最低5、声既可传递信息,又可传递能量。
下列事例中属于声传递能量的是()A.渔民利用声呐系统探知鱼群B.洗碗机利用超声波洗碗C.医生利用听诊器诊断人的疾病D.汽车利用倒车雷达探测障碍物第Ⅱ卷(非选择题 85分)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1、科学工作者为了探测海底某处的深度,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6s收到回波信号,海洋中该处的深度为______m(声音在海水中传播速度是1500m/s)。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二章 声音与环境 单元测试卷
第二章检测卷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1分)1.系好白毛巾、舞起红绸带、敲响红腰鼓……安塞腰鼓以其磅礴的气势、精湛的表现力令人陶醉,被称为“天下第一鼓”。
鼓声是由于鼓面________产生的,然后通过________传播到现场观众耳朵的。
2.声音在15℃的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是________m/s。
北宋时期的沈括,在他的著作《梦溪笔谈》中记载着:行军宿营,士兵枕着牛皮制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及早听到夜袭敌人的马蹄声。
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一只玻璃杯中先后装入不同量的水,用细棒敲击会听到不同的声音。
与此类似,医生常用手叩击患者腹部,听其发声,医生是根据________来判断患者腹部是否有积水。
4.手机是现代最常用的通信工具,人们在不同场合需要选择不同的音量,改变的是手机声音的________;接听电话时能辨别不同的人,是因为不同人说话时的________不同。
5.人说话时,把手指放在喉结处,会感到声带在________,发出的声音在空气中以________的形式传播;那些刺耳难听、令人厌烦的声音称为________。
6.小红用一些粗细相同、长短不一的铁管制作了一个风铃,如图所示,当风一吹,这些铁管相互撞击发出清脆的声音。
(1)________铁管发声时,音调最高;(2)该实验说明物体振动的频率可能与______________有关。
7.地震时,会产生________声波,这种声波在常温下空气中的传播速度_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可听声的传播速度。
8.爆炸声会使附近的门窗发出响声,强烈的爆炸声甚至可以将窗玻璃震碎,这说明声音能传递________。
利用回声测量海水深度是利用声音来传递________。
(均选填“信息”或“能量”)9.如图a所示,吴刚同学用示波器、钢锯条和台钳研究声音的响度。
他将钢锯条的下端夹紧在台钳上,上端用手扳动一下,使钢锯条振动发声。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第二章声音与环境单元检测题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第二章声音与环境单元检测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可以在固体中传播B.声音传播的速度与温度无关C.声音在真空中传播得最快D.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2.据说,德国音乐家贝多芬失聪后,为了“聆听”谱写的乐曲,将硬棒的一端抵住琴板,另一端咬在嘴中。
这说明( )A.只有固体才能传声B.固体能将声音放大C.固体传声效果好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3.“教室外狂风暴雨,雷声大作”,这里的“雷声大作”指的是声音特征中的()A.响度B.音调C.音色D.反射4.如图所示,小丽唱不上去的原因是“高原”的( )A.响度大B.音调高C.音色好D.声速快5.三峡大坝竣工后,经超声波探伤检测,坝体无一结构性裂缝,创造人类水利建筑史上的奇迹,探伤仪发出的超声波无法为人耳所听到,原因是超声波的()A.传播速度太快B.响度太小C.频率太高D.频率太低6.关于下列四个情景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图甲:发声扬声器旁的烛焰晃动,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B.图乙:不能听到真空罩中闹钟的响铃声,说明声波的传播需要介质C.图丙:发声的音叉将乒乓球弹开,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D.图丁:8个相同玻璃瓶装不同高度的水,敲击它们时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7.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声音具有能量B.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C.通常情况下,声音在空气中传播得最快D.声音是一种波8.下列对声现象的描述,应用物理知识解释正确的是()A.“悦耳动听”说明声音的响度较大B.“隔墙有耳”说明墙体可以传播声音C.“闻其声而知其人”说明根据音调可以辨别来人是谁D.“大雪过后,万籁俱寂”说明大雪会使声音完全消失9.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常常利用回声来测距离。
一座高山,看上去很近,走了好久还走不到,“望山走死马”,距离有多远呢?不妨请“回声阿哥”来帮个忙:对着高山大喊一声,听一下回声,记下两声之间的时间间隔,就可以估算出距离了。
泸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音与环境》单元测试卷(解析版)(含答案)
第二章《声音与环境》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小题)1.下列有关声现象的知识,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在真空中传播最快B.有的超声波人耳也能听到C.声音的音调越高,响度就越大D.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2.家住三楼的王琴早上醒来,听到同学李娟在楼下喊她一起上学,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A.王琴从叫喊声中听出是李娟,她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B.王琴能听到楼下的叫喊声,说明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C.李娟的叫喊声很大,说明她的音调高D.王琴的妈妈提醒她下楼时脚步要轻些,这是为了减弱噪声3.假如15℃空气中的声速变为500m/s,以下现象可能发生的是()A.听到回声所需的时间更短了B.打雷时先听到雷声再看到闪电C.声音的传播速度将比光速快D.宇航员在太空通过无线电进行交流4.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最快B.游泳时在水下能听到岸上的声音,说明液体能够传声C.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D.“公共场所请勿大声说话”是要求人们说话的响度要小5.关于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大声说话就能听到回声B.乐队演出时,可通过音色来识别乐器C.人耳听不到次声波,是因为响度太小D.在空气中声音的速度总是340m/s6.你面向一高墙喊话,如果听到回声,那么你和高墙之间的距离至少为()A.大于34米B.大于17米C.等于17米D.等于34米7.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只要在运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它发出的声音B.超声波是传播速度大于340m/s的声波C.声波可以用来清洗钟表等精细机械,这是利用声波可以传递能量的性质D.声音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快8.下列做法用来改变音调的是()A.依次敲击装有不同高度水的瓶子B.摩托车上装消音器C.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同一音叉D.老师用扩音器讲课9.向保温瓶里灌开水的过程中会听到响声,随着瓶内水位的升高,响声的变化规律是()A.音调逐渐升高B.声音越来越大C.音调逐渐降低D.声音越来越小10.以下利用了超声波来获取信息的是()A.大象的“声音”交流B.蝙蝠的“回声”定位C.外科医生对结石病人的“超声”排石D.预报台风、地震或监测核试验二.填空题(共5小题)11.以下几个和声音有关的实验现象:A、用一张硬纸片先后在木梳的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听声音的变化;B、借助于仪器观察不同乐器发出声音的图象不同;C、放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响铃,把钟罩内的空气抽出一些后,铃声明显减小;D、使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水面溅起水花。
沪粤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第二章 声音与环境 单元测试题
-1- / 6
8.如图是“探究影响音调高低因素”的实验装置。下列不正确的是( )
A. 钢尺伸出桌面越长,振动越快
B. 物体振动的快、频率高,发出的声音音调高
C. 通过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来改变钢尺振动的频率
D. 多次实验中,保持钢尺振动的振幅相同,运用了控制变量法
9.中央电视台举办的成语大赛好评如潮,大赛中下列涉及的成语跟声音响度有关的是:( )
C. 钟的振动停止了
D. 人的听觉发生“延长”
5.如图所示,老师用同样的力吹一根吸管,并将它不断剪短,这是在探究声音的( )
A. 音调与吸管长短的关系
B. 音调与吸管材料的关系
C. 音色与吸管材料的关系
D. 响度与吸管长短的关系
6.如图所示是我国湖北随州曾候乙墓出土的战国时期的编钟,距今 2400 余年,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编钟。
A. 掩耳盗铃
B. 隔墙有耳
C. 震耳欲聋
D. 耳熟能详
10.如图所示,在学校组织的迎“青奥”活动巾,小明进行了击鼓表演.他时重时轻地敲击鼓面,这样做主要
改变了鼓声的( )
A. 响度
B. 音调
C. 音色
11.下图所示为声波的波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D. 速度
A. 甲、乙、丙三者的音色相同
B. 甲、乙、丙三者只有响度相同
C. 甲、乙、丙三者的音调不同
D. 甲、乙、丙三者的音调、响度都相同
12.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电视机上的“音量”按钮是用来调节音调的
B. 吹奏笛子时,演奏者用手指按住不同的气孔,是为了改变发出声音的响度
C. 公共场合要“轻声慢语”指的是减小声音的音调
D. “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声音与环境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
1.声音在下列物质中传播同样的距离时,用时间最短的是()
A. 在空气中
B. 在水中
C. 在真空中
D. 在钢铁中
2.通过对声现象的学习,你认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只要物体振动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B. 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C. 空气不能振动,只能作介质
D. 声音大时声速大
3.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声音只能在空气中传播
B. 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
C. 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而产生的
D. 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
4.在敲响大古钟时,停止对大古钟的敲击后,大钟“余音未止”,其主要原因是()
A. 钟声的回音
B. 大钟还在振动,空气也还在振动
C. 钟的振动停止了
D. 人的听觉发生“延长”
5.如图所示,老师用同样的力吹一根吸管,并将它不断剪短,这是在探究声音的()
A. 音调与吸管长短的关系
B. 音调与吸管材料的关系
C. 音色与吸管材料的关系
D. 响度与吸管长短的关系
6.如图所示是我国湖北随州曾候乙墓出土的战国时期的编钟,距今2400余年,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编钟。
这套编钟共65件。
制作这么多钟是为了产生更丰富的:( )
A. 音调
B. 响度
C. 音色
D. 振幅
7.科学家曾用“引力波探测器”探测到13亿年前两个黑洞合并时产生的引力波,它的频率大约是100 Hz.人的听觉范围一般在20~20 000 Hz.关于这个引力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它属于次声波
B. 频率太低,人耳听不到它
C. 它属于超声波
D. 在1 s内,振动约100次
8.如图是“探究影响音调高低因素”的实验装置。
下列不正确的是()
A. 钢尺伸出桌面越长,振动越快
B. 物体振动的快、频率高,发出的声音音调高
C. 通过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来改变钢尺振动的频率
D. 多次实验中,保持钢尺振动的振幅相同,运用了控制变量法
9.中央电视台举办的成语大赛好评如潮,大赛中下列涉及的成语跟声音响度有关的是:()
A. 掩耳盗铃
B. 隔墙有耳
C. 震耳欲聋
D. 耳熟能详
10.如图所示,在学校组织的迎“青奥”活动巾,小明进行了击鼓表演.他时重时轻地敲击鼓面,这样做主要改变了鼓声的()
A. 响度
B. 音调
C. 音色
D. 速度
11.下图所示为声波的波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乙、丙三者的音色相同
B. 甲、乙、丙三者只有响度相同
C. 甲、乙、丙三者的音调不同
D. 甲、乙、丙三者的音调、响度都相同
12.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电视机上的“音量”按钮是用来调节音调的
B. 吹奏笛子时,演奏者用手指按住不同的气孔,是为了改变发出声音的响度
C. 公共场合要“轻声慢语”指的是减小声音的音调
D. “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
13.如图所示是城市道路旁常见的标牌,表示( )
A. 道路拥挤,鼓号乐队禁止进入
B. 城区禁止鸣笛,保持安静
C. 乐器商店,专售小号
D. 道路弯曲,行车注意安全
14.下列事例中属于利用声传递能量的是()
A. 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
B. 听到雷声知道可能要下雨
C. 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
D. 超声波探测鱼群所在的位置和距离
15.在我国的许多地方,过春节人们喜爱放鞭炮,然而有许多城市实行禁燃鞭炮。
下面是四位同学关于这件事的观点,你认为谁的观点最正确()
A. 放鞭炮能增加节日的喜庆气氛,鞭炮声不能算作噪声
B. 除夕半夜放鞭炮一定属于噪声
C. 实行禁燃鞭炮属于在声源处控制噪声
D. 只要用收录机播放鞭炮的录音,就不存在噪声污染了
二、填空题
16.发声音叉轻插入水中,会看到________的现象。
此实验证明声音的产生是由物体的________产生的。
17.如图所示,将一只小闹钟放在玻璃钟罩内,可清楚地听到闹钟铃声。
用抽气机逐渐抽去玻璃罩内的空气,铃声会逐渐变弱,甚至听不见。
停止抽气,并让空气重新进入玻璃罩内,会再次清楚地听到铃声。
通过这一实验事实可近似说明声音不能在________中传播。
18.常温下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________m/s,声音在________中传播速度最大,在________中传播速度最小。
(选填“固体”、“液体”、“气体”)
19.“宫、商、角、徵、羽”起源于春秋时期,是中国古乐的五个基本音阶,亦称五音,相当于现代7个音阶中的do、re、mi、sol、la。
五音实际上是指声音的________。
20.男低音歌唱家在放声歌唱,女高音歌唱家在轻声伴唱。
比较他们唱歌的声音,音调高的是________,响度大的是________。
21.如图所示,编钟是我国古代音乐文化的杰作,古代工匠运用高超的工艺铸造出大小不同的编钟,这些钟在敲击时能发出不同________(响度/音调/音色)的声音,这是由于不同的钟在敲击后振动的________(振幅/频率)不同。
22.收音机和电视机的音量旋钮可以改变声音的________,钢琴、小提琴、二胡同时演奏一首乐曲,人们还是可以分辨出它们的声音。
这是因为它们发出的声音的________不同,阿宝用男高音唱《山丹丹花开红艳艳》,这里的“高”是指________高。
23.为了不影响小晶写作业,客厅里正在看电视的妈妈把音量调得很低,这是在________处减弱噪声。
音量低是指声音的________小(选填“音调”、“响度”、“音色”)。
24.蝴蝶的翅膀每秒钟振动五、六次,它所发出的声调低于20Hz。
上述频率的声音,人耳________听见(“能”或“不能”)。
25.机场工作人员佩戴有耳罩的头盔,这是在________处减弱噪声,噪声过大会损害人的听力,这说明声音能传递_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
26.如图所示,小明和小刚用细棉线连接了两个纸杯制成了一个“土电话”。
(1)他们用“土电话”能实现10m间的通话,这表明________。
(2)相距同样远,讲话者以相同的响度讲话,如果改用细金属丝连接“土电话”,则听到的声音就大些.这一实验表明:________。
(3)如果在用“土电话” 时,线没有拉直而处于松驰状态,则听的一方通过棉线(选填“能”或“不能”)
________听到对方的讲话。
(4)月球上无法使用“土电话”,是因为________。
27.如图是探究声音产生及其特性的小实验:
(1)用手拨动塑料尺发出声音,若增大塑料尺振动幅度,则声音的________增大。
(2)改变塑料尺伸出桌边的长度,会使声音的________发生改变。
四、综合题
28.下列各种声音分别是由什么振动发出的?将答案填在横线上.
(1)人说话、唱歌声________
(2)笛子声________.
(3)鼓声________.
(4)二胡声________.
(5)风吹树叶的沙沙声________.
29.学习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后,小明同学做了以下小结。
(1)悠扬的笛声是________(填“笛膜”、“空气柱”)振动产生的。
(2)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3)刚能引起人听觉的噪声强弱等级为0________(填物理单位符号)。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D
2. B
3. C
4. B
5. A
6. A
7. D
8. A
9. C
10. A 11. D 12. D 13. B 14. A 15. C
二、填空题
16. 水花飞溅;振动17. 真空18. 340;固体;气体19. 音调20. 女高音;男低音21. 音调;频率22. 响度;音色;音调
23. 声源;响度24. 不能25. 人耳;能量
三、实验探究题
26. (1)固体可以传声
(2)金属线传声效果比棉线好
(3)不能
(4)真空不能传声
27. (1)响度
(2)音调
四、综合题
28. (1)人的声带
(2)空气
(3)鼓面
(4)弦
(5)树叶
29. (1)空气柱
(2)大于
(3)d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