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史观解读历史
多元史观 阐释历史
多元史观阐释历史1、现代化(近代化)史观:认为人类历史是实现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近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历史,包括政治.经济.思想等。
现代化史观强调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化,是历史的纵向发展,现代化发生在封建社会后期,是人类社会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必经阶段。
它是以科技为动力,以经济的工业化和政治的民主化为核心,包括经济制度、政治制度、生活方式乃至思维方式的全方位的社会变革。
资本主义、社会主义是人类实现现代化的两种基本途径,走什么道路是历史的选择,由国情决定。
2、全球史观(整体史观):认为人类历史是一个整体,是从分散发展到整体发展演进的历史。
关注的是历史的横向发展,认为从1500年地理大发现之后,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是从分散发展到整体发展的过程,现代化浪潮从英法美等西方国家逐步向世界其他地方扩展,生产力发展和世界交往是人类历史横向发展的动力。
整体史观还认为,以生产力发展为基础的人类交往推动了历史的横向发展,要重视人类交往的历史:包括交通工具、国际会议、国际组织、国际战争、思想文化交流与人类交往的发展;要从世界历史发展的全局认识中国历史。
3、文明史观:认为人类历史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
纵向看,包括:采猎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横向看,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
文明史观:通常被称为文明史研究范式,是研究历史的一种理论模式。
文明史观的特点:首先,文明史观把人类文明演变划分为农业文明时代和工业文明时代,农业文明分为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和铁器时代;工业文明分为手工工场时代、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
其次,重视至今仍有重大影响的文明成果,从现实追溯历史,从历史联系现实,说明现代文明是如何传承演变的,把历史与现实予以结合。
比如要理解中国传统思想在现实社会中所具有的重大意义,历史上古希腊、古罗马时代形成的民主的运作方式和法律的现实意义,等等。
第三,要正确评价各种文明成果,正确认识人类文明成果与代价的关系。
【高考历史必备】多元史观解读
(三)现代化史观念:
• 从社会制度来说,有多种模式,主要有资 本主义现代化模式、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 发展中国家现代化模式。走什么道路是历 史的选择,由国情决定。现代化的类型可 以分为原发型和传导型,资本主义和社会 主义。英法美是原发型、资本主义的现代 化,日本史传导型、资本主义的现代化, 而中国则是传导型、社会主义的现代化。
近代化史观
A、人类历史是一个整体,是从 分散发展到整体发展演进的历史。 B、人类社会是由生产力和生产 关系、阶级斗争推动,由低级 向高级发展的历史
F、人与自然协调发展 C、人类是由传统农业社会向近 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历史。 D、人类社会发展史就是人类 文明演进的历史。
文明史观 全球史观 革命史观
社会史观 生态史观
(二)文明史观:
•
文明史观认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从 本质上说是人类文明发展演进的历史,人类 创造、积累文明的过程及其所获得的成果是 历史的基本内容。人类文明发展的纵向主线 是:野蛮蒙昧时代→农业文明时代(新石器 时代、青铜时代和铁器时代)→工业文明时 代(包括工场手工业时代、蒸汽时代、电气 时代)→信息时代等。从横向发展看,人类 文明由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构成, 三者相互作用共同发展。
现代化史观念:
• 现代化史观思路梳理: • 政治现代化(包括政治民主化、法制化 等) • 经济现代化(包括工业化、市场化等) • 思想文化现代化(包括人类思想的理性 化、科学化等) • 社会生活现代化(包括城市化、服饰现 代化等)
(四)全球史观(整体史观):
• 全球史观的基本观点是:将人类社会的历史
二、多元史观解读历史
(一)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
• • • • • • • • 1.辩证唯物主义原理: (1)原因与结果 (2)继承与发展 (3)现象与本质 (4)主观与客观 (5)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 (6)共性与个性 (7)必然与偶然
多元史观解读历史
欧洲人‘以欧洲为中心组建了一个世界’……人们甚至丝
毫没有想到,也许还有另一条相反的道路,也许是世界创 造了欧洲。”能够支撑弗兰克本人观点的理由是( A.欧洲人开辟新航路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形成 B.欧洲的殖民扩张强行将世界连成一个整体 C.各地资源和财富的涌入促进了欧洲的崛起 D.人类各地区的交往加强了经济文化的融合 【解析】选C。A、B两项是欧洲对世界的影响,不合题意;D 项是从人类相互的影响这一角度来说的,不符合题意。 )
【解析】选D。考查学生归纳概括能力。题中的书籍都是关
注社会群体,是眼光向下,属于社会史观。
唯物史观(历史唯物主义)
是研究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认为社会
历史的发展有其自身固有的客观规律,具有辩证
的观点。主主要矛盾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
基础与上层建筑,它们是推动一切社会发展的基
本矛盾;在阶级社会中,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
运用新史观引领复习以适应高考历史试题的变化。
如历史观点论证评价题,注重开放性思维、语言
表达能力和史论结合的历史学科素养,体现探究
性,可反映不同层次考生的水平,极具区分度。
文明史观
人类历史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从纵向看,人类经历 了采集文明、农耕文明、工业文明、信息文明;从横向 看,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从范围看, 包括古希腊与古罗马文明、中华古代文明、西方资本主 义文明、社会主义文明等若干系统。 ①注意不同文明类型的特点与主要成就 ②注意文明之间 的交流、借鉴、整合与碰撞 ③抓住文明史观下古今中
明。”布罗代尔强调的是(
)。
A.工业文明正在以其独特优势席卷世界 B.文明在走向统一的过程中呈多元状态 C.不同文明在发展中仍保留其原有特征 D.不同文明在发展中不断相互吸收、融合【解析Leabharlann 选B。全球史观(整体史观)
多元史观解读历史
多元史观解读历史【教学目标】1、理解革命史观、全球史观、文明史观、社会史观等的内容。
2、培养运用多元史观解读历史的能力。
【概念解读】一、革命史观(唯物史观):人类历史是通过不断的革命斗争或阶级斗争推动社会演进的历史。
(以中国近代史为例)举例: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及其他反侵略反封建斗争。
二.生态史观:主张从地理环境的生态结构出发来研究与解释人类文明发展模式的观点。
举例:1.围湖造田、向山要田、大规模垦荒---加剧了水土流失,导致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2.工业革命带来的负面影响---导致自然环境的恶化(如气候变暖),影响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3.修建水利如都江堰和郑国渠----较早预防水旱灾害,保护了自然生态环境。
三.社会史观:认为人类历史是与平民百姓息息相关的历史,关注社会底层人物、平常小事与日常生活、社会保障、社会福利等(大众化、生活化)举例:古代中国文学艺术------明清小说、戏剧发展。
鸦片战争后----西式服饰、生活方式传入中国,冲击着中国传统的社会习俗。
辛亥革命中---颁布了剪辫易服、迫令放足、改变礼节等措施。
当今中国-----关注民生,社会福利、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与完善。
四.全球史观(整体史观):认为人类历史是一个整体,是从分散向整体发展转变的过程,这一转变开始于新航路的开辟。
举例:新航路开辟后,伴随着欧美国家对亚非拉落后地区的殖民扩张与侵略,伴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与深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逐渐形成。
当今世界(两级格局解体以来),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下,经济区域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越来越明显,世界联系更为密切,一系列区域组织和全球组织相继成立。
五.现代化史观(近代化史观):认为人类历史是实现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近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历史。
认为人类历史是由传统农业社会向近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历史。
它包括:政治----法制化、民主化,即从人治到法治、从专制到民主等;经济----工业化和市场化,即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工业、从自然经济到商品经济等;思想文化----科学化、理性化;社会生活----文明化、大众化、城市化、多元化。
多元史观理论,解读历史精彩
一、解读史观
1.全球史观(又称整体史观)
基本概念: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的,又称为 整体史观。它从世界历史的整体发展和统一性方面考查历史, 认为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是从分散向整体发展转变的过程。 开始于? 生产力的发展 人类历史发展的两条主线 世界各地区交往的发展 推动人类社会从分散发展走向整体发展的决定因素是:建立 在生产力发展基础上的各地区交往的发展
文明史观
横向看 纵向看
物质文明 政治文明 精神文明 采猎文明 农业文明 工业文明
物质生产文明史 物质交流文明史 物质生活文明史 科技文明史 学术思想文明史 文学意识文明史 宗教文明史
新石器时代 青铜时代 铁器时代 手工工场时代 蒸汽时代 电气时代 信息时代
政治观念文明史 政治制度文明史 政治组织文明史 政治行为文明史 政治技术文明史
二、解读史识
史识是指在史观指导下对历史资料的理解、对历史 现象的辨识、对历史规律的感悟和对历史与现实联系的 认识等。
历史概念 史观 史识 阶段特征
历史阶段特征是对某特定历史阶段(时期)内诸多 社会现象的本质概况(规律)。 经济(经济转型、经济发展) 政治(社会主要矛盾、时代主题等) 思想文化(反映政治、经济领域深刻变化的思想观念)
7.革命史观
基本内涵:认为阶级社会中阶级矛盾不可调和,阶级斗争是阶级社 会历史发展的直接动力,最集中反映该社会发展阶段的基本矛盾。 基本特点:只有分析社会基本矛盾主要是阶级矛盾发展变化,才能 把握住历史发展本质内涵,揭示其内在规律性;强调阶级斗争,过 分突出历史上具有重大影响的政治事件,忽视经济、社会、思想、 文化、教育、科技等研究,具有强烈的政治取向。
主要理论: A.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又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C.在阶级社会中,社会基本矛盾表现为阶级斗争。 D.社会发展,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E.继承和发展:批判地继承,在继承中发展。 F.原因和结果:一因多果、一果多因、互为因果。 G.现象和本质。 H.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学习中提出,德国通过剧变完成了民族的 统一,结束了分裂状态。因此,对东欧巨变不能一概否认。这一观点( )
多种史观另眼看高考:利用多元史观解读“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九)
• 谢谢您的观看!
利用多元史观解读“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
讲
熟记关键词语
了解具体史实
利用多元史观 解读“历史事件”
例一:用多元史观解读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3)从文明史观的角度看,工业革命是人类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 转变的转折点。
例二:用多元史观解读 “罗斯福新政”
革命史观——“新政”为了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和统治;是资本主义 制度自我完善的表现。
评价“历史人物”
孙中山 (1866—1925)
例二:用多元史观评价哥伦布
查韦斯:哥伦布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侵略与种族灭 绝的先锋 。
——革命史观 哥伦布开辟了新航路、发现了新大陆,加强了世界 的联系。
——全球史观 克罗斯比 (美)著作:《哥伦布大交换:1492年以 后的生物影响和文化冲击》
——社会史观与文明史观
例三:用多元史观解读洋务运动
革命史观认为:洋务运动是地主阶级洋务派为了维护封建专制制度和纲常名教而 进行的一场自救运动。 近代化史观认为:它打出的“自强”和“求富”旗号,冲击了“重农抑商”的陈 腐观念,对中国工业、国防、军队、教育和外交近代化都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例四:用多元史观解读鸦片战争
利用多元史观
多元史观解读重大历史事件
专题一
(3)中西古人对政治制度的认知和思维路径,与他们各自所处 的政治制度的客观现实是一致的。不同的认知和思维路径, 反过来制约着中西政治制度路径的演变。
中国古人 认为政府起源于“受 命于天”的君主, 政府 起源 “君权神授”要求 “君权独制”,对君 权的制约主要依靠君 主的修养,辅之以必 要的外在约束
史学家孟森在《清代史》中指出:“至于鸦片一
案,则为清运告终之萌芽。盖是役也,为中国科学之实验, 为中国无世界知识之实验,为满洲勋贵无一成才之实验。” 从全球化的角度看,鸦片战争失败的原因是 A.中国军事的落后 C.中国无世界知识 B.中国科学落后 D.满洲贵族人才的缺失 ( C )
解析 考查全球史观。把握全球史观这一关键信息可知, 选择C项。
专题一
典题示例4
长沙苏广业,初营业范围甚广,所经营者多是江
苏、广东、上海之各种土产。嗣以五口通商,洋货输入, 西洋货竟占于该业市场矣。故该业店铺之称呼,初为苏广 杂货铺,嗣称为广货铺,复曰洋货铺。从文明史观的角度 看,这反映出 A.我国传统商业受到西方的强烈冲击 B.我国的自然经济逐渐走向解体 C.商业发展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 D.社会风俗习惯发生了改变 解析 从材料信息可以看出,长沙最初经营各地土产;鸦 ( A )
认为各级统治者只是选举出 来的“执政官”,官吏是由 于社会分工的需要而产生的 “公职人员”,民众是有权 参与城邦事务的公民 制度的设计思维是把个体看 成是独立的个体,个体在制 度中的地位是由个体的能力 和财产决定的,个体与个体 之间的关系必须通过契约以 及法律的形式来处理和约 束,任何人都必须接受法律 的约束
专题一
典题示例2 某校高三(1)班组织进行了关于“雅典民主政治”的 研究性学习。第一组探究主题是“古代的东西方政治文明”
高三历史专题复习---多元史观的解读整理
高三历史专题复习多元史观的解读一、文明史观【理论阐释】文明史观,通常被称为文明史研究范式,是研究历史的一种理论模式。
文明史观认为,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从本质上说就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
人类创造、积累文明的过程及其所获得的成果是历史的基本内容。
文明史观承认历史发展的多样性和统一性、尊重各文明单位的价值取向并不断交流融合,它是一种更为宏观的历史观,基本涵盖了现代化史观和全球化史观。
人类文明由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构成,三者在相互作用、协调互补中交替促进、共同发展。
文明史观的主要线索:(1)从横向看,人类文明史的内涵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从范围上可以分成古希腊与古罗马文明、中华古代文明、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社会主义文明等若干系统。
(2)从纵向看,人类文明经历了渔猎采集时代、农业文明时代(包括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工业文明时代(包括手工工场时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和信息时代)。
关键词:传承、交流、融合、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现代化,全球化例题1、20世纪30年代蒋廷黻的《中国近代史大纲》称:近百年的中华民族根本只有一个问题,即追求近代化。
如果这一观点成立,是基于它A.全面揭示了近代中国历史的基本线索 B.根据人类文明发展的一般规律得出结论C.考虑到近代中国特殊的社会性质 D.重视中国近代化建设的政治前提2、法国历史学家布罗代尔说:一种文明的历史,就是对古代材料中那些对今天仍然行之有效的东西的探索。
它有待解决的问题不在于要告诉人们关于希腊文明或中世纪中国我们所知的一切——而是要告诉人们在西欧或现代中国以前的时代与今天仍旧相关的东西。
在这里,布罗代尔强调的是A、史学是当代人的历史认识B、以探索的精神研究历史C、史学无需穷尽人类文明的历史D、从文明传承的角度阐释历史3.人们在研究历史中,由于立场和观点的差异,对历史事件的解释往往会有不同,如关于鸦片战争这一事件,过去英国史学家总以英国利益为中心来理解;我国史学家则从民族命运来思考这一战争;在当今文明史观认识下,人们又会有新的结论。
多元史观,解读历史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19C70D以后) :
引发救亡图存运动高涨:变法维新运动、义和团运动和 辛亥革命;中国最终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政治: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经济:列强资本输出扩张加剧;自然经济进一步;瓦解
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社会生活变化
文化:君主立宪、民主共和、实业救国思潮,新文化运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 作用于社会存在;生产力决定生产关 唯物史观 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人民群 众是历史的创造者。阶级斗争是阶级 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革命史观:最早由毛泽东提出,就是从现实革命斗 争的需要出发,从革命者的立场与视野来研究和品 评以往革命斗争史中的事件与人物的一种历史观。 如必修一《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专题,太平天国 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新民主 主义革命构成近代史的主要内容。
现代化史观—
整体史观——
它加强了中国和世界的联系,使中国纳入资本主义 世界殖民体系; 它是中国了解和学习西方近代化工业文明的窗口, 也是中国传统农业文明最早开始走向近代工业文明 的地方。
文明史观——
多元史观解读“历史事件”—辛亥革命
是一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从革命史观看:
从现代化史观看: 中国政治现代化的重要的一环
a.政治: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建立了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 制度; b.经济:建立了新的经济制度,为实现国家繁荣和人民富裕创造 前提; c.思想: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思想,为社会主义文化 的全面繁荣提供条件。
【材料三】法国著名史学家雅克〃勒高夫《新史学》中认为: “历史不仅是政治史,军事史……而且还是…习俗史” 。 思考:请结合材料三的观点,分析新中国建立的影响。 新中国的建立,带来婚葬礼俗的改革;恋爱自由,婚姻自主成时 尚,促进了思想的解放和社会风气的转变。
多元史观解读重大历史现象
和资本来改变中国传统社会的轨道”“中国的近代与中世纪的分界 线”,可知该战争是中国步入近代的开始,是近代史的开端,因 此该战争是鸦片战争。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2.开放通商口岸的不同史观认识
(1)革命史观:西方列强对华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的基地,
使中国主权受到严重损害,加速了中国半殖民地进程,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典例4 对同一历史事件在不同历史时期依据不同的史观的指导会 产生不一样的评价。20世纪50年代,在革命史观的指导下,史学 界对洋务运动的态度,认为洋务运动是清朝统治者在汉族地主官 僚和外国侵略者的支持下,用出卖中国人民利益的办法,换取外 洋枪炮船只来武装自己,血腥地镇压中国人民起义,借以保存封 建政权的残骸为目的的运动。90年代,在现代化史观指导下大多 肯定洋务运动对促进中国近代化的作用。上述评价的差异不能反 B 映价值判读的( ) 解析 从各种史观的角度考查洋务运动。从 ” 到 “现代 A .客观性 B.随意性 C.相对性 “革命史观 D.时代性 化史观 ” 体现了客观性,从 “普遍否定 ” 到 “ 大多肯定 ”体现了相对 性,从“20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体现了时代性。两种结论都是 有事实依据和正确史观指导的,不能说具有随意性。
1 1.多元史观解读鸦片战争
2
3
4
5
6
7
8
9 10 11
(1)革命史观:英国为打开中国市场而发动的侵略战争,中国开
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全球史观: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成为列强的原
料产地和商品市场。
(3)现代化史观:客观上瓦解了中国的自然经济,促进了商品经 济的发展,推动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4)社会史观:鸦片战争后,西式服饰、生活方式等传入中国, 冲击了中国传统的社会习俗。
多元史观解读历史
多元史观解读历史作者:傅连忠来源:《中学政史地·高中文综》2015年第03期一、史观知识回顾现代化史观认为:人类历史是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近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历史,包括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的转变。
全球(整体)史观认为:人类历史是一个整体,是从分散发展到整体发展演进的历史。
文明史观认为:人类历史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
从纵向看,它包括采猎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从横向看,它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
革命史观认为:人类历史是通过不断的革命斗争推动社会演进的历史。
社会史观认为:人类历史不仅仅是政治、经济、思想、外交等大事件的历史,更是与平民百姓、芸芸众生息息相关的小事件的历史。
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历史的发展有其自身固有的客观规律,一切重要历史事件发生的终极原因和伟大动力是社会的经济发展,是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改变,是不同阶级之间的斗争。
英雄史观认为:历史都是由伟人、帝王等少数精英人士所创造的,否认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重要作用。
二、典型例题解读例1.对于伟人孙中山,从不同的史学角度看待,会有不同的评价:甲说:“他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
”乙说:“他是中国现代化的光辉先驱。
”丙说:“他是移风易俗的倡导者。
”丁说:“他是有世界影响的政治家和革命家。
”……甲、乙、丙、丁分别是从哪种史观角度对孙中山作出评价的?解析:由于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所以甲说“他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由于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障碍,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所以乙说“他是中国现代化的光辉先驱”;由于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的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剪辫易服、迫令放足、改变礼节等措施,所以丙说“他是移风易俗的倡导者”;由于孙中山百折不挠的民主革命斗争促进了亚洲的觉醒,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进行民族解放斗争,所以丁说“他是有世界影响的政治家和革命家”。
多元史观解读历史
多元史观解读历史【教学目标】1、理解革命史观、全球史观、文明史观、社会史观等的内容。
2、培养运用多元史观解读历史的能力。
【概念解读】一、革命史观(唯物史观):认为人类历史是通过不断的革命斗争推动社会演进的历史。
关键词:政治革命阶级斗争矛盾奴役压迫侵略农民起义工人运动主要观点:■过多强调斗争、对立,忽视合作、妥协。
■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关于社会基本矛盾的学说,以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阶级和阶级斗争为基本原理。
■阶级斗争是历史发展的直接动力。
社会革命是历史发展的火车头。
二、现代化史观(近代化史观):认为人类历史是实现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近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历史。
关键词:工业化民主化理性化文明化主要观点:■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多方面:经济上的工业化、城市化政治上的制度化、法制化思想上的理性化、民主化社会生活上的文明化、礼仪化■分类:从社会制度来说,主要有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
从经济体制来看,可分为市场经济模式,如英、法和计划经济模式,如苏联。
■现代化与西化的关系:现代化主导是西化内容,但不是完全西化。
正确的心态是既保持民族独立和特色,又要向西方学习。
“社会主义运动是落后国家采取非资本主义方式,向现代工业社会过渡的特殊方式”。
——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世界近现代史按现代化进程可划分以下几个阶段:14、15世纪至18世纪中期,是现代化的酝酿、启动时期;18世纪工业革命到19世纪60年代,是现代化的发展时期;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末,是现代化在全世界扩展时期;20世纪上半期,是现代化的调整和震荡时期;二战后至20世纪70年代,是现代化稳定发展时期;20世纪70年代至今,现代化进入新的高潮阶段三、全球史观(整体史观):认为人类历史是一个整体,是从分散发展到整体发展演进的历史。
关键词:分散孤立整体统一交往全球世界主要观点:■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由分散孤立走向整体统一这一转变开始于15世纪末16世纪初的新航路的开辟,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标志其完成。
多元史观解读历史
多元史观解读历史打开文本图片集一、史观知识回顾现代化史观认为:人类历史是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近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历史,包括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的转变。
全球(整体)史观认为:人类历史是一个整体,是从分散发展到整体发展演进的历史。
文明史观认为:人类历史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
从纵向看,它包括采猎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从横向看,它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
革命史观认为:人类历史是通过不断的革命斗争推动社会演进的历史。
社会史观认为:人类历史不仅仅是政治、经济、思想、外交等大事件的历史,更是与平民百姓、芸芸众生息息相关的小事件的历史。
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历史的发展有其自身固有的客观规律,一切重要历史事件发生的终极原因和伟大动力是社会的经济发展,是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改变,是不同阶级之间的斗争。
英雄史观认为:历史都是由伟人、帝王等少数精英人士所创造的,否认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重要作用。
二、典型例题解读例1.对于伟人孙中山,从不同的史学角度看待,会有不同的评价:甲说:“他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
”乙说:“他是中国现代化的光辉先驱。
”丙说:“他是移风易俗的倡导者。
”丁说:“他是有世界影响的政治家和革命家。
”……甲、乙、丙、丁分别是从哪种史观角度对孙中山作出评价的?解析:由于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所以甲说“他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由于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障碍,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所以乙说“他是中国现代化的光辉先驱”;由于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的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剪辫易服、迫令放足、改变礼节等措施,所以丙说“他是移风易俗的倡导者”;由于孙中山百折不挠的民主革命斗争促进了亚洲的觉醒,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进行民族解放斗争,所以丁说“他是有世界影响的政治家和革命家”。
答案:甲:革命史观——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
高考历史知识点解析(多元史观)
一、全球史观1.基本概念:全球史观是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的,又称为整体史观。
它从世界历史的整体发展和统一性方面考查历史,认为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是从分散向整体发展转变的过程。
2.主要线索:①人类历史发展过程是从分散向整体发展转变的过程。
这一转变开始于15世纪末16世纪初的新航路的开辟,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标志着其基本完成,当今经济全球化趋势迅猛发展则是整体世界发展的深入阶段。
②生产力的发展和世界各地区交往的发展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两条主线,建立在生产力发展基础上的各地区交往的发展是推动人类社会从分散发展走向整体发展的决定因素。
简单地讲,整体史观就是要把握人类社会横向发展的历史进程,在这一进程中重视交往、强调交往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作用,推动人类社会从分散走向整体发展的决定因素。
【例1】全球史观下的历史知识整合——世界市场:①1500年前后,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②19世纪中期,以英国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已初步形成。
③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世界殖民地的基本被瓜分完毕,世界市场体系最终形成。
④二战后,美苏冷战,两极对峙格局下,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⑤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趋势迅猛发展。
二、文明史观1.基本内涵:文明史观,通常被称为文明史研究范式,是研究历史的一种理论模式。
文明史观认为,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从本质上说就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
人类创造、积累文明的过程及其所获得的成果是历史的基本内容。
人类文明由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构成,三者在相互作用、协调互补中交替促进、共同发展。
2.主要线索:①从横向看,人类文明史的内涵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从范围上可以分为古希腊与古罗马文明、中华古代文明、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社会主义文明等若干文明。
②从纵向看,人类文明经历了渔猎采集时代、农业文明时代(包括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和铁器时代)、工业文明时代(包括手工工场时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和信息时代)。
多种史观
(3)根据上述材料关于现代社会特征的分析,结合所学 知识,列举辛亥革命在四个方面的具体表现。(4分) 在民主化方面: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政体等; 在法制化方面: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等; 在工业化方面:颁布了奖励发展实业的法令; 在均富化方面:提出平均地权等。(4分) 4、全球(整体)史观: 将人类社会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从世界历 1)概念: 史整体发展和统一性考察历史,认为人类历史的 发展过程是从分散向整体发展转变的过程,这一 转变开始于新航路的开辟。也被称之为全球史观。 2)线索: 开始:15世纪末16世纪初,新航路的开辟; 完成: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 深入:当今经济全球化趋势的迅猛发展。
(2)根据材料,概括指出戊戌变法超越洋务运动的表 现。(4分)结合时代背景,指出戊戌变法能够超越洋 务运动的主要原因。(3分) 超越:目的、指导思想、领导阶级、改革的广度和深度。 原因: A、民族危机的加深;B、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成为新政的领导力量; C、西学的进一步传播。(3分)
二、多元史观解读历史 一、史观概念: 史观:是对历史的看法和态度,即以什么立场、何种意 识、怎样的价值取向认识历史。 同一史实,史观不同,得出的理解或判断会有差异, 甚至对立。 二、主要史观解读: 1、唯物史观: 理论一: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理论二: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理论三: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理论四: 阶级、国家、革命、民族 理论五: 矛盾 理论六: 量变与质变 理论七: 否定之否定等等
3)一条主线两个视角: 主线: 生产力的发展和世界各地区交往的发展是人类历史 发展的两条主线,建立在生产力发展基础上的各地 区交往的发展是推动人类社会从分散发展走向整体 发展的决定因素。 视角: ①强调在全球范围内从整体上把握人类历史的演进; ②注重不同民族与国家之间的联系和互动。 4)正确认识(观点): A、树立全球意识。面对共同的全球性问题,有着共同的 利益。这是不同文明间的对话成为可能和必要的根据。 B、承认人类文明的统一性及多样性。一切文明都是整 个人类文明的组成部分,都有平等的权利和平等的 地位参加文明间的对话。 C、提倡宽容精神,承认和容许不同文明之间的差异,求 同存异。
多元史观解读重大历史现象
多元史观解读重大历史现象一、从多元史观看鸦片战争1.革命史观:它是英国为打开中国市场而发动的侵略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现代化史观:它客观上瓦解了中国的自然经济,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推动了中国经济近代化进程。
3.整体史观:它使中国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打破了中国“闭关锁国”的局面。
4.社会史观:鸦片战争后,西式服饰、生活方式等传入中国,冲击了中国传统的社会习俗。
二、从多元史观看中国近代通商口岸的开放1.革命史观:它是西方列强对华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的基地,使中国经济主权受到严重损害,加速了中国半殖民地化进程,是列强殖民侵略的重要标志。
2.近代化史观:它促进了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是中国近代工业的诞生地和相对集中的地区,推动了经济的现代化。
3.整体史观:它加强了中国和世界的联系尽管是被动的,却使中国纳入了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是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4.文明史观:它是中国了解和学习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窗口,最早接受西方民主思想,也是中国农业文明最早开始转向工业文明的地方。
5 社会史观:它是传统农业文明与近代工业文明最早交汇的地方,在思想观念、礼仪交往、生活习俗等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产生出相应的社会问题。
……七、多种史观评价新航路开辟1.从整体史观的角度看,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各大洲之间的相对孤立状态,使世界日益成为一个相互影响、紧密联系的整体,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形成。
2.从文明史观的角度看,新航路的开辟是新旧两个世界,亚洲、非洲、美洲和欧洲文明的交汇融合。
3.从近代化史观的角度看,新航路的开辟使人类活动的舞台由大陆转向海洋,改变了世界各区域文明之间的政治、经济、贸易、文化等联系的规模和性质,是人类社会走向近代化的最初起步。
4.从社会史观的角度看,新航路的开辟给西欧社会带来了发展机遇,促进了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过渡,是人类历史的一个重大转折点;但是也给非洲黑人、亚洲人民和美洲印第安人带去了殖民灾难。
多元史观
21
5.1861 年,曾国藩的幕僚赵烈文看到一本书 后,在日记中不得不承认:“其中所言, 颇有见识。 … 皆是效法西人所为。其钦折 外洋,殆为心悦诚服。而于夷情最谙 练。 … 观此一书,则贼中不为无人。”此 书应是
A.
B.
C.
D.
C
6.据记载,江南制造总局的工人1867年的收
入,是同一地区农业劳动力或苦力收入的 4-8倍,这一现象可以理解为 A.民用企业利润丰厚,工人福利待遇较好 B.官方重视军事工业,工人收入相对较高 C.招募的工人多来自西方国家,收入自然 较高 D、民族资本家为笼络工人,提供相对丰厚 的报酬
• 对中国: (全球史观、 、文明史观) • ①外国发动侵略中国的两次鸦片战争, 使中国社会性质发生重大变化。 • ②外国商品大量进入中国,中国的自然 经济开始解体,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 世界市场。
• ③少数有识之士开始觉醒,主张向西方 学习。
巩固训练
1、传统史学的研究对象侧重于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等,而现 行教材把衣食住行等内容纳入了史学研究的范畴,这一视角的转 换体现了 A.生态史观 B.全球史观 C .社会史观 D. 革命史观
(广东高考)有学者认为,外国商品输入造成中 国自然经济逐步瓦解……可以做为该观点直接 证据的是 A.19世纪末镇江海关报告称“从前如江北内地各 州 县,均用洋布,近则用土布者渐多” B.20世纪初有人指出“商市展扩所及,建筑盛则农 田少,耕者织妇弃其本业而趋工场,必然之势 也。” C.1853年的《顺德县志》载:“女布(指土布)遍 于县市,自外洋以风火水牛运机成布,舶至贱 售,女工几停其半……” D.1850年,美国驻厦门领事说:“这里对棉织品的 需要,和在广州上海一样,长期受到限制……”
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3/9
19
思维启迪
1
文明必须继承前代优秀文明,吸收
外来先进文明,根据国情进行文明创新。
2
人类文明具有统一性和多样性,
尊重不同地区不同文明成果
3 文明的交流是双向的,其影响也是双向的。
2021/3/9
20
2021/3/9
21
2021/3/9
22
多元史观的规律性认识
• 文明史观、整体史观、现代化史观都以生产力的发 展为着眼点。
革命史观:
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标志着半 殖民地和半封建社会的结束。 现代化史观:
为国家的政治民主化建设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奠 定了基石。 文明史史观:
中国从此走上了独立、民主、统一的道路,进一
步推动中国从传统文明向现代文明的转变。
2021/3/9
15
三、多元史观解读历史事件
★多元史观解读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2021/3/9
9
3.多元史观在历史高考中的应用
• (1)获取和解读信息——全面、准确的提取试题 所给信息中蕴含的隐性史观观点
• (2)调动和运用知识——运用合适的史观辨别历 史事实、分析历史结论、说明历史现象,历史观 点。
• (3)描述和阐释事物——运用多元史观客观叙述 历史事物、概括历史人物活动、描述和解释历史 事物的特征、评价历史人物、认识历史事物的本 质和规律。
社会史观
13
三、多元史观解读历史事件
★多元史观解读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可以参考原先学习过的内容
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①新中国成立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
纪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的基本胜利。
②新中国成立是马克思普遍原理与
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胜利。
2021/3/9
14
三、多元史观解读历史事件
★多元史观解读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全球史观(整体史观)
认为:人类历史是一个整体, 是从分散到整体演进的历史。
说明:全球史观关注的是历史的横向发展。(而
现代化史观强调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化,是
历史的纵向发展)。
2021/3/9
8
2、主要史观解读
唯物史观
认为:认为一切重要历史事件 的终极原因和伟大动力是社会 的经济发展,是生产方式和交 换方式的改变。
2、主要史观解读
文明史观: 社会史观: 革命史观: 现代化史观(近代化史观) 整体史观 (全球史观): 唯物史观
2021/3/9
3
2、主要史观解读
文明史观
认为:人类历史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
纵向看,包括:采猎文明、农业文明、 工业文明;
横向看,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 精神文明
2021/3/9
4
一样的历史, 不一样的解读
——多元史观解读历史应用例讲
2021/3/9
1
一、认识多元史观
• 1、史观概念:
• 史观是对历史的看法和态度,即以什么立 场、何种意识、怎样的价值取向认识历史, 它是史学的灵魂。
• 同一史实,史观不同,得出的理解或判断 会差异,甚至对立。
2021/3/9
2
一、认识多元史观
• (4)论证和探讨问题——调动多元史观对历史问 题、历史观点进行判断、比较和归纳,并客观、 全面的提出自己的看法。
2021/3/9
10
二、多元史观解读历史人物
◆弃医从政.图谋救国
◆领导革命.建立共和
◆反对独裁.捍卫共和
◆与时俱进.国共合作
2021/3/9
11
二、多元史观解读历史人物
思考:
对于伟人孙中山,站在不同的史 学角度,会有不同的评价: 甲说:“他是民主革命的先行者。” 乙说:“他是中国现代化的光辉先驱。” 丙说:“他是移风易俗的倡导者。” 丁说:“他是有世界影响的政治家。”
全球史观: 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
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 放的斗争。
社会史观: 带来婚葬礼俗的改革,促进了思想的解放
和社风气的转变。
2021/3/9
16
2021/3/9
文明史观概述 17
把近代史上的各次侵华战争放 置在文明冲突的角度来认识。
19世纪末,欧洲诗人吉卜林写道:承担起白人的责任, 将你们培育的最好的东西传播开来,让你们的子孙离家 远去,去满足你们的俘虏的需要。
谢 谢!
让我们共同进步
2021/3/9
24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中法战争 甲午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资本主义文明在中国 人面前表现出既野蛮
又先进的双重性格
2021/3/9
18
从文明的引进、吸收、融合的视角重 新审视“西学东渐”和思想近代化进
程
• 西学东渐主线:器物 制度
思想。
融 合
林、魏
洋务运动 器物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制度
新文化运动 马克思主义传播 思想
2、主要史观解读
社会史观
认为:人类历史不仅仅是政治、 经济、思想、外交等大事件的历史, 更是与平民百姓、芸芸众生息息相关 的小事件的历史,包括衣食住行、风 俗习惯等。
2021/3/9
5
2、主要史观解读
革命史观
认为:人类历史是通过不断的革 命(阶级)斗争推动社会演进的 历史。斗争的最高形式是进行社 会革命,夺取国家政权,建立新 的阶级的统治
• 文明史观更具有宏观视野,整体史观、现代化史观 则主要着眼于近现代以来的历史。
• 应把各种史观有机结合而不是对立,我们应从不同 角度认识历史发展的多元性。
• 革命史观是“老史观”,其它四种史观是“新史观”
• 当前史学研究动态是淡化革命史观,更加注重应用 新史观解读历史。
2021/3/9
23
放映结束 感谢各位的批评指导!
……
你如何理解甲、乙、丙、丁对孙中山的评价?
2021/3/9
12
二、多元史观解读历史人物
甲说: “他是民主革命的先行者。”
全球史观(整体史观)
乙说: “他是中国现代化的光辉先驱。”
革命史观
丙说: “他是移风易俗的倡导者。”
现代化(近代化)史观
丁说: “2他021是/3/9有世界影响的政治家和革命家。”
2021/3/9
6
2、主要史观解读
现代化(近代化)史观
认为:人类历史是实现由传统的 农业社会向近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历 史,包括政治、经济、思想等。
说明:“现代化史观”就是运用“现代化”的 观点来看待中外历史,特别是自工业革命以来 的世界历史以及鸦片战争以来的中国历史。
2021/3/9
7
2、主要史观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