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菌治疗指南

合集下载

抗真菌药治疗真菌感染的西药及用法指导

抗真菌药治疗真菌感染的西药及用法指导

抗真菌药治疗真菌感染的西药及用法指导真菌感染是一种由真菌引起的疾病,它可以影响人体的多个部位,如皮肤、指甲、呼吸道等。

真菌感染需要及时治疗,以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抗真菌药物以及其用法指导。

一、氟康唑(Fluconazole)氟康唑是一种广谱抗真菌药物,常用于治疗口腔念珠菌病、阴道念珠菌病和皮肤真菌感染等。

用法指导如下:1. 口腔念珠菌病:成人一般建议起始剂量为200-400毫克,每日一次,用时1-2周。

儿童剂量根据年龄和体重来确定。

2. 阴道念珠菌病:单剂量150毫克口服,一般一次性使用。

3. 皮肤真菌感染:一般每日50-200毫克,用时2-4周。

使用氟康唑时需注意的事项:- 服药时应遵循医生的处方指导,按时按量服用。

- 药物可随餐或空腹服用,但应与抗酸药物分开服用。

- 部分患者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头痛、胃肠道不适等不良反应,如症状加重或出现其他异常反应,应立即咨询医生。

二、伊曲康唑(Itraconazole)伊曲康唑是一种新型广谱抗真菌药物,常用于治疗皮肤和黏膜念珠菌病、阴道念珠菌病等。

用法指导如下:1. 皮肤和黏膜念珠菌病:一般建议成人每日200-400毫克,用时1-2周。

儿童剂量需根据体重和年龄确定。

2. 阴道念珠菌病:一般建议成人每日200毫克,用时3天。

使用伊曲康唑时需注意的事项:- 忌酒,避免与酒精同时使用。

- 在服药期间应避免暴露于强阳光下,以免引起光敏感。

- 伊曲康唑可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请遵循医生的嘱托。

三、酮康唑(Ketoconazole)酮康唑是一种广谱抗真菌药物,多用于治疗皮肤真菌感染和头部皮肤念珠菌感染。

用法指导如下:1. 皮肤真菌感染:一般建议每日200-400毫克,根据病情需持续用药2-4周。

2. 头部皮肤念珠菌感染(例如头癣):一般建议每日200毫克,用时至症状完全缓解,通常需要数周。

使用酮康唑时需注意的事项:- 药物应与餐同时服用,以提高吸收率。

抗真菌治疗指南

抗真菌治疗指南

此外,对于重症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治疗还包括 联合应用抗真菌药物治疗、免疫调节治疗、手术治疗等。
免疫调节治疗主要包括胸腺肽α1、白细胞介素、粒 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 子(GM-CSF)和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 粒细胞数输注等。
尚不被推荐作为常规治疗。
肾功能障碍或衰竭时药物的选择 和剂量调整
• 氟康唑:肌酐清除率>50ml/min,不需调整;
<50ml/min,剂量减半。
• 伊曲康唑:肌酐清除率<30ml/min时,不推荐静脉给药。 • 伏立康唑:肌酐清除率<50ml/min时,不推荐静脉给药。 • 卡泊芬净:肾功能障碍患者无需调整剂量。
血液透析和血液滤过时抗真菌药物剂量的调整
有些IFI的情况需要进行外科手术治疗,例如对 于曲霉肿,外科摘除是明确的治疗方法;对于鼻 窦感染,治疗应该联合药物和外科方法,外科清 创术和引流在大多数病例中就足以治疗;对于心 内膜炎患者应进行心脏瓣膜置换手术。
当然对于IFI患者需要实施外科治疗的情况还有 很多,如骨髓炎、心包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引 起的颅内脓肿的一些病例等。
以下患者更适合使用棘白菌素:a、中重度患者,b、近期接受过氮唑类药物治 疗或预防性用药的患者(AIII)。
轻症患者及近期未使用过氮唑类药物的患者建议使用氟康唑(AIII)。
分离出对氟康唑敏感的菌株,病情稳定的患者可以从棘白菌素转换为氟康唑治 疗。
确诊或可疑光滑念珠菌感染时,建议使用棘白菌素作为初始治疗(BIII)。没 有明确分离菌株的敏感性之前建议不要换用氟康唑或伏立康唑(BIII)。氟康 唑或伏立康唑初始治疗的患者若临床有改善,随后的培养也都阴性,可以继续 使用氮唑类药物至治疗结束(BIII)。

抗真菌药物使用指南及适应症介绍

抗真菌药物使用指南及适应症介绍

抗真菌药物使用指南及适应症介绍一、概述抗真菌药物是用于治疗真菌感染的药物。

真菌感染常见于皮肤、黏膜、指甲及内脏器官,严重感染可能会危及生命。

本文将介绍抗真菌药物的使用指南和适应症。

二、须知事项1. 抗真菌药物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不可自行购买和使用。

2. 严格遵循医生开具的用药剂量和使用时长,不要随意改变。

3. 对抗真菌药物过敏者需避免使用该类药物。

4. 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在使用抗真菌药物前应咨询医生的意见。

三、抗真菌药物分类根据作用机制和广谱性,抗真菌药物可分为以下几类:1. 多酮类抗真菌药物多酮类抗真菌药物主要用于治疗严重真菌感染,如侵袭性念珠菌病和曲霉病,常用药物包括氟康唑、伊曲康唑和阿莫罗沙星等。

2. 多肽类抗真菌药物多肽类抗真菌药物常用于治疗表皮真菌感染和外阴阴道真菌感染,如超羟基脂肪酸类似物和咪康唑等。

3. 靶点酶抑制剂靶点酶抑制剂是一类新型抗真菌药物,主要作用于细胞膜合成的靶点酶。

常用药物包括司鲁考特和氟胞嘧啶等。

四、抗真菌药物使用指南1. 斑疹癣治疗:根据病情轻重,可以使用外用药物和口服药物。

常用外用药物有咪康唑和克霉唑,口服药物则有伊曲康唑和氟康唑等。

2. 念珠菌感染治疗:对于表浅念珠菌感染,可以使用外用药物,如克霉唑和咪康唑。

而对于严重念珠菌感染,多酮类抗真菌药物是首选,如氟康唑和伊曲康唑。

3. 曲霉菌感染治疗:曲霉菌感染常见于呼吸道和消化道,应根据感染部位和病情选择合适的抗真菌药物。

氟康唑和阿莫罗沙星常用于呼吸道感染,而伊曲康唑适用于消化道感染。

4. 念珠菌角膜炎治疗:念珠菌角膜炎可使用氟康唑或伊曲康唑等多酮类抗真菌药物,通常治疗期为4-6周。

5. 肺曲霉病治疗:肺曲霉病是一种严重的真菌感染,常见于免疫抑制患者。

治疗常采用伊曲康唑或氟康唑。

五、抗真菌药物的不良反应抗真菌药物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一些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腹泻、皮疹、头痛等。

如果出现严重的过敏反应或其他不良反应,应立即停药并咨询医生。

真菌感染的诊断和治疗指南PPT课件

真菌感染的诊断和治疗指南PPT课件

课件内容概述
真菌感染基本知识:介绍真菌的生物学 特性、感染途径、易感人群等相关知识 。
通过以上内容的学习,我们希望医务人 员能够更好地掌握真菌感染的诊断和治 疗技能,为临床工作提供有力支持。
真菌感染防控与护理:阐述真菌感染的 预防措施、医院感染控制、患者护理等 方面的内容。
真菌感染的诊断方法:详细介绍真菌感 染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 查等诊断方法。
个人防护措施
鼓励居民养成勤洗手、保持皮肤清洁干燥等良好个人卫生习惯,减 少真菌感染的风险。
全球真菌感防控现状和未来展望
1 2
国际合作与交流
全球各国应加强真菌感染防控领域的合作与交流 ,共同研究和应对真菌感染的挑战。
研发创新
加大投入,推动抗真菌药物和诊断技术的研发创 新,提高真菌感染的治疗效果和防控水平。
实验室诊断
01
02
03
标本采集
根据感染部位选择合适的 标本,如痰液、血液、皮 肤组织等,进行真菌培养 。
真菌培养
将标本接种于适宜的培养 基上,观察真菌的生长情 况,鉴定真菌种类。
抗原检测
利用特异性抗体检测标本 中的真菌抗原,提高诊断 的敏感性。
影像学诊断
X线检查
对肺部感染患者进行X线检 查,观察肺部病变情况, 如肺纹理增多、肺实变等 。
医护人员防护
医护人员接触患者前应穿戴防护服、手套等个人 防护用品,减少接触传播的风险。
医疗器械管理
严格管理医疗器械的清洗、消毒和灭菌工作,确 保医疗器械的无菌状态。
社区感染控制措施
卫生宣传教育
加强真菌感染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防护意识和个人 卫生习惯。
环境卫生改善
加强社区环境卫生的整治,减少垃圾堆积、潮湿环境等真菌滋生的 条件。

真菌治疗指南

真菌治疗指南
[1]. Martin GS. N Engl J Med. 2003; 348:1546-54. [2]. Edmond MB. Clin Infect Dis. 1999; 29: 239-244. [3]. Rentz AM. Clin Infect Dis. 1998; 27: 781-8.
[4]. Slavin MA. J Antimicrob Chemother. 2002; 49 S1: 3-9. [5]. Kauffman CA.. Proc Am Thorac Soc. 2006;3(1):35-40
一,重症患者IFI的流行病学
(三)ICU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病死率 ICU患者IFI的病死率很高,仅次于血液病和肿瘤患者[6]。侵袭性念珠菌感染的病死率达30%~60%[3,7],而念珠菌血症的粗病死率甚至高达40%~75%[2],其中光滑念珠菌和热带念珠菌感染的病死率明显高于白念珠菌等其它念珠菌。 侵袭性曲霉感染病死率高达58%~90%,明显高于念珠菌感染[6-8],是血液系统肿瘤和骨髓移植受者等免疫抑制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
(一)确诊IFI
1、深部组织感染 2、真菌血症 3、导管相关性真菌血症
(二)临床诊断IFI (三)拟诊IFI
(四)诊断IFI的参照标准
1、危险(宿主)因素:
(1)无免疫功能抑制的基础疾病的患者 (2)存在免疫功能抑制的基础疾病的患者
四、重症患者IFI的诊断
四、重症患者IFI的诊断
重症患者IFI的诊断
[6]. Tortorano AM. Eur J Clin Microbiol Infect Dis. 2004 Apr; 23(4): 317-22. [7]. Meersseman W. 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 2004; 170: 621–625. [8]. Denning DW. 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 2004; 170: 580-581.

ICU侵袭性真菌感染治疗指南课件

ICU侵袭性真菌感染治疗指南课件
ICU患者IFI的高危因素包括:
①ICU患者病情危重且复杂; ②侵入性监测和治疗手段的广泛应用; ③应用广谱抗菌药物; ④合并糖尿病、COPD、肿瘤等基础疾病; ⑤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
ICU侵袭性真菌感染治疗指南
ICU侵袭性真菌感染高危因素
ICU患者IFI的高危因素包括:
⑥器官移植广泛开展; ⑦肿瘤化疗/放疗、HIV感染等导致患者免疫功 能低下; ⑧ICU诊治手段不断提高,使重症患者生存时间 和ICU住院时间延长。
ICU侵袭性真菌感染治疗指南
临床特征
② 腹腔: 具有弥漫性/局灶性腹膜炎的症状或体征(如:腹痛、
腹胀、腹泻、肌紧张、肠功能异常等),可有或 无全身感染表现;腹腔引流管、腹膜透析管或腹 腔穿刺液标本生化或常规检查异常。 ③ 泌尿系统: 具有尿路刺激症状;下腹触痛或肾区叩击痛等体征, 可有或无全身感染表现;尿液生化检查及尿沉渣 细胞数异常(男性WBC>5个/HP,女性>10个 /HP);对于留置尿管超过7天的患者,有上述 症状或体征且尿液中有絮状团块样物漂浮或沉于 尿袋时也考虑。
ICU侵袭性真菌感染治疗指南
微生物学检查
• 血液、胸腹水等无菌体液隐球菌抗原阳性; • 血液、胸腹水等无菌体液直接镜检或细胞学检
查发现除隐球菌外的其它真菌(镜检发现隐球 菌可确诊); • 未留置尿管情况下,连续2份尿样培养呈酵母菌 阳性或尿检见念珠菌管型; • 直接导尿术获得的尿样培养呈酵母菌阳性(念 珠菌尿>105CFU/ml); • 更换尿管前后两次获得的两份尿样培养呈酵母 菌阳性(念珠菌尿>105CFU/ml);
念珠菌是最常见的一类条件致病菌,常见的致病性 念珠菌(假丝酵母菌)有: 白念珠菌、热带念珠菌、近平滑念珠菌、光滑念珠

真菌感染的治疗方法

真菌感染的治疗方法

真菌感染的治疗方法
真菌感染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辅助治疗。

1. 药物治疗:
- 抗真菌药物:治疗真菌感染的首选药物是抗真菌药物。

根据真菌种类和感染部位的不同,可使用外用抗真菌药物如克霉唑、伏立康唑等,或者内服抗真菌药物如伊曲康唑、氟康唑等。

在选择抗真菌药物时,应根据具体情况、药物的疗效和药物相互作用等综合考虑。

- 抗生素治疗:部分真菌感染可合并细菌感染,需要同时应用抗生素治疗。

- 免疫调节治疗:对于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可通过应用免疫调节剂,如伽玛球蛋白、白细胞介素等,提高机体免疫力,辅助治疗真菌感染。

2. 辅助治疗:
- 保持局部卫生:定期清洗和消毒患部,保持干燥和清洁的环境,有助于减少真菌的繁殖和传播。

- 改善免疫功能: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均衡饮食,增强机体免疫力,如避免熬夜、均衡饮食、适度锻炼等。

- 避免潮湿环境:避免长时间处于潮湿环境,避免穿湿漉漉的鞋袜和紧身衣物,保持皮肤干燥。

- 避免接触传染源:避免与患有真菌感染的个体接触或使用感染源的物品。

需要注意的是,在治疗真菌感染时,应遵医嘱正确使用药物,并坚持用药规定的
疗程。

同时,遵循预防措施可以降低真菌感染的风险。

真菌的治疗方法

真菌的治疗方法

真菌的治疗方法真菌感染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可以影响皮肤、指甲、呼吸道和其他部位。

治疗真菌感染的方法通常取决于感染的部位和严重程度。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真菌感染治疗方法。

首先,对于皮肤和指甲真菌感染,局部治疗是常见的方法。

医生通常会建议患者使用抗真菌药膏、喷雾或乳霜来治疗感染部位。

这些药物可以直接施用于受感染的皮肤或指甲,有助于减轻症状并促进康复。

此外,保持感染部位清洁和干燥也是治疗的重要部分。

其次,对于呼吸道真菌感染,口服抗真菌药物是常见的治疗方法。

这些药物可以通过口服途径进入人体,对内部真菌感染起到治疗作用。

在使用口服抗真菌药物时,患者应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用药,避免自行增减药量或中断治疗。

此外,对于严重的真菌感染,如念珠菌感染或播散性真菌感染,静脉注射抗真菌药物可能是必要的。

这种治疗方法通常在医院进行,需要医生严密监控患者的病情和药物反应。

除了药物治疗,一些辅助疗法也可以帮助治疗真菌感染。

例如,局部热敷可以缓解皮肤真菌感染引起的瘙痒和不适感。

另外,保持充足的睡眠和均衡的饮食也有助于增强免疫力,帮助身体抵抗真菌感染。

总的来说,真菌感染的治疗方法多样,可以根据感染部位和严重程度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在接受治疗时,患者应密切遵循医生的建议,避免自行使用药物或中断治疗。

此外,预防真菌感染同样重要,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和避免接触真菌源有助于减少感染的风险。

希望本文对您了解真菌感染的治疗方法有所帮助,如有任何疑问或需要进一步咨询,请及时咨询医生或专业医疗机构。

祝您健康!。

真菌感染诊断标准与治疗指南

真菌感染诊断标准与治疗指南
第19页,共39页。
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诊断标准与治疗原则 (草案)国内
□确诊
■至少符合宿主因素1项+肺部感染的1项主要临床特征(或 次要2项)+微生物标准1项或1项组织病理学依据
□临床诊断
■至少符合宿主因素1项+微生物标准1项+肺部感染的1项 临床主要标准(或次要2项)
□拟诊
■至少符合宿主因素1项+肺部感染的1项主要临床特征
养阳性或脑脊液显微镜检阳性或CSF隐球菌属抗
原阳性(需注意除外假阳性)
第9页,共39页。
Definite invasive fungal disease
Host factor
+ Clinical +
features
Tissue
+
Mycology
第10页,共39页。
□ IFIs拟诊标准
□ 宿主因素标准1项+微生物学标准1项+临床主
(或次要2项)
第20页,共39页。
深部真菌的治疗原则
□ 根据感染部位、病原菌种类选择 □疗程需要较长,一般为6~12周或更长 □ 严重感染的治疗宜联合用药,两性B+5FC □ 治疗条件致病菌感染,抗真菌同时,治疗原发病 □深部真菌感染形成感染灶(脓肿、结节、心瓣膜生
物),根据病情需外科手术治疗
第21页,共39页。
第18页,共39页。
血液病/恶性肿瘤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诊断 标准与治疗原则(草案)国内
□确诊
■深部组织感染:霉菌、酵母菌
■真菌血症:霉菌、酵母菌
□临床诊断
■至少符合宿主因素1项+微生物标准1项+临床主要标准 1项(或次要2项)
□拟诊

抗真菌药物西药抗真菌药物的适应症及使用指南

抗真菌药物西药抗真菌药物的适应症及使用指南

抗真菌药物西药抗真菌药物的适应症及使用指南抗真菌药物是一类用于治疗真菌感染的药物,而西药抗真菌药物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一类抗真菌药物。

本文将介绍抗真菌药物的适应症及使用指南,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使用这类药物。

一、抗真菌药物的适应症1.念珠菌感染:念珠菌感染是常见的真菌感染类型,包括口腔念珠菌感染、阴道念珠菌感染等。

在这种情况下,抗真菌药物通常是治疗的首选。

2.皮肤真菌感染:皮肤真菌感染是指真菌感染导致的皮肤病,如白色念珠菌病、股癣等。

患者可通过外用或者口服抗真菌药物治疗。

3.呼吸道真菌感染:呼吸道真菌感染包括肺念珠菌病、支气管肺曲霉病等。

患者症状明显时,需使用抗真菌药物治疗。

4.血液真菌感染:血液真菌感染是一种严重的感染病情,如念珠菌血症等。

在这种情况下,抗真菌药物是必不可少的治疗手段。

5.器官移植后感染:器官移植术后,患者使用免疫抑制剂,免疫抑制剂可能增加真菌感染的风险。

因此,在器官移植后患者出现真菌感染症状时,抗真菌药物是治疗的关键。

二、抗真菌药物的使用指南1.选择合适的抗真菌药物:根据真菌感染的类型和严重程度,选择合适的抗真菌药物。

常用的抗真菌药物包括酮康唑、伊曲康唑、卡泊芬净等。

在使用抗真菌药物前,务必与医生进行咨询,并按医嘱使用。

2.正确使用抗真菌药物:根据抗真菌药物的药物说明书,正确使用药物。

口服抗真菌药物应遵循规定的用药剂量和用药时间,不可随意中断治疗。

外用抗真菌药物应按照医生的指导方法正确使用。

3.监测用药效果:使用抗真菌药物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并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检测。

如果症状没有得到缓解或病情恶化,应及时与医生取得联系。

4.注意药物不良反应:抗真菌药物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一些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皮疹等。

如果出现不良反应,应及时告知医生,以便即时调整用药方案。

5.避免滥用抗真菌药物:滥用抗真菌药物可能导致真菌耐药性的出现,使药物治疗无效。

因此,在使用抗真菌药物前,必须经过医生的判断和诊断,并严格按照医嘱使用药物。

抗真菌药物选择指南

抗真菌药物选择指南

抗真菌药物选择指南真菌感染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对于严重感染或有免疫系统受损的患者,使用抗真菌药物是必要的治疗方法。

然而,在选择适当的抗真菌药物时,医生和临床医师应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包括感染的严重程度、真菌的种类以及患者的个体情况等。

本指南将主要介绍常见真菌感染的抗真菌药物选择及其治疗原则,以帮助医务人员做出更准确的治疗决策。

一、念珠菌感染念珠菌感染是一种由念珠菌属(Candida)引起的常见真菌感染。

根据感染的部位和严重程度,念珠菌感染可以分为口腔念珠菌感染、阴道念珠菌感染和血流感染等类型。

对于口腔念珠菌感染,一线治疗药物通常为局部用的酮康唑(ketoconazole)或者盐酸伊曲康唑(itraconazole)。

对于阴道念珠菌感染,更常用的是局部用抗真菌药物,如酮康唑阴道片(ketoconazole)或者非那甾醇类抗真菌药物如氟康唑阴道片(fluconazole)。

而血流感染较为严重,需要使用静脉注射抗真菌药物,如伊曲康唑(itraconazole)或者盐酸氟康唑(fluconazole)。

二、皮肤真菌感染皮肤真菌感染是由不同真菌引起的感染,如白色念珠菌属、皮表真菌等。

常见症状包括皮肤瘙痒、红斑、脱屑和水疱等。

对于局部病变较轻的皮肤真菌感染,可以使用局部用抗真菌药物,如酮康唑乳膏(ketoconazole cream)或者咪康唑乳膏(miconazole cream)。

对于广泛病变的情况,可以考虑口服抗真菌药物,如伊曲康唑(itraconazole)或者氟康唑(fluconazole)。

三、肺真菌感染肺真菌感染主要由曲霉菌属(Aspergillus)引起。

对于轻度的肺真菌感染,一般采用口服的抗真菌药物,如伊曲康唑(itraconazole)。

而对于严重的肺真菌感染,需要使用静脉注射的抗真菌药物,如伏立康唑(voriconazole)或者阿米佐唑(amphotericin B)。

四、系统性真菌感染对于系统性真菌感染,需要较强的抗真菌药物进行治疗。

真菌治疗指南

真菌治疗指南

二、IFI常见病原真菌的特点
(一)致病性念珠菌 (二)致病性曲霉 (三)致病性隐球菌 (四)双相真菌 (五)致病性接合菌 (六)卡氏肺孢子菌
二、IFI常见病原真菌的特点
(一)致病性念珠菌
● 念珠菌是最常见的一类条件致病菌,常见的致病性念珠 菌(假丝酵母菌)有:白念珠菌、热带念珠菌、近平滑 念珠菌、光滑念珠菌、克柔念珠菌、季也蒙念珠菌和葡 萄牙念珠菌。 ● 念珠菌培养产生酵母样菌落。显微镜下,念珠菌在玉米 吐温琼脂培养基上除光滑念珠菌外大部分均可产生假菌 丝及芽孢,白念珠菌还可产生厚膜孢子。在37℃血清 中培养2~3h,可长出芽管,是重要的实验室鉴别特征。
[4]. Slavin MA. J Antimicrob Chemother. 2002; 49 S1: 3-9. [5]. Kauffman CA.. Proc Am Thorac Soc. 2006;3(1):35-40
一,重症患者IFI的流行病学
(三)ICU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病死率
● ICU患者IFI的病死率很高,仅次于血液病和肿瘤患者[6]。侵袭性念珠 菌感染的病死率达30%~60%[3,7],而念珠菌血症的粗病死率甚至 高达40%~75%[2],其中光滑念珠菌和热带念珠菌感染的病死率明显 高于白念珠菌等其它念珠菌。 ● 侵袭性曲霉感染病死率高达58%~90%,明显高于念珠菌感染[6-8], 是血液系统肿瘤和骨髓移植受者等免疫抑制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
二、IFI常见病原真菌的特点
(六)卡氏肺孢子菌
● 卡氏肺孢子菌(Pneumocystis carinii, Pc)主要引起肺部感染,称为卡 氏肺孢子虫肺炎又称肺孢子虫病。主要见于艾滋病和免疫功能受损患 者。 ● 关于Pc的分类学地位, 迄今仍有争议。近年来分子生物学研究显示Pc 与真菌有平均60%的相似性, 而与原虫只有20%的相似性,支持Pc为 真菌的观点。该菌目前尚不能在体外培养获得,主要依靠直接涂片六 胺银染色诊断。PCR技术可作为辅助诊断手段。

抗真菌药物分类和指南

抗真菌药物分类和指南

抗真菌药物分类和指南1.多酮类抗真菌药物:这类药物具有广谱的抗真菌活性,可以用于治疗多种真菌感染病。

代表药物包括氟康唑、伊曲康唑、酮康唑等。

2.联合抗真菌药物:这类药物将两种或多种抗真菌药物联合使用,以增强抗真菌疗效。

代表药物包括两性霉素B和氟胞嘧啶。

3.阿莫尔菲尼类抗真菌药物:这类药物通过抑制真菌产生的酶活性来阻止其生长和繁殖。

代表药物包括能达克罗星、特立拉唑、维卡角菌素等。

4.利福霉素类抗真菌药物:这类药物主要用于治疗由肺孢子菌引起的感染,如肺孢子菌肺炎。

代表药物包括利福霉素和咪康唑。

根据真菌感染的类型和严重程度,选择合适的抗真菌药物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使用抗真菌药物的指南:1.确定感染类型:在选择抗真菌药物之前,需要明确感染是由哪种真菌引起的。

常用的方法包括真菌培养和检测真菌DNA。

不同的真菌对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有所不同,因此选择合适的药物取决于感染类型。

2.考虑药物的特点:不同的抗真菌药物具有不同的特点,如药物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

在选择药物时,需要考虑药物在体内的动力学特征,并根据病情和患者特点进行调整。

3.定期监测疗效和副作用:抗真菌药物治疗期间需要定期监测疗效和药物的不良反应。

疗效监测可以包括临床症状改善、炎症指标下降和真菌消失等。

同时,需要注意药物的毒副作用,如肝毒性、肾毒性等。

4.合理使用联合治疗:在部分感染类型和严重程度较高的情况下,可以考虑使用两种或多种抗真菌药物联合治疗。

联合治疗可以增强疗效,并减少抗药性的产生。

总之,抗真菌药物的分类和使用指南有助于科学合理地选择和使用药物,提高治疗效果。

但需要注意的是,抗真菌药物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并严格按照药物说明书的用药剂量和疗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Slavin MA. J Antimicrob Chemother. 2002; 49 S1: 3-9. [5]. Kauffman CA.. Proc Am Thorac Soc. 2006;3(1):35-40
一,重症患者IFI的流行病学
(三)ICU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病死率
● ICU患者IFI的病死率很高,仅次于血液病和肿瘤患者[6]。侵袭性念珠 菌感染的病死率达30%~60%[3,7],而念珠菌血症的粗病死率甚至 高达40%~75%[2],其中光滑念珠菌和热带念珠菌感染的病死率明显 高于白念珠菌等其它念珠菌。 ● 侵袭性曲霉感染病死率高达58%~90%,明显高于念珠菌感染[6-8], 是血液系统肿瘤和骨髓移植受者等免疫抑制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
2、真菌血症
● 血液真菌培养阳性,并排除污染。
3、导管相关性真菌血症
● 对于深静脉留置的导管行体外培养,当导管尖(长度5cm)半定量培 养菌落计数>15CFU,或定量培养菌落计数>102 CFU,且与外周血培养 为同一致病菌,并除外其它部位的感染可确诊[17,18]。若为隧道式或 抗感染导管,有其特殊的定义,可参见相应的导管相关性感染指南。
一,重症患者IFI的流行病学
(四)ICU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高危因素
● 在ICU 中,IFI除了可发生于存在免疫抑制基础疾病或接受免疫抑制治 疗的患者,更多的则是发生在之前没有免疫抑制基础疾病的重症患者, 这与疾病本身或治疗等因素导致的免疫麻痹/免疫功能紊乱有关[6,915]。 ● ICU患者往往带有多种插管,且消化道难以正常利用,较其他患者具 有更多的生理屏障损害,因此使得正常定植于体表和体腔的条件致病 真菌,以及环境中的真菌易于侵入原本无菌的深部组织和血液。
二、IFI常见病原真菌的特点
(二)致病性曲霉
● 曲霉为条件致病菌,致病性曲霉的种群主要包括烟曲霉,黄曲霉,土 曲霉等。 ● 曲霉的鉴定主要还是依赖形态学特征,通常以菌落形态和分生孢子头 的颜色进行群的划分,然后以分生孢子的形态、颜色;产孢结构的数 目;顶囊的形态以及有性孢子的形态等进行种的鉴定。强调培养条件 的标准化,常用的培养基为察氏琼脂或察氏酵母浸膏琼脂。 ● 曲霉孢子约2~5μm大小,易在空气中悬浮。吸入孢子后可引起曲霉 病,肺和鼻窦最易受累,依据宿主的免疫状态可产生多种不同的临床 类型。在免疫功能正常个体,曲霉可成为过敏原或引起肺或鼻窦的限 局性感染;在免疫功能受损患者,曲霉可在肺部或鼻窦处大量生长, 然后播散至身体其它器官。
● (二)ICU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重要病原 ● (三)ICU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病死率
● (四)ICU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高危因素
一,重症患者IFI的流行病学
(一)ICU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发病率
●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ICU患者IFI的发病率不断增加[1],约占医院获得性
感染的8~15%[2] 。以念珠菌为主的酵母样真菌和以曲霉为主的丝状 真菌是IFI最常见的病原菌,分别占91.4%和5.9%。 ● 在美国,念珠菌血症已跃居院内血源性感染的第四位[3]。研究显示, 器官移植受者真菌感染的发病率为20%~40%,而艾滋病患者发生真 菌感染的可能性高达90%。 ● 尽管抗真菌的非药物治疗措施越来越受到重视,而且不断有新的抗真 菌药物问世,但IFI的发病率仍有明显升高的趋势[1-3]。
重症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
诊断和治疗指南
● 一、重症患者IFI的流行病学 ● 二、IFI常见病原真菌的特点 ● 三、IFI定义 ● 四、重症患者IFI的诊断 ● 五、重症患者IFI的预防 ● 六、重症患者IFI的治疗 ● 七、常见抗真菌药物特点
一、重症患者IFI的流行病学
● (一)ICU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发病率
(二)ICU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重要病原菌
● ICU患者IFI的病原菌主要包括念珠菌和曲霉。 ● 以念珠菌为主,其中白念珠菌是最常见的病原菌(占40%~60%)。 ● 但近年来非白念珠菌(如光滑念珠菌、热带念珠菌、近平滑念珠菌等)感染 的比例在逐渐增加。 ● 侵袭性曲霉感染的发生率也在逐渐上升,占所有IFI的5.9%~12%[4]。曲霉 多存在于潮湿阴暗且缺乏通风的环境中,其孢子飘浮于空气中而易于被 病人吸入。 ● 曲霉属中最常见的是烟曲霉、黄曲霉、黑曲霉,焦曲霉和土曲霉较少见。 另外赛多孢霉属、镰孢霉属、接合菌中的根霉属和毛霉属的感染率也有 所增加[5]。
[3]. Rentz AM. Clin Infect Dis. 1998; 27: 781-8.
二、IFI常见病原真菌的特点
● 引起IFI的病原体可分为两类:真性致病菌和条件致病菌。 ● 前者仅由少数致病菌组成,主要包括组织胞浆菌和球孢子 菌,它们可侵入正常宿主,也常在免疫功能低下病人中引 起疾病。 ● 在免疫功能受损的病人中,由真性致病菌所致的感染常为 致命性的。条件致病菌主要包括念珠菌和曲霉,多侵犯免 疫功能受损的宿主。念珠菌、曲霉、隐球菌和毛霉是最常 见引起IFI的病原菌。
[6]. Tortorano AM. Eur J Clin Microbiol Infect Dis. 2004 Apr; 23(4): 317-22 [9]. Crit Care 2005; 9: R191-199.[10]. Chest 1985; 87: 691-693. [11]. Rev Infect Dis 1986; 8: 357-363.[12]. Intensive Care Med. 2003; 29: 1981-1988. [13]. Critical Care. 2006; 10(1):R31[14]. Med Mycol. 2006 Sep;44 Suppl:71-6. [15]. Intensive Care Med. 2003, 29:2068-2071.
(三)拟诊IFI
● 至少符合1项危险(宿主)因素,1项微生物学检查或可能感染部位的 1项主要或2项次要临床特征。
重症患者IFI的诊断
● 重症患者IFI的诊断分3个级别,即确诊、临床诊断、拟诊。 ● 由危险(宿主)因素、临床特征、微生物学检查、组织病 理学四部分组成。组织病理学仍是诊断的“金标准”。
四、重症患者IFI的诊断
(一)确诊IFI
1、深部组织感染
● 经活检或尸检证实有真菌侵入性感染的组织学证据;或除泌尿系、呼 吸道、副鼻窦外正常无菌的封闭体腔/器官中发现真菌感染的微生物学 证据(镜检/培养或特殊染色)[16]。
二、IFI常见病原真菌的特点
(四)双相真菌
双相真菌是指在人体和37℃条件下产生酵母相,而在27℃ 条件下产生菌丝相的一类真菌,为原发性病原真菌。
● 主要包括申克孢子丝菌、马内菲青霉、荚膜组织胞浆菌、粗球孢 子菌、副球孢子菌、皮炎芽生菌。除孢子丝菌病多为皮肤外伤后 感染外,其它真菌主要由呼吸道感染,但绝大多数感染者无症状, 为自限性疾病,少数患者可义
IFI定义
● 侵袭性真菌感染系指真菌侵入人体组织、血液并在其中生 长繁殖引致组织脏器损害、功能障碍和炎症反应的病理及 病理生理过程。 ● 对于重症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定义尚无统一定论,危险 (宿主)因素,临床特征以及微生物检查构成了此定义的 基础。
四、重症患者IFI的诊断
(一)确诊IFI
1、深部组织感染 2、真菌血症 3、导管相关性真菌血症
(二)临床诊断IFI (三)拟诊IFI (四)诊断IFI的参照标准
1、危险(宿主)因素:
(1)无免疫功能抑制的基础疾病的患者 (2)存在免疫功能抑制的基础疾病的患者
2、临床特征: (1)主要特征
(2)次要特征
3、微生物学检查
四、重症患者IFI的诊断
一,重症患者IFI的流行病学
ICU患者IFI的高危因素主要包括:
①ICU患者病情危重且复杂; ②侵入性监测和治疗手段的广泛应用; ③应用广谱抗生素; ④常合并糖尿病、COPD、肿瘤等基础疾病; ⑤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 ⑥器官移植的广泛开展; ⑦肿瘤化疗/放疗、HIV感染等导致患者免疫功能低下; ⑧ICU诊治手段不断提高,使重症患者ICU住院时间延长,也是IFI感染率 增加的重要原因之一[3]。
二、IFI常见病原真菌的特点
(五)致病性接合菌
● 接合菌纲包括毛霉目和虫霉目。其中毛霉目的致病菌主要包括毛霉、 根霉、根毛霉和犁头霉。虫霉目的致病菌有蛙粪霉和耳霉,主要通过 微小外伤和昆虫叮咬而感染。

接合菌可引起接合菌病。毛霉目所致感染最为常见,又称毛霉病。其 发病有多种易感因素,如高血糖、代谢性酸中毒、大剂量应用皮质类 固醇激素、白细胞减少等。大多数患者通过吸入空气中毛霉孢子而感 染,其次是食入或外伤致病,肺和鼻窦最常受累。
二、IFI常见病原真菌的特点
(六)卡氏肺孢子菌
● 卡氏肺孢子菌(Pneumocystis carinii, Pc)主要引起肺部感染,称为卡 氏肺孢子虫肺炎又称肺孢子虫病。主要见于艾滋病和免疫功能受损患 者。 ● 关于Pc的分类学地位, 迄今仍有争议。近年来分子生物学研究显示Pc 与真菌有平均60%的相似性, 而与原虫只有20%的相似性,支持Pc为 真菌的观点。该菌目前尚不能在体外培养获得,主要依靠直接涂片六 胺银染色诊断。PCR技术可作为辅助诊断手段。
二、IFI常见病原真菌的特点
(一)致病性念珠菌 (二)致病性曲霉 (三)致病性隐球菌 (四)双相真菌 (五)致病性接合菌 (六)卡氏肺孢子菌
二、IFI常见病原真菌的特点
(一)致病性念珠菌
● 念珠菌是最常见的一类条件致病菌,常见的致病性念珠 菌(假丝酵母菌)有:白念珠菌、热带念珠菌、近平滑 念珠菌、光滑念珠菌、克柔念珠菌、季也蒙念珠菌和葡 萄牙念珠菌。 ● 念珠菌培养产生酵母样菌落。显微镜下,念珠菌在玉米 吐温琼脂培养基上除光滑念珠菌外大部分均可产生假菌 丝及芽孢,白念珠菌还可产生厚膜孢子。在37℃血清 中培养2~3h,可长出芽管,是重要的实验室鉴别特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