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链物流存在问题及对策

合集下载

国内冷链物流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国内冷链物流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国内冷链物流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一、引言随着农产品供应链的升级和市场需求的增加,国内冷链物流行业正在经历快速发展。

然而,与此同时,国内冷链物流也面临着许多问题。

本文将重点探讨当前国内冷链物流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

二、主要问题1. 基础设施不完善:目前,我国各地区在冷库、运输设备和技术等方面仍存在差距。

不少地区缺乏现代化的冷库设施以及先进的温控运输工具。

2. 运输环节风险高:由于长途运输中涉及多个环节,如装载、转运和卸货等环节,因此容易造成货品顺位混乱、温度波动甚至货损等情况。

3. 冻结资金过多:为了维护商品质量,在存储和运输阶段需要大量资金投入。

但由于收入回报周期较长,导致资金周转率低下。

4. 信息交流不畅:在复杂的供应链网络中,各个环节之间缺少有效沟通与信息共享,导致信息不对称和协调能力弱。

5. 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由于冷链物流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能源和使用化学物质,因此容易引起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

三、解决对策1.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政府应加大对冷库建设以及各地运输设备的改进与更新投入。

同时,鼓励私人资本参与冷链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整个行业的发展水平。

2. 强化风险管控措施:通过规范化操作、完善货品追溯体系以及监控技术等手段,减少在运输环节中可能存在的风险。

高温季节可以加装温度记录仪等设备来实时监测货物状态。

3. 制定金融政策支持:政府可以制定相应金融扶持政策,在资金供给端提供帮助。

比如引导商业银行推出低利率贷款产品、成立专项资金支持企业发展等方式来缓解资金压力。

4. 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借助互联网技术搭建一个全国性的冷链物流信息共享平台,实现供应链上下游关键环节的数据交互和实时监控。

通过信息技术手段提高整体行业协同效能。

5. 推广可持续发展理念:促进绿色冷链物流发展,引导企业采用节能减排、使用环保包装材料等措施,降低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四、结论国内冷链物流存在一系列问题,并非一蹴而就之事。

国内冷链物流发展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国内冷链物流发展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国内冷链物流发展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一、问题分析1. 冷链设施不足我国冷链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尤其是在三四线城市和农村地区。

这些地方的冷链设施几乎完全缺失,大量的食品和药品在运输过程中无法得到有效的冷藏保存,导致产品的腐败和变质。

2. 运输环节温度控制不到位在冷链物流运输过程中,温度控制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由于运输车辆和容器的设计不合理、维护不到位以及人为原因等,导致运输过程中的温度控制往往无法达到标准要求,造成货物的损失。

3. 管理制度不完善当前我国对于冷链物流的管理制度还比较薄弱,缺乏相应的规范和标准。

导致冷链物流企业在运营过程中存在着不规范的现象,安全隐患较大。

4. 信息不对称冷链物流行业信息不对称问题较为严重,导致了供需双方的信息沟通成本较高,效率较低。

二、对策研究1. 加强冷链设施建设政府应加大对冷链设施的投入,特别是在农村地区和三四线城市,要加快冷链设施的建设,满足农产品和药品等的冷藏需求。

鼓励企业增加冷链设施投入,完善冷链物流网络。

2. 提高运输环节温度控制能力加强对运输车辆和容器的标准化设计和技术创新,提高运输环节的温度控制能力。

建立健全运输过程中的监测和预警机制,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处理。

3. 完善管理制度加强冷链物流行业的监管,健全相关的管理制度和标准,建立统一的冷链物流行业标准。

鼓励企业加强内部管理,采取科学的管理手段和技术手段,确保冷链物流的安全和稳定。

4. 加强信息化建设加强冷链物流行业的信息化建设,建立统一的信息平台,提高信息共享的效率和透明度,降低供需双方的信息交流成本,提高冷链物流行业整体效率。

我国冷链物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我国冷链物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我国冷链物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我国冷链物流是指在不同环境温度下,对易腐、易变质等冷藏、冷冻货物进行储存、运输、配送等环节的物流服务。

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和品质的要求不断提高,冷链物流在食品、医药、化工等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我国冷链物流也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如温度控制不严、设施设备滞后、管理体系不完善等。

为此,有必要对我国冷链物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推动我国冷链物流行业的健康发展。

1. 温度控制不严冷链物流的关键在于保持货物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进行储存和运输,以确保货物的品质和安全。

我国冷链物流中普遍存在温度控制不严的问题。

有些冷库设施设备陈旧,温度控制精度不高,有些运输车辆车厢保温性能差,温度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导致货物温度波动较大,影响货物的品质和安全。

2. 设施设备滞后由于我国冷链物流行业起步较晚,部分冷链物流企业在设施设备的投入和更新方面存在滞后现象。

冷库建设和运输车辆更新的投资成本较高,部分企业难以承受这一压力,导致冷链物流设施设备滞后,无法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

3. 管理体系不完善冷链物流需要严格的管理体系来确保货物的品质和安全。

目前我国冷链物流企业中,管理体系普遍存在不完善的情况。

一些企业对于温度控制、货物清关手续、作业流程等方面的管理不严格,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管理漏洞,容易导致货物的质量问题。

二、对策研究1. 提高设施设备标准为解决温度控制不严和设施设备滞后的问题,应当加大对冷链物流设施设备的投入和更新力度。

政府可以通过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和支持冷链物流企业进行设施设备的更新和改造,并对符合标准的设施设备给予一定的补贴和奖励,提高行业整体的设施设备水平。

针对管理体系不完善的问题,应加强对冷链物流企业的规范和监督,强化对相关管理流程和标准的执行。

可以建立健全的质量追溯体系,对货物的储存、运输,甚至采购环节进行全程监控和记录,以实现货物的可追溯和管理。

3. 推进技术创新除了提高设施设备标准和完善管理体系,我国冷链物流行业还应大力推进技术创新,提高冷链物流的信息化水平和运营效率。

冷链物流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冷链物流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冷链物流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冷链物流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冷链物流行业是指在货物的运输、储存和配送过程中,对温度和湿度等环境因素进行严格控制的一种物流形式。

目前,冷链物流行业在食品、药品、化妆品等领域日益发展,但与之相应的问题也逐渐凸显。

下面将就冷链物流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进行探讨。

一、主要问题1.设施投资不足:冷链物流行业需要大量的设备和基础设施投入,如温控仓储设备、运输车辆等,但目前国内冷链物流设施投资严重不足,导致行业发展受限。

2.运输效率低下:由于冷链物流行业对温度要求较高,运输过程中需要不间断地进行温度监测和控制,导致运输效率低下,运输时间长,成本高。

3.信息共享不畅:冷链物流涉及多个环节,涉及多个参与方,信息共享的效率和精确度直接影响整个冷链物流的运作效果。

目前,信息共享不畅导致冷链物流行业存在协同难题,容易出现供需失衡、资源浪费等问题。

4.风险管控不到位:冷链物流行业需面对温度波动、储存时间、物流环境等多种风险因素,但目前风险管控体系不完善,对风险的预测和应对不够有效,容易造成货物损坏和安全问题。

5.人才短缺:冷链物流行业对从业人员的专业性要求较高,但目前行业内专业人才短缺,导致行业发展受限,影响了冷链物流的运作效果和服务质量。

二、对策1.加大设施投资:政府和企业应加大对冷链物流设施的投资力度,加快设施建设,完善冷链物流的覆盖范围和运营效果,提高行业整体发展水平。

2.优化运输流程:通过引入物联网技术和大数据分析,优化运输流程,提高运输效率,减少运输时间和成本,并加强运输车辆的监控和维护,确保货物的安全性和质量。

3.建立信息共享平台:政府和行业协会应建立起冷链物流信息共享平台,提供标准化的数据标准和交换机制,实现供应链各环节之间的信息流畅和透明度,提高整个冷链物流的运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4.完善风险管控体系:通过引入先进的温度监测技术,建立温度监测系统,预测和应对温度波动、储存时间等风险因素,加强物流环境的监管,提高货物的安全性和质量。

我国冷链物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我国冷链物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我国冷链物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随着物流技术和生鲜行业的发展,冷链物流开始成为我国物流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我国冷链物流在发展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问题一:冷链物流体系不完善我国冷链物流的体系尚不完善,配套设施和技术也有待进一步提升。

与国外相比,我国的冷链物流体系还处于初步阶段,存在不少瓶颈。

冷库建设不足,配送车辆和储运设施不完善,技术标准有待建立,物流成本过高,对物流从业人员的专业要求较高,等等。

对策一:完善冷链物流配套设施加快冷库建设,逐步建立完善的冷链物流配套设施。

促进冷链物流技术的创新,加强运输、仓储、分销等环节之间的沟通与协调,加强冷链物流标准和规范制定。

问题二:物流环节信息不透明在冷链物流过程中,信息化程度较低,对物流过程的全面了解还不足。

物流运输、仓储、货物清关等方面,信息传递缺乏标准统一,冷链物流各个环节之间的信息沟通不畅,导致冷链物流信息不透明。

对策二:加强冷链物流信息化建设加大冷链物流信息化的投入力度,推广电子商务、物联网和云计算技术,为整个冷链物流提供从源头到销售的信息化跟踪。

建立标准规范,推动冷链物流的信息与数据共享,提高物流企业的综合运作效率。

问题三:冷链物流服务质量难以满足消费者需求消费者对生鲜食品的质量和安全要求越来越高,对冷链物流服务的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不过,目前我国一些地区的冷链物流服务水平并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食品生鲜性和安全性等问题还存在不小的隐患,冷链物流服务的质量也难以得到保证。

对策三:提高冷链物流服务质量提高物流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完善消费者的反馈机制,倡导诚信经营,严格遵守食品安全管理法规,增加冷链物流企业的投入,优化服务质量,研发安全可靠的冷链物流技术,并向消费者提供更好的服务。

结论:通过加强配套设施建设、优化信息化系统、提高服务质量等多方面的努力,我们相信我国冷链物流市场的发展必将迎来新机遇,同时也会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为我国食品安全贡献更多力量。

我国冷链物流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冷链物流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冷链物流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一、冷链物流的定义及重要性冷链物流是指将温度控制在一定范围内的食品或药品等商品从生产地到销售终端的全过程管理。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商品质量和安全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食品和药品等易腐败商品。

因此,发展健全冷链物流体系对于保证产品质量、确保消费者利益具有重要意义。

二、我国冷链物流存在的问题1. 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我国冷库、配送中心等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

许多农村地区甚至没有符合标准的冷库,导致许多农产品在运输过程中腐败变质。

2. 冷链信息化程度不高:据统计,在我国仅有约30%的企业实现了整个冷链物流过程的追溯能力。

这意味着在生产、储存、运输和销售等环节中,缺乏有效监管和信息共享机制,无法准确追溯货物来源和处理记录,给食品安全带来了隐患。

3. 运输环节温度控制不到位:由于缺乏专业的运输车辆和技术人员,冷链物流在长途运输中存在温度波动的问题。

这可能导致商品过早腐败,降低产品质量,并增加了经济损失。

4. 职业素质和管理水平亟待提高:部分从事冷链物流行业从业人员对于货物的处理、温度控制等方面缺乏专业知识和培训,意识不强、纪律性差等问题依然存在。

同时,监管力度不够强劲,导致行业内秩序混乱、违规现象频发。

三、改善我国冷链物流的对策1.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政府应加大对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投资兴建合理布局的冷库、配送中心和运输车队等。

同时,在乡村地区加强资源整合和信息共享,提高基础设施覆盖率及效能。

2. 推进冷链信息化建设:推动企业加大对冷链信息系统的投入,提高物流信息追溯能力。

建立统一、标准化的信息管理平台,加强冷链物流各个环节之间的数据共享和整合,提高安全监管的效能。

3. 完善温度控制技术和设备:加强对运输车辆和温度控制设备的改进和升级,提高温度控制精度和稳定性。

鼓励企业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并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培训,确保货品在整个运输过程中保持稳定的低温状态。

国内冷链物流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国内冷链物流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国内冷链物流存在的问题和对策随着中国物流业的不断发展,冷链物流在食品、医药、化妆品等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

但是,一些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

本文将探讨国内冷链物流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关的对策。

一、问题1. 低温保鲜技术不足。

低温保鲜技术是冷链物流的核心技术之一,但是,国内仍然存在一些企业和个体户使用简单的低温保鲜工具,如保温箱、冰箱等,无法确保货物在运输过程中的温度保持稳定,从而导致食品变质、药品失效等问题。

2. 车辆装备不完善。

冷链物流对车辆的技术要求极高,需要使用专业的冷藏车和冷冻车等设备,但是,由于成本高昂,部分企业和个体户往往会使用普通货车进行运输,容易出现保温不足、温度不稳定等问题。

3. 冷链物流网络不健全。

目前,国内冷链物流企业主要分布在一二线城市,而针对偏远农村地区以及三四线城市的服务相对较少,造成农产品等货物无法有效运输,同时也使得对于消费者而言,购买时无法保证商品的品质。

二、对策1. 技术创新。

冷链物流需要行业内的技术支持,进一步提升技术水平,使货物在保温、保湿、降温等方面达到更好的运输效果。

目前,如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可以更好地实现对商品的监控和控制,保证货物在运输过程中的安全性。

2. 完善监管体系。

针对前述问题,国家应加强监管,完善业务标准,明确责任,制定对运输温度的合理要求,现阶段在保证食品安全等方面应有更严格的政策和规定。

3. 扩大冷链物流网络。

冷链物流网络应在现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国家应采取措施,从财政、税收等方面对企业给予激励,鼓励他们进一步以价格拓宽服务网络,从而实现对于所有区域的服务。

4. 消费者监督。

消费者对于冷链物流质量的监督很重要,在产品购买或经营中,应对冷链物流了解得越多越好,对于不合格的产品通过相关通道及时举报,为自己和他人维护合法权益。

总之,冷链物流是我国当前以及未来一段时间内发展的必备行业之一,希望有关部门和企业在前进的过程中能够不断完善行业标准和监管机制,提升技术水平,实现冷链物流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冷链物流行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冷链物流行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冷链物流行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一、冷链物流行业存在的问题1. 货物品质难以保证冷链物流行业在运输过程中,需要将货物保持在特定的温度条件下。

然而,由于设备故障、操作失误以及不当管理等原因,货物的温度可能无法得到有效控制,导致货物品质受损。

例如,食品在运输过程中可能变质,药品可能失去疗效,对生产经营企业和消费者造成了严重影响。

2. 物流效率低下当前冷链物流运输过程通常需要人工监控和手动操作,使得作业效率低下。

人为因素容易导致错误发生,并且需要更多的时间和资源来完成相应任务。

此外,冷藏车辆和冰箱等设备维护困难,容易出现故障或停运现象,进一步降低了物流效率。

3. 成本高昂冷链需求对设备和仓储库房的需求较高,在建设和维护成本上投入大量资金。

同时,运营成本也相对较高,包括能源消耗、人力资源投入和设备维修等方面。

这些成本将压缩企业利润空间,并对产品价格产生积极影响。

4. 数据追溯困难冷链物流行业缺乏全程可追溯的数据管理系统,使得产品来源、运输过程和存储方式无法准确追踪。

当出现问题时,很难确定具体责任人或环节。

这不仅对企业声誉造成损害,也限制了问题解决的有效性。

二、冷链物流行业的对策1. 提高设备和技术水平加强冷链物流设备的研发和引进,提高设备的稳定性和保持温度的精确性。

通过自动化控制系统和传感器监控温度变化,实时反馈信息并采取相应纠正措施,以确保货物品质得到有效维护。

2. 强化人员培训与管理加强从事冷链物流行业从业人员的培训与管理,增强其专业素养和操作技能。

要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规范作业程序,并提供必要的培训证书。

同时,在人员配备上尽量优化资源配置,合理分工与协作以提高工作效率。

3. 优化运输模式可以通过合理规划线路和批量运输,降低物流成本。

同时,完善与其他环节的衔接,确保整个供应链的畅通和协同运作。

此外,可以采用共享经济模式,合理利用空载冷藏车辆资源,减少资源浪费和碳排放。

4. 建立监管制度与标准政府和企业应加强对冷链物流行业监管,并建立相应的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

我国冷链物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我国冷链物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我国冷链物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冷链物流在保障食品安全、医药物流、生鲜冷藏等方面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我国冷链物流发展中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如设施老化、技术不足、管理不规范等。

本文将围绕我国冷链物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展开研究。

一、问题分析1.设施老化我国冷链物流设施普遍老化,存在技术落后、效率低下、能源浪费等问题。

在冷链仓储设施方面,许多企业的冷藏、冷冻设备都是较为古老的设备,无法满足现代冷链运输的要求。

在冷链运输设施方面,大多数冷藏车辆的保温效果不佳,容易导致产品变质损坏。

2.技术不足我国冷链物流领域的技术水平相对较低,缺乏创新能力。

缺乏高效的冷链物流技术,使得冷链物流运输环节中温度控制、湿度控制、新鲜度保障等难以得到有效保障,直接影响了冷链产品的质量。

3.管理不规范我国冷链物流管理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如人员素质不高、标准化程度不够、监管不力等。

在冷链物流运输环节中,人为因素对产品的影响较大,而管理的不规范容易导致温度变化、湿度波动等问题,影响产品的质量。

二、对策研究1.加大设施更新改造力度针对设施老化问题,政府部门应加大对冷链物流设施的更新改造力度,鼓励企业使用新型、节能环保的冷藏、冷冻设备,提高设施的效率和产品的保鲜度。

鼓励企业使用新型保温材料和节能设备,提高冷藏车辆的保温效果,减少能源的消耗。

2.加强技术创新与研发政府和企业应加强对冷链物流领域的技术研发与创新,提升整个冷链物流产业的技术水平。

通过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加强科研力量、鼓励企业自主创新等方式,加强对冷链物流设备、温控技术、运输管理信息化等方面的技术提升,提高冷链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3.加强管理监管政府部门应加强对冷链物流的管理监管力度,推行冷链物流行业标准化管理,建立完善的监管体系,加强对冷链运输环节中温度、湿度、新鲜度等关键指标的监控和管理,提高产品运输的可追溯性和质量安全性。

国内冷链物流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国内冷链物流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国内冷链物流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食品安全和质量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而冷链物流在保证食品质量和安全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冷链物流的发展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及时加以解决。

本文将介绍国内冷链物流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的对策。

一、冷链物流存在的问题1.技术水平不高国内冷链物流的技术水平相对较低,许多企业在自己的冷库中停放温度计,对温度的监测达不到即时、精准的前提条件,监控效果不佳。

同时,在运输车辆方面,车辆装备的制冷机往往过小,无法满足冷链物流需求。

2.产业链整合不完善目前国内冷链物流的发展模式多样,难以形成产业链整合。

在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品种丰富度方面,与国际发达国家相比,存在一定的差距。

3.企业竞争激烈因为市场需求不断增加,许多企业加入了冷链物流产业,行业竞争异常激烈。

竞争导致企业面临着价格战的压力,这也是企业利润下降的重要原因。

二、对策建议1.技术创新是解决冷链物流问题的重要途径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优势,提升智能化和数字化水平,加强冷链物流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在温度监测方面,应该使用更为先进的无线传感器监测系统,实时监测温度变化。

2.实现产业链整合在国内冷链物流产业进一步发展的过程中,要进一步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推动产业链深度整合,提高联合运作效率。

整合并优化冷库网络、运输网络和信息基础设施,提供安全、高效、标准化、信息化的冷链物流服务。

3.协同发展,强化产业协会作用政府应该加强政策引导,协助冷链物流产业发展,规范市场秩序。

同时,冷链物流企业应该适度合作,减少不必要的附加费用,提高效率,实现协作共赢。

产业协会也应该发挥更大的作用,促进行业的规范化和健康发展,制定有力的规范和标准。

以上是国内冷链物流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建议。

保障食品安全、提高市场竞争力是当前和未来发展冷链物流的核心。

因此,企业需要加强技术投入,实现技术创新;政府需要更积极地出台支持政策,推动产业的健康发展。

企业冷链运输管理出现的问题及对策

企业冷链运输管理出现的问题及对策

企业冷链运输管理出现的问题及对策
企业冷链运输管理出现的问题及对策如下:
问题1:温度监控不准确
由于冷链运输中涉及到多个环节,比如装载、运输、卸货等,温度监控可能出现不准确的情况,导致货物的质量受损。

对策:使用高精度的温度监测设备,并进行定期的校准和维修,确保温度监控的准确性。

另外,可以考虑使用远程监控技术,及时获取运输过程中的温度数据,并进行实时监控和调整。

问题2:运输过程中的温度变化
运输过程中,由于气候、路况等原因,货物所处的环境温度可能发生变化,导致冷链运输的温度不稳定。

对策:合理选择冷链运输车辆,确保车辆的保温性能,并定期对车辆进行检查和维护。

同时,在运输过程中可以采取隔离措施,减少外界温度对货物的影响。

问题3:运输途中的安全问题
冷链运输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货物被盗、丢失等安全问题,导致货物的质量和数量受损。

对策:加强对冷链运输车辆和货物的安全监控,采取防盗、防火等措施,确保货物的安全。

同时,与保险公司合作,购买货物运输保险,以应对可能发生的风险。

问题4:人员管理问题
冷链运输涉及多个环节和多个人员,人员管理不善可能导致操作不规范、信息不准确等问题,影响冷链运输的质量。

对策:加强人员培训,提高操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技能水平。

制定清晰的责任分工和工作流程,确保冷链运输过程的规范和统一。

并通过信息化系统,实现冷链运输信息的实时监控和管理。

冷链物流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冷链物流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冷链物流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一、冷链物流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1.1 物流运输能力不足随着生鲜食品消费需求的增加,冷链物流行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但是,目前我国的冷链物流运输能力相对滞后,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

再加上产品生命周期短、保质期限制等困扰,使得许多企业难以顺利开展冷链配送。

1.2 信息化水平低下现有的冷链物流系统中缺乏全面高效的信息管理系统。

这导致了供应商和经销商之间信息交流不畅、数据更新慢等问题。

同时,在各个环节中仍然使用人工操作和纸质记录方式,容易出现错漏等情况,并且也阻碍了整个行业向数字化转型发展。

1.3 西部地区覆盖率不高我国西部地区作为粮食产区和蔬果基地之一,在生鲜食品供应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由于其交通条件较差、储存设施匮乏以及投资需求大等因素影响,西部地区冷链物流覆盖率远低于东部地区,导致农产品输送效率低下、采摘季节存在大量浪费等问题。

1.4 温度控制不精准冷链物流行业需要确保产品的温度在整个运输过程中能够得到良好控制,但是目前仍然存在温度监测设备不足、设备性能差以及操作管理不规范等问题。

这导致了货物在运输过程中受热变质、腐败等风险增加,给企业带来经济损失和声誉问题。

二、对策2.1 提升物流运输能力为解决冷链物流行业面临的配送压力,政府应加大对运输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

同时,鼓励企业通过引进新技术和装备提高物流运输效率,并与相关产业链进行协同发展,在改善末端配送环节的基础上提升全局供应链的响应速度和可靠性。

2.2 推广信息化管理系统打造全面高效的信息化管理系统是提升冷链物流行业水平的关键。

各级政府部门应鼓励企业推广使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在生产、库存管理以及配送等环节实现全程追溯、动态监控,提高冷链物流管理和运作效率。

2.3 加强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为提升西部地区冷链物流覆盖率,政府应加大对该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

对于交通不便、储藏条件差的地方,可以通过增加铁路和公路网络、改善库存管理能力等方式来改善冷链物流状况。

我国冷链物流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冷链物流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冷链物流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随着我国食品行业的不断发展和流通方式的多样化,冷链物流在食品行业中变得越来越重要。

然而,我国冷链物流的现状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冷链设施不完善、管理不规范、人才短缺等等。

本文将深入探讨我国冷链物流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冷链设施不完善冷链物流作为一个完整的体系,必须支持着一系列先进的设施,如冷库、制冷设备、运输设备等。

然而,目前我国的冷链设施还未完全实现全覆盖,很多地区仍存在着冷链物流设施缺失的问题。

对策:政府应加大对冷链设施建设的投入,加强对冷链设施建设的规划和监管力度,同时还应鼓励企业增加对冷链设施的投入,提高冷链设施的覆盖率。

二、管理不规范冷链物流具有复杂的管理流程和高要求的品质控制,在物流环节中,容易出现各种问题:食品保鲜不足、温度控制失误等等,导致损耗和浪费的问题严重。

对策:建立完整的冷链管理体系,规范温度控制、物流路径、运输条件等环节。

优化现有的企业管理模式,采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实现全流程信息共享和可追溯性。

三、备件和维修服务不足冷链设备属于特殊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常常会发生各种故障,因此维修保养服务显得尤为重要。

但现状是备件和维修服务不足,导致故障等问题难以得到及时解决,影响了供应链效率和品质。

对策:运用现代化的维修保养技术,加强冷链设备和备件的升级改造,既节约能源成本,又降低维修成本。

建立完善的备件和维修服务支持系统,为设备开发出全流程及可持续的解决方案。

四、人才短缺冷链物流需要的人才种类比较多,包括冷链设备维修工、物流运输专员等等。

但目前我国冷链行业人才短缺,有一定的影响。

对策:大力培养涉及冷链物流职能的人员,建立健全的国家级冷链人才培养体系,整合教育、科技、企业等资源,实现人才与产业协调发展。

总之,冷链物流作为食品行业重要的流通方式,其存在的问题迫切需要解决。

当下,政府与企业可以共同合作,创新发展冷链物流技术和管理模式,实现冷链物流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国内冷链物流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对策

国内冷链物流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对策

国内冷链物流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对策一、引言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和质量的重视,冷链物流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然而,国内冷链物流系统仍存在许多问题,这些问题妨碍了生鲜食品从生产到消费者手中的高效运输。

本文将探讨国内冷链物流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二、主要问题1. 基础设施滞后:国内部分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无法满足冷链物流发展需求。

例如,较大型号、高标准的冷藏设备以及温控车辆在一些地区供给不足。

2. 运输环节薄弱:运输环节是冷链物流中最为关键和薄弱的环节之一。

缺乏高效率、低能耗和可追溯性好的运输手段和技术使被运载货物容易受到温度波动或污染影响。

3. 风险管控不完善:食品安全是消费者极为关注和担忧的问题,任何与食品相关的风险都可能对消费者造成重大影响。

在国内冷链物流领域,对于风险的管控还不够完善。

三、解决对策1. 加大基础设施投入:政府应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并鼓励企业参与到冷链物流系统优化中来。

同时,各地政府可以提供土地资源和税收减免政策等激励措施,促进冷链物流基础设施的快速发展。

2. 推广先进技术:采用先进的运输技术和系统,如智能监测系统、远程温度监控、追溯码等,以提高运输效率和货物质量。

此外,加强与信息科技行业合作,推动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冷链物流领域的应用。

3. 加强风险管理与监管:建立健全的风险管理体系,包括完善的从生产到配送环节的风险防控机制。

此外,加强对从事冷链运输企业资质要求以及违法行为处罚力度,并定期开展检查和抽查以确保企业合规运营。

4. 增强行业协同合作:在冷链物流领域,各个环节的协作与合作至关重要。

政府应加强冷链物流产业的引导和组织,促进企业之间、行业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合作,提高冷链物流整体水平。

四、结论国内冷链物流在面对食品安全和质量保障等方面存在许多问题。

通过加大基础设施投入、推广先进技术、加强风险管理与监管以及增强行业协同合作等对策,可以逐渐解决这些问题,提高国内冷链物流系统的整体效率和安全性。

我国冷链物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我国冷链物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我国冷链物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我国冷链物流的发展一直面临着挑战,其主要存在的问题包括技术标准不完备、设施不够完善、管理不专业、法律法规不配套、信息不透明等方面。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应该采取一系列的对策,以促进冷链物流行业的快速、稳健发展。

问题一:技术标准不完备冷链物流涉及到了多个领域的技术,包括冷藏技术、气调技术、保鲜技术等等,而我国的技术标准在这些领域中并不完备,这给行业的发展带来了不小的难度。

对策一:建立标准化的技术体系我们可以着手建立冷链物流的技术体系,制定相应的技术标准,以此来推动技术的进步和发展。

在此基础上,可以加强技术交流和合作,共同提高技术水平,推动行业的创新和发展。

问题二:设施不够完善冷链物流行业需要大量的设施来支撑它的运作,例如冷库、冷藏车、保鲜箱等等,而我国的设施建设并不充分。

对策二:加强设施建设我们应该着手加强冷链物流设施的建设和完善,采取多种方式扩大设施的投资和建设力度。

政府可以出台相关政策,鼓励企业投资建设设施,同时也可以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冷链物流行业的发展,以实现投资多元化的局面。

问题三:管理不专业冷链物流企业的管理水平是影响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而很多企业的管理水平并不高。

对策三: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我们应该加强对冷链物流企业的管理和监管,推进企业的管理水平提升。

在政策和法规的推动下,加强对企业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管理水平和管理能力,为行业的升级换代提供支撑和保障。

问题四:法律法规不配套冷链物流行业涉及的法律法规不完备、不通畅,这给企业经营和发展带来了很大的不便。

对策四:完善法律法规应立足于行业实际需要,或着手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确保行业的健康发展。

政府、企业和行业协会可以共同努力,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推进法律法规的改善和完善。

问题五:信息不透明冷链物流行业本身具有信息闭塞的特点,缺乏有效的信息互通合作机制,造成透明度不足的问题。

对策五: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建立信息共享平台,是解决信息不透明问题的根本途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流设施与设备---------关于冷链物流存在问题与对策论文提纲: 1.目前我国冷链物流存在的问题:1.1.完整独立的食品冷链物流体系尚未成形1.2.食品冷链的市场化程度很低,第三方介入很少1.3.食品冷链的硬件设施建设不足、技术含量低1.4.食品冷链缺乏上下游的整体规划和整合1.5.技术标准缺位1.6.冷链物流配套不协调、布局不合理1.7.冷链物流与食物生产、加工、流通、销售难以配套1.8.冷链物流与货物信息不对称2.冷链物流问题对策2.1.构筑冷链物流管理信息化平台2.2.政府的引导,加大物联网相关技术的产业应用2.3.应用物联网创新技术,加快冷链物流信息化建设 2.4.完善监管体系,形成安全冷链物流标准2.5.出台农产品冷链物流业发展相关扶持政策2.6.高度重视科技对推动冷链物流发展的重要作用3.意义【摘要】我国平均食物年产值约为3000亿美元,超过20%的食物由于没有很好地冷藏,在运输过程中被浪费。

仅水果、蔬菜等农产品在采摘、运输、储存等物流环节上损失率就达25%~30%,每年有总值约100亿美元的农产品在运输中损失,缺乏冷链物流运输仅腐烂损耗的果蔬可满足将近2亿人口的基本营养需求,损耗量居世界首位,而发达国家的果蔬损失率则控制在5%以下。

这就迫切需要冷链物流,冷链物流是指肉类、鲜奶等需要冷藏的食品,在生产、贮藏运输、销售,到消费前的各个环节中,始终处于规定的低温环境下,以保证食品质量,减少食品损耗的一项系统工程。

有数据显示,近年来,人们对冷冻冷藏食品的消费越来越多,我国的冷藏冷冻食品每年增产约10%。

然而,我国食品的冷藏运输率只有15%左右,而发达国家却达到80%~90%。

以南京为例,有上万家与物流有关的机构和企业,可是专门做冷链物流的却屈指可数。

巨大的市场缺口,使得冷链物流商机无限。

可是为什么现有的物流企业难以涉入呢?这需要我们分析原因研究对策加以解决。

【关键词】滞后第三方硬件设施规划技术信息一.目前我国冷链物流存在的问题:1.完整独立的食品冷链物流体系尚未成形:从整体冷链体系而言,我国的食品冷链还未形成体系,目前大约90%肉类、80%水产品、大量的牛奶和豆制品基本上还是在没有冷链保证的情况下运销,冷链发展的滞后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着食品产业的发展。

2.食品冷链的市场化程度很低,第三方介入很少:我国易腐食品除了外贸出口的部分以外,大部分在国内流通的易腐食品的物流配送业务多数都是由生产商和经销商完成的,食品冷链的第三方物流发展十分滞后,服务网络和信息系统不够健全,大大影响了食品物流的在途质量、准确性和及时性,同时增加了食品冷链的成本和商品损耗很高。

其实,第三方也很想介入,只是缺少介入的方式保证其能盈利。

3.食品冷链的硬件设施建设不足、技术含量低:原有设施设备陈旧,发展和分布不均衡,无法为易腐食品流通系统地提供低温保障。

由此产生两个直接后果,一是易腐食品特别是初级农产品的大量损耗,由于运输过程中损耗高,整个物流费用占到易腐物品成本的70%,而按照国际标准,易腐物品物流成本最高不超过其总成本的50%;二是食品安全方面存在巨大隐患,冷链物流中缺乏有效的监管力度和科技手段。

目前,我国易腐物品装车大多在露天而非在冷库和保温场所,80%~90%的水果、蔬菜、禽肉、水产品都是用普通卡车运输,大量的牛奶和豆制品是在没有冷链保证的情况下运输的,运输这些易腐食品时大多在上面盖一块帆布或塑料布,有时棉被还成了最好的保温材料。

4.食品冷链缺乏上下游的整体规划和整合:由于我国农业的产业化程度和产供销一体化水平不高,从农业的初级产品来看,虽然产销量巨大,但在初级农产品和易腐蚀食品供应链上,既缺乏食品冷链的综合性专业人才,也缺乏供应链上下游之间的整体规划与协调,因此在一些局部发展中存在严重的失衡和无法配套的现象,整体发展规划的欠缺影响了食品冷链的资源整合以及行业的推动。

5.技术标准缺位:由于食品冷链是以保证易腐食品品质为目的,以保持低温环境为核心要求的供应链系统,所以它比一般常温物流系统的要求更高,更复杂,建设投资也要大很多。

而目前我国的冷链系统还只是一个早期的冷冻设备市场,掌握的冷链技术在很多食品种类上还不能完全应用,相对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很大。

同时,我国冷链的实施没有国家或行业的专项标准,只有一些大型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自己制定了一些标准,因此在监管上也是空白。

6.冷链物流配套不协调、布局不合理:易腐食品的时效性要求冷链各环节必须具有更高的组织协调性。

然而,我国冷链产业的整体发展规划欠缺影响了食品冷链的资源整合,供应链上下游之间缺乏配套协调。

例如,冷库作为冷链物流的节点,在冷库建设中就存在着重视肉类冷库建设,轻视果蔬冷库建设;重视城市经营性冷库建设,轻视产地加工型冷库建设;重视大中型冷库建设,轻视批发零售冷库建设等问题。

这些失衡使得我国食品冷链产业还未形成独立完善的运作体系。

7.冷链物流与食物生产、加工、流通、销售难以配套:食物的生产、加工、流通、销售有其规律性,冷链物流必须与其配套才能有所发展,目前的冷链物流使得食物的生产、加工、流通、销售增加了物流环节(节点),每增加一个环节(节点)成本就加大,风险也加大。

例如:高档的瓜果蔬菜在源产地,要先预冷进入冷库,再装冷藏运输车或冷藏集装箱运输,到目的地,要进批发站冷库存放,销售后,到冷库提取货,进入超市冷柜。

这样的冷链物流其产地与销售地的冷库是冷链物流中的节点,货物在节点中要增加货物上下货费用,也不利于货物安全。

先进的冷链物流要消灭物流节点。

8.冷链物流与货物信息不对称:我国冷链物流主要使用冷藏冷冻运输车,货物信息不畅通导致冷藏冷冻运输车经常在货物停车场等货源,往往是有车找不到货,有货找不到车,浪费了汽车资源,使用成本加大。

这也是第三方冷链物流难以介入的主要原因。

二。

冷链物流问题对策1. 构筑冷链物流管理信息化平台。

鼓励相关企业建立、运营农副产品冷链物流信息平台、医药冷链信息平台等,运用物联网等高新技术手段实现各职能实时监控。

政府通过创新基金、政府补贴和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给予一定资金支持。

2.政府先期引导,加大物联网相关技术的产业应用。

在涉及民生领域、有政府监管需求的社会公共安全管理,如药品、食品的冷链物流等领域应用上先行先试,再逐步应用到公共服务市场、到行业与企业应用市场、到个人家庭市场。

由政府先期引导,逐步发展到成熟并具有规模的市场,实现政府与市场双轮驱动。

3.应用物联网创新技术,加快冷链物流信息化建设。

充分利用现有RFID技术、3S(GPSGISRS)技术及冷链物流信息化技术,加快建设一批冷链物流示范工程,实现冷链产品(食品、农产品与医药等)全生命周期和全过程实时监管,促进冷链运输管理的透明化、科技化、一体化。

4.完善监管体系,形成安全冷链物流标准。

制定强制性行业标准,药品编码统一标准等,保证冷链物流技术实施标准化,严控冷藏链各环节的运行状况,保证各环节食品质量安全。

5.出台农产品冷链物流业发展相关扶持政策。

为了尽快推动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业的快速发展,国家必须尽早制定和实施科学、有效的宏观政策。

在科技政策方面:将冷链物流技术发展作为重要内容,纳入国家发展规划和科技计划;加大国家对农产品冷链物流的科技政策性投入,设立专项基金,并列入预算;加大国家科技支撑计划、863计划、火炬计划、中小企业创新基金、国际合作等项目计划的资助强度:重视农产品冷链物流平台建设,在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中心、部门重点实验室、中试基地、质量标准与检验中心、食品安全评价研究中心等国家工程项目建设中,给予优先支持。

在财政金融政策方面:建议把农产品冷链物流作为国家投资、政策引导和吸引外资的战略重点,在预算安排和工农业建设项目计划中,给予集中支持和倾斜;适当考虑冷链物流企业、批发市场、配送中心减免增值税和所得税;对农产品冷链物流业实行优惠贷款政策,包括低息、贴息、放宽还贷期限、放宽抵押条件、支持外资介入等。

在产业政策方面:尽快理顺多部门管理的局面,成立协调组织,理顺科研、生产、贸易等部门的关系;按照国家产业扶持要求,根据优势农产品的区域布局引导农产品冷链物流业的合理布局;加速农产品冷链物流园区建设,引导一体化发展。

在贸易政策方面:鼓励、支持农产品冷链物流企业积极参与国际竞争;采取有效手段和政策,扶持与保护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农产品冷链物流商标和品牌,扩大其在国际市场的影响;引进、消化发达国家农产品冷链物流技术,包括项目、设备仪器等硬件,以及产权许可证贸易或软件贸易。

6.高度重视科技对推动冷链物流发展的重要作用。

通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等多种形式,不断提高多式联运基础设施和硬件建设水平,加强生产、储藏、加工、运输、销售各节点技术的改造与升级,全面推动中国农产品冷连物流跨越式发展。

一是继续加强运输主干线及其附属场站的基础设施改造,尽快形成与多式联运相适应的配套的综合运输网络及完善的仓储配送设施;二是鼓励GPS、自动识别等技术的应用,通过网络平台和信息技术将承运人、用户、制造商、供应商及相关的银行、海关、商检、保险等单位联结起来,实现对货物的全程监控和资源共享、信息共享,提高全社会整体运输效率;三是引进、推广自动化冷库技术和库房管理系统、真空预冷技术、无损检测与商品化处理技术、运输车温度自动控制技术等先进技术,提高技改能力和技术更新能力。

三.意义作为一个普通消费者,无论是在综合大卖场、超市还是在传统的菜场购买肉类、乳制品、冷冻的包装食品等一系列需要温度控制来保鲜的产品时,除考虑产品是否是货真价实,无造假、伪劣和质量可靠外,有没有考虑到这些产品是如何从生产厂家配送到零售终端的? 因为非常温产品在整个供应链中的质量保证是非常重要的,再好的产品如果由于运输和储存中的问题而造成的不新鲜,会影响营养和味道变化还是小事,严重的情况会对身体健康产生影响,故可以等同于伪劣商品,但是这背后的供应链往往是广大的消费者所无法了解到的。

冷藏和冷冻食品需要一个完整的冷链物流对货物进行全程的温度控制(根据相关的规则),以确保食品的安全;这包括装卸货物时的封闭环境、储存和运输等等,一个环节都不能少;完整的冷藏食品供应链是食品安全不可或缺元素,因此冷链物流的要求比较高,相应的管理和资金方面的投入也比普通的常温物流要大。

参考文献:[1] 赵玉国; 冷链物流重在'链'的建设[J]. 物流技术 2008年10期[2] 汪子琳; 冷链物流面临四大问题[J]. 中国物流与采购2005年07期[3] 勾宏图; 提供一流装备,服务冷链物流[J]. 中国物流与采购 2006年01期[4] 韩宇红; 发展我国冷链物流的对策研究[J]. 农产品加工学刊 2006年06期精品感谢下载!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感谢下载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