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升本《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实验》_试卷_答案
济南大学成人教育《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英语(224201)》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济南大学成人教育《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英语(224201)》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34658e70066f5335b812163.png)
9.钠:( )
A、sodium,Na B、iron,Fe C、gold,Au D、iodine,I E、nitrogen,N F、tin,Sn
答案: A
10.氧:( )
A、calcium,Ca B、carbon,C C、oxygen,O D、silver,Ag E、hydrogen,H F、chlorine,Cl
氧 答案: 二 化硫
13. aluminum oxide:( )
氧 铝 答案: 化
四、 句式改写
请 两 简单 为 导 1. 将 个 句合并 which或that引 的从句
The peak of graphene oxide was shifted to 22.5°. This is due to partial reduction of graphene oxide to graphene caused by coprecipitation reaction of iron ions.
苯 答案: 三甲基
3. calcium hypochlorite:( )
氯 钙 答案: 次 酸
4. sodium perchlorate:( )
氯 钠 答案: 高 酸
5. copper sulphate:( )
铜 答案: 硫酸
6. 2-hexene:( )
烯 答案: 2-己
7. dichloromethane:( )
单词 两 答案: therefore、hence、consequently、thus,在表示“因此”的 任意 个
4. replace:( )、( )
单词 两 答案: displace、substitute,在表示“替代”的 任意 个
5. in addition to:( )、( )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实验_华东理工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实验_华东理工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https://img.taocdn.com/s3/m/243be82c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28.png)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实验_华东理工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1.产生Taylan不稳定的起因是什么?答案:密度梯度2.在气固相催化反应实验中,按一定的设计方法规划实验条件,改变温度和浓度进行实验,再通过作图和参数回归,便可获得方程。
答案:宏观动力学3.便于检测的强电解质盐类均可用作返混测定时的脉冲示踪剂。
答案:错误4.乙苯脱氢实验中,降低总压P可反应平衡常数Kn增大,从而增加了反应的平衡转化率,实验中降低乙苯分压的办法是加入。
答案:水5.温度较高时,乙苯脱氢反应还伴随有芳烃脱氢缩合及苯乙烯聚合生成焦油和焦碳等。
这些连串副反应的发生不仅使反应的选择性下降,而且极易使催化剂表面。
答案:结焦6.实验采用的脱氢催化剂为氧化铜系催化剂,主要活性成分为CuO。
答案:错误7.乙苯脱氢反应结束继续通一段时间的水的原因是为了防止催化剂失活。
答案:正确8.气固相催化反应中,消除外扩散阻力的方法是:答案:提高线速度9.一般而言,_____的温度有利于生成乙烯,_____的温度有利于生成乙醚。
答案:较高,较低10.实验室使用的内循环无梯度反应器的特点有哪些?答案:无梯度反应器结构紧凑_容易达到足够的循环量并维持恒温_反应器有高速搅拌部件_相对较快的达到稳定态11.在内循环无梯度反应器的ZSM-5 分子筛催化剂上发生的乙醇脱水过程伴有串联副反应。
答案:错误12.为何要研究液液传质系数KW或K0?答案:由KW或K0计算萃取塔的HOG_分析影响萃取设备效率的因素13.热量传递有对流、传导、辐射三种形式。
答案:正确14.液液相际的传质复杂程度高于气液相际的传质。
答案:正确15.内循环无梯度反应器是一种常用的微分反应器。
答案:正确16.进行返混实验时,计算机上显示的示踪剂出口浓度在2min内觉察不到变化时,即认为终点己到。
答案:正确17.刘易斯(Lewis)提出了用一个的容器,用于研究液液传质,通过分别控制两相的搅拌强度,可造成相内全混,界面无返混的理想流动状况。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化工热力学》模拟考试考题A(答案)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化工热力学》模拟考试考题A(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a1f1cc1be23482fb5da4c66.png)
华东理工大学20 -20 学年第 学期《化工热力学》课程模拟考试试卷 A (答案)开课学院:化工学院,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 考试形式:闭卷,所需时间: 120分钟 考生姓名: 学号: 班级: 任课教师:1.当压力大于临界压力时,纯物质就以液态存在。
( × ) 2.纯物质的三相点随着所处压力的不同而改变。
( × ) 3.用一个相当精确的状态方程,就可以计算所有的均相热力学性质随着状态的变化。
( × )4.气体混合物的V irial 系数,如B ,C ,…,是温度和组成的函数。
( √ ) 5.在一定压力下,纯物质的泡点温度和露点温度是相同的,且等于沸点。
( √ ) 6.对于理想溶液,所有的混合过程性质变化均为零。
( × ) 7.在二元系统的汽液平衡中, 若组分1是轻组分,组分2是重组分,若温度一定,则系统的压力随着1x 的增大而增大。
( × )8.偏摩尔焓的定义可表示为()[][],,,,j i j i i i i T p n T p n nH H H n x ∂⎡⎤⎛⎫∂== ⎪⎢⎥∂∂⎝⎭⎣⎦。
( × ) 9.Gibbs-Duhem 方程可以用来检验热力学实验数据的一致性。
( √ ) 10.自然界一切实际过程总能量守恒,有效能无损失。
( × ) 11.能量衡算法用于过程的合理用能分析与熵分析法具有相同的功能。
( × ) 12.当化学反应达到平衡时,反应的Gibbs 自由焓变化值G ∆等于零。
( √ ) 二、单项选择题(共20分,每小题2分)1.指定温度下的纯物质,当压力低于该温度下的饱和蒸汽压时,则物质的状态为:( D )(A) 饱和蒸汽; (B) 超临界流体; (C) 压缩液体; (D) 过热蒸汽 2.单元操作的经济性分析中,功耗费用和下列哪个因素有关( C )。
(A) 理想功; (B) 有效能; (C) 损耗功; (D) 环境温度3.一流体从状态1分别经历可逆过程R 与不可逆过程NR 到达状态2,两个过 程的环境状态相同,则过程R 的理想功比过程NR 的理想功要:( A ) (A) 相等; (B) 大; (C) 小; (D) 不确定 4.由混合物的逸度的表达式ig ˆln i i i G G RT f =+知,ig i G 的状态为:( B ) (A) 系统温度,1=p 的纯组分i ;(B) 系统温度、1=p 的纯组分i 的理想气体状态; (C) 系统温度,系统压力的纯组分i 的理想气体状态; (D) 系统温度,系统压力,系统组成的温度的理想混合物。
南京工业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实验》思考题答案
![南京工业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实验》思考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7e4b4a4f61fb7360b4c6570.png)
实验1二元体系汽液平衡数据测定1,实验测量误差及引起误差的原因答:(1)汽液两相平衡时,回流滴下来的流体速率平稳,大约每秒1~2滴,且在一段时间内温度维持不变。
2,影响汽液平衡数据测定的精确度的因素有哪些答:(2)影响准确度的因素有温度和压强,装置气密性,温度计灵敏度,折射仪读数准确性等。
实验3 二氧化碳临界现象观测及PVT关系的测定1,质面比常数K值对实验结果有何影响为什么答:任意温度任意压力下,质面比常数k均不变。
所以不会对实验结果又影响。
2,为什么测量25℃下等温线时,严格讲,出现第1个小液滴时的压力和最后一个小汽泡将消失时的压力应相等答:在出现第一个小液滴和最后一个汽泡消失过程中CO2处于汽液平衡状态。
根据相律得F=C-P+1=1-2+1=0,自由度为0,故过程中压力应为相等。
实验4 气相色谱法测定无限稀释溶液的活度系数1,无限稀释活度系数的定义是什么测定这个参数有什么作用答:定义:P29 公式(4-1),作用:通过测定两个组分的比保留体积和无限稀释下的活度系数,计算其相对挥发度.2,气相色谱基本原理是什么色谱仪有哪几个基本部分组成各起什么作用答:原理:因固定液对于样品中各组分溶解能力的差异而使其分离。
组成及作用:(1)载气系统气相色谱仪中的气路是一个载气连续运行的密闭管路系统。
整个载气系统要求载气纯净、密闭性好、流速稳定及流速测量准确。
(2)进样系统进样就是把气体或液体样品速而定量地加到色谱柱上端。
(3)分离系统分离系统的核心是色谱柱,它的作用是将多组分样品分离为单个组分。
色谱柱分为填充柱和毛细管柱两类。
(4)检测系统检测器的作用是把被色谱柱分离的样品组分根据其特性和含量转化成电信号,经放大后,由记录仪记录成色谱图。
(5)信号记录或微机数据处理系统近年来气相色谱仪主要采用色谱数据处理机。
色谱数据处理机可打印记录色谱图,并能在同一张记录纸上打印出处理后的结果,如保留时间、被测组分质量分数等。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实验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47a6600f580216fc700afd58.png)
双驱动搅拌器测定气液传质系数1、本实验中,气体稳压管可稳压的范围是多少? CA、任何气体都可稳压;B、压强在正负0.2MP范围内;C、压强在略高于大气压附近2、如何判断稳压管处于正常稳压状态?ABA、鼓泡要均匀;B、只要有鼓泡就可以;C、不鼓泡也能稳压3、本实验用酸解法测定溶液中的CO2量时,要测取哪些数据? CA、量气管内气体体积(酸解前后差值)和大气压值;B、量气管内气体体积(酸解前后差值)和吸收液体积;C、量气管内气体体积(酸解前后差值)、大气压值、酸解时的温度和吸收液的体积;4、本实验中液相的搅拌速度过大时,通常对测得的气液传质数据有何影响?CA、对K值无影响;B、使K值比实际的偏大;C、使K值比实际的偏小5、本实验若取实验开始时和终了时的液相样品来测定溶液中CO2量的变化,则须注意:ABA、实验中不能取出液相量;B、测得的气液传质系数是整个实验过程的平均值;C、测得的气液传质系数在应用到工业实际时,对吸收气体的浓度须作相应的修正6、实验结束后,要将稳压管与水饱和器之间的气体管略放空,其理由是:AA、防止水饱和器中水蒸气冷凝形成的负压使稳压管中的水倒吸;B、为了使每次实验有一个完整的全过程;C、为了实验室的安全固体小球实验原理及要求1、热量传递的方式是:ABCA、传导;B、对流;C、辐射2、影响热量传递的因素有哪些?ABCA、物性因素;B、设备因素;C、操作因素3、本实验中,小球的加热温度应控制在什么范围内?BA、300—400℃B、400—500℃C、500—600℃D、600—700℃4、每次实验所需时间的判别依据是:AA、过余温度的98.2%B、过余温度的99.2%C、过余温度的90.2%D、过余温度的88.2%5、比较自然对流、强制对流和流化床,它们的对流传质系数的大小依次为:AA、自然对流<强制对流<流化床;B、自然对流<强制对流>流化床;C、自然对流>强制对流<流化床;D、自然对流>强制对流>流化床6、本实验中需要测定哪些数据?ABCDEA、床层压降B、气体流量C、室温D、小球降温时间E、小球温度7、本实验中,非定态导热过程简化处理的判据是:AA、Bi<0.1B、Bi>0.1C、Bi<1D、Bi>18、在工业中,下列哪些设备的传热问题可以用集总参数法来处理?ABA、热电偶;B、全混釜C、大型储气罐连续流动反应器中的返混测定1、返混和停留时间分布不是一一对应的,因为:ADA、不同的停留时间分布可以有相同的返混情况;B、不同的停留时间分布可以有相同的返混程度;C、相同的停留时间分布可以有不同的返混程度;D、相同的停留时间分布可以有不同的返混情况2、本实验测定停留时间分布的方法是:BA、脉冲失踪法,示踪剂是饱和NaCl溶液;B、阶跃示踪法,示踪剂是饱和KCl溶液;C、脉冲失踪法,示踪剂是饱和KCl溶液;D、周期输入法,示踪剂是饱和NaCl溶液;3、返混的起因是:BCA、不均匀的速度分布;B、间歇反应器中的混和;C、物料的停留时间分布;D、空间上的反向流动4、脉冲示踪法可以直接得到:ADA、停留时间分布函数;B、轴向扩散系数;C、停留时间分布密度函数;D、多釜串联模型参数5、本实验要求确定的模型参数是:ADA、有因次方差;B、平均停留时间;C、无因次方差;D、釜数n6、多釜串联模型可以描述以下哪些反应系统的返混程度?AA、循环管式反应器;B、连续流动搅拌釜式反应器;C、间歇搅拌反应器;D、三釜串联反应器乙苯脱氢制苯乙烯1、乙苯脱氢反应实验采用的是哪种反应器?BA、绝热列管式反应器;B、等温列管式反应器;C、流化床反应器;D、搅拌釜式反应器;E、鼓泡床反应器2、本实验的目的是什么?BA、筛选乙苯脱氢反应催化剂;B、考察反应温度的影响;C、考察反应压力的影响;D、考察乙苯空速对反应的影响;E、考察乙苯与水的配比对反应的影响3、本实验采用的反应器有几个测温点? CA、一个测温点,测定预热的温度;B、二个测温点,除了A题以外,还测定反应器加热夹套的温度;C、三个测温点,除了A、B题以外,还测定催化剂床层的温度;D、四个测温点,除了A、B、C题以外,还测定气液分离器的温度;E、五个测温点,除了A、B、C、D题以外,还测定放空尾气的温度4、根据以下哪些实验参数可以判断反应系统已处于稳定状态?DEA、乙苯的流量已稳定不变;B、水的流量已稳定不变;C、温度已经稳定不变;D、分析液相烃的组成,确认已不随时间而变;E、分析放空尾气的组成,确认已不随时间而变;5、如何简单地判断催化剂的活性?AA、根据乙苯的转化率;B、根据生成苯乙烯的选择性;C、根据苯乙烯的收率;D、根据进出反应器的物质是否平衡;E、根据放空尾气中的CO2浓度;6、随着反应温度的提高,将产生以下影响:AEA、乙苯的转化率升高;B、生成苯乙烯的选择性升高;C、生成苯乙烯的选择性将出现极大值;D、苯乙烯的收率增加;E、反应副产物将增加;催化反应精馏法制备甲缩醛1、采用反应精馏工艺制备甲缩醛具有哪些优点?ABDA、可提高反应的平衡转化率;B、可有效利用反应热;C、可提高反应温度,加快反应速度;D、可降低反应过程对原料浓度的要求2、如果组分P为主产物,S为副产物,A为反应物,下列哪些反应不宜采用反应精馏? DA、反应A P+S,吸热反应,相对挥发度:P>S>A;B、反应A P+S,放热反应,相对挥发度:P>A>S;C、反应A→P→S,放热反应,相对挥发度:P>A>S;D、反应A→P→S,放热反应,相对挥发度:S>A>P;3、根据物系的挥发特性,合成甲缩醛的反应精馏塔应采用何种结构? AA、三段结构:精馏段—反应段—提馏段;B、两段结构:精馏段—反应段;C、两段结构:反应段—提馏段;D、一段结构:精馏段—塔釜反应;4、如果采用三段结构,则全塔的温度分布应呈何种趋势? BA、温度由塔釜至塔顶逐步降低;B、温度在反应段出现峰值;C、温度由塔釜至塔顶逐步升高;D、温度在反应段出现最低值5、如果采用三段结构,则两股原料应以何种方式加入? DA、甲醇由塔顶加入,甲醛由塔釜加入;B、甲醇由反应段的上端加入,甲醛由反应段的下端加入;C、甲醛由塔顶加入,甲醇由塔釜加入;D、甲醛由反应段的上端加入,甲醇由反应段的下端加入;6、本实验用浓硫酸作为均相催化剂,催化剂应如何加入精馏塔? CA、一次性由塔釜加入;B、单独由塔顶连续加入;C、随原料甲醛一同加入;D、随原料甲醇一同加入;7、本实验中,为考察回流比的影响,应采用何种方式调节回流比? AA、固定进料和塔顶采出速率,改变塔釜加热量;B、固定塔釜加热量和塔顶采出比(D/F),改变进料速率;C、固定进料速率和塔釜加热量,改变塔顶采出量;8、本实验中,为考察塔顶采出比的影响应采用何种方式调节塔顶采出量?BA、固定塔釜加热量的回流比,改变进料速率;B、固定进料速率和回流比,改变塔釜加热量;C、固定进料速率和塔釜加热量,改变塔顶采出量;9、为求得产品甲缩醛的收率,实验中必须采集哪些数据?ABA、进料甲醛的质量流率和浓度;B、塔顶产品的质量流率和甲缩醛浓度;C、塔釜产品流率和甲醛浓度;氨-水系统气液相平衡数据的测定1、氨——水相平衡数据测定系统的自由度为2,实验中控制哪二个条件?BA、温度、压力;B、温度,液相组成;C、压力、液相装成;D、气相和液相组成;2、高压釜气密性检查方法是:ABCA、加压,观察压力表读数;B、抽真空,观察压力表读数;C、加压后放在水中观察有无气泡出现3、实验中,高压釜抽真空的方法是: BA、从液相管抽真空;B、从气相管抽真空;C、从气相管或液相管抽真空都行;4、为什么加氨时将小钢瓶倒放,并从液相管加入?ABCA、加入的是液氨;B、液氨和水直接混合吸收;C、加氢速度快;5、实验中怎样判断系统已达到平衡?BCA、温度稳定一段时间;B、压力不变一段时间;C、温度、压力不变一段时间;6、实验中取样分析时,在取样瓶中预放一定量的液体是:AA、硫酸溶液;B、氢氧化钠溶液;C、去离子水碳分子筛变压吸附提纯氮气1、碳分子筛吸附法从空气中分离提纯氮气的原理是: BA、利用N2与O2在空气中的浓度差,优先吸附N2 气;B、利用N2与O2在碳分子筛中吸附速率的差异,优先吸附O2 气;C、利用碳分子筛中的微孔尺寸的选择性,优先吸附O2 气;D、利用N2与O2在碳分子筛中吸附速率的差异,优先吸附N2 气;2、一个连续变压吸附分离装置至少需要几个吸附柱,包括哪些操作步骤?BA、2个,操作包括系统充压、加压吸附、减压脱附、柱间气液切换;B、3个,操作包括系统充压、加压吸附、减压脱附、柱间气液切换;C、1个,操作包括系统充压、加压吸附、减压脱附;D、3个,操作包括加压吸附、减压脱附、柱间气液切换;3、本实验采用什么工程手段来实现吸附和脱附操作? CA、加压吸附、常压脱附;B、加压吸附、升温脱附;C、加压吸附、真空脱附;D、低温吸附、高温脱附;4、当吸附剂用量一定时,影响本实验变压吸附效果的主要因素有哪些?BA、吸附压力、温度、气体流量、脱附压力;B、吸附压力、气体流量、脱附压力、吸附时间;C、吸附压力、气体流量、吸附时间;D、温度、气体流量、脱附压力、吸附时间;5、穿透曲线是吸附柱出口液体中被吸附物质的浓度AA、随时间的变化曲线;B、随气体流量的变化曲线;C、随吸附压力的变化曲线;D、随进口浓度的变化曲线;6、测定吸附穿透曲线的目的是什么?ADA、测定出口气体的穿透点,并据此确定吸附柱的最佳操作时间和吸附剂的动态吸附容量;B、测定出口气体的穿透点,并据此确定吸附柱的最佳操作时间;C、测定出口气体的穿透点,并据此确定吸附柱的动态吸附容量;D、测定出口气体的穿透点和饱和点,并据此判断吸附柱中传制质区的长度;7、为了确定吸附剂的动态吸附容量,实验中必须测定哪些参数? BA、气体流量、穿透时间、气体进口浓度、穿透点气体浓度;B、操作压力、温度、气体流量、穿透时间、气体进口浓度、穿透点气体浓度;C、操作压力、温度、气体流量、气体进口浓度、穿透点气体浓度;D、操作压力、温度、气体流量、穿透时间、气体进口和出口浓度;8、本实验中为什么不考虑吸附过程的热效应? DA、因为设备小、散热快;B、因为是变压吸附,温度恒定;C、因为是真空脱附,能及时移走吸附热;D、因为是物理吸附,吸附热不显著;填料塔分离效率的测定原理及要求1、影响填料塔分离效率的因素有哪些?ABCA、物性因素;B、设备因素C、操作因素;2、甲酸——水系统的轻组分可能是什么?ABA、甲酸B、水C、共沸物3、甲酸——水系统的重组分可能是什么? CA、甲酸B、水C、共沸物4、实验时,塔体保温温度控制在什么范围? AA、96℃——100℃;B、100℃——104℃;C、104℃——108℃;5、正系统塔内表面张力自下而上的分布是如何变化的? AA、增大;B、不变;C、减小;6、负系统塔内表面张力自上而下的分布是如何变化的? CA、增大;B、不变;C、减小;7、塔内传质过程应控制在什么状态? CA、分子扩散;B、层流对流;C、湍流对流;组合膜分离乳清废水1、超滤、纳滤、反渗透膜分离的推动力是: BA、浓度差;B、压力差;C、电位差;D、温度差2、反映膜分离性能的指标有:ABCA、膜渗透通量;B、截留率;C、通量衰减系数;D、流量3、影响待处理料液膜分离效率的操作因素有:ABA、料液温度;B、操作压强;C、料液浓度;D、处理量;4、常用的膜组件形式有:ABCDA、管式;B、卷式;C、板框式;D、中空纤维和毛细管式;5、膜组件若长期不用,应采取以下措施: CA、用清水清洗,晾干保存;B、直接加入1%的甲醛保护液;C、用清水清洗并排空,再加入保护液密封;D、直接加入清水并密封。
井冈山大学2020年普通专升本《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基础科目考试大纲
![井冈山大学2020年普通专升本《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基础科目考试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a8ddc9bc03d8ce2f01662317.png)
酸碱平衡的理论基础 酸碱溶液 pH 的计算 酸碱平衡的移动
酸碱缓冲溶液 滴定分析法概述 酸碱指示剂
(1) 酸碱质子理论基本概念 (2) 共轭酸碱对的关系 (3) 酸碱解离常数及其与酸碱强度的关系 (1) 一元弱酸、弱碱溶液 pH 的计算(最简式) (2) 两性物质溶液 pH 的计算 (1) 同离子效应 (2) 盐效应 (3) 解离度与稀释定律 (1) 缓冲溶液的缓冲原理和缓冲范围 (2) 缓冲溶液 pH 的计算 (3) 缓冲溶液 pH 的配制 (1) 滴定方式 (2) 基准物质与标准溶液 (1) 酚酞和甲基橙的变色范围和应用
金属指示剂
(1) 金属指示剂及其作用原理 (2) 金属指示剂的理论变色点
配位滴定的应用
(1) 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2) 以铬黑 T 为指示剂测定 Ca2+
第 14 章 非金属元素(一)
卤族元素
氧与硫
氮与磷
第 15 章 非金属元素(一)
碳、硅、硼
碱金属和碱土金属
第 16 章 主族金属元素
铝及其重要化合物 锡、铅
定量分析中的误差
(1) 准确度和精密度的概念及二者相互关系 (2) 误差的分类、产生的原因及减免的方法
第 3 章 误差与数据处理
分析数据的统计处理
(1) 数据的集中趋势和分散程度的表示 (2) 可疑数据的检验
有效数字及其运算规则
(1) 有效数字的含义和位数 (2) 有效数字的修约
第 4 章 酸碱平衡 第 5 章 酸碱滴定法
(1)流体的流动型态
管内流动的阻力损失
(1)管内流动的阻力损失的计算 (2)当量直径
管路计算
(1)管路计算(设计型计算)
第二章 流体输送机械
离心泵
专升本模拟题答案-化学工程与工艺完反与工艺完反应3套64
![专升本模拟题答案-化学工程与工艺完反与工艺完反应3套64](https://img.taocdn.com/s3/m/dda4ddf7fc4ffe473268abbd.png)
化学反应工程(一)一、基本概念1.反应工程发展的四个阶段是什么?各有什么特点?答:反应工程是以工业反应过程为主要研究对象,以反应技术的开发、反应过程的优化和反应器设计为主要目的的一门新兴工程学科。
反应工程发展的第一阶段:1957年第一届欧洲化学反应工程讨论会上正式确立反应工程这一学科。
第二阶段:化学反应工程的早期研究主要是针对流动、传热和传质对反应结果的影响;第三阶段:50年代,有一系列重要的研究论文发表于《化学工程科学》杂志,对反应器内部发生的若干种重要的、影响反应结果的传递过程,如返混、停留时间分布、微观混合、反应器的稳定性(见反应器动态特性)等进行研究,获得了丰硕的成果,从而促成了第一届欧洲化学反应工程讨论会的召开。
第四阶段:一方面继续进行理论研究,积累数据,并应用于实践;另一方面,把应用范围扩展至较复杂的领域,形成了一系列新的分支。
2.反应工程主要解决哪三个问题?答:①研究化学反应规律,建立反应动力学模型;亦即对所研究的化学反应,以简化的或近似的数学表达式来表述反应速率和选择率与温度和浓度等的关系。
②研究反应器的传递规律,建立反应器传递模型;亦即对各类常用的反应器内的流动、传热和传质等过程进行理论和实验研究,并力求以数学式予以表达。
③研究反应器内传递过程对反应结果的影响。
即对一个特定反应器内进行的特定的化学反应过程,在其反应动力学模型和反应器传递模型都已确定的条件下,将这些数学模型与物料衡算、热量衡算等方程联立求解,就可以预测反应结果和反应器操作性能。
3.反应工程研究问题的主要方法是什么?答:(1)经验归纳法:实验数据因次分析(得到一系列的准数方程)相似模拟经验关联式这是研究传递过程化工单元操作的传统的方法,但该法对伴有物理过程的化学反应过程不理想。
(2)数学模型法。
数学模型法是对复杂的难以用数学全面描述的客观实体人为地做某些假定,设想出一个简化模型,并通过对简化模型的数学求解,达到利用简单数学方程描述复杂物理过程的目的。
知到网课答案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实验样板课后作业答案.docx
![知到网课答案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实验样板课后作业答案.docx](https://img.taocdn.com/s3/m/816e9a830066f5335b812167.png)
知到网课答案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实验样板课后作业答案问:根据慢性病轨迹不同阶段患者的表现,指导护士要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按照护理问题的轻重缓急排列优先顺序,促进危机解除及恢复稳定状态的是急性及危机阶段。
答:对问: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即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答:正确问: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于()年诞生。
答:A问:在使用计算机时突然发生断电事故,计算机( )中的信息将全部丢失。
答:A问: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于()年诞生。
答:A问:Disruptive theory认为创新是()。
答:C问: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于()年诞生。
答:A问: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于()年诞生。
答:A问: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于()年诞生。
答:A问:计算机硬件能直接识别和执行的只有()。
答:D问:在计算机中表示存储容量时,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答:B问:在计算机工作过程中,将外存的信息传送到内存中的过程称之为()。
答:C问:在计算机工作过程中,将外存的信息传送到内存中的过程称之为()。
答:C问:由微处理器,存储器和输入输出接口组成的计算机称为微型计算机系统答:×问:由微处理器,存储器和输入输出接口组成的计算机称为微型计算机系统答:×问:由微处理器,存储器和输入输出接口组成的计算机称为微型计算机系统答:×问:世界上第二代电子计算机采用的电子逻辑器件是()。
答:B问:世界上第二代电子计算机采用的电子逻辑器件是()。
答:B问:世界上第二代电子计算机采用的电子逻辑器件是()。
答:B问:与二进制数1011011对应的十进制数是( )。
答:B。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综合实验的教学设计与实践——用废旧铝制品制备超细Al(OH)_3粉体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综合实验的教学设计与实践——用废旧铝制品制备超细Al(OH)_3粉体](https://img.taocdn.com/s3/m/01447e9ddd88d0d233d46abd.png)
续 京 ,朱桂花
( 北方 民族 大学 化 学化 工 学院 ,宁夏 银 川 70 2 ) 50 1
摘 要 :通过设计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综合实验 ,采用 化学沉 淀方法制 备出超细 A O , 1( H) 粉体 ,并对制 备
出的粉体进行表征测定 。通过该实验掌握化学沉淀法制备超 细粉体 的基本方法 ,了解 I R、T M 和化学分析 等 E
化学工程 与工 艺专 业 实验教 学 的 目的是 通过对
1 化 工 专 业 综合 实验 的教 学设 计
化学化工常用仪器 、 设备、 测试技术及基本的实验研 化 工专业 综合 实验 的教 学设计 应具 有较 详细 的 究方法 和技 巧 的运用 , 培养 学生分析 问题 和解 决 问题 基本原理和操作步骤 , 使学生综合运用基础知识 、 的能力 , 提高学 生 的 自学 能力 、 独立 思 考能 力 和创新 实验 技术 和测试 方法 , 养其 分析 解 决较 复 杂 问题 培 能力 。化学工程 与工 艺专 业 的大 综合 实验 既 与基 础 能力 。本文 以此 为 主导 思 想 , 计 了“ 废 旧铝 制 设 用 实验 、 专业 实验等相衔 接 ,又与创新 实 验和科 研相 渗 品制 备超 细 A ( H) 1O 粉体 ” 的化 工专业 综合 实验 的 透 , 工专业 实验 的精髓 , 是化 旨在 于提 高本 科 生综 合 教学 案例 。 运用基 础知识和基本 技能的 同时 , 强调调 动本科 生 更 1 1 实验 目的 . 的主观 能动 l 培 养本科生科研 素质和创新能力 , 生, 体 掌握用 废 旧铝制 品制备 A ( H) 1O ,的基本 原 理 ; 现 了科研 与教 学相 互促 进关 系 。近年来 结 合应 用研
安徽2020年专升本考试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专业课考试纲要
![安徽2020年专升本考试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专业课考试纲要](https://img.taocdn.com/s3/m/149f794510a6f524ccbf85d7.png)
安庆师范大学 2020 年专升本招生考试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科目1《大学化学》考试纲要一、考试范围与内容本纲要规定的考试范围和内容,以教育部所颁布的《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试行)》为依据,主要包括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三个部分,总分为150分。
考试侧重考查考生对化学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同时注意考查考生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主要参考教材如下:1. 钟国清,蔡自由主编《大学基础化学》(第三版),科学出版社,2019年。
二、考试目标与水平层次本纲要确定的考试目标由知识与技能要点、考试条目和考试水平三部分组成。
“知识与技能要点”考查考生应知应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考试条目”是“知识与技能要点”内容的细化;考试水平是具体确定所考查的应知应会的知识和技能的考查层次。
本纲要的考试水平分为四个层次:A(识记)、B(理解)、C(掌握)、D (综合运用)。
每一较高层次同时包含其较低层次的考试水平。
其具体含义为:A(识记):主要考查考生对专业基础知识的识别和记忆水平,要求考生能正确地辨别、再认或再现相应的基础知识,如要求学生能从题目所提供的材料中识别出学过的知识(再认)或者能按题目要求复述学过的知识(再现)。
即在记忆水平上考核考生的学习成果。
例如:“氧化数”的概念。
B(理解):主要考查考生对专业基础知识的理解程度。
除“识记”的要求外,正确理解所学知识的确切含义以及与其相关知识的内在联系。
例如:水分子中化学键的种类。
C(掌握):主要考查考生对所学专业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初步运用能力。
要求考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用所学过的知识及方法解决新情况下出现的简单问题。
例如:酸性条件下,高锰酸根氧化草酸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D(综合运用):主要考查考生对所学专业基础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要求考生在对专业基础知识掌握的基础上,具有系统的、灵活的、较强的综合运用能力。
例如:计算醋酸溶液中氢离子浓度的大小。
三、考试内容一、物质结构基础知识知识与技能要点考试条目考试水平A B C D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1.原子的组成√2.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特性√3.四个量子数的取值及物理意义√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1.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则和方法√2.核外电子排布与元素周期系的关系√元素基本性质的周期性1.原子半径√2.电离能√3.电负性的周期性变化规律√化学键1.离子键的特征及本质√2.共价键的键型:σ键、π键和配位键√3.共价键的特点√杂化轨道理论与分子空间构型1.sp杂化、sp2杂化、sp3杂化的分子构型√2.等性杂化与不等性杂化√3.杂化轨道理论解释分子空间构型√二、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知识与技能要点考试条目考试水平A B C D化学反应速率1.平均速率与瞬时速率√2.碰撞理论与过渡态理论√3. 浓度、温度和催化剂分别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化学平衡1.实验平衡常数与标准平衡常数的表达式及意义√2.平衡常数与平衡转化率的计算√3.浓度、压力和温度分别对化学平衡的影响√三、化学分析概论知识与技能要点考试条目考试水平A B C D误差与数据处理1.系统误差与偶然误差,准确度与误差√2.提高分析结果准确度的方法√3.有效数字及其运算规则√滴定分析法1.滴定分析的基本方法√2.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四、酸碱平衡与酸碱滴定法知识与技能要点考试条目考试水平A B C D弱电解质的解离平衡1.弱电解质解离常数表达式√2.解离度的意义√3.稀释定律√酸碱质子理论1.酸碱的定义√2.共轭酸碱对的判断√酸碱溶液pH的计算1.一元弱酸、弱碱中的氢离子浓度的计算公式√2.一般式与最简式及其判定条件√同离子效应与缓冲溶液1.同离子效应的定义及判断√2.缓冲溶液的缓冲原理及其pH值的计算√3.缓冲溶液的选择和配置原则√酸碱滴定法1.酚酞和甲基橙指示剂的变色原理与变色范围√2.酸碱滴定的基本原理√3.酸碱指示剂的合理选择。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相关实验汇总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相关实验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b9d1bbecfe4733687f21aa74.png)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实验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实验室编2010年8月前言当前,我们国家正处于蓬勃发展时期,各项建设需要大量的高质量的高校毕业生。
化学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不但对人才需求量大,而且对人才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
要求化工类人才既要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又要有较强的适应性,善于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具有独立工作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
要使我们的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毕业生具备上述素质,实验和技术开发能力的培养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化学工程与工艺实验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环。
化学工程与工艺实验是在化工类专业学生学完化工原理、分离工程、化工热力学、化学反应工程和有关化工工艺等理论课程及受过一系列基础实验的训练之后进行的。
化学工程与工艺实验具有综合性、复杂性和更切合工程实际的特点,需要专业知识和基础实验技能的综合应用。
在化工专业理论的指导下,该课程着重培养学生的工程及工艺类较复杂实验工程的设计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对实验数据和结果的处理及分析能力。
通过该实验课程的学习,达到拓宽实验知识、提高实验技能和实验研究能力的目的。
本教材是为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及相关专业本科生编写的实验教材。
各实验的讲义由相应的实验教师编写。
在实验工程和内容的安排上,以综合及设计实验为主,将一些实验方法的训练融于各个实验工程中,充分体现实验基础训练与应用的联系。
化工专业实验课程以学生亲自动手进行整个实验工程的实验,要求每个同学都要主动地在老师指导下参与实验的全过程,深入思考,充分体会化工专业知识和相关的分析及物理知识在实验中的应用,有意识地训练自己的实验动手能力。
同时,对实验中遇到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在实验报告的结果与讨论中充分体现出来。
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化工专业实验教材的内容和教案方法也随之在变,要求我们在有限的教案资源下,达到很好的教案效果,在这一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希望老师和同学们能提出有关的意见和建议,共同改进化工专业实验教案工作!编者2010年7月目录前言 (1)目录 (2)实验 1 釜式反应器的研究 (3)实验 2 乙酸丁酯的合成及精制 (12)实验 3 水盐体系相平衡测定及硫酸钾制备 (15)实验 4 聚醋酸乙烯酯乳液的合成和乳胶漆的制备 (39)实验 5 固体催化剂性能评价实验——CO2甲烷化反应 (51)实验 6 反渗透膜分离制高纯水实验 (63)实验7 液膜分离法处理废水实验 (68)实验8中低品位磷矿组合式浸取实验 (72)实验9 等离子体重整甲烷—二氧化碳制合成气 (80)实验1 釜式反应器的研究物料在反应器内的停留时间分布是连续流动反应器的一个重要性质,可定量描述反应器内物料的流动特性。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实验1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实验1](https://img.taocdn.com/s3/m/7b02a27bcaaedd3383c4d39b.png)
填料塔分离效率的测定1. 实验目的填料塔是生产中广泛使用的一种塔型,在进行设备设计时,要确定填料层高度,或确定理论塔板数与等板高度HETP。
其中理论板数主要取决于系统性质与分离要求,等板高度HETP则与塔的结构,操作因素以及系统物性有关。
由于精馏系统中低沸组分与高沸组分表面张力上的差异,沿着气液界面形成了表面张力梯度。
表面张力梯度不仅能引起表面的强烈运动,而且还可导致表面的蔓延或收缩。
这对填料表面液膜的稳定或破坏以及传质速率都有密切关系,从而影响分离效果。
本实验主要有两个目的。
(1)了解系统表面张力对填料精馏塔效率的影响机理;(2)测定甲酸-水系统在正、负系统范围的HETP。
2. 实验原理根据热力学分析,为使喷淋液能很好地润湿填料表面,在选择填料的材质时,要使固体的表面张力σsv 大于液体的表面张力σLv。
然而有时虽已满足上述热力学条件,但液膜仍会破裂形成沟流,这是由于混合液中低沸组分与高沸组分表面张力不同,随着塔内传质传热的进行,形成表面张力梯度,造成填料表面液膜的破碎,从而影响分离效果。
根据系统中组分表面张力的大小,可将二元精馏系统分为下列三类。
(1)正系统:低沸组分的表面张力叫较低,即σ1<σh。
当回流液下降时,液体的表面张力σLv值逐渐增大。
(2)负系统;与正系统相反,低沸组分的表面张力σ1较高,即σ1>σh。
因而回流液下降过程中表面张力σLv逐渐减小。
(3)中性系统:系统申低沸组分的表面张力与高沸组分的表面张力相近,即σ1≈σh,或两组分的挥发度差异甚小,使得回流液的表面张力值并不随着塔中的位置有多大变化。
在精馏操作中,由于传质与传热的结果,导致液膜表面不同区域的浓度或温12度不均匀,使表面张力发生局部变化,形成表面张力梯度,从而引起表面层内液体的运动,产生Marangoni 效应。
这一效应可引起界面处的不稳定,形成旋涡;也会造成界面的切向和法向脉动,而这些脉动有时又会引起界面的局部破裂,因此由玛兰哥尼(Marangoni)效应引起的局部流体运动反过来又影响传热传质。
专升本《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实验》_试卷_答案
![专升本《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实验》_试卷_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aa748b076a20029bd642d8d.png)
专升本《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实验》一、(共71题,共150分)1.在相同观测条件下,对某量进行一系列观测,如误差出现符号和大小均相同或按一定的规律变化,这种误差称为________________。
(3分).标准答案:1.系统误差;2.正交实验设计法是研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一种高效.快速.经济的实验方法。
(3分).标准答案:1.多因素;2.多水平;3.流体流过转子流量时的压强降随其流量增大而________。
(3分).标准答案:1.不变;4.孔板流量计的关系曲线应在.标准答案:1.单对数;5.直管摩擦阻力测定实验是测定.标准答案:1.λ与Re;6.流量增大时离心泵入口真空度________、.标准答案:1.增大;2.减小;7.分).标准答案:1.开循环冷却水;8..标准答案:1.减小测量误差;9.萃取实验中____为连续相,____为分散相。
(3.标准答案:1.水;2.煤油;10.过滤实验的主要内容.标准答案:1.测定某一压强下的过滤常数;11.A.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有充足的供水量。
B.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位压头的恒定。
C.只要如此,就可以保证流体流动的连续性。
.标准答案:B12.A.开泵时,出口阀未关闭。
B.发生了气缚现象。
C.没有灌好初给水。
D.泵的吸入管线密封不好,有漏气之处。
.标准答案:C13.离心泵在正常运转时,其扬程与升扬高度的大小比较是()。
(2分)A.扬程>升扬高度B.扬程<升扬高度C.扬程=升扬高度D.不能确定.标准答案:A14.在空气~水蒸气换热体系,管壁温度Tw应接近蒸汽温度还是空气温度?可能的原因是()(2分)A.接近空气温度,这是因为空气处于流动状态,即强制湍流状态,α(空气)增加。
B.接近蒸汽温度,这是因为蒸汽冷凝传热膜系数。
C.不偏向任何一边,因为蒸汽冷凝α和空气温度α均对壁温有影响。
.标准答案:B15.准确度与精密度之间的关系,正确的说法是()。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相关实验汇总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相关实验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aeba119eb14e852458fb57b7.png)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实验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实验室编2010年8月前言当前,我们国家正处于蓬勃发展时期,各项建设需要大量的高质量的高校毕业生。
化学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不但对人才需求量大,而且对人才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
要求化工类人才既要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又要有较强的适应性,善于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具有独立工作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
要使我们的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毕业生具备上述素质,实验和技术开发能力的培养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化学工程与工艺实验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环。
化学工程与工艺实验是在化工类专业学生学完化工原理、分离工程、化工热力学、化学反应工程和有关化工工艺等理论课程及受过一系列基础实验的训练之后进行的。
化学工程与工艺实验具有综合性、复杂性和更切合工程实际的特点,需要专业知识和基础实验技能的综合应用。
在化工专业理论的指导下,该课程着重培养学生的工程及工艺类较复杂实验项目的设计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对实验数据和结果的处理及分析能力。
通过该实验课程的学习,达到拓宽实验知识、提高实验技能和实验研究能力的目的。
本教材是为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及相关专业本科生编写的实验教材。
各实验的讲义由相应的实验教师编写。
在实验项目和内容的安排上,以综合及设计实验为主,将一些实验方法的训练融于各个实验项目中,充分体现实验基础训练与应用的联系。
化工专业实验课程以学生亲自动手进行整个实验项目的实验,要求每个同学都要主动地在老师指导下参与实验的全过程,深入思考,充分体会化工专业知识和相关的分析及物理知识在实验中的应用,有意识地训练自己的实验动手能力。
同时,对实验中遇到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在实验报告的结果与讨论中充分体现出来。
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化工专业实验教材的内容和教学方法也随之在变,要求我们在有限的教学资源下,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在这一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希望老师和同学们能提出有关的意见和建议,共同改进化工专业实验教学工作!编者2010年7月目录前言 (1)目录 (2)实验 1 釜式反应器的研究 (3)实验 2 乙酸丁酯的合成及精制 (12)实验 3 水盐体系相平衡测定及硫酸钾制备 (15)实验 4 聚醋酸乙烯酯乳液的合成和乳胶漆的制备 (39)实验 5 固体催化剂性能评价实验——CO2甲烷化反应 (51)实验 6 反渗透膜分离制高纯水实验 (63)实验7 液膜分离法处理废水实验 (68)实验 8中低品位磷矿组合式浸取实验 (72)实验 9 等离子体重整甲烷—二氧化碳制合成气 (80)实验1 釜式反应器的研究物料在反应器内的停留时间分布是连续流动反应器的一个重要性质,可定量描述反应器内物料的流动特性。
南京工业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实验》思考题答案
![南京工业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实验》思考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191d578c850ad02de804166.png)
实验1二元体系汽液平衡数据测定1,实验测量误差及引起误差的原因?答:(1)汽液两相平衡时,回流滴下来的流体速率平稳,大约每秒1~2滴,且在一段时间内温度维持不变。
2,影响汽液平衡数据测定的精确度的因素有哪些?答:(2)影响准确度的因素有温度和压强,装置气密性,温度计灵敏度,折射仪读数准确性等。
实验3 二氧化碳临界现象观测及PVT关系的测定1,质面比常数K值对实验结果有何影响?为什么?答:任意温度任意压力下,质面比常数k均不变。
所以不会对实验结果又影响。
2,为什么测量25℃下等温线时,严格讲,出现第1个小液滴时的压力和最后一个小汽泡将消失时的压力应相等?答:在出现第一个小液滴和最后一个汽泡消失过程中CO2处于汽液平衡状态。
根据相律得F=C-P+1=1-2+1=0,自由度为0,故过程中压力应为相等。
实验4 气相色谱法测定无限稀释溶液的活度系数1,无限稀释活度系数的定义是什么?测定这个参数有什么作用?答:定义:P29 公式(4-1),作用:通过测定两个组分的比保留体积和无限稀释下的活度系数,计算其相对挥发度.2,气相色谱基本原理是什么?色谱仪有哪几个基本部分组成?各起什么作用?答:原理:因固定液对于样品中各组分溶解能力的差异而使其分离。
组成及作用:(1)载气系统气相色谱仪中的气路是一个载气连续运行的密闭管路系统。
整个载气系统要求载气纯净、密闭性好、流速稳定及流速测量准确。
(2)进样系统进样就是把气体或液体样品速而定量地加到色谱柱上端。
(3)分离系统分离系统的核心是色谱柱,它的作用是将多组分样品分离为单个组分。
色谱柱分为填充柱和毛细管柱两类。
(4)检测系统检测器的作用是把被色谱柱分离的样品组分根据其特性和含量转化成电信号,经放大后,由记录仪记录成色谱图。
(5)信号记录或微机数据处理系统近年来气相色谱仪主要采用色谱数据处理机。
色谱数据处理机可打印记录色谱图,并能在同一张记录纸上打印出处理后的结果,如保留时间、被测组分质量分数等。
安庆师范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专升本真题
![安庆师范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专升本真题](https://img.taocdn.com/s3/m/c605e566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3a.png)
安庆师范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专升本真题1、E连续回流提取法(正确答案)从中药中水提取液中萃取偏于亲水性的成分的溶剂是()[单选题] *A正丁醇(正确答案)B乙醇C乙醚D三氯甲烷2、牛蒡子属于()[单选题] *A香豆素类B木脂内酯(正确答案)C苯丙酸类D黄酮类3、牛蒡子属于()[单选题] *A香豆素类B木脂内酯(正确答案)C苯丙酸类D4、关于肿节风,说法正确的有(多选)()*A别名:接骨金粟兰、九节茶等(正确答案)B功能主治抗菌消炎凉血清热解毒(正确答案)C肿节风为白色针晶(正确答案)D不易溶于甲醇,乙醇5、下列基团在极性吸附色谱中的被吸附作用最强的是()[单选题] * A羧基(正确答案)B羟基C氨基D醛基6、挥发性成分的提取,常用的是()[单选题] *A溶剂提取法B水蒸气蒸馏法(正确答案)C超临界液体萃取法D超声提取法7、具有挥发性的生物碱是()[单选题] *A苦参碱B莨菪碱C麻黄碱(正确答案)D小檗碱8、属于二萜的化合物是()[单选题] *A龙脑B月桂烯C薄荷醇D穿心莲内酯(正确答案)9、具有升华性的生物碱是()[单选题] *A烟碱B咖啡因(正确答案)C槟榔碱D苦参碱10、下列化合物中,酸性最强的是()[单选题] * A芦荟大黄素B大黄酚C大黄素甲醚D大黄酸(正确答案)11、倍半萜和二萜在化学结构上的明显区别是()[单选题] * A氮原子数不同B碳原子数不同(正确答案)C碳环数不同D硫原子数不同12、七叶内酯的结构类型为()[单选题] *A简单香豆素(正确答案)B简单木脂素C呋喃香豆素D异香豆素13、可与异羟肟酸铁反应生成紫红色的是()[单选题] *A羟基蒽醌类B查耳酮类C香豆素类(正确答案)D二氢黄酮类14、下列哪个中药中含有机酸()[单选题] *A金银花(正确答案)B大黄C黄芩D乌头15、下列生物碱碱性最强的是()[单选题] *APkA=22BPkA=5(正确答案)CPkA=13DPkA=5816、中药厚朴中含有的厚朴酚是()[单选题] *A双环氧木脂素类B联苯环辛烯型木脂素类C环木脂内酯木脂素类D新木脂素类(正确答案)17、用有机溶剂加热提取中药成分时,宜采用(多选)()* A浸渍法B渗漉法C煎煮法D回流提取法(正确答案)18、中药紫草中的主要有效成分属于()[单选题] * A苯醌类B萘醌类(正确答案)C蒽醌类D菲醌类19、很少含有挥发油的植物科为()[单选题] *A菊科B唇形科C茜草科(正确答案)D姜科20、中药丹参中的主要有效成分属于()[单选题] * A苯醌类B萘醌类C蒽醌类D菲醌类(正确答案)21、由两个C6-C3单体聚合而成的化合物称()[单选题] *A木质素B香豆素(正确答案)C黄酮D木脂素22、E何首乌(正确答案)下列不含蒽醌类成分的中药是()*A丹参(正确答案)B决明子C芦荟D紫草(正确答案)23、适用于队热及化学不稳定的成分、低极性成分的提取()[单选题] * A渗漉法B超声提取法C回流提取法D超临界流体提取法(正确答案)24、使游离香豆素呈现红色的是()[单选题] *A异羟肟酸铁反应(正确答案)BA-萘酚-浓硫酸反应C浓硫酸-没食子酸D浓硫酸-变色酸25、萜类化合物在化学结构上的明显区别是()[单选题] *A氮原子数不同B碳原子数不同(正确答案)C碳环数不同D硫原子数不同26、即有一定亲水性,又能与水分层的是()[单选题] *A正丁醇B乙酸乙酯C二者均是(正确答案)D二者均非27、E连续回流提取法(正确答案)下列方法中能始终保持良好浓度差的是()* A浸渍法B渗漉法(正确答案)C煎煮法D回流提取法28、在溶剂提取法中,更换新鲜溶剂可以创造新的(),从而使有效成分能够继续被提取出来。
河北省2018年高校专接本教育选拔考试化学工程与工艺A卷答案
![河北省2018年高校专接本教育选拔考试化学工程与工艺A卷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78842c1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92.png)
河北省2018年高校专接本教育选拔考试化学工程与工艺A卷答案1.遵循流体动力学规律的单元操作是( )。
[单选题] *A、沉降(正确答案)B、蒸发C、冷冻D、干燥2.U型管液柱压力计两管的液柱差稳定时,在管中任意一个截面上左右两端所受压力( )。
[单选题] *A、相等(正确答案)B、不相等C、有变化D、无法确定3.以下有关全回流的说法正确的是( )。
[单选题] *A、精馏段操作线与提馏段操作线对角线重合(正确答案)B、此时所需理论塔板数量多C、塔顶产品产出量多D、此时所用回流比最小4.在层流流动中,若流体的总流量不变,则规格相同的两根管子串联时的压降为并联时的( )倍。
[单选题] *A.2(正确答案)B.6C.4D.15.压力表在刻度盘上有红线是表示( )。
[单选题] *A、设计压力B、公称压力C、最高工作压力(正确答案)D、最低工作压力6.某车间测得一精馏塔得真空度为540mmHg,绝对压强为100mm/Hg,则当地大气压为( )mmHg。
[单选题] *A、440B、540C、640(正确答案)D、7607. 在冷凝器中用水冷凝苯蒸汽,水走管程,其雷诺数Re=1.2×103此时对流传热系数为( ),若将水的流量减半,其对流传热系数( )。
[单选题] *A、>(1/2)B、<(1/2)C、=(1/2)D、无法确认(正确答案)8. 表压值是从压强表上读得的,它表示的是( )。
[单选题] *A、比大气压强高出的部分(正确答案)B、设备的真实压力C、比大气压强低的部分D、大气压强9. 离心泵在停泵时,应先关闭出口阀,再停电机,这是为了防止( )。
[单选题] *A、汽蚀现象B、电流过大C、高压流体倒流(正确答案)D、气缚现象10. 吸收操作的作用是分离( )。
[单选题] *A、气体混合物(正确答案)B、液体均相混合物C、互不溶液体混合物D、气液混合物11.当液体内部任一点的压强有变化时,将使液体内部其它各点的压强(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升本《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实验》一、(共71题,共150分)1. 在相同观测条件下,对某量进行一系列观测,如误差出现符号和大小均相同或按一定的规律变化,这种误差称为________________。
(3分).标准答案:1. 系统误差;2. 正交实验设计法是研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一种高效.快速.经济的实验方法。
(3分).标准答案:1. 多因素;2. 多水平;3. 流体流过转子流量时的压强降随其流量增大而________。
(3分).标准答案:1. 不变;4. 孔板流量计的关系曲线应在____________坐标纸上标绘。
(3分).标准答案:1. 单对数;5. 直管摩擦阻力测定实验是测定________________的关系,在双对数坐标纸上标绘。
(3分).标准答案:1. λ与Re;6. 流量增大时离心泵入口真空度________、________出口压强将。
(3分).标准答案:1. 增大;2. 减小;7. 在精馏塔实验中,开始升温操作时的第一项工作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标准答案:1. 开循环冷却水;8. 在传热实验中将热电偶冷端放在冰水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标准答案:1. 减小测量误差;9. 萃取实验中____为连续相,____为分散相。
(3分).标准答案:1. 水;2. 煤油;10. 过滤实验的主要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标准答案:1. 测定某一压强下的过滤常数;11. 在流体流动阻力实验中必须保证高位水槽中始终有溢流,其原因是( ) (2分)A.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有充足的供水量。
B.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位压头的恒定。
C.只要如此,就可以保证流体流动的连续性。
.标准答案:B 12. 在离心泵实验中,若离心泵启动后抽不上水来,可能的原因是( ) (2分)A.开泵时,出口阀未关闭。
B.发生了气缚现象。
C.没有灌好初给水。
D.泵的吸入管线密封不好,有漏气之处。
.标准答案:C13. 离心泵在正常运转时,其扬程与升扬高度的大小比较是()。
(2分)A.扬程>升扬高度B.扬程<升扬高度C.扬程=升扬高度D.不能确定.标准答案:A14. 在空气~水蒸气换热体系,管壁温度Tw应接近蒸汽温度还是空气温度?可能的原因是( ) (2分)A.接近空气温度,这是因为空气处于流动状态,即强制湍流状态,α(空气)增加。
B.接近蒸汽温度,这是因为蒸汽冷凝传热膜系数。
C.不偏向任何一边,因为蒸汽冷凝α和空气温度α均对壁温有影响。
.标准答案:B15. 准确度与精密度之间的关系,正确的说法是()。
(2分)A.测定的精密度好,准确度就一定好,因为偶然误差小;B.测定的精密度好,但准确度不一定好,消除了系统误差后,精密度好的结果,准确度就好;C.测定的准确度好,精密度就一定好,因为系统误差小。
.标准答案:B16. 下列有关列管式换热器操作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2分)A.开车时,应先进冷物料,后进热物料B.停车时,应先停热物料,后停冷物料C.开车时要排不凝气D.发生管堵或严重结垢时,应分别加大冷.热物料流量,以保持传热量.标准答案:D17. 下列那个单元操作不属于传质过程()(2分)A.精馏B.吸收解吸C.萃取D.过滤.标准答案:D18. 对于对流干燥器,干燥介质的出口温度应()。
(2分)A.小于露点B.等于露点C.大于露点D.不能确定.标准答案:C19. 精馏操作中叙述正确的是()。
(2分)A.调节塔顶温度最直接有效的方法是调整回流量B.精馏塔的压力.温度达到工艺指标,塔顶产品就可以采出C.精馏塔的压力.温度达到工艺指标,塔釜物料才可以采出D.精馏塔的压力.温度达到工艺指标,回流阀就必须关闭,回流罐的液体全部作为产品采出.标准答案:A20. 在吸收解吸操作中,需要停车的事故有()。
(2分)A.加热蒸汽中断B.自控阀阀卡C.运行泵坏D.仪表风中断.标准答案:A21. 误差概率分布曲线呈正态分布,偶然误差要通过的一定的_________________来处理。
(3分).标准答案:1. 数学方法(测量平差);22. 正交实验结果的分析方法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标准答案:1. 极差分析和方差分析法;23. 在不同条件下测定直管摩擦系数与雷诺数的数据,能否关联在同一条曲线上_____________。
(3分).标准答案:1. 只有管粗糙度相等时才能;24. 孔板流量计的关系曲线在双对数坐标上应为________。
(3分).标准答案:1. 直线;25. 在精馏实验中,判断精馏塔的操作是否稳定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标准答案:1. 塔顶温度稳定;26. 萃取实验中水的出口浓度的计算公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标准答案:1. ;27. 干燥过程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3分).标准答案:1. 等速干燥;2. 降速干燥;28. 在传热实验中,采用套管式换热器加热冷空气,加热介质为____________________,可通过增加____________________到提高传热系数的目的。
(3分).标准答案:1. 饱和水蒸汽;2. 空气流量达;29. 在柏努利方程实验中,当测压管上的小孔(即测压孔的中心线)与水流方向垂直时,测压管内液柱高度(从测压孔算起)为____________,它反映____________。
(3分).标准答案:1. 静压头;2. 测压点处液体的压强大小;30. 流体流动阻力实验中首先排除管路系统中的空气,是因为( ) (2分)A.空气的存在,使管路中的水成为不连续的水。
B.测压管中存有空气,使空气数据不准确。
C.管路中存有空气,则其中水的流动不在是单相的流动。
.标准答案:C31. 在离心泵实验中,离心泵启动时应该关闭出口阀,其原因是( ) (2分)A.若不关闭出口阀,则开泵后抽不上水来。
B.若不关闭出口阀,则会发生气缚。
C.若不关闭出口阀,则会使电机启动电流过大。
D.若不关闭出口阀,则会发生气蚀。
.标准答案:C32. 离心泵的实际安装高度()允许安装高度,就可防止气蚀现象发生。
(2分)A.大于B.小于C.等于D.近似于.标准答案:B33. 以空气为被加热介质的传热实验中,当空气流量增大时,壁温如何变化( ) (2分)A.空气流量增大时,壁温Tw升高。
B.空气流量增大时,壁温Tw下降。
C.空气流量增大时,壁温Tw不变。
.标准答案:B34. 精馏塔中自上而下()(2分)A.分为精馏段.加料板和提馏段三个部分B.温度依次降低C.易挥发组分浓度依次降低D.蒸汽质量依次减少.标准答案:C35. 在沸腾床干燥器操作中,若发生尾气含尘量较大时,处理的方法有()。
(2分)A.调整风量和温度B.检查修理C.检查操作指标变化D.以上三种方法.标准答案:D36. 某减压操作的精馏塔,若真空度加大,而其他条件不变,则塔釜残液组成XW(),馏出液组成XD()。
(2分)A.减小增加B.不变不变C.增加减小D.均不确定E.吸收塔和解吸塔的压力应维持一致F.应控制吸收塔压力高于解吸塔G.解吸的操作控制与精馏相似H.吸收解吸与蒸馏操作一样是属于气液两相操作,目的是分离均相混合物.标准答案:A37. 过滤操作中滤液流动遇到阻力是( ) (2分)A.过滤介质阻力B.滤饼阻力C.过滤介质和滤饼阻力之和D.无法确定.标准答案:C38. 催化剂的活性随运转时间变化的曲线可分为( )三个时期(2分)A.成熟期一稳定期一衰老期B.稳定期一衰老期一成熟期C.衰老期一成熟期一稳定期D.稳定期一成熟期一衰老期.标准答案:A39. 离心泵在启动时和停泵时的注意事项主要有哪些?(6分)标准答案:a离心泵启动时,将泵内灌满液体,将出囗阀关死,待电机运行正常逐渐打开出囗阀,调节到所需的流量;b停车前先关出囗阀,再停电机,以防止高压液体反冲入泵内,造成叶轮损坏。
40.在流体流动阻力实验中,不同条件下测定的直管摩擦阻力系数…雷诺数的数据能否关联在同一条曲线上?()(2分)A、一定能。
B、一定不能。
C、只要温度相同就能。
D、必须温度与管壁的相对粗糙度都相等才能。
答案: D41.在离心泵实验中,关闭离心泵时应该关闭出口阀,其原因是()(2分)A、若不关闭出口阀,则因底阀不严物料会倒流。
B、若不关闭出口阀,则会发生气蚀作用。
C、若不关闭出口阀,则会使泵倒转而可能打坏叶轮。
D、若不关闭出口阀,则会使电机倒转而损坏电机。
答案: C42.在传热实验中,管内介质的流速对传热膜系数α有何影响()(2分)A、介质流速u增加,传热膜系数α增加。
B、介质流速u增加,传热膜系数α降低。
C、介质流速u增加,传热膜系数α不变。
答案:A43.精馏塔回流量的增加,()。
(2分)A、塔压差明显减小,塔顶产品纯度会提高B、塔压差明显增大,塔顶产品纯度会提高C、塔压差明显增大,塔顶产品纯度会减小D、塔压差明显减小,塔顶产品纯度会减小答案: B44.在精馏塔操作中,若出现塔釜温度及压力不稳时,可采取的处理方法有()。
(2分)A、调整蒸汽压力至稳定 C、检查疏水器B、停车检查泄漏处 D、以上三种方法答案: D45.在吸收操作中,吸收剂(如水)用量突然下降,处理的方法有()。
(2分)A、补充溶液 C、启动备用水泵或停车检修B、使用备用水源或停车 D、以上三种方法答案: D46.填料萃取塔的结构与吸收和精馏使用的填料塔基本相同。
在塔内装填充物,()。
(2分)A、连续相充满整个塔中,分散相以滴状通过连续相B、分散相充满整个塔中,连续相以滴状通过分散相C、连续相和分散相充满整个塔中,使分散相以滴状通过连续相D、连续相和分散相充满整个塔中,使连续相以滴状通过分散相答案: A47.对于对流干燥器,干燥介质的出口温度应()。
(2分)A低于露点B等于露点C高于露点D不能确定答案:C48. 过滤操作中滤液流动遇到阻力是( ) (2分)A过滤介质阻力B滤饼阻力C过滤介质和滤饼阻力之和D无法确定答案:C49.催化剂化学活化的方式不包括()(2分)A、氧化B、硫化C、还原D、硝化答案:D50.流体流动阻力的测定中,进行测试系统的排气工作时,是否应关闭系统的出口阀门?为什么?(6分)答案:在进行测试系统的排气时,不应关闭系统的出口阀门,因为出口阀门是排气的通道,若关闭,将无法排气,启动离心泵后会发生气缚现象,无法输送液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