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如何读懂诗歌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这是一首怀古诗。此诗描写了汴 河周边的景色,全诗从眼前的汴河引 发出吊古伤今之情、历史沧桑之感, 委婉曲折,感情深沉。诗人运用对比 手法,以汴水春色与隋宫成尘对照映 衬,使隋炀帝自取灭亡的历史教训更 加深刻,以隋朝兴亡之感寓唐代盛衰 之忧,寄寓深远。
(四) 抓情眼
诗词是诗人“缘情而发”的 产物,有时如能捕捉到诗词中 那些最能显现诗人感情的字眼, 便找到了鉴赏该诗词的钥匙。 帮助我们快速而准确把握诗歌 的情感。
题目《奉和袭美抱疾杜门见寄次韵》交 代了哪些信息?
和:应和; 袭美:皮日休; 抱疾:生病; 杜门:闭门谢客; 见寄:收到友人来信; 次韵:用对方的韵应和。
①揭示的写作对象、事件; ②交代的写作缘由或目的; ③表明的诗歌题材;(酬答唱和诗)
牛刀小试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注]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唐朝时是 一个重要节日。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思乡
《咏素蝶诗》
1、交代写作对象(素蝶)2、点明诗歌的类 别(咏物诗)3、暗示写作手法(托物言志)
《鹊桥仙 七夕》
1、交代写作对象、内容(七夕)或写作缘 由(因七夕而写)2、暗示写作内容与情感 (写夫妻相思相聚)
《征人怨》
方
法 五
鹧鸪天
晏几关道注尾联
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殷
勤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
惊梦觉,弄晴时。声声只道不如归。天涯 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
问:最后本两诗句抒说发不是了不作想者回怎家样,只的是情自感己?不
能决定回去的日期,表达了作者无法主宰 自己的生活,浪迹天涯、有家难归的感慨。
——如何初步读懂诗歌
一、考纲要求 E级
(一)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 言、表达技巧; (二) 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 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二 、答题步骤
(一)能读懂——了解大意,初步 把握作者的情感。 (二)会鉴赏——作者通过什么方 式,运用哪些表现手法来表情达意。 (三)精表达——运用答题模式, 采用精确语言来组织答案。
• ⑵岭南:泛指两广一带。
• ⑶春色:作者自注:“岭南万户酒。”此处的 春色指酒。
• ⑷寓公:寄居外地的贵族或是闲散无权的官吏 。
• 管宁,三国人物,东汉末年避黄巾乱于辽东。
(二)看作者
我们应了解作者的哪些相关信息呢?
1、思想性格
知
2、生活经历
3、风格流派
人
4、创作背景和目的
5、时代背景(论世——所处朝 代的国势、朝政等)
牛刀小试
江 楼 感 旧 (赵嘏gǔ )
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 同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去年。
问:本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首句中一个“思”字奠下了全诗的感情 基调,也成为我们窥视诗人内心世界的窗 口。诗人为何而“思”?思的对象又是什 么?联系下文方知,诗人是由于见到与去 年相似的景物而触发了对友人的思念。
(三) 看注释
注释会提供哪些信息?有何作用?
1、介绍写作背景——暗示诗歌内容 2、介绍相关诗句——暗示用典或意境 3、介绍作者情况——暗示写作风格和情感。
牛刀小试 望洞庭湖
刘禹锡 诗豪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注:本诗写于被贬途中。
问: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
思归之情。诗人流落他乡,一年又一年,
思乡心切而归期难知,心中是何等的伤痛。 由这后两句可知,此诗用的是乐景写哀的 手法 。
(六)析意象
“意”,就是诗人的思想、情感、 意念。
“象”,就是物象、形象。“意 象”就是意中之象,是客观物象经 过诗人的感情活动而创造出来的独 特形象。
背诵下列诗歌,谈谈它所表达的情感。
表达对洞庭美景的喜爱,表现 作者虽被贬,但并未屈服的乐 观豁朗的心境。
第一句从水光月色的交融 不分写起,表现
湖面的开阔寥远,这应该 是日暮时分的景象,天还 没黑但月亮已经出来,如 果天黑就看不出两者色彩 的融合了。第二句用镜子 的比喻表现夜晚湖面的平 静,因为太阳已落,湖水 不反光,像镜子没磨时光 泽暗淡的样子。第三句写 远望湖中君山翠绿的色彩, 这里的“山水”实际只是
本诗表达作者怎联样系的作情者感?
作者虽然被贬惠州,他不但不以谪为
患,反而对谪居生活充满了期待,有了家 的归属感。抒发想在惠州安家终老的情感。
• ⑴鸡犬识新丰:典故,刘邦为解父亲乡愁,在 长安附近仿照家乡沛郡丰邑(今江苏丰县)建 造新丰(今西安市新丰镇),将原丰邑的鸡犬 也一块取来,都各自认识自己的家。比喻虽在 异乡,却感觉很亲切,就象在家乡一样快乐自 在。
这首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借助题目
本诗抒发对读书的感想。要想读书时有 新的、深刻感悟,就要多读书,时时补充 新知。
(一)看标题
为什么要看标题?标题有哪些作用呢?
标题是诗歌内容和形式等信息的丰富载体,是 我们理解诗歌的重要切入点。标题蕴含的信息可 以从以下方面来“读”: ①揭示的写作时间、地点、对象、事件、主旨; ②交代的写作缘由或目的; ③暗含的情感或奠定的作品感情基调; ④揭示的作品线索; ⑤表明的诗歌题材; ⑥暗示的诗歌表达技巧。
卷别
标题
重要信息
2019·全国卷Ⅰ
《题许道宁画》
①表明诗歌题材(题画);②交代写作的 缘由或目的(评价画作)。
2019·全国卷Ⅱ
《投长沙裴侍郎》
①交代目的(投);②表明了事件(投长沙 裴侍郎);③表明诗歌题材(干谒)。
2019·全国卷Ⅲ
《插田歌》(节选)
①表明诗歌题材(劳作);②表明了事件 (插田)。
• 陶渊明
(淡泊名利,诗风恬淡)
• 杜甫
(忧国忧民,诗风沉郁)
• 李白
(傲岸不羁,诗风潇洒)
• 辛弃疾、陆游、(国难当头,忧心如焚,
文天祥
慷慨悲壮)
• 苏轼
(命运坎坷,受儒道影响, 豁达乐观)
• 李清照
(以南渡为界,前期舒 适安逸。后期愁绪满怀)
温馨提示
关于作者的相关信息,有 的诗歌考题会提供相关的注 释,有的属于名家名篇的则 不再注释,需要从平时积累 的知识中回忆提取。
(四) 抓情眼。
抓 一 (五) 抓尾句。 抓 (六)析意象
题李凝幽居 综合练习一
贾岛唐代诗人。字浪 仙,一作阆仙。范阳 (今河北涿州)人。
贾岛 早年出家为僧,号无
闲居少邻并,
草径入荒园。
本。元和五年(810) 冬,至长安,见张籍。
鸟宿池边树,
僧敲月下门。
次年春,至洛阳,始 谒韩愈,以诗深得赏
过桥分野色, 移石动云根①。识。后还俗,屡举进
• 从塞北辗转江南,如今归隐山林, 已是容颜苍老,满头白发。一阵凄冷的 秋风吹透了单薄的布被,突然惊醒,眼 前依稀还是梦中的万里江山。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三、存在的问题
(一) 读不懂 (二) 说不清 (三) 答不全
四、诗歌的特征有哪些? (为什么读不懂诗歌?)
1、语序的错乱 跳 跃 2、语言的省略 性
3、时空的跳跃
五、方法介绍
结合具体事例讲解,初步解决 “读不懂”的问题。
方 法
观书有感
一
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虽失春城醉上期,下帷裁遍未裁诗。
因吟郢岸百亩蕙,欲采商涯三秀枝。
栖野鹤笼宽使织,施山僧饭别教炊。
但医沈约重瞳键,不怕江花不满枝。 A.陆龟蒙写诗时,皮日休因病居家,闭门谢客, 与外界不通音讯。 B.因皮日休患病,原有的约会被搁置,陆龟蒙游 春的诗篇未能写出。 C.陆龟蒙虽在书斋从事教学,但心中渴望走进自 然,领略美好春光。 D.尾联用了沈约的典故,可以推测皮日休所患的 疾病是目疾。
• 归途中走过小桥,田野色彩斑斓。白云飘 飞,山石如在移动。
• 暂时离开此地,不久就将归来,相约共同 归隐,到期绝不失约。
综合练习二清平乐 • 独宿博山王氏庵
辛弃疾
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屋上松风吹急雨, 破纸窗间自语。
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布被秋宵梦 觉,眼前万里江山。
持注抗:辛金本弃复词疾国是是,作南但者宋不被著受贬名重官的用为爱,民国抱,词恨闲人而居,终带一。湖生他坚间 的投词宿作博多山抒脚写下其一力户图王收姓复人失家地时爱所国作热。情,
士不第。文宗时,因
暂去还来此, 幽期②不负言③诽。谤,贬长江主簿。
注释: ①云根:古人认为“云触石而生”,故称石 为云根。这里指石根云气.②幽期:再访幽居的期约。 ③言:指期约.
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表达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 幽居之处少有邻居,一条草径伸进荒园。
• 夜晚池塘边上,小鸟栖树;月光之下,老 僧敲门。
2018·全国卷Ⅰ
《野歌》
①表明诗歌题材(野歌);②暗示诗歌表 达技巧(借景抒情)。
2018·全国卷Ⅱ
《题醉中所作草书 卷后》(节选)
①交代目的(题书卷后);②表明了事件 (醉中所作草书)。
2018·全国卷Ⅲ
《精卫词》
①交代对象(精卫);②暗示诗歌表达技 巧(托物言志)。
奉和袭美抱疾杜门见寄次韵(陆龟蒙)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作者通过九个组合的意象营造了一 种萧瑟苍凉的意境,并借此写出了浪迹 天涯的游子思念故乡悲苦的情怀(或:有 家归不得、孤寂悲苦的天涯游子)。
牛刀(全小国卷试3)
鹧 鸪 天 晏几道
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殷勤自与
倾虽问诉英:壮雄本志失诗难意抒酬、发的壮了悲志作愤难者。酬这,怎首仍样词忧的就 国感抒忧情发民?了,他望
收复失地的宏大襟怀。
• 译文
• 饥饿的老鼠绕着床窜来窜去,蝙蝠 围着昏黑的油灯上下翻舞。狂风夹带着 松涛,犹如汹涌波涛般放声呼啸;大雨 瓢泼而下,急促地敲打着屋顶;糊窗纸 被风撕裂,发出呼啦啦的声音,仿佛在 自言自语。
指山,即湖中的君山。
方 法
汴河曲
四
唐 李益
汴水东流无限春,隋家宫阙已成尘。
行人莫上长堤望,风起杨花愁煞人。
抓情眼 注:李益,中唐边塞诗派,擅长绝句,善写 风景。
• 问:诗的感情基调是什么?
答案:诗的感情基调是愁。《汴河曲》就汴 水春色、堤柳飞花与隋宫的荒凉颓败作对照 映衬,于今昔盛衰中寓历史感慨。
1、交代写作对象(征人)2、点明诗歌的类 别(边塞诗)3、奠定全诗感情基调(怨)
方
十月二日初到惠州(苏轼)
法 二
仿佛曾游岂梦中,
欣然鸡犬识新丰。
吏民惊怪坐何事, 父老相携迎此翁。
苏武岂知还漠北, 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宁自欲老辽东。
岭南万户皆春色, 会有幽人客寓公。 注:本诗于北宋绍圣元年十月作者第二次遭贬初 到惠州时所作。
(五)抓尾句
诗歌往往先写景叙事,后抒情明志,因 而把握诗歌的尾联,有利于把握诗歌的主 旨。卒章显志,是诗文常见的写法。古代 诗词常在末尾两句点明题旨,阅读时应该 重点注意。
牛刀小试 《绝句》 杜甫
江碧鸟逾白, 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 何日是归年。
问:本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看前两句,只是写色彩明丽之美景,情 感如何还难以确定。后两句则点明了诗人
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
惊梦觉,弄晴时。声声只道不如归。天涯岂
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
思考:在这首词中,作者为什么要描写杜鹃的啼
叫声?
【解读】古人认为杜鹃的啼叫声好像在说:“不
如归去!不如归去!”这首词的主题是游子思乡,最
适宜从描写杜鹃的啼叫声入手。
六、方法总结
看 (一) 看标题。 一 (二) 看作者。 看 (三) 看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