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复习管理数量方法试题

合集下载

全国自考(管理数量方法与分析)模拟试卷9(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全国自考(管理数量方法与分析)模拟试卷9(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全国自考(管理数量方法与分析)模拟试卷9(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2. 简答题 3. 计算题 4. 选答题单项选择题1.一组变量值中最大变量值与最小变量值之差指的是( )A.极差B.平均差C.方差D.标准差正确答案:A解析:极差又称为全距,是指一组变量值中最大变量值与最小变量值之差,用来表示变量的变动范围.2.狭义地讲,指数是反映不能直接相加的多种事物数量综合变动情况的( )A.算术平均数B.相对数C.个体指数D.几何平均数正确答案:B解析:从广义上讲,一切说明社会现象数量对比关系的相对数都是指数.从狭义上讲,指数是一种特殊的相对数,它是反映不能直接相加的多种事物数量综合变动情况的相对数.3.某公司2011年1~6月月初员工人数(单位:人)分别为200,240,220,200,260,210,则该公司2011年上半年的平均职工人数为( ) A.222B.200C.225D.260正确答案:C解析:对于统计时点间隔不是以“天”为单位的时点序列,如“年”、“月”、“季度”等,计算其序时平均数的方法之一为:在间隔时间相等的情况下采用公式4.在标杆分析中,以企业内部操作为基准,最简单、最容易操作的标杆分析方式是( )A.竞争标杆分析B.内部标杆分析C.战略性标杆分析D.操作性标杆分析正确答案:B解析:内部标杆分析是企业内部操作为基准的标杆管理,是最容易操作、最简单的标杆分析方式之一.5.关于损益平衡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损益平衡分析是一种静态分析方法B.损益平衡分析是一种短期分析方法C.损益平衡分析的结果受制于一系列因素的影响D.损益平衡分析客观、准确地考察了企业经营活动正确答案:D解析:损益平衡分析的结果受制于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因此缺少客观性、准确性。

简答题6.在变量数列中引入偏度与峰度的概念有何意义?正确答案:对变量次数分布的偏斜程度和峰尖程度进行测度,一方面可以加深人们对变量取值的分布状况的认识.另一方面,人们可以将所关心的变量的偏度指标值和峰度指标值与某种理论分布的偏度指标值和峰度指标值进行比较,以判断所关心的变量与某种理论分布的近似程度,为进一步的推断分析奠定基础.7.正态分布的主要特征有哪些?正确答案:(1)集中性.正态分布曲线的高峰位于正中央,该位置也是分布的中位数和众数.(2)对称性.正态分布曲线以x=μ为中心,左右对称,曲线两端永远不与横轴相交.(3)均匀变动性.正态分布曲线由μ所在处开始,分别向左右两侧逐渐均匀下降.(4)正态分布有两个参数,即均数μ和标准差σ,可记作N(μ,σ).均数μ决定正态分布曲线的中心位置;标准差σ决定正态分布曲线的陡峭或扁平程度,σ越小,曲线越陡峭;σ越大,曲线越平缓.(5)u变换:为了便于描述和应用,常将正态变量作数据转换.8.简述时间序列中长期趋势的数学模型的表达式.正确答案:直线趋势模型:=a+bt;指数趋势模型:=k+abt;逻辑曲线越势模型:=abt;二次曲线趋势模型:=a+bt+ct2;修正指数曲线模型:=k+abt;逻辑曲线趋势模型:;龚珀茨曲线模型:=kabt;双指数曲线模型:=k+aeαt+beβt,在上述各种趋势线模型中,a,b,c,k,α、β均为待估计参数,需要根据原时问序列进行估计.计算题某糖果厂生产两种糖果,A种糖果每箱获利润40元,B种糖果每箱获利润50元,其生产过程分为混合、烹调、包装三道工序,下袁为每箱糖果生产过程中所需平均时间(单位:分钟)每种糖果的生产过程中,混合的设备至多能用12小时,烹调的设备至多能用30小时,包装的设备至多能用15小时.试问用每种糖果各生产多少箱可获得最大利润.9.(1)试写出该优化问题的约束条件.(2)试写出该问题的目标函数.正确答案:(1)设生产A种糖果x箱,B种糖果y箱,可获得利润z元,则此问题的数学模型的约束条件(2)目标函数为z=40x+50y 10.(1)选用什么方法解决该优化问题比较合适?(2)用选中的方法求最优方案.正确答案:(1)适合使用图解法.(2)OA:y=0,AB:3x+y一900=0,BC:5x+4y一1 800=0,CD:x+2y一720=0,DO:x=0由z=40x+50y得y=一,它表示斜率为一,截距为的平行直线系,越大,z越大,从而可知过C点时截距最大,z取得最大值.解方程组,即C(120,300)所以zmax=40×120十50×300=19 800,即生产A种糖果120箱,B种糖果300箱,可得最大利润19 800元.选答题任选两题回答。

【最新推荐】管理数量方法试卷-实用word文档 (24页)

【最新推荐】管理数量方法试卷-实用word文档 (24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管理数量方法试卷篇一:管理数量方法试题及答案管理数量方法复习题第1单元一、单项选择题1、按简单平均法测定季节比率时,各季度季节比率之和应等于()。

(分数:1分)A. 100%B. 400%C. 120%正确答案:B2、某人的民族是汉族,则汉族是( )(分数:1分)A. 数量标志B. 品质标志C. 统计总体D. 总体单位正确答案:B3、某主管局将下属企业按轻重工业分类,在此基础上再按企业规模分组,这样的分组属于( ) .(分数:1分)A. 简单分组B. 复合分组C. 分析分组D. 结构分组正确答案:B D. 1200%4、有一个学生考试成绩为70分,在统计分组中,这个变量应归入( )。

(分数:1分)A. 60~70分这一组B. 70~80分这一组C. 60~70或70~80分这两组都可以D. 作为上限的那一组正确答案:B5、总量指标是用()表示的。

(分数:1分)A. 绝对数形式B. 相对数形式C. 平均数形式D. 百分比形式正确答案:A6、某企业一类职工占80%,月平均工资为450元,二类职工占20%,月平均工资为400元,该企业全部职工的平均工资为()。

(分数:1分)A. 425元B. 430元C. 435元D. 440元正确答案:D7、当总体呈左偏分布时,算术平均数、众数、中位数三者中最大的是( )。

(分数:1分)A. 算术平均数B. 中位数C. 众数D. 无法确定正确答案:C8、对于多个数据水平差异性大的总体不能直接用标准差比较其标志变动度,这时需分别计算各自的()来比较。

(分数:1分)A. 平均差B. 全距C. 变异系数D. 方差正确答案:C9、设A、B为两个任意随机事件,则P(A∪B)=()。

(分数:1分)A. P(A)+P(B)B. P(A)-P(B)+P(AB)C. P(A)-P(B)D. P(A)+P(B)-P(AB)正确答案:D10、下面哪一个符合概率分布的要求(从概率的非负性与总和为1的角度考虑):(分数:1分)A. P(X)=x/4 (x=1,2,3)B. P(X)=x/8 (x=1,2,3)C. P(X)=x/3 (x=-1,2,3)D. P(X)=x/6 (x=1,2,3)正确答案:D11、无偏性是指()。

全国自考管理数量方法与分析-试卷4_真题-无答案

全国自考管理数量方法与分析-试卷4_真题-无答案

全国自考(管理数量方法与分析)-试卷4(总分30,考试时间90分钟)1. 单项选择题1. 成本/产出/效益分析是指建立在( )基础上的一种数量分析方法.A. 成本习性分析和成本法B. 成本分析和成本法C. 成本习性分析和变动成本法D. 成本分析和变动成本法2. 损益平衡图是围绕( ),将影响企业利润的有关因素及其对应关系,在一张坐标图上形象而具体地表达出来.A. 损益平衡点B. 贡献毛益C. 亏损D. 利润3. 在与同行业最好企业进行比较的基础上,从总体上关注企业如何发展,明确和改进公司战略运作水平的是( )A. 竞争标杆分析B. 职能标杆分析C. 战略性标杆分析D. 内部标杆分析4. 下列格式中,表示固定引用的足( )A. B9B. ¥B9C. $B9D. &B95. 若某产品的单位销售价格对利润的敏感系数为8.6,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单位销售价格每提高1%,利润就会相应增加8.6%B. 单位销售价格每提高1%,利润就会相应减少8.6%C. 单位销售价格对利润的影响不大D. 提高单位销售价格将使得利润减少2. 简答题1. 在测度了变量的分布特征之后,测度变量之间的相关程度有何意义?测度指标有哪些?2. 常用的连续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有哪些?分别举一个例子说明.3. 常见的时间序列的变动模型有哪些?并说明这些模型之间的区别.3. 计算题设有两种投资方案,它们获得的利润如下表:1. (1)计算甲、乙两种投资方案的期望.(2)计算甲、乙两种投资方案的方差.2. (1)试比较甲、乙两种投资方案哪种更好.(2)如何运用期望和方差来比较哪种方案更好?4. 选答题选答题任选两题回答。

不得多选。

1. (1)在统计指数中,试简单说明什么是总指数和个体指数.(2)总指数和个体指数有何联系与区别?2. (1)举一个简单例子说明排队论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2)请解释M/M/C的含义.3. (1)企业在决策前为什么要对损益平衡进行分析?(2)损益平衡分析对决策的意义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4. (1)统计决策的要素与统计决策分析有什么样的关系?(2)简述非概率型决策的含义.(3)非概率型决策的准则有哪些?。

管理数量方法习题

管理数量方法习题

6
C
370
19.5
402
20.4
108.6
405.2
–0.8
合计
1900
100
1968.6
100.0
103.6
1500.0
31.2
6. (1)五年累计计划完成 107.08%; (2)提前一季度完成累计产量计划; (3)提前半年达到最后一年计划产量。 7. x =

V
=6095 .24 (元)
即该工业局全员劳动生产率为 6095.24 元。 五、作图表题 1、由于该组数据的最大值为 698,最小值为 210,若分为 5 组,则组距: 全距 组数=( ) ,
(1) 计算临时工工资额的极差,中位数, 众数, 平均工资额 (保留 2 位小数) ;
4
(2)若将上述工资额按分组统计,组距为 10 元,第一组下限为 80 元,作 出周工资额的频数和频率的分配表,频率分布直方图。 3.下表资料表示工人加工的零件数:
23 80 52 41 60 34 60 77 10 71 78 67 79 81 64 83 89 17 32 95 75 54 76 82 57 41 78 64 84 69 74 65 25 72 48 74 52 92 80 88 84 63 70 85 98 62 90 80 82 55 81 74 15 85 36 76 67 43 79 61
习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 1.调查某大学 2000 名学生学习情况,则总体单位是( ①2000 名学生 ③每一名学生 ②2000 名学生的学习成绩 ④每一名学生的学习成绩 ) ②该市国有的每一个工业企业 ④该市国有制工业企业的全部生产设备 )
2.要了解某市国有工业企业生产设备情况,则统计总体是( ①该市国有的全部工业企业 ③该市国有的某一台设备

管理数量方法 复习题

管理数量方法 复习题

厦门大学网络教育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管理数量方法》复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某银行有40个企业贷款,其数据整理如下:根据数据可以推测,中位数最接近的数是:(B)A.1650万元B.1000万元C.1100万元D.1500万元2.两个非正态总体,方差已知,均值未知,欲检验其均值是否相等,分别抽取n1和n2两个小样本,就采用的方法为:(C)A.Z检验B.t检验C.曼-惠特尼检验D.威尔科克森检验3.服从正态分布的随机变量X的可能取值为(B )A.负数B.任意数C.正数D.整数4.各实际观测值与回归值的离差平方和称为(B)A.总变差平方和B.剩余平方和C.回归平方和D.判定系数5.某盒子里有24个球,随机抽取3个,其中1个是红球,则可以判断该盒子里的红球数为:(D)A.8个B.8个以下C.8个以上D.8个左右6.若采用有放回的等概率抽样,如果样本容量增加4倍,则样本均值的抽样分布的标准误差将:(D)A.不受影响B.为原来的4倍C.为原来的1/4D.为原来的1/2 7.估计量的有效性是指:(B)A.估计量的抽样方差比较大B.估计量的抽样方差比较小C .估计量的置信区间比较宽D .估计量的置信区间比较窄8.若正态分布的均值为10,标准差为5,则P (X <5)和P (X >20)的概率分别为:(C )A .0.0228,0.1587B .0.3413,0.4772C .0.1587,0.0228D .0.4772,0.34139.将总体单元在抽样之前按某种顺序排列,并按照设计的规则确定一个随机起点,然后每隔一定的间隔逐个抽取样本单元的抽选方法被称为( A )A .系统抽样B .随机抽样C .分层抽样D .整群抽样 10.已知100个产品中有2个废品,采用放回随机抽样,连续两次,两次都抽中废品的概率为(A)A .10021002⨯B .9911002⨯C .1002D .10021002+ 11.某种现象随时间变化的特点是:初期增长很快,当达到一定程度后,增长率又逐渐下降,最后接近一条水平线。

管理数量方法练习题

管理数量方法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题,每题2分,共40分)。

在每个小题列出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 某外商投资企业按工资水平分为四组:1000元以下,1000~1500元;1500~2000元;2000元以上。

第一组和第四组的组中值分别为( )A 、750和2500B 、800和2250C 、800和2500D 、750和22502. 某人的民族是汉族,则汉族是( )。

A.数量标志B.品质标志C.统计总体D.总体单位3. 工业企业的设备台数、产品产值是( )A 、连续变量B 、离散变量C 、前者是连续变量D 、前者是离散变量 4. 对直线趋势y c =100+9x ,若x 每增加一个单位,则y 平均增加( )。

A 、100个单位B 、9个单位C 、109个单位D 、91个单位5. 某10位举重运动员体重分别为:101斤、102斤、103斤、108斤、102斤、105斤、102斤、110斤、105斤、102斤,据此计算平均数,结果满足( )。

A 、算术平均数=中位数=众数B 、众数>中位数>算术平均数C 、中位数>算术平均数>众数D 、算术平均数>中位数>众数6. 某城市拟对占全市储蓄额的4∕5的几个大储蓄所进行调查,以了解全市储蓄的一般情况,则这种调查方式是( )。

A.普查B.典型调查C.抽样调查D.重点调查7.第一组工人的平均工龄为6年,第二组为8年,第三组为10年,第一组工人数占总数的30%,第二组占50%,则三组工人的平均工龄为( )。

A.8年B.7.55年C.32.5年D.7.8年8. 有一个学生考试成绩为70分,在统计分组中,这个变量应归入( )。

A. 60~70分这一组B.70~80分这一组C. 60~70或70~80分这两组都可以D.作为上限的那一组9.有效性是指优良估计量的方差与其它估计量的方差相比( )。

管理数量方法

管理数量方法

管理数量方法模拟试卷(一)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有一组数据的平均数和标准差分别为100、20,这组数据的变异系数为AA.0.2 B.0.3 C.4 D.52.从一批产品中,每次取出一个(取后不放回),抽取三次,用Ai(i=1,2,3)表示事件“第1次取到的是正品”,则抽到的三个产品中,至少有一个是次品的表示方法为B3.常用的离散型随机变量不包括BA.0—1分布 B.均匀分布 C.二项分布 D.泊松分布4.设X、Y为两个随机变量D(X)=2,Y=3X+4,则D(Y)为DA.6 B.10 C.12 D.185.估计量的无偏性是指AA.估计量的数学期望等于总体参数的真值B.估计量的数学期望小于总体参数的真值C.估计量的方差小于总体参数的真值D.估计量的方差等于总体参数的真值6.对于容量为N的总体进行不重复抽样(样本容量为n),样本均值的方差为B7.在假设检验中,犯第一类错误的概率α与犯第二类错误的概率β之间的关系是BA.α与β一定相等 B.α小则β大C.α+β=l D.α大则β也大8.显著性水平α是指CA.原假设为假时,决策判定为假的概率 B.原假设为假时,决策判定为真的概率C.原假设为真时,决策判定为假的概率 D.原假设为真时,决策判定为真的概率9.说明回归方程拟合程度的统计量是DA.置信区间 B.回归系数 C.估计标准误差 D.判定系数10.在抽样推断中,样本的容量DA.越少越好 B.越多越好C.取决于统一的抽样比例 D.取决于对抽样推断可靠性的要求11.在回归分析中,估计的标准误差主要是用来检测AA.回归方程的拟合程度 B.回归系数的显著性C.回归方程的显著性 D.相关系数的显著性12.两个现象之间相互关系的类型有DA.函数关系和因果关系 B.回归关系和因果关系C.相关关系和因果关系 D.函数关系和相关关系13.在直线回归方程中,若回归系数b<0,则表示x对y的线性影响是CA.不显著的 B.显著的 C.反向影响 D.正向影响14.判定系数r2=1的意义CA.X,Y高度线性相关 B.X,Y无线性相关关系C.X,Y完全线性相关 D.X,Y不完全线性相关15.环比增长速度的公式为A16.平均增长量的计算方法是BA.累积增长量除以时间序列项数B.累积增长量除以时间序列项数与1的差C.平均发展速度除以期初水平D.逐期增长量之和除以逐期增长量个数与1的差17.某校经济管理类的学生学习统计学的时间(x)与考试成绩(y)之间建立线性回归方程C∧y=a+bx。

2023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数量方法历年试题与答案

2023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数量方法历年试题与答案

全国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数量措施(二)试题课程代码:00994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在每题列出旳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种是符合题目规定旳,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旳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5个工人生产旳零件数分别为53、48、65、50、59,则这5个数字旳中位数是()A.48 B.53C.59 D.652.一种数列旳方差是4,变异系数是0.2,则该数列旳平均数是()A.0.4 B.0.8C.10 D.203.一种试验旳样本空间为Ω=(1,2,3,4,5,6,7,8,9,10),A={1,2,3,4),B={2,3),C={2,4,6,8,10),则A B C⋂⋂=()A.{2,3} B.{2,4}C.{1,3,4} D.{1,2,3,4,6,8}4.对任意两个事件A、B,A B⋃表达()A.“A、B都不发生”B.“A、B都发生”C.“A不发生或者B不发生”D.“A发生或者B发生”5.用数字1,2,3,4,5可以构成旳没有反复数字旳两位数有()A.25个B.20个C.10个D.9个6.事件A、B互斥,P(A)=0.3,P(B|A)=0.6,则P(A-B)=()A.0 B.0.3C.0.9 D.17.设随机变量X~B(100,13),则E(X)=()A.2009B.1003C.2003D.1008.设随机变量X服从指数分布E(3),则E(X)=()A.1/6 B.1/5C.1/4 D.1/39.随机变量X~N(2,μσ),则伴随σ旳增大,P(|X-μ|<σ)将()A.单调增长B.单调减少C.保持不变D.增减不定10.若采用有放回旳等概率抽样,当样本容量增长为本来样本容量旳16倍时,样本均值旳原则误差将变为本来旳()A.116倍B.14倍C.4倍D.16倍11.设X1,X2……X n为来自总体2χ(10)旳简朴随机样本,则记录量nii1X=∑服从旳分布为()A.2χ(n) B.2χ(1/n)C.2χ(10n) D.2χ(1/10n)12.对于正态总体,如下对旳旳说法是()A.样本中位数和样本均值都不是总体均值μ旳无偏估计量B.样本中位数不是总体均值μ旳无偏估计量,样本均值是μ旳无偏估计量C.样本中位数是总体均值μ旳无偏估计量,样本均值不是μ旳无偏估计量D.样本中位数和样本均值都是总体均值μ旳无偏估计量13.运用t分布构造总体均值置信区间旳前提条件是()A.总体服从正态分布且方差已知B.总体服从正态分布且方差未知C.总体不一定服从正态分布但样本容量要大D.总体不一定服从正态分布但方差已知14.假设χ~N(2,μσ),H 0:0μ≤μ,H 1:0μ>μ,且方差2σ已知,检查记录量为:Z =,则H 0旳拒绝域为( )A .|Z|>z aB .Z>z a/2C .Z<-z aD .Z>z a 15.若H 0:0μ=μ,H 1:0μ≠μ,假如有简朴随机样本X 1,X 2,……,X n ,其样本均值为0X =μ,则( )A .肯定拒绝原假设B .有1-α旳也许接受原假设C .有也许拒绝原假设D .肯定不会拒绝原假设16.各实际观测值y i 与回归值i ˆy旳离差平方和称为( ) A .总变差平方和B .剩余平方和C .回归平方和D .鉴定系数17.若产量每增长一种单位,单位成本平均下降3元,且产量为1个单位时,成本为150元,则回归方程应当为( )A .y=150+3xB .y=150-3xC .y=147-3xD .Y=153-3x18.汇报期单位产品成本减少了0.8%,产量增长了12.6%,则生产费用将增长( )A .11.7%B .12.8%C .14.2%D .15.4%19.按计入指数旳项目多少不一样,指数可分为( )A .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B .拉氏指数和帕氏指数C .个体指数和综合指数D .时间指数、空间指数和计划完毕指数20.一种企业产品销售收入计划增长8%,实际增长了20%,则计划超额完毕程度为( )A .11.11%B .12%C .111.11%D .150%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题2分,共10分)请在每题旳空格中填上对旳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管理数量方法复习题1

管理数量方法复习题1

管理数量方法复习题 一、选择。

填空P2 获取统计数据数据有两种途径:一是通过统计调查获取原始资料,二是通过已经公开出版或发表的各类出版物搜集次级资料。

P4-5 抽样调查和典型调查的区别:抽样调查就是按照随机的原则从被研究现象总体中抽取少量的单位作为样本 典型调查是从被调查总体中有意识的批选个别或少数具有代表性的单位。

重点单位被调查的标志值之和占总体相应指标值的比重较大。

P6 问卷调查的步骤: 1 明确调查目的 2 确定调查内容 3 设计问卷调查表 4 实施调查 P19 累计频率的编制方法 (1)向上累计法 (2)向下累计法 P20 基尼系数=A ÷(A+B )=不公平+(不公平+公平)基尼系数=0,则表明该国的收入分配是绝对平均的。

P24 加权平均数P24 统计指标按表现形式不同统计指标分为(1)总量指标 (2)相对指针 (3)平均指针总量指标按其反映的不同时间状况,可分为(1)时点总量 (2)时期总量 P25 计划完成相对指标=实际完成数/计划任务数*100%例:某企业甲产品4月份实际完成300台,超额完成5%,5月份完成400台,正好完成任务,6月份完成420台,超额完成3%,求平均计划完成程度。

4月份计划完成数:300-300*5%=285台6月份计划完成数:420-420*3%=407.4≈408台计划完成相对数=(300+400+420)/(285+400+408)*100%=102.47%计划完成相对指标(提高率)=(100%+实际提高率)/(100%+计划提高率)*100% 计划完成相对指标(降低率)=(100%-实际降低率)/(100%-计划降低率)*100% P26 结构相对数=总体某部分或组的数值/总体全部数值*100%比较相对指标=甲地区某类指标数值/乙地区同类指标数值*100% 比例相对指标=总体某一部分数值/总体另一部分数值*100% 动态相对指针=某一现象报告期数值/同一现象基期数值*100%强度相对指标=某一总量指标数值/另一个有联系而性质不同的总量指标数值*100% P28 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等平均指针来反映总体的一般水平或集中趋势。

管理数量方法试题库完整

管理数量方法试题库完整

A.1100+1300 + 1600在对某项数据进行分析之前,我们应做的前提工作是(D )A. 数据的整理B. 数据的检查C. 数据的分组D. 数据的搜集与加工处理下列属于品质标志的是(B )A. 工人年龄B. 工人性别C. 工人体重D. 工人工资某企业A 产品1月份产量1100件,单位成本52元;2月份产量1300件,单位成本49元;3月份 产量1600件,单位成本46元,则1季度A 产品的平均单位成本为(52xll00+49xl300+46x™ 萬B 「j5”4%46 二 48.94 元C. 立+ 49+463=49 1100+1300 + 1600D.1100 1300 1600---- H------ 1 ------= 48.50元众数A.位置居中B.数值最大C.出现次数较多D.出现次数最多评价两个无偏估计量谁更有效,用到的统计量是( B )。

A•期望B•方差C.中位数D.平均值设XI,X2,……血是来自正态总体恥肌的样呼分别是样本均值和样本方差,当酹已知,求直信区间,用到的统计量是().B. ?二^^ F01)Y°F®答案A设XI, X2,……%是来自正态总体X7(/< <7:)的样本,X ,差,当E未知,求置信区间,用到的统计壘是()・B, ?二aC7 =Js仏D T =y二^~T “心①答案A点估计的方法不包括(D)。

A.矩估计法B.顺序统计量法C.最大似然法D.特殊值法不能反映变量数列中间标志值差异程度的变异指标是( A )A.全距B.平均差C.标准差D.变异系数设幻X2J............. Xn是来自正态总体世叭“(7‘)的样本①是样本方差,置信度拘1屉由抽样分布定理可知匕単疋服从()•A F("l)B.於⑷a 心-1)D. T a(w-1)答案A设总,X2>……恥是来自正态总体恥11(7£<7丄)的样本山:是样本方差,总体方差貫信,沟W的置信区间为()-A.—乞屮笛一.心ST S -1)E上匱鲨化上直心何為⑷严CL严兰化/如"1)花啲MJ)”宀(“1)0 处/"1厂一处/-“答案D在总体均值的区间估计里.对于方差已知的正态总体或费正态总体大样本时,貫信度1也用样本均值估计总悴均值时所允讦的最大绝对误差是().A. =隔一#E”C.Ajp = \s-cr\仁D.^x = \X-a\ 答案A 在假设检验时,不能保证对假设做出100%^正确判断,其療因为(A.小概率事件原理已事件有不发生的可能性C・住芒1D・汶工0答案A假设检验时当为假,接受刃■是犯了()错误.JL去真乩取伪C.第一类D第二粪答案B在双侧检验中,如果实际的 -t值小于或等于临界值,则(A )。

管理数量方法与分析试题及答案

管理数量方法与分析试题及答案

管理数量方法与分析试题注意事项试题包括必答题与选答题两部分,必答题满分60分,选答题满分40分.一、二、三题为必答题。

四、五、六、七题为选答题,任选两题回答,不得多选,多选者只按选答的前两题计分。

考试时间为165分钟.第一部分必答题(本部分包括一、二、三题,共6分)一、单选题本题包括第1 — —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的要求。

1. 对六辆同一排量不同型号的汽车进行百公里油耗测试,所得数据为6、8、8、9、5、8,则百公里油耗的众数是() A. 3B. 7 C. 8D. 92. 在国庆七天长假期间,某超市每天的销售额(万元)为4、6、7、3、8、2、3,则该组数据的极差为() A.2B.6 C.8D.103. 若随机变量x 与y 的相关系数等于1,表明两个变量的相关关系是() A.完全线性相关B.不完全线性相关 C.不线性相关D.曲线相关4. 设 A 、B 为独立条件,P (A )=0.8, P (B )=0.7。

则 P (AB )为() B. 0。

56C. 0。

87A. 0.1 D. 15.某地区28-2012年的粮食产量(百万吨)依次为60、65、69、72、77,则该地区2012年的粮食产量比28年增长了()A. 23%B. 25.5%C. 28.33 %D. 128。

33%6.某市黄金价格今年一季度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 6%,但销售额却增长了 10%,那么该市今年一季度与去年同期相比,黄金销售量()A.下降B.上升C.不变D.上述三种情况皆可能出现7.线性规划主要解决经济生活中遇到的诸多问题,其中效率比法适宜解决的问题是()A.生产能力合理分配问题B.物资调运问题C.原料有限库存问题D.生产人员指派问题8.当与决策相关的那些客观条件或自然状态是肯定明确的,每个备选方案只有一种确定的结果,且可以用具体的数字表示。

在这种条件下可进行()A.不确定性决策B.无风险性决策C.风险性决策D•确定性决策9.描述排队系统基本特性的数量指标有排队长、队长、等待时间、停留时间等,一般把系统内排队等待的顾客数称为()A.排队长B.队长C.停留时间D.等待时间10.已知随机变量X的分布规律如下:A, —0。

管理数量方法试题及答案

管理数量方法试题及答案

管理数量方法试题及答案管理数量方法复习题第1单元一、单项选择题1、按简单平均法测定季节比率时,各季度季节比率之和应等于()。

(分数:1分)A. 100%B. 400%C. 120%D. 1200% 正确答案:B2、某人的民族是汉族,则汉族是( )(分数:1分)A. 数量标志B. 品质标志C. 统计总体D. 总体单位正确答案:B3、某主管局将下属企业按轻重工业分类,在此基础上再按企业规模分组,这样的分组属于( ) .(分数:1分)A. 简单分组B. 复合分组C. 分析分组D. 结构分组正确答案:B4、有一个学生考试成绩为70分,在统计分组中,这个变量应归入( )。

(分数:1分) A. 60~70分这一组 B. 70~80分这一组C. 60~70或70~80分这两组都可以D. 作为上限的那一组正确答案:B5、总量指标是用( )表示的。

(分数:1分)A. 绝对数形式B. 相对数形式C. 平均数形式D. 百分比形式正确答案:A6、某企业一类职工占80%,月平均工资为450元,二类职工占20%,月平均工资为400元,该企业全部职工的平均工资为( )。

(分数:1分)A. 425元B. 430元C. 435元D. 440元正确答案:D7、当总体呈左偏分布时,算术平均数、众数、中位数三者中最大的是( )。

(分数:1分) A. 算术平均数 B. 中位数 C. 众数 D. 无法确定正确答案:C8、对于多个数据水平差异性大的总体不能直接用标准差比较其标志变动度,这时需分别计算各自的( )来比较。

(分数:1分)A. 平均差B. 全距C. 变异系数D. 方差正确答案:C9、设A、B为两个任意随机事件,则P(A?B)=( )。

(分数:1分) A. P(A)+P(B)B. P(A),P(B)+P(AB)C. P(A),P(B)D. P(A)+P(B),P(AB)正确答案:D10、下面哪一个符合概率分布的要求(从概率的非负性与总和为1的角度考虑): (分数:1分)A. P(X),x/4 (x=1,2,3)B. P(X),x/8 (x=1,2,3)C. P(X),x/3 (x=,1,2,3)D. P(X),x/6 (x=1,2,3) 正确答案:D11、无偏性是指 ( )。

管理数量方法复习资料

管理数量方法复习资料

管理数量方法计算题复习资料1.8 某企业雇用了30个临时工,每周的工资额(元)分别是:个临时工,每周的工资额(元)分别是: 106;99;85;121;84;94;106;105;110;119; 101;95;91;87;105;106;109;118;96;128; 91;97;105;111;111;107;103;101;107;106。

(1) 计算临时工工资的极差,中位数;众数,平均工资(保留小数2位)位)(2) 若将上述工资额按分组统计,组距为10元,第一组下限为80元,作出周工资额的频数和频率的分配表及频率分布直方图。

的频数和频率的分配表及频率分布直方图。

解:解:å80——90 85,84,87 256 90——100 99,94,95,91,96,91,97 663 100——110 106,106,105,101,105,106,109,105,107,103,101,107,106 1367 110——120 110,119,118,111,111 569 120——130 121,128 249 (2)临时工工资额频数和频率分配表)临时工工资额频数和频率分配表 周工资额分组(元)周工资额分组(元) 频数(个)频数(个)频率(%)80——90 90——100 100——110 110——120 120——130 3 7 13 5 2 10 23 43 17 7 合计合计30 100 频率分布直方图略频率分布直方图略3.2 对某一选区内随机抽取的100位选民的民意调查表明,他们中的55%支持某位候选人,求所求选民中支持这位候选人的比列(a )95% (b )99% (c ) 99.73% 的量位区间。

的量位区间。

的量位区间。

解:55.0ˆ=pn=100 55555.0100ˆ>=´=p n 54545.0100)ˆ1(>=´=-×p nnp p pp )1(ˆ--\~N(0,1) (a) 96.1,05.0025.02===Z Z aa\此时总体比例P 的量位区间为:的量位区间为: 04975.096.155.0`10045.055.096.155.0)ˆ1(ˆˆ2´±=´×±=-±n p p Z p a10.055.0`±=(0.45,0.65) (b )28.2,01.0005.02===Z Z aa\此时总体比例P 的量位区间为:的量位区间为:049750582550`10045.055.0582550)ˆ1(ˆˆ2´±=´´±=-±n p p Z p a 13.055.0`±= (0.42,0.68) (c) 3,0027.000135.02===Z Z aa\此时总体比例P 的量位区间为:的量位区间为: 04975.0355.0`10045.055.0355.0)ˆ1(ˆˆ2´±=´´±=-±n p p Z p a15.055.0`±= (0.40,0.70) 答:(略)(略)3.5 某汽车制造厂为了测定某种型号汽车轮胎的使用寿命,随机抽取16只作为样本进行只作为样本进行 寿命测试,计算出轮胎平均寿命为43000km ,标准差为km 120j ,试以95%的量位度的量位度 析进行,该厂这批汽车轮胎的平均使用寿命。

全国自考(管理数量方法与分析)模拟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全国自考(管理数量方法与分析)模拟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全国自考(管理数量方法与分析)模拟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2. 简答题 3. 计算题 4. 选答题单项选择题1.在对某项数据进行分析之前,我们应做的前提工作是( )A.数据的整理B.数据的检查C.数据的分组D.数据的搜集与加工处理正确答案:D解析:我们在进行数据分析之前首先要做的就是数据的搜集与加工处理,数据分组只是对数据进行加工的一种方式。

2.下列关于事件的概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其中A与B是对立事件.A.0≤P(A)≤1B.P(A)+P(B)≤1C.P(A∩B)=0D.P(A∪B)=P(A)+P(B)正确答案:B解析:对立事件是一个发生另一个必然不发生且二者的并是全集,即P(A)+P(B)=1.3.从统计分析的角度看,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循环变动的测定方法的是( )A.剩余法B.直接法C.循环平均法D.移动平均法正确答案:D解析:从统计分析的角度来看,循环变动的测定方法有多种,如剩余法、直接法、循环平均法等。

4.下列选项中,关于决策目标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决策目标应该具体明确,而不能笼统模糊B.在统计决策分析中,决策目标必须是定量目标C.决策目标越大越好D.决策者的决策目标既可以是定性的目标,也可以是定量的目标正确答案:C解析:决策目标不是越大越好,而是越具体越好,目标越具体越明确,行动方案的制定就越容易,越符合实际。

5.下列选项中,关于最优行动方案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最优行动方案对客观状态的概率变化越敏感,其稳定性越差,可靠性越低B.对最优方案我们要降低它的敏感性,增强它的稳定性C.市场调查对最优行动方案决策的风险无影响D.对最优方案的稳定性分析称为敏感性分析正确答案:C解析:进行市场调查可以降低最优行动方案决策的风险。

简答题6.规划论主要解决什么样的问题?什么是线性规划?正确答案:规划论要解决的问题是在给定条件下,按某一衡量指标来寻找安排的最优方案,可将之表示为函数在约束条件下的极值问题;若约束方程和目标函数都是线性的,就属于线性规划问题.7.在进行统计决策时,必须具备哪些基本要素?正确答案:在进行统计决策时,必须具备三个基本要素:客观环境的可能状态集,决策者的可行行动集,决策行动的收益函数或损失函数.8.先验概率型决策的准则有哪些?正确答案:在进行先验概率型决策分析中,常用的决策准则主要有期望收益准则或期望损失准则、最大可能准则和渴望水平准则等几种.计算题某手机供应商准备在市场上发售一批手机,由于市场的需求量不同,市场可能有两种状态即畅销、一般.根据前几年的统计数据资料分析,两者出现的先验概率分别为0.7,0.3.该公司对这种情况,可以采取相应的对策来提高利润:一是高价出售,若畅销的话,可以获得8 000万元,若销路一般的话,可能会出现货物大量积压,这样只能获利1 600万元.二是低价出售,如果畅销的话,可以获利6 500万元,若销路一般的话,可以获利3 200万元.要求:对两种方案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分析,以确定方案是否稳定.9.(1)试述敏感性分析的含义.(2)判断所选行动是否稳定的具体步骤有哪些?正确答案:(1)对最优方案的稳定性即可靠性进行分析,称为敏感性分析,就是分析客观环境可能状态出现概率的变化对最优方案的影响.(2)先根据客观环境各种可能状态的损益值计算出引起最优行动方案改选的转折概率,然后再将实际估定的概率与此转折概率比较,根据两者差距的大小来判断所选最优行动方案的稳定性.10.(1)求出引起最优方案的转折概率.(2)试对该方案的敏感性进行分析.正确答案:(1)如果设畅销的概率为p的话,则销路一般的概率为1一p,则高价出售和低价出售的两个方案的期望收益为:E(高价)=8 000p+1 600(1一p) =6 400p+1 600E(低价)=6 500p+3 200(1一p) =3 300p+3 200若高价成为最优方案,根据期望收益准则,有6 400p+1 600&gt;3 300p+3 200得p&gt;0.516所以最优方案的转折概率为0.516.(2)由上面的结果可以看出,高价营销只有当畅销的概率大于0.516时,才是最优方案,而当畅销的概率小于0.516时,低价营销才是最优方案.转折概率0.516与畅销的先验概率0.7相比,其差距为0.7一0.516=0.184差距很大,这说明畅销的概率估计值0.7比真实值高出0.184,因此该决策中最优行动方案的选择对客观状态出现概率的变动是稳定的,敏感性不高.选答题任选两题回答。

管理数量方法05058【自考小抄】

管理数量方法05058【自考小抄】

4时间序列数据5频数分布6组距7组界;8组中值9频数分布表11 条形图和柱形图10直方图12饼形图;3折线图;14曲线图15.散点图16茎叶图17平均数18中位数19众数20方差21标准差22极差23变异系数24四分位点25四分卫极差26所及实验27随机事件28样本空间29事件的包含31事件的交30事件的并32事件的差33互斥事件34对立事件35概率36随机变量37概率分布38分布律39概率密度函数40决策树41;极大极小决策原则42最小期望机会损失原则43最大期望收益原则44敏感性分析45抽样推断46总体47样本48随机抽样49简单随机抽样50系统抽样51分层抽样52整群抽样53抽样框54抽样误差55非抽样误差57无回答59样本分布58总体分布60.抽样分布61中心极限定理62参数63估计量64估计值65点估计67无偏性66区间估计68;有效性69一致性70置信期间71置信系数72参数假设检验73检验的统计量74接受域和拒绝域75显著性水平76双侧检验78第一类假设79第二类错误80非参数假设检验;81拟合优度检验83秩和检验86线性相关与非线性相关87正相关与负相关88相关系数89回归平方和90剩余平方和91判定系数92估计标准差93时间数列94序时平均数95增长量96逐期增长量与累积增长量97平均增长量98发展速度99环比发展速度与定基发展速度100增长速度101增长1﹪绝对值103季节变动104季节模型105季节指数106循环波动107指数108数量指数和质量指数109个体指数和综合指数110加权综合指数111加权平均指数112总量指数13指数体系114零售价格指数16股票价格指数115居民消费价格指数1分类型数据;又称属性数据,他所描述的是事物的品质特征,从统计的计量水准来说是一种比较原始和低级的计量,称作列名水准。

这类数据只能计算各类的频数和比例,不能进行其它的数学运算。

2数量型数据;这类数据是用来说明事物的数量特征,从统计的计量水准来说,包括订距水准和定比水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项目管理--管理数量方法(05058)一、名词1.系统:系统的定义可以概括如下: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若干要素,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统一体.2.系统的功能:系统的功能包括接受外界的输入,在系统内部进行处理和转换,向外界输出.3.系统的模型:是对于系统的描述.模仿和抽象,它反映系统的物理本质与主要特征.4.系统仿真:又称系统模拟.是用实际的系统结合模拟的环境条件,或者用系统模型结合实际的或模拟的环境条件,利用计算机对系统的运行进行实验研究和分析的方法,其目的是力求在实际系统建成之前,取得近于实际的结果.5.系统工程:系统工程是组织管理系统的规划,研究,设计,制造,试验和使用的科学方法,是一种对所有系统都具有普遍意义的科学方法”;简言之,”组织管理的技术—系统工程. 6.运筹学:是为领导机关对其控制下的事物,活动采取策略而提供定量依据的科学方法”,”运筹学是在实行管理的领域,运用数学方法,对需要进行的管理的问题进行统筹规划,做出决策的一门应用学科.7.信息论是关于信息的本质和传输规律的科学理论,是研究信息的计量,发送,传递,交换,接受和储存的一门新兴学科.8.管理信息:所谓的管理信息就是对于经过处理的数据诸如生产图纸,工艺文件,生产计划,各种定额标准等的总称.9.整数规划:在一些线性规划问题中,决策变量只有取整数才有意义,例如工作的人数,设备台数,产品件数等.为了满足整数解的要求,乍看起来,似乎只要把非整数解用舍入法化为整数就可以了.其实,这在许多场合不通:非整数解化整以后不见得是可行解,或者虽然是可行解,但是偏离最优整数解甚远.因此,有必要对这一类的问题进行专门的研究.这一类的问题称为整数线性规划问题,简称为整数规划.10.目标规划:是为了解决这类多目标问题而产生的一种方法.它要求决策者预先给出每个目标的一个理想值(期望值).目标规划就是在满足现有的一组约束条件下,求出尽可能接近理想值的解_称之为”满意解”(一般情况下,它不是使每个目标都达到最优值的解).11.系统思维:把研究和处理对象看做一个整体,并辨证对它的整体与部分,部分与部分之间系统与环境等相互作用,联系以求对问题作出最佳处理的思维模式。

12.系统定义的要素:系统的最小组成部分。

13.有限博弈:在一个博弈中。

若各局中人的策略个数为有限的则称为14.后悔极小值准则就是:在决策要求量减少将来的后悔,其方法是:首先将每一种状态下的最大收益减去其他收益。

15.后悔值:最大收益与其他收益之差,它与前面所说的机会损失意相仿。

16.线性规划:指一种最优化模具,其目标函数与约束条件都是线性的代数表达式。

17.零和博弈:全体局中人的得失总和为零称为18.决策问题分类:定性情况与非确定性情况,后者有进一步可分为风险性情况与完全不确定性情况。

19.连环比率法:是一种确定得分系数或加权系数的方法,制作方法(1)s首先填写暂定分数列(由上而下)(2)填写修正分数数列(由下而上)20.指标综合基本方法是(加权平均法)21.加权平均法两种形式:(1)加法规则(2)乘法规则22.折衷准则介于悲观准则与乐观准则之间,折衷收益=ax最大收益值+(1—a)x最小收益值23.一个线性规划问题同时有(两个最优)则有无穷多个最优解。

24.小中取大准则又称“悲观准则”选择方法:从每一个方案中选取一个最小收益值,然后再从这些最小收益中找出最大的它所对应的方案为最优方案。

25.效用曲线:对于具有不同风险的相同期望损益,不同的决策者会给出不同的效用值。

用横坐标表示期望损益值,纵坐标表示效用值,将各期望值与其相应的效用值在该坐标图上画上联线,就可以得到效用曲线。

26.无偏性:无偏性的定义为:设^θ为未知参数θ的估计量,如果样本统计量^θ的数学期望E(^θ)=θ,则称样本统计量^θ是总体参数θ的无偏估计。

27.平均时间数列:平均时间数列又称为平均指标数列,是将反映现象平均水平的某一平均指标在不同时间上的观察值按时间顺序排列起来所形成的数列,用来表明某数量对比关系或相互联系的发展过程。

28.平均指数:平均指数是以某一时期的总量为权数对个体指数加以加权平均计算所得到的指数。

29.专家调查法:专家调查法就是大量采用匿名调查表的方式,通过发函征求专家意见,对各种意见汇总整理,将其作为参考资料,在匿名寄回给各位专家,不断征询、修改、补充和完善,如此反复多次,直至多数专家看法一致,或不再修改自己意见时,最终得出一套完整的预测方案。

30.指数平滑预测法:指数平滑预测法是对不同时期的观察值用递减加权地方法修匀时间数列的波动,从而对现象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的方法。

31.乐观准则:乐观准则是指决策者所持有的态度是乐观的,不放弃任何一个可能得最好的结果的机会,充满着乐观精神,争取各方案最大收益值得最大值。

32.时间数列:时间数列是指同一现象在不同时间的相继观察值排列而成的数列,也称为时间序列或动态数列。

33.相对数时间数列:又称为相对指标数列,是将反应现象相对水平的某一相对指标在不同时间上的观察值按时间顺序排列起来所形成的数列,用来说明现象之间的数量对比关系或相互联系的发展过程。

34.单纯形法:一个迭代过程,他是从线性规划问题的一个基本可行解转移到另一个基本可行解而且目标函数值不减少的过程(对于求目标函数最大值的问题),如果存在最优解,此过程将持续到求得最优解为止。

35.次数分配数列:次数分配数列又简称分配数列或统计数列,是指在统计分组和汇总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反映总体单位数在各组的分布状况的数列。

36.相关关系:相关关系是指变量之间确实存在的,但数量上不是严格一一对应的依存关系。

这种关系中,一个变量的数值不是由另一变量的数值唯一确定的。

37.最大期望收益决策准则:最大期望收益决策准则是依各种自然状态发生地概率,计算出各行动方案收益期望值。

然后从各期望值中选择期望收益最大的方案为最优方案。

38.整群抽样:整群抽样是首先将总体各单位分为若干部分,每一部分称为一个群,把每一个群作为一个抽样单位,在其中随机的抽取一些群;然后,在被抽中的群中做全面调查。

39.消费价格指数:消费价格指数又称为生活费用指数,是综合反映一定时期内城乡居民所购买的各种生活消费品价格和服务价格的变动趋势和程度的一种相对数,通常简记为CPI。

40.回归分析:回归分析就是对具有相关关系的两个变量之间数量变化的一般关系进行测定,根据其关系形态,选择一个合适的数学模型(称为回归模型),以便进行估计与预测的一种统计方法。

41.加权调和平均指数:加权调和平均指数是以报告总期(p1q1)为权数对个体指数加权平均计算出的指数。

42.代表误差:代表性误差是指用总体中的一部分单位的数量特征来估算总体的数量特征时所必然产生的误差。

43.时间数列:时间数列是指同一现象在不同时间的相继观察值排列而成的数列,也称为时间序列或动态数列。

44.k阶中心距:若E[X-E(X)]k(k=1,2,….)存在,称其为随机变量X 的k阶中心距。

45.组限:组距式变量数列中,表示相邻两个组界限的变量值称为组限。

二、选择题1、在决策问题的风险决策中(C)A 风险情况只有一种情况,其概率值已知;B 风险情况存在几种状态,各种状态无法确定;C 风险情况存在几种状态,且每种情况的概率值可以估算;D 风险情况只有一种情况,且其概率值无法估算2、网络图中,关于紧急路线描述正确的是(A)A、紧急路线是网络图中路长最长的一条路线B、紧急路线是网络图中耗时最少的一条路线C、网络图中最多存在一条紧急路线D紧急路线上作业延误一天对整体工期没有影响3、在整数规划中,为了满足证书解的要求应该(D)A、可将得到的非整数解用舍入法化为整数即可B 可将得到的非整数解化整后一定是可行解C 可将得到的非整数解化解后一定是最优解D 以上三者都不对4、在线性规划的单纯型表中,如得到最优解和最优值,则当且尽当全部判别数(D)A Δj>0B Δj<0C Δj全为负整数D Δj≤05、原线性规划的对偶规划中(C)A 原线形规划的目标函数值大于对偶规划的目标函数值B 原线形规划的目标函数值小于对偶规划的目标函数值C 两者的目标函数最优值相等D 两者的目标函数最优值一定不相等6、线形规划的可行界集合C{X|AX≤b,X≥0}是凸集7、线形规划的基本可行解是凸集C{X|AX≤B,X≥0}的项点反之亦真8、线形规划如果有最优解,一定能够在基本可行解上达到9、对比原规划和对偶规划,可得到以下特征(1) 若(P)为极大函数值问题,则(D)为极小值问题;(2)若(P)有n个决策变量,则(D)有n个约束条件(3)若(P)有m个约束条件,则(D)有m个决策变量(4)(P)的系数矩阵A与(D)的系数矩阵At互为转置(5)(P)的价值矢量C是(D)的右端矢量,(P)的右端矢量b是(D)的价值矢量。

10. 在一个负偏的分布中超过平均值的数(A)A 超过一半11、将原始数据整理成频数分布后计算平均值与原始数据计算的平均值相比较(B)B 大于原始数据计算的均值12、若两个事件是相依的,则(C)C 不一定是互斥的13随机变量的取值总(D)D 实数14.个二项分布的随机变量,其方差与数学期望之比为3/4,则该分布的参数P应为(A)A 1/415.、二次分布n=100,p=0.2,则在100次试验中成功16至24次的概率近似为(C)C68.26%16、在一项化妆品的调查中,采用的方法是将样本按总人口的男女性别和城乡比例进行分配。

然后要求在各类人员中有目的地选择经常使用该化妆品的消费者进行调查,这种方法称作(D)D 配额抽样17、假设有5种股票,每种股票的回报率为μ=10%,б=4%,且相互独立。

现有5000元,有两种投资方案,甲方案用于购买其中一种股票,乙方案每种股票各买1000元。

两种方案的比较是(C) C 收益率相同,甲方案的风险高于乙方案18、从某个大总体中抽取一个样本容量为10的样本,样本均值的抽样标准误差为3,则原来总体的方差为(B) B 9019、从总体N=100,=160,随机抽取n=16的样本,样本均值的抽样标准误最接近的数是。

(C) C 2.921、某种股票的价格周二上涨了10%,周三上涨了5%,两天累计涨幅达(B)B 15.5%22、某百货公司今年同去年相比,各种商品的价格综合指数为105%,这说明(A)A 商品价格平均上涨了5%23、某银行投资额1998年比1997年增长了10%,1999年比1997年增长了15%,1999年比1998年增长了D(115%÷110%)-124、在估计参数θ时,构造一个置信区间,其置信系数为1-а(а=0.05)。

下面哪一种说法最准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