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工程第三次实验

合集下载

控制工程实验报告

控制工程实验报告

控制工程实验报告1. 引言控制工程是一门研究如何通过设计和操作系统来达到预期目标的学科。

实验是控制工程学习过程中重要的一部分,通过实验可以加深对控制理论的理解,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本实验报告旨在总结和分析在进行控制工程实验时所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2. 实验背景本次实验旨在研究单输入单输出(SISO)的控制系统。

通过建模、设计和实施控制器,我们将探讨如何使系统达到期望的性能指标。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使用了控制工程中常用的方法和工具,如PID控制器、校正方法和稳定性分析等。

3. 实验目标本实验的主要目标是设计一个PID控制器来控制一个特定的系统,使其满足给定的性能要求。

具体目标如下: - 理解PID控制器的原理和工作方式; - 利用实验数据建立系统的数学模型; - 利用系统模型设计优化的PID控制器; - 分析和评估实验结果,判断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和性能。

4. 实验过程实验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 4.1 建立系统模型首先,我们需要对所控制的系统进行建模。

使用传感器收集系统的输入和输出数据,并通过系统辨识方法分析这些数据,得到系统的数学模型。

常用的辨识方法包括最小二乘法和频域分析法。

4.2 设计PID控制器基于系统模型的分析,我们可以设计PID控制器。

通过调整PID控制器的参数,如比例增益、积分时间常数和微分时间常数,我们可以优化控制系统的性能。

4.3 实施控制器将设计好的PID控制器实施到实际系统中。

在实验中,我们需要将传感器和控制器与被控对象连接,并配置合适的控制策略。

4.4 性能评估通过收集系统的输入和输出数据,并利用系统模型进行仿真和分析,我们可以评估控制系统的性能。

常见的评估指标包括超调量、上升时间和稳态误差等。

5. 实验结果与分析根据实验数据和分析结果,我们得到了以下结论: - PID控制器可以有效地控制被控对象,使其稳定在期望值附近; - 通过适当调整PID控制器的参数,我们可以优化控制系统的性能; - 预测模型与实际系统存在一定差异,可能需要进一步改进和校正。

控制工程基础实验报告

控制工程基础实验报告

控制工程基础[英]实验实验一.典型环节的模拟研究:已知一个小车、倒单摆系统非线性系统方程为:( 2.92)0.008x x u =-+20.004sin 36cos n n x θωθωθθ=-+-其中假设 (0)0;(0)0.2x x ==,(0)0;(0); 6.781,n θθπω===(1)要求绘出系统[0,10]t ∈的状态响应曲线(2)并将上述系统在0θ≈的条件下线性化,并要求绘出线性化后系统[0,10]t ∈的状态响应曲线,并与非线性系统状态响应曲线相比较。

(1)下面利用Simulink 对该系统进行仿真如下图所示。

图1.倒单摆系统仿真图在图中已经对主要信号进行了标注下面给出每个未标注信号后加入放大器的增益:008.092.2=阶跃K 008.01-=一阶微分x K 98.45=二阶微分θK通过示波器Scope 和Scope1观察x(t)和θ(t)的波形图如下所示。

图2.x(t)波形图3.θ(t)波形(2)将上述系统在0θ≈的条件下线性化,则方程组改写成如下形式:( 2.92)0.008x x u=-+20.004sin36n n xθωθωθ=-+-在Simulink中对系统仿真如下所示。

图4.线性化后仿真系统通过示波器模块可以观察输出信号,图形如下图所示。

图5.x(t)输出波形图6.θ(t )输出波形实验二.典型系统时域响应动、静态性能和稳定性研究; 已知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2()11G s s s =++(1)利用已知的知识判断该开环系统的稳定性(系统的特征方程根、系统零极点表示法)。

(2)判别系统在单位负反馈下的稳定性,并求出闭环系统在[0,10]t ∈内的脉冲响应和单位阶跃响应,分别绘制出相应响应曲线。

(1)该系统的特征方程的根、零极点表示的求解代码如下:输出结果如下图所示。

图7.特征方程求根结果图8.零极点分布图从图中可以看出两个极点在虚轴上,所以该系统处于临界稳定状态。

控制工程实验报告

控制工程实验报告

图2-4 =1时的阶跃响应曲线
(3)当K 0.625时, 1,系统工作在过阻尼状态,它的单位阶跃响应 曲线和临界阻尼时的单位阶跃响应一样为单调的指数上升曲线,但后者 的上升速度比前者缓慢。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
1、根据图2-2,调节相应的参数,使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将调节后的电路图画出,并标出所选各元器件的参数值。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
1、分别画出比例、惯性、积分、比例微分环节的电子电路; 2、熟悉实验设备并在实验设备上分别联接各种典型环节; 3、按照给定的实验参数,利用实验设备完成各种典型环节的阶跃特性 测试,观察并记录其单位阶跃响应波形。
五、实验报告
1、画出四种典型环节的实验电路图,并标明相应的参数; 2、画出各典型环节的单位阶跃响应波形,并分析参数对响应曲线的影
4、各种长度联接导线。
三、实验原理
图2-1为二阶系统的原理方框图,图2-2为其模拟电路图,它是由惯
性环节、积分环节和比例环节组成,图中K=R2/R1, T2=R3C2。
T1=R2C1,
图2-1 二阶系统原理框图
图2-2 二阶系统的模拟电路
由图2-2求得二阶系统的闭环传递函
(2-1) 而二阶系统的标准传递函数为:
一、实验目的
1、 熟悉二阶模拟系统的组成;
2、 研究二阶系统分别工作在=1, 0< <1, 和 1三种状态下的单
位阶跃响应;
3、 分析增益K对二阶系统单位阶跃响应的超调量P、峰值时间tp
和调整时间ts。
二、实验仪器设备
1、控制理论电子模拟实验箱一台;
2、超低频慢扫描数字存储示波器一台;
3、数字万用表一只;
对比式(2-1)和式(2-2)得 。调节开环增益K值,不仅能改变系统无阻尼自然振荡频率ωn和的

实验三 LED数码显示控制 PLC实验报告

实验三 LED数码显示控制 PLC实验报告

广州大学学生实验报告开课学院及实验室:工程北529 2015年 5 月28 日学院机械与电气工程年级、专业、班姓名学号实验课程名称电气控制与可编程控制器成绩实验项目名称实验三 LED数码显示控制指导老师一、实验目的熟练掌握移位寄存器位SHRB ,能够灵活的运用二、实验说明移位寄存器位(SHRB)指令将DATA数值移入移位寄存器。

S_BIT指定移位寄存器的最低位。

N指定移位寄存器的长度和移位方向(移位加 = N,移位减 = -N)。

SHRB指令移出的每个位被放置在溢出内存位(SM1.1)中。

该指令由最低位(S_BIT)和由长度(N)指定的位数定义。

三、实验面板图四、实验内容1、设计一个照明灯的控制程序。

当按下接在I0.0上的照明灯按钮,可发光30s。

如果在这段时间内又有人按下按钮,则时间间隔从头开始。

这样可确保在最后一次按下按钮后,灯光可维持30s的照明。

2、设计程序,用SEG指令,循环显示0~F字符。

3、设计程序,用一个按钮控制两盏灯:按一次,第一盏亮,按二次,第二盏亮,按三次,两盏全亮,按四次,两盏全灭,按五次,两盏全亮,按六次,只有第二盏亮,按七次,只有第一盏亮,按八次,两盏全灭,完成一次工作循环。

五、实验过程原始记录(程序、数据、图表、计算等)思考题梯形图1:思考题2梯形图:思考题3梯形图:六、实验结果及分析1、思考题1中当每按下一次按钮,Q0.0接通并自锁。

同时T37定时器复位,经过30S后T37置位,其常闭触点断开,Q0.0断开,灯熄灭。

2、思考题2中输入I0.0,I0.1分别控制开关和手动清零计数器。

本题通过在SEG指令的输入端输入数字0~15,将输出端接到数码管中实现循环显示0~F。

由于SEG指令的输入端只能是字节类型,而计数器的输出是字类型,需要用I_B转换指令,将C0(字类型)转化为MB0(字节类型)。

当C0当前为16时,计数器复位,当前值清零。

从而实现循环显示。

计数器的预设值应为16而不是15,因16的时候计数器当前值C0马上变为0,而如果设15则在15的时候C0当前值变为0,就会导致显示不出F字符。

控制工程基础实验报告

控制工程基础实验报告

控制工程基础实验报告控制工程基础实验报告引言:控制工程是一门涉及自动化、电子、计算机等多个学科的交叉学科,其实验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

本篇文章将以控制工程基础实验为主题,探讨实验的目的、过程和结果等方面。

实验目的:控制工程基础实验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实践了解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培养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实验,学生可以掌握闭环控制系统的设计与调试技巧,加深对控制理论的理解。

实验内容:本次实验的内容是设计一个简单的温度控制系统。

系统由温度传感器、控制器和加热器组成。

温度传感器采集环境温度,控制器根据设定的温度值来控制加热器的工作状态,以维持温度在设定值附近。

实验步骤:1. 搭建实验平台:将温度传感器、控制器和加热器按照实验要求连接起来,确保电路正常工作。

2. 设计控制算法:根据控制系统的要求,设计合适的控制算法。

可以采用比例控制、积分控制或者PID控制等方法。

3. 参数调试:根据实验平台和控制算法的特点,调试控制器的参数,使系统能够快速、稳定地响应设定值的变化。

4. 实验数据采集:通过实验平台上的数据采集器,记录系统的输入和输出数据,以便后续分析和评估。

实验结果:经过实验,我们得到了一组温度控制系统的数据。

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评估系统的控制性能和稳定性。

在实验中,我们使用PID控制算法,经过参数调试,得到了较好的控制效果。

系统能够在设定值附近稳定工作,并且对设定值的变化能够快速响应。

实验总结:通过这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控制工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和挑战,锻炼了我们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验结果表明,合适的控制算法和参数调试是实现良好控制效果的关键。

控制工程实验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不仅是理论学习的延伸,更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

结语:控制工程基础实验是掌握控制工程理论和方法的重要环节。

通过实践,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控制工程基础实验报告

控制工程基础实验报告

控制工程基础实验报告实验一 典型环节及其阶跃响应实验目的1.学习构成典型环节的模拟电路。

2.熟悉各种典型环节的阶跃响应曲线,了解参数变化对典型环节动态特性的影响。

3.学会由阶跃响应曲线计算典型环节的传递函数。

4.熟悉仿真分析软件。

实验内容各典型环节的模拟电路如下:1. 比例环节 12)(R R s G -=2. 惯性环节 RC T Tss G =-=1)(3. 积分环节 1221)(R R K C R T Ts Ks G ==+-=4. 微分环节 RCs s G -=)(改进微分环节1)(12+-=Cs R Cs R s G 5. 比例微分环节)41()(212s C R R R s G +-=实验步骤1.用Workbench 连接好比例环节的电路图,将阶跃信号接入输入端,此时使用理想运放;2.用示波器观察输出端的阶跃响应曲线,测量有关参数;改变电路参数后,再重新测量,观察曲线的变化。

3. 将运放改为实际元件,如采用“LM741",重复步骤2。

5.仿真其它电路,重复步骤2,3,4。

实验总结通过这次实验,我对典型环节的模拟电路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也熟悉了各种典型环节的阶跃响应曲线,了解参数变化对典型环节动态特性的影响;熟悉仿真分析软件。

这对以后的控制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实验二 二阶系统阶跃响应实验目的1. 研究二阶系统的两个重要参数阻尼比ξ和无阻尼自然频率ωn 对系统动态性能的影响。

2. 学会根据阶跃响应曲线确定传递函数,熟悉二阶系统的阶跃响应曲线。

实验内容二阶系统模拟电路如图: 1)/(1)(12222++-=RCs R R s C R s G 思考:如何用电路参数表示ξ和ωn实验步骤1. 在workbench 下连接电路图;将阶跃信号接入输入端,用示波器观测记录响应信号;2.取ωn=10rad/s,即令R=100K,C=1uf :分别取ξ=0,0.25,0.5,0.7,1,2, 即取R1=100K,考虑R2应分别取何值,分别测量系统阶跃响应,并记录最大超调量δp%和调节时间ts 。

控制工程实验-

控制工程实验-

控制工程实验简介控制工程是研究如何通过对系统进行学习、监测和调节来实现稳定运行和优化性能的一门学科。

控制工程实验是掌握和应用控制工程理论的重要手段,通过实验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控制系统的原理、方法和技术。

本文将介绍控制工程实验的基本内容,并且通过实例来演示实验的设计、操作和分析。

实验目的本次控制工程实验的目的是通过设计和搭建一个简单的温度控制系统,掌握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和方法,了解控制系统的建模、设计、分析和调节。

以下是本次实验所需的器材和设备:•温度传感器•控制器•电磁阀•加热器•实验台板•电源供应器•连接电缆•计算机步骤一:系统建模1.搭建实验台板,将温度传感器、控制器、电磁阀和加热器按照实验要求连接起来。

2.将温度传感器放置在被控对象(例如水箱)中,通过测量水温来获取反馈信号。

3.将控制器与温度传感器和电磁阀连接,实现控制信号的输入和输出。

4.根据实验要求,确定系统的传递函数或状态空间模型。

步骤二:系统分析1.在控制器中设定一个目标温度值,例如40℃。

2.记录温度传感器获取的实际温度值,并绘制实际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

3.通过对比目标温度和实际温度的曲线,分析系统的稳定性、响应速度和误差大小。

4.通过调节控制器的参数,观察系统的响应变化,并分析参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步骤三:系统调节1.根据系统的传递函数或状态空间模型的特性,确定合适的控制策略和参数范围。

2.通过试控制和观察,逐步调节控制器的参数,使系统的响应更接近预期的性能要求。

3.记录参数调节前后系统的响应曲线,并进行比较和分析。

步骤四:实验总结1.根据实验结果和分析,总结控制系统的性能和调节方法。

2.分析实验中可能存在的误差来源和改进措施。

3.总结实验的收获和经验,提出对控制工程实验的改进意见。

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的设计和操作,我们成功搭建了一个简单的温度控制系统,并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调节。

实验结果显示,控制系统在参数调节前的初始状态下,系统的响应速度较慢,稳定性较差,误差较大。

控制工程基础实验报告

控制工程基础实验报告

控制工程基础实验报告班级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河南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实验中心2010-9-24实验一典型环节时间响应分析结合报告重点预习: 各环节电路结构、时间响应函数、及各环节在零点输出值。

一实验目的:二实验设备:三实验原理:四实验内容及数据整理:1、阶跃信号(方波)的产生方式2、画出各典型环节方块图(写出传递函数)、模拟电路图(注明元件参数)及实际输出响应函数。

1)比例(P)环节方块图:模拟电路图:实验数据记录及其对阶跃信号响应曲线2)惯性(T)环节方块图:模拟电路图:实验数据记录及其对阶跃信号响应曲线3)积分(I)环节方块图:模拟电路图:实验数据记录及其对阶跃信号响应曲线4)比例积分(PI)环节方块图:模拟电路图:实验数据记录及其对阶跃信号响应曲线5)比例微分(PD)环节方块图:模拟电路图:实验数据记录及其对阶跃信号响应曲线五思考题1、实验中每个典型环节使用了两个模拟运放单元,第二个模拟运放单元起什么作用?2、根据PD环节对阶跃信号的响应曲线,试分析电路工作过程。

3、惯性环节分别在什么情况下可近似为比例环节和积分环节?实验二控制系统的频率特性结合报告重点预习:开环传递函数、开环频率特性幅值相位、及如何通过BODE图确定系统参数K和T 的值。

一实验目的:二实验设备:三实验原理:四实验记录1、正弦信号的产生方式2、画出被测系统的方块图及模拟电路图(注明元件参数)。

3、实验数据处理及被测系统的开环对数幅频曲线和相频曲线4、开环频率特性Bode图:5、根据Bode图求出系统开环传递函数五思考题1、根据测得的Bode图的幅频特性,就能确定系统的相频特性,试问这在什么系统时才能实现?2、在Bode图中,为什么横坐标习惯采用对数进行分度?3、改变开环增益或时间常数时对系统动态性能有何影响?实验三系统的校正结合报告重点预习: 比例、积分、微分各环节对系统瞬态性能指标的影响。

控制工程基础实验报告

控制工程基础实验报告

控制工程基础实验姓名:专业:机电班级:02 学号:1003120225实验一:比较二阶系统在不同阻尼比下的时间响应一、实验目的1.熟悉MA TLAB软件环境,学会编写matlab文件(***.m)和使用SIMULINK建模,进行时间响应分析。

二、实验要求1.编写m文件,使用命令sys=tf(num,den),建立二阶系统的传递函数模型;2.编写m文件,使用命令impulse(sys),画出二阶系统在不同阻尼比下的脉冲响应曲线簇;3.编写m文件,使用命令step(sys),画出二阶系统在不同阻尼比下的阶跃响应曲线簇;4.根据阶跃响应曲线,记录不同阻尼比下的时域性能指标,列表写出实验报告,并分析阻尼比和无阻尼自然频率对于性能的影响;5.利用SIMULINK建立方框图仿真模型,进行阶跃响应实验,学会使用workspace的数组变量传递,使用命令plot(X,Y)画出阶跃响应图。

三、实验过程1.编写m文件,使用命令sys=tf(num,den),建立二阶系统的传递函数模型M文件如下:clear;clc;num=[1];den=[1 2 1];sys=tf(num,den)运行结果:Transfer function:1-------------s^2 + 2 s + 12.编写m文件,使用命令impulse(sys),画出二阶系统在不同阻尼比下的脉冲响应曲线簇M文件如下:clear;clc;k=1;xi=[0.1 0.4 0.8 1 5 8];wn=1;for i=1:length(xi);sys=tf([k*wn^2],[1 2*xi(i)*wn wn^2]);impulse(sys);hold on;endhold offgrid运行结果:3.编写m文件,使用命令step(sys),画出二阶系统在不同阻尼比下的阶跃响应曲线簇M文件如下:clear;clc;k=1;xi=[0.1 0.4 0.8 1 5 8];wn=1;for i=1:length(xi);sys=tf([k*wn^2],[1 2*xi(i)*wn wn^2]);step(sys);hold on;endhold offgrid运行结果:4.根据阶跃响应曲线,记录不同阻尼比下的时域性能指标,列表写出实验报告,并分析阻尼比和无阻尼自然频率对于性能的影响利用时域响应特性函数function [tr,tp,mp,ts,td]=texing(sys,xi,m,n)求得系统在不同阻尼比xi下阶跃响应的时域特性指标(texing函数见附录)。

控制系统实验指导

控制系统实验指导

《控制工程基础》实验报告班级:学号:姓名:指导老师:实验一控制系统的阶跃响应实验时间:学时:2一、实验目的通过阶跃响应曲线来研究二阶系统的特征参数阻尼比ξ 和无阻尼自然振荡频率Wn对系统动态性能的影响。

掌握时域的分析方法。

二、实验准备MA TLAB中控制系统数学模型的表示方法⑴ 多项式模型对线性定常连续系统的传递函数G( s)的表示:在 MA TLAB 中,此系统可以由其分子和分母多项式的系数(按s 的降幂排列)所构成的两个向量唯一地确定下来,即:num=[bm , bm-1 ,⋯,b0] ,den=[am, am-1,⋯,a0]另外在 MA TLAB中,可以用函数TF 可以生成一个系统多项式传递函数模型,其调用格式为: sys=tf( num, den)例如:若已知系统的传递函数为:在 MA TLAB 命令环境中输入: num=[6 12 6 10];den=[1 2 3 1 1];sys=tf(num,den)则显示:Transfer function:6 s^3 + 12 s^2 + 6 s + 10---------------------------s^4 + 2 s^3 + 3 s^2 + s + 1若再输入:printsys(num,den)则有显示:num/den =6 s^3 + 12 s^2 + 6 s + 10----------------------------s^4 + 2 s^3 + 3 s^2 + s + 1说明:① num, den 语句后的分号“;”是 MATLAB语句的换行号(相当于Enter);num/den为②函数 printsys()用于构造并显示传递函数G(s)的多项式模型。

显示变量通用的的输出显示格式,与输入变量名称无关。

③所给传递函数若为因式相乘形式,则需要利用 MA TLAB 中的多项式乘法运算函数 conv (),其调用方式为: c= conv (多项式 1,多项式 2), c 为两多项式之积。

过控THKGK-1实验学生指导书

过控THKGK-1实验学生指导书

深圳大学 机电与控制工程学院 - 过程控制实验指导书(学生)过程控制实验指导书(学生)实验一、熟悉实验装置结构及用法(2 课时)1、TKGK-1 实验装置组成和基本原理 2、GK-01 电源控制屏 3、GK-02 传感器输出与显示 4、GK-04 PID 调节器控制 5、GK-07 交流变频调速控制22 3 3 4 4实验二、实验装置的基本操作与仪表调试(2 课时) 实验三、单容水箱对象特性测试(3 课时) 实验四、单容水箱液位 PID 控制系统(4 课时) 实验五、双容水箱对象特性测试(3 课时) 实验六、双容水箱液位 PID 控制系统(4 课时)5 7 8 9 10公 共 用 品 勿 做 标 记 谢 谢 !第 1 页 共 10 页深圳大学 机电与控制工程学院 - 过程控制实验指导书(学生)实验一、熟悉实验装置结构及用法TKGK-1 型过程控制实验装置是根据自动化专业及相关专业教学的特点的实验设备。

该设备可 以满足《过程控制》《自动化仪表》《工程检测》《计算机控制系统》等课程的教学实验、课程设 、 、 、 计等。

整个系统结构紧凑、功能多样、使用方便,可作为验证性和研究性实验平台使用。

1、TKGK-1 实验装置组成和基本原理 实验装置基本参数控制及被控信号:电压 0~5V 外型尺寸:182×160×70cm 供电要求:单相交流 220V±10%,10A 重 量:380Kg装 置 特 点本过程控制实验装置具有以下特点: 1)多种被控参数:液位 压力 流量 温度 2) 多种控制方式: 位式/PID/智能仪表/单片机/PLC/计算机 控制 3)灵活多样的实验组合:通过控制阀门开关和采集信号 连线组合得到多种控制系统模型系 统 组 成过程控制系统的结构组成右图所示,由上向下四个储 水容器依次为上水箱、下水箱、复合加热水箱和储水箱。

该实验装置由被控对象模块、执行器模块、变送器模块和 调节器模块四部分组成,各部分主要结构功能如下: 1)被控对象模块 水箱 阀 管道 2)执行器模块 3)变送器模块 流量变送器(FT) 温度变送器(TT) 液位变送器(LT1,LT2) 压力变送器(PT) 磁力泵变送器的零位/增益可调 DC0~5V 输出 4)调节器模块 调节器主要有模拟调节器(含比例 P 调节、比例积分 PI 调节、 比例微分 PD 调节、 比例积分微分 PID 调节) 位式调 、 节器和智能仪表调节器等,可通过不同的挂箱实现,如下图 中控制挂箱实验台所示,包括 GK-01/02/03/04/05/07 几部分。

中国石油大学2012秋控制工程基础第三次在线作业

中国石油大学2012秋控制工程基础第三次在线作业
此题得分:0.5
批注:利用相角裕度计算判断
第23题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批注:计算相角裕度,注意剪切频率计算
第24题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批注:求出剪切频率,求出相位裕量
第25题
第5题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批注:G(s)=K/(s(s+3)(s+5));利用劳斯判据,另外将开环传递函数转化为典型形式
第6题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批注:劳斯判据
第7题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批注:根据一型系统,重极点特点进行选择
第18题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批注:根据系统型别,转折频率,开环增益判断
第19题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批注:根据系统型别,转折频率,零极点数判断
此题得分:0.5
批注:
作业总得分:20.0
作业总批注: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批注:劳斯判据
第8题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批注:劳斯判据
第9题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0.5
此题得分:0.5
批注:将开环传递函数变为典型形式后,利用误差表
第10题
第28题

《控制工程基础》实验指导书(8学时)

《控制工程基础》实验指导书(8学时)

《控制工程基础》实验指导书机械与车辆学院2013实验一matlab软件使用一、实验目的1.掌握MATLAB软件使用的基本方法;2.熟悉MATLAB的数据表示、基本运算和程序控制语句;3.熟悉MATLAB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

4.学习用MATLAB创建控制系统模型。

二、实验原理1.MATLAB的基本知识MATLAB是矩阵实验室(Matrix Laboratory)之意。

MATLAB具有卓越的数值计算能力,具有专业水平的符号计算,文字处理,可视化建模仿真和实时控制等功能。

MATLAB的基本数据单位是矩阵,它的指令表达式与数学,与工程中常用的形式十分相似,故用MATLAB来解算问题要比用C,FORTRAN等语言完相同的事情简捷得多。

当MATLAB 程序启动时,一个叫做MATLAB 桌面的窗口出现了。

默认的MATLAB 桌面结构如下图所示。

在MATLAB 集成开发环境下,它集成了管理文件、变量和用程序的许多编程工具。

在MATLAB 桌面上可以得到和访问的窗口主要有:命令窗口(The Command Window):在命令窗口中,用户可以在命令行提示符(>>)后输入一系列的命令,回车之后执行这些命令,执行的命令也是在这个窗口中实现的。

命令历史窗口(The Command History Window):用于记录用户在命令窗口(The Command Windows),其顺序是按逆序排列的。

即最早的命令在排在最下面,最后的命令排在最上面。

这些命令会一直存在下去,直到它被人为删除。

双击这些命令可使它再次执行。

要在历史命令窗口删除一个或多个命令,可以先选择,然后单击右键,这时就有一个弹出菜单出现,选择Delete Section。

任务就完成了。

工作台窗口(Workspace):工作空间是MATLAB用于存储各种变量和结果的内存空间。

在该窗口中显示工作空间中所有变量的名称、大小、字节数和变量类型说明,可对变量进行观察、编辑、保存和删除。

自动控制原理第三次实验报告-线性系统的频率响应分析&离散系统的稳定性分析

自动控制原理第三次实验报告-线性系统的频率响应分析&离散系统的稳定性分析
该方法在时域曲线窗口将信号源和被测系统的响应曲线显示出来,直接测量对象输出与信号源的相位差及幅值衰减情况,就可得到对象的频率特性。
间接频率特性的测量
用来测量闭环系统的开环特性,因为有些线性系统的开环时域响应曲线发散,幅值不易测量,可将其构成闭环负反馈稳定系统后,通过测量信号源、反馈信号、误差信号的关系,从而推导出对象的开环频率特性。
六、数据处理
1.直接测量方法 (测对象的闭环频率特性)
测各参数下时域波形(部分)
测得波特图如下:
测得对象的闭环极坐标图:
2.间接测量方法:(测对象的开环频率特性)
测各参数下时域波形(部分)
测得波特图如下:
测得对象的闭环极坐标图:
七、分析讨论
(1) 测量过程中要去除运放本身的反相的作用,即保持两路测量点的相位关系与运放无关,所以在测量过程中可能要适当加入反相器,滤除由运放所导致的相位问题。
③ 理论依据
④ 测量方式:实验中采用间接方式,只须用两路表笔CH1和CH2来测量图 3.1-1 中的反馈测量点和误差测量点,通过移动游标,确定两路信号和输入信号之间的相位和幅值关系,即可间接得出积分环节的波特图。
(2) 直接频率特性测量方法
只要环节的时域响应曲线收敛就不用构成闭环系统而采用直接测量法直接测量输入、输出信号的幅值和相位关系,就可得出环节的频率特性。
④ 测量方式:实验中选择直接测量方式,用 CH1 路表笔测输出测量端,通过移动游标,测得输出与信号源的幅值和相位关系,直接得出一阶惯性环节的频率特性。
三、仪器设备
PC 机一台,TD-ACC+(或 TD-ACS)教学实验系统一套。
四、线路示图( 见模拟电路图 )
五、内容步骤
(一).实验内容

机电控制工程基础实验报告自控实验三

机电控制工程基础实验报告自控实验三

机电控制工程基础实验报告自控实验三实验三控制系统串联校正实验时间实验编号同组同学一、实验目的1.了解和掌握串联校正的分析^p 和设计方法。

2.研究串联校正环节对系统稳定性及过渡过程的影响。

二、实验内容1.设计串联超前校正,并验证。

2.设计串联滞后校正,并验证。

三、实验原理1.系统结构如下图所示:图 SEQ 图 \ARAB 1 控制系统结构图其中Gc(S)作为校正环节,可放置在系统模型中来实现,也可使用模拟电路的方式由模拟机实现。

2.系统模拟电路如下图所示:图 SEQ 图 \ARAB 2 控制系统模拟电路图取。

3.未加校正时时GC4.加串联超前校正时GCs=aTs+1Ts+15.加串联滞后校正时GCs四、实验设备?1.数字计算机2,电子模拟机3,万用表4,测试导线五、实验步骤?1.?熟悉HHMN-1电子模拟机的使用方法。

将各运算放大器接成比例器,通电调零。

断开电,按照系统结构图和传递函数计算电阻和电容的取值,并按照模拟线路图搭接线路。

2.?将D/A1与系统输入端Ui连接,将A/D1与系统输出端Uo连接(此处连接必须谨慎,不可接错)。

线路接好后,经教师检查后再通电;3.?在桌面用鼠标双击“MATLAB”图标后进?入在命令行处键入“autolab”进入实验软件系统;4.?在系统菜单中选择实验项目,选择“实验三”?,在窗口左侧选择“实验模型”?;?5.?分别完成不加校正,加入超前校正,加入滞后校正的实验。

在系统模型上的“Manual?Switch”处可?设置系统是否加入校正环节,在“GC6.?绘制以上三种情况时系统的波特图;7.?采用示波器(Scope)观察阶跃响应曲线。

观测实验结果记录实验数据,绘制实验结果图形,完成?实验报告。

六、实验结果原系统原系统阶跃响应曲线如下图 SEQ 图 \ARAB 3原系统时域阶跃响应曲线其阶跃响应性能参数如下σTT46.55170.62135.4670表格 1 原系统阶跃响应性能参数原系统Bode图如下图 SEQ 图 \ARAB 4原系统Bode图超前校正系统超前校正系统阶跃响应曲线如下图 SEQ 图 \ARAB 5超前校正系统时域阶跃响应曲线超前校正后,系统阶跃响应性能参数如下σTT22.98290.51041.8955表格 2 超前校正系统阶跃响应曲线超前校正系统Bode图如下图 SEQ 图 \ARAB 6超前校正系统Bode图滞后校正系统滞后校正系统阶跃响应曲线如下图 SEQ 图 \ARAB 7滞后校正系统时域阶跃响应曲线滞后校正后,系统阶跃响应性能参数如下σTT18.59902.654012.9330表格 3 滞后校正系统阶跃响应性能参数滞后校正后系统Bode图如下图 SEQ 图 \ARAB 8滞后校正系统Bode图截止频率和稳定裕度计算在命令窗口输入相关命令,在得到的图形中读出系统的相角裕度γ、截止频率ωc项目系统项目系统γ/°ω原系统281.88超前校正47.42.38滞后校正54.80.449结果分析^p超前校正实验结果分析^p首先从系统频率特性曲线Bode图可以看出,经过超前校正后的系统在校正点处的性能有所改善。

控制工程基础实验报告1 -示例

控制工程基础实验报告1 -示例

《控制工程基础》实验报告一班级·学号1501034148 姓名李富国实验日期2017.11.27 任课教师杨世文实验名称实验一控制系统的建模验证型一、实验目的及要求:1.学习在MATLAB命令窗口建立系统模型的方法;2.学习如何在三种模型之间相互转换;3.学习如何用SIMULINK仿真工具建模。

二、上机内容:1、Matlab基础2、Matlab中系统建模3、Matlab分析系统的动态特性三、实验平台Windows 98或2000或XP Matlab 5.3以上版本1. 给定控制系统的传递函数为:在MA TLAB 中建立系统的传递函数模型、零极点增益模型和状态变量模型。

num=[3]; %G 的分子多项式系数den=[1, 3, 5, 7]; %G1的分母多项式系数G=tf(num, den) % 由分子多项式/分母多项式采用tf()函数创建传递函数[z1,p1,k1]=tf2zp(num,den) %求传递函数的零极点sys1zp=zpk(z1,p1,k1) %构建并显示该系统的零极点形式的传递函数运行结果:7533)(23+++=s s s s G2.在SIMULINK中建立如下图所示的结构图:源程序:五、评阅成绩评阅老师年月日《机械控制工程基础》实验报告二班级·学号1501034148 姓名李富国实验日期2017.11.27任课教师杨世文实验名称实验二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分析实验验证型一、实验目的及要求:本实验是用MATLAB得到控制系统的频域特性曲线,绘制给定控制系统Bode 图和Nyquist图,并表示出系统的幅值裕量和相位裕量,-π穿越频率和剪切频率等频域性能指标;用频率法对控制系统进行稳定性判断。

二、上机内容:1、Matlab中的频率响应函数2、Matlab求取稳定性裕量三、实验平台Windows 98或2000或XP Matlab 5.3以上版本四、操作过程、源程序和计算结果:1、题目:绘制系统G(s)=[100(s+4)]/[s(s+0.5)(s+50)²]的Bode图。

控制工程基础实验指导第三版

控制工程基础实验指导第三版
3.编写程序,练习任意输入的响应lsim函数的使用;例如:可以取 ,以上系统在正弦输入信号下的输出曲线。
实验二控制系统频域分析及频域特征量求取
一、实验目的
1、以MATLAB为工具,学习绘制控制系统的奈氏图、波德图。
2、练习求取频域特征量。
3、掌握利用MALAB软件进行频域分析的方法。
二、实验设备
1.MATLAB软件 一套
2.编写程序,利用bode函数绘制 的bode图。
3.对于传递函数为 的系统,应用bode函数求取系统不同频率的幅频特性,从而根据定义计算出系统的频域特征量。
4.根据要求,撰写实验报告。
实验三控制系统稳定性征根与系统稳定的关系,利用MATLAB的roots函数求取系统的特征根,从而判断系统的稳定性。
2.已知控制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编写程序,分别求取K=10,K=50,K=100时的相位裕量、幅值裕量及判断系统的稳定性变化情况。
3.已知
令k=1作伯特图,应用频域稳定判据确定系统的稳定性,并确定使系统获得最大相位裕
度的增益k值。
4.根据要求,撰写实验报告。
实验四 控制系统校正设计
一、实验目的
例:用MATLAB表示传递函数为 的系统。
解:
3系统模型之间的转换
MATLAB的控制系统工具箱提供模型转换的函数:tf2zp、zp2tf。(注意有的版本使用的是tf(G)或者zp(G)函数转换原来的命名为G的数学模型为分子分母多项式形式或者零极点增益形式。)
4系统建模
实际中经常遇到几个简单系统的组合成一个复杂系统的情况,常见的形式有:串联、并联、反馈连接等。在MATLAB中系统的串、并联及反馈联接的相应命令形式如下:
1.命令窗口(The Command Window)

2020控制工程原理实验报告

2020控制工程原理实验报告

(理工类)课程名称:控制工程原专业班级:17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1)学生学号: 1704021025 学生姓名:吴林凌所属院部:机电工程学院指导教师:刘祥建20 19 ——20 20 学年第二学期金陵科技学院教务处制实验项目名称:Matlab软件使用及典型控制系统建模实验学时: 2 同组学生姓名:实验地点: C306 实验日期: 2020.5.5 实验成绩:批改教师:批改时间:一、实验目的和要求目的:1. 学习 Matlab 的数据表示、基本运算和程序控制语句。

2. 学习用 Matlab创建控制系统模型。

要求:1. 掌握 Matlab 软件使用的基本方法。

2. 掌握用 Matlab产生系统的传递函数模型。

3. 记录程序和运行结果。

二、实验仪器和设备电脑、Matlab软件三、实验过程(1)用Matlab 软件显示如下传递函数的有理多项式模型和零极点增益模型。

(2)用Matlab 软件显示如下传递函数方框图的有理多项式模型和零极点增益模型。

四、实验数据1、实验内容(1)程序及结果记录。

程序有理多项式模型>>num=[12,24,0,20],den=[2 4 6 22];>>sys=tf(num,den)num=[1,3,2,1,1],den=[1,4,3,2,3,2];sys1=tf(num,den)sys=zpk(sys1) 零极点增益模型2、实验内容(2)程序及结果记录。

程序有理多项式模型num1=10;den1=[1,2,0];num2=[5,7];den2=[1,4,2,5];[num,den]=series(num1,den1,num2,den2);sys=tf(num,den)num1=10;den1=[1,2,0];num2=[5,7];零极点增益模型den2=[1,4,2,5];[num,den]=series(num1,den1,num2,den2);sys=tf(num,den)sys1=zpk(sys)实验项目名称:系统时间响应分析仿真实验学时: 2 同组学生姓名:实验地点: C306实验日期: 2020.5.7 实验成绩:批改教师:批改时间:一、实验目的和要求1. 学习瞬态性能指标的测试方法(σ、ts、tp)。

控制工程实验报告

控制工程实验报告

控制工程实验报告精04 张为昭 2010010591实验一 Matlab仿真实验利用Matlab-Simulink工具进行如下仿真实验。

1.1直流电机的阶跃响应如图1-1,对直流电机输入一个单位阶跃信号,画出阶跃响应曲线,指出主导极点。

图1-1 直流电机的阶跃响应所作的响应曲线如下图1-11所示。

图 1-11 直流电动机响应曲线已知传递函数两个极点是-10和-10000,故主导极点为-10。

1.2直流电机速度闭环控制如图1-2,用测速发电机检测直流电机转速,用控制器Gc(s)控制加到电机电枢上的电压。

图 1-2 直流电机速度闭环控制(1)假设G c(s)=100,用matlab画出控制系统开环Bode图,计算增益剪切频率、相位裕量、相位剪切频率、增益裕量。

开环Bode图如图1-21所示。

图1-21开环Bode图求得的增益剪切频率、相位裕量、相位剪切频率、增益裕量分别为784.3rad/s、48.1deg、3179.7rad/s、11.1dB。

(2)通过分析Bode图,选择合适的常数K p作为G c(s),使闭环阶跃响应的最大超调量在0~5%之间。

由于系统为高阶系统且不是最优模型,所以采用试探法求合适的KP。

已知减小KP ,可使超调量降低,但快速性和精度变差差。

经过调试,取KP为41时较合适,此时闭环阶跃响应如图1-22所示。

计算得超调量:Mp =(50.920148.8096-1)´100%=4.32%满足要求,且此时的相角裕量和增益裕量分别为68.3738deg和27.1253,满足要求。

(3)计算此时的稳态位置误差系数,画出闭环系统阶跃响应曲线,稳态值是否与理论一致?系统为0型,此时的稳态位置误差系数即为开环静态放大倍数41,理论稳态值计算为:x(¥)=10.02(1-11+41)=48.8095仿真得到的响应如图1-22所示,稳态值为48.8096,理论和实际相符合。

图 1-22 闭环单位阶跃响应图(4)令G c(s)=K p+K I/s,通过分析(2)的Bode图,判断如何取合适的K p和K I的值,使得闭环系统既具有高的剪切频率和合适的相位裕量,又具有尽可能高的稳态速度误差系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械控制工程基础实验报告
学院工学、职业技术教育学院
班级机械113
姓名陈浩浩
学号********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掌握用MATLAB 语句绘制各种频域曲线。

2.掌握控制系统的频域分析方法。

二、实验内容
频域分析法是应用频域特性研究控制系统的一种经典方法。

它是通过研究系统对正弦信
号下的稳态和动态响应特性来分析系统的。

采用这种方法可直观的表达出系统的频率特性,
分析方法比较简单,物理概念明确。

1.频率曲线主要包括三种:Nyquist 图和Bode 图。

1)Nyquist 图的绘制与分析
MATLAB 中绘制系统Nyquist 图的函数调用格式为:
nyquist(num,den) 频率响应w 的范围由软件自动设定
nyquist(num,den,w) 频率响应w 的范围由人工设定
[Re,Im]= nyquist(num,den) 返回奈氏曲线的实部和虚部向量,不作图
例1:已知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25262)(23++++=s s s s s G ,试绘制Nyquist 图,并判断系统的稳定性。

num=[2 6];
den=[1 2 5 2];
[z,p,k]=tf2zp(num,den)
nyquist(num,den)
极点的显示结果及绘制的Nyquist 图如图1所示。

由于系统的开环右根数P=0,系统的Nyquist 曲线没有逆时针包围(-1,j0)点,所以闭环系统稳定。

p =
-0.7666 + 1.9227i
-0.7666 - 1.9227i
-0.4668
若上例要求绘制)10,10(11-∈ω间的Nyquist 图,则对应的MATLAB 语句为:
图1 开环极点的显示结果及Nyquist 图
num=[2 6];
den=[1 2 5 2];
ω=logspace(-1,1,100); 即在10-1和101之间,产生100个等距离的点
nyquist(num,den,w)
2)Bode图的绘制与分析
系统的Bode图又称为系统频率特性的对数坐标图。

Bode图有两张图,分别绘制开环频率特性的幅值和相位与角频率ω的关系曲线,称为对数幅频特性曲线和对数相频特性曲线。

MATLAB中绘制系统Bode图的函数调用格式为:
bode(num,den)频率响应w的范围由软件自动设定
bode(num,den,w)频率响应w的范围由人工设定
[mag,phase,w]=bode(num,den,w) 指定幅值范围和相角范围的伯德图
例2:已知开环传递函数为
)
100
16
(
)1
2.0(
30
)
(
2+
+
+
=
s
s
s
s
s
G,试绘制系统的伯德图。

num=[0 0 15 30];
den=[1 16 100 0];
w=logspace(-2,3,100);
bode(num,den,w)
grid
绘制的Bode图如图2(a)所示,其频率范围由人工选定,而伯德图的幅值范围和相角范围是自动确定的。

当需要指定幅值范围和相角范围时,则需用下面的功能指令:
[mag,phase,w]=bode(num,den,w)
mag,phase是指系统频率响应的幅值和相角,由所选频率点的w值计算得出。

其中,幅图2(a) 幅值和相角范围自动确定的Bode图图2(b) 指定幅值和相角范围的Bode图
值的单位为dB ,它的算式为:20*lg10(mag)。

指定幅值范围和相角范围的MATLAB 调用语句如下,图形如图4-2(b)所示。

num=[0 0 15 30];
den=[1 16 100 0];
w=logspace(-2,3,100);
[mag,phase,w]=bode(num,den,w); %指定Bode 图的幅值范围和相角范围
subplot(2,1,1); %将图形窗口分为2*1个子图,在第1个子图处绘制图形
semilogx(w,20*log10(mag)); %使用半对数刻度绘图,X 轴为log10刻度,Y 轴为线性刻度
grid on
xlabel(‘w/s^-1’); ylabel(‘L(w)/dB ’);
title(‘Bode Diagram of G(s)=30(1+0.2s)/[s(s^2+16s+100)]’);
subplot(2,1,2);%将图形窗口分为2*1个子图,在第2个子图处绘制图形
semilogx(w,phase);
grid on
xlabel(‘w/s^-1’); ylabel(‘φ(0)’);
注意:半Bode 图的绘制可用semilogx 函数实现,其调用格式为semilogx(w,L),其中L=20*log10(abs(mag))。

2.幅值裕量和相位裕量
幅值裕量和相位裕量是衡量控制系统相对稳定性的重要指标,需要经过复杂的运算求取。

应用MATLAB 功能指令可以方便地求解幅值裕量和相位裕量。

其MATLAB 调用格式为:
[Gm,Pm,Wcg,Wcp]=margin(num,den)
其中,Gm,Pm 分别为系统的幅值裕量和相位裕量,而Wcg,Wcp 分别为幅值裕量和相位裕量处相应的频率值。

另外,还可以先作bode 图,再在图上标注幅值裕量Gm 和对应的频率Wcg ,相位裕量Pm 和对应的频率Wcp 。

其函数调用格式为:
margin(num,den)
例3:单位负反馈的开环传递函数为s
s s s G 9310)(23++=
,求其稳定裕度,对应的MATLAB 语句如下:
num=10;
den=[1 3 9 0];
[gm,pm,wcg,wcp]=margin(num,den);
gm,pm,wcg,wcp
gm = 2.7000
pm = 64.6998
wcg = 3.0000
wcp = 1.1936
如果已知系统的频域响应数据,还可以由下面的格式调用函数:
[Gm,Pm,Wcg,Wcp]=margin(mag,phase,w)
三、 实验结果与分析
1.典型二阶系统:2222)(n
n n s s s G ωζωω++= 绘制出ωn 为学号后两位,1.0=ζ,0.3,0.5,0.8,2的bode 图,记录并分析ζ对系统bode 图的影响。

程序如下:
clc,clear
wn=07;
zeta=[0.1,0.3,0.5,0.8,2];
figure(1);
hold on
for I=zeta
num=[wn.^2];
den=[1,2*I*wn,wn.^2];
bode(num,den)
end
grid
2.根据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绘制系统的Nyquist 曲线和Bode 图,说明系统的稳定性,并通过绘制阶跃响应曲线验证。

(1)根据实验判据曲线在(-1,0j)右侧,不稳定
)
5)(15(10)(2+-=s s s s G
(2)根据实验判据曲线在(-1,0j)左侧,稳定 )106)(15()1(8)(22++++=s s s s s s G
(3)根据实验判据曲线在(-1,0j)左侧,稳定 )11.0)(105.0)(102.0()13/(4)(++++=s s s s s s G
3.已知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11.0(1)(2++=s s s s G 。

求系统的开环幅值穿越频率、相位穿越频率、幅值裕度和相位裕度。

应用频率稳定判据判定系统的稳定性。

Gm (幅值穿越频率)= 0
Pm (相位穿越频率) =44.4594
Wcg (幅值裕度) =0
Wcp (相位裕度) = 1.2647
根据Nyquist 图可知(-1,0j )在此函数的左侧,所以稳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