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小学数学教学中常用的学具
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有效运用好学具
![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有效运用好学具](https://img.taocdn.com/s3/m/6c2286bc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d8.png)
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有效运用好学具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有效运用好学具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
本文将介绍一些适用于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的好学具,并分析它们的作用和运用方法。
1. 数字卡片:数字卡片是一种简单易用的学具,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字之间的关系和进行数字计算。
教师可以使用数字卡片进行数字排序、比较大小、加法和减法等运算。
学生也可以使用数字卡片进行自主学习和练习。
3. 几何模型:几何模型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几何图形的属性和关系。
教师可以使用几何模型来展示和教授平面图形、立体图形和图形的组合等知识。
学生可以使用几何模型进行几何图形的拼图和组合等活动,以巩固学习效果。
4. 拼图拼插板:拼图拼插板是一种可以帮助学生进行空间思维和逻辑思考的学具。
教师可以使用拼图拼插板教授学生形状与空间的关系,并进行拼图和拼插的活动。
学生可以使用拼图拼插板进行自主学习和练习,提高对形状和空间的认知能力。
5. 平衡秤:平衡秤是一种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平衡和比较的学具。
教师可以使用平衡秤教授学生比较和判断大小的方法。
学生可以使用平衡秤进行数的比较和加减法等运算,以加深对数的概念和运算的理解。
1. 清晰明确的目标:在使用学具之前,教师应明确教学目标,确保学具的使用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
2. 适时适量的引导: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适时适量地引导学生使用学具。
避免学具的过度使用或无端引入,影响教学效果。
3. 提供充足练习时间:学生在使用学具之后,应给予充足的练习时间来巩固和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
4. 结合多种教学方法:学具的使用应结合多种教学方法,如讲解、示范、练习和巩固等。
通过不同的教学方法和学具的结合使用,可以提高教学的多样性和趣味性。
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好学具能够帮助学生提高数学学习效果和兴趣。
教师在使用学具时应注意选择适合的学具,并结合课堂教学进行运用。
通过合理使用学具,可以提高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的效果,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校教学仪器及设备一览表
![学校教学仪器及设备一览表](https://img.taocdn.com/s3/m/7b1fbb7176a20029bc642d44.png)
1
套
1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套
套
1
套
1
套
套
1
个
2
个
2
支
2
支
支
个
2
个
2
支
10
个
1
个
个
2
个
支
2
个
个
6
个
2
个
10
个
2
个
1
盒
盒
千克
1
千克
千克
0.5
千克
1
个
2
个
2
廉江市良垌镇南桥小学
试管刷 塑料匙 烧瓶刷 过滤纸 燃烧匙 锌粒 明矾 高锰酸钾 工业酒精 盐酸 甲醛 碘酒 演示实验材料 分组实验材料 自制教具工具和材料 木工工具箱 金工工具箱 塑料工具箱
小学文科通用仪器
投影仪 银幕
幻灯机 收录机 收录机 磁带复制机 刻录机 彩色电视机 录像机 摄像机 照相机
个
2
个
2
个
盒
1
个
1
千克
0.1
千克
0.1
千克
0.1
千克
0.5
千克
0.5
千克
0.5
千克
0.5
箱
1
箱
1
箱
1
箱
1
箱
1
箱
1
台 幅 台 台 台 台 台 台 台 台 台
廉江市良垌镇南桥小学
视频展示台 影碟机 计算机 投影机 银幕 录音带 录像带 光盘
个
套
6
个
6
件
小学数学教学中常用的数学工具有哪些
![小学数学教学中常用的数学工具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8bd4579f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a4.png)
小学数学教学中常用的数学工具有哪些?选择其中一种说说其特性是什么,并设计一个能够显现这种数学工具有效作用的教学案例片段(附上设计意图或评析)。
一、常用的学具及其功能根据低年级小学数学教材的内容和儿童的年龄特点,常用的学具有以下几种:1.实物图画、数学、符号、几何图形卡片(或塑料片)。
将儿童喜爱的小动物、熟悉的花草、水果图案绘在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等卡片上。
2.小棒。
3.计数器或计数表4.口算练习卡片。
5.圆形口算练习板6.钟面和七巧板7.钉子板8.奎逊耐彩条二、比如:钉子板的特征:钉子板又叫几何平板。
它是用一块正方形的木板或塑料板制成。
正面等分成若干个小正方形(一般是16个、25个、121个),每一个小正方形的每个顶点都钉着一个钉子。
可以用皮筋圈在钉子上围成各种图形,如下图。
钉子板操作方便,变化快,用途广,便于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认识平面图形的特征。
三、利用钉子板设计的【教学内容】国标版四年级(下册)第22~25页。
【教学目的】1.在观察、操作、分析、讨论等活动中,了解三角形的各组成局部,感受并发现三角形的三边关系;2.在探索活动中提高观察能力、推理能力,并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三边关系。
【教学工具】钉子板【教学步骤】一、初步认识三角形。
1.举例: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面是三角形的?2.认识三角形的各局部名称(1)回忆:我们已经初步认识了三角形,关于三角形你已经知道了什么?(2)补充:顶点3.揭题:三角形还有什么特点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深入地研究三角形。
二、探索三边关系。
1.理解“围成”的含义。
(1)提问:围一个三角形就要用到几根小棒?(2)生围(3)小结:相邻两根小棒的头和头相连了,就说是围成了三角形。
(4)质疑:三根小棒是不是一定能够围成三角形呢?(5)小组合作研究(6)交流:有时三根小棒能围成三角形,有时不能围成三角形。
2.探究第一个条件:(1)质疑:为什么有时能够围成三角形,有时却不能围成三角形呢?(2)讨论:红、黄两边的长度要符合怎样的条件,才干和蓝边围成三角形?(3)交流并检验(2)小结:要围成一个三角形,红边和黄边的长度和就必需要大于蓝边。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学具运用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学具运用](https://img.taocdn.com/s3/m/ead80fea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a6.png)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学具运用作为小学数学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学具的运用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更加直观和有趣,进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兴趣。
下面将针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常用的学具进行详细的介绍和运用方法说明。
一、珠算二、数棒数棒通常是由一组固定长度(如十厘米)的木棒组成。
每根木棒上有一定数量的红球和白球,其中红球代表正数,白球代表负数。
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题目要求,让学生组成不同的数,将数列和运算概念更加直观地呈现出来。
在教学中,使用数棒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正数和负数、数轴的概念以及加减乘除的运算规则,增加学生对数学概念的感受和理解。
三、几何模型在小学教学中,几何模型是一种常用的学具运用。
例如立体图形、平行四边形、圆形等,都可以通过教师或学生手中的制作好的模型进行展示,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感受到这些概念,从而有助于学生更快地理解并掌握几何学的基本概念。
四、计算器计算器是一种常见的数学计算工具,可以用来完成复杂的计算问题。
在小学教学中,使用计算器可以帮助学生更加便捷地完成各种数学计算题目,同时帮助老师掌握学生计算水平并给予及时反馈。
五、拼图拼图是一种生动有趣的学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教授分数加减法时,可以用拼图来帮助学生更直观地掌握分数的概念以及相关计算方法。
对于图形的拼图游戏,可以帮助学生培养空间想象力和逻辑推理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具的运用可以帮助教师引导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数学概念和方法,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尽管教学中应注意学具的有效性和恰当性,但它们的使用确实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且能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促进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发展和进步。
学校教学仪器及设备一览表
![学校教学仪器及设备一览表](https://img.taocdn.com/s3/m/ec4eb73a3968011ca300918d.png)
小学健康教育
人体半身模型 人体骨骼模型 眼球构造模型 个 个 个 1 1 1
廉江市良垌镇南桥小学
耳解剖放大模型 儿童牙列模型 小学健康教育教学投影片 小学健康教育教学幻灯片 小学健康教育教学录像带 小学健康多媒体教学软件 小学健康教育教学挂图 个 套 套 套 套 套 套 1 1 1 1 1 1
小学英语
国际音标标准发音示教仪 英语字母表 字母卡片 音标卡片 英语教学卡片 小学英语教学挂图 世界地图 政区.英文版 台 套 套 套 套 套 张 套 套 套 套 套 个 套 1 2 1 1 1 1 1 1 1 1 1 1
小学英语教学投影片 小学英语教学录音带 小学英语教学录像带 小学英语教学多媒体教学软件 小学英语教学视听资料 英语书写板 英语磁性教具
廉江市良垌镇南桥小学
声学实验盒 热学实验盒 力与机械演示箱 固体体胀演示器 液体对流演示器 最高最低温度计 干湿球湿度计 旋转架 液体对流实验器 玻棒(附丝绸) 胶棒(附毛皮) 箔片验电器 感应起电机 小灯座 单刀开关 静电实验盒 电流实验盒 条形磁铁 蹄形磁铁 磁针 磁铁性质实验盒 手摇发电机 一年级自然实验盒 二年级自然实验盒 光学演示箱 小学光学实验盒 风的形成演示箱 昆虫盒 解剖器 解剖盘 盒 盒 套 个 个 件 个 对 个 对 对 个 台 个 个 盒 盒 对 个 对 盒 件 盒 盒 箱 盒 件 个 盒 个 6 1 6 2 2 6 6 1 1 1 6 1+(1) 1 1 1 1 6 6 1 1
千克 千克 千克 千克 千克 千克 千克
2
1 1 0.1 0.1 0.1 0.5 0.5 0.5 0.5 1 1 1 1 1 1
箱 箱 箱 箱 箱 箱
小学文科通用仪器
投影仪 银幕 幻灯机 收录机 收录机 磁带复制机 刻录机 彩色电视机 录像机 摄像机 照相机 视频展示台 台 幅 台 台 台 台 台 台 台 台 台 台
学具教具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学具教具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运用](https://img.taocdn.com/s3/m/27bc768e8762caaedd33d438.png)
学具教具在农村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制作和运用湖南省双牌县五里牌中心小学龚美荣在数学教学中,离不开教具与学具的使用,教学用具在教学中发挥的重要作用,特别是在低年级,科学有效的使用学具操作,不仅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直觉形象思维,而且能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直观形象,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
因此,加强直观教学和实际操作已经成为当前农村小学数学的改革趋势。
由于操作活动的需要,教具学具随着教材逐进入了城市和农村小学的课堂,成为儿童学习数学知识的重要工具。
尽管目前已经有些厂家与出版社联合开发出一些与教材配套的教具,但是在深化教育改革的今天,一般的教具并不能满足广大师生的要求,特别是乡村小学数学的发展需要。
所以,在教具不足的情况下可自制教具。
自制教具在数学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使用意义。
1、自制、运用简易教具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农村的自制教具是"因人制宜"、"因地制宜"自行设计制作的,不仅用来解决教学中的关键问题和强化某些知识点,还主要用来调动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从而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2、运用自制教具有利于提高农村教师的整体素质教师要能够制作出适合教学需要的简易教具,平时必须做到"五留心"。
即:⑴留心教材,吃透教材精神实质。
⑵留心学生,知道学生获取知识过程中的心理和思维问题。
⑶留心教具,知道现有教具有何作用和性能,还需要补充什么简易教具。
⑷留心材料,知道哪些材料运用起来得心应手。
⑸留心技术与方法,知道怎样制作简易教具。
3、运用自制教具有利于激发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
“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和理解数学”,这就要求数学教师要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为学生提供大量操作机会。
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发现规律,概括特征,掌握方法,在体验中领悟数学,学会想象,学会创造。
小学生好动,富有好奇心和求知欲,注意力持续时间短,对他们来说,动手是一种乐趣,尤其是对学困生来说,课堂上巧妙地安排动手操作,可以激发他们参与学习的兴趣,唤起他们强烈求知的欲望。
学具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运用
![学具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运用](https://img.taocdn.com/s3/m/509750e0998fcc22bcd10dba.png)
浅谈学具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科学有效地使用教学具,不仅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孩子的直觉形象思维,还能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直观形象,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
文章就学具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作用谈谈自己的体会。
学具低年级教学运用在数学教学中,为了向学生讲解并让他们掌握一些抽象复杂的公式、概念等,就离不开教具与学具的使用,因而教学具在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特别是在低年级的教学中体现更为明显。
因此,科学有效地使用教学具,不仅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孩子的直觉形象思维,还能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直观形象,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
下面就学具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作用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利用学具操作,激发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方法多种多样,其中利用学具加强学生动手操作活动不仅可以使学生处于学习的主体地位,同时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
动手操作既是学生认识数的概念的一种重要途径,又是促进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兴趣的重要方法和手段。
6、7岁得孩子天生好动,好奇心强,注意力持续时间短,对他们来说,动手是一种乐趣。
针对这一特点。
我充分利用学生手中的学具,让他们动手摸一摸,摆一摆小卡片以及一些实物等学具,为学生亲手操作创造环境。
例如,学习“8加几”时,为了使学生理解凑十法,教师就利用学具操作,放手让学生摆一摆,先在桌上摆8个小圆片,再摆5个。
“看一看我们一共摆了多少个圆片,怎样列式?你会通过摆一摆小圆片来算一算吗?比一比谁摆得又快又好!”学生一听,兴致高涨,都认真地摆起小圆片,学生也很快找到了口算的方法。
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化枯燥的计算教学为具体形象的直观教学,利于学具掌握算理,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整个教学中,孩子们始终是饶有兴趣地操作活动,愉快地掌握了所学知识,使学习变得自然、轻松、高效。
二、利用学具,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是现代教学论着重强调的一个方面。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加强学具的操作,让学生拼、摆、剪、制作、测量、画图等,有助于学生操作能力的培养。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学具运用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学具运用](https://img.taocdn.com/s3/m/99e70fb8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ff.png)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学具运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具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教学工具。
学具能够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数学概念,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下面我将介绍一些小学数学教学中常用的学具及其运用。
1. 数棒:数棒是一种用不同颜色的棒子来表示不同数值的学具。
它可以用来教授数值感知、数的大小比较、连加连减等概念。
可以用不同的颜色将数棒分成不同的长度,让学生组合起来,比较它们的大小关系。
2. 形状拼图:形状拼图可以用来教授几何形状的认识和分类。
学生可以通过拼图将不同形状拼在一起,从而培养他们对形状的感知能力。
可以用形状拼图教授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几何形状的特征和区别。
3. 数字积木:数字积木可以用来教授数的构成和分解。
学生可以通过组合不同的数字积木,理解数的单位和位值。
可以让学生用数字积木组成各种两位数,并将其分解成个位数和十位数。
4. 尺子:尺子可以用来教授长度和距离的测量。
学生可以通过使用尺子测量不同物体的长度,培养他们对长度的感知能力。
可以让学生用尺子测量书桌的宽度、铅笔的长度等。
5. 量杯:量杯可以用来教授容量的概念和测量。
学生可以通过使用量杯比较不同容量的液体,培养他们对容量的感知能力。
可以让学生比较两个量杯中液体的多少,或者通过倒水的方式将液体从一个量杯倒入另一个量杯中,培养他们对容量的理解。
6. 电子计算器:电子计算器可以用来教授数的运算和计算技巧。
学生可以通过使用电子计算器进行加减乘除等数学运算,培养他们的计算能力和运算思维。
可以让学生用电子计算器计算两个数的和、差、积、商等。
学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是非常重要的。
它能够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数学概念,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灵活运用学具,引导学生参与实践活动,从而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学习动力。
教师还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学具,并合理安排学具的使用方式,使学生能够充分利用学具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学具操作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学具操作](https://img.taocdn.com/s3/m/b2ecec0116fc700abb68fcdf.png)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学具操作与学生思维发展的关系问题的提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现代学校教学中的一项基本任务。
我们要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人才,其基本条件之一就是要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勇于创新的精神。
小学数学教学从一年级起就担负起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重要任务,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去探寻一些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因此,学具教学逐步浮出了水面,被越来越多的小学数学教师所认可并接受。
义务教育阶段小学数学教学中,要认识到学生初步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需要有一个长期的培养和训练过程,要有意识地结合教学内容进行。
引导学生通过操作、观察,来比较、分析、综合,在感性材料的基础上加以抽象、概括,进行简单的判断、推理。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和发展,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动手操作(即利用学具进行教学)已作为一种教学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小学数学教学中。
现就如何通过学具教学,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既获得知识又发展思维等问题作一些初步的探讨。
基于解决问题的方式、策略:一、恰当使用学具,使学生在学到知识的同时又发展思维学具教学中,学生运用学具操作不是直接向学生说明某一数学概念和计算方法,而是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去观察、思考、探索和发现数学中的规律性东西。
这样,不仅使学生迅速地获取了应该获得的知识,而且在思维能力方面也得到了有效的发展。
为了使学生在学具操作活动中既能学知识又发展思维,做到以下几点是必要的:1.指导学生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操作学生在课堂中的动手操作或观察,都是有意义、有计划的活动,而不是一般的随意的动手活动。
在指导学生操作之前,教师要精心设计操作的步骤,规定操作的程序和规则,还要设计学生观察和思考的问题。
必要时,还可以组织几个学生进行预演性操作,以便发现学生操作中可能碰到的困难,或者发现操作中有什么技巧性问题。
比如,上学期我在教学《乘法的初步认识》时,有这样一道题:3×4所表示的意义是什么?我在设计这道题的时候,感觉这道题很简单,就是表示4个3相加。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学具运用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学具运用](https://img.taocdn.com/s3/m/cc6526b6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13.png)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学具运用小学数学是孩子们接触到的第一门数学学科,在学习小学数学的过程中,学具的运用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
学具是指通过某种工具对于概念、理解和思维方法进行培养和训练的教学设备。
学具具有形象化、直观化的特点,可以方便学生理解和运用,提高学习效率。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具应用十分广泛,下面我们来具体了解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学具运用。
1. 形体学具形体学具是指有形体和物件之类的具体材料。
在教学中,可以运用立体几何、积木、拼图等形体学具来协助学生建立数学空间意识,提升他们几何的认识和理解能力。
以积木为例,可以通过拼接构成不同形状和大小的立体图案,帮助学生理解一些几何定理。
例如,可以让学生用积木拼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等多面体,在拼之前让他们猜测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面数、顶点数、棱数等属性,然后在拼接过程中,让学生仔细观察,有助于帮助他们深入了解多面体的性质和特点。
2. 计算学具计算学具主要是指用于加、减、乘、除等计算操作的工具。
比如,珠算、算盘、计算器等。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这些计算工具来培养孩子们的计算能力和思维能力,尤其是珠算和算盘,可以让学生通过手指的操作,直观地感受到数字的变化和计算的过程,有助于他们理解十进位、百进位、千进位等位权的概念,并且能够掌握简单到较为复杂的数学计算。
3. 游戏学具游戏学具主要是利用游戏的形式来促进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数学游戏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口算能力,美化数学学习的环境,增加学生们对数学的兴趣。
例如数独、数字梯等游戏可以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升级游戏可以帮助学生快速地进行口算训练。
4. 测量学具测量学具主要是指用于规划、评估和检测长度、体积、质量等物理量的工具,比如尺子、计时器、天平等。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运用测量学具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测量的方法和步骤,提升他们对物理量的感知能力。
例如,可通过使用尺子来测量不同长度的物品,让学生进行相对比较和排序,有助于帮助他们发现和理解同比例的概念。
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有效运用好学具
![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有效运用好学具](https://img.taocdn.com/s3/m/e917cbfa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ac.png)
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有效运用好学具
在小学低年级的数学教学中,有效地运用好学具对学生的学习起着重要的作用。
学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培养其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下是一些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有效运用好学具的方法。
一、计数学具
在小学低年级的数学教学中,计数学具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使用计数学具,可以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数的概念和数量关系。
教师可以利用计数器、可视化的计数棒或计数卡片等学具来进行教学。
在教授加法和减法运算时,可以使用计数器来给学生演示数的增加和减少的过程。
教师可以教学生如何使用计数器来进行简单的加法或减法运算,培养他们的数学计算能力。
二、形状学具
在小学低年级的几何教学中,形状学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各种几何形状。
通过使用形状学具,学生可以直观地感受到不同形状的特点和属性,有助于培养其几何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
教师可以使用木块、磁贴或模型等形状学具来进行教学。
在教学正方形和长方形时,可以使用木块或磁贴来帮助学生制作、摆放形状,体验不同形状之间的关系和特点,从而更好地理解几何形状的性质。
三、量度学具
在教学长度时,可以使用刻度尺来帮助学生测量不同物体的长度,让他们亲自操作,从而更好地理解长度的概念和测量方法。
四、计算器
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计算器是一个非常有效的学具。
通过使用计算器,学生可以提升他们的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会正确使用计算器,同时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和分析能力。
在教学加法时,可以让学生使用计算器来进行简单的加法运算,从而提高他们的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学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
![学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https://img.taocdn.com/s3/m/c9b19fcf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bb.png)
学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1. 引言1.1 学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学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学具是指各种辅助性的教学工具,如算盘、几何模型、计算器等,它们可以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数学知识,提高学生对数学概念的认知和掌握。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具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它们不仅能够提供直观的视觉帮助,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手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教学效果,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通过使用各种学具,教师可以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为具体的实物,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学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还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到数学知识的应用和意义。
学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地位不可替代,它们为教师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为学生带来了更加生动有趣的学习体验。
在今后的数学教学中,应更加重视学具的运用,充分发挥其在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等方面的价值,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能够获得更多的收获和成长。
2. 正文2.1 学具提供直观的视觉帮助以数学中的几何知识为例,学生在学习几何知识时经常需要想象各种平面图形的形状和特征,对于一些复杂的立体图形更是难以准确理解。
通过使用几何学具如几何图形模型、平面镜等,学生可以直观地观察和感知各种几何形状,帮助他们建立清晰的空间概念,加深对几何知识的理解。
学具还可以帮助学生在数学问题的解决过程中更加直观地理解和验证问题,比如使用计算器等电子学具可以帮助学生快速进行数字运算,提高计算效率。
一些数学拼图、积木等实物学具也可以通过拼搭组合的方式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数学问题,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
学具提供的直观帮助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还可以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
2.2 学具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手能力学具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手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通过学具的视觉呈现和实际操作,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使他们更加投入到数学学习中。
小棒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小棒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6a345da9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418d05b.png)
⼩棒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作⽤⼩棒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作⽤茅坪⼩学吕尚燕【摘要】:⼩棒在⽇常⽣活中随处可见,⽆处不在,在⼩孩⼦们的眼⾥既直观⼜形象,⼏乎触⼿可及。
实践证明,在教学中巧妙地运⽤⼩棒安排进⾏教学操作活动,既能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深奥的道理形象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便于学⽣轻松愉快地掌握知识、应⽤知识。
正是如此,⼩棒作为最简单的学具,它的地位在课堂中是起着不可取代的作⽤。
【关键词】:⼩棒数学思维本⼈任教已⼗⼏个年头,⼀直从事⼩学低年级数学教学,很多时候都是教⼀年级数学。
刚开始教学⼀年级时,令我最揪⼼的教学内容是《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竖式计算10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
回⾸刚参加⼯作,⾃⼰在教学《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时,总是让学⽣把⼝算的⽅法,例如”凑⼗法””⼀个⼀个的加或减”等掌握得⾮常熟练,但是学⽣实际⼝算时速度却很慢,并且经常出错。
教学《⽤竖式计算100以内的退位减法》时尝试⽤很多⽅法引导学⽣去理解算理,并⽤精准的语⾔去分析,⾃⼰也认为分析的很透彻,滴⽔不漏,但是有很多学⽣却总是理解不了算理,计算出错也就成了家常便饭。
”问题到底出在哪⼉?”我深深地进⾏反思,最后,我终于有所感悟,原来⾃⼰忽略了低年级学习数学最基本的⽅法:摆⼩棒。
多少年来,通过教学实践和⾃⼰的点滴思考,我深深地感悟到摆⼩棒在低年级数学学习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棒是学习数学最简单的学具,制作⽐较简单,但是作⽤却⾮常重要,在⽇积⽉累的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它的合理使⽤能使复杂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简单化,能充分地调动学⽣的学习积极性,能让学⽣实现⾃主、探索、合作与实践的学习⽅式,最重要的是能使学⽣动⼿操作,亲⾝经历实践成为学习中的主⼈。
⼀年级是⼩学⽣正式跨⼊学习数学⼤门的开始,笔者认为:⼩棒好⽐是⼀把打开数学⼤门的钥匙,我们低年级数学教师要引导学⽣⽤好这把开启数学⼤门的钥匙。
⽤好这把钥匙在教学中⾄少有以下三点作⽤:1.有利于学⽣形成数感 数感,就是对数的印象、感觉。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具清单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具清单](https://img.taocdn.com/s3/m/f81ac6fd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ea.png)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具清单一、教具名称:数字卡片1. 数字卡片是用来教授数字和数学计算的重要教具,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字的概念,培养他们的计算能力。
2. 数字卡片包括0-100的数字卡片,可以用来进行数字比较、加减法练习等。
二、教具名称:数字积木1. 数字积木是由各种形状和颜色的积木组成,学生可以用来拼出数字形状,进行数字拼图游戏或者加减法练习。
2. 数字积木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字的概念、加法和减法的运算规律。
三、教具名称:计数棒1. 计数棒是一种用来教授计数和数量概念的教具,可以帮助学生进行简单的数学计算和数量比较练习。
2. 计数棒包括不同颜色和数量的棒子,可以用来进行分组、计算和比较大小等练习。
四、教具名称:量筒1. 量筒是用来教授长度、容量等概念的教具,可以帮助学生进行比较和测量练习。
2. 量筒包括不同刻度的尺子和容器,可以用来教授长度单位的转换和容量大小的比较。
五、教具名称:立体图形模型1. 立体图形模型是用来教授几何图形的概念和性质的教具,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各种立体图形的特点和计算表面积、体积等问题。
2. 立体图形模型包括各种三维图形的模型,可以进行拼图、分解、组合等练习。
六、教具名称:计算器1. 计算器是用来进行数学计算的辅助工具,可以帮助学生进行加减乘除、计算数字大小等练习。
2. 计算器可以帮助学生快速准确地进行计算,提高他们的计算效率和精度。
以上是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的教具清单,这些教具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提高他们的数学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希望老师们能够灵活使用这些教具,结合教材内容,设计丰富多彩的数学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和创新能力。
教具在数学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们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三年级数学下册中,教师可以利用各种教具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和兴趣。
低年级小学数学教学中学具的使用方法
![低年级小学数学教学中学具的使用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5e2c8826804d2b160b4ec078.png)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服务,优质的文档,谢谢阅读/双击去除低年级小学数学教学中学具的使用方法一、常用的学具及其功能根据低年级小学数学教材的内容和儿童的年龄特点,常用的学具有以下几种:1.实物图画、数学、符号、几何图形卡片(或塑料片)。
将儿童喜爱的小动物(如小鸟、小兔、小鸡、小鸭、蝴蝶等)、熟悉的花草、水果图案(如红花、黄花、苹果、梨、桃、五角星等)绘在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等卡片上。
(如图(1))数学塑料片有:0—20这20个数的塑料片。
(如图(2))符号塑料片有:运算符号片和关系符号。
(如图(3))2.小棒。
小棒有单根的,有成捆的(示意图(如图4)),用来学习认数和计算。
(附图{图})(1)(2)(3)(4)3.计数器或计数表(如下图),用来学习百以内、万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
(附图{图})4.口算练习卡片。
这种卡片可根据各册的口算内容和教学要求进行编制。
如第一册的口算练习卡可编制如下:(1)(2)(3)学完6以内数的加减法:学完10以内数的加减法:学完2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2+3=6+4=9+3=6-2=10-8=17-9=1+5=3+7=4+8=5-3=9-4=11-6=6-4=10-3=7+6=3+0=5+5=15-7=………………利用以上卡片上的试题,可让学生定时地进行练习,以提高计算能力。
5.圆形口算练习板(附图{图})可根据不同的口算内容制作不同的练习板。
用它进行口算练习,不仅能提高学生口算能力,而且能激发学习兴趣。
如上图的表内乘法口算练习板。
制作时,先将两个圆形剪下来,然后切掉大圆中带有阴影的长方形,把小圆(右边的)放在下面,用大头针或铁丝在“·”处钉住,使两个圆都可转动。
这样就可进行口算练习了。
6.钟面和七巧板自做一个钟面模型(如下图(1)),帮助学生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
(附图{图})(1)七巧板是我国一种传统的拼板玩具。
由7块形状不同的板块组成(其中等腰直角三角形5个,正方形一个、平行四边形一个)(如下图(2))。
学具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学具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a0b4f10eb84ae45c3a358c01.png)
学具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作用【摘要】由于低年级的学生出于平均年龄较小,缺少生活社会经验,思维形式仍处于形象化状态。
但抽象性确是数学的重要特点之一,故而要做到帮助低年级学生能很好地培养他们在学科里面形成的思维形式。
故而,在对低年级学生进行数学教育的同时应该与科学教育法相结合,就是现在常指的直观教育。
它最大的特点就是能充分让数学与思维形式更好地做到无缝连接,让学生在接受数学教育的同时拥有更多的实际动手机会,更好地引导学生的观察操作能力。
学具在低年级的数学教学中含有相当重要的特殊含义以及教育作用。
【关键词】学具;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现在的小学数学教育中,为了能让学生更好地对抽象的概念以及公式进行很好地融合理解,这就必须对学具进行充分地利用。
由此可见,学具在低年级的数学教学中所起作用的重要性。
所以,怎样做到充分有效地运用,以达到充分调动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在课堂上的积极互动性,更好地刺激学生形成自己的直觉抽象思维等,将有利于学生对公式概念的掌握以及运用。
一、学具在教学中的优势(一)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进行数学教育之前,教师应该先将学生对学科的兴趣充分调动起来。
因数学是一门较为抽象的学科,学生对公式概念的掌握能力不足,这就需要教师在进行教学前先将学生的兴趣进行充分调动。
然后充分利用学具,让学生可以通过学具的引导,将抽象的公式形象化。
寓教于乐,在课堂上利用学具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将所学知识充分化为己用。
(二)让学生拥有充分的动手能力通过学具的教学可以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很好地锻炼,也是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的最好途径。
通过学具对学生的引导教学,可以让学生通过相关的教学过程中产生思维引向,从而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
通过这一系列的教学能让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脑、手、眼得到充分地发展。
(三)通过学具教学能更好的激发学生的思维创造力通过学具的教学培养,可以让学生获得更好的观察对比能力。
如:小学的除法教学的教学点多就是让学生对“平均分”这一概念的认识。
浅谈学具在低学段中的应用作用
![浅谈学具在低学段中的应用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58df6049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f0.png)
浅谈学具在低学段中的应用作用1. 引言1.1 学具的概念学具是指用于教学和学习过程中的各种教具、教材和学习工具的统称。
学具不仅包括传统的教学用具如黑板、书籍、纸笔等,还包括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和技术,如电子白板、电脑软件、多媒体课件等。
学具的种类繁多,形式多样,能够有效地辅助教师进行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学具在低学段阶段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幼儿园和小学低年级阶段,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动手能力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他们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需要通过感官和操作来实现。
通过合理运用学具,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他们的认知和动手能力的发展。
在教育教学中,学具是教师的得力助手,能够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学具在低学段中的应用作用不可忽视,对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2 低学段阶段的特点低学段阶段是指幼儿园和小学低年级阶段,这个阶段的学生年龄小,思维发展初级,掌握能力有限,注意力不集中,好奇心强,行为易受外界刺激影响等特点。
他们的学习主要通过感官刺激和体验学习来获取知识,因此需要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和方法来引导他们学习。
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还未完全发展成熟,需要通过大量的实践和体验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在这个阶段,学生的学习兴趣强烈,但同时也容易分散,需要教师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来引导他们,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低学段阶段的学生还具有模仿性强、好奇心旺盛、情感丰富等特点,需要特别关注他们的情感需求,注重培养他们的判断力、思考能力、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
教师在教学中需要针对低学段阶段学生的特点,选择适合他们发展的学具和教学方法,以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2. 正文2.1 学具在幼儿园阶段的应用作用学具在幼儿园阶段的应用作用非常重要。
在幼儿园阶段,学具可以帮助幼儿建立基本的认知能力和动手能力。
通过丰富多样的学具,幼儿可以接触到不同形状、颜色和材质的物品,帮助他们建立对世界的感知和认识。
“小学低年级数学运用学具教学的实践与研究”
![“小学低年级数学运用学具教学的实践与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99d1e4585f0e7cd18525360a.png)
“小学低年级数学运用学具教学的实践与研究”课题研究结题报告负责人:朱雪新组员:戴立坚(执笔)、季迅群、倪仙秋、张赶朝一、课题研究的必要性(一)顺应课程改革的需要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天真浪漫,爱说爱动,对自己的行为约束力差,注意力容易分散。
在课堂上,有时要玩一会儿与学习无关的东西。
传统的教学思想把这些特征视为影响学生学习的缺点加以约束,限制学生“动”,强制听课,捆住了其手脚,束缚其思维,故而一堂课上下来学生又苦又累,容易产生厌学情绪。
一位国外教育专家通过长期的实验考察提出:人的大脑通过耳听获得的信息量为15%,通过观看获得的信息量为25%,通过动手操作获得的信息量为70%以上。
课程改革认识到动手操作的重要性,《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的过程”,“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以往那种只“听”不“动”的学习方式注定要被淘汰,加强直观教学和实际操作活动已成为当前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趋势。
由于操作活动的需要,学具伴随着教材进入了课堂,学具操作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已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采用。
学具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的助学器。
(二)符合低段学生数学学习特点的需要低年级学生由于其年龄特点,具体形象思维仍占优势,学习新知识在很大程度上还要靠具体形象或表象、动作进行思维。
学习数学知识对儿童来说是比较抽象、枯燥、难以理解的,因此在学习时单靠教师讲和书本上不行的,而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学具探究发现知识,为学生思维能力提供直观支持,这对学生无论是对掌握知识还是培养能力和个性,都有着积极意义。
另一方面,学具不论是在颜色、形状等方面都近似于儿童玩的一些拼插玩具,能够吸引学生对它进行操作,满足他们好动、好奇、好胜的天性,集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于一体,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改善学具教学现状的需要虽然学具操作有诸多优势,而且现行教材都有配套的学具袋,为学具教学提供方便,但纵观现在的学具教学现状,依然存在很多问题:1、学生把学具当“玩具”。
小学低年级常用的学具及主要使用方法
![小学低年级常用的学具及主要使用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7945af3458fafab069dc02b0.png)
小学低年级常用的学具及主要使用方法
小学低年级学生学习知识的特点,容易接受一些直观和实践
操作的知识。
由于操作活动的需要,各种各样的学具伴随着教材进入了课堂,成为课堂学习数学知识必不可少的工具。
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需要哪些学具呢?又如何灵活运用这些学具来学好数学呢?
根据教学中的一些实践和经验,谈点简单的看法。
一、常用的学具
根据低年级小学数学教材的内容和儿童的年龄特点,常用的学具有以下几种:
1、小棒
小棒有单根的,有10根一捆的,用来学习认数和计算。
2、计数器或计数表
用来学习百以内,万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
3、口算练习卡片。
这种卡片根据各册的口算内容和教学要求进
行编制。
如第一册的口算练习卡编制如下:
(1)学完6以内的加减法;
(2)学完10以内的加减法;
(3)学完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
(1)2+3 (2)5+5 (3)6+7
5-3 3+7 11-6。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低年级小学数学教学中常用的学具
要,学具伴随着教材进入了课堂,成为儿童学习数学知识的工具之一。
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需要哪些学具和如何运用这些学具来学习数学知识呢?下面谈点粗浅的看法。
一、常用的学具及其功能
根据低年级小学数学教材的内容和儿童的年龄特点,常用的学具有以下几种:
1.实物图画、数学、符号、几何图形卡片(或塑料片)。
将儿童喜爱的小动物(如小鸟、小兔、小鸡、小鸭、蝴蝶等)、熟悉的花草、水果图案(如红花、黄花、苹果、梨、桃、五角星等)绘在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等卡片上。
数学塑料片有:0—20这20个数的塑料片。
符号塑料片有:运算符号片和关系符号。
2.小棒。
小棒有单根的,有成捆的(示意图(如图4)),用来学习认数和计算。
(1)(2)(3)(4)
3.计数器或计数表(如下图),用来学习百以内、万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
4.口算练习卡片。
这种卡片可根据各册的口算内容和教学要求进行编制。
如第一册的口算练习卡可编制如下:
(1)(2)(3)学完6以内数的加减法:学完10以内数的加减法:学完2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
2+3=6+4=9+3=
6-2=10-8=17-9=
1+5=3+7=4+8=
5-3=9-4=11-6=
6-4=10-3=7+6=
3+0=5+5=15-7=………………
利用以上卡片上的试题,可让学生定时地进行练习,以提高计算能力。
5.圆形口算练习板
可根据不同的口算内容制作不同的练习板。
用它进行口算练习,不仅能提高学生口算能力,而且能激发学习兴趣。
如上图的表内乘法口算练习板。
制作时,先将两个圆形剪下来,然后切掉大圆中带有阴影的长方形,把小圆(右边的)放在下面,用大头针或铁丝在“·”处钉住,使两个圆都可转动。
这样就可进行口算练习了。
6.钟面和七巧板
自做一个钟面模型(如下图(1)),帮助学生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
(1)
七巧板是我国一种传统的拼板玩具。
由7块形状不同的板块组成(其中等腰直角三角形5个,正方形一个、平行四边形一个)(如下图(2))。
用它可以拼组各种各样的图形。
通过拼摆,能加深学生对已学的各种几何图形的特征的认识,同时丰富想象力,培养空间观念,提高学习兴趣。
(2)
7.钉子板
钉子板又叫几何平板。
它是用一块正方形的木板或塑料板制成。
正面等分成若干个小正
方形(一般是16个、25个、121个),每一个小正方形的每个顶点都钉着一个钉子。
可以用皮筋圈在钉子上围成各种图形,如下图。
钉子板操作方便,变化快,用途广,便于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认识平面图形的特征。
8.奎逊耐彩条
奎逊耐彩条是一种结构性强、近三十年来国外广泛使用的小学数学学具。
它是由比利时的一位叫乔治·奎逊耐的小学校长设计出来的。
这套学具由10种彩色木条组成。
每根彩条的横截面都是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
10种彩条的颜色分别是白色、红色、浅绿色、紫色、黄色、深绿色、黑色、蓝色、咖啡、橙色,所对应的长度分别是1厘米、2厘米、……10厘米(如下图)奎逊耐彩条在小学各年级都可使用。
学生通过操作,可以理解所学的概念、法则的意义等。
二、学具的主要使用方法
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学具的种类较多,不同结构的学具功能有所不同,如何使用好这些学具,使之真正达到既帮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又发展他的能力的效果呢?下面简述一些学具的主要使用方法。
为叙述的方便,按数学内容进行简述。
1.数的认识和计算
在低年级数的概念和计算教学中,可选用的学具有各种几何形状的塑料片、数字、符号卡片、小棒和奎逊耐彩条。
还有计数器、计数表、口算练习卡片和口算练习板等。
运用这些学具,可表示数概念和运算意义、法则等。
如,学习基数和序数的含义时,可用不同的几何图形塑料片进行操作活动。
学生摆出然后教师提问:“一共摆了几个图片?”“从左往右数,第5个图片是什么形?”学生摆完后,对着摆好的图片叙述:“一共摆了5个图片。
”(理解数5的基数含义)“从左往右数,第5个图片是正方形(理解数5的序数含义)。
通过摆、说这两个环节,理解了一个数所表示的两种不同的含义。
又如学习数的组成时,可用彩条进行操作,使学生探索出数的组成规律,并能很快地记住某一数的组成。
如用彩条摆出7的组成:
学生通过自己操作,能有序地发现7的组成有以下6种:
6和1,5和2,4和3,3和4,2和5,1和6。
在教学百以内、万以内数的读写时,把计数表和奎逊耐彩条结合起来使用,效果更好,这便于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学习计数单位、数位等易混的概念,同时掌握读、写数的基本法则。
如,用彩条表示数2103。
又如学习乘法的含义时,用奎逊耐彩条让学生进行如下操作:
3个22+2+2
4个33+3+3+3
5个44+4+4+4+4
3根红色彩条表示2+2+2,4根浅绿色彩条表示3+3+3+3,5根紫色彩条表示4+4+4+4+4。
这些操作活动都表示同数连加。
学生通过操作,在头脑中便形成了一个个同数连加的模型,这时候,教师引出乘法概念便水到渠成了。
2+2+2是3个2相加,用2×3表示;
3+3+3+3是4个3相加,用3×4表示;
4+4+4+4+4是5个4相加,用4×5表示。
由此概括出乘法的含义:
“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
又如学习有余数除法时,用彩条摆:10里面有几个3?还乘几?
通过摆彩条,学生直观地看到10里面有3个3,还剩1,列式是:10÷3=3……1。
这样,使学生自然地从数学模型过渡到数学计算式,对其中的算理理解得较透切。
2.应用题
在学习应用题的最初阶段,为了使学生理解题中的数量关系,选用的学具一般是各种几何形体的塑料片(或卡片),小棒和奎逊耐彩条。
用卡片、小棒等进行操作的活动在教学参考书上已有介绍,这里着重介绍如何用彩条来进行操作。
如第二册教学两数相差关系的应用题:
“学校里养了12只白兔,7只黑兔。
白兔比黑兔多几只?”(用彩条摆)
一根橙色条(表示10)和一根红色条(表示2)连起来,表示12只白兔,一根黑色条(表示7)表示7只黑兔。
求白兔比黑兔多几只,就是求这两行彩条的长度差。
从图上可清楚地看到,上面一行彩条比下面一行长了一截,因此可将上面一行的彩条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和下面一行同样长,另一部分是比下面一行长的,只要去掉同样长的一段,剩下的就是比下面长的一段,也就是白兔比黑兔多的只数。
通过操作,学生从具体数学模型领悟到抽象的数量关系,逐步学会解答相差关系应用的分析方法。
另外,彩条在学习倍数关系的应用题和两步应用题中,都可作为帮助学生分析数量关系的工具。
在此不一一举例了。
3.几何初步知识
在低年级学习几何初步知识时,需准备的学具有各种形状的图形卡片和实物。
如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的实物或卡片;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体的实物或模型;还有奎逊耐彩条、钉子板和七巧板等。
这里着重谈谈奎逊耐彩条和七巧板的使用。
(1)指导学生在奎逊耐彩条的6个面上找出长方形和正方形。
(2)用4个白色方块摆成不同的长方体。
(3)用8个白色方块摆一个长方体或正方体。
(4)用4根红色彩条(表示2)摆一个正方体,用9根浅绿彩条(表示3)摆一个正方体,用5根黄色条(表示5)摆一个长方体等。
(5)运用七巧板除可拼成课本上所示的图形外,还可拼成许多有趣的图形。
学生运用七巧板拼摆图形,课内外都能进行。
通过模拟各种鸟兽、人和物的形态,摆出各种各样的图形,能不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并加深对各种图形特征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