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苯那敏合成研究
药物合成反应—重点药物的合成路线
西咪替丁合成
OO
O SOCl2
OH O
O Cl
HCONH2/H2O
O
N
O
KBH4/AlCl3
THF
N
N H
N H
N
S
N H
HH NN
NN
CH3NH2 EtOH,H2O
N
S
N H
H NS
NN
(CH3S)2C=N-CN NaOH,EtOH
NH2
OH HS
N
S
HCl
. HCl
N
H
NH2
奥美拉唑合成
N HO
O
ON
O
NS
O
N H
SOCl2
m-Cl-C6H4-COOOH
N Cl
O
N
SH
N H
NaOCH3/MeOH
O
O
N NS
O
N H
阿司匹林合成
O
OH + OH
OO O
H2SO4 70~75℃
O OH
O O
布洛芬合成
CH2=CHCH3 Na-C
CH3COCl AlCl3
O
ClCH2COOC2H5 CH3CH2ONa
地西泮合成
N
Cl
O (CH3)2SO4 CH3C6H5 Cl
N+
_ O . CH3SO4
Fe, HCl
C2H5OH Cl
NH O
ClCH2COCl Cl C6H12
O N
O Cl (CH2)6N4 . HCl Cl CH3OH
O N
N
N
N N
RX
N
氯苯那敏含量测定方法学
氯苯那敏含量测定方法学氯苯那敏含量测定方法学摘要:本文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对氯苯那敏含量测定方法的专属性、线性、稳定性、回收率、精密度、范围等实验,证明其含量测定方法适应检测要求,能为氯苯那敏含量测定提供可靠的检测方法,并对马来酸氯苯那敏的工艺合成配比起到指导作用。
关键词:氯苯那敏;方法学;含量测定;专属性;线性1 检验方法HPLC法:流动相:水:乙腈:甲醇:四氢呋喃(1375:800:200:125)对照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工作对照品(马来酸氯苯那敏)约0.30g,加流动相稀释至25ml,精密取1.0ml,置25ml的量瓶中,加流动相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
样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氯苯那敏样品约0.20g,加甲醇溶解并稀释至25ml,精密吸取1.0ml,置25ml的量瓶中,加流动相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
分别取对照品溶液与样品溶液20μl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按外标法计算即得。
色谱条件:检测器:紫外检测器检测波长:254nm色谱柱:C18,25cm,5μm 流速:1.5ml/min2 分析方法的验证2.1 专属性试验:检验方法HPLC法:取氯苯那敏样品,按不同的色谱分离模式:反相色谱与离子交换色谱分别进行试验。
(1)反相色谱分离:按本验证方案中验证方法与操作中的检验方法进行检验。
(2)离子交换色谱分离:色谱条件:检测器:紫外检测器;检测波长:220nm;色谱柱:离子交换柱柱长:25cm;流速:0.8ml/min;流动相:乙腈:0.075mol/L磷酸氢二钠(用H3PO4调PH=4.0)=35∶65对照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工作对照品(马来酸氯苯那敏)约0.30g,加乙腈稀释至25ml,精密吸取1.0ml,置25ml的量瓶中,加乙腈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
样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氯苯那敏样品约0.20g,加乙腈稀释至25ml,精密吸取1.0ml,置25ml的量瓶中,加乙腈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
典型药物合成实例
路线1
路线2
氧化
还原
溴代
缩合
缩合
缩合
氨解
一、组胺H1受体拮抗剂和抗过敏药物
*
*
2.马来酸氯苯那敏(扑尔敏)
马来酸氯苯那敏制剂有片剂、注射剂,又名扑尔敏,抗组胺类药,本品通 过对H1受体的拮抗起到抗过敏作用。主要用于鼻炎、皮肤黏膜过敏及缓解 流泪、打喷嚏、流涕等感冒症状。
2-甲基吡啶
侧链氯化
与苯胺缩合
苯并呋喃
丁酸酐反应
还原羰基
付克酰基化
碘代
缩合
付克酰基化
三、抗心绞痛药物 3、硝酸异山梨酯
硝酸异山梨酯为血管扩张药,主要药理作用是松弛血管平滑肌。总的效应是 使心肌耗氧量减少,供氧量增多,心绞痛得以缓解。
环合
硝酸酯化
二硝酸酯
单硝酸酯
*
*
四、血脂调节剂 1.氯贝丁酯
氯贝丁酯能降低血小板的粘附作用,它能降低血小板对ADP和肾上腺素 导致聚集的敏感性,并可抑制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它还可延长血小 板寿期。可单独应用或与抗凝剂合用于缺血性心脏病人
*
*
我长大啦!
CLICK TO ADD TITLE
第 4 章 典型药物合成实例
4.1 麻醉药
一、全身麻醉药 依托咪酯(作于中枢神经)
仅右旋体具有麻醉作用
手性碳
缩合
环化,引入SH
去-SH
二、局部麻醉药(作用于神经干和神经末梢) 1.盐酸普鲁卡因
我国抑郁症在所有疾病负担中占到第四位,到2020年将占所有疾病负担的第二位,目前抑郁症已占青壮年疾病负担的第二位。
10月10号“世界精神健康日”:
03
04年主题是“关注青少年精神健康”。
马来酸氯苯那敏
谢谢!
欢迎大家就此提问讨论
21
12
发现历史
1950年,第一代抗组胺药物的代表 ——扑尔敏,由先灵葆雅公司开发成
功。直到今天,作为很多药物配方 中的抗过敏成份,扑尔敏仍然广泛 使用。
13
氯苯那敏
1 作用机理及构效关系
2 理化性质及发现历史
3 合成途径及生产工艺
4
临床应用
14
合成途径
15
合成途径
16
生产工艺
问题
改进
四氢呋喃可以顺利溶解α-对氯苄基吡啶与N , N -二甲胺基氯乙烷,
③ Ar1为苯环、杂环或取代杂环,Ar2 为另一芳 环或芳甲基,Ar1和Ar2可桥连成三环类化合物。
④NR1R2一般是叔胺,也可以是环的一部分,常 见的有二甲氨基、四氢吡咯基、哌啶基和哌嗪基。
氯苯那敏7
构效关系
3. 立体选择性 2①.两光个学芳异环构为体非的平H面1受结体构拮时抗,活才性有不较同好的活性;若为平面时抗组胺活性很低。
8
氯苯那敏
1 作用机理及构效关系
2 理化性质及发现历史
3 合成途径及生产工艺
4
临床应用
9
理化性质
★马来酸氯苯那敏(扑尔敏、氯屈米通)
Chlorphenamine Maleate
※理化性质: 白色结晶性粉末,味苦,有升华性。 可与其他酸成盐,使味觉改变, 如高氯酸盐和N-环己氨基磺酸盐。
C16H19N2Cl 化学名:N,N-二甲基-3-(4-氯苯基)-3-(2-吡啶基)丙胺顺丁烯二酸盐 手性:S(+)活性强,急性毒性小,临床使用消旋体
催眠药
氯苯那敏
低氧血症进一步加 重,使二氧化碳在 患者机体内的储留 量显著增加。
马来酸氯苯那敏的合成
马来酸氯苯那敏的合成
本品的合成可以从2-甲基吡啶出发,经 氯化,然后与苯胺结合,经Sandmeyer反应 的2-对氯苄基吡啶,与溴代乙醛酸二乙醇 进行烷基化,再与二甲基甲酰胺和甲酸经 Leuckart反应缩合得氯苯那敏。后两步反 应工业上已采用“一锅炒”方法,由于反 应终点易掌握,两步反应连续进行,收率 几乎定量。最后与马来酸成盐,得到本品。
马来酸氯苯那敏的合成(Chlorpheniramine Maleate)
Cl N C l2 , N a 2 C O 3 N C C l4 PhNH2 HCl N H 2N N aN O 2, H C l C u 2 C l2 , H C l Cl N
Cl Cl B rC H 2 C H (O E t) 2 N aN H 2, P h C H 3 N OEt HCOOH, DMF OEt H 2O L e u c k a rt N N
CHCOOH CHCOOH
Cl N . CHCOOH CHCOOH
P h C H 3. C H
21氯苯那敏药物化学药学制剂
知识目标
➢ 掌握经典H1受体拮抗剂的类型及代表药物 ➢ 掌握扑尔敏的结构、理化性质和用途
能力目标
➢ 能写出扑尔敏的结构和用途的能力 ➢ 能根据扑尔敏的结构,分析理化性质、鉴别及对稳定性影
疹,血管舒张性鼻炎、花粉症,接触性皮炎以及药物和食 物引起的过敏性疾病。 • 副作用有嗜睡、口渴、多尿等。 • 常用剂型为片剂和注射液。
3.丙胺类H1受体拮抗剂
曲普利啶
阿斯汀
一、经典的H1受体拮抗剂
– 4.三环类H1受体拮抗剂 三环类基本结构
盐酸赛庚啶
4.三环类H1受体拮抗剂
富马酸酮替芬
阿扎他定
一、经典的H1受体拮抗剂
3.丙胺类H1受体拮抗 剂
• 马来酸氯苯那敏与枸橼酸醋酐试液在水浴上加热,即显红 紫色,为叔胺类反应。脂肪族、脂环族和芳香族叔胺均有 此反应。马来酸氯苯那敏在稀硫酸中,马来酸与高锰酸钾 反应,红色消失,生成二羟基丁二酸。
临床应用
• 抗组胺作用较强,用量少,副作用小 • 适用于小儿临床主要用于过敏性鼻炎皮肤黏膜过敏、荨麻
响的能力 ➢ 能理解电子等排原理在经典H1受体拮抗剂药物设计中的
应用的能力
一、经典的H1受体拮抗剂
哌罗克生
一、经典的H1受体拮抗剂
1.乙二胺类H1受体拮抗剂
一、经典的H1受体拮抗剂
1.乙二胺类H1受体拮抗剂
一、经典的H1受体拮抗剂
– 2.氨基醚类H1受体拮抗剂 氨基醚类基本结构
苯海拉明
茶苯海拉明
组胺的不同亚型
➢ 组胺H1受体主要分布于皮肤和黏膜的血管内皮细胞、平 滑肌细胞、神经元及免疫细胞表面,参与调节血管扩张, 血管通透性、睡眠、记忆、血压、头痛、心动过速等。 H1受体拮抗剂在临床上作为抗变态反应。
氯苯那敏的结构、性质、鉴别与合成.
别与合成
一、氯苯那敏的结构
氯苯那敏
•1.结构式
叔胺
H3C N CH3 H N O OH OH O
丙胺
*
Cl
, H
双键
吡啶环
2.化学名: 2-[对-氯--[2-(二甲氨基)乙基]苯基]吡
啶马来酸盐,又名扑尔敏
二、氯苯那敏的性质
理化性质
1. 性状
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味苦
升华物具有特殊晶型,可用于区别其它H1受体
拮抗剂
(+)>(-),临床用(±)
三、氯苯那敏的鉴别
显吡啶环反应
CNBr N R Br N CN R HO O R C6H5NH2 C6H5NH NC6H5
R
橙黄色
具有不饱和双键结构 叔胺的特征性反应
四、氯苯那敏的合成缩合
桑德迈尔反应
2-对氯苄基吡啶
缩合
氯苯那敏
马来酸氯苯那敏
成盐
五、氯苯那敏的临床应用
抗过敏药,用于治疗过敏性鼻炎、皮肤粘膜的过
敏及药物或食物引起的过敏性疾病等
药物化学第五章习题及答案
第五章消化系统药物一、单项选择题5-1、可用于胃溃疡治疗的含咪唑环的药物是C. 西咪替丁5-2、下列药物中,不含带硫的四原子链的H2-受体拮抗剂为B. 罗沙替丁 5-3、下列药物中,具有光学活性的是D. 昂丹司琼5-4、联苯双酯是从中药的研究中得到的新药。
B. 五味子5-5、熊去氧胆酸和鹅去氧胆酸在结构上的区别是 E. 七位取代的光学活性不同二、配伍选择题[5-11-5-15]A. 地芬尼多B. 硫乙拉嗪C. 西咪替丁5-11、5-HT3受体拮抗剂 ED. 格拉司琼E. 多潘立酮 5-12、H1组胺受体拮抗剂 B 105-13、多巴胺受体拮抗剂 E5-15、H2组胺受体拮抗剂 C[5-16-5-20]A. 治疗消化不良B. 治疗胃酸过多C. 保肝D. 止吐E. 利胆5-16、多潘立酮 A 5-17、兰索拉唑 B 5-18、联苯双酯 C 5-14、乙酰胆碱受体拮抗剂 A 5-19、地芬尼多 D 5-20、熊去氧胆酸 E三、比较选择题[5-21-5-25] A. 水飞蓟宾 B. 联苯双酯 C. 二者皆有 D. 二者皆无5-21、从植物中提取 A 5-22、全合成产物 B 5-23、黄酮类药物 A 5-24、现用滴丸 B 5-25、是新药双环醇的先导化合物 B[5-26-5-30]A. 雷尼替丁B. 奥美拉唑C. 二者皆有D. 二者皆无5-26、H1受体拮抗剂D 5-27、质子泵拮抗剂 B5-28、具几何活性体 A 5-29、不宜长期服用 B 5-30、具雌激素样作用四、多项选择题5-36、抗溃疡药雷尼替丁含有下列哪些结构B. 含有呋喃环 D. 含有硝基 E. 含有氮酸结构的优势构象5-37、属于H2受体拮抗剂有 A. 西咪替丁 D. 法莫替丁5-38、经炽灼、遇醋酸铅试纸生成黑色硫化铅沉淀的药物有B. 法莫替丁C. 雷尼替丁 E. 硫乙拉嗪5-39、用作“保肝”的药物有A. 联苯双酯 C. 水飞蓟宾 E. 乳果糖 5-40、5-HT3镇吐药的主要结构类型有A. 取代的苯甲酰胺类 D. 吲哚甲酰胺类五、问答题1、为什么质子泵抑制剂抑制胃酸分泌的作用强,选择性好?胃酸分泌的过程有三步。
药物合成反应—重点药物的合成路线
ON
O
NS
O
N H
SOCl2
m-Cl-C6H4-COOOH
N Cl
O
N
SH
N H
NaOCH3/MeOH
O
O
N NS
O
N H
阿司匹林合成
O
OH + OH
OO O
H2SO4 70~75℃
O OH
O O
布洛芬合成
CH2=CHCH3 Na-C
CH3COCl AlCl3
O
ClCH2COOC2H5 CH3CH2ONa
O
HO
Cl
HO
CH3NH2/HCl
O
H
HO
N
. HCl HO
H2/Pd-C
OH
H
HO
N
HO
D-(CHOHCOOH)2
OH
H
HO
N
HO
HO HO
NH3
OH H N . HCl
马来酸氯苯那敏合成
N
Cl2/Na2CO3/CCl4
Cl N
Chlorphenamine Maleate
=
CHCOOH CHCOOH
重点药物的合成路线
地西泮 美沙酮 氯丙嗪 溴新斯的明 肾上腺素 氯苯那敏 普鲁卡因 普萘洛尔 硝苯地平 胺碘酮 卡托普利 西米替丁 奥美拉唑 阿司匹林 布洛芬 环磷酰胺 氟尿嘧啶 阿莫西林 头孢噻污钠 氯霉素 环丙沙星 异烟肼 甲氧苄啶 氟康唑 利巴韦林 甲磺丁脲 雌二醇 醋酸地塞米松 维生素A 维生素C
Cl
N N
C6H5NH2/HCl
H2N
1.NaNO2,HCl Cl
2.Cu2Cl2/HCl
药物合成反应课件-第5章
不易透过脑血屏障,中枢作用小,第二代抗过敏药物
三、组织胺H1受体拮抗剂—西替利嗪 Cetirizine
2. 西替利嗪的化学命名
2-[4-[(4-氯苯基)苯基甲基]-1-哌嗪基]乙氧基乙酸
三、组织胺H1受体拮抗剂—西替利嗪 Cetirizine
3. 西替利嗪的化学合成反应
第五节、局部麻醉剂类药物
三、 酰胺类局部麻醉药—利多卡因 Lidocaine
1. 酰胺类局部麻醉药物的化学结构
三、 酰胺类局部麻醉药—利多卡因 Lidocaine
2. 利多卡因的化学命名与逆合成分析:全能麻醉药
N-2,6-二甲基苯基-2-二乙氨基乙酰胺
三、 酰胺类局部麻醉药—利多卡因 Lidocaine
3. 利多卡因的化学合成反应与机理:硝化与取代基定位
1. 乙酰胆碱酯酶的作用机制 [谷氨酸-组氨酸-丝氨酸] 三联体
2. 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
可逆:治疗重症肌无力、腹胀气、尿潴留、老年痴呆等 不可逆: 支气管收缩、惊厥 杀虫剂与化学武器
四、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类药物—溴新斯的明 Neostigmine bromide
2. 溴新斯的明及类似药物:老年痴呆、重症肌无力、预防毒剂
四、氨基酮类局部麻醉药—达克罗宁 Dyclonine
4. 达克罗宁的化学合成反应
四、氨基酮类局部麻醉药—达克罗宁 Dyclonine
5. 达克罗宁的合成反应机理:Mannich 反应
四、氨基酮类局部麻醉药—达克罗宁 Dyclonine
5. 达克罗宁的合成反应机理:Mannich 反应
第五章教学内容总结 一、外周神经系统与疾病
二、M受体拮抗剂—阿托品 Atropine
2. 阿托品的化学命名:毒性管制药品 5~10 mg
一种马来酸氯苯那敏注射液有关物质的高效液相检测方法[发明专利]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2011426282.3(22)申请日 2020.12.09(71)申请人 南京斯泰尔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地址 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仙林街道纬地路9号29幢111、113室(72)发明人 唐晶晶 (51)Int.Cl.G01N 30/02(2006.01)G01N 30/06(2006.01)G01N 30/34(2006.01)(54)发明名称一种马来酸氯苯那敏注射液有关物质的高效液相检测方法(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马来酸氯苯那敏注射液有关物质的检测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分析溶液的制备、色谱条件、上机检测。
目前关于马来酸氯苯那敏注射液有关物质研究的检测方法不能有效分离杂质。
本方法能够有效的测定马来酸氯苯那敏中各种相关杂质存在,能实现色谱图中氯苯那敏峰与杂质峰的分离。
该检测方法具有高准确度、高灵敏度、节约成本等优点,能确保对产品质量的有效控制。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CN 112526025 A 2021.03.19C N 112526025A1.一种对马来酸氯苯那敏注射液有关物质进行检测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配置分析溶液;色谱条件;上机检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液相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①配置样品分析溶液具体方法:用流动相(磷酸盐溶液‑乙腈)溶解样品,制成分析溶液;步骤②色谱条件中,设定高效液相流速为0.9‑1.3ml/min;柱温为25‑40℃,采用检测波长为200‑260nm紫外检测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色谱条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色谱柱选自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色谱柱。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效液相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色谱柱的规格为:柱长为150‑250mm,色谱柱内径为1‑10mm,粒径为1‑10µ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效液相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色谱柱的规格为:柱长为150mm,色谱柱内径4.6mm,粒径为5µm。
马来酸氯苯那敏合成路线
马来酸氯苯那敏合成路线
马来酸氯苯那敏(chlorpheniramine maleate) 是一种常用的抗组胺药物,它的合成路线如下:
1.合成苯那敏(chlorpheniramine): 以苯胺为原料,
经过酰化、氯化反应,得到苯那敏。
2.合成马来酸盐(maleate): 以马来酸为原料,经过
酸酐反应,得到马来酸盐。
3.合成马来酸氯苯那敏: 将苯那敏和马来酸盐在碱
性条件下缩合,得到马来酸氯苯那敏。
需要注意的是,此合成过程需要经过一系列化学反应,并且需要满足严格的反应条件和操作技巧,才能得到高纯度的马来酸氯苯那敏.
需要注意的是,在这些反应中, 每一步都有可能产生副产物或者不完全反应,需要进行纯化和分离来获得高纯度的产品。
在合成过程中,需要注意温度、pH值、时间等反应条件的控制,以保证反应的高效性和产品的质量。
此外,在合成过程中还需要考虑安全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避免事故发生。
总之,马来酸氯苯那敏的合成路线需要经过一系列化学反应,并且需要满足严格的反应条件和操作技巧,才能得到高纯度的马来酸氯苯那敏.。
氯苯那敏合成研究
1.氯苯那敏相关物合成的研究氯苯那敏为抗组胺药,主要作用与苯海拉明相同,但一般镇静作用较弱,副作用较苯海拉明小。
主要用于各种过敏性疾病,如虫咬、药物过敏等。
还可以与其它中、西药结合,治疗感冒等。
马来酸氯苯那敏大概的合成工艺如下工艺过程中会产生以下四种杂质:其中杂质A是第一步反应未进行直接和氯代胺缩合的副产物;杂质B是2-溴吡啶在碱性条件下的自身缩合产物;杂质C是氯苯那敏的去甲基降解产物;杂质D是工艺最后一步未脱氰基的原料。
考虑各方面因素初步合成顺序及步骤如下:杂质B是较为常见的中间体可以直接购买到;杂质D是氯苯那敏正常工艺条件下的中间产物,所以首先按照上述工艺路线对杂质D进行合成;最后再合成杂质A和C。
具体合成过程如下:杂质D的合成反应方程式:操作步骤:冰浴条件下反应瓶中加入等摩尔数的对氯苯乙腈和2-溴吡啶,用甲苯作溶剂,分批加入氨基钠,加入完毕后待体系稳定后撤去冰浴,慢慢恢复到室温。
整个过程用薄层色谱监测。
后处理:反应完毕后将反应液慢慢倒入到冰水中,除去氨基钠,分离出甲苯层,旋去甲苯,用水和乙酸乙酯提取,对乙酸乙酯层干燥,然后柱层析得到目标产物。
反应方程式:操作步骤:向反应瓶中加入等摩尔的上步产物和氯代胺盐酸盐,用甲苯作溶剂,室温下加入两倍量的氨基钠,逐步升温至80℃,整个过程用薄层色谱监测。
后处理:反应完毕后反应液慢慢冷却至室温。
处理过程同上步。
杂质C的合成最初设计的合成路线如下:第一步同杂质D一样反应较单一,但从第二步开始反应就较复杂,薄层检测,杂点较多。
接着又考虑到了第二条路线但是此路线较长我们又从原料药出发提出了第三条路线:最后我们按第三条路线先将原料药马来酸氯苯那敏用浓氢氧化钠溶液碱化后,用乙醚萃取,然后用氯甲酸乙酯和甲基氯化镁作为去甲基化试剂最终合成了目标产物。
杂质A的合成合成路线如下:起初操作过程如下:冰浴条件下反应瓶中加入等摩尔数的对氯苯乙腈和氯代胺盐酸盐,用甲苯作溶剂,分批加入两倍量的氨基钠,加入完毕后待体系稳定后,再加入等倍量的氯代胺盐酸盐和分批加入两倍量的氨基钠撤去冰浴,慢慢恢复到室温。
氯苯那敏的结构、性质、鉴别与合成.
别与合成
一、氯苯那敏的结构
氯苯那敏
•1.结构式
叔胺
H3C N CH3 H N O OH OH O
丙胺
*
Cl
, H
双键
吡啶环
2.化学名: 2-[对-氯--[2-(二甲氨基)乙基]苯基]吡
啶马来酸盐,质
1. 性状
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味苦
缩合
桑德迈尔反应
2-对氯苄基吡啶
缩合
氯苯那敏
马来酸氯苯那敏
成盐
五、氯苯那敏的临床应用
抗过敏药,用于治疗过敏性鼻炎、皮肤粘膜的过
敏及药物或食物引起的过敏性疾病等
升华物具有特殊晶型,可用于区别其它H1受体
拮抗剂
(+)>(-),临床用(±)
三、氯苯那敏的鉴别
显吡啶环反应
CNBr N R Br N CN R HO O R C6H5NH2 C6H5NH NC6H5
R
橙黄色
具有不饱和双键结构 叔胺的特征性反应
四、氯苯那敏的合成
氯化
2-甲基吡啶 2-氯甲基吡啶
马来酸氯苯那敏合成
马来酸氯苯那敏化学反应过程这条扑尔敏的工业化路线,是在传统合成路线的基础上进行改进的,其后的步骤大大简化,不再采用与溴代缩醛反应后,在甲酸条件下发生胺化还原反应。
而采用直接与N,N-二甲胺基氯乙烷缩合反应一步得扑尔敏盐基,这步反应收率可达73.6%,此工艺总收率可达15%,而传统只有7%(以N,N-二甲胺基氯乙烷计算)。
其中N,N-二甲胺基氯乙烷是由N,N-二甲基乙醇胺与氯化亚砜反应而制得,且成本较低。
这条工艺路线总体收率较高。
2.2重要催化剂N,N-二甲胺基氯乙烷的制备:所用的N,N-二甲胺基氯乙烷是自备的,以N,N-二甲基乙醇胺为原料,跟氯化亚砜反应得到。
称取N,N-二甲基乙醇胺20g (0.23mol),加入到250mL干燥的三口瓶中,装上冷凝管和干燥管。
冰浴搅拌下慢慢滴加35mL(0.46mol)氯化亚砜。
约2小时滴完。
继续常温反应半小时,反应完毕。
减压回收剩余氯化亚砜,得白色固体。
向其中加入乙醇重结晶。
过滤干燥得N,N-二甲胺基氯乙烷盐酸盐。
2.3 a-对氯苄基吡啶与N ,N-二甲胺基氯乙烷缩合时相转移催化剂制备氯苯那敏的缩合反应为多相催化反应, 在有机溶剂中氨基钠缩合剂不溶解, 其催化作用受到一定的局限。
采用季按盐类灼化合物作为相转移催化剂加入反应体系中,对缩合反应是有利的, 提高了氨基钠的催化效果。
在甲苯溶剂法相同的条件下进行反应,收率得到大幅度提高。
作为相转移催化剂的各种季按盐对合成氯苯那敏的缩合反应均有明显的催化作用,其中以三乙基节基氯化按催化作用最好, 收率达到73.6%可以在生产中应用。
友情提示:本资料代表个人观点,如有帮助请下载,谢谢您的浏览!。
氯苯那敏结构
氯苯那敏结构一、引言氯苯那敏是一种常用的抗过敏药物,广泛用于缓解过敏症状。
本文将介绍氯苯那敏的结构、性质、制备方法及其用途等方面的内容。
二、氯苯那敏的结构1. 分子式:C16H19ClN22. 分子量:270.79 g/mol3. 结构式:见下图三、氯苯那敏的性质1. 外观:白色或类白色结晶性粉末。
2. 熔点:约为139℃。
3. 溶解性:易溶于水和醇类溶剂,微溶于乙醚和石油醚。
4. 稳定性:稳定性较好,在常温下不易分解。
四、氯苯那敏的制备方法1. 合成路线:氨基甲酸乙酯→ 4-(2-氨乙基)-2-甲氧基苯胺→ 氢化还原→ 氢化反应→ 氟化反应→ 氢化反应→ 乙酸处理→ 水解反应2. 具体步骤:(1)将氨基甲酸乙酯与4-(2-氨乙基)-2-甲氧基苯胺在碱性条件下反应,得到4-(2-氨乙基)-2-甲氧基苯胺乙酸盐。
(2)将4-(2-氨乙基)-2-甲氧基苯胺乙酸盐经过氢化还原反应,得到4-(2-氨乙基)苯胺。
(3)将4-(2-氨乙基)苯胺进行氢化反应,得到4,4'-二甲氧基二苯胺。
(4)对4,4'-二甲氧基二苯胺进行三次氟化反应,得到3,5-二氟化的产物。
(5)将3,5-二氟化的产物进行一次还原反应和一次乙酸处理,得到3,5-二甲酰化的产物。
(6)最后对3,5-二甲酰化的产物进行水解反应,即可制备出纯度较高的氯苯那敏。
五、氯苯那敏的用途1. 抗过敏药物:主要用于缓解过敏症状,如流涕、打喷嚏、皮肤瘙痒等。
2. 治疗哮喘:氯苯那敏可通过扩张支气管,缓解哮喘症状。
3. 镇静催眠药:氯苯那敏具有镇静催眠作用,可用于治疗失眠等症状。
六、结论氯苯那敏是一种常用的抗过敏药物,其分子式为C16H19ClN2,具有稳定性较好、易溶于水和醇类溶剂等特点。
其制备方法主要包括氨基甲酸乙酯与4-(2-氨乙基)-2-甲氧基苯胺反应、经过多次氟化反应等步骤。
氯苯那敏主要用于缓解过敏症状、治疗哮喘和失眠等方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氯苯那敏相关物合成的研究
氯苯那敏为抗组胺药,主要作用与苯海拉明相同,但一般镇静作用较弱,副作用较苯海拉明小。
主要用于各种过敏性疾病,如虫咬、药物过敏等。
还可以与其它中、西药结合,治疗感冒等。
马来酸氯苯那敏大概的合成工艺如下
工艺过程中会产生以下四种杂质:
其中杂质A是第一步反应未进行直接和氯代胺缩合的副产物;杂质B是2-溴吡啶在碱性条件下的自身缩合产物;杂质C是氯苯那敏的去甲基降解产物;杂质D是工艺最后一步未脱氰基的原料。
考虑各方面因素初步合成顺序及步骤如下:杂质B是较为常见的中间体可以直接购买到;杂质D是氯苯那敏正常工艺条件下的中间产物,所以首先按照上述工艺路线对杂质D进行合成;最后再合成杂质A和C。
具体合成过程如下:
杂质D的合成
反应方程式:
操作步骤:
冰浴条件下反应瓶中加入等摩尔数的对氯苯乙腈和2-溴吡啶,用甲苯作溶剂,分批加入氨基钠,加入完毕后待体系稳定后撤去冰浴,慢慢恢复到室温。
整个过程用薄层色谱监测。
后处理:
反应完毕后将反应液慢慢倒入到冰水中,除去氨基钠,分离出甲苯层,旋去
甲苯,用水和乙酸乙酯提取,对乙酸乙酯层干燥,然后柱层析得到目标产物。
反应方程式:
操作步骤:
向反应瓶中加入等摩尔的上步产物和氯代胺盐酸盐,用甲苯作溶剂,室温下加入两倍量的氨基钠,逐步升温至80℃,整个过程用薄层色谱监测。
后处理:
反应完毕后反应液慢慢冷却至室温。
处理过程同上步。
杂质C的合成
最初设计的合成路线如下:
第一步同杂质D一样反应较单一,但从第二步开始反应就较复杂,薄层检测,杂点较多。
接着又考虑到了第二条路线
但是此路线较长我们又从原料药出发提出了第三条路线:
最后我们按第三条路线先将原料药马来酸氯苯那敏用浓氢氧化钠溶液碱化后,用乙醚萃取,然后用氯甲酸乙酯和甲基氯化镁作为去甲基化试剂最终合成了目标产物。
杂质A的合成
合成路线如下:
起初操作过程如下:冰浴条件下反应瓶中加入等摩尔数的对氯苯乙腈和氯代胺盐酸盐,用甲苯作溶剂,分批加入两倍量的氨基钠,加入完毕后待体系稳定后,再加入等倍量的氯代胺盐酸盐和分批加入两倍量的氨基钠撤去冰浴,慢慢恢复到室温。
薄层色谱监测,发现点很杂。
优化:操作同上,最后恢复到室温,又加热到80度,薄层色谱监测,发现较比上一种方法有所改观但点也很杂。
再优化:接着我们把冰浴条件去掉,一开始就把等摩尔量的对氯苯乙腈和氯代胺盐酸盐和溶剂甲苯加热到80度,然后分批加入五倍量的氨基钠,然后升温到105度,在分批加入另一倍量的氯代胺盐酸盐,最后加热至甲苯回流。
反应完毕后处理,柱层析即得目标产物。
从该实验中我觉得对反应的优化一定要注意一下几方面:
一是要注意关键物质的使用环境不是不变的。
比如在以上几个杂质合成中都用到了强碱氨基钠,那么氨基钠的使用温度是多少,不是不变的。
可能是零下几度,也可能是零上一百多度。
这要取决于你的反应底物的反应活性。
另外温度的不同也可能导致副反应发生频率的高低不同。
二是优化反应时,一定不能受到既定或者已有反应的影响,也就是不能完全复制或者模仿,就像如果杂质A和C完全模仿杂质B的合成方法就不能成功。
三是不能根据目标分子的分子结构复杂程度判断该化合物的合成难易程度。
就像上述四个杂质除了杂质B外杂质A的结构最对称,但合成难度最大。
所以优化反应时应该从易合成的目标化合物的合成路线中,吸取好的操作条件及路线方法对难合成的目标化合物进行优化。
2.实验室过程与工业大规模生产的区别:
我认为实验室过程只是完成了对目标化合物合成路线及收率高低的初步探
索,如果其要实现真正的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就必须要注意下面各方面,同时这些方面也是实验室过程与工业大规模生产的区别。
大致有以下几方面:一.安全性。
要考虑到各个反应步骤存在的安全隐患,尤其是各个步骤放大后如何防止这种安全隐患。
比如对一个放热反应而言,在实验室时可能由于投料量少,冷却充分,不会出重大的安全问题,但是在工业化大规模生产时,由于很短时间放出大量的热得不到控制,极大可能会发生爆炸事故。
二.反应成本。
在实验室各步反应都不用太着重考虑成本,只要该路线可行即可,即使用到的某种试剂或中间体价格较昂贵,只要能得到预期的目标产物就是可行的。
另外溶剂的使用量在实验室中无论是反应还是后处理都较大,也就造成了很多不必要的浪费。
但是如果在工业上大规模生产后这些浪费就不能忽略不记,否则相应的生产成本就会大幅度提高。
三.操作的可行性。
实验室里进行的各种反应放大到大规模生产时一定要考虑生产上操作的可行性。
比如在实验室的时候反应温度低者可以达到零下几十度,高者可以达到几百度。
但是在大规模工业化生产时这是几乎不能实现的。
四.环保方面。
实验室做实验时因为投料量少,所以一般不考虑环境保护问题。
但是工业化大规模生产时必须考虑这一点。
因为工业化后如果生产造成的三废得不到有效控制和回收治理,此生产路线肯定得不到相关部门批准。
具体而言又包括如下几点:
一.反应试剂:与实验室相比工业上大规模生产时,一般使用的反应试剂应容易得到,价格较便宜,并且要低毒。
二.反应溶剂:与实验室相比工业上大规模生产时,反应溶剂主要考虑安全和体积两个方面。
实验室中用到的有毒,致癌致畸等反应溶剂要寻找低毒的常用溶剂代替。
另外实验室中所用到的溶剂与反应物的比例要比实际工业生产时大的多,所以工业上大规模生产时一般都在较高浓度下进行。
另外多数情况下反应前后溶剂没有明显变化,可直接回收套用。
溶剂的回收套用,不仅能降低成本,而且有利于三废处理和环境卫生。
三.反应温度:与实验室相比工业上大规模生产时,反应温度不能要求太苛刻,不能像实验室中可以实现零下几十度到零上几百度,工业生产时可以提供的温度范围是很有限的。
四.反应操作:与实验室相比工业上大规模生产时,同一反应的操作时截然不同的。
如实验室中可以利用真空旋转蒸发仪浓缩反应液,但工业生产时只能用常规的蒸馏方法;实验室中可以利用色谱方法对化合物进行纯化,但工业化生产时多数采用重结晶来纯化化合物等等,所以一定要考虑到这些反应操作的可行性。
五.反应时间:与实验室相比工业上大规模生产时,当工业化大规模生产时就必须考虑到某些操作步骤所产生的时间影响。
3.举例说明新药的研究程序
新药研发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药物作用靶标的确定;二是活性评价系统的建立;三是先导化合物的发现;四是先导化合物的优化。
其中先导化合物的发现与优化基本属于药物化学研究的范围。
先导化合物的发现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随即发现;二是从天然药物的活性成分中获得;三是体内内源性活性物质作为先导化合物;四是从药物代谢中寻找;五是通过观察药物的临床副作用寻找或者老药新用;六是基于生物大分子
结构设计得到;七是从药物合成中间体发现等等。
下面以局部麻醉药盐酸普鲁卡因为例简单说明先导化合物的发现和优化过程。
局部麻醉药在临床上应用很广泛,其中盐酸普鲁卡因是较为典型的一种药物。
起初使用最早的局部麻醉药是从南美洲古柯树叶中提取的一种生物碱,叫做可卡因。
但是其有严重的毒副作用及成瘾性,因此人们以可卡因为先导化合物,对其进行优化。
第一步先导化合物中药效团的确定
经实验将可卡因进行水解,得到爱康宁,苯甲酸,甲醇。
发现三者都不具备局部麻醉的作用,说明药效团很可能是三种化合物连接的部分,及C-2位的羧酸酯基和C-3位的苯甲酸酯基。
首先只改变苯甲酸,用其他羧酸代替苯甲酸与爱康宁,甲醇合成可卡因类似物,发现麻醉作用降低或完全消失。
然后去掉甲醇,只用爱康宁和苯甲酸合成可卡因的类似物,发现仍有较强的局部麻醉作用。
从以上可以推测出苯甲酸酯基是起局部麻醉作用的药效团。
人们后来在爪哇古柯树叶中分离出了这种物质——托哌可卡因,证实了上面的结果。
第二步先导化合物主要官能团对药效的影响
㈠氮甲基的影响
首先将氮甲基完全去除,局部麻醉作用无太大变化,但毒性增大。
然后将氮原子季铵化后,活性消失。
㈡四氢吡咯环的影响
将托哌可卡因中四氢吡咯环打断,分别合成了α-优卡因和β-优卡因。
经实
验,发现两者的局部麻醉作用无太大变化,且水溶液性质较稳定,毒性也较低。
α-优卡因β-优卡因
第三步苯甲酸酯类化合物的研究
通过前两步的研究可以知道C-2位的羧酸酯基对活性无影响,C-3位的苯甲酸酯基为必须的药效团,四氢吡咯环开裂与否对活性也无影响。
人们鉴于上述结果首先合成了对氨基苯甲酸乙酯,即苯佐卡因。
发现其具有与可卡因类似的局部麻醉作用。
然后又发现含有羟基的对氨基苯甲酸酯类局部麻醉作用更强。
合成了俄妥仿和新俄妥仿,两者都具有较强的局部麻醉作用,但是溶解度太小,如果制备成盐酸盐则酸性太强。
随后人们注意到可卡因中存在氨基醇结构如下图粗线部分,人们将这一结构引入
到了对氨基苯甲酸酯类化合物中,合成了一系列化合物,经过实验和活性测定发现了普鲁卡因(如下图)。
人们也从中知道了可卡因中复杂的爱康宁结构就相当于芳酸酯类中氨基醇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