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13湖泊与沼泽及其地质作用
第十二章湖泊及沼泽的地质作用
第一节 湖泊
三、湖泊地质作用 2、湖泊的沉积作用 ——机械碎屑沉积作用
第一节 湖泊
三、湖泊地质作用 2、湖泊的沉积作用 ——机械碎屑沉积作用
湖泊的碎屑沉 积物主要来源
入湖河流 湖泊周围片流 湖泊周围洪流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一节 湖泊
三、湖泊地质作用 2、湖泊的沉积作用 ——机械碎屑沉积作用
河流等带到湖泊中来的大量泥沙以及由湖水在湖岸剥蚀 下来的碎屑物质,随湖水运动速度的变化按颗粒粗细、比 重大小的顺序沉积下来,一般粗粒的沉积于湖岸附近,形 成平行于湖岸的湖滩,其沉积物颗粒磨圆度好,细小的呈 悬浮搬运的物质,沉积于湖水较平静的湖心,形成湖泥。 由河流携带来的泥沙在入湖后沉积下来可形成湖三角洲。
第一节 湖泊
第一节 湖泊
青海茶卡盐湖
第一节 湖泊
三、湖泊地质作用 1、影响湖泊地质作用的因素
由于湖泊的规模(面积和水深)有着极大的差异。首先 规模大的湖如里海、贝加尔湖等湖水运动等特点与海洋相 近; 其次是湖泊所处的地理和气候环境,对湖泊地质作用 的影响是非常显著的,不同气候区湖泊地质作用特别是化 学和生物作用明显相异。湖泊处于山区或平原之中,决定 着湖泊沉积物的种类、多少和大小等等。
第一节 湖泊
三、湖泊地质作用 2、湖泊的沉积作用 ——机械碎屑沉积作用
湖泊的碎屑沉 积由湖滨向湖 中心碎屑物颗 粒由粗变细呈 环带状分布。
第一节 湖泊
三、湖泊地质作用 2、湖泊的沉积作用 ——机械碎屑沉积作用
《基础地质学PPT》11 湖泊与沼泽的地质作用
湖泊与沼泽的地质作用
32
二 湖泊的沉积作用
★ 化学沉积:湖泊的化学沉积作用明显受气候控制 ☆ 干旱气候区:以盐湖(含盐度>1‰)为主,溶
解的盐类主要有碳酸盐、硫酸盐和氯化物 碳酸盐湖:湖泊面积较大,水深超过1m,湖水
含盐度1‰-10‰,为半咸水湖。主要沉积物有方解石 (CaCO3)、白云石(CaMg(CO3)2)、天然碱 (Na3CO2(HCO3)·2H2O)和碱(Na2CO3·10H2O)
湖泊与沼泽的地质作用
4
湖泊与沼泽的地质作用
5
(1)湖泊的地质作用 太湖蓝藻爆发
湖泊与沼泽的地质作用
6
(1)湖泊的地质作用
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
2005
湖泊与沼泽的地质作用
7
(1)湖泊的地质作用
湖泊与沼泽的地质作用
8
(1)湖泊的地质作用 武汉东湖风光村附近官桥湖, 2007
湖泊与沼泽的地质作用
湖泊与沼泽的地质作用
26
二 湖泊的沉积作用
★ 机械沉积:主要由入湖河流及湖泊周围片流与洪流 带入,可形成砂坝、砂嘴、砂滩、三角洲;粗的在湖 岸沉积,细的在湖心沉积
沉积物特征: ☆ 同心带状沉积特征,近岸粗,远岸细 ☆ 层理较好 ☆ 具波痕、泥裂等原生构造 ☆ 夏季色浅粒粗;冬季色深粒细 ☆ 挟砂量大,可在湖口处形成三角洲或三角洲平原
湖泊与沼泽的地质作用
35
芒硝
石膏
芒硝
湖泊与沼泽的地质作用
36
二 湖泊的沉积作用
★ 化学沉积:湖泊的化学沉积作用明显受气候 控制
☆ 干旱气候区:以盐湖(含盐度>1‰)为主, 溶解的盐类主要有碳酸盐、硫酸盐和氯化物
氯化物湖:湖泊已基本干涸,局部残留有天 然卤水,含盐度大于50‰,为盐湖。主要沉积物 有石盐(NaCl )、钾盐(KCl)和光卤石 (KMgCl3·6H2O)等
第十三章 湖泊及沼泽的地质作用
C、晚期,三角洲扩大形成连续的湖滨沼泽
D、湖泊淤满,全为沼泽
潮湿气候湖泊演化过程
2、化学沉积作用
由于气候温湿雨量充沛,化学作用和生物化学作用强
烈,一些较难溶的盐类(如Al 、 Fe、Mn等的盐类)也可
分解,以胶体或离子状态被带入湖泊中,当它们与湖水相 遇时发生化学反应或在生物作用下沉淀形成具有工业价值
B、沉积物呈环带状分布:
湖岸边缘和三角洲处为较粗碎屑(沙 砾、沙)沉积,形成湖滩、沙坝、沙嘴等 沉积地貌; 湖心沉积细粒(粉沙、粘土)沉积。 它们成岩后形成砾--砂岩--泥岩; C、含大量淡水动植物化石; D、河口处堆积三角洲--沼泽 、湖积平原--湖泊消亡
பைடு நூலகம்
A、早期,湖滨很少沉积物
B、中期,三角洲发育,湖滨开始形成沼泽
的铝、铁、锰等矿床。如山西平鲁县铁矿。
如:Fe(HCO3)2经由生物、生物化学、化学作用可形 成铁矿等,如:菱铁矿(FeCO3)(细菌作用可形成)、褐铁矿 (湖铁矿)(氧化作用 可形成)、黄铁矿(FeS2 )(生物分 解作用下可形成)等。
3、生物沉积作用
低等(菌、藻)植物,经堆积埋藏,分解。分解物(沥 青质)与 湖泥混合,形成胶状的粘泥,即腐泥;腐泥成岩后, 形成腐泥煤。如果其中的矿物杂质>40%,则是油页岩。如果被 快速埋藏,在还原条件下和较高温度、压力下,则转化为石油、 天然气。
A、构造湖泊
陆地沉降、褶皱,断层形成的湖泊。如里海(43万平方 公里)、洞庭湖、鄱阳湖,如云南的滇池。
B、火山湖泊
火山口积水、熔岩流堵塞河谷形 成的湖泊。如长白山天池、黑龙江德
滇 池
都的五大连池。
洞 庭 湖
长白山天池
五 大 连 池
沼泽的地质作用
暂时性流水,当它继续向低凹处流去,并切穿地 下含水层,直接取得地下水补给时,就有常年不 涸的流水,便形成河流。 地面流动的水,蕴藏着巨大的动能,是一种最谷、建造平原, 是一名不知疲倦塑造大地面貌的雕刻家。中国
河谷中常见有沿着河谷谷坡伸展的阶梯状的地形, 称为河流阶地。河流在以侧蚀作用为主的时候方 面河谷不断加宽,一方面河谷进行沉积,其后, 由于侵蚀基准面下降等原因,底蚀作
用加强,就会在原有的谷底上侵蚀出"新的 河谷"来,原有的谷底相对抬高,不再被河 水淹没,便形成了阶地。阶地有的只有一级,有 时有几级。每一级阶地由
各类湖泊的沉积作用能使湖泊淤塞而成为沼泽。 沼泽是长满着嗜湿植物并被一薄层水覆盖的湿地。 沼泽只是沉积有机质。大量的有机质堆积在一起, 在缺氧的条件下,天长地久就变成
泥炭。泥炭又被深埋在地下,经过较长的地质历 史时期,在较高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泥炭中的 氢和氧的含量减少,相对碳质增高,逐渐变成褐 煤,进一步形成烟煤、无烟煤。 在
一个平台与之相连的阶地斜坡组成,这一平台的 面,称为阶地面。 在陆地表面上流动的水,称为地面流水。它在重 力作用下,向低处流动。 地面流水主要来自大气降水,其次
是冰雪融水和地下水以及活动的湖水。 在斜坡上形成的薄薄水层向低处流动,称为坡 (片)流。坡流向小沟和山涧汇集,形成一股股 快速奔腾的流水,称为洪流。坡流与洪流都是
湖泊和沼泽的地质作用
湖水中的溶解氧含量变化会引起氧化还原 反应,从而影响湖泊中化学物质的转化和 迁移。
湖水中的化学物质在特定条件下会发生溶 解或沉淀,改变湖泊水体的化学成分。
湖泊生物作用
01
02
03
生物扰动
湖泊中的生物活动会扰动 湖底沉积物,促进沉积物 中物质的混合和交换。
生物新陈代谢
生物通过新陈代谢过程吸 收和释放化学物质,改变 湖泊水体的化学成分。
通过建立湖泊和沼泽生态保护区,限制人类活动 干扰,保护水域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生态恢复工程
针对受损的湖泊和沼泽生态系统,实施生态恢复 工程,包括植被恢复、生物群落重建等,促进生 态系统恢复和健康发展。
公众参与与教育
加强湖泊和沼泽生态保护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 环保意识,鼓励公众积极参与生态保护行动。
沼泽特点
沼泽地区水分充足,植物茂盛,是众多野生动植 物的栖息地。同时,沼泽还具有净化水质、减缓 洪水等生态功能。
形成条件及过程
湖泊形成条件及过程
湖泊的形成通常与地质构造、火山活动、冰川作用、河流作用以及人类活动等因素有关。例如,构造运动可能导 致地面凹陷形成构造湖;火山喷发后火山口积水可形成火山湖;冰川挖蚀形成的洼地积水可形成冰川湖等。
湖泊分类
根据成因、水质、水深等多种因素 ,湖泊可分为构造湖、火山湖、冰 川湖、堰塞湖、喀斯特湖、河成湖
、风成湖、海成湖和人工湖等。
沼泽定义
沼泽是地表及地表下层土壤经常过 度湿润,地表生长着湿性植物和沼 泽植物,有泥炭累积或虽无泥炭累 积但有潜育层存在的土地。
沼泽分类
根据水源补给情况,沼泽可分为低 位沼泽和高位沼泽。前者由地下水 补给,后者由大气降水补给。
沼泽具有重要的生态和经济价 值,如提供水资源、净化水质 、提供农业肥料和工业原料等 。同时,沼泽也是重要的自然
第十三章-湖泊与沼泽的地质作用
松散沉积层 压力增大底层被压实 沉积物胶结成沉积岩
• 墨西哥湾形 成的沉积岩层。
1.松散沉积物
2.沉积物压固脱水
3.胶结物结晶成矿物 4.碎屑物被胶结成岩石
沉积岩
一、 沉积岩的类型
• 按照沉积岩的物质来源和成因分为: • 陆源碎屑岩(砾岩、砂岩、粉砂岩、页岩) • 碳酸盐岩(砾屑灰岩、砂屑灰岩、粉屑
(二)湖泊化学沉积作用 受气候条件制约: 1、潮湿气候区 化学风化彻底--K、Na、Ca、Mg + Fe、Al、Mn等盐类,易溶盐类不易饱和结晶,而铁、 铝、锰的化合物,因pH值和电荷中和等原因,发生化 学作用以及生物作用而沉淀。形成铁矿、锰矿等。 2、干旱气候区 化学风化不彻底, K、Na、Ca、Mg 等易溶盐类,盐度逐年增加,饱和、结晶沉淀出来。 并具有分异沉积作用。
• 湖滩----粗碎屑物质沉积于湖岸附近,湖面下降,形
成平行湖岸的浅滩。 • 湖泥----粘土物质被搬运至湖心缓慢沉积而成。 • 湖三角洲----河流搬运的泥砂物质,因入湖后流速骤 减,形成三角洲;并可扩大淤满湖盆,形成湖泊-三 角洲平原。 • 湖相沉积可有层理、波痕、泥裂、足迹、雨痕等层 面构造。
• 分异沉积作用----混合溶液发生化学 沉淀时,按溶解度大小依次析出的现 象。 • 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
•碳酸盐阶段 •硫酸盐阶段 •氯化物阶段 •沙下湖阶段
此外,还有 生物沉积作用存在。 • 湖水生物沉积作用主要发育于潮湿 气候区,干旱气候区,湖水盐度高, 生物少。 • 形成:沥青、腐泥、腐泥煤、沥青 黏土、油页岩、石油、硅藻土等。
沼泽的沉积作用 沼泽水体少,相对静止,只有沉积作用,主 要是生物的沉积,可有泥砂质沉积。
• 有机质和腐泥, • 泥炭。 • 褐煤。 • 烟煤和无烟煤。
湖泊和沼泽的地质作用
(一)动力:物体本身的重量、外部的触发力
(二)外界的触发因素: • 水分的加入 • 冰雪的覆盖 • 风力 • 雷电 • 洪流 • 浊流 • 地震
二、负荷地质作用的类型 根据运动特点分为4个类型:
• 崩落作用:快速的、突然的坠落 • 潜移作用:长期缓慢的运动,无滑动面,有 滑移带 • 滑动作用:先缓慢、后快速的运动 • 流动作用:泥、砂、石与水搅和成粘稠体的 流动过程
第十一章 湖泊和沼泽的地质作用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湖泊的成因与水动力 湖泊的水动力 沼泽的形成与分类 沼泽的地质作用 湖泊和沼泽地质作用的研究意义
第十一章 湖泊和沼泽的地质作用
湖泊:被 静止或 弱流动 水所充 填,而 且不与 海洋直 接沟通 的盆地
第一节 湖泊的成因与水动力
1.湖泊 的成 因:
度和不断增大的压力的作用,褐煤的内部分子结构、物理性质和化 学性质发生变化,如颜色加深、光泽增强、挥发分减少、含炭量增 高等,结果褐煤就逐渐转变为烟煤、无烟煤。这一变化过程就是煤 的变质作用阶段。
(1)菌解阶段,即泥炭化阶段。当植物堆 积在水下被泥砂覆盖起来的时候,便逐渐 与氧气隔绝,由嫌气细菌参与作用,促使 有机质分解而生成泥炭。通过这种作用, 植物遗体中氢、氧成分逐渐减少,而碳的 成分逐渐增加。泥炭质地疏松、褐色、无 光泽、比重小,可看出有机质的残体,用 火柴烧可以引燃,烟浓灰多。
干盐湖(湖泊的化学沉积作用)
干旱区盐湖沉积的四个阶段
1)碳酸盐阶段 湖水在咸化过程中,溶解度较低的碳酸盐先达到 饱和而结晶沉淀。钙的碳酸盐沉淀最早,镁、钠碳酸盐次之。若湖 水中含硼酸盐,则可出现硼砂(Na2B4O7s〃10H2sO),此类湖泊称碱湖 或苏打湖。 2)硫酸盐阶段 湖水进一步咸化,深度变浅,溶解度较大的硫酸 盐类沉淀下来,形成CaSO4〃2H2O(石膏)、Na2SO4〃10H2O(芒硝)、 Na2SO4(无水芒硝)等矿物,这类盐湖又称为苦湖。 3)氯化物阶段 湖水进一步浓缩,残余湖水便能成为可供直接开 采的、以氯化钠为主的天然卤水。湖水继续蒸发,石盐(NaCl)、光 卤石(KCl〃MgCl2〃6H2O)和钾盐(KCl)开始析出,此类湖泊称为盐湖。 4)沙下湖阶段(盐湖干涸与盐层埋藏阶段) 当湖泊全被固体盐 类充满,全年都不存在天然卤水,盐层常被碎屑物覆盖成为埋藏的 盐矿床,盐湖的发展结束。
16-湖泊及沼泽地质作用
4,冰川湖
由冰川的刨蚀作用形成的低洼地蓄水成湖。大多分布在高 山、高原及高纬度地区,常呈串珠状分布。
串珠状冰川湖
冰川湖
5,海成湖 沿海地带由砂脊、砂坝堵塞海湾形成泻湖以及海岸 带(潮上带)洼地中积水形成滨岸湖。
泻湖港
6,喀斯特湖(溶蚀湖与陷落湖) 在喀斯特发育区因溶蚀作用形成的洼地积水成 湖,称溶蚀湖;因地下溶蚀造成地面塌陷而积水成 湖,称陷落湖。 溶蚀湖
2,湖泊的化学沉积作用
在不同的气候条件下有不同的沉积特征。 (1)干旱气候区的湖泊沉积 在干旱气候条件下,蒸发量大于降雨量,湖 水的盐度逐渐增加,达过饱和时,便发生盐类结晶。 通过实地考察及室内的盐水浓缩试验,可将盐湖的 成因分为四个阶段:
① 碳酸盐沉积阶段 碳酸盐的溶解度在盐类矿物中最小,因此在湖 水浓缩咸化过程中,首先晶出碳酸盐矿物。
不均匀侵蚀
青海湖鸟岛的湖蚀崖
2,湖流 湖水的定向运动,主要由风的吹动或入湖或出 湖的流水带动,此外还由于表层湖水与深层湖水温 度、密度的差异而引起湖水的运动。湖流的流速较 慢,小湖为数厘米/秒,大湖略大。如里海水深960 米,表层湖流的流速可达70厘米/秒,150米水深处 流速为25厘米/秒。由于湖水的上下对流,氧可带 入底层,从而促使化学作用及生物的活动。 3,浊流 发育在陡坡带,尤其山地紧邻湖盆处,在洪水 期大量碎屑混合水形成高速下冲的浊流。 湖泊中也有潮汐现象,但其规模比海洋远比海洋小, 只有几毫米-几厘米的潮差。
4,湖水的化学成分 由于湖水的化学成分除受湖盆岩石组成的影响 外,还受入湖河水的成分及流域内自然地理性质的 影响,世界各地的湖水化学成分差异很大。 以潮湿气候区的泄水湖与干旱气候区的不泄水 湖相比,盐分总量:前者少,后者多;湖水成分: 前者以Ca(HCO3)2为主,有机质多,后者多NaCl、 Na2SO4,有机质少。 根据湖水的含盐量,可把湖泊分为四类:
【管理资料】湖泊和沼泽的地质作用汇编
第二节 湖泊的地质作用
一、湖水的剥蚀和搬运作用 机械动力:可有波浪、潮流、湖流和浊流
等,但其相对于海洋而言小得多
化H学2S动等力):和溶离解子于(湖H水CO中3的-、气SO体4(2-、O2F、e2+
等)的化学作用 生物动力:动、植和微生物的新陈代谢影
响湖水的pH和Eh值
二、湖泊的沉积作用
湖泊可分为淡水湖和咸水湖两类。
淡水湖多发育在潮湿气候区,不同季节水位有变化,
一般为泄水湖; 咸水湖发育在干旱气候区,一般为不泄水湖。
淡水湖以机械沉积为主,咸水湖则以化学沉积为主。
(一)机械沉积作用 1、物源
主要为:地面流水搬运的碎屑物质 其次为:湖浪冲蚀湖岸岩石的碎屑 此外有:风和冰川搬运的碎屑物 2、分选作用:由湖滨—湖心,沉积物粒度由粗—细, 不泄水湖:同心环带状沉积物 3、磨圆作用:湖浪反复作用
油页岩、石油、硅藻土等
泄水湖
泄水湖和 不泄水湖
不泄水湖
(三)湖泊的化学沉积作用
按气候条件可分为两类
1 .潮湿气候区湖泊的化学沉积作用
潮湿气候区水量充足,生物繁盛,湖泊多为泄水湖。溶解 度大的K、Na等卤化物、硫酸盐组分最早流失,很少沉淀。 由Fe、Mg、Al、Si、P等组成的难溶盐类,随后也呈离子或胶 体溶液搬运入湖,并在一定条件下相继发生沉积。
3)氯化物阶段 湖水进一步浓缩,残余湖水便能成为可供直接开 采的、以氯化钠为主的天然卤水。湖水继续蒸发,石盐(NaCl)、光 卤石(KCl·MgCl2·6H2O)和钾盐(KCl)开始析出,此类湖泊称为盐湖。
4)沙下湖阶段(盐湖干涸与盐层埋藏阶段) 当湖泊全被固体盐 类充满,全年都不存在天然卤水,盐层常被碎屑物覆盖成为埋藏的 盐矿床,盐湖的发展结束。
湖泊和沼泽的地质作用
一、湖盆的成因类型
形成湖盆的原因比较多,既可由内因(内动力地 质作用)造成,也可由外动力地质作用形成。 1.构造运动-构造湖:世界上大湖泊的湖盆多 与构造运动有关。 (1)区域性地壳下沉造成的湖盆-太湖等。规模 大,湖中岛屿为地壳沉降前的山峰。 (2)断层作用导致局部地壳陷落-云南滇池。较 深,长条状。 (3)残存洋盆-里海,大陆碰撞;海退后洼地。
第十六章 湖泊和沼泽的地质作用
湖泊和沼泽的地质作用与国民经济建设和日常 生活密切相关。如石油、煤、盐等矿产资料。 湖泊和沼泽是水圈中比较平静的水体,与河流 和地下水等流动水不同,其地质作用过程中以沉 积作用为主。
第十六章 湖泊和沼泽的地质作用
第一节 湖泊概述
第二节 湖泊的沉积作用
第三节 沼泽及其生物堆积作用
区时,水动力减小,发生沉积,并存在机械沉积分异作
用,即从湖滨到湖心沉积物由粗到细。 (2) 湖水机械沉积物较细,以细砂、粉砂、泥为主; 分选性好,水平层理发育;湖边见波痕。 (3) 潮湿区湖泊,入湖河流多,水势大,碎屑物多,
可在河口形成三角洲,甚至形成湖成三角洲平原。
二、化学沉积作用 (受气候条件控制)
1.潮湿气候区 雨量充沛,湖泊多为泄水湖含盐度低。潮湿区陆地化学 风化、生物风化作用强烈,矿物分解彻底,故不仅K、 Na、Ca、Mg等组成的易溶性盐类可呈离子状态搬入湖 中,而且Fe、Mn、Al、Si、P等组成的较难溶的化学物也 能组成为胶体溶液或离子溶液进入湖水中。前者因溶解度 大而继续搬运,后者胶体溶液或离子溶液与湖水相混合, 发生各种化学反应,或由于电解质作用,而使这些物质沉 淀下来,形成湖泊的Fe、Mn、Al矿床,最常见铁矿床, 高岭土矿床。
三、湖泊的动力(为风和日月引力所致)
第13章 湖泊和沼泽地质作用
按湖水消耗方式可将湖泊分为
泄水湖:有泄水出口,温、湿区常见 不泄水湖:无泄水出口,干区常见
泄水湖 不泄水湖
湖水的成分
湖水的成分主要受气候和入湖水源流经区岩性的影响。 一般温湿气候区的泄水湖的湖水成分,以Ca(HCO3)2为 主,且含有机质较多;干旱气候区不泄水湖的湖水成分, 常含较有较多的盐分,而有机质较少。 根据湖水的含盐度,可将湖泊分为三类:含盐度<0.1%, 称为淡水湖;含盐度为0.1-1%,称为半(微)咸水湖;含 盐度1%-3.5 %,称为咸水湖。其中有盐类达到过饱和而 结晶析出的湖泊又称为盐湖(盐度大于3.5 %)。 死海:盐度23-25% 一般温湿、湿热气候区的泄水湖为淡水湖;干旱气候区 的不泄水湖多为咸水湖甚至盐湖。湖水的化学成分并非 固定不变,随着湖区的构造运动、气候等因素的变化, 淡水湖可转变为咸水湖或盐湖,反之,咸水湖也可被冲 淡成淡水湖。 察尔汗湖是我国最大盐湖,面积1600km2,上面的公路 称万丈盐桥。
潮湿气候区入湖河流数多,水量大,携 入湖内的助沙石量多,因而,在河口可 形成很多湖滨三角洲。这些三角洲增长 迅速,湖泊很快被淤浅,变小,最后成 为湖积—三角洲平原或演化成为沼泽。 干旱气候区因入湖河流数少,河流水量 小,携带入湖的碎屑量少,且以较细的 泥沙为主。故碎屑沉积量少,河口三角 洲亦不发育,但由于湖水蒸发快,最后 湖水干涸可演化成盐沼或泥沼。
湖泊的演化
湖泊的化学沉积作用
由于化学风化彻底,流入湖中的水带来 的铁、铝、锰的化合物与湖中的淡水相 混,酸度降低,可有氢氧化铁析出,进 而在生物作用下可生成褐铁矿等化合 物 和沉积矿产。 湖泊的化学沉积作用受气候控制极为明 显,不同气候地区所形成的化学沉积物 差别很大。因而,可利用其化学沉积物 的特点,推断湖区当时的古气候条件。
15 湖泊与沼泽的地质
第十五章湖泊与沼泽的地质作用湖泊(lake)为陆地上的积水洼地,它包括湖盆(lake basin)和水体两部分。
第一节湖盆的成因和湖水状况一、湖盆成因形成湖泊的原因很多,既有内动力地质作用形成的,又有外动力地质作用形成的。
构造湖:区域性地壳下降形成的湖盆和断层一盘或断块陷落形成的湖盆称为构造湖(tectonic lake)。
世界上大湖的湖盆一般均由内力地质作用所成,外动力地质作用形成的湖盆一般规模较小,湖水较浅。
二、湖水状况不泄水湖:干旱气候区的湖泊多数没有出口,为不泄水湖(undrainage lake);泄水湖:潮湿气候区的湖泊一般都有出口,为泄水湖(drainage lake);间歇湖:有些湖泊湖水时有时无,称间歇湖。
根据湖水的含盐度,湖泊分为:淡水湖(fresh-water lake)(<0.3‰)、半咸水湖(brackish-water lake)(0.3-25‰)、咸水湖(salt-water lake)(>25 ‰)盐湖(>250‰)。
深水湖泊不同深度的湖水密度不同,可出现垂向分层现象。
一种为盐度分层;另一种是温度分层。
三、湖水的动力湖水的动力也有波浪、湖流和浊流等机械动力,以及化学动力和生物动力。
与海洋相比,湖泊机械动力很小,相对而言,湖泊的化学和生物作用较为重要。
第二节湖泊的地质作用一、湖水剥蚀和搬运作用湖水机械动力对湖岸的剥蚀及对物质的搬运与海水基本相似。
湖滨基岩在波浪剥蚀之下,同样可以形成湖蚀凹槽、湖蚀崖,以及波切台和波筑台等。
湖水的搬运力很少,进入湖泊的砾、砂大部停放在湖岸附近,只有较细的粘土才能随湖流向湖心运移。
二、湖水的机械沉积作用湖泊中的水体处于相对静止状态,沉积作用是其最重要的特征。
湖水的机械沉积物主要来源于河流和冰水,次要来源于湖岸岩石的破碎产物和风的吹入物。
湖泊从浅水区到深水区,由于静水阻滞,沉积物机械分异非常明显。
从滨岸至湖心,沉积物由粗到细形成同心环带状分布,河流入口一端,常形成河口三角洲,粗碎屑堆积物向湖心方向作舌状延伸。
河北工程大学普通地质学ppt转换成word第十二章 湖泊及沼泽的地质作用
普通地质学主讲人:周俊杰河北工程大学勘查教研室第十二章湖泊及沼泽的地质作用第一节湖泊第二节沼泽在地质历史中,湖泊、沼泽在大陆上广泛分布,是重要地质作用场所,其中往往堆积有众多的沉积矿产资源,而且在分析研究地质历史时期的古地理、古气候、古地壳运动等特征时,可提供重要证据,因而湖泊及沼泽地质作用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地质意义。
第一节湖泊一、湖泊概况湖泊:陆地表面积水的洼地而成的水域。
湖泊约占陆地总面积的1.8%,世界最大的湖泊是里海,为咸水湖,面积达436340km2,世界第二大湖是北美的苏必略尔湖,为淡水湖,面积达88627km2。
世界最深的湖泊是俄罗斯的贝加尔湖,水深达1620m。
最高的湖泊是我国西藏高原的纳木湖,湖面海拔4718m;最低的是巴勒斯坦、约旦两国间的死海,它的湖平面比海平面低395m。
二、湖泊的类型—成因类型构造湖——坳陷湖:湖盆为地壳长期局部下降的凹地构成的。
这类湖盆一般面积大。
世界上最大的湖泊—里海(面积368 000km2) 断陷湖由地壳断裂形成的长条状凹地积水而成构造湖(断陷湖—双断型)构造湖(断陷湖—— 双断型)构造湖(断陷湖—单断型)青海湖由祁连山的大通山、日月山与青海南山之间的断层陷落形成,面积4,583平方公里。
湖面海拔3,195公尺,最深32.8公尺。
火山口湖:由火山喷发口的凹地积水而成,亦称火口湖牛扼湖:以侧向侵蚀作用为主的河段,蛇曲曲颈被洪水裁弯取直后,残留的弯曲河道两端被沉积物堵塞后形成牛扼湖。
泻湖:海岸带沙坝、沙嘴相连,或是环礁使一部分海域与大海半隔绝而成构造湖(断陷湖——箕状断陷)冰川湖:由冰川剥蚀形成的凹地积水形成冰蚀湖岩溶湖:岩溶发育区地下溶洞中和地面因溶蚀崩塌出现的凹地都可形成湖泊堰塞湖:风化形成的岩块在重力作用下崩落,或者因各种原因造成滑坡,堵塞河道形成堰塞湖。
汶川地震形成的堰塞湖斐济泻湖风蚀湖:湖盆因风蚀而成,常见于干燥地区。
这类湖泊水浅易干,一般面积较小,如甘肃敦煌月牙湖人工湖——水库二、湖泊的类型—含盐度类型按湖水的含盐度●淡水湖(含盐度<1‰)●半咸水湖(含盐度1‰一10‰)●咸水湖(含盐度10‰一35‰)●盐湖(含盐度>35‰)青海茶卡盐湖三、湖泊地质作用1、影响湖泊地质作用的因素由于湖泊的规模(面积和水深)有着极大的差异。
普通地13
咸水湖
盐水湖 干涸盐湖 砂层掩埋下的盐湖
1-碳酸盐;2-硫酸盐;3-氯化物;4-砂层 碳酸盐; 硫酸盐 硫酸盐; 氯化物 氯化物; 砂层 碳酸盐
干旱区盐湖沉积示意图
在平面上, ③ 在平面上,从湖盆边缘至中心呈同心圆状依次分布 碳酸盐、硫酸盐、氯化物。 碳酸盐、硫酸盐、氯化物。
3. 生物沉积作用
⑷ 湖泊的机械沉积作用可以使湖泊萎缩甚至消失 湖积━三角洲平原或沼泽。 湖滨 → 三角洲 → 湖积━三角洲平原或沼泽。
2. 化学沉积作用
⑴ 潮湿气候区
水量充足,生物繁盛,化学风化和生物风化强烈; ① 水量充足,生物繁盛,化学风化和生物风化强烈; ② Fe、Mn、Al等组成的盐类呈离子或胶体溶液搬运 Fe、Mn、Al等组成的盐类呈离子或胶体溶液搬运 入湖,可形成铁、 铝等矿床, 入湖,可形成铁、锰、铝等矿床,最为常见的是铁 矿床,以褐铁矿[Fe(OH) 菱铁矿[FeCO 矿床,以褐铁矿[Fe(OH)3、]菱铁矿[FeCO3 ]、黄铁 为主; 矿[FeS2]为主; 在浅湖-湖盆中心部位,可见石灰岩、泥灰岩、 ③ 在浅湖-湖盆中心部位,可见石灰岩、泥灰岩、 钙质结核等沉积物。 钙质结核等沉积物。
主要发生在潮湿气候区湖泊中。 主要发生在潮湿气候区湖泊中。 岸边繁盛沼泽植物,较深地带生长浮水植物。 岸边繁盛沼泽植物,较深地带生长浮水植物。 它们的遗体堆积在湖底, 它们的遗体堆积在湖底,经漫长的地质作用可转化 为石油和天然气。 为石油和天然气。
§13.3 沼泽的地质作用
一. 沼泽成因
⑴ 湖泊淤浅形成沼泽 ⑵ 河流泛滥地的沼泽化 ⑶ 海岸带的沼泽化 ⑷ 泉水涌出地的沼泽化 ⑸ 积水地段的沼泽化 ⑹ 森林和草地的沼泽化
第13章 湖泊、沼泽地质作用 13章 重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因冬、夏河流水量的变化,湖泊中的沉积物
粒度及颜色也表现出规律性的变化:
夏季水量大,河流带入的碎屑物颗粒粗,加
之夏季生物新陈代谢和有机物的腐烂、分解较容
易和彻底,在湖心可形成色泽较浅的细砂沉积; 冬季因流水量小,带入的碎屑细,在湖中心 形成以深色黏土为主的沉积物。
湖泊的机械沉积作用可导致湖泊的萎缩甚至 消失。一般来说,湖泊所在区域通常是地壳下降 区,其沉积速率与地壳的下降速度大致是相当的。 但当地壳下降速度小于沉积速率或因气候的原因 入湖河流搬运的碎屑物质增多,湖泊则会因碎屑 物质的堆积而淤浅,湖水面积缩小甚至消亡,最
(2) 湖泊的化学动力和生物动力 湖水中的化学动力和生物动力是造成湖泊化学沉 积作用和生物沉积作用的原动力。 湖水中的化学动力是指溶解于湖水中的各种气体 和离子在湖水中的化学活动能力。例如,由河水或地 下水带入湖泊中的FeSO4,在表层是稳定的,但到达 深水区遇到H2S后便发生反应形成FeS2沉淀下来。 湖泊中的生物动力包括湖水中的各种动、植物和 微生物,它们的新陈代谢过程影响到湖水的介质特性, 如在生物茂盛的湖泊,湖面是氧化环境,向湖底逐渐 过渡为弱还原环境、中还原环境、强还原环境。在氧 化环境下生物机体形成氧化物,在还原环境下生物可 经历复杂的演化过程形成干酪根。
淡水湖,含盐度<1‰;
微咸水湖,含盐度1‰~10‰;
咸水湖,含盐度10‰~35‰;
盐湖,含盐度>35‰。 湖水中的盐分主要是Ca、Mg、Na、K等元素的 氯化物和硫酸盐类。气候愈干旱,水分蒸发愈大,
含盐度愈高。
二、湖水的来源和湖泊的动力
1、湖水的来源
来源:大气降水、地表水、地下水,少部分
来源于冰川和海水。 湖水的来源受气候和地势条件的影响: 地势较高的湖水主要靠大气降水补给; 地势低洼处的受大气降水、地下水补给。 干旱气候区主要受地下水补给; 潮湿气候区的湖泊主要受河水和大气降水补 给。
度会逐渐增大,慢慢演变为盐湖。溶解的盐类主
要有碳酸盐、硫酸盐和氯化物。其化学沉积作用
可分为如下几个阶段 :
① 碳酸盐沉积阶段——在湖泊逐渐咸化过程中, 水体缩小变浅,碳酸盐类因溶解度小而最先沉积。这 个阶段湖泊的水深一般超过1 m,湖水的含盐度在 1‰~10‰之间,属半咸水湖。 碳酸盐的沉积顺序依次为:方解石和白云石、天 然碱和碱。主要形成碱类矿床,此类湖泊也称为碱湖。 我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青海湖,沉积大量碳 酸盐岩,属于碳酸盐湖。冬夏气候的差异,盐湖中析 出的成分也有所不同。如西藏班戈错碳酸盐湖,夏季 沉积石盐、天然碱等,冬季沉积碱和芒硝。
2、湖泊的动力 (1) 湖泊的机械动力 湖水的运动可形成湖浪、潮汐、湖流和浊流、 风暴流。 湖浪:因风吹而生,规模受控于湖泊规模。 一般湖泊越大,湖浪越大。但最大的湖浪波长不 超过30 m,波高也不超过5 m。 湖流:湖水的定向运动,是风的定向吹动或 进出湖水运动而生,也可因湖泊上下层的水温和 密度差而产生。湖流流速很小,小型湖泊的湖流 速度只有每秒几厘米,大型湖泊的湖流速度也只 有每秒数十厘米。 潮汐:湖泊潮汐规模比海洋的要小得多。
② 硫酸盐沉积阶段——在湖泊咸化过程中,
溶解度较高的硫酸盐继碳酸盐之后也发生沉积。这
阶段水深0.5 m左右,含盐度在10‰~35‰,属于 咸水湖。 析出的盐类主要有石膏、芒硝、无水芒硝等。 这些盐类多具有苦味,这类湖泊也称为苦湖。
碎屑沉积物稀少,常单独成层。我国新疆、甘
肃、青海、西藏等地都有硫酸盐湖泊沉积,其中石 膏矿床的蕴藏量十分丰富。
2、按湖水来源与排泄分类
1) 泄水湖
在潮湿气候区的湖泊,湖水同时得到河水的
补给和排泄,即湖水有进水口也有排水口,这样的湖
泊称为泄水湖。这种湖泊的特点是面积小,一般属于 淡水湖。
2) 不泄水湖
在干旱气候区,湖水没有出水口,蒸发量大
于降水量,一般属于咸水湖。
3、按湖水的含盐度分类
根据湖水的含盐度,将湖泊分为:
第二节
湖泊的地质作用
一、湖泊的侵蚀作用和搬运作用
湖泊的剥蚀作用称为湖蚀,包括机械冲蚀、磨 蚀和化学溶蚀等方式。主要发生于湖岸地带,强 度受控于湖浪规模,湖浪越大,湖蚀作用愈强烈。 大型湖泊的湖岸地带因湖流可形成湖蚀洞穴、湖 蚀凹槽、湖蚀崖等地形。湖蚀崖逐渐后退可形成 湖蚀平台。
湖泊的搬运作用主要表现在湖岸的湖蚀产物及 由入湖河流等带来的物质被湖流、退流、浊流等 动力向湖心搬运。
二、湖泊的沉积作用
湖泊最主要的地质作用是沉积作用,可沉积
由河流、地下水、风、冰川等搬运来的各种物质,
也可沉积湖泊中生成的各种生物有机体。
二、湖泊的沉积作用
1、湖泊的机械沉积作用
湖水的机械沉积物主要来源于入湖及地表流 水携带来的物质。
在河流入湖口可形成湖滨三角洲,较粗的碎 屑堆积在湖岸一带形成湖滩、砂洲、砂坝及砂咀, 这些沉积物类似于海岸带常见的堆积体,只是其 规模略小。 由湖滨向湖心碎屑物的颗粒由粗变细呈同心环 带状分布。
潮湿气候区湖泊常形成铁、锰、铝等矿床,其
中以褐铁矿最为常见。还发生CaCO3的沉积。由于
湖水中CaCO3的含量较少,难以达到过饱和沉积, 主要靠一些生物和微生物如绿藻、轮藻等生物浓集, 与湖泥一起形成泥灰质沉积物,最后形成泥灰岩。
(2) 干旱气候区的化学沉积作用
干旱气候区的湖泊因蒸发强烈,湖水的含盐
俄罗斯贝加尔湖淡水海豹
3)河成湖 牛轭湖、三角洲湖、河床湖。 长江、江汉平原多见。 4)冰川湖 如串珠湖 湖盆由冰川刨蚀作用所成的
5)海成湖——由海水侵蚀、沉积而成,如泻 湖、海岸湖、太湖、阳澄湖、西湖。
6)溶蚀湖与陷落湖——湖盆经溶蚀、地面塌 陷成,云南异龙湖、贵州草湖。
7)风蚀湖——湖盆因风蚀而成,干旱区,水 浅干,面积小 内蒙古的湖泊。 8)堰塞湖——因河谷被山崩或火山熔岩、冰 川塞而成镜泊湖、五大连池。 9)人工湖——水库 新安江水库。
二、沼泽的地质作用
沼泽中因水体小而平静,只发生沉积作用,
尤其以生物沉积作用为主。煤是沼泽中由生物沉
积作用形成的最主要的矿产。 煤的形成主要包括泥炭化作用和煤化作用两 个阶段。
从沼泽的表层到底层,氧化环境逐渐转化为 还原环境。这时氧化分解作用逐渐减弱,在厌氧
细菌的参与下,形成腐植酸和沥青质等。这些新
终可演化为三角洲平原或沼泽。
2、湖泊的化学沉积作用 湖泊的化学沉积作用受气候控制。潮湿气候区和 干旱气候区的湖泊有完全不同的化学沉积物。 (1) 潮湿气候区的化学沉积作用 降雨充沛,湖泊多属泄水湖,化学和生物化学风 化作用强烈,矿物可被彻底分解: 最初,K、Na、Ca、Mg等易溶盐类因溶解而呈 离子状态被水体搬入湖泊。但因溶解度大很少发生沉 积; 后来,难溶的Fe、Mn、Al、Si和P等化合物也被 溶解呈离子溶液和胶体溶液状态进入湖泊。由于溶解 度小且受水质变化影响,成为化学沉积的主要成分。
③ 氯化物沉积阶段——该阶段湖水已基本干 涸,仅残留有卤水,含盐度已经超过50‰,湖水 中溶解度最大的氯化物结晶析出。这些盐类主要 有石盐、钾盐、光卤石等。 这些盐类的出现标志着盐湖沉积已经到达最 后阶段,这种湖泊也被称为盐湖。
我国西北部干旱气候区分布众多的盐湖,如 青海省的察尔汗盐湖是世界上最大的盐湖,主要 沉积氯化物,其中最厚的盐层厚度达30余米,石 盐和钾盐的蕴藏量巨大。
第三节
沼泽及其地质作用
一、沼泽的成因 1、 湖泊淤浅形成沼泽 湖泊可因机械沉积作用和生物沉积作用而逐渐淤 浅成为沼泽。 当湖泊碎屑沉积速率大于地壳的下降速率时,湖 泊就会由湖滨向湖心逐渐淤积变浅形成沼泽。 在潮湿气候区,浅水湖泊植物带呈同心环状分布: 在湖滨生长陆生植物,湖岸浅水区生长浅水植物,湖 水深处生长较深水植物,湖心生长漂浮植物。植物死 亡后其遗体都堆积在湖底,使湖泊逐渐淤浅,最终演 变为沼泽。
物质与尚未分解的植物遗体,以及由地表流水携 入的泥沙混合在一起就形成了泥炭。这个过程称 为泥炭化作用。
泥炭呈黄褐色或黑褐色,无光泽,质地疏松。 泥炭中出现腐植酸,碳、氮含量增加,氧含量减 少。 泥炭风干后可作燃料,也可作化工原料;因
泥炭中含有大量的腐植酸及氮、磷、钾等元素,
也可作重要肥料。
泥炭随地壳下降,被其他沉积物掩盖而保存
下来。随着地壳的进一步下降,上面的覆盖物也 愈来愈厚,温度、压力也逐渐增加,对细菌的生 存越来越不利,生物化学作用逐渐停止,取而代 之的是复杂的物理化学作用,原来疏松多水的泥
炭受到压紧、脱水、胶结、聚合等一系列变化,
转变为比重较大、较为致密的褐煤。
褐煤形成后,如果地壳继续下降,褐煤被沉
降到地下较深处时,受到不断增高的温度和压力
④ 低洼积水地段沼泽化——在地下水位 极浅的地段,因排水不畅,大气降水和地下 水富集而逐渐演变为沼泽。 ⑤ 森林和草地沼泽化——森林地带地面 堆积大量枯枝落叶,地面水难以下渗,加之 蒸发不畅,造成地表潮湿积水形成沼泽。在 草原地区,草原植物繁殖快,形成较厚的覆 盖层,水和氧难以进入土壤,在土壤中形成 大量腐殖酸并生长大量喜湿性植物,如芦苇、 苔藓等,它们吸蓄水分,增加湿度,逐渐形 成沼泽。
第13章
湖泊与沼泽及其地质作用
第一节
湖泊概况
一、湖泊的分类
1、成因分类
1)构造湖 如向斜湖、断层湖。如贝加尔湖、 青海湖、洱海等。 2)火山口湖 如东北白头山天池、云南腾冲大 龙潭湖。
俄罗斯贝加尔湖——世界上最深的淡水断层湖
位于西伯利亚伊尔库茨克城的北边,著名的西伯利亚大铁路经过湖的南岸。这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湖泊,有 2500 万年历史。这是世界最深的淡水湖,水深 1620M, 湖狭长 636KM,最宽处 79KM,最窄处25KM,湖面积 31492KM2相当于比利时和荷兰面积,尽管湖面积排名第七位,但其蓄水量达 23000KM3 几乎相当于美加边境 五大湖(苏比利尔湖、密执安湖、休伦湖、伊利湖、安大略湖)水量相等,相当于地球表面淡水总量的20%。 不仅景色美丽,而且有大量的动植物,有2600多种动植物,其中 960种动物和400种植物是贝加尔湖特有 种。有二种胎生鱼通体透明,生活在 503M完全黑暗的深处,另外著名的贝加尔海豹是世界上唯一生活于淡水 中的小型海豹、长1.2M,重73Kg,可能是最近一次大冰期时迁移而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