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点评材料作文的审题和立意
高考作文审题立意及练习(含答案)
审题立意“千古文章意为先。
”审题立意,是考场作文写作第一关,是写作教学第一难。
审题不严谨周密,作文就会不符合题意,立意不深刻高远,文章就会平庸肤浅,难得考官青睐。
所以,在写作教学中,首先要指导学生学会仔细审题,精心立意。
一、抓关键句法关键句常常有暗示材料中心的作用。
所以,有些作文材料中的关键性语句可以作为选择立意角度的突破口。
在材料作文的材料中,关键句常常是命题者或材料中的人物的评议性语句。
即时训练1(2016·全国乙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语文学习关系到一个人的终身发展,社会整体的语文素养关系到国家的软实力和文化自信。
对于我们中学生来说,语文素养的提升主要有三条途径:课堂有效教学、课外大量阅读、社会生活实践。
请根据材料,从自己语文学习的体会出发,比较上述三条途径,阐述你的看法和理由。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请找出这则材料的关键句:请确立文章的立意:【思路点拨】这一试题承袭了2015年全国卷Ⅱ的比较模式——对三个风采人物大李、老王、小刘的比较,平行罗列了“语文素养的提升主要有三条途径”,并要求“从自己语文学习的体会出发,比较上述三条途径,阐述你的看法和理由”。
这是所谓标准的任务驱动型作文命题。
这道作文试题的引导语由两句话构成。
前一句是说语文学习、语文素养的重要性。
后一句是说中学生语文素养提升的三条途径。
关键句在于后者。
题干要求考生“从自己语文学习的体会出发,比较上述三条途径,阐述你的看法和理由”。
考生应针对“课堂有效教学”“课外大量阅读”“社会生活实践”这三条途径进行比较分析,结合自己的学习经历、体会来谈。
题干标明“明确文体”,没有限定文体,考生在文体选择上有充分的自由度,但文体要鲜明。
题干中有“比较上述三条途径”和“阐述你的看法和理由”的写作任务指令,考生立意时不可忽视,要对上述三者在语文学习中的地位进行必要的权衡、比较,从而形成自己的看法。
【高考写作】语文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提示及参考标题
语文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提示及参考标题01.有人曾说世界上只有两种动物能到达金字塔顶,一种是老鹰,一种是蜗牛。
请以这句话所蕴涵的哲理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审题提示:“到达金字塔顶”即意味着取得成功或目标实现;老鹰到达顶端,归功于它有一双矫健、敏捷的翅膀;蜗牛能到达顶端,则归功于它的吃苦耐劳和执著精神。
立意提示: 1 、持之以恒的努力,能弥补先天的缺陷(着眼于蜗牛)2、成功离不开超群的实力(着眼于老鹰)3、如果你缺少优越的条件,你仍有成功的机会,只要你够勤奋而且有恒心;如果你拥有出众的天赋,也不排斥仍需要坚持不懈的毅力和勇气(着眼于老鹰和蜗牛)参考标题:1、创业中的蜗牛精神(着眼于蜗牛)2、凡人想成功,该走蜗牛路(着眼于蜗牛)3、是只蜗牛又何妨(着眼于蜗牛)4、用坚持向成功挺进(着眼于蜗牛)5、成功源于对生命的执著(着眼于蜗牛)6、执著努力,打造成功的宝剑(着眼于蜗牛)7、超群的实力是成功的保证(着眼于老鹰)02.根据下面的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联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一只蜗牛,很想做成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
开始它想东游泰山,一直爬到山顶,可一计算,要实现这个计划,至少需要3000年时间,只好忍痛放弃这个打算。
后来它又想南下爬到长江边上,看一看奔腾的江水,可一计算,至少也需要3000年时间。
蜗牛知道自己的生命非常短暂,不禁十分悲哀,于是什么也不肯做,最终死在了野草丛中。
这是一个寓言故事,主人公蜗牛想干什么?它干了没有?最终是什么结果?沿着材料分析,会明确:蜗牛想干“惊天动地”的事,可因为两个目标都太遥远,使宏伟的计划流产.放弃了大目标后的蜗牛“十分悲哀,什么也不肯做,一蹶不振,死于草丛.蜗牛的悲剧原因是什么?一是立志不切实际,好高骛远,一是不肯脚踏实地,从平凡的小事入手来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这就是寓意,是材料的主旨.蜗牛的悲剧对人来说应该吸取那些教训,有哪些启迪?这就是确定目标要恰当,勇于拼搏,永不放弃;正视现实,笑对人生;干大事要从小事做起,人贵有实干精神.心动不如行动03.一棵有毒的树矗立在路旁。
高中作文:高考多则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
高考多则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领航】多则材料作文的材料关系:相同型。
审题立意的方法:找出共同点,即是中心观点——求同法。
一、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材料一:《晏子春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
材料二:晋·傅玄《太子少傅箴》中有言“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根据上面两则材料,结合自己的感受和思考,任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二、(2013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中国作家丰子恺:孩子的眼光是直线的,不会转弯。
英国作家赫胥黎:为什么人类的年龄在延长,而少男少女的心灵却在提前硬化?美国作家菲尔丁:世界正在失去伟大的孩提王国,一旦失去这个王国,那就是真正的沉沦。
综合上述材料,你有什么所思所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注意】①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题目。
②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
③明确文体,但不得写成诗歌。
④不得抄袭、套作。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材料一:古马其顿亚历山大帝未即位时,每听到父王在国外打胜仗的消息,就忧心忡忡,生怕天下都被他父亲征服了,自己将来再无用武之地。
材料二:唐诗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
对宋代诗人来说,唐诗既是丰厚的遗产,也是巨大的挑战。
所以,钱钟书先生说,有唐诗作榜样,是宋人的大幸,也是宋人的大不幸。
综合上述材料,你有什么所思所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材料一:泾溪石险人兢慎,终岁不闻倾覆人。
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
材料二:有人做过一个试验,青蛙被突然放进沸水中,能迅速逃脱而活命,若放在慢慢加热的水中终被煮死。
综合上述材料,你有什么所思所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领航】多则材料作文的材料关系:相反型。
审题立意的方法:找出分歧点,即是中心观点——求异法五、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甲:有人想,如果全国每一个人都节约一根火柴的钱给我,那我就成了百万富翁了。
高考多则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方法
多则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方法多则材料作文就是由两则或者两则以上的单则材料所构成的一组材料的作文形式。
多则材料作文中的材料往往具有相对独立的性质,同时又会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
绝大多数同学不知道如何全面归纳,常常顾此失彼,不能快速而准确地把握立意。
因此,多则材料作文真正的难点在于,如何找准材料之间的内在联系,做全面、准确、周密的分析。
要想准确立意,首先必须找准材料之间的内在联系,发现它们的聚焦点,然后将其导人我们熟悉的视野。
即运用已掌握的单则材料审题立意的方法逐则分析提炼,再进行比对分析找到聚焦点,最后综合判断和归纳。
一多则材料作文的材料关系一相同型审题的方法:找出共同点,即中心观点一求同法。
这种作文的特点是多则材料的内涵有相同之处。
其方法是逐则分析材料的内涵,然后找出共同点,这个共同点就是作文的立意所在。
【例】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中国作家丰子恺:孩子的眼光是直线的,不会转弯。
英国作家赫胥黎:为什么人类的年龄在延长,而少男少女的心灵却在提前硬化?美国作家菲尔丁:世界正在失去伟大的孩提王国,一旦失去这个王国,那就是真正的沉沦。
综合上述材料,你有什么所思所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题目。
②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
③明确文体,但不得写成诗歌。
④不得抄袭、套作。
思路点拨材料一:表达了对孩子眼光的欣赏、羡慕,但对考生来说,“眼光是直线”的时代似乎已经过去。
材料二:对“少男少女的心灵提前硬化”的现状的批评与深沉的忧虑。
材料三:对成人世界"失去伟大王国”的痛心,这个伟大王国当然应该包括孩童时期的天真、直率、真诚、善良、同情等人类的诸多美好情感。
三则材料看似各异,实则都在怀念”重心无瑕”一永葆初心,守护无瑕。
本题大可以当下的青春为原点,以时间为轴,追忆童年的率真、直面当下青春的硬化、展望未来如何保有伟大的真诚,可辐射到过去、现在与将来的广阔生活,可献上对美好现真的颂歌,也可表达对纯真心灵提前硬化的忧思。
2024高考精选4篇思辨性材料作文范文+审题立意
2024高考精选4篇思辨性材料作文范文+审题立意1.有人说,生命的价值在于生存基础上的美好生活。
你是否认同这个观点?谈谈你的认识和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例文】践行真善美,求索真境界自古以来,人们对生命价值的探求从未停歇。
贤哲智士、世间学者,倾尽聪慧智量,历遍千辛万苦,旨在描摹出生命价值的底蕴。
然而,无论过去、未来,生命的价值,都不仅停留在追求个人的生存及发展层面,而始终凌驾于自身之上,始终在于对真、善、美的无穷探寻、无尽求索。
探索真理为生命之本。
探索真理是科学、技术、社会等各领域进步和创新的基础,是人类智慧的永恒主题,它不仅体现了我们对未知的渴望,反映了我们追求真实、理性、公正的内在需求,还能够帮助我们做出更加明智和有道德的决策,让我们对世界有更全面,更深入的认识。
在探索的过程中,我们能始终保持好奇心,承认并接受世界的复杂性,提取出一种对深入理解世界和自我、推动个人和社会进步的渴望。
追求善行为生命之魂。
在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结构理论中,“自我实现”与“超越”是作为最高级别的增长需求而存在的。
当满足了个体生命的基本需求之后,助人为乐、与人为善、为人谋福、替人着想等美好的精神品质就会出现,人性中的光明与温暖便如火烛般照耀着身边每一寸空间。
帮助他人,贡献社会,点滴善意,八方汇聚,最后形成匡扶正义、人心向正、积善成流的社会正能量,不仅能够闪现生命的光辉,更能传递生命的意义、书写生命的价值。
追寻美好为生命之色。
生命如一场无尽的寻宝之旅,我们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都可以发现散落的奇珍。
壮丽河山、名胜景观、华美建筑、艺术珍品固然可谓大美无言,生活中的点滴温情、细微体贴、平凡劳动也尽显至美无华的风采。
追寻美的形象,让我们的生活品质得以提升,让生命本身充满了收获和喜悦;追寻美的品质,让我们的生命境界得以完善,让生命过程闪耀着高尚与纯真。
生命价值,绝不仅在于生存及发展,乃在于探索真理、追求善行、寻找美好。
[优秀作文]材料话题作文的审题和立意教案
优秀作文——材料话题作文的审题和立意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材料话题作文的基本审题方法,包括抓关键词、理解材料含义、分析材料结构等。
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写作思维品质。
3. 帮助学生确立合适的立意角度,使作文内容具有深度和广度。
4. 提升学生作文的质量,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二、教学内容1. 材料话题作文的审题方法:抓关键词、理解材料含义、分析材料结构。
2. 立意技巧:提炼中心思想、抓住矛盾冲突、发掘背后的意义。
3. 实例分析:分析优秀作文的审题和立意过程。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材料话题作文的审题方法和立意技巧。
2. 教学难点:如何帮助学生确定合适的立意角度,使作文内容具有深度和广度。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优秀作文,引发学生对审题和立意的关注。
2. 教学环节一:讲解材料话题作文的审题方法,如抓关键词、理解材料含义、分析材料结构。
3. 教学环节二:讲解立意技巧,如提炼中心思想、抓住矛盾冲突、发掘背后的意义。
4. 教学环节三:实例分析,分析优秀作文的审题和立意过程。
5. 练习环节:让学生现场进行审题和立意练习,教师给予指导。
6. 总结环节: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提醒学生在写作中注意审题和立意。
五、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自己的学习心得。
2. 选取一道作文题目,运用所学的方法进行审题和立意练习。
3. 提交练习成果,教师进行批改和反馈。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互动、练习环节和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价学生对材料话题作文审题和立意的掌握程度。
2. 关注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的思维品质,如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创新表达等。
3. 结合学生提交的作文,评价其立意深度和广度,以及作文内容的丰富性和语言的准确性。
七、教学策略1. 采用案例分析法,以优秀作文为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审题和立意的过程。
2. 运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发现问题的本质。
高中作文《开窗览外,关窗阅己》审题立意及例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窗子可以打通人与外界的隔膜,打开窗子,于内窥外,是为聪明也;但是假使窗外的人声物态太嘈杂了,也要懂得关窗,好让灵魂自由地去探胜,安静地默想、思考、沉潜。
对此,你怎么看?请结合生活实际,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看法。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这是一道材料作文题。
材料引发考生思考开窗和关窗的意义。
打开窗子,可以打通隔阂,看到世界;但是也要懂得关窗,让灵魂摆脱嘈杂,安静地思考沉潜。
不管是开窗还是关窗,决定权是在人自己手上,人要善于利用窗子。
材料借“窗”隐喻人对待外界的两种选择,两者是辩证统一,缺一不可。
人通过打开“窗子”,了解他人,观察社会,亲近自然,接触外界的事、景、物、情、理,从而超越自我,拥有开阔的视野(知识视野、心灵视野、国际视野、文化视野),走出个人狭小的天地,给人带来心灵感悟和境界提升。
但是一味打开窗子很容易让自己在外界嘈杂的环境中失去自我,迷失自我,让灵魂无处安放,这个时候就应该懂得关上窗子,让灵魂安静地默想、思考、沉潜,进一步观照、认识、反思、省察、剖析自己,发现自己的优缺点,进而勇于提升自我,不断完善自我。
这是一道典型“两元”型作文题,其行文逻辑为“双向辩证”。
考生可以先正向分析:打开窗子,看到外面的世界,可以开阔视野;关上窗子,看到自己,可以反思省察,一个向外,一个向内。
再反向论证:没有窗子会让人变成井底之蛙,而不在嘈杂的环境中关上窗子,会失去自我。
最后总结两者关系:两者相辅相成,都是追求自身发展的重要途径(找到两者连接点),对于当代青年来说缺一不可。
当然,考生可以扩大材料的引申含义,不仅是个体的发展需要打开窗子,关上窗子,集体、企业、国家、民族等等,也需要善于“开窗”和“关窗”,由材料的表层意上升到引申义,再由个体引申到集体、企业、国家、民族等,让文章更有层次感和深度。
新材料作文的审题与立意(高中)
新材料作文的审题与立意(高中)一、文题选材的木匠来到山里,当他看到一堆奇形怪状的树根时,认为是无用之材,摇摇头就走了;不久,一位根雕艺术家也来到这里,看到树根,喜出望外,就把它们拾回家,加以雕琢。
树根变成了精美的根雕艺术品。
根据以上材料,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二审题立意1、这堆树根,在木匠眼里,不是材;而在根雕艺术家眼里,却是材。
是“材”还是“非材”,是由于木匠和根雕艺术家选材的标准不同,选材的角度不同。
由此可见,标准和角度决定了判断的对象是材还是非材。
这就可以引发我们联想到现实社会,各行各业对所需之“材”有不同的标准。
对人亦如此,不能用同一个标准去衡量。
社会是丰富多彩的,标准也应该是丰富多彩的。
大自然不仅需要高山,也需要大川;不仅需要参天大树,也需要小草。
社会不仅需要政治家、军事家、科学家,也需要工人、农民、教师、医生。
教育也不能仅用一个标准去衡量学生,多一条标准就多出一个人才。
2、可以再深入探究:同样的树根,为什么在不同的人眼里,得出“材”与“非材”截然相反的看法呢?又是因其不同的用途决定的。
可见,有用与无用又是判断材与非材的条件。
在你眼里有用就是材,在我眼里无用就是非材。
3、“材”与“非材”并且绝对的,二者之间往往可以互相转化。
关键在于如何开发、挖掘“非材”的潜能,变“非材”为“材”;使用不当,也可成为“非材”。
4、看似无用的“非材“,经过“雕琢”,一样可以成为有用的“材”。
材使用不当,也可成为非材等等.总之,这个话题,虽然以树根为例,但明显具有比喻的含义,可以由“物”及“人”,由物之“材”而谈及“人才”。
5、也可从材料中提炼出:我们需要有发现美的眼光;学会审美;从不同角度看待事物等。
三、本次习作问题分析本则材料的重点是关于“材”与“非材”的问题。
但不少同学并没有抓住这一点立意,而是打了擦边球,有的甚至偏离题意。
例如:1、学会调整自己、变通自己;放飞自我,实现价值。
高三语文·高考作文的审题立意
高三语文·高考作文的审题立意高三语文·高考作文的审题立意一、命题作文的审题立意1、单个词语型其标题本身是一个字或词语。
名词要注意其本义,引申义和比喻义。
如:“脸”本义“人的脸部”,引申义“表情,情感”(妈妈的脸指妈妈的关爱),比喻义“面貌”(城市的脸)。
形容词与动词标题,写作时根据立意,补出主语或宾语后,按后面的主谓短语和动宾短语的方法确定写作范围与重点。
如“安”“肩膀”“愿景”“杂”“忙”“问”等。
这类题目本身就是题眼,就是写作的重点。
审题时,要理解这个词语或概念所包含的内容和外延,切入题意的深层。
如《肩膀》,这道题既可实写,又可虚写(比如“肩膀”有个虚指义为“依靠”,也可以是“责任”,还可联想到肩膀相靠是“团结协作”的象征;联想到英国科学家牛顿说过“我之所以能取得今天的成就,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这个“肩膀”,喻指“基础”。
)2、偏正短语型正部是写作的重点,偏部限定写作范围。
如《生存的智慧》,“智慧”是写作的重点,“生存”限定写作范围,即“智慧”只能是“生存”方面的“智慧”。
3、动宾短语型动词是写作的重点,宾语是论述的对象范围。
如《战胜诱惑》,“战胜”是写作的重点(为什么要战胜,怎么样战胜),“诱惑”限定战胜的对象只能是“诱惑”而不是别的。
4、主谓短语型谓语是写作的重点,主语表示谓语论述的对象。
如《今年花胜去年红》,“胜”“红”是写作的重点,“花”则可以是实物,也可以取其比喻义。
5、并列短语型主要是关系型话题,写作时以一者为主,两个方面对比贯穿全文。
关系型话题的主要关系有:①依存关系,如《看到自己与看到别人》;②主次关系,如《自我认识与他人期望》;③取舍关系,如《材与非材》;④条件关系,如《人文素养与自我发展》。
6、完整句子型以谓语为写作重点,同时注意主语,宾语和修饰语对对象和范围的限制。
如:细节决定成败,谓语“决定”是写作重点(为什么决定,怎么样决定),“细节”“成败”则表示“决定”的范围对象。
2022和2023年浙江省高二语文学考作文真题审题与立意
(2023年浙江高二学考作文题)20.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40分)成长的路上,艰难因苦给我们以磨砺,鲜花掌声给我们以激励,而日复一日的平常生活,给我们的,更可能是挑战。
对此,你有怎样的感悟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要求】①题目自拟,角度自定。
②文体明确,不得写成诗歌。
③不少于600字。
④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材料审题】关键词:成长磨砺激励挑战【材料立意】1.成长需要磨砺、激励和挑战。
2.成长需要磨砺、激励,更需要挑战。
3.无论磨砺、激励或挑战,皆坦然以对,宠辱不惊,这便是成长。
4.成长的道路没有统一的路标,适合的便是最好。
5.成长的道路没有捷径,当理性以待。
材料难点:如何揭示成长的具体内涵。
1、成长是一步步止于至善。
2、成长是让每一天成为更好的自己。
3、成长是满怀希望,永葆梦想。
4、成长是凡心所向,素履以往。
(2022年浙江高二学考作文题)20.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生活中,“我”与“你”“他”构成“我们”。
以“我”来思考和行动,是一种视角;以“我们”来思考和行动,是另一种视角。
对此,你有怎样的体验和感悟?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题目自拟,角度自定。
②文体明确,不得写成诗歌。
③不少于600字。
④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关键词:我,我们立意:1.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
2.水滴融入大海才有浩瀚和壮阔。
3.做好自我,方可成就集体利益。
分论点1:水滴融入大海才有浩瀚和壮阔,个体融入大我才有力量,才能行稳致远。
分论点2:大海的浩瀚和壮阔源于无数水滴的融入,尊重个体,大我才会更有力量。
分论点1:独行者快,众行者慢。
分论点2:独行者近,众行者远。
分论点1:小我是"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的特立独行,是“桃李梅杏苦争春,无限风景独自身”的孤芳自赏。
分论点2:大我是“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争艳香满园”的和谐包容,是“他年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的团结共进。
高中语文 新材料作文审题与立意素材(教师版)
新材料作文审题与立意一、什么是审题?审题就是领悟题旨,是一种思维取向过程,也是写好作文的第一步。
如果是写提供文字材料的作文,那么必须要正确全面地把握文字材料的意思。
二、怎么样审题?首先要透视文题的字面意义,即显性要求;然后再深入把握其内在的关系,即隐性要求。
对显性要求要全面、完整地理解文字材料的内容;对隐性要求要明了文字材料的情感意向,即材料所指的人或事、现象或问题所表现出来的肯定或否定的态度。
三、材料分析审题步骤:1、整体阅读,把握全文主要内容,概括主要事件的意义、道理、寓意,提取角度。
2、分层次〔分面画〕阅读,搜索可提取的角度;3、总结其中人物的性格特点、精神品质,提取角度。
4、分组分类进行对比、类比,提取角度。
5、转化、解密,化含蓄为具体,提取角度;6、寻因求果关系,追根溯源,提取角度。
四、材料作文提取角度的原那么:1、材料话题作文的材料是为我们写作划定X围,话题作文必须要从材料中提取,我们一定先用以上方法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多角度提取话题,避免盲目抓住一个角度就作文。
2、选择几个角度后进行比较,选定一个最正确角度〔材料作文提取的是最正确中心〕为话题进行写作;3、选择的角度切入点要小、新颖,但要考虑所写作文的立意要深刻、要有普遍意义;4、话题的材料是为作文提取角度服务的,除议论文外,材料只是引子,提取角度后可不必再用,切忌就事论事,更不能变成对原材料的改写、扩写、补写;5、选好角度后,要结合自己实际,选择自己最擅长的文体〔议论文、记叙文、散文、小小说,想象作文等〕,确立中心,再进行写作。
五、材料作文的审题方法:1、抓对象。
弄清对象的数量、特征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
2、抓真相。
材料以“面〞为内容,分析材料要看“面〞,但又不能仅仅只看“面〞。
从理性追问层面而言,“面〞也是一种符号,一种触发思考的符号。
3、抓倾向。
所给材料并非纯客观的,藏于文字之中的情感倾向是可以体察到的。
4、抓关键词法。
有的材料为突出中心,有时会在材料中设置关键句,抓住这些关键句,就能把握材料主旨,准确理解材料,正确立意。
高中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方面存在的问题
高中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方面存在的问题
《高中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方面存在的问题(一)》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吗?高中生哥哥姐姐们在写材料作文的时候,会遇到一些让人头疼的问题呢。
其中一个大问题就是审题立意不太准确。
比如说有这样一个材料:“一只小鸟在努力学习飞翔,总是不断地摔倒,但它从不放弃,最终学会了飞翔。
”有些哥哥姐姐可能会觉得这只是在说小鸟很勇敢,就只写勇敢这个方面。
但其实呢,这个材料还可以说坚持就能成功,或者是不怕困难才能实现梦想。
再比如,有个材料讲“一位老人每天都坚持早起锻炼,身体越来越健康”。
有的哥哥姐姐可能就只想到了锻炼对身体好,却没发现这里面还有坚持和自律的重要性。
所以呀,审题立意不准确就会让作文写偏了方向,得不到高分哟。
小朋友们,我们以后写作文也要认真思考题目,可不能像哥哥姐姐们这样马虎啦!
《高中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方面存在的问题(二)》
小朋友们,今天我要和你们说一说高中哥哥姐姐们写材料作文时会出现的一些问题。
其中一个就是审题立意不清楚。
有一次,老师给高中生们一个材料:“一棵小树苗在风雨中努力生长,长成了参天大树。
”有些哥哥姐姐就只写了小树苗很坚强,却没看到它成长过程中的努力和坚持。
这就好像我们去公园玩,只看到了漂亮的花朵,却没注意到花朵是怎么一点点长大的。
还有一个材料是“一个学生每天认真读书,做很多练习题,考了好成绩”。
结果有的哥哥姐姐只写了认真读书能考好成绩,却没明白这背后是付出才有回报的道理。
所以呀,哥哥姐姐们因为审题立意没做好,作文就写得不太好啦。
我们以后可不能这样,要仔细想想题目到底想说什么,这样才能写出好作文哟!。
高中语文:事件型材料作文审题立意三步法
高中语文:事件型材料作文审题立意三步法高中语文:事件型材料作文审题立意三步法近年来,高考作文多为材料作文,而事件型材料又是材料作文命题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如何做好事件型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呢?邢台二中名师甄宏伟带来了三步法。
甄宏伟,邢台市第二中学高级教师,河北省骨干教师,邢台市学科名师,邢台市教书育人楷模,邢台市高中语文名师工作室主持人之一。
一位美国旅行家在印度旅行,恰好赶上印度人去圣山朝圣的日子。
只见有数千人沿着陡峭的山路向山顶攀登,蔚为壮观。
旅行家平时很注意锻炼,自认为身体非常好,于是决定加入其中,体验一下。
没想到,20分钟后,旅行家就变得气喘吁吁,迈不动步子了。
而那些抱着孩子的妇女、拄拐杖的老人呢,他们全都一个个轻松地从他身边经过。
“我不明白了,”旅行家对印度同伴说,“怎么他们能做到,我却做不到?”印度同伴回答道:“因为你有一个习惯,把任何事情都当作比赛。
你把山当成敌人,一心想打败它,自然,山会回击你,而它远比你强大。
但我们不把山当成敌人去征服。
我们登山的目的是亲近山、与山合为一体。
所以,山带着我们,一步步把我们举高。
”第一步,由果溯因找关键。
抓住事件的“结果”去寻找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原因”就是作文立意的“关键处”;筛选出“原因”处文字的“关键字”,组合成句。
第二步,搞清事件定范围。
站在高处去俯视事件,搞清事件中出现事物的象征比喻义,为立意确定一个准确的立意范围,形成完整立意。
第三步,代入材料做检查。
为保证立意的百分百正确,立意完成后,代入材料检查必不可少。
代入检查前最好为立意找个贴合事例或拟定出分论点,这样代入检查才更直观有效。
比如,有同学立意“良好的心态是成功的保证”,分论点是“自信铸造成功”、“坚持成就未来”。
代入材料,也会发现,旅行家并不缺少“自信”,更没提到“坚持”,此立意有“泛化”嫌疑,也不够准确。
当然,材料作文的立意并不只有一个,但用此“三步法”确定的立意一定是最中靶心的。
高中材料作文审题和立意
高考题目示例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与800字的文章 (2006全国卷) 一只老鹰从鹫峰顶上俯冲下来,将一只小羊抓走了。 一只乌鸦看见了,非常羡慕,心想:要是我也有这样的 本领该多好啊!于是乌鸦模仿老鹰的俯冲姿势拼命练习。 一天,乌鸦觉得自己练得很棒了,便哇哇地从树上猛冲 下来,扑到一只山羊的背上,想抓住山羊往上飞,可是它的 身子太轻,爪子被羊毛缠住,无论怎样拍打翅膀也飞不起来, 结果被牧羊人抓住了。 牧羊人的孩子见了,问这是一只什么鸟,牧羊人说: “这是一只忘记自己叫什么的鸟。”孩子摸着乌鸦的羽毛说: “它也很可爱啊!”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 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问题,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 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材料分析:
材料内容前后是因果关系。应该立足材料所 述事物的"果"去追溯事物的"因",然后就其"因" 立意,联系现实生活中的某一方面展开议论。消 灭了狼,鹿无忧无虑,饱食终日,数量大增。人 们似乎达到了保护鹿的目的,但鹿没有了天敌, 也就消除了生存的压力,于是导致体质衰弱而大 批死亡。 联系实际,我们不难想到人类的生活。如果 像材料中的鹿群那样,没有生存的压力,人的意 志就会消沉,精神就会空虚。可见,竞争是促进 发展的重要条件。正如古人所说,"生于忧患,死 于安乐"。
紧接着是提取论点。
歌德成功的秘诀实际上印证了一个普遍 的道理:无论做什么事情,想成就一番大事 业,没有上山推石头的那股韧劲和毅力,都 是不可能成功的。这样推理,论点就可以提 炼出来了。比如“百折不挠方为英雄本色”、 “坚忍不拔才能走向成功”、“人生就是要 向自我挑战”、“挑战人生的极限”、“人 生的目标永远在巅峰”等都可以作为论点。
第二单元单元作文审题与立意-高二语文(统编版选必上册)
【审题立意】
1. 不要脱离言语类材料的语境意 2. 不能曲解原意搞"创新" 士不可以不弘毅"-﹣士要志向远大(√) ——立志过于高远,做人不要好高骛远,应脚踏实地,做好眼前之事,为辩证而 辩证,为质疑而质疑(x) 3. 培养问题意识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思考: 为什么不说"己所欲,施于人"呢? ——因为人的所欲是不一样的,我们要尊重人们不同的兴趣、习惯和生活方式, 因此做好底线要求就够了,不能以已度人,不强加于人。 4. 利用新时代的新素材写出新意 选取正面典型阐述圣贤经传的同时,也要对社会问题有所关照与反思,甚至是旗 帜鲜明地进行批评。
怎样写出好的文章框架?
标题:心存弘毅 任重道远 中心论点: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分论点①“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 不亦远乎?”这是古代儒生们的价值追求。 分论点②“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救国以为己任,不亦重乎?人民解放 而方休,不亦远乎?”这是近代仁人志士的价值追求。 分论点③“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复兴以为己任,不亦重乎?薪火相传 永不断绝,不亦远乎?”这是当代读书人应有的价值追求。 总结:怀着弘毅的精神,我们的责任,比磐石更重;我们的路,比远方更远。
学生作文分析
• 选择情况: • 6班 • 23 位同学选择“士不可以不弘毅……” • 6 位同学选择“己所不欲……” • 3 位同学选择“致知在格物” • 1 位同学选择“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 3 位同学选择“知人者智……” • 10 位同学选择“千里之行……” • 1 位同学选择“兼爱……” • 5 位同学不知道选择的是哪个……
——找到现代生活中与经典语句所契合的事例。
3.“从新的角度做出辨析或阐释”
高中语文 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方法素材 新人教版必修1-新人教版高一必修1语文素材
语文作文素材积累系列〔一〕———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方法一、提炼中心法这是写材料作文最为常见且最为稳妥的审题立意方法。
写材料作文时,如果能准确地提炼出材料的中心,并以其作为文章的主旨,一定会使所写文章既切题又有深度。
所以,写材料作文时应尽量采用这种方法来立意。
[材料]一次,盖达尔旅行时,有一个小学生认出了他,抢着替他提皮箱。
小学生见皮箱十分破旧,便说:“先生是大名鼎鼎的盖达尔,为什么用的皮箱却是随随便便的呢?太不协调了。
〞“不协调吗?如果皮箱是大名鼎鼎的,而我却是随随便便的,那岂不是更糟?〞盖达尔笑着说。
小学生看着盖达尔笑了。
[分析]分析这那么材料,我们可以提炼出这样的中心意思:这那么材料通过写大名鼎鼎的盖达尔和小学生关于皮箱破旧的对话,表达了身外之物可以随随便便,但做人却不能随随便便的道理。
据此,学生可以提炼出如下两种观点:〔1〕做人不应该随随便便;〔2〕做人要做有真才实学的人,不能徒有虚名。
二、抓关键句法关键句常常有暗示材料中心的作用。
所以,有些材料作文材料中的关键性语句可以作为选择立意角度的突破口。
在材料作文的材料中,关键句常常是命题者或材料中的人物的评议性语句。
[材料]有一个生长在孤儿院的男孩,悲观地问院长:“像我这样没人要的孩子,活着究竟有什么意思呢?〞院长交给他一块石头,说:“明天,你拿这块石头去卖,但不是真卖,不论别人出多少钱,绝对不能卖。
〞第二天,男孩蹲在市场的角落,真有好多人要买那块石头,而且价钱越出越高。
晚上,院长要他明天拿到黄金市场去叫卖。
在黄金市场,竟有人出比昨天高十倍的价钱要买那块石头。
最后,院长叫男孩到宝石市场去卖这块石头,结果,石头的身价较昨天又涨了十倍,甚至被传扬成“稀世之宝〞。
院长对男孩说:“生命的价值也就像这块石头一样,一块很不起眼的石头,由于你的珍惜而提升了它的价值。
〞[分析]很多同学以“珍惜〞为话题,写“珍惜友谊〞、写“珍惜时间〞、“珍惜幸福生活〞、“珍惜学习机会〞等,都未免偏颇。
高中语文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五法
第1步:确定是同中求异还是异中求同。
第2步:找出相同点或者不同点。
第3步:根据相同点或者不同点,分析内涵,进行立意。
准确把握材料内涵,正确审题立意,是写好作文的第一步。作文比较实用的审题 立意方法,主要有5法,即由果溯因法、分层次法、提炼中心法、求同存异法和关 键词句法,掌握此5法秘籍,可以轻松审题立意,做好写作的第一步。
一、由果溯因法
审
二、分层次法
题
立
三、概括中心法
意
法
四、求同存异法
五、关键词句法
5
一、由果溯因法
立意: (1)我们要积极乐观,微笑面对失败和挫折, (2)积极作为,就能迎来成功。
二、分层次法
要理清一则材料讲了什么,强调了什么,我们可以用分层次法去审题立意,就 像学习一篇课文一样,为了弄懂作者的写作思路,写作内容,我们可以分自然段落。 通过分层次分析材料作文,可以比较容易弄懂材料内容可以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 分在强调什么、每个部分之间关系及命题意图。分层次审题立意法适用于名言名句、 故事、事件、现象、寓意性等材料作文。分层次法去审题立意可以分为3步。
第2步概括主要内容:雁奴多次报警后,危险并没有出现,雁群不仅以为雁奴是 在谎报军情,不再信任它,更是纷纷把不满发泄在了它身上,最终当危险真正来临 时,雁群没有逃脱。
第3步确定立意:根据主要内容,确定角度,进行立意。雁奴和雁群是主角,也 就是我们立意的角度,由此确定如下立意:
(1)从雁群角度立意:不要轻易误解忠诚的人,因为被误解的人因此会放弃忠诚 。
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精选6篇)
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精选6篇)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篇一【说明】本文系本人于20xx年XX月11日晚在“生成语文研究中心专题讲座”上的讲座稿之浓缩版。
近年来,全国各地高考作文趋向于选取现实生活中的事件作为材料,要求考生“结合生活体验与思考”,对相关事件“表明态度,阐述看法”。
面对这些时事类材料作文,教师该如何对学生进行审题立意的指导呢以下我将结合自身在日常作文教学中的体会与做法——姑且大言不惭地说成是“现身说法”吧——以20xx年以来受《文道》杂志(广东省作家协会主办,广东《少男少女》杂志社编辑出版)“时新素材·热点追踪”栏目和《作文合唱团·鲜素材》杂志(江苏人民出版社)“直播新素材·时事聚焦”栏目之约所写的时事评论类文章(截取片段),略谈拙见。
时事新闻类材料,提供的往往是现实生活中鲜活的时事新闻热点。
生活中的很多事情,有应该肯定、值得褒扬的正面事例,也有应该批评或引为教训的反面事例;或者同一件事情,既有值得褒扬之处,又有应当贬抑之处,不同的人站在不同的角度去分析会有不同的见解。
在命题上,此类材料有开放性,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在审题立意上,可以抓住中心事件,考察中心事件的构成要素,然后选取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来立意——当然,在考场上为了提升作文分数,应尽量选取最佳的角度来立意;应避免模棱两可的“擦边球”式立意。
或者,也可以从二至三个方面来立意,但一定要注意行文时呈现并列关系或递进关系、因果关系等,不可前后自相矛盾。
其实,时评类文章的审题立意和观点陈述最能体现高考考纲在写作“发展等级”中“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观点有启发作用”的能力要求。
教师可以围绕这些能力要求指导学生对时事类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构思行文。
以下从四个方面举例说明。
一.透过现象看本质我们知道,很多事情的发生、发展都是有其内在原因的,特别是当前一些新生事物,更是当今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的必然产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作文点评:材料作文的审题和立意这篇《高中作文点评:材料作文的审题和立意》是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一、材料作文的审题和立意材料作文,顾名思义就是只给材料,既没有现成的题目,也没有话题,写什么必须自己从材料中提取,审题的难度较大,有助于考查学生的思辨能力。
“给材料作文”包含的内容很广泛。
根据题目的要求,可以写成记叙、说明、议论等各种文体的作文。
给材料作文的材料有各种不同的形式,常见的有一篇文章、一条新闻、一个事件、一种现象、一则寓言、一幅漫画,还可以是一首诗、一段歌词、一组素材,或者一句格言、一个成语、典故等等。
给材料作文题目的要求也是各式各样的,有的要求读一篇文章后写读后感,有的要求根据材料自选角度写议论文,有的要求根据图画、图表写一段说明文字,还有的要求以提供的材料为开头续写,或根据材料扩写、缩写。
近年来给材料写议论文的情况较多,这种作文确有一定的难度。
鉴于以上情况,面对给材料作文的题目,必须注意仔细审题、辨明文体,认真分析材料、准确领会题旨。
据此确定文章的中心和思路。
首先请看材料作文的分类从形式看,材料作文分为文字材料和图表材料;从数量看,可分为单一材料和多则材料;从内容看,分为事例型材料和寓意型材料;从时间看,分为古代材料和现实材料。
一般的材料作文,只提供材料和注意事项或写作要求;2005年湖北卷除材料外,还加了一段“提示语”,借用了话题作文的形式,这是一个新的动向。
现在学生学习的难点是,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特别容易混,所以我们应该帮助他们明确话题作文和材料作文的区别。
请看下面一则材料一天,羊、狗、狐狸在草地上聊天。
羊:看,那只狼是多么威风啊!见到它,我们羊是战战兢兢,四处逃散。
我要变成狼就好。
狗:羊就是羊,狼就是狼,我就这样子有什么不好?狐狸:你怎么变成狼呢?就是变成狼,狼也有倒霉的时候。
若干天后,狗、狐狸在河边相遇。
狗:你知道吗?羊死了。
狐狸:怎么回事呢?狗:它披上狼皮变成狼,果然很风光。
猎人追杀一只狼,狼从它身边逃了;它被猎人当作狼打死了。
狐狸:糊涂啊!狐狸:身上披了狼皮,变形不变心,还是一只羊。
假设就这则材料写一篇材料作文,那么,作为材料作文,首先要析材料主旨。
三个角色中的狗和狐狸是不主张随便改变自己的,而另一个角色改变了自己,却倒了运,又正好证明了随便改变自己的严重后果。
这样,材料的主旨倾向就明确起来:保持自我本色,不能只作表面文章。
写作时,也只能围绕材料的主旨加以阐发,深入论证,脱离了这个主旨,就是偏离了题意。
如果要求以“变”为话题,写一篇话题作文,那么,审题立意就会是另一番情景。
从“羊”的角度看,它想改变自己对不对?它又是怎样改变自己的?羊改变自己后为什么还是倒运?再用“羊”来关照人,来谈“变”的道理,谈“变”的辩证法,谈“变”的讲究,自然有话可说。
从狗和狐狸的角度看,不要随便变,要变就从根本上变,文章就此来谈“变”与“不变”、“变”的本质等,也符合写作要求,总之,只要在“变”这个话题范围之内,正面的,反面的一个小角度,全面考察,都符合题意;无论是记叙、议论还是描写、说明,只要表达出对“变”的理解和认识,都符合话题要求。
由上例可以看出,话题作文虽然属于供料作文的一种,但与一般材料作文是有区别的。
材料作文较之话题作文,审题上有一定难度,它首先要求考生审清材料的中心内涵,选准角度提取观点,材料在作文中必须引用,而由材料引发其他联想,通过分析、议论,表达自己对人对事对物比较深入的思考。
虽然标明文体不限,实际上受材料本身所限制,还是以议论为主,不像话题作文,所给材料可引可不引,只要在话题范围内,天马行空,任你驰骋;文体上可议论,可记叙,可抒情,编造寓言、神话、童话、科幻,甚至写小说,都无不可。
所以,材料作文本身就是一种限制性很强的作文,千万大意不得。
但也有好处,就是注意到了读写结合。
对材料的审读也应该是很重要的能力,因为它直接考察学生是否具有辩证思维的能力,是否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是否对事物的分析不停留在其表面,而能深入事物的本质内涵。
事实上,对材料审读有偏差的同学,即便其文笔再好,作文也缺乏对事物认识的深度,或者,观点容易偏激。
古人云:“文以意为主,意犹帅也”。
又说:“故作文一篇,定有一篇之主脑,主脑也,即作者立意之本意也”。
古代先贤以“帅”、“主脑”为喻,形象地说明了文章中心的重要作用。
高考作文立意不准,则文不扣材,离题万里,满盘皆输。
因此,准确把握材料内涵,正确审题立意,乃是材料作文形式的关键一环。
那么,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该如何进行呢?对单一材料作文,重在把握材料所涉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注意材料的倾向性。
对于多则材料,重在分析材料之间的异同及关系,抓住内在联结点,从中提取观点立意;对事例型材料,重在把握材料主旨,沿着主旨扩大深入;对寓意型材料,重在挖掘其比喻义。
材料作文审题,把握材料主旨是关键。
因此,文章的观点要从材料的主旨而来,提炼观点离不开材料主旨。
不能正确把握材料主旨,文章立意就会偏题,甚至离题,导致全文皆败。
介绍材料作文几种审题立意的方法。
1.提炼本质这种方法就是抓住材料所反映的本质性的问题去立意。
这种方法适用于平实的叙述性材料。
这类材料没有明显的是非曲直,所表达的中心也不含蓄,就靠我们提炼出一个带哲理性的观点。
例如1987年,75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在巴黎集会。
有人问一位诺贝尔获奖者:您在哪所学校,哪个实验室学到了您认为最有价值的东西?出人意料,这位学者说,是在幼儿园。
“在幼儿园学到什么呢?”学者答:“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吃饭前要洗手;做错了事要表示歉意;午饭后要休息;要仔细观察大自然。
从根本上我学到的东西就是这些。
”这位学者的话代表了科学家的普遍看法。
在分析材料时,就要抓住学者话的本质。
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无私友爱品质。
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不贪的本质。
东西要放整齐:严格的习惯。
做错了事要表示歉意:知错必改的品质。
吃饭前要洗手,午饭后要休息:良好的生活习惯。
从而我们看出,老学者在幼儿园学到的是一些良好的品质和习惯,这些良好的品质和习惯使他取得了成功,实现了人生的价值,所以这一材料的本质问题就是:从小养成良好的品质和习惯使人终生受益。
以此为论点,深刻,准确。
2.道理升华这种方法适用于比较含蓄的隐喻型材料,寓言,带有哲理性的自然现象。
运用这种方法是要在分析概括材料中心的基础上进一步展开联想,由此及彼,由表及里,从而提炼出更深、更新的观点。
例如“滥竽充数”的典故从一般意义上来说是在讲没有本领的人混进来冒充有本领最终总要现出原形。
从这个道理引申开去,我们可以想到人必须有真才实学的重要性。
1990年高考作文材料提供的是寓言《小姑娘与玫瑰园》,2003年的《智子疑邻》都属于这一类型,分析这类材料,就要揭示蕴涵在材料中的那个“理”,然后再将这个道理的适用范围扩大化。
又如《猎户》引《淮南子》中有一段畋不掩群,不取麕夭;不竭泽而渔,不焚材而猎。
就这一段话联系现实写一篇议论文。
有同学就事论事谈打猎,有的同学谈要保护小动物,要有恻隐之心;有的同学从效益的角度谈方法。
这些都不得要领。
也有的同学谈要保护生态平衡,不能把野生动物灭绝,这似乎都扣题了,但恰恰犯了一个错误:就事论事,没有上升到理论高度,没有在理论的指导下去“俯瞰”生态平衡这一问题。
不论是打猎,还是捕鱼,这几种做法有着共同的实质:只顾眼前利益,不顾将来。
这就是蕴涵在材料中的那个“理”,从这一点出发,我们就可以这样立意:凡事要有长远眼光,要留有余地。
再用它去联系联系现实生活,我们会自然的想到一些与此相似的事情,如弃学经商等。
漫画这种形式也常被采用。
如1996年的“截错了”就是如此,漫画一般用夸张,幽默,讽刺的手法反映现实,多属于隐寓型的,所以也应该揭示画面所蕴涵的那个道理,再放之于现实,加以升华,而不能就画论画。
3.同异互求这种方法就是把几个不同材料的某一共同点提出来,加以概括提炼,作为文章的论点。
这种方法首先适用于相似排列的多元式材料。
如有这样一组作文材料:第一则材料是一正面名作家,晚年伤病困扰,不辍写作;第二则材料写一老教育者前半生有重大过失,晚年不堪外族入侵,保持名节,骂敌遇害;第三则材料中的陈独秀是*创始人,曾犯过严重错误,晚年赋闲,贫病交加,仍不屈事微敌。
三则材料的共同点是保持晚节、夕阳无限好,人间重晚晴。
这一共同点就应是作文立意之所在。
另有一个题目也给了三则材料,要求根据材料写议论文。
A有人问世界球星贝利他最满意的进球是哪一个,他回答说:“下一个。
”B有人问我国导演谢晋他拍得最满意的影片是哪一部,他回答说:“下一部。
”C鲁迅先生说过:“不满是向上的车轮”。
认真思考一下不难看出,这三则材料的共同点都是在讲“不满足已有的成绩才能进步”的道理。
找到了这一共同点,文章的中心论点就可以确定下来了。
4.自由评论这种方法适用于是非型材料,这类材料作者不摆明自己的观点,也没有明确的倾向,需要我们分析其中是非曲直,拿出主见。
一般说这类作文不求结论的一致性,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言之成理即可。
如有这样一则材料某车间主任的人选在大黄和小黄之间难以确定,新厂长想通过下棋测试性格确定一个人,与大黄下,大黄稳扎稳打,出手老练,三局都握手言和,与小黄下,小黄猛打猛杀,咄咄逼人,既有开局三斧头又有“半路杀出个程咬金”,前两局直杀得厂长无还手之力,第三局宣称一定要赢厂长,不料只下了个平局,小黄不肯罢休,拽住厂长再干,厂长不干了,因为他已物色好车间主任了。
需要指出的是,有些材料将褒贬爱憎的感情或明或暗地体现出来,这就是材料的是非倾向性,对此不可视而不见。
辨明材料中的倾向性,可以判断自己提炼的观点是否正确。
如以下这则材料当断臂的维纳斯展示在人们面前时,无数好事之徒趋之若鹜。
他们提出种种接上断臂的奇思妙想,维纳斯的断臂就如一个充满诱惑力的圈套,但迄今为止没有任何设计能获得普遍的赞赏。
5.反弹琵琶有个鲁国人,擅长织麻鞋,他的妻子擅长织白绢。
他们想到越国去居住,于是有人对他们说:“你们将会贫穷不堪了。
”这个鲁国人问他是何道理,那人说:“麻鞋是穿在脚上的,而越国人是赤脚走路的,白绢是做帽子的,而越国人是披发的,你们夫妻的特长,在越国是无用武之地的,怎么能不穷呢?”我们可以把材料中的问题倒过来思考和分析,从相反的角度对原材料提出质疑:鲁人到越国去一定会贫穷吗?也可能正因为越国人赤脚、披发,鞋帽才有大市场,从而可以得出鲁国人未必会穷的结论。
这种立意是一种逆向思维,这类辩证置疑的文章,如果角度新颖,立意深刻,有思辩色彩,能很好地抓住阅卷老师的眼球。
在分析材料、提炼观点时还应注意的一点是思路要灵活,要学会多角度分析问题。
比如“滥竽充数”这一成语故事从不同角度分析就可提炼出几个不同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