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地区会展业的概况
上海展会心得
![上海展会心得](https://img.taocdn.com/s3/m/24219650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06.png)
上海展会心得近期,我参加了在上海举办的一场展会,这是一次非常有收获的经历。
以下是我对这次展会的心得体会。
首先,展会的规模非常庞大。
会场位于上海国际会展中心,占地面积达到了10万平方米。
展会涵盖了多个行业领域,包括科技、医疗、建筑、金融等等。
参展商来自全球各地,他们展示了最新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吸引了大量观众的关注。
其次,展会的组织和安排非常周到。
主办方提前做好了各项准备工作,包括场地布置、展位分配、展品陈列等等。
会场内设有导览图和指示牌,方便观众快速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展区。
此外,还有专门的工作人员提供咨询和指导,确保参展商和观众的需求得到满足。
展会期间,我参观了多个展区,其中印象最深刻的是科技展区。
在这个展区,我看到了许多令人惊叹的科技创新产品。
例如,有一家公司展示了一款智能家居系统,可以通过手机远程控制家电和安防设备,让生活更加便捷和安全。
还有一家公司展示了一种虚拟现实眼镜,让用户可以身临其境地体验游戏和电影。
这些创新产品引起了我和其他观众的极大兴趣。
除了展品,展会还举办了一系列的主题演讲和论坛。
我参加了一个有关人工智能的演讲,演讲者是一位国际知名的专家。
他详细介绍了人工智能的发展趋势和应用领域,让我对这个领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此外,还有一些行业专家分享了他们的经验和见解,这对我个人和我的工作都有很大的启发。
参加展会的过程中,我还有机会与一些参展商进行交流。
他们向我介绍了他们的产品和服务,并且耐心回答了我的问题。
这些交流让我对市场趋势和行业动态有了更全面的了解,同时也为我提供了一些合作的机会。
总的来说,这次上海展会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通过参观展区、参加演讲和与参展商交流,不仅了解到了最新的科技创新和行业动态,还结识了一些有意思的人。
展会的举办也为参展商和观众提供了一个宝贵的交流和合作平台。
我相信,这次展会对我个人和我的工作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会展业年终报告
![会展业年终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77fffd06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c3.png)
一、引言202X年,中国会展业在经历了前一年的调整与恢复后,呈现出稳步增长的良好态势。
在全球经济环境复杂多变的背景下,我国会展业依然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为推动国民经济发展和对外交流合作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会展业发展概况1. 展览会数量稳步增长据商务部会展业典型企业调查统计,202X年全国共举办展出面积5000平方米以上的展览会7189场,较202X年增长X%。
展出总面积达到8990万平方米,较202X 年增长X%。
其中,经贸类展会总面积约为6500万平方米,占全国展会总面积比重超过70%。
品牌展会发展迅速,中国内地共有58个国际化专业展览会获得国际展览业协会认证,数量位居世界第四。
2. 展馆建设方兴未艾202X年我国可供展览面积5000平方米以上会展场馆共计316个,同比增长X%。
可供展览面积达到1237万平方米。
其中,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全面落成,室内外展览面积共计30万平方米。
三、重点城市会展业发展1. 上海上海作为中国会展业的龙头城市,继续保持领先地位。
202X年,上海举办的各类国际性、全国性展览会达到200余个,特色鲜明的工博会、旅交会、华交会等频频亮相。
上海国家会展中心成为国内最大的会展综合体,为上海会展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2. 深圳202X年被称为深圳的“会展大年”,全年举办各类展会近150场,总面积约800万平方米,预计全年办展面积将达到1000万平方米,创历史纪录。
深圳会展产业竞争力、会展企业竞争力、城市宏观环境竞争力均居全国第二。
四、会展业发展趋势及对策1. 专业化、品牌化、国际化未来,中国会展业将朝着专业化、品牌化、国际化的方向发展。
展会组织者需要提升专业能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展会,积极参与国际会展活动,提高我国会展业的国际竞争力。
2. 数字化转型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快速发展,中国会展业将加快数字化转型。
展会组织者可以利用新技术提高展会效率,提升观众体验,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发展。
上海会展劣势以及补充
![上海会展劣势以及补充](https://img.taocdn.com/s3/m/f7fd782accbff121dd36836f.png)
一、上海会展行业监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1.法律法规有待完善上海市颁布的《上海市展览业管理办法》对加强展览业法制化管理作了积极的探索,得到了业内人士的较高评价。
主要起草者之一、上海市外经贸委吴根宝副处长指出,在起草过程中,不少本应做出规定的问题由于找不到上位法,只得放弃。
六省(市)的同志一致建议,国家应尽快出台展览行业法律法规,明确展览业的管理部门、市场主体资格、依法限定展览会的冠名,展会评估、品牌认证机制以及各方面的权利义务,加强对展览活动的市场监管,建立违规处罚机制,引导行业组织、展览主办单位和场馆等发挥自律作用,为经营者创造一个法治的、可预见的市场环境。
2.会展业管理手段落后上海会展业仍以政府为主导,政府对会展业的过多干预,违背了会展业的发展的规律,长远来说不利于会展业的健康发展,政府应该摆脱“裁判员”与“运动员”的双重身份,制定宏观政策来规范整个行业。
上海会展业行业管理比较分散,外经贸委管理国际展览会、出国展,工商局管国内展览会,会议与节事活动基本处于无人管的状况。
管理分散造成的后果是信息不对称,虚假广告、代报批等现象严重。
3.审批管理机构缺乏,重复办展严重上海缺乏统一的审批管理,在实际运作中导致了低水平的会展重复举办和会展行业统计的不便。
“你很难统计上海到底举办了多少个会展和会议,就是因为分属于不同的部门领导,需要向不同的部门报批。
”这种多渠道的审批制度以及审批各部门之间沟通与协调的缺乏,造成会展低水平重复举办,会展吸引力不足,参展商分流,造成市场混乱的局面。
4.保护与监管制度缺失第一,无专利保护,这导致任何人都可以随便选择办展主题,主题冲突严重。
第二,优质项目没有有效机制保护,导致很多品牌会受到非法冲击。
第三,信息无人监管,导致虚假广告、骗展现象时有发生。
5.现有从业人员,监管人员素质普遍不高二.上海会展经济存在的问题1.场馆内建设有待加快:据不完全统计,在国内展馆面积排名中,上海的展馆总面积以及单体大型的展览中心面积在逐年下降,除了新国际博览中心外,其他场馆均相对较小,基本都是多层结构且布局分散,既不规范,周边的配套交通也不完善。
上海会展业发展现状分析和前景预测
![上海会展业发展现状分析和前景预测](https://img.taocdn.com/s3/m/43823c64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89.png)
上海会展业发展现状分析和前景预测
一、上海会展业发展现状
上海作为一座国际大都市,会展业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在全国乃至全球会展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2024年,上海举办了285场会展,参展商213,000多家,观众人数达到近350万,同比增长9.8%,实现会展总交易额1780亿元,同比增长6.5%。
近几年,上海会展业的发展不断受到主流媒体的关注,引起广泛的关注,其发展的持续性和稳定性也得到了良好的积极评价。
二、会展业发展前景
未来,上海会展业还将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一方面,上海拥有优质的会议服务和会展设备,有利于会议和展会的顺利进行,增强了市场的竞争能力,吸引更多的会议和展会组织者;另一方面,上海会展业还将借助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拓宽展会服务业务,深入实施大数据管理,实现数据吸纳与分析等,进一步提升会展市场的经济效益。
总体而言,未来几年上海会展业发展前景看好。
通过加大投入,在大力支持资源整合、市场营销和业务创新等方面的努力,把上海会展业提升的一流国际水平,将进一步拉动上海的经济发展速度,为上海创造新的发展机遇。
上海展览馆的swot分析
![上海展览馆的swot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ce3057cd5fbfc77da269b1ec.png)
上海展览馆的swot分析
优势:
第一,地理位置优越。
上海展览馆位于上海市中心繁华地带。
第二,占地面积大,广场总占地面积1.5万平方米。
第三,组织和承办国际性展览经验丰富,承办过许多国际性的展览。
第四,交通方便,相关的配套设施齐全。
第五,知名度高。
机遇:
第一,随着中国上海市成功举办了2010年世博会,极大提高上海展览馆的知名度、关注度和美誉度,这给上海馆的未来发展带了很大的机遇。
第二,中国经济发展迅速,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国,有着巨大的市场。
第三,中国旅游人数每年不断攀升,这也给上海馆带了发展机遇。
挑战:
第一,受到来自国际上知名展览馆的挑战想,比如东京博览中心、伦敦,。
第二,受到其他旅游项目的挑战,分割旅游人数。
劣势:
第一,场地受限,无法满足庞大的游览人群需要。
第二,票价过高,不利于其竞争。
第三,成立时间较晚。
第四,接待能力不强,与国际上知名的展览馆相比有一定差距。
第五,缺乏特色。
上海市会展行业发展现状及主要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上海市会展行业发展现状及主要企业经营情况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4eded35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89.png)
上海市会展行业发展现状及主要企业经营情况分析一、概述会展是指会议、展览(Exhibition,TradeShow,Exposition,TradeFair或TradeEvents等)、大型活动等集体性的商业或非商业活动的简称。
其概念内涵是指在一定地域空间,许多人聚集在一起形成的、定期或不定期、制度或非制度的传递和交流信息的群众性社会活动,其概念的外延包括各种类型的博览会、展销活动、大中小型会议、文化活动、节庆活动等。
特定主题的会展是指围绕特定主题集合多人在特定时空的集聚交流活动。
狭义的会展仅指展览会和会议;广义的会展是会议、展览会、节事活动和各类产业/行业相关展览的统称。
会议、展览会、博览会、交易会、展销会、展示会等都是会展活动的基本形式,世界博览会为最典型的会展活动,目前国内会展产业链已经相当完善。
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会展业在各城市发展迅速,形成了“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东北、中西部”五个会展经济产业带。
环渤海会展经济带——以北京为中心,以天津等城市为重点,其会展业发展早、规模大、数量多,专业化、国际化程度高,门类齐全,知名品牌展会集中,辐射广。
长三角会展经济带——以上海为中心,以南京、杭州等城市为依托的会展产业带已经形成。
该产业带起点高、政府支持力度大、规划布局合理、贸易色彩浓厚,受区位优势、产业结构影响大,发展潜力巨大。
珠三角会展经济带——以广州为中心,以广交会为助推器,以深圳等会展城市群,形成了国际化和现代化程度高、会展产业结构特色突出、会展地域及产业分布密集的会展经济带。
东北会展经济带——以大连为中心,以沈阳、长春等城市为重点的会展经济带,依托东北工业基地的产业优势及东北亚的区位优势,形成了长春的汽博会、沈阳的制博会、大连的服装展等品牌展会。
中西部会展经济带——以成都为中心,以贵阳、郑州、重庆等城市为重点的会展经济带,通过不断发展,现已形成了成都的西部国际博览会、重庆的高交会、郑州的全国商品交易会等品牌展会。
论上海会展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论上海会展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https://img.taocdn.com/s3/m/961d2d136c175f0e7cd13797.png)
本科毕业论文论上海会展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摘要:本文主要论述上海会展业发展的机遇和挑战,从研究上海会展业的现状入手,以国内外会展业发展作为参考,深入挖掘目前上海会展业所存在的问题,研究其发展的机遇及现在所面临的挑战和存在的问题,并针对上海会展业存在的劣势和面临的威胁,提出相应的完善思路和具体措施。
论文的第一部分是对此次研究背景的概述,主要介绍了上海会展业发展的背景及现状;第二部分是对上海会展业的机遇与挑战进行简要的分析;在这个基础上,第三部分是对上海会展业存在的问题及对其问题提出合理的建决方法和构想。
第四部分是总结,自己总结下对此论题的理解和对其研究的结论。
关键词:上海;会展业;机遇;挑战By Shanghai convention and exhibition industry development opportunity and challenge Abstract:This article mainly elaborates the Shanghai convention and exhibition industry development opportunity and the challenge, from studies the Shanghai convention and exhibition industry the present situation to obtain and takes the reference by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convention and exhibition industry development, the thorough excavation present Shanghai convention and exhibition industry exists the question, studies the challenge which and the existence question its development the opportunity and the present faces, and aims at the threat which the Shanghai convention and exhibition industry existence the inferiority and faces, proposes the corresponding perfect mentality and the specific measures.The paper first part is to this research background outline, mainly introduced the Shanghai convention and exhibition industry development background and the present situation; The second part is carries on the brief analysis to the Shanghai convention and exhibition industry opportunity and the challenge; In this foundation, the third part is to the Shanghai convention and exhibition industry existence question and to its question proposed that reasonable constructs decides the method and the conception. The fourth part is the summary, under oneself summary regarding this thesis understanding and to its research conclusion.Key words: Shanghai; convention and exhibition industry; opportunity; challenge目录引言 (1)一.上海会展业发展背景简析 (2)(一)上海会展业的发展过程 (2)(二)上海会展业发展现状分析 (3)二.上海会展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分析 (4)(一)上海会展业发展的机遇 (4)1.2010年世博会为上海会展业带来新的机遇 (4)2.上海城市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带来的机遇 (5)3.上海城市环境建设的改善带来的机遇 (6)(二)上海会展业发展的挑战 (7)1.对上海会展管理体制的挑战 (7)2.对上海会展基础设施建设的挑战 (7)3.对上海会展企业的竞争力挑战 (8)三.上海会展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9)(一)存在的问题 (9)1.上海会展业管理体制的欠缺 (9)2.上海特大型会展场馆等基础设施建设的稀缺 (9)3.上海会展企业竞争力有待提高 (9)(二)解决问题的对策研究 (10)1.加强政府层面的宏观调控 (10)2.进一步完善会展基础设施建设 (11)3.提高上海会展企业的竞争能力 (12)四.结论 (14)致谢 (15)参考文献 (16)引言近几年来,我国的会展业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从小到大,从单一到多样,从业余到专业,在我国,随着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不断增长及服务贸易的不断发展,中国会展业发展的潜力很大。
上海会展业调研报告
![上海会展业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6993678202d276a200292ea6.png)
上海会展业调研报告——会展业品牌化趋势初窥小组成员:刘芳薄瑶林月华俞文佳2005年4月21日,“第十一届上海国际汽车业展览会”在浦东新国际博览中心拉开帷幕。
本调研小组于24日对其进行了实地调研,本文就将基于上海现有的会展业发展状况以及实地调研情况,对上海会展业的品牌化问题作出相关的分析研究,从与外国一些著名品牌展的比较中找出差异并分析,力求能为上海会展业更加健康地发展提出有建设性的想法。
2004年,世界经济的平均增长率已经达到5%,创30年来的最高纪录。
而中国经济也在全球大环境的促进下一直保持近两位数的增长,特别是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对外贸易和利用外资分别保持了30%和40%的增速。
2004年,我国GDP增长达到9.5%。
作为区域经济中心的上海,更是连续13年GDP增幅保持两位数增长,2004年经济增长率达13.6%,GDP总量达6250.84亿元,人均GDP居全国各省之首。
尤其应该予以关注的是,上海“申博”的成功,必定使中国上海成为亚洲最有影响力的城市之一。
会展业的历史非常悠久,作为一种特殊的服务业,已成为在全球经济中占有相当比重的新兴产业,成为不少国家服务业中最重要的经济部门之一。
国际上,会展业的产业带动系数大约为1:9,即展览场馆的收入如果是1,相关的社会收入便为9。
从国际上许多成功的会展城市:瑞士日内瓦,德国汉诺威、慕尼黑,美国纽约,法国巴黎,英国伦敦,以及新加坡和香港等情况来看,会展业,特别是已经做出品牌的会展为城市乃至整个国家带来了巨额利润和经济的空前繁荣。
美国一年举办二百多个商业展览会带来的经济效益超过三十八亿美元;法国会展每年营业额达八十五亿法郎,展商的交易额高达一千五百亿法郎,展商和参观者的间接消费也在二百五十亿法郎左右。
每年,德国会展承办公司营业额可达25亿欧元,参展商和参观者为德国会展支出85亿多欧元,同时,有近10万人全部或主要从事与会展有关的工作,综合经济效益达205亿欧元。
发展商业型会展——上海会展业发展的新选择
![发展商业型会展——上海会展业发展的新选择](https://img.taocdn.com/s3/m/d81a35260066f5335a8121c9.png)
家 。统 计 数字 显 示 ,2 0 年 上海 举 办 的 国际 展 达到 2 4 O7 8 个 上 海 已发 展成 为 亚太地 区会展 行 业 的重镇 之 一 。
3 .基 础 设 施 基 本 现 状
1 企 业构 成 、
目前 上 海 市 可 举 办 大 型 国 际 性 展 览 会 的场 馆 面 积 总合 为 根据 上海市 会 展行 业协 会 对 目前3 家会 员单 位 的统计 情 况来 1 O 看 ,上 海市 会 展行 业企 业 已 呈 多元 结构 发展 ,其 中国 有企 事 业单 位 占1 9 : 1 % 民营 企业 占6 % ; 商独 资 、合 资企 业 占1 7 。 9 外 % 7.
2 多年 发展 .到2 0 年 底 ,上 海 各类 展 览企 业及 与 展览 相 关 的企 O O7
业 已 达 到 8 0 家 . 其 中 上 海 市 会 展 行 业 协 会 会 员 企 业 就 有 2 ∞ 多 1 1
总面 积 增 加到 4 万平 方 米 平 均每 个 展览 面积 1 7 平 方米 .比 1 6 .万 2 0 年 增 加近 2 % 。 如今 .1 平 方 米 以 上 国际 展 数量 占全部 国 O5 5 万 际展 的比重 ,上海 已达 3 % ,遥 遥领 先 国 内各地 。 5
平 方 米 比2 0 年 扩 大 了2 % ,其 中1 04 62 万平 方 米 以上 的国 际展
会 从 2 0 年 的 3 个 增 加 到 2 O 年 的 1 5 . 占 总 项 目数 的 3 % , 01 2 O5 O个 8 超 过 5 平 方 米 的 大 型 国 际 展 会 1 个 2 O 年 1 1 国 际 展 展 览 万 5 O 6 1 月
— 2 0 08
参展 商继续 参加 展览会 的意 向
浦东会展产业发展整体环境和现状分析
![浦东会展产业发展整体环境和现状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629de02a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d3.png)
周边城市旅游资源优势。浦东与传统的旅游目的地杭州、苏州在1-2小时车程之内,会展业进展可充分利用优越的地理位置、便利的交通条件与周边丰富的旅游资源来拓展市场。
年份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20
时期
快速增长期
高速腾飞期
平稳期
会展场地面积
(万m2)
10
10
15
15
20
25
30
40
40
50
各类展览活动(项)
57
71
108
110
130
160
210
270
3、充分考虑“世博”效应原则。本预测在剔除世博的直接产出数据,只考虑其间接效应前提下,借助已有历史数据进行统计学方法的分析,做出最终预测。
4、根据浦东新博展览中心历年数据进行计算,得出每平方米展馆面积相对应的每年展出面积大小,这个数据约在25-35之间,也就是说每平方米展馆面积每年相应的展出面积为25平方米至35平方米之间(具体计算方法见附录三)。
展览市场渐趋优化,规模化、国际化、品牌化、专业化趋势已见端倪。“十五”期间,新区的大型展、国际展与品牌逐年增多,相对比例也逐年提高。2005年,新博中心平均单展面积达3.4万平方米;浦东3万平方米以上的展览29个,5万平方米以上展览15个,占新区展出总面积的49.1%。2005年,新区举办的国际化展占总展览的80%以上;当年,浦东举办的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力的品牌展共有15个。此外,“十五”期间,新区举办会展中仅对专业观众开放的专业展的比重也在逐年上升。
2023_年上海会展经济“年终成绩单”发布
![2023_年上海会展经济“年终成绩单”发布](https://img.taocdn.com/s3/m/0f2dc565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c0.png)
齐头向好大型展会举办规模创历史新高。
2023年上海举办10万平方米以上展会50个,展览面积927万平方米,举办规模创历史新高;举办数量和面积相比2019年分别增长11.1%和8.3%。
其中,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上海国际酒店及餐饮业博览会系列展等7个30万平方米以上的超大型展会成功举办,企业抢订单、拓市场意愿强烈。
会展业的迅速恢复也直接带动了周边酒店、商业、餐饮等行业的发展,会展经济的综合带动效应不断扩大。
专业化展会办展需求持续旺盛。
中国国际医疗器械博览会、中国国际半导体设备展等一批产业链高度聚集的大规模专业展会备受瞩目,国内外头部企业集聚,新品发布扎堆,供需对接紧密,为各行业复苏注入新动能。
中国国际地面材料及铺装技术展览会、慕尼黑上海管理·MANAGEMENT2023年,上海大型国际知名展会轮番举办,主要会展指标持续向好。
全年本市共举办各类展览活动681个,举办总面积1732.67万平方米,办展面积已恢复至历史最高的2019年的近九成水平。
行业复苏“进度条”拉满的背后,反映的是上海会展发展环境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的鲜明特征,以及增势向好、后劲趋强的市场预期。
回顾全年,上海会展经济“成绩单”亮点纷呈。
2023年上海会展经济“年终成绩单”发布办展规模恢复至2019年九成● 文、整理:加菲 ●责任编辑:常予莹****************Year-end report of Shanghai's convention and exhibition economy in 2023 releasedThe scale of exhibitions resumed to 90% in 2019帮助企业稳订单拓市场,办好进博会等一系列重要展会,支持企业境外参展营销电子展等优质展会规模分别扩大近50%和40%,以满足展商旺盛的参展需求;全球规模最大的半导体专业展会—2023中国国际半导体设备展出现展位“一位难求”的情况;中国国际海事会展作为全球最具影响力和规模的海事专业展会,本届会展整体规模创历届之最,共吸引超过30个国家和地区的2000多家参展企业参展,其中约42%为境外企业,成为国际海事业技术发展趋势的风向标。
上海会展业发展现状_问题及对策分析
![上海会展业发展现状_问题及对策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9ca0563643323968011c925b.png)
250《商场现代化》2007年3月(中旬刊)总第497期上海会展行业经历了20多年的发展历程,已经从开始的学习起步阶段逐渐发展成为中国具有地方特色的会展中心城市,为上海总体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尤其是2005年5月1日上海市政府第47号令《上海展览业管理办法》颁布施行以来,上海市会展行业更是逐步向健康、规范和有序的方向发展。
一、上海市会展行业发展现状分析1.行业基本情况(1)企业构成。
根据上海市会展行业协会对目前310家会员单位的统计情况来看,上海市会展行业企业已呈多元结构发展,其中国有企事业单位占11.9%;民营企业占69%;外商独资、合资企业占17.7%。
另外,从会展行业基本运作流程上来划分,基本包含了如下图四种类型的企业。
2.国际展览会发展现状国际展览会作为展览中的代表,是最有影响,综合效果最好的。
上海市国际展览会发展状况如下:(1)历年上海市国际展览会数量发展状况。
从上图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上海市近20年国际展览会的发展状况,从图中可以把这20年的发展历程分成如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84年~1994年,这个阶段可以被称为上海市国际展览会的起步阶段,展览会数量从1984年的8个递增到1994年的50个。
第二阶段:1995年~2004年,此阶段为上海市国际展览会的发展阶段,展览会数量逐年呈现迅猛递增的状态,展览会数量也在1997年首次突破了100个,并于2000年超过了200个。
第三阶段:从2005年起,上海市国际展览会数量较上年有了适当的减少,这主要是在政府适度的宏观调控和行业竞争的基础上,使部分效率不高的展览会合并或者取消的结果。
这标志着上海市国际展览会从此走上适度集中和高质高效的办展道路上来。
(2)2005年上海市国际展览会基本状况。
①展会面积与规模水平。
2005年在上海市举办国际展览会项目共276个,与2004年相比虽然减少2.8%,但总展出面积376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2.8%。
分析上海展览中心的优势与劣势
![分析上海展览中心的优势与劣势](https://img.taocdn.com/s3/m/aab7b28b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f7.png)
分析上海展览中心的优势与劣势上海展览中心是中国重要的展览和会议活动场所之一、它位于上海市徐汇区,毗邻上海市贸易中心,是中国最早期的展览中心之一、该中心的优势和劣势如下:优势:1.地理位置优越:上海展览中心位于上海市中心,交通便利,周边有多个交通枢纽和地铁站,方便来自全国各地乃至海外的参展商和观众前往。
2.规模庞大:该中心占地面积达22万平方米,室内展览面积超过20万平方米,可同时容纳大规模的展览和会议活动,满足各类展览需求。
3.先进的设施和设备:上海展览中心拥有现代化的展览设施和多功能会议厅,配备了先进的音响、照明和投影设备,提供了良好的展示和交流平台。
4.专业服务团队:中心拥有一支经验丰富、高效专业的服务团队,能够提供从展览策划、布展、物流,到会议组织、技术支持等多方位的个性化服务,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
5.丰富的展览资源:上海展览中心每年举办各类展览和会议活动,包括国际性的大型展会和论坛,为参展商和观众提供了丰富的交流和合作机会。
劣势:1.竞争激烈:随着中国展览行业的迅速发展,各地纷纷兴建展览中心,上海展览中心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和吸引力。
2.供需不平衡:在一些非繁忙展期,上海展览中心的部分场馆可能会因为缺乏展览和活动而处于闲置状态,会降低整体的利用率。
3.市场价格压力:由于市场竞争和供需不平衡,上海展览中心在确定租赁价格时可能面临一定的压力,需权衡平衡其成本和市场竞争力。
4.建筑陈旧程度:上海展览中心是中国最早的展览中心之一,虽然在设施和设备上提供了先进的配置,但建筑本身可能相对陈旧,需要进行维护和更新。
5.配套设施不足:上海展览中心周边的商业配套设施相对较少,可能会给参展商和观众在餐饮、住宿等方面带来一定的不便。
综上所述,上海展览中心的优势在于其地理位置的优越性、庞大的规模、先进的设施和设备以及专业的服务团队,该中心还拥有丰富的展览资源;而在劣势方面,它面临激烈的竞争、供需不平衡、市场价格压力、建筑陈旧程度和周边配套设施不足等问题。
上海展馆定位分析及比较__以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和上海展览中心为例
![上海展馆定位分析及比较__以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和上海展览中心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9347a73d910ef12d2bf9e78c.png)
上海展馆定位分析与比较——以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和上海展览中心为例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上海作为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城市,由于其区位优势得天独厚,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年人均GDP超过4500 美元,达到中等发达国际水平,服务业在GDP中占据半壁江山,现已率先在国内建立了地方会展业协会。
2010 年世界博览会的申办成功,更使上海的会展业吸引了全球的眼光。
现在,每年上海举办的国际展会数量已经接近德国,上海正在成为中国展览业最为繁荣的城市之一。
然而,上海要真正确立国际会展中心的地位,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展览场馆质量的提升和数量的增长把上海会展业推上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整个会展行业的发展促进展览场馆的建设与完善,而高质量的展览场馆又可提升会展业的整体实力。
在上海会展业大踏步前进的同时,会展场馆一直是个避无可避的问题。
尽管会展场馆对会展业的发展有巨大的推动作用,但当这种发展不适应整个会展业的发展脚步时,它就会制约整个会展业。
从正反两方面看,为会展业发展提供动力支持的会展场馆与整个会展业的关系是相反相成,相克相济的。
而上海目前的现状是:会展场馆更多的时候制约了上海会展业的发展。
本文主要是以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和上海展览中心为例,针对上海展馆的市场定位的影响因素进行比较分析,得出结论与给出建议。
明确的展馆定位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解决以上这个现象,以及使得展馆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二、展馆角度的上海会展业发展史我国的会展经济是伴随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我国国民经济持续飞速发展而蓬勃繁荣起来的,开始于上世纪50年代末的广交会;到上世纪90 年代末的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的成功举办,我国的会展产业已经跨入一个新的时期;在新世纪伊始,上海成功申办2010 年世博会则是我国会展经济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件。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脚步,上海会展业经历了起步、发展、提升三个阶段。
顺着上海会展业的发展轨迹,我们看到会展场馆的数量从最初的寥寥数座,发展到到现在的数十座的规模;展馆的展览面积也从较早的不足万余平方米发展到现在的超过十万平方米的特大展馆;展览场馆的基础设施也伴随着高科技的广泛深入应用而有了质的飞跃,能够更好地满足现代展览的需求。
会展行业概况
![会展行业概况](https://img.taocdn.com/s3/m/0685adfcc281e53a5902ffb3.png)
一、会展行业简介1、行业简介会展是指会议、展览、节庆、赛事等集体性活动的统称,会展主要包括三部分:一是博览会、展览会、交易会、贸易洽谈会等,二是各种类型的大型国内外会议,三是体育竞技运动、文化运动、大型节庆活动、民俗风情活动等。
其中最主要的部分是展览会。
目前,最知名、影响力最大的是世界博览会。
会展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极具发展潜力的新兴服务业,也是连接生产与消费的桥梁和纽带,对城市产业及周边经济发展也产生着巨大的带动和放大效应。
会展业具有“一带九”的联动优势,即会展业除本身产值外,利用其产业关联效应能带动交通、通讯、酒店、餐饮、旅游、零售、广告、印刷、装饰、物流货运等周边产业的发展。
随着全球会展业的不断发展,会展业对全球经济带动作用也愈发明显。
据商务部与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编制的《中国会展业行业发展报告2014》,全球会展产业每年直接经济效益超过3,000 亿美元,为世界经济带来的增长总额超过3万亿美元,约占全球GDP 总和的4%,并呈现出专业化程度高、市场化程度高、展会面积规模化和会展产业集中度高等特点。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会展业已经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增长的新动力,有效拉动餐饮、住宿、交通、零售、旅游等众多服务业的增长,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根据商务部发布的数据,2014 年,我国会展业直接经济产值已经达到了4,190 亿元,创造的间接经济产值也十分巨大。
在新时期,会展产业逐步发展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大力发展会展业,全面提升会展经济已经提升到国家层面。
会展业地位和作用日益凸现,对结构调整、开拓市场、促进消费、加强合作交流、扩大产品出口、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都具有重要作用。
2、产业链会展行业上游主要是展馆等基础设施、信息技术,下游是会展业所服务的国民经济各个行业。
其中,展馆建设是物质层,承载、满足并定义会展的硬件属性;会展组展则是会展行业的核心层,包括会展创意策划、招商组展、现场运营、数据统计;国民经济各细分行业是应用层,是会展企业服务的对象。
上海会展业发展现状及相关问题对策
![上海会展业发展现状及相关问题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97af9e6ca45177232f60a28f.png)
目录中文摘要、关键词 (1)英文摘要、关键词 (1)前言 (2)第1章上海会展业发展的现状 (3)第1.1节会展发展基础较好 (4)第1.2节会展场馆硬件设施不断完善,会展企业不断成熟 (4)第1.3节会展业蓬勃发展,展会规模数量逐年提高 (4)第1.4节不断优化的会展环境 (4)第2章会展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5)第2.1节会展的主题不明,重复办展 (5)第2.2节会展秩序混乱,展览资源开发利用不合理 (5)第2.3节会展专业人才匮乏 (5)第2.4节品牌展会不多,国际化程度低 (5)第3章上海会展业发展的对策 (6)第3.1节进一步提高认识,确立发展会展经济的现代观念 (6)第3.2节转变政府职能,积极培育会展市场主体 (6)第3.3节整合上海会展资源,创立独特的会展品牌 (7)第3.4节培养专业人才,提高服务水平和管理水平 (7)结论 (10)参考文献 (11)致谢 (12)【摘要】会展业作为新兴的服务业,是21世纪的朝阳产业,有着巨大的商机与发展潜力。
会展经济通过举办各类会议,展览会带来直接或间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会展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现象和新的经济增长点,也越来越被重视和广泛应用。
会展经济作为一种全新的经济发展式样,已经引起国内许多地方政府和主办城市的高度重视。
上海在新世纪中随着经济发展,消费能力的增强,市场潜力很大,可资展览的资源很多,发展会展经济有着难得的机遇。
本文首先分析了在新世纪,新的环境下,上海省会展业发展的现状,分别从会展发展的有利条件和良好的政策环境角度来解说,通过分析研究并结合当前上海会展业发展现状,并对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及进一步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会展业;新的经济增长点;上海会展业;现状;问题;对策【abstract】Convention and exhibition industry as a new service industry is a sunrise industry in the 21st century, with enormous business opportunities and growth potential. Exhibition economy by holding various conferences and exhibitions bring direct or indirect economic and social benefits. Exhibition economy as a new economic phenomena and new economic growth point,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and wider application. As a new exhibition economy model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has given rise to many parts of the government and the host city's attention. Shanghai in the new century with economic development, consumption capabilities, market potential, a lot of resources can be funded exhibition, convention and exhibition development has a rare opportunity.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new century, the new environment, the development of Shanghai exhibition industry provincial status, respectively, from the exhibition favorable conditions for development and a good perspective to explain the policy environment, through analysis and combining the current status of Shanghai exhibition industry, and problems in its development put forward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for further development.【key words】exhibition industry; new economic growth points; Shanghai exhibition industry; the status quo; problem; Strategy前言会展业素有"城市的面包"和"经济的晴雨表"之称。
上海会展业的发展
![上海会展业的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8ad0ee2d0722192e4536f6d7.png)
上海会展业的发展1、地理位置:上海地处长江三角洲前缘,东濒东海,南临杭州湾,西接江苏,浙江两省,北界长江入海口,处于我国南北岸线的中部,交通便利,腹地广阔,地理位置优越,是一个良好的江海港口。
2、历史:上海作为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城市,由于其区位优势得天独厚,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年人均GDP超过4500美元,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服务业在GDP中占据半壁江山,现已率先在国内建立了地方性会展业协会。
每年上海举办的国际性展会数量已经接近德国,上海正在成为中国展览业最为繁荣的城市之一。
3、上海会展业发展的硬件条件及其不足之处:上海目前的会展场所有上海光大会展中心、上海国际展览中心、上海新国际展览中心、上海展览中心、上海国际会议中心、上海金茂君悦大酒店、上海世贸商城、滨江大道、上海图书馆、上海美术馆等。
其中,新国际展览中心的展馆规模最大。
4、上海会展业软条件发展状况及其不足之处:(一)会展主题不明确。
缺少科技、环保,文化等因素。
(二)会展业我们还缺专业人才。
上海会展业的优势:1)位置优势:上海是中国的经济中心、重要的海空港和交通通讯枢纽,具有强大的经济集聚和扩散效应2))经济与市场优势:一)上海会展业的优势1)位置优势上海是中国的经济中心、重要的海空港和交通通讯枢纽,具有强大的经济集聚和扩散效应。
2)经济与市场优势3)行业规模优势4)硬件优势5)政策环境优势二)上海会展业的不足1)政府主导会展业发展中,行政干预过多2)重审批轻管理3)重复办展严重4)多数展会不具规模,参展范围广但不专业,因而形成品牌展会不多5)国际化程度低6)信息不对称7)缺乏领头企业2012上海有哪些会展中心1、上海光大会展中心2、上海新国际会展中心3、上海汽车会展中心4、上海世博展览中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会展业的优势1)位置优势上海是中国的经济中心、重要的海空港和交通通讯枢纽,具有强大的经济集聚和扩散效应。
上海作为中国最大、国际化程度最高和人流、物流最集中的特大型城市,由于地处经济发达、市场消费有很强的辐射效应的长三角地区,随着长三角地区制造业的快速发展以及世界制造业重心东移的趋势,正在飞速发展的上海以及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地区正成为国内外商贸投资人士所关注的焦点,国际上一些大型跨国公司的亚洲研发中心和采购中心迁至上海。
上海申博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就在于这座城市展现出的中西合璧与古今交融的文化特征。
上海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资源,目前已确定有11个历史文化风貌区、398处优秀历史建筑和234个具有传统特色的街坊,再以江苏、浙江两省作为延伸旅游,周边100 公里以苏州、周庄、同里、西塘、乌镇等为代表的江南水乡,150 公里至200 公里的无锡、杭州,300 公里内的南京、扬州、镇江等,都将成为会展旅游目的地,受到会展业的直接辐射和带动。
2)经济与市场优势上海作为中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1992 年至2004 年GDP 连续13 年实现两位数增长,2004 年上海人均GDP 达到5629 美元,居全国十大城市人均GDP 之首,已达到世界中等发达国家水平,1999 年至2002 年第三产业产值占GDP 比重超过50% ,已具备发展会展业的区位优势、经济基础及产业规模。
i[i]在华东诸城市中,上海的产品、技术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商务信息快捷丰富,外商光临频率最高,人才相对集中,上海作为华东地区的会展龙头,加速了以上海为核心的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
3)行业规模优势上海作为中国的经济贸易中心,十分重视发展会展业。
经过20多年发展,各类展览企业及与展览相关的企业已达到8000多家,据上海会展行业协会统计,至2005年底,共有会员277家,其中国有企业33家占19%外商独资、合资企业53家占191%,民营企业191家占69%。
2005年在上海共举办国际展览会项目276个,展出总面积376万平方米,国有企业办展的项目和展出面积占总比只有4O%左右,展览会的主题也基本覆盖所有行业。
ii[ii]从1991 年开始,上海展览会数量每年以15%-20%的速度增长,展览面积每年以10%的速度增长。
由于上海云集了半数以上的全球排名前100 的跨国公司,全球性经济论坛纷纷选择在上海举行,据上海市旅游事业管理委员会的统计,2002 年上海共举办国际会议243 个,上海目前每年所举行的国际展会在数量上已超过德国。
如1999年的财富论坛、2001年的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2002年的亚行年会等重大国际活动,举办得都很成功。
iii[iii]上海已发展成为亚太地区会展行业的重镇之一,上海会展业有如此好的发展状况以及良好的发展趋势,主要得益于上海具有发展会展业的良好环境。
4)硬件优势场馆的规模直接制约展览业的发展。
国际知名展览中心都是以大规模的展览支撑的。
世界展览大国的德国,拥有21个博览会场地,展览场馆总面积230万平方米,其中汉诺威博览展场馆达47万平方米,室外展场21万平方米,还有5万个位置停车场。
iv[iv]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一期建成后,室内外展馆总面积达18.88万平方米,待全部建成后,上海新国博览中心室内外展馆总面积将达到43.88万平方米左右,位居世界前列。
v[v]5)政策环境优势根据上海市“十五”计划,明确要求要将上海建设成为“国际会议和展览中心”。
上海市政府致力通过各项政策推动和法规保障,力求为上海会展业的发展创造相对宽松的环境。
一方面积极引进一些国外知名会展企业进驻上海,另一方面还积极推进政府及相关旅游组织和会展企业加入国际性的会展组织协会。
此外,上海市政府还通过了《上海市展览业管理办法》,并于2005年5月1日正式实施。
其内容主要体现在健全展览业管理体制、规范招展与办展行为、加强行政监管与协调等方面。
它有利于规范展览经营行为,对进一步完善本市会展业发展环境,增强上海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推动展览市场健康发展将起到积极作用。
然而,目前我市会展业仍存在着一些问题有的还较突出。
如不尽快解决,必将影响和阻碍着会展业的健康发展。
1)政府主导会展业发展中,行政干预过多由于会展业本身的高速发展及其对经济的巨大带动作用,各地政府非常重视会展业的发展,形成了政府主导会展业发展的局面。
会展业在发展的初级阶段必须有政府的主导,但是政府在什么层次上主导,参与到什么程度,这些根本问题没有解决。
政府干预过多,导致会展业非市场化,主要在对场馆建设等方面参与过多,而对会展管理体系、服务体建立等方面参与较少。
政府组织的一些会展不计成本,使得很多会展公司对这些会展业务敬而远之。
2)重审批轻管理展览审批分为办展资格审批与展览项目审批。
目前,办展资格审批已全部取消,凡工商登记经营范围有“会展”内容的企业都有资格申请办展。
国内展览项目实行的是登记制。
国际展项目则实行审批制,有中央和地方两个层面:中央层面主要由商务部(原外经贸部)、科技部(负责科技类会展的审批);地方层面主要由市外经贸委、科委和贸促会上海分会。
这种多层多头审批的管理体制一方面造成会展在内容上的重复和时间上的冲突,令会展商和观众无所适从。
审批的本意是要避免重复办展,控制坑蒙拐骗,抵制假冒伪劣,但实际效果并不理想,主要是因为有关部门没有做好审批制的管理,弄考反拙。
上海市有涉外经贸展主办资格的公司只有24家,2002年举办国际展览却有300多个,大大超出它们的举办能力,这就出现具备主办资格的公司拿批文,转包或倒卖给下家承办的弊端。
上海市每年批准3到5个汽车展览会项目,但从2003年开始,将只批准1个。
汉诺威可能因拿不到批文而退出中国展览业。
汉诺威展览会(中国)有限公司作为一家本土化的外资公司,至今还没有直接获得批文的资格,只能与另一类可以拿到批文的本土公司合作。
原先好在有5家公司能拿到批文,他们之间还有竞争,但今后在在有竞争别无选择的情况下,汉诺威要么接受批文拥有者开出的难以容忍的高价,要么只好放弃在中国举办车展的打算。
虽然在展览业发达的德、英、美等国,对展览项目均不需政府审批。
但有鉴于这类型的发达国家已形成一个成熟的市场,但中国的市场发展仍处于重视高利润的初级阶段,单靠市场的力量是难以控制这个混乱的局面,审批制的存在有其社会价值,但审批机构无论是外经贸委、科委,还是贸促会上海分会都不是社会经济秩序管理的主要执法主体,对坑蒙拐骗,假冒伪劣惩治乏力,在这个重审批轻管理的环境下,批文制往往阻碍了公平竞争,一些专业能力很强的展览商难以获得办展批文,在这种情况下,很难想象上海的展览业会能达到世界级水平。
3)重复办展严重会展行业最忌讳在同一区域内相似展会举办时间太短,一般情况下,最适宜的相隔间为二到三个月。
如表2.1所示,上海市2005年全年关于建筑、装潢、装饰、设计等相关的展览从未间断过。
重复办展导致展会的数量猛增,而展会的质量、规模却停留在一个相当低的水平上。
4)多数展会不具规模,参展范围广但不专业,因而形成品牌展会不多规模是品牌展览形成的基本条件,规模的大小决定着展会的聚焦和辐射的范围。
世界第一展览强国德国每年举办约130个国际展,净面积690平方米,平均每个展览超过5万平方米。
上海每年所举办的展会涉及主题广、数量多,但规模达到6万的就寥寥无几。
中国在UFI 认证的19 个展会中,上海只有中国国际模具和设备展览会、国际林业展、国际包装展、国际食品展、国际家具展、国际酒店展和上海国际汽车展等7个展会通过认证vi[i]。
与中央国家机关、大型国有企业总部、跨国公司在华总部云集的北京相比,上海在一些高度垄断性产品的展览会上不占有优势。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上海市场的展会太多且滥,但会展产业的现实却是实力不雄厚、管理不规范,缺乏领军型的展览公司,没有形成一支职业的会展经理人队伍和一支高素质的办展人员队伍等状况,导致真正形成规模和品牌的展会还不多,这是难以与国外大型展览公司在上海和世界会展市场上竞争和抗衡的一些重要原因。
5)信息不对称像德国、法国、新加坡等会展强国,纷纷扩大对因特网的使用,以此作为信息交换的工具,人们可以从其网页获得展会的即时的、准确的信息,也可以收到及时的反馈。
但上海会展业的相关网站经常出现信息过时、资料有误等现像。
在宣传时,也会发生言过于实,跨大其辞得欺骗性状况。
6)国际化程度低德国会展业因其国际性、专业性而闻名于世,约三分之二的专业的、著名的贸易展会都在德国举行。
虽然上海展览业的国际化程度随着近年来会展业的发展不断提高,如成功引入汉诺威工业博览会、电子通信展的亚洲版、与德国三家著名展览公司合资经营新国际博览中心、中国国际物流与运输展(CeMAT CHINA 2001)、2001年的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的成功举行,外资展览或国际性会议的举行提升了上海会展业的形象地位,但可以引起国际回响的本土制作的展会只有小数几。
德国等会展大国的会展业之所以能够保持世界领先地位,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开办展览的受众对象是国际化的,但上海参观展会的受众主要是国内客人,因此,不是针对国内买家的会展一般不会在我国举办。
这是限制我国国际会展业国际化发展的重要原因。
8)缺乏领头企业规模化、集团化是当今世界会展业的趋势。
当今的会展大国,都有几家著名的会展企业作作为行业的领头羊。
如法国展览市场上,主要的集团是爱博展览集团、博闻集团、巴黎展览委员会、励展集团等带头牵动法国会展业的发展。
但上海目前却缺龙头企业作为发展的依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