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复习思考题

合集下载

生理习题问答题

生理习题问答题

1.新陈代谢2.兴奋性3.内环境4.生物节律5.神经调节6.负反馈三、问答题1.简述负反馈的生理意义。

2.试述人体功能的调节方式。

第二章复习思考题二、问答题1.试述细胞膜中脂质和蛋白质各自的功用。

2.物质被动跨膜转运的方式有哪几种?各有何特点?3.比较物质被动转运和主动转运的异同。

4.跨膜信号转导包括哪几种方式?5.G蛋白耦联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包括几种方式?G蛋白在跨膜信号转导过程中发挥何种作用?6.试述静息电位的形成原理,列举实验证据说明静息电位相当于K+的平衡电位。

7.试述动作电位的形成机制,列举实验证据说明锋电位相当于Na+的平衡电位。

8.动作电位产生的条件是什么?为什么刺激必须使细胞去极化达到阈电位才能产生动作电位?9.局部兴奋有何特征?10.刺激运动神经会引起骨骼肌的收缩,列举每一个环节并论述其机制。

11.前负荷和初长度如何影响骨骼肌收缩?第三章复习思考题二、问答题1.试述血浆蛋白的种类及其生理功能。

2.血液有哪些功能?3.血浆渗透压如何形成?有何生理意义?4.试述造血干细胞和造血祖细胞的鉴别方法。

5.造血干细胞有哪些基本特征?在临床治疗学上有什么意义?6.试述红细胞的生理特性。

7.缺乏铁、维生素B12和叶酸引起的贫血有何不同?为什么?8.试述EPO促进红细胞生成的作用及其调节机理。

9.简述各类白细胞的功能。

10.试述血小板在生理性止血中的作用。

11.外源性凝血系统和内源性凝血系统有何异同点?12.血液中有哪些抗凝因素?它们如何发挥作用?13.简述纤溶系统的组成及其作用。

14.简述ABO血型系统的分型特点。

15.简述Rh血型的特点及临床意义。

16.简述输血的原则。

3.心力储备4.循环系统平均充盈压5.平均动脉压6.中心静脉压7.微循环8.有效滤过压9.轴突反射10.压力感受性反射的重调定三.问答题1.请对比心肌、骨骼肌生理特性。

2.心室肌细胞和骨骼肌细胞的动作电位有何异同?它们有什么生理意义?3.心房肌细胞和心室肌细胞静息电位发生原理有何不同?有什么实践意义?4.试述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发生原理。

水资源思考题

水资源思考题

第一章复习思考题1.简述水资源的含义、分类及特性。

2.水资源时空分布的不均匀性如何影响水资源的开发利用?3.水资源在开发利用与保护过程中,如何维持水资源的循环性和储量有限性的特征?4.未来水资源研究的可能发展趋势。

第二章复习思考题1解释水量平衡原理,全球多年平均水量平衡及流域水量平衡的异同点。

2.简述地球水的储存与循环。

3.在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中为什么要考虑水体的更替周期?4.人类活动如何影响水文循环?5.简述研究水量平衡的重要性。

6.简述水循环与水量平衡的关系。

7.水资源是否会枯竭?8.简述全球水资源状况及开发利用趋势9.简述中国水资源时空分布特征及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0.简述中国水资源面临的挑战。

第三章复习思考题1.简述地表水资源的类型与形成2.简述地下水的形成、类型及地下水循环3.简述地下水运动特点及其基本规律。

4.为什么要进行水资源量的计算?5.地表水资源量与地下水资源量为什么有重复计算问题?6.为什么要进行水资源量的评价?7.水资源量的评价方法有哪些?8.典型年的选择原则是什么?9. 重现期?频率与重现期的关系如何?10. 水资源评价的概念11. 为什么要地表水与地下水统一评价?12. 研究河流补给的意义13. 水面蒸发量?14. 陆面蒸发量的影响因素?15. 干旱指数?研究干旱指数的意义?16. 正常年径流量(理论数量)?设计年径流量?17. 分区地表水资源量?18. 简述区内河流有水文站控制的分区年径流量计算方法。

19. 简述地表水资源时空分布特征20. 如何分析径流的年内变化21. 简述具有长期实测资料情况下,用设计代表年法推求年内分配的方法步骤?22. 各分区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估算23. 何谓“三水”转化?24. 简述利用储存量以丰补欠的原则。

25. 降水入渗系数?越流系数?26. 容积储存量?弹性储存量?27. 承压含水层中含有的储存量是多少?28. 简述衡量数学模型选择的合理性的两个基本标准。

普通化学章作业复习思考题解答

普通化学章作业复习思考题解答

第二章复习思考题解答1 区别下列概念(1)标准摩尔熵与标准摩尔生成吉布斯函数答 单位物质的量的纯物质在标准状态下的规定熵叫做该物质的标准摩尔熵,在标准状态时,由指定单质生成单位物质的量的纯物质时反应的吉布斯函数变,叫做该物质的标准摩尔生成吉布斯函数。

(2)反应的摩尔吉布斯函数变与反应的标准摩尔吉布斯函数变;答 反应的摩尔吉布斯函数变是在任意状态下的,而反应的标准摩尔吉布斯函数变是专指标准状态下的摩尔吉布斯函数变。

(3)反应熵与标准平衡常数;答 反应熵()Bv B BQ p pθ=∏,B p 为参与反应的物质B 的分压力而不是平衡压力,平衡常数()Bv eq BBK ppθθ=∏,eqB p 指平衡压力当反应达到平衡时:Q K θ= (4)反应速率与反应速率常数;反应速率1d v V dtξ=(){}(){}abv k c A c B =其中k 为速率常数,它的物理意义是反应浓度为单位浓度时的反应速率。

1 是非题(1)r S ∆为正值的反应均是反应。

( ) (2)某一给定反应达到平衡后,若平衡条件不变,分离除去某生成物,待达到新的平衡后,则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分压或浓度分别保持原有定值。

( )(3)对反应()()()()22C s H O g CO g H g +=+,()1298.15=131.3r m G K kJ mol θ-∆。

由于化学方程式两边物质的化学计量数(绝对值)的总和相等,所以增加总压力对平衡无影响。

(4)上述(3)中反应达到平衡后,若升高温度,则反应速率v (正)增加,逆反应速率v (逆)减小,结果平衡向右移动。

( ) (5)反应的级数取决于反应方程式中反应物的化学计量数(绝对值)。

( )(6)催化剂能改变反应历程,降低反应的化合能,但不能改变反应的r m G θ∆( ) (7)在常温常压下,空气中的22N 和O 能长期存在而不化合生成NO 。

且热力学计算表明()()()222N g O g NO g +=的()298.150r m G K θ∆,则22N O 与混合气必定也是动力学稳定系统。

西方经济学第二版复习思考题答案

西方经济学第二版复习思考题答案

西方经济学(第二版)复习思考题答案第一章复习思考题一.单项选择题:1.在任何一个经济中( C )A.因为资源是稀缺的,所以不会存在资源的浪费B.因为存在资源浪费,所以资源并不稀缺C.既存在资源稀缺,又存在资源浪费D.资源稀缺和浪费都不存在2.微观经济学要解决的问题是( A )A.资源配置B.资源利用C.实现最大化D.收入决定3.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是( D )A、生产什么与生产多少B、如何生产C、为谁生产D、以上都正确4.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关系是( D )A.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都是个量分析B.宏观经济学是微观经济学的基础C.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都是以价值判断为研究的出发点D.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5.下列命题中哪一个不是规范经济学的命题?( D )A、政府增征利息税是不公平的B、政府应尽快建立失业救济制度C、我国选择发展家用小汽车是不符合本国国情的D、据预测分析,我国今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可达8%二.问答题(答案略)1.如何理解经济资源的稀缺性?2.简述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3.简述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的特点表现。

4.实证分析有哪些工具?5.学习西方经济学有哪些意义?第二章复习思考题一。

单项选择题:1.当汽油的价格上升时,消费者对小汽车的需求量将( A )。

A.减少 B.保持不变 C.增加 D、不在乎2.下列( B )情况发生会使啤洒的需求增加。

A.消费者收入水平降低 B.啤酒同业进行大规模的广告宣传C.凉夏; D、生产成本增加3.均衡价格随着( C )。

A.需求与供给的增加而上升 B.需求的减少和供给的增加而上升C.需求的增加和供给的减少而上升 D.需求与供给的增加而下降4.若一条直线型的需求曲线与一条曲线型的需求曲线相切,则在切点处两曲线的需求价格弹性( A )。

A.相同B.不同;C.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D.依切点所在位置而定5.如果一个渔民在鱼腐烂之前要以他能得到的任何一种价格把他当天捕到的鱼卖出去,一旦捕到了鱼,渔民鲜鱼的价格弹性就是( C )。

复习思考题

复习思考题

第一章平面机构的自由度1. 试述运动副的定义,分类,运动副元素的定义。

2. 低副和高副的特点是什么?3. 什么是平面运动副?4. 机构有确定运动的条件是什么 ?5. 机构自由度如何计算?计算时应注意什么问题?6. 局部自由度的作用是什么?虚约束的作用是什么?第二章平面连杆机构1 .铰链四杆机构有那几种基本型式?各有什么特点?2. 铰链四杆机构可以通过那几种方式演变成其它型式的四杆机构?试说明曲柄摇块机构是如何演化而来的?3. 什么是偏心轮机构?它主要用于什么场合?4 .双摇杆机构的四个构件长度应满足什么条件?5. 曲柄存在的条件是什么?6 .什么是连杆机构的压力角、传动角?它们的大小对连杆机构的工作有什么影响?偏置曲柄滑块机构的最小传动角γ min 发生在什么位置?第三章凸轮机构1 .滚子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凸轮的理论轮廓线与实际轮廓线之间存在什么关系?两者是否相似?2. 已知一滚子摆动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因滚子损坏,现更换了一个外径与原滚子不同的新滚子。

试问更换滚子后从动件运动规律和最大摆角是否发生变化?为什么?3. 凸轮机构的压力角是什么?为什么要规定许用压力角?回程压力角为什么可以大一些?凸轮机构的压力角与凸轮的压力角有何区别?4 .图示尖底直动从动件圆盘凸轮机构中,凸轮作逆时针转动,试从减小推程压力角方面考虑从动件导路相对于凸轮回转中心的偏置方向是否合理,并标出图示位置的压力角。

又若将凸轮转向改为顺时针,从动件运动规律是否发生变化?为什么?5 .平底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凸轮轮廓曲线为何一定要外凸?而滚子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凸轮理论廓线却允许内凹,且在内凹段一定不会出现运动失真?第四章齿轮机构1 .什么是齿廓啮合基本定律?为什么渐开线圆柱齿轮传动可以保证瞬时传动比为常数?2. 渐开线有哪些重要性质?渐开线齿廓啮合有哪些重要特点?3. 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有哪些基本参数?它们与齿轮几何尺寸计算有什么关系?4 .渐开线齿廓的压力角是怎样确定的?渐开线齿轮齿廓各处的压力角是变化的还是一个定值?所谓标准压力角是指何处的压力角?5 .什么是齿轮的分度圆?为什么要规定齿轮的分度圆?6 .何谓齿顶圆、齿根圆和基圆?7 .何谓齿轮的模数?为什么要规定模数系列 ? 渐开线齿轮的模数与牙齿大小有什么关系?8 .渐开线的形状因何而异?一对互相啮合的渐开线齿轮,若其齿数不同,它们齿廓的渐开线形状是否相同 ? 又如有两个齿轮,它们的分度圆及压力角都相同,但模数不同,试问它们齿廓的渐开线形状是否相同?而若两个齿轮的模数相同,齿数相同,但压力角不同,它们齿廓的渐开线形状是否相同?9 .齿轮的齿顶圆是否一定比齿根圆大 ? 有没有基圆大于分度圆的情况?10 .什么是啮合角?它与齿轮的压力角有何区别?在什么条件下啮合角与压力角相等?11. 什么是渐开线齿轮传动的正确啮合条件?12. 什么是渐开线齿轮传动的标准安装条件?13 .什么是渐开线齿轮传动的连续传动条件?14. 什么是重合度?渐开线直齿轮传动的重合度的最大值是多少?增大齿轮的模数对于提高重合度有无作用?渐开线斜齿圆柱齿轮的重合度为什么可以比直齿轮的重合度大?15 .试分析影响重合度大小的因素有哪些?16. 有一对标准齿轮传动,已知试求它们的标准中心距 ? 又如其实际中心距大于标准中心距,这时其传动比有无变化 ? 分度圆与分度圆压力角有无变化 ? 节圆与啮合角有无变化 ? 它们还能否继续正确啮合 ?17 .分析渐开线齿条与渐开线齿轮齿形的异同,几何尺寸计算公式的异同。

中农植物营养学复习思考题

中农植物营养学复习思考题

植物营养学复习思考题第一章绪论1,植物营养学研究包括哪些领域2,植物营养学的主要研究方法有哪些第二章养分的吸收3,解释概念:自由空间,水分自由空间,杜南自由空间,阳离子交换量,离子通道,载体,质子泵4,离子被动吸收和主动吸收的区别是什么5,NO3-,H2PO4-,K+,Ca2+,Na+的跨膜运输有何异同6,Nernst方程有什么意义7,质子泵在离子跨膜运输中有何意义8,养分吸收动力学参数Km,Vmax是什么意义;不同浓度下,养分吸收曲线有何不同9,离子间的相互作用如何影响养分的吸收10,什么是养分的临界期,养分最大效率期11,叶面营养有哪些特点12,10.在哪些情况下应用根外施肥效果较好13,11.影响叶面追肥效果的因素有哪些第三章养分的运输和分配14,解释概念:质外体,共质体,根压,伤流液,交换吸附,再吸收,养分再利用15,木质部汁液与韧皮部汁液的特性有何差别16,养分的再利用有何意义?根据养分再利用程度将元素分类17,试述养分再利用程度与缺素症发生部位的关系第四章营养元素的营养功能一、大量元素18,哪些元素为植物必需元素19,植物必需营养元素的标准是什么20,正常植物中各种养分元素含量的范围是多少21,如何按生物化学和生理功能对营养元素分组22,什么是PH值23,活性氧有哪些种?其清除系统有哪些24,简要说明禾本科作物植株不同生育时期,不同器官含氮量变化特点25,硝酸还原酶的形成特点及其主要成分是是什么26,简述NO3-N吸收与同化过程,影响因素27,10.简述NH4+的吸收机理及其对根际PH值影响28,11.有哪些酶参与氮同化过程?其英文缩写是什么29,12.植物在磷代谢中有何作用30,13.磷如何调节碳水化合物代谢31,14.影响磷吸收的主要因素有哪些32,15.植物缺磷的主要症状是什么33,16.什么是菌根?它为什么能促进植物吸收磷34,17.钾促进蔗糖想韧皮部运输的动力是什么35,18.钾离子与蛋白质合成的关系及缺钾的危害36,19.钾离子如何调空气孔开放37,20.为什么说钾是"稳产元素"38,21.植物缺钾的典型症状有哪些二.中量元素39,钙在植物细胞中的分布有何特点40,钙为什么能稳定细胞膜和细胞壁41,钙如何参加"第二信使"传递42,缺钙的发生部位及典型症状是什么43,缺钙与哪些植物病害有关44,镁如何影响光合作用45,镁如何活化ATP酶46,缺镁的发生部位与典型症状是什么47,哪些植物需硫较多,为什么48,10.缺硫的主要症状是什么三.微量元素49,铁如何参与植物体内的氧化还原和电子传递50,双子叶植物与非禾本科单子叶植物对缺铁的反映机理是什么51,禾本科植物对缺铁的反映机理是什么52,缺硼的主要症状及原因53,缺硼与哪些植物病害有关54,影响锰吸收的主要因素是什么55,锰与光和作用和活性氧代谢有什么关系56,缺锰与锰中毒的典型症状是什么57,铜与光合作用及活性氧代谢的关系是什么58,10.缺铜的主要症状是什么59,11.锌与光和作用及活性氧代谢的关系是什么60,12.锌为什么能影响蛋白质的合成61,13.植物缺锌的主要症状是什么62,14.钼为什么能影响氮素代谢及固氮63,15.氯与光合作用有什么关系64,16.质膜与液泡膜上的质子泵受哪些离子的激活四.有益元素65,以水稻为例简述硅的营养作用66,举例说明不同植物钠钾离子替代作用程度大小67,钴为什么是豆科植物所必需68,简述镍在植物体内尿素代谢中的意义69,硒如何提高植物抗氧化作用第五章土壤养分的生物有效性70,解释概念:生物有效性养分,截获,质流,扩散,累积,亏缺,根际71,影响养分移动性的因素有哪些72,根毛特性与养分吸收有何关系73,土壤氮,磷养分浓度高低对植物根系生长有何影响74,影响根际PH值变化的因素有哪些75,什么是根分泌物,主要包括哪些成分76,根际微生物如何影响养分有效性第六章有机肥料77,简述有机肥料在农业及生态环境保护中的重要性78,有机肥料可分为哪几类?各类的主要特点是什么79,解释概念:矿质化腐殖化80,调控有机肥料腐熟的过程应从哪些方面入手81,C/N比的宽窄对有机物质的分解有何影响82,高温堆肥的堆积过程可分为几个阶段?各阶段的主要特征是什么83,秸杆还田有何优点,还田时应注意什么问题84,绿肥翻压的技术要点有哪些85,比较粪尿肥,堆沤肥和绿肥三大类有机肥料的特点和性质第七章无机肥料86,N,P,K微素肥料和复合肥种类,性质和有效施用条件87,重点:各种化肥理化性质,施入土壤后转化过程和提高肥料利用率措施,氮肥与地下水水质,磷肥与富营养化第八章施肥和作物品质和环境88,解释概念:源,库,压力流学说89,举例说明矿质营养对作物源库关系和产量形成的影响90,举例说明矿质营养元素对作物品质的影响第十章植物营养与遗传91,解释概念:基因型表现型基因型差异92,简述植物矿质营养效率高低的决定因素93,举例说明遗传育种技术在营养性状改良中的应用第十一章逆境土壤94,什么是酸性土壤,其形成原因是什么95,酸性土壤的主要障碍因子是什么96,铝毒对植物有哪些危害97,植物耐盐性的机理有哪些98,什么是石灰性土壤,其主要障碍因素是什么中国农业大学2005-2006学年第一学期《高级植物营养学》考试题1.请画出根系初生结构的横、纵切面图,包括侧根。

学生复习思考题

学生复习思考题

药用植物学第一章植物的细胞复习思考题:1.植物的细胞是由哪几个主要部分组成的?2.质体可分为哪几种?各有什么功能?3.淀粉粒有几种类型?怎样区别单粒淀粉与复粒淀粉及半复粒淀粉?4.草酸钙结晶有几种类型?如何区分草酸钙结晶与碳酸钙结晶?5.细胞壁的特化有哪些类型?如何区分木质化细胞壁与木栓化细胞壁? 6.什么叫初生壁、次生壁、胞间层、纹孔、纹孔对、胞间连丝?重要概念:1.典型的植物细胞(模式植物细胞)2.显微结构和亚显微结构(超微结构)3.原生质体4.细胞器5.质体6.后含物7.纹孔8.胞间连丝第二章植物的组织复习思考题:1.什么叫植物的组织?可分为几种类型?2.什么叫分生组织?其主要特征是什么?3.气孔轴式有哪几种?如何确定气孔轴式的类型?4.什么叫周皮?周皮与表皮有何不同?5.什么叫气孔?气孔与皮孔有何不同?6.腺毛与非腺毛在形态与功能上有什么区别?7.厚角组织与厚壁组织有哪些不同?8.导管有哪几种类型?如何鉴别各种类型导管?9.试从存在部位、形态特征和生理功能等方面区别导管与筛管。

10.分泌腺与分泌细胞的形态及存在部位有什么不同?11.什么叫溶生式和裂生式分泌腔?12. 何谓维管束?它是由什么组织组成的?13. 简述维管束的主要类型。

重要概念:1. 组织2. 气孔器3. 腺毛4. 腺鳞5. 周皮6. 分隔纤维7. 嵌晶纤维8. 晶鞘纤维9. 侵填体10. 溶生式分泌腔11. 裂生式分泌腔12. 维管束第三章植物的器官第一节根复习思考题:1.根的外形特征有哪些?2.什么叫定根?由它组成的根系叫什么根系?哪些植物具有这种根系?3.什么叫不定根?由它组成的根系叫什么根系?哪些植物具有这种根系?4.根有哪些变态?5.根的初生构造有什么特点?6.什么叫内皮层?何谓凯氏点?重要概念:1. 营养器官2. 繁殖器官3. 定根与不定根4. 直根系5. 须根系第二节茎复习思考题:1.从外部形态上怎样区分根和茎?2.茎有哪些类型?各类型的特点是什么?3.比较块根与块茎、根与根状茎的区别点。

第二章思考题

第二章思考题

第二章 补充复习思考题1. 说明类氢杂质能级以及电离能的物理意义。

为什么受主、施主能级分别位于价带之上或导带之下,而且电离能的数值较小?2. 纯Ge 、Si 中掺入Ⅲ族或Ⅴ族元素后,为什么使半导体的导电性能有很大的改变?杂质半导体(p 型或n 型)应用很广,但为什么我们很强调对半导体材料的提纯?3. 杂质能级为什么位于禁带之中?能带图上如何表示中性和电离杂质?杂质电离后在半导体中产生些什么?4. 把不同种类的施主杂质掺入同一种半导体材料中,杂质的电离能和轨道半径是否不同?把同一种杂质掺入到不同的半导体材料中(例如Ge 或Si ),杂质的电离能和轨道半径又是否都相同?5. 何谓深能级杂质?它们电离以后有什么特点?6. 为什么金元素在Ge 或Si 中电离后可以引入多个施主或受主能级?7. 现有两块外观完全相同的硅单晶,其中一块是高纯度的本征硅,另一块是含有深、浅施主和受主能级完全补偿的半导体。

举出两种能识别它们的实验方法,并说明实验原理。

8. 说明掺杂对半导体导电性能的影响。

9. 说明半导体中浅能级杂质和深能级杂质的作用有何不同?10. 什么叫杂质补偿?什么叫高度补偿的半导体?杂质补偿有何实际意义? 11. 试说明等电子杂质效应和杂质的双性行为。

12. 锑化铟(InSb )禁带宽度E g =0.23eV ,相对介电常数18=r ε,电子有效质量0*015.0m m n =,计算:(1)施主电离能;(2)基态轨道半径;(3)施主浓度最小为多大时,就会出现相邻杂质原子轨道间显著的交迭效应?13. 磷化镓(GaP )的eV E g 26.2=,相对介电常数1.11=r ε,若空穴有效质量0*86.0m m p =,试估算受主杂质的电离能和受主束缚的空穴的基态轨道半径。

14. 玻尔原子的允许轨道半径和能级由下式给出:222240202208nh Z q m E Zqm n h r n n επε-==,式中,Z 是原子序数;q 和m 0分别是电子的电量和质量;h 是普朗克常数;n =1,2,3,…为主量子数;0ε是真空中的介电常数。

复习思考题(2)

复习思考题(2)

复习思考题第二章DNA分子结构一、单项选择题1、核酸中核苷酸之间的连接方式是 B(A) 2' ,3'—磷酸二酯键(B) 3' ,5' —磷酸二酯键(C) 2' ,5' —磷酸二酯键(D) 糖苷键(E) 氢键2、DNA 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描述中哪一条不正确 C(A) 腺瞟吟的克分子数等于胸腺嘧啶的克分子数(B) 同种生物体不同组织中的DNA 碱基组成极为相似(C) DNA 双螺旋中碱基对位于外侧(D) 二股多核苷酸链通过 A 与T 或C 与G 之间的氢键连接(E) 维持双螺旋稳定的主要因素是氢键和碱基堆积力3、RNA 和DNA 彻底水解后的产物 C(A) 核糖相同,部分碱基不同(B) 碱基相同,核糖不同(C) 碱基不同,核糖不同(D) 碱基不同,核糖相同(E) 碱基相同,部分核糖不同4、DNA 和RNA 共有的成分是 C(A) D—核糖(B) D—2—脱氧核糖(C)鸟嘌呤 A(D) 尿嘧啶G(E) 胸腺嘧啶U5、核酸具有紫外吸收能力的原因是 A(A) 嘌呤和嘧啶环中有共轭双键(B) 嘌呤和嘧啶中有氮原子(C) 嘌呤和嘧啶中有硫原子(D) 嘌呤和嘧啶连接了核糖(E) 嘌呤和嘧啶连接了磷酸基团6、有关DNA 双螺旋模型的叙述哪项不正确 C(A) 有大沟和小沟(B) 两条链的碱基配对为T =A ,G≡C(C) 两条链的碱基配对为T =G, A = C(D) 两条链的碱基配对为T=A ,G≡C(E) 一条链是5'→3' ,另一条链是3'→5' 方向7、DNA 超螺旋结构中哪项正确 C(A) 核小体由DNA 和非组蛋白共同构成(B) 核小体由RNA 和H1 ,H2 ,H3 ,H4 各二分子构成(C)组蛋白的成分是H1 ,H2A ,H2B ,H3 和H4(D) 核小体由DNA 和H1 ,H2 ,H3 ,H4 各二分子构成(E) 组蛋白是由组氨酸构成的8、核苷酸分子中嘌呤N9 与核糖哪一位碳原子之间以糖苷键连接?(A) 5'―C(B) 3' ―C(C) 2' ―C(D)l' ―C(E) 4'―C9、DNA 的解链温度指的是(A) A 260nm 达到最大值时的温度(B) A 260nm 达到最大值的50 %时的温度(C) DNA 开始解链时所需要的温度(D) DNA 完全解链时所需要的温度(E) A 280nm 达到最大值的50 %时的温度10、有关一个DNA 分子的T m 值,下列哪种说法正确(A) G + C 比例越高,T m 值也越高(B) A +T 比例越高,T m 值也越高(C) T m =(A +T )%+(G +C )%(D) T m 值越高,DNA 越易发生变性(E) T m 值越高,双链DNA 越容易与蛋白质结合11、有关核酸的变性与复性的正确叙述为(A) 热变性后相同的DNA 经缓慢冷却后可复性(B) 不同的DNA 分子变性后,在合适温度下都可复性(C) 热变性的DNA 迅速降温过程也称作退火(D) 复性的最佳温度为25 ℃(E) 热变性DNA 迅速冷却后即可相互结合12、有关DNA 的变性哪条正确(A) 是指DNA 分子中磷酸二酯键的断裂(B) 是指DNA 分子中糖苷键的断裂(C) 是指DNA 分子中碱基的水解(D) 是指DNA 分子中碱基间氢键的断裂(E) 是指DNA 分子与蛋白质间的疏水键的断裂13、符合DNA结构的正确描述是无正确答案(A) 两股螺旋链相同(B) 两股链平行,走向相同(C) 每一戊糖上有一个自由羟基(D) 戊糖平面垂直于螺旋轴(E) 碱基对平面平行于螺旋轴14、与pCAGCT互补的DNA序列是(A) pAGCTG(B) pGTCGA(C) pGUCGA(D) pAGCUG(E) pAGCUG二、填空题1 .在典型的DNA 双螺旋结构中,由磷酸戊糖构成的主链位于双螺旋的__外侧______________ ,碱基____内侧____________ 。

《电力系统自动装置》复习思考题

《电力系统自动装置》复习思考题

《电力系统自动装置》复习思考题绪论复习思考题1.简述电力系统自动装置的作用。

2.电力系统自动装置有哪些功能?3.电力系统自动装置有哪些类型?第一章复习思考题1、AA T装置有何用途?2、对AAT装置有哪些基本要求?3、为什么要求AAT装置只能动作一次?4、简述明备用和暗备用的含义。

5、指出图1-1中AAT装置典型一次接线属哪种备用方式,故障时如何将备用电源投入?6、AA T装置有哪两部分组成?各有什么作用?7、试简述图1-2中AA T装置的工作原理和接线特点。

8、AA T装置低电压起动时间继电器的动作时间值如何整定?为什么?9、AA T装置中的闭锁继电器延时返回时间值应如何整定?为什么?10、AA T动作时间一般是越短越好,但应考虑哪些因素?11、微机备自投有哪几种应用方式?12、并联切换和串联切换的含义是什么?他们有何优缺点?13、什么叫快速切换?厂用电快速切换有何优点?第二章复习思考题1.什么是自动重合闸?输电线路装置自动重合闸的作用是什么?2.试述自动重合闸应满足的基本要求。

3.重合闸重合于永久性故障上,对电力系统有什么不利影响?4.自动重合闸的启动方式有哪两种?各有什么优缺点?5.根据图2-1所示的重合闸装置原理接线图,试说明当线路发生永久性故障时,重合闸装置如何保证只重合一次?6.输电线重合闸有哪些闭锁条件?7.什么是重合闸复归时间?整定时应考虑哪些因素?8.双电源线路上采用自动重合闸装置时,需要考虑哪些特殊问题?为什么?9.在检无压和检同步三相自动重合闸中,当处于下列情况会出现什么问题?(1)线路两侧检无压均投入。

(2)线路两侧仅一侧检同步投入。

10.什么是非同步自动重合闸?其有何特点?11.双侧电源线路非同步自动重合闸方式有哪两种?各有何优缺点?12.试述检定同步的工作原理。

13.什么是重合闸前加速保护?什么是重合闸后加速保护?各具有什么优点?14.什么是综合重合闸?综合重合闸装置能实现哪几种重合闸方式?15.与三相重合闸比较,综合重合闸有哪些特殊问题需要考虑?第三章复习思考题1. 何谓并列?发电机并列操作应遵循哪原则?2. 并列的方法有哪两种?各有何特点?3. 准同期自动并列的三个条件是什么?并列时如果不满足这些条件会有何后果?4. 准同期自动并列的实际条件是什么?5. 何谓滑差?何谓滑差频率?何谓滑差周期?它们之间有何关系?6. 什么叫同步点?7. 同频并网和差频并网的特征是什么?8. 自动准同期装置主要由哪三大部分组成?各部分的主要作用是什么?9. 什么叫整步电压?整步电压有何特点?10. 何谓恒定越前时间?何谓恒定越前相角?11. 并列操作时,如断路器的主触头不在δ= 0时刻闭合会出现什么情况?准同期并列装置是如何保证断路器的主触头在δ= 0的时刻闭合?12. 并列断路器合闸脉冲的越前时间应怎样考虑?13. 简述微机自动并列装置同步条件检定的原理。

复习思考题及答案1细菌有哪几种基本形态其大小及繁殖方式(供参考)

复习思考题及答案1细菌有哪几种基本形态其大小及繁殖方式(供参考)

第二章复习思考题及答案1. 细菌有哪几种基本形态?其大小及繁殖方式如何?答:细菌按其个体形态,基本上可分为球状、杆状、螺旋状三种,分别称为球菌、杆菌和螺旋菌。

球菌大小以其直径表示, 大多数球菌的直径为0.5~1μm;杆菌大小以其宽度和长度表示, 多数杆菌的宽度与球菌直径相近,其长度则为宽度的1倍至几倍(约0.5~5μm);螺旋菌大小也以其宽度和长度表示, 但长度一般是指菌体两端点间的距离, 并非真正的长度。

多数螺旋菌大小为0.3 ~ 1 ⨯ 1 ~ 50μm。

细菌一般进行无性繁殖, 最主要的无性繁殖方式是裂殖,即一个细胞通过分裂(二分分裂或折断分裂),结果由一个母细胞形成大小基本相等的两个子细胞。

有少数芽生细菌能象酵母菌一样进行芽殖, 即在母细胞一端先形成一个小突起, 待其长大后再与母细胞分离的一种繁殖方式。

此外,还有极少数细菌种类(主要是大肠杆菌),在实验室条件下能通过性菌毛进行有性接合。

2. 试述细菌细胞的一般结构、化学组成及其主要生理功能。

答:一般结构是指一般细菌细胞共同具有的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质膜、核质体和细胞质等。

(1) 细胞壁革兰氏阳性细菌细胞壁较厚(20 ~ 80 nm), 机械强度较高, 化学组成较简单, 主要含肽聚糖和磷壁酸;革兰氏阴性细菌细胞壁较薄, 机械强度较低, 但层次较多, 成分较复杂, 主要成分除蛋白质、肽聚糖和脂多糖外, 还有磷脂质、脂蛋白等。

细胞壁的主要功能是:①维持细胞外形,保护细胞免受外力(机械性或渗透压)的损伤;②作为鞭毛运动的支点;③为细胞的正常分裂增殖所必需;④具有一定屏障作用,对大分子或有害物质起阻拦作用;⑤与细菌的抗原性、致病性及对噬菌体的敏感性密切相关。

(2) 细胞质膜细胞质膜的结构可表述为液态镶嵌模型(fluid mosaic model),即由具有高度定向性的磷脂双分子层中镶嵌着可移动的膜蛋白构成。

其化学组成主要是蛋白质(占50%~70%)和脂类(占20%~30%),还有少量的核酸和糖类。

第二章 细胞习题

第二章 细胞习题

第二章细胞复习思考题一、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1. 单纯扩散、易化扩散和主动转运的共同特点是A.要消耗能量 B.顺浓度梯度C.需要膜蛋白帮助 D.转运的物质都是小分子2. 通常用作衡量组织兴奋性高低的指标是A.动作电位幅度 B.组织反应强度C.动作电位频率 D.阈值3. 关于动作电位传导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膜产生的动作电位可以不衰减的方式进行传导 B.动作电位的传导靠局部电流进行C.传导速度取决于刺激强度D.动作电位幅度不会因传导距离而改变4. 细胞膜在静息情况下,对哪种离子通透性较大A.K+ B.Na+ C.Ca2+ D.Cl-5. 骨骼肌细胞的Ca2+ 贮池主要位于A.胞浆 B.细胞核 C.横管 D.终池6. 可兴奋细胞发生兴奋时的共同表现是产生A.收缩活动 B.分泌活动C.静息电位 D.动作电位7. 易化扩散和主动转运的共同特点是A.要消耗能量 B.顺浓度梯度C.顺电位梯度 D.需要膜蛋白的介导8. 神经纤维膜电位由+30mV变为-70mV的过程称为A.超极化 B.去极化C.复极化 D.反极化9. 比正常兴奋性低, 但可引起更大振幅动作电位的是A.绝对不应期 B.相对不应期C.超常期 D.低常期10. 产生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去极和复极过程)的跨膜离子移动过程属于 A.单纯扩散 B.载体中介的易化扩散C.通道中介的易化扩散 D.主动转运11. 下列有关局部兴奋的叙述, 错误的是A.去极化反应随阈下刺激的强度增大而增大B.可由产生部位向周围作短距离扩布C.不表现不应期D.不能引起时间性和空间性总合12. 肌丝滑行学说的直接证据是,肌肉收缩时A.暗带长度不变,明带和H区缩短B.暗带长度缩短, 明带和H区不变C.明带和暗带长度均缩短D.明带和暗带长度均不变13. 膜两侧电位极性倒转称为A.去极化 B.复极化 C.超极化 D.反极化14. 生理情况下, 机体内骨骼肌的收缩形式主要是:A.单收缩 B.强直收缩C.等张收缩 D.等长收缩15. cAMP作为第二信使,它的主要作用是激活A.腺苷酸环化酶 B.蛋白激酶AC.蛋白激酶C D.蛋白激酶G16. 骨骼肌能否发生强直收缩,主要决定于A.刺激强度 B.刺激频率C.刺激时间 D.刺激强度随时间的变化率17. 微终板电位是由A.神经末梢动作电位引起的B.是由几百个突触小泡释放的ACh,作用于终板膜引起的C.是由一个突触小泡释放的ACh,作用于终板膜引起的D.是由一个ACh分子,作用于终板膜引起的18. 在收缩过程,后负荷主要影响肌肉的A.兴奋性 B.初长度 C.传导性 D.收缩力量和缩短速度19. 细胞内可使功能蛋白磷酸化的酶是A.磷脂酶C B.磷酸二酯酶C.腺苷酸环化酶 D.蛋白激酶20. 下列因素中可使骨骼肌收缩加强的是A.阻断神经-肌肉接头处神经末梢上Ca2+的通道B.阻断神经末梢ACh的释放C.抑制神经-肌肉接头处的胆碱酯酶D.阻断终板膜上的ACh受体门控通道(二) 多项选择题:1. 关于跨膜转运正确的描述是A.O2与CO2的跨膜转运属于单纯扩散B.动作电位去极过程中的Na+内流属经通道易化扩散C.动作电位去极过程中的Ca2+内流是主动转运D.复极过程中的K+外流属经通道易化扩散E.Na+的跨膜外移和K+的内移是主动转运2. Na+泵A.是一种酶 B.是一种通道蛋白C.能分解ATP,主动转运Na+和K+D.受细胞内Na+和细胞外K+的调节E.能主动将Na+由细胞内转运到细胞外3. 关于膜电位的描述,正确的是A.极化是指静息时细胞膜两侧外正内负的分极状态B.去极是指膜内电位负值减小的过程C.反极化是指跨膜电位为外负内正的状态D.复极是指膜内电位负值增大恢复极化的过程E.超极化是指膜内电位负值超过静息电位的水平4. 以载体为中介的易化扩散的特点是A.有结构特异性 B.饱和现象C.不依赖膜蛋白质 D.竞争性抑制E.逆着电-化学梯度进行5. 关于神经-肌肉接头信息传递,正确的描述是A.接头前膜释放的递质是乙酰胆碱B.接头后膜是N型乙酰胆碱受体C.产生的终板电位具有局部反应的特征D.终板电位可刺激周围的肌膜形成动作电位E.兴奋传递是一对一的6. 终板膜上的乙酰胆碱受体A.是M型乙酰胆碱受体 B.是化学门控通道C.和乙酰胆碱结合后该通道开放 D.与终板电位的产生有关 E.可被箭毒阻断7. 关于离子通道的论述, 正确的是A.一种通道只能转运一种离子 B.多数具有特异性阻断剂C.通道的开闭只决定于膜电位高低D.离子通道介导的跨膜转运属于易化扩散E.其化学本质是蛋白质8. 动作电位:A.可以局部电流的方式扩布B.是可兴奋细胞具有的共同特征C.多个阈下刺激共同作用也不能引发D.具有全或无特性E.可以进行总合9. G蛋白耦联受体A.可直接激活腺苷酸环化酶 B.可激活鸟苷酸结合蛋白C.是一种7次跨膜的整合蛋白 D.其配体主要是各种细胞因子E.可结合GDP或GTP10. 酪氨酸激酶受体A.介导各种细胞因子或生长因子的信号转导B.分子中只有一个跨膜α螺旋C.膜内侧的肽段含有酪氨酸蛋白激酶的结构域D.通过激活G蛋白完成信号转导E.介导的信号转导过程不需要第二信使的参与二、问答题1.试述细胞膜中脂质和蛋白质各自的功用。

第二章复习思考题及参考答案

第二章复习思考题及参考答案

第二章复习思考题及参考答案一、解释下列术语1. 电离辐射答:能引起物质电离的射线称之为电离辐射。

电离辐射可分为电磁辐射和粒子辐射两大类。

2. 电磁辐射答:以互相垂直的电场和磁场,随时间变化而交变振荡,形成向前运动的电磁波。

3. 粒子辐射答:粒子辐射是一些高速运动的粒子,它们通过消耗自己的动能把能量传递给其它物质。

主要的粒子辐射有α粒子、β粒子(或电子)、质子、中子、负π介子和带电重离子等。

4. 电离作用答:生物组织中的分子被粒子或光子流撞击时,其轨道电子被击出,产生自由电子和带正电的离子,即形成离子对,这一过程称为电离作用。

5. 激发作用答:当电离辐射与组织分子相互作用,其能量不足以将分子的轨道电子击出时,可使电子跃迁到较高能级的轨道上,使分子处于激发态,这一过程称为激发作用。

6. 水的原发辐解产物答:在水的电离与激发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自由基和分子统称为水的原发辐解产物。

总起来可以下式表示电离辐射-•++•eHOOHHOH−→+H++−−O−2水合322e的负电荷平衡。

式中的H3O+(水化氢离子)为H+存在方式之一,与式中-水合7. 传能线密度答:是指直接电离粒子在其单位长度径迹上消耗的平均能量。

其单位为J/m。

一般用keV/µm 表示。

8. 相对生物效能答:X或γ射线引起某一生物效应所需剂量与所观察的电离辐射引起相同生物效应所需剂量的比值,即为该种电离辐射的相对生物效能。

9. 自由基答:能够独立存在的,带有一个或多个不成对电子的原子、分子、离子或原子团。

10. 活性氧答:从强调氧对机体不利一面的角度出发,将那些较氧的化学性质更为活跃的氧的代谢产物或由其衍生的含氧物质统称为活性氧。

11. 直接作用答:电离辐射的能量直接沉积于生物大分子上,引起生物大分子的电离和激发,导致机体的核酸、蛋白质和酶类等分子结构的改变和生物活性的丧失,这种直接由射线造成的生物大分子损伤效应称为直接作用。

12. 间接作用e、答:电离辐射首先直接作用于水,使水分子产生一系列原初辐射分解产物(·OH、H·、水合H2和H2O2等),然后通过水的辐射分解产物再作用于生物大分子,引起后者的物理和化学变化,这种作用方式称为间接作用。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复习思考题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复习思考题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复习思考题导论复习思考题:1、如何理解社会认识与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演变逻辑?2、如何理解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性质和特点?3、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在社会科学研究中的革命变革?*4、如何评价和借鉴西方社会科学方法论?5、如何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第一章复习思考题:1、为什么要坚持从实践的需要进行理论研究?并评价“纯学术研究”的研究范式?2、为什么说社会科学研究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3、社会科学研究为什么不能停留在实践经验的水平上?*4、如何理解从实际出发与价值中立的根本区别?5、文本标准和逻辑证明在检验社会科学真理性的过程中,有什么意义和局限性?第二章复习思考题:1、应当怎样看待社会系统研究方法的方法论功能,它与马克思主义方法论是何种关系?2、如何理解人类社会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这个大系统又由哪些系统构成,这些系统之间主要有哪些复杂的关系?*3、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的思想与经济社会形态、技术社会形态的划分,对于认识人类社会发展有何意义?*4、社会系统研究方法有哪些重要的方法论原则,这些方法论原则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有哪些指导意义?第三章复习思考题:1、谈谈社会矛盾与社会和谐的关系?*2、联系自己的学科实际,谈谈如何从纷繁复杂的社会矛盾中提炼出具有学科价值的理论问题?3、结合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结构的变迁,谈谈阶层分析方法的价值及限度?4、联系现实生活中的群体性事件,分析矛盾的复杂性?5、联系国际关系的实际,分析“中介”的方法论意义?*第四章复习思考题:1、世界是过程集合体的思想对于社会科学研究有何方法论意义?2、如何理解社会历史过程是客观规律性与主体选择性的统一?*3、如何坚持历史主义方法,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第五章复习思考题:1、为什么说“现实的人”是社会历史研究的出发点?*2、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理论对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论意义是什么?3、在社会科学研究中为什么要坚持人民群众的立场?*第六章复习思考题:1、举例说明社会科学研究中事实描述与价值评价的关系?2、简述社会认知的方法与途径?3、怎样理解作为社会评价根本标准的生产力标准?*第七章复习思考题:1、怎样理解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与黑格尔世界历史理论的联系与区别?2、为什么说经济全球化是世界历史发展的新阶段?*3、如何看待世界历史的现实本质和发展趋势?注:带*号为参考思考题。

《电力系统自动装置》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1—3章)

《电力系统自动装置》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1—3章)

《电力系统自动装置》复习思考题答案(第一、二章)绪论复习思考题1、简述电力系统自动装置的作用。

答:电力系统自动装置是保证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稳定运行、经济运行和避免电力系统发生大面积故障的自动控制保护装置。

2、电力系统自动装置有哪些功能?答:电力系统自动装置的功能主要有:(1)配合继电保护装置提高供电的可靠性;(2)保障电网的安全运行,防止故障的进一步扩大;(3)保证电能质量,使电力系统稳定运行和经济运行。

3、电力系统自动装置有哪些类型?答:电力系统自动装置有自动操作型和自动调节型。

而自动操作型又可分为正常操作型和反事故操作型。

第一章复习思考题1、AA T装置有何用途?答:备用电源和设备自动投入装置的作用是在当工作电源因故障被断开后,能自动、迅速地将备用电源或设备投入工作或将用户切换到备用电源上,使负荷不至于停电的一种自动装置,保证用户供电的可靠性和电力系统安全运行。

2、对AAT装置有哪些基本要求?答:AA T装置应满足以下基本要求:(1)保证工作电源或设备断开后,备用电源或设备才能投入;(2)工作母线突然失压时AA T应能动作;(3)AAT装置应保证只动作一次;(4)发电厂用AAT装置运行方式应灵活;(5)应校验AA T动作时备用电源过负荷情况;(6)备用电源投于故障时应使其保护加速动作;(7)AAT装置动作过程应使负荷中断供电的时间尽可能短。

3、为什么要求AAT装置只能动作一次?答:当工作母线发生持续性短路故障或引出线上发生未被出线断路器断开的持续性故障时,备用电源或设备第一次投入后,由于故障仍然存在,继电保护装置动作,将备用电压或设备断开。

此后,不允许再次投入备用电压或设备,以免对系统造成不必要的冲击,因此,AA T 装置只能动作一次。

4、简述明备用和暗备用的含义。

答:明备用方式是指备用电源在正常情况下不运行,处于停电备用状态,只有在工作电源发生故障时才投入运行的备用方式。

暗备用方式是指两个电源平时都作为工作电源各带一部分自用负荷且均保留有一定的备用容量,当一个电源发生故障时,另一个电源承担全部负荷的运行方式。

遗传的细胞学基础复习思考题及答案

遗传的细胞学基础复习思考题及答案

遗传的细胞学基础复习思考题及答案第二章遗传的细胞学基础《复习思考题》一、名词解释同源染色体:形态和结构相同的一对染色体。

非同源染色体(异源染色体):这一对染色体与另一对形态结构不同的染色体,互称为异源染色体。

姊妹染色单体与非姊妹染色单体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mitosis and meiosis):mitosis称有丝分裂:主要指体细胞的繁殖方式,DNA分子及相关的蛋白经过复制后平均的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meiosis:又称成熟分裂:是在性母细胞成熟时,配子形成过程中所发生的一种特殊的有丝分裂,因为它使体细胞染色体数目减半,所以称减数分裂。

(07A)交叉与联会:减数分裂的前期Ⅰ的偶线期同源染色体紧靠在一起,形成联会复合体,粗线期联会复合体分开,非姊妹染色单体之间出现交叉。

自花授粉(self-pollination):同一朵花内或同株上花朵间的授粉。

异花授粉(cross pollination):不同株的花朵间授粉。

受精(fertilization):雄配子(精子)与雌配子(卵细胞)融合为一个合子。

胚乳直感(xenia)或花粉直感:如果在3n胚乳上由于精核的影响而直接表现父本的某些性状。

一些单子叶植物的种子常出现这种胚乳直感现象。

例如:以玉米黄粒的植株花粉给白粒的植株授粉,当代所结种子即表现父本的黄粒性状。

果实直感(metaxenia):如果种皮或果皮组织在发育过程中由于花粉影响而表现父本的某些性状。

例如:棉花纤维是由种皮细胞延伸的。

在一些杂交试验中,当代棉籽的发育常因父本花粉的影响,而使纤维长度、纤维着生密度表现出一定的果实直感现象。

无融合生殖(apomixis):雌雄配子不发生核融合的一种无性生殖方式。

可分为两大类:营养的无融合生殖(vegetative apomixis):指能代替有性生殖的营养生殖类型。

例如:大蒜的总状花序上常形成近似种子的气生小鳞茎,可代替种子而生殖。

无融合结子(agamospermy):指能产生种子的无融合生殖。

化工原理少学时版各章复习思考题

化工原理少学时版各章复习思考题

化工原理典型习题解答刘永红西安工程科技学院应用化学教研室2006第一章复习思考题1、何谓不可压缩流体和可压缩流体?2、简述密度和比容的定义和单位。

影响流体密度的因素有哪些?气体的密度如何计算?3、简述压强(压力)的定义。

压力的常用单位有哪些?它们之间如何换算?4、何谓绝对压力、表压和真空度?它们之间有何关系?5、简述流体粘度的定义、物理意义及粘度的单位(SI 和物理单位)。

6、写出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式,说明该式应用条件。

7、简述静力学方程式的应用。

8、写出U形压差计计算压差的公式。

9、何谓稳定流动和不稳定流动?10、说明流体的体积流量、质量流量、流速(平均流速)及质量流速的定义及相互关系。

11、写出连续性方程式,说明其物理意义及应用。

12、分别写出理想流体和实际流体的柏努利方程式,说明各项单位及物理意义。

13、应用柏努利方程式时,应注意哪些问题?如何选取基准面和截面?14、应用柏努利方程式可以解决哪些问题?15、何谓牛顿型流体和非牛顿型流体?16、写出牛顿粘性定律。

说明式中各项的意义和单位。

17、流体的流动类型有哪几种?如何判断?18、雷诺准数(Re)的物理意义是什么?如何计算?19、写出流体在圆管中流体流动时的速度分布情况,最大流速与平均流速的关系如何?20、写出流体在直管中流动时流动阻力的计算式。

21、写出层流时摩擦系数计算式。

22、如何由摩擦系数图(λ-Re,ε/d)查取摩擦系数?图上可分几个区域?各区域有何特点?23、何谓水力半径与当量直径?如何计算?24、计算管路局部阻力的方法有几种?如何计算?25、何谓简单管路?简单管路的计算有几类?它们的计算方法有何特点?26、比较测速管、孔板流量计及转子流量计,它们的测量原理、计算方法及应用场合等有何类同?第二章复习思考题1、流体输送机械根据其工作原理可分为哪几种类型?2、简述离心泵的工作原理及主要部件。

3、离心泵的叶轮有哪几种类型?离心泵的蜗牛形外壳有何作用?4、离心泵在启动前为什么要在泵内充满液体?5、离心泵的主要性能参数有哪些?各自的定义和单位是什么?6、扬程和升扬高度是否相同?7、气缚现象和汽蚀现象有何区别?8、离心泵的特性曲线包括哪几条曲线?如何绘出特性曲线?9、何谓管路特性曲线?何谓工作点?10、离心泵流量调节方法有哪几种?各有何优缺点。

第二章政府会计复习资料思考题(学生标准参考答案)

第二章政府会计复习资料思考题(学生标准参考答案)

第二章政府会计复习思考题一、名词解释1. 政府会计,是指反映、核算和监督政府单位及其构成实体在使用财政资金和公共资源过程中财务收支活动的会计管理体系,可以全面、系统地反映其预算执行情况、资金运用活动、财务管理业绩等问题。

2. 预算会计,是指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对政府会计主体预算执行过程中发生的全部收入和全部支出进行会计核算,主要反映和监督预算收支执行情况的会计。

3.政府财务会计,是指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对政府会计主体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或者事项进行会计核算,主要反映和监督政府会计主体财务状况、运行情况和现金流量等的会计。

4. 预算会计实行收付实现制,国务院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收付实现制,是指以现金的实际收付为标志来确定本期收入和支出的会计核算基础。

凡在当期实际收到的现金收入和支出,均应作为当期的收入和支出;凡是不属于当期的现金收入和支出,均不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支出。

5.财务会计实行权责发生制。

权责发生制,是指以取得收取款项的权利或支付款项的义务为标志来确定本期收入和费用的会计核算基础。

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的或应当负担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在当期收付,也不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

6. 预算收入是指政府会计主体在预算年度内依法取得的并纳入预算管理的现金流入。

7. 预算支出是指政府会计主体在预算年度内依法发生并纳入预算管理的现金流出。

8. 预算结余是指政府会计主体预算年度内预算收入扣除预算支出后的资金余额,以及历年滚存的资金余额。

预算结余包括结余资金和结转资金。

9.结余资金是指年度预算执行终了,预算收入实际完成数扣除预算支出和结转资金后剩余的资金。

10.结转资金是指预算安排项目的支出年终尚未执行完毕或者因故未执行,且下年需要按原用途继续使用的资金。

11. 资产是指政府会计主体过去的经济业务或者事项形成的,由政府会计主体控制的,预期能够产生服务潜力或者带来经济利益流入的经济资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复习思考题答案要点
1.景区产品的概念如何理解?
答案要点:旅游景区产品(Product of Tourism Attraction )从狭义讲,景区产品是一种单项旅游产品,是旅游景区借助一定的资源、设施而向旅游者提供的有形产品和无形产品的总和。

从广义来讲,景区产品是多种单项旅游产品的组合,旅游产品所包含的4As——旅游资源(Attraction),交通运输设施和服务(Access),住宿、餐饮、娱乐、零售等旅游生活设施和相应服务(Amenities)辅助设施。

2.试阐述景区产品的特点?
答案要点:主要从7个方面理解:(1)不可检验性。

(2)生产与消费的同步性。

(3)不可储存性。

(4)不可移动性。

(5)季节性。

(6)脆弱性。

(7)共享性。

3.为什么说景区产品是一种准公共产品?结合景区经营权和管理权等问题加以阐述。

答案要点:景区产品是一种准公共产品的特征主要从景区产品的排他性和非竞争性两方面分析(课本第29页)。

排他性问题要从景区日常经营的门票制度来分析,最好能引导学生分析景区门票“涨声一片”与准公共产品经营权和管理权之间的矛盾和可能的解决方法。

4.整体产品有哪3个层次构成?景区产品的构成如何?
答案要点:整体产品是指核心产品、有形产品和扩展产品3个层次;景区产品的构成包括:(1)旅游景区吸引物-核心产品(2)旅游景区活动项目-有形产品(3)旅游景区管理和服务——扩展产品。

5.试以博物馆为例说明景区产品的生命周期理论。

答案要点:引导学生分析某一类型博物馆游客流量变化和时间变化之间的关系,分析课本图2-7博物馆生命周期曲线存在的可能性及原因。

6.景区产品创新的方法有哪几种?结合案例说明。

答案要点:景区产品创新的方法有主题创新、结构创新、功能创新,详细内容参见课本40页。

引导学生列举不同创新方法的景区产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