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徐季子)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编
先秦文学
《国语》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国别体的史书。起于周穆王十二年(前 990),迄于周贞定王十六年(前453)。全书二十一卷,分别记载了春 秋时期周、鲁、齐、晋、郑、楚、吴、越等八国的历史片断。 《国语》记史以国别划分,所记史实大多通过一些历史人物的言论、 对话来表现,着重记述”邦国成败,嘉言善语”,故称《国语》。 《国语》详于记言,略于记事,基本上是一部记言体的历史散文。
第一编
先秦文学
《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语录的结集,主要记载了孔子的言行。由孔子
门人与再传弟子记录编纂而成,全书共二十篇,以记言为主,是语录体散文。 孔子思想体系的理论核心是”仁”。”仁”的基本含义是”爱人”,孔 子提倡”爱人”,其根本目的是维护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礼制,但在 他关于”仁”的思想中包含着要求把人当作人看待的观点,主张对劳动者实 行德政,有其进步意义。 孔子首创私人办学之风,主张”有教无类”, 从而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垄断局面,使文化在 一定程度上得以普及。 孔子又是一位学识渊博的学者,他整理和 研究古代文化,并作出了重大贡献,他是中国 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 孔子的思想集中表现在《论语》中。《论语》 在文学上的主要特色是言约义丰,精练含蓄,往往 通过极简短的语句,就把丰富而深刻的思想和人物的神情心态乃至个性特征 充分表现出来。
第一编
先秦文学
诸子散文经历了由简到繁,由简短语录、对话向长篇专题论文演进的 发展过程。具体可分为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是春秋战国之交,以《论语》、《墨子》为代表。 《论语》是单纯的语录体,往往只有结论而缺少论证。 《墨子》虽仍为语录体,却能围绕一定的中心开展论证,已粗具议论 文的规模。 第二阶段是战国中期,以《孟子》、《庄子》为代表。 《孟子》是对话式的论辩文。 《庄子》则由对话式的论辩文向着专题论文演进。 第三阶段是战国末期,以《荀子》、《韩非子》为代表。它们已完全 摆脱了对话体的形式,发展为专题论文,标志着先秦议论文的成熟。
来自百度文库 目

第一编 先秦文学
第一章 先秦文学发展概况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第七节 上古歌谣 古代神话传说 夏商文化的产生 西周文学的兴起 春秋战国文学的繁荣 楚辞的崛起 秦代文学简况
第二编 两汉文学
第一章 两汉文学发展概况 第一节两汉社会概述 第二节两汉散文 第三节两汉的赋 第四节两汉诗歌 第二章两汉作品选
《诗经》的意义:
现实主义精神,推动后世的诗人、作家去关心国家的命运和人民的疾苦 优秀的民歌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艺术手法和语言技巧也影响深远,为中国两千年来诗歌的创作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第一编
先秦文学
《尚书》、《春秋》可视为最早的历史散文集。
《尚书》,即上古帝王之书的意思,也称《书》,汉武帝时被列入”五经” ,正式确立为儒家经典。它主要载录了殷商至西周时期的典、谟、训、诰、誓 、命等官方文告,分《虞书》、《夏书》、《商书》、《周书》四部分。
第一编
第五节
先秦文学
春秋战国文学的繁荣
春秋时期散文就兴旺起来。加上当时养士、游说、从师之风盛行,这也 促进了散文的发展。到了战国时期,中国古代散文已发展到了成熟阶段。 一是历史散文,主要由各国史官积累的大量档案资料整理加工、编纂成书 ,记载各国政治、军事、外交等各方面的事件以及统治者和策士的言论,主要 著作有《左传》、《国语》、《战国策》等; 二是诸子散文,是各学派阐述各自观点和主张的论说文,主要有儒家的《 论语》、《孟子》、《荀子》,墨家的《墨子》,道家的《老子》、《庄子》 ,法家的《韩非子》等。
有的反映了先民在与自然斗争中对自然的认识和对神力的祈求: 鲧禹治水 、夸父追日 有的神话表现了对征服自然、为人造福的太古神人的无限崇敬: 女娲补天、羿射九日 反映部落之间的斗争的: 黄帝伐蚩尤、舜逐三苗
第一编
先秦文学
·神话:‚就是已经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 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 ——《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
一部现实主义的《诗经》,就是反映周初到春秋中叶五百年间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
第一编
先秦文学
《诗经》的艺术表现手法: 赋、比、兴 〔宋〕朱熹《诗集传》: ”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 ”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 ”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
·赋就是铺陈直叙;比就是引譬设喻;兴就是触景生情,托物起兴,启发联想和想象。 ·重章叠句、回环复沓是《诗经》在篇章结构上的一个显著特点
第二章 先秦作品选

第三编

魏晋南北朝文学 第四编 隋唐五代文学
第一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第七节 第八节 第二章
魏晋南北朝文学发展概况 社会状况及其对文学的影响 建安文学 正始与两晋文学 南北朝文人诗 南北朝乐府民歌 南北朝骈文与散文 魏晋南北朝小说 魏晋南北朝文学批评 魏晋南北朝作品选
第一编
先秦文学
先秦历史散文从简单的记事大纲发展到长篇巨制, 在叙事中能够细致地描写复杂的事件和人物的言行, 表现不同历史人物的特征,无论从历史或文学的角度 说,都取得了很大成绩。强调实录、勇于献身的精神 和中国著史经验的长期积累,使中国古代历史散文富 有现实主义精神和极强的艺术生命力。
第一编
先秦文学
第一编
先秦文学
先秦诸子散文的繁荣,是由它特定的社会政治背景决定的。由于政治斗争的
激烈,许多政治家、学者都企图推行自己的主张,纷纷到诸侯各国进行游说。许多 学术派别不同,思想见解各异的学者,各人站在自己的政治立场上,代表不同的利 益,互相争辩,各不相让,或者授徒讲学,著书立说,就形成了一个学术文化空前 繁荣的百家争鸣的局面。 班固在《汉书· 艺文志》中将先秦诸子分为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 杂、农、小说十家。其中地位最突出的有儒、墨、道、法四家。其主要著作,儒家 有《论语》、《孟子》、《荀子》,墨家有《墨子》,道家有《老子》、《庄子》, 法家有《韩非子》。
起初只称《诗》或《诗三百》, 汉武帝时被列入”五经”,正式 确立为儒家经典,遂称《诗经》 。
第一编
先秦文学
《诗经》中的诗,当初都是配乐的歌词,保留着古代诗歌、音乐、舞蹈三者结合的形式。 《诗经》的编排,按音乐性质的不同,分为《风》、《雅》、《颂》三类。 1、《风》是各诸侯国的土风歌谣,包括《周南》、《召南》、《邶风》、《鄘 风》、《卫风》、《王风》、《郑风》、《齐风》、《魏风》、《唐风》、《秦 风》、《陈风》、《桧风》、《曹风》、《豳风》,共十五国风,一百六十篇。 2、《雅》是朝廷的正声雅乐。《雅》诗共一百零五篇,又按音乐的不同,分为 《大 雅》和《小雅》。《大雅》三十一篇,用于诸侯朝会;《小雅》七十四篇, 用于贵族宴享。 3、《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歌,连歌带舞用以娱神。《颂》分《周颂》三十一篇, 《鲁颂》四篇,《商颂》五篇,共四十篇。
第一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第七节
隋唐五代文学发展概况 隋代文学概貌 唐代文学繁荣的历史文化背景 唐诗发展的历史轨迹 古文运动的理论与实绩 传奇小说演变的历程 佛教文化的影响与变文 词的兴起与唐五代词
第二章
唐五代作品选


第六编 辽金元文学
第五编 宋代文学
第一章 宋代文学发展概况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宋代文学的历史背景和基本特点 宋代散文 宋代诗歌 宋代的词 宋代话本 宋代诗话词话
·在原始社会中,诗歌、音乐、舞蹈三位一体
第一编
先秦文学
·《弹歌》: 断竹,续竹。飞土,逐宍
·刘勰《文心雕龙·通变》:‛黄歌‘断竹’,质之至也。‛ 这首产生于黄帝时代的歌谣写得质朴至极,也就是说它应是最原始 的作品。
第一编
第二节
先秦文学
古代神话传说
神话故事,都是原始社会人们的集体创作
原始文学=口头文学
《周易》为古代卜筮之书 《春秋》是当时记事之史 《诗经》三百篇 反映了周代高度的文化水平 《尚书》中的《周书》
孔子:
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
第一编
先秦文学
《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它收集了
从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 前6世纪)大约五百多年间的三百零五篇诗歌。
《诗经》的编集 ”采诗”——专门采集民间歌谣的官员收集民歌 ”献诗”——公卿士大夫献诗,汇聚到朝廷 ”删诗” ——孔子对《诗》做过一些整理工作
第一编
先秦文学
《战国策》简称《国策》,是一部战国时代 的国别体史料汇编。最初由大约战国末期或秦汉 间人编纂而成,后西汉刘向重新加以整理、编校, 并定名为《战国策》。 《战国策》的思想也比较驳杂,但主要是表 现了纵横家的思想。它着重记述了谋臣策士纵横 捭阖的游说活动,以及他们的谋议和辞说。 《战国策》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首先,它刻画了许多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 其次,《战国策》中谋臣策士的说辞,铺陈 夸张,雄辩恣肆,具有很强的鼓动性和说服力。 再次,《战国策》善于用比喻和寓言来说理, 以增强说理的形象性。 此外,在文体发展上,也有先导的作用。如 《战国策》的铺张扬厉文风,对汉赋的产生和发 展就有着直接的影响。
·帮助我们了解原始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同时,神话又充 满着奇丽的幻想,对后世的文学创作有着深刻的影响。
第一编
第三节
先秦文学
夏商文化的产生
1、夏代:《尚书· 汤誓》 “时日曷丧?予及汝偕亡”——反映了夏末尖锐的社会矛 盾
2、商代:《尚书· 盘庚》屡次提到农事; 甲骨文中有”禾”、”黍”、”稻”、”麦”、”稷”、”粟” :有很 多种类的农产品 甲骨文中有”奴”、”仆”、”臣”、”妾”、”臧”、”奚”:主要 生产者都是奴隶。 ”恒舞于宫,酣歌于室”的”巫风”早已普遍流行
第一编
先秦文学
《诗经》的创作年代很难一一具体指出,但从其形式和内容的 特点来看,可以大体确定:《周颂》全部和《大雅》的大部分是西周初 年的作品;《大雅》的小部分和《小雅》的大部分是西周末年的作品; 《风》的大部分和《鲁颂》、《商颂》的全部则是东迁以后至春秋中 叶的作品。
《诗经》产生的地域,相当辽阔,大致在黄河中下游及汉 水流域一带。
《春秋》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汉武帝时被列入”五经”,正式确立为 儒家经典。所谓”春秋”,是取春秋代序为一年之意,原为古代各国编年史书的 通称,有《周春秋》、《燕春秋》、《宋春秋》、《齐春秋》等,可惜多已亡佚 。今传本《春秋》,据传是孔子删削《鲁春秋》而成。 ‛春秋笔法‛——讲究一字褒贬,微言大义
第一章 清代文学发展概况 第一节清代社会概况 第二节清代诗词文 第三节清代小说 第四节清代戏曲 第五节近代文学概况 第二章清代作品选
第二章 明代作品选
第一编
第一章
第一节
先秦文学
先秦文学发展概况
上古歌谣
《吕氏春秋·古乐》: 昔葛天氏之乐,三人 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阕:一曰载民,二曰玄鸟,三 曰遂草木,四曰奋五谷,五曰敬天常,六曰达帝功 ,七曰依地德,八曰总万物(一作禽兽)之极。
第一章 辽金元文学发展概况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辽金文学概况 元代文学的特殊历史文化背景 元杂剧的盛况 南戏的兴起 元散曲的繁荣 元代诗词文概况
第二章 宋代作品选
第二章 辽金元作品选


第七编 明代文学 第八编 清代文学(含近代)
第一章 明代文学发展概况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明代社会概况 明代小说的兴起 明代戏曲的发展 明代的诗和文 明代的散曲和民歌
第一编
甲骨文
先秦文学
现在能见到的最早的汉字 有独立的形体 有它的读音 有它独特的意义
卦爻辞
保留在《周易》中
注重表现形式,字句很凝练,常常在几个简短的句子里包含了某种生活经验和哲理
第一编
第四节
先秦文学
西周文学的兴起
周史诗的作者,通过对祖宗丰功伟绩的歌颂,说明人君德行修养的重 要,以之告诫后代子孙,反映了周初统治者的思想转变。 ‛敬德‛(《尚书·召诰》) ‛保民‛(《尚书·康诰》)
《左传》即《春秋左氏传》的简称,又称为 《左氏春秋》。它是解释《春秋》的著作。 《左传》编年体的史书。以鲁国十二公为序, 起于鲁隐公元年(前722),迄于鲁哀公二十七年 (前468),具体地记叙了春秋时代二百五十余年 间各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方面 的重大事件,广泛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 《左传》不仅内容丰富,而且刺讥褒贬,态 度鲜明。 《左传》的文学成就主要表现在叙事、写人、 记言三个方面。 《左传》长于叙写战争和复杂的事件。把军 事与政治、外交等因素有机结合起来,尽力揭示 出战争胜负的原因,体现了进步的政治主张和战 略家的眼光。这是《左传》叙写战争的一个突出 特点。 《左传》对于历史不作概念化的叙述,而是 通过具体的人物活动,来形象化地展现历史的发 展变化。《左传》的语言以简练、含蓄为特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