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液的计算和配制
溶液的计算及配制
![溶液的计算及配制](https://img.taocdn.com/s3/m/e771e73c01f69e31433294c6.png)
(2010·黄冈)将 100 g Na2CO3 溶液和 153.7 g BaCl2 溶液混合后,恰好完全反应,过 滤,得滤液的质量为 234 g。求:
(1)反应后生成的沉淀的质量是________。 (2)过滤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解析】本题是一道综合计算题。这类题在考试中经常作为压轴题出现。解题时要先确 定题目中所发生的反应,然后根据化学方程式中已知量的质量求出溶质的质量,根据溶质的 质量分数的定义可求出结果。本题要先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求出沉淀 BaCO3 的质量。
溶液的质量=溶溶 质质 的的 质质 量量 分数 2.溶液稀释问题。根据稀释前后溶质质量不变可得:m浓溶液×a%=m稀 溶液×b%。 3.饱和溶液。可根据溶解度计算,公式为:溶质质量分数=100S+S×100%。
考考点点二 二溶溶液液的的配配制制
1.配制步骤:计算、称量(或量取)、溶解(或稀释)、装瓶、存放。 2.浓缩或稀释溶液的过程中,溶质的质量不变。
(4)盐酸等很多酸都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是因为酸溶液中含有较多的________(用化
学符号表示)。
【解析】本题考查了盐酸溶液的性质和稀释。盐酸的溶质是HCl。将质量分数为36%的 盐酸稀释至3%,可利用溶液稀释公式计算,即m1×36%=120g×3%。浓盐酸的质量分数 会逐渐减小是由于盐酸的挥发性。
【答案】4.5 495.5
常温下,将 15 g 氯化钠加入到 60g 水中,完全溶解后,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为(B) A.15% B.20% C.25% D.33.3%
(2010·海南)
右图是浓盐酸试剂瓶上标签的部分内容。请回答:
(1)该浓盐酸的溶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溶液的配制计算方法与实例
![溶液的配制计算方法与实例](https://img.taocdn.com/s3/m/5a403582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c2.png)
溶液的配制计算方法与实例溶液的配制是化学实验中常见的实验操作之一,正确的配制溶液可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本文将介绍溶液的配制计算方法与实例,帮助读者了解如何准确计算和制备所需浓度的溶液。
一、溶液配制前的准备在进行溶液配制之前,我们需要明确以下几个要素:所需浓度、所需体积、溶质的分子量以及溶剂的密度。
根据这些要素,我们可以通过溶液的配比计算来确定所需溶质和溶剂的质量。
二、溶液配制计算方法1.质量百分比(w/w)计算方法质量百分比是指溶液中溶质质量占整个溶液总质量的百分比。
计算公式如下:质量百分比(w/w)=(溶质质量 / 溶液总质量)× 100%例如,我们需要配制质量百分比为20%的盐酸溶液,溶液总质量为50g。
根据计算公式,可以得出盐酸的质量为10g。
2.体积百分比(v/v)计算方法体积百分比是指溶质体积占整个溶液总体积的百分比。
计算公式如下:体积百分比(v/v)=(溶质体积 / 溶液总体积)× 100%例如,我们需要配制体积百分比为5%的乙醇溶液,溶液总体积为200mL。
根据计算公式,可以得出乙醇的体积为10mL。
3.摩尔浓度(mol/L)计算方法摩尔浓度是指溶质的摩尔数与溶液体积的比值,单位为mol/L。
计算公式如下:摩尔浓度(mol/L)=溶质摩尔数 / 溶液体积(L)例如,我们需要配制浓度为0.1 mol/L的硫酸溶液,溶液体积为500mL。
根据计算公式,可以得出硫酸的摩尔数为0.05mol。
三、溶液配制实例下面以计算溶液配制实例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配制计算方法。
实例1:计算质量百分比溶液的配制我们需要配制质量百分比为10%的氯化钠溶液,溶液总质量为100g。
根据质量百分比计算方法可得,氯化钠的质量为10g。
因此,我们需要称取10g氯化钠并加入适量的溶剂,搅拌溶解即可得到所需溶液。
实例2:计算体积百分比溶液的配制我们需要配制体积百分比为25%的氨水溶液,溶液总体积为200mL。
标准溶液的配置和标定时的计算
![标准溶液的配置和标定时的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2ee3bf12cc7931b765ce1598.png)
标准溶液的配置和标定时的计算一、配制时的计算1、用固体试剂配制(不纯试剂应乘以百分含量)G=E×N×V/1000式中:G——应称固体试剂的克数N——欲配标准溶液的当量浓度E——固体试剂的克当量V——欲配标准溶液的毫升数2、将溶液用水稀释到欲配标准溶液的浓度(该公式基于稀释前和稀释后溶质相等)V2=N1×V1/V2式中:V2——应取已知浓溶液的毫升数V1——欲配标准溶液的毫升数N1——欲配标准溶液的当量浓度N2——已知浓溶液的当量浓度3、由已知比重的浓酸配制所需浓度的酸V2=E×N×V1/(D×P×1000)式中:V2——应取浓酸的毫升数E——浓酸的克当量N——欲配酸的当量浓度D——浓酸的比重P——浓酸的百分含量V1——欲配酸的毫升数4、用两种溶液混合,配制成这两种溶液之间的任一浓度的溶液(也适用于用水稀释浓溶液)V1=N-n V2=N O-N式中:V1——应取浓溶液体积的基数V2——应取稀溶液体积的基数N O——浓溶液的浓度N——欲配溶液的浓度n——稀溶液浓度(用水稀释则n=0)二、标定时的计算1、用已知浓度的标准溶液标定N2=N1×V1/V2式中:N2——被标定的标准溶液的浓度N1——已知标准溶液的浓度V1——已知浓度的标准溶液的毫升数V2——被标定的标准溶液的毫升数2、用固体基准试剂标定N=G×1000/(E×V)式中:N——被标定的标准溶液的浓度G——标定时称取基准物质的克数E——基准物质的克当量V——被标定的标准溶液滴定时消耗的毫升数三、浓度补正计算1、用浓溶液将稀溶液向浓的方向补正△V =(N-N0)/(n-N)V式中:△V——应补加浓溶液的毫升数N——补正后要求的浓度N0——补正前稀溶液的浓度n——浓溶液的浓度V——稀溶液的毫升数2、用稀溶液(或水)将浓溶液向稀的方向补正△V =(N0-N)/(N- n)式中:△V——应补加稀溶液(或水)的毫升数N——稀释后要求的浓度N0——稀释前浓溶液的浓度V——被稀释的浓溶液的毫升数n——稀溶液的浓度(如加水补正时n=0)3、用水将浓溶液向稀的方向补正△V =(V1-V2)V/V2式中:△V——应补加水的毫升数V——被标定溶液的总毫升数V1——滴定时已知浓度的标准溶液的毫升数V2——滴定时消耗被标定溶液的毫升数乙二胺四醋酸二钠滴定液(0.05mol/L)C10H14N2Na2O8·2H2O=372.2418.61g→1000ml 【配制】取乙二胺四醋酸二钠19g,加适量的水使溶解成1000ml,摇匀。
配制溶液
![配制溶液](https://img.taocdn.com/s3/m/67be8adf3186bceb19e8bb81.png)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1、涉及仪器:量筒(或托盘天平药匙)、烧杯、玻璃棒、一定体积的容量瓶、胶头滴管。
2、配制步骤:计算→量取→溶解→(冷却)→转移→洗涤→定容→振荡→摇匀→贴标签。
①.计算ⅰ、如果是由固体配制溶液,固体的质量计算公式为:m=CV(aq) ×Mⅱ、如果是由液体配制溶液,根据稀释定律:C1×V1 =C2 ×V2②.量取ⅰ、如果是由固体配制溶液,用托盘天平称量固体质量ⅱ、如果是由液体配制溶液,用量筒量取溶液③.溶解玻璃棒的作用搅拌加速溶解,如果该物质的溶解产生明显的热效应,应该冷却至室温。
例如:配制氢氧化钠溶液、稀硫酸等溶液时,由于溶解会产生大量的热,而容量瓶所配溶液只能在20℃左右,所以一定要等到溶液温度冷却后再转移到容量瓶中。
④.转移玻璃棒的作用:引流⑤.洗涤每次用20~30毫升蒸馏水,冲洗烧杯和玻璃棒接触溶液的部位,洗涤液转移到容量瓶中,重复操作2~3次。
⑥.定容向容量瓶中注入蒸馏水,待接近刻度线1~2厘米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入蒸馏水⑦.振荡、摇匀、贴标签3、误差分析:①.称量时没有使用游码,即便左物右码弄错的话,也不会产生误差;称量时使用了游码,如果左物右码弄错的话,导致所称量的质量减少,导致浓度偏低。
②.量取浓溶液时※俯视:液面下移,液体体积不到要量取的体积,导致所配溶液的浓度偏低。
※仰视:液面上移,液体体积超过了要量取的体积,导致所配溶液的浓度偏高。
说明:量筒是没有0刻度的量器,从下向上刻度值逐渐增大。
③.溶解时如果搅拌、稀释过程中产生迸溅,将会导致浓度偏低。
④在转移过程中,如果因为操作失误,有部分溶液流淌在容量瓶外,将导致浓度偏低。
⑥.定容时※俯视:凹液面的最低点下移了,就是说蒸馏水没有加到刻度线的位置,使浓度偏高。
※仰视:凹液面的最低点上移了,就是说蒸馏水超过刻度线的位置,使浓度偏低。
注意:只要发现蒸馏水加多了,溶液倒掉,重新配置,不能将高出刻度线的溶液取出,即便取出该溶液的浓度仍然是偏低的。
配制溶液常用公式
![配制溶液常用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67bcf6ca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171b012.png)
配制溶液常用公式在我们的化学世界里,配制溶液可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能。
就像大厨调制美味的菜肴需要精确的配方一样,化学家们在实验室里配制溶液也得依靠准确的公式。
记得有一次,我在实验室里指导学生们配制一种特定浓度的氯化钠溶液。
当时,大家都充满了好奇和期待,跃跃欲试。
其中有个小同学,特别积极,眼睛瞪得大大的,紧紧地盯着实验器材。
咱们先来说说物质的量浓度的公式,也就是 c = n / V 。
这里的 c 表示物质的量浓度,n 是溶质的物质的量,V 是溶液的体积。
比如说,要配制 1mol/L 的氢氧化钠溶液 500 毫升,那首先得算出需要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也就是 1mol/L×0.5L = 0.5mol。
然后再根据氢氧化钠的摩尔质量算出质量,就能准确称取所需的氢氧化钠固体啦。
还有质量分数的公式 w = m 质 / m 液 × 100% 。
假设要配制质量分数为 20%的硫酸铜溶液 200 克,那就得先算出溶质硫酸铜的质量为 200 克×20% = 40 克,然后再加入 160 克的水,就能轻松搞定啦。
回到那次实验室经历,那个积极的小同学一开始手忙脚乱的,不是称错了溶质的质量,就是量错了溶液的体积。
我就耐心地跟他说:“别着急,咱们一步步来,按照公式,先算清楚需要多少,再动手操作。
”在我的指导下,他慢慢静下心来,认真计算,最后成功配制出了溶液,那高兴的样子,就像得了大奖似的。
在实际应用中,配制溶液的公式可帮了大忙。
比如在农业生产中,给农作物配制营养液,就得准确计算各种营养成分的浓度,不然农作物可长不好哟。
在医药领域,配制药物溶液更是要求精确无误,一点点差错都可能影响药效,甚至危及生命。
所以说,这些配制溶液的常用公式就像是我们手中的魔法棒,只要掌握好了,就能在化学的世界里变出各种想要的溶液。
大家可别小看这些公式,它们可是我们探索化学奥秘的重要工具呢!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和实验中,能熟练运用这些公式,配制出准确、有效的溶液,为我们的科学探索之路打下坚实的基础。
1.1.11.理论一般溶液的配制方法
![1.1.11.理论一般溶液的配制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84b859c5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ae.png)
三、一般溶液的配制步骤
1、直接水溶法、介质水溶法 计算溶质质量→称量(托盘天平) →溶解→
定容→混匀。 2、稀释法 计算浓溶液体积→量取(量筒) →稀释→定
容→混匀。
一、一般溶液的配制
在配制时试剂的质量由托盘天平称量,体积用 量筒或量杯量取。配制这类溶液的关键是正确 的计算应该称量溶质的质量以及应该量取液体 溶质的体积。
二、配制方法
1、直接水溶法:直接用水溶解、定容。适用于 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的固体试剂如氢氧化钠 、氯化钠、硝酸钾等。
2、介质水溶法:用介质溶解后,用水定容。 适用于溶解度小或易与水反应的固体试剂如 Fecl3、Sbcl3、Bicl3
酸碱滴定反应的溶液配制与计算
![酸碱滴定反应的溶液配制与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77c7aa5b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bd.png)
酸碱滴定反应的溶液配制与计算酸碱滴定反应是化学实验室中常见的一种定量分析方法,用于测定溶液中酸碱物质的含量。
溶液的配制和计算在酸碱滴定反应中是至关重要的步骤。
本文将介绍有关酸碱滴定反应溶液配制与计算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酸碱滴定反应的基本原理酸碱滴定反应是通过加入一种已知浓度的酸或碱溶液滴定到待测溶液中,测定滴定液与被滴定溶液之间化学反应的终点,从而推断待测溶液中酸碱物质的含量。
酸碱滴定反应中常用的指示剂包括酚酞、溴酚蓝等,它们能够在滴定终点时发生明显的颜色变化。
二、溶液配制的基本要点1. 确定滴定酸和滴定碱的性质:根据待测溶液的性质,选择适合的滴定酸和滴定碱。
一般来说,如果待测溶液是酸性的,则选择强碱作为滴定酸,反之则选择强酸作为滴定碱。
2. 准备滴定酸和滴定碱的溶液:根据滴定酸和滴定碱的浓度要求,通过稀释或称量一定质量的物质配制溶液。
使用天平或容量瓶等工具进行准确的配制,避免量取和配制过程中的误差。
3. 标定滴定溶液:使用已知浓度的酸碱溶液标定滴定溶液的浓度。
通过反复滴定,直到滴定时化学反应达到终点时的体积变化一致,并记录滴定液的体积。
三、溶液配制与浓度计算的步骤1. 确定所需的滴定液体积:根据滴定反应的计量关系和待测溶液中酸碱物质的含量,计算出所需滴定液的体积。
2. 计算滴定液的物质量:根据滴定液的浓度和所需滴定液的体积,使用浓度与体积的计算公式计算出所需的物质量。
3. 准备滴定液:将计算得到的物质量加入适量的溶剂中,溶解并搅拌均匀,制备所需浓度的滴定液。
4. 定量配制待测溶液:根据待测溶液中酸碱物质的含量,计算出所需的滴定液的体积,并用适量的溶剂将待测物质溶解均匀。
5. 进行滴定反应:将滴定酸滴入待测溶液中,加入指示剂,当滴定终点发生颜色变化时,停止加入滴定酸。
6. 记录滴定体积:在滴定过程中,记录滴定液的滴定体积,计算出待测溶液中酸碱物质的含量。
四、注意事项1. 在进行滴定反应时,应保持实验室的温度和湿度稳定,以减少外界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溶液的配制计算方法与实例解析
![溶液的配制计算方法与实例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da4a6f81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85.png)
溶液的配制计算方法与实例解析一、引言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一种均匀混合物。
在实验室研究、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需要制备溶液来满足特定的需求,因此学会溶液的配制计算方法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常见的溶液配制计算方法,并结合实例进行解析,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方法。
二、溶液的配制计算方法1. 质量百分比法质量百分比是指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与溶液总质量的比值,通常用百分数表示。
要计算溶质的质量百分比,可以使用以下公式:质量百分比 = (溶质质量 / 溶液总质量) × 100%例如,要制备一个质量百分比为20%的盐溶液,如果溶液总质量为100克,则溶质盐的质量为20克。
2. 体积百分比法体积百分比是指溶质的体积与溶液总体积的比值,同样使用百分数表示。
计算溶质的体积百分比可以使用以下公式:体积百分比 = (溶质体积 / 溶液总体积) × 100%例如,要制备一个体积百分比为10%的乙醇溶液,如果溶液总体积为200毫升,则乙醇的体积为20毫升。
3. 摩尔浓度法摩尔浓度是指溶质的摩尔数与溶液总体积的比值,常用单位是摩尔/升(mol/L)。
计算溶质的摩尔浓度可以使用以下公式:摩尔浓度 = (溶质的摩尔数 / 溶液总体积)例如,要制备一个摩尔浓度为0.1mol/L的硫酸溶液,如果溶液总体积为500毫升,并且硫酸的摩尔质量为98g/mol,则需要溶解5克的硫酸。
4. 体积浓度法体积浓度是指溶质的体积与溶液总体积的比值,常用单位是升/升(L/L)。
计算溶质的体积浓度可以使用以下公式:体积浓度 = (溶质的体积 / 溶液总体积)例如,要制备一个体积浓度为0.05L/L的氨水溶液,如果溶液总体积为2升,并且氨水的体积为100毫升,则需要将100毫升的氨水加入2升的溶剂中。
三、实例解析1. 实例一:质量百分比法假设要制备一个质量百分比为30%的食盐溶液,溶液总质量为200克。
根据质量百分比的计算方法,我们可以得到溶质盐的质量:溶质盐的质量 = (30% / 100%) × 200克 = 60克因此,需要将60克的食盐溶解在200克的溶剂中,即可得到质量百分比为30%的食盐溶液。
化学分析浓度计算和溶液配制
![化学分析浓度计算和溶液配制](https://img.taocdn.com/s3/m/04aaca2b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9e.png)
化学分析浓度计算和溶液配制化学分析是一项重要的实验工作,通过对物质组成和浓度的分析,可以揭示物质的特性、性质以及相互作用。
在化学分析过程中,浓度计算和溶液配制是不可或缺的环节。
本文将介绍化学分析浓度计算和溶液配制的步骤与技巧。
一、浓度计算1. 质量浓度计算质量浓度是指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通常用克/升表示。
计算质量浓度时,首先要知道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和溶液的体积。
计算公式为:质量浓度(g/L)= 溶质质量(g)/ 溶液体积(L)例如,有一溶液中含有20克氯化钠,溶液体积为1升,则该溶液的质量浓度为20 g/L。
2. 摩尔浓度计算摩尔浓度是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的摩尔数,通常用摩尔/升表示。
计算摩尔浓度时,需知道溶液中溶质的摩尔数和溶液的体积。
计算公式为:摩尔浓度(mol/L)= 溶质的摩尔数(mol)/ 溶液体积(L)例如,有一溶液中含有0.1摩尔硫酸,溶液体积为0.5升,则该溶液的摩尔浓度为0.2 mol/L。
二、溶液配制1. 溶质质量计算在溶液配制中,有时我们需要知道所需溶质的质量。
首先要确定所需溶质的浓度和所需溶液的体积,然后通过质量浓度计算中的公式进行计算。
溶质质量(g)= 质量浓度(g/L)×溶液体积(L)例如,我们需要配制100毫升浓度为0.5 mol/L的硫酸溶液。
由摩尔浓度计算可知,所需硫酸的摩尔数为0.05摩尔(0.5 mol/L ×0.1 L)。
如果硫酸的摩尔质量为98.08 g/mol,则所需硫酸的质量为4.9克(0.05摩尔 × 98.08 g/mol)。
2. 溶液体积计算在溶液配制中,有时我们需要知道所需溶液的体积。
一种常见的情况是,我们需要将一定量的溶液稀释到特定的浓度。
通过摩尔浓度计算的公式,可以反推所需溶液的体积。
溶液体积(L)= 溶质的摩尔数(mol)/ 摩尔浓度(mol/L)例如,我们有10毫升的0.4 mol/L硫酸溶液,现需要将其稀释到0.1 mol/L浓度。
溶液的稀释(或浓缩)和配制(或混合)的计算
![溶液的稀释(或浓缩)和配制(或混合)的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b0865436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cc.png)
溶液的稀释(或浓缩)和配制(或混合)的计算溶液的稀释(或浓缩)和配制(或混合)的计算[学习要点]1.掌握有关溶液稀释(或浓缩)、溶液混合的计算。
2.掌握有关溶液配制的计算。
[教学点拨]1.在进行溶液的混合、稀释(或浓缩)的计算时,必须遵循两条原则:即在混合、稀释(或浓缩)前后:(1)物质的总质量不变;(2)溶质的总质量也不变。
2.两种溶液(特别是密度相差很大的两种溶液)混合,它们的溶质质量可以相加,但体积不能相加。
混合溶液的体积必须通过它们的质量和密度求得。
[典型例题]例将20毫升98%的浓硫酸(ρ=1.84克/厘米3)稀释成40%的稀硫酸(ρ=1.3克/厘米3),问加水多少毫升?可配制多少毫升的稀硫酸?解析这类问题实际上是用水稀释浓溶液的计算。
解题的关键是稀释前后溶质质量不变,应注意溶液密度、质量、体积的换算及水的体积与质量的关系。
因为水的密度一般均看成1克/厘米3,所以水的克数即相同于水的毫升数。
设需要加水x 毫升,20×1.84×98%=(20×1.84+x)×40%x=53.35(毫升)可配制成40%的稀硫酸体积为20 1.8453.35169.341.3+?=(毫升)[强化训练]一、选择题1.若将100克20%的某溶液的浓度降低到5%,需加水 ( )(A)150克 (B)200克 (C)300克 (D)400克2.含氨15%的氨水2千克,稀释到含氨0.3%时,需要加水 ( )(A)98千克 (B)100千克 (C)102千克 (D)104千克3.用质量分数为60%的酒精溶液A 与质量分数为25%的酒精溶液B 配成质量分数为45%的酒精溶液。
所用A 、B 溶液的质量比为 ( )(A)1:2 (B)2:3 (C)4:3 (D)3:14.有食盐水a 克,其质量分数为m%,若将其浓度稀释到n%时,应加水的质量是( ) (A)m n a -克 (B)()a m n m -克 (C)()a n m m -克(D)()a m n n-克 5.有一瓶质量分数为20%的某溶液,倒出3/4体积后,再加水到原来的质量;又倒出2/3体积,最后剩余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 )(A)6% (B)5% (C)4% (D)3%6.要使x 克15%的硝酸钠溶液浓度增大一倍,可采用的方法是 ( )(A)蒸发掉2x 克水 (B)蒸发掉2x ·15%克水 (C)加x 克硝酸钠 (D)加15100x 克硝酸钠7.在4℃时,V 升水中溶解质量分数为c%的浓盐酸A 毫升(浓盐酸的密度为ρ克/厘米3),则稀释后盐酸的质量分数为 ( ) (A)100%100A V ρ?? (B)%100%A c V cρρ?+ (C)%100%100()c V A ρρ? (D)%100%1000Ac V Aρρ?+ 8.已知98%的硫酸密度为1.84克/厘米3,2%的硫酸密度为1.01克/厘米3,将50毫升98%的硫酸溶液与50毫升2%的硫酸溶液相混合后,溶液的质量分数是 ( )(A)大于50% (B)小于50% (C)等于50% (D)无法估计二、填空题1.a%某溶液b 克,稀释成c%时,需加水克。
溶液的配制与分析
![溶液的配制与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5fca45b9cf84b9d529ea7ac0.png)
7. 装瓶贴标签
容量瓶中不能存放溶 液,因此要把配制好的 溶液转移到试剂瓶中, 贴好标签,注明溶液的 名称和浓度。
实验再现
精确到 0.1g
冷却到室 温
引流
洗涤
胶头 滴管
3. 误差分析
②除了烧杯外还需要什么仪器? 玻璃棒
③溶质溶解后,溶液是否可马上移入容量瓶中呢? 不能,应该冷却至室温后再移入容量瓶
0.6g NaCl
4. 转移
①直接把烧杯中溶液倒入容量瓶中行吗?
不能,由于容量瓶瓶颈较细, 为避免液体 洒在外面,应该 用玻璃棒引流。
②此时溶质是否完全被转移 到容量瓶? 应如何处理?
4. 与c(B)有关的计算:
例:如图为实验室某浓盐酸试剂瓶标签上的有关数据,试 根据标签上的有关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盐酸 分子式:HCl 质量分数为36.5% 相对分子质量:36.5 密度:1.19g/cm3
(1)该浓盐酸中H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______mol•L-1
例:如图为实验室某浓盐酸试剂瓶标签上的有关数据,试
例:如图为实验室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浓盐酸试剂瓶标签上的有关数据,试
根据标签上的有关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盐酸 分子式:HCl 质量分数为36.5% 相对分子质量:36.5 密度:1.19g/cm3
(3)该同学将所配置 的0.400mol/L的盐酸溶液加到
10mL0.5mol/L的Na2CO3溶液中,产生气体体积最大时,加入
5.定容
向容量瓶中加入蒸馏水,在 距离刻度1~2cm时,改用胶 头滴管滴加蒸馏水至刻度线。 (液体凹液面最低处与刻度 线相切)
溶液配制过程书写
![溶液配制过程书写](https://img.taocdn.com/s3/m/b84cd16e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f5.png)
溶液配制过程书写
溶液的配制是实验室中常见的操作,下面详细介绍溶液配制的书写过程。
一、计算所需溶质的质量
根据所需的浓度和体积,计算出所需溶质的质量。
例如,如果需要配制100mL 浓度为0.1mol/L的NaCl溶液,则需要称取0.1mol的NaCl,即5.85g。
二、称量所需溶质和溶剂
使用电子天平称量所需质量的溶质,并用量筒量取所需的溶剂。
例如,称取
5.85g的NaCl,并量取94.15mL的水作为溶剂。
三、将溶质溶解在溶剂中
将称取的溶质加入到量取的溶剂中,并用玻璃棒搅拌至溶解。
例如,将NaCl 加入到量取的水中,并用玻璃棒搅拌至溶解。
四、将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中
将溶解好的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中,容量瓶需要预先干燥并检查是否漏水。
例如,将溶解好的NaCl溶液转移到100mL的容量瓶中。
五、洗涤容量瓶并定容
用少量溶剂洗涤容量瓶内部的溶液,并将洗涤液全部转移到容量瓶中。
然后向容量瓶中加入适量的溶剂至刻度线。
例如,加入适量的水至刻度线。
六、摇匀溶液
轻轻摇动容量瓶,使溶液均匀混合。
七、贴上标签并标记溶液名称和浓度
在容量瓶上贴上标签,标记溶液的名称和浓度。
例如,在容量瓶上贴上标签,标记为“NaCl溶液,0.1mol/L”。
溶液的稀释计算与溶液配制实验
![溶液的稀释计算与溶液配制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1ad6c0c8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d3.png)
溶液的稀释计算与溶液配制实验溶液的稀释计算和配制是化学实验中常见的操作。
通过适当调整溶液的浓度,可以满足实验需求,并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本文将介绍溶液的稀释计算和配制实验的方法和步骤。
一、溶液的稀释计算稀释溶液是指通过加入溶剂或者其他稀释液体,使溶液浓度减小的操作。
溶液的稀释计算涉及到浓度、体积和溶质质量的关系。
下面是计算溶液的稀释所需的公式:1. C1V1 = C2V2其中,C1表示初始溶液的浓度,V1表示初始溶液的体积,C2表示目标浓度,V2表示目标溶液的体积。
2. M1V1 = M2V2其中,M1表示初始溶质的质量,V1表示初始溶液的体积,M2表示目标溶质的质量,V2表示目标溶液的体积。
通过以上公式,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计算出所需的溶质质量或溶液体积,并进行相应的操作。
二、溶液配制实验步骤溶液的配制实验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确定目标浓度和体积:根据实验需求,确定目标溶液的浓度和体积。
2. 准备溶质:根据目标浓度计算出所需的溶质质量,并准备相应质量的溶质。
3. 加入溶剂:将溶质加入容器中,再逐渐加入溶剂(通常为水)至目标体积。
4. 摇匀或搅拌:将容器中的溶液摇匀或搅拌,确保溶质充分溶解。
5. 检查浓度:使用适当的仪器或试剂检测溶液的浓度,确保实验需求的达到。
6. 校正:如果浓度与目标有较大偏差,可根据需要进行校正操作,如再次稀释或添加溶质。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准确配制出所需的溶液。
三、实验注意事项在进行溶液配制实验时,还需注意以下几点:1. 清洁容器:使用清洁的容器进行实验,避免杂质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2. 精确称量:溶质的质量需要精确称量,避免误差导致浓度偏差。
3. 溶液充分溶解:在加入溶剂后,需要充分摇匀或搅拌,确保溶液中的溶质完全溶解。
4. 浓度检测:使用准确的浓度检测方法,如比色法、电导率测定等,确保浓度符合实验要求。
5. 安全操作:在进行溶液配制实验时,需注意安全操作,如佩戴实验手套、护目镜等,并避免溶液接触皮肤或眼睛。
标准溶液的配制计算公式
![标准溶液的配制计算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ba31e7e9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18.png)
标准溶液的配制计算公式
标准溶液是一种已知浓度的溶液,通常用于化学实验中的测量、质量控制、标定等工作。
为了确保标准溶液的浓度与精确性,它的配制需要遵循一定的计算公式。
标准溶液的配制计算公式可以分为两种类型:质量、摩尔浓度计算公式。
前者适用于固体与液体的混合,后者则适用于纯液体间的混合。
1. 质量浓度计算公式
标准溶液的质量浓度(C)可以通过质量(m)与体积(V)的比值来计算,公式如下:
C = m/V
其中,C为标准溶液的质量浓度,单位通常为mg/mL;m为标准品的质量,单位通常为毫克(mg);V为溶液的体积,单位通常为毫升(mL)。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需要先准确称量标准品,再通过稀释法控制溶液的浓度,直至满足实验的要求。
例如,要配制一升0.1mol/L的NaOH溶液,可以先将4g的NaOH 固体称入一烧杯中,并用蒸馏水稀释至一定体积(例如500mL),再转移到一量瓶中。
接着,用蒸馏水将溶液满至总体积(即一升),摇匀即可得到所需的标准NaOH溶液。
2. 摩尔浓度计算公式
标准溶液的摩尔浓度(C)可以通过摩尔数(n)与溶液体积的比值来计算,公式如下:
C = n/V
其中,C为标准溶液的摩尔浓度,单位为mol/L;n为标准品的摩尔数,单位为mol;V为溶液的体积,单位为升。
此种方法常用于两种液态物质的配制,如酸碱滴定、盐酸配制等。
总体而言,标准溶液的配制计算公式主要有上述两种。
在进行配
制实验前,首先需要明确实验所需的溶液体系、浓度级别及具体配制细节,以确保最终得到的标准溶液准确、稳定和可重复。
溶液配置
![溶液配置](https://img.taocdn.com/s3/m/e3673459482fb4daa58d4bb2.png)
0.05g/ml
0.05g指示剂加入0.05mol/l氢氧化钠1.6ml,加水溶解到 100ml
稀硝酸 氯化物
标准氯化钠溶液 硝酸银
10.50%
量取105ml浓硝酸用水稀释至1000ml
1.65% 0.1mol/l
称取0.165g氯化钠溶解到1000ml.临用前取10ml加水稀释 到100ml
取17.5g硝酸银加水稀释至1000ml
称取1.5g氯化亚锡,加水10ml,再加少量盐酸溶解即得。现用现配。
二、药用辅料异丙醇产品分析所用试剂
分析项目 所用试剂
碘试液
鉴
别 NaOH试液
重铬酸钾试液
浓度
配置方法
0.05mol/L
取13g碘,加36g碘化钾,与50ml水溶解后加3滴盐 酸然后用水稀释至1000ml,存放在棕色玻璃瓶中。
4.30%
甲基红 酸碱滴定指示剂 1g/L 取0.1g甲基红,溶于乙醇,用乙醇稀释到100ml。
甲基橙 酸碱滴定指示剂 1g/L 取0.1g甲基橙,溶于70℃水中,冷却,用水稀释到100ml。
淀粉
专属指示剂
10g/L
取1.0g淀粉,加5ml水调成糊状,在搅拌下加入90ml沸腾的水中,煮沸 1-2min,冷却,稀释至100ml.
称取0.1g酚酞溶于乙醇,并用乙醇稀释成100ml
取高锰酸钾3.2g,加水1000ml,煮沸15分钟,密塞, 静置2日以上用垂熔玻璃器滤过,摇匀。
取氢氧化钾33g溶于100ml水中,摇匀。
三、常用指示剂配置
试剂名称
分析项目
浓度
配制方法
酚酞 酸碱滴定指示剂 10g/L 取1.0g酚酞,溶于乙醇,用乙醇稀释到100ml。
化学反应中的溶液的配制和浓度计算
![化学反应中的溶液的配制和浓度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b4df0838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ad.png)
化学反应中的溶液的配制和浓度计算化学反应是化学的基础,而溶液是很多化学反应必然要使用的物质,因此如何正确地配制溶液,如何计算溶液的浓度,是进行化学实验的基本技能,也是化学学习的重要内容。
一、溶液的配制1.溶液的定义溶液是由溶剂和溶质组成的混合物,其中溶剂是溶解溶质的有组织或无组织的液态。
根据不同的溶解度,溶液可以分为饱和溶液、过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其中,当溶质在溶剂中的最大溶解度被达到时,为饱和溶液。
2.溶液的配制溶液的配制通常包括两种情况:一是从固体样品中配制,二是从液体中配制。
(1)从固体样品中配制从固体样品中配制溶液可以通过计算溶解度和摩尔质量来完成。
首先根据需要制备的溶液体积以及所需的溶质质量来计算溶质摩尔数,然后通过溶质的摩尔质量计算所需的溶剂体积。
最后把溶质加入到溶剂中,搅拌均匀即可。
需要注意的是,有些固体样品在加入溶剂中后会产生剧烈的反应,需要小心使用。
(2)从液体中配制从液体中配制溶液通常需要计算液体浓度,并根据需要配制所需的体积。
例如,如果需要制备1L浓度为0.1mol/L的HCl溶液,首先需要计算所需的HCl质量,然后在10mL蒸馏水中逐渐加入所需的饱和HCl溶液并搅拌均匀,最后用蒸馏水将溶液体积补足至1L。
二、溶液的浓度计算1.浓度的定义浓度是溶液中溶质的量与溶液体积之比,通常用单位体积的质量或摩尔数来表示。
常见的浓度单位有质量浓度(g/L)、摩尔浓度(mol/L)、体积浓度(L/mL)和百分比等。
2.浓度的计算对于已知溶质的质量和溶液体积的情况,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浓度:浓度(单位)=溶质的质量(单位)/溶液体积(单位)对于已知溶液浓度的情况,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溶质的质量:溶质的质量(单位)=浓度(单位)×溶液体积(单位)对于饱和溶液的情况,可以通过浓度表和溶解度来计算浓度。
在计算浓度时,还需要注意单位的转换。
例如,如果需要将g/L单位转换为mol/L单位,可以通过计算溶质的摩尔质量来进行转换。
配置溶液计算的公式
![配置溶液计算的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da7a7833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0b.png)
配置溶液计算的公式配置溶液是化学实验中常见的操作,它是指将一定量的固体或液体溶解在一定体积的溶剂中,制备出一定浓度的溶液。
而计算溶液配置所需的物质量和溶液浓度,需要用到一些公式。
本文将介绍配置溶液计算的公式及其应用。
一、溶液浓度的计算公式在配置溶液前,我们需要先确定所需的溶液浓度。
溶液浓度的计算公式是:C = m / V其中,C表示溶液的浓度,单位为mol/L(摩尔/升)或 g/L(克/升);m表示所需溶质的质量,单位为mol(摩尔)或g(克);V表示溶液的体积,单位为L(升)。
例如,我们需要制备1L浓度为0.1mol/L的NaOH溶液,那么我们需要计算出所需的NaOH质量。
根据上述公式,可得:m = C × V = 0.1mol/L × 1L = 0.1mol即所需的NaOH质量为0.1mol或40g(NaOH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0)。
二、配制溶液的计算公式在确定所需溶液浓度后,我们需要按照一定比例将溶质加入溶剂中,制备出所需的溶液。
配制溶液的计算公式是:m1 = C1 × V1其中,m1表示所需溶质的质量,单位为mol(摩尔)或g(克);C1表示所需溶液的浓度,单位为mol/L(摩尔/升)或g/L(克/升);V1表示所需溶液的体积,单位为L(升)。
例如,我们需要制备1L浓度为0.1mol/L的NaOH溶液,那么我们需要计算出所需的NaOH质量。
根据上述公式,可得:m1 = C1 × V1 = 0.1mol/L × 1L = 0.1mol即所需的NaOH质量为0.1mol或40g(NaOH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0)。
将40g NaOH加入1L水中,摇匀即可得到所需的浓度为0.1mol/L 的NaOH溶液。
三、溶解度的计算公式在实际操作中,有时我们需要了解某种物质在溶剂中的溶解度,以便确定溶液的配制比例。
溶解度的计算公式是:S = m / V其中,S表示物质在溶液中的溶解度,单位为mol/L(摩尔/升)或 g/L(克/升);m表示所溶解物质的质量,单位为mol(摩尔)或g(克);V表示溶液的体积,单位为L(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答案】D
3.(2010· 桂林)用固体氯化钠配制 100 g 10%的氯化钠溶液,不需要使用的仪器是( A.玻璃棒 B.石棉网 C.烧杯 D.量筒
)
【解析】量筒用来量取溶剂体积,烧杯为配制容器,玻璃棒用于搅拌,加速溶解。在常 温下配制,无需加热,用不到石棉网。
【答案】B
4.(2010· 海南)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下列操作中有错误的是(
【解析】本题考察溶液的配制过程,顺序应为计算、称量、溶解、装瓶、存放。
【答案】C
二、填空题(共 25 分) 1.(16 分)(2010· 烟台)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储水库,浩瀚的海洋蕴含着丰富的化学资源。 我市具有较长的海岸线,海洋资源开发前景广阔。 (1)目前海水淡化普遍采用的方法是多级闪急蒸馏法(或蒸馏法), 证明得到的水是淡水的 方法是加热蒸发后无残留物(或液体不导电、加入硝酸银溶液无沉淀产生等其他合理答案也 可)。 (2)海底不仅蕴藏着大量的煤、石油、天然气等常规化石燃料,人们还在海底发现了一 种新型矿产资源是可燃冰(或天然气水合物),被科学家誉为“21 世纪能源”。
【解析】此题考查溶液的有关知识。植物油不溶于水,将植物油放入水中得到的是乳浊 液,A 错;配制溶液时,搅拌只能加快溶质的溶解速度,而不能增大溶质的溶解度,B 错; 根据溶液的均一性,将 10%的 KNO3 溶液倒出一半,剩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仍为 10%, C 错;将 25 g KCl 溶液蒸干得 5 g KCl 固体,则原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5 g/25 g×100% =20%,D 正确。
(2010· 邵阳 )实验室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时, 可能涉及以下操作: A.称量; B.计算; C.溶解;D.装瓶贴标签。回答下列问题: (1) 用 氯 化 钠 固 体 和 蒸 馏 水 配 制 50 g 6% 的 氯 化 钠 溶 液 时 , 其 操 作 顺 序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2)配制上述溶液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量筒、玻璃棒和________,其中玻璃棒在该实 验中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考点二 考 点 二溶液的配制 溶液的配制
1.配制步骤:计算、称量(或量Fra bibliotek)、溶解(或稀释)、装瓶、存放。 2.浓缩或稀释溶液的过程中,溶质的质量不变。
(2010· 南安)2010年4月14日,青海省玉树县发生大地震,某护士为帐篷里的一位 病人滴注500 mL的生理盐水(NaCl的质量分数为0.9%,溶液的密度约为1 g/mL)。计算500 mL的生理盐水中NaCl的质量为________g,水的质量为________g。
500 g×20% 【解析】浓硫酸要量取的体积= =55.5 mL,有关量筒量程选择的要求 98%×1.84 g/mL 是:能够一次量取的最小规格的量筒,以便减小误差。所以要选 100 mL 的量筒。
【答案】B
8.(2011 中考预测题)下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将甲、乙、丙三种物 质 t2 ℃时的饱和溶液降温至 t1 ℃,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关系正确的是( ) A.甲>乙>丙 C.甲=乙>丙 B.甲=乙=丙 D.丙>甲=乙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课件专题4 溶液的计算及配制
1.掌握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含义。 2.学会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3.进一步加深对溶液各项参数的认识。
考点一 溶质的质量分数 考 点 一溶质的质量分数
化学中通常使用溶质的质量分数来定量表示溶液的组成。 溶质的质量 1.公式:溶质质量分数= ×100% 溶液的质量 变式:溶质的质量=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 溶质的质量 溶液的质量= 溶质的质量分数 2.溶液稀释问题。根据稀释前后溶质质量不变可得:m浓溶液×a%=m稀 溶液×b%。 S 3.饱和溶液。可根据溶解度计算,公式为:溶质质量分数= ×100%。 100+S
【解析】本题考查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定义公式。可直接利用其求溶质的变式求得。
【答案】4.5 495.5
常温下,将 15 g 氯化钠加入到 60g 水中,完全溶解后,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为(B) A.15% B.20% C.25% D.33.3%
(2010· 海南)
右图是浓盐酸试剂瓶上标签的部分内容。请回答: (1)该浓盐酸的溶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化学式); (2)现要配制3%的稀盐酸120 g,需要这种浓盐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g ; (3)使用一段时间后,浓盐酸的溶质的质量分数小于36%,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盐酸等很多酸都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是因为酸溶液中含有较多的________(用化 学符号表示)。
)
【解析】量取水读数时,视线应与凹液面的切线相平。
【答案】C
5.(2010· 桂林)t ℃时,向 10 g 水中逐渐加入硝酸钾晶体至饱和,则此过程中该溶液满 足右图,a、b 两个变量的变化关系是( ) A.a—溶解度,b—溶质质量 B.a—溶质的质量分数,b—溶质质量 C.a—溶质质量,b—溶剂质量 D.a—溶质的质量分数,b—溶剂质量
某小组同学将 530 g 碳酸钠溶液加入到 280 g 石灰乳(水和氢氧化钙的混合物)中,使之 恰好完全反应,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1%,计算加入的碳酸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 数。
解:设碳酸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 x。 Na2CO3+ Ca(OH) 2===CaCO3↓+2NaOH 106 100 80 100x 80x x 106 106 100x 80x 则 + ÷ 1%= 530 g+ 280 g 106 106 解得 x=10.6 g 则加入的碳酸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10.6 g ×100%= 2% 530 g
(2010· 黄冈 )将 100 g Na2CO3 溶液和 153.7 g BaCl 2 溶液混合后,恰好完全反应,过 滤,得滤液的质量为 234 g。求: (1)反应后生成的沉淀的质量是________。 (2)过滤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解析】本题是一道综合计算题。这类题在考试中经常作为压轴题出现。解题时要先确 定题目中所发生的反应, 然后根据化学方程式中已知量的质量求出溶质的质量, 根据溶质的 质量分数的定义可求出结果。本题要先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求出沉淀 BaCO3 的质量。
【解析】t2 ℃时,甲、乙、丙都饱和,降至 t1 ℃时,甲、乙都析出晶体,溶质的质 量分数都下降。由于二者 t1 ℃时溶解度相等,故甲、乙的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丙开始时 的溶解度最低,温度降低后,溶解度虽然增加,但溶液质量分数未变,查图可知,此时丙的 溶质质量分数小于甲、乙。
【答案】C
9. (2011 中考预测题)实验室欲用氯化钠配制 500 g 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0.9%的生理盐水, 现有下列操作: ①量取蒸馏水; ②溶解; ③计算; ④称取氯化钠固体。 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A.①②③④ B.③②④① C.③④①② D.④③②①
【答案】D
2.(2010· 丽水)在一定温度下,向盛有 100 克蔗糖溶液的烧杯中再加入 5 克蔗糖,充分 搅拌后,一定保持不变的是( ) A.溶质的质量 B.溶液的质量 C.溶质的质量分数 D.蔗糖的溶解度
【解析】 温度不变, 蔗糖的溶解度不变。 新加入的 5 g 蔗糖可能溶解也可能未全部溶解, 故溶质的质量、溶液的质量和溶质的质量分数都不确定。
【答案】(1)19.7 g (2)解:生成 BaCO3 的质量为 100 g+ 153.7 g-234 g=19.7 g 设反应生成的氯化钠质量为 x Na2CO3+ BaCl 2===BaCO3↓+2NaCl 197 117 19.7 g x 197 117 = x= 11.7g 19.7 g x 11.7 g 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100% =5% 234 g 答:过滤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5%。
(3)海水晒盐能够得到粗盐和卤水。 ①卤水中含有 MgCl2、 KCl 和 MgSO4 等物质, 下图是它们的溶解度曲线。 t1 ℃时, MgCl2、 KCl 和 MgSO4 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最大的是 MgCl2,将 t1 ℃的 MgCl2、 KCl 和 MgSO4 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加热到 t2 ℃以上时,会析出硫酸镁晶体(填名称)。
【解析】所需水的体积 V=500 mL-
500 mL×1.14 g/mL×20% =436.8 mL 98%×1.84 g/mL
【答案】A
7.(2010· 兰州)实验室用密度为 1.84 g/cm3、质量分数为 98%的浓硫酸和蒸馏水,配制 500 g 质量分数为 20%的稀硫酸。需要用多少 mL 的量筒量取多少 mL 的浓硫酸?( ) A.100 mL 54.35 mL B.100 mL 55.5 mL C.250 mL 54.35 mL D.250 mL 55.5 mL
【解析】溶质质量不断增大,但 t ℃时,溶解度不变。A 正确,B、C、D 都不符合。
【答案】A
6.(2010· 常德)稀释质量分数为 98%(密度为 1.84 g/mL)的浓硫酸配制 500 mL 质量分数 为 20%的稀硫酸(密度为 1.14 g/mL),稀释时需用的水的体积约为( ) A.436.8 mL B.453.7 mL C.456.0 mL D.458.3 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