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八年级物理上册1.4人耳听不见的声音教案新版苏科版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1.4人耳听不到的声音教案
教案: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1.4人耳听不到的声音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1章第4节“人耳听不到的声音”。
本节主要介绍人耳听不到的声音的类型、产生原因以及它们在生活中的应用。
具体内容包括:1. 人耳能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20Hz~20000Hz;2. 人耳听不到的声音类型:次声波、超声波;3. 声音的产生原因:振动;4. 声音在生活中的应用:如B超、声呐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人耳听不到的声音的类型、产生原因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2. 培养学生对物理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精神;3. 培养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来验证物理规律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人耳听不到的声音的产生原因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2. 教学重点:人耳听不到的声音的类型及其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如振动器、声呐等);2.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遇到的人耳听不到的声音现象;2. 理论讲解:介绍人耳听不到的声音的类型、产生原因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3. 实验演示:进行相关实验,如振动器实验、声呐实验等,让学生直观地感受人耳听不到的声音;4. 随堂练习:让学生回答相关问题,如“人耳为什么听不到次声波和超声波?”、“次声波和超声波在生活中的应用有哪些?”等;6. 布置作业:让学生课后思考和探究人耳听不到的声音在生活中的更多应用。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人耳听不到的声音类型:次声波、超声波产生原因:振动应用:B超、声呐等七、作业设计1. 请列举生活中你听到过但不知道是什么声音的例子,并尝试解释其产生原因;2. 请查阅资料,了解次声波和超声波在医疗、海洋探测等方面的应用,并结合实例进行说明;3. 思考一下,如何利用次声波和超声波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理论讲解、实验演示、随堂练习等环节,使学生了解了人耳听不到的声音的类型、产生原因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 1.4 人耳听不到的声音 教教学设计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 1.4 人耳听不到的声音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人耳听不到的声音的原因和特点;2.能力目标:能够分析和解释人耳听不到的声音产生的原因;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兴趣,增强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
二、教学重点1.人耳听不到的声音的原因;2.人耳无法感知的声音特点。
三、教学内容1.人耳听不到的声音的概念;2.人耳无法感知的声音特点;3.声音波长与频率的关系。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PPT、实验器材、教学课件;2.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引入一段无声的视频片段或播放低音频率的音乐,引发学生对人耳无法感知声音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思考。
步骤二:概念讲解(15分钟)1.教师通过PPT,首先向学生解释人耳听不到的声音的概念。
说明人耳能够感知的声音范围的上限和下限。
2.教师向学生介绍不同声音频率对应的声音和物体的实例,让学生了解不同频率声音对人的影响。
3.教师利用PPT或实验器材演示一些超声波和次声波的实例,如超声波探测器、次声波发生器等,让学生亲身感受人耳无法感知的声音。
步骤三:讨论与实验(25分钟)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人耳无法感知的声音的实例,并找出这些声音的特点。
2.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实验,通过不同频率的声音波发生器来观察声音的变化,进一步理解声音频率对人耳的影响。
步骤四:概念梳理(10分钟)1.教师总结学生讨论的结果和实验观察的现象,帮助学生梳理人耳听不到声音的特点和原因。
2.教师通过PPT,讲解声音波长与频率的关系,引导学生理解不同频率声音波长的变化对人耳的影响。
步骤五:拓展(10分钟)教师通过举例让学生了解人耳无法感知的声音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如超声波在医学诊断和工业检测中的应用等,拓宽学生对声音的认识。
步骤六:小结与巩固(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并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整理本节课的笔记,做好复习准备。
精品2019八年级物理上册 1.4人耳听不到的声音教案 (新版)苏科版
1.4人耳听不到的声音三维目标:1.了解超声波的特点,了解超声波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了解次声波的特点及危害。
2.通过互相学习、交流的方式了解超声波及次声波在社会中的应用。
3.拓宽学生视野,引导学生关注科技发展,加强科学、技术、社会的互相渗透。
教学重点:1.超声波的特点及应用。
2.次声波的特点及危害。
教学难点:1.超声波的特点及应用。
2.次声波的特点及危害。
教学设计:一、引入新课问:人的耳朵是不是能听见所有的声音呢?我们来试试看!二、讲授新课1.人耳的听觉范围测试人耳的听觉的频率范围;用一台音频发生器由低到高发出不同频率的声音,让学生闭上眼睛仔细地听.当刚听到时就举起手臂,直到听不到就把手放下.指导学生阅读“生活·物理·社会”,对不同动物的听觉范围进行了解,从而了解为什么它们具有一些特殊的生活习性.总结:入耳的听觉范围在20一20000 Hz之间,高于20000Hz的声音叫做超声,低于20Hz的声音叫做次声.学生阅读课本上“生活·物理·社会”中的资料.了解一些动物的听觉范围,并说出与此相关的生活习性.2.超声波①、人们利用超声波定向性好,在水中传播距离远的特点制成声呐,可以发现潜艇和鱼群,还可以测绘海底形状.②、超声波可以成像.医院利用B型超声波诊断仪做胃部、腹部检查,还可以观察胎儿的发育情况.③、利用超声波的多普勒效应制成速度测定器,交警用它在高速公路上测定车辆的速度.④、超声波能使清洗液剧烈振动,有去污作用,人们制成超声波清洗器.超声波还能使塑料膜之间摩擦生热,粘合在一起,根据这种原理可制成超声波焊接器.总结:超声波具有定向性好,穿透能力强的特点,可用于测距、清洗、焊接,医院里还用它击碎患者的肾结石,为病人免除开刀的痛苦.3.次声波次声波人耳听不见,它却时刻潜伏在我们身边,它是怎么产生的,有哪些危害?次声波是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飞机飞行,火箭发射,火车、汽车奔驰都会产生次声.大自然中火山屠发,陨石坠落.地震、海啸、台风、雷电都会产生次声波,它能传得很远,能轻易绕过障碍物,无孔不入.一定强度的次声波对人体造成严重的危害.使人恐惧.恶心、神经错乱,甚至五脏破裂.强度大的次声会对机器设备、建筑物产生破坏.总结:地震产生次声波会使房厦倒塌,对人类造成伤害.科学家正在研究、监测和控制次声波,有效避免它的危害,并利用它预报地震、台风和监测核爆炸.三、课堂练习分析“WWW”的第1题,昆虫飞行时翅膀都要振动,蝴蝶飞行时翅膀每秒振动5—6次,蜜蜂飞行时每秒振动300~400次,为什么人们凭听觉能发现飞行的蜜蜂而不能发现飞行的蝴蝶?答:因为蜜蜂的翅膀振动频率高,发出的是可听声,而蝴蝶翅膀振动频率低,发出的是次声,人耳听不到,所以可以发现飞行的蜜蜂而不能发现飞行的蝴蝶.四、布置作业:1.进一步查询与超声波、次声波相关的内容.对其有更深刻的了解2.P23板书设计:人耳听不见的声音1、人耳的听觉范围是20一20000 Hz之间2、超声波在现代技术中的应用3、次声波的特点及危害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1.4人耳听不到的声音同步测试一、单选题1.医院里常用B超检查身体情况,关于B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是一种人耳听不见的次声波B. 是一种人耳可以听见的超声波C. 其频率应在20000赫兹以下D. 医生利用它可以获取信息2.“B超”是利用超声波来诊断病情的,但是人们听不到它发出的声音,这是因为 ( )A. 声音的频率高于人的听觉频率B. 声音的频率低于人的听觉频率C. 声音的频率高于人的发声的频率D. 声音的频率低于人的发声的频率3.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 蝙蝠在飞行时发出超声波B. 大象的语言对人类来说就是一种次声波C. 地震、火山喷发、台风等都伴有次声波D. 人们利用次声波来清洗钟表等精细的机械4.关于超声和次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超声就是速度超过340m/s的声音B. 超声在水中比空气中传得快,传得远C. 次声就是没有传声介质,使人听不见的声音D. 超声可以越过一定厚度的真空向前传播5.蝙蝠飞行时的定向是利用的超声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超声波频率很低B. 超声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C. 蝙蝠利用的是超声波传递信息D. 超声波可以被人耳听见6.在亚丁湾海域,我国海军护航编队使用“金噪子”(又名“声波炮”)震慑海盗,它的声波定向发射器外观类似喇叭,能发出145dB以上的高频声波,甚至比喷气式飞机引擎的噪声还要刺耳,根据以上信息,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声波具有能量B. 声波定向发射器喇叭状外观可以减少声音的分散,从而增大响度C. 使用“金嗓子”时,护航官兵佩戴耳罩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D. “金噪子”发出的声波是次声波二、填空题7.中国地震网通过接收到的________(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测定新疆乌恰县发生3.6级地震,这种声波人耳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听到.8.蝴蝶的翅膀每秒钟振动五、六次,它所发出的声音低于20Hz,为________波,而海豚能能发出振动频率高于20000Hz 的声音,为________波。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一章 1.4 人耳听不见的声音教案 苏科版
1.4 人耳听不见的声音班级: 姓名:【目标】(1)了解人与一些动物的听觉范围。
(2)知道什么是超声波,什么是次声波。
(3)了解超声波的特点与应用,次声波的特点与危害。
【重点】知道什么是超声波,什么是次声波。
【难点】超声波与次声波的特征及应用解释。
【要点1】 人与一些动物的听觉范围〖思考〗(1)为什么火山、地震爆发前夕,自然界的动物会引颈倾听,然后立即四处逃散?(2)将我们的手在空中来回摆动。
我们能听到声音吗?〖小结〗〖总结〗〖讨论〗人耳听到声音的条件有哪些?〖活动〗阅读课本P21页“人和动物听觉的频率范围”,对不同的动物的听觉范围进行了解,了解为什么他们具有一些特殊的生活习性。
【要点2】 超声波与次声波的特点和应用〖活动〗阅读:课本P22-23页〖总结〗【例题】〖例1〗昆虫飞行时翅膀要振动,甲昆虫飞行时翅膀每秒振动200次,乙昆虫飞行时翅膀每秒振动10次,一位听力正常的人能听到飞行时发出声音的昆虫是( )A .甲昆虫B .乙昆虫C .都能听到D .都听不到〖例2〗有时在你认为没有任何声音时,狗却突然表现得非常警惕,这是因为( )A .狗的耳朵能转动,能准确确认声音的方向B .狗的发声频率比人大C .狗的听觉频率比人的范围大D .同样的声音狗听起来响度大〖例3〗据说美国研制出一种用超声波做子弹的枪。
当超声波达到一定强度时就能有较强的攻击力。
实际要阻挡这一武器的袭击,只要用薄薄的一层( )A .半导体B .磁性物质C .真空带D .绝缘物质。
八年级物理上册1.4人耳听不到的声音教案(新版)苏科版
人耳听不到的声音教学目标1.知道人耳的听觉范围是20Hz——20000Hz。
2. 通过交流与合作,了解超声波的特点,了解超声波在现代技术中的应用。
3. 了解次声波的特点及其危害。
4. 拓展学生视野,引导学生关注科技发展,渗透STS观点和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设想重点:人耳的听觉范围是20Hz——20000Hz难点:通过交流与合作,了解超声波的特点,了解超声波在现代技术中的应用教法:自主学习、合作讨论、多媒体辅助。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音频发生器、扬声器、B超图片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一、引入新课问:人的耳朵是不是能听见所有的声音呢?我们来试试看!二、讲授新课1、人耳的听觉范围测试人耳的听觉的频率范围:用一台音频发生器由低到高发出不同频率的声音,让学生闭上眼睛仔细的听,当刚听到到时就举起手臂,直到听不到就把手下。
指导学生阅读“生活·物理·社会”,对不同的动物的听觉范围进行了解,从而了解为什么他们具有一些特殊的生活习性。
2、超声波超声波具有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易于获得较集中的声能,这些特点请兴趣小组同学给大家汇报。
给学生观看B超图像。
总结:超声波具有定向性好,穿透能力强,可用于测距、清洗、焊接,医院里还用于击碎患者肾结石,免于病人开刀的痛苦。
3、次声波次声波人耳听不见,它却时刻潜伏在我们身边,它是怎么产生,有哪些危害,请E组同学上台汇报。
总结:地震产生次声波会使房屋倒塌,对人类造成伤害。
科学家正在研究、监测和控制次声波,有效避免它的危害,并利用它预报地震,台风和监测核爆炸。
三、课堂练习分析“WWW”的第1 题。
昆虫飞行时翅膀都要振动。
蝴蝶飞行时翅膀每秒振动5至6次,蜜蜂飞行时每秒振动300至400次,为什么凭听觉能发现飞行的蜜蜂而不能发现飞行的蝴蝶?中考物理模拟试卷一、选择题1.“五月五,过端午”,端午节要赛龙舟、吃粽子,下列关于粽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煮熟的粽子飘香,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B.刚出锅的粽子冒“白气”是一种汽化现象C.粽子的温度越高,所含有的热量越多D.煮粽子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粽子的内能【答案】A【解析】A. 煮熟的粽子由于温度升高,分子热运动剧烈,所以香味能够飘出来,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1.4 人耳听不到的声音 教学设计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1.4 人耳听不到的声音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道人耳的听觉范围是有限的,了解人耳可以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2.了解低于人耳听觉范围的声音被称为次声,高于人耳听觉范围的声音被称为超声;3.能够举例说明次声和超声在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二、教学重点1.理解人耳听力范围的概念,区分次声和超声;2.掌握次声和超声的应用。
三、教学难点1.理解次声和超声的产生机制;2.掌握次声和超声的应用领域。
四、教学准备1.教学工具:多媒体投影仪、计算机、音频设备;2.教学材料:PPT、课件、音频片段;3.实验器材:音叉、超声波发生器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投影仪播放一段频率在人耳听觉范围内的声音,让学生感受到声音对人的影响,并提出问题:人耳可以听到哪些声音?•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激发学生的兴趣。
2. 知识介绍(10分钟)•通过PPT呈现人耳的听力范围,包括低音和高音的频率范围。
•解释次声和超声的概念,并说明它们分别对应的频率范围。
3. 归纳总结(5分钟)•与学生一起总结人耳听力范围、次声和超声的概念,并进行强调。
4. 案例分析(10分钟)•利用音频设备播放一段次声示例,例如风的声音、地铁的声音等。
•利用音频设备播放一段超声示例,例如蝙蝠发出的声音等。
•引导学生观察和听取这些声音,并辨别其不同。
5. 探究实验(15分钟)•利用音叉和超声波发生器进行实验,分别产生低频音和高频音。
•让学生观察实验过程,并记录观察结果。
•引导学生思考次声和超声在实验中的表现,并让学生得出结论:人耳无法听到超声。
6. 应用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讨论次声和超声在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例如,次声被用于地震预警、动物间的通信等;超声被用于医学超声成像、清洁等领域。
•引导学生思考次声和超声的应用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7. 拓展延伸(10分钟)•设计小组活动,要求学生合作进行课外拓展,寻找更多次声和超声的应用,并进行汇报。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1.4 人耳听不到的声音教学案
教学案: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1.4 人耳听不到的声音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材的第 1.4章节,主要介绍人耳听不到的声音。
具体内容包括:1. 人耳的听觉范围:20Hz~20000Hz;2. 低于20Hz的声音——次声波;3. 高于20000Hz的声音——超声波;4. 次声波和超声波的特点及应用;5. 人耳听不到的声音的实验探究。
二、教学目标1. 了解人耳听不到的声音的类型及特点,掌握次声波和超声波的概念;2. 学会通过实验探究人耳听不到的声音;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次声波和超声波的产生、传播和应用;2. 教学重点:人耳听不到的声音的实验探究。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如声源、接收器等);2. 学具:笔记本、实验报告册。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遇到的人耳听不到的声音现象;2. 理论讲解:介绍人耳听不到的声音的类型及特点,讲解次声波和超声波的产生、传播和应用;3. 实验探究:分组进行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4. 例题讲解:分析与本节课相关的生活实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人耳听不到的声音;5. 随堂练习:设计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7. 布置作业: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人耳听不到的声音;2. 类型:次声波、超声波;3. 特点:次声波频率低,超声波频率高;4. 产生、传播和应用:次声波和超声波的产生、传播和应用实例;5. 实验探究:分组实验过程及现象。
七、作业设计1. 题目:请列举生活中的人耳听不到的声音现象,并说明其原因;2. 答案:如地震、台风等自然现象产生的次声波,以及高铁、飞机等交通工具产生的超声波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让学生探究更多生活中的人耳听不到的声音现象,深入了解次声波和超声波的应用。
教学案结束。
八年级物理上册 1.4 人耳听不见的声音教案 苏科版-苏科版初中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
人耳听不见的声音
一、教学目标
1.知道人耳的听觉X围是20Hz——2000Hz
2. 通过交流与合作,了解超声波的特点,了解超声波在现代技术中的应用。
3. 了解次声波的特点及其危害。
4. 拓展学生视野,引导学生关注科技发展,渗透STS观点和环境保护意识。
二、设计思路
学生平时都是通过感觉器官来感知周围的世界,因而他们对于感觉不到的、未知的事物往往充满了好奇。
因此本节课的关键就是如何引导他们感知这些听不见的声音,提高他们的探究兴趣。
通过多种途径了解人耳听不见的声音,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开拓视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
三、教学资源
多媒体课件、音频发生器、扬声器、B超图片。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1.4人耳听不到的声音》教案
(三)次声波
1、感受弹簧的振动产生的次声波
把下端吊着钩码的弹簧上端系在铁架台上,让钩码上下振动,此时我们听不到声音,就是因为钩码振动发出的声音是次声。
总课题
第四章声现象
总课时
6
第5课时
课题
四、人耳听不见的声音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1、了解超声波和次声波的知识;
2、了解超声在现代技术中的应用;
3、从收集的信息中了解次声的一般特点及危害性。
教学重点
超声波和次声波的频率范围和他们的特点
教学难点
超声波的特点及应用、次声波的特点及危害。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备课札记教师活动内容、源自式再次感知低于20Hz和高于20000Hz的声音,以便于定义超声波和次声波
让学生总结:猫狗的听觉为什么比人的听觉高,蝙蝠为什么能在夜间安全的飞行?
学生试着回答
学生分组讨论并交流汇报
同学们注意观察、并仔细听声音
学生阅读教材并讨论,然后回答
学生根据本堂课的知识进行总结
2、老师提出问题,学生阅读并讨论
①在自然界中,什么情况下会产生次声波?
②次声波对人类有益还是有害?
③人们怎样利用次声波为人类服务?
3、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交流进行总结。
三、总结:1、人类可听到的声音频率的范围;
2、超声波和次声波的频率范围;
3、超声波的特点及应用;
4、次声波的产生及其危害。
四、作业:随堂练习。
2、根据探究的结果,得出结论:“人耳能听到的声波的频率范围是20Hz至20000Hz之间”。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1.4人耳听不到的声音教案
教案: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 1.4 人耳听不到的声音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1章第4节“人耳听不到的声音”。
该章节主要介绍了次声波、超声波以及人耳听不到的声音的产生、传播和应用等方面的知识。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人耳听不到的声音的种类、产生原因和传播特点。
2. 培养学生对物理现象的探究兴趣,提高动手实践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交流表达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人耳听不到的声音的产生原因、传播特点及应用。
2. 教学重点:人耳听不到的声音的概念、种类和产生原因。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次声波发生器、超声波探测仪等。
2. 学具:学生实验器材、笔记本、课本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感受人耳听不到的声音教师通过播放一段地震、台风等自然现象产生的次声波和超声波音频,让学生感受人耳听不到的声音。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我们听不到这些声音?2. 知识讲解:人耳听不到的声音的种类、产生原因和传播特点教师结合课本内容,讲解人耳听不到的声音的种类(次声波、超声波等)、产生原因(振动、介质等)和传播特点(频率、波长等)。
3. 实验演示:让学生亲身体验人耳听不到的声音教师利用次声波发生器和超声波探测仪等教具,进行实验演示,让学生亲身体验人耳听不到的声音。
同时,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声音的产生原因和传播特点。
4. 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教师布置一些关于人耳听不到的声音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5. 例题讲解:人耳听不到的声音在实际应用中的例子教师讲解一些关于人耳听不到的声音在实际应用中的例子,如:超声波清洗、次声波探测等,让学生了解人耳听不到的声音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6. 小组讨论:探讨人耳听不到的声音的更多应用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探讨人耳听不到的声音在更多领域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1.4人耳听不到的声音教案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1.知道人耳的听觉范围。
2.了解超声波的特点和应用。
3.了解次声波的来、特点、危害及应用。
4.拓展生活知识,关注科学发展。
教学过程:一、思考探究问题“人能听见蜜蜂飞行时翅膀振动发出的嗡嗡声,但为什么听不见蝴蝶飞行时翅膀振动所发出的声音?”音调→频率,依据频率可以将声波划分成哪几种?看一看,想一想?蝴蝶飞行的时候,什么部位发生振动?你能听见声音吗?蚊子飞行的时候,什么部位发生振动?你能听见声音吗?蝙蝠捕食的时候,什么部位发生振动?你能听到声音?人耳的听觉范围人的听觉范围:2020000Hz大于20000Hz的叫做超声波低于20Hz的叫做次声波部分动物的听觉频率范围不同动物听觉的频率范围差别较大,蝙蝠、海豚、猫等能听到超声波;大象、狗等能听到次声波。
二、听觉频率范围总结:人耳能听到的声音叫作可听声波,它的听觉范围在20~20000Hz 之间。
高于20000Hz的声波叫超声波,低于20Hz的声波叫次声波。
超声波的特点超声波特点:优点:波长短,反射性好,能量集中,方向性好,穿透力强缺点:容易衰减,传不远次声波的特点次声波特点:波长长,不易衰减,传得远次声波危害:较强的次声波会对人体造成严重损害,使人恶心、神经错乱、甚至五脏破裂。
利用:大自然的许多活动,如地震、火山爆发、台风、海啸等,都伴随有次声波。
可用于预报地震、台风,或为监测核爆炸提供依据。
超声波还能使塑料膜发热,从而将两张塑料膜粘合在一起,常见的超声波焊接器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对塑料袋进行封口的。
利用超声波的回声定位,可以制造倒车雷达。
1.蜜蜂每秒振翅三、四百次,蝴蝶每秒振翅五、六次,人们凭听觉能发现蜜蜂而发现不了蝴蝶,这是因为()A.蝴蝶飞得快,人们来不及发现它B.翅膀振动的振幅太小,发出声音的响度很小C.翅膀振动的频率太高,超出人们的听觉限度D.翅膀振动的频率太低,不能引起人们的听觉2.美国一所监狱常常出现闹鬼现象:里面的犯人和狱警经常出现恶心呕吐,严重的产生幻觉,科学家和志愿者利用高科技对该监狱进行研究,发现罪魁祸首是监狱边火车经过雨滴下落振动而产生的()A.超声波B.次声波C.微波D.光波。
八年级物理上册《1.4 人耳听不见的声音》教案 苏科版
人耳听不见的声音
教后小记:
《人耳听不见的声音》这节内容比较简单,我早一天布置学生回去先看书预习,有条件的学生建议上网了解本节课有关的内容,并完成指导用书中预习导航的内容,第二天交上来检查。
从学生的预习来看,空格部分填的还可以。
但上课时发现学生预习时,书上重要的一些地方并没有划线,还是空白一片,似乎没有预习的迹象,以后还要强调这一点。
这节内容主要讲了可听声和人耳听不到的声音的区别即超声波和次声波,以及超声波和次声波的特点和应用。
由于超声波的应用中有声呐应用,利用其回声定位测距,所以有部分学生联想到雷达也可定位导航,汽车里也有GPS导航,所以把这些填了上去。
由于目前他们的知识有限并没有真正知道其中缘由,但他们确实思考了,还是值得表扬的。
上课时,我要求学生完成学案内容,由于有了前一天的预习,做起来还比较快。
学生互相批改,明确自己的成绩,积极性也比较高。
我觉得这样效果还不错,但是还要督促他们巩固概念,不能只有短暂记忆。
八年级物理上册1.4人耳听不见的声音教案(新版)苏科版
人耳听不到的声音【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人耳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是20Hz~20000Hz.2.过程与方法:通过交流与合作,了解超声波的特点及应用,了解次声波的特点及其危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拓展学生视野,引导学生关注科技发展,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超声波的特点及其应用、次声波的特点及其危害。
【教学过程】:一、活动:体验人耳能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猜测】蜜蜂从我们的耳边飞过,我们会听到“嗡嗡”的声音,而蝴蝶从我们身边飞过,我们往往听不到任何声音.大家猜猜看,造成这种差别的原因是什么?蝴蝶发出的是次声波,人耳无法听到超声波是指超过20000Hz 的声波.次声波是指声波低于20Hz 的声波.二、阅读课本“人和一些动物听觉的频率范围”回答以下问题:①.不同动物听觉的频率范围是否一样? 不一样②.哪些动物能感觉到超声波? 狗。
哪些动物能感觉到次声波? 大象。
三、自学课本P22页“超声波”部分,完成表格部分填写.【要点点击】超声波具有方向性强、穿透能力强、易于获得较集中的声能等特点.超声波具有极其广泛的用途,如声呐、B超、超声波清洗、超声波加湿器。
四、阅读课本P23页“次声波”部分,完成空格部分填写.【要点点击】次声波具有传播距离、很容易绕过障碍物、无孔不入等特点.次声波具有广泛的用途,如预报地震、监测核爆炸【分析讨论】研究发现:地震海啸发生之前,猎狗等动物常会有异常的反应,人们常常会根据这一点来预测地震的发生.想一想,这是为什么?地震会产生次声波猎狗会听到次声波【巩固练习】1.蝴蝶每秒钟振翅5~6次,它所发出的声音为低于 20 Hz的次声,而海豚却能发出振动频率高于 20000 Hz的超声,对于次声和超声,人耳都不能听见(选填“能”或“不能”)。
2.下列属于超声波应用的有 2、3、4、6 (填序号)(1)监测核爆炸(2)声纳探测潜艇位置(3)利用B超观察母体内胎儿(4)测定运动中乒乓球的速度(5)预报地震、台风(6)塑料袋焊接封口3.2004年12月26日,南亚、东南亚海域发生强烈地震,引发了罕见的大海啸,夺走了很多人的生命,后来人们在清理现场时很少发现有大象、狗、老鼠等动物的尸体,人们猜测可能是地震时产生的次声波,动物可以听到,而人听不到,因为人耳能听到的声波的频率范围大约在 20Hz -20000Hz 之间,我们把它叫做可听声。
2019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1.4人耳听不进的声音》同步教案
2019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1.4人耳听不进的声音》同步教案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我深知教育的重要性,尤其是在孩子们成长的关键阶段。
因此,我设计了一节以探索声音为主题的课程,旨在让孩子们通过实践活动,了解声音的产生、传播和特性,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声音的产生、传播和特性。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动手和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和创新精神。
二、教学难点与重点1. 重点:声音的产生、传播和特性。
2. 难点:声音传播的原理和实验操作。
三、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如扬声器、音叉、玻璃瓶等)。
2. 学具:记录本、彩笔。
四、活动过程1. 情景引入:通过播放一段动画片,让孩子们了解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2. 探究声音的产生:让孩子们观察实验器材,了解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3. 探究声音的传播:让孩子们通过实验,了解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播的。
4. 声音的特性:让孩子们通过实验,了解声音的音调、响度和音色。
5. 实践活动:让孩子们分组进行实验,探究声音的传播和特性。
五、活动重难点1. 重点:声音的产生、传播和特性。
2. 难点:声音传播的原理和实验操作。
六、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在课程中,孩子们是否掌握了声音的产生、传播和特性?是否有兴趣继续探索声音的世界?2. 拓展延伸:可以组织孩子们进行声音实验,如制作简易的乐器、探究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的传播等。
通过这节课,我希望孩子们能够了解声音的产生、传播和特性,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同时,培养他们的观察、思考、动手和表达能力,以及团队协作和创新精神。
重点和难点解析:关于声音的产生、传播和特性,我希望通过实践活动让孩子们在亲身体验中学习。
例如,在探究声音的产生环节,我准备了扬声器和音叉等实验器材,让孩子们观察到音叉振动时产生的声音,从而理解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在探究声音的传播环节,我让孩子们通过实验了解到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播的。
2019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1.4人耳听不进的声音》同步教案
考点一、人和一些动物的听觉范围〖思考〗(1)为什么火山、地震爆发前夕,自然界的动物会引颈倾听,然后立即四处逃散?(2)将我们的手在空中来回摆动。
我们能听到声音吗?〖小结〗〖总结〗〖讨论〗人耳听到声音的条件有哪些?〖活动〗阅读课本P21页“人和动物听觉的频率范围”,对不同的动物的听觉范围进行了解,了解为什么他们具有一些特殊的生活习性。
考点二、超声波与次声波的特点和应用超声波:超声波的波长比一般声波要短,具有较好的方向性,而且能透过不透明物质,这一特性已被广泛用于超声波探伤、测厚、测距、遥控和超声成像技术。
超声成像是利用超声波呈现不透明物内部形象的技术。
把从换能器发出的超声波经声透镜聚焦在不透明试样上,从试样透出的超声波携带了被照部位的信息(如对声波的反射、吸收和散射的能力),经声透镜汇聚在压电接收器上,所得电信号输入放大器,利用扫描系统可把不透明试样的形象显示在荧光屏上。
上述装置称为超声显微镜。
超声波的应用有:超声波测距,超声波碎石,超声波清洗。
次声波: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次声方法已应用于探测火炮的位置,可是直到50年代,它在其他方面的应用问题才开始被人们注意,它的应用前景是很广阔的,大致可分为下列几个方面:通过研究自然现象产生的次声波的特性和产生机制,更深入地认识这些现象的特性和规律。
例如人们利用测1.可听声:频率在 之间。
2.超声波:频率高于 Hz 。
3.次声波:频率低于 Hz 。
D.狗听到无线电波【答案】C4、大多数人能听到的声波频率范围在__________________之间。
有些动物能运用超声波进行交流、导航以及寻找食物。
例如,有的训狗人常吹一种哨子,发出频率在_________Hz以上的超声波,人虽听不见,但狗却向训狗人跑来。
海豚都是利用超声波相互交流信息、领航和寻觅食物的。
大象睡觉醒来时,会用脚踏击地面,从而产生频率在________以下的次声波。
这种声波传得很远,可以被其他的大象听到。
【2019最新】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 1、4人耳听不见的声音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人与觉动物的听觉范围。
(2)知道什么是超声波,什么是次声波。
(3)了解超声波与次声波的运用。
【过程与方法】(1)组织学生通过实验探究了解人的听觉频率范围.(2)组织学生通过观看利用多媒体演示超声波与次声波在现代科技中的应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教师引导与多媒体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科学的求知欲。
(2)使学生认知科学对人类社会和生活的实际意义,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知道什么是超声波,什么是次声波。
【难点】超声波与次声波的特征及应用解释。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设计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导语一师:我们知道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那么对于听觉正常的人在空气中是不是都能听见物体振动发出的所有声音呢?导语二师:在我们生活中,我们能听见蜜蜂飞舞时翅膀振动发出的声音,为什么听不见蝴蝶飞舞时翅膀振动发出的声音呢?用多媒体播放《蓝猫淘气三千问》中火山、地震爆发前夕,自然界的动物引颈倾听,然后立即四处逃散的片断。
[猜一猜](1)火山、地震爆发前夕,自然界的动物有什么异常反应?(2)它们是通过什么途径获得这种信息的呢?人为什么不能?学生讨论交流后引入新课。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一)人与一些动物的听觉范围[做一做]用一台音频发生器由低到高发出不同频率的声音,你先闭上眼睛仔细听,当听见声音就兴起手,直到听不见声音就放下手臂,另一些同学根据你的动作记录相应的声音频率的数值,这就是你能听见的声音频率范围。
以同样方式测一测其他同学的听觉频率范围。
[点拨]师:每个人的听觉频率范围并不相同,一般人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通常在20Hz----20000Hz之间,叫做可听声。
频率高于20000Hz的叫超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叫次声波。
各种动物的听觉频率范围不同,像蝙蝠、海豚、飞蛾能听见超1 / 42 / 4声波;而大象、鲸能听见次声波。
[小结归纳](板书)1.可听声:频率在20Hz----20000Hz 之间。
【苏科版】2019秋八年级物理上册1.4_人耳听不见的声音导学案
1.4人耳听不见的声音
导学目标:
1.知道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
2.能估测常见物体的尺度
3.能正确使用刻度尺
4、知道测量误差和减小误差的方法
【自主学习】阅读教材解决问题
1、正常人耳朵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是。
2、频率的声音称为超声波,频率的声音称为次声波。
3、超声波的特点:好,强,易于获得的声能。
【交流讨论】
一、超声波的应用
1、声呐
2、超声波
3、超声波
4、超声波
5、超声波
6、超声波
7、超声波
8、超声波
二、次声的特点和危害
1、次声的特点:能传得且容易 ,无孔不入。
2、次声的危害:一定的次声波对机械、建筑物、人体有伤害.
3、次声波的来源:
4、次声波的监测的意义:预报、预报、监测。
【合作探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版八年级物理上册1.4人耳听不见的声音教案新版苏科版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一、教学目标
1.知道人耳的听觉范围是20Hz——2000
2. 通过交流与合作,了解超声波的特点,了解超声波在现代技术中的应用。
3. 了解次声波的特点及其危害。
4. 拓展学生视野,引导学生关注科技发展,渗透ST S观点和环境保护意识。
2. 教学重点/难点
一、教学目标
1.知道人耳的听觉范围是20Hz——2000
2. 通过交流与合作,了解超声波的特点,了解超声波在现代技术中的应用。
3. 了解次声波的特点及其危害。
3. 教学用具
4. 标签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一、引入新课
问:人的耳朵是不是能听见所有的声音呢?
我们来试试看!
二、讲授新课
1、人耳的听觉范围
测试人耳的听觉的频率范围:
用一台音频发生器由低到高发出不同频率的声音,让学生闭上眼睛仔细的听,当刚听到到时就举起手臂,直到听不到就把手下。
指导学生阅读“生活•物理•社会”,对不同的动物的听觉范围进行了解,从而了解为什么他们具有一些特殊的生活习性。
2、超声波
超声波具有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易于获得较集中的声能,这些特点请兴趣小组同学给大家汇报。
给学生观看B超图像。
总结:超声波具有定向性好,穿透能力强,可用于测距、清洗、焊接,医院里还用于击碎患者肾结石,免于病人开刀的痛苦。
3、次声波
次声波人耳听不见,它却时刻潜伏在我们身边,它是怎么产生,有哪些危害,请E组同学上台汇报。
总结:地震产生次声波会使房屋倒塌,对人类造成伤害。
科学家正在研究、监测和控制次声波,有效避免它的危害,并利用它预报地震,台风和监测核爆炸。
三、课堂练习
分析“WWW”的第1 题。
昆虫飞行时翅膀都要振动。
蝴蝶飞行时翅膀每秒振动5至6次,蜜蜂飞行时每秒振动300至400次,为什么凭听觉能发现飞行的蜜蜂而不能发现飞行的蝴蝶?
学生活动:
答:不是(或是)
闭上眼睛仔细的听,同时做出相应的动作,了解自己的听觉范围。
总结:人耳的听觉范围在20Hz—20000Hz之间,高于20000Hz的声音叫做超声,低于
20Hz的声音叫做次声。
学生阅读P20页的“生活•物理•社会”。
了解一些动物的听觉范围,并说出与此相关的生活习性。
A组:人们利用超声波定向性好,在水中传播距离远特点制成声纳,可以发现潜艇和鱼群,还可以测绘海底形状。
B组:超声波可以成像。
医院利用B型超声波诊断仪做胃部、腹部检查,还可以观察胎儿的发育情况。
C组:利用超声波的多普勒效应制成速度测定器,交警在高速公路上测定车辆的速度。
D组:超声波能使清洗液剧烈振动,有去污作用,人们制成超声波清洗器。
超声波还能使塑料膜之间摩擦生热,粘合在一起,制成超声波焊接器。
E组:次声波是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飞机飞行,火箭发射,火车,汽车奔驰都会产生次声。
大自然中火山爆发,陨石坠落,地震,海啸,台风,雷电都会产生次声波,它能传的很远,能轻易绕过障碍物,无孔不入。
一定强度的次声波对人体造成严重的危害,使人恐惧、恶心、神经错乱,甚至五脏破裂。
强度大的次声会对机器设备、建筑物产生破坏。
答:因为蜜蜂的翅膀振动频率高,发出的是可听声,而蝴蝶翅膀振动频率低,发出的是次声,人耳听不到,所以可以发现飞行的蜜蜂而不能发现飞行的蝴蝶。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