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乳液聚合1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乳化剂的种类 乳化剂种类(type of emulsifier)
➢阴离子型(anionic): 脂肪酸钠、十二烷基硫酸钠、 烷基磺酸钠、松香皂等。
➢阳离子型(cationic): 胺盐、季胺盐 ➢两性型(amphiprotic):氨基酸盐 ➢非离子型(non-ionic): PO、EO均聚物和共聚物
(2)聚合机理不同 悬浮:聚合场所在单体液滴内进行
{ 乳液:聚合场所在乳化剂分子形成的胶束中进行
(3)乳液聚合引发剂是水溶性的,悬浮聚合引 发剂是油溶性的
二、乳化剂
乳化剂:能够使不溶于水的物质与水形成稳定 乳化体系的物质。
乳化剂
亲水基团 疏水基团
C17H35COONa
疏水 亲水
乳化剂时乳液聚合的重要成分,它可以使互不相容 的油(单体)—水转变为相当稳定难以分层的乳液, 这个过程称为乳化。-
临界胶束浓度:能够形成胶束的最低浓度,Hale Waihona Puke Baidu称 C.M.C。是衡量乳化剂性能优劣的一个特性参数。
C.M.C
C12H25SO3Na C12H25SO4Na
硬脂酸钾
0.0057mol/l 0.0098mol/l 0.0008mol/l
(为什么临界胶束浓度是衡量乳化剂性能优劣的一 个特性参数?)
2)能够降低分散相和分散介质的表面张力,从而 使液滴自然聚集的能力大为降低。
缺点: (1)得到固体聚合物时,需加破乳剂破 乳,使工艺流程复杂,增加了设备投资 及辅助时间,并产生大量废水,污染环 境。
(2)得到固体粉末状高聚物,耗费大量 热能,不经济。
(3)产品中杂质较多
3、乳液聚合与悬浮聚合的区别
(1)体系的状态不同 悬浮:有明显的相界面,分层,不稳定
{ 乳液:无明显的相界面,不分层,稳定
常用的有:
十二烷基磺酸钠 C12H25SO3Na
十二烷基硫酸钠 C12H25SO4Na
硬脂酸钠
C17H35COONa
2、乳化剂的性质
1)能够降低水溶液的表面张力,呈现趋势如图:
即水溶液的表面 张力随溶质浓度的 增加而急剧降低, 但达一定值后,溶 液浓度再增加表面 张力变化却很小。
为什么表面张力开始时迅速下降, 达一定值后,下降不多呢?
理想体系
C H-C H2
难溶于水的单体: 水溶性引发剂:K2S2O8 典型乳化剂:C17H35COONa 分散介质:水 单体:水 =40:60 (重量比) 乳化剂浓度: 1-2%
分析一下整个乳液聚合体系状态: 1。聚合前体系状态
乳化剂:大部分形成胶束,
聚
少量溶解于水中。
(直径40~50A, 胶束数目为1017~1018)。
R=CnH 2n+1 n=12-18(为什么) n——碳原子数
当n<9 用作乳化剂,在水中亲油基团小,不易形 成胶束;
n=9,10,11 可以生成胶束,但乳化效果不好,乳化 能力差;
n≥ 19时,亲油基团大,不能分散于水中,不能形 成胶束。
∴n的最佳范围为12—18,既能形成胶束,乳 化效果又好。因此,工业上采用的乳化剂多数是含 碳12—18的烷基硫酸盐,磺酸盐或脂肪酸盐。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是乳液聚合中应用最广泛的乳 化剂。
阴离子的乳化剂的极性基团是阴离子,如:
—COO-,—SO4 2-,—SO3 2-; 非极性基团一般是C 12-18的直链烷基或C 3-8的烷基 或萘基结合在一起组成。
主要有:脂肪酸盐R—COOM 烷基磺酸盐R—SO3M 烷基硫酸盐R—O—SO3M 烷基芳基磺酸盐R— —SO3M 松香酸盐 C19H29COOM
第三章 乳液聚合的生产工艺
一、概述
1、概念:在机械搅拌的作用下,单体在水相中由 于乳化剂的存在而形成液-液乳化体系,然后在引 发剂作用下,单体逐渐发生聚合,最后生成固态 高聚物的乳化体系的聚合,这种聚合称之为乳液 聚合。 乳液聚合的基本配方:单体 水 引发剂 乳化剂
2、乳液聚合的特点
优点:(1)易移出反应热 (2)体系的稳定性较好,易进行连续操作 (3)聚合物呈高度分散状态,体系粘度低 (4)反应速度快,产品的分子量高 (5)乳液产品可直接使用且安全。
3)乳化剂分子在分散相液滴表面规则排列形成保 护层,使液滴稳定。
4)液滴表面带有相同的电荷而相斥,阻止了液滴 凝聚。
3. 乳化剂性能指标 1).亲水亲油平衡值(HLB)(Hydrophile Lipophile Balance)
经验值:
HLB值↑
亲水性↑
HLB值 = 7+∑(亲水基团值)-∑ (亲油基团值)
合
前 单
增溶胶束
体
和
乳
单体:大部分成液滴,部分增溶于胶
化
束内,极少量单体溶解于水中。
剂
直径约10,000A 表面吸附着乳化剂, 液滴数约为1010~1012.
状
态
单体 液滴
单体液滴是提供 单体的仓库
单体 液滴 10000A
水相
单体
增溶胶束
乳化剂分子
胶束 4 0 -5 0 A
乳化剂 少量在水相中
单体
开始时,乳化剂分子以单分子状态 溶解或分散在水中,乳化剂分子在 水溶液中表面浓度大于水中乳化剂
分子的浓度,乳化剂分子的表面张力远小于纯水相 的表面张力,因而水溶液的表面张力随溶质浓度的 增加迅速下降。
而达一定浓度后,乳化剂在水中浓度达一定值, 乳化剂不再以单个分子状态存在水中,若干个乳化 剂分子聚集形成胶体粒子,所以表面张力下降不明 显。
引发剂 大部分在水中
大部分形成胶束 部分吸附于单体液滴
小部分增溶胶束内 大部分在单体液滴内
在没有加入引发剂时,单体和乳化剂分别以下列 三种状态存在于体系中:
(1)极少量单体和少量乳化剂以分子分散状态溶 解于水中。
(2)大部分乳化剂形成胶束,直径约40-50Å ;胶 束内增溶有一定量的单体称为增溶胶束。
2). CMC: 形成胶束的临界浓度 ➢乳化剂浓度很低时,以分子状态溶于水中; ➢浓度达到一定值后,乳化剂分子形成胶束(micelle) 。
CMC 胶 束
三、乳液聚合机理 对乳液聚合通常有三种说法(针对乳液聚合场所)
ⅰ )聚合是在单体液滴里进行的 ⅱ )聚合是在水相介质中进行的 ⅲ )聚合是在乳化剂分子形成的胶束内进行的
(3)95%以上单体以单体液滴的形式存在,且液 滴表面附有一层乳化剂分子形成稳定的乳液。液 滴数约10 11个/cm3。
2、聚合开始体系状态(加入引发剂)
根据乳胶粒的数目和单体液滴是否存在,可以把乳液 聚合分为三个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