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模型设计文件

合集下载

结构模型设计

结构模型设计

2、塑料(热固性塑料、有机玻璃环氧树脂) 优点:强度高、弹性模量低,加工容易。 缺点:徐变较大,弹性模量受温度变化 的影响大,泊松比比金属和混凝土高,导热 性差。 因加工容易,固大量用来制作板材、壳、 框架、剪力墙及其形状复杂的结构模型。
3、石膏 优点:加工容易,成本低,泊松比与 混凝土接近,弹性模量可以改变。 缺点:抗拉强度低,要获得均匀和准 确的弹性模量较困难。 石膏广泛用来制作弹性模型,也可大 致模拟混凝土的塑性工作。配筋的石膏模 型常用来模拟钢筋混凝土板壳的破坏。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4)模型构造设计。 5)绘制模型施工图。 2.4.2结构静力模型设计 在工程中许多结构是静力相似问题,与其 有关的主要有: 1.结构几何尺寸 2.静荷载 3.结构产生的效应 4.材料性能
2.3.4结构动力模型设计
2.5模型材料与模型制作
2.5.1模型材料 模型材料力求与原型材料一致。还应与 弹性模型和强度模型相匹配、相一致。 1.弹性模型材料 常用在钢筋(或型钢)混凝土结构、砌 体结构的设计过程,用以验证新型结构的设计 计算方法是否正确或为设计计算提供某些参数。
2.1.2相似模型 相似模型要求有全面严格的相似条件,其中 有三个基本条件必须满足,分别是: 1.几何相似 2.力学相似 3.材料相似 另有几方面的相似条件是上述三点的细 分,对此作一般了解。
模型试验与足尺原型试验相比有以下特
点: • 经济性好 • 数据准确 • 针对性强 • 可在实验室内进行 由于以上特点模型试验广泛用于验证和 发展结构设计理论,检验计算分析结果的 准确性。
2.砌体结构模型 重点注意砌筑质量(灰缝状况),砂浆 强度、粘结力尽可能与原型一致。 3.金属结构模型 金属结构模型制作关键是连接方式(焊接、 螺铨、铆接)。用铁皮或薄板制作时,对 焊接工艺要满足要求。对铝合金材料不易 焊接时,可采用铆接,但不适应动力结构 模型。

厂房建筑模型方案文档

厂房建筑模型方案文档

厂房建筑模型方案文档厂房建筑模型方案文档一、项目背景企业在建设厂房时,通常需要提前建模来进行规划和设计,以确保最佳效率和结果。

厂房建筑模型可以通过可视化展示建筑的外观和内部结构,帮助决策者更好地理解和决策。

本文档旨在介绍厂房建筑模型的方案以及其所带来的益处。

二、建模方案1. 数据收集: 在开始建模之前,需要收集和整理与厂房建设相关的所有数据,包括地理信息、设计要求、功能需求等。

2. 三维建模: 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进行三维建模。

根据收集到的数据,结合设计需求,绘制厂房的外观和内部结构。

可以包括建筑物的尺寸、材料、布局等。

3. 环境设定: 在建模过程中,需要模拟与厂房相关的环境因素,如自然光线、气候条件等。

这有助于更好地了解厂房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表现和适应性。

4. 功能模拟: 在建模中,可以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功能模拟。

例如,如果厂房需要容纳生产线,可以模拟生产线的运行和布局,以评估其效率和可行性。

5. 可视化输出: 完成建模后,可以生成三维模型的可视化输出,以便于决策者更好地理解厂房的建筑结构和环境适应性。

三、益处1. 可视化展示: 厂房建筑模型可以通过可视化展示建筑的外观和内部结构,帮助决策者更好地理解和决策。

他们可以从不同角度观察和评估建筑的设计和布局,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修改意见。

2. 多方共享: 建模过程中可以多方参与,包括设计师、决策者、施工人员等。

通过共享建模文件,他们可以及时了解和讨论方案,以便于提前解决问题和取得共识,提高建筑进度和质量。

3. 项目管理: 厂房建筑模型可以用于项目管理,包括时间安排、资源分配等。

决策者可以通过模型评估不同建筑活动的时间和资源需求,从而制定合理的项目计划,并监督和控制进展。

4. 风险评估: 在建模过程中,可以模拟厂房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表现。

这有助于评估厂房的可行性和适应性,并提前发现潜在的问题和风险。

这样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和调整方案,以减少潜在的风险和损失。

结构设计竞赛 桥梁承重模型设计任务书

结构设计竞赛 桥梁承重模型设计任务书

西南交通大学第十三届结构设计竞赛桥梁承重B组设计理论方案作品名称梦之星参赛编号B45组长姓名/ 班级/ 学号/队员姓名/ 班级/ 学号/队员姓名/ 班级/ 学号/组长电话/西南交通大学第十三届结构设计竞赛组委会二〇一三年摘要桥梁建筑的设计讲究造型美观、受力合理、节省材料、承载力大、制作精细。

作为一个土木学子,我深深震撼于桥梁结构设计的魅力,我将通过亲身的经历来践行桥梁设计的创意与特色,体验一次工程师的波澜壮阔之旅。

本次设计的“堑道”,基于钢架桥的思想,充分利用了材料的抗压和抗拉特性,运用结构力学和ANASYS软件等手段,优化杆件的布设和连接,得到了整体性和韧性都比较强的三跨连续桁架桥。

采用正三角形的侧边叠接,斜杆与横杆沿面延伸方向铰接,增加了杆件的受弯刚度;节点的处理采用齿状咬合并用AB胶强力粘附,受压杆耦合嵌入纵向拉杆中,增加了整体的稳定性。

削弱桥面,减轻了重量;支座处加大杆件厚度,充分传力。

我们通过计算和软件分析了结构的受力,验证了桥在10-15kg的重量下的稳定性,得到了可靠的结果。

并在薄弱的环节进行了锚固与加粗,最后用砂纸将突出的部分打磨光滑,增加了结构的美观。

一次实践,终身受益,小试牛刀,我们倍感信心。

关键词模型选型荷重比节点处理目录一、设计说明书..............................................................1 方案构思 (1)1.1作品名 (1)1.2造型 (1)2 结构选型 (1)2.1设计准则 (1)2.2整体选型 (2)3 材料试验 (2)4 结构设计 (3)4.1结构整体布置图 (3)4.2构件尺寸详细设计 (3)4.3构造(节点)设计图 (4)4.4 模型三维效果图 (5)5 特色处理 (5)6 制作工艺 (5)二、模型计算书 (6)7 计算模型 (6)7.1模型简化 (6)7.2荷载模拟 (6)8 内力分析 (6)9 构件验算 (9)9.1材料参数 (9)9 承载力估算 (9)参考文献 (9)一、设计说明书1 方案构思首先分析材料的特性,PVC材料具有较强的抗拉抗压性能,但极易脆断,因此应尽量减少结构的应力集中和尺寸突变。

软件架构设计文档模板

软件架构设计文档模板

项目名称软件架构设计文档版本 <V1.0>修订历史记录目录1.简介51.1目的51.2范围51.3定义、首字母缩写词和缩略语51.4参考资料51.5概述52.整体说明52.1简介52.2构架表示方式52.3构架目标和约束53.用例视图63.1核心用例63.2用例实现64.逻辑视图64.1逻辑视图64.2分层64.2.1应用层64.2.2业务层74.2.3中间层74.2.4系统层74.3架构模式74.4设计机制74.5公用元素及服务75.进程视图76.部署视图77.实施视图87.1概述87.2层87.3部署88.数据视图89.大小和性能810.质量811.其它说明812.附录A 指南813.附录B 规范914.附录C 模版915.附录D 示例9软件架构设计文档1.简介软件构架文档的简介应提供整个软件构架文档的概述。

它应包括此软件构架文档的目的、范围、定义、首字母缩写词、缩略语、参考资料和概述1.1目的本文档将从构架方面对系统进行综合概述,其中会使用多种不同的构架视图来描述系统的各个方面。

它用于记录并表述已对系统的构架方面作出的重要决策本节确定此软件构架文档在整个项目文档中的作用或目的,并对此文档的结构进行简要说明。

应确定此文档的特定读者,并指出他们应该如何使用此文档1.2范围简要说明此软件构架文档适用的范围和影响的范围1.3定义、首字母缩写词和缩略语本小节应提供正确理解此软件构架文档所需的全部术语的定义、首字母缩写词和缩略语。

这些信息可以通过引用项目词汇表来提供1.4参考资料本小节应完整地列出此软件构架文档中其他部分所引用的所有文档。

每个文档应标有标题、报告号(如果适用)、日期和出版单位。

列出可从中获取这些参考资料的来源。

这些信息可以通过引用附录或其他文档来提供1.5概述本小节应说明此软件构架文档中其他部分所包含的内容,并解释此软件构架文档的组织方式2.整体说明2.1简介在此简单介绍软件架构的整体情况,包括用例视图、逻辑视图、进程视图、实施视图和部署视图的简单介绍。

(完整word版)软件架构设计文档实用模板

(完整word版)软件架构设计文档实用模板

项目名称错误!未指定书签。

版本 <V1.0>修订历史记录目录1.简介51.1目的51.2范围51.3定义、首字母缩写词和缩略语51.4参考资料51.5概述52.整体说明52.1简介52.2构架表示方式52.3构架目标和约束53.用例视图63.1核心用例63.2用例实现64.逻辑视图64.1逻辑视图64.2分层64.2.1应用层64.2.2业务层74.2.3中间层74.2.4系统层74.3架构模式74.4设计机制74.5公用元素及服务75.进程视图76.部署视图77.实施视图87.1概述87.2层87.3部署88.数据视图89.大小和性能810.质量811.其它说明812.附录A 指南813.附录B 规范914.附录C 模版915.附录D 示例9错误!未指定书签。

1.简介软件构架文档的简介应提供整个软件构架文档的概述。

它应包括此软件构架文档的目的、范围、定义、首字母缩写词、缩略语、参考资料和概述1.1目的本文档将从构架方面对系统进行综合概述,其中会使用多种不同的构架视图来描述系统的各个方面。

它用于记录并表述已对系统的构架方面作出的重要决策本节确定此软件构架文档在整个项目文档中的作用或目的,并对此文档的结构进行简要说明。

应确定此文档的特定读者,并指出他们应该如何使用此文档1.2范围简要说明此软件构架文档适用的范围和影响的范围1.3定义、首字母缩写词和缩略语本小节应提供正确理解此软件构架文档所需的全部术语的定义、首字母缩写词和缩略语。

这些信息可以通过引用项目词汇表来提供1.4参考资料本小节应完整地列出此软件构架文档中其他部分所引用的所有文档。

每个文档应标有标题、报告号(如果适用)、日期和出版单位。

列出可从中获取这些参考资料的来源。

这些信息可以通过引用附录或其他文档来提供1.5概述本小节应说明此软件构架文档中其他部分所包含的内容,并解释此软件构架文档的组织方式2.整体说明2.1简介在此简单介绍软件架构的整体情况,包括用例视图、逻辑视图、进程视图、实施视图和部署视图的简单介绍。

塔结构模型设计与制作方案设计

塔结构模型设计与制作方案设计

2010 七纸塔结构模型设计与制作方案设计书土木0702班2010/5/21七纸塔结构模型设计与制作方案设计学院:建筑工程学院班级:土木0702班学生姓名:胡永波,李娉,沈淑含,张涛,戴霞霞,石金和,陈小龙指导老师:张宁远一、方案设计摘要:此荷载模型主体采用直立式塔架结构。

结构主体由刚度较大的抗弯构件,(称刚性结构)和蒙皮结构构成,并附以片状物(称连接构件)用以减少结构变形,保证结构刚度要求;通过对刚性构件施加竖向荷载,并且有蒙皮、撑杆、和使互相连接的构件成为具有整体刚度的结构,荷载主要由撑杆和交叉连接构件传给支座。

由于综合应用了刚性构件抗弯抗压刚度高,从而直立式塔结构可以做到结构自重相对较轻,体系的刚度和形状稳定性相对较好,承受荷载的能力比较强等特点。

整个模型主体由四根较长刚性较好的竖直杆件,两根短刚性竖直杆构件和数条斜向交叉受拉构件连接而成。

该模型充分体现了“轻巧、实用“的时代趋势,且结构严谨,材料得到充分的利用,较好地实现了承载能力合理发挥,草料消耗恰到好处的结构设计原则。

二、主要内容:1、主要结构图:2、结构设计方案说明整个模型加载时,主要由四根长柱和两根短柱作为承重和抗弯构件。

由于整个构件之间都是用白乳胶连接而成,所以我们将所有节点都处理成刚点。

模型在加载荷载时,因自重荷载相比外荷载很小,故为计算简便忽略其自重的影响。

根据竞赛要求,对于我们的模型计算时我们按最危险的状态,即满荷载的状态下分析模型的受力和变形状况。

经综合考虑,本结构采用下部六棱柱,上部四棱柱的空间桁架结构,主杆(竖杆)、斜向杆和蒙皮组成,加载点由四根主杆支撑。

整个结构整体抗弯刚度好、自重轻、结构构件受力明确。

四根主杆主要承受竖向荷载产生的轴力,以及倾覆弯矩产生的轴力;斜杆承受弯曲变形产生的形变拉力,并传递给主杆和支座;蒙皮主要给主杆提供侧向支撑,以保证主杆受压时的侧向稳定性。

整体结构方案见图。

这种结构既适合承重有适合承受水平荷载。

软件体系结构架构设计文档

软件体系结构架构设计文档

基于机器学习的分布式系统故障诊断系统架构设计⽂档本⽂档的⽬的是详细地介绍基于机器学习的分布式系统故障诊断系统所包含的需求。

基于机器学习的分布式系统故障诊断系统是⼀个利⽤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技术对分布式系统的故障数据进⾏分析的⼯具,旨在帮助⽤⼾准确地识别和分类分布式系统中的故障,并实现分布式系统故障运维的智能化。

为了确保客⼾能够明确了解产品的具体需求,并使开发⼈员能够根据这些需求进⾏设计和编码,我们将在以下部分描述基于机器学习的分布式系统故障诊断系统的功能、性能、⽤⼾界⾯、运⾏环境和外部接⼝。

此外,我们还将详细说明针对⽤⼾操作的各种系统响应。

2.1 需求介绍该项⽬是为满⾜分布式系统故障⾼效、准确诊断的需求⽽开发的。

基于机器学习的分布式系统故障诊断系统不仅可以对分布式系统的故障数据进⾏深⼊的分析,还可以设计出准确的故障诊断模型。

此外,它还为分布式系统故障的智能化运维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持。

通过本系统,⽤⼾可以实现对分布式系统故障的快速检测和恢复,从⽽降低运维难度,减少⼈⼒资源消耗。

2.2 需求分析2.2.1 ⼀般性需求操作系统适配性:系统应能够适配主流的操作系统,如W indows、L inux等。

性能和可靠性:系统需保证⾼性能运⾏,同时确保在各种故障情况下的可靠性。

可维护性:系统应当有良好的⽂档和代码结构,确保后期可以轻松地进⾏维护和升级。

可扩充性:随着业务的增⻓和技术的更新,系统应具有良好的可扩充性,以满⾜未来的需求。

适应性:系统需能够适应不同的技术和业务场景,以确保其在多种环境下都能够稳定运⾏。

2.2.2 功能性需求2.2.2.1 ⽤⼾需求1 基于机器学习的故障诊断功能故障诊断与分类:⽤⼾需要系统能够准确地诊断和分类分布式系统中的故障。

KPI指标监控:⽤⼾希望在所有节点正常运⾏时,所有KPI指标都在正常范围内。

故障检测:⽤⼾希望系统能够检测到节点的故障,并识别导致KPI指标异常的故障。

故障传播识别:⽤⼾希望系统能够识别故障在分布式系统中的传播情况。

数据结构设计文档

数据结构设计文档

网上花店数据库设计1引言 (3)1.1编写目的 (3)1.2背景 (3)1.3定义 (3)1.4参考资料 (3)2外部设计 (4)2.1标识符和状态 (4)2.2使用它的程序 (4)2.3约定 (4)2.4专门指导 (5)2.5支持软件 (5)3结构设计 (6)3.1概念结构设计 (6)3.2逻辑结构设计 (8)3.3物理结构设计 (11)4运用设计 (12)4.1数据字典设计 (12)4.2安全保密设计 (12)1引言1.1编写目的这份数据库说明书是为了说明本小组项目(网上花店系统)的数据库的相关信息,以供本小组其他成员在使用数据库时更顺利,以及为了使更好的进行具体的数据库设计。

1.2背景开发的数据库的名称:网上花店数据库管理系统使用此数据库的软件系统的名称:WindowsXP/Windows2007该软件系统开发项目的任务提出者:冉月红,金孝文,陈述霞,刘丹该软件系统开发项目的用户:所有该网站上的用户以及管理员安装该软件和这个数据库的计算站(中心):小组自己的PC机1.3定义1. 关系模型:用二维表格结构表示实体集,外键表示实体间联系的数据模型称为关系模型。

关系模型是由若干个关系模式组成的集合。

2. 关系模式:关系模式实际上就是记录模型。

它包含:模型名,属性名,值域名以及模式的主键。

关系模式仅是对数据特性的描述。

3. 关系实例:就是一个关系,即一张二维表格。

4. 属性:在关系模型中,字段称为属性。

5. 域:在关系中,每一个属性都有一个取值范围,称为属性的值域。

6. 元组:在关系中,记录称为元组。

7. ADO(ActiveX Data Objects): ADO是ASP技术的核心之一,它把绝大部分的数据库操作封装在七个对象中,在ASP页面中编程调用这些对象执行相应的数据库操作。

ADO 使用本机数据源,通过ODBC访问数据库。

这些数据库可以是关系型数据库、文本型数据库、层次型数据库或者任何支持ODBC的数据库。

工作页结构模型的设计

工作页结构模型的设计
容 理顺 、沉降 、积淀、确认—— 总结 ,一举多得之效 对于综合性 比较强 ,复杂程度也较高的项 目,学生在计 划阶段会列 出多种可能 的完成任务的方案。“ 决策” 就是要在这 多种可能性 中选择 确定 出或优化组合出最佳方案作为执行性方 案,决策过程 一般通过小组 集体做 出。从工作的角度讲 ,这个过程需要有决策 意识 、决策技术和决 策 能力⑦ ;从学习的角度讲 ,这一过程又在培养着学生 的决策意识 、决 策技术和决策能力 ,同时也是促进学生学习和掌握 “ 策略性” 知识 的重 要环节 。 这个环节主要的教学 目的一是确保学生经历完整 的工作过程 ,二是 培养决策意识 、应用决策技术 、提高决策能力。至于在工学过程 中,到 底使用 哪一种决策技术 ,应当从以下方面加以考量 : 学生所在专业的 岗位专业能力 和关键 能力要求 ; 课程项 目任务及需决策的事项本身特点对决策技术 的要求 ; 教师学生在决策 的意识 、技术 和能 力方 面及专 业文 化方 面的基 础; 对决策 的 “ 意识” 、“ 技术 ” 、“ 能力”培养 的侧重 。 教学 目的的不同 以及采用决策技术的不 同直接影 响着 工作页决策环 节 的结构形式及 内容 四、“ 实 施 ” 元 结构 及 其 内 容 在现实 的课程 当中,此部分应归结到为 “ 动手做” 的意味。其工作 页作为执行任务全过程 的导引和记录的载体。项 目 有 多种类型 :开发 或 制作一个产 品 ( 物品 ) 、完成 一次测量 或实验 ( 试 验) 、修复一 个设 备 的功能 、组织一次活动 、完成一次财务的预算 或决算 ……. .“ 实施” 的 工作要素不 同对象 、内容 、手段 、产品、环境、组织 ,对 于制作工作 页 而言不 同的项 目 其结构 内容可能存在不同。但无论是 哪一种都有一个共

建筑结构设计模型一个简单的方案

建筑结构设计模型一个简单的方案

建筑结构设计模型一个简单的方案一:概述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个简单的建筑结构设计模型方案,以供参考使用。

二:项目背景1.1 项目需求1.2 项目约束1.3 项目目标三:设计方案3.1 结构类型选择3.2 结构材料选用3.3 结构荷载计算3.4 结构分析方法3.5 设计计算四:主要设计指标4.1 建筑物高度4.2 结构稳定性4.3 结构抗震能力4.4 结构安全系数五:结构设计计算5.1 垂直荷载计算5.2 水平荷载计算5.3 风荷载计算5.4 地震荷载计算六:结构节点设计6.1 地基基础设计6.2 柱设计6.3 梁设计6.4 墙设计6.5 框架节点设计七:结构施工图设计7.1 结构平面图设计7.2 结构立面图设计7.3 结构剖面图设计7.4 结构节点图设计八:设计评估8.1 结构可行性评估8.2 结构经济性评估8.3 结构可靠性评估九: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包括设计图纸、设计计算表格等。

十:法律名词及注释1. 建筑法: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中与建筑有关的规定。

2. 建筑结构设计规范: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关于建筑结构设计的规定。

一:简介本文档提供一个简单的建筑结构设计模型方案,旨在满足特定项目的需求并确保其结构的安全稳定。

二:项目概述2.1 项目背景2.2 项目目标2.3 项目约束三:设计方案3.1 结构类型选择3.2 结构材料选用3.3 结构荷载计算3.4 结构分析方法3.5 结构设计计算四:主要设计指标4.1 结构的安全性4.2 结构的可靠性4.3 结构的可持续性4.4 结构的经济性五:结构计算5.1 垂直荷载计算5.2 水平荷载计算5.3 风荷载计算5.4 地震荷载计算六:结构分析6.1 结构的静力分析6.2 结构的动力分析6.3 结构的抗震分析6.4 结构的变形分析七:结构设计7.1 柱的设计7.2 梁的设计7.3 墙的设计7.4 地基基础的设计八:结构施工图设计8.1 结构平面布置图8.2 结构立面剖面图8.3 结构节点细部图8.4 结构构造图九:设计评估9.1 结构的合理性评估9.2 结构的可行性评估9.3 结构的经济性评估十: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包括设计图纸、设计计算表格等。

建筑结构模型设计说明书

建筑结构模型设计说明书

建筑结构模型设计大赛———建筑工程技术1206班张田庆陈昱宁泽珍周朝林刘思琼1.设计说明书对于设计一个高层建筑,特别是超高层建筑,我们很自然地会想到金字塔形的建筑结构,其结构简单,外形美观。

1.1方案构思一切构思的起点是比赛的规则,我们仔细阅读了策划书。

我们尝试过核心筒的形式,尝试过巨型架,也分别进行尝试加载分析,虽然成功了,但没有创意。

所以我们决定大胆的创新,想出了“A”型框架结构。

建筑的外形由下到上先收后保持竖直,动态的构思与优美的曲线打破了传统意义上面的纯直线造型,呈现给人们耳目一新烦人感受。

在整体形象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和震撼的同时,理性技术的表现也很完美:大尺度的“A”形梁柱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和技术神秘感,清晰的体现了力与美的结合。

整体建筑外观通透,纯净,内外空间自由流通融合,创造了人舒适的建筑环境。

1.2 结构选型我们查找相关资料知道,在所有的细长结构中,金字塔型建筑最为最轻最稳定,本设计从金字塔型建筑出发,充分利用了三角形的稳定性。

考虑到比赛的时候结构是先受到竖向的荷载和侧向荷载,其中以侧向荷载为主要控制荷载,模型结构选择了框架和柱简支撑构成框架—支撑体系,由框架结构主要承受竖向荷载,支撑体系来承受侧向荷载,保证结构有足够的侧向刚度,以控制其侧向位移在规定限制内。

最初我们选择的是下图(图1)所示的结构,虽然经过分析,此结构具有很好的传力体系,以及很好的外观效果,但我们在模型制作过程中发现,此结构无法避免两个柱交叉以后侧面不在一个平面的事实,如果受力过大,结构将受到很大的扭转;并且结构的节点和杆件太多,这样对于结构自重过大。

综合以上各种因数我们放弃了此结构模型,选择了第二个结构(如图1-1)。

图11.3结构高层布局本结构高1.1m,本部设置9层,地下设置一层。

层高从下到上分别为0.1,0.1,0.125,0.125,0.125,0.12,0.12,0.12,0.1。

技术的发展始终以人为本。

行走机构模型设计方案

行走机构模型设计方案

行走机构模型设计方案行走机构是机器人最基本的动力传输组件之一,其设计方案需要考虑机械结构、动力传输和控制系统等因素。

下面是一个行走机构模型的设计方案,包括机构结构、动力传输和控制系统。

机构结构:行走机构的机构结构可以采用六足机器人的设计,六足机器人由六个腿组成,每个腿包括几个连杆和关节。

连杆由附着在关节上的电机驱动,通过关节的运动实现腿部的伸缩和转动。

整个机构结构应该具备足够的承重能力和稳定性。

动力传输:行走机构的动力传输可以采用电机驱动的方式,每个腿部都需要一个电机来驱动其运动。

这些电机应该具备足够的扭矩和转速,以便使机器人能够行走在不同的地形上。

电机的控制可以采用脉冲宽度调制(PWM)技术,通过改变电机转速和方向来控制腿部的运动。

控制系统:行走机构的控制系统可以采用嵌入式控制器来实现。

嵌入式控制器可以通过传感器获取机器人的姿态信息和环境信息,然后根据这些信息来控制电机的运动。

控制系统应该具备实时性和稳定性,能够快速响应环境变化和机器人姿态的变化。

此外,还可以加入自动避障算法,使机器人能够自动避开障碍物。

自动避障算法可以通过激光或超声波传感器来检测周围的障碍物,并根据检测结果来调整机器人的行走路径。

避障算法应该能够高效地计算机器人的最佳行走路径,并能够避开复杂的障碍物。

同时,为了提高机器人的行走效率和稳定性,可以在行走机构中加入一些附加装置,如惯性传感器和阻尼器。

惯性传感器可以感知机器人的姿态和运动状态,并根据需要来调整机器人的行走步态。

阻尼器可以增加机器人的稳定性,减小机器人的震动和抖动。

综上所述,一个完整的行走机构模型设计方案应该考虑机构结构、动力传输和控制系统等因素。

这些设计方案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和优化,以提高机器人的行走效率和稳定性。

大跨桥梁结构模型设计

大跨桥梁结构模型设计
从受力角度分析,根据不同结构特点,项目拟采用新 型的结构设计,如斜拉—悬索混合,斜拉—拱桥混合 等新型设计,合理优化结构,使得桥梁在跨度、安 全、美观等方面均能够达到一个全新的高度。
三、项目计划
• 1、研究思路
• a)多目标结构整体优化设计,以期达到整体结构经济(包括建设费用和维修费用)、安全(可靠耐久)、 适用(满足使用要求和行车舒适)和美观的统一,这是大跨度桥梁结构优化设计研究的最终目的。
试验对比分析; • 李龙、刘鹏基础知识扎实,处理数据能力强,主要负责模型分析以及优化。
五、成果期望
• 1、建造出1-2个跨越能力强、承载能力大、实用、美观的斜拉— 悬索结构模型;
• 2、根据研究成果整理出1—2篇论文。
结束语
“要想富先修路”,社会的飞速发展离不开道路的发展,陆上道路的发 展技术已经相当成熟,而当今面临的一个限制道路发展的重要因素是 桥梁,而桥梁的发展面临的一个瓶颈是跨度问题。斜拉—悬索结合斜 拉桥与悬索桥的特点建立一种新的桥型,为桥梁的发展更进一步。
4、目前进展
讲团队分为两个小组,收集国内外相关课题研究动态、成果,组织研 究小组学习,每组各制定出一套可行性方案,并在活动中不断改进、 完善,初步计划6月底验收。讨论每组方案的优缺点,并加以计算改进。
四、团队介绍
• 1、团队成员• 潘来自娣、李龙、刘鹏、胡湘艳、张帅• 2、组员分工
• 潘有娣比较认真、细心,主要负责资料搜集,研究国内外研究现状,整理报告; • 胡湘艳、张帅动手能力强,对结构模型具有浓厚的爱好,主要负责建立模型,进行
3、与传统桥梁对比
斜拉-悬索协作桥是在传统斜拉桥和悬索桥、拱桥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 种协作桥梁。中跨跨中部分采用悬索桥可以解决斜拉桥悬拼过程中主 梁压力过大的问题。虽然斜拉-悬索协作桥具有很强的优越性,但因斜 拉体系和悬索体系是两种受力形式完全不同的结构体系,即斜拉桥主 梁是压弯结构,而悬索桥的加劲梁是纯弯结构,两种体系组合在一起 时,其结合部位结构性能的间断和不连续性是斜拉-悬索协作结构的主 要难点。

软件架构设计文档模板

软件架构设计文档模板

项目名称软件架构设计文档版本 <V1.0>修订历史记录目录1. 简介 51.1 目的 51.2 范围 51.3 定义、首字母缩写词和缩略语 5 1.4 参考资料 51.5 概述 52. 整体说明 52.1 简介 52.2 构架表示方式 52.3 构架目标和约束 53. 用例视图 63.1 核心用例 63.2 用例实现 64. 逻辑视图 64.1 逻辑视图 64.2 分层 64.2.1 应用层 64.2.2 业务层 64.2.3 中间层 64.2.4 系统层 74.3 架构模式 74.4 设计机制 74.5 公用元素及服务 75. 进程视图 76. 部署视图 77. 实施视图 77.1 概述 77.2 层 87.3 部署 88. 数据视图 89. 大小和性能 810. 质量 811. 其它说明 812. 附录A 指南 813. 附录B 规范 814. 附录C 模版 815. 附录D 示例 9软件架构设计文档1. 简介软件构架文档的简介应提供整个软件构架文档的概述。

它应包括此软件构架文档的目的、范围、定义、首字母缩写词、缩略语、参考资料和概述目的本文档将从构架方面对系统进行综合概述,其中会使用多种不同的构架视图来描述系统的各个方面。

它用于记录并表述已对系统的构架方面作出的重要决策本节确定此软件构架文档在整个项目文档中的作用或目的,并对此文档的结构进行简要说明。

应确定此文档的特定读者,并指出他们应该如何使用此文档范围简要说明此软件构架文档适用的范围和影响的范围定义、首字母缩写词和缩略语本小节应提供正确理解此软件构架文档所需的全部术语的定义、首字母缩写词和缩略语。

这些信息可以通过引用项目词汇表来提供参考资料本小节应完整地列出此软件构架文档中其他部分所引用的所有文档。

每个文档应标有标题、报告号(如果适用)、日期和出版单位。

列出可从中获取这些参考资料的来源。

这些信息可以通过引用附录或其他文档来提供概述本小节应说明此软件构架文档中其他部分所包含的内容,并解释此软件构架文档的组织方式2. 整体说明简介在此简单介绍软件架构的整体情况,包括用例视图、逻辑视图、进程视图、实施视图和部署视图的简单介绍。

桥梁结构模型制作设计方案

桥梁结构模型制作设计方案

桥梁结构模型制作设计方案一、桥梁模型制作的目标。

咱为啥要做这个桥梁结构模型呢?首先就是为了好玩儿呗,当然啦,也是为了学习一下桥梁的结构知识。

我们的目标就是做出一个既结实又好看的桥梁模型,就像那些真正的大桥一样,能稳稳地“站”在那儿,承受住各种“压力”。

二、桥梁类型的选择。

1. 经过深思熟虑(其实就是瞎琢磨了一会儿),我决定做一个梁桥模型。

为啥呢?因为梁桥相对简单一些,对于咱们这种新手来说比较好上手。

而且梁桥看起来简洁大方,就像一个低调的实力派。

2. 梁桥的结构特点就是主要靠梁来承受上面的重量,就像一个大力士扛着东西一样。

我们的模型也要把这个特点体现出来。

三、材料准备。

1. 主要材料。

木条:这可是咱桥梁的“骨架”。

就像人的骨头一样,得选那种直直的、结实的木条,最好是那种厚度和宽度都比较均匀的,这样做出来的桥才不会歪歪扭扭。

我打算去附近的手工店或者建材市场找找看。

胶水:这就是把木条粘在一起的“魔法胶水”啦。

不能用那种一粘就掉的劣质胶水,得选粘性强的木工胶。

这样才能保证咱们的桥梁结构稳稳当当的。

纸张:用来做一些装饰或者辅助结构。

比如可以把纸卷成小圆柱,放在桥梁的某些部位,增加它的稳定性。

就像给桥梁穿上了一层“防护服”。

2. 辅助材料。

剪刀:用来裁剪纸张和木条,这就不用多说了吧,一把锋利的剪刀可是必备工具。

尺子:没有尺子怎么能做出笔直的桥梁呢?它就像一个严格的监工,时刻提醒我们要保持尺寸的精准。

四、制作步骤。

1. 设计草图。

先在纸上画出桥梁的大致形状和尺寸。

这个草图不用画得太精美,只要能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就行。

就像画画打草稿一样,大概画出梁桥的梁有多长、多宽,桥墩的位置和形状等等。

我打算把梁画成一个长方形的长条,桥墩呢,就画成简单的方形。

然后根据实际材料的尺寸对草图进行调整。

比如说,如果木条的长度有限,那就得把梁的长度适当缩短一点,可不能让材料不够用啊。

2. 制作桥墩。

按照草图上桥墩的尺寸,用木条搭建出桥墩的框架。

工程结构模型设计方案

工程结构模型设计方案

工程结构模型设计方案一、背景介绍随着城市建设和工程项目的不断推进,工程结构模型设计在工程建设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工程结构模型设计是工程建设的重要环节,其准确性和完整性对整个工程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科学、合理的工程结构模型设计方案对于提高工程质量和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二、设计目标1. 提高工程建设的可靠性和安全性;2. 提高工程结构模型设计的准确性和完整性;3. 优化工程结构模型设计流程,提高效率;4. 确保工程结构模型设计满足工程建设的需求。

三、设计原则1. 科学性。

设计方案需要基于科学的理论和方法,保证工程结构模型设计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经济性。

设计方案需要考虑到工程建设的经济成本,力求实现最佳的投入产出比。

3. 安全性。

设计方案需要保证工程结构模型的安全性,尽可能减少潜在的安全隐患。

4. 高效性。

设计方案需要优化工程结构模型设计流程,提高设计效率,缩短设计周期。

5. 全面性。

设计方案需要考虑到工程建设的各个方面,确保工程结构模型满足整个工程的需求。

四、设计内容1. 工程结构模型设计流程工程结构模型设计流程包括建模、分析、验算和优化等环节。

建模是工程结构模型设计的基础,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建模软件和技术,对工程结构进行建模。

分析和验算是对建模结果进行检验和分析,确保工程结构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优化是针对建模结果进行优化设计,提高工程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 工程结构模型设计方法工程结构模型设计方法包括有限元法、有限差分法、离散元法等。

有限元法是一种经典的限个单元,建立其离散模型,然后利用数值方法求解结构的应力和变形等参数。

有限差分法是一种基于近似微分方程的数值分析方法,适用于处理边界条件较为复杂的结构问题。

离散元法是一种颗粒法,适用于研究含大变形和破坏的结构问题。

3. 工程结构模型设计软件工程结构模型设计软件包括ABAQUS、ANSYS、SolidWorks等。

这些软件具有建模、分析、验算和优化等功能,能够满足不同工程的模型设计需求。

prt文件

prt文件

prt文件PRT文件:了解、创建和管理摘要:PRT文件是一种文件格式,用于存储CAD(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中的三维模型数据。

本文将介绍PRT文件的基本知识,包括其用途、结构和创建过程。

此外,还将探讨如何管理PRT文件以确保数据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引言:在现代设计和工程环境中,CAD软件已成为一项重要的工具。

这些软件常常使用三维模型来描述物理对象,如机械零件、建筑和工业设备。

PRT文件作为CAD软件中最常用的文件格式之一,扮演着存储三维模型数据的关键角色。

一、PRT文件的定义PRT文件是Pro/ENGINEER软件的标准三维模型文件格式。

Pro/ENGINEER是PTC(Parametric Technology Corporation)开发的一款专业CAD软件。

PRT文件通过包含模型的几何信息、材料属性和其他相关数据来描述三维对象。

这些文件使用二进制格式,可以存储复杂的形状和装配体。

二、PRT文件的用途1. 设计和制造PRT文件广泛应用于工程设计和制造领域。

设计师可以使用CAD 软件创建、编辑和浏览PRT文件,以开发和改进产品设计。

制造商可以使用这些文件来生成机器指令、原型建模和进行数字化制造。

2. 数据交换和共享由于PRT文件是CAD软件的通用标准格式之一,因此它们通常用于实现CAD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和共享。

这种通用格式可以减少数据转换和重新建模的需要,提高工作效率和协作能力。

三、创建PRT文件的过程1. CAD建模要创建PRT文件,首先需要使用CAD软件进行建模。

设计师可以使用各种CAD工具绘制二维图形,然后根据需要将其转换为三维模型。

这个过程包括确定模型的几何形状、尺寸和其他属性。

2. 参数化设计PRT文件支持参数化设计,这意味着可以使用CAD软件中的参数控制模型的属性。

例如,可以定义长度、宽度和高度等参数,并在需要时更改这些参数的值。

参数化设计可以提高设计的灵活性和可调性。

3. 模型检查和修复在创建PRT文件之前,设计师应该对模型进行检查,以确保其几何结构的正确性。

结构初步设计模型内容

结构初步设计模型内容

结构初步设计模型内容结构初步设计模型,听起来是不是有点高大上?其实啊,就像咱们盖房子之前得先画个草图一样。

这结构初步设计模型呢,就是给一个项目搭个框架,就好比给一个还没出生的小生命先勾勒出个身体轮廓。

咱先说这结构初步设计模型得考虑啥。

你看啊,要是设计个大楼,你得知道这楼要盖多高吧,这就好比你要做个大衣柜,你得先想清楚这衣柜是顶天立地的那种,还是小巧玲珑的。

这高度呢,就决定了好多东西。

在大楼里,楼高了,电梯得配好的吧,楼梯也得规划得合理啊。

这就像衣柜高了,你得有合适的隔板来分层,不然衣服堆在一块儿,那可就乱套了。

那宽度呢?大楼的宽度影响着房间的布局。

就像咱们吃饭的桌子,宽了能多摆几个菜,窄了呢,可能就只能放几个小碗小盘。

在大楼里,宽了能有宽敞的大厅,能隔出更多的办公室或者住房。

这结构初步设计模型里,宽度这个因素就得和功能联系起来。

你不能光想着宽就好,得看是做啥用的。

这就好比你不能给单身汉设计一个超大的房子,空荡荡的也没啥用啊。

还有啊,结构初步设计模型要考虑承重。

这就跟咱们人挑担子似的。

你力气大,能挑重一点的担子,力气小呢,就只能挑轻的。

大楼的柱子、梁啊,就像人的脊梁骨一样,要能承受得住上面的重量。

要是承重没设计好,那就危险了。

就像你搭积木,底层的积木要是不结实,搭得越高就越容易倒。

这承重的设计可不能马虎啊。

再说说空间利用吧。

咱们都知道,空间就像一块大蛋糕,怎么切、怎么分很重要。

在一个房子里,厨房要多大合适呢?卧室是不是要带个小阳台呢?这都要在结构初步设计模型里想好。

这就像你整理行李箱,衣服、鞋子、化妆品都得有个合适的地方放,不能乱塞。

要是空间利用不好,就会感觉很拥挤或者浪费。

就像你住在一个大房子里,结果有一大半空间都空着,那多可惜啊。

材料也是结构初步设计模型里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不同的材料就像不同性格的人。

有的材料坚固耐用,像个老实巴交的壮汉,有的材料轻便灵活,像个机灵的小个子。

你得根据项目的需求来选择材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届湖南省结构设计竞赛名称:
学校:
参赛队员:
竞赛时间:
目录
一、设计说明书
1、对方案的构思
2、对制作模型材料的分析
3、主要制作过程
二、方案图(详见后面照片)
1、结构整体布置图
2、主要构件详图
三、计算书
1、荷载分析
2、内力分析
3、承载能力估算
一、设计说明书
1、对方案的构思及框架设计
多层竹质房屋结构模型设计思路:考虑到本次的作品赛题是房屋类的构造,考虑到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类似的框架结构。

而且这次竞赛的材料都是竹条,要把这些竹条搭建成房屋结构,我组觉得采用镶嵌式框架结构是最稳妥的方法。

只是竹条的厚度不是很高,制作的难度会比较大。

2、对制作模型材料的分析
由于本次竞赛使用的材料是竹制的,且主要是竹条。

竹条的韧性很好,抗弯曲能力比较强。

但由于我们选择的是镶嵌结构,因此需要破坏竹条的内部结构,这样对竹条的韧性会有很大影响。

但只要细心、谨慎操作,可把这种影响降到最低。

3、主要制作过程
首先将5mm厚15mm高600mm长的竹条作为梁结构,并在竹条上开槽。

将2mm 厚的竹条置于槽内,制成楼板。

柱子采用3层5mm厚的竹条粘贴而成,在一定的高度上开孔,便于梁及楼板的放置和固定。

底板采用镶嵌式,使柱子与板间的结构更稳定。

二、方案图
1、结构整体布置图
作品实图
2、主要构件详图
三、计算书
1、荷载分析
材料参数:竹材的弹性模量E=1.0﹡104MPa.抗拉强度ft=60MPa。

由于结构为框架结构,砝码尺寸不可忽略,假定梁上局部承受均匀分布载荷作用。

题目要求每层加载20kg砝码,总共三层,共计60kg。

四根柱子平均每根受力15*10=150N。

每层楼板由两根长60cm的梁承受荷载。

即每根梁上承重600/(3*2)=100N。

q=100/0.15=667N/m。

2、内力分析
沿梁的长度方向为x轴,可得梁的剪应力方程 :FQ=667*x*(0.15-
x/2) (0<x<0.15) FQ=667x2-3*667*0.15x (0.45<x<0.6) 从而梁的最大弯矩Mmax=8*667*0.152=120N﹒m
梁的惯性矩:I=bh3/12
I=0.005*0.0153/12=1.4*10-9
梁的最大拉(压)应力бmx=Mmax*h/2I=120*0.015/1.4*10-
9=1.3MPa 1.3MPa<60MPa (满足抗拉强度)
每根柱子的压应力б=F/A=150/(0.02*0.015)=0.5MPa
许用应力为F=3.142*E*I/l2 代入数据得F=680N,680>150
故,柱子的抗压性能满足需求。

梁的剪力分布图
梁的弯矩图
当模型承受水平荷载时,由于孔不在结构质心处,因此会产生较大水平的扭矩,考虑到模型为镶嵌式,受力会相对均匀,在此就不做详细分析。

现只分析竖直方向上弯矩。

假定竖向加载后,模型的质心位于离地面0.45m高处,水平加载质量为mKg。

产生的弯矩为0.9mg N*m。

经计算每根柱子最大弯矩在柱子质心处为0.225 mg N*m。

整个模型制作过程至此完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