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手术期管理

合集下载

围手术期管理制度

围手术期管理制度

围手术期管理制度(一)术前管理1.严格落实首诊负责制度。

各经治医生必须非常熟悉手术病人的病情,包括病人及家属对疾病的认识、心态、经济状态等等,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及时完成手术前的各项准备和必需的检查,术前如发现有不利于手术的疾患必须及时请相关科室会诊。

2 .严格落实病历书写和病例讨论制度。

所有医疗行为均须如实记录在病历中,主管医生应做好术前小结。

所有手术均需进行术前讨论。

三、四级手术、特殊手术和新开展手术的术前讨论须由科主任主持,必须通知麻醉医生和巡回护士参加。

3.严格落实知情允许制度。

手术前术者必须亲自查看病人(邀请外院人员主刀必须有外院人员亲自查看患者的相关记录),亲自向病人或者病人授权代理人履行告知义务,谈话内容要真实、客观、通俗、易懂,包括病情、治疗方案和替代方案、手术风险、麻醉风险、自付费项目等内容,并与病人或者病人授权代理人共同完成手术允许书签字。

如遇紧急手术或者急救病人不能签字,病人家属或者授权代理人又未在医院不能及时签字时,按《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相关规定执行,并在病历详细记录。

(附:《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第三十三条:医疗机构施行手术、特殊检查或者特殊治疗时,必须征得患者允许,并应当取得其家属或者关系人允许并签字;无法取得患者意见时,应当取得家属或者关系人允许并签字;无法取得患者意见又无家属或者关系人在场,或者遇到其他特殊情况时,经治医师应当提出医疗处置方案,在取得医疗机构负责人或者被授权负责人员的批准后实施。

)4.严格落实手术分级管理制度。

科主任根据各级医生手术权限安排手术。

特殊手术须由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的医师或者科主任担任术者。

手术室必须严格审核手术申请单,发现未经医务科批准的特殊手术和院外会诊手术即将通知医务科,并暂缓安排。

5.严格落实特殊手术报告审批制度与院外会诊制度。

特殊手术、外院会诊手术必须按要求分别在术前一天递交审批表和外院会诊申请单(均须附术前讨论记录复件)。

6.严格落实术前麻醉访视制度。

围手术期患者管理规范

围手术期患者管理规范


患者特点与需求
患者特点
围手术期患者通常具有焦虑、恐惧等 心理反应,同时可能存在营养不良、 免疫力低下等生理问题。
患者需求
患者希望得到全面、细致的术前评估 和准备,以及术后科学、有效的治疗 和护理,确保手术安全、顺利,促进 快速康复。
02 术前准备与评估
术前检查项目
常规检查
包括血常规、尿常规、生化全项、凝 血功能、心电图等,以评估患者的基 础健康状况。
根据手术类型和创伤程度调整饮食方案
如胃肠道手术需调整膳食纤维摄入,骨科手术需增加钙和维生素D摄入等。
考虑患者的饮食习惯和偏好
在保证营养需求的前提下,尽可能满足患者的饮食习惯和偏好,提高饮食依从性。
注意事项及误区提示
注意饮食卫生和安全
避免食用过期、变质、不洁食品,预防食源性疾病。
避免盲目补充营养素
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营养素补充,避免自行滥用导致 不良后果。
围手术期患者管理规范
演讲人:
日期:
目录
Contents
• 围手术期概述 • 术前准备与评估 • 术中管理与操作规范 • 术后恢复与护理策略 • 营养支持与饮食调整建议 • 心理干预与人文关怀实践
01 围手术期概述
定义与目的
定义
围手术期是指围绕手术的一个全过程,包括手术前、手术中及手术后的一段时间。具体是指从确定手术治疗时起 ,直到与这次手术有关的治疗基本结束为止,时间约在术前5-7天至术后7-12天。
04 术后恢复与护理策略
疼痛控制方法
药物镇痛
根据疼痛程度和患者情况,合理选择镇痛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 、阿片类药物等。
非药物镇痛
采取物理疗法、心理疗法等非药物治疗手段,如冷敷、热敷、按 摩、针灸、心理疏导等。

围手术期管理制度

围手术期管理制度

围手术期管理制度一、术前管理1、凡需手术治疗的病人,各级医生应严格手术适应症,及时完成手术前的各项准备和必需的检查。

准备输血的病人必须检查血型及感染筛查(肝功、乙肝五项、HCV、HIV、梅毒抗体)。

2、医师确定手术,必须严格执行医院的“手术分级管理制度”,各级医师按照相应权限要求开展手术,并严格按照“大手术和高危手术请示报告制度”进行报告。

3、经治医师必须认真询问病史,主刀医师应亲自对病人进行全面体格检查,在完成常规检查的基础上进行必要的特殊检查,尽可能掌握较完备的客观资料,作出对原发病有并存病的正确、完整的术前诊断,以及手术风险的评估。

4、手术前实施手术的术者必须亲自查看病人,向病人及家属或病人授权代理人做好术前谈话,履行告知义务,包括:病人病情、手术风险、自付费项目、输血风险等内容,各项内容须详实,征得其同意并由病人或病人授权代理人在《手术知情同意书》和《输血知情同意书》等医疗文书上签字。

如遇紧急手术或急救病人不能签字,病人家属或授权代理人又未在医院不能及时签字时,应及时上报医务科,并在病历详细记录。

5、二类及以上手术、疑难,高危手术以及新开展的手术,术前必须严格执行“术前病例讨论制度”,进行讨论,必要时邀请麻醉科、护理部等相关科室人员参加,并做好记录。

6、主治医师必须及时完成术前小结。

术前小结要突出术中可能发生的意外情况、术后并发症及其防范措施,要求内容具体、详实。

7、麻醉医师需对患者进行访视,做好麻醉前谈话,认真告知麻醉风险,以及打算采取的麻醉方式等问题,征得患者或其代理人同意,并签署《麻醉知情同意书》。

对麻醉风险较大的患者,有必要在科内讨论,以决定麻醉方式,并确定对策。

8、手术确定后要按照“手术通知单审阅制度”的要求,及时报送手术室安排确定时间,主治医师要通知患者做好术前准备,并认真告知术前准备的相关事宜。

9、手术时间安排确定后,手术医师要下达术前护理医嘱,护理人员认真执行;手术室要安排检查手术器械、设备及抢救设施;对有特殊器械需求的患者,手术医师在术前要做好特殊医疗器械的申请工作。

围手术期患者安全管理规范及制度

围手术期患者安全管理规范及制度

围手术期患者安全管理规范及制度围手术期患者安全管理规范及制度在围手术期,患者的安全管理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规范和制度,旨在确保患者在手术前、手术中和手术后的安全。

一、围手术期患者安全管理规范一)术前安全管理1.手术医生必须遵守手术分级管理制度,掌握手术指征,并及时完善术前相关辅助检查。

对于择期手术,应提前1-3天与手术室电脑预约。

2.病房护士应按医嘱做好术前准备工作,如备皮、导尿、灌肠、术前用药等。

同时,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个人情况,进行术前健康指导,并做好记录。

3.术前访视:除急诊急救手术外,手术室麻醉师及护士应按手术通知单提前到病区作术前访视。

在此过程中,他们应了解患者的病情和辅助检查结果,向患者介绍手术室环境和参加手术的人员,进行麻醉风险及安全告知等,并认真填写相关记录。

在特殊情况下,应及时与主管医生或手术科室主任或护士长联系,并及时向麻醉科主任或手术室护士长汇报。

4.术前物品准备:麻醉科、手术室应根据日常手术开展的种类,准备手术用物、设备、药品等,并保证其随时处于安全适用状态。

对于特殊手术,应提前作好准备。

5.人员准备:手术科室主任、麻醉科主任及手术室护士长应根据手术风险性和难易程度不同,合理安排参加手术的人员,并严格执行依法执业制度、手术分级管理制度。

6.手术间的安排:手术室护士应根据手术切口种类安排手术间,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合理安排手术时间顺序。

在季节和环境温度变化时,应调节手术间的温湿度,增加患者的舒适度,防止患者着凉。

7.麻醉科、手术室工作人员应严格执行手术室查对制度,认真落实手术病人身份核查措施,并认真填写病区与手术室病人交接登记本,以杜绝手术患者、手术部位及术式发生错误的执行情况。

二)术中安全管理1.参加手术的人员应认真实施手术安全核查与手术风险评估程序,认真执行手术室查对制度,并准确填写手术风险评估表、手术安全核查表和手术清点单。

2.应严格执行手术患者体位管理制度,正确安置病人的麻醉、手术体位,防止压疮和神经损伤。

围手术期患者安全管理规范及制度

围手术期患者安全管理规范及制度

围手术期患者安全管理规范及制度一、引言围手术期是指从患者入院接受手术治疗到出院恢复的整个过程。

为了确保患者在围手术期的安全,提高手术治疗效果和患者满意度,制定一套科学、规范的围手术期安全管理规范及制度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阐述围手术期患者安全管理规范及制度的内容,以期为医疗机构提供参考。

二、围手术期患者安全管理规范1. 术前安全管理(1)手术医生必须严格执行手术分级管理制度,严格掌握手术指征,及时完善术前相关辅助检查。

(2)病房护士按医嘱作好术前准备,如备皮、导尿、灌肠、术前用药等,并根据患者病情及个人情况,进行术前健康指导,并做好记录。

(3)术前访视:除急诊急救手术外,手术室麻醉师及护士应按手术通知单提前到病区作术前访视,了解患者病情及辅助检查结果,向患者介绍手术室环境和参加手术的人员、进行麻醉风险及安全告知等,并认真填写麻醉术前访视记录和手术室护理访视记录。

2. 术中安全管理(1)手术室护士须按照手术通知单和手术医生要求,提前做好手术间及设备的准备工作,确保设备运行正常。

(2)手术医生、麻醉师、护士等手术团队成员应严格执行手术安全操作规程,确保手术过程的顺利进行。

(3)术中严格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确保患者生命安全。

3. 术后安全管理(1)术后患者应送至恢复室进行观察,确保生命体征平稳后再送回病房。

(2)病房护士应根据患者术后情况,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如疼痛管理、饮食指导、活动指导等,并做好记录。

(3)术后定期进行床旁查房,了解患者恢复情况,及时处理术后并发症。

三、围手术期患者安全管理制度1. 人员管理制度(1)手术科室、麻醉科、护理部等相关部门应加强人员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服务水平。

(2)严格执行医务人员执业资格制度,确保手术团队成员具备相应的专业技术水平。

2. 设备管理制度(1)定期对手术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状态。

(2)制定设备使用和操作规程,确保设备安全、规范使用。

围手术期管理制度

围手术期管理制度

围手术期管理制度一、引言围手术期管理制度是医院为了提高手术患者术后康复效果而制定的一系列规范化操作和管理措施。

本文将从术前准备、术中围手术期管理、术后护理等方面详细介绍围手术期管理制度的重要性和内容。

二、术前准备术前准备是围手术期管理的重要环节,包括患者的评估、术前禁食、药物管理等。

1.患者评估术前要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包括患者的基本情况、病史、身体状况以及手术的风险等。

通过评估,可以确定患者是否适合手术,也可以为手术后的护理提供依据。

2.术前禁食患者在术前一段时间内需要禁食,以减少手术中的风险,避免术中误吸引发呼吸道问题。

术前禁食时间根据患者的年龄和饮食习惯而定,医务人员需要向患者做出详细的告知。

3.药物管理术前要对患者的用药情况进行评估和管理,特别是对于抗凝药物、降压药物等需要特别关注。

医务人员需要与患者充分沟通,避免因药物原因导致手术风险增加。

三、术中围手术期管理术中围手术期管理是为了确保手术过程的顺利进行,在手术中及时识别和处理潜在风险。

1.手术场所准备手术场所要保持干净整洁,减少术中感染的风险。

医务人员要按照规定的消毒程序进行操作,确保手术器械的清洁和无菌。

2.麻醉管理麻醉是手术的关键环节,医务人员要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适当的麻醉方法,并确保麻醉器械设备的正常运行。

术中对患者的麻醉深度、生命体征等进行监测,及时处理麻醉相关的问题。

3.手术风险评估和控制术中医务人员要根据患者的操作情况、术中体征变化等进行风险评估,及时采取措施降低围手术期的风险。

术中发现问题要及时报告医生,以便医生及时处理。

四、术后护理术后护理是围手术期管理的重要环节,包括术后观察、伤口护理、饮食管理等。

1.术后观察术后医务人员要对患者进行密切观察,包括患者的生命体征、伤口情况、排尿排便情况等。

观察结果要及时记录,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及时处理。

2.伤口护理术后伤口护理是预防感染的关键环节,医务人员要按照规定的操作流程进行护理。

围手术期管理制度

围手术期管理制度

围手术期管理制度概述:围手术期管理制度是指医院为确保手术病人在手术前、手术中和手术后能够得到全面、规范和科学的管理和护理而制定的一系列管理规定。

其目的是减少手术风险,提高手术成功率,促进患者康复。

一、围手术期前的管理1. 患者准备患者在手术前需要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和相关检验,以确定手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此外,对于高风险手术患者,医生应根据患者的基础疾病和手术风险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的围手术期管理方案。

2. 术前宣教医护人员应向患者和家属详细解释手术过程、风险和并发症等相关信息,提高他们的手术风险认知和配合度。

3. 术前皮肤消毒手术前,患者需要按照医生的指示进行皮肤消毒,以减少手术部位感染的风险。

二、围手术期中的管理1. 麻醉管理麻醉科医生需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手术类型选择合适的麻醉方式,并进行全程监测和维持麻醉稳定,确保手术期间患者的生命体征和麻醉深度在安全范围内。

2. 手术室管理手术室应保持洁净,手术器械应经过严格消毒和灭菌处理。

手术人员需做好手卫生和穿戴合格的手术服,严格遵循手术室内的操作规程,以降低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

3. 疼痛管理手术后,医护人员应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和个体差异,制定个性化的、科学的疼痛管理方案,以保证患者术后的舒适度和康复速度。

三、围手术期后的管理1. 术后观察术后,医护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手术部位,及时发现和处理术后并发症并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

2. 康复护理术后康复期间,医护人员应根据患者的手术类型和康复需求,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护理方案,并进行定期的随访和评估,以促进患者的康复和功能恢复。

3. 宣教指导医护人员应向患者和家属提供术后护理的指导和宣教,包括饮食、活动、伤口处理等方面的注意事项,以保证术后效果的稳定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结语:围手术期管理制度是医院为保障手术病人安全和康复而制定的管理规定,其中包括术前准备、手术中管理和术后护理等各个环节。

通过科学、规范和个性化的管理,能够减少手术风险,提高手术成功率,促进患者的康复。

围手术期管理制度(5篇)

围手术期管理制度(5篇)

围手术期管理制度围手术期即从病人决定需要手术开始至术后基本恢复生理功能的一段时期。

术前期可能数分钟至数周不等术后期的长短可因不同疾病及术式而有所不同。

围手术期处理的目的是为病人手术作好充分准备和促进术后康复。

制定围手术期管理制度的目的是更好地落实术前准备内容及术后康复措施,是保障医疗安全的重要手段。

一、术前管理1、各经治医生必须非常熟悉手术病人的病情,包括病人及家属对疾病的认识、心态、经济状态等等。

2、经治医生必须请科主任或上级医生查房,共同讨论决定病人是否手术及手术时机,总住院要严格按照手术分级管理原则根据各级医生手术权限安排手术。

3、所有择期手术及部分病情严重的急诊手术均应经科主任审批,四类手术需填手术审批表,疑难重症大手术、高风险手术、多科联合手术,由主任医生或科主任审批并报医务科备案,致残手术、科研手术、新开展手术由科主任报医务科,由主管院长审批后进行。

4、主刀医师亲自与病人或家属术前谈话,谈话内容要真实、客观、通俗、易懂,并与病人及家属共同完成手术同意书签字。

5、手术通知单应由总住院或科主任统一填写,各项目(包括参观人员)均需详细、准确填写到位,如手术室要求接台,科室需配合手术室,自行将接台顺序排好。

6、择期手术,手术通知单需10∶30前送至手术室,急诊需术前____分钟电话通知手术室,随后送手术通知单,并标明“急”字。

7、麻醉医生须于手术前日亲临病房查看二、三、四类手术病人,了解病情:患者身体状况、手术部位、手术方式再决定麻醉方式,同时了解术前准备情况,如准备不充分有权暂停手术并在病历中写出麻醉评估意见。

8、手术当日病人作好术前准备后,由手术室7∶30带病历将病人接往手术室,手术室护士查对病人姓名、性别、年龄、病历、手术安排表后方可推入手术间。

9、患者入手术间前,手术室护士应在准备间为患者脱去自身衣服,换上手术服。

二、术中管理1、手术医师须9∶00前进入手术室,进手术室后必须遵循手术室管理规章制度并协同麻醉医师再次确认手术病人姓名、手术部位。

围手术期管理制度

围手术期管理制度

围手术期管理制度一、患者手术前管理手术前的管理是围手术期管理的起始阶段,也是最为重要的环节之一、在手术前,医务人员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患者身体健康状况、手术风险评估、麻醉评估等方面。

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的手术方案和围手术期管理计划,确保手术能够顺利进行。

同时,还需对患者进行必要的准备工作,包括禁食禁水、洗身体、换洗衣物等,减少手术操作中的感染风险。

二、术中管理术中管理是指手术过程中对患者的全面护理和监测。

在手术过程中,围手术期的管理需要严格按照规定程序进行,确保手术操作的规范性和流程的安全性。

对于不同类型的手术,还需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围手术期管理流程。

在术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时处理突发情况,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术后恢复质量。

三、术后管理术后管理是手术后的持续管理和照顾,旨在促进患者术后恢复和康复。

术后管理包括术后疼痛管理、术后感染防控、术后康复等方面。

在术后疼痛管理中,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疼痛缓解方案,确保患者可以舒适地度过术后恢复期。

术后感染防控是术后管理的重要环节,应严格执行洗手、消毒、创面处理等操作,确保手术创面的干净和无菌,避免术后感染的发生。

术后康复是围手术期管理的最后一环,包括恢复期的饮食、活动、理疗等方面。

医务人员应给予患者足够的关注和指导,帮助其顺利康复。

四、围手术期信息管理围手术期管理涉及到大量的信息收集和处理,为了更好地管理围手术期的过程,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的信息管理系统。

该系统能够实时记录患者的手术信息、护理记录和术后康复情况,方便医务人员进行全程管理和监控。

同时,该系统还可以与其他医疗机构的信息系统实现互联互通,实现患者信息的共享和流转。

总之,围手术期管理制度的建立和执行对于提高手术安全和患者康复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医疗机构需要建立标准化的围手术期管理制度,并全面培训医务人员,确保其能够熟练掌握各项管理技能和操作流程。

同时,还应加强与其他医疗机构的合作,共同探讨和研究围手术期管理的最佳实践,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和优质的医疗服务。

围手术期管理制度

围手术期管理制度

围手术期管理制度围手术期即从患者决定需要手术开始至术后基本恢复生理功能的一段时期。

围手术期处理的目的是为患者手术作好充分准备和促进术后康复,制定围手术期管理制度的目的是更好地落实术前准备内容及术后康复措施,是保障医疗安全的重要手段。

1.术前管理1.1凡需手术治疗的患者,各级医师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实时完成手术前的各项准备以及必需的检查。

准备输血的患者必需检查血型及传染筛查肝功、乙肝五项、HCV、HIV、梅毒抗体。

1.2手术前主刀医师必须亲自查看患者。

手术前谈话由手术医师进行,向患者及家长或患者法定监护人履行告知义务,《手术同意书》应包括:手术方案、手术风险与利弊、手术指征、高值耗材的使用与选择、可能的并发症及其他可供选择的诊疗方法等内容。

知情同意书应由手术医师先签署,然后由患者监护人或近亲属签署。

如遇紧急手术或急救患者不能签字,患者家长或法定监护人又未在医院不能及时签字时,正常上班时间报告医务部,非正常上班时间报告总值班,在病历详细记录。

1.3主管医师应做好术前小结记录。

手术治疗计划记录于病历中,包括术前诊断、拟施行的手术名称、可能出现的问题与对策等。

中等以上手术均需行术前讨论。

重大手术、特殊患者手术及新开展的手术等术前讨论须由科主任主持讨论制订手术方案,讨论内容须写在术前讨论记录本中,并上报医务部存案。

1.4肿瘤手术应以病理诊断为决定手术方式的依据。

根据术中冰冻病理诊断结果需要调整手术方式的,在手术前要向患者监护人或近亲属充分说明,征得患方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5手术前应向患者监护人或近亲属充分说明使用血与血制品的必要性,使用的风险和利弊及其他可选择办法等。

1.6麻醉医师须于手术前日到病房查看患者了解病情:病史、身体状况、手术部位,了解术前准备等,最后选择麻醉方式。

将麻醉评估填写在麻醉术前访视记录单中。

必须由具有资质和授权的麻醉医师为每一位手术患者制订麻醉计划,麻醉计划记录于病历中,包括拟施行的麻醉名称、可能出现的问题与对策等。

围手术期管理规范

围手术期管理规范

定义
围手术期是指围绕手术的一个全过程 ,包括手术前、手术中及手术后的所 有医疗活动。
时间段
具体是指从确定手术治疗时起,直到 与这次手术有关的治疗基本结束为止 ,时间约在术前5-7天至术后7-12天 。
围手术期重要性
01
02
03
保证手术安全
通过全面评估和准备,降 低手术风险,提高手术成 功率。
促进术后恢复
利用信息化手段
借助电子病历、移动通讯等工具,提高信息传递效率 和准确性。
团队协作能力培养和激励机制设计
加强团队培训
定期组织团队成员进行专业技能和团队协作能力 的培训,提高团队整体素质。
建立激励机制
设立奖励制度,对在团队协作中表现突出的个人 和团队给予表彰和奖励。
鼓励经验分享
鼓励团队成员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教训,促进团队 成员之间的相互学习和进步。
2023-2026
ONE
KEEP VIEW
围手术期管理规范
REPORTING
演讲人:
日期:
CATALOGUE
目 录
• 围手术期概述 • 术前准备与评估 • 术中操作规范与安全措施 • 术后护理与康复指导 •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策略 • 围手术期团队建设与沟通协作
PART 01
围手术期概述
定义与时间段
正确保养器械
手术后应对器械进行清洗、消 毒和保养,以延长使用寿命和
确保下次使用效果。
麻醉监测与调整策略
持续监测生命体征
手术过程中应持续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 括呼吸、心率、血压和体温等指标。
预防并发症
采取相应措施预防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如呼 吸抑制、低血压等。
及时调整麻醉深度
根据手术需要和患者反应,及时调整麻醉深 度,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围手术期管理

围手术期管理

术前饮食管理
根据手术需要,指导患者 术前禁食、禁水的时间, 保证手术顺利进行。
术前用药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指 导患者术前是否需要停用 某些药物,防止术中发生 不良反应。
患者教育
术后注意事项
康复训练
向患者及家属介绍术后需要注意的事 项,如保持伤口清洁、避免剧烈运动 等。
向患者及家属介绍康复训练的重要性 及方法,鼓励患者积极参与康复训练 。
定期测量体温、血压、 心率等指标,确保术后 恢复平稳。
伤口护理
定期检查手术切口,保 持清洁干燥,预防感染 。
引流管护理
妥善固定引流管,观察 引流液的颜色、量和性 质,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
饮食与活动指导
根据手术类型和恢复情 况,指导患者合理进食 和活动,促进术后恢复 。
疼痛管理
疼痛评估
采用疼痛评分量表,定期评估患者的疼痛程 度,以便采取相应的疼痛控制措施。
,促进肢体功能恢复。
康复计划
03
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包括锻炼项目、频率和强度等,帮助
患者逐步恢复日常生活和工作能力。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A
预防肺部感染
鼓励患者术后咳嗽、深呼吸和翻身,预防肺部 感染。
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指导患者进行下肢被动或主动活动,促进 下肢血液循环,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
B
C
预防压疮
历史回顾
围手术期管理理念和实践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从最初的 简单术前评估和术后护理,到如今的多学科协作和精细化管 理模式。
发展趋势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患者需求的提高,围手术期管理将朝 着更加专业化、规范化和个性化的方
02
术前管理
指标体系
建立完善的护理质量评估指标体系,对各项指标进行量化评估。

围手术期管理制度

围手术期管理制度

围手术期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患者手术安全,提高手术治疗效果,规范围手术期管理,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要点》等相关法规和标准,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全院围手术期的管理工作,包括术前、术中、术后各个阶段的管理。

第三条围手术期管理应遵循预防为主、综合管理、个体化治疗、人文关怀的原则,确保患者手术安全,提高患者满意度。

第四条医院成立围手术期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全院围手术期管理的组织与协调工作。

领导小组由院长、业务副院长、医务科、护理部、麻醉科、手术室等部门负责人组成。

第五条术前管理主要包括患者病情评估、手术适应症和禁忌症筛查、术前讨论、患者及家属沟通、术前准备等内容。

第六条各临床科室应根据患者病情,合理判断手术适应症和禁忌症,并向患者及家属充分告知。

第七条术前讨论由主管医师组织,参与人员包括麻醉医师、手术室护士、相关科室医师等。

讨论内容包括患者病情、手术方案、术中注意事项、术后管理等方面。

第八条术前由主管医师或其授权助手向患者及家属进行充分沟通,告知手术风险、预期效果、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及替代治疗方案等,并共同完成手术同意书签字。

第九条术前准备包括完善相关检查、备血、药物过敏试验、皮肤准备、胃肠道准备、呼吸道准备等,确保患者术前生理状态稳定。

第十条术中管理主要包括手术室管理、麻醉管理、手术过程管理、术后转运等内容。

第十一条手术室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保证手术器械、药品和物品的清洁、消毒和灭菌。

第十二条麻醉科医师应根据患者病情制定合理的麻醉方案,并在术中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确保患者安全。

第十三条手术医师应按照手术方案和操作规程进行手术,确保手术质量。

第十四条术后转运应由专业护士负责,确保患者安全到达病房。

第四章术后管理第十五条术后管理主要包括患者病情观察、伤口护理、疼痛管理、并发症预防与处理、术后康复等内容。

第十六条病房医护人员应每小时观察患者病情,及时发现并处理术后并发症。

围手术期管理措施

围手术期管理措施

围手术期管理制度1.术前管理:(1)凡需手术治疗的病人,各级医生应严格手术适应症,及时完成手术前的各项准备和必需的检查。

准备输血的病人必须检查血型及感染筛查(肝功、乙肝五项、HCV、H1V、梅毒抗体)。

(2)手术者术前必须亲自查看患者,与患者及家属术前谈话,介绍拟进行的手术的风险和预期的治疗效果,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及替代治疗方案等,取得患方同意,并与患方共同完成手术同意书签字。

(3)麻醉医师必须于手术前一日亲自访视患者,了解患者病情及术前准备状况,再决定麻醉方式,如发现手术准备不充分有权暂停手术并在病历中写出麻醉评估意见。

麻醉医师应向患者及家属介绍麻醉方法、麻醉风险、注意事项等,在保证患者及家属能正确理解的前提下,完成签署《麻醉同意书》。

(4)如遇紧急手术或急救病人不能签字,病人家属或授权代理人又未在医院不能及时签字时,按《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相关规定执行,报告上级主管部门,在病历详细记录。

(5)主管医师应做好术前小结记录。

中等以上手术均需行术前讨论。

重大手术、特殊病员手术及新开展的手术等术前讨论须由科主任主持讨论制订手术方案,讨论内容须写在术前讨论记录单上,并上报医务科备案。

(6)手术医师确定应按手术分级管理制度执行。

重大手术及各类探查性质的手术须由有经验的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的医师或科主任担任术者,必要时须上报医务科备案。

(7)手术时间安排提前通知手术室,检查术前护理工作实施情况及特殊器械准备情况。

所有医疗行为应在病历上有记录。

如有不利于手术的疾患必须及时请相关科室会诊。

(8)手术前患者应固定好识别用的腕带,所标的信息准确无误;同时完成手术部位的标记。

2.手术患者交接(1)术前交接①手术室人员接病人时,病区责任护士根据手术通知单核对,确认患者身份、用药、物品、病历等,核对无误后,与手术室人员一起护送患者入手术室。

②手术室巡回护士与病区责任护士一起核对无误后,分别在手术交接单上签字。

巡回护士将患者送入指定手术间。

围手术期管理制度

围手术期管理制度

围手术期管理制度一、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围手术期管理,提高手术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保障患者权益,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要点》等相关法规和标准,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围手术期管理工作。

第三条围手术期管理应遵循全面、全程、全员的原则,即全面评估患者病情,全程关注患者需求,全员参与管理。

第四条医疗机构应设立围手术期管理组织,负责组织实施围手术期管理工作,确保各项制度得到有效执行。

二、术前管理第五条术前管理主要包括患者评估、手术方案制定、术前讨论、患者教育及术前准备等内容。

第六条各手术科室应根据《手术分级管理办法》严格执行手术权限审批,安排相应级别医师手术。

第七条术前医师应熟悉并评估患者病情,完善术前必需检查,完成相关医疗文书书写。

手术者术前应亲自查看患者。

第八条重大、疑难及新开展的手术,均应进行术前讨论。

急症手术如时间不允许进行术前讨论,应由主治医师以上(含主治医师)确定手术方案,重大手术由副主任医师以上(含副主任医师)确定手术方案。

第九条术前应了解患者及家属社会、心理状况,请上级医师或科主任查房,共同商讨患者病情,进行体格检查。

积极完成术前各项常规检查及某些特殊检查,尽可能在术前得出正确诊断。

第十条手术者应亲自与患者及家属术前谈话,介绍拟进行手术的风险和预期的治疗效果,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及替代治疗方案等,取得患方同意,并与患方共同完成手术同意书签字。

第十一条麻醉医师应于手术前一日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沟通,了解患者基本情况,评估患者麻醉风险,制定麻醉方案。

三、术中管理第十二条术中管理主要包括麻醉管理、手术操作、术中监护、术中用药等内容。

第十三条麻醉医师应根据麻醉方案,确保患者麻醉安全,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及时处理异常情况。

第十四条手术医师应严格按照手术方案和操作规程进行手术,确保手术质量。

第十五条术中监护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做好记录,确保患者安全。

医院围手术期管理制度

医院围手术期管理制度
(2)定期对手术设备进行维护和检查,确保设备性能和安全。
(3)引进先进的医疗技术设备,提升手术质量和效率。
3.环境布局
(1)优化手术室环境布局,确保手术流程的合理性和高效性。
(2)提供良好的术后恢复环境,促进患者舒适康复。
(3)确保手术区域的安全性和隐私性,符合医院感染控制要求。
十六、应急预案与处理流程
(3)指导患者进行术前适应性训练,如呼吸功能锻炼、床上排便等。
3.术前讨论
(1)手术团队应进行术前讨论,明确手术方案、麻醉方式和术中注意事项。
(2)讨论患者的特殊情况,制定相应的处理预案。
(3)记录术前讨论内容,由参与讨论的医护人员签名确认。
九、术中管理
1.手术安全
(1)严格执行手术安全核查制度,确保手术部位、术式和患者身份无误。
2.各临床科室设立围手术期管理工作小组,负责本科室围手术期管理工作的具体实施。
四、管理制度
1.手术前期管理
(1)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和禁忌症,确保患者安全。
(2)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制定合理的术前准备方案。
(3)加强术前医患沟通,充分告知手术风险,签署知情同意书。
(4)做好术前各项检查,确保手术安全。
十四、患者安全与满意度
1.患者安全管理
(1)制定患者安全管理制度,预防医疗差错事故的发生。
(2)加强对患者身份识别、用药安全、防跌倒等环节的管理。
(3)建立不良事件上报和患者投诉处理机制,保障患者权益。
2.患者满意度调查
(1)定期开展患者满意度调查,了解患者对围手术期服务的评价。
(2)根据调查结果,分析存在的问题,制定改进措施。
2.将围手术期管理纳入科室质量控制和绩效评价体系,对优秀个人和团队给予表彰和奖励。

围手术期管理制度

围手术期管理制度

围手术期管理制度一、引言围手术期管理制度是医院提升手术治疗效果和患者安全的重要环节。

围手术期管理制度的实施,能够全面提高手术安全水平,降低手术风险,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本文将从围手术期管理制度相关概念、内容、实施及评价等方面进行阐述。

二、围手术期管理制度的概念围手术期是指患者从手术准备开始,到手术结束并恢复一段时间内的整个治疗周期。

围手术期管理制度是指在围手术期内对患者进行全面管理,包括手术前、手术中和术后的全过程管理。

这种管理制度是为了确保手术治疗的安全、高效和质量,全面提高患者的手术疗效和术后康复效果。

三、围手术期管理制度的内容1、手术前管理手术前管理是围手术期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术前评估:对患者进行术前评估,了解患者的病情、病史、手术风险等情况,以确定手术适应症和禁忌症。

(2)体征监测:对患者进行全面的体征监测,包括心率、血压、呼吸等指标,检查有无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等潜在的手术风险。

(3)术前准备:对患者进行术前准备工作,包括术前用药、禁食禁水等操作,确保手术时患者的身体条件达到手术要求。

2、手术中管理手术中管理是围手术期管理中的关键环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手术室准备:对手术室进行全面的准备工作,包括消毒、器械准备、手术台布置等操作,确保手术环境的整洁和安全。

(2)麻醉管理:对患者进行麻醉管理,包括全麻、局麻、硬膜外麻醉等不同的麻醉方式,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

(3)手术操作:对手术操作进行全面的监测和指导,确保手术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3、术后管理术后管理是围手术期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术后监测:对患者进行全面的术后监测,包括术后观察、常规护理、输液等操作,确保患者在术后的安全和舒适。

(2)术后宣教:对患者进行术后宣教工作,包括手术康复、用药禁忌、饮食禁忌等相关知识,确保患者在术后的康复效果。

四、围手术期管理制度的实施围手术期管理制度的实施需要医院全面规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培训与考核医院需要对医护人员进行围手术期管理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包括手术前评估、手术中监测、术后护理等操作,确保医护人员对围手术期管理制度的理解和掌握。

围手术期管理

围手术期管理

乳制品及淀粉类固体食物 术前(麻醉诱导前)6h
油炸?脂肪及肉类
术前(麻醉诱导前)8h以 上
清流质食物(米汤)
术前3h
术前管理
01
清洁手术手术(类切口)无 需预防性应用抗生素,但妇 科手术多为清洁-污染切口 (Ⅱ切口)预防性使用抗生
素有助于减少ssi
02
C
按照原则选择抗生素,并 在切皮前30min-1h静脉注
Q12H(治疗神经痛)
Q8H(非淄体抗炎药)
术后应用
Q8H(非淄体抗炎药)
止痛不超过5天
术后护理
鼓励患者在术后24h内尽早离床活 动,逐渐增加活动量 每日3000步
减少呼吸系统并发症 减轻胰岛素抵抗
降低VTE风险。
缩短住院日
术后护理
术后次日晨拔出尿管 关注第一次小便时间 术后次日3次小便后测量残余尿量
MEDICAL
围手术期管理
目录
1 术前管理 2 术后护理
PART 01
术前管理
术前管理
பைடு நூலகம்01
术前护理管理(8+1项)
1.术前宣教:戒烟戒酒 2.术前优化措施:纠正贫血和营养不良 3.取消常规肠道准备 4.术前6h禁食、3h禁饮,2h给予含糖饮料以减轻胰岛素抵抗
02
5.术前不建议常规给予镇静药物 6.VTE高风险患者术前预防性抗凝治疗
02
减少手术应激 抗炎镇痛 抑制中枢痛觉敏化 持续的抗炎镇痛 减少阿片用量,减少恶心呕吐尿潴留等不良反应 控制疼痛,促进早期活动
术后护理
术前应用
西乐葆 非淄体抗炎止痛药
乐瑞卡 泰诺林
治疗神经痛,改善睡眠(眩晕)
术前应用
对乙酰氨基酚(非淄体抗炎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使用及管理
后勤护士长负责
手术器械
•通用器械:器械室负责人 •专科器械:专科负责人 •专人管理 •请领、分发、登记、核对
•平台设备:专人管理 •专科设备:专科负责人 •年轻护士认领仪器管理
高值耗材
仪器设备
环境质量控制
• 流程合理:洁污分开 • 空气: 院感科:政策指导、制定相关制度、巡查 冷电专业人员:日常巡视监测、定期更换、清洁回 风口、故障处理 手术室:手术间管理:人员数量控制、手术间关闭 • 地面:监督保洁质量 • 公共环境:尽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围手术期管理
北京协和医院 手术室 徐梅
主要内容
1 2 3 4
医院简介 基本管理理论 医院管理特点 围手术期管理实践
医院简介
北京协和医院
建院九十周年
建于1921年:美国洛克菲勒集团
现有面积:17余万平方米
总床位数:1800张
门诊量:12000例/日
年出院病人5.9万人次,平均住院日10 天以下,年接诊外宾6万人次。 手术量:3.3万例/年
• 麻醉科手术室:“全国巾帼英雄先进集体”
管理者的作用
清晰的管理理念、管理思路 建立团结、透明的管理团队 营造公平、公正的人文环境 善于调动每个人的积极性 及时发现问题,快速、切实解决实际问题 不断完善规章制度,不断提高自身管理水平
总护士长的角色
管理者
明确发展方向 科室规划建设
学科带头人
临床护理专家
企业文化的重要性 一流的企业做文化,二流的企业做标准, 三流的企业做品牌,四流的企业做服务,末流 的企业做制造。
医院管理特点
医院管理的特殊性
医院工作必须以患者为中心;医 院工作的科学性和技术性;整体性和 协调性;风险性和规范性;时间性和 联系性;社会性和群众性。
医院领导应具备:政治素质和职 业素质;专业知识素质;统帅全局的 决策能力;良好的组织管理能力;控 制能力和评价能力;健康的身心素质。
医院及科室文化
医院文化 welcome to use these PowerPoint templates, New Content 指医院价值观在其指导思想、经营哲 design, 10 years experience 学、管理风格和行为方式上的反映。
科室文化
科室员工和服务对象认同的价值观、管理制 度、行为规范、人文环境、个性品牌及其对所在 医院品牌贡献性的总和。是医院文化的延伸和支 撑,是引领和促进科室持续发展的指南和动力。
育人
• 思想品德:懂得尊重、顾全大局、吃苦耐劳 • 职业素质教育:慎独、明确职业角色定位 • 提高能力:专业知识、思维方式、交流沟通 技巧、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带教能力、科研 能力 • 职业人生:职业生涯规划,个人发展方向( 临床、教学、科研、管理)
新护士培养
80后、90后特点 • 缺少理想和信仰、功利欲望心强烈、过分 自我和追求个性。 • 既没有形成正确的现代价值观,又没有把 优秀的传统价值继承下来,处于一种精神 匮乏的“悬空状态”。 • 迫切需要孝心、爱心和感恩心的教育,学 会平等、尊重和承担责任。
对 象
管理的知识体系是一门科学,有明确的概 念、范畴和普遍原理、原则等。其对象包括: 人力、物力、财力、时间、信息等。
管理的特点
管理的艺术性 管理者能力=科学知识+管理艺术+经验积累 管理是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统一,艺术性是 指管理者在认识客观规律的基础上灵活处理问 题的创新能力和技巧。现代企业的工作效率和 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管理者的管理艺术。
• 专科护士培训30+人
手术用房分布
两岸三地
welcome to use these PowerPoint templates, New Content design, 10 years experience
手术区
手术间:25+8+3=36个
麻醉恢复室:12+4=16个床位 供应区 负责所有手术用物的清洗、消毒、灭 菌和供应
人力资源管理
选人 育人 用人

•医院:层层选拔(初试、理论、操作、英语) •科室:综合评定(品德、知识、能力) 从生产实习带教入手:每一名带教护 士均参与 •科室文化教育 •制定各类人员培养计划 •提供各种培训机会:管理培训、学术会议、 专科护士培训、国内外交流、英语培训 •合理使用各级人员:专科负责人、教学、 科研、楼层管理、设备管理 •发挥本科生、研究生作用:科研(课题、 撰写书籍和文章)、教学、管理、英语
人员
质量控制
物品 环境
人员质量控制
医生
• • 各类医生的管理:麻醉医生、手术医生、 进修、实习、见习、参观 • 管理内容:进入程序、数量、着装、医疗 护理操作、无菌技术等进行严密控制。 • 各类护理人员:本室、进修、实习、学习 • 专业能力的提高 • 规章制度、岗位职责、工作细则、应急预 案等的制定、检查和落实 • 辅助人员:临时工、外勤、保洁员 • 其他:非手术科室医生、各医技科室人员 (放射科、B超室、病理科等)、后勤工 人、厂家等
协和文化
以崇尚科学、崇尚知识、专业态度和专业精神为其思想内 核。协和精神的渊源就是忠于科学的事业精神与忠于人民的奉 献精神两大主意识流汇合的结晶。


严谨、求精、勤奋、奉献——核心价值观,是医院 文化的精髓。 协和三宝:老教授、病案、图书馆
质量方针
以人为本 科学创新 严谨求精 争创一流医院
围手术期管理实践
新护士培养
施教:一对一带教
• • • • 了解:家庭背景、性格特点、爱好特长 关心爱护:身体、心理、为人处世、婚恋 严格要求:思想品德、 业务能力、成长过程 完善心理素质: 正确看待批评、差错、挫折; 学会自我约束、与人交流、尊重他人、关心 、包容; 在工作中吃苦耐劳、顾全大局、不计得失
激励机制
86%达到大专以上学历
逐年手术量对比
年份 2006 2007 全年 26246 26066 增长率 — 7.4%
2008
2009 2010
25678
31529 33462
-2.7%
12.7% 7%
教学工作量
• 本室护士周三业务学习45次
• 新护士10人
• 医大学生152人
• 实习护生224人
• 进修生39人
各种培训 荣誉称号
交班表扬 绩效奖金
物质奖励
一名年轻护士的成长
入院、入室教育 业务讲座、晨读会 科研课题小组 编写书籍和文章 《手术室之家》等
全面 发展
医疗护理安全 行政 管理 质量 监测 无错 上报
人员、物品、环境质量控制
行政管理
规章 制度 工作 细则
岗位 职责
应急 预案
不断完善,奖罚分明,促进科室安 全、有序、高效、和谐的运营。
后勤保障管理
•岗前培训:人员频繁更换 •专业教育:本科生讲述相关 专业知识 •外包公司:加强培训、交流
人员管理
•简化、优化工作流程:提高 物品供应效率和安全性 •专职人员:腔镜管理、内勤 后勤流程管理 人员、设备管理员
效率管理
各种班次 弹性排班 手术
早开台 手术衔接
迅速 分台 自觉
后勤物品
供应及时 手术护士 配合水平
东西两院手术科室分布
东院区:骨科(关节、脊柱)、神外、 妇产科、基外、泌外、耳鼻喉、眼科、 口腔科
西院区:血管外科、整形科、乳腺 外科、骨科(创伤)、神外、妇科、 基外、泌外、耳鼻喉
学术地位与荣誉
• 中华护理学会“手术室专科护士培训基地” • 北京护理学会“手术室专科护士培训基地”
• “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 :9届
信息管理
数字化建设
数字化 医院、 楼宇 手术资料 信息化传 输系统
院内信息 系统
手麻数字 管理系统
更多……
谢 谢!
围手术期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 医疗护理安全 后勤保障管理 效率管理 信息化建设
人力资源管理
人是第一宝贵的资源和财富
• 对组织:管理者只有求得有用人才、科学 管理人才、有效开发人才,才能促进组织 目标的达成 • 对个人:潜能开发、技能提高、适应社会 、融入组织、奉献社会、实现个人价值, 依赖于人力资源管理
护士
其他
专科化管理
以专科负责人为核心 • 专科负责人的选拔:自愿与评议相结合 • 专科业务培训 • 专科带教:由专科护士承担 轮转前培训及考核、轮转计划、记录及考核 • 专科手术配合指南
物品质量控制
• 内容:仪器设备、手术器械、各种耗材(高 值、低值)、药品、办公用品 • 严格控制申购流程 设备、器械:统一招标(国际招标、政府采 购、竞价谈判) 设备维修:专家论证 各种耗材:一次性耗材委员会 • 试用审批
学习型意外事件上报系统:鼓励呈报错误, 并从中汲取教训
鼓励公开讨论错误,为制定预防及改善措 施,集思广义 不以追究责任为主,却不忘保持问责
以正面和非惩罚性的方法处理临床失误 (除外恶意、不诚实、违规等) ——香港医院管理局
后勤保障管理
• 规范、优化流程 • 后勤人员培训:承担重要责任、岗位多、人 员繁杂、知识水平低、频繁更换 • 后勤安全管理:防火、防盗(水、电、气、 汽、门窗) • 成本效益核算:支出>收入?该如何计算? 如何节约成本?患者、医院、科室利益兼顾
东西两院合并:31间
现手术室:两岸三地,共25+3+8+5=41间
未来手术室:48+18+8=74间
基本管理理论
管理的基本概念
定 义
在特定环境下,通过计划、组织、指挥、 协调、控制等行为活动,对组织所拥有的资源 进行有效整合,以达到组织目标的过程。
目 的
任何领域的管理目的,都是为了“更有效” 地实现管理目标,即追求最高效率和最佳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