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二 发动机负荷特性试验

合集下载

发动机负荷特性曲线测试与分析实验

发动机负荷特性曲线测试与分析实验
ET2000发动机测控系统由ET2100测控仪、ET2200油门励磁 驱动仪、ET2201油门电力驱动仪、ET2300数据采集仪、ET2500 智能油耗仪、ET2600油门执行器、ET2400多参数显示屏、电涡 流测功机、系统软件等组成。 转速测量精度:± 1r/min 转

实验目的 发动机实验台架系统组成 主要实验设备 实验步骤及内容 试验数据记录及分析要求 思考题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和掌握发动机试验台架系统的组成和控制系 统的功能 2、了解和掌握主要测试仪器设备的工作原理和使用 方法 3、了解和掌握发动机负荷特性试验方法 4、掌握发动机负荷特性曲线的测量及制作方法、试 验数据的处理方法和分析方法
五、试验数据记录及分析要求
1、记录试验数据
2、在坐标图上画出负荷特性试验曲线,包括: ge-Pe、 A/F-Pe、T排气温-Pe、Ga-Pe、等曲线图。
2800r/min燃油消耗率曲线
2800r/min空燃比曲线
2800r/min排气温度曲线
2800r/min进气量曲线
六、思考题
1、试分析发动机燃油消耗率曲线的变化趋势及原因? 2、车用发动机在哪种条件下可以按照负荷特性工作?
四、实验步骤及内容
4、将控制模式切换到测功机恒转速/油门位置控制,转动M旋 钮,转矩发生变化。
5、顺时针转动M旋钮到某一转矩,然后用鼠标点击记录按钮, 系统自动记录该转速下的转矩、功率、燃油消耗量等参数。 6、重复步骤5,转矩级差为20N.m,得到不同转矩下的转矩、 燃油消耗量、功率等参数。 7、根据实验数据,画出所测发动机在规定油门开度时的负荷 特性曲线。
2、ET2000发动机测控系统
ET2000发动机自动测控系统是为满足各种不同类型的发动 机性能试验和出厂试验而精心设计的大型测控系统。它可与国 内外各种不同的水力、电涡流、电力测功机配套,用于控制和 测量发动机的转速、转矩、功率、燃油消耗量、温度、压力、 流量等各种不同类型的参数。

发动机实验

发动机实验
发动机原理实验报告
学院:汽车工程学院; 班级: **** ; 学号:180401218 ; 姓名: *****
实验名称: 发动机速度特性、负荷特性实验
实验时间:2020 年 5 月 18 日
实验目的与要求:
1、通过实验教学,加深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和认识,掌握发动机速度特性、负荷特性测 试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3
14.99 2299 64.725 15.58 263.62
551.75 76.28 73.975
4
14.99 2199 65.475 15.08 272.45
561.00 76.03 76.025
5
14.99 2099 65.95 14.50 283.29
567.50 76.07 82.65
6
14.99 1999 70.27 14.71 279.28
转速 (n)
转矩 Ttq/(N·m)
功率 Pe /kW
燃油消耗

be
/(g/kW·h)
排气温度 (℃)
出水温度 (℃)
机油温度 (℃)
1
14.99 2499 59.325 15.53 264.61
533.00 78.07 70
2
14.99 2399 62.075 15.60 263.40
542.50 77.23 72.225
565.67 76.37 78.6
7
14.99 1899 71.725 14.26 288.02
566.00 76.00 79.325
8
14.99 1799 72.75 13.71 299.74
564.25 76.23 82.275
9
14.99 1699 74.65 13.28 309.29

发动机性能实验指导书

发动机性能实验指导书

实验项目一发动机速度特性试验一、实验教学组织1、集中讲授仪器、设备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2、讲解实验内容、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3、根据实验目的、要求进行分组。

4、在教师指导下,各组学生自己独立操作,并对试验、检测数据进行记录。

5、教师总结实验情况。

二、实验学时:2学时三、实验目的通过本次实验,使学生进一步加深本专业所学《发动机原理》、《汽车理论》等相关课程课堂理论知识的理解,增强感性认识。

掌握汽车发动机速度特性台架试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提高实际动手能力,为今后从事生产、科研打下较牢固的基础。

四、实验要求1、遵守实验规程,注意设备、仪器及人身安全。

2、掌握汽油发动机小时燃油消耗量、扭矩、进排气温度、机油温度及压力、冷却水温度等参数的检测方法。

3、认真记录试验数据,根据试验数据绘制汽油发动机速度特性曲线图,并能分析试验用汽油发动机在不同工况下的经济性和动力性。

4、按时完成实验报告。

五、实验内容在发动机节气门开度不变的情况下,测出试验用发动机在不同转速下的有效扭矩、有效油耗率、小时油耗量及排气温度等参数。

六、实验仪器、设备1、发动机性能测试台架(如图1-1所示)1台2、汽油发动机1台3、起动电源或蓄电池1台4、转速表(转速传感器)5、油耗仪1台6、温度计1只七、实验准备1、试验前,指导教师应对所有试验仪器、设备按实验要求进行标定,并准备好试验所需的油料、冷却水、辅料及调试所需的工量具。

2、打开电源开关,预热发动机台架控制操作系统,使系统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3、检查各仪器、设备连接线路是否牢固可靠。

4、清除测试台架、发动机四周障碍物。

5、调整好发动机的点火装置,保证其最佳的点火提前角。

图1-1 发动机试验台架简图1—冷却水箱2—空气流量计3—稳压筒4—量油装置5—燃油箱6—测功机7—转速表8—消声器9—垫层10—台架基础11—台架底板12—混合水箱八、注意事项1、实验过程中,应随时观察发动机及设备的运行情况,发现异常应立即停车检查并及时排除。

负荷特性实验

负荷特性实验

柴油机负荷特性试验一、试验目的:1.通过电涡流测功机测量汽油机的速度特性、负荷特性;2.了解认识试验中对汽油机发动机功率、转矩、转速、燃油消耗率、空燃比、排气温度的测量方法;3.通过整理试验数据点,得到汽油机的负荷特性曲线,做出相关分析总结分析对比;二、实验对象:表1:柴油机参数一、试验设备:名称测试内容型号主要参数备注电涡流测功机功率、转矩、转速ESF300扭矩:0-859N m电涡流型实验控制系统(计算机)表2:主要测试设备表二、试验台架系统简图:图1:台架系统简图发动机形式直列水冷柴油油机发动机型号上海95A D-4型点火顺序缸径*行程/mm 怠速(r/min)总排量/L整机净质量/kg 310额定功率(kW)/转速(r/min)13.8/1500曲柄长度/mm三、实验原理:利用控制室里的测功机操作面板的模式调节发动机转速稳定在1200r/min,然后在模式下,通过调节旋钮,增大扭矩值,依次相对较均匀地设定扭矩值为2N·M、4N·M、6N·M、8N·M、10N·M、12N·M,并记录相对应的油耗值和时间,同时利用计算机的软件操作界面记录下转速、扭矩等参数的平均值。

四、实验要求及方法:记录数据注意事项:⑴实验前先需要预热发动机,使发动机的运行达到稳定工况方可进行试验;⑵在每次改变负荷后,系统都需要一定的时间达到稳定的状态,所以每次改变负荷之后都需要等待一段时间,等参数稳定之后方可进行记录;⑶油耗的测量需要多次测量取平均值;五、实验数据记录:手工记录数据:试验名称:电控柴油发动机转速为1200r/min 的负荷特性试验实验日期:2014.12.23时间:9:00-11:00地点:汽车试验室发动机型号:上海95A D-4型燃油体积/(ml ) 50密度/(g/ml ) 0.734g/(N/kg) 9.8试验班级:交通一班编号123456t113311294776552t213311295776653时间t/(s )t313211195776553W/(kg/m)2.54.25689.7511.75表格 3:柴油机负荷特性数据表格(手工记录)试验数据整理及分析总结:编号123456平均时间/(h)0.03690.03110.02640.02140.01810.0147功率/(kw) 2.2 3.75 5.297.058.610.36燃油消耗率/(g/kw ·h)452.1314.7262.8243.3235.8241.0表格4:P e —BSFC 表六、实验结果分析P e—BSFC 曲线:P e结果分析:柴油机负荷特性曲线中BSFC曲线的趋势如图,随着柴油机功率的增大,燃油消耗率先减小后增大,可见柴油机存在一个经济功率,在该工况下燃油消耗率最低。

发动机速度、负荷特性实验项目报告

发动机速度、负荷特性实验项目报告

项目报告—发动机特性曲线学院:车辆与能源学院班级:11车辆工程2班姓名:连伟波学号:110113030036指导教师:王文峰目录一、试验目的二、试验原理三、数据处理四、数据分析五、试验心得一、试验目的1.了解发动机台架性能试验系统的基本结构。

2.了解发动机台架试验设备,仪器和仪表的正确使用方法。

3.掌握汽油机速度特性台架试验的试验方法。

4.掌握汽油发动机速度特性试验数据的处理,能够绘制汽油机速度特性曲线图,并能对特性曲线进行分析。

二、试验原理汽油机速度特性:在汽油机节气门开度一定(部分开度或全开)的情况下,研究其功率Pe 、转矩Ttq、耗油量B及燃油消耗率be与转速n之间的关系。

三、数据处理发动机台架试验所用的是摩托车发动机为单缸机部分试验数据节气门开度分别为18%、38%、58%、78%时的转矩,功率,油耗及燃油消耗率,转速的部分数据(发动机台架试验所用的是摩托车发动机为单缸机,转速为变速器一档时的转速)转矩功率油耗量油耗率36.84 1.08 0.714 535.535.54 1.07 0.721 535.535.87 1.1 0.709 535.536.09 1.16 0.699 535.535.81 1.12 0.685 535.535.71 1.1 0.683 535.536.63 1.16 0.683 535.535.98 1.15 0.683 535.536.36 1.15 0.708 535.536.3 1.14 0.688 535.536.68 1.14 0.678 535.536.52 1.17 0.683 535.536.79 1.15 0.672 535.536.47 1.13 0.657 535.536.34 1.123 0.657 585.236.14 1.12 0.657 585.236.09 1.15 0.627 585.236.63 1.17 0.607 585.236.68 1.15 0.581 585.236.03 1.11 0.546 585.235.43 1.18 0.526 585.235.38 1.27 0.511 585.235.54 1.3 0.511 585.235.33 1.24 0.516 585.235.05 1.3 0.495 585.235.11 1.29 0.49 585.235.27 1.29 0.49 585.235.22 1.29 0.48 585.235.05 1.27 0.475 585.235.16 1.3 0.47 585.235.05 1.3 0.465 585.235.61 1.227 0.465 379.034.84 1.27 0.465 37935 1.28 0.475 37934.89 1.29 0.475 37935.11 1.31 0.47 37934.73 1.29 0.47 37934.19 1.3 0.506 37933.64 1.28 0.475 37933.32 1.33 0.49 37933.21 1.36 0.485 37933.26 1.39 0.475 379根据记录的实验数据运用Excel作出发动机在各个节气门开度时的速度特性曲线。

负荷特性试验.ppt

负荷特性试验.ppt
(1)燃油消耗率曲线 由公式 b K 1
e 3
cim
可知,燃油消耗率be的 变化取决于ηit、ηm的变 化。ηit、ηm随负荷的变 化如图所示。 η c (燃烧效率) 汽油机0.95~0.98
汽油机负荷特性
1. 负荷特性:当汽油机转速不变,而逐 渐改变节气门开度,每小时耗油量 B 、燃料 消耗率be随负荷(Pe、Ttq或Pme)而变化的关 系。 2. 测取:发动机台架试验。测取前应将 化油器、点火提前角调整完好;测取时应按 规定保持冷却水温度、润滑油温度在最佳状 态。 3. 汽油机靠改变节气门开度,改变进入 气缸的混合气数量来适应负荷变化。其负荷 的调节方法称为“量调节”。
角速;介质电通量 (静电力线)
每循环放热量Q(kJ)为
vVs 0h Q Lo
式中 ηv——充量系数;
ρ0——大气状态下空气密度(kg/m3);
Vs——气缸工作容积(m3);
α ——过量空气系数;
h μ——燃料低热值(kJ/kg);
Lo——理论空气量(kg)。
根据平均有效压力pme(kPa)的定义
ρ f —燃油密度(g/mL);
t—消耗容积V的燃油所用时间(s)。
燃油消耗量按下式计算
m B 3.6 t
B be 1000 P e
式中 t——消耗m(g)燃油所需时间(s);
Pe—— 消 耗 m ( g ) 燃 油 时 测 量 的 有 效 功 率 (kW); B——小时耗油量(kg/h); be——有效燃油消耗率[g/(kW· h)]。
*负荷特性曲线分析
• ①同一转速下最低耗油 率bmin越小,曲线变化 越平坦,经济性越好。 • 柴油机bmin比汽油机低 bmin ;而且燃油消耗率 曲线比较平坦。 • ②耗油率b随负荷的增 加而降低,在接近全负 荷(80%负荷率左右) 时b达到最小。

试验2__汽油机负荷特性试验

试验2__汽油机负荷特性试验

试验2 汽油机负荷特性试验2.1试验目的1)掌握汽油发动机负荷特性的试验方法;2)掌握汽油机负荷特性试验结果的计算整理、曲线的制作和分析方法。

2.2试验要求1)了解和掌握汽油发动机负荷特性的试验方法,理解负荷特性试验的目的和意义,深刻理解负荷特性试验与速度特性试验的相同点和不同点;2)其余同试验1的1.2中2)、3)、4)。

2.3主要试验设备2.4发动机台架系统装置2.5试验对象、燃料2.6试验标准及方法以上2.3~2.6内容同试验1的1.3~1.6。

2.7试验步骤及内容1)同试验1的1.7中1);2)当发动机达到预热要求后,选取某一转速、变化油门位置进行发动机负荷特性试验,适当选择8个以上的测量点。

试验中发动机转速控制采用测功机恒转速、油门调节方式(n/P);3)负荷特性试验:此次试验的负荷特性转速定为xx(r/min),转速确定后保持转速不变,通过改变节气门位置改变发动机负荷,逐点进行试验。

负荷选择由最低扭矩值开始,依次升高,直至节气门位置最大结束。

试验中要求作出空燃比值改变的拐点;4)由于时间及条件限制,每组不能完成全部转速工况点的负荷特性试验,要求分组各自完成不同的部分,总结时综合进行分析;5)试验时发动机水温、机油温度应尽量保持恒定,每个试验点应保持稳定后,记录试验数据表格。

如表A2-1所示;6)试验过程中同步绘制主要性能的监督曲线:主要有扭矩、空燃比和比油耗。

它们可直接反映试验是否正确,以决定试验是否补点或重复。

表A2-1 电控汽油发动机xxr/min 时的负荷特性试验数据2.8试验数据整理及总结分析要求1)按表A2-1填写试验结果和计算数据表格;2)作出转速不变时的负荷特性性能曲线,主要有be -Pe 、A/F - Pe 、T 排温- Pe 、Ga - Pe 、φc 3)根据试验数据整理结果及负荷特性性能曲线结果进行下述分析、讨论: - Pe 等特性曲线图。

例见图A1-2~A1-8。

柴油机速度特性和负荷特性试验报告

柴油机速度特性和负荷特性试验报告

柴油机性能试验报告班级:汽91学号:试验时间:2012年4月20日组别:13一、试验目的:1.掌握通过测功机等试验设备测量柴油机的速度特性的方法;2.了解试验中对柴油机发动机功率、转矩、转速、燃油消耗率、排气温度的测量方法;3.通过整理试验数据点.得到柴油机的速度特性曲线.做出相关分析总结分析对比;4.分析柴油机速度特性和负荷特性曲线的变化规律及变化趋势.分析原因。

5.进行汽油机、柴油机速度特性的对比.总结汽油机柴油机的不同。

二、实验对象:表1:柴油机参数三、试验设备:表2:主要测试设备表四、试验台架系统简图:图1:台架系统简图第一部分:速度特性五、实验原理:柴油速度特性的实验基于发动机速度特性的定义.即保持发动机节气门或者是油量调节位置不变.发动机的性能指标和特性参数(主要指功率、转矩、燃油消耗率、进气量、排气温度、充量系数)随发动机转速的变化规律。

实验基于负载系统的6种控制模式:①恒扭矩/恒转速控制(M/n)②恒转速/恒扭矩控制(n/M)③恒扭矩/恒油门位置控制(M/P)④恒转速/恒油门位置控制(n/P)⑤P1/P⑥M/n2 .首先选择油门到指定的开度.然后不断改变负荷转速测得数据。

六、实验要求及方法:1.实验要求:用给定仪器测量给定发动机的速度特性.要求发动机油门开度为46%;2.实验方法:⑴首先调节油门开度为46%;⑵不断改变发动机转速.从1000r/min.每隔200r/min测一个数据.直到转速达到2400r/min.共得到8组数据;⑶实验中记录下每个转速点下的燃油消耗率、功率、转矩、进气流量、排气温度等数据。

记录数据注意事项:⑴实验前先需要预热发动机.使发动机的运行达到稳定工况方可进行试验;⑵ 在每次改变转速之后.系统都需要一定的时间达到稳定的状态.所以每次改变n 之后都需要等待一段时间.等参数稳定之后方可进行记录;七、 实验数据记录:1. 手工记录数据:表格 3:柴油机速度特性数据表格八、 试验数据整理及分析总结:1. 发动机功率修正:修正计算公式:eo d e P P α=;()m fd a f α=;0.799()()298a dTf p =;(涡轮增加中冷)0.036 1.14m qf r=-(使用范围:40<q/r<65)0.3m f =(使用范围:q/r<40)11关于f m 的选取资料来源于网络,因为用指导书上给的公式,会得出f m 小于零的结论。

柴油机负荷特性实验本报告

柴油机负荷特性实验本报告

实验二柴油机负荷特性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柴油机在转速不变时,由改变油门来改变柴油机负荷,测量柴油机在一定转速下的燃油消耗量,掌握燃油消耗率与功率的关系。

了解排气温度与功率的关系。

2.熟悉电涡流测功器、油耗转速测量仪、发动机数控试验台等仪器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3.熟悉FST2E发动机数控系统的使用方法和用户程序的编制方法。

二、实验原理:在发动机转速不变的情况下,利用电涡流测功器改变发动机的负荷,同时通过油耗仪测量发动机的燃油消耗率,由发动机测控系统测出排气温度等工作参数,在各负荷下分别测取柴油机主要性能指标和工作参数,绘制柴油机负荷特性曲线图。

三、实验仪器及设备:2105B型柴油机南昌凯马柴油机有限公司CW100-3000/10000电涡流测功机迈凯(洛阳)机电有限公司FCM-D油耗转速测量仪上海内燃机研究所FST2E发动机数控试验台迈凯(洛阳)机电有限公司四、试验步骤:起动发动机,进入实时测控系统,采用点动控制方式,预热发动机至热平衡状态。

1.将控制模式设定为测功器恒转速、油门恒扭矩方式。

将转速设定为1400r/min,功率设定为90%负荷的数值。

让柴油机在此状态下运行数分钟,待热稳定后记录数据。

2.将扭矩设定值调整到80%负荷。

待工况稳定后使柴油机在该状态下运行2-3分钟后记录数据。

3.重复2步骤直至做完该负荷特性曲线上的70%、60%、50%、40%、30%、20%、10%负荷的全部试验点。

4.逐渐减小测功器扭矩及转速,空载运行5min后停机。

5.整理数据,绘制负荷特性曲线五、试验要求:1.认真记录发动机技术参数和试验数据,列表说明,并得出结论;2.绘制发动机n=1400r/min时的负荷特性曲线;3.根据实测负荷特性,分析试验内燃机的经济性随负荷的变化规律及原因。

附:负荷特性试验数据记录表发动机型号:发动机机号:。

负荷特性实验报告

负荷特性实验报告

负荷特性实验报告1. 引言负荷特性是指在一定电压和频率条件下,电气设备或电力系统在负荷变化时所表现出的稳态和暂态特性。

了解负荷特性对于电力系统的运行和优化具有重要意义。

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验手段研究负荷特性的响应和变化规律。

2. 实验目的本实验的主要目的有:1.研究电气设备在负荷变化时的电流、电压及功率的变化规律;2.分析电气设备在负荷变化过程中的稳态特性和暂态特性;3.探讨电气设备对负荷变化的响应速度;4.分析负荷特性对电力系统的影响。

3. 实验设备和方法3.1 实验设备本实验使用的设备包括:•变压器•变频器•电流表•电压表•功率表•实验箱3.2 实验方法1.将实验设备连接完成,并按照实验箱上的连接图正确接线;2.设置变频器的输出频率为稳定值,并逐渐增加或减小负荷;3.记录电流、电压和功率的实验数据;4.分析实验数据,得出负荷特性的规律和结论。

4. 实验过程与数据记录实验过程中,我们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实验:1.首先,将变频器的输出频率设置为50Hz,即稳态条件;2.在稳态条件下,将负荷逐渐增加,记录电流、电压和功率的实验数据,并制作相应的图表;3.在负荷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将负荷逐渐减小,同样记录实验数据并制作图表。

下面是实验数据的记录:序号负荷大小(%)电流(A)电压(V)功率(W)1 0 1.2 220 2642 20 2.1 220 4623 40 2.8 220 6164 60 3.6 220 7925 80 4.9 220 10786 100 7.5 220 16507 80 5.2 220 11448 60 3.8 220 8369 40 2.9 220 63810 20 2.2 220 48411 0 1.3 220 2865. 实验结果与分析根据实验数据,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随着负荷增加,电流、电压和功率均逐渐增大;2.负荷增加到一定程度后,电流、电压和功率的变化趋势开始减缓;3.在负荷逐渐减小的过程中,电流、电压和功率也随之减小;4.负荷变化的响应速度快慢取决于设备的特性和响应能力。

实验二发动机负荷特性试验

实验二发动机负荷特性试验

实验二发动机负荷特性试验“发动机负荷特性试验” 实验指导书(中南林机电院刘谦钢)一、实验目的及要求(参见“发动机原理实验教程”P8)1 实验目的:1.1掌握发动机负荷特性的试验方法。

1.1.1 掌握发动机负荷的加载方法和转速和燃油消耗率的测量方法。

1.1.2 掌握发动机功率、转速、油耗等测量仪器设备的选择、操作、使用方法。

1.1.3 熟悉发动机负荷特性测试数据的分析和处理方法。

1.2 通过实验,学习绘制、分析发动机负荷特性曲线。

1.2.1 依据原始数据和处理的数据,绘制发动机负荷特性曲线。

1.2.2 通过分析负荷特性曲线评价发动机在规定转速下,发动机部分负荷经济能,并为合理选用和调整发动机提供依据。

2 实验要求:2.1 每次参加试验的学生为10,20人。

2.2 实验前复习发动机负荷特性试验的相关内容,认真阅读实验指导书及其附件。

2.3 实验时应作好记录纸笔等准备,按指导书操作仪器设备、试验及作好实验记录。

2.4 实验后,严格按实际实验数据正确处理实验数据,绘制相应曲线,认真撰写实验报告。

二、实验预习及准备(参见“发动机原理实验教程”P8,P9。

)1 实验原理:当发动机油门(节气门)位置不变而通过测功器人为改变给发动机的所加负载,发动机转速必然改变。

为制取发动机某一恒定转速下燃油消耗量、燃油消耗率、排气温度等随负荷变化而变化的特性,因此,可通过调节发动机油门(节气门)的位置来改变供油量的大小,从而达到保持发动机转速不变的目的。

(参见“发动机原理实验教程”P1,P4。

)1.1 负荷特性定义:当转速n不变时,发动机其它性能参数(燃油耗量、燃油耗率、排气温度等)随负荷的改变而变化的关系。

1.2 负荷特性试验的作用负荷特性试验表明在某规定转速下,各种不同负荷时的油耗率g随功率P变化的关系。

通过负ee荷特性曲线可找出某转速下发动机所能达到的最大功率P和最低油耗率g,还可用来评价标定工emaxemin况下的经济性,判断功率标定的合理性及有关调整的正确性。

发动机负荷特性的测定实验报告

发动机负荷特性的测定实验报告

发动机负荷特性的测定实验报告第一篇:发动机负荷特性的测定实验报告发动机负荷特性的测定一、实验目的:1、了解发动机在转速不变的情况下,燃料消耗量和燃料消耗率随功率变化的关系。

2、熟悉发动机负荷特性曲线的制取方法。

二、所需仪器设备测试用发动机(汽油机或柴油机)、测功器、转器、转速显示仪、油耗测定仪各一、秒表2只、气压计、温度计、湿度计、废气分析仪、烟度计、噪声仪及常用工具各一台套。

三、实验进行方法1、实验时,按实验须知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启动发动机,暖机,使发动机达到正常工作温度并调整发动机到最佳的正常工作状态。

2、使发动机在某一节气门位置(或某一供油齿条位置)卜运转,调整发动机负荷(即改变测动器供水量),使发动机在标定转速下稳定运转。

测取记录:(1)转速n(2)测功器磅称读数P(3)耗用定量燃油所经历的时间t(4)冷却水温度(5)机油压力、温度(6)发动机排气温度(7)发动机排放、噪声3、全部数据测取完后,改变节气门(或供油量)位置,改变发动机负荷,使发动机恢复到标定转速下稳定运转,此时又测取记录上述数据。

4、继续改变工况,一般由低负荷往高负荷作,一直到节气门全开(或供油量达到最大值)为止,可测取6—8个点。

5、实验中要绘制监督曲线ge-p,以监督试验的准确性,如发现某点数据不符合一般规律,应补作。

四、实验报告内容1、根据所测数据进行计算并绘制ge-Ne及Gr-Ne曲线。

2、对特性曲线变化规律进行分析。

思考题对负荷特性曲线进行分析?第二篇:负荷特性指标名词解释负荷特性指标名词解释1.日最大负荷:典型日中记录的负荷中,数值最大的一个;2.日平均负荷:日电量除以24;3.日负荷率:日平均负荷与日最大负荷的比值;4.最小负荷率:指报告期最小负荷与最大负荷的比值,反映负荷变动的幅度;5.平均负荷率:是指报告期内每日的负荷率相加,除以报告期的日历日数;6.年平均日负荷率:一年内12个月各月最大负荷日的平均负荷之和与各月最大负荷之和的比值;7.年平均日最小负荷率:一年内12个月各月最大负荷日的最小负荷之和与各月最大负荷日之和的比值;8.月负荷率:月平均负荷与月最大负荷的比值;9.年平均月负荷率:一年内12个月各月平均负荷之和与各月最大负荷之和的比值;10.年负荷率:年平均负荷与年最大负荷的比值;11.季不均衡系数:全年各月最大负荷的平均值与年最大负荷的比值(也称年不均衡率);它表示一年内月最大负荷变化的不均衡性12.月不均衡系数:指月的平均负荷与该月内最大负荷日平均负荷的比值;13.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年用电量与年最大负荷的比值;14.日峰谷差:日最大负荷与最小负荷之差;15.日峰谷差率:日最大负荷与最小负荷之差与日最大负荷的比值;16.年最大峰谷差:一年中日峰谷差的最大值;17.年平均峰谷差:一年中峰谷差的平均值;18.年平均峰谷差率:一年中峰谷差率的平均值;19.(典型)日负荷曲线:(典型日)按一天中逐小时负荷变化绘制的曲线;20.年负荷曲线:按一年中逐月最大负荷绘制的曲线;21.年持续负荷曲线:按一年中系统负荷的数值大小及其持续小时数顺序绘制的曲线;22.尖峰负荷持续时间:在给定的期间系统负荷较高时间段的负荷值所持续的时间。

发动机原理报告

发动机原理报告

实验一:汽油机负荷特性试验姓名:班级:学号:实验目的:1.掌握汽油发动机负荷特性的试验方法2.熟悉所用仪器及设备3.学会采集与处理绘制特性曲线4.根据数据分析汽油机工况、判断性能二、实验内容汽油机负荷特性的原理是保持汽油机转速不变,通过改变测功器负荷和节气门开度,测取各种工况下油耗率、功率及其他参数关系。

三、实验器材大众捷达(排量为1.6L)汽油发动机一台,电涡流式测功器一台,发动机自动测控系统一套。

实验原理:做汽油机的负荷特性试验:负荷特性:发动机转速不变的情况下,发动机性能指标随负荷的变化规律。

表示负荷的参数:有效功率、有效转矩、平均有效压力三个参数之一。

发动机性能指标之间的关系:四、实验步骤发动机负荷特性曲线是在发动机试验台架上测取的。

(1)发动机冷却液温度、润滑油温度达到最佳。

(2)发动机的转速固定,在不同转矩下测出各稳定工况的燃油消耗量、功率和燃油消耗率。

(3)整理数据并绘成曲线.具体步骤:1.打开发动机测控系统电源,起动工控机,点击测控系统软件,输入相关信息。

2.起动发动机,发动机怠速运转。

3.按测控仪P1/P键,控制模式切换到测功机恒电流/油门恒位置控制。

转动P旋钮,增加油门开度,转速升高,达到某一转速时(如2500r/min)停止转动P旋钮。

4.按测控仪M/n键,控制模式切换到测功机恒转速/油门恒位置控制。

转动M旋钮,转矩发生变化。

5.顺时针转动M旋钮到某一转矩,然后用鼠标点击油耗按钮,系统自动记录该转矩下的燃油消耗量、功率、燃油消耗率。

6.重复步骤5,转矩级差为20 N·m左右,得到不同转矩下的燃油消耗量、功率、燃油消耗率。

7.用鼠标点击记录数据按钮,将实验数据存盘,然后导出数据。

8.根据实验数据,画出所测发动机在规定转速时的负荷特性曲线。

试验曲线中横坐标为有效转矩T tq(N·m),纵坐标为燃油消耗率b e(g/kW·h)、燃油消耗量B(kg/h)实验二:汽油机速度特性试验姓名:班级:学号:一、实验目的:1.掌握汽油发动机速度特性的试验方法2.熟悉所用仪器及设备3.学会采集与处理绘制特性曲线4.根据数据分析汽油机工况、判断性能二、实验内容汽油机速度特性是保持汽油机节气门开度一定时,汽油机性能参数随转速改变而发生变化的情况和规律。

发动机实验报告

发动机实验报告

篇一:发动机实验报告柴油机性能试验报告班级:姓名:学号:柴油机负荷特性实验一、实验目的1.掌握柴油机负荷特性的试验方法。

了解电涡流测功机、油耗仪、转速传感器、扭矩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的测量原理和使用方法。

2.熟悉负荷特性试验测试数据的分析和处理方法,绘制柴油机负荷特性曲线并分析其经济性。

二、实验原理当转速n保持不变时,柴油机某些性能参数随负荷的改变而变化的关系称为负荷特性。

三、实验设备 1.试验用柴油机一台。

2.功率测量设备:电涡流测功机3.燃油消耗量测量:油耗仪4.转速测量传感器。

5.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

6. fc3000发动机测控系统。

四、实验步骤 1.开机(1)检查发动机和测功机各连接件的螺丝和螺栓的松紧度、如发现过松须将其拧紧。

(2)先将测功机冷却水进水阀打开。

(3)将油耗仪电源打开。

(4)将启动稳压电源插头插到墙上的插座中,合上开关。

(5)打开控制台电源、将控制台下油门励磁控制仪打开、励磁电源开关打开、(注意:如果测功机冷却水未开、当油门励磁控制仪打开时会出现报警现象、这时需将测功机冷却水进水阀打开、复位可消除)(6)将启动钥匙顺时针转到底启动发动机,逐步将转速升高至标定转速。

2.实验(1)机器发动起来后,首先将控制模式选定“n/m”方式,将转速设定为2200r/min,扭矩设定为最大负荷点的数值,使柴油机在该状态运行2-3分钟,待热稳定后记录一次数据。

(2)将扭矩设定为次大负荷点的数值,使柴油机在该状态运行2-3分钟,待热稳定后,将控制切换到“m / n”模式, 使柴油机在该状态运行2-3分钟, 待工况稳定后,记录一次数据。

(3)按上述步骤逐渐减小负荷测量,直到负荷特性曲线上的实验点全部做完,共做10个工况。

在试验中,每调节一次负荷,应同时调节油门位置,使转速保持不变。

各次测量均需同时记录下列参数:功率pe、扭矩te,燃油消耗量b、燃油消耗率be、排烟温度、机油温度等,一起填入表1所示的表格中。

柴油机负荷特性

柴油机负荷特性

实验二柴油机负荷特性一、实验目的1、掌物柴油机负荷特性的试验方法。

2、学会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以及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并绘制柴油机负荷特性曲线图。

二、实验条件1、SOFIM-8140增压柴油发动机(Pemax=76kw/3800r/min)一台2、CW150型电涡流测功机一台3、FCM-D转速油耗测量仪一台4、液体密度计一只5、温度计一只6、大气压力计一只7、柴油 10升三、实验原理柴油机负荷特性:在保持柴油机转速 n不变的情况下,调节柴油机喷油泵齿条或拉杆的位置,改变每循环供油量,研究发动机的燃油消耗量B、燃油消耗率 be与功率Pe之间的关系。

四、实验内容和要求1、调节柴油机喷油泵拉杆(油门)开度及指挥全组协调动作,一人;当发动机出现异常情况时应立即减小或关闭节气门。

2、调整测功机负荷,一人;测功机负荷的调整应均匀、准确,尽量避免大幅度增加或减小测功机负荷,造成发动机的转速剧烈波动。

3、监视发动机转速和测量油耗,一人;监视转速时,应注意转速的上下波动情况,当转速的波动值超过±20r/min,该组实验数据应视为无效并重做。

4、调节,监视发动机冷却水出水温度,一人;保持发动机动机冷却水出水温度稳定在80±5℃范围内,出现气阻现象(无冷却水排除或冷却水出水温度超过100℃),应立即报告,以便及时停机。

5、监视发动机机油压力、温度,一人;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

6、记录测功机读数W、发动机转速n、耗油质量△m和耗油时间△t, 一人;实验数据记录应准确无误。

7、绘制实验监督曲线,一人;当发现实验过程中因某些特殊原因而引起误差过大的点,应及时指出,以便立即补测校正。

五、实验方法与步骤1、按照附录一《发动机台架试验安全操作规范》,作好试验前的准备工作。

2、起动、预热发动机至发动机冷却水出水温度为80±5℃。

3、将测功机的工作状态设定为恒转速状态。

3、调节柴油机喷油泵拉杆(油门),使之处于最大位置,同时调整测功机负荷,使使发动机转速稳定在规定的转速(n=2200r/min,),待发动机转速稳定后,测定在规定时间△t(15或20s)内,发动机所消耗的燃油△m,测量一次,同时测量该工况下的测功机读数W和发动机转速n。

、发动机负荷特性试验

、发动机负荷特性试验

实验一:发动机负荷特性实验(车2、)一、实验仪器设备1.测功机:Array长沙湘仪动力测式仪器有限公司生产的电涡流测功机:型号:GW160;额定吸收功率:160kw;最高转速:1,0000r/mim启东市联通测功器有限公司生产的电涡流测功机:型号: DW400;额定吸收功率:400kw;最高转速:5000r/mim2.实验用发动机型号:YC6L-280-30型柴油发动机:最大功率:206/2200 (kw/rpm);排量:8.4L3.发动机自动测控系统4.数字智能油耗仪二、实验步骤起动发动机前,先检查发动机的燃油、润滑油、冷却水等是否正常,不正常不允许启动,正常则进行以下步骤:1.起动发动机进行暖机,在热状态稳定旧准备进行测量。

2.调节测功器和油门,使发动机在预定的转速和测功器读数下运行,待运转稳定后,记录燃油消耗率,测功机读数和排气温度等数据,待测量记录完毕后,再调节测功机和油门大小,增加负荷至第一点预定值,同时保持发动机转速不变,待稳定后再测取第二点数据,依次进行,直至油门到达最大为止,每条曲线的测点在8个以上。

试验时负荷可由低到高或由高到低进行调整。

3.改变发动机转速,重复上述过程,制取另一转速下的负荷特性。

具体转速的确定应在最低稳定转速和标定转速之间取8个转速,应包括最大扭矩转速,每一转速下的测点不应少于8点。

在制取各条负荷特性时,必须绘制以输出功率e P为横坐标,比油耗e b为纵坐标的监督曲线。

如在实验过程中发现个别点偏离曲线很大,应重新补做这点的数据。

4.测量完毕,减去测功器负荷并减小油门,使柴油机在空转数分钟后停机。

关掉所有开关,整理实验场地。

三、一班A组数据及对应图表:据及对应图据及对应图二班B 组的数据及对应图表:总结:① 油耗随着发动机的功率上升而下降然后会有少许上升 ② 每小时耗油量随着发动机功率上升而上升③ 排温随着发动机功率是而上升 ④。

内燃机负荷特性试验和速度试验

内燃机负荷特性试验和速度试验
பைடு நூலகம்
速度特性是指内燃机在油量调节机构柴油机中的油量调节齿条拉杆或汽油机中的节气门开度保持不变的情况下主要性能指标扭矩功率等参数随内燃机转速变化的规律
内燃机负荷特性试验和速度特性试验是两项经常使用的试验项目。 负荷特性是指当转速不变时,内燃机性能指标(如燃油消耗量、排气温度等)随负荷而变化的关系。用曲线表示出来,就 称为负荷特性曲线。 速度特性是指内燃机在油量调节机构(柴油机中的油量调节齿条、拉杆或汽油机中的节气门开度)保持不变的情况下,主 要性能指标(扭矩、功率等参数)随内燃机转速变化的规律。负荷特性试验和速度特性试验是在内燃机试验台架上进行的。

功率车二级负荷试验方法

功率车二级负荷试验方法

功率车二级负荷试验方法功率车二级负荷试验是对汽车的发动机和传动系统进行测试的一种方法,通过在车辆上施加不同的负荷,可以评估汽车动力性能和传动系统的可靠性。

本文将介绍功率车二级负荷试验的具体步骤和测试参数,并探讨其在汽车工业中的应用。

一、功率车二级负荷试验的步骤1.安装测试设备:首先需要将车辆安装到功率车测试台上,确保车辆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调整测试参数:根据测试要求,调整测试设备的参数,例如加速度和制动力等。

调整时应注意遵守相关的安全规定。

3.定义测试负荷:根据测试目标和标准,定义测试过程中需要施加的负荷类型和程度。

4.进行测试:开始进行实际测试。

根据定义的测试负荷,在规定的时间内对车辆进行加速和制动等操作,并记录和分析实时数据。

5.数据处理与分析: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评估汽车的动力性能、燃油经济性和传动系统的可靠性。

6.报告编制:根据测试结果,编制测试报告,将测试所得到的数据和分析结果进行总结和归纳。

二、功率车二级负荷试验的测试参数1.加速度负荷:通过施加恒定的加速度负荷,测试车辆的加速性能和动力输出。

2.制动负荷:通过施加不同程度的制动负荷,测试车辆制动性能和制动系统的可靠性。

3.发动机负荷:通过在车辆上施加不同程度的发动机负荷,测试发动机的表现和性能。

4.燃油经济性:评估车辆在不同负荷下的燃油经济性,包括燃油消耗量和排放情况等。

三、功率车二级负荷试验的应用1.动力性能评估:通过测试车辆在不同负荷下的加速性能、最高速度和动力输出等指标,评估车辆的动力性能和操控性能。

2.燃油经济性评估:通过测试车辆在不同负荷下的燃油消耗和排放情况,评估车辆的燃油经济性和环保性能,为车辆设计和改进提供数据支持。

3.传动系统可靠性评估:通过测试车辆在不同负荷下的传动系统的可靠性和耐久性,评估传动系统的性能和寿命,为传动系统的设计和优化提供指导。

4.故障诊断和故障排除:通过测试车辆在不同负荷下的表现,可以检测发动机和传动系统的故障,并进行故障排除和维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动机负荷特性试验”实验指导书
(中南林机电院刘谦钢)
一、实验目的及要求(参见“发动机原理实验教程”P8)
1实验目的:
1.1掌握发动机负荷特性的试验方法。

1.1.1 掌握发动机负荷的加载方法和转速和燃油消耗率的测量方法。

1.1.2 掌握发动机功率、转速、油耗等测量仪器设备的选择、操作、使用方法。

1.1.3 熟悉发动机负荷特性测试数据的分析和处理方法。

1.2 通过实验,学习绘制、分析发动机负荷特性曲线。

1.2.1 依据原始数据和处理的数据,绘制发动机负荷特性曲线。

1.2.2 通过分析负荷特性曲线评价发动机在规定转速下,发动机部分负荷经济能,并为合理选用和调整发动机提供依据。

2 实验要求:
2.1 每次参加试验的学生为10~20人。

2.2 实验前复习发动机负荷特性试验的相关内容,认真阅读实验指导书及其附件。

2.3 实验时应作好记录纸笔等准备,按指导书操作仪器设备、试验及作好实验记录。

2.4 实验后,严格按实际实验数据正确处理实验数据,绘制相应曲线,认真撰写实验报告。

二、实验预习及准备(参见“发动机原理实验教程”P8~P9。

)
1 实验原理:
当发动机油门(节气门)位置不变而通过测功器人为改变给发动机的所加负载,发动机转速必然改变。

为制取发动机某一恒定转速下燃油消耗量、燃油消耗率、排气温度等随负荷变化而变化的特性,因此,可通过调节发动机油门(节气门)的位置来改变供油量的大小,从而达到保持发动机转速不变的目的。

(参见“发动机原理实验教程”P1~P4。


1.1 负荷特性定义:当转速n不变时,发动机其它性能参数(燃油耗量、燃油耗率、排气温度等)随负荷的改变而变化的关系。

1.2 负荷特性试验的作用
负荷特性试验表明在某规定转速下,各种不同负荷时的油耗率g e随功率P e变化的关系。

通过负荷特性曲线可找出某转速下发动机所能达到的最大功率P emax和最低油耗率g emin,还可用来评价标定工况下的经济性,判断功率标定的合理性及有关调整的正确性。

负荷特性主要用于对发动机的经济性进行比较和评价。

1.3 测量原理
1.3.1 功率测量原理(同发动机总功率试验)
1.3.2燃油消耗率测量原理(同发动机总功率试验)
2 实验设备及仪器:详见附件2。

3 实验技术标准及规范
3.1 技术标准
3.1.1 JB/T1147.2-2007《中小功率内燃机第2部分:试验方法》
3.1.2 JB/T1147.1-2007《中小功率内燃机第1部分:通用技术条件》
3.2 技术规范
3.2.1试验时发动机应带的附件及试验一般条件控制的要求详见附件4:“发动机原理实验教程”附录
G--“发动机试验技术条件及规范”。

3.2.2《FC2000测控系统操作规程一》及《FC2000测控系统操作规程二》(见附件)。

3.2.3 S1110发动机主要技术参数表(见附件3)。

三、实验内容与方法
1实验内容
1.1发动机性能参数G f、g e等随功率Pe的改变而变化的试验。

1.2 发动机正常工作时排气温度、冷却水温度、机油温度随发动机功率Pe的改变而自然变化的情况。

1.3 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法、实验报告的撰写等。

2 实验方法
2.1 检查确认安全防护措施已落实、实验所用仪器设备正常及发动机润滑油(机油)、冷却水加注正常,接通燃油、测功器冷却水通断阀。

2.2 将发动机油门置于起动位置,起动发动机。

对于冷机,低速(2000r/min以下)空载运行2到4分钟后逐渐加大油门使发动机转速至标定转速,再逐步增加油门及负载至标定功率(整个过程不少于15分钟)。

2.3 发动机在标定工况运转稳定后,按下面“发动机负荷特性试验工况表”顺序使发动机达到各工况点稳定运行2到4分钟后,测量每一工况下的转速、功率、扭矩、燃油消耗量、排气温度、机油温度等参数。

功率、扭矩、燃油消耗量的测量必须在排气温度等温度稳定后才能开始测量,并至少连续测量3次燃油消耗量,取其中2次最接近值在附表1“总功率试验数据报告表”上作好记录。

2.5 根据实测参数值,计算出其它间接测量结果(即计算值),填入“发动机台架试验数据记录表”。

根据整理完毕的“发动机台架试验数据记录表”各参数值绘制负荷特性试曲线。

绘制实验仪器设备连接简图。

2.8 实验停机。

实验完毕停机前,应先弱微减小油门,然后卸去全部负荷,再逐步减小油门,让发动机在低速(1200r/min左右)空载运转3分钟左右后,将油门关到最小位置停机。

在冬天,如发动机水箱冷却液未采取防冬措施,停机后还应放干水箱冷却液,以防发动机冻伤。

(注:本次实验样机实验完毕要求放水。


2.9 进行实验结束后的收工工作。

实验停机后,应关闭所有使用仪器设备的电源;关闭燃油、测功器冷却水通断阀,对设备进行必要保养;将台架现场所使用的工具放入工具箱或专门指定的位置;清扫
实验现场及控制室。

(注:必须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本条亦计入实验成绩考核!)
3 实验注意事项
3.1 仔细阅读附件5《仪器设备基本操作规程》,领会仪器设备的基本使用性能,认真学习仪器设备的基本操作,在得到指导老师的允许后方可操作仪器设备。

3.2 注意个人安全和仪器设备安全,严禁违规操作。

实验室严禁烟火。

在实验台架现场,除了正常调节油门时必须靠近发动机外,其余时间均应与发动机台架保持足够的距离。

严禁在台架高速旋转部位与旋转中心垂直的方向逗留。

发动机工作时不允许抹擦发动机及台架的任何部位,同时要防止排气管高温烫伤,并对双耳做好适当的噪声防护。

3.3 遇到突发事故(如发动机“飞车”等),实验台架现场的学生应紧急离开现场,交由指导老师负责处理。

控制室里的同学可在控制室里协助处理,如:发动机“飞车”时赶紧对发动机测控系统采取快速关小油门及快速增加负荷的操作控制;按下“紧急停车”按钮等。

4、实验报告
4.1 实验目的
4.2 实验原理
4.3 实验内容
4.4 实验数据:格式详见附表1。

4.5 发动机性能实验曲线图:
绘制负荷特性试验曲线图(手绘)。

4.6 实验分析:
4.6.1 分析发动机负荷特性中燃油消耗率、排气温度随功率变化规律(曲线)的主要影响因数及主要形成原因。

4.6.2通过对此实验发动机标定转速下燃油消耗率随功率的变化曲线分析该发动机在此转速下恒速经济工作的适应性如何?
4.6.3问题与建议。

附表: 1发动机台架试验数记录表第页共页
附件2:
实验仪器设备名细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