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生产过程设计1
第五章 仓库规划与布局1
通常,各种车辆都必须有停车场,车辆停放时占用的面积如下: 15吨重拖车 60平方米
10吨卡车
8吨卡车 4吨卡车
45平方米
35平方米 25平方米
很多车辆停在一起时,各车之间的距离,一般情况下需要留出可以通过 1 个人的距离(0.5-1.0米)。
日常装卸货物时,所占用的停车空间与上述车辆处于静止状态时不同,为 了确保卡车装卸作业,应留有必要的侧面通路,或者在卡车前方留有一定宽度 的通路,使卡车作业时可以前进和后退。
仓库 规模数量
商品 储存规划
仓库 规划设计
仓库 平面规划
仓库 选址
仓库规划的内容
什么是仓库规划?
仓库规划就是从空间和时间上对仓库的新建、改建 和扩建进行全面系统的规划。
仓库规划规划什么呢?
仓库规划规划什么呢? (1)确定仓库网点的数量、规模及服务范围;
(2)确定备选库址; (3)仓库库区平面规划设计; (4)仓库建筑类型及规模确定; (5)仓库设备类型及数量的确定; (6)仓库技术作业流程确定
1.40
2)站台类型
以仓库内物流的情况决定进出货站台的安排方式,有4种。
(1)进货及出货共用站台
提高空间及设备使用率 较难管理
进出货尖峰时刻容易造成
进出货相互牵绊和混乱 适合进出货时间错开的仓库。
进货口 及出 货
仓库
口
进货口及出货口混合
(2)进出货站台分区相邻
提高设备使用率 空间利用率低 进出货不会牵绊和混乱
内围式 平式 开放式
6)站台设备——升降平台(levelers)
卡车升降平台(truck levelers):多用于无站台的仓库。以 提高或降低车子后轮使得车底板高度与月台一致,而方便
第五章 生产作业计划
练习题
1、经济批量计算题
2、生产间隔期
3、生产提前期
4、在制品定额
§2 生产作业计划的编制
1、厂级生产作业计划的编制 2、车间内部生产作业计划的编制
1、厂级生产作业计划的编制 厂级生产作业计划主要工作内容是编 制分车间的作业计划,确定各车间的月度 生产任务和进度。 (1)在制品定额法 (2)累计编号法
练习题
1、在制品定额法
2、累计编号法
1)工序周期
工序周期按零件经过的各道工序分别计 算,其计算公式如下:
2)工艺阶段的生产周期
3)产品生产周期
(4)生产提前期 生产提前期是指产品(零件、部件)在 生产过程的各工艺阶段投入(或出产)的 日期比成品出产日期所提前的天数。 生产提前期可分为投入提前期与出产提 前期。生产提前期的制定有两种情况:
2、生产作业计划的编制原则与依据 (1)生产作业计划的编制原则 (2)生产作业计划的编制依据
(1)生产作业计划的编制原则 结合当前生产实际情况,既要考虑市场、合 同的需要,又要考虑生产实际的可能性; 通过生产作业计划,必须把年度计划全面、 具体、深入地落实下去,一级保一级,保证 年度计划的完成; 生产作业计划的编制一定要在充分挖掘和利 用企业生产能力的基础上,在充分调动一切 积极因素的基础上,留有余地;
第五章 生产作业计划
本章主要内容
§1 生产作业计划概述 §2 生产作业计划的编制
§1 生产作业计划概述
1、生产作业计划的特点及作用 2、生产作业计划的编制原则与依据 3、期量标准的制定
1、生产作业计划的特点及作用 (1)生产作业计划的特点 (2)生产作业计划工作的主要内容 (3)生产作业计划的作用
(2)生产间隔期 生产间隔期指相邻两批同种产品投入 生产(或出产)的时间间隔,其与批量的 关系可用下式表示:
第五章生产过程的组织
[学习目标] 了解流水线的类型,如何配置流水线、流水线平稳的方法生产过程的合理组织是提高服装生产效率,促进生产力发展的重要保证,其目的是使产品在生产过程中的工艺路线最短、加工时间最省、耗费最小,生产出满足客户要求的产品。
也就是说,生产过程的组织就是要以最佳的生产方式将各种生产要素结合起来,对生产的各个阶段、环节、工序进行合理的安排,使之形成一种和谐平稳的作业系统。
服装生产过程是指从准备生产某种服装的产品开始到成衣出厂的全过程,包括服装款式设计、生产准备、裁剪、缝纫、整烫、包装等生产环节。
其生产过程就是在一定时间内,一定空间范畴里,由一定数量的工人劳动完成的。
因此,生产过程的组织包括服装生产过程的时间组织、空间组织和劳动组织。
服装缝制工程是服装生产过程的重要环节,本章主要介绍服装缝制的组织与治理。
第一节服装生产的组织一、生产过程的构成一样来说,工厂为了进行某种产品的生产,需进行与产品生产过程有关的其他活动,如生产技术的准备、机械设备的修理等,所以,服装企业的生产过程,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生产技术的准备过程这是指产品在投入正式生产前所进行的各种生产技术的准备工作。
主要包括服装款式的设计、工艺设计、工艺设备的准备、服装样板的制作、服装材料的准备和工时定额的制订、修改等。
2.基本生产过程生产过程是指直接为完成某种服装成品所进行的生产活动,包括服装面料和辅料的排料、画样、裁剪,衣片的缝制、整烫、包装等生产活动。
3.辅助生产过程辅助生产过程是指为保证基本生产过程正常进行所必须的各种辅助生产活动。
如设备的修理、包装材料加工等工作。
4.生产服务过程,生产服务过程是指为基本生产和辅助生产所进行的各种生产服务活动。
如服装面料相辅料的采购与供应,原材料、半成品、生产工具等的保管与收发,厂内外的运输等。
以上四个部分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核心是基本生产过程,在服装企业中,缝制过程又是其核心,从裁片准备到成衣缝制终止的全部生产过程就是服装的缝制过程。
生产计划与控制课程设计
生产计划与控制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生产计划与控制在企业运营中的重要性,掌握生产计划的基本概念、原理及编制方法。
2. 使学生掌握生产控制的基本方法,了解生产过程中的调度、监控与调整策略。
3. 引导学生了解企业生产管理中的实际问题,掌握生产计划与控制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独立编制生产计划的能力。
2. 培养学生运用生产控制方法,对企业生产过程进行有效调度、监控与调整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分析生产管理问题,提出合理解决方案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生产管理事业,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
2. 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为今后的工作打下基础。
3. 引导学生认识到生产计划与控制在企业节能减排、绿色生产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环保意识。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专业课,旨在培养学生掌握生产计划与控制的基本理论、方法及应用。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生产管理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教学要求:结合企业实际案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达到课程目标所规定的具体学习成果。
二、教学内容1. 生产计划基本概念:讲解生产计划定义、分类及作用,分析生产计划在企业运营中的地位。
教材章节:第一章 生产计划概述2. 生产计划编制方法:介绍生产计划编制的原则、程序和常用方法,如线性规划、网络计划等。
教材章节:第二章 生产计划的编制方法3. 生产控制策略:讲解生产控制的基本原理,分析生产过程中的调度、监控与调整策略。
教材章节:第三章 生产控制策略4. 生产计划与控制应用:结合实际案例,分析企业生产管理中的实际问题,探讨生产计划与控制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
教材章节:第四章 生产计划与控制的应用5. 生产计划与控制软件:介绍常用的生产计划与控制软件,如ERP、MES 等,分析其在企业生产管理中的作用。
第五章食品工厂管路设计说明书
无缝钢管
精密热轧钢管
3.有色金属管 (1)铜管:紫铜管与黄铜管多用于制造换热设备,也用于低温管道、仪表 的测压管线或传送有压力的流体(如油压系统、润滑系统)。当温度大于 250℃时不宜在压力下使用。 (2)铝管 铝管系拉制而成的无缝管,常用于输送浓硝酸、醋酸等物料, 或用做换热器,但铝管不能抗碱。在温度大于160℃时不宜在压力下操 作,极限工作温度为200℃。 紫铜管、黄铜管和铝管的规格均为“外径×壁厚”。
介质名称 水、冷冻水
管径
Dg15~50 Dg50以上
蛇盘管
自流凝结水 Dg15~18
压缩空气 煤气
余压冷凝水
小于Dg50 Dg25~50
Dg70~100
Dgl5~20 Dg25~32
Dg40~50 Dg70~80
表4-24 管道输送常用流速
流速(m/s)
0.5~1.0 0.8~2.0
<0.1
介质名称 饱和蒸汽
一、给水管道的计算
1.管径D的确定
(1)计算法 有下列计算公式
Q Fv D2v
4
D 4Q 1.128 Q
v
v
式中 D —管道设计断面处的计算内径(m); Q —通过管道设计断面的水流量(m2/s); F —管道设计断面的面积(m2); v —管道设计断面处的水流平均速度(m/s)。
h2=20%h1 (3)总水头损失H2(m) ①精确算法:公式为
水在流动过程中,用于克服阻力而损耗的(机械)能,叫总水头损失。
②概略算法:公式为 H2=hl+h2=h1+(0.1~0.3)h1=(1.1~l.3)h1
二、水泵的选择
水泵的选择是根据流量Q和扬程H两个参数进行的。 1.定Q值 ①无水箱时,设计采用秒流量Q。 ②有水箱时,采用最大小时流量计算。 2.定扬程H 计算公式为 H=H1+H2+H3+H4 式中 H1—几何扬程(从吸水池最低水位至输水终点的净几何高差); H2—阻力扬程(为克服全部吸水、压水、输水管道和配件之总阻力所耗的水头); H3—设备扬程(即输水终点必需的流出水头);H4—扬程余量(一般采用2~3m)。
2012-2013-1运营管理复习要点
《运营管理》复习要点第一章概论1.社会组织的基本职能及相互关系。
2.运营系统的含义,运营管理研究的范围是什么?运营管理的基本问题有哪些?(产出要素管理、资源要素管理和环境要素管理)3.服务运营和制造运营的区别4.运营管理的内容运营战略管理:运作战略的确定;运营系统设计:产品/服务的选择设计,运营系统选址和设施布置,运营流程设计、生产能力规划、服务交付系统设计,工作设计。
运营系统的运行与控制:计划,组织,控制。
具体工作内容有计划管理、质量管理、设备管理、库存管理、供应链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等;计划控制、进度控制、成本控制、数量质量控制等。
运营系统的维护和改进:技术装备升级换代,质量管理、设备管理及可靠性,生产现场管理和生产组织方式改进、管理规章制度的完善。
5.运营管理的目标,质量的评价指标(分有形产品和无形产品)。
目标:高效、灵活、准时、清洁地生产合格产品和提供满意服务。
6.制造性运营过程的分类,不同类型的特征?(A)按工艺过程特点:连续性(流程式)和离散性(加工装配式),加工装配式生产的典型生产阶段(B)按企业组织生产的特点:订货型,备货型,订货型和备货型的结合,能够举例和判断7.服务性运营过程的分类,不同类型的特征?(A)按顾客的需求特性分为:通用型,专用型(B)按运营系统特征分为:技术密集型,劳动密集型(C)按是否提供有形产品分为:纯劳务运营,一般劳务运营(D)按顾客参与程度分为:顾客参与的劳务运营,顾客不参与的服务运营第二章企业运营战略1.企业的环境及构成宏观环境:政治法律环境、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环境、技术环境、自然环境微观环境:客户(市场)、供应商、竞争对手、要素市场、政府部门环境具有动态性、复杂性和不确定性2.运营战略的含义,运营竞争维度及其演变运营战略:在总体战略的统领下,对包括销售、研发、设计、加工、交货、物流等环节在内的运营全过程中各种资源获取、运用和配置,以实现竞争战略的政策和计划。
现代企业管理 第5章生产过程组织
第 五 章 学习要点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掌握企业生产过程 的构成、企业生产类型的划分方法、企业生产单 位的专业化形式、企业生产过程的时间组织及合 理组织生产过程的基本要求等;熟悉流水线的基 本形式和连续流水线组织设计的基本步骤等;了 解柔性制造系统的构成及运行过程等内容。
生 产 过 程 组 织
工作地生产类型确定之后,工段的生产类型则按比重最大的原则 而定,再以比重最大的原则确定车间的生产类型及企业的生产类型。
三、生产类型对企业技术经济指标的影响
不同的生产类型对设计、工艺、生产组织和生产管理的影响是不同的. 表5-2各种生产类型对技术经济指标的影响
大量生产 成批生产 单件生产 很少,一般为1-2道 工序 可采用专用设备 可按对象原则排列 高 可采用专用工艺装 备 必须能互换 大 低 高 差 比较简单 低
生 产 过 程 组 织
现代企业管理课件
第二节 生产类型 第 五 章
二、生产类型的种类及划分方法
2.按接受生产任务的方式划分 (1)订货生产方式。根据用户的订货要求进行生产,生产完成 后就立即交货,所以产品不存在库存问题。 (2)存货生产方式。它是预先对市场需求进行预测,在此基础 上制定生产计划,然后进行生产,产品有库存。产品的库存是存货 生产的主要特点,它多是大批大量生产采用的生产方式,如日用生 活品的生产。 3.按生产的连续程度分 (1)连续生产。它是指长时间连续不断地生产一种或很少几种 产品,生产的产品工艺流程和使用的生产设备都是固定的、标准化 的,工序之间没有在制品储存,如化工生产、冶金生产等。 (2)间断生产。输入生产过程的各种要素是间断性地投入,生 产设备和运输装置必须适合多种产品加工的需要,工序之间要求有 一定的在制品储存,如机床制造厂等。
第五章生产过程设计
第五章生产过程设计1. 简介生产过程设计是指在一个项目或产品的生命周期中,对生产流程进行系统化规划和设计的过程。
通过生产过程设计,可以优化生产效率、减少资源浪费、提高产品质量,从而实现项目或产品的成功交付。
2. 设计原则在进行生产过程设计时,需要遵循以下原则:2.1 效率原则生产过程设计的首要目标是提高生产效率。
通过优化工作流程、合理安排生产环节和合理分配资源,可以减少生产时间和成本,并提高生产能力。
2.2 质量原则生产过程设计需要保证产品的质量。
通过合理设置质量控制点、引入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工艺,以及培训和管理工作人员,可以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稳定性。
2.3 灵活性原则生产过程设计需要具备一定的灵活性,以应对市场变化和客户需求的变化。
通过设计生产过程的模块化和标准化,可以提高生产过程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2.4 可持续性原则生产过程设计需要考虑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通过减少能耗、降低废物排放和推广清洁生产技术,可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并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3. 生产过程设计方法生产过程设计可以采用多种方法,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设计。
以下是几种常用的生产过程设计方法:3.1 流程图设计流程图是一种直观的图形表示方法,可以清晰展示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和流程。
通过绘制流程图,可以帮助设计人员和工作人员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生产过程,从而进行优化和改进。
3.2 价值流分析价值流分析是一种以价值流为基础的生产过程设计方法。
通过细致地分析生产流程中的每个环节,找出不增加价值的环节并进行优化,从而提高整体生产效率和质量。
3.3 仿真模拟仿真模拟是一种通过计算机模拟来预测和优化生产过程的方法。
通过建立生产过程的数学模型,并进行仿真和优化,可以减少试错成本和提高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和可控性。
3.4 智能化设计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化设计在生产过程设计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通过引入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和物联网技术,可以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智能化和高效化。
05第五章-服装生产流水线设计与管理
⑥ 宜于在流水线外集中加工的部件,应尽量置于 流水线外加工,具体产品、具体情况应作具体分析 确定。
(二)工序组织举例
男西裤工序组织 1、男西裤工艺工程分析表 2、男西裤工序编制(组合) 女西裙工序组织 1、西服裙工艺工程分析表 2、西服裙工序编制(组合)
西
11
机工
平缝机
57、63、66
2
裤 工
12
手工
熨斗
56、58、59、61、64、65
3
艺
13
机工
平缝机
67、68、70、75、78
2
工
14
机工
平缝机
71、73、
2
程
15
手工
熨斗
69、72、76、79
2
分
16
手工
熨斗
74、77
1
析 表
17
手工
熨斗
80、81
1
)
18
特种机
锁眼机、钉扣机 82、83
2
19
序号 1 2
制造 √
3
4
√
灌装 √ √
包装(组合装)成品出厂
√
√
√
√
√
√
3.2 ODM的加工形式
序号 外包装设计开发
1
√
2
3
√
4
料体制造 √ √
√
灌装 √ √
包装 √ √
成品出厂 √ √
4. OEM与ODM对生产制造行业的 影响
4.1 减少固定资产投入,降低产品生产成本
当品牌厂商要延伸自己的品牌产品时,可能会遇到 产品设计开发能力匮乏或生产能力不足等困难。
第五章第五节生产计划
解:①
结构和工艺有代表性,且 产量×劳动量(台时定额)
根据各种产品消耗最的大总的台产品时,计算
得出丙产品为代表产品。
② 根据计算单一品种生产能力的有关 公式,求出以丙产品表示的生产能力为:
生产能力=单位设备的有效工作时间×设
备数量÷单位设备台时定额
=【365×2×8×(1-
0.05)×12】÷100
4、生产能力的综合平衡
• 生产能力1 负荷不足 • 负荷系数 = 1 满负荷 • 负荷系数 <1 超负荷
提高生产能力的途径
发现生产过程中的薄弱环节和富裕环节,采 取组织技术措施,克服薄弱环节,提高企的 生产能力。 • 降低单位产品劳动量的消耗(或增加单位
E型产量 400
400
总计
10000
600
600
15000
800
800
20000
六、企业生产运作能力核算
1、生产运作能力的定义:
企业在一定时间内和一定的技术组织条件下直接参与 生产运作的固定资产,所能生产的一定种类和一定 质量的最大产品(服务)数量或可能加工处理的一 定原材料的最大数量。
* 直接参与生产的固定资产 * 在一定技术组织条件下 * 一定时间内 * 综合能力 * 可能生产的最大数量(投入量或产出量)
3、生产能力的核算
(1)机器设备生产能力的计算 M — 某设备组生产能力 F — 计划期单位设备的有效工作时间(小时) S — 设备组内的设备数量 t — 制造单位产品所需设备的台时数 P — 单位设备单位时间产量定额
F*S
M= t
或 M = F*S*P
例题:
• 某企业生产甲、乙、丙、丁四种产品,其 计划产量分别为200台、100台、300台和 50台,各种产品在机械加上车间车床组的 台时定额分别为50、80、100和120台时 ,车床组共有车床12台,两班制,每班工 作8小时,设备停修率为5%,试求车床组 的生产能力。
《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笔记 (2)
《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笔记第一章:绪论一、生产与运作管理的基本概念1. 定义:生产与运作管理(Production and Operations Management, POM)是指对企业生产与运作活动进行系统的规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以有效地利用资源,实现产品和服务的高效、低成本、高质量生产,满足市场需求,提升企业竞争力。
2. 目标:生产与运作管理的主要目标包括:- 提高生产效率:通过优化生产流程,减少浪费,提高产出。
- 降低成本:通过成本控制和成本优化,减少生产成本。
- 保证产品质量:通过质量管理和控制,确保产品符合标准。
- 满足市场需求:及时响应市场变化,满足客户需求。
- 提高企业适应性:使企业能够快速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
- 提升员工满意度:通过合理的工作设计,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生产力。
3. 范围:生产与运作管理涵盖以下关键领域:- 产品设计和管理:确保产品设计符合生产能力和市场需求。
- 生产过程规划:设计高效的生产流程和操作方法。
- 设备和设施管理:选择、维护和升级生产设备和设施。
- 物料管理:采购、储存和分配原材料和组件。
- 供应链管理:协调供应链中的各个环节,确保物料及时供应。
- 质量管理:确保产品和服务达到既定的质量标准。
- 库存控制:管理原材料、在制品和成品的库存水平。
- 生产计划和控制:制定和执行生产计划,监控生产进度。
二、生产过程与生产系统1. 生产过程:生产过程是将输入(原材料、信息、能源等)转换为输出(产品或服务)的一系列相互关联的活动。
生产过程的特点包括:- 连续性:生产活动在一定时间内连续进行,没有中断。
- 复杂性:涉及多个环节、多种设备和人员。
- 动态性:随着市场需求、技术进步等因素的变化而调整。
- 可变性:生产过程可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设备故障、人员变动等。
2. 生产系统:生产系统是由生产过程、生产设施、生产人员、生产信息等多个子系统组成的整体。
生产系统的功能包括:- 转换功能:将输入转换为输出,实现价值增值。
第五章 流水生产的组织
第五章 流水生产的组织
5.1 流水生产的特征、种类和条件 5.2 单一对象流水线设计 5.3 多对象流水线设计 5.4 混流生产平准化与瑞典式流水线 5.5 成组技术
5.1 概况
一 流水生产的特征 • 工作地专业化程度高。 • 各设备和工作地按产品工艺顺序排列,劳 动对象按单向运输路线滚动。 • 各工序生产能力是平衡的。即各道工作地 数量比例符合各工序加工时间的比例。 • 每道工序都按统一的节拍(或节奏)进行 生产。
如何“工序同期化”?
基本思想和方法:把整个作业任务细分为许多小工序,然后 将小工序组合成大工序,并使这些大工序 的单件作业时 间接近和等于节拍或节拍的倍数; 具体措施: 1. 在未同期化的工序上,采用高效率设备,或改装原设备, 以提高生产效率; 2. 采用高效率的工艺设备,如快速安装夹具、模具,以便 减少装夹零件、换刀时间; 3. 改变加工方法,减少切削时间;如采用高效刃具,减少 走刀次数; 4. 改进工作地布置,减少辅助操作时间; 5. 提高工人的熟练程度和工作效率; 6. 进行工序的分解和合并,使每一工作地的工作量相等或 相近。
某产品流水线计划日产量为150件,采用两班制生 产,每班规定停歇12分,计划废品率为4%,试 计算节拍: 解:
F 8 × 2 × 60 − 12 × 2 r= = = 6(min) Q 150 × (1 + 4%)
(三)工序同期化 什么是“工序同期化”?
• 工序同期化指通过技术、组织措施,来调 整流水线各工序时间,使它们与平均节拍 相等或成整数倍关系。
(4)按生产过程连续程度划分 • 连续流水线; • 间断流水线; (5)按实现节奏的方式划分 • 强制节拍流水线; • 自由节拍流水线;
三 流水生产的组织条件
第五章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制定
第一节 基础知识及术语
一、生产过程和工艺过程 生产过程 在机械产品制造中,将 原材料(或半成品)转变为成 品的全过程。
第一节 基础知识及术语
工艺过程 在生产过程中,毛坯的制造、零件的机械加工与热处理、 产品的装配等工作将直接改变生产对象的采用形状、尺寸、 相对位置和性质等,使其成为成品和半成品的过程。 主要内容 毛坯和零件成形——铸造、锻压、冲压、 毛坯和零件成形——铸造、锻压、冲压、焊接 、压制、烧结、 压制、烧结、 注塑、 注塑、压塑 … 机械加工——切削、磨削、 机械加工——切削、磨削、特种加工 材料改性与处理——热处理、电镀、转化膜、涂装、 材料改性与处理——热处理、电镀、转化膜、涂装、热喷涂 … 机械装配——把零件按一定的关系和要求连接在一起, 机械装配——把零件按一定的关系和要求连接在一起,组合成 部件和整台机械产品, 包括零件的固定、 连接、 调整、 平衡、 部件和整台机械产品 ,包括零件的固定、 连接、 调整、 平衡 、 检 验和试验等工作
第一节 基础知识及术语
获得尺寸精度的方法 试切法 试切—测量—调整—再试切,反复进行直到被加工 尺寸(工序尺寸)达到要求精度为止的加工方法。 调整法 在机床上先调整好刀具和工件在工序尺寸方向上的 相对位置,并在一批工件的加工过程中保持这个位置不变,以 保证工件工序尺寸精度的方法。 定尺寸刀具法 用刀具的相对尺寸来保证工件被加工部位工 序尺寸的方法。 主动测量法 在加工过程中,利用自动测量装置边加工边测 量加工尺寸,并将测量结果与要保证的工序尺寸比较后,或使 机床继续工作,或使机床停止工作的方法。 自动控制法 在加工过程中,利用测量装置或数控装置等自 动控制加工过程的加工方法。
企业会计学基础第五章---生产与入库
分配结转应由各产品生产成 本负担的制造费用
6
3.“库存商品”账户 资产类账户。核算企业各种库存产 成品的增减变动及结存情况。按产品品种规格设置明细账, 进行明细分类核算。 库存商品
借方
贷方
已完工、验收入库产成品的 已销售产成品的实际生产成 实际生产成本 本
库存产成品的实际生产成 本
7
4.“应付职工薪酬”账户 负债类账户。核算企业根据有 关规定应付给职工的各种薪酬。可按“工资”、“职工福 利”、“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等进行明细核算 。
24
3.应付职工薪酬核算
生产成本
应付职工薪酬
制造费用
管理费用
25
【例3】结算本月份应付职工工资26 500元,其中: 制造A产品生产工人工资14 000元, 制造B产品生产工人工资6 000元, 车间管理人员工资1 600元, 厂部管理人员工资2 400元, 本厂基建工程人员工资2 500元。
借:生产成本——A ——B 制造费用 管理费用 在建工程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14 6 1 2 2 000 000 600 400 500 26 500
实地盘存制 永续盘存制
12
实地盘存制
实地盘存制就是在日常会计核算中,在账簿上只 登记财产物资的增加,不登记其减少,期末根据实地 盘点数量倒挤本期减少数量的一种方法。
原材料——A材料
平时发生时只 登记入库的增 加数
月初余额 9000千克
入库数 5000千克
发出数 8000千克
月末余额 6000千克
月末余额按照期 末实地盘点数量 确认
26
【例4】从银行提取现金26 500元,准备发放 职工工资。 借:库存现金 26 500 贷:银行存款 26 500 【例5】以现金26 500元发放职工工资。 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26 500 贷:库存现金 26 500
黄健求主编的机械制造基础重点第五章
工 艺 过 程 组 成
(3)工位 ) 为减少工序中的装夹次数,常采用转位(或移位)夹具、回 转工作台或回转夹具、多轴机床,使工件在一次安装中,可先 工件在一次安装中, 工件在一次安装中 后在机床上占有不同的位置进行连续加工, 后在机床上占有不同的位置进行连续加工,每一个位置所完成 的那部分工序,称一个工位 的那部分工序,称一个工位。 工位
生 产 纲 领
4、生产纲领: 、生产纲领: 根据零件的生产纲领可以确定零件的生产类型。零件的 生产纲领可按下式计算: N零=N·n(1+α)·(1+β) 式中 N零——零件的生产纲领(件/年); N——产品的生产纲领(台/年); n—— 台产品中 零件的 (件/台); α—— 零件 件的 ; β—— 零件 品的 。
焊接件: 焊接件:对尺寸较大、形状较复杂的毛坯,可采用型 钢或锻件焊接成毛坯,但焊接件吸振性能差,容易变形,尺 寸误差大。 工程塑料:它是近年来在机械制造业中普遍推广的一 工程塑料: 种毛坯,其形状可以很复杂,尺寸精度高,但机械性能差。
生 产 纲 领
在大批、大量生产中,常采用精度和生产率较高的毛 坯制造方法,如金属型铸造、精密铸造、模锻、冷冲压、粉 末冶金等,使毛坯的形状更接近于零件的形状。因此可大量 诚少切削加工的劳动量,甚至可不需要进行切削加工(少无 ( 切屑加工), ),从而提高了材料的利用率,降低了机械加工的 切屑加工), 成本。 在单件小批生产中,一般采用木模手工砂型铸造和自由 锻造,因此毛坯的精度低,成本高、废品率高、切削加工劳 动量大。
生 产 类 型 对 工 艺 过 程 的 影 响
生 产 类 型 对 工 艺 过 程 的 影 响
一年中分批地制造相同的产品, ②成批生产 一年中分批地制造相同的产品,制造过程有 一定的重复性。 一定的重复性。 例如,机床制造就是比较典型的成批生产。 每批制造的相同产品的数量称为批量。 每批制造的相同产品的数量称为批量。 根据批量的大小,成批生产又可分为:小批生产、中批生 产和大批生产。 小批生产的工艺过程的工艺特点和单件小批生产相似;大 批生产的工艺过程的特点和大量生产相似;中批生产的工艺过 程的特点则介于单件小批生产和大批大量生产之间。 产品数量很大, ③大量生产 产品数量很大,大多数工作地点经常重复地 进行某一个零件的某一道工序的加工。 进行某一个零件的某一道工序的加工。例如,汽车、拖拉机、 轴承等的制造通常都是以大量生产的方式进行。
第五章 中试放大与生产工艺规程
4.反应条件的进一步研究 前已提及,实验室阶段获得的最佳反应条件不一 定能全符合中试放大要求。为此,应该针对主要的影 响因素, 如放热反应中的加料速度,反应罐的传热面 积与传热系,以及冷却剂等因素进行深入的研究,掌 握它们在中试装置中的变化规律,从而得到更合适的 反应条件。
维生素C的生产工艺
曲克芦丁主要成分的生产工艺
磺胺索嘧啶的合成
第二节 物料平衡
物料平衡指产品理论产量与实际产量或物料的理论 用量与实际用量之间的比较。 通过物料平衡计算,得到进入与离开某一过程或设 备的各种物料的数量、组分以及组分的含量,即产 品的质量、原辅材料消耗量、副产物量、“三废” 排放量,水、电、蒸汽消耗量等。 这些指标与操作参数有密切关系。操作参数的最佳 选择、操作人员的操作技术以及管理水平决定了这 些基本指标的优劣,或者说这些基本指标的优劣是 制药工艺优化程度、操作技艺和管理水平的综合反 映。
确定工艺路线后,每步化学合成反应或生物合成 反应一般不会因小试验、中试放大和大型生产的条件 不同而有明显变化,但各步的最佳工艺条件,则随试 验规模和设备等外部条件的变化而有所不同。如果把 实验室里使用玻璃仪器条件下所获得的最佳工艺条件 原封不动地搬到工业生产中去,常常会出现下列结果: 收率低于小规模实验收率,甚至得不到产品;产品质 量不合格;发生溢料或爆炸等安全事故以及其它不良 后果。
第五章 中试放大与生产工艺规程
第一节 中试放大 第二节 物料平衡 第三节 生产工艺规程
化学制药工业利用化工原料或自然界中的天然 物质,通过化学合成及生物合成等方法,制备化学 结构明确,具有治疗、诊断、预防疾病或改善人体 机能等作用的产品,这种由原料到成品之间若干个 相互联系的劳动过程的总和称为生产过程,生产过 程还包括对原辅材料、中间体和成品的质量监控等。 根据生产工序的繁杂程度,生产规模的大小,一个 药品的生产过程可分为若干个生产岗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
流水生产布局方案的缺点
较高的资本投入
专用设备的使用
生产线上任何设备的故 障可能导致全线停产
缺少灵活性
产量变化 产品品种变化
以空间换时间,需要大量投资
21
定点布局方案
产品静止不动
操作工人和设备工具向工作现场调动
需要克服的困难因素
现场空间有限
© 1995 Corel Corp.
举例
医院作业 订货生产车间
© 1995 Corel Corp.
11
订货生产布局方案
(车间划分)
锻工车间
铸工车间
下料车间
大金工车间
小金工车间
冲压车间热处理车间来自总装配车间工艺原则下的生产单位和物流
12
订货生产布局方案
(车间内班组划分)
下料工段
办公室
© 1995 Corel Corp.
工具室
钻工工段
汽车装配线 啤酒酿造生产线 造纸生产线
© 1984-1994 T/Maker Co.
16
流水生产布局方案的类型
零件加工线
装配线
制造零部件 使用一组机器设备
将预先制造好的零部 件装配在一起
重复性的加工过程
使用装配工作站
重复性的装配过程
机器决定生产节奏
任务分派决定装配节
通过重新设计加工线来 奏
6
讨论:
船用发动机该怎样造? 为了提高设备利用率,必须减少设备数量,
使用少量设备生产200种零件. 应该购置多少台设备? 取决于加工工艺的需要,生产数量和设备
利用率. 采用多品种小批量生产方式, 相同工艺的
设备放在一起,组成班组.
7
厂区布置
生产单位设计
车间类型:工艺专业化还是产品专业化 班组划分有同样的问题
假定零部件种数为200件,平均每件的加 工工序为5道。
4
讨论:
20台/12月=1.67台/月 20万/12月=16700台/月 800台/天
船用发动机缸体: 1.67台/月 粗铣 精铣 钻孔 攻丝 磨削
轿车发动机缸体: 16700台/月; 800台/天 粗铣 精铣 钻孔 攻丝 磨削
5
讨论:
厂区空间位置布置
在有限空间内如何安排全部车间和其它机构
目的:使内部的运输费用最小
(目前国内没有很好的方法,比较实用 的称作模板法,国外有专用软件)
8
生产单位设计
船用发动机怎样造? 轿车发动机怎样造? 船用——MAKE TO ORDER 车用——MAKE TO STOCK 日用电机厂的案例
第五章 生 产 过 程 设 计
龚国华 2004—2005 第二学期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
1
内容要点
厂区布置 车间设备布置 学习流水生产布局方案的装配线平衡
方法
2
讨论:
建一家年产20台巨轮发动机厂与建一家 年产20万轿车发动机厂有什么不同?
3
讨论
假定两种发动机仅仅是体积上的差异, 形状相似,零部件数量相等。
造轿车发动机采用流水线方式,每个零件加工流水线 平均需要5台设备,每天生产800套. 共需要设备1000台, 要建几个车间.
如果船用发动机也采用流水线生产,要求较高的设 备利用率,一条流水线加工一种零件,每月仅加工1.67 套.请想象一下,会是怎样一种情景.
可以想象船用发动机厂采用流水线加工,设备 利用率会很低,所以不能采用流水线加工方式.
注释: N* 为实际所用的工作站数目
28
设计举例
对于下列给出的工作单元时间及其先后次序,计算 最小工作站数目和装配线效率。可利用生产时间为 每天 480 分钟,每日需求量为 80 单位。
所需材料工具经常变化
举例
船舶制造
© 1995 Corel Corp.
高速公路建设
© 1995 Corel Corp.
22
装配线设计
23
对于下列给出的工作单元时间及其先后次 序,计算最小工作站数目和装配线效率 。可利用生产时间为 每天 480 分钟, 每日需求量为 80 单位。
工作单元
A B C D E
不同的生产类型,生产单位的组织形式 也不同
9
订货生产布局方案 (MAKE TO ORDER)
多品种小批量对应于工艺专业化
10
订货生产布局方案
布局设考虑的是主要功能部门与物流 或人流之间的协调
功能相同(即加工工艺相同)的机器设 备集中在一起形成特定的功能部门
例如,所有X光机集中在同一实验室
主要用于订货生产或不同类型的服务
© 1995 Corel Corp.
13
流水生产布局方案
14
流水生产布局方案
(车间划分)
毛坯车间
齿
轴
箱
丝
轮
类
体
杠
车
车
车
车
间
间
间
间
总装配车间 对象原则下的生产单位和物流
弹 簧 车 间
15
流水生产布局方案
根据产品的工艺流程安排机器设备的布局 核心为使生产线的非平衡状态达到最小化 类型: 零件加工线,装配线 举例
实现平衡
合理分派任务实现平 衡
17
流水生产的现场布置
1
3 4
2
5
传送带
办公室
18
流水生产布局方案的先决条件
产品设计标准化 长期稳定的市场需求 少品种大批量生产 原材料和零部件的稳定质量表现
19
流水生产布局方案的长处
较低的可变成本 较低的物料传输成本 在制品存货较低 工人训练比较容易 作业计划与控制比较
工作单元时间
5分 3 2 6 4
前置工作单元 无 A A, B B, C D
24
装配线设计
平衡生产线的一种分析方法 在满足输出效率的情况下,向各个
工作站等量地分派工作 目标
争取效率最大化 争取工作站数目最小化
© 1995 Corel Corp.
25
装配线设计的步骤
1. 明确要完成的具体任务(工作单元) 2. 确定工作单元之间的先后次序 3. 建立工作单元先后次序的网络表达 4. 估计每个工作单元所需的时间 5. 计算循环时间 6. 计算工作站数目 7. 分派任务到各个工作站 8. 计算装配线的效率
26
参数计算公式
参数符号
节拍时间:C 可利用的生产时间:P 所要求的生产量:R 最小工作站数目:N 装配线效率:E 平衡阻滞:D
工作单元时间: ti , i 1,2,......, n
总工作时间:T
工作站闲置时间: i j , j 1,2,......, N
总闲置时间:I
27
参数计算公式
总工作时间: T t1 t2 ...... tn 总闲置时间: I i1 i2 ...... iN 节拍时间:C = P/R 最小工作站数目:N = T/C 装配线效率:E = T/N*(C) 平衡阻滞:D =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