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准则名词解释

合集下载

第四章 审计准则和审计依据

第四章 审计准则和审计依据

的。作为经济业务行为规范的各种审计依据,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上层
建筑要适应经济基础的不断发展变化,各种审计依据就不可能是一成不变 的,必须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加以修订和变更。
㈣地域性。从空间上看,许多审计依据还要受到地域性的限制。
第 2节
审计依据
四、运用审计依据的原则
㈠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
⒈有法依法。
⒉无法可依从理。 ⒊地方法规与国家法规发生矛盾时要慎重处理。
㈡辩证分析问题的原则
对某项被审计的经济活动,如果几种审计依据均适用,就要认真仔细
地进行研究,辩证地分析问题,分析该项经济活动的主要影响因素和主要影
响因素的主要方面。
第 2节
㈢利益兼顾原则
审计依据
⒈国家、企业和个人利益兼顾。 ⒉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兼顾。 ⒊企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兼顾。
大,而层次越低的法规和制度等,其具体适用性却越强。如遇低层次的规 定与高层次的规定相抵触时,则应以高层次的规定为准,作出评价和判断。
第 2节
审计依据
三、审计依据的特点
㈡相关性。审计依据的相关性,是指审计依据要与审计结论相关联, 审计人员可以利用审计依据提出审计意见和建议,并作出审计结论。审计 依据的相关性是由审计工作的本质特性所决定的。 ㈢时效性。各种审计依据都有一定的时效性,不是任何时期都能适用
本次修订使审计准则体现了先进实务经验,增强了注册会计 师发现舞弊的能力,提高了审计的有效性。
第 1节
审计准则
⒋要求注册会计师加强与治理层有效沟通
管理层
分;
一、规范了治理层在监督财务报告方面的职责和作
财务报表
用,对管理层与治理层在财务报告方面的职责做出明确区
二、要求注册会计师就审计工作中遇到的重大困难、

审计学名词解释

审计学名词解释

第一章审计概论1审计:是由国家授权或接受委托的专职机构和人员,依照国家法规、审计准则和会计理论,运用专门的方法,对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经营管理活动及其相关资料的真实性、正确性、合规性、合法性、效益性进行审查和监督,评价经济责任,鉴证经济业务,用以维护财经法纪、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一项独立的经济监督活动。

2审计的主体:就是审计的执行者,指审计的专职机构和专职人员。

3审计的授权者:国家审计机关、政府有关部门领导的授权4审计的主体:被审计单位在一定时期能够用财务报表及有关资料表现得全部或者一部分经济活动。

5审计依据: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用来评价和判断被审计单位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合规性和效益性,据以提出审计意见作出审计结论的客观标准6政府审计:又称为国家审计,是指国家审计机关依法所进行的审计,是国家审计机关代表政府依法对国务院各部门、地方各级政府、财政金融机构和企事业组织等的财政和财务收支进行审计监督,在独立行使监督权的过程中,不受其他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7部审计:指组织部专职审计机构和人员实施的审计,是组织部的一种独立客观的监督和评价活动,他通过审查和评价经营活动及其部控制的适当性、合法性和有效性来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8:注册会计师审计:又称民间审计、社会审计,是指由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审核批准成立的会计师事务所进行的审计。

9经营审计:是注册会计师为了评价被审计单位经营活动的效果和效率,而对其经营程序和方法进行的评价10审计方法:是审计人员检查和分析审计对象、收集审计证据,并依据审计证据形成的结论和一件,从而实现审计目标的各种专门手段的总称。

11抽查法:是指从被审计单位一定时期的全部审计资料中,选择其中某一部分或某段时期的会计资料,进行审查的一种方法。

12核对法:是指被审计单位书面资料按照其在联系相互对照检查,从中获取审计证据的方法,其主要容包括证证核对账证核对账账核对账表核对和账实核对。

4.审计准则

4.审计准则
审计学
(第七版)
4
审计准则和审计依据
第一节 审计准则
一、审计准则的含义
审计准则,是专业审计人员在实施审计工作时, 必须恪守的最高行为准则,它是审计工作质量 的权威性判断标准。
-审计准则是制约审计人员的行为准则; -审计准则既对审计人员素质提出要求,同时 也对社会提供审计工作质量保证;
-审计准则是通过审计人员执行审计程序表现出来 的;
3.与国际审计准则趋同阶段(2006-2010)
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体系(48个)
注册会计师业务准则 鉴证业务准则(1个) 审计准则 (41个) 审阅业 务 (1个) 其他鉴 证业务 准则(2 个)
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准则(1个) 相关服务业务准则 代编财务 信息(1个) 商定程序 准则(1个)
2.国际审计准则
变迁:国际审计指南(International Auditing Guidelines,缩写为IAG)——国际审计准则(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on Auditing,缩写为ISA) ——国际审计与鉴证准则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on Auditing and Assurance,缩写为 ISAA)
第二节 审计依据
一、定义 • 审计依据是注册会计师衡量审计对象公允性、 合法性、一贯性的尺度,是注册会计师据以提 出审计意见、作出审计结论的客观标准。 二、审计依据的种类 • 评价经济活动合法合规性的审计依据 –国家颁布的宪法、法律和各种财经法规 –地方和主管部门颁布的财经法规 –规章制度。
• 评价经营管理活动效益性的审计依据 –预算、计划 –经济合同 –业务规范、技术经济标准 –可比历史数据 • 评价内部控制制度健全性、有效性的审计依 据 –内部管理控制制度 –内部会计控制制度 –内部审计制度

审计准则、程序、证据

审计准则、程序、证据

2、审计业务约定书的内容
⑴签约双方的名称 ⑵委托目的 ⑶审计范围 ⑷会计责任和审计责任。 ⑸签约双方的义务 ⑹出具审计报告的时间要求 ⑺审计收费 ⑻审计报告的使用责任 ⑼审计业务约定书的有效期限 ⑽违约责任 ⑾签约双方认为应约定的其他事项
(四)编制审计计划
1、审计计划的概念 审计计划指注册会计师为了完成年度会计 报表审计业务,达到预期的审计目的,在 具体执行审计程序之前编制的工作计划。 2、审计计划的分类 审计 计划 总体审计计划 具体审计计划
审计准则、审计依据和 审计程序
第一节 审计准则
一、审计准则的含义和内容
• 审计准则是指审计人员在实施审计工作时所 必须恪守的行为规范的专业指南,也是判断 审计工作质量的权威性准绳。 • 审计准则的意义:制约审计人员的行为规范, 指导审计工作的业务指南,衡量审计质量的 客观标准,签署审计意见的重要依据。
二、我国审计准则
(一)我国国家审计准则 制定国家审计准则的依据与目标
(二)独立审计准则 独立审计准则又称独立审计标 准,它是注册会计师职业规范体系的 重要组成部分,是注册会计师在执行 独立审计业务过程中应当遵循的行为 准则,是衡量注册会计师审计工作质 量的权威性标准。
1、独立审计准则的制定依据与目标 2、独立审计准则的体系 1)独立审计基本准则 2)独立审计具体准则与独立审计实务公告 3)执业规范指南
⑧其他有关内容
二、审计实施阶段 审计人员在实施阶段应做的主要工作如下。 (一)进驻被审计单位,进一步了解被审 单位的情况 (二)对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进行符合 性测试 (三)对被审计单位的会计资料及其反映 的经济活动进行实质性测试 (四)收集审计证据,形成工作底稿
三、审计终结阶段
审计人员在终结阶段应做的主要工作如下。 (一)整理、评价审计证据 (二)复核审计工作底稿 (三)正确处理期后事项 (四)关注或有负债 (五)撰写审计报告 (六)后续审计

审计准则名词解释大全

审计准则名词解释大全

名词解释:1职业怀疑态度:是指注册会计师以质疑的思维方式评价所获取审计证据的有效性,并对相互矛盾的审计证据,以及引起对文件记录或管理层和治理层提供的信息的可靠性产生怀疑的审计证据保持警觉2审计业务约定书:指会计师事务所与被审计单位签订的,用以记录和确认审计业务的委托关系,审计目标和范围,双方的责任以及报告的格式等事项的书面协议。

3审计工作底稿,是指注册会计师对制定的审计计划、实施的审计程序、获取的相关审计证据,以及得出的审计结论作出的记录4审计报告:是指注册会计师根据中国注册会计师设计准则的规定,在实施审计工作的基础上对被审计单位财务报告发表审计意见的书面说明文件。

5非标准审计报告:简称“非标报告”,是指标准审计报告以外的其他审计报告,包括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和非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6审计证据:是指注册会计师为了得出审计结论、形成审计意见而使用的所有信息,包括财务报表依据的会计记录中含有的信息和其他信息。

7永久性档案:是指;记录内容相对稳定,具有长期使用价值,并对以后审计工作具有重要影响和直接作用的审计档案,如被审计单位的组织机构、设立的批准证书、土地使用权证。

8当期档案:是指记录内容经常变化,主要提供当期和下期审计使用的审计档案,如总体审计策略和具体审计计划。

9职业怀疑态度:是指注册会计师以质疑的思维方式评价所获取审计证据的有效性。

10存货监盘:是指注册会计师现场观察被审计单位存货的盘点,并对已盘点的存货进行适当的检查。

11项目负责人:是指会计师事务所中负责某项审计业务及其执行,并代表会计师事务所在审计报告上签字的主任会计师或经授权签字的注册会计师。

12风险评估程序:注册会计师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而实施的程序13重大错报风险:至财务报表在审计前存在重大错报的可能性。

14检查风险:是指某一认定存在错报,该错报单独或连同其他错报是重大的,但注册会计师未能发现这种错报的可能性,检查风险取决于审计程序设计的合理性和执行的有效15鉴证业务:是指注册会计师对鉴证对象信息提出结论,以增强除责任方之外的预期使用者对鉴证对象信息信任程度的业务。

第二章 审计准则

第二章 审计准则

一般原则与责任 总结
审计人员为了保证审计质量, 审计人员为了保证审计质量,必须 1、采取质量控制措施对审计过程(审计业务约定 质量控制措施对审计过程 、采取质量控制措施对审计过程( 审计工作底稿)进行严格控制。 书、审计工作底稿)进行严格控制。 2、关注被审计单位有无舞弊和违法违规的迹象。 舞弊和 的迹象。 、关注被审计单位有无舞弊 违法违规的迹象 3、经过与治理层和前任注册会计师的沟通,深入 治理层和 的沟通, 、经过与治理层 前任注册会计师的沟通 了解被审计单位和审计业务。 了解被审计单位和审计业务。
审计准则内容之四
4、利用其他主体的工作准则(3项): 、利用其他主体的工作准则( 项 (1)利用其他注册会计师的工作 ) (2)考虑内部审计工作 ) (3)利用专家的工作 ) 总结:由于资源和能力的有限性, 总结:由于资源和能力的有限性,审计工作可能 需要利用他人的工作成果, 需要利用他人的工作成果,所以必须考虑如何有 效利用他人工作成果。 效利用他人工作成果。
1、鉴证业务准则 、
(1)审计准则:用以规范注册会计师执行历史财务信息 )审计准则: 的审计业务。在提供审计服务时, 的审计业务。在提供审计服务时,注册会计师对所审计信 息是否不存在重大错报提供合理保证,并以积极方式提出 息是否不存在重大错报提供合理保证,并以积极方式提出 结论。 结论。 (2)审阅准则:用以规范注册会计师执行历史财务信息 )审阅准则: 的审阅业务。在提供审阅服务时, 的审阅业务。在提供审阅服务时,注册会计师对所审阅信 息是否不存在重大错报提供有限保证, 息是否不存在重大错报提供有限保证,并以消极方式提出 结论。 结论。 其他鉴证业务准则: (3)其他鉴证业务准则:用以规范注册会计师执行历史 财务信息审计或审阅以外的其他鉴证业务( 财务信息审计或审阅以外的其他鉴证业务(如内部控制审 盈利预测审核), ),根据鉴证业务的性质和业务约定的 核、盈利预测审核),根据鉴证业务的性质和业务约定的 要求,提供有限保证或合理保证。 要求,提供有限保证或合理保证。

审计学名词解释

审计学名词解释

审计学名词解释名词解释审计: 由国家授权或接受委托的专职机构和人员,依照国家法规、审计准则和会计理论,运用专门的方法,对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经营管理活动及其相关资料的真实性、正确性、合规性、合法性、效益性进行审查和监督,评价经济责任,鉴证经济业务,用以维护财经法纪、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一项独立性的经济监督活动。

职业道德: 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是指注册会计师的职业品德职业纪律专业胜任能力及执业责任等的总称。

审计证据: 是指注册会计师为了得出审计结论形成审计意见而使用的所有信息,包括财务报表依据的会计记录中含有的信息和其他信息。

审计重要性: 重要性取决于在具体环境下对错报金额和性质的判断。

如果一项错报单独或连同其他错报可能影响财务报表使用者依据财务报表做出的经济决策,则该项错报是重大的。

控制测试: 是在了解内部控制的基础上,为了确定内部控制政策和程序的设计与执行是否有效而实施的审计程序,其目的是测试内部控制在防止发现并纠正认定层次重大错报方面的运行有效性,从而支持或修正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结果,据以确定实质性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

或有收费: 是指收费与否或收费多少以鉴证工作结果或实现特定目的为条件,会计师事务所不得以或有收费方式提供鉴证服务。

审计准则: 是用来规范审计人员执行审计业务,获取审计证据,形成审计结论,出具审计报告的专业标准。

它是审计人员在执行审计业务时必须遵循的行为规范和指南,同时也是衡量审计工作质量的尺度和标准。

审计质量控制: 是指会计事务所为了确保审计工作质量符合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的要求对审计的各种业务活动或行为进行有计划的监督,综合和协调的一种活动或行为。

审计业务约定书: 是指会计师事务所与被审计单位签订的,用以记录和确认审计业务的委托和受托关系审计目标和范围双方的责任以及报告的格式等事项的书面协议。

风险评估程序: 注册会计师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目的是为了识别和评估财务表表重大错报风险。

审计准则 规章-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审计准则 规章-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审计准则规章-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审计准则作为审计活动的指导标准,对于确保审计工作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它规定了审计师在执行审计任务时应遵循的原则和方法,为审计工作提供了明确的方向和框架。

概述部分将对审计准则的背景和概念进行介绍。

首先,审计准则是在保证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和准确性的基础上,对审计工作进行规范和指导的一套标准。

它着重强调审计的独立性、客观性和职业道德,保证审计师在执行审计过程中不受外部干扰,确保结果的公正和可信。

审计准则的制定和实施,对于维护投资者和利益相关方对财务信息的信任,促进市场的稳定和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其次,审计准则的制定和演变受到审计环境和需求的影响。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企业面临的审计风险也越来越复杂和多样化。

为了适应这种变化,审计准则不断进行修订和更新。

同时,审计准则的制定还受到不同国家和地区法律法规、监管机构的要求以及国际审计准则的影响。

审计准则的发展和演变是为了适应不同市场、不同国家和不同企业的需求,提高审计质量和效益。

综上所述,审计准则是审计工作的重要指导标准,对于保证审计工作的独立性、客观性和职业道德具有重要作用。

审计准则的发展和演变是为了适应不同市场和企业的需求,提高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效益。

在接下来的内容中,我们将进一步探讨审计准则的定义和重要性,以及审计准则的发展和应用。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旨在介绍本文的组织框架和各个章节的主题。

文章结构:本文共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部分,下面将对每个部分的主题进行简要介绍。

引言部分包括概述、文章结构和目的三个小节。

在概述部分,我们将简单介绍审计准则的概念和重要性,并引入后续的讨论。

在文章结构部分,我们将解释本文的组织框架,即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的内容。

在目的部分,我们将明确本文的写作目的,即探讨审计准则的规章制度。

正文部分是本文的核心部分,包括审计准则的定义与重要性、审计准则的发展与演变两个小节。

审计准则名词解释

审计准则名词解释

审计准则名词解释审计准则是指规范审计师在进行审计活动中应遵循的原则和规定。

1.专业行为准则:审计师应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职业操守的准则。

这包括公正、诚实、尽职尽责、保守机密性、避免利益冲突等原则,以确保审计师在工作中保持高度的职业道德和有效的独立性,以便提供客观和公正的审计意见。

2.审计规范准则:规定审计师在进行审计工作时,应遵循的审计方法和程序的准则。

这些准则包括审计计划的编制、获得充分的审计证据、进行风险评估、对财务报表进行分析等,以确保审计工作的可靠性、一致性和全面性。

3.审计证据准则:规定了审计师在收集和评估审计证据时应遵循的原则和方法。

审计证据是指审计师用于支持审计意见的信息,包括财务报表的文件、记录、计算、核查等。

审计师应依据审计证据的充分性、适当性和可靠性来评估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公正性。

4.审计报告准则:规定了审计师在出具审计报告时应遵循的内容和格式要求。

审计报告是审计师向审计对象及其利益相关者提供的正式意见,包括审计发现、审计意见和建议。

审计师应根据审计证据和审计准则的要求,结合审计发现,清晰和准确地表达审计意见。

5.专业判断准则:规定了审计师在进行审计工作时应遵循的专业判断原则和方法。

审计师需要凭借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知识,对审计对象和其业务进行全面和客观的评估,以作出准确的专业判断。

专业判断准则强调审计师应保持独立性、客观性和谨慎性,避免主观偏见和不可靠的推测。

审计准则的制定和遵循有助于保障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有效性,提高审计师的职业水平和公信力,同时也保护了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和权益。

审计准则的持续改进和完善是审计行业发展和监管的重要方面。

审 计 准 则

审 计 准 则

审计准则是制约审计人员的行为准则。 审计准则既对审计人员的素质提出要求,同时也对 社会提供审计工作质量保证。 审计准则是通过审计人员执行审计程序体现出来的。 审计准则是审计人员签署最终审计意见时的客观保 证。
→ (一)审计准则的含义
3
任务
审计准则
一、审计准则的含义和作用
审计准则的实施使审计人员在从事审计工作时有了规范和指南,便于考核审计工作 质量,推动了审计事业的发展。审计准则的作用主要有:
三、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体系
2.质量控制准则的作用
质量控制准则是指导、监督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的指南和依据。质量控制准则是保证 独立审计准则得以遵守和落实的重要手段。审计质量控制关系着会计师事务所的存亡。 质量控制准则是衡量、判断和评价不同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有效程度的标准和尺度, 以鉴别谁控制得好,谁控制得差。
合理保证鉴证业务的目标。
合理保证鉴证业务的目标是注册会计师将鉴 证业务风险降至该业务环境下可接受的低水 平,以此作为以积极方式提出结论的基础。 有限保证鉴证业务的目标。 有限保证鉴证业务的目标是注册会计师将鉴 证业务风险降至该业务环境下可接受的水平, 以此作为以消极方式提出结论的基础。
→ (一)鉴证业务准则
→ (三)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准则
18
任务
审计准则
三、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体系
麦克森·罗宾斯药材公司案例
20世纪30年代,美国发生了意见对审计的发展产生重 要影响的麦克森·罗宾斯药材公司案。该公司债权人汤 普森公司在与公司的经济交往中,产生了两个疑点。于 是,证券交易委员会便开始立案调查。 通过罗宾斯药材公司案件暴露了当时审计程序的不足, 即只重视账册凭证而轻视实物的审核。为此,美国的注 册会计师协会所属的审计程序特别委员会于1939年5月 颁布了《审计程序的扩大》,对审计程序做了几个方面 的修改,使它成为公认的审计准则。由此,最早的审计 准则在美国诞生了,并影响到世界各国。

审计报告名词解释

审计报告名词解释

审计报告名词解释审计报告是由审计师出具的一种书面文件,其内容涉及关于企业财务状况的审计结论。

它是一种最重要的会计文件,有助于提供可靠的财务报告。

因此,审计报告的各种术语及其含义对会计师、经理以及参与公司财务报表审计的人来说都非常重要。

“有保留意见”是指审计师发现财务报表或管理层的说明存在某种未解决的问题时的审计结论。

它表明审计师没有足够的证据支持他们对财务报表的审计评估。

有保留意见也可以涉及潜在的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错误。

“无保留意见”是指审计师对财务报表的审计没有发现任何问题,或者可以说,财务报表是符合会计标准和法律要求的,并且审计没有任何异议。

无保留意见表明审计师根据他们的审计过程,认为财务报表是真实、准确和可信的。

“审计证据”是指审计师收集的与财务报表以及审计结论有关的各种证据。

审计证据是审计师对企业财务报表的审计结果的依据,并将其纳入报告。

审计证据可以包括财务报表本身,财务记录或其他会计凭证,与财务报表有关的会计政策或规则,以及管理层或会计师提供的其他文件,如报表说明或查询答复。

“审计准则”是指审计师执行审计时必须遵守的一组规则和准则。

审计准则规定了审计的范围、流程、内容和最终报告的准备要求等。

审计准则可以分为两大类,即通用审计准则和行业审计准则。

通用审计准则是指审计师根据一般受普遍接受的会计原则和会计准则审计财务报表的准则和指导原则。

行业审计准则是指某些业务领域特有的审计准则,例如证券行业和保险业审计准则。

“审计报告”是指审计师审计完成后出具的文件,总结他们在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发现的问题的解决方案。

审计报告可以是独立的,或者是财务报表的一部分,可包含审计的结论、审计的准则和报表的常规分析等内容,也可以包含审计证据、审计准则和审计手段等内容。

审计报告是会计师和管理层评估企业财务状况的重要文件,也是证券交易所对公司财务活动的审查依据。

总之,审计报告名词解释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们可以帮助会计师、管理人员和参与审计的人员进行有效的审计工作,确保提供准确可信的财务报表。

审计准则和审计标准

审计准则和审计标准

审计准则和审计标准审计准则和审计标准是审计工作的基本规范,它们对于保障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有效性至关重要。

审计准则是指审计工作的基本原则和要求,而审计标准则是指在执行审计工作时所必须遵循的具体规定。

审计准则和审计标准的制定,对于规范审计行为、提高审计工作水平、保障审计工作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审计准则的制定是为了规范审计行为。

审计准则对审计工作的基本原则和要求进行了规范,明确了审计工作的基本方向和基本要求,为审计工作提供了明确的指导。

审计准则的制定,可以使审计工作在一定的基本框架内进行,避免了审计工作的随意性和主观性,保证了审计工作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其次,审计标准的制定是为了提高审计工作水平。

审计标准对于审计工作的具体规定,使审计工作在执行过程中有了明确的标准和要求,可以有效地提高审计工作的水平和质量。

审计标准的制定,可以使审计工作在执行过程中更加规范、科学和有效,提高了审计工作的专业性和准确性。

同时,审计准则和审计标准的制定,对于保障审计工作的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审计准则和审计标准的制定,可以使审计工作在执行过程中更加规范和严格,提高了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审计准则和审计标准的制定,可以有效地规范审计工作的执行过程,保障了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有效性。

总之,审计准则和审计标准的制定,对于规范审计行为、提高审计工作水平、保障审计工作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审计准则和审计标准的制定,是审计工作的基本保障,是审计工作的基本要求,是审计工作的基本准则,是审计工作的基本规范。

审计准则和审计标准的制定,是审计工作的基础,是审计工作的保障,是审计工作的保证。

审计准则和审计标准的制定,是审计工作的重要内容,是审计工作的重要保障,是审计工作的重要要求。

审计准则和审计标准的制定,是审计工作的基本要求,是审计工作的基本规范,是审计工作的基本保障。

审计准则和审计标准的制定,是审计工作的基本内容,是审计工作的基本保障,是审计工作的基本要求。

审计准则和审计依据(2)

审计准则和审计依据(2)

CPA审计实务面 临着新问题和新
审计准则需要和国际 准则实行持续全面趋
困难

数量上 2010年现行113月3项1审日计由准则财政部发布修调 第订整 38后号后的是的准我3则国8项特项目有中的是国3前7后个注,任册与注会国册际会计准计则师对的应沟;通准则。 师执业准则,并自2012年1月1日起施行。
内容上
本次修订使审计准则体现了先进实务经验,增强了注册 会计师发现舞弊的能力,提高了审计的有效性。
编辑ppt
12
第1节 审计准则 4、要求注册会计师加强与治理层有效沟通
管一理、层规范了治理层在监督财务报告方面的职责和作用,对
财管务理报表层与治理层在财务报告方面的职责做出明确区分;
注册会 计师
二、要求注册会计师就审计工作中遇到的重大困难、对被 审计单位会计处理质量的看法、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错报、 违反法律法规行为、舞弊等及时与治理层沟通;
编辑ppt
16
第2节 审计依据
二、审计依据的种类 由于审计的目的不同,所以各种类型的审计所遵循 的审计依据也不相同。不同种类的审计依据有不同 的用途,进行适当的分类,有利于审计人员选用。 (一)评价经济活动合法性的审计依据 1.国家颁布的宪法、法律和各种财经法规。 2.地方颁布的财经法规和主管部门颁布的各种财 经法规。
编辑ppt
20
第2节 审计依据
(三)利益兼顾原则 1.国家、企业和个人利益兼顾。 2.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兼顾。 3.企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兼顾。 (四)真实可靠原则 审计依据必须真实可靠,数字要准确,凡是引用的数 字,一定要经过亲自核对,切忌照抄照搬;凡列举的技 术标准,必须查证核实,均有文件资料,切勿主观推测。
2.审计准则既对审计人员的素质提出要求,同时也 对社会提供审计工作质量保证。

审计专业名词解释

审计专业名词解释

⏹⏹鉴证业务准则由基本准则统领,按照鉴证业务提供的保证程度和鉴证对象的不同,分为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中国注册会计师审阅准则和中国注册会计师其他鉴证业务准则(分别简称审计准则、审阅准则和其他鉴证业务准则)。

其中审计准则是整个专业准则体系的核心。

审计准则用来规范注册会计师执行历史财务信息(主要是财务报表)审计业务,要求注册会计师在提供审计服务时,通过不断修正的、系统的执业过程,采用综合的审计方法,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对财务报表是否不存在重大错报提供合理保证。

合理保证是一种高水平但非百分之百的保证。

由于选择性测试方法的运用、內部控制的局限性、大多数证据是说服性而非结论性的、在获取和评价证据以及由此得出审计结论时涉及大量判断等因素,因此,注册会计师不可能对鉴证对象提供绝对保证。

审阅准则用来规范注册会计师执行历史财务信息(主要是财务报表)审阅业务,要求注册会计师在提供审阅服务时,通过不断修正的、系统的执业过程,采用询问和分析程序(在证据收集程序的性质、时间、范围等方面受到有意识的限制),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对财务报表是否不存在重大错报提供有限保证。

有限保证低于合理保证,它是一种适度水平的保证,如上市公司中期财务报表审阅。

其他鉴证业务准则用来规范注册会计师执行除历史财务信息审计和审阅以外的其他鉴证业务。

根据鉴证业务的性质和业务约定的要求,提供有限保证或合理保证。

如预测性财务信息的审核等。

⏹相关服务准则用来规范注册会计师代编财务信息、执行商定程序、管理咨询、税务咨询和其他服务,即非鉴证业务。

在提供相关服务业务时,注册会计师不提供任何保证。

⏹质量控制准则用以规范会计师事务所在执行各类业务时应当遵循的质量控制政策和程序,是对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提出的制度要求。

所谓审计质量控制,是指会计师事务所为了确保审计质量符合审计准则的要求而建立和实施的控制政策和程序的总称。

质量控制制度的要素(7要素)(一)对业务质量承担的领导责任1业务质量的最终责任人—会计师事务所主任会计师对质量控制制度承担最终责任;2行动示范和信息传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00-鉴证业务基本准则1鉴证业务:是指注册会计师对鉴证对象信息提出结论,以增强除责任方之外的预期使用者对鉴证对象信息信任程度的业务。

2鉴证对象信息:是按照标准对鉴证对象进行评价和计量的结果。

如责任方按照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标准)对其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鉴证对象)进行确认、计量和列报(包括披露,下同)而形成的财务报表(鉴证对象信息)。

3预期使用者:是指预期使用鉴证报告的组织或人员。

责任方可能是预期使用者,但不是唯一的预期使用者。

4标准:是指用于评价或计量鉴证对象的基准,当涉及列报时,还包括列报的基准。

5职业怀疑态度:是指注册会计师以质疑的思维方式评价所获取证据的有效性,并对相互矛盾的证据,以及引起对文件记录或责任方提供的信息的可靠性产生怀疑的证据保持警觉。

6证据的充分性:是对证据数量的衡量,主要与注册会计师确定的样本量有关。

证据的适当性是对证据质量的衡量,即证据的相关性和可靠性。

7鉴证业务风险:是指在鉴证对象信息存在重大错报的情况下,注册会计师提出不恰当结论的可能性。

8重大错报风险:是指鉴证对象信息在鉴证前存在重大错报的可能性。

9检查风险:是指某一鉴证对象信息存在错报,该错报单独或连同其他错报是重大的,但注册会计师未能发现这种错报的可能性。

10鉴证业务要素,是指鉴证业务的三方关系、鉴证对象、标准、证据和鉴证报告1101号—总体目标和审计工作的基本要求1注册会计师:是指取得注册会计师证书并在会计师事务所执业的人员,通常是指项目合伙人或项目组其他成员,有时也指其所在的会计师事务所。

当审计准则明确指出应由项目合伙人遵守的规定或承担的责任时,使用“项目合伙人”而非“注册会计师”的称谓。

2财务报表:是指依据某一财务报告编制基础对被审计单位历史财务信息作出的结构性表述,包括相关附注,旨在反映某一时点的经济资源或义务或者某一时期经济资源或义务的变化。

相关附注通常包括重要会计政策概要和其他解释性信息。

财务报表通常是指整套财务报表,有时也指单一财务报表。

整套财务报表的构成应当根据适用的财务报告编制基础的规定确定。

3历史财务信息:是指以财务术语表述的某一特定实体的信息,这些信息主要来自特定实体的会计系统,反映了过去一段时间内发生的经济事项,或者过去某一时点的经济状况或情况。

4适用的财务报告编制基础:是指法律法规要求采用的财务报告编制基础;或者管理层和治理层(如适用)在编制财务报表时,就被审计单位性质和财务报表目标而言,采用的可接受的财务报告编制基础。

财务报告编制基础分为通用目的编制基础和特殊目的编制基础。

5通用目的编制基础:是指旨在满足广大财务报表使用者共同的财务信息需求的财务报告编制基础,主要是指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

6特殊目的编制基础:是指旨在满足财务报表特定使用者对财务信息需求的财务报告编制基础,包括计税核算基础、监管机构的报告要求和合同的约定等。

7管理层,是指对被审计单位经营活动的执行负有经营管理责任的人员。

在某些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包括部分或全部的治理层成员,如治理层中负有经营管理责任的人员,或参与日常经营管理的业主(以下简称业主兼经理)。

8治理层,是指对被审计单位战略方向以及管理层履行经营管理责任负有监督责任的人员或组织。

治理层的责任包括监督财务报告过程。

在某些被审计单位,治理层可能包括管理层,如治理层中负有经营管理责任的人员,或业主兼经理。

9错报,是指某一财务报表项目的金额、分类、列报或披露,与按照适用的财务报告编制基础应当列示的金额、分类、列报或披露之间存在的差异。

错报可能是由于错误或舞弊导致的。

10合理保证,是指注册会计师在财务报表审计中提供的一种高度但非绝对的保证。

11审计风险,是指当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时,注册会计师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

审计风险取决于重大错报风险和检查风险。

12重大错报风险,是指财务报表在审计前存在重大错报的可能性。

重大错报风险分为财务报表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和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

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由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两部分组成。

13固有风险,是指在考虑相关的内部控制之前,某类交易、账户余额或披露的某一认定易于发生错报(该错报单独或连同其他错报可能是重大的)的可能性。

14控制风险,是指某类交易、账户余额或披露的某一认定发生错报,该错报单独或连同其他错报可能是重大的,但没有被内部控制及时防止或发现并纠正的可能性。

15检查风险,是指如果存在某一错报,该错报单独或连同其他错报可能是重大的,注册会计师为将审计风险降至可接受的低水平而实施程序后没有发现这种错报的风险。

16职业判断,是指在审计准则、财务报告编制基础和职业道德要求的框架下,注册会计师综合运用相关知识、技能和经验,作出适合审计业务具体情况、有根据的行动决策。

17职业怀疑,是指注册会计师执行审计业务的一种态度,包括采取质疑的思维方式,对可能表明由于错误或舞弊导致错报的迹象保持警觉,以及对审计证据进行审慎评价。

1111号—就审计业务约定条款达成一致意见1审计的前提条件,是指管理层在编制财务报表时采用可接受的财务报告编制基础,以及管理层对注册会计师执行审计工作的前提的认同。

1121号—对财务报表审计实施的质量控制1项目质量控制复核,是指在审计报告日或审计报告日之前,项目质量控制复核人员对项目组作出的重大判断和在编制审计报告时得出的结论进行客观评价的过程。

2 上市实体,是指其股份、股票或债券在法律法规认可的证券交易所报价或挂牌,或在法律法规认可的证券交易所或其他类似机构的监管下进行交易的实体。

3 项目质量控制复核人员,是指项目组成员以外的,具有足够、适当的经验和权限,对项目组作出的重大判断和在编制审计报告时得出的结论进行客观评价的合伙人、会计师事务所其他人员、具有适当资格的外部人员或由这类人员组成的小组。

4 人员,是指会计师事务所的合伙人和员工。

5 合伙人,是指在执行专业服务业务方面有权代表会计师事务所的个人。

6 员工,是指合伙人以外的专业人员,包括会计师事务所的内部专家。

7 具有适当资格的外部人员,是指会计师事务所以外的具有担任项目合伙人的胜任能力和必要素质的个人,如其他会计师事务所的合伙人,注册会计师协会或提供相关质量控制服务的组织中具有适当经验的人员。

8 项目合伙人,是指会计师事务所中负责某项审计业务及其执行,并代表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审计报告上签字的合伙人。

如果项目合伙人以外的其他注册会计师在审计报告上签字,本准则对项目合伙人作出的规定也适用于该签字注册会计师。

9 项目组,是指执行某项审计业务的所有合伙人和员工,以及会计师事务所或网络事务所聘请的为该项业务实施审计程序的所有人员,但不包括会计师事务所或网络事务所聘请的外部专家。

10 网络事务所,是指属于某一网络的会计师事务所或实体。

11 网络,是指由多个实体组成,旨在通过合作实现下列一个或多个目的的联合体:(一)共享收益或分担成本;(二)共享所有权、控制权或管理权;(三)共享统一的质量控制政策和程序;(四)共享同一经营战略;(五)使用同一品牌;(六)共享重要的专业资源。

12 职业准则,是指中国注册会计师鉴证业务基本准则、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中国注册会计师审阅准则、中国注册会计师其他鉴证业务准则、中国注册会计师相关服务准则、质量控制准则和相关职业道德要求。

13 相关职业道德要求,是指项目组和项目质量控制复核人员应当遵守的职业道德规范,通常包括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守则中与财务报表审计相关的规定。

14 监控,是指对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制度进行持续考虑和评价的过程,包括定期选取已完成的业务进行检查,以使会计师事务所能够合理保证其质量控制制度正在有效运行。

15检查,是指实施程序以获取证据,确定项目组在已完成的业务中是否遵守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政策和程序。

1131号—审计工作底稿1审计工作底稿,是指注册会计师对制定的审计计划、实施的审计程序、获取的相关审计证据,以及得出的审计结论作出的记录。

2 审计档案,是指一个或多个文件夹或其他存储介质,以实物或电子形式存储构成某项具体业务的审计工作底稿的记录。

3 有经验的专业人士,是指会计师事务所内部或外部的具有审计实务经验,并且对下列方面有合理了解的人士:(一)审计过程;(二)审计准则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三)被审计单位所处的经营环境;(四)与被审计单位所处行业相关的会计和审计问题。

1141号—财务报表审计中与舞弊相关的责任1舞弊,是指被审计单位的管理层、治理层、员工或第三方使用欺骗手段获取不当或非法利益的故意行为。

2舞弊风险因素,是指表明实施舞弊的动机或压力,或者为实施舞弊提供机会的事项或情况。

1142号—财务报表审计中对法律法规的考虑1本准则所称违反法律法规,是指被审计单位有意或无意违背除适用的财务报告编制基础以外的现行法律法规的行为。

例如,被审计单位进行的或以被审计单位名义进行的违反法律法规的交易,或者治理层、管理层或员工代表被审计单位进行的违反法律法规的交易。

违反法律法规不包括由治理层、管理层或员工实施的、与被审计单位经营活动无关的不当个人行为。

1151号—与治理层的沟通1治理层,是指对被审计单位战略方向以及管理层履行经营管理责任负有监督责任的人员或组织。

治理层的责任包括对财务报告过程的监督。

在某些被审计单位,治理层可能包括管理层成员。

2管理层,是指对被审计单位经营活动的执行负有管理责任的人员。

在某些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包括部分或全部的治理层成员。

1152号—向治理层和管理层通报内部控制缺陷1内部控制缺陷,是指在下列任一情况下内部控制存在的缺陷:(一)某项控制的设计、执行或运行不能及时防止或发现并纠正财务报表错报;(二)缺少用以及时防止或发现并纠正财务报表错报的必要控制。

2 值得关注的内部控制缺陷,是指注册会计师根据职业判断,认为足够重要从而值得治理层关注的内部控制的一个缺陷或多个缺陷的组合。

1153号—前后任注册会计师的沟通1前任注册会计师,是指已对被审计单位上期财务报表进行审计,但被现任注册会计师接替的其他会计师事务所的注册会计师。

接受委托但未完成审计工作,已经或可能与委托人解除业务约定的注册会计师,也视为前任注册会计师。

2 后任注册会计师,是指正在考虑接受委托或已经接受委托,接替前任注册会计师对被审计单位本期财务报表进行审计的注册会计师。

如果被审计单位委托注册会计师对已审计财务报表进行重新审计,正在考虑接受委托或已经接受委托的注册会计师也视为后任注册会计师。

1211号—通过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识别和评估重大错报风险1内部控制,与适用的法律法规有关内部控制的概念一致。

2控制,是指内部控制一个或多个要素,或要素表现出的各个方面。

3认定,是指管理层在财务报表中作出的明确或隐含的表达,注册会计师将其用于考虑可能发生的不同类型的潜在错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