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实验室检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用实验室检查
[血液检查]
1.红细胞计数(RBC)正常值:成年男性为(4.0—5.5)×1012/L;女性为(3.5—5.0)×1012/L。
2.血红蛋白(Hb)正常值:成年男性为120—160g/L;女性为110—150g/L。
3.红细胞与血红蛋白病理性增多常见于慢性肺心病患者。
4.红细胞与血红蛋白降低均称为贫血,其中血红蛋白的降低值对贫血程度判断更重要。
5.红细胞生成减少见于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等患者。
6.红细胞破坏过多见于各种溶血性贫血,如遗传性球型红细胞增多症,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等。
7.白细胞计数(WBC)正常值:成人为(4.0—10.0)×1012/L。
8.白细胞分类计数(DC)中性粒细胞(包括杆状核、分叶核)占50%—75%。
9.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增多最常见于急性感染(尤其是化脓菌感染);急性失血、急性溶血、急性中毒、组织严重损伤或坏死、恶性肿瘤等疾病均可引起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增多。10.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减少多见于病毒感染和部分格兰阴性杆菌感染(如伤寒、流感);再生障碍性贫血、脾功能亢进、电离辐射、使用某些化学药物等均可引起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减少。
11.外周血液中中性粒细胞不分叶核粒细胞增多(>5%)即为核左移;核左移常见于急性化脓菌感染、急性失血、急性中毒及急性溶血反应等患者。
12.外周血液中中性粒细胞核分叶5叶以上者增多(>3%)即为核右移;核右移常见于巨幼细胞性贫血、恶性贫血、慢性感染、尿毒症等患者。
13.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见于变态反应性疾病,如支气管哮喘、药物过敏反应等。
14.淋巴细胞增多见于病毒感染、结核感染及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等。
15.血小板计数(PC或PLT)正常值:(100—300)×109/L。
16.女性月经期的第1日可引起血小板生理性减少。
17.血小板病理性减少常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脾功能亢进、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等患者。
18.网织红细胞的增减可反映骨髓造血功能的盛衰;网织红细胞增多见于各种增生性贫血,网织红细胞减少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等患者。
19.测定红细胞沉降率(血沉)时,标本中应加入的抗凝剂为3.8%的枸橼酸钠0.4ml。
20.血沉病理性增快见于各种急慢性炎症、组织损伤、恶性肿瘤等患者。
[尿液、粪便检查]
21.做尿常规检查尿标本可随时留取新鲜尿液100ml左右,但以晨尿最好。
22.正常成人每天尿量为1000—2000ml;超过2500ml为多尿;少于400ml为少尿;少于100ml 为无尿。
23.每升尿内含有血量超过1ml即出现淡红色,称肉眼血尿;尿液离心沉淀后每高倍视野平均见到3个以上红细胞称为镜下血尿。
24.肉眼血尿或镜下血尿常见于泌尿系统炎症、肾结核、肾结石、肾肿瘤等。
25.新鲜尿液若呈白色或黄色混浊为脓尿或菌尿;尿液离心沉淀后每高倍视野平均见到5个以上白细胞为镜下脓尿。
26.脓尿或菌尿、镜下脓尿常见于泌尿系统感染,如肾盂肾炎、膀胱炎、尿道炎等。
27.尿液呈深黄色且震荡后出现黄色泡沫为胆红素尿;胆红素尿见于阻塞性黄疸和肝细胞性黄疸患者。
28.尿液呈酱油色多见于血红蛋白尿;血红蛋白尿见于各种原因引起溶血的患者。
29.尿液呈乳白色为乳糜尿;乳糜尿见于丝虫病、肾周围淋巴管阻塞的患者。
30.新鲜尿液呈氨味,提示慢性膀胱炎及尿潴留。
31.正常成人尿相对密度波动在1.015—1.025。
32.尿量少而尿相对密度高见于急性肾炎、高热、脱水等患者;尿量多而尿相对密度高见于糖尿病患者。
33.生理性蛋白尿一般不超过(+),常见于剧烈运动、劳累、精神紧张、长期间站立等。
34.尿酮体阳性病理情况下见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患者。
35.尿胆原呈强阳性见于溶血性黄疸的患者;尿胆红素呈强阳性见于阻塞性黄疸的患者;尿胆原、尿胆红素均为阳性见于肝细胞性黄疸的患者。
36.透明管型可见于正常人晨尿;蜡样管型多见于慢性肾炎晚期、肾衰竭。
37.粘液、脓性或脓血便见于痢疾、溃疡性结肠炎、直肠癌患者。
38.柏油样便是指粪便黑色富有光泽,呈柏油样。柏油样便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
39.鲜红便见于肠道下段出血性疾病,如痔疮、结肠癌、肛裂等。
40.白陶土样便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阻塞性黄疸。
41.米泔样便呈白色淘米水样,见于霍乱和副霍乱。
42.粪便隐血试验前应指导患者停服铁剂,禁食动物血、肝类、瘦肉及大量绿叶蔬菜3日,勿咽下血性唾液,以防假阳性。
43.粪便隐血试验呈持续阳性见于胃癌患者,呈间断阳性见于消化性溃疡患者。
[肝功及肾功能检查]
44.内生肌酐清除率是检验肾小球滤过功能的最常用的指标,他能较早反应肾小球滤过功能。
45.内生肌酐清除率检查前患者需低蛋白饮食并禁食肉类3日,避免剧烈运动。
46.内生肌酐清除率正常值为80—120ml/min,低于正常值提示肾功能损害。
47.血清尿素氮和血清肌酐同时增高提示肾功能已严重受损,见于各种原因所致的肾衰竭。
48.夜尿增多、尿相对密度低或固定在1.010左右,表明肾小管浓缩功能不全。
49.血清清蛋白与球蛋白比值(A/G)为(1.5—2.5):1,比值倒置常见于肝硬化患者。
50.血清总胆红素的正常值为1.7—17.1μmol/L,血清总胆红素在17.1—34.2μmol/L时临床上称为隐性黄疸;>34.2μmol/L时为显性黄疸。
51.非结合型胆红素明显增高见于溶血性黄疸患者;结合型胆红素明显增高见于阻塞性黄疸患者;结合型胆红素、非结合型胆红素均中度增高见于肝细胞性黄疸患者。
52.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主要分布在肝脏,急性肝炎时ALT增高最明显。
53.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主要分布在心肌,其次是肝脏等组织中;AST增高首先考虑心肌梗死,然后考虑肝脏病变。
54.甲胎蛋白(AFP)增高主要见于原发性肝癌患者。
55.HBsAg阳性是乙肝病毒感染的标志;抗-HBs是保护性抗体,提示机体对乙肝病毒有免疫力。
[生化、浆膜腔穿刺液检查]
56.空腹血糖正常值为3.9—6.1mmol/L;空腹血糖增高常见于糖尿病患者。
57.血清总胆固醇增高见于原发性高脂血症、冠心病、高血压病、糖尿病、肾病综合征、甲状腺功能减退等患者。
58.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是抗动脉硬化脂蛋白。HDL-C降低是冠心病发病的危险因素。
59.血清淀粉酶增高主要用于急性胰腺炎的诊断。
60.血清肌酸激酶(CK)增高常见于急性心肌梗死。其MB型同工酶(CK-MB)对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