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计算表(改后)
广州职工社保一个月最低交多少钱
![广州职工社保一个月最低交多少钱](https://img.taocdn.com/s3/m/5b99e8fc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c7.png)
广州职工社保一个月最低交多少钱广州职工社保一个月最低交多少钱广州社保个人缴费计算如下:(不含公司缴纳的部分)个人缴费基数:以广州市最低工资标准2300元为例个人缴费比例:医疗2%、养老8%、失业0.2%、生育个人不缴费、失业个人不缴费每月个人职工社保最低缴费金额=医疗46元+养老184元+失业4.6元=234.6元每月个人职工社保缴费金额计算公式=缴费基数×(医疗保险缴费比例2%+养老保险缴费比例8%+失业保险缴费比例0.2%)备注:由于每个人缴费基数不同,所以具体缴费金额得以个人实际缴费基数为准。
社保缴纳规定断缴之后如何补交1、单位漏缴的,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依然存在劳动关系。
补缴申请条件是由个人向用人单位提出的,然后用人单位向社保局提出申请;所需要材料社会保险费补缴申请表,补缴人员劳动合同原件以及单位行政公章复印件;工资发放清单原件以及加盖单位行政公章的复印件以及原始凭证;加盖单位行政公章的补缴人身份证复印件以及社会保障卡复印件;2、个人无单位,补缴社保。
这种情况也是可以补缴的,个人补缴社保所需要资料户口簿、身份证;补缴时间段、公司员工工资表;财务时间凭证;个人与公司的劳动合同原件;补缴养老保险申请表;写清补缴原因,公司盖章;3、社保转移,想补缴之前断缴的。
这种情况通常发生在更换公司的时候,社保已经转移到新的单位,想要补缴之前断缴的社保,可以新公司咨询能否补缴,如果离开原来工作城市,就需要带好资料到社保中心办理社保转移,新的城市继续参保。
社保缴纳规定试用期内是否享有保险在试用期内也应该有享受保险,因为试用期是合同期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不是隔离在合同期之外的。
所以在试用期内也应该上保险。
另外,企业给员工上保险是一个法定的义务,不取决于当事人的意思或自愿与否,即使员工表示不需要交保险也不行,而且商业保险不能替代社会保险。
缴费多少年可享受养老保险养老保险的享受待遇累计缴纳养老保险15年以上,并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可以享受养老保险待遇。
2020深圳养老金待遇计算器
![2020深圳养老金待遇计算器](https://img.taocdn.com/s3/m/912fd3a4aa00b52acec7ca41.png)
缴费年限的退休人员享受地方补助。
深圳养老保险待遇:(将“平均缴费指数”及“深圳养老保险待遇”表格“绿色”部分数据填满(在社保局网站下载个人的月缴费工资,及当年月平均工资和当年缴费月数等),就
遇
受的养老保险条件: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前取得本补充养老保
备注:
1绿色部分数据需要自己填写
2除本表格中绿色部分外,其它部分严禁更改!
3本表格有部分判断功能,所以绿色部分要填满。
4本表只需9个(组)数据,就能计算养老金待遇。
5为计算方便,每月缴费指数按当年月缴费基数不变计算。
6虽然每月缴费指数计算有些近似成分,但待遇的计算误差不应超出5%。
7本例1992年参加工作。
假设2020年退休。
8本例2008年末调入深圳市。
9为预计未来退休金待遇情况,2017年后的社平工资为预期社平工资,年增8%。
10本表依据:《深圳经济特区社会养老保险条例》自2013年1月1日起施行;
《深圳经济特区社会养老保险条例》实施细则 自2014年1月1日起施行
《深圳市社会医疗保险办法》 2014年1月1日起施行
粤劳社电[2009]32号
粤人社发〔2014〕8号。
广州市养老金计算方法(实例)
![广州市养老金计算方法(实例)](https://img.taocdn.com/s3/m/b8b767d8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dc.png)
广州市养老金计算方法改革之后参加工作的职工,他们的养老金按基础养老金加个人账户来核发,即:养老金=基础养老金账户+个人账户(一)基础养老金月标准定义:以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和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平均值为基数,缴费每满1年发给1%。
计算公式为:基础养老金=(参保人员退休时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其中: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本人平均缴费指数个人的平均缴费指数:每年的缴费基数与前年的当地月平均工资的比值全部加起来求平均。
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就是上面求得那个值乘以退休时的当地月平均工资。
比如:2000年当地月平均为1000,2001年你月交纳基数为2000,那么那一年的指数是2。
如果你一直这么交,每年的指数都是2,最后退休的时候,平均指数也是2。
那么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就是2*退休时当地月平均工资。
基础养老金计算举例:题目:李某07到11年,每年养老保险的个人实际缴费基数和当年的社会平均工资分别假设为,07年3000和3500,08年3200和4000,09年3500和4200,10年3600和4200,11年3800和4500,12年年初开始,李某开始领取养老保险金。
而11年当地社会平均工资为4500元,他退休年龄为60岁,当时个人账户总储值为50000元,缴纳年度一共为15年。
1、计算个人平均缴费指数那么李某07到11年这5年时间的个人平均缴费指数,应该这么计算个人平均缴费指数=(07年个人实际缴费基数/07年社会平均工资+08年个人实际缴费基数/08年社会平均工资+09年···+11年个人实际缴费基数/11年社会平均工资)÷5=(3000/3500+3200/4000+3500/4200+3600/4200+3800/4500)÷5=0.8382、计算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本人平均缴费指数=3800×0.838=31843、计算基础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上年度社会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4500+3184)÷2×15×1%=576元注:本例子简化计算,实际计算过程中,对于个人平均缴费指数的计算年数,至少应该为15年。
社保领取金额计算方法
![社保领取金额计算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2679ecd54028915f804dc25e.png)
社保领取金额计算方法一、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人员,退休后均按本意见计发基本养老金。
二、“统账结合”后参加工作且缴费年限累计满15年的人员,退休后按月发给基本养老金,基本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
“统账结合”前参加工作,本意见实施后退休且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下同)累计满15年的人员,在发给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的基础上,再发给过渡性养老金和过渡性调节金。
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过渡性调节金分别按下列办法计算:(一)基础养老金月标准以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和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平均值为基数,缴费每满1年发给1%。
计算公式为:基础养老金=(参保人员退休时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二)个人账户养老金月标准为个人账户储存额除以计发月数。
计算公式为:个人账户养老金=参保人员退休时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计发月数(三)过渡性养老金月标准以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为基数,“统账结合”前的缴费年限每满1年发给1.2%。
计算公式为:过渡性养老金=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统账结合前的缴费年限×1.2%(四)过渡性调节金以当地现行标准为基数,2006年至2014年退休的按一定比例计发。
2015年及以后退休的,不再发给过渡性调节金。
按上述办法计发基本养老金时,统账结合时间、缴费年限、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月数、过渡性调节金计发比例,按《关于改革企业职工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有关问题的解释》(见附件)执行。
三、为了保持待遇水平平稳过渡,设立3年过渡期。
在过渡期内按照新办法计算的基本养老金,低于原办法的,差额部分予以补齐。
高于原办法的,2006年退休的发给高出部分的30%;2007年退休的发给高出部分的70%;2008年退休的发给高出部分的90%。
五险一金及社保知识
![五险一金及社保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abada4057cd184254b3535c3.png)
退保
人员类别 在岗职工 退保原因 辞职出国、出境定居、死亡 领取金额
离退休职工
农民工
累计缴费年限未满15年
个人书面申请
个人缴费 账户的本 息总额
退保
• 1、濮阳市社会保险中(终)断缴费申报表 • 五险\濮阳市社会保险中(终)断缴费申报 表.xls • 2、解除合同劳动通知书 • 五险\国务院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 险制度的决定.doc
五险一金及社保知识
住房 公积金 生育 保险
养老 保险
五险 一金
失业 保险 医疗 保险
工伤 保险
统筹查询网址:濮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住房公积金查询网址:濮阳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
一、社会保险
• 对员工而言,有利于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 参保后员工能像国有职工一样同等享受相应 的社会保险待遇,有利于保障老有所养、伤 病有所医、失业有所助及生育保险问题。 • 社会保险主要包括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 保险、生育保险、基本工伤保险、失业保险 等社会保险制度
两
个 层 次
用
途
个人 用于 金时需由个人负担的医药费用。 用于支付住院治疗的医疗费用; 统筹 急诊抢救留观并收入住院治疗, 其住院前留观7日内的医疗费用; 基金()
基本医疗保险
特殊病种的门诊医疗费用。
大额医疗互助
费用结算:
解决门诊和住院封顶线以上大额医疗费 用的问题。
生育保险基金
• • • • • 用人单位缴纳的生育保险费 生育保险基金的利息 生育保险费滞纳金 财政补贴 依法纳入生育保险基金的其他资金
生育保险待遇
• 女职工生育发生的医疗费,不设起付线,生育保险基金按 以下限额标准支付: (一)产前检查(围产保健):600元/例。 (二)正常分娩:市级医院2000元/例;县级医院1600元/ 例;乡级医院1200元/例。 (三)异常分娩(难产):市级医院2600元/例;县级医 院2200元/例;乡级医院1800元/例。 剖宫产:市级医院3500元/例;县级医院3000元/例;乡级 医院2500元/例。 (四)剖宫产的同时做其他相关妇产科手术,在原基础上 增加500元。
社会保险缴纳比例计算
![社会保险缴纳比例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dafd9ccf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c2.png)
社会保险缴纳比例计算本文将为大家详细介绍社会保险缴纳比例的计算方法,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
通过本文的阅读,大家将了解如何计算各项保险的缴纳比例,以及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
一、养老保险缴纳比例养老保险是社会保险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职工而言,单位和个人都需要按照规定缴纳养老保险。
具体缴纳比例如下:单位缴费比例为19%,全部划入统筹基金;个人缴费比例为8%,全部划入个人账户。
二、医疗保险缴纳比例医疗保险也是社会保险中的重要险种,旨在为参保人员提供医疗保障。
单位缴费比例为8%-10%,个人缴费比例为2%。
不同地区的具体比例可能存在差异,具体以当地政策为准。
三、失业保险缴纳比例失业保险是为了保障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而设立的。
单位缴费比例为0.5%-1%,个人缴费比例为0.2%-0.5%。
失业保险费的缴费基数一般为职工工资总额,根据当地的政策规定执行。
四、工伤保险缴纳比例工伤保险是为了保障职工在工作中受到意外伤害时能够得到及时救治和补偿而设立的。
单位缴费比例为0.2%-1.9%,个人无需缴费。
工伤保险费的缴费基数一般为职工工资总额,根据当地的政策规定执行。
五、生育保险缴纳比例生育保险是为了保障女性职工在生育期间能够得到一定的经济和医疗保障而设立的。
单位无需缴纳生育保险费,个人缴费比例为0.8%-0.9%。
生育保险费的缴费基数一般为职工工资总额,根据当地的政策规定执行。
综上所述,社会保险缴纳比例的计算涉及到职工和用人单位的利益,了解各项保险的缴纳比例对于保障自身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在实际应用中,具体缴纳比例还需根据当地政策规定进行调整。
社会保险缴纳意见书尊敬的领导:我谨以此信表达我对社会保险缴纳的关注和建议。
社会保险是一项重要的社会保障制度,为参保人员提供医疗、养老等多项保障。
然而,在实践中,我发现社会保险缴纳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加以改进。
首先,缴费标准不明确。
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的缴费标准存在较大差异,导致一些参保人员不知道该如何缴纳社会保险,甚至出现漏缴、少缴的情况。
最新整理20xx年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月数表(含计算方法).docx
![最新整理20xx年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月数表(含计算方法).docx](https://img.taocdn.com/s3/m/a2f768cd1eb91a37f0115c53.png)
最新整理20xx年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月数表(含计算方法)个人养老金计发月数计发月数含义:待遇发放期间的计划发放月数。
计发月数达到目标是:根据个人账户(年金账户)余额和计发月数核定月发待遇,在退休人员去世时,个人账户、年金账户(以下统称账户)余额正好发放完毕,即账户基金精算自平衡。
下面是为大家提供的20xx年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月数表(含计算方法)个人养老金计发月数,欢迎参考!20xx年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月数表(含计算方法) 个人养老金计发月数什么是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月数?如何理解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月数?首先我们先了解一下基本养老金待遇的组成,它是由基础养老金与个人账户养老金所组成。
一、基础养老金,以社会平均工资和本人缴费工资的平均值为基数,每缴费1年计发1个百分点,即缴费年限越长,待遇水平越高。
二、个人账户养老金,累计历年个人缴费的本息,除以规定的计发月数。
【注】从国务院发布的“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月数表”可以看出:同样年龄退休的,计发月数相同,所以缴费越多,待遇水平越高;而同样个人账户积累的,退休越晚,计发月数越少,即除数越小,因而待遇水平越高。
而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月数就是一个按照不同年龄计算出的一个基准数值,计算的依据是按照国家的平均寿命得出的。
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月数一览表1、退休年龄40岁:计发月数为233;2、退休年龄41岁:计发月数为230;3、退休年龄42岁:计发月数为226;4、退休年龄43岁:计发月数为223;5、退休年龄44岁:计发月数为220;6、退休年龄45岁:计发月数为216;7、退休年龄46岁:计发月数为212;8、退休年龄47岁:计发月数为208;9、退休年龄48岁:计发月数为204;10、退休年龄49岁:计发月数为199;11、退休年龄50岁:计发月数为195;12、退休年龄51岁:计发月数为195;13、退休年龄52岁:计发月数为185;14、退休年龄53岁:计发月数为180;15、退休年龄54岁:计发月数为175;16、退休年龄55岁:计发月数为174;17、退休年龄56岁:计发月数为164;18、退休年龄57岁:计发月数为158;19、退休年龄58岁:计发月数为152;20、退休年龄59岁:计发月数为145;21、退休年龄60岁:计发月数为139;22、退休年龄61岁:计发月数为132;23、退休年龄62岁:计发月数为125;。
手把手教您用excel核算社保费用
![手把手教您用excel核算社保费用](https://img.taocdn.com/s3/m/031ac1114028915f804dc2f1.png)
手把手教您用excel核算社保费用社会保险费核算是人力资源成本核算中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力资源薪酬福利模块HR的入门基础工作。
但是在实践操作过程中,很多新手HR会表示自己核算出来的数据和每个月社保中心寄发的缴费通知书上的金额不符,总是差了几角几分钱。
比较简便的做法是直接通过单位参保所在地的社保中心拷取“上海市个人缴纳社会保险费核定表(实时)”(简称实时表),实时表中有目前单位所有员工的缴费基数和个人部分社保费用,在单位参保人数不多的情况下,可以直接拿此表进行数据统计和报表制作。
但是这样操作只是把社保中心给出的数据直接拿来使用,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这些金额到底是怎么核算出来的呢?本文会对社保费用核算的政策、有关规定和具体操作进行分析,相信在阅读本文以后您也能够轻松核算出和社保缴费通知书上一样的社保费用了。
一、政策法规篇要核算社保费用,首先应该确定员工的缴费基数,因为社保费用是用缴费基数乘以相应险种的比例算出的,而单位的缴费基数是按单位内正常缴费的员工缴费基数之和确定的。
所以员工缴费基数的确定是一切后续工作的基础,具体的政策文件可参考“沪劳保基发(2006)7号”文。
下面就对一些容易让人误解的问题进行探讨:(一)基数到底要保留几位小数?观点1:文件中提到“当年个人缴费基数按职工本人上年月平均工资性收入确定。
个人缴费基数的上限和下限,根据本市公布的上年度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的300%和60%相应确定,其数值根据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计算,按四舍五入原则先进到角再进到元。
”据此有HR认为基数应该是算到元,即不保留小数位。
观点2:文件中提到“首次参加工作和变动工作单位的缴费个人,应按新进单位首月全月工资性收入确定月缴费基数。
”所以既然是工资性收入,必然有角有分,据此有HR认为基数应该根据单位发放的工资总额的实际情况保留两位小数或者一位小数。
分析:观点1的认识是比较片面的,因为文件中所说的“按四舍五入原则先进到角再进到元”是针对缴费基数的上限和下限,而不是针对在上限和下限之间的缴费基数,即并未规定上下限之间的基数也要四舍五入进到元,实践中有很多HR对此有所误解。
社保缴费基数及领取基数对照表
![社保缴费基数及领取基数对照表](https://img.taocdn.com/s3/m/61c366a3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3167c43.png)
社保缴费基数及领取基数对照表我们都知道社保有三大险种,分别是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其中养老保险可以终身缴纳,而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只能在退休时领取。
社保最重要的功能就是为你减轻生活负担,帮助你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小问题。
其中养老保险主要由个人缴费和单位缴纳。
养老保险的缴费基数有一个统一的标准。
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和工伤四项社会保险的缴费基数上限为上年度全省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
缴费基数下限为上年度全省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的60%。
每个月会根据职工个人的缴费情况和工资标准给职工本人核定社保缴费基数。
社保中的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等五项保险每年会在社会保障卡中自动扣除一次。
五项保险扣除后的钱全部进入个人账户,可以直接用于支付职工退休后的养老金。
1、灵活就业人员灵活就业人员是指未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但具有一定经济实力、不与城镇职工集体企业建立劳动关系,且从事其他非全日制工作,或从事其他职业,或因本人原因中断生活来源,以灵活就业身份参保后中断缴费时间不超过3年并达到国家规定退休年龄的人员。
领取标准:参保人员从达到法定退休年龄起,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
个人缴费部分按规定计入养老保险个人账户。
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入个人账户。
个人账户储存额=(参保人员缴费基数×100%)÷2×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
个人缴费部分记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部分;个人账户储存额全部计入个人账户。
一次性补齐个人账户储存额后即可办理退休。
2、灵活就业人员由单位缴费一般情况下,个人只需要缴纳5%的养老保险费和8%的医疗保险费就可以了。
对于城镇户口,社保部门要求单位按50%缴纳。
如果你的单位不给你缴纳这部分费用的话,单位需要承担这部分费用。
具体由哪个部门来决定呢?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发布的《关于完善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意见》中规定: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可以按照本人上年度月平均工资计算个人账户储存额和计发月数。
社会保险费(单位部分)汇算清缴情况明细表
![社会保险费(单位部分)汇算清缴情况明细表](https://img.taocdn.com/s3/m/23194552804d2b160b4ec03a.png)
SB015社会保险费结算申报表(主表)企业编码:计算单位:元(列至角分)财务负责人签名:填表人签名:填表日期:年月日填表说明:1.本表供缴费人进行年度结算或终止结算时使用,共有3张附表,缴费人结算时请先填写附表(缴费人填表前,请仔细阅读本填表说明及当地地税部门提供的具体补充说明);2.本表表头资料由计算机提取数据库信息产生;3.第1列费种、第2列费目分别从附表1中第1列、第2列提取,相同费目只提取一次;4.第3列从附表1中第3列分别提取起止日期,同费目所属期分段的,合并所属期后分别提取;5.第4列工资总额、第5列可扣减项目金额、第6列结算所属期缴费基数、第7列结算所属期应缴金额分别从附表1第4列、15列、16列、18列对应项目中提取,同费目分行计算的,按该费目合计数提取;6.第8列结算所属期内已申报金额按费目由计算机提取数据库信息产生,取数口径为该费目已成功向地税部门申报..的、费款所属期属本结算所属期内的应缴数(结算所属期内缴费人自行申报金额,即按每月缴费基数乘以当月缴费比例计算申报的累计数。
不包括社保部门产生的应征数);若年度结算申报前,有发生属本结算所属期内的退库金额,应当减除;7.第9列已减征或抵缴金额按费目由计算机提取数据库信息产生,取数口径为该费目费款所属期在结算所属期内(含起止日)的已减征金额或抵缴金额合计数;8.第10列结算期已批准未减征或抵缴金额按费目由计算机提取数据库信息产生,取数口径为结算期内已按减征或抵缴流程批准的费款所属期在结算所属期内(含起止日)的减征或抵缴数尚未减征或抵缴的金额。
9.表中补充资料由缴费人如实填报,有未填列项不能成功申报,并按提示返回操作。
SB015-1社会保险费结算汇总表(附表1)1、此表为《社会保险费结算申报表》的附表,结算时必须填写,并与主表同时报送;2、不能准确核算工资总额的缴费人必须先填写附表2,本表第4-15列可不写,第16列缴费基数按费种费目向附表2第7列取数;3、第3列所属日期、第5-14列调整项目和第17列缴费比例由各地自行维护,如果年度内缴费比例或调整项目发生变化的,可分不同时间段分行设置,各时间段应完整连接;4、表中需结算的费种、费目从《社会保险缴费登记表》中有结算标记的项目中取得,并按各地的维护设置产生第3列、第17列;5、第4列由缴费人据实填列结算所属期内实际发生的全部职工工资总额,同费目所属期拆分的,工资总额对应所属期拆分填列;6、第9、14、15、18列,按表中逻辑维护计算公式。
北京养老保险计算公式
![北京养老保险计算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bfe4fb2ae45c3b3567ec8bee.png)
(北京)养老保险金计算公式1、基础养老金计算公式J =(C平+C平×Z实指数)÷2×N实+同×1%2、过渡性养老金计算公式G = G同 + G实其中:G同 = C平×Z同指数×N同×1%G实 = C平×Z实指数×N实98×1%3、基本养老金计算公式中有关指标解释(1)J 为“基础养老金”;(2)C平为被保险人退休上一年本市职工月平均工资(保留两位小数);(3)Z实指数(实际缴费工资指数,计算结果保留四位小数)=(Xn/Cn-1 +……+X1993/C1992+X1992/C1991)/N应缴;(4)Xn , ……,X1993 , X1992为被保险人退休当年至1992年相应年度各月本人缴费工资基数之和;(5)Cn-1,……,C1992, C1991为被保险人退休上一年至1991年相应年度本市职工平均工资(见附表2),其中Cn-1为被保险人退休上一年本市职工平均工资除以12再乘以当年的应缴费月数,C1991为1991年本市职工平均工资除以12再乘以3;(6)N应缴为被保险人应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年限;(7)C平×Z实指数为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8)N实+同为实际缴费年限与视同缴费年限之和;(9)G 为“过渡性养老金”;(10)G同为按视同缴费年限计算的过渡性养老金;(11)Z同指数(视同缴费年限的缴费工资指数)=1;(12)N同(视同缴费年限)为实行个人缴费前按国家规定计算的连续工龄;(13)G实为按实际缴费年限计算的过渡性养老金;(14)N实98 为被保险人1992年10月1日至1998年6月30日前的实际缴费年限。
以上涉及的缴费年限,均计算到月,保留两位小数。
以上涉及基本养老保险金的计算,以元为单位,保留两位小数。
北京养老金公式解读[ZZ]基本养老保险缴费计算公式为:单位缴费=全体职工工资总和*20%,进入社会基础养老金账户个人缴费=本人税前工资*8%进入个人养老金账户养老保险的政策演变决定着退休人员的退休金数量.从国发(1997)26号文件到国发(2005)38号文件历时8年,共分三个阶段:1.1998年6月30日前退休人员:按当地月平均工资的一定比例,各地不相同;2.1998-5-30至2006-1-1之间退休人员:当地退休前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20%+(个人累计账户余额)*1/120+过渡养老金(必须累计连续缴费满15年才能享受国家基本养老金,多交没用);3.2006-1-1之后退休:当地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个人账户存储余额/计发月数(注意:此为转帖,原帖在此处表述不清,有些混乱和错误。
社保缴纳基数计算方法
![社保缴纳基数计算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6d52e83a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87.png)
社保缴纳基数计算方法
社保缴纳基数计算方法
缴费基数:
201x社保年度全市企业单位养老保险(含医疗、工伤、生育、失业)最低缴费基数为3181元/月,最高缴费基数为15903元/月缴费比例:
养老保险:单位缴纳:18%,个人缴纳:8%
医疗保险:单位缴纳:8%,个人缴纳:2%
失业保险:单位缴纳:2%,个人缴纳:1%
工伤保险:单位缴纳:0.35%,个人无需缴纳
生育保险:单位缴纳:0.20%,个人无需缴纳
什么是社保缴纳基数?
社保缴费基数是社会平均工资的60%--300%为缴纳基数,比如社会平均工资是1000元,缴纳的基数可以是600元--3000元。
社保缴纳基数计算方法:
一般以上一年度本人工资收入为缴费基数。
(1)职工工资收入高于当地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300%的,以当地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的300%为缴费基数;
(2)职工工资收入低于当地上一年职工平均工资60%的.,以当地上一年职工平均工资的60%为缴费基数;
(3)职工工资在300%—60%之间的,按实申报。
职工工资收入无法确定时,其缴费基数按当地劳动行政部门公布的当地上一年职工平均工资为缴费工资确定。
每年社保都会在固定的时间(3月或者7月,各地不同)核定基数,根据职工上年度的月平均工资申报新的基数,需要准备工资表这些证明。
五险一金明细表
![五险一金明细表](https://img.taocdn.com/s3/m/8cbbaf1dc5da50e2524d7ff4.png)
自定义中国员工 外籍员工有社保金 无社保金 企业应缴部分个人应缴部分养老保险金¥880元¥320元22医疗保险金¥480元¥80元12失业保险金¥80元¥40元2住房公积金¥600元¥600元15工伤保险金¥20元¥0元0.5生育保险金¥20元¥0元0.5缴费总合计¥2080元¥1040元52扣除四金后¥5460元个人所得税¥394元您被剥削后¥5066元/月企业承担个人承担横向合计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住房公积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纵向合计月最低保障工资:¥元/月上年度平均工资:¥元/月您的税前收入:¥6500元/月 默认系统设置 我要自定义社保参数设定住房公积金下限:¥元/月住房公积金上限:¥元/月个税参数设定中籍员工起征点:¥元外籍员工起征点:¥元社保相关知识 2007年度全市职工平均工资为34707元,月平均工资为2892元,比上年增长17.4%。
个人缴费基数上、下限职工本人上年月平均工资性收入确定。
个人缴费基数的上限和下限,根据本市公布的上年度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的300%和60%相应确定,其数值根据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计算,按四舍五入原则先进到角再进到元。
[解说]社会保险的缴费基数,首先取决于职工的个人工资,即职工本人的上年月平均工资。
但这一基数还要受到上限和下限的控制,即在上年度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的60%~300%。
即2892×60%~2892×300%≈1735~8676,因此,本年度上海市职工社会保险的缴费基数幅度为1735~8676之间,在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提高后,职工个人的社会保障基数也将相应提高。
2008年度住房公积金月缴存额上限为1214元,城镇个体工商户及其雇用人员、自由职业者的住房公积金月缴存额上限为2082元。
为保障低收入职工的住房公积金权益,2008年度住房公积金月缴存额下限确定为134元。
城镇个体工商户及其雇用人员、自由职业者的住房公积金月缴存额下限参照此标准。
2020年社保计算五险一金计算excel电子表格带数据
![2020年社保计算五险一金计算excel电子表格带数据](https://img.taocdn.com/s3/m/e97a7c3052ea551810a687a7.png)
)和社保缴纳比例(默认2017年国家参考标准),可在数据更新E-P列修改; ,可在数据更新A-C列修改,Y列为下拉辅助,请勿更改;
返回首页
社保计算
数据更新
1、社保计算中红色文字为可编辑或下拉选择,黑色文本 2、社保和公积金缴纳基数根据公司不同而不同,一般公 3、最低标准为上年度城市平均工资,可在数据更新 4、个税起征点(默认3500)和纳税阶梯(默认 5、公积金缴纳比例(默认12%)和社保缴纳比例(默认 6、若有新增城市或者县级市,可在数据更新
社会保险费结算申报表填表说明
![社会保险费结算申报表填表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25816147e45c3b3567ec8bf9.png)
社会保险费结算申报表填表说明市、区各缴费企业:本申报表供缴费企业进行企业社会保险费年度结算使用,仅针对缴费企业社会保险费单位缴纳(在职)部分。
申报表有一张主表和两张附表,缴费企业在填报前请仔细阅读本填表说明。
1、按“全部职工工资总额”结算企业填报次序为:附表1 →主表;2、船舶外包工程劳务企业和部份选择按“营业收入”结算的建筑企业填报次序为:附表2→附表1 →主表。
一、主表1、网上申报时,主表除补充资料外由计算机自动提取、计算产生。
补充资料由缴费企业如实填写,有未填列项不能成功申报,并按提示返回操作。
2、表中第4列工资总额、第5列可扣减项目金额、第6列结算所属期缴费基数、第7列结算所属期应缴金额的各费目数据,分别从附表1的第4列、14列、15列、17列对应费目中提取。
3、第8列结算所属期内已申报金额按费目由计算机提取数据库信息产生,取数口径为该费目已成功向地税部门申报的、费款所属期属本结算所属期内的应缴数;若年度结算申报前,有发生属本结算所属期内的退库金额,应当减除。
4、表中第9列其中:已减征或抵缴金额按费目由计算机提取数据库信息产生,取数口径为该费目费款所属期在结算所属期内(含起止日)的减征金额或抵缴金额合计数(10年4月集中减征数)。
5、第10列结算期已批准未减征或抵缴金额按费目由计算机提取数据库信息产生,取数口径为结算期内已按减征或抵缴流程批准的费款所属期在结算所属期内(含起止日)的减征或抵缴数尚未减征或抵缴的金额。
6、企业成功申报本表后,第11列“应补(退)费额”产生应征数,进入征收流程。
二、附表11、附表1为主表的附表,按“全部职工工资总额”结算企业结算时必须先填报附表1。
2、船舶外包工企业和部份选择按“营业收入”结算的建筑企业结算时必须先填报附表2,附表1中第4-14列不填,第15列缴费基数按费种费目向附表2第8列取数。
3、第4列“所属期全部职工工资总额”填列企业在结算费款所属期内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全部职工的劳动报酬总额,各险种的工资总额应一致。
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入比例与计发月数表(含计算方法)
![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入比例与计发月数表(含计算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07487ad4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f7.png)
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月数表(含计算方法)什么是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月数?如何理解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月数?首先我们先了解一下基本养老金待遇的组成,它是由基础养老金与个人账户养老金所组成。
一、基础养老金,以社会平均工资和本人缴费工资的平均值为基数,每缴费1年计发1个百分点,即缴费年限越长,待遇水平越高。
二、个人账户养老金,累计历年个人缴费的本息,除以规定的计发月数。
【注】从国务院发布的“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月数表”可以看出:同样年龄退休的,计发月数相同,所以缴费越多,待遇水平越高;而同样个人账户积累的,退休越晚,计发月数越少,即除数越小,因而待遇水平越高。
而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月数就是一个按照不同年龄计算出的一个基准数值,计算的依据是按照国家的平均寿命得出的。
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月数一览表2、退休年龄41岁:计发月数为230;3、退休年龄42岁:计发月数为226;4、退休年龄43岁:计发月数为223;5、退休年龄44岁:计发月数为220;6、退休年龄45岁:计发月数为216;7、退休年龄46岁:计发月数为212;8、退休年龄47岁:计发月数为208;9、退休年龄48岁:计发月数为204;10、退休年龄49岁:计发月数为199;11、退休年龄50岁:计发月数为195;12、退休年龄51岁:计发月数为195;13、退休年龄52岁:计发月数为185;14、退休年龄53岁:计发月数为180;15、退休年龄54岁:计发月数为175;16、退休年龄55岁:计发月数为174;17、退休年龄56岁:计发月数为164;18、退休年龄57岁:计发月数为158;19、退休年龄58岁:计发月数为152;20、退休年龄59岁:计发月数为145;21、退休年龄60岁:计发月数为139;22、退休年龄61岁:计发月数为132;24、退休年龄63岁:计发月数为117;25、退休年龄64岁:计发月数为109;26、退休年龄65岁:计发月数为101;27、退休年龄66岁:计发月数为93;28、退休年龄67岁:计发月数为84;29、退休年龄68岁:计发月数为75;30、退休年龄69岁:计发月数为65;31、退休年龄70岁:计发月数为56。
深圳社保养老金计算方法及延缴和补缴、退休办理条件
![深圳社保养老金计算方法及延缴和补缴、退休办理条件](https://img.taocdn.com/s3/m/f2f8ed66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b00825b.png)
深圳社保养老金计算方法及延缴和补缴、退休办理条件深圳市社保系统切换至广东省统筹系统后,有网友发现养老个人账户余额“不见”了。
5月9日一大早,深圳社保局澄清,这纯属展示方式差异,账户余额无实质改动。
声明中提到深圳市社保系统显示内容为养老保险个人缴费以及单位缴费划入个人账户的本金及其利息,而广东省内的仅为个人缴费的本金,连利息都被进统筹了。
此番澄清后,反而大家更蒙圈了,个人缴费和利息都容易理解,但对于单位缴费划入个人帐户就有点不明所以,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好像只有个人缴费部分才进入个人帐户,单位缴费部分是全部都进入统筹帐户的。
事实是,深圳养老金个人账户中,不仅包括个人8%缴费及其利息,还包括2005年前单位缴费部分划入个人账户的资金,每个地方划入的比例可能有所不同,但至少是3%以上,个人缴费和单位划入的比例总共是养老缴费基数的11%。
2005年后,单位缴费全部纳入统筹基金,个人缴费仍为8%进入个人账户。
所以有些参保人发现为什么从外地转入深圳的钱少了,这种情况就有可能是转出地社保局不让单位划入个人帐户的那部分钱转走。
此次变动,大家的反应很及时,很快就上了热搜,事涉我们养老金安全,没有监督也就察觉不到岔子,但谁能保证这不是一次试探呢?如果大家无动于衷,说不定就会变成"省统筹以后就是会减少一点了"。
而这个情况,是不是似曾相识呢?没错,2022年12月起,一档医疗险单位缴费部分不再划入个人帐户,仅个人缴费部分的2%保留。
关于社保养老金,我也帮大家捋清楚几个需要重点关注的切身问题Q:养老保险缴费比例A:单位缴费比例:深户16%-20%,非深户最低15%个人缴费比例:8%根据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通知,自2020年起,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从20%降为16%。
个人缴费比例维持8%不变。
单位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适当提高养老保险费缴费比例,但不得超过20%Q:个人账户养老金余额哪里可查?A:i深圳app-就业社保人才-社保个人信息-缴纳情况-养老专户余额Q:什么是计发月数?A:计发月数即退休后能领多久的退休金,通俗理解就是退休后还能活多长时间,根据退休年龄的不同,“计发月数”也不一样,人社部统计数据显示,55岁退休计发170个月养老金,60岁为139个月,以此类推。
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月数表
![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月数表](https://img.taocdn.com/s3/m/f3e97675f46527d3240ce003.png)
附件1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月数表附件2相关参数的计算办法一、原办法的过渡性养老金(一)过渡性养老金计算公式。
原办法过渡性养老金=原办法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1998年6月30日前的缴费年限×计发系数+1998年6月30日前的特殊工种年限×0.2% - 提前退休年限×1%]×(1+a01)×(1+a02)×……×(1+a05) +1997年所在地职工月平均工资×10%注:1.a01、a02、……、a05为2001至2005社保年度退休人员过渡性养老金调整比例。
2.计发系数:缴费年限满15年以上的为1.2%;缴费年限满10年不满15年的为1.0%。
(二)原办法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计算公式。
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1999 年所在地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平均缴费指数=1999年所在地职工月平均工资×[(临界指数×视同缴费月数+1994年 1月至2001年6月实际缴费指数之和]÷(视同缴费月数+1994年1月至2001年6月间的实际缴费月数)。
注:原办法中的临界指数按“1”计算,确需使用原办法计算的,应报省劳动保障厅审批。
(三)原办法实际缴费指数的计算公式。
参保人月实际缴费指数=参保人的月缴费工资÷所在地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
注:所在地职工月平均工资的取值,采用地级以上市或县(市、区)标准,以2006年6月底前各地实际执行的办法为准。
二、新办法基础养老金中的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一)新办法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计算公式。
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平均缴费指数(二)本人平均缴费指数计算公式。
平均缴费指数=(视同缴费指数×视同缴费月数+实际缴费指数之和)÷(视同缴费月数+实际缴费月数)。
(三)视同缴费指数计算。
1. 一般人群,即1993年底前参加工作,单位所在地实施粤府…1993‟83号文时即按规定参加企业养老保险的参保人(含1993年底前调到企业的机关、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和安置到企业的复转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