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合成 ,绪论
农学考研之有机化学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有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学有机化学是化学的一个分支,它是研究有机化合物的来源、制备、结构、性能、应用以及有关理论和方法学的科学。
有机化合物的主要特征是含有碳原子,即都是含碳化合物,因此有机化学就是研究碳化合物的化学。
但少数碳的氧化物(如二氧化碳、碳酸盐等)和氰化合物(如氢氰酸、硫氰酸等),仍归属无机化合物范畴。
一、有机化学的发展有机化学作为一门科学是在十九世纪产生的,但有机化合物在生活中和生产中的应用由来已久。
最初是从天然产物中提取有效成分。
例如:从植物中提取染料、药物、香料等。
在十八世纪末,已经得到了许多纯粹的化合物如酒石酸、柠檬酸、乳酸、尿素等。
这些化合物有许多共同性质,但与当时从矿物来源得到的化合物相比,则有明显的区别。
在十九世纪初曾认为这些化合物是在生命力的作用下生成的,有别于从无生命中的矿物中得到的化合物。
因此叫做有机化合物,后者叫做无机物。
有机化合物早期的定义是“来自有生命机体的物质内”简称“有机物”。
这是因为,在化学发展的前期,无机物被大量合成,而有机物只能从动植物体获得。
如1769年从葡萄汁中取得纯的酒石酸;1773年从尿中取得尿素;1780年从酸奶中取得乳酸;1805年从鸦片中取得吗啡等。
因此,人们认为有机物是与生命现象密切相关的,是生物体内一种特殊的、神秘的“生命力”作用下产生的,只能从生物体内得到,不能人工合成。
这就是瑞典化学权威Berzelius为代表的“生命力”学说的观点。
由于人们认识局限性和对权威的迷信,“生命力”学说统治化学界达半个世纪之久,严重阻碍了有机化学的发展。
1828年德国化学家韦勒(F.W hler)将氰酸铵的水溶液加热得到了尿素:氰酸铵可以从无机物NH4Cl和氰酸钾(或银)反应生成。
此后,许多化学家也在实验室用简单的无机物做为原料,成功地合成了许多其他有机物。
如1845年colbe合成了醋酸;1854年Berthelot合成了油脂类物质等。
在大量的科学事实面前,化学家摒弃了“生命力”学说,加强了有机化合物的人工合成实践,促进了这门科学的发展。
《有机化学》第一章 绪论
Sp3杂化
2P
2S 6C
2P 跃迁 2S
杂化
Sp3杂化轨道
Sp2杂化
2P 2S 6C
2P 跃迁 2S
杂化
Sp2杂化轨道
Sp2和sp3杂化轨道的形状大体相似,只是由于s成分的 逐渐增多,形状较胖,电负性较大。
Sp杂化
2P 2S 6C
2P 跃迁 2S
杂化
Sp杂化轨道
判断杂化类型的方法(第2和3章重点讲)
第一节 有机化学(Organic chemistry)发展概况
Organic一词的意思是有机的、有生命的 , 因此,有机化合物的最初定义是指来源于 动、植物体的物质 。
甘蔗------制取蔗糖; 大米或果汁----酿制酒精 植物油和草木灰共融--------制成肥皂 米醋------乙酸等称为有机物,形成“生命力论”
共价键 C--C C=C C—O C—N C--Br
键能 347.3 611 359.8 305. 4 284.5
3、键角(bond angle) 有机分子中二个共价键之间的夹角,称为键角。
4、键的极性和分子的极性
当两个相同的原子或原子团形成共价键时,由 于其电负性相同,因此成键电子云对称地分布 在两个原子周围,分子的正、负电荷中心重合, 这种键称为非极性共价键。
=dq 偶极矩的单位为德拜(Debye, Debye.Peter 荷兰物理学家), 简写为D。1D=10-8cm 10-10静电单位。
双原子分子的极性就是其键的极性,多原子分子 的极性是各个价键极性的矢量和。偶极矩是矢量,方向 从正电荷中心指向负电荷中心,可书写如下:
δ+
H
-
Cl
偶极矩 u=q•d
由于青霉素的发现和大量生产,拯救了千百万 肺炎、脑膜炎、脓肿、败血症患者的生命,及时 抢救了许多的伤病员。青霉素的出现,当时曾轰 动世界。为了表彰这一造福人类的贡献,弗莱明、 钱恩、弗罗里于1945年共同获得诺贝尔医学和生 理学奖。
有机化学全部课程
目录
• 有机化学绪论 • 烃类化合物 • 官能团化学 • 立体化学与反应机理 • 有机合成策略与技巧 • 天然产物与药物化学简介
01
有机化学绪论
有机化学定义与特点
定义
有机化学是研究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合成和反应机理的一门科学。
特点
有机化合物种类繁多,结构复杂,性质各异;反应类型多样,机理复杂;与生 命现象密切相关。
稠环芳香烃
了解稠环芳香烃的结构特点、物理性质和化 学性质,如萘、蒽等。
苯的结构与性质
理解苯的分子结构特点,掌握其物理性质和 化学性质,如取代反应、加成反应等。
非苯芳香烃
了解非苯芳香烃的结构特点、物理性质和化 学性质,如吡啶、呋喃等。
烃类化合物合成方法
烷烃的合成
了解通过烯烃、炔烃的加成反应,或者通过卤代烷的还原 等方法合成烷烃。
羟基的定义和性质
羟基(-OH)是有机化合物中的一类重要官能团,具有亲核性和弱酸 性。
醇的分类和命名
根据羟基所连碳原子的类型,醇可分为伯醇、仲醇和叔醇;根据醇分 子中羟基的数目,可分为一元醇、二元醇和多元醇。
醇的物理性质
醇类化合物通常具有特殊的香味和较低的沸点。
醇的化学性质
醇可以发生氧化、酯化、醚化、卤代等反应。
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一个立体异构 体比另一个立体异构体优先发生反应 的现象。
立体选择性反应类型
反应机理
通过前线轨道理论、分子轨道对称守 恒原理等解释立体选择性反应的机理 。
包括加成反应、消除反应、取代反应 等。
周环反应和分子重排反应
周环反应概念
在化学反应中,形成环状过渡态的协同反应 。
周环反应类型
化工原料
有机合成化学(叶非)第1章 绪论ppt课件
海葵毒素(分子式为C129H223N3O54,有64个不对称 碳和7个骨架内双键, 异构体数目多达271个)
O O OH H 2N HO OH O OH O OH Me OH OH OH OH O HN NH OH OH Me O OH O Me OH Me OH HO O HO OH OH OH OH O Me OH O OH HO OH OH OH Me OH OH OH HO O HO OH OH O OH OH HO OH OH OH HO OH OH
在人类已拥有的2400多万种化合物中,绝大多数是化学 家合成的,几乎又创造出了一个新的自然界。
纵观20世纪,合成化学领域共获得多项诺贝尔化学奖。 1912年格利雅因发明格氏试剂,开创了有机金属在各种 官能团反应中的新领域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狄尔斯和阿尔德因发现双烯合成反应而获得1950年诺 贝尔化学奖。 齐格勒和纳塔发现了有机金属催化烯烃定向聚合,实 现了乙烯的常压聚合而荣获1963年诺贝尔化学奖。 甾体(Windaus,1928年诺贝尔化学奖)、 抗坏血酸(Haworth, 1937年诺贝尔化学奖)、 生物碱(Robinson,1947年诺贝尔化学奖) 多肽(Vigneand,1955年诺贝尔化学奖)
1965年有机合成大师Woodwa源自d由于其有机合成的独创 思维和高超技艺,先后合成了奎宁、胆固醇、可的松、叶绿 素和利血平等一系列复杂有机化合物而荣获诺贝尔化学奖。 Wilkinson和Fischer合成了过渡金属二茂夹心式化合物, 确定了这种特殊结构,对金属有机化学和配位化学的发展起 了重大推动作用,荣获1973年诺贝尔化学奖。 1979年Brown和Wittig因分别发展了有机硼和Wittig反应 而共获诺贝尔化学奖。
2005年,法国科学家伊夫· 肖万、美国科学家罗伯特· 格拉布 和理查德· 施罗克因在烯烃复分解反应研究领域作出贡献而获奖 。
有机化学-绪论-教案
第一课教案课题绪论(一)有机化学的研究对象(二)有机化学的发展简史(三)有机化合物的特性(四)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教学目的(一)了解有机化学的发展简史(二)了解有机化学、有机化合物的定义(三)了解有机化合物的特性(四)了解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征,复习共价键理论,掌握价键理论的有关要点重点(一)有机化合物的分子结构(二)价键理论的有关要点难点共价键理论教学资源教材、教学资料教学方法讲授法学时2课时授课班级10医学检验技术;10医药营销教学过程【引言】:有机化学是一门重要的科学,它和人类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
例如,多数的食物(糖类、蛋白质、脂类)、药物、塑料、汽油、柴油等都是有机化合物。
医学本身研究的对象是人体.人体绝大部分是由有机物组成的.这些有机物可以在人体内进行一系列非常复杂,但是有彼此协调的化学变化,支撑着人体的新陈代谢。
因此,有机化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理论课程。
作为医学检验(医药营销)专业的学生更是离不开有机化学的基本知识.例如,糖类及其代谢产物的测定、血红蛋白及其代谢产物的测定等等都离不开有机化学的知识.通过今后的学习,我们来逐步认识、学习、研究这门课程。
【板书】:第一章绪论【教师】:通过中学的学习,我们知道,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的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那么,有机化学,实际上就上研究有机化合物的组成、结构、性质的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
也是就说,有机化学的这门学科的研究对象是有机化合物。
什么是有机化合物呢?【板书】:一:有机化学的研究对象【教师】:一般情况下,与机体有关的化合物(少数与机体有关的化合物是无机化合物,如水),称为有机化合物。
有机化合物对人类具有重要意义,地球上所有的生命形式,主要是由有机物组成的.例如:脂肪、氨基酸、蛋白质、糖、血红素、叶绿素、酶、激素等。
生物体内的新陈代谢和生物的遗传现象,都涉及到有机化合物的转变。
此外,许多与人类生活有密切关系的物质,例如石油、天然气、棉花、染料、化纤、天然和合成药物等,均属有机化合物。
有机合成化学ppt
7
8 O2N N
1 12 O2N N
9
6 N NO2
2 N NO2 5
10
11
O2N N
3
4 N NO2
图 1-1 HNIW的结构图
1.2 有机合成化学的任务
二、有机合 成化学要为 理论工作提 供具有多种 特殊性能的 分子,以验 证和发现新 的理论。
HH
HO
OH
H
H
O
N
H2C
N
N
H2NOC
Me H2NOC
六、光化学反应(光诱导反应)目前已达到了很高程度地化学、区域和立体控制 的水平。光化学机理研究和合成应用也是当前的研究热点。
1.3 有机合成反应和方法学
七、电有机合成近年来得到了进一步的重视和发展,在精细化工合成上可 能有发展前景,在基础研究方面正努力进一步改善电合成的选择性,并开拓其 应用范围。
OH
OH OH
OH
HO
OH
OH
OHOH
OH
HOΒιβλιοθήκη OHOOOH
OH
HO
N
N
O
OH
H
H OH
OH
OH
HO
O
OH
O OH
OH
OH O
OH
O
OH
OH
HO OH
O HO
OH
OH
OH
OH
OH
HO
OH
OH
海葵毒素
1.2 有机合成化学的任务
MeO
Me O
MeO
O
N
H OH
MeO
O
OH Me
O OH O H Me
绪论--有机化学课件
从1968年起,由中科院北京生物物理所、上海生物化学研
究所,上海有机所,上海细胞生物研究所,上海生物物理
所,北京大学生物系协作完成人工合成酵母丙氨酸转移核
糖核酸工作,这种核糖核酸由76个核糖核苷组成。
1979年底,对其中一个片断—核糖四十一核苷酸合成成功,
(2). 容易燃烧
例:乙醚、汽油、甲烷(沼气)等。
但CCl4不燃烧,而是灭火剂(扑灭电源内或
电源附近的火)。
8
(3). 熔点低 有机化合物熔点比较低,而无机化合物熔点较高。
例: NaCl m.p. 801℃ b .p. 1478℃
CH3CH2Cl m.p. -136. 4 ℃ b.p. 12.2 ℃
原因:NaCl 化学键是离子键,而CH3CH2Cl是共价键。 (4). 难溶于水
根据相似相溶原理,水是极性分子,而有机物 大多是非极性分子或极性较弱的分子。
9
(5). 反应速度慢 例: Cl- + Ag+
AgCl 快
RCl + Ag+
AgCl
RCl要和Ag+反应,首先要打开R-Cl键,使氯转变为
离子型,才能与Ag+反应。
O
O
N
O
H
N
O
H 35
2. 按官能团分类 官能团:决定有机化合物特性的原子或原子团。 含有相同官能团的化合物都有相似的性质。
例: CC
CC
X
官能团 双键 叁键 卤素
化合物 烯烃
炔烃 卤代烃
36
OH
羟基
O
羰基
COOH 羧基
醇 醛、酮 羧酸
2024版《有机化学绪论》ppt课件
有机化学发展历史及现状
发展历史
早期有机化学以天然产物为研究对象;18世纪开始,有机化学 逐渐形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19世纪中后期,合成有机化学迅 速发展;20世纪以来,物理有机化学、生物有机化学、金属有 机化学等分支学科逐渐形成。
现状
有机化学已渗透到各个领域,如医药、农药、高分子材料、功 能材料等;新的合成方法、反应机理和理论不断涌现;绿色化 学和可持续发展成为当前有机化学的重要研究方向。
原子之间通过共用电子对 形成的化学键,具有方向 性和饱和性。
极性分子
分子中正、负电荷中心不 重合,导致分子具有极性, 如HCl等。
非极性分子
分子中正、负电荷中心重 合,导致分子不具有极性, 如CCl4等。
官能团对性质影响分析
官能团定义
决定有机化合物化学性质的原子或原 子团,如羟基、羧基等。
官能团对物理性质影响
构象异构
由于分子中单键旋转而产生的不同 空间构象,如乙烷的交叉式和重叠 式构象等。
03
有机反应类型及机理探讨
取代反应类型及实例分析
亲核取代反应(Nucleophilic Substi…
例如,卤代烃与氢氧根离子发生取代反应,生成醇和卤化氢。
亲电取代反应(Electrophilic Subst…
例如,苯环上的氢原子被卤素原子取代,生成卤代苯。
官能团对化学性质影响
官能团决定了有机化合物的主要化学 性质,如醇类能发生酯化反应、羧酸 类能发生中和反应等。
官能团的存在会影响有机化合物的熔 点、沸点、溶解度等物理性质。
立体异构现象介绍
立体异构定义
分子式相同但空间结构不同的异 构现象,包括构型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构和构象异
构。
有机化学-绪论
1901~2010年,诺贝尔化学奖共102项,其中有 机化学方面的化学奖60项,占化学奖59%。
第二节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理论
结构式 ——分子中原子间的连接方式和次序 现称构造式 一、凯库勒(kekulé)结构理论
C呈四价,与H、O、S 、N 、P、X等结合外, 自身可以单、双、三价键连接,形成稳定的化合物。
有机化学
Organic Chemistry
第一章 绪论
授课教师:林友文
第一节 有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学
1.有机化合物——碳的化合物
即碳氢化合物及其衍生物(N、O、S、P、卤素)
2.有机化学 ——研究有机化合物组成、结构、性
质、反应、合成、反应机制以及化合物之间相互 转变规律等的一门科学。
3.有机化学的发展及其研究热点
碳的三种杂化轨道
2Px 2Py 2Pz
2Px 2Py 2Pz
2S
激发 2S
杂化
基态
激发态
SP3
杂化sp态3杂 化
2Pz SP2
2Py 2Pz SP
s杂p2化杂态 化
杂化态
sp杂化
1. sp3杂化
杂化 四个SP3轨道 单个SP3轨道
1)甲烷碳的sp3杂化
H H C H CH4
H
棍棒模型
比例模型
有机化合物的常见官能团
类型 官能团 实 例 英文名称后缀
烷烃 无 烯烃 C=C 炔烃 CC
CH4 CH2=CH2 H- CC-H
-ane -ene -yne
卤代烃 -X
CH3 CH2 Cl
醇 -OH
CH3CH2OH
醚 R-O-R CH3-O-CH3
醛 -CHO CH3CHO
有机化学 第一章 第1章 绪 论
第1章绪论一、有机化学和有机化合物人类对有机化合物(organic compound)的认识,最初主要基于实用的目的。
例如,用谷物酿酒和食醋;从植物中提取染料、香料和药物等。
到18世纪末,已经得到了一系列纯粹的化合物,例如酒石酸、柠檬酸、乳酸、苹果酸等。
这些从动植物来源得到的化合物具有许多共同的性质,但与当时从矿物来源得到的化合物相比,则有明显的区别。
由于受到生产力水平的限制,在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曾认为这些化合物是由动植物有机体内的“生命力”影响而形成的,故有别于从没有生命的矿物中得到的化合物。
将前者称为有机化合物,后者称为无机化合物。
“生命力”学说曾一度阻碍了有机化学的发展,尤其是减缓了有机合成的前进步伐。
给予“生命力”学说的第一次沉重打击是1928年德国年轻的化学家乌勒(Friedrich Wöhler,1802~1882)首次从无机化合物氰酸铵合成了有机化合物尿素,这也是有机合成的开端。
NH4OCN-→NH2CONH2氰酸铵尿素尿素的人工合成,突破了无机化合物与有机化合物之间的绝对界限,不仅动摇了“生命力”学说的基础,开创了有机合成的道路,而且启迪了人们的哲学思想,有助于生命科学的发展。
德国化学家拜尔(Adolf von Beyer,1835~1917)与他人合作,1870年首次合成了靛蓝。
由于他对靛蓝及其衍生物的深入研究而荣获1905年诺贝尔化学奖。
与此同时,人们又合成了大量的有机化合物。
至此,“生命力”学说彻底破产了。
此后,人们还合成了成千上万种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染料、药品、香料、炸药等有机物。
在一个“老的自然界”旁,再放上一个远远超过它的“新的自然界”。
这也是为什么要将有机化学(organic chemistry)单独作为一个化学分支的原因之一。
因此,有机化学是直到18世纪末才开始发展起来的一门科学。
在19世纪初期,由于测定物质组成的方法的建立和发展,在测定许多有机化合物的组成时发现,它们都含有碳,是碳的化合物。
精细有机合成 总结
第1章 绪论/1、精细化工及相关行业的概念初始原料:煤、石油、天然气、生物有机质(农林副产) 基础有机原料:乙烯、丙烯、丁二烯、苯、(甲苯)、二甲苯、(乙炔、萘)、合成气(CO + H2)等。
2.2 亲电取代反应→ 2.2.3 芳香族亲电取代定位规律→(1)影响定位的主要因素 2.2.3 芳香族亲电取代定位规律 (1) 影响定位的主要因素■ 已有取代基的性质: ①极性效应 ②空间效应■ 亲电试剂的性质——也包括: ①极性效应 ②空间效应 ■ 反应条件:主要-温度、催化剂和溶剂。
上述因素中,最重要的是已有取代基的极性效应。
芳香取代反应中,苯系亲电取代反应研究的最多,也最重要。
2.2 亲电取代反应→ 2.2.3 芳香族亲电取代定位规律→(2)两类定位基 (2)两类定位基已有取代基 Z 对新取代基 E 的定位作用有两种:■第一类定位基 邻、对位定位基:-O-、-N(CH3)3、-NH2、-OH 、-OCH3、-NHCOCH3、-OCOCH3、-F 、-Cl 、-Br 、 -I 、 -CH3、-CH2Cl 、-CH2COOH 、-CH2F 等。
■第二类定位基间位定位基:-N+(CH3)3、-CF3、 -NO2、-C≡N 、 -SO3H 、-COOH 、-CHO 、-COOCH3、-COCH3、-CONH2、-N+H3、-CCl3。
上节回顾 2.2 亲电取代反应芳香族亲电取代反应历程大多数亲电取代反应是按照经过σ配合物中间产物的两步历程进行的。
其通式如下:2.3 亲核取代反应→ 2.3.2 反应影响因素→(4)溶剂的影响 (4)溶剂的影响SN1反应的第1步是一个中性的化合物离解为两个带有不同电荷的离子,因此极性溶剂有利于反应的进行。
SN2反应中,因为极性溶剂与亲核试剂可以形成氢键,亲核试剂与反应物形成过渡态时,必须首先消耗能量破坏氢键,所以反应在不形成氢键的溶剂中进行,反应速度较快。
2.4 消除反应→ 2.4.3 影响消除反应的因素→(2)反应条件的影响■ 温度的影响:提高温度有利于消除反应。
有机合成化学(叶非)第1章 绪论ppt课件
在能源和资源的合理开发和高效安全利用中
在能源和资源方面,研究高效洁净的转化技术 和控制低品位燃料的化学反应;新能源如太阳能以 及高效洁净的化学电源与燃料电池等都将成为21世 纪的重要能源。
矿产资源是不可再生的,化学要研究重要矿产资 源(如稀土)的分离和深加工技术以及利用。
继续推动材料科学的发展
化学是新材料的“源泉”,任何功能材料都是以功能 分子为基础的,发现具有某种功能的新型结构会引起材 料科学的重大突破(如富勒烯)。
2005年,法国科学家伊夫·肖万、美国科学家罗伯特·格拉布 和理查德·施罗克因在烯烃复分解反应研究领域作出贡献而获奖 。
2010年,美国科学家理查德·赫克、日本科学家根岸荣一和铃 木章因在有机合成领域中钯催化交叉偶联反应方面的卓越研究 而获奖。这一成果广泛应用于制药、电子工业和先进材料等领 域,可以使人类造出复杂的有机分子。
在人类已拥有的2400多万种化合物中,绝大多数是化学 家合成的,几乎又创造出了一个新的自然界。
纵观20世纪,合成化学领域共获得多项诺贝尔化学奖。
1912年格利雅因发明格氏试剂,开创了有机金属在各种 官能团反应中的新领域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狄尔斯和阿尔德因发现双烯合成反应而获得1950年诺 贝尔化学奖。
人们在对一些染料中间体抗菌性的研究过程中发现了 磺胺类抗菌素,从而开创了人工合成药物的新纪元。
100年来合成化学发展迅速,许多新技术被用于无机和有 机化合物的合成,例如,超低温合成、高温合成、高压合成、 电解合成、光合成、声合成、微波合成、等离子体合成、固 相合成、仿生合成等等;发现和创造的新反应、新合成方法 数不胜数。
OH
HO
OH
OH
OH OH
OH
OH OH OH
263S01X有机合成教学大纲
有机合成( Organic Synthesis )一、课程说明课程编号:263S01X学分:3 总学时:68 学时分配:讲课17+自主学习17+实验34适用专业:应用化学专业化学专业先修课程:有机化学二、教学目的和任务有机合成是有机化学的核心,也是药物合成、无机合成、高分子合成、材料合成等学科的基础。
通过学习有机合成,掌握常见的有机反应,了解和掌握有机合成的基本概念和方法,一般有机化合物的分割、合成、设计方法,使学生能熟练使用有机合成的一般技能、技巧。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内容及学时分配1、绪论(Introduction)(2学时)掌握:有机合成的基本概念和有关术语。
了解:分割方法。
2、功能基的相互转换(Functional Group Interconversion)(4学时)掌握:各种有机功能基团的相互转换。
3、保护基组(Protective Groups)(4学时)掌握:包括功能基的保护和去保护,重点掌握选择性保护和去保护4、立体化学的控制(Control of Stereochemistry)(3学时)掌握:重点介绍有机反应中立体化学问题以及前手性、对映异构体和非对映异构体的概念。
5、碳-碳键和碳-杂键的形成(Formation of C-C Bonds and C-Heteroatom Bonds)(10学时)掌握:重点介绍链状和环状化合物的合成。
6、逆合成和骨架分析(Retrosynthetic Analysis and Sketches of Syntheses)(8学时)掌握:重点介绍逆合成的概念、方法技巧7、第六章天然产物的全合成(Total Synthesis of Natural Products and Pharmaceutical Molecules)(3学时)掌握:重点对几例天然产物以及药物分子的合成路线进行评价。
四、教学方法本课程主要内容以课堂主讲为主,同时结合课堂讨论、自主学习等方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Y + X
产物 亲电试剂 亲核试剂 离去基团
极性试剂
反应试剂
游离基试剂
2.2.1 亲电试剂
正离子:NO2+,R+ 含有可极化或已极化共价键的分子偶极的正 端:Cl2,HCl 含可接受共用电子对的分子:FeCl3,AlCl3 羰基的双键:C=O 氧化剂:Fe3+,O3
H2 C C CH3 H C CH3 SeO2 HOAc H3C H C C C H CH3
•
H3C
OH CH3
2.反应物均为有机物时,提供产生 新键碳原子的化合物为底物,而另一 化合物为试剂。
OH
CH3CO3C(CH3)3
3.反应物均为有机物,且新生成的键为 碳—碳键时,则可以任意指定底物或试剂。 但一般将化学活性大的或分子量小的有机 物作为试剂。如:有机合成反应所用试剂 的种类很多,按试剂的功能和作用可分为 卤化剂、磺化剂、硝化剂、重氮化剂、烃 化剂、酰化剂、氧化剂、还原剂等;按反 应机理可分为亲电试剂、亲核试剂和游离 基试剂。
邻位取代
Z
Z + + + H
Z + H E + H E +
Z
对位取代
H
Z
E
E
Z
H
E
间位取代
H E
取代基效应
诱导效应(I):由电负性大小决定。 -I:吸电子 +I:供电子 共轭效应(T):包括π-π共轭和p-π共轭。 -T:吸电子 +T:供电子
有+I,无T: 如-C2H5
3. 最后,自然界慷慨赐予人类大量的有机物 质,它们当中包括许多有用的,特别是对工业、 农业、国防和人民生活有实际应用价值的物质。 有机合成化学可以为这些物质被充分挖掘,发 挥作用提供理论依据及技术指导。
1.3 《有机合成化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以有机物作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有机 合成反应的机理、反应物结构、反应条件与 反应方向、反应产物之间的关系,反应的主 要影响因素、试剂特点,应用范围与限制等; 探讨有机合成反应的一般规律和特殊性质以 及各基本反应之间的关系。
理想的:产率高,效率高,成本低。 简单的:步骤简单,操作简单。 安全的:不产生安全隐患,对实验者身心无 不良影响。 环境友好的:这是近些年提倡的重点。有机 合成所采用的反应物、反应过程产生的中间 体、产物及在反应中采取的任何措施均应对 环境不造成伤害。
资源有效的:采用的所有资源均有其实际意 义,效率高,效果好。 快速:反应速率大,时间相对短。 定量:按投料比及反应式(配平后)的描述, 定量投料,得到理论的定量产物。 价廉:原料价廉,成本才会降低。 易得的:原料不经过太烦琐的过程就能得到, 或者就地取材,如本实验室、课题组或本地直 接就能得到。
•
立体选择性:
•
是指在给定条件下,产物为 唯一的立体异构体或某种占优势 的立体异构体。 选择性高就不需要在官能团 保护、活化等方面消耗精力。
• •
3. 适应性强、适用面广,实用性好。
4. 原材料价廉易得,有丰富的来源。
5. 不产生公害,不污染环境。
1.5 有机合成反应所用原料
•
有机合成反应所用原料实际上就是化 工原料和中间体,包括有机原料和无机原料。 在有机合成反应过程中,参与反应的物质统 称为反应物。通常将反应物划分为底物和试 剂两大类,具体规定如下: 1.反应物为有机物和无机物时,则 有机物为底物、无机物为试剂。如:
•
•
1. 领会知识
理解记忆
2. 分析归纳 加深记忆
•
•
3. 勤于动手 提高能力
第一部分小结
有机合成的定义 有机合成的任务 研究对象和内容 有机合成反应的特点 有机合成反应所用原料 有机合成工艺路线的选择依据 学习要求和方法
二、有机合成的理论基础
内容包括: 反应类型 反应试剂 亲电取代反应 亲核取代反应
此概念奠定了有机合成化学的概念基础。
2. 1996年,美国斯坦福大学 Wender教授对理想的合成提出了 完整的定义:“一种理想的(最终 是有效的)合成是指用简单的、安 全的、环境友好的、资源有效的操 作,快速定量地把价廉、易得的起 始原料转化成为天然或设计的目标 分子。”
对第二种概念的理解:
有机合成的主要单元反应
卤化 磺化和硫酸化 硝化和亚硝化 还原和加氢 氧化 重氮化和重氮基的转化
氨解和胺化 水解 烃化 酰化 缩合 环合 聚合
3. 按反应机理分类
根据反应机理的不同,有 机合成反应可分为亲电取代反应、 亲电加成反应、亲核取代反应、 亲核加成反应、游离基型反应等。
2. 按引入的原子、官能团或 采用的试剂分类
•
经过有机合成反应,在有机化合物分子中 引入了某些原子或官能团。
•
根据引入的原子或官能团的不同,有机合 成反应可分为卤化反应、硝化反应、磺化反应、 重氮化反应、酰化反应、烃化反应等;
•
根据所采用的试剂和原料不同,有机合成 反应可分为氧化反应、还原反应、缩合反应等。
形成 H-Cl·AlCl3(溶液)
HCl(气)+AlCl3(固)
R
(溶液) H-Cl·AlCl3(溶液) +
[
..+.. ..
H H
R
] AlCl -(溶液) 4
σ-络合物
结构的证明 实验1:固体AlCl3在甲苯中-78.5℃不溶解; 通入HCl转变成绿色透明溶液; 溶液吸收光谱发生变化,电子跃迁 实验2:生成和分解速度比π-络合物慢得多 实验3:溶液导电 实验4:DCl中的D与苯环上的H发生交换
0.0005 0.157 1.00 2.1 200 340 400 2000 240000 360000
6 5 4
lgk氯化
3 2 1 0 -1 -2 -1 0 1 2 3 4
3 图 σ -络合物的相对稳定性和氯化反应的速度的关系曲线
lgK
2.3.3 芳环上已有取代基的极性效应 和两类定位基
Z H Z H E + E + Z + H E
亲电取代反应
取代产物
π-络合物 σ-络合物
2.3.1.1 π-络合物
形成
R K1 R
+ H-Cl
液 气
HCl
π-络合物
存在的依据 (1)HCl可以定量地溶解在芳烃中。 (2)芳环上电子云密度增加,溶解度增加。
表 氯化氢在不同芳烃中溶解平衡常数
CH3
CH3
ArR
H3C CH3
CH3
CH3
Cl
K1
1.59
1.00
0.92
0.62
0.28
结构的证明
实验1:溶液在-78.5℃迅速达到平衡 实验2:光谱分析表明无电子跃迁 实验3:溶液不导电 实验4:HCl中的H用D代替,未发现苯环上的H与 DCl中的D交换
特点
(1)芳环的芳香性未被破坏;
(2)没有与芳环形成新的化学键。
2.3.1.2 σ-络合物
有机合成化学
理论教材:张青山.有机合成反应基础。 主要参考书: 唐培堃. 精细有机合成化学与工艺学. 王玉炉. 有机合成化学. 闻韧. 药物合成化学. 实验教材:刘玉婷. 有机合成化学实验.
绪
化学与化工学院
论
刘玉婷
一 、概述
1.1 有机合成的定义 1. 1991年,Trost提出原子经济学说 (atom economy)。其定义为: 反应物的原子数目最大地进入产物。
解
OH
氧化
水解
硝化
CH(CH3)2
酸
烷 C化
CH3 H3C C O OH
脱羧 COOH
NO2 还原
NH2 重氮化
N2+Cl氧化 CH3
1.7 学习要求和方法
《有机合成化学》是在学习有关专 业基础课程的前提下,掌握必需的有 机合成反应的基本原理、基本知识、 基本技能,为学生学习相关专业知识 和职业技能、提高全面素质、增强继 续学习的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 打下一定的基础。为此,学习《有机 合成化学》过程中,努力做到:
σ-络合物的相对稳定性
K3
0.01 1.00 2 20 40 ~40 170 5600 8700
K2
0.09 0.63 1.00 1.1 26 63 69 400 16000 29000
π-络合物的相对 k氯化(乙酸中, 稳定性 Cl2)
K1
0.61 0.92 1.00 1.13 1.26 1.36 1.46 1.63 1.67
特点
(1)生成了新的σ键;
(2)芳烃的π电子体系被破坏,形成了不
稳定的非芳香性化合物。
2.3.1.3 两类络合物的关系
芳烃与亲电试剂接触,经过π络合物,然后形成σ络 合物,即:
R R
R
+HCl
HCl
AlCl3
[ +
.... ..
]
AlCl4-(溶液)
H Hπ-络合物σ-络 Nhomakorabea物
二者之间存在着平衡
E+
k1 K-1
+
..+.. ..
H E
k2
E
+ H+
E
+
H 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