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心血管急症的急诊急救措施及治疗98例观察
心脑血管疾病突发时的急救措施

心脑血管疾病突发时的急救措施引言:心脑血管疾病是造成许多人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当突发发病时,正确的急救措施可以挽救生命。
本文将详细分析并说明心脑血管疾病突发时的几种常见情况及相应的急救措施。
一、心肌梗死的急救措施心肌梗死是心脏供血不足导致的部分心肌坏死。
当出现心肌梗死的症状,如胸闷、胸痛、呼吸困难等,应立即采取以下急救措施:1.保持患者平静,让其卧床休息。
2.询问是否有服用硝酸甘油的习惯,如果有,可让患者咀嚼或含服硝酸甘油。
3.立即拨打急救电话,等待救护车到达。
4.如果患者心脏停跳,可采取心肺复苏术进行紧急抢救。
二、中风的急救措施中风是脑血管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突然发生的脑血管功能障碍会导致脑组织损伤。
当出现中风症状,如面部肌肉无力、言语障碍、偏瘫等,应立即采取以下急救措施:1.保持患者头部正中位,避免头部摇动。
2.立即拨打急救电话,等待救护车到达。
3.检查患者呼吸和脉搏,如果心跳停止,可进行心肺复苏术。
4.尽量不要移动患者,等待专业医疗人员的到来。
三、心律失常的急救措施心律失常是心脏的节律异常,可能导致心脏骤停。
当出现心律失常的症状,如心悸、胸痛、晕厥等,应立即采取以下急救措施:1.帮助患者保持安静,避免过度紧张。
2.询问是否有使用心脏起搏器或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习惯,寻找相关信息。
3.拨打急救电话,并在等待救护车到达期间,观察患者的意识和脉搏。
4.如果患者心跳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
结论:心脑血管疾病突发时的急救措施是关键,及时正确的处理能够有效避免并减轻患者的病情,甚至挽救生命。
关键是在突发疾病时保持冷静,尽快采取相应的紧急应对措施,并随时与急救人员保持联系,等待专业医疗救援的到来。
此外,我们也应该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定期体检,以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这些努力将有助于减少心脑血管疾病对个人和社会的危害。
急诊科常见心血管急症处理

急诊科常见心血管急症处理心血管急症是指突发性且可能危及生命的心脏和血管系统疾病。
这类急症的发生往往突然且剧烈,需要紧急救治。
急诊科医生在处理心血管急症时需要快速准确地判断病情,并采取相应的紧急处理措施。
本文将对常见的心血管急症处理进行讨论,帮助医生和读者了解应对这些疾病的策略。
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心肌梗死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急症,主要由冠状动脉阻塞所致。
首要任务是迅速确认患者是否患有心肌梗死。
病史询问和临床表现是判断心肌梗死的重要依据,必要时心电图和肌钙蛋白检测可以辅助诊断。
同时,急诊医生还需要立即行心电监护,给予氧气吸入并建立静脉通道。
对于心肌梗死患者的处理主要包括:床旁护理,镇痛剂的使用,抗凝治疗和冠脉再通术。
床旁护理包括静脉通道畅通,高浓度氧气吸入,卧床休息与监测生命体征等,以保证患者的基本生命支持。
镇痛剂可减轻疼痛、降低心肌耗氧量,一般选用镇痛效果好、无心肌毒性的阿司匹林和硝酸甘油。
此外,抗凝治疗也是心肌梗死处理的重要一环。
常用的抗凝药物有肝素和普通肝素低分子量制剂。
而冠脉再通术是保证供血重新畅通的关键,可通过溶栓或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来实现。
脑卒中(Stroke)脑卒中是指脑血管突发疾病,包括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
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于脑卒中患者的康复很重要,以降低死亡率和残疾率。
在临床上,FAST法则(脸部,手臂,语言,时间)可以帮助医生快速评估病人是否可能患有脑卒中。
一旦怀疑脑卒中,急诊医生需要迅速进行脑部影像学检查(头颅CT或者MRI)以确定脑血管的异常情况。
对于缺血性脑卒中,合理使用抗血小板药物和抗凝治疗可以帮助防治血栓的形成,但具体治疗措施需根据患者情况和指南建议来确定。
对于出血性脑卒中,主要的治疗手段是手术或介入治疗,以减少脑出血的程度和危害。
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心力衰竭是一种心脏无法有效泵血的疾病,常见症状包括呼吸困难、水肿和疲劳等。
急诊科常见心脑血管急症的处理方法

急诊科常见心脑血管急症的处理方法心脑血管急症是指由于心脏和脑血管的疾病引起的急性临床症状。
这些疾病往往发生突然,病情进展迅速,需要急诊科医生迅速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处理。
本文将介绍几种急诊科常见心脑血管急症的处理方法。
一、心肌梗死的处理方法心肌梗死是最常见的心脑血管急症之一,临床症状严重,治疗应做到快、准、狠。
首先,在心电图和相关实验室检查评估的基础上,进行立即溶栓治疗或介入治疗。
同时,建立动脉通畅、缓解疼痛、稳定血流动力学的目标,使用硝酸甘油和阿司匹林等药物,同时给予镇痛和抗凝治疗,积极处理心肌梗死的并发症。
二、脑卒中的处理方法脑卒中是指脑功能突然丧失或神经功能缺陷的临床综合征。
处理脑卒中的关键是时间,早期干预可以最大程度地恢复患者的神经功能。
对脑出血型脑卒中,急诊科医生应确保患者的呼吸道通畅,控制血压,并纠正凝血功能异常。
对缺血性脑卒中,应积极构建多学科合作的急诊快速诊断与治疗团队,使用血管内治疗或溶栓治疗等方法,迅速恢复脑血流。
三、心律失常的处理方法心律失常是指心脏起搏和传导功能发生紊乱,临床表现为心率过快或过慢、心跳不规则等症状。
处理心律失常的关键是要快速评估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并及时给予治疗。
对于病情危急的患者,要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并给予除颤治疗。
对于心房颤动等稳定型心律失常,可以使用药物控制心律,如β受体阻滞剂、抗心律失常药物等。
四、高血压危象的处理方法高血压危象是指高血压患者出现急性并发症,如心力衰竭、脑卒中等情况。
在处理高血压危象时,首要任务是迅速降低血压并保证器官灌注。
静脉给予降压药物是首选,如硝普钠、拉贝洛尔等,同时要注意血压下降速度,避免引起器官低灌注。
总结而言,急诊科医生在面对心脑血管急症时,应快速判断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并尽早进行处理。
而患者本人和家属也要及时就诊,配合医生的诊断和治疗,以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通过及时有效的处理方法,可以最大限度地挽救患者的生命和健康。
急诊科心脏病急症的快速处理与案例分析

识别急性心力衰竭的典型表现。
2
体格检查
进行仔细的体格检查,包括心律、心音、肺部听诊,以及评估
水肿程度,寻找心力衰竭的体征。
3
辅助检查
及时进行心电图、胸部X光、超声心动图等辅助检查,进步
明确诊断,评估心功能和心脏结构。
心律失常的快速诊断与处理
快速识别
1
心律失常类型
稳定评估
2
生命体征和症状
紧急处理
3
模拟演练
定期进行模拟演练,模拟各种心脏病急 症场景,例如心肌梗死、急性心力衰竭 、心律失常等,锻炼医护人员的团队协 作能力和应急反应能力。
案例讨论
定期组织案例讨论,分享成功案例和失 败案例,总结经验教训,不断优化心脏 病急症处理流程,提升医疗质量。
国际交流合作
积极参与国际学术交流,学习国外先进 的心脏病急症处理理念和技术,促进国 内急诊心脏病学的发展。
通过对大量病例的分析,总结出急诊科心脏病急症处理中常见的误区和 不足,并提出改进措施。
总结出急诊科心脏病急症处理的最佳实践和经验教训,为临床医师提供 参考和借鉴。
急诊科心脏病急症处理的培训与教育
专业知识培训
定期组织专业知识培训,涵盖心脏病急 症的诊断、治疗、急救和护理等方面, 提升医护人员的专业技能和应急处理能 力。
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体系,包括风险预警、风险控制、风险 应对等环节,确保患者安全。
急诊科心脏病急症处理的多学科协作
心脏病急症团队
心脏病急症处理需要多学科 团队协作,包括急诊医师、 心血管内科医师、心脏外科 医师、重症监护医师、麻醉 医师、护士等。
有效沟通交流
多学科团队之间需要及时有 效的沟通交流,确保信息传 递准确、及时,共同制定最 佳治疗方案。
心血管内科急诊应急预案

心血管内科急诊应急预案急诊是医院中最紧急、最关键的环节之一。
尤其是心血管内科急诊,因为心血管疾病的高发性和危险性,所以需要一个有效的应急预案来保证患者能够及时获得紧急救治。
本文将介绍心血管内科急诊应急预案的相关内容。
一、患者接诊和初步评估1. 接诊人员要记录患者的姓名、年龄、性别、就诊时间等基本信息。
2. 了解患者病情的主要症状及持续的时间,包括胸痛、呼吸困难、头晕等。
3. 初步评估患者病情的重要指标,如血压、心率、呼吸频率等。
二、紧急处理措施1. 心脏骤停:立即进行心肺复苏(CPR),同时通知相关人员准备电除颤。
2. 突发性心绞痛:给予患者急救硝酸甘油、阿司匹林等药物,同时监测血压和心电图。
3. 心力衰竭:给予患者氧气吸入、利尿剂和正性肌力药物等进行支持性治疗。
4. 心律失常:根据患者情况判断是否需要进行电复律或药物治疗。
5. 起搏器功能异常:立即联系心脏起搏器专科医生进行持续监测和处理。
6. 缺血性脑卒中:迅速行脑血管影像学检查,并评估是否需要进行血管溶栓治疗。
三、进一步的评估和治疗1. 心电图检查:用心电图检查评估心脏病变的情况,判断是否需要进一步治疗。
2. 血液检查:包括心肌酶谱、肌红蛋白等,以评估心肌损伤的程度。
3. 心脏超声检查:了解心功能状态,包括心室射血分数、室壁运动等指标。
4. 血压监测:连续或间断地监测患者血压情况,及时调整降压药物剂量。
5. 心血管介入治疗: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血管成形术、支架置入等治疗。
四、团队合作和沟通1. 心血管内科医生、护士和其他医护人员之间需要密切合作,形成高效的工作团队。
2. 及时向患者家属传达患者的病情和处理情况,做好安抚工作。
五、记录和总结1. 对每个急诊患者的病情、处理过程和结果进行详细的记录和总结。
2. 定期组织心血管内科的学术讨论,对急诊病例进行分析和讨论,不断完善和改进急诊应急预案。
以上即是心血管内科急诊应急预案的相关内容。
通过严格的急诊流程和综合治疗手段,能够更好地保证急诊患者的安全和康复。
常见心血管急症的急诊急救措施及治疗体会

来 ,随着 社会 的发 展和人 们生 活水 平 的提 高 ,心血 管 急症病 人在 急诊 病 人中所 占的比例越 来越 高 , 因此 ,做好 心血 管 急症 的鉴 别 和紧 急救 治具有 十分 重要 的 医学价 值 ,确 保患 者预 后质 量和 生命 安全 。本文选取 2 0 0 8年 5月 ̄ 2 0 1 0年 4月期间于我院就诊的心 血管急症患者共 1 6 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I 临 床特征 和具体类型, 采取对应的急救措施,获得 了非常理想的治疗效果, 现将 具体 的急救报 道如 下 : 1 资 料与方法 1 . 1 一 般资料 采用 回顾性分 析法 ,选取 2 0 0 8 年 5月~ 2 0 1 0 年 4月期 间于我 院就 诊 的心 血管急 症患者 共 1 6 0 例 作为 研 究对象 , 患者 均符 合 《 心 血管 急症诊 断治 疗学 》 中的相 关诊 治标 准 ,患 者 当中男 性患 者包 括1 3 0 例 ,女性 患者包括 3 O 例 ,患者 年龄在 2 4岁到 8 7 岁 之 间, 患者平 均年龄 为 ( 5 8 . 2 ±1 2 . 3 )岁 ,根 据 患者 的具体 类型 采取 相应 的紧 急救治措 施 。
摘要 :目的:探 究常见心血管急症的急诊 急救诊断和救 治措施 。方 法:采用回顾性分析 法,选取 2 0 0 8 年 5月 ̄ 2 0 1 0年 4月期 间于我院就诊 的心血管急症患者共 1 6 0 例, 根 据患者的症状和发 病类型 , 探究其急诊 急救措施和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经过急诊 急救措施和治疗后 。 好转
学术探讨
i 譬 曩
2 0 ’ 轰 i 矍
常见 心 血 管 急 症 的急诊 急 救 措 施及 治 疗体 会
王喜 凤
( 河 南省煤碳总 医院急诊科 4 5 0 0 1 1 )
常见心脑血管急诊的防治和处理

怎样识别心肌梗死发病前的征兆
多数病人在发病前数日致数周有乏力、胸部不适 ,活动时心悸、气急、烦躁、心绞痛等前驱症状。
16
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特点
⑴有多重危险因素,即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 症、吸烟等。
⑵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疼痛,典型的向左上肢内 侧放射,部位固定,含硝酸甘油不能动缓解, 持续时间30分钟以上压榨性、出冷汗、面色苍 白、皮肤湿冷、脉细而快。濒死感、恐惧感, 有的伴有呕吐、腹泻;
21
临床特点
突然出现头痛、头晕、视物不清或失明; 恶心、呕吐、心慌、气短、面色苍白或潮红; 两手抖动、烦躁不安、心绞痛; 严重的可出现暂时性瘫痪、失语、尿混浊; 更重的则抽搐、昏迷。
窦性心动过速,室上速,房扑,室性心动过速。 3.心动过缓
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停搏,窦房、房室传导阻滞。 4.杂音:瓣膜病,先天性心脏病。 5.血压:高血压或低血压。
5
与脑血管急症相关的体征(二)
1.意识:嗜睡,昏迷。 2.瞳孔:大小,对称与否,光反射情况。 3.紫绀:中央型还是外周型。 4.肌力:偏瘫:颅内病变,脑卒中。
7
㈠缺血性脑卒中
1、短暂脑缺血发作(TIA)是指局部脑功能短 暂丧失的发作,症状持续几分钟、几小时至24 小时内缓解,无后遗症。 典型表现为一侧肢体或面部无力、瘫痪、感觉异 常、失语、视力丧失、眩晕。一般1/5-1/4TIA 病人在初次发病后5年发生脑卒中。
8
2、脑梗塞,是指因脑动脉血栓形成、栓子、炎症 等导致脑组织急性缺血而发生坏死,临床分二类: ①脑血栓形成 由于动脉硬化及粥样硬化斑块隆起入 管腔,使之狭窄,血小板聚积而形成血栓,加重狭 窄甚至引起阻塞。 ②脑梗塞 50%是由体内栓子引起,其中45%是由 心源性栓子,常见于风心、房颤。
心血管内科急诊应急预案

心血管内科急诊应急预案一、引言心血管疾病是当今社会中导致死亡和残疾的主要原因之一。
面对心血管急症患者,快速而准确的干预对于患者的生命安全至关重要。
本文将为心血管内科急诊提供一个应急预案,以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进行及时而有效的处置。
二、早期急救措施1. 呼叫急救服务:在发现心血管急症患者时,立即拨打当地急救电话。
2. 心肺复苏(CPR):如患者没有呼吸或心跳,立即开始心肺复苏操纵,包括30次胸外按压和2次人工呼吸。
3. 自动体外除颤器(AED):如设备可用,及时应用自动体外除颤器进行电击除颤。
三、常见心血管急症处理1. 心肌梗死a. 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包括心电图、血压、脉搏等。
b. 快速给予患者含阿司匹林的药物。
c.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尽早接受介入治疗或溶栓治疗。
d. 随时监测患者病情变化,如突发心搏骤停应立即实施复苏措施。
2. 心律失常a. 迅速判断心律失常类型,并监测血氧饱和度、心电图、心率等生命体征。
b. 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法,如心电复律、药物治疗等。
3. 心衰a. 确定心衰程度,监测患者呼吸、血压、脉搏等生命体征。
b. 给予患者氧气吸入,保持呼吸道通畅。
c. 给予药物治疗,包括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
4. 肺栓塞a. 及时监测患者血氧饱和度、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
b. 尽快行胸部影像学检查,如CT肺动脉造影等,以确诊肺栓塞。
c. 根据患者病情给予肺血栓溶解药物或手术治疗。
5. 主动脉夹层a. 快速确诊主动脉夹层,通过CT、MRI等影像学检查进行诊断。
b. 外科手术治疗是拯救患者生命的主要方法,应尽早实施。
四、协调与沟通1. 快速反馈:医护人员之间应及时传递患者病情信息,以确保团队合作高效进行。
2. 与家属沟通:向患者家属解释病情、治疗方案等,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
五、设备和药品准备1. 心电监护仪:用于监测心电图。
2. 血压计:用于监测患者血压。
3. 氧气设备:用于给予患者氧气吸入。
突发心血管疾病的急救措施

突发心血管疾病的急救措施心血管疾病是指发生在心血管系统中的疾病,如心肌梗死、心绞痛、心力衰竭等。
这些疾病都属于急性病情,需要及时采取急救措施,以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
本文将介绍一些突发心血管疾病的急救措施。
1. 心肌梗死急救措施心肌梗死是由于冠状动脉发生血栓形成导致心肌供血不足而引起的急性心脏病。
一旦发生心肌梗死,首先要保持患者的安静,避免剧烈运动。
然后,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寻求专业医护人员的帮助。
在等待急救人员的到来期间,可以让患者咀嚼一颗含阿司匹林的药片,以减轻症状。
同时,可以给患者服用硝酸甘油,以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心肌供血。
2. 心绞痛急救措施心绞痛是由于冠状动脉狭窄或阻塞导致心肌缺血而引起的一种疾病。
当患者出现心绞痛时,首先要让患者停止活动,保持安静。
然后,可以给患者服用硝酸甘油,以舌下含服或喷雾的形式给予。
硝酸甘油可以扩张冠状动脉,缓解心绞痛。
如果症状持续不缓解,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寻求医护人员的帮助。
3. 心力衰竭急救措施心力衰竭是指心脏无法正常泵血,导致全身各组织器官供血不足的一种疾病。
当患者出现心力衰竭的急性加重时,首先要让患者坐起来,保持呼吸畅通。
然后,可以给患者服用利尿剂,以减轻体内液体潴留,减轻心脏负担。
同时,可以给患者服用洋地黄类药物,以增强心脏收缩力。
如果症状持续加重,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寻求医护人员的帮助。
4. 心脏骤停急救措施心脏骤停是指心脏停止跳动,导致全身缺血缺氧的一种严重情况。
当患者出现心脏骤停时,首先要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心肺复苏包括按压胸部和人工呼吸两个步骤。
按压胸部时,要保持手臂伸直,垂直于患者胸骨,用力按压至少5厘米深。
人工呼吸时,要将患者的头后仰,捏住鼻孔,用嘴对嘴或用面罩给予人工呼吸。
同时,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并寻求专业医护人员的帮助。
以上是突发心血管疾病的急救措施,但需要强调的是,这些措施只是在等待急救人员到达的过程中可以进行的紧急处理,不代表最终的治疗方案。
心内科常见急危重症的处理流程和应急预案

心内科常见急危重症的处理流程和应急预案心内科常见急危重症包括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心力衰竭、高血压急症、主动脉夹层、心包炎等。
针对这些急危重症,制定一套完整的处理流程和应急预案,可以有效提高救治成功率,降低患者死亡率。
一、急性心肌梗死1. 处理流程(1)立即启动急诊绿色通道,进行心电图检查,明确诊断。
(2)给予吸氧、心电监护,建立静脉通道,准备好急救药物。
(3)根据病情,给予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抗凝药物、硝酸酯类药物等。
(4)尽快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明确冠状动脉病变情况,根据病情选择介入治疗或药物治疗。
(5)术后进行监护,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处理并发症。
2. 应急预案(1)定期进行急性心肌梗死救治培训,提高医护人员应急能力。
(2)建立急性心肌梗死救治小组,明确各成员职责。
(3)加强与急诊、影像科、检验科等部门的沟通与协作。
(4)完善急性心肌梗死相关药品、设备储备,确保随时可用。
二、心律失常1. 处理流程(1)立即进行心电图检查,明确心律失常类型。
(2)根据心律失常类型,给予相应药物进行纠正。
(3)对于危及生命的快速性心律失常,如室性心动过速、室颤,立即给予电复律。
(4)对于缓慢性心律失常,如心跳过缓,立即给予临时起搏。
(5)病情稳定后,根据病因进行长期治疗。
2. 应急预案(1)定期进行心律失常救治培训,提高医护人员应急能力。
(2)加强心电监护设备维护,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3)完善心律失常相关药品储备,确保随时可用。
(4)加强与急诊、影像科、检验科等部门的沟通与协作。
三、心力衰竭1. 处理流程(1)立即进行评估,了解病情严重程度。
(2)给予吸氧、心电监护,建立静脉通道,准备好急救药物。
(3)根据病情,给予利尿剂、正性肌力药物、血管扩张剂等。
(4)根据病因,给予针对性的治疗,如控制高血压、改善心肌缺血等。
(5)病情稳定后,进行长期治疗,如ACEI/ARB、β受体阻滞剂等。
2. 应急预案(1)定期进行心力衰竭救治培训,提高医护人员应急能力。
常见心血管急症的急诊急救措施及治疗体会

2 0 1 7 年第 3 O卷 第 8期
成果应 用 ・
・
常见心血管急症 的急诊急救措施及治 疗体会
1次 。 1 . 2 . 5 心 房 纤 颤 、
心房纤 颤患 者 的心房 激动 频率 , 在 3 0 0 ~6 0 0次 / mi n之 间, 心率一般在 1 O O ~1 6 O次/ ai r n , 过快且无规 律性 , 另 外 其 心 房 收 缩 功 能 也 丧 失 。进 行 急 救 时 , 应静 脉注射 5 ~l O mg维 拉
1 资 料 与 方 法 1 . 1 一 般 资料 选取 2 0 1 5 年 6 月 ~2 O 1 6年 5月 在 我 院 收 治 的 8 O例 心 血 管 急症 患 者 , 其 中男 性 4 3例 , 女性 3 7 例, 年龄 2 4 ~7 8岁 , 平 均 ( 5 1 . 2 6 ±I 1 . 6 5 ) 岁 。8 O例 患 者 中 心 绞 痛 患 者 2 9例 , 心 肌 梗 死 患者 1 O例 , 高血压危象患 者 1 5 例, 心 源 性 猝 死 患 者 9例 , 心 房 纤颤患者 1 2例 , 窦 性 心 动 过 速 患 者 5例 。所 有 患 者 均 通 过 急 救 电话 向本 院求 救 , 医 务 人 员 赶 赴 现 场 进 行 急 救 后 护 送 患 者 至 医院, 进一步对其进行治疗 。
例, 无 效 5例 , 心 源 性猝 死 者死 亡 1 例, 好 转 率为 9 2 , 5 %, 死 亡率为 1 . 2 5 , 心 源 性猝 死 的 死 亡 率 明 显 高 于 其 他 病 型 , P< 0 . 0 5 , 差 异 具 有 统 计学 意 义 。 结 论 : 心 血 管 急症 患 者 的 急 诊 急 救 应 在 了解 患 者 病 理 类 型 的 基 础 上 , 采 取相 应 的措 施 , 合理选择药物进行急救 , 以此 来 提 高 急诊 急救 成 功率 和 患者 生存 率 。 关键 词 : 心血 管 急症 ; 急诊 急 救 措 施 ; 治 疗 体 会
急诊科常见心脑血管急症处理

急诊科常见心脑血管急症处理心脑血管急症是指突发的影响心脑血管系统功能的紧急疾病,包括心肌梗死、中风、心力衰竭等。
这些疾病具有突发性、危重性和复杂性的特点,需要急诊科医生迅速准确地处理。
在急诊科,医生需要熟悉各种心脑血管急症的处理方法,以便及时救治患者,降低并发症和死亡率。
一、心肌梗死心肌梗死是由于冠状动脉痉挛或血栓形成导致心肌灌注不足引起的。
患者主要表现为剧烈、持续的胸痛,常伴有恶心、呕吐、出冷汗等症状。
急诊科医生在处理心肌梗死时,首先需要确认患者症状,并进行心电图检查和生化指标检测。
如果确诊为心肌梗死,则需立即进行溶栓治疗或介入手术,以恢复冠状动脉血液供应。
二、中风中风是由于大脑血液循环障碍导致的脑组织局部缺血或出血。
中风患者常表现为突发的一侧肢体无力、感觉异常、言语困难等症状。
对于疑似中风的患者,急诊科医生需要进行神经系统检查和头颅CT或MRI检查,以确诊中风的类型和范围。
根据患者病情,可以采取溶栓治疗、血管内手术或对症处理等方法。
三、心力衰竭心力衰竭是指心脏泵血功能不全引起的一系列症状,如呼吸困难、水肿、疲劳等。
对于心力衰竭患者,急诊科医生需要评估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并进行心电图、心肌酶谱、心脏彩超等检查,以了解心力衰竭的病因和临床表现。
治疗上,可以适当控制体液负荷,给予强心药物和利尿剂,并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决定是否需要住院治疗。
四、其他心脑血管急症除了心肌梗死、中风和心力衰竭外,急诊科还需处理其他一些常见的心脑血管急症,如心律失常、心包炎、脑出血等。
这些疾病的处理方法与前述疾病类似,需要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检查结果和医生的判断来确定治疗方案。
总结起来,急诊科医生在处理心脑血管急症时,需要迅速评估患者的病情,进行必要的检查,并根据具体情况决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在处理过程中,医生需要谨慎、细致,积极配合其他科室医生和护士,以提高心脑血管急症患者的生存率和预后。
急诊科作为医院重要的一环,发挥着关键作用,为患者提供及时、有效的救治,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常见心血管急症的急诊急救措施及治疗体会

常见心血管急症的急诊急救措施及治疗体会杨永祥【关键词】心血管疾病;急诊处理;急救医疗服务;急症心血管急症在急诊急救中较为常见,若患者为得到及时有效治疗,会在短时间内瘫痪或死亡[1]。
临床中较为常见的心血管急症包括高血液危象、心源性猝死、心房纤颤、心肌梗死、心绞痛等,急诊急救过程中需要依據具体情况选择救治措施,进而为患者生命安全提供保证[2]。
1.2方法依据《心血管急诊诊断治疗学》中诊断标准开展急诊急救,依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平卧位或半卧位,进行心电图监测、持续吸氧、心率血压测量、构建静脉通道,患者稳定后对原发病进行检查和治疗。
不同心血管急症急诊判断标准和急救措施包括。
1.2.1心绞痛急诊判断标准:患者存在面色苍白、心悸、出冷汗、恶心呕吐、胸中部或上部剧痛、恐惧感、压榨性闷胀感等临床症状。
急救措施包括:①引导患者就地平卧休息,停止进行其他活动。
②为其进行持续、快速吸氧,患者若存在剧痛可应用50~100毫克盐酸哌替啶止痛。
③给予0.3~0.6毫克硝酸甘油舌下含化或5~10毫克硝酸异山梨醇。
④含服用10~15粒速效救心丸。
⑤口服5毫克地西伴。
1.2.2高血压危像急诊判断标准:患者具有收缩压/舒张压大于等于200/128mmHg、失语、短暂性偏瘫、出血、视盘水肿等临床症状。
急救措施:①引导患者就地半卧休息。
②口服硝苯地平,剂量为5~10毫克,5~10分钟一次。
③给予患者硝普钠静脉滴注,在500毫升5%葡萄糖溶液中加入25~50毫克硝普钠。
1.2.3心房纤颤急诊判断标准:患者心房激动频率在300~600次/分钟之间,心率较快且不规则,心房有效收缩功能丧失。
急救措施:进行维拉帕米静脉注射,在20毫升10%葡萄糖溶液中加入5~10毫克维拉帕米,注射时间为5~10分钟;或进行胺碘酮静脉注射,在20毫升10%葡萄糖溶液中加入150~250毫克胺碘酮。
1.2.4心源性猝死急诊判断标准:患者停止呼吸、心搏,丧失知觉,无大动脉搏动和心音,无血压。
心血管内科急诊应急预案

心血管内科急诊应急预案随着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也大幅增加。
心血管内科急诊作为医院重要的科室之一,必须具备应对各类急诊情况的能力,以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为此,我们制定了以下心血管内科急诊应急预案,以帮助医务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快速、准确地处理各类心血管急诊。
一、急危重症患者的救治对于病情危急的患者,如持续性心绞痛、急性心梗、心力衰竭等,应立即组织急救团队,开展以下救治步骤:1. 快速评估患者病情:包括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和相关辅助检查等,以确定诊断和采取相应治疗措施。
2. 给予氧气:通过鼻导管或面罩给予高浓度氧气,以提供氧气供应,缓解组织缺氧状况。
3. 快速建立静脉通道:尽快建立静脉通道,以便给予必要的药物和液体治疗。
4. 给予急救药物:根据患者病情,给予阿司匹林、硝酸甘油、肝素等药物,同时进行病因治疗,如溶栓治疗。
5. 监护与观察:对患者进行生命体征监测,包括心电图、血压、呼吸等,及时调整治疗方案,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6. 传竞技处理:根据患者情况,及时与心外科、介入医学科等相关科室协调,以便进行进一步救治。
二、非急危重症患者的处理除了危重病例,我们还会遇到一些不属于急危重症的心血管急诊患者,例如心律失常、临时起搏需求等。
对于这类患者,我们应将其列为次需救治的对象,具体措施如下:1. 详细询问患者病情:了解患者发病时间、症状特点及病史等,有针对性地进行检查和处理。
2. 心电图监测:对心律失常患者进行连续心电图监测,以明确心律失常类型,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3. 给予适当药物:根据患者病情,选择合适的药物,如抗心律失常药物或临时起搏治疗,以稳定患者心电情况。
4. 观察与随访:对治疗后的患者进行观察,关注症状的变化,必要时随访患者以确保治疗效果。
三、血管介入急诊应对措施血管介入作为心血管疾病的一种重要治疗手段,常常需要在急诊情况下进行。
由于介入操作的特殊性,我们提出以下应对措施:1. 快速准备设备:确保血管介入手术所需设备齐全、消毒准备充分,保证手术能够顺利进行。
急诊科对心脑血管急症的快速干预与处理

急诊科对心脑血管急症的快速干预与处理心脑血管急症是指突然发生的、危及患者生命的心血管疾病。
这类疾病发病迅猛,病情严重,需要急诊科医生迅速干预和处理。
本文将重点讨论急诊科对心脑血管急症的快速干预与处理方法。
一、心肺复苏心肺复苏是急诊科对心脑血管急症患者最关键的处理措施之一。
在发生心脏骤停时,急诊医生需要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包括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
通过迅速的复苏措施,可以恢复患者的心脏跳动和呼吸,为后续治疗争取宝贵的时间。
二、血管通路建立在急诊科对心脑血管急症患者的处理过程中,建立血管通路是必不可少的。
通过静脉置管和动脉穿刺,可以迅速获取患者的血液样本和给药途径。
急诊科医生需熟练掌握这些技术,以确保快速、安全地为患者提供必要的药物治疗和监测。
三、药物应用药物应用是急诊科对心脑血管急症的常见处理方法之一。
在处理急性心梗、心律失常等疾病时,急诊医生需要迅速给予抗凝、抗心律失常等药物,并严密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
药物的选择和剂量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调整,以提高治疗效果。
四、专业协作在处理心脑血管急症时,急诊科医生需要与其他专科医生紧密合作。
例如,当急性脑卒中患者到达急诊科时,急诊医生需要及时联系神经内科医生,共同制定适合患者的治疗方案。
在整个处理过程中,专业协作是保证患者得到最佳救治的关键。
五、监测与观察监测与观察是急诊科对心脑血管急症患者的基本任务之一。
急诊科医生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血压、心率等指标,并随时调整治疗方案。
此外,还需要对患者进行神经评估,以及持续监测心电图、血氧饱和度等,在病情发展中及时调整救治策略。
六、并发症防治在处理心脑血管急症时,急诊医生需要重视并发症的防治。
例如,对于急性心梗患者,急诊医生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心肌梗死面积和冠状动脉再通情况,并积极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并发症防治是提高心脑血管急症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的重要环节。
七、团队合作心脑血管急症的快速干预与处理需要急诊科医生与团队其他成员的紧密合作。
分析常见心血管急症的急诊急救措施和治疗效果

分析常见心血管急症的急诊急救措施和治疗效果发表时间:2017-11-02T14:47:05.863Z 来源:《医师在线》2017年8月上第15期作者:孟光伟罗永生[导读] 探讨分析常见心血管急症的急诊急救措施以及治疗效果。
甘肃省武威肿瘤医院急诊科 733099【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常见心血管急症的急诊急救措施以及治疗效果。
方法对我院诊治的120例心血管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其急救治疗效果。
结果有113例(94.17%)病情得以好转,有7例(5.83%)无效,有1例(0.08%)死亡,心源性猝死死亡率明显高于其他病型,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常见心血管急症患者采取急救措施,首先需要先对患者病型进行诊断,再给予合理药物和措施实施急救,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生存率,降低死亡率。
【关键词】心血管疾病;急救;急诊措施;治疗效果【 abstract 】 objective to study the analysis of common cardiovascular emergency emergency first aid measures and therapeutic effect.Methods in our hospit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12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cardiovascular clinical data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discuss the emergency treatment effect.Results in 113 patients (94.17%) condition improved, there are 7 cases (5.83%) is invalid, 1 case (0.08%) died, the mortality i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other type, sudden cardiac death, compared with the difference has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 < 0.05.Conclusion in patients with common cardiovascular emergency first aid measures, first need to diagnose disease in patients with type, then a reasonable implementation of drugs and first aid,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patients survival rate and reduce mortality.【 key words 】 cardiovascular disease;First aid;Emergency measures;Treatment effect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心血管急症患者人数逐年增加,心血管急症具有发病急、病情重的特点,病死率较高,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命[1]。
心血管急症的急诊急救诊断和救治对策探究

心血管急症的急诊急救诊断和救治对策探究段艳晓【摘要】目的探讨心血管急症的临床急诊急救诊断措施和救治方法,观察救治效果,并总结相关的诊断和救治经验.方法 125例心血管急症患者被纳入本次研究,均为本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入院患者.心绞痛37例,高血压危象29例,心房纤颤5例,心源性猝死20例,窦性心动过速24例,心肌梗死10例.结果经积极诊断与救治,125例患者中,117例经救治效果评估为好转,好转率为93.60%,3例出现死亡,5例为救治无效,无效率为4.00%,死亡率为2.40%.结论临床对心血管急症患者要做好急诊急救工作,及时诊断救治,并针对不同的急症类型实施针对性的救治方案,以提高治疗预后效果.【期刊名称】《心血管病防治知识(下半月)》【年(卷),期】2017(000)011【总页数】3页(P70-72)【关键词】心血管急症;急救;诊断;救治【作者】段艳晓【作者单位】厦门大学附属福州第二医院,福建福州350007【正文语种】中文目前,临床治疗中,心血管急症是一组十分常见的疾病。
具有病情复杂、危重、预后差等特点,已经成为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疾病类型[1]。
为此,临床要注意做好对各种心血管急症患者的急诊急救工作。
及时进行全面、准确的诊断,进而实施针对性的全面救治,以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提高预后。
本次研究对125例心血管急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心血管急症的临床急诊急救诊断措施和救治方法,观察救治效果,并总结相关的诊断和救治经验,以更好的提高临床心血管急症的诊断和治疗效果。
125例心血管急症患者被纳入本次研究,均为本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入院患者。
125例患者中有男性78例,女性47例,患者年龄分布在27岁到67岁之间,平均年龄(58.23±8.15)岁。
疾病类型统计:心绞痛37例,高血压危象29例,心房纤颤5例,心源性猝死20例,窦性心动过速24例,心肌梗死10例。
常见心血管急症的急诊急救措施及临床治疗体会郑开辉

常见心血管急症的急诊急救措施及临床治疗体会郑开辉发布时间:2023-05-15T05:48:33.317Z 来源:《健康世界》2023年6期作者:郑开辉[导读] 分析常见心血管急诊的急诊诊治措施。
方法:选取我院心血管急诊患者160例利川市人民医院(湖北恩施) 445400摘要:目的:分析常见心血管急诊的急诊诊治措施。
方法:选取我院心血管急诊患者160例,根据其症状和发病类型采取急诊措施和治疗效果。
结果:经过急救措施和治疗后,好转病例占150例(93.75%),无效病例占8例(5.0%),死亡病例占2例(1.25%)。
结论:对心血管急诊急诊患者进行急救时,应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具体类型选择最佳急救方案,并采取急救措施。
关键词:心血管急症;急诊;急救措施目前,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心血管急诊患者在急诊患者中的比例越来越高。
因此,做好识别和治疗心血管急诊,确保患者预后质量和生命安全。
本文共选取160例心血管急诊患者进行研究,根据临床特点和患者的具体类型,采取了相应的应急措施,取得了非常理想的治疗效果。
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21年2月-2022年3月收治的心血管急症患者160例进行研究,男性患者130例、女性患者30例,年龄范围24-87岁,平均年龄(58.2±12.3)岁,根据患者具体类型采取急诊治疗。
1.2方法患者入院后,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仰卧位,进行常规检查,包括心电图、血压、心率、建立静脉通道、持续吸氧等。
在患者病情稳定后,会进行详细的诊断和治疗。
一般来说,心血管急诊识别和急诊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高血压危象急诊识别:临床表现为收缩压≥200mmHg,舒张压≥128mmHg出血、失语症等症状急诊措施如下:首先,在医务人员指导下,指导患者当场半卧,同时口服硝苯地平,剂量5-10mg,通常重复10分钟。
然后,对患者进行静脉滴注治疗,使用30-50mg硝普钠和500 mL 5%葡萄糖溶液的混合物。
常见心血管急症的急救措施及治疗体会

常见心血管急症的急救措施及治疗体会摘要:目的:探讨常见心血管急症患者的急救措施及治疗效果。
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0例心血管急症患者选为研究对象,选取时间为2017年1月~2018年8月,对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总结患者急救治疗效果。
结果:80例患者中,有效76例,占有比率为95.00%;无效3例,占有比率为3.75%;死亡1例,占有比率为 1.25%。
结论:在临床中,应根据心血管急症类型予以合理救治,以此提高治疗效果,确保患者生命安全。
关键词:心血管急症;急救措施;治疗;临床疗效心血管急症是急诊急救中比较常见的病症,具有发病急、病情复杂、危重等特点,严重危及了患者的生命安全[1]。
因此,在临床中,一定要加强常见心血管急症的救治,及时予以准确诊断,给予针对性干预,从而提高治疗效果,改善预后。
本文现对我院2017年1月~2018年8月期间收治的80例心血管急症患者进行研究,探讨急诊救治效果,总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将我院收治的80例心血管急症患者选为研究对象,选取时间为2017年1月~2018年8月。
80例患者中,女性31例,男性49例;最大年龄为84岁,最小年龄为31岁,平均年龄为(58.46±7.95)岁;心绞痛25例,高血压危象18例,心房纤颤14例,窦性心动过速10例,心源性猝死10例,心肌梗死3例。
1.2 方法依据《心血管急症诊断治疗学》中有关标准实施急诊急救。
一般而言,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取患者平卧位或者半卧位,予以持续吸氧、心电图监测、建立静脉通道、测量血压及心率等,当患者病情稳定之后,给予进一步检查确诊病情,并予以针对性治疗。
1.2.1 心绞痛取患者平卧位,并马上停止活动,快速、持续吸氧,若患者疼痛难忍,可肌肉注射盐酸哌替啶止痛,剂量在50~100mg之间;含服硝酸异山梨醇,剂量在5~10mg之间,或者含服硝酸甘油,剂量在0.3~0.6mg之间;含服速效救心丸,剂量在10~15粒之间;口服地西泮,剂量为5mg;对百会穴、内关穴、足三里穴等穴位进行按摩。
常见心血管急症的急诊急救措施及治疗体会

常见心血管急症的急诊急救措施及治疗体会【摘要】目的分析常见心血管急症的急诊急救措施及治疗体会。
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在2017年5至2018年5月收取的60例常见心血管急症的患者作为分析对象,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的急诊急救措施进行分析。
结果 60例常见心血管急症患者经过临床急诊急救有好转现象的为53例,无效4例,出现心源性猝死的有3例,其中好转总机率为(88.3%),死亡率为(11.7%),在临床中心源性猝死的死亡率显著高于其他疾病症,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针对临床常见的心血管急症的患者,面对急诊急救时要采取相关的应急措施,合理化的应用药物治疗并实施抢救,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性和抢救成功率。
【关键词】心血管急症;急诊急救;治疗体会随着我国临床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日益上升,引起了很多人的高度重视,如何能够迅速并且准确的识别心血管急症并采用相关的有效措施进行抢救,成为目前临床中急救人员所面临的困难[1]。
心血管病症是一种突发性疾病,每年达到的猝死率极高,早期治疗时可以确保患者生活的安全和改善的关键因素。
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本院在2017年5至2018年5月收取的60例常见心血管急症的患者作为分析对象,男患者有34例,女患者有26例,年龄为25-80岁,平均年龄为(48.42±2.46)岁。
60例患者当中出现心绞痛患者有13例、心肌梗塞患者有8例、高血压患者有9例、心源性猝死患者有10例、心房纤颤患者有15例、最后窦性心动过速患者有5例。
所有临床患者均是通过急救电话向本院求救,医护人员赶到现场实施的急诊急救措施。
1.2研究方法心肌梗死:患者出现冷汗、虚汗、脸色苍白、休克、心律不齐持续压榨性疼痛等症状,心电图显示较高,既可以诊断为心肌梗死。
让患者采取平躺形式,不能够随意走动,并且需要服用临床的口服药,同时给予静脉注射,每隔15分钟注射一次,并且给予相应的积极措施[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见心血管急症的急诊急救措施及治疗98例观察
发表时间:2019-05-07T16:20:51.977Z 来源:《知识-力量》2019年8月23期作者:谭艳洁于璐
[导读] 目的:主要研究常见心血管急症的急诊急救措施与临床治疗方法。
方法:选取我院于2018年1月-2018年8月间收治的98例心血管急症患者,包括心绞痛患者33例
(上海市普陀区桃浦镇第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海市 200331)
摘要:目的:主要研究常见心血管急症的急诊急救措施与临床治疗方法。
方法:选取我院于2018年1月-2018年8月间收治的98例心血管急症患者,包括心绞痛患者33例,心房纤颤患者12例,窦性心律过速患者29例,心肌梗死患者16例,心源性猝死患者8例,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急诊急救与治疗干预,评价我院临床急诊急救工作与治疗的临床效果。
结果:在本次研究中,在本次研究中,由86例患者好转出院,占总例数的87.76%;有8例患者无效,占总例数的8.15%,4例患者死亡,占总例数的4.08%。
在比较不同病症患者的急诊急救措施与治疗的临床总有效率后发现,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我院所采用的心血管急症的急诊急救与治疗措施在临床工作中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好转出院的患者比例高,达到了预期目标,但是心源性猝死患者急诊死亡率高的问题一直尚未得到解决,因此应该成为我院未来工作的重点方向。
关键词:心血管急症;急诊急救;临床治疗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8年1月-2018年8月间收治的98例心血管急症患者为观察对象,其中包括男性患者53例,女性患者45例,年龄48-73岁,平均年龄(61.5±5.7)岁,包括心绞痛患者33例,心房纤颤患者12例,窦性心律过速患者29例,心肌梗死患者16例,心源性猝死患者8例。
1.2方法
在患者入急诊科之后,立即针对患者病症采取针对性治疗措施:
(1)心绞痛。
当患者临床表现为恶心呕吐、脸色苍白、胸部疼痛、疼痛延伸向左肩或者左上肢时,可以诊断为心绞痛,让患者平卧休息,并给予连续吸氧,肌肉注射75±25mg的盐酸哌替啶止痛,并口服10mg硝酸异山梨醇、10粒速效救心丸。
除此之外,对患者的足三里、间使、内关等穴位进行按摩。
(2)心房纤颤。
心电图检查结果显示患者的心房激动频率为300-600次/min,心率在120-160次/min,并且无规律性之后,即可确诊为心房纤颤。
(3)窦性心动过速。
当患者临床表现为精神恍惚、心音有力、乏力、心悸等症状时,可以确诊为窦性心动过速,此类患者的心率一般为120-150次/min。
急救过程中取患者平卧位,于1min内静脉注射负荷量艾司洛尔,同时静脉滴注艾司洛尔,用药量为0.05mg·kg-1/min,若发现临床治疗效果不理想,可以增加负荷量艾司洛尔的注射量,但是最高用药量不应该超过0.2mg·kg-1/min。
(4)心肌梗死。
患者临床表现为出汗、脸色苍白、呼吸困难、心律不齐、胸骨后持续压榨性疼痛时。
让患者平卧休息,口嚼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各250mg;静脉注射5mg硫酸吗啡,注射频率为20次/min;基于患者连续吸氧;对于休克患者,采用心肺脑复苏方法进行治疗干预。
(5)心源性猝死。
患者主要表位大动脉搏动与心音消失、瞳孔放大、丧失知觉等症状,无法测量血压,即可诊断为心源性猝死。
急救过程中立刻对患者进行心肺脑复苏干预,取患者仰卧位,放低头部,清除患者口腔内异物,开通气道进行人工呼吸,并配合电击除颤、胸外心脏按压等干预措施;静脉注射1.5mg肾上腺素,每隔5min注射一次,根据患者疾病发展情况,逐渐将注射量增长到5mg。
若患者临床症状没有得到明显改善,则重复上述步骤进行再次急救。
1.3观察指标
统计本组98例患者的急诊急救效果情况,包括好转率、无效率与死亡率等。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2.0软件对本次研究的相关数据进行处理,以X2值检验数据间的差异,当P<0.05时,认为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在对本组98例患者进行急诊急救治疗后,患者情况均得到明显改善,其中好转出院的患者例数达到了86例,占总例数的87.76%;而相比之下,急诊急救治疗无效的患者有8例,占总例数的8.15%,并且有4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死亡,站总例数的4.08%,详细资料如表1所示。
表1不同病症患者急诊急救治疗效果资料表
统计学处理后,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3.讨论
在门诊急诊急救过程中,需要根据患者的疾病发展情况采用不同的干预手段,根据心血管急症的特征,必须要在短时间内确诊患者疾病类型,并方便在现场实施救治[1]。
在本次研究中,本组98例心血管急症患者主要病症包括心绞痛、心房纤颤、窦性心律过速、心肌梗死、心源性猝死五种,这些病症的临床表现存在差异,并且在心电图、患者临床表征等方面均可以发现。
所以当急诊急救人员接触患者之
后,应该立刻详细询问患者病史,让患者自诉身体状况,这样才能采取针对性的急救手段。
一般情况下,不同心血管急症的急救急诊措施存在差异,但是也有共性,例如在接触患者之后,需要在第一时间给予连续吸氧,保证身患机体供氧平衡。
在急救过程中,药物的正确选择也对急救效果产生直接影响。
例如针对心肌梗死患者,除了要采取吸氧、镇痛等基本措施还,还需要口嚼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静脉注射硫酸吗啡,这样才能有助于控制病情。
也有研究认为,在心血管急症患者的急诊急救过程中,正确的掌握静脉注射技术是实施治疗的关键[2]。
文献[3]研究指出,在临床急诊急救过程中,需要及时准确的确定患者疾病,这样才能降低患者死亡率,所以在院前急救阶段,应该迅速针对患者病情进行判断。
从本次研究结果可知,在对本组98例患者进行急诊急救治疗后,取得了理想治疗效果,其中有87.86%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其临床症状得到改善,并顺利出院;有8.15%的患者治疗无效,在由临床科室做针对性治疗后,疾病发展得到了控制;有4.08%的患者因为急诊急救无效而死亡。
在对不同常见心血管急症的急诊急救效果进行观察后可以发现,心绞痛、心房纤颤、窦性心律过速三种病症的患者在采取急救干预后,无死亡病例,而心肌梗死中有1例患者死亡,占疾病总例数的8.33%,而心源性猝死患者中有3例患者死亡,占疾病患者总例数的37.5%,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这一结果证明,我院在心源性猝死、心肌梗死患者的急诊急救工作中还有一定的提升空间,但是考虑到疾病本身的恶性程度高的特点,所以应该成为未来关注的重点。
结论:
心血管急症会直接危及患者生命安全,所以在未来临床工作中,需要根据患者心血管急症的具体病症采取不同的急诊急救干预措施,这样才能切实保证患者预后。
同时心源性猝死、心肌梗死疾病的恶性程度高,患者死亡率高,因此上述病症应该成为未来心血管急症急诊急救治疗关注的重点,能够采取更加科学有效的手段来降低病死率,切实保证患者预后。
参考文献
[1]张海澄.心血管急症救治(3)快速心房颤动的急诊处理和心室率控制(续2)[J].中国循环杂志,2014,29(1):9-11.
[2]刘培忠,李朝阳,张庆光,等.常见心血管急症的急诊急救措施及治疗体会[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15,21(z2):45.
[3]罗兴文,刘光平,罗芳.急诊内科老年心血管病急症的构成特点分析[J].大家健康旬刊,2016,10(4):82-83. 作者简介:谭艳洁(1982.07-),女,河南省濮阳市人,职称:主治医师,学历:本科,研究方向:内科常见病的诊治;于璐,单位:上海市普陀区桃浦镇第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